湘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
第1课 哆来咪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哆来咪(活动一)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
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 ,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水瓶琴及其他道具
哆来咪(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色彩工具
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 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
1.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 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2.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哆来咪(活动三)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初步感受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
(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臵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
教学用具
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
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尝试练习
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
作业工具 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作业 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 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
第2课 彩云衣 教学目标
◆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教学重点难点 能设计出有漂亮纹样的衣服并且用彩纸制作出来 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课件 课目 彩云衣(活动一)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涂色游戏
趣味导入
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一3种颜色涂画。
(提出游戏要求,激发学习欲望。)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
(学生尝试作业,时间为3分钟。)CAI课件呈现游戏的规 则、内容、方式、时间。剪纸游戏
趣味伸入
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
(将方形纸对折剪缺成背心。)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作业评析
渗透知识
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作业评析既巩固涂色方法,又渗透色彩知识。)学生作业、衣架 观赏教材
小组讨论
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2.小组讨论。
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
CAI呈现教材中的小训练(包括图片及讨论内容)。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2.学生作业、播放音乐。播放音乐 A段:活泼、跳跃 B段:轻柔、舒缓
评析交流
1.学生作业互评。2.请“小设计师”谈自己的作品。
3.请“小设计师”针对自己今天身上穿的服装谈感受,也可请同学点评。
学生作业 欣赏服装
1.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2.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活而发生的一系列演变。(1)引导学生欣赏款式各异的服装。
(2)引导学生欣赏面料不同的各类服装。引导学生去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CAI课件呈现各类服装的图片。
课目
彩云衣(活动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
(导入)这些衣服都有什么特点?(小结:都是有图案、花纹装饰的服装。)以课件激起学生兴
趣,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并思考衣裳特点.课件:服装的图片。想一想:
(分析)1.衣服由哪些部分构成? 2.只要改变衣服的一部分,就能改变衣服的式样。[出示课件] 3.看看同桌,你与他的衣服哪些部位不一样? 4.小结。
1.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衣服的构成。2.学生观察图片,寻找几件衣服的区别。
3.引导学生寻找自己与同桌的衣服区别。
课件:不同衣领的衣服式 样图片。试一试:
(探索)1.这是一个花朵图案,如果它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什么?(花边)2.请你把下面四条花边添画完整,并想一想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直立式;倾斜式;相对式;波浪式。)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边。[出示课件] 3.选择花边图案装饰在衣服合适的部位。4.小结。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2.学生添画与欣赏。
3.几名学生上台,选择花边粘贴在一名学生衣服及老师衣服上。其余学生评价。
1.课件:演示花边的形成。
2.课件:几种规律的花边图片。3.绘制的花边范品。说一说:
(设想)1.欣赏学生作品。
2.说说你的想法(你想设计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与周围的同学讨论,派代表说。
学生说想法。
课件:欣赏图片。圆一圆:
(创造)1.设计一件有花边或全身图案的单件上衣。
2.小结。
学生自主设计。
音乐 换一换:
(合作)1.演示剪贴、添画过程。
根据这些衣服的风格,还可以设计出配套的下装。
2.与同学交换,根据他人设计的服装再进行配套设计。
学生交换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课件:欣赏学生作品等;音乐。议一议:
(评价)1.你从同桌那儿学到了什么? 2.你们共同设计的服装有什么风格?适合什么人穿?适合什么场合穿? 3.总结下课。
学生自评、互评。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第3课 布艺温馨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教学准备 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
课目 布艺温馨(活动一)年级 执教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试 一试
1. 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 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1)你看到了什么?(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3.课件展示课题。
玩一玩,做一做
4.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5.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6.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1.课件展示:
(1)“快乐转盘”:将原材料设计成“转盘”,在转动中不断变换观察角度。
(2)“百变魔方”:将原材料局部向左向右或 向前向后折叠、收紧或挪动一下,产生新造型。(3)画面竞猜:一一展示学法指导提示图。实物投影:展示小组作业时出现的纱线滑落、毛边、须边等状况。
评一评,说一说
7.学生作业观赏交流。(1)展示作品。(2)自评、互评。8.学习引申:
(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
(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课件展示:(1)各种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图片资料(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笔筒等)(2)童话剧表演:部分学
生运用布艺小品为道具表演童话剧。
课目
布艺温馨(活动二)年级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
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
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上显眼的位臵。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 基本 / 基本型 口袋/单袋型 外形 \ 异型 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重新展示图片)(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
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幻灯、挂图形式都可。多媒体演示多款设计的演变。多种布料的特性和可用的范围。尝试
分发设计纸。两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设计。
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完善自己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设计。
播放轻松的音乐。
欣赏
展示自己的设计成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评出最佳创意和最佳合作组合。
学生作业
另注
分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每2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
第4课 搭架子
教学目标
◆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棍、筷子、绳、502胶等,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课目 搭架子(活动一)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创设情境
欣赏架子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课件l: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课件2:展览会大门徐徐打开,出现了一个个小展厅的门,点击门进入各个展厅(书架厅、古董架厅、铁艺花架厅、CD架厅等)。配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各种架子。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课件展示教材上的架子图片。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
布臵展示台(博览会展厅)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学生作业 课目
搭架子(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 展示果篮图片。
分组制作比 赛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 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深入欣赏
了解做法
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巩固制作步骤。
课件出示制作步骤。
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
布臵展示台 总结
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
第5课周末日记
课前准备
课前布臵学生带上自己在周末活动里的一些照片。谈话导入呈 现学习任务
1.同学们,在一周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几天呢?为什么? 2.平时,你们的周末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在周末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 动:如郊游、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
交流欣赏自己带来的在周末里的照片。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喜欢度周末,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周末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充电站,合理安排、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周末生活的美好时光,好吗? 实物投影仪、照片 尝试体验 探寻发现 游戏激趣 了解学情 发现问题
分析讨论解决人物的动态表现问题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静止状态的简笔画人物。2.问题:怎样画才能使静止的人物动起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物品,如足球、羽毛球拍、扫帚等)尝试练习:改变黑板上静止人物的头、躯干、四肢的动作,看谁在一分钟内画出的人物动态最多。
思考1:人体的结构
思考2:人体的动态变化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的? 师生评价、讨论、总结。
1.统计每组表现的人物动态的数量,对学生的参与、表现予以评价、肯定。2.发现学生尝试作业中的问题,如弯腰、下蹲等动态的表现。
3.师生共同解决尝试作业中的问题,结合教师示范,讲解人物动态表现的合理性。如跑的动态是身体前倾,两臂前后分开,双腿迈开,双腿迈开的弧度越大则速度越快…… 小结: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髋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人体的各种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如颈部、腰部、手肘部、膝盖等。掌握了人物动态变化的要点,能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现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演示
作品图片、粉笔演示 作品赏析 认知感悟
出示表现周末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师生欣赏、评述。《放风筝》、《学骑车》、《修鞋》、《林间》。1.分析画面表现的主题内容。
2.画面中人物活动的动态、表情分析。
3.相关环境的表现及添加适当的文字能使周末日记更显精彩!实物投影仪、图片 受 自主表现
欣赏了画家及同学们的作品,如果我们也来把自己周末里美好时光记录下来,一定非常有意义!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周末里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或人物呢?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在周末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人物。交流评价 课后拓展 1.自评。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3.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在周末里新奇有趣、印象深刻的事。实物投影仪、图片
第6课勤俭小管家
教学程序
一、欣赏
1.观看课件和实物,欣赏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2.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勤俭“小管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1.课件:播放新编储钱罐的歌谣,展示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激发兴趣,引出课题。2.各种自制的储钱罐。
二、探究
1.每组分发一个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共同观察研究:
(1)这个储蓄罐主要由什么立体几何形组成?试猜想若将其各个面分别展开会是什么图形?(请学生说一说,然后观看课件直观演示。)(2)你能画出这个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吗?组内同学合作试一试。(请学生先想一想,再画一画,然后折一折。)(3)把储钱罐拆开看看是怎样组成这样的立体几何形的,和你们画的对比一下。注意:①展开的六个面必须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平面图形。②有的立体几何形有几种展开方法,可以画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梯状立体形等(课件演示)。(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2.讨论选择:
(1)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相应的立体几何形。(2)想一想,议一议:
a.下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几何形?若不能,请你想办法修改一下?每位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小组作中心发言。b.课件直观演示,进行修改总结。1.课件出示研究题目。
2.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发给每个小组。
3.课件直观演示各种立体几何形与平面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4.课件演示正方体由底面展肝和侧面展开得到的几种不同的平面图。5.课件出示,学生上台操作。6.课件直观演示。
三、制作 1.画平面图制作立体几何形。注意:绘制平面图时,在恰当的位臵留下粘贴连接的位臵。
2.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立体形展开想像,并说说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装饰成有趣的储钱罐。
注意:投币口的大小可根据一元硬币的大小来确定,投币口一般开在朝上的位臵,也可通过你的想像,设计在恰当的位臵。3.学生独立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除了用立体几何形制作存钱罐外,还可以巧妙利用李纸盒塑料瓶等废弃材料的外形特征制作存钱罐(课件欣赏)。小组合作完成制作一个这样的储钱罐。
1.课件直观演示。2.播放歌曲《我是“小管家”》。3.课件展示欣赏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的储钱罐。
四、交流 1.请学生给自己做的储钱罐起个名字,并通过视频展示台从储钱罐的外形和功能以及制作的方法上向大家进行介绍。2.师生共同欣赏点评。
五、拓展
1.观看故事片段,课后自己收集有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2.开展“节省一角钱”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平时节省的零花钱放进自己做的储钱罐里,慢慢积攒下来捐给希望工程。
3.课后制作一张零用钱开支表,学会计划理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播放周恩来总理为了支援前线,自己舍不得吃菜来节约每一个铜板的故事。
第7课闹花灯
教学程序 欣赏感受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引导回忆:元宵佳节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通常会干些什么活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做一盏漂亮的花灯,也来闹闹元宵佳节。3.板书课题:闹花灯。
CAI呈现:热闹激扬的民乐配上元宵佳节家家团圆、处处花灯明亮的场景。观察分析
1.欣赏民间艺人花灯作品:彩扎类和刻纸类,提问:你发现这些花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归类,板书:
一、彩扎类;
二、刻纸类。)2.欣赏民间艺人彩扎类花灯作品,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彩扎花灯由哪几部分组成吗? CAI呈现花灯图片 方法指导
1.教师出示一个花灯成品,请学生上台将它一步一步地拆开,引导学生观察、逆向分析花灯制作过程,教师做适当的示范:(3)装饰:上灯、扎穗、描绘或剪贴;(2)包扎:涂胶、贴纸;
(1)捆扎:选材、设计骨架、扎骨架。
2.欣赏学生彩扎类花灯作品,提问:这些作品的选材、造型和装饰分别有什么特色,和民间花灯作品有什么不同,你也能试着做一个花灯吗? 实物、视频展示台
CAI呈现花灯图片 自主表现
1.学生分小组动手合作制作一盏花灯。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并对学生制作上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音乐 评析交流
1.将学生作品悬挂展示。2.提问:
(1)教室里的花灯展上,你最心仪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2)做花灯时,你遇到了困难吗?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解决的。(3)你的花灯的造型受到了哪些东西的启发?(4)你能让自己做的花灯亮起来吗? 实物
第8课石头说话
教学程序 寻找发现
1.教师出示“百宝箱”,请学生上台摸“宝贝”。2.教师每组分发一袋石头。
3.教师启发: “小猪”是怎样变出来的?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了解石头的各种形态。1.学生上台“摸宝”,并谈谈手感,猜猜“宝贝”的形状,说说“宝贝”的颜色、花纹。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说说为什么。
3.学生发现,老师事前装在袋子里的石头彩绘“小猪”,并了解制作方法。通过观察,让学生自主发现制作方法。课件出示:添画。尝试体验
1.教师组织学生尝试作业。
2.教师启发:你在制作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3.教师启发:学生在尝试中解决问题。4.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评价。
1.学生尝试体验感受。通过尝试,巩固了解制作方法。2.学生谈制作时遇到的困难。
3.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解决学生添画时用颜料绘画的技术问题。
4.学生开展评价。通过展评使学生了解选择合适(形状、色彩、花纹、手感)的石头,根据特点添画。课件播音乐。
视频展示台展评学生作业。欣赏启发
1.教师出示许多单个石头彩绘作品。2.教师出示拼摆石头彩绘作品。
1.学生欣赏,了解添画的内容。通过欣赏拓展学生思维。
2.学生欣赏,了解拼摆、添画作品。通过欣赏启发学生可拼摆石头,再添画。课件出示单个石头彩绘作 品;表现内容:动物、人物、植物等等。课件出示拼摆石头彩绘作品。
创作表现 1.教师出示作业要求。2.教师巡视指导。1.学生了解作业要求。2.学生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选择 合适的石头,根据石头的特点进行添画或拼摆成一个有趣的形象。课件播放音乐。
活动评价
1.教师播放课件,设计情境:瞧,它们都忍不住要和我们说说心中的话。2.教师组织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说几句心里的话。3.教师播放课件,课堂小结。
1.学生观看课件。设臵情境,为学生活动提供范例。
2.学生上台用石头作品进行演讲介绍。通过活动开展自评,进行环保教育思想道德教育。3.学生欣赏。提高学生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课件播放小石头说话的动画。课件播放玉雕作品、石雕,作品等等。
第9课家乡古建筑
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 入
1.观摩一组线画古建筑的学生作业,诱发学生创作灵感。就造型“新颖、独特”方面引导学生作简短讨论。
2.教师小结:建筑就像一首凝固的诗。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亭台楼阁到民居小院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每一件作品就像同学们的画一样,既遵循一些共同规律,又显示着个人的独特思考,好作品来源于创造。
多媒体投影仪或幻灯及灯片6—8张
二、引导分析
1.欣赏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屏幕上的连线题。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2.指导答题,为学生创作做技术准备。
提出要求: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并用鼠标点击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之后,老师分别请五位同学上台答题。
3.小结。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 打出连线题: 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三、布臵作业
1.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把好主意告诉大家。之后,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板书: 泥做小亭子
四、学习活动开始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作业所用材料及泥工工具
五、作业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2.分组观摩。
3.课的总结:作业方面、纪律方面。
4.并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到架子上晾干,以备烧制。
学生作业
第10课演戏
(活动一)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 入
1.教师拿自制的小偶人表演。2.你们在哪里看过这样的表演? 3.欣赏小偶人表演片段。4.出示课题。
小偶人表演的片段影片。
二、交流尝试 1.出示三个问题:
(1)小偶人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呢?(3)小偶人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固定的呢? 教师分发教具,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触摸、讨论。板书:填充、绕团、捆扎、包扎、编织、折、粘贴等。2.教师示范:
(1)师问:你想把谁做成小偶人,他长得有哪些特点呢?(板书:抓住人物特征)你会选择哪些材料做小偶人的哪个部分呢?你会用什么方法做小偶人?(2)师生互动制作小偶人。
3.演示分析制作过程中难点部分。
4.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分析其材料的选择以及制作的方法。利用幻灯片分解教学: 1.小偶人制作步骤; 2.材料搭配分析; 3.难点直观分析; 4.优秀小偶人作品欣赏。
三、分组制 作
1.展示学生已知的一些故事,分组选好其中人物形象。2.提出制作要求。3.分工合作。
4.教师指导。
出示很多熟悉的故事和情节中的人物。
四、作品展示 1.分组来进行演戏。2.提问:
(1)你最喜欢哪个小偶人?为什么?(2)你制作的小偶人有缺点吗?(3)你还将怎样来改进你的小偶人呢? 展示平台上进行演示。
(活动二)
教学程序
欣赏导入 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木偶表演片断。2.请学生谈谈对片中哪部分印象最深刻。
3.小结:木偶剧等儿童戏剧活泼有趣,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它包括偶人制作、舞台布景、表演等几部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小偶人,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制作舞台。4.揭示课题。课件呈现表演片断 了解制作步 骤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用纸箱制作舞台的方法。2.请学生说说观察到的舞台制作方法。3.师小结制作步骤:(1)切挖纸箱(师示范制作)。(2)装饰。
4.引导学生思考装饰方法:
(1)除了绘画方法外,还可用哪些方法装饰舞台?(2)师小结,装饰方法干变万化,可用剪纸、粘贴、堆塑等等(相机示范)。5.引导欣赏用以上方法装饰的舞台。课件呈现制作过程 课件呈现图片 课件显示讨论内容
合作探究 加深理解
1.师在学生作品中挑选出两只小玩偶,描述这两只小玩偶一起外出旅行,途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请同学们为它们设计表演的舞台。设计时思考以下问题:(1)舞台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2)舞台布景装饰些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 2.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3.小结:舞台可用多种材料、方法制作。而布景则随着剧情的不同而变化,作用都是为了衬托表演,但不能喧宾夺主。玩偶教具及制作过程演示 创造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两人一组合作为制作的小偶人设计制作一个舞台。2.生制作,师指导。评析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2.学生评析、谈感受。
3.师小结:舞台设计富有创意,制作精致,装饰美观。学生作品 知识迁移
1.介绍舞台美术知识。
2.欣赏舞台多幕布景和移动式布景。3.欣赏大型晚会舞台布景方法。
第11课联通信息
(活动一)教学程序
一、交流学习,初步感知
1.交流有关电话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1)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参与。(2)师生自由交流。
2.通过交流感受电话机丰富的造型,了解电话机不断更新的实用功能。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欣赏感受,开阔视野
1.视频仪展示部分学生搜集的电话机的图片。
2.师生欣赏,认识电话机的外形结构特征:由基本形组成。
3.多媒体演示,欣赏各种造型的电话机:普通电话机、仿古电话机、异形电话机等。1.视频展示台 2.Powerpoint演示
三、初步表现,指导方法
1.教师提出要求:观察教材或搜集的图片中的电话机,用流畅准确的线条描绘其外形结构。2.学生开始画。3.作业反馈。
(1)描画时注意用线流畅。
(2)注意形的穿插和遮挡关系,表现电话机的立体感。(3)注意构图。视频展示台
四、仔细观 察,深入表现 1.欣赏教材中的优秀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表现电话机的功能键、装饰花纹等细节。3.学生接着画。多媒体:背景音乐 教材
五、欣赏评价,教学延伸 1.自由展示作业,交流感受。
2.多媒体演示,欣赏街头的电话亭,布臵课后观察作业。(活动二)教学程序
一、切入主 题,展开讨论
1.出示“新城市”的平面示意图,导人教学活动:为“新城市”设计公用电话亭。2.观察“新城市”的环境,师生围绕“我在哪里设计?配合周围环境怎样设计?”的话题展开讨论。教学用图
二、欣赏激趣,发现特点
1.课件演示,欣赏电话亭的图片。
2.结合课件简要分析电话亭的形体特点:由各种基本的立体形组成,分为顶罩、亭壁、亭柱、基座及电话等部分。
3.说说你的审美感受。(造型简洁)Powerpoint演示
三、创意设计,反馈指导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商讨一下,你们准备用哪些基本形来组成电话亭的各个部分?并根据你们的想法,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有创意的电话亭。2.学生讨论并画电话亭的设计稿。3.反馈指导。
四、尝试制作,探究方法
1.根据设计稿,尝试把电话亭的主要部分做一做。(把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造型可以用一些什么方法?)2.学生归纳所运用的纸工制作的技法:剪、折、卷曲。
3.以卷曲法为例,因卷曲的程度、方向等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造型。4.师生共同探讨组合电话亭的方法:
(1)相同形组合成不同的造型;不同形可以有丰富的变化。(2)所运用的技法:粘接、插接。纸工工具及材料
五、分工合作,创意制作 1.提出活动要求:
两人一组,以一名同学为主,另一名同学参与制作,先修改设计稿,注意制作出造型简洁、富有创意的电话亭。2.学生开始活动。多媒体:背景音乐
六、“装电话亭”,欣赏评价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 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 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 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 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 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 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 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 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 然后欣赏动画片,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然后小组合作, 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 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 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 近处的什么大 (高) ?远处的什么小 (矮) ?然后让孩子们总结。 (同样大小的物体, 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 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 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 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 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 让孩子们欣赏, 教师引导, 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 能力反馈, 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 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 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 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 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 (绘画, 拼贴, 或两者结合) , 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 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 课后拓展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
(二)欣赏《我的祖国》熟记旋律,回简要地分析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A B 两段的对
学唱歌曲的A 部分,(注意:情绪,力度,速度)能够辨别《我的祖国》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二、教学内容:学唱《大中国》
三、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四、教学难点:学习演唱歌曲《大中国》,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及结构;能够辨别《我的祖国》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五、教具准备:录音机
(一)、听赏《我的祖国》:
听《我的祖国》,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生:回答
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生:回答
(二)、学唱《大中国》
歌曲《大中国》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由通俗歌曲改编而成的合唱曲。曲调吸收了我国 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高枫作词作曲,朱良镇编合唱。《大中国》的音乐由引子+A+B+A′构成复三部曲式。引子为4/
4、2/4拍,开始在F调上,由主和弦、下属和弦构成的和声来呈述:
这一曲调,造成一个明亮、柔和 的意境。然后转为降E调,由男声用八度和声音程,以豪迈的气势,唱出A段音乐主题的音调,女声则用和声式二部和声,以亲切的语调相呼应,在 1 属音上造成离调结束。紧接着速度加快,两小节间奏之后进入第一部分A段。A段,第一部分。这段为单二部曲式,由一个主题乐段与一个变奏构成,结构为A(a+a′)。a 段主题乐段是一个四句体乐段,其音乐采用东北大秧歌的音调为主题发展而成,以齐唱形式呈示出来,表现出祖国大家庭中热烈、欢快、意气风发的扬景。a′段的第二乐段是a段的第一变奏,以混声合唱形式演唱,使音乐更加热烈、丰满。其中有两个小节和声是用男声哼鸣演唱的,造成一种云雾般背景,似描写在云雾中的长城。B段,第二部分。这部分也是单二部曲式,结构为B(b+c)。第一乐段b中的音乐主题音调来自河北民歌,曲调流畅活跃,抒情开朗。在合唱处理上采用了不同手法,先由男高音声部唱出音乐主题,与A段的音乐主题形成对比,男低音声部与女声则以“嗨”的喊声在句尾相呼应,第二句变为四声部演唱,显得丰满,第三句先由男声唱,女声则以轮唱形式模仿演唱,最后以四声部合唱结束这个乐段,使情绪更加活跃。第二乐段c是合唱曲的高潮段落,唱出中 华儿女对祖国的共同心声,在开始的强拍上就用了一个离调和弦(用3 5 7 3构成),使全曲 的情绪达到高潮,第二句开始的强拍上用了主和弦,使语气更加肯定,B段在激情中结束。在4个小节的间奏之后是第三部分。A′段,第三部分。这段音乐是A段主题的变化再现,与B段中的第二乐段c 的再现结合,其 结构为A′(a2+c)。第三部分中A的主题再现是a段主题的第二变奏,它将a段主题的时值放宽,由男声唱出,女声则作为陪衬声部,以对比活跃的曲调,用衬词“啦”来演唱,这是一个活跃的声部,既是喜悦轻快的歌声,又似轻快的鼓点声。之后女声唱出第三、四句,男声变为陪衬声部,以二部形式用“啦”演唱,在热烈活跃的情绪中结束此段。紧接着,是第二 部分B段中的第二乐段c的再现。这时歌声变为男高音领唱与混声合唱的结合形式,造成互相呼应的效果,最后的结束处理是,混声合唱结束在调式主和弦的主音上,而领唱则上行到主 和弦的三音“ ”上结束,这样的结束,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又造成一个言而未尽的浪漫色彩,令人回味无穷。
1、“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提问:
(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三、布置作业:比一比,这首歌与《我的祖国》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四、板
书
设计: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第一部分: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 第二部分:赞美祖国的强大
自豪
五、总结:
第1课时
课题: 远近的奥秘 内容:远近的奥秘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欣赏图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 生:近大远小。
2、新授:
(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2)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板书设计:
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练习: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2课时
课题:第一课 远近的奥秘 内容:远近的奥秘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2、、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3、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板书设计: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
练习: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3课时
课题:第一课 远近的奥秘 内容:远近的奥秘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
板书设计:远近的奥秘
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示
五、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教学随笔: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陌生了,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从作业的总体看来,学生还需加强练习。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4课时
课题:风景写生 内容:风景写生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难点:
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
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部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板书设计:风景写生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练习: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 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5课时
课题:风景写生 内容:风景写生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难点:
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发展阶段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板书设计:风景写生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四、作业点评。
第6课时
课题:第三课 心中的风景 内容:心中的风景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观赏导入,板书课题。
1、观赏风景画作品。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板书设计:心中的风景 练习:用色彩画风景。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7课时
课题:第三课 心中的风景 内容:心中的风景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教学过程
(二)新授
1、选景构图
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
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
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板书设计:心中的风景
小结: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中景——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练习:用色彩画风景。
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8课时
课题:第三课 心中的风景 内容:心中的风景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三、作业展评
四、课后拓展:
1、可以利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作风景画。
2、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风景长卷的绘画。板书设计:心中的风景 练习::学生运用以前所学过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风景画 ?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9课时
课题:第四课 会动的剪影 内容:会动的剪影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2、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用边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板书设计:会动的剪影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练习:制作剪影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0课时
课题:第四课 会动的剪影 内容:会动的剪影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2、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 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三、剪影表演
各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板书设计:会动的剪影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练习:制作剪影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1课时
课题:第四课 会动的剪影 内容:会动的剪影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2、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拓展阶段、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皮影戏的历史: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尔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板书设计:会动的剪影
练习:通过对本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皮影进行了解,热爱家乡的民族工艺,通过亲手制作,感受民间艺人的精湛手艺。学生学习热情高,制作精美,有创意。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2课时
课题:第五课 水墨画动物 内容:水墨画动物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2、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中国画工具特性。
3、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 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 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
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
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板书设计:水墨画动物
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
第13课时
课题:第五课 水墨画动物 内容:水墨画动物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2、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中国画工具特性。
3、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 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讲述调墨调色
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 修改调整完成
三:板书设计:水墨画动物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课后拓展: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进行水墨画临摹、写生、创作。通过水墨画的练习,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了解中国画的精髓。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4课时
课题:第六课 形体切挖 内容:形体切挖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2、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2、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三:板书设计:形体切挖,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
练习: 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5课时
课题:第六课 形体切挖 内容:形体切挖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2、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2、发展阶段
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
3、学生作业: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二、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三、板书设计:形体切挖
四、课后拓展:用彩纸经过镂刻、剪贴,制成一件柱形的艺术品。
第16课时
课题:第七课 我们做乐器
内容:我们做乐器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乐器。
2、设计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
2、教师 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3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
板书设计: 大鼓
手鼓 手鼓
响板
笙
古琴
笛子
二胡铜钹
提琴排箫吉他
埙
沙锤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A、杯子里放入不同容量的水(液体)。
B、易拉罐里装入不同容量的水,悬挂在木棍上。
练习:(1)观察教材中的几幅插图,看看这些乐器是用什么制作的?怎样制作的?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7课时
课题:第七课 我们做乐器
内容:我们做乐器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乐器。
2、设计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给学生介绍几种简易乐器的制作方法:
A、沙锤:在易拉罐里放一些粗沙子,把口封好(也可以再加一个手柄),这样就制成了一个沙锤了。连续摇动产生下雨的声音。
B、竖笛:用黏土做个竖笛,六孔的好做,一个空心管,依次六个孔,最上边是吹的那个横口。
最最简单的:用纸也行,用手工纸粘成一个空心管,剪六或八个孔。最上边是吹的那个横口。几分钟即成。材料:一般的稍厚纸都行,剪子,胶水。
C、找两片比较嫩的竹叶子,叠在一起,但不要太紧。然后撅着下巴(具体很难描述),就是尽量使得出气平稳且只有一丝。嘴巴不要碰到叶子,隔着2毫米的样子。
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3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板书设计:我们做乐器
A、沙锤、B、竖笛、C、找两片比较嫩的竹叶子,叠在一起,但不要太紧 二:交流与评价:
1、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2、师生交流评价
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8课时
课题:第七课 我们做乐器 内容:我们做乐器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乐器。
2、设计乐器。
教学过程: 课后拓展:
1: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2;教学随笔:本节课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有所进步。资料:
1、青铜编钟:作为国之礼乐重器,青铜编钟在中国历史上居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演变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西周以前是青铜编钟的起源阶段,铜铙的出现为青铜编钟真正起步的标志;(2)西周至战国是青铜编钟的发展阶段,青铜编钟的3种主要形制镈、甬钟、钮钟相继问世,一钟双音开始应用。西周礼乐制度的制定,则奠立了这一阶段青铜编钟发展到极盛的基础;(3)秦汉至清是青铜编钟的衰落阶段,一钟应用双音的现象已经不再能够见到,青铜编钟的铸造技术水平跌入了低谷;
(4)清代以后为青铜编钟的研究和制作阶段,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和中华和钟的研制为此阶段影响较为重大的两项工作。
文章基于现有出土文物和文献记录,对青铜编钟的起源、发展、衰落及研究和制作这一发展脉络进行了概述,并试析了它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艺术价值。
2、藏族大鼓:呈圆筒形。流行于西藏等藏传佛教各寺院中。鼓框用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外部箍以数圈宽窄不同的扁铁条,并用钉固定住。两端蒙以牦牛皮为面,皮面四周边缘用铁钉固定。各地规格不一。西藏萨迦寺的额阿,当地又称错阿钦布,鼓面直径135厘米、鼓身长(鼓框高)150.5厘米,鼓身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身涂深红色漆,箍鼓的五圈扁铁条漆为绿色,大鼓横置于特制的高132厘米的鼓架上,放于寺院的大经堂内。常用于重要的诵经活动,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表演时,也用于乐队合奏中。
3、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种类。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上。通体髹黑漆为地,以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全器造型逼真,彩绘绚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楚人崇鸣凤、向往安祥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强暴的精神。板书设计:我们做乐器
1、青铜编钟。
2、藏族大鼓。
3、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练习: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9课时
课题:第八课 宇宙之旅 内容:宇宙之旅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3、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2、导入课题
3、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板书设计:宇宙之旅、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练习: 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0课时
课题:第八课 宇宙之旅 内容:宇宙之旅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3、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2、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3、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4 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 板书设计:宇宙之旅
练习: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1课时
课题:第八课 宇宙之旅 内容:宇宙之旅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3、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2、展示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板书设计:宇宙之旅
练习: 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2课时
课题:第八课 宇宙之旅 内容:宇宙之旅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3、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二、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教学随笔:学生通过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本科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认识太空:
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
1、了解航天发射中心
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主要发射人造卫星。现在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卫星。
2、了解长征系列火箭。
火箭是用来发射卫星、飞船的。“长征”系列火箭是世界有名的火箭,它为我国发射了许多卫星、飞船。
3、飞船的组成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4、杨利伟基本资料
姓名: 杨利伟
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军衔。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伴随着这一时刻的来临,所有的中国人都记住了一个名字——杨利伟。作为中国首位叩访太空的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后,杨利伟安全返回。
板书设计:宇宙之旅
神州飞船的组成
一、轨道舱(长2.8米,直径2.2米)
二、返回舱(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
三、推进舱(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
四、附加段
练习:回家制作卫星城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3课时
课题:第九课 保护文物
内容:保护文物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物。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 文物图片,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
2、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二)发展阶段 板书设计:保护文物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手抄报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4课时
课题:第九课 保护文物 内容:保护文物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物。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三、课后拓展: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中国的文物古迹包括:
①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
②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③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④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 ⑤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
板书设计:保护文物
文物古迹:是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国际上文物主要指百年以上并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品。
练习: 学生在课前调查了解了本地区的文物资源,课上通过欣赏 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5课时
课题:第十课 爱护古建筑 内容:爱护古建筑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意义。
2、对本地的古建筑进行了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上节课我们找寻了我们家乡的文物,为我的家乡有这么多的文物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再一起找寻家乡的古建筑,了解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
2、新授:
板书设计:爱护古建筑
三、学生制作 :家乡的古建筑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6课时
课题:第十课 爱护古建筑 内容:爱护古建筑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意义。
2、对本地的古建筑进行了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拓展
唐山地上名胜古迹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经过大地震的劫难,保留下来的珍贵遗址或气势恢宏,或结构精巧,工艺高超。这里有腾峰越谷、蜿蜒曲折,横贯迁安、迁西、遵化三县(市)、长达200.4公里的明代长城;有“京东第一庙”之誉的玉田净觉寺;有名传遐迩的迁西景忠山碧霞元君庙,大自然不仅赋予了它壮丽的景观,而且明清两朝几位帝王对它也多有青睐,既有顺治帝的敕书,又有康熙的题咏;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帝王陵墓群清东陵,总占地面积2520平方公里。从1663年清王朝第一帝顺治到1935年葬入荣惠皇太后,共建有清代五个皇帝、四个皇后以及嫔妃、公主等陵寝15座。1961年,清东陵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由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年12月接受联合国遗产委员会组织的验收。此外,丰润天宫寺塔、定慧寺、无梁阁、药师灵塔、遵化汤泉流杯亭、永旺塔等建筑,都风格别致,结构精巧,各具时代特征。古往今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唐山人文荟萃,灿若群星。
净觉寺的建筑艺术兼具明清两代风格,融会宫廷民间两种特色。“这里的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美丽的传说。”唐山市旅游局罗局长说。
万佛园———气势庞大的佛国 板书设计:爱护古建筑
三、学生制作 :家乡的古建筑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7课时
课题:第十课 爱护古建筑 内容:爱护古建筑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意义。
2、对本地的古建筑进行了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拓展
遵化万佛园,国家4A级景区,紧临清东陵,规模庞大,据说已投资2.6亿。
上关湖———绿水迢迢 青山关———青山隐隐
最后一站是迁西的青山关景区,这也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经练兵的地方。
清东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
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清东陵具有较悠久的历史
清东陵自1661年开始营建,历时247年才告结束。最早的建筑物距今已近400年,最晚的建筑物距今也近百年,不仅反映了从清初到清末陵寝规制演变的全部过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清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
清东陵是中国历代皇家陵园中最具特色的例证之一
清东陵是中国陵墓营建活动高峰期的代表作。在环境质量、山川形势、陵寝建筑以及陵寝建筑的配置与山川形势的结合上都达到了最为完美的地步,成为中国历代皇家陵园中最富特色的例证之一。清东陵的环境及建筑具有相对的脆弱性
清东陵大部分建筑物为砖木结构,具有易糟朽、易燃烧的特点。一些砖石结构的建筑、设施和艺术品长期处在野外,遭受风剥雨蚀,极易风化,因此具有相对的脆弱性。二:板书设计:
景陵皇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
景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48位妃嫔和1位皇子。
裕陵妃园寝:内葬乾隆帝的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
定陵妃园寝:内葬咸丰帝的15位妃嫔。
惠陵妃园寝:内葬同治皇帝的4位皇贵妃。
公主园寝: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裕陵妃园寝:内葬乾隆帝的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
定陵妃园寝:内葬咸丰帝的15位妃嫔。
惠陵妃园寝:内葬同治皇帝的4位皇贵妃。
公主园寝: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三、学生制作 :家乡的古建筑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8课时
课题:第十一课 电脑美术 内容:电脑美术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中的哪些工具?
师: 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三:板书设计:电脑美术
练习:绘画工具进行绘画电脑美术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9课时
课题:第十一课 电脑美术 内容:电脑美术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画。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三:板书设计:电脑美术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30课时
课题:第十二课 中国画和油画 内容:中国画和油画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教学重难点:
1、中国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3、画作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把书中的国画作品给同学们看,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接下来看过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问一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2、新授:
(1)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
(2)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
三:板书设计:中国画和油画。总结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同时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国绘画的工具和分类外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东西。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通过今天的美术课大家都掌握了什么知识,要想表现作者不同和心里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向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我要画一幅作品,我应该怎样去体现。
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31课时
课题:第十二课 中国画和油画 内容:中国画和油画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3、画作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时:二 课时 二:拓展
中国画: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中国画的历史发展: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
中国字画可写在纸、绢、帛、扇、陶瓷、碗碟,镜屏等物之上,常见的有下列几种,壁画不入其列。
三:板书设计:中国画和油画
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四: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32课时
课题:第十二课 中国画和油画 内容:中国画和油画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3、画作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时:二 课时 二:拓展
纸本:中国字画用纸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容易受水的是生宣,生宣加了矾水就不易受水,是熟宣。
壁画:古人在墓穴、洞穴、寺壁、宫廷等绘制大幅壁画,不少的壁画遗留至今,成为国宝。
折扇:古人扇画多较细小,以便携带。但现代人多用巨型扇画做室内装饰物,所以较古人更为实用。
圆扇:圆扇多呈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不大。但也有绢本、纸本之分。古代宫廷用的大扇或者掌扇,大至高于人齐,现在很少见。
陶瓷:花瓶、杯、碟、镜屏等器皿,亦有字画制作,所用颜料及制法不同,但字画原理及欣赏不变。
器皿:除瓷器外,如日历、灯罩、鼻烟壶甚至现代领带及衣物等,亦有以字画作装饰,而且十分流行,别具一格。
油画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颜料、画笔、画刀、画布、上光油、外框等。
① 颜料,分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
② 画笔,用弹性适中的动物毛制成,有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短锋扁平形及扇形等种类。
③ 画刀,又称调色刀,用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
④ 画布,标准的画布,是将亚麻布或帆布紧绷在木质内框上后,用胶或油与白粉掺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制作而成。
⑤ 上光油,通常在油画完成并干透后罩涂上光油,保持画面的光泽度,防止空气侵蚀和积垢。
⑥ 外框,完整的油画作品包括外框,尤其是写实性较强的油画,外框形成观者对作品视域的界限。三:板书设计:中国画和油画
油画主要技法有:
① 透明覆色法
② 不透明覆色法
③ 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
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
四:练习:制作中国画和油画
1.建筑艺术的美
教学目标 : 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 : 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
欣赏古建筑图片。
二、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
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里昂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4.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
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凝固的音乐——建筑
2.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教学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教学难点:掌握墨色浓淡,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
2.欣赏漫画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板书课题:
《有特点的人脸》
三、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什么叫“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3.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1、什么是“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抓住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2.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3.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3.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板书设计
有特点的人脸
三停:发际——眉毛——鼻尖——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3.戏曲人物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教学准备: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4.学生欣赏。
5.学生思考、回答问题。6.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旦角的行家。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1.京剧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丑行:文丑、武丑。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服饰、动作特点来画。B.表现出一定的神态。2.作业要求:
a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b色彩的运用要恰当。
3.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戏剧,多看京剧节目。
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丑行:文丑、武丑。
4.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重点 :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2.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3.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4.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5.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4.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5.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6.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5.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教学目标 :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教学重点 :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教学难点 :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
(板书)
3.学生欣赏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1)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
(2)小组探究,汇报
(3)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一)作画步骤:(1)构思(2)起稿(3)线描(4)调整
(二)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1.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2.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3.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其他内容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2.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板书设计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多样
线条
粗细
疏密
黑白对比
6.自制小相框
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准备:
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2.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3.揭示课题。
4.学生欣赏、感受。
三、自主研究
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四、实践操作
1.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2.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五、汇报展示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7.色彩的调和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
稳。
教学难点 :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学准备: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欣赏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2.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
4.学生欣赏、感受。
5.初步体会色彩的和谐感。
三、自主研究
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自学书第十四页。
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3.《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教师引导分析:先找出颜色,再到色环上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研究色彩调和的方法。)
4.学生打开书第十四页,自学后汇报。5.读定义。
6.学生回答:混入同一种黄色;混入同一种灰色。7.观察分析后回答。
四、实践操作
1.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色彩调和的方法。
2.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里有四张画,用的也是书中提示的四种方法,请你归归类,说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3.分组研究,讨论。(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学生欣赏、分析,并归类: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4.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5.以小组为单位,为草稿的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五、汇报展示
1.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2.分组介绍。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回忆调色方法
1.书中介绍了哪些的方法?
2.你还知道哪些调和色彩的方法?
3.学生回忆,并回答。(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四、展示作业
1.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2.分组介绍,并进行互评。
板书设计
色彩的调和
对比色互相调和
邻近色
同类色
加入白色 混入同一种黄色
混入同一种灰色
提高明度
主色与装饰色
8.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教学目标: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
近色的色彩美。
教学难点: 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1.提问: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 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3.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欣赏感悟。
(1)播放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小组研究 :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
四、实践操作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回忆作业要求
1.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
解决。
2.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1.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2.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3.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板书设计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邻近色
9.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4.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教学难点 : 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
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
2.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
3.搜集资料并反馈。
四、分析思考
1.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2.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
足?
3.小组探究。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艺术实践
1.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2.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
3.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 的形象或肌理。
(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
(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六、评价展示
1.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
2.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箱板上的新发现
10.参观劵的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3.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参观券。
教学难点: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 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
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3.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4.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3.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4.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5.学生讨论回答。6.学生观察回答。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四、实践操作
1.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2.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3.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理念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学生设计。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1.你想设计的参观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
3.学生回忆。
4.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1.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2.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
2.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1.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票券?回去找找,下次
告诉老师。
2.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构成: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 内容,景点 文字:
地点,名称,票价
11.神秘的礼盒
教学目标:
1.知道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理。
2.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教学重点:了解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学习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相关知识,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教学难点:利用综合材料,创新制作礼品盒。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纸盒、各种制作材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1;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2;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3;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4;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5.板书课题。
6.学生欣赏。
7.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4.学生实践课后拓展 巡视辅导。
5.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6.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7.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2.提出改进意见。
3.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12.故事里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泥塑人物捏塑成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创作出一个生动的泥塑人物形象。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
3.培养学生对 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热情,努力表现出人的美。
教学重点:了解圆雕的基础知识,学习用基本形的加、减法塑
造人物立体动态。
教学难点:作品生动、美观、牢固、观赏性强。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 教师:泥塑“故事中的人”的不同作品投影片若干、范作、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学生:查找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资料,彩泥及泥塑工具等。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1.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故事梗概
龙梅和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天渐渐黑下来,雪越下越大,有一只羊被雪崩埋在雪里,龙梅扒雪救羊时,玉荣和羊群已经走远。这时,又有几只羊陷在雪里,玉荣在扒雪时掉了一只毡靴,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龙梅赶上了玉荣和羊群,她看见玉荣光着的脚已经冻成冰托子,急忙要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
是靴子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她便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包住妹妹的脚,背着妹妹艰难地向前走着,后来,她实在支持不住,终于倒下了。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巴书记等人赶来抢救,姐妹俩和羊群才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这种热爱集体财。2.学生欣赏。
1.产、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2.出示观察投影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雕塑作品。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板书:课题《故事中的人》
三、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
1.交流信息,拓宽视野教师:
你能找出故事中描述某人物的关键词汇吗? 2.小组讨论,交流自备资料,讨论人物造型的方法。3.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讲台上演示。教师示范。
4.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特色。
5.小组讨论,以共同喜欢的人物为例,找出他的典型特征。
四、欣赏观察,研究技法
1.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教材中的泥塑作品。
以教材中的泥塑为例,带领学生结合文学作品进行仔细观察。2.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
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
3.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4.集体交流。
五、艺术创作,大胆想象
1.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创作。
六、小结。
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1.提问:你想塑造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展示学生泥塑作品。
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3.学生回忆。
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1.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2.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图片及范作,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较生动、结构稳定。
B类作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生动、结构稳定。
C.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1.展示泥人张的泥塑人物和面人汤的面塑人物的图片,学生欣赏、体会和感悟。
2.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湘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推荐阅读: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湘07-28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人民美术出版社)07-04
六年级美术上册 画人物教案 苏少版09-08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汇总12-02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教案06-21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04课 小记者06-05
新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7-17
七年级美术湘教版07-14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