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精选13篇)

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 篇1

职工退休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职工在一定的年龄之后不应当继续从事工作,而应该辞职的年龄。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对于从事井下、高温等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规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规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法律规定: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

(特殊工种退休、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退休除外),可提前5年退休。资源枯竭型破产关闭企业职工,在享受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退休政策的同时,其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人员,可再提前5年退休。

城镇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

《劳动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提的通知(劳社部发[]20号):城镇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农民合同制工人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周年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

其他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涵义的复函》(劳社厅函[2001]125号)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第一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认定方法:

在办理职工退休手续时,时常遇到职工出生时间档案记载与身份证不一致的情况,这就引出了职工退休年龄确定标准的问题。

通常职工的出生时间档案记载与身份证记载相矛盾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在劳动部门办理招工手续时,职工为避免年龄过大(过小)不被单位录用而采取虚报改小(加大)自己的年龄;二是入伍时不达(超过)年令,为达服役目的而更改出生时间;三是在初次就业时,职工在填报出生时间时阴、阳历不分,导致出生时间在月份上的差异;四是为达到提前退休目的,采取其他不法手段和其他有可能导致出生时间差异的情况。

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 篇2

在美国, 法定退休年龄也称为正常退休年龄, 它的设计是按人口出生时间动态设定的, 而且男女退休年龄统一。根据美国法定退休年龄标准的设计, 1924-1937年的14年间出生的人口, 统一执行65岁 (整数) 的退休年龄.1938-1942年的5年间出生的人口, 则执行每年等距延长2个月的递增退休年龄。即1938年出生人口的退休年龄为65岁零2个月;1939年的为65岁零4个月, 以此类推, 直至1943年的达到整数66岁, 并直接与下一段相接。1943-1954年的12年间出生的人口, 统一执行66岁 (整数) 的退休年龄。1955-1959年的5年间出生的人口, 同样执行每年等距延长2个月的递增退休年龄。即1955年出生人口的退休年龄为66岁零2个月;1956年的为66岁零4个月, 以此类推, 直至1960年的达到整数67岁, 并直接与下一段相接。1960年及以后出生的人口, 则统一执行67岁 (整数) 退休年龄。根据这项退休年龄规定, 2009年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6周岁, 刚好为1943-1954年出生人口的退休阶段。

同时, 为了鼓励人们推迟实际退休年龄, 并阻止提前退休, 在社会保障福利的领取水平上, 制定了严格的规则:若以正常退休年龄领取的福利水平为100%, 提前退休者只能获得低于100%的福利, 但在特殊情况下, 最早退休年龄不得低于62岁;相反, 推延退休者则可获得高于100%的福利, 但有补偿奖励的最迟退休年龄不得高于70岁。这就是所谓的“弹性退休制度”。

国外关于恶意透支的法律规定 篇3

英美法系国家中几乎不存在恶意透支的概念,持卡人使用信用卡透支,不管透支金额大小,不管是否超过额度或期限,不管是由于疏忽、过失导致的善意透支,还是透支消费或取现当时就已经不存在还款意愿或能力都属于民事案件,不在刑法管辖范围内,要不要起诉欠债人在于发卡机构。其理论基础在于,发卡机构本身要采取足够的措施来防范和承担商业风险。发卡机构发放信用卡之前会查询申请人的信用记录,确定其还款能力和信用之后,才赋予持卡人透支权限,这也意味着发卡机构同意或许可持卡人的透支(即便持卡人超过信用额度透支,这种超额透支也是银行许可的,不然持卡人根本无法进行信用卡此类功能的操作),这是一种合同和商业行为。发卡机构信用卡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透支利息,有的比例甚至高达75%以上。一旦持卡人透支超过信用额度或超过期限,则不再享有免息优惠。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因此发卡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持卡人恶意透支的不利后果。

2007年次贷危机后,美国政府开始对信用卡政策进行反思,并在2009年相继通过了《信用卡持卡人权利法案》及《信用卡问责、责任和信息披露法》,以下简称《2009年信用卡法案》。前者主要规范了信用卡的发放工作,如不得向未满18岁的年轻人发放信用卡,并对已满18周岁但未满21周岁的全日制大学生发放信用卡附加了相关规定和限制;平衡了发卡行与信用卡持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发卡机构不能根据任何对于持卡人不利的消费信息,或通过调整客户信用积分的方式增加其利率,或提高其未偿付部分的利率。无特定材料支持,发卡机构不能调高欠款的年利率。如果要增加年利率或改变利率计算方式,须在45 天前通知持卡人。不能以与持卡人无关的因素提高利率,除非在特殊的情况下,当持卡人收到信用利率上升后,应允许持卡人通过邮件、电话或电子通信等方式销卡,且不能收取罚金或费用。禁止对信用卡业务作出夸大宣传,如禁止发卡机构使用诸如“固定利率”、“优惠利率”等误导性的词语。在透支利息方面,禁止“双周期计息”、限制提高透支利率、优先偿还透支利率较高的透支项目;在信息披露方面,发卡机构必须书面披露“最低还款提示”、合同变更须提前披露、提前寄送对账单、强制在互联网上披露信息并保障披露文件可读性;在对发卡对象的限制上,限制向未满21周岁的消费者发卡、限制向未满21周岁的持卡人提高信用额度等。可以看出,上述规定是通过法律加强银行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大陆法系国家关于恶意透支的法律规定

日、德等大陆法系国家往往将恶意透支行为当作犯罪来处理,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与其他传统型信用卡诈骗罪之间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因此,国外有关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的刑事立法上存在不同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立法模式:恶意透支独立成罪,成立滥用信用卡罪。德国刑法第263条、第263条b分别规定了“诈骗”和“计算机诈骗”犯罪,但却没有将恶意透支包含进去,而是使之单独成罪,在266条b中增设了“滥用支票和信用卡罪”。德国刑法起初并没有对恶意透支等滥用信用卡的犯罪行为作出明文规定。相反,在司法实践中,德国最高法院曾经作出判决,只要信用卡是持卡人合法取得的,发卡机构在发放信用卡时与持卡人签订的合同允许透支,那么持卡人就有权进行透支,即便是恶意透支,到期经发卡机构催收仍不归还本息,也只是违反了双方之间的协议,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而无须接受刑罚处罚。

但司法机关的这一观点遭到德国刑法学界的普遍批评,因此,德国联邦议会法务委员会在1986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第二次经济犯罪对策法案中,增加了有关恶意透支等滥用信用卡犯罪行为的规定。这一规定后来在德国刑法修改时被吸收入刑法第266条b中:“滥用通过对其交付支票卡或者信用卡而获得的促使签发人支付的可能性,并因此而造成签发人损失的,处三年以下监禁或者罚金”。根据这一法律规定,行为人违反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滥用信用卡进行透支,但到期不归还,从而导致发卡机构遭受经济损失的恶意透支行为构成滥用信用卡罪,可判处罚金或三年以下监禁。

与德国采取相同立法模式的还有瑞士。瑞士联邦刑法典在分则第2章第148条中规定了滥用信用卡的犯罪:“一、虽无支付能力或无支付意愿,但仍使用信用卡或类似支付工具,意图获得财产价值上的好处,并因此损害信用卡或支付工具出具商的财产利益,如果信用卡或支付工具出具商和协议企业采取针对滥用信用卡或支付工具的措施的,处5年以下监禁刑。二、行为人以此为职业的,处10年以下重惩役或3个月以上监禁刑。”因此,行为人具有财产上的獲利意图,在没有支付能力或没有支付意愿的情况下,仍然使用信用卡进行透支,从而损害发卡机构财产利益的,构成滥用信用卡罪,处五年以下监禁刑。

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 篇4

退休人员管理办法

1.0目的:

为规范退休人员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编制内员工退休及退休返聘管理。3.0退休人员定义: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退休人员,公司原则上不再聘用:

3.1已获社保部门批准办理退休手续的(包括正退、病退和特殊工种提早退休)。3.2已到法定退休年龄(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名词解释: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4退休员工手续办理程序:

4.1符合退休办法的员工退休审批程序: 4.1.1须提早1个月到行政部提出退休申请。

4.1.2行政部收集该员工的档案材料,并告知有关退休的相关事宜。

4.1.3经人社部批准退休后,不再返聘的,到公司内部办理离职手续(手续同其他合同制员工的离职手续);返聘的,按5.2办理。4.2符合退休的审批程序:

对已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员工,由行政部提出,不再返聘的,该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手续同其他合同制工人的离职手续);返聘的,按5.2办理。5退休人员聘用办法:聘用的退休人员均属公司特聘员工。5.1聘用程序:

填写《退休人员离职/返聘表》,由退休人员所在部门的提出申请,经行政部审核,公司领导批准,才能聘用。

5.2聘用者签订《聘用协议》,约定福利待遇。6返聘人员的管理

6.1返聘人员每次聘期一至三年,聘期满后因工作需要重新报批同意后可以续聘。6.2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等同于其他合同制员工的管理。7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由行政部建立退休人员档案。

8生效日期:本规定从发文之日起生效,以往与本规定有出入的,均以本规定为准。

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 篇5

沪人计生委[2001]63号

各委、办、局、控股(集团)公司,市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管理中心,各区、县人口计生委(计生委),各区、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

为了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方便群众,根据沪府发[1996]56号文件规定,经研究,现对领取《独生子女证》以及婚后无子女的人员在退休时办理《申请领取计划生育一次性补充养老金证明》的程序作如下规定:

一、1992年底前参加工作,2002年1月1日以后办理退休手续,按规定符合领取计划生育一次性补充养老金的人员,先按以下规定办理《申请领取计划生育一次性补充养老金证明》:领取过《独生子女证》的人员、婚后无子女人员,向所在单位领取并填写《申请领取计划生育一次性补充养老金证明》,并由单位初审,加盖单位公章;然后由本人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到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盖章。

证明材料要求:

1、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人员,需出具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独生子女证》,离婚或者再婚对象还需出具离婚证明,如孩子由对方抚养并且本人无法出具原已领取的《独生子女证》,应当由其所在单位出具证明。

2、婚后无子女人员,需出具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离婚或者再婚对象还需出具离婚证明。

二、上述人员按规定办理了《申请领取计划生育一次性补充养老金证明》后,由其所在单位申请,并填写《职工领取一次性补充养老金申请表》,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程序审批。本通知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上海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关于退休人员办理领取计划生育一次性补充养老金程序的规定》(沪计生委(政)[1996]18号)同时废止。

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案例 关于原始凭证的法律规定 篇6

及时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得以政党进行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环节。《会计法》对原始凭证的填制或取得、审核、更正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原始凭证的填制或取得。

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环节。

《会计法》对此规定:办理《会计法》第十条规定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单位和人员,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

这一规定体现了两层含义:

一是办理经济业务事项时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如果不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致使会计核算无法继续进行的,即是违法行为;

二是填制或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及时交送会计机构,如果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没有及时送交会计机构,延误会计核算及时进行的,也是违法行为。

(二)原始凭证的审核。

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是确保会计资料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重要职责。

《会计法》对审核原始凭证规定包括:

一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审核原始凭证,这是法定职责。

二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也就是说,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的具体程序、要求,应当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据此执行。

三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备、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从而既明确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职责和要求,也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的经办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上述相关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保证原始凭证真实、合法、准确、完整。

(三)原始凭证的错误更正。

为了规范原始凭证的内容,明确相关人员的经济责任,防止利用原始凭证进行舞弊,《会计法》对原始凭证错误更改作了明确规定:

第一,内容更改的原始凭证即为无效凭证,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或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

第二,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工作必须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进行,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重新开具原始凭证当然也应当由原始凭证开具

单位进行。

第三,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因为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是反映经济业务事项情况的最重要数据,如果允许随意更改,容易产生舞弊,不利于保证原始凭证的质量。

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 篇7

《消防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 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作为《消防法》中罚款数额规定最高的一条, 在消防行政执法实际工作中, 是否适用《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从轻或减轻的法律规定, 基层消防行政机构有两种不同的争议:第一种意见认为, 《消防法》中关于罚款的法律规定, 是按照《行政处罚法》的相关法律规定而设置的, 因此消防行政执法工作在适用罚款决定的时候, 也必须按照《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从轻或减轻的法律规定, 对违反《消防法》第五十八条的违法行为适用从轻或减轻的法律规定。第二种意见认为, 《消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违法行为不适用行政处罚从轻或减轻的法律规定, 理由是首先《消防法》并未规定消防行政处罚适用从轻或减轻的法律规定, 其次, 第五十八条规定的处罚无论是罚款还是“三停”, 都是对违法行为人做出的最重处罚, 之所以对上述违法行为做出最重的处罚, 是因为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 对社会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 违法性质和情节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要远远高于其它消防违法行为。因此, 对于上述违法行为, 在做出处罚决定的时候, 不应当适用行政处罚中关于从轻或减轻的法律规定。笔者趋向第二种意见, 具体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 《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 主要是《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应当具备下列情形之一:一是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指违法当事人对已经实施的违法行为主动补救, 积极地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的后果。二是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指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实施违法行为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 当事人主观上不完全愿意实施违法行为, 客观上在违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较小。三是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且有立功表现的。指当事人以实际行动对违法行为予以补救, 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 包括检举违法行为, 主动向行政机关提供材料和线索, 积极做有关当事人的工作, 使行政机关的查处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四是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由于前述三种情形不可能概括所有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况, 故本项为某些特殊情形留下一定余地。

依此规定, 当事人有以上四项规定情形之一时, 执法机关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综合《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和《消防法》第五十八条的法律规定, 结合消防行政执法工作实际, 我们可以认为, 违反《消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 很难存在上述从轻或减轻的情节。

第二, 从行为过错和法律责任的归责的角度来分析。在日常生活中,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行为人违反法律义务并致他人损害时, 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都应以过错作为责任的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而法律责任的归责, 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在我国, 归责的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其中, 责任法定原则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确定责任的范围和程度。责任法定原则, 意思就是只有法律上的明文规定, 才能成为确认和追究违法责任的依据。对违法责任的确认和追究, 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并严格限制类推适用。公正原则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第一, 对任何违法、违约的行为都应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第二, 责任与违法或损害相均衡,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罚当其罪”。第三, 公正要求综合考虑使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多种因素, 作到合理地区别对待。第四, 公正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时依据法律程序追究法律责任, 非依法律程序, 不得追究法律责任。第五,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 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 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追究法律责任首先要求是法定, 其次才是公正, 二者不可偏废, 更不能颠倒顺序。

然而, 目前在基层消防机构的行政执法当中, 恰恰在对《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理解和适用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 行政执法过程中滥用自由裁量权, 随意减免处罚的现象较为普遍。个别地方的消防机构还将“少罚点当事人容易接受, 能够提高执法效率”的歪论作为经验予以宣传和推广, 严重地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更令人忧虑的是, 有些基层的执法人员对该项规定的原意存在严重曲解, 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力。而实际上, 他们只注意了此项规定中“其他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内容, 却忽视了其中的“依法”两个字。此项规定的正确解释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行政处罚法》实施之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仍然有效。二是《行政处罚法》实施之后法律、法规和规章仍然可以对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作出特别规定。因此, 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未作明确规定之前, 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切忌突破法律而执法。

第三, 按照逻辑学的理论来分析法律条文。《消防法》第五十八在法律责任的设定上, 明确规定了该条所涉及的违反行为, 同时处以“三停”和可能最高的数额罚款。严厉的处罚后果正说明了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即这些违法行为, 性质严重, 情节恶劣, 主观过错程度深, 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突出, 因此对于这类违反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在实际执法过程中, 如果遇到上述违法行为而适用行政处罚的从轻或减轻的法律规定, 就大大地降低了该条的教育和强制功能。

第四, 从法律条文所涉及的主体和对象来分析。《消防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违法行为, 主要是发生在建筑工程、应当经消防机构进行审核的工程、应当经消防机构验收的工程、公众聚集场所及其消防设计等领域。从消防工作实际来看, 法律规定的这些工程往往是面积大, 人员多, 结构复杂, 经济价值高, 且发生火灾时容易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或群死群伤的严重事故, 故应当通过立法加以明确规定和严厉制裁。另外, 就这些违法行为的主体来看, 《消防法》第十一条规定, 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结合消防工作实际, 应当可以认为, 《消防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违法行为, 其行为主体绝大多数是单位。从单位的经济状况、社会影响程度、公众责任的承担、组织机构、技术力量等方面, 都应当比个人承担更加严格的法律责任。

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 篇8

关键词:退休年龄;平等;性别歧视;退休金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66-01

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是男性职工须年满60周岁,女工人满50周岁,女干部为55周岁 。我国有关退休年龄的观点:1、延长退休年龄:一些学者从退休年龄的敏感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推迟退休年龄能够有效减缓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1];2、支持差龄退休:若推迟退休年龄,不仅导致社会劳动力的结构偏老,还会引起社会财富分配上的变化,这种用老不用青的现象使得社会财富更多的流向老年人,青年“啃老”的现象也会愈加严重[2]。从劳动力成本的角度来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劳动者的平均成本将会增加,会使得经济的竞争力不断降低,不利于经济的持续迅速发展[3]。3、推行弹性退休:特点在于弹性、灵活性强,它是指劳动人员在退休的年龄、形式、收入方面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的退休政策[4]。

2005年周香华女士起诉中国建行平顶山中心支行,认为自己应和男职工同龄退休,被告为其办理退休手续的决定违反了宪法中男女平等原则,构成对女性的歧视,法院依《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的规定,认为被告平顶山支行的决定符合现行国家政策和法规,原告的请求于法无据不予支持。

本案中,公众主要从平等权与对女性歧视的角度切入退休年龄不平等的规定具有违宪性,这种观点应深入剖析该规定的内在涵义、立法目的及其存在的合宪性,不能简单认为男女不同年龄退休就违反性别平等。判断该规定不平等的合理性要考虑两点:一是这种年龄上的差别是否能够真实的反映出男女在劳动生产效率上的差距;二是这种规定的不平等在劳动者、企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是否达到合理的平衡 [5]。现行的退休年龄规定于建国初期,当时考虑的主要是就业状况、经济条件、人均预期寿命及男女生理条件的不同。解放前,女性的就业机会较少,工龄比男性短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该规定的目的在于保护女性,旨在促进男女间的实质平等。

男女平等不论是作为原则还是价值目标都不被争论各方所反对,但将法律明文规定的男女平等适用于男女同龄退休方面,还需要有足够说服力的论证:法律规定的退休年龄的不同是如何打破平等原则的?男女平等中的“平等”强调的是机会上的还是结果上的?在法律讨论的范围内,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平等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因违反平等原则而构成歧视中的“歧视”应如何界定?并非所有的区别对待都是不公平的,牵扯到特殊保护的方面,衡量平等的标准时,还需结合特殊保护的具体情形进行综合认定。

在周案中,法律对于男女退休年龄规定的不平等,不管是从立法目的还是实行效果上都是特殊保护的表现形式。实际生活中,法律只能先保障形式上的平等,才能逐步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平等,再者,对于一些特殊问题,为了确保实质上的平等,法律不得不采取“差别对待”,这主要也是考虑到公平原则与效力原则之间的权衡。平等保护就是要对不同的群体在分配方面进行不同的分类对待,违反法律平等保护的只有那些不合理的归类[6]。分类正当性的认定,必须满足两点要求,第一,立法的目的必须合宪;第二,法律必须是为了达到合宪性这一目的的合理方法;立法上的分類是为达到目的手段,如若没有这种联系,其分类便失去了法律上的意义,成为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歧视性”标准[7]。特殊保护是差别对待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基于合理差别的特殊保护符合实质平等的要求,是对形式平等的补充纠正,不构成不平等。

周案中,人们主要集中于原告继续劳动可获得的利益与退休之后的收入之间的差距,只注重到劳动者“就业”后的利益而忽略了用人单位的利益。这种不同的争议主要还是退休金与就业收入之间的差距,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结束之后,对女性职工的经济来源的影响是负面的,而退休金的影响则是正面的,若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因个体的差异性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退休金与就业收入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只是社会背景的不断变化,国家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税收、再分配的政策影响,退休金与就业收入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才使得支持男女同龄退休的呼声加大。若能有效的改善退休前后经济的收入状况,处理好退休金与就业收入之间的关系同时兼顾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合宪性就不言自明。

综上所述,以男女退休年龄不平等而存在违背宪法平等原则的说法,只是单纯的对性别平等中的平等进行表面意义上的解释,并未从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层面来认识和解决女性发展与男女之间的性别平等问题,没有深入分析男女平等的实质意义。我国的退休政策可在给予男女合理差别的基础上,相应的调整退休制度,整合各方利益主体,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也使得劳动者在退休之后的保障措施更加完善。

注释:

①指《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此外还有《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参考文献:

[1]邓大松、刘昌平.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敏感性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制度,2002(4).

[2]姜向群、陈艳.对我国当前推迟退休年龄之说的质疑[J].人口研究,2004(9).

[3]Martins. P., Novo, A and P. Portugal. Increasing the legal Retirement Age: The Impact on Wages, Worker Flows and Firm Performance (2009). IZA Discussion Paper No.4187.

[4]朱棱.论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J].辽宁大学学报1999(5).

[5]朱应平.论我国平等工作权的宪法保护[J].法学,2002(8).

[6]张步峰.男女退休不同龄制度的宪法学思考[J].法学家2009(4).

关于债权转让法律规定 篇9

一、合同法对债权转让的规定

1、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2、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3、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4、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5、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6、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二、债权转让通知

《合同法》第79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所谓合同权利转让,也称债权转让,是合同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权的转让,通常要涉及到二种法律关系:一是原合同法律关系,二是转让合同法律关系。其中的转让合同尽管是转让人(债权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又涉及到债务人的利益。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交易,各国法律均允许债权人在合同的前提下转让债权。对于债权转让生效要件,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只需将债权转让的事实通知债务人,而不必征得债务人同意,但未经通知,债权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务人仍然可以向原债权人履行义务。应当说债权转让通知是债权转让对债务人生效的要件。

三、债权转让通知的方式

债权转让通知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二种:一是债权人通知债务人,债权人对其享有的债权已转让给第三人。有人认为,不一定由债权人通知,由受让人通知债务人也可以。笔者认为,《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明确规定了负有通知义务的是债权人,而且,由权利人之外的人去通知他人债权转让的事实,与最基本的法学原理也不符。但是,如果债权人因特殊原因无法履行债权转让通知义务,受让人凭债权转让凭证通知债务人也未偿不可。另一种通知方式是债权人、受让人、债务人共同订立债权转让协议书。债务人在债权转让协议书签字盖章,可以认为债权人已尽债权转让通知义务。

四、债权转让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第1款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原债权银行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债权人履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80条第1款规定的通知义务”。最高人民法院是由于考虑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了商业银行巨额债权,债务人众多,在通知债务人上压力很大,有些债务人拒绝在通知上签字,试图逃废银行债权。而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的银行债权属于不良资产,与一般债权转让相比有政策上特殊性,法律对债权转让通知的方式也未有明确的要求,因此认定公告有债权转让通知的效力。据此,有人认为,债权转让公告也是债权转让通知的一种方式。笔者对此不能苟同,发布债权转让公告的主体是企业,而用公告的形式送达法律文书以告知相关内容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及有关行政机关的权力,企业不享有该项权力。由此推定相对人应当知晓公告内容无法律依据,相对人也无公告的法定义务。正如该司法解释第12条所称“本规定仅适用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有关案件”,而没有普遍的适用性。

五、债权转让通知与诉讼时效

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 篇10

一、法律依据

⑴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⑵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年9月18日起施行)

⑶ 关于《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2009年4月15日答复)

二、享受条件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包括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工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

三、年休假标准

职工累计工作:

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累计工作时间”,包括职工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期间,以及依法服兵役和其他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计算为工龄的期间(视同工作期间)。

“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四、年休假的取消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若当年已休的,则不享受下一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五、年休假的待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六、单位的休假安排权

⑴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⑵ 年休假在1个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安排。

⑶ 用人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安排,但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七、年休假天数的折算

⑴ 入职折算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的,当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折算方法为:(当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⑵ 离职折算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折算方法为:(当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八、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资

⑴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

在本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即折算2倍工资)。⑵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

天)进行折算。

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 篇11

这片简直就是老年人的广告宣传片,它安慰我们说,你看变老也是有很多好处的,像是理直气壮地耍无赖,秀恶趣味下限,做出再过分的事,假装自己多不要脸,也没有人敢对你说个不。想起最近一则汽车广告,同样主打“人不疯狂妄老年”——也不知道是谁模仿的谁。

每集20多分钟的短剧,用的是现场实录,假装偷拍模式,就像所有的整人节目那样,最值得观赏的,永远是受到惊吓的周围路人的反应。怎么能这么做,你可是个老年人呢?他们的表情和眼神仿佛都在默默控诉:老人没有恶作剧、恶趣味和任性、撒泼的权利。似乎大部分人在变老之前都默认为,60岁之后,那不是老了,而是基本已经算是个死人了,而身为“死人”的本分就是尽可能保持安静、静止、绝对不多事。一旦他们发现这些“死人”居然还有思想,居然还有性欲,居然还有幽默感,居然还能闯祸?那简直跟看到电影《温暖的尸体》里的僵尸居然也开始要真爱了一样,完全就是一副世界末日的前兆。

我们小时候以为世界一定会跟自己同步长大、变老,当然也包括电影、电视剧,当我们是小孩时,电视里放的是《葫芦娃》《圣斗士星矢》;当我们开始恋爱,琼瑶阿姨给了不少建议;然后,就轮到大龄未婚男女青年剧、婆婆妈妈剧和育儿剧出场了。以至于越来越看不惯穿越剧、玄幻剧和各种改编武侠剧成为主流,殊不知它本来就已经不再是为中老年文青准备的,现在的主流受众已经轮到90后。

美剧《波士顿法律》终结的时候,最令人遗憾的是以后再也看不到几个60岁以上的演员当主角的电视剧了。但好在还有诸如韩国电影《老奶奶盗贼团》,老年人性生活主题的《七十好年华》、日本电影《机器人大爷》,以及这部德国电视剧这样的存在,它们的功能之一就是告诉你,变老也有很多种模式可以选择,帮助你做好变老的准备。年龄与行为又不是在买固定套餐,只能选A套餐或B套餐,没人规定老了就必须当圣母,老了就不可以自私,老了就没有疯狂的权利。

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 篇12

根据我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现就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和开题程序作出如下规定:

一、开题报告的性质

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我校法律硕士研究生在全部课程结束后,由导师指导,在阅读文献和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对拟撰写学位论文的题目向有关导师组作出的选题性论证报告。

开题报告是法律硕士研究生教学与学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发挥导师和导师组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作用,确保法律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重要步骤;也是所有法律硕士研究生进入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环节的必需程序。

法律硕士研究生未经开题报告或者开题报告未获通过,则不能进入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阶段,亦即不能获取学位证书。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开题报告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拟写的论文类型(专题研究、调查报告或者案例分析报告)进行具体设计。

开题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你个人的新见解;

3、论文的结构、基本框架、主要论点、论据和研究方法等;

4、参考资料(书目、文章和其他素材)及其来源;

5、论文进度安排、操作方式;

6、需要特别向导师组请教的问题。

开题报告应以书面(打印)方式向导师和导师组提供,字数不少于2000字。

三、开题报告的程序

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末进行。开题由导师组组长主持,全体导师组成员和有关研究生参加。

开题程序为:(1)开题人汇报自己的选题情况,重点介绍论文题目、选题意义、论文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内容;(2)导师组对选题及论证提出问题和意见;(3)指导教师发表意见。开题报告会应有记录。

四、开题报告的审核

通过以上程序,如果导师组半数以上成员认为选题适当、设计可行,应当通过开题报告;如果认为开题报告存在不足,有可能影响论文写作的,经导师组提出具体修改建议后,可以通过开题报告;如果认为选题不当或者存在其他致命缺陷,难以一时解决的,则不能通过开题报告。

由于研究生本人的原因致使开题报告未能如期进行或者未获通过者,可在一个月内再进行一次开题。如果再次开题仍未获通过,则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以结业处理。

开题报告通过后,由开题人填写《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在导师签字后,报法律硕士办公室存档。

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办公室

关于退休的法律规定 篇13

法律规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990年11月12日)第4个问题第2条名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定合同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处以相当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罚款。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相互借贷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裁决问题的解答》(1996年3月25日)对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的出借方或者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出资方尚未取得的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应依法向借款方收缴。

3、《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6月28日)

第二十一条贷款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贷款业务,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4、《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6月28日)

第六十一条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1996年9月23日)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对于合同期限届满后,借款方逾期不归还本金,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除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经)发1990」27号《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4条第(2)项的有关规定判决外,对自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期满期间内的利息,应当收缴,该利息按借贷双方原约定的利率计算。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借款利息未约定的,则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借款人未按判决确定的期限归还本金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6、《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1998年7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第五条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或者擅自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法释[1999]3号)

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

(一)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二)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8、《商业银行法》(2003-12-27)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9、《商业银行法》(2003-12-27)第十一条 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企业之间借贷的法律想后果和合法化途径 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途径

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途径企业间直接借贷为法律所禁止,具有较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在不采取直接借贷方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变通方式,有的情形下虽然也增加了融资成本,但可解决企业间直接借贷的合法性问题。

(一)委托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商业银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只收取手续费,不得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的规定,允许企业或个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代为发放贷款。贷款对象由委托人自行确定。这种贷款方式解决了企业间直接融通资金的难题。它是企业间借贷受到限制的产物,是一种变相的直接企业借贷。由于商业银行将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所以会增加交易成本。但通过此方式可以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由于企业有权决定借款人和利率,所以对企业来说拥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在企业间借贷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方式。

(二)信托贷款按照《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可以作为委托人以信托贷款的方式实现借贷给另一企业。信托贷款的贷款对象是由受托人确定的,信托贷款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间借贷关系,因为委托人在乎的是收益,而不是借款给谁。

(三)其他变通方式除上述两种法律明确规定的方式以外,在实践操作中可以采取以下变通方式,在形式上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从而达到企业之间借贷的目的。

1、改变法律上的借贷主体除法律限制的几种情形外,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依法受法律保护。所以可以个人为中介,将拟进行借贷的企业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企业之间资金融通的目的。出借方先将资金借给个人,该个人再将资金借给实际使用资金的企业(称实际借款方)。同时要求实际借款方为个人的该笔借款,向出借人提供连带担保。如果个人不能还款时,则出借方追索个人借款人,并同时要求实际借款人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维护了出借方的利益。

2、先存后贷,存贷结合企业可以将资金存入银行,然后用存单为特定借款人作质押担保,实现为特定借款人融资的目的。同时,出资人可以收取有偿担保费,这是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是出借人,拟出借资金方在法律上被认为是担保人,并不违背相关法律的规定。但这种借贷安排对银行和出资人有利,但不利于借款人,因为这会增加借款的借贷成本。

3、通过买卖合同中的回购安排实现企业之间融资的目的在买卖合同中安排回购条款,“买方”向卖方“预付货款”后,到了一定的期限,或回购条款成就时,又向卖方收回“货物、货款”及利息或违约金。通过形式上的买卖合同,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目的。企业借贷的法制建设展望

禁止企业之间借贷,剥夺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对自有资金的有效利用。基于企业之间融资的实际需求,在不危害整体金融秩序的前提下,堵不如疏。正是在此基础上,《贷款通则》修改稿征求意见稿明确删除禁止企业之间借贷的规定。可以展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政府有效监管下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企业间借贷的效力

对于企业间借贷,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有关其合法性的法律方面的依据,行政法规方面的也只有一个,即国务院于1998年7月13日发布施行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其中第五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或者擅自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其他有关其合法性方面的依据多数散存于国家有关的金融规章或政策或者有关司法解释中。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的批复》,其中规定:“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项规定:“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 1996年6月28日)第六十一条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关于企业间借贷的效力,司法实践中一般认定其为无效。但法院在认定企业间借贷无效时,由于企业间借贷形式的不同而援引不同的依据。

对于直接以借款合同形式表现出来的企业间借贷,法院一般认为其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法规(即《贷款通则》)而无效,如北京市一中院(2002)一中民初字第8282号判决书:“关于《借款合同》的效力。因杰诺仕公司属非金融机构,其不具备发放贷款的经营范围,因此其与深圳卢堡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违反了我国有关金融法规,应确认无效。”。但是,可能出于对《贷款通则》效力层次的考虑,有的法院也以《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四)项之规定,认定其无效。有的法院也直接以违反《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五项关于“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益”的规定而确认无效。

名为联营实为非法借贷。法院一般根据出借人有无参与共同经营和承担风险来判断到底是否属于真正的联营合作。法院在判决书中多援引《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法[经]发[1990]27号)。由于该司法解释相关条款规定“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因此,司法实践中,有法院也径直以双方协议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为由,确认合同无效。以委托理财形式表现出来的企业间借贷,这类合同一般都有保底条款,受托人无论盈亏均保证委托人获得固定本息回报,应以《合同法》弟五十二条

(三)项关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无效”的规定,认定该合同无效。最高院在一起上诉案中确立了上述思路。如最高人民法院(1997)经提字弟1号判决书:“本院认为:商达公司与亚特立公司签订联合经营协议,系名为联营,实为企业之间的借贷协议,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原审确认为无效协议是正确的。”

名为买卖债券(但并未进行债券买卖),实为资金拆借。也属于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此外以投资协议、以货易货和预付购销、融资租赁合同等形式,实为企业之间非法借贷的,一般也按照《合同法》弟五十二条

(三)项规定确认无效。

由上可看出,对于企业之间借贷,虽然在援引法律上差别比较大,但在确认无效上法院的做法一致。

三、法院对企业间借贷的处理

最高院关于处理企业之间借贷主要有三个司法解释,即1990年11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1996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相互借贷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裁决问题的解答》、1996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法复[1996]15号)。按照以上规定,对于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的以及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形式,处理时应首先认定合同或者行为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对于合同期限届满后,借款方逾期不归还本金,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对自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期满期间内的利息,亦应当予以收缴。该利息按借贷双方原约定的利率计算,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借款利息未约定,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如果借款人也未按判决确定的期限归还本金的,还要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收缴约定利息(在没有约定的时候,按照法定利息,即同期贷款利率计)是司法解释规定的。实践中,有的法院已不再收缴。有的法院仍然收缴。对于利息的收缴,之所以实践中出现如此的变化,而罚款更是基本被废弃,主要由于如下的原因:其一,收缴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有失公平,亦容易因利益驱动导致权力滥用。其二,如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处罚则对当事人太重,民事制裁也很难执行。此外,法院一般也不会去执行。因为没有立案费用,没有当事人的请求,加之需要法院执行的其它案件很多。其三,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债权人一般情况下已经获得了一部分利润或者利息,如起诉,借款是否完全归还本金尚未可知,而自己得到的部分先要被收缴,这就是在法律条款的设臵上,就抑制了当事人对诉权的积极性,实不利于出借人权利的保护。

现在实践中,对于企业之间借贷,法院一般判令归还本金,还要判令支付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或者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对于约定的利润(或利息)不论取得与否不再追缴,对借用方也不再处以相当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罚款。实际上最高院早在1997年2月通过提审作出的一份判决书中,已经明确:借款人应当返还本金并赔偿占用该款项期间的利息损失。(参见最高人民法院(1997)经提字第1号判决书)。而且最高院近年来屡次以判例形式确认借款人应支付法定利息。如在“深圳蔚深投资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特种玻璃厂与南宁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南宁金融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及广西乡镇企业贸易开发公司拆借资金纠纷案”中,一审法院作出第三人开发公司、特玻厂应共同向蔚深公司返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利息从出借人付款之日起计至该案生效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最后一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付)的判决,最高院予以了维持(参见最高人民法院(1999)经终字第242号判决书);在“健桥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理财合同纠纷上诉案”中,出借人宝钛公司诉请法院判令借款人健桥公司归还其委托管理的6000万资产(本金),并承担利息损失41万元(按照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一审予以支持(已收270万收益款抵充本金),最高院予以维持并认为:“健桥公司和宝钛公司对于合同无效均有过错。健桥公司作为专业证券公司,其对合同无效应当承担主要过错责任,宝钛公司承担瓷窑过错责任。对次,原审判决在对返还的5730万元的利息计付上已有体现(即按活期利率),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维持。”(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二终字第29号判决书)。由此可见,最高院在处理企业之间借贷案件时,对于应支付给出借人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一般按照利息损失来处理,并且考虑双方过错。最高院也曾在“广西进出口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于江西省靖安县物资总公司、广西合浦县物资供销公司、广西合浦县物资局化建公司无效联营合同返还投资款纠纷再审申请案”中径直判令借款人支付借款本金在资金占用期间的法定利息。并且承办法官特别指出返还资金占用期间的法定利息,同样是对于当事人非法借贷行为的否定。

另外,大多地方法院也径直判令借款人归还本金和同期银行利息。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几类金融纠纷案件的若干意见》(粤高法发[1999]26号):“

三、关于企业之间借贷应否计息及民事制裁问题:对企业之间的非法借贷纠纷案件……当事人除返还本金外,还应支付占用该款期间的利息,但利息全部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同时,对出借方已取得的超出银行同期贷款利息部分的款额,应冲抵本金或未付的利息。”海南法院也支持返还资金占用期间的法定利息。如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基建修缮中心与海南建成房地产开发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上诉案”中海南高院认为:“依照法律关于依合同无效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的规定,建成公司应当向修缮中心返还借贷本金,使用该资金期间的费用应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1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标准计算。”(参见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4)琼民二终字第17号判决书)。江苏法院持同样主张。《江苏省高级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

(一)》第三十四条规定:“在无效借款合同中,对于已经偿还的款项中按高息结算的部分,应将超过正常利息的部分冲抵本金。”也就是承认无效借款合同的正常利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最高院的前述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得以废止或修改。而且,尽管最高院又有一系列判例,但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有的地方法院仍然按照司法解释办理企业间借贷:处理时首先认定合同或者行为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四、企业间借贷涉及的相关问题分析

1.企业间借贷涉嫌犯罪的,如何适用刑事程序与民事程序的规定? 针对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不能得到及时查处的问题,早在1985年8月19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就下发了法(研)发(1985)17号《关于及时查处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对查处的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有关材料应分别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侦查、起诉。同年12月9日最高法院下发了法(研)发(1985)27号《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发现违法犯罪必须严肃执法的通知》,该通知重申了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只当作经济纠纷案件来处理,放纵犯罪分子。1987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又联合下发了法(研)发(1987)7号《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该通知再次强调了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的应及时移送。

从上述几个通知精神中不难看出,最高司法机关对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的,应及时移送侦查、起诉、审判的意见是明确一致的。一旦移送,经济纠纷部分的审理工作就必然要中止。因此,刑事优先的精神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在司法实践中,对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全案移送,什么情况下对涉及的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可分开审理,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加之受利益驱动的影响,真正能及时移送的不多。针对这种情况,最高法院于1998年4月21日发布了《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自1998年4月29 日起施行)的司法解释。该解释第1条、第10条规定: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与本案有牵连,但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经济犯罪嫌疑线索材料,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对经济纠纷案件继续审理。这两条规定表明,只有在因不同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时才分开审理。如果是基于同一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而涉及的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则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的规定移送侦查、起诉。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8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9条的规定,同样确定了“刑事优先”的原则。

确立“先刑后民”原则,主要的理由在于如果在审理民事纠纷案件中发现有刑事犯罪嫌疑而不移送侦查机关,将产生以下后果:一是可能放纵犯罪;二是刑事犯罪一旦成立,将对赃款赃物的追缴和非法所得的没收以及对被告人处以财产刑难以执行;三是民事判决所确认的民事责任将会有重大变更,无法执行;四是可能要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民事判决,影响了执法的严肃性,增加了诉讼成本和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但是机械强调“先刑后民”与当前的法治原则是相违背的,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它不仅被某些司法机关恶意利用,成为干涉经济纠纷的一个借口,也容易被当事人恶意利用,使这种刑民交叉的案件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更有可能使得司法资源成为某些当事人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这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一片质疑。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刑法学专家陈兴良就曾公开表示,“先刑后民”不是法律上所确认的原则。它是一个由司法解释来确认的,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时的一个司法原则。这个司法原则在过去一直是被认可的。但是它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惩治犯罪的司法理念,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司法背景下,把打击犯罪放在第一位的强制性的司法理念。清华大学法学院章程教授持相同看法。他表示,刑事案件动用的是侦查手段,而民事案件施行的是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和收集证据方法,实际上私法诉讼和公法诉讼两者之间的证据标准相差极大。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诉讼法室主任王敏远认为,“先刑后民”是过去处理经济纠纷案件时的一种做法,但是也有例外。从9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法院在司法实践中都实行了对于权利关系很明确的案件没必要实行“先刑后民”。“先刑后民”只是处理民刑交叉案件的一种方式,法律原则只能是从更有利于公正处理案件出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龙翼飞教授也表示,在处理刑民交叉的案件当中,基本的指导思想不应是有利于打击犯罪而应是有利于正确地区分刑民界限;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应当把这样一个价值目标放在重要的位臵上。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涉嫌经济犯罪时,如何适用先刑后民原则确定经济纠纷是否继续审理,首先应分析经济纠纷与所涉嫌的经济犯罪是否属于同一法律事实,然后再看能否排除涉嫌经济犯罪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对经济纠纷中民事法律事实的认定与处理的影响。如果不能排除涉嫌经济犯罪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对经济纠纷民事法律事实的认定与处理的影响,经济纠纷案件则应中止审理,或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也就是说,如果刑事案件未侦查清楚,民事责任就难以确定,该民事案件确须刑事案件查明相应的事实并作出判决或裁定之后才能审理的,法院才应当中止审理。如果民事案件的审理并不依附刑事案件审理结果的则不适用“先刑后民”原则。

2.企业间借贷的担保是否必然无效?若担保无效,法院如何确定担保人的过错责任及赔偿比例?企业间借贷涉嫌犯罪时,担保如何处理?

企业间借贷的担保并非必然无效,要看担保合同的约定。因为根据《担保法》第五条的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如果担保合同约定担保合同不因主合同的无效而无效,则如果担保合同本身是有效的,那么在借款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还是有效的。

如果担保合同没有约定担保合同担保合同不因主合同的无效而无效,则不管担保合同本身是否有效,其都是无效的。根据《担保法》第五条的规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的规定:“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由于担保人对企业间的借贷合同是无效应为明知,担保人明知主合同无效仍为之提供担保,应视为其有过错,所以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学雷锋活动小结下一篇:钳工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