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鉴定的方法
手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视察法→ 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
舌舐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
放大镜观看法→ 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亦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
怎么辨别玉的真假
翡翠的种地
俗话说,外行看种,内行看色,翡翠的种,也就是它的质地本身的美丽程度,好的翡翠应该是质地细腻无瑕,透明度高,甚至起胶,起荧,刚性足的,翡翠的底子好,就犹如美人的皮肤好,不需要上妆,无论怎么看,都是美的。
玻璃种
翡翠中透明度最好的等级,也称为‘水头’最好,和玻璃一样清澈透明,属于高档翡翠
戴玉的`好处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人视玉如宝,作为珍饰佩用。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认为吮含玉石,借助唾液与其协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所,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而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
玉的养生机理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据化学分析,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硒、铬、锰、钴等,佩带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活化细胞组织,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故有中医所说“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经常佩带玉器却治好病”,道理就在于此。倘佩带玉手镯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能被动除视力模糊之疾,而且可以蓄元气,养精神。
专家认为:
[白玉] 有镇静,安神之功。
[青玉] 避邪恶,使人精力旺盛。
[岫岩玉] 对男性阳痿患者很有效,能提高人的生育能力。
[翡翠] 能缓解呼吸道系统的病痛,能帮助人克服抑郁。
[独玉] 润心肺,清胃火,明目养颜。
玛瑙] 清热明目。
[老玉] 解毒,清黄水,解鼠疮,滋阴乌须,治痰迷惊,疳疮。
从《史记·夏本纪》及古史传说可知,在中国原始社会晚期与殷商社会的过渡阶段,有一个夏代。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前后延续四五百年。夏代历史,由于文献记载过于简略,扑朔迷离。同样,夏代的文化遗物,也不能完全确认。当今学术界的一致认识是,中原二里头文化与夏代文化有关。由于二里头文化内涵较为复杂,前后延续时期较长,考古界曾将其划分为前后四期,其中既有夏代文化的内容,又有早商文化的因素,学术界曾展开广泛的讨论。从二里头文化地望,地层关系、器物组合、文化特征、碳十四年代测定等方面综合考虑,笔者认为二里头文化主体(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是夏代文化,但在二里头文化晚期(四期)已经孕育着早商文化。这里所述的夏玉,主要是指二里头遗址一、二、三期文化地层、墓葬出土的玉器,是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夏代玉器。二里头文化四期出土的玉器,有的与夏代玉器接近,应是夏代玉器,有的已具有商代玉器风格的特征,笔者将这部分玉器归入早商玉器。
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玉器,大多数出土于中型贵族墓葬,精美玉器常与青铜礼器、漆器等名贵器物同出,表明玉器在夏代不是普通平民所能享用,具有权力、身份、财富、礼仪等多种含义。1980年发掘的二里头遗址三区2号墓,属二里头文化三期,保存基本完好,出土了玉圭、玉钺等礼仪玉,同出的还有铜爵、铜刀、嵌绿松石与云母片漆器等重器,墓主身份非同一般,至少是夏代显贵。1981年发掘的二里头五区4号墓,是一个较大的长方形竖穴墓,属二里头文化二期偏晚,出土绿松石管、玉管状物等玉器,以嵌绿松石饕餮纹铜饰最为精彩。
二里头文化玉器,主要出土于二里头遗址三期墓葬。二期墓葬仅出土玉管、素面玉柄形饰、绿松石饰等小件饰玉,属初创阶段。有学者统计二里头文化三期19座墓葬,有7座出土了玉戈或玉钺礼仪玉,有的两者兼而有之。1980年二里头五区发掘的3号墓,是二里头文化三期典型墓葬,出土了玉钺1件、玉璋2件,还有绿松石管、陶礼器等。这表明,夏代琢玉工艺发展到二里头文化三期已趋于成熟,琢玉工艺与宫殿营造、青铜浇铸、髹漆工艺交相辉映,反映出二里头文化进入三期阶段,夏代文明已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准。
二里头遗址还有一部分出上玉器,由于当时缺乏地层依据或对比资料,没有厘定考古学时代,现可根据器物类型学加以排定。1975年河南省偃师县文化馆征集到翟镇公社四角楼大队社员发现的一批铜器和玉器,内有青铜爵、玉钺、玉璋(当时考古简报称“玉立刀”)、七孔玉刀、玉柄形饰等,均是较重要的器物。据文物征集者判断,器物原出土于墓葬,但没有确定时代。编辑《中国美术全集》时,有关专家将青铜爵、七孔玉刀定为二里头文化。其青铜爵,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青铜容器,四件玉器的造型、装饰及琢工与商代玉器明显有别,故笔者将这批玉器、青铜器定为二里头文化三期,属夏代文物。
类型与用途
根据对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以及海内外文博机构收藏的夏代玉器统计分析,可以确定为夏代的玉器,大件玉器近百件,小件玉器数百件。依据这些玉器的形态与特点,夏代玉器的类型与用途,可分为武器、礼仪玉、饰玉、镶嵌玉四类。
武器
武器类玉器有玉戈和玉镞两种。
夏代玉戈,考古发掘中常有出土,这里举两件加以说明。1967年圪垱头社员在建窑时出土一件玉戈,长21.9厘米。1975年考古工作者清理三号坑(估计是墓葬)时,也出土一件玉戈。两件玉戈援上下均出刃,双刃前聚成锋,锋尖出棱,线条挺拔流畅。内中均有一穿。1975年出土的玉戈,穿援问有若干平行阴细线刻纹,均衡流利。从玉戈内部安秘痕迹可知,玉戈是安秘(与戈垂直)使用的,既作武器,亦作仪仗器。
玉镞,有两种形式。1972年二里头宫殿遗址出土的玉镞,镞身略呈圆柱形,通体磨光。1978年二里头二号宫殿8号坑出土的3件玉镞,造型与青铜镞相仿,镞身呈三角形,两面起脊,规矩锋利。礼仪玉
夏代玉器中器形较大、数量较多、琢工较精的玉器,要数礼仪玉。夏代礼仪玉主要有圭、钺、璋、梯形刀叫类。后世“六器”礼玉中的甓、琥、璜不见,与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及商周礼玉均不同,表明夏代有独特的礼玉。作为重要礼玉之一的玉琮,二里头遗址仅出土一件,而且是四分之一残琮,器分上下两节,与良渚文化玉琮有某些相同因素。1967年二里头村民建窑时发现的一件圆筒状玉器,发掘报告的作者将其定为玉琮。该器系淡青玉琢制,晶莹光润,周壁厚度不均,中间微向内凹,口径7.1厘米。据有关考古资料,这类玉器是戴在手臂上使用的,应为玉臂饰。故定名玉琮实不妥,不是礼玉,而是饰玉。
玉圭,是夏代重要礼玉之一,多为平首玉圭,形若锛,扁平长条形,钝端对穿一孔或双孔。大多数玉圭光素无纹,仅见两件玉圭穿部饰弦纹或回纹。1980年二里头遗址三区2号墓出土的玉圭,通体磨光,双面刃,近钝端穿双孔,上孔上端的一面有三道朱条纹。玉圭长17.4厘米、宽4.4厘米,出土时与铜爵、雕花漆器放置在一起,是当时社会上的名贵器具,属礼仪玉无疑。1975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圭,报告作者定名为玉铲形器,笔者将其划入圭类。
夏代玉圭均呈扁平长条穿孔状,钝端穿一孔的光素无纹,穿双孔的孔旁饰弦纹、云雷纹等,较为精致,是否表示物主身份等级高低不同,尚需要探讨。同时,夏代玉圭均穿孔,孔是为了携带方便,还是缚柄必需,需要更多的考古资料加以说明。
夏代玉钺,据粗略统计,有三种类型。一类为平面梯形状,以1980年二里头遗址五区3号墓出土的玉钺为代表,乳白色玉,通体磨光,平面梯形,双面刃,钻两个圆孔,下面一孔用绿松石嵌平;长9.2厘米。另一类为长方形扉牙形,1975年二里头村民挖出一件,略呈长方形,刃微圆,上穿一孔,两侧有对称扉牙饰,每侧扉牙饰分上下两组,每组三牙;长11.2厘米。1982年二里头九区4号墓出土的玉钺,形状、大小同前,钝端微残。还有一类是曲刃扉牙玉钺,孔均较大,亦有学者称为玉戚璧。1975年二里头遗址3号和5号坑各出一件曲刃扉牙玉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背部较圆,两侧近直,各有两组六扉牙,刃分四段,多为双面直刃,段问过渡处较厚,中间透穿大孔。玉钺也为缚柄使用。
玉牙璋,亦有人称为玉立刀。1975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牙璋,长48厘米,斜凹刃,两阑均出扉牙,把手下部中间有一圆孔,报告作者定为玉立刀,笔者改定为玉牙璋。1980年二里头遗址五区3号墓出土的一件玉钺、两件玉璋,均位于棺室中部。两件玉牙璋形制基本相同,长48.1厘米至54厘米,青灰色玉,通体磨光,两面出刃,刃部内凹,两阑均出三组扉牙,柄部均穿孔。其中一件玉璋器身一侧琢一圆孔,但又用绿松石片嵌平。这种现象不是孤例。同墓出土的玉钺穿双孔,下面一孔用圆绿松石嵌平。这种琢孔后再用异色绿松石嵌平的玉器,是一种专门的装饰技法,还是特殊用途的标识,值得注意。从玉璋柄部构造及遗痕观察,玉璋应为安柄使用。
梯形带孔玉刀,是夏代礼仪玉的又一类型。夏代玉刀呈扁平长条形,有的刀身狭窄,有的扁宽,有学者将其称之为玉钺,似应称玉刀为妥。玉刀两肩上收呈梯形,双面刃,背端一般琢孔三个,多者达七个。多数玉刀与玉钺、玉璋一样,两侧出扉牙装饰。大多数玉刀器身光素无纹,少数饰细阴线纹。1975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七孔玉刀,笔者定为二里头文化三期,可视为夏代文化的典型器。器身为扁长梯形,双面刃,两肩各饰六个扉牙,肩部并有阴刻平行线及网状纹饰,以两条平行阴线间隔刀之刃、背,背部琢等距一面钻七圆孔;长65厘米。从玉刀造型分析,夏代玉刀似为安柄使用。饰玉
与较为发达的礼玉相比,夏代饰玉则较为简略,品种、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有玉柄形饰、绿松石耳坠及项饰、玉臂饰等。
玉柄形饰,多为扁长条形,顶端有一束腰柄,大多数光素无纹,唯1975年二里头遗址3号坑出土的玉柄形饰,满身精琢兽面纹。该器通长17.1厘米,身分六节,粗细相错,三粗节饰兽面纹,中间两节饰花瓣纹,以凸弦纹间隔。这是夏代玉柄形饰中最精美的一件,反映出夏代已有相当高的琢玉水平,对此工艺界已有很高的评价。此玉饰的“臣”字眼兽面纹及双勾线等特征,已具有商代玉器的某些因素。关于玉柄形饰的用途,先人曾定为拨琴用具。笔者从其出土位置及造型特点分析,暂定为玉坠饰。当然,1975年出土的精美玉柄形饰,与青铜礼器、乐器同出,已不是普通玉饰,应具某些礼仪的功能。
玉是一个非常广的概念,在中国古代除广泛使用透闪石软玉外,还大量使用绿松石、玛瑙、水晶、琥珀等半宝石玉。
夏代礼玉多用透闪石软玉琢制,而耳坠、项饰等玉多用绿松石琢制。1975年二里头遗址3号坑出土的一对绿松石饰,呈三角形,从顶到底有一管钻的对穿孔,似为耳坠。1981年二里头五区1号墓出土的绿松石患饰,计87枚,为粗细长短小同的管状,皆两端穿孔,长0.4-2.8厘米间,应为项饰。
镶嵌玉
夏代玉器除上述武器、礼仪玉、饰玉外,还有一类是镶嵌玉,是反映夏代琢玉技艺水平的又一重要方面。
从遗迹遗物初步观察,夏代镶嵌玉有镶漆与嵌铜两种。
1980年发掘的二里头遗址三区2号墓,墓葬保存基本完好,漆片与绿松石片、云母片散置于棺内,这是以绿松石片和云母片镶嵌漆器的物证。但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情况不好,绿松石镶嵌技法及漆器形状已无法辨认。近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也有可能原先是镶嵌在漆器上的。
夏代铜器属于初创阶段,铜爵礼器光素无纹,但夏代有相当高超的绿松石嵌铜技术,看来明曹昭撰《格古要论》时指出的夏代铜器流行镶嵌工艺,并非随意杜撰。1975年二里头遗址3号坑出土的一批绿松石片,形状大小不同,大的如指甲,小的如芝麻,出土时散置于铜戈、铜戚及圆形铜器附近,应是这些铜器的镶嵌物。
1975年二里头遗址4号坑出土的一件用途不明的绿松石镶嵌圆形铜器,直径17厘米,厚0.5厘米,器边用61块长方形绿松石镶嵌,中间镶嵌成两圈,器表还用四种粗细不同的布包扎,共包六层。其镶嵌图像在x光照射下清晰可见。
1981年二里头遗址V区4号墓出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是保存最好、图案最为精美的夏代镶嵌玉。铜饰呈椭圆形,长14.2厘米,宽9.8厘米。中间呈束腰状,凸面为二三百块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嵌粘的兽面纹,形象生动,通体碧绿,精巧美观。两侧各有两穿孔钮,背面附着麻布纹。铜饰出土时位于墓主人的胸部略偏左。从铜饰两侧穿孔及出土位置判断,似为有较高或特殊身份人物的佩饰。
如果说1981年二里头遗址V区4号墓出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年代为早商的话,那么,1984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一件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属夏代无疑。此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出土于夏文化地层,长16.5厘米,长圆形,正面以长方形绿松石片规整地镶嵌成兽面纹。铜牌上、下侧有互相对应的四个半圆形穿孔,可系绳。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与铜爵同出于一墓,出土时置放在墓主的胸前,应是一种装饰品。
类似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海内外已发现10余件,其中也有夏代的。
艺术特点
前述夏代玉器的出土情况及分类、用途,这里根据这些重要资料,归纳一下夏代玉器的若干主要特点、重要特征,作为鉴定夏代玉器的参考依据,并由此判断、鉴别一批传世的夏代玉器。
夏代玉器的艺术特点,我们可从玉材、造型、装饰、工艺四个方面加以重点提炼。
玉材
夏代玉器材料主要为透闪石软玉和绿松石两大类。透闪石软玉色泽有青、青灰、豆青、墨绿、淡白、乳白、骨白等,玉质普遍欠佳,石性明显,透明度、滋润感不高。大多数玉器沁泽较重,有些沁泽呈令人爱不释手的鸡骨白。透闪石软玉主要用于琢制武器、礼仪器及玉柄饰。夏代玉器由于缺乏详细的矿物学分析资料,其确切产地难于断定。据笔者目验,大多数应为中原地区的地产玉,包括一定数量的南阳独山玉,为就地取材。新疆和田玉在中原地区一定规模的使用,始于商代晚期,夏代慕本不见。夏代绿松石质地精良,青翠欲滴,主要用于耳饰、项饰以及镶嵌青铜器、漆器等。造型
夏代玉器造型,多圭、璋、戈、钺礼仪玉,少擘、琮、璜、琥礼仪玉;多大件礼仪玉,少小件饰玉;多管、柱形饰,少珧、佩、坠片状饰玉;多扁平几何造型,少立体动物造型。这表明夏代玉器有自己独特的造型风格,同时也反映出夏代玉器处于中原玉器的开创阶段。
装饰
夏代大多数玉器光素无纹,以质为美,所饰花纹大多不在器物主要部位,而在边缘,并不显山露水。主要装饰纹样有阴刻细线纹和扉牙两类。
阴刻细线纹,精细优美,线条较长,道劲流畅,多数呈平行状分布。有些玉器将若十组平行阴细线纹交绘成网状纹或云雷纹。商代玉器典型的舣勾线装饰技巧,源丁夏代玉器阴刻细线纹,显示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夏代玉璋、玉刀、玉钺、玉圭等器物的肩部或柄部,大多数有扉牙装饰。夏代玉器扉牙装饰,左右两侧呈对称排列,每侧上下一般饰两至三组,每组饰两至三牙。扉牙形状一般尖细,间距较窄。扉牙纹在商代玉器上还偶尔出现,但扉牙较粗,间距较大,与夏代玉器扉牙装饰明显有别。
关丁扉牙装饰的功能,有学者认为是源于先民对风和水的崇拜,也有学者认为是华夏古代原始哲学中“气”的观念的表现,还有学者认为是为了缚固器物所需。笔者曾在一篇小文中认为,以扉牙装饰玉器,是夏族文化的产物,是典型的夏代玉器标识。扉牙纹是夏代玉匠喜用的一种玉雕装饰手法,在某些玉器上琢扉牙纹饰,是夏代玉器文化的一种时尚。据现有资料排比分析,笔者认为,扉牙装饰是夏代礼玉的重要标志。它源于山东龙山,至商代演变为具有镂空装饰效果的扉棱装饰。其确切含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1975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柄形饰,其双勾线兽面纹及“臣”字眼的表现手法,精美典雅,具有较好的图案装饰效果,已接近商代玉器的装饰技法。这是夏代玉器的特例,同时表明,发达的商代玉雕,已在夏代玉文化中孕育成长。
工艺
从工艺上反映出的夏代玉器特征,穿孔技法及镶嵌工艺别具一格。夏代玉器钻孔多为一面钻穿,一头大一头小,光滑圆整,一器数孔,大小基本一致。这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石器双面对穿孔及商代玉器孔一面钻,孔径大小、孔口正反两面基本一致,明显有别。
夏代玉器镶嵌工世,主要镶嵌青铜器及漆器,不仅娴熟地掌握了馕嵌技术,还能拼出形象生动的兽面纹图案等,是夏代玉器与青铜工艺日趋成熟的表现。
其他一些夏代玉器例证
以上简要分了夏代玉器的艺术特点及主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再来看看其他地区出土或传世玉器的一些夏代玉器例证。
1929年四川省广汉县中兴出现的玉器窖藏,内涵较为复杂,其中一件玉牙璋,长56.1厘米,原定为西周,但其造型、装饰及材质等显示的综合特征,与夏代玉璋类似,笔者认为是夏代玉器。
北京故宫博物院新收的一件青玉五孔大玉刀,长64.7厘米,器呈扁平梯形,刃长背短,斜肩,背一面穿五孔,等距排列,背端通饰阴线刻网状纹,细如毫发,技法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刀一致。此刀原定为早商时期,笔者定为夏代玉刀。
我们还不妨重新检索一下吴大澂的《古玉图考》,书中亦载有夏代玉器。吴氏书中所述的一件玉笏,青玉黑晕,长19厘米,长刃短背,肩部斜收,背部一面钻三孔,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刀无异,应为夏代玉器。
为什么说古玩是文化的产物?
古玩与古董、骨董、文物所指的是一个范畴吗?
古玩是怎样分类的?
古玩鉴定是如何兴起的?
鉴定古玩的方法有哪些?
辨别古玩应该从哪几个方面人手?
评价古玩包括三个方面,各是什么?
为什么说鉴定古玩依靠的是经验与逻辑?
什么是“开门”,开门在古玩鉴定中起什么作用?
收藏分为三类,为什么古玩收藏较其他收藏更为火爆?
一般人学习古玩鉴赏与涉足古玩收藏的时候会碰到什么样的困惑?
初涉古玩市场的收藏爱好者应注意什么?
玉器
如何辨别新石器时代玉器的玉材?
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加工工艺有什么特点?
新石器时代的玉龙有什么显著特征?
怎样从玉料的硬度上鉴定良渚文化玉器?
怎样从玉器的透明度、光泽和颜色上的不同来鉴别良渚文化玉器与仿品?
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新石器时代,为什么良渚文化玉器上会出现工整的切割痕迹?
怎样从钻孔技术上鉴别良渚文化玉器和仿品?
良渚文化玉器的装饰纹样有什么特征?
红山文化玉器的沁色有什么特点?
红山文化玉器的阴线纹有哪几种?
中国历代玉器的纹饰有什么特点?怎样辨别?
中国历代玉器上的龙纹有什么不同?怎样鉴别?
中国历代玉器上的蟠螭纹有什么特点?怎样鉴别?
古玉器上常见纹饰有哪些?怎样鉴别?
从新石器时代至宋元以后玉璧的纹饰有什么变化?
中国历代玉器上的婴戏纹有什么特点?怎样辨别?
如何鉴定夏代玉器?
商代由于青铜工具的使用使玉器加工工艺有了怎样的变化?
如何辨别商代玉器的玉材?
商代玉器上的纹饰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商代玉器的龙纹有什么特点?
怎样识别商代玉人和仿商代玉人?
怎样鉴定玉蝉?
怎样鉴别玉□?
如何辨别两周玉器的玉材?
两周时期的玉器在琢玉技法和造型设计上有什么新变化?
西周玉器龙纹有什么特点?
西周玉璧的纹饰较前代有什么创新?
西周玉器的饰纹玉片有什么特征?
战国时期的玉带钩主要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市场上常见的仿战国玉器有什么特点?怎样鉴别?
战国玉璧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怎样辨别春秋、战国玉器?
战国时期玉剑饰有几种形式?
汉唐玉器的玉材有哪些?
汉代玉器的加工工艺有什么特点?什么是汉八刀?
怎样鉴别汉代龙纹蒲璧与清代仿汉代龙纹蒲璧?
汉代的装饰玉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另外推荐一本比较权威的教材书籍《玉器鉴定与辨伪》,但售价较高,定价: ¥3900元
书籍简介:
2. 玉声贵清越,玲珑透彩光。
3. 尊贵满誉,瑶池美玉。
4. 美瑶真玉,只有A级。
5. 万珂出美瑶,碧玺现真玉。
6. 美瑶真玉,珍爱到心。
7. 美瑶真玉,自然美誉。
8. 真玉进万家,美瑶传天下。
9. 寻求千年饰,唯有美瑶真玉。
10. 美瑶真玉,金品信誉。
11. 珠光宝气,美要真玉,我只需美瑶真玉!
12. 美瑶真玉,A级美誉。
13. 美瑶真玉,饰饰良缘。
14. 美瑶有真玉,人生得意趣。
玉器质地坚密而细腻,与漆器、织绣、书画、竹木雕刻品相比,不大容易受水和光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比较容易保存。但是不同的质地、不同的流传经过和不同的损毁程度的玉器所需要的保存条件却是不一样的,要想保持玉器的温润光泽,需要注意以下七大方面保养细节
一是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在拿动和摆放玉器时,要避免与硬物碰撞,虽然玉石的硬度较高,耐磨性也较大,但玉器也比较脆,很娇嫩,受碰撞后很容易裂。
二是避免阳光暴晒。玉器一定要避开阳光的暴晒,玉遇热容易膨胀,会引起开裂,石化等不良反应,因此一定要远离热源,比如翡翠忌讳开水煮。
三是避免汗液侵蚀。众所周知,汗液带有盐分、挥发性脂肪酸及尿素等,玉器接触太多的汗,佩带后又不即刻抹拭干净,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有的鲜艳度。尤其是“玻璃地”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羊脂玉若过多接触汗液则容易变成淡黄色,不再纯白如脂。
四是避免灰尘。净度是品评玉器的重要标准,出土古玉肌理中浸有污物,若再积灰遇污,会影响古玉恢复脱胎的时间,如果积尘,可用软毛刷、白布擦拭,如果用有色的布擦玉,玉有可能会染上布的颜色。
五是避免化学物品接触。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学物品越来越多,这些化学物品大多对玉器有侵蚀作用,会使古玉变色、变形、发出异味。例如各样洗洁剂、肥皂、杀虫剂、化妆品、香水、美发剂等。如若不小心沾上,应及时抹除后清洗,不要让它对玉石产生损伤。
六是保持湿度。玉质要靠一定的湿度来维持,尤其是水胆玛瑙、水晶类的玉器。水胆玛瑙在形成时期,里面就存有天然水,若周围环境不保持一定的湿度,很干燥的话,里面的天然水就容易蒸发,从而失去其收藏的艺术和经济价值。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中国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星罗棋布,出土玉器的时间没有东北地区、东南地区早,数量相对也少,但占有天时地利,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华远古文明、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黄河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玉器,主要有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玉器、大汶口文化玉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玉器、陶寺文化玉器、齐家文化玉器等。
仰韶文化玉器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是黄河中游地区发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遗址的陆续发现。正如“仰韶”一词。让人们看到了冉冉升起的华夏文明曙光。
经过近百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仰韶文化遗址已发现近千处,可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特别重要的有半坡、庙底沟、西王村、王湾、大河村、后岗、大司空等文化类型。目前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玉器,比较集中于庙底沟文化类型时期,也有学者称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从时间上讲,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也就是说。黄河中游地区要到仰韶文化晚期才出现数量较多的玉器,并一直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
目前仰韶文化发现玉器的墓葬遗址,有大河村、龙岗寺、清凉寺等。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玉器,有玉刀、玉璜、玉环等。陕西省南郑县龙岗寺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玉器有玉刀、条形玉斧、T形玉笄等。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已清理墓葬300多座。墓葬中出土遗物最多的是玉器,玉器数量1至12件不等,主要品种有玉璧、玉环、玉刀、玉钺等,既有装饰玉,也有礼仪玉器,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套玉器组合系统。玉器装饰以素面为主,基本不见阴刻、镂空等装饰纹样。但玉器上的穿孔技艺比较成熟,已掌握了一面钻孔的方法。
出土的部分仰韶文化玉器。使用河南南阳独山玉琢磨,再一次说明新石器时代玉器大部分来源于就近取材。
大汶口文化玉器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玉器,比较重要的还有太汶口文化玉器。大汶口文化是以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镇与宁阳县堡头村交界的一处典型遗址命名的。经过大量遗址和墓葬考古发掘得知,大汶口文化中心区域在鲁南与苏北地区。并影响到豫东、皖北、苏南地区。大汶口文化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象牙骨器,玉器也是其重要特色,山东大汶口、胶县三里河,江苏新沂花厅等遗址墓葬发现了数量较多的玉器。
大汶口文化玉器主要品种有玉琮、玉钺、条形玉斧、玉笄、玉环、玉镯、玉锥形器、玉坠,以及可用于器物表面装饰的几何形玉片等。从这些大汶口文化玉器中,大致反映出四个基本特点:一是玉器虽不少,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类型组合;二是玉器种类相对单一。以玉斧最具特点,琢磨工艺也最精致;三是成串的装饰玉比较多见。有的玉串饰由数十件形态不一的小玉饰构成,显得庄重而又华贵;四是大汶口文化玉器较多地受到良渚文化玉器、仰韶文化玉器的影响,锥形玉器明显源自良渚文化,长条形玉斧明显与仰韶文化有关。当然,玉文化的交流与影响不是单向的,是相互交叉的。
大汶口文化玉器与仰韶文化玉器一样,造型以几何形为主,表面漱饰仍以抛光为主,基本不见阴刻花纹和镂空图像,反映出这一时间这一地区玉器工艺的特点。
龙山文化玉器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仔。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地域最广、文化内涵最为复杂丰富的一支文化。从历史年代排序,龙山文化下限有的与夏代文化相衔接,有的相当于夏代文化。龙山文化因1928年最先在山东省章丘龙山镇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因分布地域较广,为了区别不同地区的文化类型。考古界习惯将龙山文化分为山东尼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陶寺文化,通称为龙山时代文化。规模不小的城址,发达的陶器,精英的玉石骨牙器,是龙山文化成就的重要见证。玉器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内涵,是连接新石器时代玉文化与青铜时代玉文化的重要环节,在中国玉文化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山东龙山文化承袭大汶口文化琢玉传统,数量,种类以及琢磨工艺均有较大程度的增加与提高,近年在胶县三里河、五莲丹土、临胸西朱封、泗水尹家城、海阳司马台等遗址,都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玉器,主要种类有玉琮、玉牙璧、玉圭、玉牙璋、玉钺、玉刀、玉冠饰等,其中玉牙璋、玉牙壁、镂空玉簪、兽面纹玉圭等是龙山文化玉器精华。
河南龙山文化发现了许多城址。但玉器在众多文化遗物中所占比重较低,见有玉凿、玉锛、玉斧等工具形礼仪玉。
陕西龙山文化出土了较多的玉器,目前主要发现于陕北和关中地区,特别是神木石峁和新华、延安芦山峁等遗址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玉器,主要玉器品种有玉琮、玉璧、玉牙璋、玉刀、玉圭等。玉刀、玉牙璋形体巨大,陇县王马嘴遗址出土的一件五孔大玉刀,宽大厚重,侧刃长77.5厘米。陕西龙山文化玉器以素面为主,一些带图像装饰的玉器,可能受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玉器影响较多。如芦山峁出土的玉琮,不仅纹样装饰在四边角上,还上下分组,是良渚文化中心区域外出土的兽面纹玉琮中最接近良渚文化玉琮装饰风格的。芦山峁遗址出土的一件七孔玉刀,一侧扉棱为东夷式戴帽女子的侧面形象,对此类雕刻纹样的传世玉器的鉴定极有参考价值。
总之,龙山文化玉器种类很多。主要有玉斧、玉刀、玉凿,玉戈、玉牙璧、玉牙璋、玉圭等,一些玉器可当工具用,更多的是礼仪用玉。新石器时代文化比较多见的装饰玉器相对较少。龙山文化玉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玉器上出现了比良渚文化更为规范的兽面纹和更为复杂的人面纹,表明兽面纹形成在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高级阶段,同时也表明新石器时代玉器装饰图像对青铜器装饰主题产生的重大影响。
陶寺文化玉器
1978年开始发掘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流域龙山时代规模最大、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一处典型遗址,是一种既有黄河中游龙山文化共有特征,又不同于河南、陕西地区龙山文化的遗存。由于陶寺遗址规模巨大,文化遗存丰富,加上有可能是远古中国尧时代的都城,因此不再作为龙山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而单独命名为陶寺文化。以陶寺遗址命名的陶寺文化,是黄河中游龙山文化中高度发展、富有特色的一支文化,主要分布在晋西南部的汾河流域。
陶寺文化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城址、居址,窑址、观象台以及陶器、石器、骨器、漆木器等,并且富有特色,工艺水平较高,许多器物具有礼器性质,龙纹陶盘等引人注目。
陶寺文化玉器工艺比较发达。主要作为随葬品出现,已发现有200多座墓葬随葬玉石器,占墓葬总数比例较高,已出土玉器近千件。玉器种类比较集中,成形成器的玉器比例较高,表明陶寺文化玉器工艺的进步与成熟。主要玉器种类有玉钺、玉璧、玉琮、玉圭、玉刀、玉簪等。
陶寺文化玉器。有的与其他地区的龙山文化玉器接近,但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陶寺文化玉琮,以矮、扁方形玉琮为主,扃方形玉琮是其特色;同时也有饰纹玉琮,纹样装饰在玉琮的四角。中间还有间隔花纹的“天柱”,与良渚文化玉琮纹样布局方式相同,但不见良渚文化玉琮纹样上的兽面纹。陶寺文化的玉钺较为别致,形体扁长,磨制精细,一器多孔,孔单面钻琢而成,有的玉钺孔壁部位还留有钻下来的孔芯玉料。可以复原在孔口,合缝严密,说明陶寺文化玉器单面钻孔技术掌握得非常好,磨损很小。陶寺文化出土的尖首玉圭,在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玉器中是几乎不见的,反映出陶寺文化特别的礼仪制度。反映礼仪制度的陶寺文化玉器,还有组合玉骨簪。一般由一件骨簪、数件玉坠饰件、数十枚绿松石片穿系胶合而成,常出土于墓主颅骨上方,应是陶寺显贵使用的高规格玉饰件。陶寺文化的联璜玉璧,也是玉璧形式之一,与齐家文化同类玉器的关系以及异同还有待探索。陶寺文化出土的牛首形玉饰、出扉棱的成对简化兽形玉璜,孕育着新的玉文化因素。
齐家文化玉器
齐家文化在考古学上虽归入新石器时代,但已出现了简易的铜器,相当于金石并用时代,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相当于夏代。因1924年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首先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
玉器是齐家文化的重要文化内涵,是齐家文化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齐家文化玉器主要为生产工具和礼器。出土的玉铲、玉锛、玉凿等可使用的工具,均采用了硬度较高的玉料,制作精致,器型规矩,通体磨光。齐家文化出土的玉刀,形体很大,有的长度超过60厘米,刃部出锋,但基本没有使用痕迹。应具有礼器的性质。同样具有礼器性质的齐家文化玉器。还有数量众多的玉琮与玉璧,这一点与良渚文化玉器类型与组合十分接近,但在玉器造型与工艺特征上,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异。齐家文化玉琮均为外方内圆形。大小有高矮的区别;大部分玉琮外侧四面没有装饰纹样,少数玉琮饰有弦纹。目前还没有见到良渚文化玉琮形式的阴刻、浮凸兽面纹。齐家文化玉器数量、品种最多的还是玉石壁。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墓葬多出玉石璧,一墓少则一件,多则达数十件。48号墓出土玉石璧83件,除与祭礼有关,还可能与葬礼有关。齐家文化玉璧形体较大。比较厚实,器形不甚圆规,器壁厚薄不匀。有的玉璧表面带有切割时留下的一道弦纹。使璧分为厚薄两半,有学者认为是有意为之,与日月崇拜有关。齐家文化还有部分礼仪装饰玉,主要有玉璜、玉环、玉坠等。联璜玉璧是齐家文化玉器特色之一,与璧、璜均有联系,可能有比较深的含义。
在甘肃武威海藏寺公园、青海民和喇家遗址等地。发现了较多的齐家文化玉料、半成品,残片、碎屑以及琢磨工具等,表明齐家文化玉器是就地加工生产的。齐家文化的玉料大部分来自本文化区域的“昆仑玉”、“祁连山玉”等,也有一些玉器使用新疆“和田玉”。从齐家文化玉器造型、类别、装饰以及玉料、琢磨工艺等综合考虑,大部分学者认为齐家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较为密切,而与良渚文化仅有间接关系。
珠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玉器
岭南地区的珠江流域,随着“珠三角”地区的不断开发,淹没在地下数千年的南国文化正日益显示出来。通过珠江流域大量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表明“珠三角”地区早在远古时期就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创造出了不同于内地的地域文化,包括玉石文化。考古发现的珠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玉器,主要为石峡文化玉器。
石峡文化玉器
石峡文化玉器主要发现于广东曲江县马坝石峡遗址,同时在珠江流域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少量出土,表明这是一支具有区域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石峡文化玉器已发现数百件,主要品种有玉琮、玉璧。玉钺、玉镯、玉环、玉玦、玉笄、玉璜、玉管坠、玉珠等,从使用功能上可分为礼仪玉器,装饰玉器。
石峡文化玉器面貌较为复杂,从材质。形态、纹样装饰等综合考察,既有石峡文化自身的特点,又有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石峡遗址出土的32件玉石钺,扁长条形,束腰状,与良渚文化玉石钺明显不同,具有自身特色。大多数墓葬一墓出土玉石钺1件,个别墓葬出土五六件玉石钺。石峡文化已发现玉琮10件,形态、装饰与良渚文化玉琮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但大部分不是良渚文化玉琮,更类似江淮地区出土的良渚式玉琮,说明两支文化的交流可能是间接进行的。在石峡文化出土的10余件玉玦中,有3件玉块外缘带突棱装饰。这种带附饰的玉块,不见于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玉器,而大量见于台湾卑南文化。表明这两支原始文化可能已经有了实质性的交流。
自然区域的珠江流域,还包括港澳地区。据考古学家发掘研究,香港屯门西部海岸的涌浪遗址出土的大型薄体玉石斧钺,明显与石峡遗址出土器相似,表明石峡文化的影响所及。澳门黑沙遗址曾发掘出大批玉石芯、石片、石核、砺石、水晶残块、玉石残环等,表明这里原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石器加工作坊,同时也表明港澳地区同样有悠久的玉石文化。
台湾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玉器
对于玉器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不仅大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玉器众多,台湾宝岛也有大量宝玉出产。使用玉器的年代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
卑南文化玉器
台湾台东县卑南遗址,是台湾东部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遗址,时间在距今三四千年。台湾考古学者曾在此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获得数千件玉器标本,其中绝大多数玉器出自墓葬。卑南文化玉器主要器形,有用作头饰的铃形小玉珠,兽形玉玦、棒形玉器、长条形玉管等玉项饰或玉胸饰。还有部分玉矛、玉镞、玉锛、玉凿等武器及工具。总之,卑南文化玉器以玉玦最具特色,形式最繁,数量最多,工艺最精,而且与众不同。目前已出土玉玦一千多件。其中的单人兽形玉玦,双人兽形玉玦、多环兽形玉玦,不仅形态特殊,还颇具神秘宗教意义。反映了卑南文化独特的文化面貌和风俗信仰。玉玦造型特别。用料也颇为讲究,质地优良,玉材多为花莲玉,大部分来自花莲县清昌溪,俗称西村地区。
第一章、中国古代玉和玉器
一、中国古代玉: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
1、角闪石亦称软玉,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其中以新疆和阗所产的一种透闪石之类的玉石最为有名。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
2、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缅甸是翡翠的主要出产国,清代乾隆时期流入中国,其中含有铬镍元素的呈现绿色,称之为“翠”;含有铁元素的呈现黄、红色,称之为“翡”,如果在同一块玉石由红、绿、紫三色组成,则称为“福禄寿三星”或“桃园三结义”。其硬度为6.75-7度,比重3.2-3.3。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
3、在中国古籍上所指的玉并不是确切的矿物学的名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阐释“玉”为:“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如果敲击玉石,会发出清亮悠扬悦耳的声音,并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表明玉具有智慧并传达给四周的人),不挠而折,勇之方也(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气),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表明玉自身廉洁、自我约束却并不伤害他人)”。“五德”之说是儒家对玉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把玉赋予了人格化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玉器:
西汉扬雄在《法言》中阐述说:“玉不雕,屿璠不作器。”(屿璠是鲁国的一种宝石)
制玉的工艺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选材、切割、碾磨、钻孔及抛光。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道:“琢磨时要有高于玉硬度的石英砂、石榴子砂或者金刚砂,俗称为“解玉砂”,当使用砣、钻、无齿锯等旋转接触玉材时,放入适度的水调匀解玉砂,利用砂的硬度和旋转产生的摩擦力碾磨成器。”
第二章、中国古玉鉴定
一、鉴定:
1、鉴定:是辨别事物的真伪与优劣。
2、断代:是按照时代划分段落。
二、古玉鉴定方法:质地、刀工、纹饰、器型、抛光、沁色等方面。
1、质地:(1)玉:新疆和田(2)岫玉:东北岫岩县(3)翡:含铁元素(4)翠:含镍铬元素
2、手段:
(1)玉器分为出土和传世品:(2)旧玉改造重刻:(3)新玉仿古:(4)作旧:(5)火烧:
(6)油炸:
三、新石器时代玉器:
1、红山文化:多属于岫岩玉,半透明,有不规则纹理,有蜡状光泽感。
2、龙山文化:河南和陕西地区,墨绿色和褐色,属岫岩玉一类。
3、良渚文化:鸡骨白色,浅绿色,暗绿色,属透闪石、阳起石、铁阳起石,属于当地产。
四、商代玉器:商代晚期和阗玉已经被较多的使用,同时使用独山玉及彩石等玉材,商殷王室向方国索玉、征玉。“千种玛瑙万种玉。”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共出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商代已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玉鳖。
五、西周玉器:以和田玉为主,杂质较少。
六、两汉玉器:和田玉成为皇室及皇室家族必备的玉材,用青白玉,大量使用黄玉,盛行白玉,两汉时期达到了一个用玉的高峰。
七、唐代玉器:多青白玉,白玉为主,纯净的为佳品,多数含杂质。
八、宋元玉器:多青玉、白玉,巧做玉器流行。
九、明代玉器:多青玉,白玉少见,多绺纹,戗色,玉质不纯,多杂质。
十、清代玉器:白、黄、翠、墨、碧玉。
第三章、玉器的雕琢艺术
一、新石器时代玉器:
1、红山文化:采用中央打洼,最突出的特征是:边缘磨薄呈刃状,很少用阴刻线,更不见阳刻线,有时采用镂雕。2、龙山文化:细阴刻线
3、良渚文化:水平最高,阴刻线手法极为突出,线条细如毫发,阳线和镂刻发展较全面。4、打孔:
(1)单面打孔:俗称“马蹄孔”,即从一侧打孔开始,孔径越钻越小,孔整体呈现出一端大一端窄的外观特征。
(2)双面打孔:即从一侧开始打孔,打到大概中间的位置后,再从对应位置的另一侧开始打孔,完成后的孔洞有阶梯状痕迹,并出现孔洞错位现象,整体孔呈现出两端大中间窄的外观特征。
(3)管钻孔:从上到下均匀钻孔,孔呈现出螺旋纹状痕迹。
二、商周时期玉器:圆雕作品多,阴刻线转弯处常留有毛刺。
三、春秋战国两汉:线条是粗犷大写意的方法,另一种加工精细,一丝不苟,还有一种着意泼辣,快速切割。汉八刀,齐整,刺手,玉蝉,寄托来世再生。
四、唐代玉器:粗犷的打洼技术,繁密的阴刻线,受外来文化和佛教的影响。
五、宋辽元玉器:受中原地区影响具有民族风格,镂空技术代表当 时风格。
六、明代玉器:前期刀法细腻,后期粗放敦厚,俗称“粗大明”。
七、清代玉器:细腻繁缛,加工精细,阴阳线力求规整,形成华丽有余而豪放刚劲力度不足,呆板,造作之感。
第四章、玉器的纹饰(花纹)
玉器纹饰在组合特点上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刀工组成的花纹和花纹所用的刀工密不可分。
C字龙长椭圆形的眼睛商代消失,商代后不再用阴刻线,新石器时代用阴刻线组成的神怪纹饰成为这一时代的特征。
商代用双勾的阳线反映出云纹组成的鸟兽人物夸张抽象的纹饰,特别是夸张的“臣”字眼。
周代的纹饰以鸟纹最为突出,圆眼勾喙,长卷尾形成时代风格。春秋时期多出现C和S形纹饰,还有谷粒纹、卧蚕纹、蝌蚪纹、谷芽纹、勾连云纹等纹饰。
汉代时谷纹更加发达,并新兴蒲纹,出廓镂空玉璧,怪兽、鹰、熊、马、辟邪、舞蹈仕女等题材大量使用,动物眼变为水滴眼、菱形眼;东汉时期变为半球状,称为乳丁纹,多用高浮雕、立雕,螭纹常见,鸡心佩。
隋代玉器稀少,唐代改为写实,开创了先河,称为分水岭,大量蕃人(胡人)题材出现,讲究对称是唐代的风格,唐代以后除了仿古,都是写实。
明代以后,玉器上开始出现吉祥图案。玛瑙带红,价值连城。第五章、玉器的种类(无机与有机)
一、和田玉:又称软玉,自商代出现。197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市小屯村商代遗址中发现商王武丁配偶之一——妇好墓中755件玉器。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 6类。这是迄今商代玉器最重大的一次发现,对商代帝王玉的功能、造型、图案、玉材来源、制玉工具、工艺技巧以及玉器所涉及的商代政治、王室生活等各个侧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妇好墓出土玉器的原料,经专家对其中的 300件进行目验鉴别,认为大部分是新疆玉,只有 3件嘴形器质地近似岫岩玉,1件玉戈有人认为是独山玉,另有少数硅质板岩和大理岩。这说明商王室用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主体,有别于近畿其他贵族和各方国首领所用的玉器,从而结束了中国古代长达二 三千年用彩石玉器的阶段。妇好墓玉器的玉色以浅深不等的青玉为主,白玉、黄玉墨玉极少。除王室玉之外,还有来自地方方国的玉器,如有的刻铭说明是来自“卢方”的,这反映了商王室玉和方国玉器的工艺特色。琢玉技巧有阴线、阳线、平面、凹面、立体等手法,在一件玉器上往往有多种琢法,图案的体面处理也有变化。妇好墓玉器的新器型有簋盘纺轮、梳、耳勺、虎、象、熊、鹿、猴、马、牛、狗、兔、羊头、鹤、鹰、鸱、鹦鹉、鸽、燕雏、鸬鹚、鹅、鸭、螳螂、龙凤双体、凤、怪鸟、怪兽以及各式人物形象等,其中有些器型尚属罕见。
妇好墓玉器的艺术特点不仅继承了原始社会的艺术传统,而且依据现实生活又有所创新,如玉龙继承了红山文化的玉龙,仍属蛇身龙系统而又有变化,头更大,角、目、口、齿更突出,身施菱形鳞纹,昂首张口,身躯卷曲,似欲腾空,形体趋于完善。玉凤是新创形式,高冠勾喙,短翅长尾,飘逸洒脱,与玉龙形成对照。玉龙、玉凤和龙凤相叠等玉雕的产生可能与巫术有关。玉象、玉虎等动物玉雕来自生活,用夸张概括的象征性手法准确地体现了动物的个性,如象的驯服温顺,虎的凶猛灵活等。玉人是妇好墓玉器中最为珍贵的部分,如绝品跪形玉人,头戴圆箍形,前连结一筒饰,身穿交领长袍,下缘至足踝,双手抚膝跪坐,腰系宽带,腹前悬长条“蔽”,两肩饰臣字目的动物纹,右腿饰 S形蛇纹,面庞狭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表情肃穆。其身份是墓主人妇好还是贵妇,难以确辨。无论是玉禽、玉兽还是玉人,均为正面或侧面的造型,这是妇好墓玉雕以至整个商代玉器的共同特点。
妇好墓玉器的大量出土,说明玉器在商代贵族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也是“玉不离身”的最早例证。1、羊脂玉: 2、青玉: 3、青白玉: 4、墨玉: 5、碧玉: 6、黄玉: 7、糖玉:
二、岫岩玉:
三、南阳玉:
四、蓝田玉:
五、绿松石:
六、玛瑙:
七、青金石:
八、孔雀石:
九、水晶:
十、珍珠:
十一、珊瑚:
十二、琥珀:
十三、煤玉:
第六章、9
玉器解释
【意思】:用玉石雕琢成的各种器物。多为工艺美术品。
玉器造句:
1、你为什么不买一些玉器呢?
2、也许是一幅画,也许是一些丝绸,也许是玉器。
3、他们在玉器、采矿和水电领域投资了好几百万美元呢。
4、中国的富人至少要有三座房产,通常会摆满瓷器和玉器藏品,还有现代艺术品。
5、来的次数一多,他便开始问我是否知道玉器中所蕴含的故事。
6、出于好奇,他进一步挖掘,最终发现了一批约400件色彩各异的玉器。
7、“我投资物业,”刘先生说,同时也收藏艺术品、古董和玉器。
8、部分的问题在于这些接触规定让游客好像带上一副让人筋疲力尽的夹套,你只能穿行于博物馆、纪念碑玉器店之中,几乎没有与当地人接触的自由时间。
9、年长的男子的殉葬品有玉器琥珀项圈手镯,珍珠饰品。
10、大厅陈列着瓷器、玉器和手工艺品。
11、欢迎来到玉器商店!
12、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这些玉器是什么时代制造的。
13、我不知道选什么,也许是一幅画,也许是一些丝绸,也许是玉器。
14、它也是在中国发现最早的表现“龙”和发现玉器制件的文化遗址。
15、人们还没有发现玉器本身的另外一个概念。
16、景泰蓝和玉器饰品都满受欢迎的。
17、九江市世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水晶、玉器、珍珠等产品的贸易公司。
18、第三阶段(1971年-1977年)通过发掘确立了小河沿文化,通过红山文化玉龙的发现和墓葬发掘,辨识出红山文化玉器。
19、从陶器、玉器到雕塑、中国艺术品,克利斯蒂拍卖行在最近纽约的拍卖场上收获了大笔的资金回报。
20、笔杆的材料不仅有竹子、木头、漆器和瓷器,也包括一些珍贵的材料如嵌螺钿、象牙和玉器。
21、描述了用于祀天的圭璧结合的玉器造型。
22、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出妇好墓里哪些是红山的玉器。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这是许慎《说文解字》中对“玉”的定义,关于玉的这段解释,对于一个读文科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可在学习陈老师的课之前,我对于它的理解却是非常浅显而粗糙的;想来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很惭愧的。因为在世界文化的纷繁中,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独有,更是中国文化鲜明的有力代表。
中国人使用玉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每当我将陈老师手中远古时代的玉器实物捧在自己手中时,无论是那岁月留下的斑点痕迹还是那道道伤痕,亦或是那粗糙而简朴的工艺,无不让我感慨万千;正如老师所言“这虽然是很简陋的工艺,但在那极其艰苦和落后的时代,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代古人的捶打,所以它身上有的东西是复杂的,极其珍贵的!”它们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我一直无法想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能够促使古人历经一代一代人的艰辛而只是为了雕琢一块石头?古人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无穷无尽的疑问不停地涌现在我脑海里。
老师说《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非常完美的概括了玉的特性及鉴别。起初,我并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以为那只是文人写作的自己内心最主观的感受和对中国玉文化的赞扬和固定,并非真正涉及到玉器本身的性质和鉴定。然而,在半学期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了解之后,才渐渐感觉到它们之间一种无名的吻合,这确使我惊讶不已,因为许慎《说文解字》的时代的中国科技确确实实达不到能够检测玉质的程度,而他却能非常精辟的将玉的特性与中国人文文化结合得如此的天衣无缝,真让人难以相信!
说实话,在学习本门课之前,我对于玉的了解可以说是几乎为零,只是觉得玉是一个很高级别的东西,而我距离它很远,更不要谈上会看到真玉和把玩,它似乎只是贵族人氏的物品;然而,经过这么一段时间跟老师和自己的学习,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虽然我的专业是博物馆,专门与文物打交道,但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三流学校来讲,想要大量的看到实物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更别说是能看到玉器这种本身就很昂贵的文物,但陈老师却不惜血本的为了我们能学到知识,花着自己的钱为我们筹集很多真品,当然这也不是只是我们这一级学生,还有高年级的学生,一两句感激的话早已不能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惟希望自己能真正的学到东西,以不负老师所花的一切!
上面讲了这么多,始终没有具体讲到自己学习这么多个星期以来所学到的关于玉的东西,现在我就想凭着记忆将自己所学的关于它的东西做一遍梳理。记得老师讲的第一种玉便是和田玉,老师说在文化的程度上,所谓中国的玉指的就是和田玉!和田玉属于软玉,闪石类玉,是所有中国玉的集大成者,它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只是中国几千年甚至更久的历史赋予了它的内在文化价值,它承载着中国先民的智慧和文化,是今人与古人穿越时空的对话桥梁。当我把老师的一块和田玉捧在手中,在手电和放大镜下观看,没想到放大镜
下玉的世界是如此的美丽,我相信,从那一刻起,我已经彻底的被它征服了,我爱上了它,我为它恋恋不舍,时至今日我依然能清楚的记得当时它的样子,仿如爱人的脸庞徘徊于脑海里久久不能淡去。当我看完,老师问我感觉如何,我只说了八个字:“富丽堂皇,珠光宝气!”
后来的几周时间,老师分别讲了青海玉、俄罗斯玉、马銜山玉、独山玉、翡翠、玛瑙等玉以及它们的鉴别办法。青海玉的水线是石线,在手电筒的照耀下比周围的物质暗,而俄罗斯玉的水线则相反,它的水线比周围的物质透光性要好,而和田玉的水线则在物质与物质之间过度得很和谐,与周围的物质是融为一体的,这是我对三者最深的印象。而对于俄罗斯玉的描述,老师则说它苍白的不自然,而和田玉则很温和,给人的感觉很舒服,但对于某些质量高的俄罗斯玉亦或是青海玉或者韩国玉而言,它们当中也有和和田玉非常相似的地方,真所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非常难以区分;这么多时间的学来,这才真正感受到老师话的含金量,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几乎是一头雾水。
在鉴别的问题上,老师说他喜欢用两分法,例如和田玉和非和田玉,新玉和老玉,关于它的具体细节,它的年代,之后我们可以慢慢的推敲,这样既简单,又可以给自己免去很多的麻烦,真可谓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当然了,现在才半学期的学习,而且我的实战经验几乎为零,当然是没有机会去体验的。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我的一次经历,记得一次课上,老师说他在讲台上讲,我们的印象定然不会很
深的,只有我们亲身到遗址去进行考察,回来再听他的课才会有更大的收获,于是我和几个同伴便相约骑自行车去了学校附近近的马銜山,因为马銜山的玉与和田玉有着不解之缘,而且它与和田玉齐名。
关于这次考察,是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到达马銜山共用了四个小时,而关于此次旅行的收获真可谓是大矣!不仅实地考察了每个人嘴里那常常念叨的地方,一解心中的迷惑和好奇,还亲身在山中找寻玉石的踪迹,在这种长途的旅行中,排除了心中很多的杂想,毅力更是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对于我的意义太深刻。而当我捧着那些我找寻回来的石头让老师鉴别,当老师肯定的说出是真玉时,我心确实是有点不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