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案(精选6篇)
第一课时
一、教学总目标:
1.认识“塞、秦、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塞、秦”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二、分教学目标
1、认识“塞、秦、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塞、秦”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古诗《出塞》。
3、能借助注释理解理解《出塞》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古诗《出塞》。
2、能借助注释理解理解《出塞》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四、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其中两首为唐代的边塞诗,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还有一首是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出塞》的大意是: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
越过阴山。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人从明月照关的景象写起,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月”:和“关”前面使用了“秦时”“汉时”两个时间定语,这并不是说明月属秦,关属于汉,也并非实指秦、汉两朝,其想表达的是防边筑城的措施始于秦汉,可见边关忧患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接下来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历史上那些在边塞战役中可歌可泣的将士。这两句诗,从整体上拉伸了全篇的时间感(秦汉)和空间感(万里),营造出一种雄浑的意境和历史的沧桑感。诗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由叙事转为议论。长征未还,固然是千古共同的哀怨,但秦筑长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汉逐匈奴,单于内附。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是一种曲调名,多写边塞军旅生活。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诗的大意是: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诗一开头就切入了宴会场面。“夜光杯”这里指精制的酒杯,以显示宴会的豪华,令人想象那五光干色的宴饮情景。“琵琶声”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惧怕战斗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饮的终止。所以第二句中一“欲”一“催”,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将上们纵情饮酒后。略带悲壮的语言,这正是将士抒发的豪迈感情:战斗来临,投身疆场,为国献身,又有何惧!
《夏日绝句》是宋代著名安诗人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在南渡之后所写的。诗的大意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提出“生当作人杰”,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诗的后两句用了一个典故: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下理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重振旗鼓,东山再起。项羽自觉羞愧难当,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江,遂拔剑自刎而死。李清照借古喻今,既歌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又不着痕迹地痛斥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
课文的插图有边关、长城、古战场,可以拉近学生与诗歌内容的距离,帮助学生想象
诗歌描写的画面。
2、学情分析
三首古诗的教学,可以依据诗意理解的难易程度来划分课时,第一首古诗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学第一首,再学习后两首。古诗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先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尝试借助注释等初步理解诗歌大意;接着,进行疑难交流,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借助相关资料等理解诗句;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并积累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
师:在单元导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弘扬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传统。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表现了历史名人的爱国之情。
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学习写书信,学会用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十一课跟老师读课题二十一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写的出塞,唐朝诗人王翰所写的凉州词和宋朝女诗人李清照所写的夏日绝句,其中出塞和凉州词是七言诗,夏日绝句是五言诗。
二、初步古诗
1、听古诗录音
师:首先让我们听课文录音
2、借助拼音读正确三首古诗
师:现在请同学借助拼音,试着把三首古诗读正确。
3、指名朗读古诗
师:请同学来朗读
《出塞》
·塞:sài
·秦:qín
·征:zhēng
多音字:
·人未还huán:还——回来
·飞将jiàng :将——将领
将jiāng将来
·教jiào:使 令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读准了这三个生字的字音
·题目《出塞》的“塞”是平舌音,更老师读。
·在第一景诗中的秦时明月的“秦”是前鼻音。
·万里长征的中“征”后鼻音。
·在这首诗中还有三个多音字。
·第一个是万里长征人未还。这里的“还”意思是归来,读huán。
·第二个是“将”,根据注释我们了解到这位龙城飞将是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所以这个字第四声,跟老师读jiàng。它还有一个读音是将jiāng组成词语,将来
·第三个是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注释告诉我们“教”的意思是指使得、令,所以这个字的字音应该读第四声教jiào。
《凉州词》
·琵琶:轻声
师:第二首谁来读?......诗中提到了一种乐器的名称,琵琶。跟老师读“pí pa”
师:最后一首谁来读?......这位同学把诗读正确了
4、自己读古诗 注意停顿
师:现在请同学再把三首诗自己读一读,注意停顿。
三、学习《出塞》
1、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出塞》。“塞”就是可以做屏障的,险要的地方,可以组成词语边塞要塞。这是乐府旧题 《出塞》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用的题目。
2、王昌龄简介
师:诗人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出塞》是他早年赴西域边塞时,所做的诗篇。一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3、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师:在这首诗中,王昌龄向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呢?读一读诗的前两句,结合插图来说一说。哪位同学来交流?
预设:结合插图,我知道了边塞的关口是由高高的城墙阻隔而成,它在崇山峻岭之中曲折蜿蜒。是没有尽头。
预设: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下只有一堵长长的城墙。边塞显得十分荒凉。
师:能把诗句的意思说清楚吗?
预设:这是秦国的人月和汉朝的边关,出征万里之外的人还没有归来。
师:意思说出来了,但明明已是唐朝,诗人为什么要写秦时明月汉时关呢?
预设:因为明月还是那轮明月,而眼前的关口,在汉朝时就有了,但出征的将士却不曾回归。
师:诗人向我们描绘的正是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而这样的边关自秦汉时期就已存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写出:边塞的战争从秦汉时期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万里长征人未还,是说那些出征远方的将士们没有回到家乡,他们倒在黄沙大漠之中。
师:读一读这两句诗,你的心情怎样呢?谁来交流?
预设:我的心情有点沉重,因为连年战事带来了生死离别。
预设:我读的时候有点忧伤。战争让年轻的将士常年在故土之外
师:是呀,明月照关口清冷孤寂,加上人未还的伤痛,让我们感受到诗的前两句所表现出来的忧伤情绪。
4、后两行诗是什么意思?
师:结合注释自己说一说。那诗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又是什么意思呢?请你结合注释自己说一说
师:谁来交流?
预设:注释二告诉我们龙城飞将是指汉朝名将李广,此时是唐朝,他早已不在人世。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所以诗句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像李广那样的将领驻守边疆,就一定不让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越过阴山。
师:这位同学。能结合课文中的注释,准确说出了“但使”“不教”词语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自己说说诗句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谁来交流。
预设:诗句的意思是只要有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驻守边疆,就一定不让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越过阴山。
师:那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不教胡马渡阴山,让我感受到了,将士们的守边决心,他们拥有坚定的意志。
师:同学们体会的很好,诗人还借着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实现国家安全与统一的心情。
师:前两句诗人在感叹边战不断出征不归的遗憾,后两句却赞美了将士们的家国情怀。你能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预设:读了这两句诗,让我体会到了边疆战士们希望能像汉朝名将李广那样,守护边关保卫中原。
预设:我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将士们的豪迈气概,他们会以历史上的名将为榜样,英勇作战,抵御外敌。
师:每一位将士都有可能一去不还,但每人都具有克敌制胜,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师:现在你们再有感情的读一读这首诗吗?谁来读
6、背古诗
师:现在谁能借助提示来背一背一首诗。
师:不借助提示能背诵吗?
师:这节课老师重点指导大家写一个“秦”字
师:上半部分的三横在横中线上面,中间一横最短,第三横最长。三横距离匀称。
师:下面的“禾”的最后一笔捺写成点
师:请同学们在写字本上写两遍。
板书:
古诗三首
《出塞》
作业布置: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完成练习册一、二
21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一、分教学目标
1.会写“词、催”等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古诗《夏日绝句》。
3.能借助注释理解理解《凉州词》《夏日绝句》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借助注释理解理解《凉州词》《夏日绝句》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背诵《出塞》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出塞》,谁能来背诵一下
二、学习《凉州词》
1、听录音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外两首诗,我们先来行行凉州词。听听这首诗的录音
2、注释一:诗名来源
师:《凉州词》和《出塞》都是边塞诗
师:注释一告诉我们诗的题目凉州词是唐代,起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以凉州词和出塞都是唐朝时期的边塞诗。
3、自读古诗,想象画面,和同学讨论
师:那王翰笔下的凉州词所描绘的边塞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所以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把诗读正确,想象一下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和同学说一说。谁来读凉州词?
4、诗中描绘了什么场景?
预设:诗人描写的一场军营中的盛宴,精致的美玉做的酒杯里充满了醇香的葡萄酒。身披铠甲的战士们正要举杯痛饮,好不畅快。可是这时候就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这不免令人扫兴。
师:诗中写到的酒水,昔日盛产的葡萄美酒,酒杯则是用美玉制成的。
师:边塞紧张动荡的战争生活,将士们难得有一次开怀欢聚的酒宴,可战斗来临,他们就要马上投入战场。琵琶声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
5、感受“饮” “催”
师:从一“饮”一“催”两个字,你能感受到什么?
预设:“饮”本该是快乐的。“催”却给人带来一种大战前的紧张。
师:谁能读出这种情形和心情?豪华盛宴戛然而止,将士们即将投入战斗。
6、面对大战,将士们是怎样的表现呢?让我们借助注释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谁来回答?
预设:这两句的意思是,如果我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我。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由几人能回?
预设:从诗句中我能感受到将士们们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预设:醉卧沙场难道就是醉倒在战场的意思吗?
预设:这里我想象的是将士们在出征前互相鼓励,激发斗志。他们会说如果自己在战斗中失去了生命,就当是喝醉后倒地不起。所以醉卧沙场不是真的醉倒在战场上,而是一种视死如归的态度。
预设:我也有同样的体会,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是指既然投身疆场,就早已做好为国献身的准备,表现出战士们不惧死亡的英雄气概
师:是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两句诗表现的边疆将士们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谁来读?
7、比较《出塞》《凉州词》
《出塞》明月照雄关的苍凉景象
《凉州词》欢聚酒宴上大战即临的场面
师:表现出守边将士投身疆场、不怕牺牲、英勇豪迈的气概
师:两首边塞诗,王昌龄描绘的是。营业账雄关的苍凉景象。王浩描绘的是欢季酒店上大战升起的场面,但他们都表现锋。首先将士们投身疆场,不怕牺牲英勇豪迈的气概
8、有感情地朗诵,并尝试背诵
请你再读一读凉州词尝试背一背。谁来背一背
三、学习《夏日绝句》
1、听录音
师:出塞和凉州词都是唐代诗人所创作的边塞诗。
师:我们要学习的第三首诗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李清照所写的下士绝技。
师: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诗的录音。
2、自读诗歌体会韵律
师:五言诗,二三停顿
——朗读古诗
师:请你自己读一读,注意。五言绝句五言诗常常为二三停顿请你读一读,体会一下。
3、诗的前两句意思
师:诗句字音和停顿都读准确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谁知道诗句的意思?
预设:这两行诗的意思是活着的时候是人中豪杰,死后依然要做鬼中英雄
4、古诗的历史背景
师:第一条注释:项羽
师:第二条注释:项羽自刎的典故
师:说的对,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老师告诉大家,在北宋靖康2年,宋王朝在天津的沉重打击下瓦解,高宗皇帝仓皇南逃,许多百姓家破人亡。李清照一家也因为朝廷的败逃而衰败,颠沛流离,他丈夫死了,自己也尝尽人间艰辛。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当她在南渡之时想到了项羽。
师:注释告诉我们什么?
预设:项羽是秦朝末年的楚军领袖。后来给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师:这两句诗还蕴含了一个典故,就是注释二,谁来读一读?
预设:项羽在斗争中失败,人劝他渡过长江再做打算,但他认为没有脸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
5、结合注释说说对开头两行诗的体会
师:了解了这个典故,结合诗人李清照的经历,对于开头就两句诗,你应有的什么心得体会呢?
预设:我觉得诗人想到了乌江自刎的项羽,在想到南宋皇帝不管百姓死活,自己逃走,抛弃国家和百姓,感到非常气愤。
师:确实,诗人在不着痕迹的痛斥当时的统治者苟且偷生的行径。
预设:我觉得诗人非常佩服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她觉得在国家危难面前,虽然自己是女子受到重重苦难,但同样愿意为国效力
师:有道理。
师:是啊,为国建功立业才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李清照借古喻今,歌颂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的不满。
预设:我觉得诗人不仅是在为自己的苦难而愤慨,更是对当时老百姓们的生活感到担忧。
预设:朝廷不能保护百姓的安危,只顾自己逃跑。应该像项羽那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保护自己的百姓
6、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师:请你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我们来尝试着背诵一下这首诗。
作业:背诵《凉州词》《夏日绝句》;默写《夏日绝句》
板书:
21、古诗三首
《出塞》
边塞诗 英勇 豪迈
《凉州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紧扣第二单元主题“永远的童年”编排, 包括《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 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选编的目的是通过理解诗意, 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诗中展现的童年趣事, 与当今城市孩子的生活有比较远的距离。探究千年以前的儿童生活, 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本着以诵读为主, 在情境化、故事化的吟诵中, 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从整体入手, 指导学生展开了逐步深入的比较阅读。
一、初读比较, 整体把握内容
在学生课前预习, 能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 课始, 就让学生三首连读, 比较它们的异同。学生能纵观三首诗词, 发现异同。相同点:都是写有趣的童年生活的叙事诗, 都有可爱的孩童形象呈现。不同点: (1) 三首诗词中儿童形象不同。有晚归休憩的一个牧童, 有渔船中的两个孩童, 有乡村人家三个可爱的儿子。 (2) 三首诗词中儿童所做之事不同。牧童或放牧吹笛, 或卧在草丛休息;渔船中的两个孩童在船中费力撑伞;乡村人家的三个儿子锄豆、编织、剥莲蓬。 (3) 三首诗词中描述的地点不同, 分别为乡村原野、安仁江上、农村人家, 呈现出不同的景致。
二、品读比较, 入境想象体验
这一环节, 我先留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 让4人小组合作互助, 结合注释, 交流三首诗词的意思。我分组聆听, 对“笛弄晚风”“怪生”等处作了指导, 学生汇报疏通诗意, 作好了深入品读的铺垫。
古诗词意境的品读开拓, 诗词中孩子对诗人感情的体会, 是我此次尝试比较阅读要突破的难点。我琢磨设计, 又按范读入境—插图浓境—想象创境的教学思路展开比较阅读。《牧童》这一课, 我配上笛子乐曲进行范读, 学生边看插图边用心聆听。请一男生用动作和表情范读《舟过安仁》, 其余学生试着从书中画面听出活动的小故事。《清平乐·村居》则配以古乐, 让男女生分开读词的上下阙, 漫步乡村。范读带入诗境, 插图染浓诗境, 我趁势让学生带上美妙的感受多次吟诵, 用心在脑海中创造更清晰和个性化的解读。如《牧童》中牧童放牧原野, 草色葱茏, 何其开阔, 归时晚风中笛声悠扬, 尤其是牧童饱饭卧月夜, 多么惬意!再如, 《舟过安仁》里渔船上稚气的两个孩童, 不再费力撑篙划桨, 异想天开地撑伞, 借风行船, 很是聪明!《清平乐·村居》低矮的茅屋前, 溪水潺潺, 安详的老夫妇略带醉意地闲聊, 三个儿子各自忙碌, 真是和谐幸福的一家人。
最后巧抓“诗眼”悟情感, 透过诗眼体会每首诗不同的情趣。三首诗词的诗眼分别是 (闲) “弄” (奇) “怪”“喜” (欢) , 联系每一首诗词, 体会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我适时补充, 介绍诗歌创作背景, 让学生体会《牧童》流露出诗人吕岩 (吕洞宾) 对恬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舟过安仁》表现了杨万里对聪明伶俐的两个渔童的喜爱和赞赏。《清平乐·村居》则表达了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 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读出自己的感受, 使新课标“在诵读积累中感染熏陶, 培养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的目标得以落实。
三、赏读比较, 感悟不同写法
在学生吟诵兴味正浓时, 我又引导学生对三首叙事诗词的写法进行了探究:《牧童》首句写景, 视野空旷, 平缓舒展, 第二句风中弄笛, 牧童由远及近。“六七里”“三四声”数量词的使用, 笔触活泼。三四句时间推移, 叙黄昏至月明时吃饭休憩之事, 平直自然。尾句“月明”渲染气氛, 一切又归于宁静、幽远、美好, 呼应首句。相比之下《舟过安仁》叙事更为直接, 用诗人的视角观察, 叙事动词使用准确, 突出孩童有趣的行为。三四句颇似自问自答, 表现出诗人童心未泯。《清平乐·村居》以词的形式表现田园之美、田园之乐, 更加清新、委婉和细腻。以景开篇, 词中一家五口各具情态, 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安详老夫妇写起, 一一描写, 着力于“小儿”的描绘, “溪头卧剥莲蓬”生动塑造出他调皮自在的可爱形象。
单元教学总览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个专题编排的。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三篇精读课文组成。《暮江吟》一诗构思精妙,摄取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一幅是弯月初升、夜色朦胧;《题西林壁》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借景说理,揭示了一种生活哲理;《雪梅》咏物说理,咏物贴切自然,合乎情理,说理精辟深刻,富有启示性;《爬山虎的脚》细致观察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和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向上爬的,启发学生深入观察周围的事物;《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这是通过作者长期、深入地观察得知的,启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在观察中发现自然的奥秘。
2.单元重点
(1)了解观察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了解观察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古诗三首》一文的学习中,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作者在古诗中表达的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爬山虎的脚》一文鼓励学生,要通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蟋蟀的住宅》一文教学中,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的方法,能引导学生根据细致观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写观察日记》,通过引导,让学生运用好眼、耳、心等感官,懂得关注现实、仔细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的道理。理解写观察日记要围绕写作中心,联系广泛、多角度思考,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该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对所介绍的新鲜事物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肯动脑筋,但缺少深入、细致观察的经验,且大多数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于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滞后于直观感受。本单元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有益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力。
【教法建议】
1.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古诗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仔细观察,具体描写的。运用比喻句显得更生动、形象。
3.通过观察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它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4.口语交际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激发学生的习作乐趣。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把握观察的方法。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6.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课文
9.古诗三首
10.爬山虎的脚
11.蟋蟀的住宅
口语交际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习作
写观察日记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9古诗三首(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
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4.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5.理解古诗的意义,并从中体会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诗《暮江吟》的自然美和语言美。(重点)
3.背诵古诗,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重点)
4.理解古诗的意义,并从中体会生活哲理。(难点)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教师口述:同学们,唐诗是祖国语言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我们学过的古诗当中,有一些是写景的诗,谁来背一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首写景的唐诗——《暮江吟》。(板书
《暮江吟》)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代表作有《琵琶行》《忆江南》《长恨歌》等。
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方法指导:古诗词的思想感情一般含而不露,蕴藏在字里行间。有些诗词中
(1)
(2)
(3)的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暮江吟
瑟瑟
重点指导生字:暮:“暮”和“幕”“墓”是形近字,不要混淆;
吟: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jīn”,右边是“今”,不要多加点。瑟:“瑟”和“琵”是形近字,不要读成“pí”;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吟
可爱。
瑟瑟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可怜
珍珠
真珠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3)
指名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想象: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暮
吟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暮”,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暮”,学生练写。
暮:中间的撇捺要舒展,下面是“日”不是“曰”。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4)
(5)
(6)
(7)
五、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愉快,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预设: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江:大河。吟:古代诗歌的一种。
暮江吟:傍晚在江边的吟诵。
2.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生听课件中范读)
3.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是什么意思?
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铺”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
“射”可不可以?
铺:把东西展开或摊平。体会到了夕阳的温暖和柔和。“铺”换成“照”
“射”不好,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实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照”和“射”都不及“铺”字形象、灵动。
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出示课件)
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板书
露水
月亮)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预设:打比方。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预设: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弯弓。
小结: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
景色美丽)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仿佛我们来到了江中的小岛上,看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弓一样的月儿,月儿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可爱,你们看到了吗?
7.指导朗读全诗两句。
请同学们有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傍晚时分江面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8.背诵全诗。
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作画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
可怜九月初三夜
半江瑟瑟半江红
露似珍珠月似弓
(2)写话。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展示,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七、课堂小结
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夕阳西下时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2.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八、当堂检测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九、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7)
(18)
(19)
(20)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自然美和语言美。(重点)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重点)
4.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5.理解古诗的意义,并从中体会生活哲理。(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图画导入。
教师口述: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板书
《题西林壁》)
【设计意图:图片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庐山,同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卢钺,字威节,一作威仲,宋代诗人。
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1)
(2)
(3)
(4)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只缘
未肯降
骚人
输梅
阁笔
费评章
(重点指导生字:缘:“缘”和“椽”是形近字,不要读成“chuán”;
降:是多音字,在“投降”中读“xiánɡ”,在“降落”
中读“jiàng”在本课读“xiánɡ”逊: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sūn”;输:区分“输”和“愉”形近字,不要读成“yú”。)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题
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西林
因为。
缘
书写,题写。
降
诗人。
骚人
服输。
阁
同“搁”放下。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评章
不及;比不上。
逊
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3)指名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题
侧
峰
庐
缘
降
阁
费
须
逊
输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峰、侧、缘、输、降、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费”上下结构;“费”,上大下小;“题、庐、阁、逊”,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字“庐”、左右结构的字“缘”和
(5)
(6)
(7)
(8)
(9)
(10)
上下结构的字“费”,学生练写。
庐:里面是“户”不是“尸”。
缘:笔画较多,右边的撇要匀称。
费:上宽下窄,下面是“贝”不是“见”。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一)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1.解诗题。
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预设: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抓字眼,明诗意。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预设: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板书
横
岭
侧
峰)(板书
变幻莫测)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板书
远
近
高
低)(板书
千姿百态)
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板书
从不同角度观察)
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识”是什么意思?“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的原因是什么?
识:认清。是因为“我”就在山中。
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3.多诵读,悟诗情。
(1)多诵读。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11)
(12-14)
(15)
(16)
(17)
预设:作者喜爱庐山。
小结: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
你们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庐山的赞美之情?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悟诗情。
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老师有一个地方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4.背诵古诗。
小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二)学习古诗《雪梅》。
1.看图片、赏雪梅。
(1)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板书
《雪梅》)
(2)介绍题目。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2.读古诗、诵《雪梅》。
(1)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2)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3)男女生接读。
(4)齐读。
(5)背读。
(18)
(19)
(20)
(21)
3.品诗句,悟道理。
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一起说诗意。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这两句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
梅香(教师板书:雪白
梅香)。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教师板书: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
4.谈雪梅,拓诗词。
古往今来,很多诗人都曾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找同学背诵《梅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课件)
5.指名朗诵。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美丽景色,通过对庐山各个面点所得到的景象也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看事物必须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从各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雪梅》中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
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
(22)
(23)
(24)
(25)
七、当堂检测
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的意思的。
八、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题西林壁》
苏轼
横
岭
变幻莫测
侧
峰
远
近
从不同角度观察
千姿百态
高
低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雪梅》
卢钺
雪白
人各有所长
梅香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的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较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时,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
3.我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泊船瓜洲》
《 秋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
1.同学们刚才背了好几首古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听你们的读诗是种享受。今天我们再学两首古诗,读题目。
2.学诗首先要把诗读通顺,字正腔圆,琅琅上口,有诗的味道,自己读读吧。(两首同时呈现)二.初步交流,引发情感
1.指名读,尽量读出诗的韵味来。
相机点拨多音字:“间”的读音,相机板画地图。把三个地点和长江画出来。
“数重山”. “意万重”,读第2声和它意思有关,什么意思?(多)对啊,表示很多时读重,我们说心事重重,山重水复,轻舟已过万重山。再读这两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欲作家书意万重”。2.以你喜欢的方式,再去读一读,看看注释和插图,相互说说诗词的大概意思。
3.编者将这两首诗编排在同一课,你有什么发现?(都和思乡有关)4.两首诗中哪些字眼一看就看出是写思乡的?(预设:“还”.“秋思”.家书”等。)三.细品细学《泊船瓜洲》
1.古诗是中文文化的瑰宝,语言特别凝练传神,让我们走进《泊船瓜洲》,静静默读,深入字里行间,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王安石这种急欲还家的思乡情?圈出来,也可以在旁边写点批注。2.交流。
(估计学生都从明月那句入手,根据文本渐入的思路,从第一二两句开始学较好,老师在巡视时有意识找到前面符号的同学)(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A.生谈体会。(诗人泊船瓜洲,与京口只是一水相隔,再过几重山就是他的家乡了。离家这么近,诗人一定很想回家。)
B.师:一道长江水,数重险峻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间”,觉得是“只隔数重山”呢?(诗人21岁离开钟山,高中进士后一直在地方和京城为官,远离家乡。如今他途经瓜洲,对他来说,此刻故乡是如此之近啊!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也反映出诗人人向远方,却心系家乡的恋乡之情。)
C.近乡欲还乡,思乡情切切,谁来读?(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还有谁能像刚才**一样,抓住一个字眼.词眼来体会王安石的思乡之情?
预设1——“绿”字。
A.这一个绿啊,让诗人浮想联翩,他想到了故乡江南哪些景色呢?(生自由说)这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啊,能像老师一样想到成语或诗句吗?
一切美景尽在这个“绿”字中,绿得多巧妙啊,齐读。
B.关于这个绿字还有一段千古佳话呢,谁知道?相机出示课后资料袋的内容。
C.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的江南多美啊,诗人仿佛又回到了过去,他想起了酒楼里„„青山下„„郊野外„„(想象说话)多么美好的时光,而这一切只能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了。预设2——“何时还”
A.既然诗人如此想家,为何不回?(当时王安石应皇帝的诏命从江宁赴京城任翰林学士,公务在身,无法回去。板书:欲还不得还)知道王安石离家时几岁吗?(21岁)此时他途经瓜洲,几岁了?(49岁)28年哪!人生能有几个28年!这28年来,诗人为仕途奔波,为理想奔忙,而每每想起家乡,总是如此的牵肠挂肚,他是多么想回去看看啊!可28年后,当他途经瓜洲,离老家这么近,却欲还不得还,且不知自己何时能还家,只能仰天追问明月——接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这是多么刻骨的一种乡愁啊!再读该句。
诗人21岁,上京赴考,途经瓜洲,意气风发地问: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49岁,上京重用,途径瓜洲,百感交集地感叹: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55岁,罢免相位,再次途经瓜洲,已是物是人非,怎不老泪纵横地悲叹: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当某年某时某地,我们也远离故乡,适逢明月,会情不自禁地问: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过渡:何时还,何时还,王安石欲还不得还,满腔思乡情只能寄托于春风明月,让我们一起吟诵全诗,再次感受诗人的思乡之苦吧。四.迁移《秋思》 放手点拨 咀嚼“思乡”苦
1.王安石将思乡寄托于春风明月,那诗人张籍又以怎样方式表达思乡之苦?请同学们静静默读,圈出关键字词,也可动笔写写。2.交流:
(1).以什么方式来表达思乡情?板书:发家书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呈现前两句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谁来读。
这千言万语说不完的感觉谁能再读读吗?
你非常投入,能告诉大家你心里想什么?(生:想这家人,有好多话要说„„)
2.那为什么张籍会有那么多话要说呢?
(谁知道张籍的历史背景)适当补充:张籍小时候家很穷,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江苏苏州,常年四处漂泊.流落异乡,写这首诗时他暂居洛阳,刚刚做了官,远离千里之外的故乡已经12年了,12年四处流浪,乡愁自然是意万重。
诗人杜甫曾在诗中写到“家书抵万金”,那诗人张籍在家书里又会写些什么呢?会想到哪些人.哪些事呢?请你动笔写一写。交流生所写的。
这么多的话,诗人写得完吗?(写不完)哪里读出来?(匆匆说不尽)时间太匆促了,捎信的人马上要走了,可诗人又想起还有话没在信中写完呢,所以——接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重点推敲“又开封”
诗人不写思念具体的人,怀念具体的事。单单写了这个“临发又开封”的细节,这意味这什么呢 ?让我们走近当时的场景(出示课文插图,背景音乐《思乡曲》响起),诗人打开信后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预设一:再急匆匆写上什么?师:是啊,家书抵万金,再匆匆补上一笔
张籍打开了后就一定会写上一些吗?也可能怎样? 预设二:什么都没有写,就 哭了,叹气,手一直颤抖„„ 老师提升:(充分预设可能的各种,快速互动,在学生发言基础上把情感望上提,要适当引导到读上)
师1:滴滴相思泪啊就在这个“又开封”中。
师2:那抖动的手分明是归家的魂啊,也在这“又开封”啊。师3:一声叹气就是刻骨的相思,也在“又开封”里。师4: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这就是“又开封”啊。
预设三:紧紧拉着行者的手,要他一定把信送到,记得对他家人说声平安。
师:让我们想起了“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朗读 重点朗读就是后面的两句话,又开封的“又”要让学生反复读好。5.凝聚情感:(对着板书)
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生接)“意万重”,这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生接)“说不尽”,12年乡愁,浓缩成一个“又开封”(老师圈“又”)范读,齐读整首诗。(配乐)五.回归整体 同为报国
两代诗人,同是思乡,让我们永恒记住他们吧。来一起背。(配乐)思乡思乡,为什么不回?
【设计理念】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⒈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⒈课件呈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学生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⒉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课《古诗词三首》。(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呈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可以帮助学生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学生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⒈简介作者及敬亭山。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亭,读tíng,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敬亭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⒉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3.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4.交流:(1)学了古诗,你明白了哪些内容?(2)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讨论。[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熟练自读,再通过注释,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
三、介绍背景,探究其义。
1.教师介绍李白作诗背景。(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2.再读古诗,自问互问。师:通过介绍,大家再读古诗,看有什么新的体会或疑问。3.全班再读,教师追问。(1)“独”坐是“谁”独坐?
(2)读诗,仔细体会,诗人独坐敬亭山,看到些什么?诗人听到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3)本来,还有众多鸟相伴;本来,还有一朵孤云为伍,但是现在它们都离我而去,作者想了些什么呢?这两句话与题目的哪个字呼应呢?
(4)“相看”是相互看。明明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敬亭山,谁和他相互看呢,这里你读懂了些什么?生试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你觉得应该把哪些词语重读才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只有)(若学生已经问过上述某些问题,此环节的问题就可以删减。若学生未能深入,教师需要再追问)
[设计意图]教师介绍诗人作诗背景,让学生能透过诗句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人内心的感情;教师“追问”的目的,既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义诗境诗情,又是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诵读尝试,背诵默写。1.通过探究,我们明白了诗意诗境,你头脑中有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情?)能不能试着读一读,用你的声音的快慢、轻重来塑造这些画面?
2.试读后,用铅笔在重读的字词下划“Δ”,在长音后划“/”,再读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学生擦掉自己用铅笔标注的错误记号,再用钢笔把正确的重音、长音标示出来)。学生作标记后再诵读。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设计意图]对古诗的朗读节奏、重音的处理,不宜由教师直接下结论,先由学生自己尝试后,教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形成彼此认同的意见后诵读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一、简介洞庭,引入课题。
1.齐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景也写情;看《望洞庭》,又写了什么景什么情呢?揭示课题并板书《望洞庭》。
2.介绍洞庭湖。[设计意图]由上一首古诗引入,除有复习作用外,主要体现前后两首古诗之间的联系。
二、初读正音,多读明义。
1.学生初读古诗。“螺”,常见有田螺、海螺等;“庭”“潭”“螺”都是形声字,“庭”的中的“廴”,要注意“横折折撇”和“平捺”的笔势。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和”,和谐。水天一色,和谐漂亮。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形状,因为“君山”上树木葱茏,故称“青螺”。
3.互读古诗,相互交流。同桌互说对诗句的理解,不明白的互相问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自读,再通过注释读懂诗句,然后互相交流,初步明白诗句意思。
三、再读古诗,启发想象,释疑解难,深化理解。师:读古诗要会悟,而悟来源于多读多问多想象。1.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头脑中有哪些美丽的图画?边读古诗,边想象,再说说头脑中的画面。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1)望洞庭能改为“看洞庭”吗?
(2)“和”是和谐的意思。你头脑中,怎样的“湖光秋月”画面才“两相和”呢?
(3)古代“镜”是由铜磨平而成的。“镜未磨”是一种什么景象?(“有微波”,湖不是绝对的平,有粼粼波纹的景象)。这与“潭面无风”有矛盾吗?(4)“翠”是什么颜色?山“翠”易懂,水“翠”是怎么回事呢?
(5)“白银盘”指什么?这里的湖水“白”,与前面的水“翠”有矛盾吗?
(6)文中几处用了比喻手法?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似乎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提出几个疑问,抓住几处看似矛盾的地方,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诗的意境。
四、诵读古诗,画出意境。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诵读古诗,想象画面,画出意境。各组合作画一幅简笔画,一幅图配一句诗,看哪组画得更符合诗意。
[设计意图]画图是进一步体会诗意诗境的一种手段,因此画得漂不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体现诗意。画配诗,形式有趣,而且悄悄地实现了默写古诗的目标。
第三课时
一、简介词牌知识,引入本首词的学习。师:前两首都是诗,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师:现在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词(板书课题“忆江南”)。
[设计意图]
第一、二学段涉及的古代诗文以诗为主,因此,要给学生点明“忆江南”不是诗名,而是词牌名。《忆江南》不是诗,而是词。
二、自读正音,初知大意,反复练读,背诵古词。
1.自读正音:注意“曾”是多音字,这里读céng,是“曾经”的意思。谙,ān,熟悉。“能不忆江南”是反问句,要注意读出反问语气。
2.反复练读,背诵古词。自主练读,试背古词,然后同桌互考。3.说说词的大意。
[设计意图]白居易的词《忆江南》通俗易懂,对词句的理解并不难。这首词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历来是被人推重的千古佳句,被后人广泛传诵,因此,背诵是很重要的任务。
三、借助前两首诗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诵读古词,探究其义。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2.互相提问,释疑解困。3.教师提问,讨论解答。
(1)江南好,好在哪里呢?朗读相关词句来回答。
(2)“风景旧曾谙”,既然作者对江南再熟悉不过了,为啥只说江南的“江花”“江水”的景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最典型景物来表现江南春色的写法。)(3)“红胜火”,你想到了什么?“绿如蓝”又写出了什么景致?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 “红”“绿”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体会诗人对江南风景由衷喜爱之情。)(教师提疑要以学定教,如学生已经提出并解决了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不必再提出)
[设计意图]教师提问,主要是检验学生思考体会的程度,同时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四、以问引读,深化情感。师引问:你现在知道“能不忆江南”的原因吗?师引: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用词来回答)师引(语气变化,情感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仍用词来回答,语气要有变化。)师再引(语气变化,情感进一步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还用词来回答,学生情感要有进一步的变化)
[设计意图]教师引读语气的一次次加强,目的是要唤起学生对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情感体会。
五、综合比较(异同),总结全课。
1.师:学完了这三首古诗词,你能将三首诗词连着背一遍吗?
2.比较异同。(老师板书)同: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异: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3.再读古诗词三首。师总结全课。
师:请看黑板,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幅简笔画, 同学们, 请根据你们的预习, 为这三幅简笔画配上诗或词。想上来的同学就到黑板上来写, 其他同学写在笔记本上。
(三位学生主动上黑板, 在简笔画下默写相应的诗词。)
师 (边巡视边提醒) :同学们要注意执笔姿势, 把字写端正。
师:好。非常感谢这三位同学, 也非常难为这三位同学。真不简单, 同学们通过预习和自学, 不仅能背诗, 而且还能够默写下来。
【点评:这个开题可谓别出心裁, 既展示教师的简笔画基本功, 又检查了学生预习和自学的情况, 还创设了学习古诗词的情境。】
师:请看这个“耘”字, 右半部分 (云) 读做———
生:云, 云朵的云。
师:左半部分 (耒) 读做——— (学生不知道, 教师板书“耒”, 注音“l侑i”, 并简笔画出一种农具———犁, 指出“耒”在犁上的部位) 读。
生:l侑i。
师:老师原来也不认识, 一查字典才知道它读什么音、表示什么意思。很有趣的是, 老师还发现带有“耒”字部的字, 绝大多数与农具或农活有关, 不信同学们回去查一查字典。
师:“耘”指———
生:在田里锄草。
师:同学们学过一首诗叫———
生:《锄禾》。
师:锄禾, 就是耘禾、耘田。另外一个字, (板书“耕”) 读做———
生:倮佶n倮, 耕耘, 把土翻松。
师:耕, 是不是在干农活? (生:是) 我们这样学习汉字就容易多了, 而且这也是汉字独特的魅力。翁卷写了很多诗, 这是他勤奋耕耘的结果。这里的“耕耘”又指什么呢?同学们回去思考。好的。这三位同学的字虽然写得不是很漂亮, 但是写得很工整。不简单!
【点评:黄老师运用汉字学指导学生学习汉字, 既识字又传递文化, 深入浅出。更为可贵的是, 黄老师重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激起学生对未知的好奇, 如, 回去查字典印证、思考“勤奋耕耘”的“耕耘”义。】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古诗三首”)
生:漏了一个“词”字。
师 (板书“词”) :哪一首是词?
生:《渔歌子》是词。
师:为什么说《渔歌子》是词呢?
生:因为《渔歌子》的第三句话是6个字, 与其他句字数不同, 所以我从这里看出《渔歌子》是词。
师:很好, 你发现了词的一个特点。词也称长短句, 这是它与诗在形式上的区别。这学期我们学过哪首词?
生:《忆江南》。
师:《渔歌子》《忆江南》都是我国唐代的词。词这种文学体裁兴起于我国的唐代, 成熟并完善于我国的宋代。所以,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叫———
生:唐诗宋词。
师: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同学们要多读、多背、多记。关于词和《渔歌子》, 我们下节课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前面两首诗。
【点评:此环节关于“词”的认识, 再次显示了黄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大道至简, 大道无痕。】
二、承, 诗情画意渐浓, 语言训练渐进
师 (出示书法作品) :《乡村四月》写了些什么?自由朗读, 边读边想。哪位同学愿意把这首诗朗读给大家听?
(一男生朗读)
师:好, 字正腔圆!不过少了点诗的味道, 而且诗的作者也没有读出来。请同学们听老师读, 边听边想象。 (教师范读完,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谢谢!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谁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一女生朗读)
师:好啊!你的朗读, 停顿和节奏都把握得很好。老师从你的目光中, 仿佛看到你朗读时想象到的画面。老师还发现你在停顿时, 声音断了, 气还连着, “子规声里———雨/如———烟———”好, 我们一起朗读。
【点评:“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黄老师的评价及时, 有针对性, 评价就是指导。】
师:“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通过预习和朗读, 诗都写了些什么, 你们明白了吗?同学们先根据注释想一想, 有读不懂的地方, 同桌互相请教、交流一下。 (学生自读、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哪一桌愿意把你们读懂的跟同学们说一说?
生:第一句写了山原很绿, 第二句写了雨飘飘的, 第三句写乡村里面没有什么闲人, 第四句写了乡亲才结束了桑蚕又去插田。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应该是做完了养蚕的事又去插秧了。
师:同学们养过蚕吗? (生:养过。) 蚕主要吃——— (生:桑叶。)
生:我要补充。第二句还写了子规鸟的叫声。子规鸟在烟一样的雨中鸣叫。
师:谁能把“鸣叫”换一个更美更像诗的词?
生:欢唱, 歌唱。
生:第一句应该是绿色布满了山原和田野。
师:“白满川”是什么意思?
生:稻田里的水倒映着天空。
师:同学们, “川”在注释里译做什么?
生:平地。
师:我们经常读到一个词叫“一马”——— (生:平川。) 对, “一马平川”就是这个意思。“川”还有一个意思是什么?
生:山川。
师:“山川”就是“高山”与———
生:平地。
生:不对, 是河流。
师:“山川”的“川”是河流的意思。我们学过一个词, 叫“川流”———
生:川流不息。
师:对啊。走在大街上, 车辆是———
生:川流不息。
师:我们读古诗的时候, 读注释, 有时还要根据白话的习惯来翻译它才通顺。再加上联想和想象, 使诗的意思更具体, 更丰富。听老师朗读第一、二句诗, 边听边想象, 用“我仿佛看见什么, 我仿佛听见什么”来说。 (教师范读)
【点评:这个环节对诗意的理解,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体现了学段特点, 体现了理解诗意的独特方法———读注释、展开想象、结合白话习惯等等。其次, 语言训练不着痕迹, 但处处见遣词造句之训练, 如, “鸣叫”与“欢唱”、“一马平川”与“川流不息”。】
生:我仿佛看见树木茂盛, 整个山林和原野都是绿色的, 稻田里的水映着天空的光辉。我仿佛听见杜鹃鸟的鸣叫声配着细雨滴答的声音, 很美很美。
师:那你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 (学生朗读) 老师从你的表情中看出了乡村四月美如画。
生:我仿佛看到大地都是绿色的, 在蒙蒙细雨的陪伴中, 杜鹃鸟的啼叫声显得格外动听。 (学生朗读)
师:好的。山原绿意盎然, 翠色欲流。山脚下一望无际的平坦的稻田波光粼粼, 再加上空中细雨如丝、如烟如尘。听———从烟雨中传来杜鹃鸟的声声歌唱, 多美啊!读———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真令人陶醉啊!读———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点评:这个环节, 可以用“四美”来概括:方法美、想象美、语言美、朗读美。】
师: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中, 乡村里的人们在做什么呢?读———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诗人翁卷真了不起, 短短28个字, 先写——— (生:景。) (板书:景) 再写——— (生:人。) (板书:人) 这景和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思考, 同桌交流。)
生:这景是写农村的, 因为城市里面已经看不到山原、田野了;因为城市里面的人虽然很忙, 但不是在忙农活, 所以应该是写农村的, 体现了农村的特点。
师:好, 你发现这景和人都体现了农村的特点。再来。
生:我从前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农民的勤劳, 因为从“白满川”可以看出农民在这里花了多少精力。后两句诗直接写出农民是多么勤劳!
师:太了不起了!老师第一次听到从“白满川”看出农民的勤劳, 这是间接描写吧。你有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
生:没有。
师:老师就是从农村来的。乡村四月, 农民们都在忙着耕种, 稻田平整后灌满水, 水平如镜, 映着蓝天白云, 真是如诗如画。同学们可以想象, 如果田野里长满了杂草, 会有这种景象吗?
生:不会。
【点评:这次生成, 精彩!原因是黄老师俯下身倾听, 倾听学生的思考。正因为有黄老师的倾听, 学生才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创新就蕴涵在种种独特的见解中。如, 写出“农村的特点”, “白满川”间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
师:景和人,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它, 用哪个字?
生:美!
师 (板书:美) :这里景色美, 人的勤劳更美。我们把这种美读出来吧。先酝酿一下感情。好, 能背就背。“《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生:“《乡村四月》, 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摇头晃脑;有的同学面带微笑, 如痴如醉。对啊, 这就是朗诵诗歌。“乡村四月闲人少”, 他们除了忙采桑、养蚕, 除了忙耕田、插秧外, 还忙些什么?除了大人忙, 还有谁也在忙呢?与翁卷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范成大给出了非常好的答案。同学们看过来——— (出示书法作品) 你从这个标题读出了什么?
【点评:黄老师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但是, 不把学习方法当知识传授, 而是融入学习过程, 让学生下意识地运用。】
三、转, 运用学法, 自然迁移
生:我读出来了, 四月份田园的杂兴。
生:不应该这样读。“四时”不是“四月份”, 是指“四个季节”。我读出了这首诗是在写在四个季节里人们的各种兴致。
师:你从哪个词读出“各种兴致”?
生:杂兴。
师:“兴”在这里读做——— (生:x佻n倮。) 指——— (生:兴致。) 我们经常遇到一个词叫———
生:兴致勃勃。
师:老师打老远赶过来给同学们上课, 同学们表现得———
生:兴致勃勃。
师:同学们表现得兴致勃勃, 老师上课的兴致就很——— (生:高。)
师:看, 这个题目, 先说时间———
生:四时。
师:再说地点———
生:田园。
师:最后说内容———
生:杂兴。
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共有60首。这是他晚年隐居乡村写的反映农民劳动和生活艰辛的诗作, 是范成大1900多首诗当中的代表作。这首诗选自他的《夏日诗》。继续刚才那个问题, 除了采桑养蚕、种田插秧, 他们还忙什么?还有哪些人在忙?
【点评:黄老师抓诗题和学生一起做文章, 意味深长。】
生:还有乡村妇女也在忙。
师:从哪句诗读出来的?
生:从“童孙未解供耕织”读出来。
众生:啊?
师:是从“耕织”读出来的吧?是哪些人在“耕织”?
生:大人。丈夫和妇女。
生:大人们白天在忙耕地, 晚上在忙着把麻搓成线。
师:你从哪里读到的?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
生:白天, 大人们出去耕田种地, 晚上又在灯下搓麻织布。
生:我从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读出了儿女在家里承担家务劳动。
师:“当家”是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
生:在家各做各的劳动。
生:应该是做家务事。
生:洗衣做饭。
生:各做各的事。
师:各做各的事, 各有各的本领, 就叫“当家”, 是吧?同学们当不当家?
(生七嘴八舌, 有说“有”的, 有说“没有”的。)
生:我也煮过饭。
师:我们现在主要是干什么?
生:学习。
师:学习是当家吗?
(生七嘴八舌, 有说“算”的, 有说“不算”的。)
师:现在不学习, 将来能当家吗? (生:不能。) 现在好好学习, 好好锻炼身体, 也是在当家呀。今后才能把家当得响当当的。读———
生:“村庄儿女各当家。”
【点评:“当家”是一个难点, 本来就说不清道不明,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何理解?黄老师举重若轻, 巧妙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 把“当家”解得活泼, 解得有情趣, 解得有滋味。】
师:大人们在忙, 小孩子在干吗?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我不明白, 小孩子不懂耕织的事、不懂农活, 为什么还“学种瓜”呢?假如你就是诗中的这个孩子, 你在种瓜时怎么想?同学们想一想, 待会儿我要采访采访。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议论, 交流。)
师:白天, 大人们出去耘禾锄草, 夜晚, 又在家里纺纱织布。大人是忙得不亦乐乎, 小孩儿呢?这位小女孩儿, 你在桑树阴下做什么?
生:我看爸爸妈妈都那么忙, 我也得学点什么。
师:真懂事。在学什么?生:在学种瓜呢。
师:有意思。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看, 那个小男孩蹲在树阴下, 在干什么呢?
生:我在学种瓜。
师:你种的是冬瓜、南瓜、西瓜, 还是苦瓜、黄瓜?
生:我种的是西瓜。
师:好玩吗? (生:好玩。) 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点评:真有意思!这样想象, 这样“移情”, 上千年前顽皮的“童孙”似乎都穿越到了现在, 活在了学生们中间。】
师:范成大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你看, 他先写谁?
生:大人。
师 (板书:大人) :再写———生:小孩, 童孙。
师 (板书:小孩) :这大人和小孩, 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都很勤劳。
生:都很忙。
生:忙得不亦乐乎。
师:用一个字, 就是———
生:忙。
师 (板书:忙) :这么忙, 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开心。
生:很快乐。
生:很高兴。
【点评:第二学段的学生, 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发展。黄老师在着力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同时, 不忘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 而把两者结合在古诗词的学习中, 更是难能可贵。】
四、合, 提升认识, 留有余地
师:这两首诗都有这么一个特点, 都写了乡村——— (生:生活。) 乡村人们的——— (生:勤劳、忙。) 但是, 他们的心情是——— (生:愉快的。) 那就是忙并快乐着。 (板书:忙并快乐着)
师:好, 同学们把这种“忙并快乐着”的情感带到朗读中, 能背诵的就背诵。
(学生或朗读或背诵这两首诗)
师:老师还有两个问题, 《乡村四月》最后一句中的“插田”, 诗人为什么不说“插秧”?《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一句中的“种瓜”, 诗人为什么不说“种豆”“种菜”呢?请大家回家思考。
【点评:黄老师不仅充分领会了编者的意图 (为什么将这两首诗编在同一篇课文中) , 而且于不知不觉中让学生领悟、消化。其次, 课虽已结束, 但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思考, 表明学习并没有结束, 余味无穷。当然, 如果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的或是让学生发现的, 那么, 课的品位就更高一层了。】
【总评:这节课让我们来到了山原, 走进了乡村, 仿佛在世外桃源, 体验“忙并快乐着”的人生真谛。其实黄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忙碌而快乐的“农夫”, 他的这节课给我们的仿佛是粗瓷大碗, 家酿米酒, 然后他的那个豪饮, 让我们感觉一个字———爽!
他的诗歌教学总体来说体现了诗歌教学的规律, 品词韵, 想象情景, 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 让我们一起感受了诗歌的魅力, 让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经典。他重视教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黄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具体地说:
第一, 在这堂课中, 我觉得黄老师是受新课程理念熏陶的教师, 在如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 如何给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象、自由发挥的广阔的天地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在这节课上, 我们看到教师很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究。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走进课堂, 是有他们的体验的,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好, 学生就完全能够自主学习, 否则, 学生会养成一种依赖。如果教师过多地指手画脚, 把太多的理解强制性地“喂”给学生, 学生就没有自己的“咀嚼”能力了, 消化能力也就退化了。所以我们特别需要给学生一个空间, 让学生发问、发挥。
第二, 整节课非常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非常重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呼吁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有“语文味”的课, 而目前一些语文课已经没有“语文味”了。应该说他的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如他让三个学生在黑板上写, 其他学生在下面写, 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我觉得现在的一些语文课, 学生动口多、动手少, 其实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运用中学习。他把学生的自学成果呈现在我们面前, 为下一步的以学定教提供基础。如“桑”“耘”“插”这三个生字的教学, 看似信手拈来, 其实是反映了语文教师的素质和理念, 即使是四年级的学生, 我们也应不放弃对他们写字、识字、学字的指导和训练。黄老师就是在指导学生做这些最基本的训练、最基础的训练, 也是最扎实的训练, 让学生练就了很强的基本功。所以这个环节看似打破常规, 其实真正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再比如读, 他想方设法让学生读书, 这里的读有教师深情描述之后学生想象的读, 有感慨、感叹、感动之后的读, 有恰如其分地评价之后的读, 有巧妙过渡之后的读, 有角色对话、角色体验之后的读, 还有总结、提炼、提升、升华之后的读, 整节课都想尽办法让学生读, 还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 自己去理解, 自己去体会, 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去体会、体验情感。
第三, 我从黄老师的课中, 看出他教学相当的老练。他的老练在哪里呢?他一直在引导学生学习。你看, 他总是在适当的时候, 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提高能力, 而且他的导, 导在疑难处、导在缺失处、导在最容易错的地方。比如学生朗读“绿遍山原白满川”, 一字一顿, 声断气也断。黄老师马上示范指导, 做到声断气不断, 教师范读完学生再读, 明显有了进步, 这就是指导。为什么有的班级学生的朗读能力不强, 有的班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强, 因为我们忽略了在学生学习时对其及时辅导、及时帮助、及时提高, 而常常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样, 学生的课文朗读不好, 教师也不敢范读、教读;学生的生字写不好, 教师也不敢范写、教写等等。一节课后, 学生什么收获也没有。
再比如, 黄老师在巡视的时候, 非常及时地点评, 如“有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有的在与同桌交流讨论”“有的同学根据现在的语言习惯将诗中的词序进行调整”“有的同学在诵读时摇头晃脑, 如痴如醉”等等。这些不是写在他的教案里的, 而是即时发现的。即时发现学生的亮点、优点、缺点、不足、疑惑、疑难, 再即时点拨、点评和帮助, 这样才是真正的教———以学定教。
第四, 黄老师成功地运用比较、类比教学。如《乡村四月》前面两句写景, 后面两句写人, “景”和“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四时田园杂兴》先写大人, 再写小孩, 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很好地运用了比较,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特点,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一节课完成两首古诗的教学, 这是效益。
【古诗三首教案】推荐阅读:
人教版《古诗三首》教案05-30
5课古诗词三首的 教案11-03
十二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07-21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11-04
1.古诗三首06-09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05-29
《4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06-10
(教学反思参考2) 古诗三首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