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种植技术(共14篇)
1 选地与整地
生姜属地下块茎作物, 既怕旱, 又怕涝。因此, 种姜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前作没有种过生姜的坡地种植。
在整地前先用中型或大型拖拉机深翻耙碎泥土, 晒白 (最好能犁翻曝晒几天) 、风化。种植前耙碎、整平, 然后起30~40cm的高畦, 开好排水沟, 畦宽1.00~1.35m包沟。整地时先撒生石灰粉750kg/hm2左右, 再起畦种植 (每畦种植3~4行) 。
2 种姜处理
生姜品种应根据各地土壤、食用习惯或销售地食用习惯等, 充分考虑后进行选择。在桂林市附近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后有食用嫩姜的习惯, 因此最好选择滕姜 (也称黄姜) 。如果外销广东省和广西南部市场, 则可选择木姜。种姜应选根茎肥大、色泽新鲜、姜芽饱满且充分成熟、无病虫、无机械损伤的姜块。时间上应选“冬至”后收获的老熟姜, 老熟姜种有出苗整齐粗壮的特点。此外, 要求收获前7~15d不下雨, 以免在贮存过程中出现腐烂, 也避免播种后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实践表明, 异地育种或直接到外地购种是减少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选好的姜种用20%的草木灰水溶液浸种30min或用1∶15∶120的波尔多液浸种20min进行消毒, 以防治姜腐病 (俗称姜瘟) 。再把已消毒的种姜晒2~3d, 待姜块表面水分消失, 用沙床催芽, 即铺沙5~10cm, 沙子上平摆2~3层种姜, 注意不要摆得太紧太密。如此铺2~3次后, 上面用稻草或麻袋覆盖保温进行催芽;也可放进温床进行催芽。当姜芽长1cm或须根已长出3~4cm时, 即可种植到姜田中。
3 适时种植
露地春种应在清明 (4月初) 后立夏 (5月初) 前播种, 在此期间以早播为好。生姜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0~32℃, 田间土壤湿度以70%~80%为宜。但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 地温达到16℃时即可种植, 此时有利于先长根。选用大棚种植的可适当提早到2月底3月初种植。
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 以疏松的杂肥和人畜粪肥为主。施优质农家肥30~60t/hm2、过磷酸钙450~750kg/hm2、硫酸钾150~300kg/hm2或硫酸钾复合肥 (15∶15∶15) 450~750kg/hm2, 另加锌肥15kg/hm2、硼肥15kg/hm2。播种时将经催芽后的种姜掰成小块, 每小块姜种应有2~4个分枝。每块姜重约50~100g, 每块留1~2个壮芽。用多菌灵800倍液浸种5min, 或敌克松500倍液浸种5min, 或托布津1 000倍液喷洒于姜种表面, 或1%石灰水浸种30min, 消除种块表面病菌后直接播种。
株行距一般为30~35cm。开10cm左右深的种植沟, 种6~9万株/hm2。以收老姜为主的, 用种量为1 500~2 250kg/hm2;收种姜为主的, 用种量为4 500~6 000kg/hm2。采用平摆法播种, 单行种植, 放种时, 姜芽应朝同一方向排列, 以便于日后回收。在施用传统农家肥和深翻土地的情况下, 因生姜前期生长较缓慢, 且植株较矮, 可适当密植, 在6月底后可陆续间隔采收嫩姜, 以获得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种植后, 用细土压紧姜芽, 然后覆盖稻草或其他草, 最后再覆盖1层细土, 以利于保温、保湿、防旱、防冻。
4 及时搭棚遮荫与揭膜
姜种种下后, 应及时搭盖塑料大棚保温保湿, 露地栽培的从5月上旬开始, 即可为姜苗遮荫, 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搭架遮荫、地面盖草遮荫、间作遮荫作物或盖黑色地膜遮荫等多种形式。一般是每2厢搭1个大棚。棚架可用竹木搭成简易框架, 上盖薄膜。横向竹片每隔1.5m左右设1根, 沿纵向在竹片弧型上扎3~4道骨架, 以固定整个棚架。在塑料上用尼龙绳拉紧压实防止风吹棚膜。5月下旬以后气温较高, 当棚内温度高于32℃时应适当揭膜, 或加盖遮阳网、草帘、黑色地膜等遮阳物。9月中下旬应及时收割间套种作物, 拆除荫棚。
5 加强田间管理
5.1 追肥
5.1.1 追施壮苗肥。
以氮肥为主, 露地栽培的播种后40~50d, 姜苗长至10~15cm、5叶1心、并有1~2个分枝时追第1次肥, 即壮苗肥, 用4.5t/hm2农家肥加尿素75kg/hm2对成淡肥水浇施厢面。
5.1.2 追施转折肥。
在立秋前后露地栽培的生姜, 当苗长至30cm、有3个分枝时追第2次肥, 即转折肥。此时既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 也是吸收养分的转折期, 自此以后, 植株生长加快, 并大量积累养分形成产品器官, 因此, 对肥水需求量增大。为确保生姜高产, 结合第1次选采嫩姜及姜田除草, 进行第2次追肥。用粉碎的饼肥450~750kg/hm2、硫酸钾复合肥375~750kg/hm2, 或施优质腐熟人畜粪7 500kg/hm2加硫酸钾复合肥 (15∶15∶15) 375~750kg/hm2。在姜苗的一侧距植株基部15cm处开1条施肥沟, 将肥料撒入沟中、并与土壤混匀, 然后覆土封沟、小培土, 最后浇透水。以后每隔30d左右根据姜苗长势情况进行追施。施肥时注意不要淋到姜苗上, 以防伤根烂叶。结合追肥进行培土, 一般整个生长季节结合浇水施肥进行2~3次培土。培土时从畦沟起土, 使原来的畦沟深度达到30cm以上, 以利排水。每次培土量不宜太多, 高度为3~5cm左右。大培土时厚度可达10~15cm。
5.1.3 追施壮姜肥。
露地栽培的在9月上旬, 当姜苗具有6~8个分枝时, 即根茎迅速膨大期, 可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第3次追肥, 即壮姜肥。一般施硫酸钾复合肥 (15∶15∶15) 375~450kg/hm2或施优质腐熟人畜粪7 500kg加硫酸钾复合肥 (15∶15∶15) 375~750kg/hm2。在土壤肥力高, 植株生长旺盛的姜田, 则应少施或不施氮肥, 改用12∶12∶17的小狮马等复合肥, 防止茎叶徒长而影响养分积累。
5.1.4 锌肥和硼肥作基肥或根外追肥。
缺锌、缺硼的姜田在施基肥时, 一般施15~30kg/hm2硫酸锌、7.5~15.0kg/hm2硼砂, 与细土或有机肥均匀混合, 播种时施在播种沟内与土混匀;如作追肥和叶面喷施, 可用0.05%~0.10%硼砂溶液750~1 050kg/hm2, 分别于幼苗期、发蔸期、根茎膨大期喷施, 或施用钾宝等冲施肥, 既增产又可以预防姜瘟病。
5.2 中耕除草
化学除草可用25%的除草醚可湿性粉剂, 采用喷雾法, 用15kg/hm2左右, 加入1 500kg/hm2清水配成药液, 于姜播种后, 趁土壤湿润时将药液均匀地喷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 倒退操作;或用丁草胺1.875kg/hm2对水1 125kg/hm2喷于畦面;也可用杜尔、拉索等药剂。第1次喷除草剂20~25d后再喷1次。
5.3 排灌
遇到连续阴雨天, 姜地应及时清沟排水, 避免姜地渍水影响根系生长并引起病害、烂姜。遇到干旱时, 应在早、晚及时灌跑马水。
5.4 病虫害防治
5.4.1 病害。生姜主要病害有姜腐病 (姜瘟) 、叶枯病。
防治方法:尽量选用前作没种过姜的地块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用无病姜种;选择排水良好的壤土;平衡施肥, 施用腐熟有机肥, 清洁田园。盛夏棚室短时间密闭, 高温消毒。未发病前用姜瘟灵、敌瘟灵、炭疽福美等轮换使用, 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新植霉素1 0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2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也可用托布津1 0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代森铵1 000倍液交替使用防病, 每隔7~10d防治1次。以上药剂安全间隔期在7d以上。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 发病初用90%姜瘟宁300倍液、401抗菌剂、2万倍农用硫酸链霉素对水淋蔸、灌水, 或50%代森铵、多菌灵或托布津1 000倍液喷雾或淋蔸, 或用0.6%波尔多液喷雾或用敌克松1 000倍液淋蔸。根茎腐病发病初期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安全间隔期10d以上) 、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安全间隔期3d) 防治。
5.4.2 虫害。
生姜虫害主要有黄条跳甲、钻心虫 (姜螟) 、袁叶虫、姜蛆、甜菜夜蛾等。对生姜虫害最好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 如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推广使用性诱剂和黄板、覆盖防虫网、人工捕杀害虫等, 若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应特别注意安全间隔期。姜螟如姜蛆用敌百虫或辛硫磷进行叶面喷洒防治。姜螟在幼虫3龄前用5%杀虫双颗粒剂点心、25%杀虫双水剂200倍液灌根防治, 以上药剂安全间隔期15d以上;还可选用90%固体敌百虫750~1 500g/hm2、80%敌敌畏乳剂1 500~2 225m L/hm2、40%乐果乳剂750~1 500m L/hm2、20%灭扫利乳油1 000~2 000倍液、10%兴棉宝乳油1000~2 000倍液交替喷叶或灌心。甜菜夜蛾可用10%安打乳油2 500倍液, 或5%夜蛾毖杀与菊酯伴侣配套使用, 对甜菜夜蛾有特效, 还可用5%抑太保等。
6 采收和贮藏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姜商品成熟度采收, 时间一般在第1次施肥培土20~30d后, 苗高30cm左右。子姜长度达10cm、直径1cm以上, 即可开始少量间隔采收, 同时将老姜一次性采收。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露地栽培的生姜最迟在6月底、7月初可采收原来作种的老姜, 7月至8月上中旬可大量采收嫩姜上市。当年新长的嫩姜 (也称仔姜) 也可在初霜来临前收获, 收获时可带有少量潮湿泥土, 不用晾晒直接利用地窖、防空洞、山洞或坑埋进行贮藏。贮藏的关键是满足贮藏温度为15±2℃, 相对湿度为90%~95%。
参考文献
[1]王凤英, 陈志明.无公害生姜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 2007 (2) :23-24.
[2]于千桂.生姜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 2009 (1) :18-19.
[3]王冀.生姜贮藏保鲜技术[J].农家顾问, 2009 (7) :58-59.
一、采收
用于储藏的生姜,一般在霜降至立冬时采收。过早采收的生姜组织柔嫩、含水量较高、辣味淡、不耐储藏;过迟采收,则易在田间受冻。适时采收的生姜,根茎已充分膨大、纤维较多、含水量较低、辣味较重,产品耐储。收获生姜应选在晴天或阴天的早晨进行,雨天和雨后采收的生姜含水量太高,不耐储;最好也不要在日晒下采收,以免日晒过度。一般要求姜块不带泥,采后要在田间稍加晾晒,但不宜在田间过夜。收获后应及时下窖储藏,下窖前把茎连同叶片一并掰掉,并进行严格的挑选,剔除组织过嫩、机械损伤、姜瘟等不耐储的产品。
二、储藏
1.储藏条件: ①温度。生姜是具有典型生理休眠的蔬菜。刚采收的生姜,表皮易脱落,呼吸旺盛,储藏初期容易积热,必须注意保持有效通风,避免生姜热伤。在入储后约1个月内,生姜根茎逐渐老化,皮肉相合不再脱皮,剥除茎叶处的疤痕也逐渐长平,顶芽生长圆。这一过程是加强生姜耐储性的过程,叫作“圆头”。“圆头”期间,要求保持 20℃左右的窖温,还要通风良好。以后适宜窖温为15℃左右,温度低于10℃时易受冷害,温度过高又易加速生姜腐烂及发芽。②湿度。生姜储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90%~95%。湿度过低时,生姜易失水萎缩,造成耐储性和抗病性下降;而湿度过高又易发芽或腐烂。所以,生姜储藏期内应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管理。
2.储藏方法:①井窖储藏。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适合采用井窖储藏。选择土层深、土质黏重的场地挖一个深约3米的井窖,在井窖底部挖两个高约 1.3 米,长、宽各约1.8米的储藏室,每个储藏室可储藏生姜 750公斤。储藏时先用湿沙铺底,将姜块散堆在窖内,一层湿沙一层姜,最后上面再用一层湿沙覆顶。储藏初期因姜块呼吸旺盛,窖内温度较高,不要将窖口完全封闭,要保持通风。初期收获的姜脆嫩,易脱皮,要求温度保持在20℃以上,使姜愈伤部位老化、疤痕长平、不再脱皮。以后温度控制在15℃左右。冬季窖口必须盖严,防止窖温过低。储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以防姜块发生异常变化。②坑藏。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一般挖坑储藏。将挖坑挖出的土围在坑口四周,拍实作为土墙,坑底直径 2.0米、坑口直径2.3米、坑深2.3米,每坑储姜量约5000公斤。储量过少时,因受气温影响较大而难以保温。每500公斤生姜中应插入一把用芦苇或细竹捆成的通风束,其直径约10厘米。姜块在坑内散堆至坑口,呈馒头形,姜块上覆盖姜叶并加盖一圈土。以后视气温下降情况分次添加覆土。覆土上方用稻草制成顶盖防雨,四周挖排水沟。储藏初期注意通风散热,防止窖温过高,以后应用土填补裂缝,防止冷空气侵入。此法将生姜储藏越冬后,一次出窖,调运各地供应市场。也可进行二次储藏,储藏时可采用沙藏法和浇姜法。③沙藏。沙藏是将出窖后的生姜与沙层积在窖内,按1层沙1~2层姜块码放成宽度1.0~1.5米、高度不超过1米的长方体垛,每垛约1200~2500公斤。垛中间应插入一把用芦苇或细竹捆成的直径约10厘米的通风束,并放入温度计,可随时测量垛温。垛的四周用湿沙密封,应注意夏季通风散热和冬季覆盖防寒。沙子太干时可以浇水以防止生姜根茎干缩。④“浇姜法”储藏。选略带坡度的地点,上方设置能透光的荫棚,地面放垫木,垫木沿坡向排列。调入的姜经挑选后倒立整齐地排列在漏空的筐内,筐码在垫木上,一般为2~3层。荫棚四周设风障。以后视气温变化情况每天向姜筐浇凉水1~3次,每次必须浇透,使之维持适当的低温高湿环境,促使生姜发芽生长,维持正常的代谢机能,使根茎基本不变质。最后有的茎叶可达0.5米高,叶色葱绿。入冬后,茎叶自然枯黄,此后应将原筐转入储藏库,注意防冻,使姜块再次越冬后供应至春节之后。在浇姜期间,如果发现姜块发红,表明根茎即将腐烂,应及时处理。
三、防病害
1.侵染性病害:①姜腐烂病。又称姜瘟,为假单孢杆菌属病原细菌侵染引起,该病不仅在田间发生,也可在储藏期发生。受害生姜的根茎病部初为水渍状、黄褐色,继而失去光泽、软化腐烂,最后仅留外皮。此时,腐烂组织变为白色黏稠汁液,有恶臭气味。病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8℃。该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搞好田间管理;生姜入窖前进行严格挑选,剔除带菌病块;采收、运输过程中避免机械损伤;储藏过程中应加强温湿度管理。②霉菌病。霉菌病是在生姜表面出现一层黑斑块或烂皮,在块茎受伤、环境又适宜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随着病情的发展,白霉菌和黑霉菌逐渐向块茎内渗透。防治方法是做好储藏窖的消毒工作。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烟熏和在窖内撒施一定量的生石灰两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
2.生理病害:生姜在储藏过程中,由于冷热不均,通风不当,冷空气突然进入储藏环境,使生姜在生理上发生劣变而受冻,这是一种由低温引起的生理病害。受冷害后的姜块呈水渍状,严重时很快就腐烂变质。防治方法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在生姜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不能采收过迟,避免田间受冻;二是在储藏过程中应注意天气的变化,加强防冻保暖措施;三是储藏温度下降到8℃左右时,要在姜窖上面盖上稻草保温,开始盖5~7厘米厚的稻草,以后随温度的下降逐渐加厚稻草,最后盖上泥土。
(湖北 殷莉)
姜是生活中常见到的一种厨房调味品,除了用来做调味品,姜还可以入药,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图片加载失败,点击重新加载
但是往往家里买回来的姜,放的时间久了,不是干瘪了,就是烂掉了,那么,有什么更好的储存办法呢?
生姜简易贮藏四法:
1、坑埋贮藏: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多用坑埋法贮藏生姜,坑的深度以不出水为原则,一般1米深,直径2米左右,上宽下窄,圆形或方形均可,一坑能贮2500公斤左右。覆土总厚度为60厘米至65厘米,以保持堆内有适宜的贮温为原则,坑顶用稻草作成圆尖顶,以备防雨,四周设排水沟。北面设风障防寒。
贮藏中的管理,既要防热,又要防寒。入坑初期温度容易升高,不能将坑口全部封闭,开始1个月内,要求保持较高坑温,需要20度以上,以后保持在15度左右即可。冬季坑口必须封严,严防坑温过低。贮藏中要经常检查姜块有无变化,坑底不能有积水。
2、泥沙埋藏:埋藏坑有砖、石等在仓库或地下室内垒成,高度约0.8米,宽1米左右,长度不限,贮藏时先在坑底铺一层厚约5厘米,含水量在10%左右的泥沙,最后用泥沙覆盖,不使生姜暴露在空气之中。
3、防空洞贮藏:一层沙一二层姜,码成1米高、1米宽的长方形垛,每垛1250-2500公斤,垛中间立一个用细竹竿捆成的直径约10厘米的通风束,井放入温度计,以便测量垛温。垛的四周用湿沙密封,封完垛后,掩好洞门,洞上留气孔避免冷风吹入。
炎生姜水,因以取姓!
炎帝姓姜,勤于劳作,种植一物,个大味足,取名为姜!
有朋友又在偷笑:栗子兄,纵横深度很可以呀!一不小心就五千年哦!
哈哈,作为炎黄子孙,至今依然享受先祖恩泽,尊崇叩谢,虔诚跪拜!此虔此尊,由衷从心,因为,我们村的乡亲们正在勤于生产研究和继承发展炎帝的物种发现呢!
曾经因村小而被迫更名,无一史姓而赐名小史家的小村庄,可是今非昔比,屡屡拔得乡镇致富头筹!当红榜彩贴、横幅飘扬时,众乡亲勤劳致富的热情,怎一个火字了得,那可是火上加火,炎热高涨哦!
小史家村虽然无大山,可是北、东、南,三面丘高,西面泊地,新近整修的三个池塘和三个大口井,基本满足了生产用水,有水有田,经过几十年承包种植筛选,终于找到了适合我们村种植的农作物:姜!
生长中的姜,高若半米,一片郁葱茂盛,单株长相很似富贵竹,新产的鲜姜,层叠金黄,象一块块金疙瘩!今年发现有姜花,富贵花开,财富将来!预祝乡亲们能卖个高价位,再创个好收成!
姜的生产不仅要有充足的水份供应环境,更要有恒低温、恒潮湿的储存条件!
北山、南山、红顶、东顶、大天子、小天子,虽然都不高,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刷,形成的东沟和西沟,能有十几米深,而且沟沿土质为硬挺的粗石磅,很适合挖窑储存!出把力气,对从不惜力的乡亲们来说,那可是眼都不眨,不怵不畏,不惧不怕的!
当看到一人多高,一米多宽,几十米深,弯转前进的窑洞时,还是震撼不已,真象相当年游击小日本鬼子的.地道;那窝式窑室,与武尊法师面壁修炼的圣洞也很有些类似!钎镐印迹清晰可见,远观竟错觉武功招式、绝学秘笈!
栗子兄,你武侠小说看多了吧,你还知道这是二十一世纪的第十六年吗?别介,若是身临其境,你不想东邪黄药师,也要想西毒欧阳峰哦!
若是俺有北丐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保准帮乡亲们破石碎磅,震掌一击!这一钎一镐敲出来的窑道和窑室,那得要流下多少汗水哦!唉呀呀,俺的乡亲们,你们如此勤劳,怎不感动财神爷呢!
如今家家手扶农机,户户新房新装,现代化的新农村已有雏形,往日因贫穷而苦闷的小山村,如今却是生机勃勃,出手阔绰!年收入从几万到几十万,屡创新高!今年还在秋收,明年的规划已在盘算中呢!哈哈,乡亲们各有绝招,宛若诸葛出师谋略,伯温战前运筹!
乡亲们的喜悦写在脸上,甜在心里,勤劳远近闻名的小山村,终于丢掉瞎忙活的破帽子,老一辈勤劳的基因,与新一代敢闯的胆略相结合,奇迹就这样创造出来了!村小财主多,人少大亨多,哈哈,你可别怪俺村的乡亲们财大气粗,人到了一定的境界,眼界和底气,那就该是不一样的哦!
一个炎字为火上加火,这是炎帝的勤劳基因,也是乡亲的勤劳热情!五千年前华夏先祖的启智开朦和百户小村众乡亲们的科技致富,却能连在一起,这不是纵横捭阖,而是古今实际哦!
胖栗子禁不住诗兴又大发,今个来段新词古韵,尊圣悦亲:
紫苞盛催,金宝层累!
日本近畿中国四国农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连续19天给实验鼠投喂姜酮醇,剂量为每1千克体重投喂50毫克姜酮醇,
研究人员然后继续给这些实验鼠投喂葡萄糖,剂量为每1千克体重投喂2克葡萄糖。1个小时后的测量结果显示,这些实验鼠的血糖平均上升值为147.3毫克/分升。
1、姜种准备
1) 选种
选择块大、芽多、无病虫害的新鲜姜块作种。一般每亩 (1亩=1/15ha) 需姜种300~350kg。
2) 晒种
播前, 先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姜种30min消毒, 再用麻袋闷3~6h, 接着晾晒2d, 并且每天早晚各翻动1次, 然后在屋内堆放4d, 温度保持在15℃。这样反复晾晒, 堆放3次, 有利于姜种萌芽。
3) 催芽
将风干的麦壳、谷壳等用1%石灰水喷湿 (湿度以70%为宜) , 在棚室内的地上铺10cm厚作为垫料。在最后1次晒姜种后, 趁姜种还热时将姜种摆在垫料上, 一层一层地排摆, 堆高1m, 最上层覆盖5m厚的干净稻草, 再覆盖地膜或塑料膜。温度保持在20℃, 湿度在75%, 进行遮光催芽。待姜芽长到1cm长时, 即可播种定植。
2、整地施肥
1) 作埂
选择2~3年未种过生姜的肥沃地块种植。深耕40cm, 按2.5~3m开厢, 与厢面垂直作埂, 埂距60cm, 埂宽30cm, 沟深30cm。每亩沟施石灰15~50kg与土壤混均消毒。作埂时, 先在厢边上取土垒一条土埂, 用脚踏实埂顶并捶紧埂两边。然后再按埂距垒第2条埂, 以此类推。
2) 重施基肥
生姜耐肥, 作埂后在沟内按每亩施草木灰40~50kg、农家肥1.5~2t。然后翻挖整细。
3) 定植
定植前, 姜需切块, 每块留芽二三个, 切后立即沾一层新鲜草木灰消毒。姜芽向上, 按株距15cm左右栽植, 每亩栽植8000塘左右。栽完再用复方姜瘟净200倍液浇定根水, 用量以湿遍姜块周围泥土为度。待水渗下后再覆盖一薄层细土, 以盖严芽尖为度。然后覆地膜保温保湿。不盖膜也要盖1层谷壳或麦壳。
3、田间管理
1) 保温
出苗前一般不揭膜通风。前期如遇晴天高温, 在上午9时左右揭膜, 日落即盖。白天气温稳定在20℃后便可揭除薄膜。
2) 追肥
姜苗发侧枝3个左右时结合培土追提苗肥1次, 每亩用尿素10kg加5kg硫酸钾。进入生长盛期后, 追肥3次, 每次每亩施复合肥15~20kg。
3) 培土软化
每次追肥水之后, 对姜根进行培土, 以防倒伏和促姜软化, 削取埂两面的泥土培土, 厚度以不见根茎露出土面为度。削土时插刀一定要削到埂基部。每发一批侧枝就应追肥1次并削埂培土, 直到将埂变成沟为止。
4) 遮荫
在高温季节来临之前, 在姜垄畦上架好遮阳棚, 盖上遮阳网, 防止强光直接照射姜苗, 可降温保湿, 起到遮阳软化的作用。覆盖时间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 姜苗出土达50%时开始, 8月下旬去除。以遮荫60%为宜。
5) 浇水
生姜不耐旱, 遇干旱要及时浇水, 长期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在太阳出来前进行。
4、病虫害防治
生姜易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是姜瘟病。栽培时, 用复方姜瘟净200倍液对土壤、姜块消毒。6月下旬开始, 每10~15d用复方姜瘟净200倍液灌根1次, 基本可控制发病;也可用90%姜瘟灵300倍液或65%代森锌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交替灌根, 每亩每次约用300kg药液。
虫害主要有姜螟、小地老虎、毛虫等。从出苗至7月下旬加强防治, 一般每隔10d左右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10%安打乳油2500倍液或辛硫磷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5、采收
关键词:生姜;病虫害;防治技术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osc)为姜科植物,别名姜、大姜、白姜。 以根茎入药,味辛,性温,归肺、胃、脾经,具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解毒之功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1 病害
生姜常发生的病害有腐烂病、叶枯病、炭疽病、沤根病等。
1.1 腐败病(ginger soft rot)病原菌是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由细菌病害黄单胞杆菌属和假单胞杆菌属引起的病害。又叫姜瘟、姜软腐病、主要为害块茎。初期茎基出现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没有明显边缘的斑,后渐软化腐烂,仅留皮表,病姜内充满灰白色恶臭汁液。后期块茎全部腐烂,地上部叶片凋萎,叶尖、叶脉先黄色后褐黄干枯,叶缘卷曲,病叶早枯。
防治方法:①腐烂病是再浸染性病害,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用塑料袋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千万不要随地乱扔。②病穴用消石灰填充消毒,也可用1/100的80%土菌清可湿性粉剂或30%倍生乳剂对水800倍液灌注病穴内,用捻子泥封穴砸实。③对周围株、地表喷淋200mg/kg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52%代森锌·王铜)可湿性粉剂、10%络氨铜乳剂500倍液用来。④对提前收获的病姜块,不能在公用水池中淘洗。病姜秧不要随地乱扔,应集中处理,也不要沤肥。
1.2 斑点病(phyllosticta sp.),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叶点霉属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白斑,梭形或长圆形,中央变薄,易破裂或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似星星点点,病斑上可见针状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①发病初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剂600倍液,或菌毒迪水剂2000倍液,或30%菌无菌(乙蒜素)乳剂1000倍液喷洒,7d喷1次。
1.3 炭疽病(Colletotrichwm sp),由半知菌亞门真菌毛盘孢属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多先在叶尖及叶缘出现病斑,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后扩大成梭形或椭圆形、不规则形褐色云纹状斑,数个斑连成一块,使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同斑点病。
1.4 叶枯病(Helmonthopourium sp.),由半知菌亚门真菌长蠕孢属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多在暴雨之后发生。初期叶片呈暗绿色,逐渐变厚有光泽,叶脉间出现黄斑并渐渐扩大,使全叶变黄而枯凋。病斑表面呈黑色小粗点状。
防治方法:①暴雨后,叶面上及时用1∶1∶150波尔多液连喷2~3次。②发病初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灌蔸或用1000倍液叶面喷洒。也可用30%菌无菌(乙蒜素)乳剂1000倍液喷洒。
1.5 沤根病,为非生物病害。受害植株矮小,不发棵,分枝少或不分枝,叶片由下向上变黄,上卷成筒状,严重时萎蔫凋枯,须根黄褐色水渍状,与姜瘟病相似,但根茎不腐烂,闻不到臭味,不传染。
防治方法:①遇到暴雨和连阴雨应及时疏通畦沟和地边沟,防止田间积水。②天一放晴及时中耕放墒或田间撒草木灰除湿提温。③对植株喷布农家液肥300倍液或新丰8号400倍液,及TA增产粉1000倍液或生根粉4g,硝钠·萘乙酸5ml对水40kg喷,或用30%菌无菌(乙蒜·素)+春雨1号1500倍液。7d喷1次,连喷2次以上。
2 虫害
生姜上常发生虫害有猿叶虫、姜螟(玉米螟)、黄曲条甲、小地老虎、姜弄蝶等。
2.1 猿叶虫。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姜叶。被害叶上有许多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叶片呈网状,只留叶脉和叶柄。
防治方法;发现为害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剂2000倍液,或40%毒马乳剂(跳拔)1500倍液喷洒。
2.2 姜螟(即玉米螟)。以幼虫钻生姜茎秆为害,造成受害以上部分枯死。
防治方法:①发现受害茎秆立即剪除捉虫。②姜螟卵孵盛期,可在姜田释放玉米螟赤眼卵蜂1万~3万头/667m 2。在卵孵盛期蛀入茎杆前,用0.5亿~1亿/ml活孢子的杀螟杆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亿/g的白僵菌活孢子撒姜心叶内。③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6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1%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剂1500倍液,或15%毒赛尔(毒·高氯)乳剂1000倍液喷淋。
2.3 小地老虎。以幼虫为害,3龄前在植物或杂草心叶幼嫩部分为害,3龄后入土潜伏地表,咬断幼苗,甚至把断株拉入土中。
防治方法:①用90%晶体敌百虫200倍液,喷在切碎的新鲜菜叶上,傍晚堆放于田间。②用90%晶体敌百虫250g或2.5%氟虎(三氟氯氰菊酯)乳剂50g,对水少许,拌入5kg炒香的麦麸中,傍晚撒于作物行间。③用成年泡桐叶,在200倍液的90%晶体敌百虫药液中浸泡后,傍晚扣放田间诱杀。④于幼虫未入土前,在田内及田边杂草上、土块上喷布20%速灭杀丁乳油1500倍液灭虫。⑤发现新被害株可在早上日出前扒土捉虫。
2.4 姜弄蝶:以幼虫取食姜叶,造成缺刻,严重时可食光叶片留下叶脉。
2. 大好江(姜)山,从此算(蒜)起。
3. 一姜入喉风寒去,一家用姜益百寿。
4. 指点“姜”山——姜老大。
5. 姜是老的辣,选姜当然要选姜老大!
6. 来自农家,健康天下。
7. 姜,还是姜老大的辣!
8. 辣清姜,辣八方,香世界,腊八蒜。
9. 谁不认识我——姜老大!
10. 长吃蒜和姜——生活更健康。
11. 奥运会中展雄风,舍我其谁姜老大。
12. 万里姜山红似火,蒜来蒜去有你我!
13. 御寒“姜老大”,健康美(真)滋味。
14. 姜老大——选姜就选姜老大。
1.把姜洗干净,姜不要剥皮,切成细末,切好后放入捣蒜器中捣碎,姜皮不太容易捣碎,可以多捣一会儿。
2.捣碎的姜末,放入锅中,大火煮沸10分钟,倒入洗脚桶。最好是洗脚木桶啦,因为木桶有深度,可以泡到膝盖的位置,小腿有很多穴位,热刺激对身体好的,另外木桶保温性很好。
3.泡完脚,接着就开始刮痧,论坛里也有人分享了刮痧瘦腿的反馈,看了都是很有用的。
4.刮痧前首先用浴巾热敷双腿,如果泡脚和刮痧间隔时间很短,那可以不用热敷,因为泡脚后会出很多汗,毛孔都打开了。
5.然后抹精油,手心打转将精油搓热,涂匀小腿和大腿就可以了。如果没精油,也可用橄榄油或者是润肤露代替;如果没刮痧板,也可以用圆边的勺子代替。
6.抓揉腿上脂肪,用力按摩敲打,这一步刚开始会小疼,那个刮痧瘦腿的帖子里也很多人说会疼,是正常的
7.接着刮痧,刮整条腿,每一侧刮50下。
一、母姜培育
1. 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的微酸性砂壤土田块栽培。耕地前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并配施少量化肥。一般亩施腐熟堆厩肥或沼渣12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25千克。然后深耕25~30厘米,人工细整,按行距120厘米挖南北向种植沟,沟深15厘米。同时,挖好中心畦沟和环边深沟,使畦沟与边沟相通,以利于排水。
2. 选好种姜,适时定植 选择无病虫,色泽金黄、新鲜,有1~2个壮芽的山东大姜做种姜。每亩栽1800株左右,每块种姜重60~70克,每亩用种量120千克。
立秋前后进行定植。定植前一天浇透底水。种姜排放时,按株距30厘米左右倒放于种植沟内,姜块与种植沟垂直,姜芽位于沟底,再用手轻轻把姜块按入泥中。然后覆细土2~3厘米厚,再盖1层5厘米厚稻草。
3. 分期追肥,分次培土 生姜耐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多次追肥,追肥做到少量多次。当完全叶新展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沼液10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间隔15~20天进行第二次追肥,亩用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加尿素10千克;当姜苗具有6~8个分枝时进行第三次追肥,亩施沼液8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
植株生长期间要结合中耕除草和施肥进行多次培土。一般在晴天下午4时后培土,逐渐将种植沟变成畦,防止根颈露出地面。
4. 科学管水,排涝抗旱 生姜怕干旱又忌渍水,整个生长期间必须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清沟排水;干旱季节可在早晨或傍晚灌跑马水,水层控制在畦沟底,忌灌入姜沟或种姜部位,避免引起姜块腐烂、死苗。
二、覆膜越冬
覆膜能使母姜安全越冬,避免冻害,又能让来年的嫩姜早生快发。立冬过后,生姜茎叶开始枯黄,当90%以上的植株枯黄时,选晴天傍晚割去地上部分(注意切口与畦面相平),于第二天下午选用1米宽、0.008毫米厚的黑色地膜进行覆盖。覆膜时要将膜平铺拉直使之平贴地面,膜四周要压实,在垄膜上每隔2米左右压1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
三、嫩姜培育
1. 破膜揭膜 惊蛰前后嫩姜开始萌发,姜苗长平地膜后及时破膜。当出苗率达到50%~60%时,选择无大风的下午揭膜,以免伤及姜苗。
2. 追肥培土 揭膜后,結合中耕培土,每亩追施商品有机肥200千克、硫酸钾50千克、尿素5千克。当主苗长出1~2个分枝时,结合培土,每亩施沼液10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25千克。
四、主要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主要病害为姜瘟病,采取综合措施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切断病菌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农业防治:一是采用轮作换茬。病原可侵染茄科作物,因此生姜不能与番茄、茄子等茄科作物轮作;对已发病的地块,必须间隔4年以上才可种植生姜。二是及时铲除中心病株。当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挖除中心病株以及四周0.5米范围以内的健株,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施生石灰。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每株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0.5千克,连续灌3~5次。
2. 虫害 生姜生长期主要虫害有姜螟虫、地老虎等。要根据病虫测报,在姜螟虫大发生前用0.5%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和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交替喷施,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防治地老虎,可每亩用2.5%敌百虫粉剂1.5~2千克拌细土10千克,或用3%毒死蜱颗粒剂4千克,进行撒施(或沟施)。
五、采收
夏至时节,生姜形成株丛,处于根茎旺盛生长期,此时嫩姜组织鲜嫩、含水分多、辣味轻、品质好,应及时采收上市。收获时将生姜整株挖出,轻轻抖落根茎上的泥土,分级采收。先摘去种姜和母姜,再剪去嫩姜地上部茎叶,除去须根。采收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以免碰破、折断嫩姜茎块,影响商品性。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云霄县农业局 邮编:363300)
1.1大拱棚选址
大拱棚宜建在地势稍高、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块。生姜对土壤要求较高, 最好选择土壤腐殖质含量高, 保水保肥力强, 排灌方便的地块。大拱棚宜南北走向建设, 宽度15 ~ 20m, 以利于机械化操作。
1.2整地与土壤消毒
大拱棚土地要深翻30 ~ 40cm, 最好在冬季封冻前耕翻, 冬季低温能有效杀灭病原、虫卵, 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耕翻前施足基肥, 一般施生石灰50kg/667m2、过磷酸钙50kg/667m2, 充分腐熟农家肥5000kg、复合肥100kg。为有效防治生姜软腐病 (姜瘟) 、线虫等病虫害, 对连续种植2a以上的地块要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土壤消毒宜选用棉隆、氯化苦、威百亩等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标准的无残留、无污染农药。土壤消毒后至少2周方可进行种植。
1.3选择种姜与催芽
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大拱棚栽培的生姜主选品种是面姜。该品种品质好、产量高。种姜要选择块大、粗壮、有光泽、肉质鲜黄, 不干缩、未受冻、不腐烂、芽头饱满、无病虫害的姜块。种姜选好后要晾晒2 ~ 3d, 并进行2次选种, 剔除皮色发暗、表皮受伤、肉质变色和姜肉松软、有病虫害的姜块。催芽前用0.5% 的高锰酸钾容液对种姜浸泡消毒20 ~ 30min, 晾干后, 上火炕催芽。经催芽后再播种, 苗齐苗旺、植株健壮、产量高。种姜催芽一般在1 月下旬进行。火炕催芽期间, 姜堆内部温度应掌握在25 ~ 28℃。催芽期一般经过1 个月左右, 姜芽长约1 ~ 2cm时结束催芽, 并进行定芽, 将大片种姜掰成70 ~ 100g重的小块, 每块种姜一般只保留1 个粗壮的姜芽, 其余姜芽全部掰除。
1.4起垄与定植
大拱棚种植生姜一般70 cm为一垄, 垄高40cm, 沟宽30 cm。沟底施入腐熟的豆饼150kg/667m2, 未经土壤消毒的大棚, 还要施入噻唑磷、灭线磷、阿维菌素等农药, 并与土壤拌匀。起垄要顺直并压实, 保证浇过水后不蹋陷, 沟底要平整, 保证浇水顺畅。定植前15 ~ 20d封棚, 以利提升地温、促进土壤熟化。定植时间为2 月下旬, 选晴暖天气的上午进行定植, 在沟底开10 ~ 12cm深的小沟, 按株距20 ~ 30cm的距离定植, 姜芽统一朝向西南或东南方向摆放, 后抚平沟底, 保证覆土厚度4 ~ 5cm, 并立即浇1 次透水。水渗下后, 喷洒1 遍除草剂, 加盖小拱棚地膜, 可一垄一膜或两垄一膜, 以利保温保湿。姜苗出齐后, 要根据光照情况及时戳破地膜放风, 以免高温灼伤幼苗。
2 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2.1田间管理
2.1.1土肥水管理
基肥一次性施入后, 姜苗在2 个分枝前一般不需要追肥。姜苗具有2 ~ 3 个分枝时进行第1 次追肥, 以后每隔20d左右追肥1 次, 共追3 ~ 4 次。一般每次追施三元复合肥20 ~ 30kg/667m2。追肥时要注重多施含钾量高的肥, 以利根茎膨大。根据苗情可配合浇水, 冲施液体肥。没有经过土壤消毒的大棚要结合浇水, 冲施杀灭根结线虫的农药。生姜喜湿润但忌积水, 生长期内要及时适当浇水, 始终保持土壤湿润而不干旱, 有条件的可使用滴灌。生姜培土要与追肥相结合, 一般要进行“2 小1 大”共3 次追肥。前期可结合划沟追肥进行2 次“小培土”, 以新生分枝上的嫩姜不裸露为宜。待姜苗具有6 ~ 7 个分枝时进行1 次“大培土”, 原来的姜垄变为姜沟。每次追肥培土后, 不宜立即浇水, 要在培土后2~3d后浇水, 以利生姜培土机械损伤愈合, 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机率。
2.1.2温度管理
生姜喜温, 生长期适宜温度22 ~ 28℃, 移栽定植后大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8 ~ 30℃, 夜间18 ~ 20℃, 大棚内温度高于33℃, 应及时通风降温, 以免高温灼伤姜苗。
2.2病虫害防治
大拱棚栽培生姜虫害主要有姜螟 (钻心虫) , 可用50% 杀螟松乳油600 ~ 800 倍液、80% 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90% 的敌百虫晶体800 倍液喷雾防治。病害主要有软腐病 (姜瘟病) , 要以防为主, 一旦发病, 要及时拔除病株, 并对病穴进行消毒处理, 以免病原扩散。病穴消毒可用采用5% 漂白粉液或100 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 倍液, 每穴灌注0.5 ~ 1L。预防软腐病发病, 可用77% 可杀得400 ~ 500 倍液或姜瘟宁800倍液喷雾, 每隔7 ~ 10d1 次, 连用2 ~ 3 次, 能有效控制姜瘟病蔓延。收获前15d严禁施用任何农药。
3 收获和总结
大拱棚栽培生姜的采收主要根据新姜姜体生长情况和市场价格决定。一般在7 月份生姜具有15 ~ 17 个分枝时, 就可开始收获上市, 产量2000 ~ 3000kg/667m2。一般情况下, 早收获产量低, 但价格高。 若市场价格过低, 可延迟到8、9 月份采收, 产量可达6000 ~ 7000kg/667m2。
2. 奥运看中国,吃姜瞧老大。
3. 姜老大,还数“姜老大”。
4. 健康又地道,每天少不了。
5. 姜老大还是老的辣。
6. 知道姜老大么?他可是专为生姜大蒜办理出国护照的!
7. 姜蒜生活味,老大嫩幼知!
8. 天天姜老大,防疾甲天下。
9. 姜须逊蒜三分白,蒜却逊姜一段。
10. 姜老大,姜驰天下!
11. 姜蒜在手,百毒逃走。
12. 饭不香,加生姜,姜老大,舒胃肠。
13. 生姜蒜品种齐,“姜老大”数第一。
14. 一片老姜入口,健康好运常有。一颗大蒜随带,预防抗菌常在。
1、用未干老姜切成薄片,揉擦脱发部位,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7天为1疗程。生姜随用随切,不宜切好备用,用生姜揉擦,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刺激毛囊,能促使毛发再生。
2、在烧洗头水的时候放进几片生姜,或者在热水瓶里放几片生姜让它泡着,洗头的时候拿出来,就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洗完后很轻松。
3、将生姜和枸杞放在少量水中熬煮一阵,然后把水抹在洗干净的头发上,再把头发盘起来大约半小时后放下,自然晾干,大约半天后再洗净。持续1个月。
传统生姜原原种的生产, 必须先经过移栽, 再进行温室炼苗, 然后再次移栽到大田, 生产成本高, 成活率低。针对这种情况, 经过3年的试验, 研究出了一种无须经过炼苗, 直接把试管苗栽入大田生产原原种的生产技术体系。与传统炼苗相比, 直栽有多方面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直栽的长势旺, 成活率高, 达99%~100%;而传统的方法生长势弱, 成活率仅为40%, 这是因为4—5月, 正值高温干燥季节, 棚内炼苗, 极不容易控制温度、湿度, 苗子很容易抽干。直栽与传统炼苗相比, 根状茎产量高出20%左右。
鉴于试管苗直栽的优势, 现将试管苗直栽大田技术总结如下。
1 试管苗培养
旺盛生长期的姜芽是最理想的接种外植体, 污染率低, 接种成活率高。8月中下旬, 正是生姜旺盛生长时期, 从大田挖出姜块, 取田间根茎新萌发1~2 cm的嫩芽, 然后小心剥姜芽, 从外到里逐层剥去鳞片, 直到露出最里层的生长点, 截取茎尖大小0.4~0.7 cm[1], 先用75%酒精处理10 s, 再用0.1%升汞灭菌5 min, 之后接种进行初培养。初代接种培养基配方采用MS+KT 2.0 mg/L+NAA 0.6 mg/L。培养室光照1 000 lx, 温度19℃。大约3个月后, 进行快繁, 快繁培养基配方MS+KT 2.5 mg/L+NAA 0.3 mg/L, 培养室温度23℃, 光照1 000 lx[2]。
2 除杂
试管苗经过几代的快繁, 有个别苗会发生变异, 因此栽植之前, 需先进行试管苗除杂, 以提高品种的纯度。去除变异苗、污染苗、劣弱苗。
3 瓶内炼苗
将苗龄40~50 d、苗高8~10 cm的试管苗, 从培养室移出, 放在室外阳台上炼苗3 d, 再将瓶盖打开但盖在瓶上, 留一定缝隙的同时不过度降低湿度, 进行深度炼苗, 3~5 d后就可栽入大田。
4 沥培养基
从瓶中取出幼苗, 小心沥去培养基, 切忌不要把苗弄湿, 据经验, 若把苗弄湿, 栽植以后, 容易污染细菌, 极易生病。对于根部除去培养基后是否洗根, 试验表明, 洗根和不洗根对苗生长影响不大。这是因为洗根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残留的培养基在土壤中滋生细菌, 否则苗易感病;但在洗根的同时, 对苗也造成了一定损害。2种作用互相抵消, 效果差别不大。
5 大田准备及简易遮荫弓棚搭建
试管苗直栽大田, 要在有排水沟的地方进行。以容易搭建简易遮荫保湿弓棚为主。简易遮荫棚的搭建:先垒池子, 长15 m、宽5 m, 长一般不超过20 m, 以免通风不良, 池内填土, 以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最好。栽苗前2个月, 用土壤熏蒸剂进行土壤消毒, 以防一些土传病害, 特别是姜瘟病和姜烂脖子病 (姜茎基腐病) 。临栽苗前, 将地整平, 撒入基肥 (充分腐熟的厩肥90 t/hm2) [3], 按照栽植密度挑沟, 沟深10~15 cm。撑弓杆, 弓杆上面覆盖棚膜, 棚膜上面正中央处, 拉上喷灌设施, 以通过喷水来降温保湿。棚膜上面0.5 m高处拉上遮阳网遮荫。
6 栽植
栽苗和荫棚上部的搭建需同时进行, 随栽苗随浇水随搭建, 栽苗后, 接着覆盖棚膜, 以防幼苗抽干。可用生根剂, 如国光生根萘乙酸浸泡根部, 再栽入大田。栽植密度为:行株距35 cm×10 cm和40 cm×15 cm, 试验表明, 40 cm×15 cm是最好的栽植密度。前者由于过密, 易造成后期通风不良, 产量低于后者。因此, 提倡用行株距40 cm×15 cm。栽苗时, 用一小竹片插入土内, 稍向侧边一压, 在空隙内放上苗子, 拿出竹片, 轻轻覆土。注意试管苗极其娇嫩, 栽苗时动作不宜过大, 否则很容易伤及小苗, 甚至死亡, 会大大降低成活率。
7 栽后管理
是否解决好降温保湿问题是试管苗直栽成活的关键。试管苗直栽的适宜季节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 此时北方正值高温、干燥季节, 空气湿度极低, 极易发生幼苗抽干死亡的现象。总结几年的经验, 通过设计的简易设施, 完美解决了保湿和降温的双重问题, 成活率达到100%。
栽苗后, 随即喷1遍杀菌剂, 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以防苗期猝倒病。以后, 每隔7 d喷1次, 连喷3次。注意喷药之前将棚膜从一边小心卷起, 喷完药后, 迅速将棚膜盖上, 以免抽干。
前期只要温度不高于30℃, 不需通风;一旦温度超过30℃, 立马喷水降温。20 d后, 在确保保湿的情况下, 适当通风, 可以从一头掀开棚膜通小风, 以后随着苗的成活, 逐渐加大通风力度, 由从一头通小风, 过渡到通大风, 再过渡到两头通风, 等全部缓苗后, 就可以把棚膜全部撤去, 只留遮阳网即可。以后的管理, 同普通生姜管理[4]。
8 收获与贮藏
由于生姜原原种本身体积小, 堆装在一起空隙度小, 在姜窖中贮藏的时候, 容易发生闷芽和腐烂现象。总结几年的经验和教训, 收获时, 尽量将根茎上面的土去除干净, 带土太多, 抑制呼吸, 再加上土多湿度大, 更容易腐烂。另一个就是网袋选择, 因为原原种很小, 因此市面上都是用那种细丝孔小的网袋, 但缺点就是这种网袋太密, 透气性差, 对姜的贮存不利。因此, 要注意不要装满袋, 要留有余地, 在姜窖里要尽量松散摆放, 不要堆积太多, 以利通风。
摘要:从试管苗培养、除杂、瓶内炼苗、沥培养基、简易遮荫棚的搭建、栽植、栽后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生姜试管苗大田直栽技术, 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生姜,试管苗,大田,直栽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庆芝, 李玲, 刘振伟, 等.生姜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 2013 (10) :98-101.
[2]黄菊辉.生姜种质资源的离体繁殖和保存[J].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 (2) :24-30.
[3]申光华.黄姜人工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11 (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