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新标准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教师专业新标准(精选8篇)

幼儿园教师专业新标准 篇1

教师[2012]1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师范大学: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党的规划纲要,构建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师教育的院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把贯彻落实《专业标准》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举措,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各地、各校要采取宣讲、讨论、座谈、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业标准》专题学习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专业标准》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教师专业特性的认识。通过学习宣传,帮助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师范生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切实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把《专业标准》作为发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

各地、各校要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定贯彻落实《专业标准》 的具体措施。要依据《专业标准》调整教师培养方案,编写教育教学课程教材,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内容。将《专业标准》作为“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各级培训的重要内容,依据《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指南。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细化考核的内容和指标。教育部将组织编写《专业标准》解读,组织有关专家赴部分师范院校进行宣讲,并结合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适时修改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各地、各部属师范大学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专业标准》情况要及时报送教育部。

附件: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日

附件1: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特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二)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三)能力为重

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维度 领域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二)对幼儿的专 态度与行为

业 理 念 与 师(三)幼儿保育德 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五)幼儿发展专 知识

业 知 识

(六)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

二、基本内容

基本要求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6.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8.信任幼儿, 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9.重视生活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10.注重保教结合,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1.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发掘幼儿的兴趣爱好。12.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将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

13.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14.重视自身日常态度言行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15.重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16.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7.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8.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9.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20.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1.了解关于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2.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23.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

24.了解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适宜的对策。25.了解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26.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27.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基本知识。

28.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

(七)通识性知识

(八)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九)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十)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专 业 能 力(十一)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十二)激励与评价

(十三)沟通与合作

(十四)反思与发展

29.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

30.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1.了解0-3岁婴幼儿保教和幼小衔接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

32.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3.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4.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和表现知识。35.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36.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感到温暖和愉悦。

37.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全、舒适。38.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

39.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

40.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41.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42.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43.有效保护幼儿,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危险情况优先救护幼儿。44.提供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

45.充分利用与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

46.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

47.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48.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

49.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

50.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

51.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达表现的机会,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52.关注幼儿日常表现, 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

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53.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

54.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55.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

56.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57.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8.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59.协助幼儿园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60.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61.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2.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幼儿园教师准入标准,严把幼儿园教师入口关;制定幼儿园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学前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幼儿园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园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幼儿园绩效管理机制。

(四)幼儿园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保教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附件2: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二)对小学业 生的态度与理 行为

念 与 师 德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五)小学生发展知识

专 业 知

(六)学科知识 识

(七)教育教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

(九)教育教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

同需求。

9.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13.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14.尊重和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0.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1.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

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22.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23.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

24.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25.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26.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

27.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29.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30.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31.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

32.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37.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

业 能 力 学设计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

39.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级和少先队活动。40.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1.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42.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43.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

44.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4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教学中。

46.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4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48.鉴别小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49.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

50.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51.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52.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53.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54.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55.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6.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57.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58.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59.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0.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十)组织与实施

(十一)激励与评价

(十二)沟通与合作

(十三)反思与发展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小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制定小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小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小学绩效管理机制。

(四)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附件3: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专 业 理 念 与 师 德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四)个人修养与行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五)教育知识 专 业

(六)学科知识

知 识

(七)学科教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

(九)教学设计

(十)教学实施

专 业 能 力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十二)教育教学评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20.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1.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2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

规律与特点。

23.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4.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5.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26.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7.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28.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9.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2.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3.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34.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5.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6.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7.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38.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9.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40.引导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4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4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4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4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5.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

46.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

4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8.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9.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50.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1.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2.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3.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54.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 价 展。

5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6.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57.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58.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9.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60.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6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十四)反思与发展 6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幼儿园教师专业新标准 篇2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构建幼儿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终身学习, 也要积累实践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 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幼儿教师首先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经验和做法。国外有很多值得国内借鉴的先进理论、方法, 还要学习新鲜知识及注重文化含量。此外, 也要秉承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成为终身学习典范。终身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培训、阅读。不管是园内培训还是园外培训, 都是促进教师掌握更多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注入新鲜血液, 使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许多幼教专家认为, 一个幼儿教师要成为一个发展型教师或更优秀的专家型、成熟型教师, 就必须要重视实践经验在丰富幼儿教师专业知识体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作用与重大意义, 也就是要树立“实践科学”的观念。教师许多知识的掌握, 都是来源于实践, 笔者在幼儿园待过一段时间, 也与幼儿教师有一定交流, 了解到他们中也有许多人是看过很多理论方面书籍的, 但都记不住, 等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了, 印象才深刻, 这就是实践的魅力。积累实践经验也是丰富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体系的一个“重头戏”。

二勤于反思, 更要注重沟通交流

著名教授叶澜老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深刻说明了教学反思是一个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一个成熟型甚至是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因为勤于反思不仅仅能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 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而且还有利于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展开, 更好地指导实践, 从而丰富实践知识。教学反思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可以是对一件教育事件的思考, 可以是源于生活中某件事启发出来的思考, 还可以是撰写的教育笔记。教学反思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 它包括: (1) 通过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知识, 去除自己部分陈旧的观念, 对自己进行深刻地反思并依据新观点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2)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幼儿教师要走进他人的课堂之中, 听同行或专家的课, 主动与其他老师沟通, 取其精华并为己所用。二是教学实践的反思, 包括对教育实践活动之前确定的教育目标反思, 对教学实践活动设计的反思, 进行效果的反思, 每日一点点的反思。小溪只要能坚持下来, 必将汇聚成知识的海洋, 累积成数以万计的知识财富。

反思也不能是“闭门造车”。在这个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 一个人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雪球效应”表明, 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会丢失或者磨损, 与此相反, 知识只有在相互交流时才可能得以发展, 从而实现知识的增殖。教师之间只有构建起学习共同体, 进行交流、沟通和科学研讨, 合作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才能群策群力, 集大家之智慧, 使个人知识体系这个“雪球”越滚越大, 越滚越漂亮。信息技术也在沟通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专家学者之间进行知识分享的有效途径。

三融会贯通, 也要学会查漏补缺

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知识之间要融会贯通。通识性知识也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掌握多少社科、艺术、信息技术知识, 掌握到什么程度;而是在通识性知识的学习中去锻炼出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 使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知识能在教师头脑中融会贯通;也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互相融通, 形成教师宏大的问题视角, 用跨学科、跨领域的观点去分析、思考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形成网络, 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岳亚平老师曾对成熟型、发展型和新手型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了研究。她认为, 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在自身知识结构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新手型教师因为从事幼儿教育在3年以下, 他们的通识性知识很丰富, 但缺乏实践知识;发展型教师各类知识基本够用, 各类知识都需要积累;成熟型教师因为教龄在10年以上, 所以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实践知识很丰富, 但通识性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已经老化, 需要及时补充。所以, 每个幼儿教师都应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有所了解, 可以勾勒出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图表, 这样, 既了解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 又看到自身所匮乏的知识, 查漏补缺, 更有针对性地补充所缺乏的专业知识, 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总之, 这几个层次知识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是决定优秀教师能否成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关键。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沿着前人成功的路径, 花大力气去认真、系统、完整、科学地读书学习, 开阔视野, 丰富涵养, 综合提高。要深入细致地研读原著文本, 弄清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原理, 原汁原味地理解和掌握其内容和观点, 努力结合自己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实践, 在深刻反思、深入领会的基础上, 进而将普遍的教育教学管理原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还要查漏补缺, 勾画出自身知识结构地图, 使优势与缺陷一目了然, 更有针对性地去补充。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每一个幼儿教师的愿景, 是教师不懈追求的自我实现过程, 它需要每一个个体终身努力, 它是一个漫长的实现过程, 在这种共同追求与逐步实现的过程中, 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将持续完善与充实。

摘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合格幼儿园教师的标准, 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本文阐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构建幼儿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三点启示, 强调了它不仅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前提, 也有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知识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岳亚平.幼儿园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特征分析[J].幼儿教育, 2010 (9)

[2]蔡丰海、王大伟.教师知识管理:内涵与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 2008 (9)

[3]岳亚平.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幼儿教师知识结构的特征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 2011 (9)

[4]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1

幼儿园教师专业新标准 篇3

【关键词】幼儿教师 专业标准 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NGJGH2014151)的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5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47-01

幼儿园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和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幼儿园教师当前的教育实践为背景,以提升教師专业素质、促进幼儿快乐生活和有效发展为目标,以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为基本点,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和方向性指引。[1]本文从发展专业意识、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支持等方面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提出若干合理化建议。

一、创设环境,加强管理,强化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幼儿园方面,要建构起适宜的文化环境来提高教师发展意识、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追求。一是创建适宜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幼儿园对教师进行发展评价是激励教师成长的动力和潜能,评价信息要多元化,评价标准要有差异性,评价过程要充分体现群体参与;二是搭建多元展示平台。幼儿园应尽可能创设更多的机会、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氛围和平台,让教师在他人的评价中认识到建构专业自我的重要性;三是采取个性化管理。幼儿园要建立起有助于幼儿教师主动提升自己专业素质的工作机制,实施个性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自主的专业进修培训、自选研究项目等,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四是有效的奖励机制。幼儿园要制定适合本园实际的岗位津贴制度、教职工等级评估制度、教职工月工资工作实绩奖励制度等。

幼儿教师方面,要树立自我专业意识。教师自我专业意识的觉醒才是教师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幼儿教师要树立起自我专业意识,为使自己进一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制定适合科学、明确的专业发展规划,进而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发展的成就感,同时提高自我发展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二、理论联系实际,完善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

《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应树立“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理念,但是幼儿教师科学的专业理念的生成应由教师出于自我发展的需要,主动寻找适当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一是在理论学习中树立四个专业理念,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之余,要强化对幼儿教育教学、《专业标准》以及幼儿教师规范等理论的学习,树立自身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并在理论的学习中找到与教育实践的良好的结合点,在理论学习中通过不断对比反思,发现自身在教育和保育能力上的不足,树立能力为重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在实践运用中践行四个专业理念。在教育和保育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自身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在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施教,提升保教能力水平。[2]同时,还应强化专业能力,践行能力为重理念,不断学习先进的幼教理论,借鉴幼儿教育改革中优秀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充实自身理论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三、多方重视,多元培训,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方面要建立多元教研策略。首先“以人为本”,关注教师需要,确立适宜的研究问题,选择适宜的教研方式,搭建深入对话平台,促进研究的深度开展。其次成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鼓励教师科研学习的制度,营造学习型研讨文化,有助于教师提高专业能力。三是构建师徒结对模式,既可让新教师尽快获得专业成长,也可以使师徒双方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共同提高教学智慧。四是建立与高校的合作,幼儿园要积极争取建立高校—幼儿园的伙伴关系,要注重高校学术知识和幼儿园知识相结合,帮助幼儿教师学习和发展知识,使之知识和能力有大的提高。[3]

教师方面要增强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是其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更新。教师要主动丰富和建构专业知识,寻求提升专业能力的多种途径,例如通过教育专著、教材和教参、网络资料、远程专家咨询等多种途径充实教育理论,还要通过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复杂过程,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

四、增加投入,多方协作,提供充分的专业发展支持

幼儿教育需要全社会积极支持和配合才能获得发展,必须做好政策制定、环境创设和人文关怀工作,给予幼儿教师充分的发展支持。

政府方面要完善保障机制,强化教师培训。政府要建构灵活的、全面的、多层次的培训方式。要结合培训对象当地的教育实际开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并加强各区域幼教的交流与融合,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训体系,注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幼儿园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尤其注重幼儿教师坚定的教育信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培育,并注重幼儿教师的自主学习,加强幼教集体的经验交流和课题的研究探讨。

幼儿园方面要增加文化支援和学习机会。幼儿园要营造积极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注重管理的民主化和人性化,赋予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提供给教师更多参与决策的机会,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和专业发展环境,克服工作压力,降低职业倦怠。同时,要引进幼教专家力量开展指导,并为幼儿教师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提供给他们更多对比、参考的机会,保持其竞争意识和教学热情,激发教师教学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刘占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说明[N]中国教育报,2011 .12 —14.

[2]赵军海.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李红霞.大学与幼儿园伙伴协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简介: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篇4

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2012]1号文件(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构架包含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14个领域,62条标准。

贯穿《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

第一、幼儿为本。珍惜幼儿的生命,尊重幼儿的价值,满足幼儿的需要,维护幼儿的权利,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等,乃为“幼儿为本”的核心内涵。倡导“幼儿为本”不是狭隘地理解为将幼儿孤立化,因为实现“幼儿为本”需要多种条件来保证。离开了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支持,幼儿难以取得良好的发展。在幼儿园主要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体验与经验,而这些通常是通过保育者与幼儿的关系反映出来的。教师要有亲和力,对幼儿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那么教师在幼儿园的工作状态也就影响到了“幼儿为本”的实现。所以,重视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待遇,减轻教师的压力,这些都与落实“幼儿为本”的理念,促进幼儿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倡导“幼儿为本”,不能将其绝对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放养”教育,幼儿是与成人平等的社会成员,是独立的人,但“平等”是就幼儿与成人的社会地位的关系而言,“独立”更多是就幼儿的人格而言的。“幼儿为本”与成人对其施以保护、教育甚至给予必要的约束、规范是不矛盾的。《专业标准》对“幼儿为本”理念的表述是:“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可以说,这是理念在幼教实践中的具体化。践行“幼儿为本”理念应遵从以下行为准则:1.尊重幼儿作为“人”的尊严与权利。幼儿园教师应当认识到,“幼儿为本”理念下的教育与“成人本位”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教育是帮助幼儿最终成长为成熟的、有责任感的、能正确地行使自己权利的合格社会公民,还是把他们变成成人的奴隶或附属品。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理解、尊重并保障幼儿参与与自身有关的一切活动并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让每一个幼儿愉快地、有尊严地渡过

童年生活,应当成为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坚定的教育信念。2.尊重幼儿期的独特性和价值。幼儿是不同于成人的存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称“幼儿期是充满想像和创造并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时期,是以游戏为主要方式来探究、理解、体验周围世界,建构自己的经验、知识和同伴文化的时期”,是与其他生命阶段不同的一个不可替代的时期,是需要呵护和保卫的极有价值的时期。尊重幼儿期的独特性、尊重幼儿生活价值的幼儿教育才是“幼儿为本“的教育。3.尊重幼儿身心特点与保教规律。要掌握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体特点,重视生活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等等。4.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的根本原则。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建立这样的教育信念:每一个幼儿都有获得全面发展的潜力,帮助每一个幼儿实现全面发展是幼儿教师的神圣责任。只有基于这样的信念,才可能把“幼儿为本”落到实处。

第二、师德为先。师德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秉持“师德为先”的理念,按《专业标准》的要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师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师德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师德为先,即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过程中,将师德放在首位,其中,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履行职业道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幼儿园教师师德的核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耐心和细心、责任心、公平公正是幼儿园教师师德的重要内容;作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的幼儿园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教育育人,自尊自律,这是《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的角色要求。第三、能力为重。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决定了保教结

合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对幼儿园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专业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保教结合”,不仅将“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作为重要的专项领域要求,而且对教师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要能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科学照料幼儿的日常生活,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能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以将保教结合原则落到实处。强调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对幼儿施以积极影响、引导幼儿发展的基础。《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观察了解幼儿、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要具有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对儿童的激励与评价等基本专业能力;能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并能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反思与自主专业发展能力。《专业标准》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实践、反思和提高的意识与能力。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儿不断成长的必然要求。《专业标准》特别在“基本理念”和“专业能力”中均提出了对教师反思与自主发展的要求,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并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同时,应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从而为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了国际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趋势,也适应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职业特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开始逐步将终身学习作为指导本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与原则。与此同时,终身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终身学习已成为当前国际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之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亦提出:“到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2011 年颁布的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终身学习”为理念,指出“教师是终身学习者”。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终身的专业学习。这是我国教师教育对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做出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教师终身学习做出的方向指引。终身学习是由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对象是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幼儿个体,幼儿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在未来社会中不断发展奠定基础与动力。,幼儿园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将其付诸于行动,才能不断影响幼儿的学习态度及行为,促进幼儿不断发展。同时,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教育理论素养、道德素养等的完善与更新,都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实际行动。教师必须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优化知识结构,不断用新理论、新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反思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持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幼儿园教师应结合自身的专业实践,不断地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终身学习者和学习社会的促进者。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2,07:3-6.[2]虞永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12,07:7-11.[3]李季湄,夏如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08:3-6.[4]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1-12-12

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有感 篇5

石阡县泉都荆坪幼儿园:张玉香

高尔基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之美,美在积累,读书之美,更美在量变促质变。作为一名从小学转岗到幼教的工作者,对学前教育的热爱和自身的专业水平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认真学习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之后,我才深刻领悟到自己离一个专业型教师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下面浅谈学习《幼儿专业教师标准》后的几点体会: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实质是什么?是区分合格幼儿教师和不合格幼儿教师的准则,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南;幼教工作必须以幼儿园专业标准理念为核心: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尊重和热爱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修养。原教育部长周济说过: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身教重于言教,对于幼儿幼小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所以幼儿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感染幼儿和教育幼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他们正面,积极的教育,使幼儿从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常有家长向我们反映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说一句抵我们说十句。这句话是对我们的褒奖,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幼儿的可塑性、模仿性强,老师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都有老师的影子。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孩子做好表率。

二、尊重孩子,因材施教。陈萌萌是班上一个比较活跃的幼儿,平时,总有小朋友告她的状。“老师。陈萌萌打我了;她抢我的玩具;”……为此,我们不知教育了她多少次。有一天,她和小朋友一起玩手工制作,开始时,她自己玩得很开心,过了一会儿,她忽然把旁边孩子的橡皮泥抢了过去。我刚想大声斥责她,可转念一想,看看她要干什么。于是,我没有大声指责她,而是走到她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什么呢?” 她说:“他不会做,我想帮帮他。” 那个小朋友立刻说:“ 我不需要她帮。”听了这话,我才恍然大悟。我鼓励了她和伙伴说清楚自己的意图,并帮助她找到了一个正确交友的方法。事后,我暗自庆幸,当时如果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她,没有尊重幼儿的观念,那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指责幼儿,而是了解实情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三、必须学会与家长交流,摆正自己的位置。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他们交流对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对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去满足,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孩子的疑问帮着查资料回答。当问题出现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很重要,让家长知道老师对他们反映的问题很重视,对幼儿的发展也很在意。家长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每项工作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比如说材料的收集、环境的创设等等,我们必须学会相处,放下身段,与家长做朋友,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工作中来,和我们一起,为幼儿创建游戏的空间,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

四、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面对日新月异的课改新形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充实,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我认为,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优缺点,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多思考自己该怎样做更好,树立反思的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幼儿园教师专业新标准 篇6

乡村花园幼儿园陈道静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我园组织学习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通过本次学习我收益很大,使我深深感到了社会、家长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更加深刻理解贯穿《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幼儿为本要求幼儿园教师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全面健康地成长。师德为先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促进者的责任。能力为重突出了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引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能力,强调幼儿园教师要能以“专业”的意识与行为进行保教工作,具有遵循幼儿成长规律进行教育的能力。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了国际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趋势,同时也适应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职业特别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可以用“爱和能力”四个字来表达。“爱”,一是要求幼儿教师要热爱工作岗位,二是要求幼儿园教师要关爱幼儿。“爱”是“专业理念和师德”的最好阐述,唯有拥有这两个“爱”才能够从事幼儿园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能力”是在“爱”的基础之上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包括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唯有掌握了这份“能力”才能够做好幼儿园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在基本要求层面,更是充分反映了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态度、知识与能力。如,特别强调了幼儿园教师要将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掌握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体特点,重视生活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等等。

幼儿园教师专业新标准 篇7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专业标准,职前培养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幼儿教师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专业领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确保幼儿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 - 2020 年) 》的总体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整体素养”。在2012 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又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并将其作为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所以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为标准来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 试行) 》, 研究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还是学前师资水平提升的需要, 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更是促进学前教育向着生态发展的需要。因此, 笔者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 试行) 》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 个维度探索了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职前培养路径。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幼儿教师教育的核心与灵魂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 专业理念与师德是居于首位的, 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所在。因为, 专业理念犹如幼儿教师心中的“指南针”,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而师德, 是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一个幼儿教师, 只有具备了科学的专业理念和良好的师德, 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灵魂与灵魂的沟通, 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而在目前的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中, 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存在误区或偏颇, 职业认同感偏低, 对待幼儿没有体现出公平性原则, 虐童现象频发, 个人的修养与行为较欠缺等等。这些问题一旦被准教师带入工作中, 必然会对幼儿、幼儿教育造成伤害。因此, 在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中, 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养应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笔者认为, 要体现出幼儿教师教育的核心与灵魂, 在于大中专院校应该围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 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设显性的德行课程, 如“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解读”、“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课程, 以传授师德知识、加强专业理念、培养师德情感; 另一方面, 在课程实施、校园文化中进行隐性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活动中、校园文化建设中都应加强隐性渗透, 引导准幼师建立深厚的专业情感, 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熏陶他们的专业情感, 以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师德实践机会。此外, 大中专院校的教师也应不断巩固自身的专业理念、提升师德修养, 以便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二、专业知识: 幼儿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知识, 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着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与独特性, 是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和专业能力的认知基础。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三类: 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有学者曾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做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指出幼儿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并不高, 其中对幼儿保育教育知识掌握相对较好, 对幼儿发展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总体良好, 但是对通识性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却处于中下等水平, 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最差。

实质上, 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的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大中专院校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机构, 不仅仅要重视学生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的学习, 还应重视通识性知识的学习。具体而言, 在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中, 首先, 大中专院校应该深入研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制定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以下板块: 通识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 依此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 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尤其是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前专业更应该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增强教师的人文素养; 当然, 教师也应紧随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工作中还应经常到幼儿园走访, 了解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 以便结合实际进行系统的教学; 最后, 要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广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 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教育的关键素质

专业能力, 是幼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集中体现, 是保证幼儿教师完成其职业任务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同时也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素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了幼儿教师应具备七个方面的专业能力: 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这七个方面的专业能力不仅涉及教育教学能力、保育能力, 还涉及教师的社会能力。这些能力中有一些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的, 有一些能力则是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的。在幼儿园教师队伍中, 专业能力主要存在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的问题, 教师不能较好地将专业理念、专业知识转化为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专业知识, 对教育教学的反思也存在诸多问题。基于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 在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中, 应该根据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特点, 确立以能力培养为关键的指导思想,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必须明确, 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点。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舵, 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培养目标模糊不清, 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那么培养的人才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 我们可以学习并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 将培养目标精细化, 并分出层次等级, 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 要科学灵活地设置课程, 突出专业能力的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要“科学设置教育教育课程”, 因此, 优化学前教育的课程结构才能顺应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 使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具有灵活性与弹性, 如删除重复性的课程, 加强专业课程的有效性, 同时也可以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增加一些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 以供学生自由选择。

最后, 要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训练,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因此, 在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中, 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 对实践教学进行严格的细化和管理,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对技能掌握的实效性, 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当然, 还要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孔宝刚.幼儿教师基本素养[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3]郭良菁.规范与支持的双重力量——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试行) 》重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J].学前教育研究, 2013 (3) .

[4]宾晓亮.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 2015.

幼儿园教师专业新标准 篇8

NBPTS是一个成立于1987年的非盈利性的、无党派的民间专业组织。NBPTS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教学的水平以及美国教育的质量”,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为优秀教师的应知应会制定高质量的专业标准”,“发展一个国家认可的组织机构对达到标准的教师进行认证”以及“推动相关的教育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基于此,NBPTS根据横向的不同年龄以及纵向的不同学科,至今已经制定了30多种不同领域优秀教师的专业标准和资格认证标准。本文对其中的教授3—8岁儿童的优秀教师专业标准进行介绍,并进一步探讨其借鉴意义。

3-8岁儿童的优秀教师专业标准

NBPTS确定3-8岁儿童的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哲学基础是五条核心的原则: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负责;要精通他们所教的学科,并且知道如何将这些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要组织、管理和监督学生的学习;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系统的反思,并能在实践经验中学习获得提高;要成为学习型组织中的成员。在这五条核心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优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理解儿童

优秀的早期儿童教师运用他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通过与儿童及其家长的互动,来理解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根据每个儿童的独特需要和潜能来设计教育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拥有儿童发展和儿童学习的有关知识,了解当前关于儿童发展和认知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懂得儿童的一般需要和特殊需要,认识到创建一个有利于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物质与精神环境的重要性;熟悉所在社区和家长的文化、历史与价值观,并了解所教的每个儿童的特点;拥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的经验,能根据儿童的兴趣设计课程和进行时间安排;知道何时需要适当地干预或支持、引导儿童的行为;认识到儿童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儿童是在具体经验中建立起对世界的理解;通过开展游戏、自由探究、有引导的发现、创造性的戏剧表演以及其它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为儿童提供大量的发展想象力的机会;知道儿童的社会性、个性、社会交往、智力等是如何发展的,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建立班级秩序、在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形成良性的互动;认识到在有机会的条件下儿童可以实现适度超前发展,特别是技能方面更易实现。

(二)公正、公平与多元化

优秀的早期儿童教师为所有儿童创设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欣赏和尊重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独特需要,并鼓励儿童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做到公正、公平、互相尊重。

具体内容包括:致力于理解和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能够根据儿童的不同需要调整教育方案和课程;关注特殊需要儿童,知晓《残疾儿童教育法》、《美国残疾人法案》等法律规定;促进班级的平等与公平,不论儿童的种族、民族、宗教、社会阶层、年龄、能力、性别以及家庭结构如何,都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性,把生理、情感、文化、智力差异的多元性作为丰富的社会与学习资源;致力于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的互相交往,以培养儿童的好奇心以及对他人历史、语言、价值观、信仰、家庭结构和文化的尊重;创造一种针对所有儿童的、体现高期望与平等的学习环境。

(三)评估

优秀的早期儿童教师理解不同评估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知道怎样有效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对儿童的行为、交往活动等进行系统观察、监控和记录,并且将他们所获得的信息与儿童、家长以及其他专业工作者分享以共同改善教育的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经常在儿童游戏和学习时认真细致地观察儿童,并且使观察、评估儿童成为日常性的工作;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一系列的评价策略评估儿童的发展情况、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毅力与好奇心、以及与同伴、成人一起活动的能力;鼓励儿童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做出评价,培养儿童形成判断与评价自己的活动、他人的工作的能力,并且培养儿童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负责的精神;定期对每一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与评价,并据此确定每个儿童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制定符合每个儿童实际状况的发展与学习计划;经常把评估的信息反馈给儿童、家长以及其他专业工作者,并与他们进行交流;理解有些儿童的发展可能超出期望范围,并且能够用关于特殊儿童的评估方法与理论来对这些儿童进行评估和教育。

(四)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学习

优秀的早期儿童教师通过组织与创设有助于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环境来促进儿童的知识、技能、道德、个性、社会性等全面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运用儿童发展与学习的理论来创设一个安全、有爱心、包容和智力参与的环境,并营造有利于获得知识、发展感情和形成生活技能的氛围;认识到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能够经常充当游戏发起人的角色,发起各种室内和室外游戏;认识到早期儿童的学习应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能够支持儿童建构复杂的思想、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儿童学会理解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情感,并用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尊重每一位儿童,让不同个性的儿童都充满自信;帮助儿童学会保健、营养、安全知识;知道语言是表达观点和问题的有利工具,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技能的习得是儿童发展的基本任务;懂得语言习得的步骤和阶段,支持儿童的语言习得;培养儿童的学习方法和道德性向,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学习机会;鼓励儿童发现问题,向周围世界质疑,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五)有关综合性课程的知识

优秀的早期儿童教师在精通儿童学习理论、学科知识以及各种评估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紧密结合学科的发展适宜性教学。

上一篇:2024年秋季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下一篇:德能勤绩廉考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