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民歌(共6篇)
精背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伐檀》、《硕鼠》、《氓》就是“风”的代表作。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是《诗经》。了解版: 一:诗经概论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方,“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二:民歌代表作
《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氓》就是“风”的代表作。《伐檀》是魏国的民歌,为《诗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篇目之一,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责问,是《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
《硕鼠》收于《诗经·国风·魏风》,是魏国的民歌,人民用硕鼠讽刺当政者,表达了奴隶的反抗和对理想国度的向往。这首诗是《诗经》中少有的几篇纯乎比体诗之一。比体诗的特点是全诗“以彼物比此物”,诗中描绘的事物,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描绘的形象没有独立的意义,而是以打比方来表意说理,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观点。这首诗着重描述令人憎恶的偷食老鼠,但一望而知,是比喻不劳而食的剥削者。通过这个比喻,把剥削阶级贪婪、残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识,作了集中、形象的表现。
《氓》收于诗经《国风·卫风·氓》。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全诗六章,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三:现实主义定义
现实主义(Realism),又称“写实主义”,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中,我们对物体的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四: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
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是《诗经》。
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而。而《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正是从爱情、劳动、战争、反抗、祭祀等现实生活的各个方而出发来描写和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的。
《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风”即风土之曲;“雅”分《大雅》和《小雅》,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颂”乃庙堂之音,是工侯举行祭祀或其他重人典礼专用的乐曲。它是于西周初叶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作品,经孔子整理编辑而成。它包括了抒情、叙事、讽喻、颂赞等各种文学式样,题材内容多种多样。它像当时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广阔而丰富的内容,是我国古文化和文明的载体,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我们民族古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精典。《诗经》中特别是《国风》中的大多数篇章都是现实主义作品,这些作品运用现实主义于法,蕴涵现实主义精神,形成现实主义风格。
《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上,它以海纳百川之势吸纳几乎所有能印入眼帘,纳入耳窗的自然万物,可以说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据有关学者统计,其中涉及的草有麦、黍、程、麻等105种,木有桃、李、柏、桑等75种,兽有马、牛、羊、狐等67种,鸟有雎鸠、黄鸟、喜鹊等39种,虫色有螽斯、草虫、鲿鲨、鲂鲤等49种。要想论之有道,须先言之有物,而《诗经》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所见所闻,这不仅丰实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更以浓厚的生活气息描叙了当时纯朴的风貌
《诗经》内容包罗万象,汇集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尤以描写两性生活的诗章居多,譬如在《国风》一百六十篇诗中,就有超过一半是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充分彰显了人性最原始真实的一而,反映出奴隶制社会感情生活现实。其中既有君子思慕、少女怀春,也有薄情断肠、怨妇悲秋。悲欢恋情,如激弦回荡,尤幽曲和鸣,掩盖犹觉余音颤袅,其点缀的是香闺围笼的暖昧,描绘的是泪眼婆要的唯美。诗三百余篇,其中描写自山爱情的经典之作实在举不胜数。《蒹葭》就是一首谴蜷缠绵的爱情小诗。“蒹葭苍苍,自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多么优美的珠玉之声,它以一种虚实相生的于法朦胧地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苦苦追寻和深深思慕,委婉动人的格调抒写的是凄迷的孤独与幽远的浪漫。《静女》则是一首幽默逗趣的情诗。幽会之期,女子悄悄躲起来,急得男子搔首徘徊,而待她出来,赠予男方“红笛儿”和“茅荑”之时,他简直喜出望外。小诗营造出一种欢乐气氛,将情人幽会描绘得活灵活现。《子衿》则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等丝丝情语细腻地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苦等情人不来那种焦急惆怅的心情。比较全而反映当时农事和劳动生活的诗篇是《豳风七月》。诗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开端,按季节生活,逐季逐月地描述了当时从事农桑生产的全过程。诗中写正月开始修整农具,寒冬未退的二月就下田劳动,接着是采桑养蚕、纺织、染帛、筑场、收获、打猎、修屋、造酒、凿冰,然后杀羊祭祀,准备过年。这些劳动都是按照季 节农时依次进行的。诗中写“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收获的粮食有“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即有黄米、高粱,早种晚熟的谷物,晚种早熟的谷物,以及小米、麻、豆、麦等,收获的瓜果蔬菜也有数十种,可知当时种植的品种和农艺技术已是相当可观了。全诗在诗艺上也极有特点,如诗中以一系列的物候特征,来表现节令的演变,使全诗充满了自然风光和强烈的乡土气息。《七月》长诗无疑是一幅古代农桑生产和民间社会习俗的生动画卷,艺术地再现了农业社会中人们热爱自然,依恋土地,勤劳朴实的性格和淳朴的民风。另外,还有反映当时各种劳动生产活动的诗篇,如《魏风·十亩之间》写采桑女集体在桑园采桑;《伐檀》写伐术造车;《郑风·大叔于田》写田猎;《小雅·无羊》写放牧。这些诗既使我们了解到当时各种劳动生产的内容,也生动地留下了劳动者的面影,以至他们的喜怒哀乐情绪。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事自己适于的生产劳动。这些诗如此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两千多年前生产劳动的情景和劳动者的形象、心态,是中外文学、文献上所罕有的。诗人用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反抗、爱情婚姻、战争的情况,其现实艺术的魅力为后世所传诵。
智慧的中国人民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已开始追求学术创新,活化学术氛围,不再局限于四言方格,而是善用五言、六言形式进行无规律弯化,甚至骈散结合,给予诗歌一个灵动的生命。又因为《诗经》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石的,人民习惯于将花花世界的景物摄入诗中,常以某一物起兴,再言及中心,这样既可吸引读者的眼球,也给予我们一个由生活进入学术的台阶。起兴,时至今日仍是中国文学较为独特的艺术手法,而比喻,则是世界文坛的共有文化。中国的比喻造艺也丝毫不见逊色,由《诗经》可见一般。《诗经》中的比喻技巧如绚彩染料富含生活百色,如《月出》中以月比兴,以圆润皓月喻美人仪容,从而给诗歌披上一层虚幻朦胧的而纱,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扑朔迷离,唯美动人。唯美点饰朴实,现实融解艺术。正如《风雨》中的“鸡鸣喈喈”与《鸿雁》中的“哀鸣嗷嗷”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听觉以惟妙惟肖的于法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与艺术情调水乳交融,共冶一炉,不仅再现周工朝的历史画卷,更赠予我们赏心悦目的美学享受。《诗经》以其独创先河的艺术张力,诗意的还原历史先貌,如一滋晶亮透彻的性灵之水,悠然流淌,绵延千载。
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诗意栖居的心理需求与物利刺激矛盾不断激化与缓解的过程, 不幸的是这个过程中物利渐趋成为人类的主题, 而偏离了人类生存本体性的心理期待。到了后现代语境时期, 文学逐渐退化和庸俗化, 在急功近利浮躁心态的驱使下, 一幕幕轻佻的闹剧滑稽上演, 其凸显出我们灵魂的贫弱和蜕化失真后的苍白。我们的文学不再张扬理想, 不再守护魂灵, 而是展示感官欲望, 堕入时尚, 人也随之坠入了动物的乐园。人生从现实与理想交织构建的空间转入一个单调的多色平面化生境, 文学也就成了荒诞的语言狂欢, 人类诗意生存的“金字塔”随之轰然坍塌。
我们为还有坚守自我纯净心灵的一个犄角———侗族民歌的生命咏唱而欣慰。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苦苦经营《诗经》为人类诗意生存构建的梦, 一直在坚守着这一片林中空地, 侗族民歌可视为其典型之一。
一、《诗经》与侗族民歌的审美主题——人与自然和谐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百花苑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开启了中国文学璀璨的画卷,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雁过长空, 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 水无留影之心。”人与物的心灵交融, 人与自然的生命连接, 是自然之魂与人心的默合。穿过文学描写的形式, 我们恍惚看到人类原初时代, 人与自然之间的无离无间的状态。《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 零露溥兮。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
诗人婉笔抒写在郊野“邂逅相遇”情人的清秀妩媚的少女, 就像滴着点点露珠的绿草一样清新可爱。而绿意浓浓、生趣盎然的景色与主人公的喜悦心情, 正好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融之貌的状写在《诗经》是随处可见的,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 和新娘的青春美貌相映成趣。可那桃红、佳人、韶光现如今俱在吗?在强势文学中, 我们除了看到矫揉造作的作秀, 剩余的只有千疮百孔的灵魂。
应该庆幸, 在侗族民歌中我们还能看到人们在浅吟低唱人与自然的那份和谐, 人与自然的那种不期然的神遇。“春天好, 花开满园蝴蝶到, 蝶为戏花飞这里, 妹为谁到歌堂来?”春天到来, 少男少女齐聚“歌堂”受在鲜花盛开的花园里翩翩起舞的蝴蝶感染, 萌生出身在世外桃源之疑问。这是人与自然的默契, 还是自然对人的给予?二者之间仅存其一, 哪还有如此境界可言?歌堂里的男男女女似乎受到花园里蝴蝶与花的和融所触动, 是花与蝴蝶的那份亲密无间的感情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延伸打造了美好的祝福。
《诗经》带着这份祝福把人们对女性的赞美与祝福, 从地面放飞, 并赋予她一些悠远、朦胧与神秘:“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第一次表达了月亮和女性的像似关系, 勾画出了一位想象中在月光下婆娑起舞的美人。月光和美人交相映衬, 使女子的容色与体态之美, 融入朦胧月色之中, 使“佼人”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 增加一层朦胧的美。
月亮, 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母题, 是一个积淀着民族文化心理的原始意象, “对早期母系社会的研究发现, 象征女性的月亮女神在当时部落生活中扮演了异常重要的角色。当母系社会渐趋成熟, 月亮更逐渐取代了大地女神的地位, 且成了众生之神。”月亮作为女性的象征体, 源始于《诗经》, 周遍性延伸到中国一些少数民族, 成为中华民族较为典型的女性象征。侗族民歌是母系氏族文化痕迹较为凸显的文化载体, 月亮的女性指向在侗族地区是不用言说的, 很多侗族民歌都在使用月亮作为象征:“星星哪有月亮亮, 阿妹没有哥漂亮;只要阿哥不嫌弃, 变颗星星伴月亮。”把月亮比作自己的“阿哥”似乎是有意背离既有的文化习惯, 但实际上是“阿妹”对自己外在美的谦逊, 也是对“阿哥”常寄相思于如月亮般貌美的情妹的一种含蓄。文学的想象也挣脱了现实的束约, 而走进更为开阔的时空。
二、《诗经》与侗族民歌对人与人的持存性存在的观照
在现实物质功利诱惑面前, 大写的“人”因缺少神性的光辉和审美的提升, 人性反而不断下坠。人的狂妄使人不断丧失本有的精神情怀, 而使精神家园荒芜。由于功利在人的欲望膨胀中其张力得以无限的喷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原来仅存的虚假的谦让外衣也被剥得一丝不剩, 于是人之间除了利用和算计便没有任何真情可言。这就是社会发展到今天, 人们越来越感觉孤独的原因, 是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自我感觉到无比孤独的致命之处。文学家对社会的敏感性是他区别于常人的特点之一, 这些让他们感痛心怀的社会之伤, 必然在文学形式上有所表达。随着文学的市场化、商品化, 这些赤裸裸的欲望喷洒的作品, 加上市场的包装和炒作, 而备受人们关注, 于是文学开始比拼谁剥离人类文明的外衣更彻底。但是, “文学家无论怎样暴露人类, 却必须给她保留最后一件衣裳。因为一旦连这最后一件衣裳也给剥掉了, 那么, 人类就不存在了。”
《诗经》所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与和谐, 我们不能仅仅把他作为特殊环境之下人类生存的无择之选, 而应该关注这种关系构建对人类心理给予的安藉。这种和谐与温存不需要任何点化, “雀鸟爱的大山林, 牛羊爱的青草坪;水爱鱼来鱼爱水, 藤也牵树树牵藤。”这首侗族民歌不着一字地倾诉人们相互之间的感情, 似乎是在描述自然物象之间的亲密关系。自然物象之间的缠缠绕绕、牵牵连连, 正是在倾诉他们之间的爱恋。大自然的形分意合, 与人人之间的外离内同的情感需求形成不期然的契合。侗族人民把人与人、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和谐的融体。人与人亲密无间, 几乎等同于鱼水之情、藤树之爱。
虽然随着社会欲望化的发展, 审美情趣的变化, 人类渐渐剥离了心灵的这份美好回忆, 但是心灵深处却期待着这样的温馨与和谐。虽然人类审美取向发生了扭曲, 但是《诗经》留存的人类心灵的圣洁却幸运地在侗族民歌中一代代演绎至今, 可以说, 在人类审美取向已经远离人类灵魂唯美期待的历程中, 是侗族民歌在这个祭坛上默默地艰难守护着这样的魂灵, 这也是侗族民歌今天能够唱响世界、震撼世界的文化品格。
三、《诗经》与侗族民歌对社会问题的审视
社会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 人对集体向度的认识与把握。人人都在追忆路不拾遗, 诚实守信, 互敬互爱, 感恩戴德的历史。《诗经·秦风·终南》将祝福、叮咛、告诫、期望等, 种种难以直言的心境委婉托出。《诗经·秦风·渭阳》把送别舅氏重耳无法尽说、欲说还休的深情与念母之思, 渗透在字里行间, 文本似在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深情, 理解为劝勉人们要知会、感激也无不可。《诗经·郑风·出其东门》状写众女之体态轻盈, 在飞彩流丹中, 愈显得衣饰鲜丽、缤纷照眼, 面对如此众多的美丽女子, 你纵然是枯木、顽石, 恐怕也不免要目注神移、怦然心动的。在迈出城门的刹那间, 我们的主人公, 无疑也被这“如云”、“如荼”的美女吸引了。那毫不掩饰的赞叹之语, 正表露着这份突然涌动的不自禁之情。然其不弃素衣绿巾的贫贱之女。作品给人以忠告, 人是动物, 但, 是有灵魂的动物, 人不仅仅要对情感忠诚, 更是自我灵魂的守护者。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将木瓜、木桃、木李投赠, 拿琼琚、琼瑶、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社会运行的规则, 不是别人对于你的给予, 而首先是你对别人的关爱;不是索取, 而是回馈社会。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论理, 很难在当下社会找到痕迹。难怪乎, 当下的人们都认为社会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运作机体。在高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还未尽谙“和谐”内涵的侗族人民, 依然用古老的文化传承模式在演绎社会的运行机制。侗族民歌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传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文化, 规劝世人善待老人, 讲述父母抚养子女的艰辛。
《侗族大哥·劝世歌》:“父母恩情说不尽, 恩深似海尽管报答, 到头难报半毫分……长大成人靠父母, 无父无母难成人。媳妇也要孝公婆, 你我父母一样亲……夫笨妻莫搬是非, 恐怕儿女随后跟。”“……世间动物靠母生, 劝告世人莫忘本, 要讲老道敬双亲, 田地虽大难比母恩大, 海洋虽深难比父恩深……”社会存在很多诱惑, 也存在许多不平等及差别, 就像自然万物参差不齐, 人生的明天与自然的未来都是不可知的, 遵守社会之道, 遵从人生信条, 恪守本分, 那么, 未来的生活是会有所改观的。侗族民歌把人生与世界连接起来, 深谙生命与万物有共通的道理, 自然能够于参差不齐处走出和谐, 人类社会也能忽略当下的差别走到未来的融即。就这一点而言, 侗族民歌不仅继承了《诗经》的文化内核, 而且将其演绎得更加诗意化。
摘要:中国文学审美思考始源于《诗经》, 其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生存的依托, 这一人类生存本体性存在也成为《诗经》一以贯之的母题。侗族民歌坚持人类生存的本源价值观, 在所谓主流文化的边缘, 喷洒出一道美丽的心灵彩虹。事实上, 这是灵魂与自然的融即, 面对生存艰难的时候获得心向自然的愉悦。
关键词:审美,魂灵,诗经,侗族民歌,本体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中国境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日]竹内好.何为现代——就中国和日本而言[G]//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4]龙景科.和谐栖息的生存演绎——贵州省黔东南侗族民歌的人类学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 2008, (4) .
[5]姚小欧.礼乐制度中的《诗经》文化本质[J].中州学刊, 2000, (3) .
[6]霍然.论北朝西部民族大融合与中唐美学思想的深入[J].西域研究, 2008, (1) .
[7][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 等,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8]邓田田, 李山.由《诗经》中的女性描写看周代审美文化特征[J].求索, 2007, (6) .
一、填空
1.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 国风 和代表《楚辞》的 离骚 并称为“风”“骚”。2.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等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发起进行了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新乐府运动,提倡“惟歌生民病”,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3.《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 305 篇诗歌。
4.“思无邪”是 孔子 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5.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 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 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 韩婴。毛诗是鲁人 毛亨 和赵人 毛苌 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 齐诗、鲁诗、韩诗。
6.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在《毛传》、《郑笺》之后,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 70卷《毛诗正义》,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标准《诗经》教本,在当时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7.关于《诗经》分类的“六诗”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六诗就是 风、雅、颂、赋、比、兴。(《周礼》中称之为“六义”)
8.“四始”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出的,他以 《关雎》 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 为颂之始。
9.“四诗说”也称“二南独立说”,这里的“二南”指的是《诗经·国风》中的 《周南》、《召南》,这种说法认为二南应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从而把《诗经》分为风、雅、颂、南四类。
10.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 风、雅、颂 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 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11.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包括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凤、桧风,曹风、豳(bin)风,二雅,即 大雅 和 小雅,三颂即 周颂、鲁颂 和 商颂。
12.宋代的朱熹在《诗集传》指出风、雅、颂三者中 风 是里巷歌谣之作,而
雅、颂 则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辞。
13.《毛诗序》把风、雅、颂三者中的 风 看作教化和讽谏的政治工具,以为其中句句关涉美刺讽喻,甚至把其中著名的恋歌《周南·关雎》解释为“后妃之德”。
14.“史诗”这个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在其文艺理论名著《诗学》中最先提出的,他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15.目前学界一致认为《诗经·大雅》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大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6.《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豳的大迁徙的历史,这一时期是周代统治阶级开国的时期。
17.被认为是《诗经》中的五大史诗之一的《生民》 一首叙述了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并开创祭礼的历史,并通过生而无灾、弃而不死等细节,塑造了一个半人半神的周民族始祖的形象。
18.周民族曾经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居岐山下的周原,这段历史记载在周民族史诗《绵》一篇中。
19.《诗经·大雅》《
生民
》一篇记载了姜嫄“履帝武敏”而受孕及生子之后三弃三收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当时周人对生育现象的认识水平。
20.周民族史诗《公刘》一首每章都以“笃公刘” 作为首句,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爱戴赞美之情。
21.《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属于十五国风中的 豳风,大约是西周初期该地还未被猃狁侵占时的作品。
22.“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为床下”,这是《诗经》《七月》一篇中的句子,诗中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和季节的变化,生动地传达出农业生活的气息。
23.《诗经·小雅》中的《鹿鸣》 是一首著名的燕飨诗,诗开篇就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起兴,借助自然物象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基调。
24.《诗经·小雅》中的著名燕飨诗《宾之初筵》 中的“既曰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群骄奢淫逸、丑态百出的醉鬼形象。
25.《诗经·小雅》中的《六月》一首,叙写了周宣王时大臣尹吉甫北伐猃狁,最终获胜的事迹,诗中充满了主体民族的自豪感。
26.《诗经·大雅》中的《江汉》一首记载了召公虎奉宣王命平定淮夷,开拓南疆的功绩。
2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诗经·小雅》《采薇》 一首中的句子,表达了久戍不归的士卒对故乡的怀恋、对自身遭际的哀伤。
28.《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29.“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一诗中的句子,这几句描绘出一幅典型的黄昏时分农家生活的图景。
30.“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这是《诗经·唐风》《鸨羽》中的句子,这首诗表现了服役者对造成农田荒芜、父母生活没有保障的繁重徭役的怨恨。
31.《诗经·大雅·烝民》是一首杰出的政治颂美诗,诗篇赞美了王室重臣仲山甫 的赫赫功绩,塑造了一个德行完美、勤于王事的政治家的形象。
32.我们常用的成语“不可救药”出自《诗经·大雅》中的《板》一首,这首诗相传是老臣凡伯为了劝诫周厉王而作的。成语“耳提面命”则出自《诗经·大雅》《桑柔》一诗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一语。
33.《十月之交》是《小雅》中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讽刺批判诗,诗曰“日月告凶,不用其行”,认为日食、月食的出现是昏君佞臣的倒行逆施引起的。34.《郑风》中的《溱洧》 一诗描写了上巳节时,男女相约游春的欢快场景,其中“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写男女互相赠答,情意深长。
3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诗经·王风》《 采葛 》 中的句子,表达了男女之间缠绵深挚的相思之情。
3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秦风》《 蒹葭 》 中的句子,诗中表达了因意 中人可望而不可及而产生的怅惘忧伤。
3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爱情诗中的名句,它出自《周南》《 关雎 》一篇。
38.《诗经·卫风》《 硕人》 一篇描写一个贵族女子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把美丽女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39.《周南·桃夭》首章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赞美了新嫁娘容貌美丽,并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幸福。40.“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卫风》《 氓 》一诗中的句子,这是一首著名的弃妇诗,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41.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鄘风》中保存了她的诗 《 载驰 》,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42.周代人在将诗歌的本质总结为“诗言志”,这句话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一篇中舜与夔的对话里。
43.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 楚辞章句 》 本,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44.《 越人歌 》 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二句,是屈原《 湘夫人》一诗中“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两句所本。
45.诗人屈原在长诗《 离骚 》中用“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明了自己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
46.屈原的长诗《 天问 》 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咏史诗,诗通过对宇宙万物以及夏、商、周兴亡的历史和楚国现状的探问,表现了诗人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
4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 《 离骚 》 一诗中的名句。48.屈原的短篇抒情诗集《九章》包括 9 篇作品,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49.《惜往日》 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50.《橘颂》 是诗人屈原早期创作的一首咏物述志诗,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秉德无私”的品性,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师表。
51.“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是屈原的《哀郢》一诗中的句子,这首诗大约作于楚国国都沦陷之后,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悲哀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52.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 涉江》 一篇记叙了屈原晚年被流放江南的凄苦经历,其开头就说:“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表达了诗人矢志不渝地执着于理想的精神。
53.屈原的抒情组诗《九歌》共分为11 篇,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 和《礼魂》。54.屈原《九歌》《 国殇 》中“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礼赞了勇武刚强、为国捐躯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55.“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是屈原《 东君 》一诗中的句子,包含着英雄主义的精神
56.《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两句,描写离别的悲哀,被后人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
57.古人赞誉《九歌·湘夫人》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是写景的妙 句,“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两句是写情的妙句,两者互相生发,形成一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58.“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这是《 山鬼 》一诗中对山中女神的描写,这种描写充满了山林的气息。
二、名词解释
风骚
风骚传统(诗骚传统)
献诗说
采诗说
孔子删诗说
四家诗
今文三家(三家诗)
《毛诗传笺》
《毛诗正义》
六诗说
六义说
四始说
二南
四诗说(二南独立说)
风、雅、颂
周民族史诗
农事诗
农业祭祀诗
农业生活诗
《七月》
燕飨诗
政治美刺诗
讽喻怨刺诗
讽喻诗人
叠咏体
风雅
比兴
《楚辞》
楚辞体
《天问》
《九章》
《九歌
六笙诗:指毛诗所传《诗经·小雅》中“有目无辞”的六个篇目,分别是《南陔(gai)》、《白华》、《华黍》、《由庚》、《紫丘》、《由仪》。根据《仪礼·乡礼酒礼》的记载,这六篇诗歌是用笙伴奏的乐歌,因而称为“六笙诗”。
四家诗:这是汉代研究《诗经》的四个学派,分别是齐诗、鲁诗、韩诗、毛诗,齐诗传自辕固,鲁诗传自申培,韩诗传自韩婴,毛诗传自毛亨和毛苌。四家说诗各有特点,但在曲解诗意、借诗说教方面则是一样的。齐、鲁、韩三家因使用汉代通行的隶书抄写因而成为今文三家,被朝廷立于官学,后来相继散佚。
赋比兴:这是《诗经》创作的三种艺术技巧,后人解说其含义多有分歧,一般认同南宋朱熹的阐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先言他事以引起所咏之词”。
风雅颂:风雅颂是音乐分类。风,本义乐调,所谓国风,便是汇集各地的地方土乐;雅,即正,指朝廷正乐;颂,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
采诗说: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说法,采诗制度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否则在交通不便、语言 各异、地域广阔的民间,诗歌难以汇集朝廷。进行采诗的当是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乐官,他们按时到各地收集民歌,统一上交给朝廷。
提示:对名词解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1、介绍名词的由来;
2、简要全面地介绍名词的内容;
3、介绍与该名词有关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论析题
1、宋代诗人王禹偁有诗曰“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它们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风骚”指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所谓的“风”诗传统,是现实主义的精神的世代相传,“骚”诗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2)《国风》民歌的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的表现艺术对后世的影响表现在:汉乐府民歌、建安风骨、北朝民歌、杜甫的“诗史”、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宋代王禹偁、金代元好问的诗歌、关汉卿的杂剧、曹雪芹的《红楼梦》。(3)“骚”诗的积极浪漫主义影响于后世的曹植、阮籍、鲍照、李白、李贺以至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吴承恩的《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2、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说法?《诗经》采编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手法是献诗说、采诗说。先秦有公卿士大夫献诗的制度,献诗的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谏或者赞誉,表达对政治的评价,《诗经·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卿士大夫的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途径搜集起来的。采诗制度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进行采诗的应该是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国风》以及《小雅》中的许多诗就是这样汇集在一起的。
《诗经》采编的目的是多重的,其政治功利目的包括:劝谏君王、补察时政;作为贵族子弟的伦理教科书。其娱乐目的包括参照民间音乐,制礼作乐,满族耳目之娱;作为音乐教程。
3、试举例说明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记载了周人从产生、发展到最终灭商建周的历史;如周民族始祖后稷的出生、周人从邰至豳、从豳至周原的迁徙、文王讨伐崇密的战争、武王灭商的经过,在周民族史诗中都有记载。二是再现了当时周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的情况。如姜嫄生子的传说表现了当时对生育现象的认识水平还很低,后稷发明农业的传说,再现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的情况。
4、试结合作品,论述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
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表现为:(1)叙事与抒情、描写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如《公刘》一首叙述公刘率领族人迁居豳地的历史,诗歌每章都用“笃公刘”起首,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赞美和爱戴。(2)讲究谋篇布局的章法结构;周民族史诗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其中有的用相同词语领起一章,形成章节之间的排笔,增强了层次感,又使深层内容紧密相连。(3)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史诗的形象性,如《生民》用一系列的排笔描写后稷种植庄稼,《绵》中用瓜瓞自小变大比喻周民族的由弱变强。(4)擅长使用叠音词来摹声摹态,不仅生动传神,还增加了诗的节奏感。如《生民》中“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5、如何理解《诗经》中的农业祭祀诗的价值?试举例说明。
《诗经》农业祭祀诗是指《诗经》中描写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等祭祀活动的诗歌,如《小雅·楚茨》、《信南山》等。其价值表现在(1)记录了周人为祈求丰收进行的宗教活动及其相关风俗礼制,如《楚茨》对祭祀场面的描写;(2)具体描写了周人农业生产的方式、5 规模等情况,如《载殳》中描述的耦耕方式及田间劳作情况;(3)表明了统治集团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提倡,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6、关于《豳风·七月》,《诗序》认为是周公在陈王业,建国后的学者多以为是被剥削的农奴在倾诉自己的痛苦悲哀,试结合作品和有关典籍,阐述一下你自己对《豳风·七月》的理解。
《豳风·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从内容看,诗中以描写一年十二月的物候、农活和农奴终年的劳苦为主,所以诗的主体应该是出于熟悉农业生产的农奴之手。但其中还描写了领主们喜气洋洋的宴饮场面,这应该是乐官代领主而言。从用途来看,《七月》是可以用于迎节、祈年、祭腊的乐歌,语调也雍容和缓,应该是经过了乐官的加工。因此它可能是周朝乐官在豳地农奴所作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形成的一首代言体诗,代农奴和领主两者立言,既保留了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生活的原貌,思想艺术上又具有某些乐官加工润饰的痕迹。
7、试以《豳风·七月》为例,论述《诗经》中农业生活诗的社会历史意义及其文学价值。
《诗经》农业生活诗的社会历史价值表现在:(1)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阶级差异,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周朝阶级对立的社会本质和农奴的不幸悲哀;(2)多方面反映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为研究西周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其文学价值表现在:(1)充满农业生活气息的独特表达方式,如以物候描写形象地表现季节的更替;(2)撷取富有深意的生产生活片断,造成含蓄隽永的韵味,如“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暗示着行将出嫁的女子对父母家人的依依不舍。
8、以《鹿鸣》、《宾之初筵》、《伐木》等诗为例,分析《诗经》燕飨诗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艺术价值。
燕飨诗反映古代燕礼、飨礼等礼仪活动的诗,其主要内容是描写宴饮的盛况以及宾主之间的互相赞美称誉。其政治价值表现为联络情谊、巩固统治;其历史价值表现为记载了古代燕飨之礼的程序仪式,为研究周代礼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其艺术审美价值表现为:(1)真实再现燕飨活动的场面和融洽热烈的气氛,形成一种和谐欢快的总体风格;(2)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燕飨活动中的贵族形象。
9、试析《诗经》战争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及其思想价值。《诗经》战争诗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包括:(1)主体民族的自豪感,如《小雅·六月》等;(2)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如《秦风·无衣》;(3)怨恨战争、思念家乡的心情,如《小雅·采薇》、《豳风·东山》。
其思想价值表现为:反映了周代战争的历史和周人对战争的态度,表现了周人爱国爱家、明辨善恶的可贵品格。
10、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徭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诗经》徭役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深切的思乡、念亲之情,如《鸨羽》中对父母无人奉养的忧心,《君子于役》中对在远方服役的丈夫的牵念;(2)对个人劳苦和命运不公的感叹,如《小雅·何草不黄》中“独为匪民”的怨愤。
《诗经》徭役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如《鸨羽》中以呼天式的抒情倾诉自己的痛苦;《君子于役》以平实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描绘最典型的黄昏之时农村生活的画面,将女主人公忧伤怅惘的思念之情放在宁静温馨的背景之中,更突出了徭役带给人们的痛苦;《何草不黄》用萎黄干枯的野草起兴,暗示了征夫役卒在繁重的劳役驱使下,也如野草般疲敝憔悴。
11、《诗经》中的讽喻规谏诗和怨刺批判诗在思想情感上有哪些异同?
讽喻规谏诗的作者大多是贵族中地位较高的人物,其主要内容是对统治者的谆谆劝告儆诫,如《板》《桑柔》,其感情基调表现为对周王朝行将倾圮的命运的忧心如焚,即忧国忧民 6 的忧患意识,;怨刺批判诗的作者大多是等级制度中的受压迫者或失意者,其主要内容是对社会的黑暗现实直言不讳的大胆批判,如《十月之交》,其感情基调表现为抒愤述伤,即感慨个人际遇的忧生之情。
其精神实质上的共同点是对国家命运的的关注,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它们共同构成了《诗经》的讽喻精神。
12、创作《诗经》讽喻怨刺, 诗的讽喻诗人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格,这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讽喻诗人都是周代贵族中的优秀分子,其精神品格包括两个方面:(1)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它他们与周王朝休戚相关的命运决定的。(2)守礼修德的自觉意识,表现为对“礼”的笃信并恪守“德”的规范,用此自律并以之律他。
讽喻诗人的这种精神品格在中国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对后世诗人及其作品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如屈原的至死不悔的爱国之情,他忧愤深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唐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他的“三吏”、“三别”等“诗史”作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等,都是对《诗经》讽喻精神和讽喻诗人的精神品格的继承发扬。
13、《诗经》中的婚恋诗包括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主要包括(1)男女的相恋相思,如《郑风·叔于田》写女子对男子的悦慕,《郑风·溱洧》、《邶风·静女》写男女的欢会,《子衿》、《采葛》写刻骨铭心的相思,《蒹葭》写求而不得的惆怅,《鄘风·柏舟》写对恋爱婚姻自由的大胆争取。(2)对结婚场景的描绘、对新婚的祝贺,如《硕人》对贵族女子出嫁时盛大的场面的描写、《桃夭》对新嫁娘的赞美。(3)对不幸婚姻的悲叹,如《氓》中的弃妇对自己悲惨命运的诉说。
14、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婚恋诗的思想艺术成就。
《诗经》婚恋诗的思想性表现在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是真诚的、高尚的、纯洁的,如《关雎》中对爱情的积极健康的追求,《出其东门》中对爱情的忠贞,《子衿》中对爱人的真诚思念等。
《诗经》艺术成就表现为:(1)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它真实地再现着周代社会男女之间相爱相恋的世俗生活,抒发着他们真实的哀乐情感;(2)特点鲜明的形象塑造,诗人通过直接的情感倾诉,在抒情诗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少男少女形象。(3)深含意蕴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或用来衬托感受,或用来寄托情意,如《蒹葭》中以凄清的秋景衬托怅惘的心情,《桃夭》以烂漫的桃花暗示婚礼的热烈气氛和新嫁娘艳丽的容貌。(4)生动活泼的语言,如溱洧》中男女的对答、《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抱怨等。
16、为什么说《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它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上古的文化精神?
《诗经》的诗篇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自殷商到春秋中叶社会的历史风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如创业开国的英雄祖先、辛苦劳作的农人、风尘仆仆的征夫役卒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婚恋等,都以诗的形式形象化展现出来。
《诗经》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上古的文化精神:(1)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如史诗中对创造和平安定的农业生产环境的英雄祖先的赞美,农事诗中对农业生产生活和农业祭祀的描写,徭役诗中对破坏农业生产的战争徭役的怨恨。(2)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如燕飨诗中表现的父兄君臣朋友之间的血肉亲情,祭祖诗中对英雄祖先的尊奉等。(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平凡人的世俗生活和情感是《诗经》诗篇的最主要内容,如他们农事、燕飨、战争、徭役、婚姻、恋爱等。(4)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这表现在a《诗经》是直面现实的艺术,周人把诗的创作看作对自己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b《诗经》直面现实的情感抒发,周人以个体的抒情来表现了周民族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17、和原始歌谣相比,《诗经》作品的创作有哪些新的发展?
《诗经》作品的创作与原始歌谣相比,有以下三方面的发展:(1)功利主义的自觉创作,周人开始自觉地有目的的创作诗歌;(2)个体诗人的出现,诗歌从表达群体意识的集体歌唱向独抒个人情感的个体创作过渡发展;(3)艺术水平的提高,周人开始自觉地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美,从而提高了《诗经》的艺术表现水平。
18、简叙《诗经》抒情诗创作取得的成就。
《诗经》标志着中国抒情诗艺术逐渐发展成熟,其艺术成就表现在:(1)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其人物塑造的手法有a通过事件的简要叙述或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描述来塑造人物;b通过简单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c通过朴实无华的抒情议论塑造人物。(2)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境界的创始,《诗经》中不仅运用了许多带有文化原型意义意象构成起兴诗句,还使这些意象和人物情感相融合,来创造艺术意境。(3)高超的艺术技巧,包括赋比兴的手法、多样的修辞手法和多种抒情方式的运用。
19、怎样理解《诗经》创作与周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诗经》创作和周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1)《诗经》的物象择取受周文化精神的影响,如人物服饰打扮的描写中经常出现的“狐裘”以及各种各样的玉指制饰物,在周代文化里是人物身份地位和道德品质的象征。(2)《诗经》作品的内在结构受周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的影响,如以外在仪容的描写来人物形象塑造、以思想怀归之情来反映战争徭役。这来两者对后世的文学作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诗经》作品的语言艺术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例如《诗经》中很少使用抽象的“马”这个词,却运用了三十多个具有描述作用的特殊名词来写马。第二,擅长运用重言或双声叠韵词来摹声摹形,重言如夭夭、灼灼、霏霏,双声如参差、踟躇,叠韵如辗转、窈窕、玄黄等,这些词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表现力,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第三,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的音乐美,《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四言诗,带有很强的节奏感;而《诗经》的押韵也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式奠定了基础。第四,重章复沓的章法和中心词语的多种形式的锤炼。重章复沓是短章民歌常用的形式,这种形式使《诗经》中形成了一些套语;也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
21、怎样全面认识《诗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诗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体现在:(1)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抒情诗的传统、群众艺术的传统、现实主义的传统;(2)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这一原则就是“风雅”和“比兴”;(3)奠定了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诗经》的四言形式是后世其他诗歌体裁发生之源,其遣词造句、章法结构、节奏韵律也为后世诗歌奠定了基础。
22、试述你对楚辞来源的看法。
楚辞是南方楚文化的产物,它的来源包括(1)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的有关宗教活动;如《离骚》中一次向重华陈词、二次向神巫问卜、三次升天遨游,都受了宗教巫事活动有密切关系。(2)楚地的乐曲和民歌,如《哀郢》等篇的“乱”、《抽思》的“少歌”等都是乐曲体制的名称。楚辞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使用,说明楚辞的形成与楚地民歌密切相关。另外,战国时期的散文高潮对楚辞的形成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3、楚辞体具有那些诗体特征?试举例分析。
楚辞体的诗体特征表现为(1)宏伟繁复的体制,如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等比起《诗经》中的作品,篇章体制要长大得多,其中《离骚》、《涉江》、《哀郢》等篇篇末有乱,《抽思》中还有“少歌”、“倡”等。(2)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使用,尤其是后者,几乎成为楚辞体最明显的标志。楚辞体中的“兮”不仅出现频率极高,而且起着句读、8 调节节奏、代替某些虚词的语法作用,这是屈原的独处,是楚辞体独有的。
24、如何理解鲁迅先生对楚辞的产生与“时与地”的关系的阐述? 鲁迅先生认为楚辞的形式文采之所以和其他文学作品不同,原因有二,即“时”与“地”,也就是产生的时代和产生的地域。从产生地域是上看,楚辞体是南方楚文化的产物,它的形式文采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楚地独特的文化的影响,楚地的原始神话、巫觋工祝的宗教巫术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都对楚辞体的形式文采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从产生时代来说,楚辞产生于战国时代,战国纵横家铺陈辞采的言辞和记载这些辞令的“繁辞华句”的散文,对楚辞体的形式文采的特色的形成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25、诗人屈原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情势是怎样的?当时楚国的情况如何?
屈原生活的时代的社会情势有两个特点:一是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空前激烈,重新统一的局面行将出现,二是变法运动在当时各主要诸侯国相递进行。
当时的楚国正处于这一时代的洪流之中,秦国和楚国是当时左右局势的两个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非秦即楚,因此秦、楚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而楚国的旧贵族势力把持着政权,他们毫无政治远见,只知道苟安享乐,楚王朝日趋衰败,在与秦国的对抗中节节败退。
26、简叙屈原的生平。屈原生平的大事有:(1)早年以贵族身份担任三闾大夫;(2)受楚怀王拔擢担任左徒,力图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3)蒙冤被疏,创作震烁古今的长诗《离骚》;(4)遭谗言陷害,被流放江南;(5)郢都沦陷后,自沉于汨罗江。(6)其流传的作品《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27、长诗《离骚》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感情是怎样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离骚》抒发了诗人的忠怨之情和爱国精神,这是长诗《离骚》的主旋律。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不公正待遇,表现了诗人的美政理想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第二部分从女媭的责难到篇末,主要写诗人遭谗被疏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他内心的矛盾冲突及其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的最后抉择。
28、《离骚》丰富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离骚》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1)由庄严而伟大的思想而带来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2)由于诗人自觉承担悲剧命运而形成的慷慨激昂的悲壮美;(3)由高超的、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形成的奇丽美,表现为三个艺术世界,即神话世界、往古世界、香草美人世界。
29、屈原在《离骚》中是怎样吸取和运用神话的?诗中对诗人三次游览天界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在《离骚》中,屈原为了抒写自己的心情,从古代流传的大量神话传说中,汲取了丰富的形象,通过自己奔放不羁的自由想象,把原有的神话结撰成新的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魅力画面,并使它服从于一个新的抒情主题,成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构思的一部分。
诗中诗人三次游览天界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理想至死不悔的追求和诗人为改变国家的前途、自己的命运而做的不懈努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他始终不渝的爱国忠君之情。
30、《离骚》一诗中对往古世界的回顾有怎样的含义?
屈原借对往古三后尧舜的清明政治和桀纣昏庸失国的历史的回顾,为统治者的改革树立了榜样,并警告楚国君臣,要以桀纣为戒,否则必将重蹈他们的覆辙。诗人还通过对历史上一些君臣遇合的佳话的回顾,表达了对君臣知遇的渴望,并以此来鼓舞自己在困境中奋进不止,探索不停。
31、《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 兴有何不同,有身什么新的发展?
《离骚》中缤纷的香草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世界上美好品德的具象化,诗人正是通过他所铸造的这些绝美意象,展示了自己高洁美好的品德。屈原还借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政治生活中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
《诗经》的比兴手法一般是触景生情,是实写;《离骚》的比兴,大多是虚构、想象,是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诗经》的往往只是一首诗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衣的比喻、联想;《离骚》却把物我、情景交融起来,构成一种象征体。
32、简叙《天问》一诗的结构层次及其思想内容。
《天问》一诗的前半部分是对宏观的宇宙自然的发问,分为四个层次:(1)关于宇宙本源问题,(2)关于天体、天象问题,(3)关于鲧禹治水问题,(4)关于大地、四方灵异问题。后半部分是对人世间历代兴亡的发问,也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夏、商、周的历史和楚国的现状。
诗人借对宇宙自然和人间兴亡的思索,表现了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和企图力挽狂澜的爱国热忱,这正是全诗的主题思想所在。
33、《天问》一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突出的特色?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天问》的艺术特色表现在:(1)通篇问句的独特的整体结构模式;(2)深沉的理性思考和热烈的情感相结合;(3)灵活多变的问句形式。
34、试结合作品分析屈原《九歌》的艺术成就。
《九歌》的艺术成就表现在(1)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的塑造;诗中各类神的生活环境、容貌体态,都与其自然物的特点相合;诗人同时又赋予了它们人的特征、人的性格。(2)情景交融的意境,作者善于把周围的景物、环境气氛合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3)情味悠深的语言,它往往十分单纯自然,但又非常优美、极富含蕴。
35.比、兴在诗篇中有何作用?二者有何区别? 比就是比喻,它在诗篇中的作用是描绘形象鲜明生动,能够将抽象的事理阐述得十分深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用于起兴的物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烘托气氛、激发联想、象征隐喻、起韵无义。
差别:
一、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意与选取的物象之间,两者相互影响的先后次序不同:比是触物心感,兴是情意寓物
篇1:与诗经有关的故事
汉广:拒绝泅渡的爱情
《诗经·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少年时候读过《蚕马》的故事,一直不能忘怀,说是有个女孩,父亲从军边疆,音讯皆无,她与母亲在家中,十分惦念,母亲放出话来,谁能把那父亲找回来,就把女儿嫁给他,不曾想应征者竟是一匹白马,它一声长嘶,绝尘而去,不久,真的把父亲载了回来。
听说了原委,父亲反悔了,白马咆哮,父亲干脆将那白马杀掉,曝皮于庭,白马凄厉的灵魂不肯罢休,某日,忽然卷女而去,最终栖止于桑树,两人合二为一,化为蚕。
两情相悦的爱情可以化蝶,一厢情愿的爱情,只能化蚕。白马与女孩身份迥异,它原本只能遥远地无望地注视着那女孩的背影,一个突发事件,使得它的爱,有成功的可能,它尽了力,仍然一无所获,还受到了至为不公众的待遇,愤怒与委屈夹杂在一起,爆发出了超自然的力量,当那马皮破空而来,向女孩罩去,一个底层男人的蛮性与血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一刻,真令人魂飞魄散。
《蚕马》的内核,是愤怒,愤怒得如此壮观、丰富、唯美,作为观众,我只剩下目瞪口呆的份。
按说描述不可触及的感情,《蚕马》已经做到了极致,但人类的感情,有动与静的两面,《蚕马》的极致,是在动的一面,那样狂暴的激情,你只能仰望,无法参与。可以倾听、感触、啜饮的,是那宁静的广阔的爱意,如同月光下的水波,只有隐隐起伏着的轮廓。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广》开头四句,就是尘埃落定的局面,南方有那高大的树木,却不可以在它下面休息,汉水边有那美丽的女子,却不可以追求。高大的树木,应该是很好的倚靠,为何不能休息,只因它不是我的,同理,这个美丽的女子,连追求都不可以,应该也是因为她与“我”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对于爱情来说,距离不见得是个坏东西,求之不得,于是辗转反侧,一日不见,方觉如隔三秋,相反,若是美人在怀,长相依偎,哪还有那么多罗愁绮恨,距离,让抒情成为可能。
但是,对于《汉广》中的男人,这距离太远了一点,远到他已认了命,连相思想念和白日梦也不可以有,他用命运般冷静的声音告诉自己,“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是铁一般的“不可”,如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我早已知道,你我之间的距离,如同广袤的长江之水,永远不可泅渡。
这距离从何而来,按照大部分学者的说法,《汉广》中的男主角,是一位樵夫,关于“游女”,大多语焉不详,也许是她身份高贵,也许是她名花有主,总之,她的人生,与他无关,他无法得到她的爱。
他的感情有了两种可能的走向,一是像蚕马那样,施以不管不顾的热情,另外一种,是让爱情逐渐平息,在岁月的帮助下,打磨成一片叶脉书签,搁在心中的一隅,也许慢慢就会忘记。
然而,这位樵夫的选择不在这两种之中,他走上一条寂无人迹的路,不愤怒,也不委屈,连伤感哀愁也无,但也不是要回头,他是这样平静又这样深刻地爱着这个女子:假如他的爱也如这江水一样,不可以泅渡,那么,就不泅渡,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天长地久。
你千方百计,想要抱得美人归,和他暗自出手,试图在心中斩草除根,都是要泅渡到彼岸,把这件事完成,把自己从那澎湃的让人坐卧不安的爱情中拯救出来,重新回到既定轨道。爱情或者终止于得到,或者终止于放弃.而这位樵夫,他不作为,不采取任何自救的行动,“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仍然是劈柴、喂马,进行着日常事务,只不过,他喂的马,是要送这个女子出嫁的,他还是这样从容、平静,有条不紊。
也许,有一种爱,只与自己有关,不会随着世事变迁斗转星移而变迁,我只想把你放在我心中,我已经把你放在我心中了,还有什么可以夺走呢?即使你离开,即使你已走得太远,都没有关系,和我自己在一起时,就是和你在一起了。
诗歌仍然在咏哦,“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如是三遍,但不再是感叹那江之广,水之长,我看到的,是他天阔水长的爱情,不可以泅渡,也无须泅渡,就这样永久相望,明澈的目光,有如月光。
篇2:与诗经有关的故事
草虫:爱情本身就是天灾
《诗经·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清代学者方玉润,坚持认为《草虫》是一首借思妇思夫比喻臣子思君的诗,他甚是理直气壮地说,彼妇自思夫,纵极工妙,何足为《风》诗之之正耶?
在方老先生看来,老婆惦记老公,这种感情写得再漂亮,也是上不了台面的,他心中的伟大情怀只有一种,就是臣子对君王的缠绵牵念,这会儿要是跟一百多年前的方玉润掰扯,到底是龙椅上的帝王,还是一个亲切的男人,更值得被深沉地想念,不但比他老先生更不合时宜,还有些没话找话的矫情——现时眼下,还有谁真的信方老先生那一套?我看了几个版本的注释,都说这是一首描述女人思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诗。
把“伟大情怀”还原成“个人感情”,算是“思想大解放”的成果了,可是我细读这首诗,还是有些疑惑,我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两人婚姻状况以及所在方位的字句,为何就能将两人身份确定为夫妻,将两人的方位定位为此处与远方呢?
是否是因为那感情来得有点严重: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草丛里的蝈蝈儿叫个没完,不时蹦出一只蚱蜢,没有看到那个人,让我怎能不忧心忡忡,假如能够看到他,假如真的能够看到他,我的心才能够降落下来。
并不是一场花前月下的约会,在外人眼中,她只是南山坡上采野菜的女子中的一个,从那平静的容颜上,你看不到有风暴在她内心迭起,从“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到“未见君子,忧心惙惙”,再到“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内心的隐忧层层升级,“忡忡”是些微的疑虑,“惙惙”是巨大的不安,到了“伤悲”,则是沉重的绝望,一个也许并不漫长的时间段里,她的内心,跌宕起伏,兵荒马乱。
也许在某些注释者眼中,这样忧伤的感情,总该有些缘由,所以他们假设她是与爱人天涯暌隔,不能相见,然而,我看这不可自抑不可把握的感情,不像是山高水长的想念,那种感情,节奏要更慢一点,更悠长一点,感情被拉扯成了一首长调,再伤感,也可以从容道来。而这首诗,一连几个“我心……”,让我感到的,是一种被什么摄住的窒息感,世界无限广阔,她却无可选择,大脑空白,呼吸停顿,日常杂念皆向后隐遁,她紧紧地抓住一个念想,就是要见到他。
除了见到你……只能是见到你……一种梦魇般的慌乱紧张,“看见你”是唯一的救赎之道。当我开始爱,就再也没有自由而言,我的命运在你的手上,而你的手,在我看不见的彼岸。这世界无边无际,本来就像隐藏着无限的风险,当我看不见你的手,你的脸,世界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旋转着的黑洞,那种不可知与不可能让我恐惧。
女友S说,她读书的时候,和一个她喜欢的男生通信,每一天她都感到再也收不到他的来信,想象在她这边,或是他那边的信箱边,会有一个顽劣的小男孩走过,没心没肺地,向信箱里投进一根划着的火柴。她实在是太紧张了,才会冒出这么有创意的念头,百万分之一的可能,却会被她当成现实,因之深深地绝望。
和S的故事相同,《草虫》中亦未有任何凶险的预兆,上一次分别时,他的笑容温暖如昔,她恐惧,只是因为她珍惜,因为她感到绝不可以失去,世间最大的安全感是,预先做好失去的准备,可是,我绝不可以失去你。
不需要外力给予不幸的遭遇,爱情本身就像一场天灾,像地震,像洪水,像泥石流,一路追击,把人变小变惊惶变无助,爱情,让太平盛世也像乱世。回看这首《草虫》,本该是一个和煦宁静的春日,草长莺飞,卉木萋萋,蝈蝈在暗处弹琴,蚱蜢不时跳出来撒个野,不管是赴约而来还是不期而遇,那个人都应该即将出现在她面前,可是,她的内心,却风云诡异。
班级:10对外汉语
学号:100213050
作者: 杨斌 内容摘要: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的发轫之作,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伊利亚特》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战争的杰作,《奥德修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个人命运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作品。它们以史诗的规模,全面而广泛地反映了古希腊有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出色地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当时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最早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虽然同样是记叙事件,但荷马史诗和《诗经》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从“诗言志”、《诗大序》的观点出发,解读、阐释《诗经》叙事诗和荷马史诗在情节和人物性格上中西方文学差异。
关键词:荷马史诗
《诗经》叙事诗
情节
人物
语言
正文
一、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诗创作手法
(一)荷马史诗的故事情节安排
1裁剪得当、布局巧妙、结构完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
《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的叙事长诗。两部作品各自涉及十年间发生的事件,广泛地描写了希腊社会。但都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采用高地集中的手法,把情节集中到一个中心人物、一个完整事件、一小段时间上,使众多的人物、丰富的生活画面,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如《伊利亚特》既没有描写战争的开始,也没有描写战争的结束,而是集中描写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52天内发生的战事——阿喀琉斯两次“愤怒”的前因后果。此时,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夺走了骁将阿喀琉斯的战俘和心爱的女人,后者一怒(第一次)之下退出战斗,特洛伊人遂在主将赫克托耳的率领下大举反攻,希腊联军连连失利,不得不退回到船上。在特洛伊人火攻希腊联军时阿喀琉斯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冒充阿喀琉斯出战,却被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为此雷霆大怒(第二次),为此,他与阿伽门农和解,穿上他的辉煌铠甲,一手拿剑,一手持盾向特洛伊人进攻。最后,杀死赫克托耳,并拖尸泄愤。老国王普里阿摩斯讨回儿子的尸身,特洛伊人隆重地殡葬了他们的英雄。有别于《伊利亚特》,《奥德修纪》主要描写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的10年海上历险经历和他重建家园的故事。
2两条线索交错平行发展,多种叙述手法并用 ○史诗在叙事上采取双线结构以及倒叙、插叙、顺叙的结合使用,使主要情节与插曲有序结合,从而文章在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凸显上宏伟丰 满。
如《奥德赛》设计了两条情节线索:一是,奥德修斯的海上历险;二是,家中贵族求婚子弟的胡搅蛮缠和帖雷马科外出寻父。两条线索围绕一个中心——全家团聚展开。而《伊利亚特》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主线,设计了有声有色、极富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即主人公与阿伽门农、赫克托耳之间的冲突),通过他的怒而罢战和怒而参战的神来之笔使全作结构奇巧而单纯、清晰而明了、精密而完整。另一方面,在描写这场战争,人与人互相斗争,同时也穿插着神之间的斗争。
(二)《诗经》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1忽略故事而又极易转向抒情
○ 《诗经》的叙事并不表现为营构曲折的情节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是通过对事件进程的简笔勾勒和静态铺排(复沓)的手笔表达主题。
如抒情性叙事诗《氓》,诗中的女子回顾了自己与氓从恋爱到结婚,到受虐待被抛弃的全过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寥寥数字就对时间原委作了客观交代。诗的第一章、第二章尚能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恋爱、订婚。而第三章有转为纯粹的抒情,直到第四章叙述又出现了大幅度跳跃,叙事不完整,常出现断层。
二、荷马史诗与《诗经》叙述语言特色
《诗经》整齐中富于变化的语言特色。从字法上看,诗经运用了叠字、连绵词和语气词。叠字如“关关”、“忡忡”、“翳翳等。从章法上看,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运用章句的重叠来表达情感,是实在音韵 上和修辞上都收到审美效果。荷马史诗根据古代希腊人口头传说汇集而成的。因此它在语言上多使用自然朴素的语言写成,而且使用了大量口头艺术表现手法,如夸张、比喻、排比、烘托等。这些手法的使用,第一与关照全局,突出重点结构是分不开的;第二,使文章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洋溢着浓郁的英雄主义特征。
对比:、一是由于中西文化传统思想的不同和文章形式上的制约,两者形成鲜明的差异。《诗经》叙事诗要么有宏大的场面,而缺乏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要么有个人经历的描述和人物刻画,而缺乏宏大的历史场面。然而,荷马史诗则两者兼有,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史诗”叙事学理论,“叙述”与“故事”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以简洁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系列丰满的英雄形象。二是,两者在叙事上表现手法的侧重不同导致两者呈现着不同。正是因为:第一,荷马史诗上的口头化的语言特色,使得它更易于按时间顺序构筑文章。第二,大量夸张、“荷马式”的比喻的运用,使得文章形成了宏大的场面。而《诗经》则侧重于“言志”,因此抒情性韵味浓重。且诗经叙事往往是“一事一叙”的结构,造成文章短小,在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上不足,常常只抓取典型特征来表现,而场面上更是相形见绌。
结束语
在数千年的演唱实践中, 民歌又形成了各种风格载体, 诸如:号子、山歌、小调等等。由于中国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不同民族地理环境不同, 语言声调不同, 这也使民歌的旋律调式、吐字行腔和韵味情调各有不同, 从而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独特的歌唱形式和色彩。
民族声乐是在中国戏曲、曲艺、民歌的基础上创立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声乐艺术。它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歌、戏曲、说唱, 又吸收和借鉴了外来欧洲美声唱法而形成的一种演唱风格与方法, 它用于演唱中国的原始民歌、改编民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及中国的民族歌剧。
因此, 学习民族声乐演唱艺术要以中国传统民歌为基础, 在三个方面相互借鉴, 即在语言上要达到“字正腔圆”, 在演唱上要符合人民大众的审美习惯, 在风格上要体现演唱个性的多样化。
一、“字正腔圆”的语言要求
1. 纯正的咬字吐字。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 唱歌只有通过纯正的吐字咬字与发音, 才能创造出内容深刻、丰富而又动人的音乐形象, 给人以美好的享受。我们的民族语言与西方语言有很大区别, 西方语方的单词大多为多音节组合、汉语言的单词大多一字一音一义, 一个字音包含着声母、韵母与复合韵母, 而同声母的词又有高低不同的声调, 这种字音的声韵、字调的特点, 即表现了汉语言自然而丰富的音乐美, 又增添了发音对咬字清晰、纯正的难度。长久的歌唱实践, 对民族声乐演唱的发音是“字正腔圆”, 做到“五音四呼”, 即发音部位的喉、舌、齿、牙、唇的部位要正;开、齐、撮、合的口型要准, 由清脆明亮的嗓音发出行云流水般的音乐韵律, 自然会清纯正、优美动听。
2. 方言的运用。
有许多的原始民歌素材整理改编创作的民族声乐演唱带有浓郁的地方语言色彩和地方特色音调, 用方言来演唱能更好地表达其内容和色彩。像用陕西方言演唱《三十里铺》, 用浙江方言演唱《拔根芦紫花》, 用四川方言演唱《峨眉酒家》等, 就别有一番地方情绪和民间韵味, 由于我国的汉语普通话与大部分省市地方语言的发音规律基本上相同, 因此, 各地的特色民歌用普通话来演唱也基本上是能唱出来的。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地域广大的国家, 语言丰富多彩, 民歌风格各异, 因此, 我们在演唱中要重复学习掌握歌唱艺术的风格和特证, 总结、归纳民族声乐理论的语言和方法, 使之达到比较高的科学水准, 这也是中国民族声乐意识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的方面, 从而丰富和完善了世界声乐艺术的宝库。
二、演唱要符合人民大众的审美
1. 音色的选择。
由于民族语言及民族的审美习惯等原因, 造成了中国民族唱法在声音音色上的独特选择, 由于咬字与行腔等技法上的使用同欧洲传统唱法不同, 中国民族唱法共鸣音道较之美声唱法短且窄一些, 音量泛音少而发出的声音较集中、结实、明亮、声音位置靠前, 这有利于吐词咬字的清晰准确, 民族唱法的声音音色以甜、脆、亮、圆为追求目标, 这也是一种文化, 一个民族对歌唱音色的选择;也只有这种声音特质才构成民族唱法的风格特色, 才符合中国人民的传统喜好和精神情趣。
2. 润调与韵味。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重大区别在于, 中国民族唱法有着创造性的歌唱“润腔”, 它也是民族唱法的一个重要的风格特点。所谓“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 就是指润腔对歌唱声音旋律的润泽作用。润腔即是表情性的, 又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歌唱者依据旋律的音高、音色、力度面进行复化性的演唱, 通过运用滑擞、颤、假声等手法润饰, 以表达更深的思想感情, 刻画人物的性格, 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声音美感, 也就是说民族唱法所特有的“韵味”。这种韵味是中国民族唱法特有的审美情趣, 无论演唱哪种类型的民族声乐作品, 润腔技法都是不可缺少的, 离开了它, 就失去了中国民族唱法的审美价值, 它也是我们区别民族唱法和美声法的重要依据。
3.“以情带声”的演唱。
“情感”是任何一个民族歌唱艺术都蕴涵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目的, 中国民族唱法的独到之处是不仅仅将情感作为一种内容, 而且同时将它纳入歌唱艺术的运用方式中, 这就使中国的民族唱法在运声方面有着极为鲜明的个性特点。如《白毛女》中《恨似高山仇似海》、王志信改编后的《兰花花》等歌曲中的哭音处理, 都是以情带声在民族唱法技术中的运用, “以情带声”而后达到“声情并茂”, 这也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自古以来的审美理想。
三、演唱风格的多样化
1. 演唱个性的多样化。
中国由于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等因素形成了民族歌曲演唱的个性化特色, 一般的来讲, 南方气候温和, 山清水秀, 演唱风格秀丽轻巧, 清脆甜美;北方四季分明演唱风格高远嘹亮, 激昂热烈。少数民族歌曲及一些用少数民族歌曲音调改编的民歌也各具演唱个性与特色。在才旦卓玛、德德玛等少数民族歌唱风格中, 还富于他们本民族固有的个性特色。另外, 由于受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影响, 现代中国民族唱法这一园地也开出了许多奇葩异卉。在众多演唱民歌改编曲和具有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的民族唱法歌手中, 演唱的风格也日趋个性化, 但他们都保持了民族声乐艺术独特的韵味, 在歌唱的发声吐字上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 因此, 这些个性化发展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民族唱法学派自身。
2. 作品题材演唱的多样化。
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民族声乐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收集的作品、整理的原始民歌; (2) 戏曲、说唱音乐改编、创作的民族声乐歌曲、歌剧选段; (3) 中国的古典歌曲, “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歌曲; (4) 新创作的艺术歌曲。只有了解、熟悉多种演唱风格, 才能在演唱实践中不断提高民歌的演唱水平。无论哪类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和演唱风格, 如果把民族唱法只限定于演唱地方民歌或戏曲, 说唱段子, 那就是把民族风格片面地理解为地方色彩, 这对演唱风格、特色的提高不利的。像中国的古典歌曲《阳关三叠》、《苏武放羊》、《满江红》等, “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歌曲《黄河颂》、《铁蹄下的歌女》、《延安颂》等, 以及近年来新创作的歌曲《我爱你, 中国》、《祖国, 慈祥的母亲》、《长江之歌》等;抒情动听的优秀歌曲长期在人民大众中传唱, 这些难道说不是优秀的民族声乐演唱的歌曲?难道说这些群众喜爱的歌曲没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吗?所以, 对歌曲的民族和风格不能狭隘地局限于民歌、戏曲、说唱的范畴中, 应该在演唱的曲目中和内容上具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和色彩, 可以说多样化的发展和演唱技巧是统一的, 只有在不断的、广泛的、多样化的曲目中学习演唱和练习过程中, 逐步提高全面的演唱技巧, 才能不断地掌握他的演唱规律,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形成真正的演唱风格, 也就是自己独特的, 具有较高水准的民族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演唱是以歌唱形态存在的音乐艺术, 它以人的声音的歌唱作为音乐信息的载体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 歌唱是民族声乐艺术得以流传, 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存在方式。民族声乐演唱必须借鉴民歌、戏曲、说唱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民歌无论唱词和曲调, 其风格特征都要在演唱中被人所感知, 因此, 必须用一定的演唱方法去体现, 才不会失去它的原生韵味, 一切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特点的戏曲、说唱、民歌等总是与其特定的歌唱方法联系在一起的, 民族歌曲的演唱也是一样的, 一方面必须努力学习和继承发扬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的优秀成果和经验, 像学习戏曲演唱、曲艺说唱的吐字行腔和情感表现, 也就是学习其技术方法和表现方法, 是为了提高和丰富民族唱法的表现方法, 并不是让民族声乐演唱戏剧化和说唱化, 要看到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不同, 所以, 该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 做到融汇、创造、提高的目的, 正确处理民族歌曲的演唱, 注重传统民族声乐之间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总之, 民族就是精华的、优秀的、劳动创造了人类, 劳动创造了美妙动人的音乐, 音乐使人抒发自己的情感, 表现现实生活, 反映社会丑恶事态, 丰富人类精神生活。通过对民族声乐的了解学习, 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使自己的演唱能够正确地表现歌曲的内容和作品的风格, 我相信, 通过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声乐成果的基础上, 为推动中国民歌艺术的纵深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中国歌唱艺术从结构形式到题材内容, 从歌词语言到咬字发声以致整体的艺术风格及表现, 很大程度都源于民歌和戏曲, 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反映了人民的生活, 是人民在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 一般具有歌词通俗而富有诗意, 曲调短小, 用材经济集中, 结构精练, 旋律清新易于上口, 音色风格具有地方色彩等特点, 它节奏较为复杂, 节拍以复拍子为主, 演唱速度多变化, 一般都是慢快慢模式。
关键词:民歌,民族声乐,演唱,审美,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江明埻.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2.
【诗经与民歌】推荐阅读:
欣赏西藏民歌06-17
民歌论文09-15
民歌大赛总结11-12
中国民歌欣赏教案10-06
汉族民歌说课稿10-01
江苏民歌茉莉花介绍07-21
我最喜欢的一首民歌10-27
黄土地的回声――《陕北民歌》09-26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09-12
诗经名句——《诗经·邶风·燕燕》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