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各制度(精选4篇)
1、各医疗保健机构要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填报工作,指定专人收集院内各相关科室的数据及辖区内的相关数据,认真核实后填报。人员名单需报区妇幼保健院备案。
2、认真填报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包括妇幼卫生信息原始表册薄、孕产妇死亡卡、儿童死亡报告卡、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出生缺陷报告卡、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及网络直报。
3、建立并完善《高危孕产妇登记本》、《叶酸统计表》、《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登记》、《孕产妇产前筛查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新生儿听力筛查登记》、《妇女病普查普治登记》、《孕产妇保健手册》及《儿童保健手册》、《体弱儿管理登记》等原始记录的登记。
4、严格执行报告程序和时间要求。“孕产妇死亡报告卡”于孕产妇死亡后7个工作日内报告,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等信息实行季报制,各医疗保健机构每季度填报一次,在15日前将季报表和死亡报告卡报送区妇幼保健院。妇幼卫生年报表每半年上报一次至区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对全区的“孕产妇死亡卡”、“儿童死亡报告卡”及“出生缺陷报告卡”进行审核,与全区妇幼卫生年报每半年上报一次至市妇幼保健院。
5、加强信息质量控制。为保证填报资料的真实、准确,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对院内及辖区内相关数据的检查核实,加强与区妇幼保健院的业务联系,接受卫生行政部门或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质量控制和相关检查。区妇幼保健院每半年开展一次妇幼信息质量控制。
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依法进行辖区内妇幼统计信息报告工作。
二、大东区妇幼保健所承担妇幼统计工作的各社区卫生院、助产单位的统计人员必须执行本制度。
三、各单位要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领导、业务指导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各报告单位及报告人要认真收集、整理、审核、汇总各种妇幼信息统计报表,并及时上报。
五、各基层单位应按时上报的报表种类目前包括妇幼卫生统计年报,“三网监测”季报、年报,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三项报告”,以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的妇幼卫生项目月报表。
六、各基层单位要将原始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分类存档备查,要有专人负责保管。
(一)加强妇幼卫生改革与发展研究,落实妇幼卫生有关文件精神,完善妇幼卫生法制建设。
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开展妇幼卫生改革与发展课题研究。在调研基础上,根据儿童妇女儿童保健需求,研究制定《健康中国2020—妇幼健康行动计划》。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协调发展。继续实施《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不断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覆盖面和质量。与相关部门协调,尽快出台《助产技术服务管理办法》。组织制定修改《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办法》、《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二)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大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力度,研究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研制国务院防治出生缺陷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启动三级预防出生缺陷的相关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出生缺陷防治行动计划,启动中西部六省出生缺陷防治项目。开展预防出生缺陷
系列宣传活动总结及经验交流,举办预防出生缺陷系列宣传教育咨询活动及研讨会,开展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专业培训。
(三)推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在原有271个县市工作基础上,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扩展到全国333个县(市、区)。继续支持开展孕产妇和婚前保健人群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抗病毒药物应用、感染孕产妇和婴儿的随访以及医学指导等服务。继续开展监督指导评估工作,加强服务人员能力建设,建设专家队伍。召开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工作。
(四)推进妇幼卫生信息工作。
落实妇幼卫生监测网络直报、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等工作,对新增监测点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尽快提高工作质量,保证监测数据稳定、准确。开发并应用新的年报指标软件,深入培训新修改的年报表和软件。继续开展妇幼卫生监测和年报的质量控制。
(五)整体规划妇女常见疾病防治工作。
进行妇女常见病防治工作状况调研,制定妇女常见病防治工作规范及技术指南,推广妇女生殖道感染防治试点项目及宫颈癌防治项目,开展先天梅毒防治试点工作。适时召开多部门以“妇女健康”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倡导多部门参与妇女卫生工作,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妇女健康水平的提
高。
(六)努力逐步实现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继续开展“降消”项目。
进一步争取财政投入,逐步实现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根据“降消”项目实施方案,继续开展项目。组织专家对项目地区进行全面监督指导,推进项目深入实施。开展项目管理培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加强项目信息管理,提高数据准确性,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研究。
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及相关研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可及性、可获得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八)加强《婴幼儿喂养策略》的实施。
继续开展《婴幼儿喂养策略》培训,保护和促进母乳喂养,根据《母乳代用品管理办法》开展相关培训并做好“世界母乳喂养周”的宣传。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儿童营养不良干预试点工作。
(九)关注儿童保健突出问题,做好项目工作。
组织国内外专家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教材、教学方法进行研讨、改编,探讨如何在乡级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工作。继续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筛查质量。继续开展母子系统保健、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儿童早期
一、炉灶作业区制度
1、每日开餐前须彻底清洗炒锅、炒勺、抓篱、抹布等用品,检查调味罐内的调料是否变质、变味。淀粉要经常换水。油钵要每日过滤一次,新油、老油(使用时间较长,油色发黑或发深黄的油)要分开存放;酱油、醋、料酒等调味盅不可一次投放过多,常用常添,以防变质及挥发。精盐、食糖、味精等要注意防潮、防污染,开餐结束后调味容器都应加盖保存。
2、食品原料在符合菜肴烹调要求的前提下,要充分烧透煮透,防止外熟里生,达不到杀菌灭菌的目的。
3、切配和烹调要实行双盘制。配菜应使用专用配菜盘、碗,当原料下锅后应当及时撤掉,换用消毒后的盘、碗盛装烹调成熟后的菜肴。
4、在烹调操作时,试尝口味应使用小碗和汤匙,尝后余汁切忌倒回锅内。用炒勺尝味,炒勺须清洁后再用。
5、每日经营结束后,须清洁用具,归位摆放,彻底清洁汤锅,清理调料。
6、每日用洗涤剂擦拭清洗油烟机吸烟罩和灶台的油腻和污垢,做到卫生、光洁、无油腻。清理烤箱、蒸笼内的剩余食品,去除烤盘内的油污,放尽蒸笼内的废水。
7、做好收尾工作,有洗涤剂彻底清洗区域内的地面,并用清水清洗。
二、配菜间制度
1、每日开餐前,彻底清理所属冰箱,检查原料是否变质、串味。
2、菜刀、菜板、抹布、配菜盘等用具要清洁,做到无污迹,无异味。生、熟食品要区分开,使用生、熟食品专用的菜刀、菜板。
3、配料、小料要分别盛装,摆放整齐,配料的水盆要定时换水.需冷藏保鲜的食品原应放置在相应的冰箱内。
4、开启罐头食品时,首先要把罐头表面清洁一下,再用专用开启刀打开,切忌用其它工具,避免金属或玻璃片掉入.破碎的玻璃罐头食品不能食用。
5、菜过程中,随时注意食品原料的新鲜度及卫生状况,认真配菜,严格把关。
6、营业结束后,各种用具要及时清洁,归位放置,剩余的食品原料按不同的贮藏要求分别储存。
三、凉菜间制度
1、凉菜间要做到专人、专用具、专用冰箱,人员进入凉菜间须先用肥皂清洗双手,并更换专用工服(二次更衣)方可进入凉菜间。凉菜间内必须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防蝇、防尘设备要健全、良好。
2、日清理所属冰箱,注意食品的卫生状况,生、熟食品要分别放置。
3、刀、菜板、抹布、餐具等要用具要彻底清洗,消毒后再使用。抹布要经常搓洗,不能一布多用,以免交叉污染。
4、要严格操作规程,作到生熟食品的刀、菜板、盛器、抹布等严格分开,不能混用。尤其在制作凉拌菜、冷荤菜时一定要用经过消毒处理的专用工具制作,防止交叉污染。有条件的厨房在冷盘切配操作时员工应戴口罩。
5、门店营业结束后,各种调味汁和食品原料要放置在相应的冰箱内贮藏,用具彻底清洗,归位摆放,工作台保持清洁、光亮、无油污。一些机械设备如切片机要拆卸清洗,彻底清除食物残渣,以防机械损坏和设备污染。
四、点心间
1、保证各种原料和馅料的新鲜卫生,定时检查所属冰箱。
2、刀、菜板、面案要保持清洁,抹布白净,各种花色模具、面杖、随用随清洁,以防面粉油脂等残留物腐败变质,而影响使用寿命和污染食品。
3、营业结束后,清洗各类用具,归位摆放。蒸笼锅放尽水,取出剩余食品,用清洁布擦净油污和水分,清除滴入笼底的油脂。烤箱切断电源,取出剩余食品。清洗烤盘,擦干水分。清理灶面调料和用具,清洁灶面、吸油罩。各类馅料、原料按不同贮藏要求分别放入冰箱贮藏。
五、粗加工间
1、刀、菜板、工作台面、抹布必须保持清洁,及时清除解冻水池、洗涤水池的物料和垃圾,以防堵塞。
2、生熟食品要注意区分开,使用生、熟食品专用的菜刀、菜板。
3、购进的各类食品原料,按不同要求分类分别加工,对于容易腐败变质的原料,应尽量缩短加工时间和暴露在高温下的时间,对于原料解冻,一是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二是要迅速解冻,三是各类食品的原料应分别解冻,切不可混在一起解冻。加工后的原料应分别盛装,再用保鲜膜封存,放入相应冰箱待用。
4、食品原料入冰箱后,应分类放置,以便取用。冰箱要定时清洁,清除积水。原料取用应遵循“先存先用”的原则,不得随意取用。
【妇幼卫生各制度】推荐阅读: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业务指导与培训制度12-30
09年妇幼卫生总结07-24
妇幼卫生质控情况分析02-09
妇幼卫生工作自检自查报告12-12
妇幼卫生工作交流材料02-15
中心卫生院年度妇幼卫生工作总结11-14
2006年医院妇幼卫生工作总结06-23
2018年妇幼卫生知识培训试10-23
医院2009年妇幼卫生工作总结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