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山地丘陵稻区水稻栽培技术(通用2篇)
介绍了辽西山地丘陵稻区水稻栽培技术,包括苗床地选择与做床、选种与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及施用、播种、增育壮秧、整地、插秧、肥水管理、防盐碱危害、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地区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作 者:高继杰 马殿荣 陈温福 作者单位:高继杰(辽宁省海城市西四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辽宁海城,114218)
马殿荣,陈温福(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1 苗床地选择及做床
选择靠近水源、土质肥沃、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无盐碱、无病虫杂草的园田或旱田做苗床地。要求苗床长10~15m, 宽1.8m, 高0.1m, 步道宽0.4m。一般1hm2本田需秧田面积150m2。于播种前1~2d将苗床浇足底水, 使水上到床面。要浇匀浇透, 否则会造成出苗不齐。
2 选种与种子处理
选择芽率达95%以上的种子, 经过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包衣等环节进行种子处理。晒种:选种前每天10~14时, 把种子放在背风向阳处晾晒, 连续晒2~3d;盐水选种:把种子放入盐水中, 捞出空瘪粒后, 将成粒种子用清水冲洗2~3次再放入清水中浸5~7d;种子消毒:常用药剂有浸种灵、施保克等, 结合浸种对种子进行消毒, 可有效防治恶苗病, 或用1%的生石灰水, 浸种3~4d后再用清水浸2~3d, 也可防治因种子带菌而引起的病害。干尖线虫发生较重地区, 也可用菌虫清2号浸种;包衣:浸好的种子捞出后控干水, 用40%苗病清或40%立枯宁种衣剂拌种, 闷2~3h后再播种, 可有效防治苗期青、立枯病的发生。
3 营养土配制及施用
育苗前要准备足够富含有机质且偏酸的营养土, 要求床土的pH值为4.5~5.5。一般15m2苗床需营养土500kg左右。营养土成分及配比:无盐碱无草籽的园田土或旱田土55%;优质腐熟的过圈粪40%;优质草炭5%;水稻壮秧剂。分别将4种成分过筛后, 按比例混拌均匀即可。苗床平整后, 平铺编织袋, 然后均匀铺施营养土约3cm厚。
4 播种
在4月5~15日外界气温稳定通过5℃时即可播种。播种时一定要做到稀播种育壮秧, 要求播湿籽250g/m2。播后压籽覆盖营养土0.5cm厚, 然后用1.2%丁扑粉剂进行封闭灭草。
5 培育壮秧
壮秧标准:株高15~18cm、叶龄4~5片、秧龄35~40d、百株干重5~7g、茎宽4mm、单株总根数15~18条, 其中新生白根7~10条, 没有黑根, 根毛多而壮、秧苗整齐度97%、叶色绿中带黄, 茎叶老健富有弹性。
5.1 通风炼苗
1叶1心至3叶, 床内温度控制在20~30℃;超过30℃就要适当通风炼苗, 严防高温烧苗。秧苗3叶后, 床内温度控制在20~25℃。随着通风口加大及通风次数的增加, 床土水分蒸发加快, 应适时浇水。在不影响秧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 苗期尽量减少浇水次数, 浇水就要浇足。外界气温超过20℃时, 要进行大通风炼苗, 大通风一定要结合灌水同时进行, 严禁干通风, 以防青枯病发生。插秧前4~5d, 无寒流时晚间可揭去苗床覆盖物进行炼苗。
5.2 施送嫁肥
插秧前5~7d适量追施送嫁肥。浇施1%的硫铵水1.5~2.5kg/m2, 加0.2%锌肥水同时施用。
5.3 防治病虫害
为防止苗期青、立枯病的发生, 秧苗长到2叶1心时, 要及时喷施育苗灵进行预防, 每瓶药可用于40m2的苗床。插秧前3~5d秧田用60g/hm2阿克泰对水喷雾, 使秧苗带药移栽, 可有效防治潜叶蝇、稻水象甲和稻飞虱等害虫。
6 整地
6.1 整地要求
要求田块平整, 一个池内高低差不超过3cm。土壤细碎、疏松、耕层深厚、肥沃、上软下松。要求灌排水渠系配套, 实行单排单灌。根据地势建设标准条田, 一般每条宽25~30m较为适宜, 每格0.07~0.10hm2。
6.2 整地方法
以旋耕为主。旋耕具有碎土系数高、田面平整度好、无开闭垄、无重复作业等优点, 为旱整地、旱整平和旱打埂打下良好基础。旋耕不但省工、省力、省水, 而且便于全层施用有机肥料, 提高地温, 促进秧苗插后早生快发。旋耕后插秧前, 短时间泡田, 进行水找平, 并多次水耙地, 防止漏水漏肥。一般2~3年秋翻1次较为适宜。
7 插秧
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时, 即可开始插秧。要求5月25日前插完秧, 做到早插快发。插秧密度30.0cm×13.3cm或30cm×15cm, 每穴3~5苗, 确保基本苗达到90万株/hm2左右。
8 合理施肥
根据水稻吸收养分的规律及特点, 在肥料使用上必须做到化肥与有机肥结合, 氮、磷、钾、硅、锌肥配合施用。
(1) 肥料种类及用量。施农家肥30~45t/hm2、硫酸铵1 050~1 125kg/hm2或尿素300kg/hm2+硫酸铵450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或过磷酸钙450~600kg/hm2、硫酸钾或氯化钾150kg/hm2、硅肥450~600kg/hm2、硫酸锌22.5kg/hm2。
(2) 施用方法。采用前重后轻三段五次全层施肥法。 (1) 基肥:旋耕前把农家肥、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硅肥、硫酸钾、硫酸铵或尿素做基肥一次均匀施入, 然后旋耕, 使各种肥料充分均匀混合在5~10cm的土层里。达到全层施肥的要求, 可提高肥料利用率5%~10%, 插后有利于早生快发而高产。 (2) 分蘖肥。缓苗后及时追施硫酸铵375kg/hm2或尿素112.5kg/hm2+硫酸铵150kg/hm2、硫酸钾112.5kg/hm2、硫酸锌22.5kg/hm2。 (3) 调整肥:分蘖肥施后10d左右, 对长势不均缺肥发黄的地方, 要适时追施1次调整肥, 一般用硫酸铵112.5~150.0kg/hm2。 (4) 穗粒肥:根据水稻长势, 酌情确定穗肥的施用。一般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 禁止施用穗肥, 以免造成贪青迟熟、病害严重;对于土壤肥力较低, 脱肥的田块可少施穗肥, 用硫酸铵112.5kg/hm2;粒肥是在水稻齐穗期施用硫酸铵75kg/hm2。
9 科学灌水
根据水稻的需水规律, 除插秧缓苗期、孕穗前后15~20d施除草剂需要建立水层外, 其余时期均可采用干干湿湿、前水不见后水的节水灌溉技术, 具体要求:插秧至分蘖阶段实行浅水灌溉, 分蘖盛期采用浅、湿灌溉, 分蘖末期适当晾田, 控制过多的无效分蘖发生, 并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孕穗至出穗开花阶段, 应保持3~5cm水层, 有利于出穗和灌浆, 灌浆后期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 有利于促进早熟, 生长后期不宜断水过早。一般收获前10d左右断水即可。
1 0 防盐碱危害
对盐碱较重的地块, 插秧前应适当泡田排水, 淋洗盐碱。插后返青期可施用康地宝或调酸型水稻壮秧剂等以降解盐碱, 有利于水稻早起身、早分蘖而获得高产。另外, 要避免长期干旱缺水, 以防盐碱危害。
1 1 病害防治
(1) 纹枯病。耙地后插秧前, 打捞菌核并带出田间进行妥善处理;实行浅、湿、干灌溉;在7月上、中旬, 用75~105g/hm2井冈霉素制剂对水1 125~1 500kg/hm2喷雾或泼浇。
(2) 稻瘟病。用1%生石灰水浸种, 可消灭种子本身所带病菌;加强肥水管理, 避免水稻生育后期大水大肥;消灭菌源, 处理病稻草和带病组织, 在田间发现得病病株, 应及时拔除深埋;7月中旬, 用40%的富土1号乳油1 125~1 500g/hm2, 对水750~1 125kg/hm2喷雾进行预防, 并于水稻破口前再用75%三环唑300~375g/hm2对水喷雾1次, 效果较好。
(3) 稻曲病。出穗前7~10d, 用14%络氨铜4.5kg/hm2, 对水450kg/hm2喷雾, 或出穗前3~5d, 用20%瘟曲克敌1 500g/hm2, 对水900kg/hm2喷雾, 防效较好。
(4) 水稻条纹叶枯病。用17%菌虫清可湿性粉剂20g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进行浸种处理;对虫量基数大、带毒率高的田块, 可在菌虫清浸种、催芽后, 再用5%锐劲特悬浮剂450~600mL/hm2拌种;移栽前2~3d用5%锐劲特悬浮剂600~750mL/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阿克泰60g/hm2对水喷雾, 做到带药移栽;大田及时用药防治2代灰飞虱;田间如发现病株可及时用药剂防治, 用2%菌克毒克3 000~3 750mL/hm2, 对水750kg/hm2喷雾, 隔5~7d再喷1次, 连喷3次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危害程度。用药时加上植物生长调节剂 (如美洲星等) 进行混喷效果更好。
1 2 虫害防治
(1) 稻水象甲。插秧后5~7d用阿克泰60g/hm2对水喷雾, 也可用触倒等药剂进行防治。稻水象甲的防治一定要抓住防治时期, 过晚用药防效不佳。在防治上要采取联防的办法, 统一防治效果才好。最好秧田期用药, 既减轻劳动强度, 防治效果又好。
(2) 二化螟。一般6月中旬及7月末8月初, 田间发现成虫就要及时用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杀虫双、稻丰灵等。
(3) 稻飞虱。除前期做好防治以外, 在水稻灌浆期, 田间发现稻飞虱要及时用药防治。一般用40.7%乐斯本乳油1 200~1 800mL/hm2对水喷雾, 效果较好。
1 3 本田除草
(1) 插前封闭。水稻移栽前, 结合水耙地耢板时, 均匀施用农思它3 000g/hm2+丁草胺乳油1 500g/hm2, 施药48h后再插秧。
(2) 插后除草。缓苗后用60%丁草胺1 500~2 250mL/hm2+10%的农得时 (苄嘧磺隆) 可湿性粉剂225g/hm2, 毒土法施用, 施后保持3~5cm水层1周, 不仅杀草广而且药效长。后期结合人工拔除, 彻底消灭杂草危害。
1 4 收获
水稻完全成熟时于9月25日至10月5日适时收获, 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当稻谷水分下降到15%~16%时, 再进行脱粒。
参考文献
[1]毛艳.水稻晚育晚插节水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2) :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