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管理案例(共10篇)
由于交通建设、旅游开发资金、旅游大环境等众多原因,目前龙湾旅游策划开发表现出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产品内容的单一性、基础设施的滞后性,接待设施的初级性、旅游人才的短缺性等景区初级开发模式特点。以森林、玛珥、湿地为重要载体的资源特性在东北众多森林资源中难以凸显,景区品质特性需要进一步彰显。旅游区内的居民屯(点)建设必须服从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展示当地文化与保护环境的要求。
巅峰智业旅游策划项目组认为,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必须与本地的传统建筑风格、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协调,公共设施的建设必须与景观相协调,着力体现本地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给排水工程必须符合国家的饮用水、娱乐用水及排放标准,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要限期整治,直至达到要求。推广清洁能源和农业无公害生产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景区周边的乡镇应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旅游策划、规划建设具有本地风格、本民族特色的旅游服务接待配套设施,建立接待水平较高、服务质量较好、旅游形象较佳的小集镇。其建筑风格、服务功能等各方面都要与景区相协调,把小集镇建成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旅游集镇,通过改善景区周边道路交通状况,要利用旅游开发的有力契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对这些小集镇的环境整治,彻底改变建筑凌乱、道路不畅、卫生不佳的脏、乱、差现象。
同时,旅游策划项目组还进行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 简称旅游承载力,即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 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其内涵主要是旅游生态容量、空间环境容量、设施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
1.1 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
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上采用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正在朝“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这类景区主要有两种类型: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
主题公题;主题公园用舞台化的环境气氛为游客提供主题鲜明的旅游体验。主题公园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主要功能是为游客生产快乐,为投资者赢得利润,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经营。主题公园的管理体制经历了事业管理向企业管理的转变,中国第一批以观赏为主要特点的影视基地型主题公园,到有“中国旅游景点建设里程碑”之称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开放,标志着第二代以华侨城为代表的参与性主题公园的诞生,也意味着真正企业化的主题公园的出现。
旅游度假区:国家推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在全国发展度假旅游,希望推动中国旅游目的地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商务会议综合型目的地转型。
1.2 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
以保护为主的旅游景区往往是以公共资源为依托的,景区的目标具有多重性,景区资源的社会文化与环境价值往往超过经济价值,景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这类景区主要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四大类,当然还有重复分类的如旅游区(点)、世界遗产等等划分。
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是经政府审定命名的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的地域。其功能是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发展旅游事业,丰富文化生活;开展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通过合理开发,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森林公园分为三级: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市、县级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本身并不是景区概念,但绝大多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都是旅游景区。国家把不可移动文物分为三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 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基本模式
旅游景区不可能采用某种通用的管理模式,而应该根据景区的类型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科教基地模式、中国模式与快乐剧场模式。其管理模式比较见下表
科教基础模式适合国家垄断资源,如世界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等,这类景区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标,严格政府的监管,政府适当拨款,但在中国现行的情况上,景区仍然主要依赖自身的经营收益来维持与发展,其中的关键是对竞争性业务如餐饮、旅游休闲等的经营权可通过拍卖、招标等方法让最好的经营者来经营。
中间模式适合那些有一定公益性的旅游景区。这些景区有一定的科教功能,但休闲旅游功能占据重要地位。
快乐剧场模式适合于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之类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目的景区,这类景区的核心是通过生产快乐满足游客从而获利。
3 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经营
3.1 自然保护区开发与管理:
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程序,维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而其有效运转则是建设高质量、高标准自然保护区的必备条件。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体系可分为四大管理系统,即行政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生态与景观管理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
其次合理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开发。开发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过程中,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充分考证它对其他资源、其他要素及其整个旅游环境的影响;兼顾代内和代际公平原则,对当代人和后代人负起同样的道德义务,为他们能够享受旅游乐趣留下充分的余地。最后还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保障措施。即政策保障、人才保证、资金保障和管理保证。
3.2 主题公园的经营与管理
主题公园的经营与管理要面向短期度假市场;强调游客参与;主题公园与零售业相结合;价格策略多元化;普遍就用高科技。
3.3 旅游度假区开发与管理
旅游度假区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度假旅游者、奖励旅游者、会议旅游者及康复医疗旅游者。旅游度假区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区位、市场组合、定位、设施与竞争。随着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游客对旅游活动追求经历,强调自我参与。目前度假区开发有两种趋势:主题式与运动式。不断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档次是重要竞争手段。老的度假区致力于改造与扩张,增加体育中心、桑拿浴及涡流游泳池。为了吸引家庭旅游者,开发猎珍、池边活动,并提供放松性设施,如温泉、按摩、狩猎、远足等,核心是为游客建立一种美好的体验。
3.4 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
风景名胜区应统一管理,可以针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多样、规模不一、景物构成千差万别和地域条件不同等特点,对不同类型的风景名胜区实行分类指导。从有利于强化风景名胜资源管理的角度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类别进行科学划分,根据不同类别的风景名胜区性质、特点、规律,确定其保护重点、管理模式的指导原则,进行分类统一指导,进一步提高风景名胜区的整体管理水平。
3.5 森林公园开发与管理
将森林公园的以盈利为主的资源和以保护为主的资源进行分离,对于非营利性项目由国家所有并管理,对盈利性项目可以引入其他的经营者进入,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资源原有的潜力。森林资源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只有国家行使所有权和管理权,才能保证其对资源和生态的保护作用。为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掘资源的经济效益,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要调整原来的职责范围,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3.6 历史文物景区管理
首先应完善我国的文物立法体系;其次,理顺文物管理体制,完善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加强管理监督力度,使景区在市场化动作的同时,保证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再次,建立我国的资金保障制度及社会参与制度,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通过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款、贷款优惠等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最后,在景区的经营方面,应保证资源管理的非盈利性,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景区用力可以特许经营方式进行盈利性经营。同时景区的发展应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应有利益,包括当地政府、管理部门、社区居民等,使各方面积极地参与到景区的发展中,并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崔凤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7.
关键词:景区管理;景区托管;经营权转让
一、景区托管的概念
企业托管的概念起源于德国,具体是指以契约形式,在产权暂时不变的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将企业的经营权委托给另一法人或自然人经营。而景区托管在国内上尚处于起步时期,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现有案例和旅游景区的自身特点,笔者认为:景区托管是指旅游景区所有者将景区的部分或全部经营管理权,通过契约形式委托给其他法人经营,这些受托方要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景区经营风险。
二、景区托管的形式
景区托管依据托管内容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全面托管和部分托管;根据托管合同的长短又可分为长期托管和短期托管。以上四种托管形式各有特点和所适用的范围,若选择得当,将会使托管在景区管理实践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一)按托管内容的范围划分
第一,全面托管。全面托管是指旅游景区的所有者将全部的经营管理权限委托给受托方,而所有者以合作的角色参与管理并主要起协助和监督作用。这种托管形式适用于:总体处于不佳处境,如经营不景气、管理较混乱、盈利能力较差,但发展前景较好的景区;此外,全面托管还适用于新开发的景区,由于新景区的各项工作都是从零开始,全面托管有利于其快速步入发展的正轨。
浮梁古城就是通过全面托管而获得成功的例子。浮梁古城始建于唐朝,距离景德镇市区仅8km,内有全国唯一的五品古县衙和堪称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长廊等景点,当地政府从1995年着手于此景区的开发管理,但效果不佳,长期处于经营亏损状态,2002年门票收入不到10万元,而这已经几乎是全部的旅游收入。基于此种境地,浮梁县政府选择旅游景区全面托管的方法挽救该景区,从2003年1月起,某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驻浮梁古城,全面负责景区的经营管理工作。尽管有“非典”的影响,门票收入仍然超过了60万元,经营利润近30万元,并评选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4年经营收入近200万元,同时由于游客量的快速提升,景区项目招商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第二,部分托管。部分托管是指将景区中某几个环节或部分经营项目委托给其他单位经营,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推广、开发改良景区内部分项目等。景区部分托管与景区业务外包的定义十分相似,他们在本质上都是在非核心部分寻求专业帮助,关于二者的区别国内外学者专家均未给出较为清晰的解释,而在具体应用中也是将它们混为一谈。理论上虽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无法忽略它的存在,对于一些整体经营状况良好,但某些环节或项目存在问题的景区就可通过部分托管来改善经营效果。
(二)按托管时间的长短划分
第一,短期托管。短期托管是指合作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景区托管,除了开展日常的工作外,通常还要为受托方培训各类人才,目的是在与受托方合作终止后,景区可更好地独立经营。短期托管适用于:景区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并希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提升自身层次的景区;同时新景区在挑选管理公司时,也可以将一年的期限作为初步试验期,检验受托方各项能力。
第二,长期托管。与短期托管相对应的就是长期托管,这是指合作时间超过一年的托管,适用于存在问题较多,且托管双方合作默契的情况。但长期托管因为营运管理周期长,不可确定因素过多,致使托管工作承受较大风险。
2001年1月,曲阜市人民政府与深圳华侨城集团签约,由后者对三孔景区开展长期的全面托管,但是双方却没有将这一令人瞩目的托管项目运营成功,由于“水洗三孔”事件的发生和各项权利的纷争,导致该项目于2001年5月份流产,突发事件的产生,让所有的前期准备化为泡影。
(三)小结
现在国内景区最常用的托管形式是短期全面托管。将景区的经营权管理权全面地委托给一家公司,这样有利于受托方全方位地开展工作,有利于成本的节约和景区综合实力的提高;相反,如果同时与多家受托方合作可能会引起矛盾甚至内耗。此外,在时间的选择上最好以一年为期限,若短于一年通常无法完成托管任务,不易于显现托管工作的效果,同时一年的时间也是检验委托公司工作能力的最佳时间,如果效果较佳双方可以续约继续合作,反之终止合同。
周村古商城2004年开始对外开放,起初由政府成立的全资国有公司负责景区的运营管理。但由于体制、人才等多种原因,景区经营一直没有起色。针对这一问题,周村区政府与某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06年12月签订托管合同,由该公司全面接管景区的经营管理工作。从2007年初,受托方全面介入营销、品牌、人资、财务等各方工作,当年就晋级4A级旅游景区,此后的几年景区收入连年增长(见图1)。
三、景区托管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景区托管主体的选择
很多景区在选择受托方时,将选择范围局限在景区托管公司,而现在国内的正规景区托管公司并不多,且绝大多数在北京市,这就使委托方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倍感局限,同时使一些具备旅游景区托管能力的法人无法施展才能。实际上,根据景区托管的本质要求,只要具备相应的物力、财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拥有从事几项或全部景区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就可作为受托方。因此,除托管公司外,有实力的旅游规划公司、旅游咨询公司,甚至是相关行业,如酒店、旅行社均应列在受托方的范围之内。
(二)关于景区托管客体的选择
景区托管的目的之一是使被托管景区摆脱传统的经营机制,增强景区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所以并不只有经营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的景区才有必要进行托管。运营较好的景区也可利用托管来进一步提高景区效益、培养高素质人才、培育自己的品牌。
(三)关于景区托管方式的选择
提到托管,最先想到的就是全部托管,这就使许多景区的所有者因为不想放弃全部管理权而放弃了旅游景区托管这一管理方式,这不仅僵化了景区托管的形式,使景区托管陷于流产,还会导致一些运营良好的景区因认识的不足选择了全部托管,而造成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
(四)景区托管的法律问题
景区托管以托管协议为据,无疑应遵照《合同法》的规定,但是《合同法》的原则规定并不能完全满足托管的实践做法。至于景区托管的具体规范,国内尚未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所以各级政府应针对景区托管的特征以及景区景点的特性,制定专属的法规及政策。
四、景区托管问题解决措施
(一)规范选择景区托管的主体和客体
关于委托方的规范选择具体是指要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分析,要充分认识到委托方的优劣势已及面对的机会、危机和宏观环境,只有将内外部条件进行充分且准确的分析,才能在下一步的托管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对于受托方的选择就要更加的谨慎,通常我们要考虑受托方的以下条件:风险承担能力、营销渠道资源、人才队伍以及派出团队质量的情况。只有当受托方同时具备这些的条件时,景区才可以选择其来进行托管工作。此外,在受托方的选择上还存在一种误区,就是片面的追求名气,这势必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二)合理选择托管形式
经过科学的分析后,我们要根据景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托管方式,托管双方要跳出思维定势,不同的景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市场都要求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因此要求在托管工作开展前期要投入大量的调研工作,并对景区开展动态监管,灵活地制定、变通方案。
(三)强调国有资产的管理权或者保护权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旅游景区托管与工业企业的托管并不一样。在对旅游景区的托管工作中会牵扯到多方利益,由于景区大多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分别属于林业、文物、建设、园林、水利等多个部门管理,在执行过程中要顾及到各方权利。在管理过程中,文物等国有资产的管理权、保护权以及自然风景的保护权往往被忽略或者虚化了,而这势必会使景区面临灭顶之灾,这是任何经营方法和管理手段都无法弥补的。所以在景区的托管中,不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要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而对于这部分权利的保护只有通过法律形式进行约束才可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四)建立完善景区托管合同
首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合理设计托管契约,明确受托方的责权利,给予受托方最佳的行为激励,促进其更好的完成托管工作;同时明确委托方的主要权利和义务,迫使其承担起监督者的责任。
其次,降低景区托管经营风险。将景区的管理权和经营权托管给其他法人,势必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更好的保护委托方的权益,可建立风险抵御机制,如效仿旅游饭店等企业的管理模式,收取受托方一定的保证金,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相关部分,以此来制约和规范受托方的行为让其更好地为景区服务。
再次,有效约束受托方的各项行为。委托景区经营权的委托方有权要求受托方定期公布景区经营状况,年终请专业机构进行财务核算,以确保景区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景区国有资产、文物、自然风景的保值增值。对经营达不到规定目标及有弄虚作假和违法乱纪行为的,应按法定程序终止托管契约。
(五)制定和完善景区托管法律法规
景区托管执行的全过程都应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但是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因此,景区托管除需要进一步探索、总结经验教训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律法,做到有法可依,保护好托管双方及相关者的权利;同时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景区托管行为,堵塞各种漏洞,避免文物、遗产等在托管的招牌下被蚕食,保障景区托管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罗丽英.关于国有企业托管的几点思考[J].湖湘论坛,1997(3).
2、傅明.国有企业托管及法律规制[J].上海国资,2005(5).
3、叶祥松.国有企业托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学论坛,1998(1).
经历。Buhalis认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由六个“A”构成:
旅游吸引物(Attractions)、交通(Accessibilities)、设施与服务(Amenities)、包价服务(Available
Package)、活动(Activities)以及辅助性服务(Ancillary Services)。
旅游景区经营具有3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旅游景区如何吸引游客、如何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如何实施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景区经营就是通过调动旅游景区相关投入要素,在有效保护旅游景区公共资源(主要是
风景资源、生态资源、文物资源)的前提下,对其合理利用并追求效率最大化的营销、管理
与服务。
旅游景区管理包含相关方面:自然与文化资源管理,游客与旅游业管理,管理组织的管理
旅游景区经营的主要内容:
①开发与利用景区内旅游资源,建设景区旅游吸引物。
②从事旅游景区的日常经营,销售景区旅游吸引物,实现景区经营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包括对旅游景区的产品设计和组合;为组合旅游产品而进行人、财、物的协调与组织;市场
营销;旅游服务的提供。
③资源保护与环境维护,培育景区持续的旅游吸引物。
④景区的安全管理与服务质量管理。
景区分类:一类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目的: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
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上采用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正在朝“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
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
一类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
以公共资源为依托,资源保护为前提内容。景区的管理目标具有多重性,资源的社会文化与
环境价值往往超过经济价值,由于景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经营上具有明显的排他
性与垄断性,政府对这类景区的干预程度较高。
美国国家公园特点:
1、遗产资源的所有权及其保护职能明晰,受法律保障
2、行政上一元化垂直领导。
3、规划管理高度集中。
4、公众参与和社会资助。
5、管理与经营分离。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
休闲运动型旅游产品登山越野、烧烤野营、划草运动、森林野战、狩猎科普教育型产品森林探洞、漂流探险 森林博物馆
特色旅游商品森林婚礼森林音乐会森林氧吧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
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建立地质公园的目的: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开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地质公园按管理层次可分等级:县市级地质公园、省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历史遗迹展示是广义的,包括:
1更完好地展现遗址原貌
2复原历史气氛和场景
3适当的遗址修复
4引导客流方向和路径
5景区内的说明、图示和指示
6其他各种形式的景点解说系统和纪念品销售
历史城镇就是指“需要或是已经给予保护要求的城区或城镇”。
一种是按政治统治的目的而建造 ;一种主要是以经济地位而发展
旅游商业化后的历史城镇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存在,是旅游商业活动的载体,顾客群体以旅游者为主,几乎转化为彻底的旅游城市;而旅游商业化前历史城镇一般是商业贸易的载体,但是这种商业活动的顾客群体以当地人、区域内农民以及其他客户为主,是生活性的城市。这种转变导致作为历史城镇逐步失去生活性城市的特性,演变为一种纯粹的商业城市。
一、周庄发展模式——旅游业+高科技产业
二、乌镇发展模式——政府授权特许经营
三、同里发展模式——政府承包经营
四、南浔发展模式——政企合作
五、朱家角发展模式—度假茂(holiday mall)
江南古镇发展模式之经验:
1、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2、文化资源各具特色
3、公众营销持续有力丽江模式经营权转让政府主导
主题公园(:是为通过一系列围绕一个或多个历史或其他主题的吸引物为游客提供娱乐和消遣的地方,它包括餐饮与购物等服务,通常要收取门票。
主题公园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区域发展战略;(3)产业结构;(4)文化环境;(5)消费方式;
(6)交通条件;(7)旅游吸引物与活动;(8)竞争状况;(9)运作成本;(10)地理特征;(11)旅游业形象;(12)客源市场群体;(13)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14)配套基础设施;(15)社区居民态度;(16)当地政府态度。
区位导向:市场导向,交通导向,城市感知形象
产品创新管理概念:根据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产品整体概念包含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延伸产品等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就是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功能和效用;有形产品是核心产品得以实现的形式,即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服务的对象;延伸产品是消费者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包括提供信贷、免费送货、保证、安装、售后服务等。经营失败的主题公园主要原因有:
(1)自然环境破坏严重;
(2)公园地形设计不合理,游客游览吃力;
(3)主题混乱,模糊不清;
(4)节目无特色;
(5)缺乏人情味。
经验:1.它总是尽一切可能留住客人。迪斯尼和各大旅行社都有合作关系,游客在欧洲任意一家旅行社就可以购买到含公园门票的迪斯尼全包价旅游,迪斯尼本身也有一家旅行社帮助推销迪斯尼乐园。
2.娱乐与购物相结合,发展园内小商品。美国迪斯尼的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购物和其他非娱乐收入,如在欧洲最受欢迎的绒毛玩具。
3.联合世界知名大企业共同投资开发迪斯尼乐园,参与其中部分业务的经营,这些企业包
括运通、可口可乐及菲利浦公司。
4.迪斯尼很重视舞台表演式的娱乐活动,动画人物在整个公园到处可见,三年内有200万观众观看西部牛仔驯牛表演。
主题公园特征:
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区是以闲暇为导向、自给自足的设施与服务有机组合体,用以为游客创造一种特殊的环境与经历。
度假区的经营与管理
度假区的竞争优势来源:区位 类型 规模
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区位、市场组合、定位、设施与竞争。
度假区经营最大的困难是市场季节波动大。
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档次是重要竞争手段。
中国政府对旅游度假产品的政策
以国际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国内旅游市场为基础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度假产品体系
2、旅游度假区发展误区及防范策略
市场失败城市化泡沫经济环境污染季节性闲置与失业
针对度假区的季节性问题,一般采取如下策略:
1.降价销售以吸引潜在的客源市场;
2.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如北方的冰灯节、海灯会、庙会等,南方则有龙灯会;
3.拓展会议业务与奖励旅游市场;
4.招徕国内及当地游客。
标志性事件:是一种重复举办的事件(a recurring event),对于举办地来说,标志性事件具有传统、吸引力、形象或名声等方面的重要性。标志性事件使得举办事件的场所(the host venue)、社区(community)和目的地(destination)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文物古迹、自然景观及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是大自然和人类祖先留下的全球公认的、无法替代的稀缺的文化与自然财产。
自然遗产指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濒危动植物生境区;自然景观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的条件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世遗管理的理念:(一)整体意识(二)保护重于开发三)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推行绿色管理,降低成本和环境付出五)管理科学化
基本方法 :(一)法治性管理(三)行政性管理
(二)技术性管理 1.背景基础调研2.环境监测研究
3.采取管理措施—监控管理 修护管理
景区治理:企业化治理非企业化治理
一、工作人员下岗必须统一着装,佩戴工作证,端庄大方,热情待人以礼待客。
二、工作时间不准脱岗、串岗和酒后上岗,不准会亲友,带小孩,不准办与工作无关的事。
三、工作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细致,耐心地回答游客的提问。
四、售、检票员必须坚持两人一组的工作制度,按规定出售和查验有效日期的门票,凡出售假票、废票或借工作之便谋取私利、贪污、受贿或挪用票款者,一律予以除名,并交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凡私自放人或不负责任,不按规定导致无票进入景区的第一次写出检查,在本部门作出检讨,补齐应收票款外,并通报全公司待岗一个月;第二次除补齐应收票款外,给予当事人应收票款数3倍的罚款,并通报全公司予以除名。
六、严格执行门票管理规定及相关财务制度,旅行社、团体购票进应查阅对方与本单位签订的定团协议,出团计划书等有关证件。
七、游客购票时,售票人员要主动讲明票价,提高收款速度,点钞、点票快捷,准确,减少顾客等待时间。
八、门票实行一人一票制,对于旅行社,团体检票时,检票人员要上车清点游客数量及门票数量并查看团队有关证件,门票扫描或打孔后方可放行。
九、在景区提供旅游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凭本人工作证件进入景区。
十、认证填写进入景区的旅游车辆管理卡,并按规定足额收取停车费。
十一、当发生强行入内不交停车费时,工作人员应态度和蔼,礼貌处理,并及时与部门领导联系,不得中断检票工作。
十二、根据所在地村民直系亲属登记表,认真查验进入景区村民亲属有关证件。
十三、随时填写游客流量统计表,每小时将游客流量向游客中心上报一次。
十四、售票员下班后,清点当天所有票款,确保票款安全无误上交财务,短款自赔,长款归公。
东郊椰林风景区位于海南文昌东郊半岛上,东邻铜鼓岭旅游区,西连高隆湾旅游区。椰林面积3万多亩,素有“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子半文昌”之誉。独特的旅游资源,曾经使东郊椰林成为具有海滨椰林风光特色的名胜旅游区。,东郊椰林还一举击败其他景区,荣登“国家名片”,与古巴的巴拉德罗海滨共同成为《海滨风光》邮票的主图。
同样是背靠着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又为何也同样没能走出衰败窘境呢?百莱玛度假村是在东郊椰林最早成立的旅游企业,总投资4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刚开始没有几家景区酒店,这里的游人很多,生意非常好,不久很多商家都看到这里能赚钱,一拥而上,现在这里景区不像景区,村庄不像村庄,就这样败掉了。另外,据媒体报道:“早在1992年1月,文昌市政府就委托天津城乡规划设计院海南分院对东郊椰林进行规划:规划将东郊椰林分为热作田园景区、红树林名胜景区、椰林自然风景区、文化景区4大功能区。但在开发建设时,却出现无序招商引资,规划却‘束之高阁’”。规划没有履行,低层次开发是造成东郊椰林衰败的原因之一。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海南生态学专家毕华教授向记者指出,东郊椰林10公里长的海岸拥有近海珊瑚资源,本来是很好的吸引物,由于政府的管理失灵,把本应统一开发的椰林海岸,分成小块出卖,倒卖土地成风,根本没有人是在认真做景区,此外,对于珊瑚礁的保护不到位,附近居民炸珊瑚烧石灰,对环境的破坏极大,没有了美丽的珊瑚、成片的椰林,最终使东郊椰林失去了吸引力,走向了必然的没落。
首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旅游急救系统。
按照归属地原则,实行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专项监管三结合的监管模式。冰雪旅游景区应当根据本单位经营活动的特点,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责任制,配备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本景区各类安全隐患,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旅游安全。景区内的特种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每日设备运行前,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的资质。旅游景区将经营场所或大型娱乐项目出租或承包的,应当与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
一旦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各方面应能够快速、有序的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建立完善旅游紧急救援机构、设施和运营机制,逐步探讨设立符合国际惯例、救援及时、运行有效的“旅游紧急救援中心”,提高旅游紧急救援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外,加强旅游保险的宣传与教育,引导和提倡参与特种旅游项目的游客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其次,加强公众冰雪旅游安全教育,建立安全信息发布制度,提高旅游安全意识。
目前,冰雪旅游景区安全问题很大程度是由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的疏忽而引发的,因此,确保冰雪旅游安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公众教育,旅游企业及旅游有关部门应加大旅游安全的宣传教育。通过景点中各种告示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建议等方式增加人们对旅游活动过程中潜在危险的了解,提高社会大众的自我保护意志。景区内各类游乐项目的运营场所应当公示安全须知,例如,在景区内开展的攀岩、蹦极、速降等特种旅游项目,应当制定内容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手册,对游客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事项说明,并配备相关人员具体帮助指导游客正确使用游乐设施。景区工作人员还应当及时劝阻游客的各种不安全行为。例如,由于儿童自我掌控能力较弱,为防止摔伤、撞伤等意外发生,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儿童不能玩大型冰滑梯。劝告游客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不要勉强进行旅游活动。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旅游安全。
及时向游客提供准确、规范的安全信息。如滑雪场是否建有紧急救护设施和人员等相应安全措施,冰雕等娱乐设施展区是否建立紧急疏散系统等。通过有线广播、安全须知、宣传手册等形式,及时发布安全警示信息以及游览安全提示信息;根据消防、用电以及道路交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景区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非滑冰区、防火区、禁烟区等区域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标志;在景区内重点部位和危险地域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景区内的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易于识别的安全提示标志;完善景区的解说系统,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无障碍游览通道;在节假日等重点时期设立景区游客安全疏导缓冲区;禁止游客在未开发或无安全保障的地域开展旅游活动。景区护园队等保安人员要加强景区内巡视,禁止游商尾随游客兜售商品,保证景区内良好的游览秩序。
再次,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及培训。
董倩等指出由于冰雪旅游项目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危险性及挑战性,作为参与性很强的旅游项目,小到雪上滑梯,大到滑雪,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都需要相关的服务人员做专门的指导和说明。旅游从业人员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基本安全知识,或是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不按有关规定行事,就会大大增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旅游从业人员应充分理解旅游安全问题的危害性以及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等内容。因此,旅游活动中除了拥有良好的专业设备和安全保护设施外,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经过专业训练合格后方能上岗,以此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意志,强化他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的意志。刘志友建议要切实可行地建立冰雪指导员考试制度,加强冰雪旅游指导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从冰雪旅游基础知识和冰雪技能、保护等方面入手,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背景和具备救生、野外活动指导、红十字紧急救护、登山保护等资格,做到持证上岗,确保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不受威胁。
此外,食品安全问题也应得到重视。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景区内生产和销售食品,应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餐具、饮具、酒具等器皿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餐饮场所工作人员应当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总之,冰雪旅游景区开展各项经营活动都要以安全为基础,充分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使旅游者及管理者认识到安全旅游的重要性,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各种服务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景区的经营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倩,黄玲玲.哈尔滨冰雪旅游SWOT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7,(12):9-11.
【关键词】 旅游景区;导游服务;路径选择
一、旅游景区导游服务管理现存问题解析
1.导游员自身职业道德尚需提高,服务技能不过硬。导游员进入旅游景区工作,首先对自我的定位不准确,仅仅将这份工作作为眼下谋生的手段,缺乏职业认同感,后果便是对工作的态度不够认真和踏实,缺乏工作热情,不注意对旅游者服务的技能,讲解言之无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提到的各项要求,景区导游不能及时满足和答复,景区导游自己“走马观花”,带领旅游者“走马观花”,没有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的热情,不能将景区的没更多地传达给旅游者,往往给旅游者造成白来一次的失败感受。
2.旅游景区选拔和培训导游员的标准偏低。旅游景区在对导游员进行招聘的过程当中,对于导游员的外在条件和学历层次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在选拔的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把关。造成许多旅游景区的导游员素质层次不齐。在对导游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忽略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培训和熏陶,只是对一些浅层次上的服务技能进行培训,不是从根本上改变导游员的素质和技能。对于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警也缺乏指导。
3.旅游景区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对优秀导游员有效激励。旅游景区导游员的收入状况因人而异,工龄长,资格老的导游员一般可以享受到固定工资和相应保险,新进导游员享受不到老员工的待遇,而且旅游景区导游员极少有“灰色收入”,像旅行社导游员那样。旅游景区对于导游员的激励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在许多旅游景区,优秀导游人员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的认可和表彰。景区没有成文、规范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员工的工作业绩,造成导游员在失去了对旅游景区的信心之后,选择离职,很多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总是处于流动状态。
4.旅游景区对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和管理能力有限。电子信息技术在旅游景区中的运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脱人力资源,并且能够使旅游者多方位、立体地了解景区信息。旅游景区中可以运用电子导游图、电子指示牌、智能导游机等手段,对旅游者进行导游服务。旅游景区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忽略了派遣专职人员进行维护,造成很多景区的电子信息产品没有更好地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造成在景区当中成为破景,影响到旅游者的使用和景区整体的美观。
二、旅游景区导游服务管理提升路径选择
1.加强对导游选拔和培训环节的管理。旅游景区制定导游选拔规范和严格的培训计划。对于导游员的学历有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员工能够得到相应的报酬,在规定学历层次的同时,也要相应提高被录取员工的待遇。从细节着手,利用招聘环节,最大限度地发现人才和发掘员工潜力。对导游员进行入职培训时,首先将景区经营的理念和企业文化先传达给导游员,让导游员的个人信念同景区的经营目标结合起来,使导游员能够对自己有正确定位;其次培训技能前,对导游员进行职业道德的引导,使导游员能够理解自己岗位的重要性,理解对旅游者服务应该达到的标准;再次对服务技能的详细传授和训练,保证在实际的工作中,导游员能够圆满完成接待任务。
2.旅游景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旅游景区应该在管理过程当中,引入先进的激励机制。对业绩突出,工作态度良好的员工进行适时的表扬和奖励,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投入更大的热情到工作当中,对旅游者进行全心全意的服务。
3.旅游景区加强对电子信息设备的维护。旅游景区应该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投入。在景区中设置电脑触摸屏和影视设备,介绍景区资源、游览线路、游览活动、天气预报;提供网上虚拟景区游览系统;公示导游员的相关信息,以方便旅游者的查询。提供自助语音导游器服务,使用外语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另外,派遣专职、专业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4.景区导游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导游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掌握所在景区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多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便可以更好地为旅游者进行讲解。善于在导游服务的过程当中,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巧妙地修辞,并不断加入新鲜元素,使原本单一的内容丰富起来,充分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以保证旅游者更长时间的停留,更多地了解景区,对景区留下美好的印象。导游员在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要多掌握外语,以便为外国游客服务,掌握特殊语言,可以为特殊群体服务。
参考文献
[1]吴丹.导游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J].商业经济.2006(3)
[2]冯耕耘.自我效能理论对提升导游员服务质量的启示[J].职业圈.2007(18)
浅谈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
旅游业因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辐射面广等特性,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旅游的最终目的地和重要集散地,面临的环境相对复杂,要确保景区与游客的人身与财物安全,确保景区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安全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旅游景区日常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指导思想,遵循“安全 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二、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责任承担
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毫无疑问景区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 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6、做好景区内的道路交通设施、各种车辆以及停车场的安全管制工作,特别是在旅游旺季、高峰期尤为重要。
7、做好景区内各种游乐场所、游览道路、游客休息停留场所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或减少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8、做好员工工作或生活场所的安全管理与教育,如不得私拉电线、私用电炉,注意交通安全等。
9、做好如台风、洪水,以及山体塌方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报或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景区或游客的生命财产损失。
10、做好特种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如攀岩、冲浪、骑马、拓展、蹦极、速降等。
11、其他可能产生危险的因素与环境。
在明确了各种安全管理对象之后,关键就在于对危险因素的识别。识别危险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如果不知道有什么危险,就无法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没有防范,事故就难免要发生。景区应对已判定或已识别的危险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必要时进行标识提醒游客注意;对于相对复杂的安全管理对象,应制定内容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提示手册。
四、景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安全管理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安全管理结果,一些旅游景区的领导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管理,虽然经常将“以人为本、安全 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到及时消除,最后发展成事故时,又会寻找借口埋怨安全管理环境不好,或者不计血本去用暂时取得的经济成果来弥补安全的漏洞。
五、旅游景区如何进行有效安全管理
景区的安全管理要真正体现“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真正做到“安全 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观赏、游览旅游风景区和旅游景点已成为当今人们休闲的时尚消费,当自助旅游逐渐发热,儿童青少年的大军也参与进来,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众人。社会上不断能传来某地发生意外,导致游客人生安全难以保障。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设施要求
硬件方面的要求
1、配备安全保障工作人员和设施及装备。为了避免游客遭受损害的事件发生,景区经营者必须要配备与景区范围大小、等级等相适应的合格安全工作人员,并配置配发相应设施及装备(应急广播、照明设备,并确保完好有效),在景区内设立报警点、执勤点,建立经过合格培训的巡逻队,定时或不定时对景区内的景点和其他部位进行巡逻执勤等。如在公园等地家长和孩子一旦走散,就可以通过广播取的联系。
新闻链接:五一期间,当人们慕名游览南昌滕王阁时,一位客人与家人走散,因为没带手机联系不上,在出口处急得团团转,当求助于工作人员,问能不能广播找人时,工作人员冷冷地回答:“没有,没办法。”
2、设置标志牌和警示牌。经营者应在景区进门处和适当部位设置规范的景区平面图、示意图、线路图,使游客知晓景区的范围大小、地形地貌,景点与景点的距离以及自己所在的位置。在危险地带或可能出现的危险应有警示性内容的标牌,如山区人烟稀少的地方,可提示游客“结伴而行,不要单独行动”,尽可避免第三人的不法侵害和刑事案件的发生。
新闻链接:2007年5月3日,在国家重点风景区保定野三坡,一名来自廊坊三河市的16岁游客独自一人没走规定路线意外坠落山崖,虽经全力抢救仍不治身亡。
3、设置报警装置和改善景区内的通讯设施。景区是特定的社会活动场所,虽受经营者管理,但并不是与外界隔绝。景区内发生治安问题,以其景区的自身能力有时是难以达到保障游客安全,景区经营者应在适当地方设置报警电话(110)或急救电话(120),加强景区通讯网络系统的建设,如游客遭到不安全因素的侵害时,可报警寻求保护。
新闻链接:5月1日19时20分,四川省兴文县公安局石海派出所值班民警刚回到派出所便接到群众报警:石海景区迎宾石处有两个小女孩在哭,说找不到回家的路。民警驾车带两个小女孩多方询问,很快帮助两姐妹俩找到了家。
软件方面的要求
1、门票的告知义务。游客进入景区的门票是证明游客与景区存在旅游服务合同关系的重要依据,以门票为载体印制“游客须知”,“景区简介”等内容,明确告知游客应注意安全的事项。虽告知义务是经营者应达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最低要求,但对经营者来讲,应是首先必须履行的义务。游客进入景区前,通过门票上的内容来了解景区的基本情况,也可加强游客注意自身安全的意识。
2、健全安全保障的规章制度。首先,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保证该机构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其次,建立健全保障游客安全的规章制度,并对景区内的其他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合理有效地利用从业人员对景区地理环境熟悉的人的资源,使其主动向游客提示安全,劝告游客在危险地带的注意事项,必要时还可保护游客的安全。
3、经营者对发生侵害事件的反应和救助能力。景区出现游客受到侵害事件时,执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应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施救。如帮助游客共同对付正在实施侵害的不法分子,这也是对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履行能力的验证。
4、加强景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景区的游览秩序主要通过管理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来维护,而治安秩序井然与否,是通过景区与治安警察密切配合联系来实现。景区应对可能出现的治安隐患,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对景区内的可疑人员和特殊地带协助警察检查,提供可疑人员的情况。
旅游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旅游安全事故不仅给游客带来损伤,旅游景区本身也会有经济、信誉、业务、设备原料等方面的损失,严重的还会被追究景区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刑事法律责任。所以加强日常管理是避免损失的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
首先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预防事故发生。旅游景区应设立安全保卫委员会,直属最高层管理。设立顾问组、教育组、监察执行组等。
其次要建全安全标志系统。在游客集散地、主要通道、危险地带等区域要按照国家规范的安全标志符号设置安全标志系统,用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安全标志是用于表达特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组成。
旅游景区在建立健全安全标志系统时需要注意事项:
1、由于旅游景区接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所有标志一定要按照国际规范制作和悬挂,不但利于推广,还可以让所有游客都能看得懂。
2、标志不但要有中文文字,还要有其他国家的文字(至少有英文,翻译要准确)。因为图形标志由于有一定的隐含效果,单纯的图形符号是不能让游客获取正确信息的,还需配文字。
3、标志牌一定要置于明显位置和明亮环境中。不可有障碍物影响视线,也不可放在移动物体上。
4、标志牌的材质在满足坚固耐用、遇水不变形的特点外,还要因地制宜,与旅游景区的资源环境相协调。如山地景区内用石质材料,森林景区内用木制材料等。
5、为保证效果和防止出现隐患,安全标志要常常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破损牌子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小贴士
国标CB2894―1996将安全标志分为四大类型
禁止标志
用于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包括: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触摸、禁止跨越、禁止攀登、禁止跳下、禁止入内、禁止停留、禁止通行、禁止乘人、禁止抛物等23种标志。基本图形为带斜杠的圆边框。
警告标志
用于提醒人们注意四周环境,避免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包括:注意安全、当心火灾、当心电缆、当心落物、当心坠落、当心坑洞、当心塌方、当心车辆、当心滑到等28种标志。基本图行为正三角形边框,边框内有不同内涵的象型图形。
指令标志
用于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包括:必须戴防护眼镜、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救生衣等12种标志。基本图形为圆形边框。
提示标志
【旅游景区管理案例】推荐阅读: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07-09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05-24
景区智慧旅游建设10-09
景区旅游主题形象10-15
旅游景区调查问卷06-21
旅游景区生态规划07-02
旅游景区代理合同10-06
旅游景区发展对策10-12
旅游景区安全应急预案06-17
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