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教育工作制度

2025-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普法教育工作制度(精选8篇)

普法教育工作制度 篇1

一、将普法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工作。

二、加强对学校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有关学校普法的制度和措施,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学校犯罪现象作为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

三、建立普法教育工作层级管理责任制,在学校普法领导小组指导下,具体工作由政教处、总务处、年级组、班主任组织实施。

四、加强对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学生中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教育学生远离犯罪。

六、组织学生观看普法专项斗争和有关普法工作的情况录像、图片,提高对普法工作的认识。

七、优化学生成长环境,进一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做好法制预防教育工作。

八、广泛开展创建优秀学生、共青团员活动,协调与青少年教育有关的部门共同进行法制教育。

普法教育工作制度 篇2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法律素质,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因此,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普法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如何使普法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是所有法制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1 普法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大部分村庄没有固定的、长期的普法阵地

由于受资金、人力的限制, 大部分村庄没有长期的普法宣传栏, 有宣传栏的也长期得不到更新, 群众普法工作只能通过每年的法制纪念宣传日进行集中普法教育, 时间短, 针对性差, 导致一些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走过场, 普法教育工作很不理想。

1.2 普法方式不能与时俱进

现行普法方式主要是以“法律六进”为载体, 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传单、播放录音、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形式重于实效, 片面追求表面的热闹, 忽视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对单位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普法方式主要是通过召开各种会议、举办学习班进行集中学习, 形式单一, 无法调动干部职工学法的热情, “以考促学”成了走程序, 普法教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1.3 法制教材内容过于单一

编印的法制宣传手册和单页, 在内容上多为法制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 不够生动具体, 比较空洞, 无法调动群众学法的积极性, 普法教育的效果很差。

1.4 对中小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不够重视

当前, 我们对中小学生普法方式也仅仅是停留在发放宣传手册和单页等传统方式上。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小、知识不够全面、理解能力不强, 宣传手册和单页上的内容很难让他们理解, 难以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2.1 要运用多种手段, 大力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

由于中国农村教育的落后, 农民大多文化基础差、法律意识淡薄,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我们普法教育工作者抓住重点, 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

2.1.1 在农村地区建立长期的普法阵地

普法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需要我们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力, 在各个村庄建立长期的普法宣传栏。通过张贴宣传画、典型案例分析、图片展览等方式, 广泛宣传与农民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切实提高广大群众自觉守法的意识。

2.1.2 在农村建立完善普法联络员制度, 定期开展法制讲座

普法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工作, 在农村建立完善普法联络员制度, 定期开展法制讲座, 让普法教育工作在各村庄落地生根。普法联络员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村民及时咨询、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也有利于政府及时了解各村的动态, 对各种违法行为作出及时的反应, 把各种违法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2.2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普法教育工作的新方式

普法教育工作因涉及面广, 所以不能采取单一的宣传形式。在新形势下, 要积极探索普法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 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颖性和实效性, 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

2.2.1 要重视广播电视媒体的普法教育作用

广播电视作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电子媒介, 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最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 我们应该多开办法制教育栏目, 例如, 法律知识竞赛、以案说法等栏目, 让群众在欢乐中学法, 使学法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 能有效的调动群众学法的积极性, 引导人们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以案说法更是能让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更加生动, 从而使普法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达到普法教育的目的。要让广播电视切实成为法制宣传教育重要宣传阵地, 成为人民群众学习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窗口。

2.2.2 要重视网络普法教育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世纪, 人们可以通过电脑网络轻松的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因此, 我们应该对网络普法有充分的认识, 不断更新、完善已经建立的普法网站, 以更丰富的内容, 更新颖的形式, 更多、更详实的案例使普法网站成为我们普法教育工作强有力的工具。

2.3 宣传材料应该多元化, 避免千篇一律的内容

宣传材料是普法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 宣传材料的内容是否新颖、是否易懂、是否能切合实际, 是否符合阅读者的喜好等, 都直接影响普法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 我们应该将普法对象进行分类, 对每一类普法对象制定相应的普法教育材料。例如, 针对农民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 宣传材料的内容应当以切合实际的案例为主, 法律条文为辅等。只有将普法对象进行科学的分类, 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宣传材料, 才能使我们的普法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把对中小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当前, 我们一直把对成人的普法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 忽视了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 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应该是开展普法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能使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 形成遵法守法的思想意识和良好习惯, 为将来实现依法治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2.4.1 编制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法制教材

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小, 知识量少, 理解能力不深, 单纯的法律条文难以调动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 我们要根据他们爱看漫画书的特点, 将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制作成漫画的形式, 在娱乐中不断向他们传授法律知识。

2.4.2 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电脑游戏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脑的普及率的提高, 网络的不断完善, 电脑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游戏模式正在被广大的学生所接受。因此, 我们应该借鉴这种模式, 创作与普法教育内容相关的电脑游戏, 让广大中小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法律知识, 不断提高他们法律知识和水平。

实现依法治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工作, 加强公民法律意识教育, 弘扬法治精神, 是我们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 是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不断创新普法教育工作的思路, 需要对新形势下普法教育工作的任务、职能有新的思考、新的认识, 自觉地把普法教育工作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总要求中来思考和部署, 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普法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摘要:普法教育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是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普法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涉及面广的工作, 因此需要我们在坚持常抓不懈的同时, 积极探索普法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 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颖性和实效性, 把普法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普法,教育

参考文献

[1]李铁, 邵宏伟.《当前开展法制宣传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审视教育目的厘清教育工作 篇3

在审视教育目的之前,我们先要明确教育工作和社会的关系。教育的成败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在影响教育的方向。教育工作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工作受到社会发展掣肘时,我们不仅不应该灰心,而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神圣性,用更负责的态度正视出现的问题。因为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对整个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之所以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是因为现代教育已经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功利化倾向。教育的功利化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被人们广泛认同的时候,学习作为获取利益工具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而一旦学习成为了工具,教育又怎么会不变成仅仅是传授如何获取利益的行为呢?

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政治、思想、社会、文化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转型本身是一件好事,没有改革就不可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但转型期中也会出现社会思想鱼龙混杂让人无所适从并因此缺乏安全感的普遍特征。没有稳定的指导思想人们就无法看得更长远。当短视和安全感缺乏混杂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开始急迫地占据任何能带来安全感的东西而忽视了可能的隐患,这样的行为就是功利化。功利化的人做的每一件都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他们渴望从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获得即时的回报。当这样的思潮逐渐壮大时,教育也开始被裹挟其中。

功利化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将教育当成一个工具,期望用这个工具在短期内带来超出努力的收益。它的利益倾向是如此明显以至每个人都可以轻易看到:以升学率、就业率作为招生广告的;承诺几天就能让你获得某文凭的;保证让孩子短时间掌握某种乐器的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功利化教育,它们就是一个简单的交易:给我培训费用,我给你等值的技能。所以这些交易虽然涉及教育,但仍然遵循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的商业规律,除了扭曲人们对教育功能的认知,并没有实质性的重大危害。然而,当功利化倾向开始侵蚀基础教育、公立教育时,危害开始变得严重。

当前整个公立教育的主体有三个:制定教育目标、规划教育方向、监控教育效果的教育管理部门;执行具体教育过程的一线教师;受教育的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又可以细分为国家级、地方级和以学校领导层为主的直接管理部门。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国家级管理部门即教育部由于有更多的机会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而具有最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无论是教育规划纲要还是各种指导文件,教育部对教育最根本目的———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一点把握得十分准确。

然而这样的教学目的是很难考核的,这让作为职能部门而必须要接受工作效果评价的地方和学校管理部门困惑了。渐渐的,一些直观而容易考核的项目替代了全面而难以具体操作的对于学生整体成长水平的考核。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人际交际、动手操作、道德和心理素质等。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一系列方法准确考核一个学生的道德水平。但道德水平低的评价除了激怒家长以外没有其他价值。因为个人的道德水平是受包括社会家庭多方长期影响形成的,学校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学生业已形成的道德观,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道德评价低而采取任何措施强迫学生进行道德学习。而一个没有奖惩没有约束性的评价往往是缺乏力量的。更重要的是,“道德”是无法直接换来利益的,对于转型期普遍寻求利益最大化的人们来说,道德的培养就是浪费时间。无论学校多么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不懂得教育规律但事实上控制了学生大部分选择权的家长仍然会无动于衷。

学校中惟一和利益直接相关的只有一个东西———学习成绩。这个本身仅在教育目的中从属于智育部分的东西似乎已经成了人们追求的惟一东西。几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这样的逻辑链:好的成绩———好的大学———好的工作———更多的金钱———更多的利益。这样的逻辑链条显得无懈可击:没有好成绩就无法进入理想的大学,而没有大学文凭似乎就不能找到好的工作。

大部分人的看法必然会影响基层教育部门的决策,既然家长和学生都只重视成绩并以此来衡量学校的价值,基层管理部门又有什么理由不采用只注重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和全方面测量学生发展水平的考核方式相比,测量升学率这类的考核既简单又直观,这样的考核方式似乎真的是皆大欢喜。

我们已经看到应试教育迟迟无法改变的原因后,分析这种教育模式的利弊就很有必要了。如果这样的模式是利大于弊的,我们就该坚持;如果应试教育会带来较大的危害,我们就必须要下决心改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感受到了应试教育带来的危害,否则教育部也不会多次强调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了。但素质教育进程缓慢说明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没有真正认同教育改革,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坚定教育改革的决心。

我们可以简单地责怪部分教育工作者为了自己的某些利益而被社会潮流裹挟着阻挡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但这样的指责并没有实际作用,我们可以要求自己是高尚的、是能毫不犹豫为了实现教改目标抛弃私利的。但我们不能指责其他人的自私,因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本能,而这样的本能只可能在拥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愿意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后才可能抑制。问题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立刻拥有高道德水准,每个人都愿意为社会责任抛弃私利。因此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更多的人看到应试教育的弊端,让更多的人明白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只有真正看到教改的必要性,我们才能在自身私利和教改目标发生冲突时多一些放弃私利的勇气。

应试教育最大的危害是彻底摧毁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普通的厌学情绪到高考后时不时出现的撕毁教科书的行为。环顾四周,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大部分学生对教育的厌倦。是因为教材不好,内容枯燥吗?就笔者个人意见,现在的教科书无论是教学目标设置还是教学内容安排都借鉴了很多先进的经验,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材中那些本身为增加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的内容都因为不会直接出现在考试内容中而被教师无视。家长方面也一样,只看到心急火燎为孩子报各类辅导班的,却很难看到积极鼓励孩子完成假期社会实践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每天接触的只是知识本身而完全不知道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怎么样的形成背景、有多少科学家为了获取这些理论付出了多少努力。学生完全看不到这些知识是来自什么样的实践、人们为什么总结出这些理论、这些理论的产生过程中涌现了哪些鲜活的故事、这些理论对社会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巨大推动?习惯被灌输理论的他们无法明白教课书中的知识有多么珍贵、是凝结了多少代人智慧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他们眼里,书上仅仅是一些必须记住、熟习的理论,书是一堆在高考后可以焚毁的敲门砖。

这些思想的形成和部分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部分教师教育学生时会用这样的话:你只要咬咬牙努力,到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样的话看似没错,能否进入一个好的学校确实会对学生的将来会有很大的影响,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却因此被改变。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进入大学,而进入大学这个目的完成后的“轻松”就意味着不需要再继续学习了。拥有这样态度的学生很可能在这一生中都无法知道学习的真正意义。这也是中国职场人每周平均阅读时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当学习乐趣因为功利思想而荡然无存的时候,当人们因为长期的被迫学习而无力再主动阅读的时候,一个缺乏精神养分的社会又怎么会不在功利化漩涡中越陷越深呢。

古代有一种传递情报的方法叫“八百里加急”,是为了传递紧急公文而不恤马力的一天跑八百里。情报是送到了,马却累死了。应试教育也一样,用牺牲一生学习兴趣的代价换取进入大学的机会是否值得?大学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不能通过应试教育的模式批量生产?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从创新精神到顶级大学排名,从层出不穷的学生自杀个例到日益显现的学生心理素质缺陷。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如此明显,教育改革确实迫在眉睫。

事实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非毫不相容,两者有很多共同点,只是应试教育是为学生进入大学负责而素质教育是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只要让应试教育的目光再长远一点,为学生考虑得再多一点,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再负责一点,我们完全可以流畅得凝聚出素质教育的果实。而要创造出这样的教育模式就必须有目光更长远、态度更严谨、工作更踏实的教育工作者。

普法教育工作总结 篇4

高穴中学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工作总结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为办学宗旨;确立“稳定、安全、提高”的工作目标,围绕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工作大局,在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 “五五普法”要求,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广泛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

轨道,学校重大事故和违法犯罪率

为零。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协调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法制校园环境。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积极维护师生的合法利益,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师生的安全,我校建立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始终把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依法育人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之中,定期研究、总体部署,努力做到抓严、抓实、抓好。通过专题学习、宣传、讨论等活动,帮助领导、教师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任课教师课堂抓”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法制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及班主任为成员的普法、执法领导小组,以法制处为主体,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工、团、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各自职责,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实行法制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校法制安全工作组织网络,形成了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二、建章立制,完善管理

学校一直注重依法建制,逐步建立、完善了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为适应课改考核需要,这些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适应了学校在新形势下管理的需要,有力地推进法制建设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1、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学校实行校长全面负责,教职工大会参加学校民主管理的学校管理制度。强化了校长的责任和权利,学校的大事集体讨论决定,凡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热点话题,经教职工民主讨论,进一步促进了校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2、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制度。

为了切实增强教育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对于一些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制定了具体的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并予以执行,在干部推荐、职称评定、教职工评优等热点工作中,做到“四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收费方面,坚决执行一费制,同时,我们请学生家长对学校收费、资料订阅、师德师风等领域进行监督,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管理层。做到学校收费公开、财务收支公开,有利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推动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办学活动,依法规范

学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办学活动。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聘任教师、设置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由于学校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及时化解了许多矛盾,教师心服口服,多年来学校无一

例上访或信访事件发生。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课改精神,切实搞好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设置,开齐开全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并积极开设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学生全面加个性发展拓展了教育空间。

四、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强化法制教育,培养师生法律素质,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强全校师生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只有全校师生对法律法规的条文学习到位,才能提高法律意识,认识到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我校坚持对教职工和进行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教师“四落实”,领导、教职工学习法律、法规的时间每年不少于40小时。我们的体验是:要将枯燥的法律条文与师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切实体会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重要性,从而对学习法律法规产生兴趣,变为主动行为。

五、开展活动,强化意识

在开设法制教育课的同时,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让师生懂法、守法、爱法、护法、会拿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组织收看,加深认识

我们还组织师生观看了光盘:“预防青少年犯罪”、“交通安全案例”,让学生从真实的事例中受到启迪,吸取教训,珍爱生命。

2、专题报告,强化认识

为了强化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学校请法制副校长做法制知识讲座。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法律安全知识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网吧,远离毒品。

3、学校还通过校园广播,校园板报、校园展板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法律安全知识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举办安全知识竞赛

通过安全知识竞赛,督促学生加强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总之,我校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将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坚持依法治校,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窗口学校。

马渚镇2014年度普法教育工作总结

今年是“五五”普法全面实施的一年,我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司法局、普法办的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五五”普法全面实施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好“五五”普法全面实施工作。今年是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工作之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继

续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理,使社会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保障和促进我镇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为此,镇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综治办、司法所、法庭、派出所、交警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五五”普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司法所内,并制定了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及普法工作制度,调整了“五五”普法宣讲团。为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工作,9月14日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各村书记、主任、治调主任、学校及有关企业负责人参加的“五五”普法全面实施工作的动员大会。同时对我镇普法实施工作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和具体部署。

二、加大力度、营造氛围、广泛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活动。为了确保 “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形式多样地顺利开展,今年以来共组织举办各类普法

培训班8次,受宣传教育达8750人次,内容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物权法》、《劳动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发放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农村法律常识问答、道路 1

交通事故警示、148法律援助、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法律知识读本、物权法挂图、道路交通法等资料3800份。组织举办普法图片展览2期,采编出刊黑板报、宣传窗32期,参与6960人次。张贴宣传标语380条。在全镇内悬挂横幅30条。向市普法办订购了“五五”普法宣传图版22套,征订外来人口法制教育读本3000余册。今年12月4日,是“五五”普法规划实施后的第二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我镇精心组织了综治办、公安、司法所、法庭、法律服务所、交警大队等部门参加的法律咨询活动,悬挂横幅4幅,发放法律宣传资料5800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通过以上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普法宣传教育,使我镇的公民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公

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蔚然成风,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方位推进学法开展。一是突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今年我镇全体公务员认真学习《公务员法》,按时完成宁波市“五五”普法2014年公务员学法作业本,并写出学法评议,进一步做好学法督查工作;二是加强青少年学法。健全和完善了法制副校长制度,坚持送法进校活动,并开展好每学期的法制教育课工作,搞好学法竞赛的普法活动,激发青少年学法的积极性。4月7日,马渚镇校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十几块法制宣传展版一字排开,有800余名学生驻足观看,并由班主任带队,进行讲解,通过这种形式,给少先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同时,把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的宣传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三是突出对个体户、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学法。加强对这类人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宣传教育

活动,弘扬勤劳致富、守法经营的美德,消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四是加强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学法。抓好各村普法宣传员和村干部的学法培训班。我镇每半年组织一次18个村、3个社区治调干部参加的培

训班。今年并组织收看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大大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

四、积极开展星级“民主法治村”创建。

经过多年的创建活动,目前我镇已有11个村达到三星级民主法治村,3个村已达到四星级民主法治村。部分村已制作统一规范的“浙江普法宣传栏”。

我镇“五五”普法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全镇公民的法律素质,积极推进依法治镇,为加快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一个时期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我们将克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创新思路,创新机制,使我镇的普法教育

依法治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马渚镇司法所

2014年12月5日

十堰市工商局普法教育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十堰市工商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六五”普法工作为契机,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到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具体工作之中,与工商日常业务相结合、与队伍教育管理相结合、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规范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推进了依法行政水平。

一、加强领导,为普法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普法教育工作的领导,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任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市局法规科负责日常事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布置阶段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负责指导、检查、督促全市

工商系统法制宣传工作。全市工商系统形成一把手亲自抓,法制机构牵头组织,各科室、各分局具体抓落实,法制员、法制联络员积极参与的普法工作格局。

2、明确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制定了《十堰市工商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对我局“六五”普法工作进行全面规划。结合工商工作重点和社会关注热点,今年年初制定下发了《十堰市工商局2014年度法制教育方案》,明确全市工商系统年度普法教育的内容、工作方法,稳步推进我市工商系统普法工作的全面落实,并将普法教育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对各部门年底工作考核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时把普法工作与日常依法治理工作有机结合,使两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强化经费保障。为把法制宣传工作抓出成效,我局从策 1

划到宣传、从组织到落实,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采取了得力可行的措施。举办了“3.15”、“个私协与会员心

连心”文艺晚会;印制、发放与工商行政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宣传单、宣传手册;为干部职工人手配备一本普法教材及学习笔记本;将普法工作与绩效考评工作相挂钩,把普法工作落实情况作为个人评优、单位评先的依据,对个人或单位评优的实施奖励等。这些活动和措施需要足够的经费作保障,为切实保障普法经费落实到位,我局提高普法经费预算标准,将其列入本局的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各项普法活动顺利进行。

二、突出重点,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1、抓好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一是部署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推动法制宣传工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我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结合行政指导工作,我局着重开展了“送法下乡”、“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企业”活动,订购法律

知识读本,免费发放给城乡居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结合“三万”活动,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发放法规资料、搭设法律咨询台等方式,向联系村的广大村民宣讲法律法规及省局的相关扶持政策,编制了《农村经济发展法律政策汇编》,将促进生产发展及各类补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及消保维权、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保障等4个方面的惠农政策汇总整理,摘编65项具体内容、兑付标准,发放给联系村的村民。二是在注册大厅、办事大厅等场所设置固定宣传设施,印发《办事指南》和各种办事须知材料,宣传工商管理业务法律法规;各工商分局设置普法宣传专栏,广泛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三是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创卫”期间,结合集贸市场整治工

作,基层工商所执法人员在市场巡查过程中,积极向食品经营户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通过行政建议的方式,向市场开办方、食品经营户共下发各类

行政建议书、整改意见书1400余份,既达到了规范食品经营行为的目的,又有效宣传了工商法律法规。2014年11月,《个体工商户条例》刚刚出台,我局便组织全系统干部分期培训,讲解新法精神,指导实际运用,基层执法人员也针对经营户进行了广泛宣传。四是依托“一会两站”等工商基层组织,结合行政指导工作,大力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省市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延伸法制宣传触角,提高法制宣传覆盖率。五是按照《十堰市工商局行政相对人法律知识培训方案》的工作安排,各县市局、分局、工商所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

2、结合系列活动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活动日为载体,广泛开展消费维权法律知识宣传,由消委会牵头组织,联合物价、质监、药监等部门以及邮政、电信、电力、烟草、移动等企业,在文化广场举行声势浩大的“3.15”宣传咨询系列纪念活动,通

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置法律咨询台、现场受理消费投诉、传授真假商品识别知识、提供义务服务等方式宣传工商法律法规及消费维权法律知识,并为消费者排忧解难。今年“3.15”活动期间,我局加大宣传力度,邀请市文体局、市文艺队在文化广场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以歌舞和小品等形式大力宣传维权知识,同时,联合部分消委成员单位开展“红盾护农三下乡”活动,为农村消费者送知识、送农资、送技术,并现场受理和处理投诉举报等服务。今年“3.15”活动期间,我局共接受广大消费者的各类咨询800多人次,现场发放法律法规宣传材料2014多份,受理消费投诉129起。此外,我局还结合

“4.26”知识产权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日,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采取有效形式,开展相关的法制宣传系列主题活动,形成普法的规模效应。

3、开展能力建设,加大对干部职工法律培训力度。我市各级工商部门紧

紧围绕创建“法治工商”工作目标,紧扣普法规划和法制宣传教育方案,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分层分类开展了法规宣传培训活动。一是突出对象和内容,抓好教育培训。市局利用开办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重点学习新颁布的《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法规培训,提高领导干部业务素质。积极购买《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保证干部人手一册。我局还在oa办公平台上开办了“法制园地”、“红盾论坛”栏目,在系统内部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业务研讨的互动平台。同时,启用法律知识测评系统,定期在全系统开展网上在线考试,检验干部学法、用法情况。今年以来,全市工商系统举办各类培训班75场次,参训人员2014余人次。二是创新方式,多形式多载体开展教育培训,增强工作的适用性。针对各阶段的工作重点,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和现场会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监管、虚假广告整治、无照经营整

治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各单位针对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多途径强化干部队伍素质。同时,通过法律法规考试、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全面掌握系统各单位执法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执法人员学习积极性。三是坚持基层日常学法用法制度。如丹江、郧县推行“一月一法一考试”制度,实行每月考试检验学习效果。

通过一系列措施,十堰市工商局的普法教育工作取得了显

著效果。一方面,工商队伍素质有了显著提高,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工商部门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更加和谐,树立了服务型政府及执政为民的形象;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法制宣传教育普遍欢迎和认同,持续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也扎实地推进了广大经营者、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逐步提高,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消费者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

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市场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普法教育工作总结

一、不断深化普法教育:

近年来,我校在原有普法教育开展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学校领导进一步把“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有机结合,把更新理念、精神引领与规范办学、科学管理合理融合,全面建设铸造学校文化,营造学校绿色教育生态,探究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全体师生法制意识,把普法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二、坚持教师学法先行:

学校形成了各层面的学习型组织,坚持在各类工作讨论议事前先学理论、研究法规,提高认识、增强法制意识。除平时每周一政治学习期间校领导宣讲有关法制内容外,在暑期师德专题培训时集中教工强化系统学习,每年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干部学法考试,联系实际

指导改进工作,深入剖析各类案例,规范教工执教行为,提升学校依法办学水准。

三、创新普法教育载体:

我校坚持把学生普法教育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按照国家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各阶段重点,学校针对学生实际,设置了各阶段普法教育载体活动,确保重点,增强实效。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各学科有机渗透德育,社会、政治、思想品德等专门学科注重充实强化法制教育内容并组织学生开展法制案例分析演讲。在校内外各类法制教育活动中,学校实施全员德育,采用了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日活动、法制案例讨论、征文评选、黑板报、壁报、横幅、专栏、广播、闭路电视播放法制专辑、主题班队活动、编电脑小报、请派出所法制副校长来宣讲、教师国旗下讲话、走入社区出黑板报、演出文艺节目宣传禁“黄赌毒”,印发法制宣传资料;征集维护法制的合理

化建议“金点子”等生动活泼的载体活动形式,促进学生法制意识和行为习惯强化养成,并通过学生影响到家庭和社区。

四、成效:

全校师生员工维护安全稳定和法律意识增强,没有发生师生违法犯罪行为,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福州五虎山学校

05年2月7日

新城建设养护公司

2014年度普法教育工作总结

为了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及维护稳定工作,新城建设养护公司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普法综治及维护稳定工作的基本精神,围绕社会稳定开展普法工作;以职工满意普法教育为目的;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业务工作为重点;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的原则,把普法教育工作列入公司法制教育的重要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制定年初普法教育工作规划,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推进了依法教育的工作步伐,为创建平安、和谐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为构建市建委、市园林处新城建设养护公司和谐教育提供了法制保障。

一、加强普法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新城建设养护公司党支部为了加强普法综治维稳工作,把普法综治及维护稳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落实目标任务,努力创建平安、和谐公司。建立健全了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党支部书记方伟迅任组长,工会主席赵柯任副组长,办公室成员为组员,公司经理郭东伟为普法工作第一责任人。

二、健全机构

以普法教育为契机,充实普法工作机构,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公司领导干部职工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普法教育工作格局。1

三、加强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普法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普法的作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普法队伍,要加强普法队伍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普法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现将2014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一学三讲”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园林处的部署,公司于2014年12月4日开展的“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教育学习活动。通过学习,使每个干部职工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真正懂得学法用法不仅要讲权利,维护合法权益,也要讲义务,承担法律责任;要依法办事、人人守法、维护法律权威。公司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认真学习不断把“一学三讲”教育活动推向深入。

二、切实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

在进一步落实我公司领导干部及职工学法用法各项制度的基础上,不断

拓展学法用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为提升领导干部及职工的法律素质、为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公司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学习《信访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法》、《消防法》、《合同法》等法律;走上街头,向群众散发法律法规宣传资料500份,组织活动40次,黑板板报每年12次等,以及预防职务犯罪、反商业贿赂等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公司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结合工作实际和特点,继续推进普法依法管理工作,积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起新城建设养护公司普

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不断加强公司领导干部及职工的依法维权意识。

三、做好新城建设养护公司普法工作

以“法制进单位”活动为切入点,积极推动我公司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公司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推进平安和谐建设,以满足公司职工的法律要求,进一步做好法制创建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推进法制建设,促进公司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四、结合系列活动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我公司结合“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五一”劳动节、“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预防艾滋病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一定时间,组织公司全体人员,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相关的法律学习活动,形成普法的规模效应。

综上情况,我公司开展普法教育,虽取得成效,但从对照上级的要求看还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加以总结,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法制观念,为创建和谐平安的新城建设养护公司做出新的成绩。

二oo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 26 ~

普法工作制度 篇5

一、年初负责制订并实施普法计划。

二、定期组织各村、各单位普法骨干学习培训,并将考试记入档案。

三、通过标语、广播、黑板报、法律咨询等形式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信访工作职责

1、受理来信,接待来访,接听电话举报。

2、承办上级机关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

3、向有关责任单位,或者下级机关转办、交办、督办信访事项。

4、调查处理领导交办的重要信访事项。

5、协调处理有关信访事项。

6、向信访人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7、调查研究信访情况,及时向国家机关及其负责人提供信访信息。

8、指导、检查下级的信访工作,审查下级处理的信访事项。

9、总结交流信访工作经验,组织培训信访工作人员。

10、对现行法工作不负责任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建议。

东流司法所例会、培训制度

民情报告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各种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调解,利益关系亦趋向复杂化。相应出现了新型纠纷和矛盾,上访、静坐、围墙和冲击机关大门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迫切需要及早掌握重大民情信息,以便及时采取疏导和调解等措施,使大量的矜持和纠纷消灭的萌芽状态,有效维护我镇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社情民情报告的范围

1、因生产、经济、生活等产生的矛盾和纠纷,而发展为群体斗殴的动态;

2、因生产、经济、生活等原因,向本村和上级主管部门、政府集体上访、静坐、冲出机关大门、拦截领导汽车等动态;

3、因宗族之间产生的矛盾,而发展成两派或几派之间动武的动态;

4、重大的天灾人祸。

总之,凡是影响本村、本企业的安定团结和正常办公、生产、生活秩序的重大事件,均属于报告范围。

二、社情民情报告的办法和时间

各村委会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情况、调查核实。报告的时间,原则上发现重大信息要在2小时内及时用电话等方式迅速报告东流镇相关领导,必须在二日内写出书面报告。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着落。

三、社情民情报告的奖惩

普法教育工作制度 篇6

2005年工作总结s0100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乡镇的大力配合下,全区各校围绕“创建省级教育强区”,致力于教育“规范化、均衡化、信息化”三推进,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创建省级教育强区,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2005年12月28日,省教育强区评估验收组在听取了区政府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自查自评报告、走访了26所各级各类学校、翻阅了大量创强台帐资料并与一线教师座谈之后,一致认定**区达到了省级教育强区的标准,通过了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自查自评报告中24条达标、1条基本达标的自评结果。

区委、区政府将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工作列为2005年全区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2005年3月9日,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了创建省教育强区的目标任务、工作责任、保障措施和方法步骤。区政府与各乡镇政府、部门签定了《**区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责任书》,全面落实建设任务,制定出台了《中共衢州市**区委、衢州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发展争创省教育强区工作的实施意见》、《**区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衢州市**区2005―2007年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

全区以创建教育强区为契机,努力推进教育事业新发展。在各级政府和全区学校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全区新增省级教育强乡3个(石室乡、沟溪乡、七里乡)。通过“创强”,全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全面加强。全区先后投入“创强”基建经费2147万元,其中新建教学综合楼11801平方米,投资1338万元;完成改食堂工程6926平方米,投资400万元;完成改宿舍工程8612平方米,投入275万元;破旧房改造,包括学校操尝道路维修和墙面粉刷等投入134万元;学校教学装备配置得以优化。区、乡(镇)先后筹措资金560多万,专门用于教学仪器、各类教学器材及图书配备,使我区各中小学的教学仪器,音、体、美、劳、卫生器材,图书配备达到或超过国家或省定标准。各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电视播放、校园音响”四大系统的装备建设;各类教育得以协调发展。通过“创强”,全区成人教育与学前教育快速成长,全区新增农村等级幼儿园7所。石梁镇、石室乡、姜家山乡等3个乡镇通过省一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估,航埠镇、黄家乡、花园乡、九华乡、姜家山乡、万田乡、华墅乡、七里乡、沟溪乡通过省二级成校评估。

二、理顺市区教育管理体制,实现平稳过渡

200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市、区学校实施调整,理顺办学体制。为确保“理顺”工作顺利进行,维护稳定大局,我局一是抓调研,认真研究了“理顺”工作的可行性、实施方案、进度安排、以及可能出现的调整后的学校布局问题和在职教师、退休教师的稳定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最大程度的保障教师的合理权益作了积极的努力;二是抓配合,《中共衢州市委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理顺市、区有关管理体制的意见》(衢委发[2004]56号)文件出台后,引起了一定的波动,特别是石梁片区的60多个行政村联合盖印上访,要求保留石梁中学高中部,造成极大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局党委、班子成员以大局为重,召开专题会议并多次下校走访、宣传政策,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配合下,较好的解决了矛盾;三是抓稳定,对于划入学校,重在班子稳定、待遇稳定、人心稳定。同时,认真研究落实兴华中学、石梁中学两校高中教师的过渡方案。强调一切以学生利益为重,明确要求广大教职员工不得发表不利于稳定的言论,尽最大努力保证过渡期间兴华中学、石梁中学两校高中学生的教育权益不受损。

2005年6月29日晚,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受两级政府委托,召开了涉及“理顺”学校的移交工作会议,明确从2005年7月1日起,市区两级所涉移交学校纳入新的管理范畴。12月31日,市区两级有关学校教职工的行政关系、工资关系正式完成移接交工作。所涉学校人心稳定,工作正常,预示着**区的义务教育工作稳健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落实拾四项工程”,“教育公平”取得实效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全区启动了“农村学校食宿改造”、“经济困难家庭免费就学”、“爱心营养餐”、“教师素质提升”四项工程。其中,农村学校食宿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年度任务;继续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资助扩面工程,惠及学生5335人次,免收费用122.7175万元;同时,在以七里乡中心小学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爱心营养餐工程,3443人次贫困学生享受每周三餐荤素搭配的营养餐(100元/学期),改善了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按省市统一部署落实到位,完成了全区2065名中小学教师四门省定课程的集中培训,完成了盛市级农村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的推荐工作。

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区学校干部梯队建设,全区以民主推荐为基础,筛选出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的培养对象110人,构建了学校后备干部人才库,并举办了2期学校后备干部培训班,为优化学校干部队伍结构奠定了基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了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管理及考核。10月份,对第一轮优秀教育人才进行了全面考核,启动了第二轮优秀教育人才评选,共评出区第八届教坛新秀22人,第三届学科带头人39人,全区优秀教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强化师德师训工作,在启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同时,组织全市区小学教师继续开展以“三新一德”为重点的新一轮全员培训,逐步把继续教育的重点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到专业成长上来,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人事工作的规范管理,根据《**区教职工聘任制实施意见》,认真做好教职工校际交流聘任工作,修订农村教师进城选调办法,对夫妻双方在**区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双教工,在选调进城时给予加分倾斜,为夫妻双方在**区农村中小学任教且年龄在100周岁以上的双教工设立的“**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奖”,以体现人文关怀、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了全区3000多本人事档案、全区退休教职工情况和全区教职工增资后工资卡片的整理登记。

五、强化教育教学科研,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强化教育科研,拓展教育科研阵地,倡导理论研究与行为研究同轨进行。全区教师教科研意识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论文质量及课题档次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一年来,全区有17人次在课题研究方面获二等奖以上,占全市的1/3;省级立项课题5个,占全市的1/6强;在由新星学校承办的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展示活动中,我区共获教学设计一等奖11人次,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注重互动与交流,各类学科教育教研活动次数多、质量高,深化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强调引导和示范,组织了全区小学校长展示课和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暨新课改展示活动和全省实验学校学术年会等活动,课程改革向纵深两个层面推进。重视课改质量跟踪,组织实施了中小学部分学科的质量检测,为课改教学目标体系的完善和课改共性问题的解决寻求对策。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夯实课改向农村推进的硬件基矗目前,全区包括简易型在内的多媒体教室占中心小学以上的班级比在04年40%的基础上增至89%,全区全面实现光纤接入,启动了名师资源共享工程,为加快课改向农村完小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矗

六、加强党建和行风建设,不断增强教育系统执政能力

扎实有效的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当时代先锋,争创教育强区为主题,认真组织了教育系统三个批次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三服务”活动贯穿始终,机关党员按要求认真开展了“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参与“送温暖、送营养、送文化下乡”活动,并对全区37位贫困退休教师进行走访慰问,据统计,全局机关党员共走访慰问困难户103户,送慰问金8.43万元,各项慰问物资价值2万余元。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型机关创建,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学习;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开展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依法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强化效能建设,信访工作水平、机关服务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6年工作思路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全面推进拾四项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能否在2007年完成省万校标准化验收,关键看今年。同时,通过近几年来全区基础设施、教仪装备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2005年教育创强的实施,**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根据市教育局的部署并结合**自身实际,2006年,**教育总体上要从“建设”转向“管理”,并通过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提升教育的内涵品质。

总体目标:

努力构建“和谐发展、均衡优质”的现代教育体系,高质量普及十五年义务教育,加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力度,强化标准化学校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积极探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全面提高办学的规范化程度,努力争创“教育无乱收费”区,力争在“构建和谐教育,推进城乡均衡,打造人文**”方面取得新成效。

事业目标:

1、学前教育: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

2、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初中入学率、巩固率、三残儿童入学率均达100%。

3、成人教育: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培训人数达2142名。

4、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力争幼儿园达89%,小学达98.5%,初中达98.5%。

5、基础教育“六项工程”: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资助3000名中小学生,资助比例占全部学生数的9%,实现应保尽保;

(2)爱心营养餐工程:为2700名左右农村学生送营养餐,实现应送尽送;

(3)食宿改造工程:改造面积13368平方米,其中宿舍8680平方米、食堂4688平方米;

(4)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教师2200名;

(5)名师资源共享工程:力争完成优秀课堂实录30节摄制任务;

(6)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力争按规划完成9所学校的建设任务。

主要工作:

一、实现“四个突破”,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在“规范化办学”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提升教育形象

牢固确立“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教育的“规范化”建设。在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的基础上,紧紧抓装收费”、“办班”两个关键环节,严格规范招生行为、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收费行为、规范非正常教学时间办班行为。依法加强对学校财务、基建、资金使用、大宗物品采购等工作的管理;加强信访和档案工作,将信访工作和规范学校档案管理、规范学籍管理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实;深化教育行风建设和校(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教育信息公开,强化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与安全管理,建立网上评审系统,进一步加大网上来信来访的查处力度,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促进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民主化。

(二)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实现新突破,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配合做好第二届衢州市名校评选工作,着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依托课程改革,规范课程设置;严格专任教师任课原则,确保学科专任;树立“细节决定成败”意识,细化“环节管理”,加大“过程管理”力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继续开展教育强镇(乡)创建活动,以创建促提高,加快各类示范学校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的成果。

(三)在“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以提高全区教师信息化教育装备应用能力为突破,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的作用。将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以及各类电教设备的.应用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以机制和制度促进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发展。通过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新”工程(即以“新技术”推进“新课程”),使全区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优化课堂教学行为的能力有明显提高,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成为**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四)在农村的“学前教育”方面实现新突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思路创新,体制创新,用好、用足政策,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发挥各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扩大农村幼儿园办园规模。筹建**学前教育管理中心,促进全区幼教事业的快步、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化办园资格审验制度,加强督查整改,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通过培训,鼓励进修,施行教师资格认定等方式,快速提高农村及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通过依托社区建立社区早教活动示范基地,大力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依托**教育网,创办“**幼教网”,构建覆盖面广、时代性强的**学前教育网络平台。

二、抓实八项工作,提升**教育的内涵质量

(一)加强事业发展和布局调整规划

实施**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围绕“万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新一轮布局调整,继续按照“四个集聚”的思路,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重点抓好学校配套项目建设。2006年按照万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和**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重点抓好航埠镇中心小学、航埠镇河东小学、沟溪乡中心小学、石梁镇中心小学、九华乡中心小学、航埠镇初中、教工幼儿园等学校的配套建设。通过新建配套学校校舍使农村中心小学、初中学校的校舍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同时按照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有关完孝村校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积极探索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提升办学品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做大做强农村的中心小学,整体改善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二)抓实“四项工程”建设

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建设,在2005年“两改”的基础上,继续按照“重点建设布局调整保留学校的农村乡镇初中、乡镇中心小学食堂寝室,改造、维修农村完小食堂寝室”的工作思路,抓好农村学校的食宿改造工程。进一步重视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关注并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问题,同时,配合市区户籍制度改革,着力做好进城务工创业人员子女的就学工作,积极探索和优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扩面工程”和“爱心营养餐工程”的科学化操作程序,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因贫而失学。

抓住契机重点落实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特别要落实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校本培训。针对目前农村教师编制偏紧,教师培训“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的现实,认真分析,精心组织,确保不让一个教师漏训。同时,充分发挥教育城域网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组建“教育博客”、建立分布式教育资源库、构建**区立体式的“名师资源库”等平台,并结合城乡教师支教活动,在区域内部广泛而又持久的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三)抓实“六大校园”创建

创建“六大校园”,是促进学校规范化办学,特色化竞争的有力抓手。在巩固2005年“平安校园”创建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共建和谐家园”读书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并围绕“五大**”创建,结合贯穿“千镇连锁、万店放心”、“农村垃圾集中整治”、“环境优美村”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全面推进“生态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和“数字校园”建设,构建“环境与人”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

(四)抓实新课程改革

围绕中考“改革”,明确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地位及作用,从而进一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建立起科学的“质量观”。根据省有关学业考试的要求,着重加强各学科如何提升初中毕业生学业方面整体性水平的研究。对照我省三个新课改“国改区”的先行做法与经验,结合实际,研讨学业考试的内容、表现形式及目标指向。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标,切实降低低分率。

着手准备对三年课程改革进行阶段性总结,注重把广大教师的真实体验提练成理性认识,形成包容性较强的共识,完成30节优秀课堂实录的制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课改,促进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更全面,实践更到位。

(五)抓实人才队伍建设

在2005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和后备干部队建设。进一步完善校长管理机制通过强化校长队伍教育教学的本位意识,努力打造一支学者型的校长队伍。着力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办好后备干部培训班,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领导岗位。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区中小学名师评选管理办法》,做好柯城区首届中小学名师评选工作,以评优、评先、评名为龙头,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配合庆祝建党85周年,开展各项有关的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群体创优活动。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待遇,调动教师积极性,稳定师资队伍。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使评审条件和评审程序更加合理、科学。

(六)抓实学校安全工作

牢固“生命第一、安全第一”的管理意识,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着重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制度的管理和防范体系的建设,研究制定出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安全工作应对体系,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安全监督长效机制,重视和加强学校安全员队伍的建设,实施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不断强化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积极推广安全工作的先进思路与好的做法。细化安全工作考核标准,加大安全工作监督力度。在全区学校中组织开展食堂分级量化管理工作和“健康教育促进学校”评比活动。

(七)抓实教育督导工作

严格依法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强化区政府的教育督导职能,充实教育督导队伍,按照“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要求,巩固教育强区创建成果,提高教育督导水平。积极发挥教育督导在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努力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八)抓实教育施政能力建设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探索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强化教育宏观管理和服务,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深入开展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增强宏观决策和宏观调控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和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普法教育工作制度 篇7

计时器已经上好,改革的步履稳中渐急。新的一年,在教育改革发展之路上,全面深化改革将会碾出更深的车辙。建章立制、谋篇布局,改革的蓝图已经浮现在我们面前。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按照这个蓝图,已经发生的好事情,还会继续。

关键词1: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教育部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

要深化学习内容。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和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为准则,努力做到学习上有新收获、认识上有新提高、行动上有新进步。

要联系教育实际。要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三爱”教育,加强体育和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论述,努力让13亿人民共享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论述,确保改有所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努力走在改革前列;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公平的重要论述,坚持雪中送炭、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的重要论述,动员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开放的重要论述,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要确保扎实有效。各地各校要确保学习活动深入扎实开展起来,确保学习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要融入教育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纳入理论研究,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关键词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创新项目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材、课程、头脑中。加快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和“马工程”教材编审,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加快研制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分层递进。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文化育人中。加快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通过阅读学习爱国诗词、名家名篇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充分挖掘校规、校训育人内涵,充分发挥教风、学风的育人作用。

要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活起来、动起来,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体会。要善于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学生熟悉的师生中选树典型,发挥榜样人物的带动作用,让学生学有榜样、比有参照。

要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道德教化和法律规范结合起来,使广大师生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颁布实施中小学生守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修订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要完善评价制度,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健全学生诚信档案。要制定《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颁布实施《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加大考试招生违规违纪查处力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

关键词3:教育公平

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再增加

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公平中的紧迫问题,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础。我们的目光要关注千千万万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孩子,我们的政策要惠及千千万万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学生。

在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方面,2015年要继续以标准化、均等化为重要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 (职称),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经历。重点支持乡村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要完善东西部对口支援制度,使中西部青少年能够更多地到东部或城市接受职业教育。推进招生计划管理改革,新增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安排给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和人口大省,进一步缩小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提升中西部地区人才培养水平。

在缩小校际差距方面,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广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学校联盟、学区化管理等形式。继续推进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实现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

关键词4:调整教育结构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现代化的教育,应当有合理的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抓紧研究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相关政策待遇。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办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和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要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要以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为重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全覆盖,尽快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转型是已有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思想、模式的调整,不是职业院校的升格,不是“挂牌”,不是更名。转型要从各地各校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要积极稳妥推进,不搞一阵风。2015年印发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加快建立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拨款和分类评估制度,为转型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一流为目标,持续支持,统筹推进;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强化特色;以绩效为杠杆,突出竞争,强化开放。国家支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方向不仅没有变,而且还要加快速度、加大力度。但是,管理方式要改革,引入公平竞争,加大绩效考核,建立激励与退出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要深入实施“2011计划”,使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5:教育综合改革

各地要制订考试招生改革方案

深入推进省级政府和高等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目前,“一市两校”综合改革已经率先启动实施,一些省、校已经跟上。各省、各直属高校都要研究制订综合改革方案。要树立强烈的改革主体意识,不等不靠,从本地区改起、从本部门改起、从本学校改起、从自身改起,努力取得实质性突破。

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各地都要制订改革方案,按照国务院实施意见和教育部有关配套文件要求,明确改革的内容、目标、措施和时间表,经各省委省政府同意后于6月30日前报教育部备案。

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手脑并用、知行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而不是只会背书考试的机器。今年将发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努力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抽测办法。平时鼓励学校实施运动项目化教学,提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加快普及校园足球运动,对特色学校遴选、竞赛方案和师资培训等做出具体安排。

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要建立分类管理基础上的财政、金融、土地、人事等方面差异化扶持制度,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制度,解决民办教育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民办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民办教育管理部门协调机制,扩大民办学校在教育教学、招生、收费等方面的自主权。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今年教育部将印发《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各级教育部门都要把管办评分离作为一项事关教育综合改革全局的重要任务,抓紧制定改革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6:依法治教

年底前实现“一校一章程”

依法行政。今年,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若干意见》。依法系统梳理职责权限,划定行为边界,减少审批及各种变相审批,把本该属于学校、社会的权力还回去。把该管的管住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好,该协调的协调好。各级教育部门要尽早列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面向全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学校也要根据章程梳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形成“两个清单”。要加快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完善依法治教的法律制度,以良法推动善治。要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综合执法的原则,整合教育行政执法力量,集中行使执法权力,重点对教育经费法定增长不到位、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教育辅导市场混乱等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执法检查。

依法办学。今年7月底前,要完成“211工程”高校章程核准,年底前完成全国所有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实现“一校一章程”。要推进中小学章程建设试点工作。认真做好学校章程的宣传教育,抓紧完善以章程为基础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把章程落实在学校日常运行中。要持续用力推进高校信息公开50条,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今年要对各地各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开展第三方测评公示。

依法执教。政府要把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作为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教师要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作为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加强法治教育。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在大学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订《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

关键词7:教育开放

加大五类人才培养力度

要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通过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做法和资源,把中国的教育办得更好。

做好出国留学工作。今年将出台《2015—2017留学工作行动计划》,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加大尖端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来华青年杰出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等五类人才培养力度。要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生的服务,规范自费留学中介,完善留学预警,加大实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力度,将优秀自费留学生纳入国家留学基金遴选范围。同时,加大来华留学工作力度。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设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加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力度。

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管,探索建立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监管体系,完善质量评估制度,建立质量认证和退出机制。

针对我国非通用语种人才储备不足问题,优先支持高校开设与我建交国官方语言的88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培养一批精通非通用语的复合型人才。要主动服务企业走出去,培养培训既懂外语又懂专业、既熟悉国际规则又掌握交流技能的各类人才。要加快推进国别与区域研究工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优先方向,以培育基地建设为抓手,抓紧布局,开展研究。各地各高校都要重视和加强对外人文交流和孔子学院建设,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作出贡献。

关键词8:教育投入

教育经费向薄弱环节倾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是国家基本战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央反复强调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坚持教育投入依法增长。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主动推动政府依法落实教育财政支出责任。要抓紧制定和落实生均拨款标准。尚未出台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省份,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新印发的关于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意见,各地要按时限、按标准尽快落实;前些年已经实施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普通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政策,要进一步巩固完善。要根据办学需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受教育者分担培养成本的比例。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我们既要筹措更多的经费,又要用好已有的经费。要主动顺应国家财税体制改革方向,编好中期财政教育投入规划,加大教育专项整合力度,加快年度预算执行,盘活存量资金。要改进经费分配使用方式,以项目带动投入,将教育经费更多地向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倾斜,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向困难学生、基层教师倾斜,向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办学倾斜,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要严格遵守新《预算法》等财税法律法规,健全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制度、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挂钩制度,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关键词9:党的建设

实现巡视监督全覆盖

要按照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紧紧抓住意识形态工作不放松。全面准确掌握当前课堂讲坛意识形态状况,组织深入调研、开展专项整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明显改观。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 (系) 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基础。

紧紧抓住反腐倡廉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放松。今年要出台《关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要加大巡视监督力度,实现巡视监督全覆盖,建立巡视问题整改和线索处置情况考核评价制度,努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把督查、自查和第三方评估、社会评价结合起来,让社会监督落实效果。

紧紧抓住基层党建工作不放松。高校要按照《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尽快修订完善有关细则,推动文件要求落地落实。今年将出台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

普法教育工作制度 篇8

摘 要:任职教育具有自身的特质、特性,深化任职教育工作,摒弃学历教育的传统思维观念,深刻掌握任职教育的自身规律,关键在于三个方面,即根据系统科学理念从单元到体系,树立系统方法论;根据实际需求牵引从理论到实践,深化任职教员角色转换;根据岗位指向从知识到能力,突出任职教学模式转变。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角色;信息环境

中图分类号:E92 文献标识码:A

任职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学历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同样,相对于整体的任职教育而言,军队任职教育具有军事特质、军事特点。军队任职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围绕军队干部“担任职务”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开展的教育,即岗位任职能力教育。这是任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任职教育是一种技能补训和知识拓展的继续教育。这是由教育对象任职上的目的指向性所决定的;第三,任职教育是一种心智提升的素质教育。因此,要想在任职教育工作中有所建树,就需要在充分掌握任职教育一般特点的基础上,深化理解军队任职教育特质和特点,在实践中遵从规律、把握特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不断深化任职教育工作。

一、从单元到体系,系统分析任职教育规律特点

任职教育各业务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的,彼此之间存在着必须影响和间接的关联。分析任职教育规律,把握任职教育特点就需要树立系统的方法论思想。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地分析军队任职教育,掌握其协同性、稳定性、广延性等特征,有利用于深化任职教育工作、加强岗位能力建设、提升任职教育效益、加强综合素质。

(一)任职教育具有协同性,要掌握任职教育全员参与的特点

协同性就是功能单元之间要相互配合,协调共利。任职教育工作需要教学组织的多部门协同共赢,这一规律特点也属于系统的自组织现象。自然界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外部世界的表现则是“相对静止”。同样在组织工作中“无序是绝对的,有序是相对的”,但表现则是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对有序的”。在任职教育工作中也必然存在着大量的相互矛盾、不合拍、不协调的工作,这些相互冲突的工作造成了组织的“无序”,但是从整体角度和发展的角度上看,组织各业务单位之间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共利,这是任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组织协同性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特性,有利于院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生长教育实施中,教学过程一般由院校训练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政治(干部)部门一般只是在学员毕业这一环节上介入;后勤部门一般不介入教学组织过程;各基层教学单位(特别是专业教研室)只要按照训练部门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安排教学力量就可以了。任职培训则不同,由于受训干部住宿、伙食、车辆保障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后勤部门基本上要全程介入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训练部门的教学安排则必须征得上级机关或基层部队以及基层教学单位的意见;基层教学单位则成为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的主体。所以,任职教育的教学过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充分协同来组织实施,需要各部门全员参与。

(二)任职教育具有稳定性,要辩证地看待其平稳和突变特点

任职教育的稳定性说明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建设中不能不顾实际,提出过高的要求。教学内容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教学内容与任职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关系,部队的实际需求在一定的时期是相对平稳的,任职教育工作在一定的时间内也是相对稳定的,即为满足相对稳定的部队建设发展需要也设置课程,准备教学。但是,由于科学技术在军事装备运用上的不断更新、军事理论以及后勤改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国际政治和军事环境领域的不断变化等,使得教学内容对同一个专业在不同承训时间的班次上,也必须立足于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提炼的新理论而适时做出更新。此外,诚如上述,在同一个专业培训班次上,受训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有所差异,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也要适应这种差异做出相应变更和调整。同时,也必须看到,任职教育必须以部队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其实施往往是上级机关依据部队现实的任职需求,给相应院校下达培训任务;也有的班次是上级某一业务机关,甚至是某一基层部队就特定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需求等委托院校实施培训。对上级机关或者基层部队而言,一般要列入年度计划,但对院校而言则应当是随时接受任务随时实施培训。

(三)任职教育具有广延性,要以长远的眼光审视研究

教学评判的广延性价值规律体现的是教学效果与培训目标之间的评判关系。认识到这一规律,有利于对院校任职教育效果做出客观、有益的正确评判。之所以存在这一规律是因为,就像教育学所揭示和实践证明的那样,院校教育不可能承担起部队需求的全部内容。所以,虽然任职教育突出强调培训内容的实践性或实用性,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只能回归到工作实践中去消化、掌握和提升。这样,院校实施任职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是否真正提升了受训人员的思维方式、知识视野和工作能力,而不是以当下就“会干”的考试成绩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惟一评判标准。这一规律还意味着,任职教育只能是开放式教育。院校培训要延伸到部队、追踪到部队,适时了解部队需求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受训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任职教育中的受训人员都是具有一定工作阅历和生活经验的“成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培养任职教育学员提炼实践经验往往比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具实践指导意义。所以,任职教育中的教学实施,应当充分允许受训人员有思辨性讨论,有不同的思考结论,立足长远培养受训人员综合素质。

二、从理论到实践,深化任职教员角色转换

如何自觉地适应向任职教育转轨的需求,从院校学历教育教员的角色转变到任职教育教员的角色上来,这是准确把握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特点规律的基本出发点。任职教育教员的角色和素质的科学定位要求自觉实行以下三个转变。

(一)从院校型、学科式教员向实践型、应用式教员转换

所谓院校型、学科式教员主要是指教员着眼于院校学科建设需求,遵循专业学科教学的内在规律,跟踪专业学科教学的发展前沿,进行学科教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任职教育教学,主要不是着眼于院校专业学科建设长远建设的发展需要,而是着眼于当前部队建设的实际需求;不是从学科教学的原理出发,而是从当前部队任职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出发。当前部队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原有的教科书是不可能提供现成答案的。从事任职教育的教员,必须把教科书的一般原理,上升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任职教育教员要跟踪部队任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理论创新和教学实践创新。因此,部队官兵任职的实践型和应用式,是任职教育教员角色定位的最鲜明特征。只有突出这一鲜明特点,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任职教学的创新。

(二)从稳定型、程序式教员向动态型、应急式教员转换

任职教育教员的第二个角色定位,就是由原来稳定型、程序式教员,转变为动态型、应急式教员。原来稳定型、程序式教员,主要表现为教员的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等等,都是稳定型、程序式的教学活动。而现在的任职教育教员的教学往往都是带有临时性、动态型、应急式的教学任务;与此相适应的任职教员的角色定位,也是动态型、应急式教员。部队干部任职需求的动态性和应变性特点,决定了任职教育教学任务的动态性和应急性,也由此赋予任职教育教员角色的动态性和应急性。因此,只有着眼于任职教育教员动态性和应急性角色的特点,任职教育才能更好地贴近部队建设实际、贴近新军事变革的现实需求。

(三)从学历型、阐述式教员向生长型、创新式教员转换

原来学历型、阐述式教员,主要是依据学历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点,教会学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学员能否获得毕业的学历证书,是检验教员教学水平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标志。既有成型有效的基本标准,又有成型有效的基本办法。而任职教育则是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满足部队干部胜任现职和晋升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满足当前部队创新实践的迫切需要。任职教育教员的教学实践,着重教会学员现实生长的技能和创新的技能。这生长性和创新性,是任职教育教员角色的显著特点。任职教育教员是否具有生长性和创新性,是检验任职教育教员是否合格、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只有实现这种角色的科学换位,才能承担起任职教育教员的职责使命。

三、从知识到能力,突出任职教学模式转变

任职教育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关键就在于采取双向式的互动教学,是对教员学员知识与能力双向提高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学双方不能有效互动的转变,就会使研讨式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必须找准差距所在,以“问题为桥梁”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的转变。在教学中发挥对学员启发、引导、激励的作用。

(一)更新教学理念,由学科为主向岗位为主转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任职教育质量必须首先更新思想教学理念。军事变革要求任职教育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转变,着眼战争需要,瞄准岗位需求,使任职教育紧密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培训。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克服任职教育是学历教育线性延伸的片面认识,转变教学理念,从注重学科教育、系统教育转变为解决现实岗位需求;从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转变为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转换教学思想,不但需要聚焦实践工作中普遍出现、反复出现的老问题,还需要集中精力,着力关注新时期、新变革条件下,任职岗位实际中的新问题,由问题推动教学。在任职教学中,学员所面临的问题是不断翻新、复杂多变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就需要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素质。创新思维素质也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创新思维素质,才能使学员从容应对、妥善解决今后任职岗位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作为任职教学的重要组织者,教员在任职教学中也不可能拘泥于固有的模式、不可一味沿袭传统教学方法和理念。因此,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新技术、新战法、新矛盾,必须加强创新思维素质才能胜任任职教育的需要。教员与学员双方创新思维素质的不断提升,才能不断的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力,从而进一步适应未来岗位的现实需求。

(二)更新教学方法,由教员为主向学员为主转变

必须坚持“紧跟实践、紧贴实战、突出专题、学员为主”的原则,以部队现实问题为主体,以学员需求为根本、以案例、想定为补充,满足学员的多维需求,以突出学员岗位能力培养为主旨。教学的视角从教员转变为学员,突出学员需求,以学员为主导开展教学准备,研究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更新教学方法。事实上,任职教育决不是就问题而分析问题、就情况而说明情况。任职教育对教学双方都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学员进校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部队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以备任职所需,力争成为能指挥、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人才。然而,时间短、任务重、层次多是任职教育的突出矛盾。要在任职教学中兼顾学员岗位需求和教员任职教学之间的突出矛盾,必须加强教学双方自我学习意识、提高自我学习素质。教员和学员都需要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断强化自我学习素质,充实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法,才能保证任职教育更具有实用性、实践性、前沿性和全面性。

(三)更新教学形式,由单向教学向双向互动转变

在任职教育中教员的授课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而且要进行组织教学,指导学员学习,教员还要成为与学员课程问题的合作伙伴。学员学习也不单纯是专业知识记忆,也是教学参与者、问题发现者、需求提出者。任职教学学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需要侧重培养学员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能力不是单一的专业能力,而是综合能力。教学中,在提高学员专业能力的同时,还特别需要提高认知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在任职教育中,学员需要在综合素质的牵引下完成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不断深化学员认知的过程、优化认知结构,保证学员有效获取知识信息,适应环境的新变化。只有提高综合系统素质,才能使指挥人才在较高的科技素质上“复合”,参谋人才以较深的科技功底“谋划”,技术人才在科技创新上发挥“专长”;才能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具备领导部队信息化建设和指挥信息化作战的综合能力。要开展真正的任职教学,就要促使教员学员双方从教学意识、教学角色、教学行为等方面同时转变。因此,任职教育必须在教与学之间构成闭合的循环回路,即学员提出岗位需求、现实问题,教员提供组织教学、指导思考,双向式互动教学,双向提高教员学员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忠付.开展任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2008.(1).

[2]董会瑜.透析军队院校任职教育[J].中国军事教育,2004,(5).

上一篇:人力资源部门工作计划下一篇:无损检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