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精选10篇)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篇1

一、选题的目的和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直以来,增值税被视为一种“优良税种”而被世界很多国家广泛采用。其优良性主要表现在适用面广、税基广、税率单一等特点,尤其是采用税款抵扣,排除了流转税重复课税的弊端,具有调节中性、税负公平、收入有效、征管严密等优点。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是对在我过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按照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和收入型增值税。采用不同类型的增值税所抵扣的税款不一样,因此,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在增值税转型前采用生产型增值税,这种增值税制度不仅达不到上述优点,还存在重复课税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税负不平衡、削弱了企业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弊端,与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增值税转型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试点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效果明显,起到了鼓励机器设备投资、加快技术更新改造的作用,促进了企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已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实现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全面推开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减轻企业税负,刺激企业增加投资和实施技术改造,企业是否能获得更多的现金流量,这些都有待我们具体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我们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相应的财务对策,使企业能在增值税转型的改革下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改革带来的好处,同时采取相应地措施预防改革后可能带来的问题。因此,选择对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二)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通过系统的学习相关增值税理论和制度,复习相关的财务知识,使自己对有关增值税的理论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在图书馆数据库查阅大量相关期刊论文等文献,获得了大量而又详细的资料,使我对当前增值税的发展趋势、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增值税的研究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浏览网页,获取国内企业在增值税转型前后的财务数据,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利润、现金流量等各方面的具体影响,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认识到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财务应对措施,解决增值税转型改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二、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

(一)关于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弊端

田秀英(2011)在《增值税转型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中提到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原因是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而言存在以下弊端:(1)重复课税加重了企业税收负担;(2)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比重存在很大差异,导致税负不平衡;(3)生产型增值税抵扣不足,我国出口的商品及时按照增值税的法定税率计算退税,仍然含有一定的增值税,在产品成本中,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所含已征税款得不到退税,相当于出口产品背负着不予退税的投资税,削弱了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杜雪松(2009)在《增值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刍议》一文中也提到:我国生产型增值税的法定税率为17%,换算为消费型增值税税率为23%,企业的税负明显过高。王娟在《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财务的影响》中在生产型增值税的条件下,由于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能抵扣,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刘文静(2010)在《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及税负的影响》中提到: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金,使得企业把这部分税摊入成本,从而抬高了产品价格,不利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另外,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少,导致其税负要高于一般企业。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1.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王娟(2010)在《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财务的影响》中认为增值税转型,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发生当期抵扣,企业的增值税降低,进而影响企业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的税负相对降低,促进企业的发展。

谭庆美、吴金克(2009)在《我国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分析》中认为在消费型增值税条件下,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越多,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大,增值税实际税率和实际税负越低,节约的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越多。而增值税转型后,购进的固定资产当年纳税人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减少将导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当期所得税增加。而购进固定资产的以后,由于不再有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增值税转型前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相同,则对所得税的影响为零。

2.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谭庆美、吴金克(2009)在《我国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分析》中提到,在消费型增值税条件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从当年的销项税额中抵扣,会减少企业当期缴纳的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可以增加投资当年的现金流量。

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王娟(2010)在《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财务的影响》中认为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的原值降低,折旧费用相应减少,营业利润增加,而企业利润总额的增加,虽然会使所得税间接增长,但并不影响净利润绝对数的上升。

(三)企业应对增值税转型的财务策略

郝克智(2010)在《推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对策研究》中认为面对增值税转型新政策,企业在认真学习和关注增值税政策及其发展的同时应该审阅自身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不要盲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王娟(2010)在《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财务的影响》一文中认为增值税转型下企业应采取以下对策:(1)采购固定资产尽量从一般纳税人处购买;(2)合理规划固定资产的投资速度和规模。

三、对相关文献的简要评述以及我的研究方向

增值税转型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从增值税开始实施就直接进入的是消费型增值税,因此,在国外的研究中非常少见增值税转型相关的文献。而在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有关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影响的研究的结果并不丰富。在有限的研究中,学者对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的观点基本一致,并且多数是以宏观税收负担理论分析为主。

我的研究方向是了解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现状,对比不同类型的增值税,分析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弊端,具体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为企业应对增值税转型提供相关财务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篇2

一、外购固定资产的税会剖析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购置物质资料的价值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在购置当期全部一次扣除。这样会使企业在增值税方面的负担减轻,因折旧基数的降低加重了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一般包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和安装调试费等。购买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其价款直接进入“固定资产”会计科目,否则进入“在建工程”会计科目,安装完毕再转入“固定资产”会计科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增值税直接进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用于抵减当期的销项税额;运输费用,只有纯运费取得运输票据可以按照7%计算抵扣进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剩下的93%纯运费和其他运杂费以及装卸费随同购买价款完全进入相应的“在建工程”会计科目或者“固定资产”会计科目;对于安装调试费如果是人工费则进入“在建工程”会计科目,而发生的材料费,购买之初就知道用于固定资产的安装用的,无论取得的是普通发票还是增值税的专用发票,将材料的购买价款和增值税全部进入“在建工程”之中,如果用的是本企业生产用材料或者购进之初不知道用于固定资产的安装的,临时改变用途的,需要将材料的成本转入“在建工程”会计科目,已经抵扣了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会计科目转入到“在建工程”会计科目,安装完毕将所有的固定资产成本由“在建工程”转入到“固定资产”之中。

[例1]2010年5月3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元;支付运杂费15000元,运杂费之中纯运费为10000元、建设基金3000元、京九分流费2000元;支付安装费42000元、安装费之中人工费20000元、动用本企业以前的原材料成本12000元;为了安装设备从新购入材料,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结算,设备于当月28日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其相应的会计处理如下:

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114300+20000+14040+11700=160040(元)

整个固定资产从购买到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所真正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700元(17000+700),因此企业可以少缴纳增值税,如果所在企业在市区,从而少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1770元[17700×(7%+3%)]。安装时无论是直接外购材料还是动用以前的企业用于生产用的材料的进项税金一律不得抵扣的,均进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二、自制固定资产的税会处理

企业自制固定资产主要成本是外购材料和所发生的人工费用,人工成本与增值税基本没有关系,只有外购材料与增值税关系紧密。外购材料如果购进时用途非常鲜明是为企业工程所用,在购进时发生的进项税额直接进入工程成本之中;如果材料购进时没明确表明是为本企业工程所用,随同材料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当购进以后改变用途时需要将原来已经抵扣过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转出进入工程成本之中。

[例2]2010年5月3日甲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一批材料用于本企业工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支付运杂费15000元,运杂费之中纯运费为10000元、建设基金3000元、京九分流费2000元,工程建造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42000元、动用本企业3月份购入的原材料成本50000元,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结算,设备于当月28日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其相应的会计处理如下:

工程建造完毕交付使用时,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58500+15000+42000+58500=174000(元)

整个工程从购买原材料、所发生运杂费、人工成本以及动用以前的材料,直到最后建造完毕交付使用所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700元(8500+8500+700)一律不得抵扣的,均进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三、外购固定资产和自制固定资产实质的税负差异分析

企业在同时可以选择自制和外购固定资产时,对于税款的考虑,不但要考虑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增值税,同时必须考虑企业所得税和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影响。外购固定资产可以将其所负担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从其销项税额中抵扣,这样进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自然会减少,相对要多交企业所得税。同时外购固定资产可以少负担由增值税派生出来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一般来讲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的固定资产基本上是机器设备类的,税法规定了其折旧年限为10年,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X,企业所得税税率为T,城建税税率为b,教育费附加为3%,折现率为i的情况下,真正外购固定资产可以少负担的税金为这样实际外购少交的税金取决于城建税税率、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X和企业所得税税率T。按照目前银行10年贷款利率基本为6%左右,该企业所在行业为市区的一般纳税企业,对于本论文所涉及的外购固定资产案例真正少负担的税金为9699元,即

外购固定资产可以减轻税负,促进企业外购固定资产,而对于自建固定资产转型前后的税负没有影响。此次增值税的转型对于自制固定资产和外购固定资产有失税负失衡。在权衡自制固定资产和外购固定资产时,不要单单考虑增值税的影响,必须要同时兼顾企业所得税和由增值税所附带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影响。

参考文献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篇3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其第九项措施为,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实行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作为我国目前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改革意义重大。2007年,仅国内增值税收入就超过1.5万亿元,约占全年税收收入的31%。此次改革,国家财政预计将减收1200亿元以上,堪称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

其实,有关增值税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探索中了。根据国务院的部署,2004年7月1日,增值税转型改革首先在东北三省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八大行业进行试点;2007年7月1日,试点范围扩大到中部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电力、采掘等八大行业;2008年7月1日,试点范围又扩大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东北和中部转型试点地区新增设备进项税额总计244亿元,累计抵减欠缴增值税额和退给企业增值税额186亿元。试点工作运行顺利,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地区经济发展和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也为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积累了经验。

作为增值税改革的先行者,东北三省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呢?《新财经》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国税局征收管理处处长张健民。

增值税改革消除重复征税

《新财经》:从2004年增值税改革试点开始,贵省的增值税改革已进行四年多了。您认为此项改革的最大意义在哪儿?

张健民: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将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从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是就企业而言。另外,增值税改革,对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也意义重大。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

《新财经》:那就请您给我们普及一下有关增值税的知识。

张健民:好。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所谓增值,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得的收入,大于购进商品和取得劳务时所支付的金额差额,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

《新财经》:所以叫增值税?

张健民:是的。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制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已征增值税,只允许扣除用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产的价值,包括原材料、燃料等。因此,生产性增值税的增值部分实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其税基最大,重复征税也最严重。

收入型增值税,除允许扣除流动资产的价值外,还可扣除固定资产的当期折旧价值。其增值部分实际相当于国民收入,税基小于生产性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纳税人一次性扣除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全部价值,实际相当于只对消费资料征税,生产资料不征税,因此其税基最小,但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目前,世界上140多个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此次增值税改革,就是将我国原来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即增值税转型。

不同行业受益不同

《新财经》:从黑龙江省的情况看,增值税转型会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

张健民:2004年9月14日,财政部、国税总局正式启动东北税制改革试点。当时采取的是“增量抵扣”方式,改革试点领域也限定在八大行业(包括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同年12月,财政部、国税总局对东北税改的关键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将“增量抵扣”转变为“全额抵扣”。2005年,试点方案又从“全额抵扣”再度转为“增量抵扣”。可以说,这中间也在不断总结摸索。此次增值税转型实行的是全额抵扣、全行业转型,取消增量限制,允许企业新购入的机器设备进项税金全额在销项税额中计算抵扣。

增值税转型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尽相同。设备、工具类固定资产投资额比较大的行业、企业将能在较大程度上得到发展助力。如橡胶制品业、印刷业和木材加工及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家具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产业受益较为明显。举例来说,按照我国2010年将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至70%以上的目标,我省一家水泥厂需要进行设备更新,而这些固定资产投资占资产比例很大。一条日产50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平均设备投资5亿元左右,增值税税额为8500万元左右。在增值税转型前不允许抵扣,需要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企业就能增加约8500万元左右的利润。这无疑对技术更新影响重大。而一些固定资产投入较少的企业,如劳动密集型行业,则受益较少,与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时的差别不是很明显。

企业要把握好机会

《新财经》:此种情况下,企业该如何利用现有政策加快发展?

张健民:增值税转型的核心,一是一般纳税人计算应缴增值税时,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二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因此,各类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一般纳税人要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因为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可以对固定资本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这样,企业就能省下更多的资金,增加利润,扩大生产。同时,面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一些大型设备在价格上也比以往更具优势。而危机过后的复苏,则需要大量的商品来弥补市场需求。现在,正是为未来占领市场打下基础的良好时机。

与这些大型企业不同,小规模纳税人则要加快商品的生产与销售,时刻把握政策的变化,根据政策变化搞好生产经营。此次增值税转型,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至3%,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小规模纳税人应抓住这个时机,加大经营规模,完善财务制度,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新财经》:增值税转型后,企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张健民:按照现行的增值税征收政策,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而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等其他劳务则还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按照增值税改革目标,这些行业最终也将要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针对这一政策,各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考虑在经营许可的范围内,对于一些无形资产、大型不动产的投资,尽量向后推延,待这些行业也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后再进行投资,这样就可以节省不少资金。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摩托车、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因而在税收申报过程中要注意这些进项税额不能进行申报抵扣。

记者观察

增值税改革正当时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篇4

摘要2008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时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时行条例实施细则》,并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本文讨论了增值税政策的变化对煤炭企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以期有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全同发展。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煤炭企业影响建议

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性基础产业,税收制度对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煤炭增值税由以前的13%恢复到17%。本文拟对增值税转型后对煤炭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增值税转型后对煤炭企业造成的影响

(一)增值税负担过重点,导致总体税负偏高

2009年增值税改革之前,煤炭企业税收制度执行1994年税制改革时建立的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1994年税制改革时,将煤炭销售3%的产品税改为13%的增值税,煤炭企业税负大幅度提高。国家为扶持煤炭企业的发展,实施了超税负适当定额返还的办法,即增值税超过税改前的税负先征后返。返还办法规定以1993的产品税为基础,超过产品税的部分,由国家定额适当返还给原煤炭部,再由其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缓解了企业增值税税负剧增所造成的困境,但煤炭企业增值税实际负担仍高于其他行业1-2倍。

1998年煤矿企业管理体制变更后。各省大幅度减少和终止了煤矿企业增值税返还的额度,使煤炭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增值税竟然是税改前的三倍多,使国家对煤炭企业税负不增加的承诺流于空谈。进一步拉大了与其他行业税负水平的距离,造成煤炭企业税收负担过重。

(二)进一步加重煤炭企业的困难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能源需求减少,煤炭价格下跌。煤炭企业效益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煤炭下游行业很难接受含税价格的上涨,其增加的税负无法转嫁给购买者,煤炭企业不得不自己负担这4%的增值税提高带来的利润压缩。经测算,这给煤炭企业带来了15—30元/吨的成本增加,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不利于煤炭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资源赋存条件复杂,开采投入大、成本高、安全性差。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化

工阶段,是以矿产资源为支撑的。世界上石油、铁矿粉、氧化铝等矿产资源价格飞涨,主要是针对中国以此扼制中国振兴步伐。长期以来,我国对煤炭实行低税收和低价格政策,对促进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和增强世界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煤炭行业投入严重不足,职工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行业,与高危行业和脏累苦险的工作环境极不相称,导致煤矿招工难、招生难,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问题突出。在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煤炭企业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再承担如此重的税负,对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部分煤炭企业将重新陷入困境。煤炭企业效益降低,又会导致安全投入减少,资源环境投入减少,形成新的恶性循环。不仅使煤炭企业雪上加霜,而且会导致煤炭工业长期不振或煤炭价格高筑,对煤炭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二、笔者对上述不利影响所提出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面对严峻的煤炭经济形势,现行的增值税改革措施对煤炭行业而言无疑是不利的,为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全面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借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实行的矿业保护政策,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 矿业活动具有高风险性,许多发达经济国家在矿业税收制度中都给予诸多的优惠,允许矿业活动能产生比其他风险较低行业更高的收益率。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等国家都对矿业实行保护政策,不征收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只收企业所得税和权利金(采矿税)。而我国增值税、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和占税费负担总额的80%-90%,其中增值税一般占60%左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为6%-15%。矿业赋税过重以及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导致企业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乱采滥掘、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等。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煤炭产品降低增值税率或者不征收增值税务,以保护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煤矿企业实际的税费体系,合理界定抵扣范围

由于没有考虑煤炭资源无偿使用而没有原料成本、塌补费不符合进项税抵扣条件等行业成本特点,造成进项税抵扣额太少,煤矿的增值税负担大幅度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应研究以资产化的矿权作进项税额抵扣问题,将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大自然”成本——土地塌陷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征地迁村费、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三废一沉”治理等,比照交通运输费或采购农产品等进行定率抵扣,这不仅有利于公平煤炭企业的税负,而且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开展环境恢复治理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完善煤炭进出口税制

由于煤炭进出口关税政策不尽合理,造成国内外煤炭企业不能平等竞争。2003年起,国家逐步调整煤炭出口关税政策,从煤炭出口退税13%,逐步降低退税率,直到2006年9月取消煤炭出口退税、2006年11月加征5%的煤炭出口关税。因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当前从澳大利亚和东盟国家进口煤炭,比从我国西部转运煤炭更经济合理;我国北部地区煤炭出口日本、韩国等远东地区比转运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更经济合理。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煤炭进出口税制,增强我国煤炭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能力。对我国稀缺煤种出口征收5%的关税,其他煤种出口实行零关税。对煤炭进口实行零关税,对进口高硫、高灰煤炭加征5%的关税。

(四)研究制定煤炭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取向将逐步由区域性倾斜向产业性倾斜转变,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企业以及其他亟需鼓励发展的产业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从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煤炭产业政策,研究制定煤炭企业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既要对过去的有关煤炭企业税收优惠的政策进行全面的清理,明确哪些政策应该保留和完善。又要按照新税法、新形势的要求制定新的优惠政策。

1、合理确定税前扣除办法,除国家具体明确规定不可扣除的项目外,均允许扣除。以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如按规定提取的煤矿维简费、安全生产费用、转产资金、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等,都属于税前扣除项目。

2、完善煤炭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多种经营,安置企业富余人员,投资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兴办职工生活福利事业等优惠政策。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篇5

湖南农业大学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农业科技对东莞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研究

文献综述

√ 农业推广硕士 □ 兽医硕士 □ 工程硕士 □ 中职硕士 □ 高师硕士

研究生姓名: 入 学 年 月:

所 在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领域(专业): 农业推广

研 究 方 向: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日 期: 2012 年 6 月 16 日

农业科技对东莞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研究

文献综述

2008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产生了很大冲击波,我国农业形势面临着下面的难题:

1、成本高、资金不足;

2、国际竞争对手的“入侵”,对我国的农业产品存在着很大的威胁;

3、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市场对农业的需要量不大,市场低迷。

另外,中国尽管成功地避开了金融危机,但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持续增长严重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开始凸显:产业低端化、环境压力大、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是恰逢其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正逐渐减弱,国内经济增速因此逐渐放缓。此外,随着材料、劳动力成本增长,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正在增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传统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顺利渡过这一瓶颈阶段,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4.1、国内研究

我国从农村产业最初转型升级以来,在尽最大可能地健全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农村产业升级,不但使农业起着食品保障功能,还要发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把农村产业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例如,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做好绿色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建设;做大无公害优质大米的基地建设。

在我国农村产业转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胡红根在《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转型》中批出:当前,制约当前农民增收问题,关键在于调整结构问题,而影响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又往往是因为政策的实施不到位。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策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产业导向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科技扶持政策、拉动市场政策、缺乏龙头企业等几方面谈了政府在农业转型方面的影响。龙头企业是带动结构调整的动力,由于地方干部受自身素质的局限,不能有效组织农产品的开发和找不到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农业搞流通的路子。

4.2、国外研究

国外对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比中国的研究历史要长,例如欧盟《2007-2013年的农村发展政策》中规定:利用一个专门基金、一个专门模式、一个专门网络,把整个欧盟的农村发展控制在欧盟农村共同政策的框架内,从而实现农村的协调,要和其它部门相协调,共同发展。梅勒的农业发展理论认为:按照技术进步的性质将农业转变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技术停滞阶段,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和资本密集性技术进步阶段。这一理论意味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现代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来实现,要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和农业产出就应该大力增加稀缺资源的投入,提供刺激的体制,加强农业科研,提供新的物质投入供给,加强农业服务体制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等国目前也正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加大投入。随着劳动力不断向非农领域转移,质量逐步提高,为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供了关键的人力资本条件。

参考文献:

[1]林凤洋.中国经济结构略谈[M].中国少儿出版社,2005 [2]李煜红.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J].中国审计,2010 [3]叶红梅.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J].农村建设,2011 [4]黄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中国农村,2008 [5] 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s Progress[M].St.Martin’s Press,1957 [6] Akamatus Kaname.A Theory of Unbalance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61(86)[7] Akamatus Kaname.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62 [8]刘峰,中国农村产业化转型的特点及方向[D].中国农村经济,2009 [9]周慧,论东莞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M].大众科学,2009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篇6

一、增值税转型相关概念

(一)增值税概念

增值税是面向与企业单位或者是个人经营的过程中产生的增值而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由于改善生产技术生产环境和创造性的产生的价值,也就是产品或者劳务价值当中的V+M的部分,增值额包含着生产和销售的所有环节中产生的所有增资额,是一个总和的概念。增值额的实际界定应该按照各个国家或者行业的具体收入状况为准,因此在增值税的确定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规定,按照不同的增值征收的对象和增值额度的不同,对于增值税的处理办法也是不同的,按照各个国家的财政状况、财政政策和国家的实际经济水平、行业的发展状况等设定不同的增值税政策,调整平衡国家的经济成分,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和发展。

(二)增值税的基本类型

同增值税的基本概述不同,在实际的定额上,增值税的征收额度受到更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增值税实施的法定增值额作为一种依据,具体的进行调整。增值税作为国家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最终是为国家的政治管理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增值税的征收应该是透明公开的,面向社会进行的公平性的额度征收,其征收带来的社会效应是积极的。从增值税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可以被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由于增值税的类型不同,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就不同,对于国家的财政手收入、企业的经济利润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三)增值税的转型背景和表现

增值税改革是经济环境变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为了避免经济发展盲目的增长所带来的通货膨胀,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实现企业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WTO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推进,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提出了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全面的实行增值税转型。我国的的增值税征收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依照国外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财政状况而进行的增值税试点工作。1984年起对工商税务改革作出了调整,形成了具体的内容。1994年在内容上形成了更具有规范性的条例规定。到2000年以后,逐步的在去全国的范围内形成科学的增值税改革,以试点省市扩展到大范围的税费改革。在之后的几年时间内,新的增值税政策扩大了我国的经济改革范围,内需的扩大缓解了在金融危机下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危机。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财务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收入的影响

增值税的增收是面向企业或者个人的,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收入状况。以企业的财务水平进行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减少了企业的增值税的支出实现对企业财政状况的合理调控。增值税的转型能够为企业放宽发展空间,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整体把握,适时地调整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不必要的额外支出。在管理上实现有效的改善,通过增加在固定成本上的支出,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企业价值的曾展,提升生产能力,以技术创新和劳务创新带动企业的整体实力的提升。增值税的转型能够为企业节省更多的资本,从而可以降低企业的在运营商的消耗,提升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压力的能力,减低风险,形成资金储备和保障。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影响

针对增值税的不同类型我们不难发展,增值税所采取的消费性税制能够大大的减低在基础设施的采购上的费用,降低了企业在货币资金的运行上的消耗,通过这一方面的资本积累可以采购更多的设备和及其,为技术的改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创造更多的可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而扩大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的规模。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讲求一定的额原则性,消费型的增值税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思路,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程度,实现资源的合理的配置,从而创造更多的企业经济效益,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张和发展才能带来积极的企业影响。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投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于固定资产报酬率的影响,对于投资风险的影响,对于固定资产的周转率的影响。在生产型向消费性的投资转向,将固定资产中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的抵扣,提升固定资产的投资率,降低投资的风险性,推动企业的投资的发展。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是倾向于市场型的,面向巨大的经济增长点,投资成为企业获取巨大经济利润的重要途径,税收作为一种手段能够为企业的投资项目作出有效的引导。增值税是价外税,能够促进企业资金的流量,活跃企业的收支状况。投资效率的提升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相应的企业的经济利润也会在不断的增加,企业的总体竞争实力得到提高,在竞争环境下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超.增值税转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2009(11):90

论增值税转型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篇7

摘要:增值税已经成为我国财政收入来源的第一大税种,2004年我国选择在东北地区率先进行增值税转型试点。从理论上分析了增值税对税负的影响,再通过实际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

关键词: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税负影响

2009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减税力度最大的单项税制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其第九项措施为,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实行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作为我国目前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改革意义重大。2007年,仅国内增值税收入就超过1.5万亿元,约占全年税收收入的31%。此次改革,国家财政预计将减收1200亿元以上,堪称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

一、增值税转型的成效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在东北地区的部分行业率先进行了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试点,允许企业从当年7月1号以后购入机器设备投资中所含的增值税款,在缴纳增值税的时候予以扣除。2004年,东北三省共认定增值税转型企业40306户,占东北三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登记总户数的32%。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19429户)、农产品加工业 (9060户)和石油加工业(7945户)三大行业,占总户数的90%。2004年认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5.34亿元,进项税额15.76亿元,占投资额的5.2%,实际抵、退12.58亿元,占进项税额的79.8%。

增值税转型使得企业税负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 2004年东北三省生产总值达到15133.9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规模工业企业共完成增加值4870亿元,比2003年增长19.7%,是连续多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28亿元,同比增长35.5%;在吸引外资方面成果十分显著,达到59.4亿元,同比增长8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个百分点。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施激发了转型企业的活力,使其得到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良好机会,通过转型企业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将带动投资需求的增加,及工资水平的上涨,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实现良性循环。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到底会有什么影响?下面以简化的实例把生产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税基进行比较分析。

如甲企业购入机器一台,价值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假设该机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平均年限法对其计提折旧,所得税税率为25%。

在生产型增值税形式下,甲企业在购入机器设备时不允许抵扣增值税,会计处理是增加固定资产11.7万元。在该机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里,每年的折旧额为1.17万元。该笔费用可以冲减利润,即每年可以使甲企业少缴所得税1.17×25%=0.2925万元,折算成年金现值为0.2925×6.1446(年金现值系数)=1.7973万元。

随着机器设备的使用,它的价值转移到产品当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形成销项税额,这部分销项税额虽然不是甲企业负担而是由甲企业产品的购买方负担,但税务机关确实对该机器设备重复计征了增值税。总的看来,甲企业购买机器设备实际上缴的税款为增值税1.7万元,折旧抵减收入共少缴所得税1.7973万元。

在消费型增值税形式下,甲企业在购入机器设备时的增值税允许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会计处理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10万元。在该机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里,每年的折旧额为1万元。该折旧额每年可以使甲企业少缴所得税1×25%=0.25万元,折算成年金现值金额为0.25×6.1446(年金现值系数)=1.5362万元。由于在购入时增值税已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因此不存在重复计征的问题。对于甲企业来讲,它没有负担增值税,折旧额抵减收入共少缴所得税1.5362万元。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对企业纳税的影响不仅涉及到增值税,还涉及到所得税;不仅涉及到购买机器设备的当期,而且涉及到机器设备整个寿命期。这种转变可以使甲企业因为避免重复计征增值税而少缴1.7万元,但从折旧抵减收入得到少缴所得税的好处却减少了0.2612万元(1.5362-1.7973)。因此,甲企业一共可以获得税收上的好处是1.4389万元(1.7-0.2612),而不是1.7万元。

三、对企业提出的建议

企业要把握好机会,利用现有政策加快发展。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因为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可以对固定资本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这样,企业就能省下更多的资金,增加利润,扩大生产。同时,面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一些大型设备在价格上也比以往更具优势。而危机过后的复苏,则需要大量的商品来弥补市场需求。现在,正是为未来占领市场打下基础的良好时机。

参考文献:

[1]盈盈:《增值税转型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新财经》2009

[2]郁阳刚万义平:《增值税改革的影响分析》[J].《经济分析》2005,(3).

[3]邓建军:《消费型增值税制设计的理论依据》[J].《税务研究》2005,(4).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一、增值税转型的内容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令538号发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09年 1月1日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外购(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包括扩建、安装)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可于当期进行抵扣。”自此,我国的增值税正式从生产型转型为消费型。

综合来看,此次增值税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固定资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修订后的条例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同时,还修改了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以及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规定内资企业或是外资企业购买的设备,不论是否为国产,其发生的进项税额均可以全额抵扣,实现了税收政策的"普惠"原则,真正做到了公平的对待所有的纳税人。为堵塞因转型可能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修订后的条例还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

(二)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修订前的条例规定,将小规模纳税人划分为工业和商业两类,征收率为分别为6%和4%,修订后的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调低至 3%。

(三)提高增值税起征点

从2011年11月1日起,国家对增值税起征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销售货物的商业企业,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即月销售额在5000 元以下视为不达起征点);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 元(即月销售额在5000元以下视为不达起征点);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 300-500 元。

(四)延长纳税期限

将纳税申报期限从 10 日延长至 15 日。根据税收征管实际,为了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缓解征收大厅的申报压力,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 日延长至 15 日。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一)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在过去的生产型增值税的计量要求下,固定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了买价和增值税两部分,即买价+买价×17%。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进项税额允许在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仅包括资产的买价,使得初始投资成本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买价的17%,同时也使得以增值税为计算基础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缴纳税额减少,且减少额=固定资产的买价×17%×(3%+7%)。因此,此次增值税转型导致固定资产初始投资成本的降低和附加税的减少,综合降幅为固定资产买价的18.7%。

(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固定资产的投资报酬率是固定资产投资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营业资产,其中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

根据之前的分析,增值税转型后会导致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这就会使得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增加,同时增值税转型后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降低,这又会使得企业的平均营业资产减少,综合两方面的变化代入公式计算,其结果是增值税的转型会提高固定资产的投资报酬率。

对投资中业绩进行评价时,现代企业比较偏爱的还有一个财务指标----剩余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

这个指标弥补了投资报酬率指标会使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冲突这一不足之处。在这个指标的计算中,增值税转型导致息税前利润增加,导致经营资产减少,最终会使得剩余收益增加。

(三)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

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中,现金流比利润更为重要。固定資产项目在投产后的营业期间内,各年现金净流量 NCF= 营业收入(1-T)-付现成本(1-T)+折旧×T。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是付现成本的一部分,从之前的分析中得知,增值税转型会导致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固定资产初始成本降低,代入现金净流量的计算中,也即是公式中的付现成本会降低、折旧额会减少,最终会增加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

(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促进企业更新设备

企业在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时,通常采用的财务指标是净现值(NPV),即项目投资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合计。如前所述,增值税转型后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这意味着消费型增值税会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更新。这对改变目前有些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三、增值税转型条件下对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建议

虽然增值税转型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影响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对于需要购进大量机器、机械等设备的行业和企业,税收减负作用显著,而对于其他行业和企业来说,增值税税负就不会有明显变化。

因此,企业要树立前瞻意识,抓住增值税转型机遇,对现存的旧固定资产是否更新进行全面的测算,合理选择新固定资产投资时机和旧设备的更新,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

同时还应建立不同的固定资产评估体系。 将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与不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可抵扣进项税额与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区分开来,分别建立评估体系,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评估活动的正确性。

最后,将增值税转型与企业的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等各种税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税收筹划。

参考文献:

[1]曾平华,吴力佳,肖月华.浅谈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及财务应对策略 [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22).

[2]刘艳红.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1,(12).

[3]陈静.新税法下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J].财会月刊,2009(9).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篇9

一、增值税及增值税转型的内涵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所谓“增值”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得的收入大于购进商品和取得劳务时所支付的金额的差额,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依据实行增值税的各个国家允许抵扣已纳税款的扣除范围的大小,增值税可分为三种类型: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称为生产型增值税;只准许抵扣当期计入产品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称为收入型增值税;准许一次性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应税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价款中所含增值税税款,称为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就是将我国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在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所购买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不允许税前扣除;而如果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意味着这部分税金可以在税前抵扣。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一)促进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转变经营模式

从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变化主要表现在增值税税基变小。核心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在销项税额中抵扣,从而避免重复征税。增值税转型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尽相同。设备、工具类固定资产投资额比较大的行业、企业将能在较大程度上得到发展助力。例如一家生产企业需要进行设备更新,而这些固定资产投资占资产比例很大。一条新型生产线需设备投资1亿元左右,增值税税额为1700万元左右。在增值税转型前不允许抵扣,需要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企业就能增加约1700万元左右的利润。这无疑对技术更新影响重大。而一些固定资产投入较少的企业,如劳动密集型行业,则受益较少,与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时的差别不是很明显。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短期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企业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长期可以刺激投资,提振内需,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从而推动我国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生产型增值税条件下,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按取得时的人账价值计算,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其中包括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及运输费用)。固定资产通过计提折旧费来转入成本费用中,而对于企业来说,因为销项税额是通过销售产品取得收入确定的,这种情况下,使企业的“销项税额”偏高,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影响企业产品竞争力。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产成本中不再包含进项税额,计入产品中的折旧费用将会减少,产品成本要小于转型前,产品的售价不会受增值税影响,从而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不会因为固定资产进项税的影响降低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也可避免出口退税可能引发的国外对我国企业的反补贴诉讼,使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在同一税负平台上公平竞争。

(三)增加利润,改善财务状况

在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中的进项税额可抵扣,使固定资产原值减少,在不改变折旧方法的前提下,年折旧额也减少,计入到成本或费用中的折旧额减少,从而增加企业的会计利润。即以前需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税额,现在已经抵扣,使得企业税后利润增加,相应提高了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虽然转型后增值税有所减少,所得税有所增加,但其增加幅度低于减少幅度。

(四)企业应把握好机会

增值税转型的核心,一是一般纳税人计算应缴增值税时,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二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因此,各类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一般纳税人要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因为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可以对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这样,企业就能省下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增加利润。同时,面对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一些大型设备在价格上也比以往更具优势,而危机之后的复苏,则需要大量的商品来弥补市场需求。现在,正是企业为占领市场打下基础的良好时机。但是与这些大型企业不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至3%,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小规模纳税人应抓住这个时机,加大经营规模,完善财务制度,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三、增值税全面转型的作用及意义

谈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篇10

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始于2004年,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 2004年7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试点先后在东北三省、中部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等地的部分行业进行。

2008年我国经济进入一个特殊时期, 经济转型压力较大, 汶川地震、全球经济危机等国内外多重因素使国内出口和投资受到较大影响, GDP增长速度放缓, 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国内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阻止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这些政策举措在救市的同时, 也成为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契机。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过渡到消费型, 短期内可为企业减负、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 从长期来看, 有利于刺激投资, 扩大内需, 促进企业进行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 配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从2009年1月1日起, 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 允许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 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为防止出现税收漏洞, 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 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同时, 作为转型改革的配套措施, 相应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的政策, 将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 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二、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从增值税改革实施前两个月的情况看,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1~2月,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 275亿元, 同比增长26.5%。

从产业看, 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累计完成投资108亿元、4 182亿元和5 985亿元, 分别增长100.4%、24.8%和26.9%, 具体见表1和图1。

从行业看, 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 同比增长59.6%;电力、热力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31亿元, 同比增长20.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 同比下降13.8%;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 同比增长210.1%;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固定资产投资284亿元, 同比增长58.7%;黑色及有色金属矿采选加工业投资347亿元, 同比增长17.66%。具体见表2和图2:

从注册类型看, 内资企业投资9 063亿元, 同比增长30.7%;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分别完成513亿元和66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1%和2.1%。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来看, 累计施工项目78 696个, 同比增加11 306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63 546亿元, 同比增长25.4%;新开工项目18 533个, 同比增加4 056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 437亿元, 同比增长87.5%。

综合以上图表资料分析可知:随着增值税转型的实施, 由于企业实际税负普遍降低, 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外其他各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均有较为显著的增长。这对我国企业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增加机器设备投资, 加快设备更新改造, 促进企业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可以配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带动企业进入投资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增值税转型是如何促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究竟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下面通过模型的构建分析增值税转型引起的营业现金流量的变化。

三、增值税转型下的企业现金流量模型

(一)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净现金流量的影响

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 对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的增值税税负产生影响, 由于固定资产价值将在一定期限内分摊计入成本, 因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还会对以后各期的折旧额产生影响。

假设固定资产价值为A, X为购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税额 (X=A×增值税税率) ;a为每期对固定资产价值部分 (即不含增值税部分) 计提的折旧, 蒡a=A;x为未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每a少计提的折旧, 蒡x=X;y为企业所得税税率;z为复利现值系数。

增值税转型前后其他经济指标不变, 即第i年营业收入为Ri, 付现成本为Ci, 固定资产使用周期为n年, 增值税税率为α。为推导的方便, 此处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

第i年生产型增值税下的年净现金流量为:

第i年消费型增值税下的年净现金流量为:

两式相减有:

下面引入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不同会计政策的双重影响下的企业净现金流量模型。

1. 年限平均法下的现金流量。

假定每年的有关财务指标不变, 采用年限平均法时, 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 即两种增值税税制下每年现金流量增量为:

以投资期初为参考基点, 将上式每年的现金流量增量进行汇总,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 相当于一个等额年金的现值, 则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的营业年金现值为:

考虑投资期初由增值税引起的现金流出量, 其中生产型增值税下现金流出量为αA, 消费型增值税下现金流出量为0, 则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内的净现金流量现值的增量为:

因为zi<1, 所以yxizi

2. 年数总和法下的现金流量。

其他假设条件不变, 只在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的情况下, 讨论总现金流量的现值。

第i年两种增值税税制下的现金流量增量为:

以投资期初为参考基点, 对上式每年的现金流量增量进行汇总,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 相当于一非等额年金的现值, 其数学表达式是一个有规律的级数, 经推导有:

i=蒡1n△NCF (1-2) i=2αAyn (n+1) ×[knk21- (1+k) -n] (8)

考虑初始投资时的增值税税额, 总现金流量现值为:

与前文关于折旧折现的思考方法相同, 可得出 (9) 式<0的结论。

3.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的现金流量。

其他假设相同, 讨论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为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情况下, 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会有怎样的变化。

由数学归纳法可得到第i年 (i=1, 2, …, n-2) 两种增值税税制下的现金流量增量为:

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后两年改为平均折旧, 经整理得到最后2年两种税制下现金流量增量为:

同样以投资期初为参考基点, 对上式每年的现金流量增量进行汇总,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 仍相当于一非等额年金的现值, 其数学表达式是一个有规律的级数, 经推导有:

考虑初始投资时的增值税税额, 总现金流量现值为:

与前文关于折旧折现的思考方法相同, 可得出 (13) 式<0的结论。

(二) 对结果的分析

1.年限平均法下各变量对净现金流量的影响。下面以 (6) 式为例, 在年限平均法下, 我们使用单一变量法继续讨论式中各变量对净现金流量的影响。

假设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价值A=100万元, 增值税税率α=17%。

(1) 企业所得税税率y=25%, 机器设备预计使用年限n=1 0 年, 净现金流量总现值随企业资本成本率k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2) 企业资本成本率k=10%, 机器设备预计使用年限n=1 0 年, 净现金流量总现值随企业所得税税率y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3) 企业所得税税率y=25%, 资本成本率k=10%, 净现金流量总现值随固定资产使用年限n的变化情况如图5所示。

对净现金流量影响的结论如下:

一是与增值税税率α、固定资产的价值A成正比。

二是与企业预期资产报酬率k正相关, 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资者期望得到的报酬率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要高, 转型将给他们带来更多利益, 因此有利于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以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是与设备使用年限n正相关, 说明购买年限长的大型机器设备的企业获益更多。

四是与所得税税率反向相关, 对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来说因享受更多优惠, 使得这些企业整体税负更低, 这同国家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来鼓励扶持一些企业的政策相关。

由此可见, 增值税转型对于资本成本率高、企业所得税税率低的资本密集型企业更有利。高新技术产业虽不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A一般较小) , 短期内从改革中的获益可能不明显, 但可以因较低的所得税税率 (y=15%) 而获益。

2.三种折旧方法对企业从税制转型中获益的影响。下面将仅折旧方法不同而其余情况完全相同的企业进行对比, 讨论折旧方法对企业从税制转型中获益的影响。

实线 (———) 代表采用年限平均法的企业, 其表达式为:

线条 () 代表采用年数总和法的企业, 其表达式为:

虚线 () 代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企业, 其表达式为:

仍假设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价值为100万元, 增值税税率为17%。

(1) 企业所得税税率y=25%, 机器设备预计使用年限n=10年, 不同折旧方法下净现金流量总现值随企业资本成本率k的变化情况如图6所示:

对于所得税税率为25%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 投资相同规模的固定资产, 从图6可以直观地看出, 在相同的必要投资报酬率下, 当资本成本率小于24%时 (事实上目前大多企业的资本成本率都远小于24%) , 那么采用年限平均法的企业从税制转型中得到的收益最大, 其次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企业, 三者中最小的是采用年数总和法的企业。

(2) 企业资本成本率k=10%, 机器设备预计使用年限n=1 0 年, 不同折旧方法下净现金流量总现值随企业所得税税率y的变化情况如图7所示:

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资本成本率、所得税税率都相同的企业, 若企业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 那么其因税制转型带来的好处就不相等, 按总现金流量增量由大到小排列, 依次为采用年数总和法的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的企业和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企业。随着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增加, 三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3) 企业所得税税率y=25%, 资本成本率k=10%, 不同折旧方法下净现金流量总现值随固定资产使用年限n的变化情况如图8所示:

对于所得税税率为25%、资本成本率为10%的企业, 投资相同规模的固定资产, 若企业的折旧方法不同, 他们因税制转型得到的收益就不同, 按总现金流量增量由大到小排列, 依次为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的企业和采用年数总和法的企业。

摘要:2009年1月1日我国开始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转型从短期来看可为企业减轻税负, 从长期来看可以刺激投资, 促进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本文从转型前后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所带来的净现金流量不同这一角度引入模型, 定量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并比较了企业在不同折旧方法下从增值税转型中的获利。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折旧,现值

参考文献

上一篇:百日誓师教师诗朗诵稿下一篇:学校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