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友情的古诗词(精选11篇)
1、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3、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张籍《没蕃故人》
4、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5、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
6、故人早晚上高台。——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7、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8、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9、玉楼深锁薄情种。——秦观《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12、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魏城逢故人》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白居易《咏老赠梦得》
15、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16、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17、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18、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9、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0、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21、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2、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23、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24、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张籍《没蕃故人》
2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7、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罗隐《魏城逢故人》
28、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適《送魏八》
29、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30、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李邴《汉宫春·梅》
31、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3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3、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柳恽《江南曲》
34、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35、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36、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7、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罗隐《魏城逢故人》
38、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黄庭坚《秋怀二首》
39、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40、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41、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42、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43、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44、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45、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6、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47、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48、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49、巴山重叠相逢处。——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一、《考纲要求》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使用,也包括篇章结构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篇章结构,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总体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指的就是在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时所运用的技巧。诗歌的表达效果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 ( 她、它 ) 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时要注意,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必须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答案要点一)。其次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 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答案要点二)。再次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答案要点三)。最后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 即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答案要点四)。
三、常见题型及答题步骤
(一)表达方式方面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诗中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虚实结合的?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等等。答题时要注意题目提问的指向以及要落实到具体的点上。
答题步骤:指出运用的手法——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例如把什么比作成什么,或者将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或者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用了什么典故等等) ——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示例: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答:本诗借用贺知章的典故,用来含蓄地表现诗人对执政者的这种不屑及愤慨。皇帝既不重用“我”,置“我”于闲散,镜湖风光本就属于“我”这种闲散之人,又何需你皇帝假惺惺恩赐呢?饱含壮志未酬却被迫闲置的无奈和牢骚之情。
(二)内容方面
设问题型: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把握景物特点(清幽、冷清、凄凉、孤寂、高雅、 生机等)——描摹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体现作者的思想(注意情与景的对称性)
示例:“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该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试具体分析。
鹧鸪天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答案:在写法上:1写景由远及近,“山”“水”“霞”是远景,“林”“鸦”是近景。2动静结合,“山”“水”“霞”“林” 是静景,“归鸦”是动景。在全词中的作用:1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山水、残照、归鸦等景物,抒发思乡之情;2烘托气氛,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怅然的意境,突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
(三)语言特色方面
设问方向: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就某个词或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等。
答题步骤:总述语言特色(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奔放、悲慨、沉郁顿挫、豪迈奔放、洗练等)。 —— 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 步骤一 ),“黄莺儿” 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 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 步骤三 )。
四、结语
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把握是鉴赏的重点也是高考重要的考核内容。以上笔者关于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表达技巧运用的研究只是个人浅见,希望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摘要: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领域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贯穿于整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从诗歌的表达技巧入手,以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为例,把握诗歌鉴赏试题的表达技巧运用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步骤。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种类繁多,角度多样,我们应依据实例认真归纳分类,以便熟练掌握。
一、熟知常见类型,熟记常用术语
表达技巧包含四类,有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方式。其中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衬托、对比、用典、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抑扬结合、象征等;修辞手法常考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比拟、对比、借代、双关、对偶等;描写手法主要考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中的渲染和烘托等;抒情方式常见的有: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等。其中,有些表现手法和抒情手法相融合,如衬托、对比、用典、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也属于抒情方式。
关于如何分辨它们,要求我们必须熟知其内涵,还得多分析感悟相应实例,才能真正铭记于心,灵活运用。
二、密切联系课文,引入源头活水
其实,古诗中一些重要的表达技巧类型在教材中几乎都能看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最为常见,其他类型也不少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刘禹锡《石头城》中的“借古讽今”,杜甫《登高》中的情景交融,辛弃疾《清平乐》中的“白描” 等,不一而足。
当然,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工作——把教材中那些表达技巧相同的诗歌“钩连”在一起鉴赏,如《石头城》、《桂枝香 金陵怀古》等篇目,都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春夜喜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运用了虚实结合。也可以从课内诗歌联系到课外诗歌,如杜甫的《旅夜书怀》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而苏轼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等一些课外篇目也采用了这种手法,这样就可以取得“小投入”而“大产值”的效果。
三、立足诗词整体,联系思想内容
有些古诗词考查题目虽然在具体语句上进行探究,但局部分析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特别要明白的是,表达技巧只是形式上的讲究,只有全面把握诗歌主旨,才能更好地体会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例一: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逐臣:是被放逐之臣,这里指贾谊因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步)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第二步)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调回贾谊,虔诚求教,后笔锋一转,点出汉文帝垂询的内容。(第三步)诗由赞叹化为慨叹,由歌颂化为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的讽刺,对贾生的同情。
四、申清题目要求,寻求答题启示
前面说过,表达技巧丰富多彩,设题角度五花八门,因此必须从题目中寻求答题的切入口,以免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有的题目,“小角度”设题,“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中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必须从哪个角度鉴赏,答题时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表达技巧只是,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做出分析说明即可。
例二: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答题时先明确诗歌哪里运用了比喻修辞,因为诗歌题目是“未展芭蕉”,而诗句中并没有出现芭蕉这一意象,由此可知诗句中的“烛”“蜡”“芳心”“书札”就是“芭蕉”的喻体。回答其意蘊及表达效果是需要结合有关诗句,并紧扣比喻修辞的特点。
答案:把未展芭蕉比作蜡烛。比喻非常新颖,蜡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亮、温暖,这里却说“冷”“绿”,“冷”使人感到那仅仅蜷缩的芭蕉上面似乎笼罩着一层早春的寒意;“绿”则给人以美丽的联想。
五、善于比较分析,辨清相近手法
在实际阅读鉴赏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对“烘托与衬托”、“对比与衬托”、“比拟与比喻、拟人”含混不清,要想辨清,首先得牢记对它们的定义,其次要总结出它们的区别,第三要通过实际例子找准强化这种印象。关于对它们的定义,这里简略不提,主要来谈谈它们的区别。
(1)烘托与衬托的区别。①烘托指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现的事物写出来,即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叫烘托,在相应句子中,它只写前一事物,而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②用作烘托的次要事物与主要事物是相关的,而用作衬托的次要事物与主要事物是相似或相反的。
(2)对比与反衬。反衬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与被衬托的事物,最终要突出的是被衬托的一方,两个事物有主次之分,如以小衬大,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喜衬悲,以丑衬美,以误衬对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就运用了反衬,以“蝉噪”“鸟鸣”突出环境的幽静。在对比中,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
(3)比拟与比喻、拟人的区别。学生们对比喻与拟人还是清楚的,判断一个句子是否运用了比喻,只要看是否能找出本体和喻体;而拟人则是要看句子中是否把人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或语言动作等赋予了无生命或非人类的生物。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赠汪伦》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送元二使安西》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别董大》唐朝·高适
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其二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5.《送友人》唐朝·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春日忆李白》唐朝·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7.《问刘十九》唐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8.《金陵酒肆留别》唐朝·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9.《赠孟浩然》唐朝·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0.《寄李儋元锡》唐朝·韦应物
1、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白居易《咏老赠梦得》
2、忽忆故人今总老。——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3、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骆宾王《萤火赋》
4、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韩愈《答张彻》
5、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7、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8、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张籍《没蕃故人》
9、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0、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1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2、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13、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14、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
15、故人离别尽,淇上转骖騑。企予悲送远,惆怅睢阳路。——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16、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17、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除官赴嗍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18、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杜甫《徒步归行》
19、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1、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2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3、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24、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李端《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25、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2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27、故人何在,烟水茫茫。——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28、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会遇,同翦灯语。——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29、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0、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1、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2、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3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34、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35、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柳恽《江南曲》
36、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做两家春。——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3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8、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39、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40、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41、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42、人生当显贵,每淡布衣交。谁肯居台阁,犹能念草茅。——陆次云《志感》
43、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箜篌谣》
44、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45、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46、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47、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无名氏《别诗四首》
48、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汉无名氏《古诗》
49、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50、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张籍《没蕃故人》
51、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52、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
5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4、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陶渊明《答庞主簿》
55、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56、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白居易《方言五首》
57、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8、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和必先同调。——杜甫《徒步归行》
59、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岩《梧桐影·落日斜》
60、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61、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62、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6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64、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65、故人相望若为情。——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66、故人早晚上高台。——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67、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二首》
68、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69、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罗隐《魏城逢故人》
70、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71、一夜思量十年事,几人强健几人无。——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
72、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73、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孟郊《择友》
74、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75、但东望、故人翘首。——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76、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77、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7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9、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80、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孔融《诗》
句子一:
1、曾经那么多年,我们倾吐心声,形影不离,视若亲生姐妹,而如今,唉!只留下空空的美好回忆,但是想念从未消减。
2、时过境迁,一切美好,都化成一缕青烟,散去光阴深处,即使几乎不再来往,偶尔见面,变得孤落,陌生,但我们的友情依旧存在。
3、假如,生命只剩最后一天,我希望,你一定要留在我的身边,一起去踏浪,看你快乐的模样。
4、对着你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我不知道,我们一次偶然的相遇,却留下如此浓厚的深情。
4、我的朋友,遇上你,你就是我的天使,即使你读不懂我的世界,我也一样的感谢你,爱你,因为你在真心的对我好,愿我们友情天长地久。
5、曾经有过一个闺蜜,一起上课,一起去食堂打饭,买一样的衣服穿,抱着课本,穿梭在校园的每条小路,每个角落,她陪着你,肆无忌惮的畅快大笑。
6、友情就是当大多数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的累不累。
7、曾经的一个夜晚,也是这样的天,我将内心毫无保留的展现给她,她开导我、安慰我,让我感到了温暖。
8、曾经一个晚自习,我鼻涕不止,穿着两件衣服大汗淋漓,她问我要不要穿她的校服,但又怕我烧坏。
9、你来,再远我也要去接你,你走,我不远送,每一次相逢一开始就铺垫了离别,我们不断的说你好,又不得不断的说再见。
10、感谢能在你身边做一个最真的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开心就一句不说,觉得委屈就说出来,开心就拉着你噼里啪啦说一堆有的没的。
11、感谢我身边那个最真的你,无需表现你的机智,也无需掩饰你的脆弱,真心感谢你的到来,所幸的是你暂未离去。
12、相识不易,你来,路途再远我都要去接你,你若离去,我也真心的祝福你,我们之间的过往留给回忆,我们之间的友情刻成永恒,在我们难熬的时光里给彼此丝丝暖意。
13、曾经的我们,排坐在公交站的长椅上,看着对街陆续关门的商铺,看着泊油路上偶尔行驶过的车辆,看着绿化带里矮树下的几色小灯,懒懒的坐着,互相依靠,毫无平日的形象可言。
14、曾经我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放松的谈笑着,调侃着那莫名中枪的树灯,是多么的浪费国家资源多么的华而不实又不环保。
15、好友再见,闲聊时互相的吐槽是必不可少的,聊到兴起,管他什么五湖四海飞机头的都扯来瞎侃一通,有时唾沫星子横飞时,老友突然飘来一句吐槽“谁给你的自信?”
16、曾经走在校园的阳光下,一起骑自行车回家,一路骑,一路笑,一路叫,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我们一起的路,那就是“欢”,欢乐的欢,欢笑的欢。
17、昔日,我们都早已习惯彼此间影子的存在;习惯雨后看花时的调侃;习惯了房间里彼此静静的聆听;习惯了彼此间毫无顾忌的嬉笑怒骂,那便是我们之间的情谊。
18、又见那种朝阳,移出地平线,又想起几年前,此时还正草色连天,风光无限。还记得夕阳下我们追逐风,几人问语:谁家少年?我们相视一笑,在你的笑容中,我看到了纯粹与美好。
19、记得那天,我们陶醉在美景之中,你附耳轻语:“做你一辈子良师益友。”不得不说,在阳光下我们很单纯美好,友谊来到的匆匆。现忆起往年旧时光,至今铭记那几丝茶香。
20、朋友,我们可否相视一笑?其实泪无痕,青春依旧,因为青春,我们冰释前嫌,你归来叙写友谊可好?
句子二:
1、真正的朋友,在那坦然去获取那卑微的一瞬间,即使太多不愉快,也会化作最美的下雨天。
2、真正的朋友,知道你难过他也会难过,你说想找个人说说话,他说你在哪愿意来陪你。
3、真正的朋友,当你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你会问问他该怎么办,当你借他钱的时候,他会问你够不够,而不是说记得早点还钱。
4、真正的朋友,时常会想起你,希望知道你过得怎么样,偶尔会给你发一句关心的话,他会问你什么时候回来一起吃顿饭,他会问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5、真正的朋友,不是整天在一起玩,不是只知道称兄道弟,不是劝你喝酒的人,不是你找他他就推三阻四的。
6、真正的朋友,是和你一起愉快的玩耍,也愿意在你难过的时候安慰你的人,也许你们不是天天见面,但一见面就像亲人一样。
7、真正的朋友,是彼此倾心驻留,任流年飞逝谁也不肯走;真正的感情是有所谓的体谅包容,无所谓的风雨同舟。
8、真正的朋友,或许不能给你物质上的帮助,却可以给你精神上的鼓励;真正的朋友,不是日日相对,不是吃喝玩乐,而是默默关注你的成长,悄悄关心你的一切。
9、真正的朋友,只要在心,遇见没有早晚,只要有心,好朋友,永远陪伴左右;真情谊,永远风雨同行。
10、真正的朋友,懂得沉默,懂得等待,他知道你想跟他说的话自然会跟他说,他会对你的好适可而止,它知道你好的比坏的多,但永远不会告诉你你有多好,就像他永远不会告诉你他有多爱你一样。
11、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失意时默默注视着你,拍拍你的肩、握握你的手,给你传递力量的人,值得你敞开心扉、珍惜一生。
12、真正的朋友,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不离不弃的。
13、真正的朋友,而是懂你,在精神上,灵魂上支持你,鼓励你,帮助你。在你有所不足时,指正你。
14、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的时候,为你高兴,而不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
★ 情感句子
★ 珍惜友情经典句子
★ 关于友情的精选句子
★ 经典友情句子摘抄精选
★ 友情留言板句子
★ 战友友情句子
★ 简短的经典友情句子
★ 经典友情句子8
★ 友情温馨句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不只是老师对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上重新建构的活动。最近听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辛弃疾所写的词《清贫乐·村居》,由于教师较好地把握了文字与意境之间的结点,在“言”与“意”间找到了一个“象”,即学生的生活体验,将生活画面与文本画面合二为一。这样的教学不是一味地分析讲解,深入地挖掘情感内容,而是紧扣单元“话童趣,悟意境”的重点,从文字入手,以学生的语言表达为目的,把一幅幅生动美妙的画面变成脱口而出的语言,实现从文本到画面再到语言的多重建构。
一、从“特写镜头”到句子表达的建构
《清贫乐·村居》是通过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态度。应该说大多数五年级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乡村生活有所了解或者感悟,关键要看我们的老师能否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执教老师先出示“金秋、烟波、水乡、荷塘,夕阳、枫叶、灯火、月光”等词语,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江南水乡美丽的景色,悠远的意境已让学生触摸到了课文中文字所要表现的美;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时,老师顺势而为,让其读文本,说画面,寻找“特写镜头”:“我看到小溪边长满了葱郁的青草。”“我看到一个小孩在池塘边剥莲蓬。”“我看到一间矮矮的房子里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在亲热地聊着天。”学生在聚焦一个个特写镜头中七嘴八舌聊开了,从“特写镜头”到句子表达,“言”与“意”第一次重合,“象”由此而生。
二、从“分组镜头”到段落运用的建构
《清贫乐·村居》在写景方面,作者把茅檐、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景物组合成一幅清新的画面,淳朴、自然;在写人方面,作者把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
诗文中景、人以及透过景和人的想象补白等都是其中的分镜头,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画面展开想象,进行组块教学,将各分镜头画面拉长、扩展和丰富。把诗词中的空白点、模糊点、朦胧点一一地进行现代文的补充,既是很好的想象思维训练,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字训练,还能加深对诗词意境的体悟。
这一切,既是作者之怡情,更是读者之体味;也是读者对作品的一次思想感情的升华。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词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的意境之美。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言”,“言”中悟情。学生将一幅幅、一组组的画变成一段段话,在建构“诗”“画”“言”的活动中,实现“言”“意”的又一次重叠。
三、从“全景镜头”到短文复述的建构
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作者将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媪、三小儿这些人物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副画面里,赋予了这些乡村平常景物以新的意境,构成了淡雅、质朴的艺术境界,恰似一个美丽的桃花园,令人神往。在第三个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整体,认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全文的风景尽收眼底。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将这首词还原成一幅精彩的画面,学生说画中的人和景,先用最简单的话说景物的特点和人物都在干什么,然后再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以此在磕磕碰碰中,学生完成了他们的作品:一所低小的茅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潺潺的、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了酒,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欣赏着他们的儿子劳动的情景。大儿子在田间专注于锄草,二儿子正赶织鸡笼,只有顽皮的小儿子趴在地上随心所欲剥着莲蓬……学生如身临其境,感悟词人所表现的恬静安逸的农村生活。实现依据“全景镜头”到复述一篇短文的转变。这时,诗文的意境已进入,意思已掌握,还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全文意思,“画”与“话”合二为一,教学扎实而生动。
一、厘清概念
所谓“移情”,就是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把本无生命和情趣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行动,同时,诗人自己也受到这种事物的影响,和事物产生共鸣,即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谢灵运),“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山”(张耒)。人们要问,白云如何会拥抱幽石,绿竹如何会取媚清流,人与山如何会相互久看而不厌,野桃怎么会含笑,山峰如何会清瘦,这都是诗人把自己在生活中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物身上的结果,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二、移情成因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的看法,审美移情起因于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类似联想。立普斯说:“我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事物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这个观点总是由和我们最接近的东西来决定的。所以我们总是按照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件的类比,即按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在我们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以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鱼虫,都可以成为移情对象。
三、借助方式
1.拟人
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采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赋予“流水”和“暮禽”人格化,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流在汩汩流淌,晚归的鸟儿飞回茂盛的林木中去栖息,它们似乎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实则体现诗人归山时悠然自得的心情。辛弃疾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句,作者放眼看远处秀丽的山峰,好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又好像螺形发髻,并将山峰拟人化,似乎它们都面带愁容,发出恨声,实则这“愁容”、“恨声”是作者情感的外泄。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完成移情的古诗词可谓举不胜举,如“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
2.象征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诗人将自身坚持的志行高洁之情推移到富有象征意义的“月”上。又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梅》)中,作者笔下的“梅”即是作者高洁品行的象征。
3.寓情于景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景物,通过景物直接将情感呈现于作品中,让读者把握情与景的联系,从而理解诗歌。唐代诗人王维将奔赴济州与友人告别,将离别之情投射于景物而成诗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淇上送赵仙舟》)。赵嘏将一片思乡的情感转移到“残星几点雁横塞”和“紫艳半开篱菊静”(《浪淘沙》)的景象上,读来使人生愁。
四、例题解答
例题(一)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此词写于陆游四十八岁身临南郑抗金前线时期。
1.词的上阕表达了陆游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陆游的生平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陆游一生怀着抗金救国的壮志。上阕写的就是词人在西北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中面对长安南山登高击筑,凭高洒酒的情景,从而抒发了他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喜悦的心情。
2.下阕写遥望长安,期待得到胜利,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用了移情(或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先是移情于南山之月,“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诗人把本无情的自然之物——月,赋予人的感情,它把层层云幕都推开,将天地照得一片光明,南山之月仿佛和作者一样热爱祖国河山。作者又进一步移情于灞桥烟柳、曲江池台,想象它们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这种手法的运用增加了词的韵味。
例题(二)
【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落魄困顿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作者漂泊羁旅的愁苦之情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倦”“愁”借鸟儿道出诗人心曲。听到鸟的啼声,不禁想到“鸟倦而知还”,自己却奔波于途,走过一村又一村,有家不得归。诗人不说自己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而说鸟儿知倦;不说自己哀愁,而说鸟儿呼愁,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无穷乡思。
例题(三)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明)李攀龙①
缥缈直探白帝宫②,三峰此日为谁雄?
苍龙③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
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注:①李攀龙:明代著名诗人。嘉靖三十二年出守顺德,饶有政绩,三年后被提拔为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这首诗作于陕西任上。②白帝宫:白帝为我国古代神话中五大帝之一,位于华山之顶,③苍龙:华山有苍龙岭,高峻狭长。
1.请简要说明本诗颔联、颈联的写景顺序。
【参考答案】由近到远、由低到高。作者先写了太华山绝顶的苍龙岭、石马,这是近景;然后极目远眺,只见秦川大地开阔宽敞,秋色尽收眼底,这是远景。同时,作者先写地面上的景物,然后写到万里晴空,夕阳西下,这又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来写。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首诗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也带上了自己的色彩,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作者仕途通达,在描写景物时带上了积极进取的主观色彩。首联运用反问“为谁雄”,即为自己雄,浓缩了作者此时仕途扶摇直上的心态。颔联、颈联描写的景物雄浑壮阔,寄寓了作者成就一番伟业的豪情。尾联直抒登临览胜之情,告诫自己要谦逊,要不断进取。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鉴赏
开篇“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记得”二字将词带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武陵,今湖南常德市。“相见日”三字,虽极平常,但却包含着那次相聚中种种快乐的情事,极为明白而又十分含蓄。从那以后,他们阔别六年之久,两人都尝尽了天涯作客的况味。这一切,作者只用“往事堪惊”四字一笔抹过,简括地表现出辛酸沉痛,不堪回首的情绪。“回头双鬓已星星”,现见面,两人鬓发已经花白了。这句上片是关合前后的过渡句。正因为词人对他们的武陵相会有着美好的记忆,而对分别以来的生活感到很哀伤,所以,他非常希望刚刚重新见面的朋友能长期一起,以慰寂寞无聊之思,以尽友朋相得之欢。“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哪知道又要这样匆匆作别呢?“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分别事出意料,与愿望乖违,但又不得不送友人登程的伤离情绪。虽说词只写江上杯酒相倾的一个细节,实际上,他们尽情倾诉六年阔别的衷肠,以及眼前依依惜别的情怀,都涵括里面了。
下片是对曾使君到达光州边地后生活和心境的想象。过片二句,上句有情有景,境界雄阔悲壮。寒日的傍晚,一派萧瑟的边塞上,铁马奔驰,红旗飘扬,士气高昂,真是令人激奋的场面。使君不仅身其中,而且还是长官和塞主。一般诗人的笔下,久守边城,则不免要流露出思归的凄怆之情。而这首词则一反常调,别出新意。作者想象曾使君为豪壮的军生活所激发,根本不想离开边地,反而担心皇帝下诏书,命令他回京,“只愁飞诏下青冥”,使他不能继续呆那里。他何以要留恋边地呢?词的最后两句作了剖露:“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不应”,不顾。“霜塞晚”,呼应上文“寒日暮”。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串解这几句云:“言只恐诏宣入朝,不顾使君边塞,正有横槊之诗兴也。”横槊赋诗,语出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云“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后来引用它赞扬人的文才武略。
词从友人的角度想象,说他热爱雄壮的边塞生活,并有写诗赞美的豪兴。作为一首送别词,它的真正用意是勉励友人在边塞上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
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花费较多笔墨回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辛苦劳顿的种种情状,为抒写别情作了蓄势充足的铺垫。这种写法,具有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示了作者的高超才情。
★ 唐代描写冬天的古诗词
★ 友情的古诗词
★ 描写边塞风光古诗词
★ 描写友情句子
★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
★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 描写孔雀的古诗词
★ 描写春天优美古诗词
★ 描写儿童的古诗词
(一)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
(二)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三)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四)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甫
(七)相逢切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白居易
(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
(九)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
(十)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高适
(十一)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
(十二)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
(十三)和当重相见,樽酒慰缡颜?温庭筠
(十四)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
(十五)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
(十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十七)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
(十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十九)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白
(二十)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
(二十一)客子光阴试卷里,杏花消息烟雨中。——陈与义
(二十二)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
(二十三)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
(二十四)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晏殊
(二十五)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二十六)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二十七)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二十八)君有奇才我不贫。(清)郑板桥
(二十九)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三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三十一)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三十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唐代)
(三十三)人生得一知己足也,斯世当以同情视之。
(三十四)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三十五)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三十六)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三十七)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三十八)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朝宋人陆凯的《赠范晔诗》
(三十九)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四十)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四十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四十二)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四十三)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四十四)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四十五)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唐朝陆龟蒙《别离》
通常有三种类型:
1.情随景生,就是经常所说的“触景生情”。生活中,诗人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在某个环境里,突然看到某样景物,或遇到某种情况,一下子触动心境,激发自己的强烈情感,随之凝结于胸,挥毫成诗。如: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征人思乡的诗作。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开头两句写登上城楼所见的月色。远看,回乐城前烽火台下,大片的沙子似雪一般;近看,受降城外满地的月光宛如寒霜。这如霜的月色、似雪的沙子正是触发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后两句写,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远处飘来的悠扬的芦管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全诗前三句写景,后一句写情,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
2.移情入景,一般称之为“寓情于景”。诗人满怀强烈的情感主动与景物接触,并将自己的情感灌注其中,诗歌着力描写的客观景物上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如:
江亭夜月送别
王勃
乱烟笼碧彻,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这是一首江边送别诗,诗的前两句,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深沉;后两句亭掩夜寒,显示友人别后环境的冷寂。收据写烟“乱”,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使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飞”,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整首诗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恋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蕴含其中,是一首寓情于景的佳作。
3.情景相生,又称“情景交融”。“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在诗歌作品中不光存在着诗人的主观情感,连客观物象也有情有意。情景相生,实际上是“情随景生”和“移情于景”的有机组合。如: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可愁新。
夜旷天低树,江清月尽人。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诗的起句写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舟边,既点题,也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写日暮停宿撩起了诗人的羁旅之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那么近。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中,一轮明月竟然知晓诗人的愁心,和他那么亲近,使诗人寂寞之心得到了慰藉。这首诗情景相生、思与境谐,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鉴赏要点:
要关注绝句。古诗绝句中存在着许多描写客观景物的语句,而这些语句写得都很有艺术特色,表面上看似纯粹写景,实际上诗人的强烈的主观情感蕴含其中,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分辨。
要注意景语。“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阅读古诗词时,不要随意将景语和情语分开。诗人所作景语,往往就是情语,比如有些以景语作结的诗歌。高考试题常常从诗词中选择一些描写物景的语句,要求考生以此分析诗人情感。
二、托物言志,或称托物寄兴。如: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这首诗所咏的“凉风”,具有平等普世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肃肃的凉风吹散了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她驱散涧上的烟云,寻到了涧底的人家,卷走了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房屋。来去本无迹,行为如有情。日落西山、万籁俱寂时,她又不辞劳苦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欢娱。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寄托他的“青云之志”。
鉴赏要点:
要重视对“物”的分析概括。诗人所借之“物”,是诗歌作品中着力描写的主要内容,分析时要抓住体现它动作行为的一系列动词,从这些动词中体味它所体现出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
要抓住赞美“物”的关键词。诗歌中有些语词是直接对“物”褒扬的,通过对这些语词的分析就可以把握它的某种品格或精神。
要从“物”的分析中剥离出“志”的内涵。
三、虚实结合。清李渔说过:“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闲情偶寄•词曲部•审虚实》)虚和实主要指不同的艺术技法。实写,是指正面直接的铺陈描写;虚写,是指间接侧面的渲染照应。如:
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开头两句写眼前景而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诗人缓步走向深院,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三四两句写诗人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看着看着,诗人竟然产生一种幻觉:那青苔好像要从地上蹦跳起来,像天真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的衣襟上来。前面三句是实写,后一句是虚写。这一幻觉既衬托出深院的幽静,又巧妙地表达了诗人新奇独特的感受。
鉴赏要点:
要能正确分辨实写与虚写。实写,是写客观存在的事,真实的事;虚写,是写虚有之事,或不是眼前之事。虚笔,或写梦境,或写幻觉,或写沧桑历史,或写如烟往事。常常借助于想象、联想、夸张、变形、渲染等手法。
要分析虚写的艺术效果。借梦境写真情造奇境,写幻觉现真实出新奇。
四、渲染、烘托。如: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前两句是一联对句。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后两句,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悲”和“念”的心情。前两句是采用了“渲染”的艺术手法,后两句运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
鉴赏要点:
要正确判断“渲染”和“烘托”的同异。这两种表现手法都对写作对象进行着力刻画。而“渲染”主要是从正面进行描写,“烘托”主要是从侧面加以衬托。
要分析两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渲染”可以营造气氛,抒发情感,突出主旨。“烘托”可以引出主题,使所表现的事物更加突出。
【作者简介】
祝杏清,高级教师,执教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中学,有多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
【表达友情的古诗词】推荐阅读:
表达友情的诗句参考06-12
表达感动友情的句子10-25
写友情的古诗词07-22
表达美好爱情的古诗05-25
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的表达11-03
高中语文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06-29
表达爱国之情古诗词10-11
赞美友情的语句05-25
于友情的说说06-13
珍惜友情的说说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