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篇1

学习了“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成长”,受益匪浅。这次学习是我在教学方面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教师专业标准新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小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

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学习了《教师专业标准》,收获很多,下面谈一谈我的感受:

首先《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

“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这是与时俱进的理念。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因。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

其次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小学教

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

《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最后在“专业知识”部分,其次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

准》从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基本理念是标准里面的原则,是教师从业的底线与红线。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育合格的、可持续发展的合格人才,在这个以人为本的、尊重人的个体的社会,以学生为本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以自己的劳动,去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师德、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基础保障,但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指数倍增长,终身学习也就必然会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在“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

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中学生发展的知识。第二,对中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第三,要求教师掌握中学教育与教学理论。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专业标准从专业标准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几个方面进行

了规范。理念与师德是基础保证,在职业理解与认识上,必须与党、与国际、社会的发展密切一致,对学生要突出关爱与尊重,对教育教学应该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个人的修养上,应该堪为表率,否则,其教育教学的行为只能回误人子弟。在专业的知识上,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议还要要求教师关注世界与社会、国家与人民,同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的评价。

经过这次学习,我认为自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素养成长起来。

一、心态思想方面。和年轻的教师相比自己在学校不算新人,所以平时有一种老的心态。现在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作为教师,尤其是一名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永葆青春活力,永远有不竭的激情。有一个得过且过的心态怎么可以胜任呢?所以,我在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上,都努力让自己保持一份不肯服输,不肯让步的劲头。我认为从这样的自我强化中,我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思想收获。自己遇到困难、麻烦不再寄希望于别人,不再妥协退让。都努力去争取。这让我站在三尺讲台上,与学生们一样有了拼搏意识,奋斗精神。事事做的大比从前有精神有派头。

二、工作实践方面。以前我总是一个人在教育岗位上孤军奋斗。经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地,我要多和身边的同事交流,多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果然,当自己肯于哈腰向同事们咨询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的工作,比以前更专业化了,我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比以前更

专业化了。我的教学比以前更专业化了。这样的变化是我始料末及的。这一切的发生还有赖于这次的学习。在工作上,我比以前更踏实努力,更充满希望地和同事们合作。大胆地去实践,去创造。

三、学科教学方面。我也有很深的体会。我不仅参加各种培训、教研活动,我还努力地坚持每学期阅读一到两有关专业方面的书刊。在听取专家的讲座与学习中,我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专业化的教学有了足够深入的认识。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不断地激励我大步向前,勇于探索、勇于创造。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酒店管理,教育针对性,教师素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 这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目前, 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 相关服务产业得到了不断完善, 游客对旅游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伴随现代旅游接待的需求, 酒店服务的重要性更加突显。从整个规模发展趋势来看, 酒店服务业的就业前景是相当广阔的。但是, 与之相矛盾的是, 近年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招生规模却呈下跌趋势, 且当中有不少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意从事酒店行业。同时, 此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且酒店原有的员工队伍中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 导致人才缺口越来越大。这些现象暴露出员工的职业认同感缺乏, 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同时, 高职教育问题丛生, 矛盾凸现, 有的教师得过且过, 有的学生无所事事, 有的学校苟且度日。一方面, 一些教师授课倾向于因循守旧, 职业倦怠情绪明显;另一方面, 一些学生厌学情绪浓重, 只想混个文凭。

酒店管理专业要想做到五个对接, 必须积极考虑如何培养符合要求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酒店从业人员的生力军, 学校教育要注重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 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实现新入职毕业生能够迅速融入酒店的员工队伍, 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以, 只有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就业热情。对于酒店而言, 顾客所得到的服务质量才有保障, 员工队伍的稳定也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

作为提升专业教育水平的前提, 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教育的成败优劣。所以, 提高教师的内涵素养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那么, 如何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提升教师的内涵素养呢, 通过近期接受国家骨干教师培训,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应做一个真正称职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

马克斯·范梅南有一段关于教育的文字描述:我们为一个孩子擦鼻涕时, 如果是别人的孩子, 我们更多的感觉是在擦鼻涕, 而如果是自己的孩子, 我们则感觉在擦孩子。透过这段文字, 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对于同一对象和同一事件, 基于不同的认知而形成迥异的心理感受, 其行为方式和结果也会明显不同。精于教学敏感的教师, 就能保持一颗“擦鼻涕如同感觉在擦孩子”的心, 在教学时长袖善舞, 灵活把握分寸, 建构有效课堂。

什么是教学?教学是实现共同意义的学习, 也就是教学者和学习者都能理解的共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 学习者的学必须独立完成, 教学者只是传达授课主题的相关概念, 并解释这些概念的使用, 但学习者必须自己要学懂。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内容主要以企业为了维持近期生存而需要的技能为主导, 教学方法多采用灌输式方法, 学生被动接受, 其独立思考能力未能得到重视与发掘, 这些教学技巧和方法早已过时。从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者技术上常常是合格的, 但在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方面却不合格 (Colucci L.A.and Michael J.Flannery, 1983)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各种各样体验教育的出现以及技术革新, 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视为一种高度组织化的、以行为技能为目标的过程, 一种充满个性和影响力的过程。

通过国培班的学习, 对《酒店管理》专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为一名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师, 对于本专业的法律法规、发展动态, 前沿信息的学习和认知,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至关重要。这些知识使得教育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 教师的内涵素养的提升更是教育教学具有针对性的前提。

1.1 教师应对国家政策法规的现状及制定历程有足够全面的认识

中国旅游产业、世界旅游产业、旅游业发展史、休闲时代与大旅游时代的特点, 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实际案例的掌握是信息时代一名《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必备的能力。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期之后, 国内高端星级酒店面临挑战。在新时期, 新形势下酒店必须考虑如何转型的问题。酒店管理教育随着市场的变革, 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教学内容。而这些调整过程, 需要教师了解和掌握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 并具有未来眼光。

1.2 教师应对酒店行业的行业性质, 行业特点, 各种常见情况有全面的认识

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思考如何结合线上线下的宣传和经营来促进业务发展。从业者应对旅游酒店突发事件及棘手的问题有预判意识和解决智慧。通过深度解读旅游政策与法规, 在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贯彻。

旅游主要要素从过去六要素, 即:行、住、食、游、购、娱, 增到吃、厕、住、行、游、购、娱、文、尚、养、学、闲、情、奇等14 要素。根据国务院最新的旅游要素为参考, 我们不仅需要在实际接待中对每一个要素加强细化服务, 而且要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对最新动态的了解和加强相关服务。

教师应对旅游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有前瞻性的认识。教师应对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详细系统的认识并分析其内在原因。对于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瓶颈问题, 有必要考虑开设有针对性的专门课程 (例如:根据不同就业目标酒店实际使用的客房管理系统来确定学校信息系统课程的设计等) , 努力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与对接, 分析酒店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关对策等解决方法。

1.3 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职业礼仪素养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不断学习, 开阔眼界, 储存知识。教师要了解海阔天空的大自然、包罗万象的大社会, 兼涉文理史地, 自然人文, 视野必须涵盖古今中外, 包括天文地理, 人情风物以及食、住、行、游、购整个第三产业的所有领域。为别人准备一杯水, 自己必备一桶水, 只有教师的综合素养修炼好了, 才能够教育好学生。

作为教师应扮演好教师的角色, 教师要符合角色期待。教师应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礼貌礼节、知识传播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从而真正做到教书, 育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各种知识, 把自己打造成为有素养、有知识、有人格魅力的偶像型教师。教师应思考《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问题。同时, 对酒店管理招生、培养情况需要有全面了解, 从而明确教学目标, 明晰教师定位。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 积极思考创新教育思路。教师应努力与学生完成互动式教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思考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及如何进行讲授,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提问和互动。课程组织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很具有启发性, 如:先对课程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自主学习找出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将快乐学习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2 了解行业需求, 使学校的教育与企业的需求相对接

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间的矛盾, 要求我们基于工作过程设置课程, 突出专业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能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要素, 并反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学生在这种教学中能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 能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而不仅仅是操作技能。对于我们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特点和优势,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酒店管理人才, 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 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其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仍以学问为导向, 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导致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出现严重脱节, 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学校教育离不开行业的需求, 脱离行业, 教育就无法立足。因此了解酒店最新发展信息及人才的需求, 设备技术的更新情况, 从而调整学校的课程教育, 量身定做, 符合市场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现代酒店常用的软件有:OPERA、FIDELIO、罗盘、西软、中软、千里马、泰能等。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应是学生必备的能力。所以, 在学校的相关课程中这些软件的操作, 训练环节必不可少。只有这样, 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学校的知识才能与企业的需求有效对接。另外, 目前不少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都采用讲授法和操作示范法, 一般都是“教师讲解知识、技能操作要领→教师演示服务技能→学生观察、模仿、练习操作→教师指导纠错”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是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的, 但是只采用这种单一的模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练习技能操作,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为例: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就业面向当地五星级酒店的各工作岗位。即:内蒙古新城宾馆、锦江国际大酒店, 喜来登酒店等。针对内蒙古的五星级酒店订单培养, 不仅需要掌握内蒙古的人文基本信息, 掌握当地少数民族的习俗特点, 而且, 运营模式的学习和管理软件的操作也是非常重要。同时, 根据不同酒店的性质和企业文化掌握各个酒店的相应操作习惯, 加强针对性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新城宾馆以政府接待为主要特色的国宾馆, 所以对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素质有较为严谨的要求;锦江国际酒店与喜来登酒店的企业文化较浓, 管理灵活, 喜来登外宾较多, 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好的民俗, 宗教文化素养和较高的外语的水平。

3 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重视综合素质及实践教学的环节

对于从业者来说专业知识的学习, 业务的熟练程度很重要。但同时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人文修养也非常重要, 甚至高于技能水平要求。

每一个酒店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酒店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各有不同, 多数学生顶岗实习后只是餐饮技能、客房技能更加熟练, 基本实现酒店理论与实践的局部结合。顶岗实习学生更多反映一个问题, 仅在一个岗位实习, 实习后发现对与酒店整体管理观念并没有清晰概念, 如主管、经理他们的实际工作只能在书本上体现。实习酒店里管理概念比较模糊, 酒店管理岗位工作情况如何、酒店内部之间的协调如何操作、酒店管理者如何控制酒店服务质量和控制酒店成本等, 学生期待的一些基本问题, 即酒店实际管理与学生理论管理没有实现大方面结合, 导致学生对于酒店的局部印象, 包括一些酒店内部管理问题如老员工的恶习、分配不公平等现象, 直接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改行, 酒店专业的人才流失。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十分重要。酒店业要求管理人员由端盘子的服务员做起的通则, 可能使得大学生们一下子无法看清自己未来的发展机会。据此, 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再认识, 明白自己的喜好和兴趣, 并对自己的所长及所短有个客观的认识, 然后才能进行细致的职业规划。告诉他们酒店的一般晋升制度和路线, 同时结合酒店对大学生的要求及其个人特长和能力, 设计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学校不妨在开发学生智商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 改进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 使他们的心智得到磨炼, 正确面对挫折, 把逃避不利的境地转化为勇于克服面临的困境。学生如果能够理性地自我分析,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投身到酒店这样一个几十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行业中, 事实上是大有可为的。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正确引导, 鼓励学生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结识万人友。学生的学习阶段, 正处于身心、智能和品德的发展过程中。所以, 教师应帮助学生不断学习, 加强品格, 陶冶情操, 追求人格的完善。同时, 结合案例, 讲授如何提升从业者自身价值, 注重加强人文修养的修炼。在工作中除了业务熟练之外更重要是职业道德水平, 即如何做人。所谓先做人, 后做事。从业者应热爱自己的岗位, 热情主动地为顾客服务。

除此之外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行业中普遍反馈的建议。通过课内课外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鼓励参加各种技能比赛, 参观, 走访或暑期社会实践的方式帮助从业者开阔眼界, 熟悉业务, 熟练实操, 为胜任本职工作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景韵.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课堂教学敏感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 2014.

[2]廖文娟.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对策研究[J].轻工科技, 2013, (03) :121-122.

[3]黄玉理.运用新技巧和新方法提高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09) :93-96.

[4]刘佩.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如何进行“任务”教学改革[J].企业导报, 2012, (01) :177-178.

[5]白利芳.浅议如何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训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194-195.

[6]焦艳芬, 肖延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岗位实习调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2) :115-117.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篇3

摘要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形式,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师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学术组织,以提高专业业务为目标,通过共同合作、分享、自主发展等形式,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有效提升。本文就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实施、存在问题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 合作 分享 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1

教育变革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教育的振兴就是一句空话。在这一思想共识的引领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持续数十年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潮。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焦点已经由最初的强调外在施压、预先设计的正规培训,日益转向关注在真实工作情境中为教师创设各种非正式的学习机会。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就是在这种理念转向过程中萌生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形式。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征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成员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以自愿为前提,每个教师以个体的身份参与、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目的,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平等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开展反思,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朱玉东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伴随教师一生。教师专业化发展本质上是教师个体专业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主动发展历程。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合作体的有效途径

1.自我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必由之路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很高的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而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却往往能成为名师。”此话一语道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师从自己的经历、学生的反馈、同事的评价和理论文献的解读中对自己的信念、知识、教学实践及其背景进行审视。其方法和手段主要有撰写教学日志、建立档案袋、对话和阅读。其目的在于增加教师的理性自主,使教师对其实践信念和实践的因果决定因素有更多的自我意识,从而使教师处于更多的理性自我控制之下,摆脱外在无形有形的束缚,使教师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2.学习思考-----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被动的接收器”,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能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

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對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可以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当一个教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非常渴望获得它们的时候,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能通向成功的机会。他会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自觉学习,关注校内外的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注意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

3.专业培训---提升理论修养的捷径

一个好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必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合作体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组织能力。合作体领导要带领教师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培养问题意识,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所有走出校园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必须要在校内汇报交流、分享,这样不仅使培训的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还使校内的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校内培训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合作体内教师交流、分享国内外网络、报刊杂志上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同时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学校讲座。学校要为教师专业共同体提高业务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把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

4.同伴互助-----实践出真知的检验

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

同伴互助一个很好的形式,集体备课。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酌情加减、课后反思”的原则。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课本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学设计;其三,个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时反馈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与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形成习惯。这种形式有三点好处:其一,让每位老师集中精力备好一至两个单元的课,提高了每位老师的备课质量;其二,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省了时间,让每位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其三,集思广益,“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群研智慧”,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由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的同时,集体备课还应提倡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由于备课是终身随时的感悟,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因此集体备课应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教案转变。

三、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发张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目标不明,评价标准缺失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作为学习者的教师以自愿为前提,以分享、合作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景为纽带,相互交流和共同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可以说,共同的目标和愿景是专业学习共同体引领教师前行的核心力量。这里所谓的目标不明,存在两种可能状态。一是根本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在此情况下,松散混乱的活动、空洞匮乏的内容显然难以吸引教师参与其中,当然更谈不上形成稳定的学习共同体。二是虽有目标但设定失当,特别表现为关注发展“教师教什么和如何教”,而未能将视线聚焦于“学生的学习”。就目前来看, 后一种情况更为普遍和突出。

2.集体评课还停留在被动式阶段。

目前,集体评课还停留在“示范教学-----对话反思”的被动式阶段。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既要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导老师们开辟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课前,先提炼教师真实的教学困惑或问题,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選取多方对话、自我反思的话题,力争引入视频案例的技术,从而引发教师思维碰撞,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产和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

3.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不够。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带来的提高是综合性的,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虽是持久的但也并非立竿见影,不如教师紧抓一阵来得效益高,因此许多教师认为专业发展提高的是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次之,对专业学习与发展显得热情不足。因此,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其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金业文. “卓越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模式[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3.崔允漷,王少非. 教师专业发展及专业实践的改善[J]. 教育研究. 2014(09)

4.陈向明. 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专业学习”[J]. 教育发展研究. 2013(08)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篇4

首先应该树立师德为先的理念。

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必需用心灵去照亮我们的职业。尤其作为初中教师的我们,正是在孩子们人格初步形成的时期,那么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树立专业的教师形象。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

其次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21世纪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本要求。“终身学习”的着眼点侧重于学习者个人的内部变化,是一种自我导向学习,是21世纪的学习观。《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经验和做法;二是学习新鲜知识及注重文化含量;三是秉持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教师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是影响学生的最大因素,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魅力会越来越凸现出来。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再次我们坚持能力为重的思想。

这里的能力指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不但要教书育人,并且还要用自身形象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身拥有育人能力,才能培育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使学生成人,必须把学到的知识能运用于实际。《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具体教学工作的能力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找到新意、找到乐趣、找到灵感,才能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找到不足、找到短板、找到漏洞,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让他们成材。《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初中生的成长规律,了解他们的个性形成过程,提供合适的教育,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要做好真正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让学生今后能够走上成功之路。

最后我们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在教学工作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尊重学生人格基础上,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挖掘他们内在潜能,诱发他们学习动力,调动他们学习兴趣,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对自己、对家庭、对祖国的意义。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篇5

在近期我学习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通过认真思考和实践,有所体会,总结如下: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万事德为先,只有有了良好的品德才能指导我们做事的方向。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为人师表,所以尤其要注重自己的师德培养,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影响到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学习,我再次明确了师德的概念,并且认真执行。

教育是为了教育学生,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尊重中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这也符合现在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权益,真诚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不体罚,不变相体罚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不认为学习是负担而是享受,在学习中让学生快乐的成长。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我平时也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提高充实自己。这在我看来也是师德的体现。

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 篇6

刘玉琳

2012年12月,国培进入新的培训征程,通过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我感慨颇多,对国培中关于《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小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们是一群专职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人员,每一个阶段的投入都需要经过一个严格培养与培训的过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我们的宗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更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当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地梳理和规范,这将有力保证我国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效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通过几天聆听专家们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我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师德为先,以能力为重,以终身学习为典范。这些理念都是与时俱进的,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因素。其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见解:

一、学生为本。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营造课堂人文环境,呼唤师生平等对话,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在比较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的积极性就比较高,而当学生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批评,或者全班同学受到老师的训斥时,这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其次尊重学生个性特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个性不同,选择学习的方式也就不同,对知识的领悟也就不同。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在课堂上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认同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有针对性教学方式,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改变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师德为先。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在道德、情操、品行、作风、学识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才能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严于律己,以身做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我要处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去影响每一位学生,在对待学生时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心。

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学习是人类永恒的事业和追求。学习能丰富人的修养和内涵,能扩宽人的视野,更能引导人的思考。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的感召。在学生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的,他们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信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桶水从哪里来呢?需要教师不断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学习,这样的教师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我们不是为了学校而学习,而是为生活而学,也就是说,教师之所以终身学习,不仅是要为谋生做好准备,也是为教育做贡献。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因此,教师应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活到老,学到老!

多维学习: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篇7

所谓多维学习是指以教师为主体, 从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学习方式等纬度出发, 教师凭借自主学习意识和主动的学习方法, 让不同地方、不同方式的学习伴随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全过程。多维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 也应是教师生存的主要方式。因而学校应在主体上引导教师自主学习, 在时空上引导教师开放学习, 在方式上引导教师多样学习, 促进教师提升理念、完善自我, 明确问题、实践导向, 认识教育、完善教学,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一、多维学习是新课程下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

《科学》是一门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综合理科课程, 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科教师必须突破自身的素质局限和原有物理、化学、生物教师的角色定位,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具备良好的自然素质, 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 最终实现在新环境下塑造新角色, 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而要达到这一系列要求, 最基本的应是教师通过学习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更新理念。

认真审视新课改形势下科学教师学习的现状, 我们就会发现教师的专业学习存在着以下几个明显的问题:①表现为教师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②表现为学习方式的单一性:以被动培训学习为主, 主动专业性学习少;注重自己原有专业知识学习多, 博与专结合学习少, 如原来是物理专业的教师学习物理知识多, 而学习化学、生物知识少等;单一理论学习多, 在实践中、反思中及对话中学习少。③表现为内容的狭隘性:学习经验性、条文性的理论多, 学习生成性的理论少;注重专业技巧的学习多, 基于学习的启示与研究的学习少。④表现在安排的随意性:表现在空闲时凑合着学, 工作忙时就疏于学习。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教师理论的缺失, 进而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上的停滞不前和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为理论的艰巨性。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 适应新课改形势, 教师必须进行多维学习, 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二、多维学习是新课程下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一) 引导教师自主学习, 在主体上保障学习。

多维学习的主体是教师, 多维学习表现在自主性的学习意识和自主性的学习策略上。自主性的学习意识就是发自内心的、具有自我需求的、具有一定学习目标的学习。为此, 学校每学期都通过举办教师读书节活动, 营造教师学习的氛围, 另外还制定一些教师自主学习制度, 以保障教师的自主学习, 如学校规定每一位教师每一学期要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完成一本读书读报笔记, 等等。学校应引导教师掌握自主性的学习策略;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及个性品质上的差异, 选择适合教师自身特点和促使自身提高的学习策略。如在引导科学教师自主学习时, 就可引导教师开展以下三种学习。

1. 引导教师进行联系式学习。

引导科学教师在主体学习过程中应把原有物理、化学、生物知识与新课程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引导教师在主体学习过程中应把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从而加深对新理论的认识;引导教师在主体学习过程中应把理论与自我思考联系起来, 从而促使对新理论的形成。

2. 引导教师进行比较式学习。

引导教师在主体学习过程中应把物理、化学、生物知识与新课程知识进行全方位比较, 从而达到对新理论的理解;教师在主体学习过程中应把理论与自我思考对应起来比较, 从而找到自我观点与理论的差距, 进一步加深对学习的认识。

3. 引导教师进行质疑式学习。

“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讥,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引导教师在主体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相关的问题, 并带着问题去学习研讨, 使问题得到解决并产生更多的问题。

(二) 引导教师开放学习, 在时空上保障学习。

学校在引导教师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还应引导教师开放学习, 在时空上保障学习, 主要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引导教师开放学习。

1. 在时间上引导教师开放学习。

多维学习在时间上的开放性表现在教师学习应伴随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当今时代, 人类获取知识用于从事工作的周期正在缩短, 这就要求人们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实践, 发展自我。因而《科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才能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多维学习在时间上的延续性的主要策略: (1) 由短期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要求教师在关注短期学习如短期培训, 专题理论学习等活动的基础上, 更注重的是终身学习, 让学习应伴随教师的一生。 (2) 由业余学习向工作化学习转变:工作化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 工作是一种主要的实践学习方式, 为反思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素材。工作化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工作时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实践, 及时地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并有意识地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反思, 在寻求理论支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我成长。

2. 在空间上引导教师开放学习。

要求《科学》教师能从不同的地方学到对自己专业发展有益的东西。不同地方的学习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表现在: (1) 在学校中学:学校是教师学习的主要场地, 学校能为教师提供学习的丰富素材, 提供给教师学习的良好环境; (2) 在社会中学:社会是教师学习的大舞台, 日新月异的社会观念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科学教师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与广阔的场所。教师应用积极的眼光去观察, 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 借鉴一些社会经验实践为教育教学服务; (3) 在网络中学:网络学习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采用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成熟发展, 校校通的实现, 网络学习必将成为教师重要的学习方式。网络学习的关键, 主要是掌握上网的有关技术, 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能, 这样才能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找到大量学习资料。

(三) 引导教师多样学习, 在方式上保障学习。

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是多维学习最重要的特征。科学教师要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实践、反思, 再根据现实情况, 活用理论, 这样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1. 引导教师在理论中学。

理论学习能使教师优化自己的知识背景, 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为适应新课改形势, 教师在文本中可通过学习充实自己三方面的知识: (1) 基础性知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教师可通过学习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及其他一些基础知识, 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 (2) 专业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教师必须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专业明确学习方向, 可进行如学习学科教学理论, 学习学科新课标等学习活动, 了解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新动向, 学习掌握学科专业的新知识, 探索学科教学规律, 从而达到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3) 前瞻性知识:教师要有一定的预见性, 要有意识尽早学习掌握新理论、新方法, 发展新思维, 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捕捉时代发展的脉搏。

2. 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

实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这往往被教师们所忽视,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理论的支持, 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实践, 用理论进行验证, 用理论找差距, 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专业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学校可引导教师在做课题中进行学习;做课题, 从选题、论证入手, 要学理论, 查资料, 要文献综述, 读他人文章著作, 进行课题计划、课题实施, 要统计数据, 整理资料, 课题结题等。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可学习许多知识, 培养科研能力;也可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习;让教师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学, 才会产生新思想, 才会出现新探索, 才会常教常新。

3. 引导教师在对话中学。

包括教师自己与自己对话中学、与专家对话中学、与同伴对话中学习。引导教师与自己对话, 即自我反思。反思也是学习的一种, 反思的目的在于认识自我, 矫正、完善。引导教师与专家对话, 即向专家学, 在沟通交流中激发灵感, 启发思路, 开拓视野。多维学习既注重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多维学习强调教师的主体性, 但如果只依靠教师个人的学习, 又会形成教师们自圆其说的窘态, 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 甚至将停滞不前。在与专家对话的过程中, 专家以其开阔的视野、前瞻的理念、渊博的学识, 必能让教师们感受理性的碰撞, 必能让教师们倾听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必能促进学校的深层次发展。引导教师与同伴对话。科学是一门新课程, 它整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内容, 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这些都给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带来了挑战。由于历史上分科教育的原因, 教师一般都存在着知识结构的缺陷, 致使体系不完整, 综合课教师不仅仅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 更缺乏对综合知识进行整合的方法和能力。所以, 应向同伴学, 进行比较启发, 分享成果。教师通过彼此间信息的交换, 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 从而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教师可通过信息发布会, 把自己拥有的信息公诸于众;可通过读书汇报会彼此交流看到过的书、观点及心得体会;可通过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会, 把自己成功的事例和体会, 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同事分享、交流;也可通过专题讨论, 使教师们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 提出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意见辩护, 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和质疑他人的意见。大家互相丰富着彼此的思想, 不断提高自己和同事对问题的认识, 知识也因此不断地变更, 在有效的讨论中, 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 即各抒己见, 自圆其说, 观点交锋, 讨论争鸣, 不作结论, 各取所需。

三、多维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延伸思考

多维学习不仅能促进科学教师专业成长, 对其他学科教师也同样起作用。这是因为, 多维学习与传统的教师学习相比, 存在着众多的理念优势:它倡导了一种主动学习的理念, 强调教师自学地学习;它倡导一种合作学习的理念, 目的在于教师的共同提高;它倡导一种探究学习,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它还倡导一种终身学习, 要求教师“活到老、学到老”。多维学习使教师成为了学习者和实践者, 成为了反思性的实践者, 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 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通过学习、反思, 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另外, 多维学习还可以使教师产生研究问题的意识, 发现问题的策略, 便于教师明确问题;通过多维学习, 教师加深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 转变一些旧观念, 树立适应新课改形势的新观念。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新课改的前沿都必须经历一个学习、适应、转变的过程, 因而学习这个古老的话题, 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紧迫。教师在多维学习中不断成长, 同样也在成长中学习。我们始于对学习的渴求, 又终于对学习更多的渴求。

参考文献

[1]郭档岐.教师的适应[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 2001.

[2]郑慧珍, 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4]李法俞.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 2002.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篇8

一、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场域”

现代课堂,要求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场域”,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注重师生的良性互动,注重学生的思维开发,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

注重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场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中,学生愉快学习氛围的营造(“兴趣场域”的构建),是教学过程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只有情动才能生趣,生趣而后产生辞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故事导入、情感体验、问题探究、拓展联想等多种形式和手段,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传统应试教育学生是学习的奴隶”为“新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愿学、乐学、思学,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等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愉快教学氛围。一旦愉快的“兴趣场域”形成,学生就能主动去学习,拓展其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教师才教得轻松,学生才学得愉快。

注重教师角色转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愉快“对话场域”。现代课堂要打破传统课堂中教师唱主角,课堂教学满堂灌,教学方法纯属“注入式”的“单向传输”模式,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愉快互动的“对话场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学生兴趣的激发,调动班上所有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愉快教学氛围。教师的教学,要像教室里的电灯光,照亮着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关怀,让所有学生都跟随教学问题积极思考,愉快对话,主动答疑。

注重渗透创新教育模式,启迪和开发学生思维,构建学生大胆质疑的“探究场域”。我们知道,学生能力的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现代课堂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和个性特长的培养,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新得”“学有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的同时,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积极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大胆质疑能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新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答;新规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概括;新系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建构;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探索者;体验生活,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实践者;倡导合作,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开拓者;突破传统,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创新者,做到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得到训练,让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二、开展师徒结对帮扶,构建良好的互助“学习场域”

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师徒结对帮扶的过程,就是教师之间对思想、信念、方法、经验的传承过程,也是理念更新、教学创造、改造经验、智慧生长的反承过程。构建良好的同事互助“学习场域”,能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实现专业发展。

开展师徒结对,交流积累研修经验,形成互补性“学习场域”。为了传承经验,生成智慧,我们可将个性修养、兴趣爱好和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引导他们平等对话,愉快合作,彼此交流。由于志趣爱好等的相同,有实战经历的中老年教师就愿意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方法、心得体会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教师,给他们教学实践以具体指导;年轻教师也容易接受老教师的教诲,并愿意和老教师交流,向老教师传递新的教育理念。这样,在愉快的互动“学习场域”中,他们就能积极互动学习,互相探讨交流,从而取长补短,实现优劣势互补。

开展教学反思,总结提炼实践经验,形成实效性“学习场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每天工作之余,可用日记的方式,把当天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再与同行们一起开展反思和交流,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做到了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否注重了教师角色换位,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渗透了创新教育模式,启迪和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综合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渗透了现代教育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建设的实践能力,再通过探讨交流,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颇,设想最佳方法,寻求最佳效果,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同的缺点和偏差不再出现。并不断总结,不断提炼,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开展教学比赛,运用成果指导实践,形成碰撞性“学习场域”。平时,可通过集体备课、互相赛课等多种渠道,开展教学技能竞赛和比拼,引导教师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理论经验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之中,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接受检验。同时,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度,开展评比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展开思维碰撞和观点争鸣,在实践与理论充分碰撞的过程中,让理论经验进一步得到升华,以此促进教育智慧的生长,促进创新意识的生成,促进科研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经验的积累,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让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转变,形成“实践催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和升华过程,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一线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一线教师的交际范围主要是学生和同事。为了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一线教师的专业研究应放在课堂教学上,放在与同事的互助交流上。我们不提倡一线教师从事纯理论的探究,而鼓励教师开展应用性的教学实践研究,走适用化道路。基于课堂教学和同事之间互动交流两个层面,一线教师应加强与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场域”,开展师徒结对帮扶,构建良好的互助“学习场域”,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事之间的多重对话,汇聚融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促进自己不断探求新知,不断创新生成,真正走教师高度认同的专业成长之路。

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 篇9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爱岗,是对教师的工作岗位充满热爱之情;敬业,是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职业责任的具体而集中的体现,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最现实和最可靠的途径。

二、热爱学生,一片丹心育桃李。

学生是教师的劳动对象,教师的事业始终与学生联系在一起,教师的生命历程是伴随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走完的。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它蕴藏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神圣事业的执着追求、教师的天赋和教育智慧、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宽阔的胸怀。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坚持终身学习,提高专业能力。

知识靠学习,能力靠培养。当今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形成。伴随着“知识爆炸”,知识陈旧率也在加快。研究表明,在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只能获得他一生担任教师所需知识的20%,80%左右的知识要在岗位上通过不断进修来获取。这种情形的存在向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必要的问题:教师要适应发展的需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通过在职进修来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篇10

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重视教师能力提升: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在形成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同时还要把握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动向,跟上教育理论和知识学习的发展步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学习成为自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聆听了王智秋教授和刘慧教授《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教学工作的重心要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开展,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学习,教师心中要时时刻刻装着学生;教师要关心、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教师要自尊自律,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道德去感染人,努力做好孩子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刻苦钻研业务,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精力,完全是取决个人的态度。你可以轻松地过完今天又明天,也可以忙得不知今夕是何年。所以,面对学生,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或是成绩一直提不上来的后进生时,也经常听到有些老师说,自己已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良心本来是一个模糊且抽象的概念,没有一定的标准,很难做出确切的评价,现在《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虽然标准没有给这颗“良心”进行了量化,但它提供了参照和要求。所以当从你口中说出“问心无愧”这四个字时,参照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你得扪心自问,“我尽力了吗?”,“我真的问心无愧了吗?还是在逃避责任?”。假如你真的做到了,我想不管教育的结果如何,你都能

案例式学习心得 坦然面对,心安理得。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 在职教师 网络学习团队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来自各地域的在职教师聚集在网络空间,组建网络学习团队,打破传统教育中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旨在对网络学习团队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

1在职教师的定义及其专业发展

(1)在职教师的界定。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从业者需要专门的情感、知识和能力等素养。本文所指的在职教师指全国各地教职工中的中小学教师于1986年由所在地人事部门建立人事档案的执教人员。

(2)在职教师个体相对封闭,不利于其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长期以来,与社会上的其他职业相比,教师是一个相对封闭、缺乏社会交往的群体,与社会联系较少,参与种种决策的机会也很少。鉴于此,笔者认为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构建团队学习的教师文化,倡导在职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团队学习有利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是指通过合作、发挥整体作用而达到某一结果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同专业的在职教师组建学习团队,不仅可以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而且更能方便、高效的进行专业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2网络学习团队可以支持在职教师快速的专业发展

基于网络的团队学习是指,将互联网作为交流和评价性工具,为团队成员提供网上学习的虚拟空间,在这种环境下团队成员通过开放型的交流,发现问题、取长补短达到共同目标。它与传统团队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跨越时间、空间共事。

2.1传统学习团队的劣势

(1)知识的获取局限于一定范围,不利于在职教师思维的开阔。在传统的团队学习的过程中,在职教师知识的获取受限于一定的物理范围,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会一定程度上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不容易打破已接受的思维定势,有一定的局限性。

(2)在职教师团队成员的搭配和合作问题的设计相对难度较大。目前传统团队学习大多数是采用小组合作。但实际执行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分组的问题。成员搭配不均,不利于学习。其次是问题的设计。由于组内同学的水平、能力等的不同,不能积极地调动团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问题有时不能及时解决,降低在职教师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在职教师会遇见诸多教学上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时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处理,会打击在职教师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2网络学习团队的优势

(1)跨越空间距离,探讨学科专题,扩展了知识的深度

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提供丰富的资源满足在职教师教学的需要,它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实现教学过程的即时反馈。同时,还能发布优质的教学资源,使在职教师在任何时间、地点学习,提高教育水平。

(2)自主选择团队,使教与学更具有主观能动性

网络学习团队是基于网络的,在职教师可以自主的根据自己所担任的科目去选择合适的团队。在这样一个网络共同体环境中会积极的开展讨论,促进交流。

(3)解决问题的即时性,激发在职教师主动探索求知欲

在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而恰恰周边的老师无法解决时,网络学习团队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在职教师可以将遇到的问题提列出来,共同探讨,并结合别人的想法反思,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激发在职教师的积极性。

3网络学习团队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

(1)依托网络,自主组建学习团队,培养共享意识

教师的劳动带有个体分散性的特点,老师之间互相的机会比较有限,因为教师局限在教室之中,习惯于在工作中建立的关系网、积累的资料和获得的经验视为个人财富的一部分,不愿意拿出来与人们共享。因此,在网络的环境下,要改变传统学习团队的这种意识,依托网络,将有共同兴趣的在职教师组建成一个个团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交流的平台,让知识在学校里流动起来。

(2)创设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教师专业理念

在学习团队形成的初始阶段,应先创设共同的文化氛围。浓厚的文化氛围会激发在职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形成群体的合力,通过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增加在职教师的专业精神,强化其教师理念,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3)建立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交流平台

建立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为诸多的在职教师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网络环境下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建立课程资源共享,利用网络来延伸知识的深度,进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4结论

建立基于网络的学习团队,并在此团队中展开社会互动对于消除在职教师间的陌生感、孤立感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网络学习团队对于促进在职教师的教学有积极作用,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能更有效地巩固和发展其教师专业的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 薛文平.教师职业怠倦心理探究[J].职教通讯,2004(10).

[2]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69).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篇12

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学校教育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深入,对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的挑战。教师要铸师魂、锻师能、养师风,持续提高素质与专业水平,方能担当起新世纪教书育人的重任。上海市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采取了很多举措,“十一五”期间创设的双名工程、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在促进教师成长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基础教育教师面广量大,如何让所有教师都享受到继续教育的权利,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依然是摆在很多基层学校领导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浦东新区敢为天下先。在“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兴办“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索教师教育新途径、新模式,以教育理念的先进催生教师教育的不断创新。通过系统的政策设计、实践建设与跟踪评估,初步建成了19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覆盖中小学幼儿园学段,在区域内乃至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有学校建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原有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学校功能,发挥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浦东新区根据本区域师资实际情况和教研层面的迫切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新型学习共同体,与高水平的、相似层次的“共同体成员”相互砥砺、相互激发,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忽略教研质量,不能促使专业发展的状况。这种新型学习共同体惠及各个层面的教师。新教师有专人带教,成熟教师、骨干教师有教研专题、有项目引领,以教研组为实体,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结合的专业生活方式。这种新型学习共同体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成长的积极性,向着专业发展的目标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教育内涵提升的关键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发展,能体验到职业内在的尊严与价值,从而钟情于业务钻研,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聚焦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实践,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锻炼成长,于实践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开展教学研讨,从而上升到理论进行教育科研,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着力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从校情出发,规划全校课堂教学实践;从教师个人实际出发,为专业发展量身定制。教育事业是实践的事业,紧抓教育实践不放,聚焦课堂教学“临床”诊断、指导、评析、研究,“共同体”成员专业明显获得发展,这是优质学校内部各种教师教育资源不断外化的辐射源。浦东新区兴办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从设计之初就强调其示范辐射功能。获得命名的优质学校,通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校际结对、带教指导等形式,为本地区及外省市学校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示范服务。在教师教育资源辐射的过程中,外校教师专业得以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本身的指导能力得到提升,形成了双赢的可喜局面。

上一篇:之江新语正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