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审计报告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市审计报告(精选8篇)

上市审计报告 篇1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

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中规定: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清楚地表达对会计报表整体的意见,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审计报告的意见段应当说明会计报表是否符合国家颂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结论,出具下列类型之一的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原拒绝表示意见类型)。

1、如果认为会计报表同时符合下列情形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会计报表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计划和实施了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3)不存在应当调整或披露而被审计单位未予调整或披露的重要事项。

2、如果认为会计报表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但还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会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2)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如果认为会计报表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未能从整体上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无法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当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意见段之前增加说明段,清楚地说明导致所发表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的所有原因,并在可能情况下,指出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

当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且均不影响已发表的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对此予以强调。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该段内容仅用于提醒会计报表使用人关注,并不影响已发表的意见。除这两种情形外,注册会计师不应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或任何解释性段落,以免会计报表使用人产生误解。

二、解读不同意见类型审计报告的内涵

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必须要查阅被投资企业的会计报表,认真解读注册会计师为其出具的审计报告,了解其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结合其他相关因素做出投资决策,才能降低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损失。

阅读和利用审计报告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一个事实:由于制度性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我国注册会计师实质上是由被审计单位自己聘任来对自己的财务报告发表鉴证意见的,他们从一开始就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作为鉴证性中介机构至关重要的独立性,所以,目前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大多数审计报告,都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一方面,被审计单位即上市公司对报告能够接受,以达到其相应目的;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还要对自己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使自己能够承担得起报告风险。另外,根据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其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独立性的严重影响,可以推论的是———上市公司一般不会允许注册会计师对其报告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而一旦一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报告,那么报告“说明段”里所透露的信息就非常值得投资者关注了。

1、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说明注册会计师通过检查后确认:被审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遵循了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符合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会计报表内容完整,表达清楚,无重要遗漏;报表项目的分类和编制方法符合规定要求,因而对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无保留地表示满意。无保留意见意味着会计报表的反映是公允的,能满足非特定多数的利害关系人的共同需要,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均具有较高的可信赖程度,投资风险较小。

但是,有些注册会计师为了拉拢客户,获得审计费,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误导投资者。比如,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为蓝田股份公司20xx年报就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为了避免这方面的风险,对于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投资者仍然需要运用其他分析的方法,进一步证实公司会计报表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真实程度。

2、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说明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反映有所保留。一般是由于某些事项的存在,使无保留意见的条件不完全具备,影响了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表达。保留意见意味着会计报表的反映从整体上看是公允的,但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在某此方面可信赖程度不高,如果投资者对其投资,要冒一定风险。

保留意见的焦点大多集中在重大事项说明、损益的确定、资产质量的判定、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和报告主题的改变、持续经营能力和审计范围受限等方面。投资者应该分析这些意见是否已经影响、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当年损益;是否会影响到过去和未来该上市公司损益的确定,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进一步地,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保留意见所揭示的因素对上市公司影响重大,那么这种影响是否已经威胁到了该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甚至威胁到了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投资者应该结合被出具保留意见上市公司报表内容,深入分析保留意见背后所包含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内容和深层次趋势。

3、否定意见审计报告,说明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未能从整体上公允反映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发表否定意见的原因主要是未调整事项或未确定事项等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超出一定范围,以至会计报表无法被接受,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已失去其价值。如果投资者依据会计报表中的信息对其投资,要冒很大的风险。

4、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是由于某些限制而未对某些重要事项取得证据,没有完成取证工作,使得注册会计师无法判断问题的归属。此时,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可依赖程度不明,如果投资者对其投资,要冒很大的风险。

上市审计报告 篇2

2008年颁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上市公司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2010年4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指出企业“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同时给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在此背景下,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现状

本文选取2010年沪市A股年报中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共239家。其中有9家上市公司虽然声称披露了核实评价意见但找不到具体的意见报告, 还有7家只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简要说明了审计意见。因此, 实际以报告形式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共有223家。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发布之后, 我国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已经有很大的改善, 具体表现在:

首先, 数量上有所增加。沪深两市在2007年报中仅有175家披露了审计师对管理层自我评价报告的审核意见, 筛选之后只有156家, 而在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发布之后2010年仅沪市A股就有223家, 数量上大幅增长。

其次, 内容上逐渐规范。223份报告中只有1份没有管理层的责任、4份缺少内部控制固有缺陷的描述, 其余都包括管理层或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这四个部分, 基本符合配套指引所给出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第一,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名称混乱。虽然沪市A股中有223家公司的年报声称披露了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 但是报告名称却包括“内部控制制度报告”、“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 (审核) 评价意见报告”等多种。其中, 真正以“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命名的报告只有15份, 仅占6.73%, 而最多的“内部控制 (专项) 鉴证报告”有110份, 占比49.33%。然而, 鉴证、审核、核实评价等词并不能与审计等同, 主要体现在保证程度的不同。以审核为例, 内部控制审核提供的是有限保证, 内部控制审计提供的则是合理保证, 审核不可随意替代审计。名称的不一致不仅会使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难以在格式上形成统一规范, 还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对报告的查阅和理解。

第二,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几乎都是标准审计意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给出了四种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标准 (无保留)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然而, 在样本数据中, 除了1份没有表示具体意见的报告, 其余全为无保留审计意见。这可能是由于上市公司不愿披露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报告, 但是更多的还是因为会计师事务所未保持独立性, 多为附和被审公司的要求而出具无保留意见, 使内部控制审计流于形式。

第三,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极少涉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指出, 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应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 意味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应包括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然而, 在223份中只有1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简单提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其余报告均只是认为企业在重大方面保持了与财务报表或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对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并无涉及。这与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尚未正式在上市公司实施有关, 更是因为长久以来人们将内部控制片面理解为与财务报告有关, 忽视了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三、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建议

第一, 加快制定专门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有所改善, 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因为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只是对上市公司给出指导和建议, 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 即使上市公司不遵循, 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上市公司的执行力度较低。所以, 应当制定专门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 在准则中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并统一规定报告名称和格式。

第二,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针对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出具无保留意见的情况, 首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以保持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 其次承接内部控制审计的事务所应定期更换, 最后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

第三, 转变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无论是会计师事务所还是上市公司都应转变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 要认识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时候, 既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还应当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摘要:文章基于2010年沪市A股年报及相关资料, 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 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M].法律出版社, 2010.

[2]、袁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问题与改进——来自2007年年报的证据[J].审计研究, 2008 (5) .

上市审计报告 篇3

关键词:舞弊;舞弊动因;防范舞弊

一、引言

近年来,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因财务舞弊而被中国证监会公开处罚的公司逐渐减少,但上市公司舞弊手段却越来越隐蔽且日趋多样化。上市公司舞弊带来的社会后果非常严重,也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产生了巨大的执业风险。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产生舞弊行为的动因、方式、手段,结合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

二、舞弊的概念与方式

公司舞弊又称公司欺诈,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一般表现为有目的欺骗或故意谎报重大财务事实的不诚实行为。根据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点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侵占资产

主要包括:管理层或员工在购货时收取回扣;将个人费用在单位列支;盗取或挪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等。侵占资产通常伴随着虚假或误导性的文件记录,其目的是隐瞒资产缺失或未经适当授权使用资产的事实。

2.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

通常表现为:

(1)对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或相关文件记录的操纵、伪造或篡改;

(2)对交易、事项或其他重要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不真实表达或故意遗漏;

3.对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有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故意误用。

三、我国上市公司产生舞弊行为的动因

引发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压力因素、机会因素和自我合理化。

1.压力因素

压力是舞弊的行为动机,舞弊的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

(1)经济方面的动机。经济方面的动机是舞弊行为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主要从舞弊成本来分析。

在我国主要是指直接成本,就是舞弊被揭露的可能性以及揭露出来以后,舞弊主体所要面对的惩罚力度。一般而言,我国的舞弊成本是很低的:①财务舞弊被揭露的概率低。②舞弊事后处罚过轻,违规成本非常低廉。

(2)经营方面的动机。经营方面的动机是舞弊产生的主要因素。①增加每股盈余,使公司的业绩看起来更具有吸引力,以便增发或配股,鼓励投资者。②公司出于筹集资金及纳税方面的考虑。在企业资金短缺、急于获取贷款时,为了应付金融机构的考察,一些财务状况不好的公司不得不编制一份“像样”一点的会计报告。公司为了达到少纳税的目的,也会通过会计报告做文章,调整会计利润,从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③管理当局为实现上级下达的目标和任务并获得绩效奖金,面临完成财务计划的压力。④公司面临着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下降及收益的突然减少,为掩盖面临的财务困难而舞弊。

2.机会因素

机会是企业进行舞弊而又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

(1)信息不对称,是指契约的一方比另一方具有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为舞弊者提供了舞弊机会。

(2)疏松的内部控制,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规模较大的公司意义重大。如果管理当局垄断权力,董事会或董事会成员缺乏独立性:缺乏审计委员会的有效监督;对重要控制缺乏适当的监控等都可能成为舞弊发生的隐患。

(3)外在监督不力,外在监督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督等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但目前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主要还是救火式,处罚较滞后,处罚力度不够,行政处罚多于经济处罚,致使许多企业敢于铤而走险以获取经济利益。

(4)法制不完善。①法律责任的规定不明确。新《会计法》虽然在法律责任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真要对照实施起来,会计法律责任界定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操作难度。②民事赔偿尚未建立。中国企业中的违规、造假者受到处罚多是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很少受到民事赔偿处罚,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成鲜明对比,这是由于现行法规的不足所造成的。在《会计法》、《公司法》中都没有涉及民事责任赔偿问题。《证券法》中,只是描述舞弊的责任人应承担赔偿民事责任,如何赔偿民事责任,几乎没有涉及。③现行相关法律之间对于法律责任的表述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会计法、刑法、证券法都对舞弊行为作了法律责任的规定,但现行法规对法律责任的处罚不是太轻就是处罚条款不明确,且存在一定的冲突,在处理的过程中很难把握。

3.自我合理化(借口)

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在协同舞弊过程中,舞弊者自我合理化的理由就是公司利益:我是为了公司,不是为了自己。这时,即使会计人员单独行为时的道德水平较高,也不会觉得协同舞弊有何不可。这就是集体行为对个人道德标准的侵蚀。 管理层在舞弊时自我合理化的理由就是:公司欠我的,这是我应得的。这种观点产生,主要受当前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四、上市公司舞弊的手段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经历了从公开到隐蔽,从单一到多样,从集中在期末的舞弊到连续、均匀、系统的舞弊,从真账假作到假账真作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舞弊手段。

1.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

主要表现为,(1)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2)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3)选用不当的折旧方法;(4)选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5)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等方式。

2.利用剥离与模拟等“会计创新”舞弊

管理当局一方面将一部分经营业务和经营性资产剥离,或者进行局部改制,将原本不具有独立面向市场能力的生产线、车间或若干业务拼凑成一个上市公司,并通过模拟手段编制这些非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报表。另一方面,剥离与模拟犹如“整容术”,通过将劣质资产、负债及相关的成本和潜亏剥离,便可轻而易举地将亏损企业模拟成盈利企业。

3.利用资产重组舞弊

资产重组有资产置换、并购、债务重组等形式,多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我国上市公司的很多资产重组采用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取决于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在关联方之间转移。

4.地方政府“援助”舞弊

地方政府采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形式帮助上市公司实现一定的盈利目标,这些补贴往往数额巨大且缺乏正当理由。这种地方政府“援助”为不少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开了方便之门。

5.虚构经济业务舞弊

(1)虚构销售,管理当局通常通过自我交易、循环交易、阴阳交易、填塞渠道等方式虚构销售来操纵利润、粉饰经营业绩;(2)虚构资产评估。虚假的资产评估包括,未经正规程序立项的资产评估、虚无资产评估和不恰当的评估。

6.利用关联交易舞弊

这是我国上市公司最常用的舞弊手段。我国的上市公司背后大多都有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而整个集团公司就像一个大家族,存在着难以理清的子公司、孙公司、兄弟公司,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公司为了达到一定目的,会通过各种办法安排和改变股权结构,致使一些关联交易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两个独立法人之间的交易。通常,我国上市公司采用关联购销舞弊、受托经营舞弊、资金往来舞弊、费用分担舞弊等四种关联交易舞弊方式来虚构利润。

7.利用隐瞒重要事项的揭露舞弊

例如对外担保、重大诉案、补税借款的限制条款、关联方交易,或负债、会计方法变更等,未予适当披露。

8.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舞弊

“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垃圾桶”和“利润调节器”,管理当局常常利用这两个报表项目操纵公司利润。一般地,“其他应收款”的内容经常涉及收不回的坏账、已经支付的费用或失败的投资,所以,它是隐藏潜亏的“垃圾桶”。而“其他应付款”则常常是调节各期收入和利润的“调节器”,当收入多的时候,先在这儿存放一下,以备不景气的年度使用。

五、上市公司舞弊的审计策略

作为注册会计师不可能揭露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全部差错和舞弊行为,但有责任揭露财务报表中的重大差错、舞弊以及对财务报告有直接重大影响的非法行为。

1.询问

询问程序对于注册会计师获取信息,评估舞弊风险十分有用。除了管理层以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的其他相关人员,以便从不同于管理层和对财务报告负有责任的人员的角度获取信息。

2.考虑舞弊因素

舞弊风险因素是注册会计师执业实践的总结,对于注册会计师评估舞弊风险很有帮助。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所获取的信息是否表明存在舞弊风险因素。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复杂程度、所有权结构及所处行业等,以确定舞弊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和重要程度及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可能产生的影响。

3.实施分析程序

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有助于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对财务报表和审计产生影响的金额、比率和趋势。在实施分析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可能表明存在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关系或偏离预期的关系。

4.考虑其他信息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所获取的其他信息,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5.组织项目组讨论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应当持续交换可能影响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评估及其应对程序的信息。项目负责人应当参与项目组内部的讨论,并根据职业判断、以往的审计经验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本期变化情况的了解,确定参与讨论的项目组成员。项目组的关键成员及技术专家都应当参与讨论。

6.设计延伸性审计程序借以发现舞弊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拟可采纳“错误与舞弊推定”原则,即若未搜索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那么,应推定该公司存在重大错误或欺诈嫌疑。

六、结语

鉴于我国上市公司舞弊对社会及公众造成的重大影响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在对其进行审计时要保持足够的执业怀疑态度,审计工作中要严格遵循审计准则的规定,并对上述事项予以足够关注。如果发现舞弊或获取的信息表明可能存在舞弊,注册会计师应当尽早将此类事项与适当层次的管理层沟通,并考虑串通舞弊的可能性、舞弊嫌疑的性质和重大程序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管理层和治理层的重大舞弊,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征询法律意见,以采取适当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本利: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舞弊与对策[J].科学理财,2007(9).

[2]王海侠:上市公司舞弊的诱因分析[J],会计之友,2007(3).

[3]张龙平 王泽霞:美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3(4).

[4]车嘉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审计风险及规避.审计理论与实践[J],2003(06).

上市公司的能源审计报告 篇4

能源审计项目负责人:XXX

摘要:受XX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X钢)委托, XX年XX月~XX月对该企业(XX地域范围)XX年能源消耗状况进行了能源审计,并提出如下审计报告。

一、企业概况

1、企业所处地理位置及相关情况;

2、审计期企业主要产品名称及产量;

3、主要财务指标(当年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产品XX成本);

4、主要工艺装备及产能(简述)

XX年本企业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及生产能力,包括: 焦炉:炉型(孔数或炭化室高度)、座数、能力 烧结:类型、台数、面积、能力 球团:竖炉面积、座数、能力

链蓖机——回转窑规格(直径、长度)、能力

带式焙烧机——焙烧面积、能力 炼铁:单座高炉容积、座数、能力

电炉:容量、座数、供电形式、变压器容量、能力

转炉:炉容、座数、能力

精炼:类型、炉容、能力

连铸机:类型、台数、能力

热轧机:类型、产品规格、能力

冷轧机:类型、产品规格、能力

二、企业外购能源结构

XX年本企业外购各种能源总量折标准煤XXX万吨,外购能源详情见下表:(略)

上市审计报告 篇5

【关键词】 非上市企业 会计报表附注 问题 建议

新《企业会计准则》强调: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会计报表附注拓展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内容,突破了报表揭示项目必须用货币加以计量的局限性,增进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体现了决策有用性的特征,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能更充分了解其所关心的经济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未来的发展,并作出正确的决策。目前报表使用人获取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途径是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的审计报告。

我集团对外参控股40余家企业,涉及化工医药、机械装备、建材轻纺、金融担保等多个领域。从近年来获取的被投资单位审计报告来看,大部分企业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只有少数几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报告附注披露形式多样,有的十分精彩,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如系统内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子公司等,报表附注格式漂亮,披露严谨、充分;有的则洋相百出、删繁就简、含糊不清,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审计报告附注。审计报告附注披露的参差不齐,折射出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

一、非上市企业审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

1、披露内容不严谨

第一,部分会计报表附注与会计报表金额不一致,主要会计项目附注的数据纵向、横向加减合计不一致。会计报表与会计报表附注数字相互勾稽、吻合,这可以说是对附注披露最基本的要求。出现这种错误,往往是审计、复核人员的粗心所致。

第二,会计报表附注中不同部分内容相互矛盾。如某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中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中阐述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一般持有被投资企业股权比例20%以上,应采用权益法核算;50%以上时,应当采用成本法,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中显示其持有某企业的股权比例为38%,且没有说明特殊原因,实际核算方法却为成本法。持股比例要求选用权益法,但企业采用了成本法,既不能准确反映长期股权投资的真实价值,又会对损益产生重大影响。又如某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中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中阐述坏账准备计提采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但财务报表项目注释应收款项却显示没有提取坏账准备。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的披露与前面主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表述内容大相径庭,容易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无所适从,极大地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目前,一般是由会计师事务所代编企业附注,而会计师事务所编制附注都采用程式化的模板,未认真地逐一进行复核、修改。

第三,附注中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各项目填列不正确等。如某公司间接法编制的将净利润281.31万元加上调节的明细项目和为510.54万元,不等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251.28万元,经仔细与具体项目核对,原来是将投资损失(减收益)一栏填错了,投资收益380.9万元应列示-380.90万元,却填成380.90万元。

第四,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不同报告期会计报表附注对同一内容的表述不一致或逻辑不符。如某公司在上年附注中披露固定资产中无运输设备,在本期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固定资产期初数中却包含运输设备等,也无相关变化说明。

2、披露不完整

第一,部分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只列报了现金流量表主表,附注中未披露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直接法和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互为补充,互相验证,可以让使用人对不付现的成本和不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一目了然。

上市公司舞弊审计研究 篇6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有很多方面和快速稳定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财务造假严重,每年都会爆出大量的上市公司舞弊案件,有些案件至今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势必会加大力度扶持企业以发展经济,让更多的公司能够上市发行股票,从而企业能获得更充足的资金能够开展较大的项目。今年股市情况大好,投资者在选股的时候更加注重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上市公司通过虚增收入、税务造假、不披露重大事项等手段来粉饰财务报告。

关键词:上市公司 防范策略 财务舞弊

一、上市公司的主要舞弊手段以及案例分析

(1)虚增收入及少计提坏账准备

虚构销售是公司造假最惯用的手段,用来增加营收入或者减少成本和额外的支出,而虚构销售往往涉及的金额巨大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键桥通讯在2009年至2012年间,虚构了四份合同,而签约后并未履行便确认收入的合同有六份,四年间一共虚增的营业收入为3404万元。在2009年,键桥通讯向广州炜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采购价值756.11万元的存货,但是对应的应付账款却为884.655万元,这之间虚构的存货成本为128.544万元。既然存货成本增加,那么营业收入也会增加,利润也会增加。上市公司的业务繁多,特别是应收应付款项的凭证尤其多,审计人员采取的是抽查方式,几份凭证的数字与事实不符很难发现。

(2)出口骗税以及递延所得税造假

南纺股份在2006年至2010年这五年间虚增的利润高达3.44亿万元,而实际上是五年均为亏损,按真实的业绩来看,股市上应该早就不存在南纺股份了。南纺股份除了运用虚构交易等惯用手段,作为进出口贸易公司它还在税款上造假,骗取进出口税。据调查,在2010年至2011年出口货物的单票中就有五十四份为造假,涉及的税款快达到两千万。在造假技术纯熟的现在,伪造的单据只靠人的肉眼识别很难辨别出来。而仅是伪造单据很容易被发现,现在的企业有了更高明的手段,用假的业务来开出真实的发票。

(3)掩盖关联方交易

随着经济的多元化,企业间的关联方交易已经很普遍。关联方交易能够充分地使内部资源得到优化的配置,降低成本,以达到资本运作的目的,但在带来更多利润的同时,这个也成为了企业调整利润、掩饰企业问题的手段。利用关联方虚构销售或者使关联方交易的非关联化来操纵利润常见,但关联方交易的非关联化,审计中介机构等很难发现的。

普洛药业2014年的营业收入为42.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54%,而在营业收八中有4447.48万元是通过掩盖关联方交易而虚增的,因此多确认利润为213.44万元。普洛药业先将货物销售给某个贸易公司,该贸易公司再销售给其的关联方,其关联方再将同一批货物销售给另一个贸易公司,最后再由这个贸易公司销售货物给普洛药业。根据证监会调查,这些贸易类公司与普洛药业的这些业务并没有实际的货物运输,而同一批货物只是经过了贸易公司其实质也是关联方交易,属于合并范围的交易,在合并的财务报表中应当予以抵消,而普洛药业披露的年报并未进行抵消。

二、舞弊的原因

(1)为了取得上市资格。股权融资的低成本高收益使得许多企业费尽心思地去取得上市资格,高管人员们最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提高发展壮大企业,而是如何通过最简便的办法来拥有上市的资格。有些企业甚至上市前三年的财务报告均存在重大的舞弊现象,企业上市的决定只是为了利润,改变企业亏损的状态。亏损了几年的企业是不可能仅因为资金充足能够盈利的,企业更需要的是有能力的管理者领导企业以及优秀的员工。

(2)粉饰财务报告以避免退市。上市公司如果连续2年都是亏损,那么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进行特别处理,即ST制度。如果企业在亏损了两年之后再亏损则其股票的流通会被暂停。虽然这些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让市场活跃起来,使得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能够切实维护到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但这个制度显然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上市公司进行舞弊造假的动机,反倒使得投资者的风险增大。

(3)地方政府监管不严。企业的规模、利润等与地方官员的政绩息息相关,不少官员为了增加本地的生产总值而与企业勾结,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睁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帮助企业造假,并没有很好的履行政府的监管职能,督促经济健康的发展。

三、防止上市公司舞弊的策略

(1)加强公司的内部治理。上市公司应改变传统观念,实行分级管理,采取正确的平衡观点,挖掘无形资源,促进员工资源增值,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要实施内部控制,提高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内部控制不仅要强调强制性规定,还应该提倡指导规范,并鼓励员工自我控制,提升其主观能动性。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应以培养适应性学习能力为主线,促进企业发展。上市公司要改善内部控制、遏制财务舞弊,应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消除欺诈动机,降低财务欺诈行为发生的概率。

(2)政府应积极履行监管职能使其确实有效。我国的国家审计局应该认真了解每个上市公司的背景,与上市公司有良好的沟通,不应该因为企业创造的产值小就不放松监管力度,审计每个上市公司的时候都应该有第一次审计的谨慎性。近年来的很多上市公司舞弊案都是由媒体曝光的,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媒体的力量,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财务舞弊。

(3)完善法律提高违法成本。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使得注册会计师执业法律责任的压力日趋加重,所以法律法规应更明确其行为的规范,部分法条用词需要更为具体具象更容易掌握,过失责任的认定应该更加明确。法律的执行力需要加强,执法定要严格,不然就会为动机不良的企业提供了更多造假的机会,有利于财务造假活动的滋长。

(2)实现审计分析方法的改进完善

就审计分析方法来看,传统的审计分析方法多为抽样审计,或者运用相关因果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审计分析。其准确性相对较低,无法实现对整体信息的完全掌握。为实现内部审计价值的有效提升,使得其在风险预估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就应将审计分析方法转变为全面审计,对大数据进行逐一分析,实现审计分析由抽样审计向全面审计和关联分析转变。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将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数据作为审计对象,快速全面地对其进行筛查,并通过对数据间的关联式分析,打破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区隔。这样一来,企业业务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潜在风险信息均能被及时发现,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实现审计分析内容的扩展延伸

在庞大的大数据储存库当中,仅有少数为结构化数据信息,绝大部分为非结构数据信息,包括图片、视频和位置信息等。传统的审计模式下,仅能对结构化的信息进行审计分析,因其审计对象不全面,获取的审计信息存在遗漏,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得不到有效保证。为此,应当实现审计分析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将非结构化数据作为审计分析对象之一,对其中隐含的内涵和价值进行充分挖掘。利用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技术,结合高级分析技术和工具,使得非结构化数据居于审计分析触角延伸范围之内。审计分析内容更加广阔,审计结果更具准确性,审计价值也就得到了有效提升。

(4)实现审计分析思路的拓展

实现审计分析思路的拓展,是提升内部审计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中,内部审计平台搭建起来后,其接受到的信息来源多种多样,数据类型也各不相同。如利用传统的审计模式,必定对数据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有所忽视,导致其关联性带来的审计结果被遗漏。拓展审计分析思路,即对于接受的所有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模糊识别和模糊分析方法,对于数据中的隐蔽信息和潜藏信息进行有效挖掘。审计结果在发现和揭示趋势性风险方面的能力更强,其对企业风险防控上的助力更为突出。

五、结语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只有经由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传统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革,才能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愈趋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获得生存和长足发展。虽然由传统向未来转变需要面临多种阵痛,需应对复杂多变的问题和难点,但只有变革和发展,才能实现内部审计价值的有效提升。在管理模式、分析内容、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不断革新的同时,还应注重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云审计平台的打造和搭建,并实现整体审计运作机制的完善,才能切实提升未来企业内部审计的价值,并充分发挥其增值作用,为企业风险的防控和未来的稳健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上市审计报告 篇7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 自2011年起, 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和纳入试点范围的上市公司应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自2012年起, 国有控股的主板上市公司应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自2013年起, 非国有控股且总市值和净利润达到一定标准以上的主板上市公司, 应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自2014年起, 所有主板上市公司均应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应当至少每两年披露一次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当至少每两年披露一次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随着内部控制审计相关制度的颁布, 对审计报告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浙江省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201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 对报告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 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为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二、浙江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总体披露情况

(一) 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数量逐年增加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信息统计 (见下页表1) , 2011年, 浙江主板上市公司共89家, 披露2011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为15家, 占主板上市公司总数量的17%;2012年, 浙江主板上市公司共93家, 披露201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为41家, 占主板上市公司总数量的44%;2013年, 浙江主板上市公司仍为93家, 披露201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为56家, 占主板上市公司总数量的60%。浙江主板上市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数量2013年较2011年增加41家, 占总数量的比例增加了43%。

浙江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披露2011-201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数量:2011年度最多, 达到78家, 占浙江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数量的66%;2012年度出现下降, 只有51家, 占浙江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数量的43%;2013年度有所上升, 为73家, 占浙江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数量的61%。三年中, 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浙江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出现增减波动的原因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要求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至少每两年实施一次内部控制审计, 所以, 2011年度实施过内部控制审计的部分上市公司2012年度就不再实施内部控制审计, 导致2012年度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数量有所减少。经进一步研究分析, 2011-2013年, 所有119家浙江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均至少披露了一次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因此“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至少每两年实施一次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达成率为100%。

浙江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披露2011-201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数量:2011年为11家, 占浙江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量的41%;2012年为13家, 占总数量的36%;2013年为22家, 占总数量的61%。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浙江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逐年递增。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至少每两年披露一次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经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2011-2013年, 36家浙江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33家公司至少披露了一次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有3家公司 (南方泵业、开山股份、温州宏丰) 三年间未披露一次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二) 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在审计意见类型中占绝对多数

浙江省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年度和201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占报告总量的100%;201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共计151份, 除2份报告的意见类型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外, 其余149份报告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占报告总量的98%, 详见表2。由此可见,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分类分批实施, 公司愈来愈意识到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内控是本公司的重要责任, 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财务报告内控的有效性做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占绝对多数。

(三) 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同一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

将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出具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发现, 2011-2013年度, 所有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浙江省上市公司, 其聘请的实施内控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就是为其提供年报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整合审计比例为100%。

进一步研究, 我们还发现, 2011-2013年度, 浙江省上市公司中变更了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共有2家, 分别是中恒电气、艾迪西。为中恒电气实施201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相应为中恒电气实施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为艾迪西实施201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相应为该公司实施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由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由此可见, 即使上市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 上市公司仍会聘请变更后的同一家会计师为其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 整合审计是一个主趋势。

注:**为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相同

三、存在的问题

(一)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规范性低于主板上市公司

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 对不同类型的主板上市公司何时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样, 审计人员对主板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有据可依。2013年度, 浙江省主板上市公司披露内控审计报告共56份, 其中54份为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出具的审计报告, 2份为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 101号》的规定出具的鉴证报告。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2家公司分别为三江购物和卧龙地产, 这两家公司由于未在证监会要求2013年强制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主板上市公司范围内, 所以仅披露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根据三江购物和卧龙地产的2013年报显示, 两家公司都定于2014年起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因此, 主板上市公司遵循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相关规定, 较为规范。

注:*为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数量, 下同

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2013年度披露的22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 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 101号》的规定出具的鉴证报告21份, 占95%, 与创业板上市公司应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规定基本相符。

但是, 浙江省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却出现了报告标题多样、审计依据多样、名为审计报告实为鉴证报告等情况。根据下页表4, 2013年度, 浙江省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共73份, 其中审计报告标题为“内部控制专项报告”1份;标题为“内部控制审核报告”1份, 标题为“内部控制鉴证报告”23份, 标题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48份。进一步分析, 48份标题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报告中, 真正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审计的仅1份, 其余47份均是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出具的, 审计范围也只是对公司编制的财务报告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发表意见, 报告格式与其他标题为“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报告一致, 所以48份题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报告中47份属于“名为审计报告实为鉴证报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之所以会出现报告标准不统一的情况, 是因为证券交易所虽然颁布文件要求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至少每两年披露一次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但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具体如何开展以及报告的格式均未作出明确规定。

(二)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描述段鲜有提及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四条,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如果注意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应在报告中增加对该事项的描述。

2013年度, 浙江省上市公司披露的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共计55份 (主板54份, 中小企业板1份) , 其中仅有1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了“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其余54份均未在报告中提及是否注意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披露了“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主板上市公司钱江摩托。注册会计师对“钱江摩托之子公司在外销业务中对终端客户所在国的政治经济风险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应对相应的经营风险”认定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但钱江摩托公司出具的《2013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仅认为“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并没有明确说是否是重大缺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有关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 与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的认定并不完全一致。

四、相关的建议

(一) 尽快出台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

从前面的数据分析, 我们看到中小企业板虽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数量较多, 但报告的规范性、信息披露的质量远不及主板上市公司。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尚未要求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另一方面证券交易所又规定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需要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相互协调, 尽快出台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时间表, 或者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制定具体实施指南, 规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基本格式, 提高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可比性。

(二) 不断健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

内部控制缺陷是反映上市公司内控是否有效的负向指标。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模糊, 不利于监管单位、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影响其做出恰当的监管决策和投资决定。此外《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实施意见中均没有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界定给出具体解释, 因此在实务操作中存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空缺等现象。因此, 建议政府职能部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 明确内部控制各类缺陷的判断标准。

(三) 加强内部控制审计人才的培养

内部控制审计不仅涉及公司的财务领域, 还涉及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市场营销等众多领域, 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因此, 会计师事务所在招聘审计人员时, 应注意人才的广泛性, 形成一个多专业的人才团队, 为内部控制审计培养后备力量。同时, 审计人员自身也应加强学习, 拓宽知识面,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摘要:内控审计作为一项新兴的审计业务, 自2011年起, 在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本文以浙江省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201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现状, 并针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审计报告

参考文献

[1] .吴寿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相关建议[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3, (10) :90-96.

[2] .杜美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核、鉴证及审计报告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基于沪深股市2011年的统计数据[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3, (5) :34-40.

跨境监管拷问审计及上市公司良心 篇8

不知道从哪天起,拥有几千年讲诚信传统美德的国人时不时地被周围假冒伪劣、弄虚作假的东西所困扰,甚至到了吃任何东西都不放心的地步。

这回因为诚信问题美国人找上门来了,他们想争取跨境监管的权力。美国公众公司审计监管委员会(PCAOB)和美国证监会(SEC)5名成员组成的团队,于7月11、12日与中国证监会、财政部讨论起跨境审计监管问题。

根据2002年生效的塞班斯法案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都必须使用在PCAOB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然而,PCAOB统计显示,在2009年和2010年期间,有28家未经PCAOB审查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了230家在美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鉴于对审计的敏感性考虑,目前中国还不允许PCAOB对这些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定期检查监管。

这就导致了赴美上市中国企业审计监管上的真空。这也是此次中美两国相关部门就跨境审计监管问题进行对话的起因之一。

首先要拷问的是审计公司的良心。虽然国外的“四大”会计师事务也曾经有过虚假陈述,但也许国内审计公司的诚信更让人担心。特别是,那些接到被审计公司的要求后愿意提供虚假陈述及错误结论的审计公司,你们的良心在被拷问。虽然,有时这些审计公司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收入铤而走险,但错的就是错的,他们帮上市公司作假,就是为虎作伥。

其次要拷问的是上市公司的良心。上市公司的良心是最关键的,几乎没有审计公司自愿作假。如果他们作了假,那么又几乎都是在被审计公司的强烈要求下被迫完成的。那么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那些上市公司想用虚假信息换来更多人的投资。然而,这事本身是件多么可耻的事,但许多公司不以为耻,反而以能造出满意的数据而洋洋得意。

另一个重要问题,防止信息漏洞是不是个借口?6月16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引导企业科学规范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指导意见》,其中第五条建议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军工企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骨干国有企业,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我国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有人说这是美国瞄准中国审计行业的导火索。也有人说,这其中实际存在悖论:涉及信息泄漏的企业为何一定要到境外上市?上市本来就意味着企业各类信息必须向投资者公布,既想融资,又不想公开公司信息,那能让人放心吗?这算不算中国的保护政策?

我们需要的是更规范、更可信的企业及审计公司。我们必须记住: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我无意为美国人讲话,只是希望中美跨境审计监管能达成一定的协议,也希望国内能掀起一股反思虚假成风的热潮。

上一篇:郭敬明小说经典语句下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验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