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读写计划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量读写计划(推荐4篇)

大量读写计划 篇1

为了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特拟定本计划。

一、组织形式

以个别读写为主,结合互相交流或其他形式开展读写,由各年级语文老师具体组织实施。

二、时间安排

课内课本:每周二到周五的早读

课外读本:每周一、周三的课外活动

除统一安排的读写时间外,学生还可以自行安排读写时间。

三、内容选择

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选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个别推荐。语文具体阅读内容参照国家教育部向中小学生推荐的阅读篇目,适当增加名人传记、现当代著名作家优秀散文、古代优秀诗文等。

四、措施要求

1、各年级语文教师担任辅导老师,解决以下问题;

(1)组织“自由读写”活动。

(2)推荐优秀读物。

(3)指导阅读方法。

(4)指导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

2、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作用。

3、发动学生捐书,班级建立图书角,推行“读书漂流活动”。

4、学生每周写读书笔记、日记各两则。

读书笔记:

一、二年级学生要学会摘抄,能写出几句表达真情实感的话即可。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会写: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和评价型读书笔记。

5、积极组织学生写校园广播稿,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6、举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古诗背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读书笔记展评。

7、学期末查看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大量读写笔记,评选出优秀的学生及优秀的辅导老师给予奖励。

附:

1、小学生必读书目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成语故事》《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中外神话故事》《中国历史故事》《外国名人故事》《中国名人故事》《中国古今寓言》《列那狐的故事》《柳林风声·水孩子》《克雷洛夫寓言》《吹牛大王历险记》《侠盗罗宾汉·亚瑟王的故事》《木偶奇遇记》《捣蛋鬼日记》《绿山墙的安妮》《草房子》《小王子、彼得·潘》《爱丽丝漫游仙境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王子与贫儿》《金银岛》《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十万个为什么》《世界儿童诗选》《少年英雄图谱》《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中国古代军事家的故事》《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故事》《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大量读写计划 篇2

纵观其项目研发与拓展历程, 开端计划曾遭遇多重困境并引发各方质疑, 特别是在实施初期由于忽视了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读写训练, 结果未能从根本上改善贫富家庭儿童之间学业成绩的差异, 更没有如期实现最初拟定的追求学前儿童教育公平的目标。

在美国社会各界要求改革开端计划的呼声日益增高的背景下, 秉持开创意识与实验精神的开端计划通过彰显学前儿童主体、优化学前课程模式、增进幼儿家园合作等多种改进策略, 为学前儿童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场域连续的语言环境, 以促进其读写能力的发展。

一、彰显学前儿童主体, 开发早期读写潜能

脑科学研究成果启示人们, 0岁~6岁是大脑生理机能发育最快、语言发展最关键的时期, 运用脑发育机理和心理活动规律对6岁前的儿童施予阅读、书写、算术等认知技能的培养是可能且必要的。新西兰学者玛丽·克雷 (Marie Clay) 在1966年题为“萌发阅读行为” (Emergent Reading Behaviour) 的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萌发读写能力” (emergent literacy) 的概念, 即萌动于儿童出生时并在幼儿期亟待开发的读写潜能。1986年, 美国教育专家蒂尔和苏兹比 (Teale&Sulzby) 将此概念进一步阐释为幼儿在正式学习读写之前所具备的从非常规到常规、从少到多的持续发展的读写知识、技能和态度, 其中幼儿在自然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家长或教师的引导能够主动假设、积极建构有关读写的知识。

1996年, 联邦政府对其在1975年开始实施的《开端计划执行标准》 (Head Start Program Performance Standard) 加以修订, 使之与几经修编的《开端计划法》 (Head Start Act) 一起作为保障幼儿得到学习和发展机会的授权性法律。美国众议院在2003年7月通过的《入学准备法》 (School Readiness Act) 中强调儿童阅读、书写、数学、科学等方面的“认知发展和入学准备”, 并为开端计划“增加了202百万美元的经费, 使之每年获得68.7亿的资助”。此后, 众议院教育与劳动委员会在《2007年改进开端入学准备计划法》 (Improving Head Start for School Readiness Act of 2007) 的报告中特别强调, 作为美国早期教育项目典范的开端计划将继续通过多样化的优质教学策略训练儿童萌发读写能力与词汇技能, 同时建议“增加对开端计划的财政预算, 如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拨款73.5亿、76.5亿、79.9亿以确保更多儿童参与到项目中”。

在相关立法支持与资金投入的过程中, 开端计划一直倡导基于萌发读写观的“儿童全面发展” (whole-child) 理念, 主张为学前儿童提供安全稳定、和谐愉快的学习成长氛围和多样化的教育体验, 根据可接受性的原则以适合其年龄阶段特征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主动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 帮助他们实现在身体素质、认知水平、情感意识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发展。为了践行这一理念, 开端计划把早期教育的主要方式定位于“教师促进下的儿童自发性活动” (teacher-facilitated and child-initiated activities) , 即儿童在教师协助下经由主动思考而创发的学习活动。开端计划课堂中的教师相信儿童具有学习潜质, 经常鼓励他们勤思考、会决策、善协作, 利用“计划—活动—回顾” (plan-do-review) 的环节为他们安排许多主动学习的机会。例如, “计划环节”:在教师提供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系列读写目标与学习材料的前提下, 儿童首先自主制定读写计划, 之后与教师反复讨论计划的可行性并商定实施计划的形式与方法;“活动环节”:儿童按照设定的计划进行诸如押韵游戏 (rhyming games) 、共享图书 (sharing books) 、讨论故事 (discussing stories) 、创作标志 (creating marks等分组活动, 教师则在各个活动区域巡回走动以及时掌握各组学习动态, 必要时参与儿童的活动且给予适当的指导;“回顾环节”:教师引导儿童用绘画、符号、文字等方式描绘已做过的事情, 最后一起回顾、分享或讨论他们活动时段的体验。这样既能促进儿童学做一个有计划及负责任的人, 又能通过语言、逻辑等智能训练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好奇心、自信心与丰富的想象力。

二、优化学前课程模式, 统整读写教学内容

自开端计划执行之日起, 学前教育机构便尝试采用不同的课程方案, 竭力探求优质的课程模式以期促进处境不利儿童的智力发展。“一项对1969年至1972年全国开端计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显示, 大约6000名儿童所在的三十七个教育机构共选用了十二种学前课程模式。”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和梅耶对这些课程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 把它们归为三大类, 即传统保育学校课程模式 (Traditional Nursery School curriculum model) 、直接讲授课程模式 (Direct Instruction curriculum model) 、高瞻课程模式 (High/Scope curriculum model) 。启动于1969年的“学前课程比较研究” (Preschool Curriculum Comparison Study) 则对68位曾经接受开端计划中不同课程模式教育的3岁~4岁贫困家庭儿童进行了长达20年之久的追踪调查, 在1997年通过所得的大量数据说明, 与过分强调儿童中心或教师权威的传统保育学校课程模式、直接讲授课程模式相比, 基于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高瞻课程模式虽然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差别不大, 却能使其在15岁之后的生活中“心理承受能力更强、实际工作表现更出色、更乐于服务社会”, 而直接讲授课程模式下的儿童在成年后的犯罪发生率比其它两类模式培育的群体竟高出两倍之多, 所以研究者“坚决反对在学前教育计划中沿用直接讲授课程模式, 极力主张采用一种以儿童自发性学习活动为基础、以有意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新型高瞻课程模式”。

在典型的行为主义课程模式中, 教师在编写详尽教案的前提下多依据强制性原则对儿童进行读写算等方面的集中训练, 而且常陷入“纯粹阅读技能准备”的误区中, 例如仅仅教给孩子认识字母表或识别形状、颜色、数字等, 这样只会进一步降低语言环境的有效利用率。同样也重视语言习得的高瞻课程则致力于为儿童提供适合其认知、情感、意志与社会性发展的“主动学习”环境, 把萌发式读写教学内容整合为包括语音意识 (phonemic awareness) 、口语技能 (oral language skills) 、字母规则 (alphabetic principle) 、词汇发展 (vocabulary development) 、语言理解 (language comprehension) 、印刷文字意识 (print awareness) 、书写发展 (writing development) 在内的综合性语言能力训练, 注重利用不同年龄段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交流沟通技能。

三、增进幼儿家园合作, 倡导亲子分享阅读

环境中“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即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言语丰富性对儿童读写潜能的开发影响极大。鉴于服务对象主要来自贫困家庭的儿童, 他们的父母往往所受教育程度偏低、生活工作范围狭窄、缺乏明确的教育责任和科学的育儿方法, 开端计划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亲子教育项目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了家庭培育咨询和指导、家访服务、家长与教师合作培训和家园共育活动。其中, “家长培育项目” (Parent Training Programs) 主要指导家长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养孩子, 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孩子的学前教育体验和语言实践活动, 把“帮助儿童提高识字和书写技能, 提高其日后学业成绩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消解行为问题”作为该项目实施的根本目标。此外, 为了使学前教育实践与最新研究成果有机结合, 美国教育部通过公众意识项目 (Public Awareness Projects) 与家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建立了一系列包括合作培训、调查研究在内的伙伴关系, 致力于把研究开发早期阅读和语言能力的教育方法应用到儿童学习活动中。

在诸多关于早期读写能力的研究中, 最主要的课题之一就是考察成人言语行为与儿童读写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辛妮切尔 (Sénéchal) 等人在对分享阅读 (shared-book reading) 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之后提出, 这种成人与儿童互动式早期阅读法为儿童词汇的获得提供了理想模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格夫 (Rogoff) 则从维果茨基和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进一步证实, 分享阅读对于正处在读写萌发阶段的学前儿童而言是适宜其发展的语言体验活动。家长或教师在分享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掌握儿童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当遇到儿童不够理解的部分, 家长或教师则可借助书中图画等信息想办法将文本与儿童的原有知识经验相联系, 为儿童建构意义提供有效的指导。在推广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开端计划还推荐了包括故事阅读、对话阅读 (dialogic reading) 、假想游戏 (pretend play) 中涂鸦与书写等活动在内的亲子培育模式。美国国家研究院和早期教育委员会建议, 在分享阅读之变式即对话阅读中家长或教师可以采取五种提示 (CROWD prompts) 方式进行亲子交流, 其中, C (Completion prompts) 即完成式提示, 成人设法遮住句尾押韵字或重复性的短语, 让儿童将书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以便使儿童能掌握更多的语言结构知识;R (Recall prompts) 即回忆式提示, 成人对儿童已阅读过的内容进行提问, 锻炼其描述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能力;O (Open-ended prompts) 即开放式提示, 成人鼓励儿童利用图画等信息设想出多种可能性的答案, 引导他们借助丰富而详尽的插图表述故事的细节;W (What-Where-When-Why prompts) 即疑问式提示, 成人可通过多种提问方略帮助儿童构思情节, 凸显阅读材料所蕴涵的语汇功能;D (Distancing prompts) 即间距式提示, 成人试将书中的图片或故事与儿童实际经历联系起来, 为儿童搭建起一座连接文本与现实的桥梁, 这将同时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故事叙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日常会话能力。

读写绘项目计划 篇3

奎屯第九小学“读写绘课题”项目组第二学期工作方案

一、实验目的

根据绘本符合孩子思维特点这一特性,在教学中展开此项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利用其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内涵,给孩子以美的熏陶,激活孩子的想象力,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二、指导思想

读写绘是新教育实验针对低年级开设的课程,它将阅读、情感、思维、表达整合为一体,培养与提高孩子的四种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低年级师生共读绘本、儿歌、童诗等,使孩子在美好的事物中心灵得到浸润,在幸福中不知不觉成长。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图画书,让学生打开阅读的另一扇窗,让优秀的绘本使孩子的心灵和语言充满美好和诗意;同时孩子也在愉快的阅读中一遍遍的学习汉字、学习语言。

2.通过读物的主题,以最佳的方式熏陶孩子心灵,使儿童产生对学习、学校、教师的喜爱,改善师生、亲子、家校关系。

四、成员分工

张萍(二年级二班)

1、组织集体研讨,促进各位教师共同成长。

2、读写绘作业收集及展示。张艳(一年级二班)

1、“上网”或查资料充实“读写绘”的相关内容。

2、上“读写绘”展示课。

五、活动要求

1、学习绘本

了解读写绘的基本流程、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解读绘本 阅读关于一二年级的推荐绘本,从“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内涵、把握共读小帖士和写绘参考”入手,对每个绘本进行认真解读,并能联系学生当下寻找这个故事和孩子之间的“密码”。

3、制定预案

安排绘本的教案,具体流程是:内容简介——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写绘布置——检查反馈。

4、完善课件

(1)课件中仅为故事内容,同时文字不同意辨识,为了让学生在上课中能清楚的看到故事内容,首先要根据故事重新将文字重新制作到课件中,同时还有注意美观、大方,不要破坏原故事的画面效果。(2)根据做设计的预案,将教学思路呈现在课件中,比如所设计的必要教学环节、故事主旨、写绘作业等添加到课件中,使老师们拿到课件就可以上课,为老师们开展读写绘提供便利。

5、及时总结沟通

定期将自己的实验心得与成果上报。

时间及内容安排 三月份:

1、制定读写绘实验工作计划

2、收集、下发“绘本”

3、收集整理实验资料

4、充实班级图书角图书

四月份:

1、举行交流研讨活动,梳理解决课堂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

2、开展读写绘课堂示范观摩活动。

3、进行读写绘作品交流,研讨合适方法。五月份:

1、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读写绘课程通识培训。

2、开展读写绘课堂示范观摩活动。

3、学生绘本作业展,学生“讲绘本故事”比赛。

4、召开交流研讨活动 六月份

1、评选“写绘小能手”。

2、开展读写绘课堂示范观摩活动。

3、教师“读写绘”优秀案例和心得评选活动。

4、召开交流研讨活动 七月份

1、召开交流研讨活动

2、课程总结工作。

3、收集一学期的读写绘课程实验资料,进行整理存档。

六、活动具体措施

1、利用早上晨诵的内容让学生仿写并绘画。

2、每周阅读课,和孩子一起进行读写绘。

3、每周实验教师研讨一次,及时交流反馈。

4、每月对孩子们的优秀绘本儿作业进行展评,激励孩子们有更浓厚的兴趣。

5、每月收集读写绘课程实验资料,进行整理存档。

大量读写计划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制定《读写结合,读中学写》课题研究计划非常有必要。在制定研究计划之前,我在班内进行了前期调查,情况如下:

1、学生的读课外书时间:天天读的占7.5%,经常读的占17.5%,偶尔读的占70%,从不读的占5%。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天天读书的很少,就是经常读书的同学也不多,而偶尔读的同学尚占相当大的比例。从阅读时间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看书的时间不到30分钟。这说明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生的读课外书习惯:能自觉摘录好词好句并加以背诵的0人,能主动写读后感的0人,能把读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的占22.5%。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比较喜欢说书中的精彩故事、介绍好书但学生在阅读时,缺少具体的方法指导。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写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针对班内情况,本学期我决定开展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标:

1、增加阅读量,两周至少读完一本书,本学期每人至少读10本课外书。

2、完成各种活动目标,进一步诱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3、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三、研究方法:

1、营造书香氛围。设立班级图书角,营造阅读的教室氛围。

2、提倡利用中午休息时间1:00—1:30,学生静静看书。

3、开展睡前半小时读书活动,家长监督。

4、每周设一节读书课,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5、鼓励学生即兴表达,再通过 “作文竞赛”、“朗诵会”、“读后感比赛”、“我喜爱的一本书”推荐、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进一步诱发学生表达的热情。

6、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具体措施:

(一)、寓教于趣——让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1、教室浸润“书香”。培养小学生读书的习惯,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很关键的,古人云: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因此,首先教室内要建立 “图书角”,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这样一句话“让阅读修炼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书,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更新。室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每周一下午的第一节语文课改为班级的读书课,老师或声情并茂的朗读优美篇章,或在读完故事后,与孩子讨论,释放孩子的阅读体验;学生或诵读《语文经典读本》、“红帆船读书活动”中推荐的书籍;或欣赏一些学生自己的“佳作”;或开展口头作文比赛、诗歌朗诵活动„„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每月评出班级的“阅读之星”、“讲故事小能手”、“科学小博士”等。

(2)以“午间阅读”尽享休闲时光

每天中午1:00——1:30,师生开始午间阅读。这段时间阅读的内容有的来自于班内图书角,有的是学生们自主选择的书目。孩子们运用默读与速读的技巧,提高阅读的速度与效率。享受着午间休闲阳光,孩子们在不断积累着一笔精神的财富。

3、实行积分管理制

设置红、黄、绿卡奖项,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奖励一张绿卡,三张绿卡换一张黄卡,两张黄卡换一张红卡。持有红卡者可享有将红卡贴在桌角上,并赠送老师的鼓励语。

(二)、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学会选择读书方法。

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如:对于书本上的必读课文或名家名篇就用精读法,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可边读边作批注;对于童话、故事、小说类的文章就采用略读法,快速的阅读文章(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一些报刊、杂志就采用浏览法,有些甚至只读标题就罢了。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使用。

2、养成作读书笔记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3、学会仿写相关片段。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上学期在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后,我就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写写家乡的山一年四季的景象,同学们仿写的效果很好。因此这学期我将继续培养学生仿写相关片段的习惯。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其写作的水平。

五、具体安排:

1、开学初,建立班级图书角。提倡利用中午休息时间1:00—1:30,学生静静看书,同时开展睡前半小时读书活动,家长监督,开家长会时家长汇报孩子的读书情况。2、3月上旬举办“我与好书有个约会”活动,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3、3月中旬举办“诗歌朗诵会”。4、3月下旬举办“故事大王比赛”,评出讲故事小能手。5、4月上旬举办“口头作文比赛”。6、4月中旬评选优秀读后感。7、4月下旬进行手抄报比赛。8、5月上旬组织征文比赛。

上一篇:无私的母亲作文下一篇:公共基础知识—公务员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