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音乐课教学反思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松树音乐课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小松树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学习用坚定、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

2、理解歌词内容,体验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磁带以及录音机图谱(画有阳光雨露、新树枝、小松树等)

活动过程

(一)、熟悉旋律

1、播放歌曲磁带,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歌曲旋律,说说对乐曲的初步印象(丰富:欢快、活泼等词语)

2、继续欣赏旋律,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打身体的各个部分。(多遍)

3、教师选取幼儿拍打动作,编成小组合,集体共同随音乐游戏。

鼓励幼儿随节奏拍打身体,拍出声音,在多次拍打中熟悉旋律,并且感受乐曲的欢快。

(二)、理解歌词

1、教师清唱歌曲多遍,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复唱该句,以表示肯定。

2、重点理解阳光雨露、哺育、新枝叶等词,并出示图谱以帮助幼儿理解。

(三)、学习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

1、教师用全曲带唱的方方,带幼儿学唱歌曲二三遍。

2、幼儿自由结伴歌表演请幼儿自由找一同伴,分别扮演小松树和小朋友进行表演,然后互换角色。

教学反思:

在歌唱活动中如何始终抓住幼儿的兴趣呢,如果从头到尾没有变换方式,让幼儿进行多次演唱,幼儿肯定会失去兴趣,我在这次歌唱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喜欢随机变换多种演唱方式。在这周的歌唱教学《小松树》中,我随机用了一些有趣的方法,结果幼儿的演唱兴趣高昂,能按不同的要求顺利又愉快地完成了我教学活动。

歌唱活动《小松树》我分成了二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班幼儿已经学会歌曲还能用简单的动作进行匹配。第二部分的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学唱歌曲,学习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活动的难点就是让幼儿能跟着节奏连贯的唱歌曲,重点是启发幼儿唱出快乐的感觉。

小松树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2

小松树和大松树 (语文一年级) 。

二、教材简解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 这则寓言故事讲了山上一棵小松树由于被大山托起而“站得高看得远”, 因此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全文共有四段, 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一棵小松树, 山下有棵一大松树。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对大松树讲的话, 希望得到大松树的夸奖。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自大的行为。文中的插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课文中的三个形象:小松树、大松树和风伯伯的样子,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以及本课的寓意。课后习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朗读课文, 第二部分为读偏旁名称并按笔顺描红生字。

三、目标预设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生学会本课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词的词语, 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2)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生通过自由读、集体读的方式了解文章大意, 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 (2) 学生学会本课生字, 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学生理解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 体会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自大的行为。 (2) 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 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四、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

难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 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五、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 (1-2) 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发展, 包括情感的发展。本课我通过一系列情境, 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 让孩子们的学习以“乐”为舟,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 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角色朗读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述、演、说中内化语言的深情, 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设计思路

(一) 出示谜语, 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三) 精读课文, 整体感悟。

(四) 观察结构, 指导书写。

(五) 作业:分角色读课文。

(六) 板书设计, 图文合一。

七、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 出示谜语, 导入新课。

1. 师:小朋友们爱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 想猜吗?猜一种植物。

“一年四季穿绿衣, 风雪再大全不怕。头上青丝如针刺, 皮肤厚裂像龟甲。” (谜底:松树)

(评价:真聪明, 真是爱思考的孩子。)

师:松树的种类可多了, 有四季常绿的, 也有落叶的, 有关它们的知识请回家后继续探究。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就是大雪压顶不弯腰, 太阳再晒不低头!老师在工作中、你们在学习上都应该有这样的品格。今天, 我们学习一则名叫《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有趣的寓言故事。今天老师请来了两棵松树, 比比看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 (出示松树贴图, 一棵为大松树, 一棵为小松树, 大小对比明显。)

2. 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 (要求读时突出小松树的小与大松树的大)

3. 看到这个题目, 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教师通过色彩鲜明的小松树图片、生动的语言赋予小松树以生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为后面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轻轻地打开语文书第8课, 初读课文要求:

(1) 学生自读课文, 划出生字,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 读课文, 注意读顺, 标上自然段序号, 想想每段写什么。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注意正音。

(明确的要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这样可以强化学生读书的效果, 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 瞧, 课文中有几个字词宝宝从文中跑了出来, 你还能认识他们吗?自己读读, 想办法记住他!

出示注音词语:一棵回答松树惭愧低头

摸着孩子伯伯爷爷托起来

多喂呢

(1) 自由认读词语。

(2) 指名认读词语。 (读准第二组词语中的轻声, 并能区分伯伯与爷爷的辈分)

(3) 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识字些字吗? (利用开火车、齐读等方式, 认读不带拼音词语。)

(4) 选用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初读环节, 学生肯定会遇到难度不同的障碍, 通过多种认读方式, 使学生扫清生字障碍, 了解课文内容, 并把课文读通顺达到流利。)

过渡:刚才字词宝宝跑出来和我们做游戏, 现在他们又回到了课文中, 让我们再读读课文。

3. 自读反馈。

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请4位同学起来朗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 比一比哪组听得最认真) 。在指名朗读后让学生自由朗读, 再读课文要求: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没标段落的标上小节号, 再读通顺、读流利。并找出读轻声的字, 给它加上“·”, 多练读两遍 (目的是指导孩子们朗读时适当注意停顿、读准字音, 以读出韵味) 。

(1) 交流并练读轻声音节、正音:孩子伯伯托起来低下了头摸着。

(2) 同桌互听读课文, 互帮正音 (使人人都有机会练读) 。

(三) 精读课文, 整体感悟。

1. 学习第一小节 (投影出示第一小节) :

(1) 自由读第一小节,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弄清小松树与大松树的位置)

(2) 出示小松树与大松树的图片:它们长在哪儿呢?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请一学生到台前, 把小松树贴在山顶上, 大松树贴在山脚下。)

(3) 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

过渡: (师边描述边画简笔画) 大家看, 小松树站在山顶上, 每天看着太阳公公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 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地散步, 还看见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松树, 你会怎么想? (自由交流)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 体会小松树因为站得高看得远而得意的心情做铺垫。)

师:是呀, 小松树每天都能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 心想:我就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它回头一看, 看到了山脚下有一棵大松树。小松树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了,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小节。

2. 学习第二小节:

(1) 自由读第二小节。

(2) 谁来读第二小节。 (指名读)

出示句子: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 朋友, 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师:老师觉得“喂”这个字读得还不是很有味道!老师用“喂”来说一句话, 你就会明白“喂”应该怎样读?

师对着学生说:喂, 把你的铅笔借给我用用!你愿意借铅笔给我用吗? (不愿意)

师:这是为什么? (没有礼貌)

(这一环节,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联系实际, 从而更好地体会小松树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神态, 为感情朗读奠定基础。)

师:那小松树这样对大松树说话, 你觉得小松树怎样? (小松树对大松树没有礼貌) 那请你再读读这句话。 (“很远”这个词学生读得不够到位)

师:小松树看得还不够远, 你能让小松树看得再远些吗?

学生读完了这个小节。

(3) 面对没有礼貌的小松树, 大松树为什么没有回答? (自由说)

(“学而不思则罔”, 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大松树没生气的? (在图上看到的)

师:真了不起, 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4) 学到这儿, 你还愿意和小松树交朋友吗? (不愿意)

(5) 齐读第二小节。

(在本环节, 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让学生自主感悟。)

过渡: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 风伯伯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3. 学习第三小节:

(1) 谁来读第三小节。

(2) 理解:摸着。在生活中谁摸过你的头? (妈妈)

妈妈摸着你的头是什么感觉? (舒服) 请你舒舒服服地读这句话。

(3) 学生自读, 指生读, 师范读, 生练读, 指生读。

过渡:风伯伯的话, 小松树听懂了吗?

4. 学习第四小节:

(1) 齐读第四小节。

(2) 谁来表演一个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的动作?

(3) 此时的小松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师:如果我现在就是大松树, 你想对我说什么?

师:小松树为什么能看得远? (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

如果我现在就是大山爷爷, 你想对我说什么?

(在语文教学中, 说话训练尤其重要。教师创设了一个把自己当做大松树、大山爷爷的情境, 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4) 师:从此以后, 小松树改正了缺点, 再也不骄傲了, 变成了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同学们你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 (板书:得意———惭愧)

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 (出示句子: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四) 观察结构, 指导书写。

写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一条龙”贯穿小学阶段各年级的始终。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时, 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 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出示生字:孩、松。学生先读, 教师正音。学生观察结构, 比较异同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

(3) 范写, 生书空, 唱笔顺, 教师写到哪一笔, 学生说到哪一笔。唱完笔顺, 学生在书上描红 (教师板书:孩) 。

(4) 写字前一起背诵写字姿势儿歌和握笔姿势儿歌。 (师生齐背:写字姿势歌:写字时, 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 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端约一寸, 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 字写工整视力好。握笔姿势歌:老大老二对对齐, 手指之间留缝隙, 老三下面来帮忙, 老四老五往里藏。) 先描红一个写一个, 教师投影出示学生写的两个字, 让学生找出出示字的缺点或者优点, 有缺点的教师做修改, 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描红写一个。

3. 学习“松”字 (后鼻音) 。

(1) 记住“松”字:“松”字可以编故事:一个老公公靠在木头上。

(3) 师范写, 生书空, 唱笔顺, 教师写到哪一笔, 学生说到哪一笔。唱完笔顺, 学生在书上描红 (教师板书:松) 。

(4) 写字前一起背诵写字姿势儿歌和握笔姿势儿歌 (师生齐背:写字姿势歌:写字时, 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 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端约一寸, 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 字写工整视力好。握笔姿势歌:老大老二对对齐, 手指之间留缝隙, 老三下面来帮忙, 老四老五往里藏。) 先描红一个写一个, 教师投影出示学生写的两个字, 让学生找出出示字的缺点或者优点, 有缺点的教师做修改, 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描红写一个。

(五) 作业:分角色读课文。

(六) 板书设计, 图文合一。

参考文献

[1]蔡德权, 陈丽芳.特级教案[C].湖南教育出版社.

[2]张庆, 朱家珑.语文一年级下册教科书[C].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3]张庆, 朱家珑.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一年级下册[C]江苏教育出版社.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5]李镇西.我的教育新[M].教育科学出版社.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 篇3

如何让孩子在阅读中认识到小松树盲目自大的错误,这是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教学中如何使思想教育不露痕迹、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的内心感受。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的平台,使思想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创设了孩子表演童话故事的情景,融入课文情境,教师稍作点拨和引导,即达到了教育的效果。

2、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读书感悟的能力。

“以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绝不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傻读、呆读。而是让孩子一遍读有一遍读的任务、一遍读有一遍读的方法,一遍读有一遍读的乐趣。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读书不能激起其内心渴求读的需要,一切外在的强加力都是徒劳的。要培养孩子“口诵心惟”的最好办法就是激发孩子主动读书、积极探究的兴趣。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孩子参与到童话中来。新课伊始,我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贴图,画片。在孩子们进入情境,激起兴趣后,老师顺势提出问题,激发其听故事,学故事的兴趣。

3、联系生活,实现情感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孩子总是带着一定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参与阅读。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对文本的解读。因此,阅读教学中,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基于基本语义层面,结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适时点拨,将文本与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链结”起来,实现更深语义层面的解读。风伯伯和小松树说话时是这样的“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摸着头”一词表现了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关心爱护。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孩子联系孩子的生活说说风伯伯是个怎样的人,通过朗读孩子们感受到长辈对自己的关爱。然后再让学生体验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关爱。

小松树教学反思 篇4

《小松树》可分成两段音乐。因此,在第一段音乐中,我从其速度、节奏、情绪等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段音乐速度稍快,富有弹性的节奏让人感到明快、活泼的气氛,旋律上下起伏,让学生感受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启发:“你们想到了哪些钟的声音呀?”他们联想到了“有小钟,大钟,还有布谷钟,他们正在进行唱歌比赛。”于是我让学生直接参与音乐表演中,让他们来表演: “用你的手指当分针和时针走路,注意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 如:有的用手指划圈;有的左手上举不动,右手划圈;有的几个小朋友一起围成圈,中间两个小朋友扮分针和秒针走动……。伴随着“滴答滴答”的钟表声,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接下来在第二段音乐的欣赏中进行与第一段的比较得出这段音乐比较安静,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你们听那是老爷爷在为小闹钟看病呢?”让学生不仅可以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形象,也可以用口头来表达所听到的内容。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对于小学一二年级低龄儿童来说,更要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采用各种灵活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获得乐曲所表现的情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形象。

小松树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5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了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那么新的教学自然也应把主体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学生学习不是将知识进行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通过其自主活动,新知与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相互作用,来补充、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的课堂设计中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力求从学生的角度,站在学生的高度去思考。并且,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和许多教学细节上,都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协作,平等对话。

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亮点有三:

1、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引线,搭建对话平台,使学生易于融入课文情境。如何让孩子在阅读中认识到小松树盲目自大的错误,这是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教学中如何使思想教育不露痕迹、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的内心感受。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的平台,使思想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

(1)以小朋友爬山的经验引入,体会小松树站在山上得意骄傲的心情。

(2)老师以借铅笔为例,用学生生活中的细节来引导学生理解小松树的傲慢、没有礼貌,自然流露出对小松树的不喜欢。

2、深入学生的心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

(1)是巧用表情图,激发兴趣,加深情感体验。小松树站在山上会是什么心情?出示三幅表情图:一幅得意洋洋、轻视看不起,一幅发怒,一幅高兴。让孩子在读了小松树的话后,再体会感情。

(2)师生共同商量,通过感情朗读,配上动作的表演,再现小松树得意骄傲的样子。让情感得到内化,学生与文本的情感自然的相融合在一起。

3、联系生活,实现情感的迁移和拓展。

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是宝贵的教学资源。而超越文本借助文本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才是更深层次的教学。除了让学生体会小松树骄傲、盲目自大这个浅层次的寓意外。进一步的拓展思维,想象小松树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教育孩子善于知错就改,学习大松树有宽阔的胸怀。树立集体观念。

音乐课《小乌鸦爱妈妈》教学反思 篇6

我认为一堂好的音乐课选材非常重要。好的素材能激起孩子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为了避免枯燥乏味单一的音乐活动。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就把歌词串编成了一个故事,通过小乌鸦报答妈妈的情节对幼儿进行了提问,一起说一说小乌鸦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换做是你,你会怎么表达?然后通过歌曲图谱进一步让小朋友们在了解歌曲的内容,慢慢体会歌曲的情绪,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并且朗朗上口,第二段第三段不用太提醒,旋律就能被哼唱起来。最后,我说“小乌鸦作为一种动物都能这么爱自己的妈妈,那我们作为人类能为自己的妈妈做些什么呢?”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孩子们都说的那么好,好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为自己的妈妈干家务、倒水捶背等等。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们班的小男孩佳圆更是不由自主的哭了起来,说是想妈妈了。而平时不好好唱歌的他这首歌也意外的学的非常认真。

这正是给了孩子们能够抒发情感的机会和创设情感的空间,更是丰富了音乐活动,让过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轻情感的音乐活动,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小老鼠打电话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7

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呢?选择幼儿所喜欢的歌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本次音乐活动目标是初步学习边唱歌边游戏,按照节奏说打电话的内容。借助游戏情境理解、记忆歌词以及内容,并在游戏情境中大胆想象并做出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在间奏的地方用游戏的方法表示等待,感受等待的快乐。

在组织活动时,我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先让幼儿随我说歌词,引导幼儿掌握歌曲节奏、性质。歌曲节奏是歌唱教学的重点,也是的难点之一。对于间奏、停顿等节奏变化幼儿是看不见,摸不着,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让幼儿与我一起在音乐中感知、练习歌曲的.节奏及性质。就这样,幼儿对间奏、休止及音乐诙谐的情趣等教学重点,在有节奏地跟说歌词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很快融入角色。在歌唱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用耳朵倾听音乐,而且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幼儿尽可能地用他们能够自如运用的表演方式参与到歌唱活动中,以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或体验,使幼儿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全方位地获得多种感受和体验。因此在活动的后半段,我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去打、接的电话,幼儿借助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内容,再通过倾听老师示范演唱,帮助幼儿从听觉上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风格达到了巩固学习歌曲的目的。在轻松有趣的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演唱积极主动,不仅有意记忆歌词,而且还积极用身体动作大胆表现。

《小蜜蜂》音乐教学反思 篇8

首先我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景布置可以给予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第二句歌词:“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设置疑问,同学们对“到底是谁来了”非常感兴趣。然后让同学们布置一个大森林的情景,来欢迎这位小客人的到来。

角色表演是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同学们有的当小蜜蜂,还有的当花、树等角色,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扮演小蜜蜂,不管是担当什么角色,他们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因为动是人的本能,孩子们本身就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

乐器不仅可帮助学生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还可以制造气氛。在这里我运用的是口琴,由于它的体积小巧,丝毫不影响学生游戏的进行,识谱学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口琴的帮助自学,通过自学达到识谱学唱的目的。

其实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这一共同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音乐创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自我表现,让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积极地参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篇9

1、小朋友,上一节课,我们交了两个朋友,他们是谁和谁啊?

2、这两棵松树,一棵大,一棵小,今天,他们来到一块儿,成了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写他们。(学生书空,每写完一个字学生就念出一个字)‚师:谁来读读他们?(指名读)

师:读的真好,真像一位小老师,请坐,来!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读读吧!(齐读课题)师:读的真是太美了,3、小松树和大松树说了,要考考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看看能不能读好文中的词语宝宝。(出示词语)

指名一行一行地来读。齐读

风伯伯

大山爷爷

孩子(评:真棒,轻声读得又快又准!老师奖励你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摸着

托起来

低下了头

惭愧(要是能加上动作读一读会更好,谁来试试?)喂

多高哇

你呢(这些都是语气词,读好了!)评价:同学们读的真好听,就像在愉快的聊天,老师也想和大家聊聊天,愿意和老师聊天吗?(愿意)咱们就来聊聊小松树和大松树吧。

二、充分诵读,巧破难点,指导朗读。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简笔画高山:这是一座山,那大松树和小松树它们长在哪里呢?

•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答案!‚谁来把大松树和小松树送回家?(贴松树图片)

从图上看,我们知道他们长在什么地方了吗?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出示文字: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如果能看着黑板上的画,一边读一边做上动作,大家就会更明白了。C我们大家一起来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真好!小松树在山顶上,他看到了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的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如果你是小松树,看到这些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生答高兴、激动)

师:是呀!小松树看到了如此壮观这么美丽的景象,心里就想: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当它向山下望去的时候,看到了山下的一棵大松树,它对山下的大松树说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1)“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评价:你读得既正确又流利,谁再来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2)学生自读后交流: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呢?(小松树骄傲自大、自我炫耀。)(3)这两句话里的哪些词语最能看出小松树非常骄傲、非常得意?——学生回答:喂、多高哇、很远很远、你呢。

(4)指导读好词语:喂、多高哇、很远很远、你呢,并相应加上点。——逐个读好这几个词语,并进行相应的评价。A 指导读好“喂”。

②小松树这样跟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没有礼貌。)

③那你觉得这个 “喂”应该怎样来读呢?谁愿意来试一试?小朋友,小松树在山上,离山下的大松树很远,他会怎么喊山下的大松树呢?

(你能再喊得响一些、长一些吗?还可以再远一点。大松树可听不见呀!这声音一定飘到大松树的耳朵里了。)——指名学生读好这个词的语气。我们一起来试试。

B 指导读好“多高哇”、它是怎么夸自己的?(出示:多高哇)指名读。

站在高高的大山上,朝脚下看去,高楼大厦、我的那群树兄弟们矮小得跟一只小蚂蚁一样;多威风,多得意呀,谁再来读?(指名1生朗读,才这么高,还可以再高点。指导表情。)

强调:看看,小松树在夸自己长得高的时候,还用上了感叹号。(教师打开词语折叠的感叹号)谁有本领把感叹号表现的语气也读出来。(评价:真是很得意。)

指名读

评价(“多高哇”注意表情和动作真高啊!还加上动作读了呢!)C“很远很远” 请你来读?

这里用了两个很远,说明——非常的远。小朋友你说我的心里该多高兴、多自豪啊!

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从你的朗读中,老师真的感觉到小松树能看得非常非常远,怪不得他那么骄傲呢!我们大家也一起来读读。D你呢?

这句话里还有一个词语也能看出小松树的骄傲?(指答)

(点红“你呢?”)这里的你呢意思就是小松树认为(引导说:大松树看不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小松树看不起大松树。

(5)谁能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面,把句子读好了,读出小松树非常骄傲、得意。(1)指名读

评价

真不把大松树放在眼里

(2)谁也来和他比一比,把你眼中的小松树读出来。

(这棵小松树真是非常骄傲

连脚尖都踮起来了

小胸脯挺得直直的,真像在比高矮呢?

真是一棵活灵活现的小松树)

(3)我们一起站起来学学小松树的样子来读读

7、对于小松树的这种态度,大松树完全可以和他争论一番,可他却没有回答。看看图,他是什么表情? 为什么不生气?

大松树多像我们的爷爷奶奶啊,他知道小松树小,不懂事,不和它计较争论了。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大松树虽然没有回答,可是小松树的话却被刚巧路过的风伯伯听到了。(多媒体出示风伯伯)风伯伯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自读第三自然段)(1)摸着——动作

平时谁摸过你的头?(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师:当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很舒服。

(2)风伯伯称呼小松树什么呀?(孩子)是啊,风伯伯把小松树是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多么亲切、多么和蔼呀,请你读好这个词。指名读“孩子”

3、引读: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笑着告诉它——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4、讨论。风伯伯说了些什么? ◆ 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其实我们从风伯伯的话中知道了,小松树和大松树到底谁高?那又是高多少呢?(加点:比、高多了)。

(1)“ 比你高多了”(点红)是说谁高?

是啊,其实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图,比较一下。A黑板上演示比较两棵松树的大小)

B高多少?指答。(大松树高,高出很多,有好多个小松树高)

(2)谁把自己当作风伯伯读好它?指读。风伯伯还说了什么? ◆你能看得远„„的呀!

(1)什么叫“托”(点红“托起来”)呀,谁来做一做“托”的动作。

(2)如果没有大山爷爷托着,小松树也长在山下,那他高吗?不高。那小松树是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长”得高起来的?不;是怎么高起来的?“托”得高起来的。

(3)谁能用“小松树长得比大松树高,是因为()。来说说这句句子的意思?指说。

(我们一起做做大山爷爷,把小松树托起来)

(4)多和蔼亲切又关心小松树的风伯伯啊,男生一起来做风伯伯。——齐读风伯伯的话。过渡:小朋友们听懂了风伯伯的话,那小松树有没有听懂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1)你从哪里知道的?(2)出示句子: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示图),小朋友仔细看看图,现在他还得意吗?指名说(难为情、低下头,知道自己错了)这就是“惭愧”(加点)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3)你能边读边表演出惭愧的模样来吗?一起来试试

(4)刚才还神气活现、自以为是的小松树,怎么现怎么会知道自己错了,感到难为情,低下了头呢?这是谁帮助了它?

(5)师:小松树,这时,你想对风伯伯或者大山、大松树说些什么呢? 小松树会对大松树说:“

。” 小松树会对风伯伯说:“

。” 小松树会对大山爷爷说:“

。”

音乐《小乌鸦爱妈妈》教学反思 篇10

这节《小乌鸦爱妈妈》我试教了四、五次,在同事与领导的点评中,教学流程不断的清晰,包括向学生的提问也不断的精确明了。我以前上课语言啰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总是一个问题反复强调来强调去,就怕学生没有听明白,通过这次的磨课,我这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我课的最初设计中,有两大亮点:

一是以图片结合故事导入,而且将这个故事贯穿始终;

二是在故事情景中学唱歌曲。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程教学设计 篇11

今天上午,我们语文工作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三位老师上的都是《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上学期,我们就从学生学情出发,确立了“低年级随文识字”这一研究主题,今天上课的老师都将随文识字的理念融入到了教学实践中,课上得扎扎实实,为我们展示了真实、扎实、有趣的课堂。

一.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有了好习惯终身受益,老师能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倾听、鼓励学生大声说话、把话说完整,长期训练下去,学生听说能力、表达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采用形象的画面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意力容易分散,老师运用形象的图片、直观的板书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

2.创设适宜的情境来激发兴趣

最美的课堂是孩子的课堂。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孩子的声音。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了解孩子的需要,能最大限度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孩子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与自豪。低年级孩子好胜心强,在课堂上喜欢成为挑战者、探究者、发现者。如“风伯伯、孩子、大山爷爷”三个词的教学,让孩子读一读,想一想这三个词有什么特点?学生反复读后领会到它们都带有轻声音节。多了不起的孩子!这样的发现比“告诉”高明很多。再如学习生字“多”时,老师让学生观察字形,知道“多”是由两个“夕”组成的。像这样的字还有哪些?学生开动脑筋,说出了“从”“林”“吕”“回”等许多字。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那么我们就能在课堂上听到更多孩子动听的声音。

3.采用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兴趣

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会让学生觉得有趣,同样,新颖特别的识字方法也会让孩子觉得有趣。猜字谜、换部件、做动作等多种方法提高了识字效率,培养了孩子的识字能力。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要多些情趣,少些理性。在我看来,低年级课堂就应该是情趣课堂,快快乐乐学语文,实实在在促发展。

上一篇:音体美组工作计划doc下一篇:电工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