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宾礼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统礼仪宾礼

传统礼仪宾礼 篇1

【摘 要】本文从传统礼仪的主旨入手,分析了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与矛盾。在继承我国古代传统礼仪文化时,我们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抛弃其封建糟粕,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

【关键词】传统礼仪 现代礼仪 主旨 融合 政治意蕴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一、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与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与社会等各个方面。

1.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据,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学习与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与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与意识,约束人的行为。

二、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相对于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内涵与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与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与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与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与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法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前者渐行渐远,甚至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病的对象,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与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礼仪,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因素。比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公忠、正义、仁爱、中与、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的道德规范,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制度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应当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与行为准则。在“十年**”期间,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文明礼仪被作为封、资、修的流毒予以扫除,致使全社会的礼仪失范,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这种意在与传统思想彻底“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最终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传统礼仪宾礼 篇2

一、出家

出家, 指的是为解脱尘世的苦难, 舍弃人世间的贪爱而出家修道。这一制度其实并非出自佛教, 在印度古已有之且非常风行。在形式上, 作为出家人的基本标志便是剃除头发。其用意在于舍弃装饰, 甘于朴素清苦的生活。在中国, 僧人的僧装, 素食, 独身制度自古延续至今。一般来说成年的男性还要剃除胡须, 但也有例外, 一些有名望的人如弘一大师出家后依然蓄须。

“和尚”一词是对出家人中师长的尊称, 有德有才, 堪为人师者才有资格接受。一般来说, 一座寺庙中唯有住持一人可被称作“和尚”。在寺院里见到的普通僧人可用“法师”来称呼, “法师”是指精通佛法可以为人讲说的出家人, 用在此处既得体又可表示尊敬。其实按僧人精通经藏的差异还有不同的称呼, 但在现在“法师”已作为对一般出家人的通称了。现代人在这类称呼上面还常有误会, 可以此作为参考。

出家制度在世界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在南传佛教区, 如我国云南傣族地区, 泰国等, 基本实行人人皆须出家一次的规定。这并非佛教规定的制度, 在修行上这种临时性的出家也与长期出家的僧人有所不同。日本的佛教出家制度的特殊之处在于僧人可以娶妻食肉。这也是社会发展导致的佛教变革。

二、戒律

释迦牟尼自三十岁成道, 即开展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弘法传教活动。随着这个过程中门徒的增多, 为了团体内部的规范, 便渐渐地有了戒律的体系。而在中国, 据劳政武论, 禅宗之后千多年来的基本组织结构与生活规范, 在道信时初创, 在弘忍 (公元601-674) 时确立;正式把禅宗的规范法制化、条文化的人是百丈怀海 (720-814) 。百丈怀海根据禅宗的特性, 针对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融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宗法礼制, 折衷了佛教大小乘戒律的精神, 制定了著名的《禅门清规》。禅宗后又分出几大派系, 现存的“清规”典籍尚有《百丈清规证义》、《幻住清规》等, 日本还有《莹山清规》、《大鉴清规》等。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法令来对佛教进行规范, 实际上与之同时, 佛教礼仪对中国古代的法制也有所影响。佛教的“中国化”是与中国固有法制紧密相关的。其中儒家的“仁”“礼”的思想与佛教的相关性最大, 产生的影响也最大。政府出于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对佛教进行规范, 导致了佛教的一些变化, 变得更加“中国化”。较为典型的如唐代, 《唐会要》中有记载:“开元十二年举行僧尼考试, 不合格者还俗。”以和科举考试类似的形式来进行僧尼的选拔和考核, 充分融合了当时的中国的特色。行政干预僧道事务的事例还有很多, 这一个算是积极的方面。到现代, 我国也制定有专门的宗教规范制度, 在尊重宗教自由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慈悲思想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之一。佛教认为人生是苦, “慈”与“悲”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 慈是给予众生乐, 悲是拔除众生苦。基于这样的慈悲思想, 佛教有不杀生的根本之戒。在慈悲思想的指引下, 佛教逐渐形成“断屠月”和“十斋日”的传统。从南北朝到唐代, 这样的传统渐渐深入到政府的行刑制度当中。中国自古而有的“秋冬行刑”的传统与此不无关系。在社会影响上, 佛教的戒律鼓励民众修行向善, 以其道德性和教育性客观上对一般性的犯罪起到了一定预防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我国现行的宗教管理制度也提倡宗教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共同发展。

因鼓励向善而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只是佛教戒律对社会影响的一个方面。事实上, 随着多年以来佛教在中国的普及, 佛教的思想与儒家思想融合, 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是非判断, 价值判断, 乃至处世态度。

关于犯戒的处罚, 《四分律》规定了比丘二百五十戒, 列出处罚名与罪章名若干。经研究发现, 除了“除名”性质的处罚, 许多的犯戒行为必经“忏悔”即可“出罪”, 属于非常纯粹的道德性制裁。原因在于佛教所重视的“果报”, 让其对于犯戒行为更为强调的是长劫性的果报。劳政武提出犯戒处罚的本质问题即“忏悔”。忏悔的性质与种类复杂, 据释圣严研究, 忏悔法共有两类三种, 两类分理忏和事忏, 理忏下有无生忏, 事忏下分取相忏和作法忏。这是按照罪名的层次来划分的, 在此不多做分析。这些忏悔的种类包括的各种行为层次和精神层次, 由此观之, 在佛教中, 广义的“忏悔”其实效用极为广泛, 个人修持、禅坐、念咒, 包括为众祈福等佛事都囊括在内。

戒律所依据的因果报应论, 在历史中逐步渗入世俗社会, 影响人们的生活。在佛教的社会观中, 社会共同体无不基于众生的“造业”, 那么众生无一能回避对社会的共同责任。佛教认为在社会交往中, 利他教化是核心内容。交往的发生, 本身就是佛法教化的大缘之所在。佛教对“慈悲”的信仰与儒家的“仁爱”思想十分相近, 二者融会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佛教思想已经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就现代人而言, 不论是否真正信仰佛教都会受其浸染, 因为佛教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礼仪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充分认可并继续发掘其积极的方面, 如“诚信”这一问题自古以来就受佛教教义的规范, 到了现代, 在推进诚信建设的过程中, 更多的是着眼于诚实守信的社会化行为规范和市场的规则意识, 而非信仰建设和信仰教育, 本人认为这是值得再研究的。

戒律当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佛家的素食制度。素食制度为汉地佛教所独有, 已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南传佛教国家和中国的西藏内蒙地区均无禁止食肉的规定。原本佛教里说要禁的“荤”是指的荤辛, 即味道重的几种蔬菜, 并非通常概念上的肉食。戒律中规定出家人可食“三净肉”, 即“不见”“不闻”“不疑”。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当中, 中国的大乘佛教秉行慈悲戒杀, 而素食是与之相吻合的。素食制度的形成, 除了教义经典, 还有外力因素。梁武帝对此做了大力的推行, 僧人们激烈争论后达成共识, 后此戒律一直持续至今。

三、仪式法会

(一) 课诵

课诵是中国的佛教寺院最基本的日常行事之一, 于获功德准则之中, 也被称为功课。由于课诵一般是早、晚各举行一次, 因此佛门里也称“早晚功课”“朝暮课诵”等。论其来源, 最初是由西域等地的佛教翻译家们传来的。而中国的念诵仪制始创于东晋道安, 后佛乐取得长足进展并广为传播。这也是佛教在艺术上会合当地文化的一大例证, 尤其在南北朝的梁代, 梁武帝对念诵梵呗大力提倡且亲自参与制出佛乐中的名篇, 将其宫廷化。清代的《禅堂规约》规定“行坐、课诵、受食、山坡等不随众者罚”, 成为被普遍遵循的基本制度。从修行的角度来看, 课诵本就可以发扬大乘教义, 陶冶个人修养, 有这样的礼制规范, 方能真正深入人心。现代的课诵与古制并无大异, 并且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佛教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二) 水陆法会

佛教的法事众多, 这里介绍一下规模最大, 最隆重的一个——水陆法会。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 流传至今。这是一种超度仪式, 宋代最为流行, 特别在战争以后由朝野举行。该项仪式经过多年流传与演变, 现行的会场的布置、念诵经典及人数、牌轴的规定、进行的程序和法事所用的时间等项内容是依据《鸡园水陆通论》。坛场分内坛和外坛, 法事以内坛为主。内坛布置有严格轨制, 力求庄严。而外坛佛事七日, 共设大小六个坛场。从进程上来看, 法事的完成一般在七昼夜内。水陆法会的圆满是由最终的僧众皆参与的“放焰口”来完成的。放焰口的来源本是为饿鬼道众生超度, 到了现代则主要是为了对死者追荐。其布施过程仍与食物有关。

四、小结

佛教的文化深厚, 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佛教文化的最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便是礼仪。中国佛教的一大特点就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佛教礼仪的传统与现代, 反映了文化思想的演变, 以及其与世俗社会的相互影响。佛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接受行政上的管理, 同时因其教义的广泛传播在客观上也影响着政治尤其是法制。佛教既吸收俗世的文化也在以本身的理念影响改变着俗世。大众对于佛教的接受度一直颇高, 礼仪成为普通人了解佛教的直接方式之一, 这也是佛教仪制不断变革的一大动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在客观上是极为广泛的, 影响也是深远的, 其演变也都是为了与社会相适应。在现代中国, 佛教的影响力仍然巨大, 在礼仪方面既有对传统的坚守也有为适应社会所做的革新。学术界对其仪轨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壮大, 这也是佛教进一步继续中国化的表现。将一些基本的与普通信众息息相关的佛门礼仪进行普及, 也可有助于规范众人在寺庙等佛教场所的举止, 同时由内及外地对佛教礼仪进行研究也是协助规范, 共促社会和谐的推动力, 这些是研究佛教礼仪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 中国佛教礼仪的传统与现代, 都体现了佛教教义中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现实, 对这方面的研究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仪轨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陈永革.佛行人间——佛教社会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

[3]夏金华.中国佛教的制度与仪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4]冯修齐.晨钟暮鼓——佛教礼仪[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5]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

[6]关剑平.《敕修百丈清规》与佛教茶礼[A].禅茶:历史与现实, 2009.

[7]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中国传统书信礼仪 篇3

称谓语

书信中以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一般都称为某公。

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阁下。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

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比如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饭叫作“略具菲酌”。

提称语(爱慕语)

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词语。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某某老师尊鉴”等。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查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师长:尊鉴、台鉴。

平辈:台鉴、大鉴、惠鉴。

晚辈:青鉴、青览、收览。

夫妇:俪鉴。

宗教:道鉴。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勋鉴:鉴,即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作赐。赐鉴,对上级、长辈用语。钧,古以钧陶喻国政,后称官员多冠以钧字。钧鉴,对上级、长辈,比较庄重。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于平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勋鉴,收信人地位较高。道鉴,凡尊对方学问高深。台鉴、惠鉴同赐鉴,较轻。

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

启辞(书信开头语、思慕语)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哀启者。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收到来信

顷接手教,敬悉一切。如晤。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奉诵钧谕,向往尤深。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捧读德音,喜出望外。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久疏通问,时在念中。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时间飞逝

白驹过隙,寒暑三度。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春风东去,夏风南来。光阴荏苒,时序频迁。人间岁改,天上星回。时光流水,日月飞梭。寒暑易节,春秋换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物换星移,春秋三度。

思慕语中使用最多的,是从时令、气候切入来倾吐思念之情。敦煌文书中有一件《十二月相辨文》,列举每月不同的气候状况下,可供选用的词语,如正月初春可以说:“孟春犹寒,分心两处,相忆缠怀。思念往还,恨无交密。”二月仲春可以说“仲春渐喧,离心抱恨,慰意无由,结友缠怀,恒生恋想”,等等。由于有了意境的描述,读之令人备感亲切。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喜接教诲,真解蒙矣。大示拜读,心折殊深。谨蒙诲语,用祛尘惑。大作拜读,敬佩之至。顷读惠书,如闻金玉良言。久钦鸿才,时怀渴想。德宏才羡,屡屡怀慕。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语

据时叙别,是说与收信人多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平辈之间常用的叙别语有:暌违光霁,方逾信宿;不奉清谈,已历数朝;等等。

如果收信人是女性,话便要变个说法,用“不亲赘表,未经二宿”之类了。

如果是老师,则要说成“不坐春风,倏逾旬日”。

问候语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时欲入夏,愿自珍重。赤日炎炎,万请珍重。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入秋顿凉,幸自摄卫。寒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喜闻……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音问久疏,抱歉良深。久未通函,甚歉。抱歉之情,莫可言表。久未请安,深以为歉。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书信中的礼貌用语

《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是古人推崇的礼貌原则,即“礼”就是在别人面前要谦卑,要尊敬别人。这和英国著名学者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利奇的礼貌原则有六项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

下面举例说明这些礼节辞令。

自谦:谦虚是一种美德,常用的谦虚用语如下。“才疏学浅”,指学识甚浅。“自惭鸠拙”,鸠不善营巢,取他鸟之巢居之,泛指自惭没有创造力。“自维浅陋”,指自量浅薄。“以匡不逮”,指请人纠正自己的缺点。“依然故我”,意谓和从前的我一样,一点进步也没有。“望尘莫及”,自谦不及他人。“德薄能鲜”,自谦道德修养与办事能力都很不够。

致歉:有“于心有愧”“抱歉良深”“负荆请罪”“负疚于心”“深表歉意”“心颜无措”等。

谢绝:有“力不从心”“爱莫能助”“汲深绠短,蚁衔蚊负,力薄难任”“鞭长莫及”“自顾不暇”“无能为力”“心长力短”等,表示委婉的拒绝。

致谢:谢人栽培帮助的敬词有:“再造之恩”,指受恩深重。“没齿不忘”,即终生不忘。“结草衔环”,谓生死均当报答。“云天高谊”,情谊似天般高。“铭心镂骨”,言受恩极重。“感愧交并”,即又感谢又惭愧。“赠我药石”,意思是赠给自己有益的话。“口福不浅”,指对方的食物太美,为自己的口福称幸。

谦词是用以称呼自己及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的谦卑的词语。敬词则相反,是在交际中用以称呼对方及和对方有关的人和事(有时可指称第三者)的尊敬的词语。谦词、敬词在古代使用范围极广,有相当一部分谦词、敬词在当今的社交场合仍具有生命力。常用的称谓敬语,包括以下几类。

先字类: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1)先帝:称已死的皇帝。(2)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3)先慈:称已经死去的母亲。(4)先贤:称已经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台字类:表示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1)台驾:旧称对方。(2)台甫:就是用于问人的表字。(3)台鉴:就是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4)台端:就是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贤字类:多用于对尊辈、平辈或晚辈的敬称。贤宰,称知县。贤家,称对方。贤弟,称对方或对方的弟弟。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契,是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多用于书面)。

贵字类:也是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如贵姓、贵宾、贵国、高抬贵手、贵人多忘事、喜生贵子。另外,称对方的病为贵恙,问人年龄用贵庚。

高字类: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1)高堂:指对方父母。(2)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3)高论:称别人的议论。(4)高见:称对方的见解。

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为高龄,而高寿则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用于称呼别人的学生。大,只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尊姓大名”。再如,对方的文章称大作,对方的书信称大札。

华字类: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称对方的书信为华翰,对方的生日为华诞,对方的同姓为华宗,对方的房屋为华堂。

雅字类: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如称对方的指教为雅教;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为雅意;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叫雅正。

惠字类: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推究“惠”的本义是“恩惠”“好处”的意思,作敬词的出发点是对己而言。因此,称别人的光临为“惠顾”“惠临”,而称别人的赠送则说“惠赐”“惠赠”或“惠贶”,称别人写来的书信为“惠音”“惠函”“惠书”或“惠邮”,人家的指点则是“惠示”或“惠教”,意为别人的光临、赠送、书信、指点和保存自己赠送的礼品是对自己的一种恩惠。再如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临、惠允、惠赠。

垂字类:用于他人(多为尊长或上级)对自己行动的敬辞。常用语有:垂爱、垂采、垂顾、垂护、垂教、垂询、垂怜、垂示、垂听、垂荫、垂宥、垂誉等。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的重视。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驾字类:敬称对方,如驾到、驾临、大驾。挡驾,是谢绝来客访问的意思,如:凡上门求情的他一概挡驾。

在称谓自己的亲属时应使用谦称。关于谦称和敬称的构成,过去有“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也就是如何称呼别人以及自己。例如对别人称谓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可冠以“家”字。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家慈”,兄长为“家兄”。

“舍”本来是房屋的意思,如“寒舍”和“茅舍”,含有自谦成分。“舍小”就是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的谦称。如“舍弟”“舍妹”“舍侄”和“舍甥”等。

愚字类:用于自称,如愚兄、愚见、愚以为不可。

鄙字类:过去也用于自称,如鄙人、鄙意、鄙见。

敝字类:过去常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敝姓、敝处、敝校。拙,谦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如拙著、拙作、拙译、拙见。拙荆,旧时称自己的妻子。

结束语(结语)

结束语,即信文的结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余容后叙。余容续陈。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拨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祝你进步”之类。

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颂”“此致”等字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专此,专此即请,专此布达,即颂,专此奉复。

对文人学士:道安、撰安、文安、吟安等,取其文以载道、著述日丰之意。

对编辑:编祺、编安。

对写作者:著祺、撰安、笔健。

对教师:教祺、教安、诲安、铎安等。“铎”是古代执政者传布政教法令时用的大铃,取其传道授业之意。

对医家用诊安、壶安等。“壶”即壶卢(就是葫芦),里面可盛药,故行医叫悬壶。

对军界:勋祉、戎安、敬请戎安、恭请麾安、肃请捷安。戎安、韬安等,取其攻可胜、守可安之意。

对政界:政安、勋安、升安、钧祺等,取其功勋卓著、升阶晋爵之意。

对工商实业界:即请财安、敬候筹安、事业昌隆、宏猷大展。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祝辞一项便可省去。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间隔;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语,也可不加。常用信末启禀语如下:

对尊长:叩、叩上、叩禀、敬禀;对长辈:叩禀、拜禀、肃禀、谨禀、百叩、谨上、恭上、匍叩、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

对平辈:上、敬上、谨启、鞠启、顿首、亲笔、手肃、谨白、手启、手上、拜启、上言、拜言、启、白。

香港传统结婚礼仪 篇4

先是商量婚期,-般要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算命先生排过之后择出良辰吉日。再而商量婚礼仪式、婚宴地点与席数。继而讨论礼金、饼、嫁奁等事宜。传统结婚礼仪,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其一,过文定和过大礼 。文定为小聘,大礼为大聘。过文定是男家把衣物和首饰等聘礼送到女家,作为订婚仪式。过大礼则是男家携备礼金及各种礼物,如礼饼、椰子、茶叶,鸡或鹅、洋酒等送到女家,礼品数量全部皆用偶数。茶叶暗寓婚约一经缔结,女方便要绝无反悔;椰子取义有爷有子;礼饼是聘礼中之主要聘物,女家将男家所赠之礼饼分送亲友,即所谓“派饼”,向亲友宣布女儿行将成婚出嫁。现时-般人多采用西饼饼干馈送亲友。但馈赠中式,礼饼较受老一辈人欢迎,尤显对长辈的敬意。中式礼饼一般以“担”(100市斤)为单位,一斤有4个。男家送给女家的礼饼必须有两对龙凤饼,女家领受后回敬-对给男家,留作结婚当日“上头”及祭祀时用。派发中式礼饼是按亲属的亲疏决定送赠数量,必以双数计。聘礼物品还包括海味、京果。

其二,安床、上头 。安床是指男方的父母或一对有儿子的“有福气”长辈夫妇,在择定的吉日将新人的床布置妥当,说-些吉祥如意话并放上一些好意头的东西。有的家庭还要叫一位小男孩在床上坐一阵子,暗示新人婚后生贵子。上头则是结婚当日凌晨,在好时辰时,由新郎、新娘父母或“有福气”的长辈,为准备娶妻的儿子或准备出嫁的女儿梳理头发,边梳边说些吉祥的话语。此仪式表示子女自此真正长大成人。

其三,迎亲、回门 。结婚当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接新娘前往行婚礼或直接回男家。传统上,女子嫁到夫家后第三天由丈夫陪伴携备烧猪果品回娘家,但现时香港人已简化成即日“回门”。在教堂行婚礼者,习惯上是由新娘的父亲或兄长将新娘带到教堂交给新郎,但香港人多照一般习俗,先到女家接新娘再一起赴教堂,依习惯行婚礼。

其四,婚宴 。中、西式婚宴均有人采用,但以中式婚宴居多。结婚酒席通常有八道菜,包括头盘、热荤、大菜以及单尾饭面、甜品等。生果通常由主家自备。酒席之菜色大同小异,而价格高低则因设宴地点、食品级数而有所不同。无论在何处设婚宴,甚至不宴客,皆要发请柬或通知书,将男女婚期通知众亲友。亲友收到请柬,应送礼道贺。现时香港对不请喜酒者多送贺卡或礼物,而饮宴者则多送银行礼券。因受礼的对象不同,故贺辞也各有分别。

婚宴敬酒的礼仪

在婚宴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宾客想公开对新人表达祝贺之意,敬酒活动于是展开,并且会在男傧相安排之下,陆陆续续进行。在场面盛大的婚宴上,务必准备麦克风,让每一个向新人敬酒的宾客都有麦克风可使用,让宾客就着麦克风向新人敬酒。你会发现,把整个婚宴敬酒过程录影保存下来,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经由录影,如此重要的一件人生大事将得以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录,并在日后带给你许多的乐趣。

无论是在排练晚餐会抑或正式的婚宴上,敬酒都是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过,就如同种种历史久远的礼仪一般,敬酒时,也有若干礼节应该加以遵循。例如:

接受敬酒的人不必喝酒,只须坐在座位上,微笑面对敬酒者。

要敬酒时,如果席间有10位宾客甚或更多,务必站起身来。如果是在人数较少,彼此都熟识的场合上,则可以坐着敬酒。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可以先说句开场白,如“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想向某某先生(小姐)敬个酒”;或者也可以不必说得那么正式,只要声音比正常说话时大一点说“现在我想说一些话”。不过,如果你是以敲杯沿的方式来引他人注意,可千万不要太过用力,像我自己至少就曾经三次用力过度,而把杯子都给敲破了!

中华传统礼仪 篇5

国学经典 中华传统礼仪大全

一、口头称谓语

古代称谓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例如,“陛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内、拙荆”。

称自己的孩子为“*息、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事情为“*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把自己的官叫“待罪”。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回答别人称“上报”等等。

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例如“蒙、窃、幸、猥、辱、敬、惠、谨”等等。

这些谦敬副词,和上面所谈的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等,都是我国

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

交友称谓

人总是要交朋友的。自古以来,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

忘形交:不拘形迹的缺欠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君子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相互支持的朋友。

莫逆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

刎颈交:指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贫贱交:穷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

布衣交:彼此没有作官而结交。

患难之交:同经磨练而成为朋友。

至交:友谊最深的朋友。

世交:称世谊、世好,泛指两家世代交情。

故交:故旧、旧交、故人,泛指有旧的交情。

一面之交: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市道交:古时以做买卖的手段结交的朋友,因其重利而忘义,后称小人之交。

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令坦、令倩):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令阃、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乔梓:称人父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令侄:称人侄儿。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常用敬词

请:有求于对方。

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赐教:请人给予指教。

高见(高论):称对方的看法,见解。

贵姓(尊姓)大名:询问对方姓中。

贵庚(芳龄):询问对方年龄。

高寿(高龄)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

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称对方的住处。

拜望:探望。

拜访:访问。

拜托:托人办事。

拜辞:告别。

敬请:恭敬地请求。

恭候:恭敬地等候。

光临:客人到来。

光顾(惠顾):商店欢迎顾客前来。

晚安:晚上道别。

奉陪:陪伴。(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的用“奉字”)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告:告诉。

奉劝:劝告。

奉养:侍奉和赡养(尊亲)。

恭喜:祝贺对方已经取得成功。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辞,表示请对方指教。

斧正(指正):请人对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加以修改、指教。

常用客气语

恕:请求别人谅解,不要计较。

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对方帮助做事。

相扰:打扰。

难为:感谢对方的帮助。

久仰:敬仰思慕已久。

久违:很久未见。

劳驾:用于请对方做某事。

劳神:耗费精神。

借光:请人给予方便。

包涵:请人宽容或原谅。

指教:敬请指教。

多谢:很感谢。

失敬: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礼:自己感到礼貌不周。

失陪: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别人。

留步:请等一等或不必再送行。

二、传统称谓种种

我国古代很多文明称呼,至今还被运用。如:

将父母称为高堂、椿萱、双亲;

称呼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

称别人兄妹为令兄、令妹;称别人儿女为令郎令媛;

自称父母兄妹为家父、家严、家慈、家兄、舍妹;

称别人庭院为府上,尊府;

自称为寒舍、舍下、草堂。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为岳父、泰山。

兄弟为昆仲、棠棣、手足。

夫妻为伉丽、配偶、伴侣。

妇女为巾帼;男子为须眉。

老师为先生、夫子、恩师;

学生为门生、受业。学堂为寒窗;

同学又为同窗。

父母死后称呼上加“先”字,父死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亡妹。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称妻为寡、孀;妻死称夫为鳏。

年龄的代称

古人对于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如: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者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垂髻: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髻”代称儿童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把“束发”代称成童的年龄。《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成童:古时称男子年达十五为“成童”。《礼心·内侧》:“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又,《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范宁注:“成童,八岁以上。”可见,成童到底是几岁,也有不同的说法。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破瓜:旧时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称16岁为“破瓜”,在诗文中多用于女子。又因八乘八为六十四,也称64岁为“破瓜”。吕岩《赠张泊诗》:“攻成当在破瓜年。”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而立:《论语·为政》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语,后来就以“而立”代称30岁,《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成笃,年仅而立”;

不惑:代称40岁,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知命:为50岁的代称,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徒官而一进阶。”

耳顺:为60岁的代称,庾信《伯母李氏墓南铭》:“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

古人又称50岁为“艾”,60岁为“耆”,《礼记·曲礼》:“五十曰艾,……六十为耆……”也可以泛指老年,《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古稀: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就拿“古稀”为70岁的代称。

耋:《诗·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如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注:“八十曰耋。”

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桓宽《盐铁论·孝养》亦称“八十曰耄。”

期颐:《礼心·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在也;颐,养也。”孔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后来就拿“期颐”代表百岁。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另有“丁年”之说,泛指成丁之年,即壮年,温庭筠《苏武庙》诗:“回首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可是成丁之年各个朝代规定不同,如惰朝以20岁为成丁,唐玄宗天宝年间以23岁为成丁。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都是古人称谓上的敬辞。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反映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辞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汉朝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敬称。唐朝以后只有皇太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

“阁下”是旧时对别人的尊敬。常用于书信之中。原意是由于亲朋同辈间互相见面不便呼其名,常常先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为“阁下”的,后来逐渐演变为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

“足下”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如《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足下。’”

以上这些敬辞,现在对外交往时(书信、宴会致词)还常常使用。

先生、小姐、女士

“先生”:始见于春秋《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曰:“先生指父兄而言也。”到了战国,“先生”泛指有德行有学问的长辈。历史上第一次用“先生”称呼老师,始见于《曲礼》。唐、宋以来,多称道士、医生、占卦者、卖草药的、测字的为先生。清朝以来,“先生”的称呼在人们的脑海里已开始淡薄,至辛亥革命之后,“先生”的称呼才又广为流传。

“小姐”:最实是宋代王宫中对地位低下的宫婢、姬、艺人等的称谓。到了元代,“小姐”逐渐上升为大家贵族未婚女子的称谓,如《西厢记》中:“只生得个小姐,字莺莺。” 至明、清两代,“小姐”一词终于发展成为贵族大家未婚女子的尊称,并逐渐传到了民间。

“女士”:始见于《诗经·大雅·既醉》:“厘尔女士。”这儿的“女士”指有德行的女子,和后来说的“千金”一样,用以对妇女和未婚女子的敬称。

妻子的种种称呼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内子:从前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室人:多数是对别人妻子的称呼。

拙荆、山荆:源出“荆钗布裙”,本是指东汉梁鸿妻子孟光相素的服饰,后人用作妻之谦词。

荆妻、刑室:表示自谦,贫寒之意。

发室:原配妻子。

继室、续弦:因古人常以琴瑟比喻夫妻关系,故将妻殁再取称为“续弦”。

妾、姬、小妻、小星、如妻、如夫人、侧室、偏房、室、副妻等均为小老婆。

三、书信常用词语

(一)启始

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二)思念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睽违日久,拳念殷殊。

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

别亦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

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

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伫望白云之信。

(三)饮佩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久钦鸿才,时怀渴谒。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久慕英才,拜谒如渴。

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谨蒙诲教,疑或冰释,胜似春风甘霖灌顶。

恩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泰山北斗,谁不思慕。

蒙惠书并赐佳作,浩如河汉,理至还必须真,拜服之至。嗣后如有所见,或有新作,望莫遗愚友之驽,尚请随时见示为盼。

先生德高望重,文才武略,贯古今之论,晓中外之文,下风引领,敢下拜嘉。

(四)问病

闻君欠安,甚为悬念。

顷闻您卧榻数日,心甚系念。

闻君甚念,无奈事务缠身,未能前来请安,恳请慎疾自爱。

知尊恙复发,恳祈暂停公务,苓参进,调养莫误,甚念甚念。

尊恙已大愈否?贵体新全,望珍摄自重,衣餐增适,动定咸宜。诸唯珍重,皮之不存,毛岂附焉,来日方长,亟望珍重。

尊恙愈否,念念。

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

重病新愈,望调养有序,节劳为盼。

闻君抱恙,不胜悬念,特函问候,祝早日康复。

(五)时令问候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

炎暑日蒸,千万珍重。

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尚自珍为盼。

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

秋风萧萧,至祈摄卫。

日来寒威愈烈火,伏维福躬无恙。

寒风苦雨,恳请厚自珍爱。

近闻贵地大风暴雨,家居安否,念念。

朔风突起,寒潮逼至,想寓中均安?

(六)祝贺

顷闻嘉讯,再祝鸿猷大展,万里鹏程。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与希望之心。

喜闻……,由衷快慰,遥祝前程似锦,万事如意。

谨具刀笔书谒,恭贺嘉事吉礼。

1、贺新婚

忽鸣燕贺,且祝新禧。

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聊卺之仪。

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忽弃是幸。

喜闻你们有缘终成眷属,至为欣慰。

欣闻你们喜结良缘,无限欣慰。

近闻足下燕尔新婚,特此祝贺。

顷悉你不日西厢叙情,蓝田得玉,天成佳偶,谨祝秦晋和欢,白头偕老。

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遥祝如鱼得水,并蒂花开,嘉贺嘉祝。

2、祝寿

×日为先生××大寿,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恭祝延年寿千秋。

谨颂受寿家多,长命百岁。

喜贺福寿双全,恭贺全家安好,寿星永照。

3、贺生儿女

闻育祥麟,谨此恭贺。

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贺生女)

弄璋之喜,可庆可贺。(贺生子)

弄瓦之庆,遥以致贺。(贺生女)

(七)致谢

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

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如此厚赠,实深惶悚,但来从远道,却之不恭,因即拜领。

(八)致歉

惠书敬悉,甚感盛情,迟复为歉。

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罪甚罪甚。

惠书已悉,近因琐务,未即奉答为歉。

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

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敬请宽裕为怀。

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

见有睽异之处,幸在知己,尚希见宽降恕。

(九)拜托

冒味唐突干请,惟望幸许。

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

谨布区区,尚希鉴明,费神相助。

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

特沥寸函布达,祈忽他言推诿。

为书请之,便中还请一询为荷。

乞赐……,以志厚谊。

鉴于此情,望您能大解善囊,尽力相助。

人生友谊,唯君多谊,切望惠泽大诿,鼎力为之。

岁月悠悠,与君多谊,还望滋润再三,泽被延绵。

(十)致哀

惊闻××作古,家失栋材,悲痛万分。

尊×猝去,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

前闻令×逝去,为之惨然,人死不能复生,尚望节哀。

闻悉××仙逝,不胜伤悼,足下遭此不幸,伤感必甚,恳请宽辟哀情,善自珍爱。

死者已矣,生者恳请多多保重。

希高年珍摄,勉抑哀思。谨函驰陈,藉申慰问。

惊承讣告,悲悼不已,凡在相好,无不同深惋惜。

(十一)赠物

奉呈薄资,尚望笑纳为幸。

区区小物两包,聊供途中之需,即乞晒纳。

所奉礼品虽微不足道,但物轻情意重,望勿嫌弃。

千里鹅毛,聊表寸心。

微物奉上,聊祝吉安,幸祈笑纳。

寄奉百元,聊佐薪水,为数甚微,将意而已。

(十二)请教

风雨同舟,愿闻明教。

倘蒙见教,没齿不忘,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倘承不吝赐教家,幸甚幸甚。

甚盼时赐物,匡我不逮。

得暇望时赐教言为祷。

一切恳请详示,万望莫以鄙陋而不堪教也。

苦有所得,祈随时赐示为盼。

倘有所闻,尚祈见告,俾资改进,不胜为盼。

(十三)商讨

愚直之言,尚祈嘉纳。

蒙雅爱,沥胆直谏。

叨称至好,故敢缄阻,草沥数行,请鉴纳。

相见以诚,请恕不谦。

微开之言,幸无见阔,不胜大愿。

叨在契末,斗胆直陈,伏维朗照,不尽缕衷。

吾敬先生,尤爱真理,故秉笔直陈,希原谅之为祷。

缘承下询,草复寸笺,种种尚须斟酌之处,尊意如何?

此等事本不累述,惟既屡承下问,慨然如感,遂略布鄙怀,万乞曲矛谅察为幸。

(十四)结束

匆此先复,余容后禀。

铁此布臆,余容续陈。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日来事冗,恕不多叙。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驰函寓意,伫望示复。

匆此草就,不成文进,原宥是幸。

忙中即书,言不由衷,不足之处,恕见谅。

礼貌用语

初次见面曰:久仰;

好久不见曰:久违;

请人原谅曰:包涵;

请人收礼曰:笑纳;

向人询问曰:动问;

表示谢意曰:多谢;

别人欲行曰:慢走;

请受邀请曰:赏光;

领受情谊曰:承情;

分手告别曰:回见;

晚上道别曰:晚安;

未能亲迎曰:失迎;

礼貌不周曰:失敬;

要求回信曰:赐复;

请人指教曰:赐教;

征求意见曰:不吝;

拜托答谢曰:有劳;

请人任职曰:屈就;

受人指教曰:叼教;

请主人别送行:止步;

自己作品给别人看:教正、斧正;

请求接受赠品曰:赏脸;

动问长辈年岁曰:高寿、贵庚;

有话对人说:打扰;

读者给编辑部:敬颂编安;

晚辈给长辈:顺颂安康;

长辈对晚辈:顺致安好;

平级机关间:特此函达;

“x x”之交

杵臼之交:交友不分贵贱;(《聊斋》)

布衣之交:普通百姓间的交往;(《廉蔺列传》)

莫逆之交:彼此情投意合;(《北史》)

刎颈之交:即使掉脑袋也不变心;(《廉蔺列传》)

再世之交:与人父子两代都结成朋友;

忘年之交: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竹马之交:幼年男女之间的交往;

君子之交:看似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

车笠之交: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

忘形之交:彼此以心相许不分形迹;

金石之交:交谊深厚、如金石般坚固;

金兰之交:友情契合,如同兄弟;

平昔之交:往日结交的朋友;

肺腑之交: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

诗文之交:以诗文往来结交的朋友;

石交:交谊坚固;

款交:以真情相待。

“x x”之年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尚在襁褓,初知发笑,(婴幼儿); (2~3岁)

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牙,长出新牙,(七八岁间);

髫年:女孩七岁

龆年:男孩八岁

垂髫:童子未冠,头发下垂谓之龆;

总角:角,小髻。总,束发上分,人之童年;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礼记》“人生十年月幼学”;

豆蔻:“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女子十三四岁;

舞勺之年:13~15

舞象之年:15~20

金钗之年:12岁(女孩)

及笄:《礼记》“女子十又五而笄”(结发为笄,表成年);

束发:男孩成童,束发为髻;

破瓜(碧玉年华):瓜拆开为“二八”,二八相加或相乘,谓女子十六或六十四岁;

桃李年华:20岁(女)

花信年华:24岁(女)

弱冠:《礼记》“二十曰弱冠”。男子二十结发加冠,体且未壮。

而立:《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成立:“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人之成年;

不惑:《论语》“四十而不惑”(明辨不疑)。

强仕:《礼记》四十曰强仕;

知非:《淮南子》“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人之五十;

天命:《论语》“五十而知天命;”

及艾:《礼记》“五十曰艾”(发白如艾);

杖行:《礼记》“五十杖于家”

耆艾:《礼记》“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人之五六十岁;

花甲:人之六十;

耳顺:《礼记》“六十而耳顺”(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垂老:《垂老别》,人之将老;

桑榆:《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天黄昏,喻人之将老);

耆老:《国语》“六十曰耆,七十曰老,”人之六七十岁;

古稀: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

迟暮:杜甫“迟暮少寝食,”人之将老;

皓首:《后汉书》“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眉寿:《诗经》“此为春酒,以介眉寿”(秀眉,寿者相称,人之长寿。

风烛:风中之烛、随时可灭,人之残年。

耄耋:“七耄八耋”,人之七八十岁;

鲐(tái)背:“九十鲐背”。

白寿:“白”为“百”缺一,人之九十九。

寿民:“清代称百岁老人为寿民”。

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嬗变及启示 篇6

一、传统礼仪文化的形成及嬗变

1. 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与传承。

“文化”一词包罗万象, 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制度层次、精神层次。文化的表层是物质, 中层是制度, 深层的文化则是指精神, 即观念形态的文化。这里谈到的传统文化就是发源于中华民族生活地区由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行为和心理的那些元素和符号。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追溯到黄帝时代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 在这五千年的过程当中, 每一次社会转型和社会进步都对后来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套在社会和人们心目中不变的模式, 包括行为礼节和仪式以及这些礼节和仪式背后的精神思想。在西周之前, 中华文明经历了三皇五帝时代和夏商时代。三皇五帝时代, 是一个以尊老爱幼, 长者为上的时代。尧、舜、禹都是那个时代的著名首领, 他们都是具有威望, 受人爱戴的贤者, 他们获得的地位也是通过禅让取得的。可见, 那时候就奠定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 尊重贤者的思想, 也是后来的民族礼仪文化的核心部分。

传统礼仪起源方面, 很多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起源于黄帝时期之前。《商君书·画策》当中记载:“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仪, 父子兄弟之礼, 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 外用甲兵。”汉代著名学者王充在《论衡·订鬼》引《山海经》当中的叙述说, “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可以看出, 这些著述当中都对黄帝时期的礼仪作了记载, 表明了在黄帝时期君臣之礼、父兄之礼都已经形成, 有很多学者就据此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必然在黄帝之前就已经出现。以乔伟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研究中认为传统礼仪的起源在原始社会末期, 由原始的祭祀仪式或者原始习俗发展而来的。乔伟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法律制度史》当中对礼仪的起源就这样认为, 认为礼仪起源于原始的祭祀仪式, 礼原是本来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 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化, 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新的内涵和意义的调整人们关系的风俗习惯。然而事实上,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传统礼仪, 是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礼仪与原始习俗有着本质的区别, 原始习俗的核心体现氏族成员的平等的观念和全体一致原则, 而礼仪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 因此我们应当认为, 原始社会的祭祀仪式或者原始习俗都不能称得上是礼仪。而在黄帝时期, 仍然属于原始社会, 并未进入到私有制时代, 许多的考古研究也表明, 在黄帝时期的墓葬当中并没有出现贫富差距, 而是在标准上保持一致, 可见那时候还处于一种原始的生产分配模式, 并没有私有产品的出现。所以黄帝时期不可能出现礼, 黄帝时期之前的那些祭祀仪式和原始习俗更不能属于礼仪。

在夏商时代, 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时代, 私有制开始出现, 社会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开始形成, 并且为统治者逐渐重视。奴隶社会是以宗法血亲为纽带, 以等级制度为基础从家国到天下一次组成的阶梯式的等级国家, 这一时代当中最高的天子是天的象征, 是天子代表的就是天意, 同时天子也是一个国家当中所有家族的家长。因此, 在西周之前的夏商是以家长制和宗法等级制为社会礼仪的核心的, 夏商的礼仪体现为以君主天命君权至上和父权主义。关于夏商礼仪制度的沿袭, 孔子在《论语》当中有过描述, 他认为“殷因于夏, 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 可知也”, 孔子的大致意思是说, 殷商时代的礼仪制度是因袭于夏朝的, 其中也是通过衡量得失损益进行了一些变化;同样, 周朝的礼仪制度也是因袭于殷商时代, 统治者也根据实时进行了一些改动。孔子的这一观点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 都是通过不同时代根据统治需要进行的调整, 但是核心都是“可知”的, 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

2. 西周时期中国传统礼仪的发展。

西周时期是中国传统礼仪的第一次兴盛, 也是周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在仪式思想层面进行的修饰, 以说明其统治的合理性。在商代, 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是王权天授, 君主就代表最高的意思, 就是上天的意思, 是不可动摇的, 其他人必须服从统治, 否则就是违抗天意, 夏商的礼仪也是主要反映尊重王权与父权的特征。而周代是通过推翻殷商统治建立起来的, 因此, 如果再以“王权天定”来作为统治思想就很难再有说服力, 于是辅佐周武王夺取天下的周公旦等人就集思广益, 重新对统治思想进行了定位, 他们不再以“王权天定”作为统治思想, 而是宣扬“以德配天”, 即帝王只有在其道德水准能够配得上上天的要求时才能够成为王, 否则就不能再继续为王, 其他道德上达到“王”的标准的就可以“代天讨伐”取而代之, 推而广之, 诸侯、贵族、士大夫都有各自的道德标准, 在全社会自上而下建立一个以道德为统治工具的社会规范体系。西周的这种政治思想, 最初是为了给西周推翻殷商的行为找到合理的借口, 在事实上它却通过国家的道德体系构建了新的社会规范。在西周, 具有道德意义的礼就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也因此礼在西周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

礼在西周的繁荣发展是因为其政治意义而被统治者重视, 在社会上才得以推广的。西周的礼相传也是由周公旦等人制定的, 西周的礼是具有政治意义的, 它是一种维护西周统治者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成。西周的礼作为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 也是具有阶级性的, 典型的是在后期礼成为了一种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西周的礼包括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吉礼就是祭礼, 是在祭祀的时候应当遵循的礼节和各种仪式;凶礼, 是在举办丧事时的各种礼节和仪式;军礼是在行军出征时候举行的礼节仪式;宾礼是朝觐的时候或者互聘的时候举行的礼仪;嘉礼一般是指婚姻或者古代成人加冠时候举行的礼节和仪式。西周的这些礼在最初是为了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工具, 后来逐渐被人们接受, 并且作为举行各种重大节日、典礼时的重要行为规范, 人们在日常行为当中接受并且自觉遵守, 成为一种自发的社会道德。西周的各种礼节在经历了几千年以后, 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所遵守, 到了近代虽然文化运动对它们有所冲击和怀疑, 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心理追求丝毫没有动摇的。西周礼的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史上第一次繁荣, 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基础。

3. 春秋战国时代以后的传统礼仪嬗变。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 周天子的地位逐渐被诸侯架空, 作为统治工具的“礼”自然也就失去了部分效力, 人们开始战乱, 不再听取周天子的号令调施, 这一时期被孔子称为“礼崩乐坏”的时期。然而事实上, 虽然作为统治工具意义的礼受到弱化, 而作为人们生活当中的行为规范的礼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相反, 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巩固以后, 这些礼仪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比如在春秋时期, 婚姻形态仍然遵行“同姓不婚”的原则, 诸侯和士大夫都要在相同的等级之内迎娶异姓女子, 天子求婚与各个诸侯, 王室宗女也多下嫁于诸侯, 婚姻上也一直坚守着一夫一妻多妾制。《春秋谷梁传》当中也对春秋时期人们在日常活动当中的礼仪进行了描述, 可见那时候礼仪在民间已经成为日常生活规范。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的发展, 得益于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在百家争鸣当中, 全国范围内学派林立, 学术思想丰富广泛。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传世人孔子是一个十分重视礼仪的人, 他认为明礼是道德修养的首要前提, 在《论语·泰伯》当中记载道:“子曰:‘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 则民不偷。’”可见孔子认为礼仪是最好的社会规范, 因此在他的学说当中对礼仪文化进行了重新的构置。在儒家的礼仪文化当中, “仁”“义”“礼”“智”“信”是同等重要的道德标准, 而礼仪文化也与这些方面相互融合, 在人们心理上礼仪不仅仅是一种仪式, 而是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使礼仪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4. 清代以后的传统文化的涅槃。

在清代以后, 中华民族陷入了低谷, 受到外国列强的瓜分, 这一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之道, 他们认为禁锢中国发展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因此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传统礼仪文化更被视为糟粕而予以根本否定。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六十年发展, 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而在对外交往的过程当中, 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交往当中的重要性, 它是中华民族的心理需求和中华子孙的共同归宿, 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近几年, 中华传统的礼仪文化又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在沉寂了几十年以后重新焕发生机。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嬗变的启示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夏商的开启, 西周的发展和春秋战国以后的繁荣, 再到清代末期被彻底否定, 再到近年来的涅槃, 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嬗变过程中可以看出礼仪文化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 也是一种民族的文化心理, 它不同于一般的上层建筑, 可以在时代变化当中被否定和抛弃, 它作为一种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中华子孙的心理追求是不会轻易抹去的。就不同时代来说, 不同时期的道德基础不同对礼仪文化的发展方向也不同, 其表现形式也有所变化。但是, 不论时代如何更替, 中华礼仪的表现形式如何变化, 中华礼仪文化当中对和谐的追求是没有改变的, 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

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它在夏商时代就已出现,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经历繁荣和沉浮, 但是始终都深深烙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当中。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嬗变过程, 体现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生命力和中华民族对和谐的执著追求。

参考文献

[1]董晓丽.传统礼仪文化对现代广告创意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20) .

[2]李龙.黄河中下游地区早起礼仪文化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 2008 (6) .

[3]乔伟.中国法律制度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

中庸之道与传统礼仪 篇7

谓中庸之道为孔门的看家本领,其说来自宋代的大理学家程颐。程颐在为《中庸》第一章所作的“提示”中说: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所谓“心法”,是指口授心得的方法,非笔墨所能尽传。而中庸之道便是孔门靠口授而传于后代的一种心法。只是到了孔子的孙子子思那里,担心年代久了传授会有差错,所以才把它整理成书,并经子思的学生又传给了孟子。程颐还认为,《中庸》一书意味无穷,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可用于实践,而这种学问是人一辈子也用不完的。

那么,何谓中庸之道呢?所谓“中”,即正的意思;所谓“庸”,即常的意思(也有人释“庸”为用)。而所谓“中庸之道”,即中正之常道,也就是人们经常遇到的、时时应遵守的一些普遍的道理。“中庸”既是孔门所创立的一种伦理道德学说,同时又是孔门处理一些大小事情的原则和方法论,故于孔门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可见,在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完美的道德,它甚至已成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但能够做到中庸的人却实在太少了。在孔子心目中,只有远古的圣君舜能做到这一点,还有孔子的高足颜回也能“择乎中庸”(《中庸》),并时时服膺它。

下面我们便来看看孔子所说的“中庸”即中正之常道的具体内涵。《论语·先进》记: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过犹不及”。而“过犹不及”便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精髓。

我们知道,人们在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不外有三种情况:一是做过了头,二是未能达到,三是恰到好处。而孔子的中庸之道便是要追求这种恰到好处的效果,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过分也不能达不到;只有“适度”了,才能叫“中庸”,事情也才能做得好。孔子便把这种最合适的“度”也就是处理各类事情的最佳做法称作“中”。而这个“中”,当然不是正中间,不是半斤八两(十六两制),不是绝对平均,它应该是一个求得事物各方面平衡的平衡点。找到这个平衡点了,事物便能够平衡与和谐。

而如何才能达到“中庸”呢?孔子认为“叩其两端而竭焉”,便是达到 “中庸”的最佳途径。而所谓“叩其两端”,就是说在解决问题时,先要看它的首尾,或者说先研究它的正反两个方面,先预计到它的两个极端即“过”与“不及”,然后再由两头往中间靠,经过不断调整,以求得一个最佳方案。

为了能确保达到“中庸”,与“叩其两端”相联系,孔子还提出了“攻乎异端”的主张。《论语·为政》记孔子的话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思是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在这里,“异端”不是指不同的学说,因为孔子在时,诸子百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异端”只能是指那些不正确的议论,即在处理问题时那些“过”与“不及”的偏于两端的议论。由于这些议论影响着人们的正确思维,妨碍“中庸”,所以必须先将其廓清。

中庸之道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的。早在五帝时期,尧、舜、禹就以“允执其中”作为治世的理念。《论语·尧曰》记: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尧告诫舜,让舜“允执其中”,而舜也以同样的话告诫禹。所谓“允执其中”,即诚实地保持着那正确的做法。据孔子说,舜后来的确是做到了。《中庸》记: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

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

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舜能把握过与不及这两端,将正确的意见施行于民,这便是舜对“允执其中”的运用。

到了周初,周公在《尚书·酒诰》中又提出了“作稽中德”的思想。“作”即行事,“稽”即训合(《广雅·释诂》及王念孙《疏证》);而“作稽中德”即行事正确,合于中德。周公的出发点虽意在告诫康叔不要饮酒过分,但实际上已成为“中庸”思想的滥觞,并影响到了此后的孔子。

孔子的“中庸”思想到了他的孙子子思那里又有所发展。《中庸》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中”,表现出来而又合乎常理的叫“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一切便会处于和谐之中,天地万物都能各得其所。显然,子思已将孔子的“中庸”又发展为“中和”,由道德说与方法论又引申为宇宙观了。

由“允执其中”到“作稽中德”,再到“中庸”与“致中和”,这便是孔门“中庸之道”的渊源及其发展轨迹。而后世的孔氏家族便是靠了这样的处世原则来应对他们所遇到的一切问题,从而使其家族在无数次的政权更迭中保持着自己的特权与地位。与此同时,中庸之道也渗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婚姻、丧祭以及人际交往等礼仪中,都体现出中庸之道的精神。

中庸之道与传统婚礼

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自从父系社会建立之后,男尊女卑便不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也成为统治的思想了。不过也偶有例外,那就是贯穿于婚礼仪式中的尊坤意识。这种意识一方面是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习俗的遗存,同时更是中庸之道对男女地位与关系的一种有意调节。物极必反。女性被压抑久了,自然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不利,这就需要寻找一些适当的时机让女性去表现自己的存在与追求,让社会表现出对女性地位的某种程度的尊重与认可。而最集中、最有效的则莫过于婚礼了。

首先,中国传统婚礼中的每一个环节,如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都贯穿了对女性的尊崇。纳彩即男方派媒人向女方表达求婚之意,问名即女方接受男方的礼物后再由男方去请问女方的姓名及生辰,纳吉即男方卜得吉兆后复派使者往告女方,纳征即男方派人送彩礼至女方以表示婚姻的成立,请期即男方择定婚期后备礼向女方征求意见,亲迎即结婚之日由男方亲自带人备礼至女方迎亲。在这些礼仪环节中,男性与男方往往表现得十分周至、卑下,而女性与女方则高高在上,被尊崇着。这种对女子的可谓绝无仅有的礼遇,实际是对男权社会中男尊女卑思潮的一种纠偏,亦即中庸之道对两性关系的双向调节。

其次,在婚礼时间的选定上,也体现出“阳下阴”的尊坤意识。黄昏为阴阳相交之时,婚姻为男女结合之礼。“阳下阴”即男下女。故古代规定于“阳下阴”的黄昏之时举行婚礼,除了有对青年男女黄昏时分相亲相爱的制度上的固定外,实寓有“男下女”的含义。

最后,古代婚姻对彩礼的规定,也体现出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的内涵。彩礼是婚姻的见证,不能没有;但过重的彩礼则不但会加重男方的负担,还会伤及婚姻本身。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那么究竟应该以多少为宜呢?《周礼·地官·媒氏》规定:“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古者布帛二丈为一端,二端为匹,匹亦称两。故所谓五两,即五匹(周代一匹约当今之9.2米)。这是朝廷规定的最高限额。至于“六礼”中男方每次所持礼物,则多为雁。可见,古人对彩礼的选择,既考虑到一定的实用价值(如有限的布帛),又注重其象征意义(如雁、俪皮),二者兼顾,可谓深得中庸之道合理、合情、和谐之旨。

中庸之道与丧祭之礼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丧祭之礼作为生者对死者寄托哀思的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既要充分地寄托哀思,又不能伤及生者的身体,这就需要对丧祭时间的长短及表达方式,都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而这也就是中庸之道在丧祭之礼中的运用了。

先说丧礼。《礼记·杂记下》:“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礼记·丧服四制》亦云:“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这里,已为服丧者规定了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既要哀,又须“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而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呢?《礼记·丧服四制》明确提出:

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圣人因杀以制节,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

子女为父母服三年之丧,既能充分地表达丧亲之痛,又不至于毁伤身体,这便是丧礼中的中庸之道。故孔子说:“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礼记·三年问》还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并对三年之丧的具体时间也作了界定。

所谓“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据《礼记集说》引石梁王氏曰:“二十四月再期,其月余日不数,为二十五月。”这实际上也是在尽量缩短服丧的时间。而且,即使在二十五月期间,服丧者倘有疾病,也还是可以变通的。《礼记·杂记下》记孔子的话说:“身有疡则浴,首有创则沐,病则饮酒食肉。毁瘠为病,君子弗为也。毁而死,君子谓之无子。”既要服丧,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可“毁瘠为病”,这不能不说是中庸之道的双向调节机制在起作用。

再看祭礼。《礼记·祭统》云:“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又云:“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而所谓“时”,即是指祭祀的次数既不能“数”,也不能“疏”,应该恰到好处。正如《礼记·祭义》所说:“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而如何才能做到不烦、不忘呢?这又需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古代所制定的春、夏、秋、冬“四时之祭”(《礼记·祭统》,后世改为春节、清明、七月之望、十月之朔),便是既不“数”又不“疏”,完全合乎“中庸之道”的祭祀之礼。而这一礼仪之所以被延续了两千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庸之道与人际交往之礼

中庸之道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亲情关系、友情关系、爱情关系,以及上下级间的关系,同事间的关系,邻里间的关系,实在是一门大学问。这一系列的关系对中国人来说,似乎又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说西方文明所注重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阿拉伯文明所注重的是人与神之间的关系,那么中国人所最注重的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人与人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那就是既不能太过疏远,也不能太过亲密,更不能搞零距离。太过亲密是“过”,太过疏远是“不及”,“过犹不及”,两者都不可取。

与上下级和同事相处,也有这个问题。你表现得太强势了,咄咄逼人,关系当然处不好。那么谦虚一些呢?谦虚自然是好的,但有些人过于谦虚了,又变成虚伪,也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只有恰如其分,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处得好。这便需要经过不断地调整,最终使自己达到中庸的状态,即自强与谦虚的和谐统一,亦即《易传》上所说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和谐统一。

夫妻间的关系也是同样。应该说,夫妻双方各自都允许保留一定的空间甚至是一些隐私,但究竟以多大的“度”为适宜?空间和隐私保留多了,往往会被对方怀疑为不忠;而保留少了,让对方一览无余,久而久之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但夫妻间到底应保持多大的距离才能产生持久的美感?这只能靠“执其两端”(夫妻各为一端)而不断求其“中”,才能达到双方都认可的最佳状态。今人把这一过程称作“磨合”,而所谓“磨合”,即是达到中庸的一种途径。

总之,中庸之道作为一门“实学”,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除礼仪外,它对中国古代历法的制定(即“阴阳历”),生态的平衡,社会的和谐发展,乃至海峡两岸关系的处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庸之道绝不是消极的,更不是糟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极高明而道中庸。”要达到高明的境界,就必须通过中庸的途径。《中庸》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华民族不断兴旺发达的内在基因。

上一篇:长度单位单元教案下一篇:精选的预备党员党课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