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工作活动记录(精选10篇)
双拥工作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13年4月5日
活动内容:参观临淄区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地点:临淄区烈士陵园 参加人员:各专业部教师和学生代表
具体内容:清明节上午,各专业部教师和学生代表在临淄区烈士陵园,扫墓,默哀,祭奠为临淄区革命建设作出牺牲奉献的革命前辈和工作者。跟随陵园管理人员对陵进行参观学习,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染和熏陶,听取教育局领导的爱国主义讲座,返校后让学生写出感受和总结。双拥工作活动记录
(二)活动时间:2013年6月3日 活动地点:淄博市工业学校多功能厅 主持人:副校长李建忠 参加人员:全体班主任和学生 具体内容:
1、请牛山部队军官讲话,学习《国防教育》和《临淄区拥军优属办法》以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李建忠副校长对全体师生提出拥军优属的要求。
3、学生处领导安排学生写感受总结和个专业部下一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双拥工作活动记录
(三)活动时间:2013年9月27日
活动内容:参观临淄区牛山部队军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地点:临淄区牛山部队 参加人员:各专业部教师和学生代表
具体内容:2013年9月27日下午,各专业部教师和学生代表步行到临淄区牛山部队军营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牛山部队士兵生活和训练的场所,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染和熏陶,并听取了教官的爱国主义讲座,返校后让学生写出感受和总结。双拥工作活动记录
(四)活动时间:2013年10月21日 活动内容:观看《南京大屠杀》 主持人:李建忠
活动地点:淄博市工业学校多功能厅
参加人员:学生处领导、各专业部主任,全体班主任和学生 具体内容: 1、2013年10月21日下午班会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全体学生到多功能厅观看爱国教育片《南京大屠杀》,首先是李建忠副校长讲话,讲解本次观看爱国教育片的意义。
2、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
大班幼儿相较于小中班幼儿来说,更加具备记录和观察的能力,幼儿对瞬息万变的科学现象有观察的兴趣,也乐于发现和探究。在缺乏教师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大班幼儿的记录内容缺乏目的性;记录形式单一;交流和分享的意识薄弱;教师在指导幼儿作科学记录时也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指导孩子进行有效的记录。这些问题折射出在大班科学观察活动中有效记录能力有待提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从有效的记录内容、有效的记录表、有效的记录形式、有效的记录目的、有效的评价等五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选择有效的记录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对记录效率至关重要。教师要依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让大班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并确定具体的科学活动目标:(1)能察觉植物、动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2)能发现常见物体间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能探究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教师在确定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时,必须考虑它们能否有效提示并促进幼儿探究,能否让幼儿明确探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新问题。还要选择那些贴近幼儿生活的、富有趣味性和操作性的记录内容,以促进幼儿观察和记录。如,“郁金香的生长条件”“斜坡实验”“有趣的溶解”“神奇的碘酒”“乌龟来宾”“不一样的我”“磁铁”等等观察活动中记录的内容,就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需求,能激发起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科学设计记录表,抓住活动记录的关键环节
科学活动中的观察记录不仅可以记录儿童的猜想以及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揭示猜想与实际之间的不同,帮助幼儿梳理认知与经验,培养儿童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并促进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而且是教师了解幼儿思维过程的有效手段。因此,设计一张合理的、适合孩子的记录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本着形象、简明、易懂的原则,规划适宜的内容、格式和符号,科学地设计使用难度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的记录表。
1. 记录表要具备完整性
教师设计的记录单,不仅仅呈现记录的内容,还要标明活动的名称、记录日期以及记录者的姓名,利于教师作课后的统计、分析、反思与调整。尤其不能忽略幼儿姓名,及时标注,以便后续的个别化指导。
2. 记录表要具备针对性
发挥记录的效用必须考虑记录表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活动目标,记录的方式和内容也要有差别。教师要分析科学活动的重难点,找到记录切入的时机,帮助幼儿运用记录有效学习。
“记录”是为了帮助幼儿记录自己在某次科学活动中的猜想和实验后的发现,起到帮助幼儿梳理思维和认知的作用,所以记录只是一种方式,它必须服从于内容,为达成该活动目标而服务。以《不一样的我》为例,大班幼儿的记录表(见表1)不仅有两人合用的记录表,还可以添加“观察记录汇总表”(表2),这是因为大班幼儿有更深入层次的探索要求,且大班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也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这张汇总表。
注:眼睛、鼻子有大有小,头上漩涡有多有少,等等。
3. 记录表要注重形象性
记录表的设计要简洁,避免多余的干扰,便于幼儿理清思路、发现特点、找寻关系。尽量运用符号代替文字,注重形象化。这是由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记录表的设计常采用表格式,有两维表格甚至多维表格。建议教师采用形象的小标记,如猜想记录用小问号,观察记录用小眼睛,实验记录用小手做标题加以区分。又如贴实物标记或简笔画作标记,使幼儿一看就明白,配合简洁清晰的讲解,幼儿就知道该如何记录了。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再由全面讲解记录方法,过渡到根据标记猜测行列的内容,独立明确地进行记录。
4. 记录表要有针对性
科学活动中的记录对于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求异的思维力、多维的创新力以及促进幼儿形成积极主动、尊重科学的正确态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幼儿之间,由于能力、个性、发展水平的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他们对于“记录”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使记录表多样性、个性化是相当重要的。它既能给予幼儿一定的创造想象的空间,又能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未知的事物总是很容易吸引幼儿。所以,在引导幼儿观察某一事物前,既可以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做记录,还可以让幼儿先对所观察事物进行猜想记录,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记录。
三、利用各种记录形式,展示幼儿的观察发现
通过科学探究操作,每个幼儿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形成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充满了表达的愿望和倾向。形象生动的“记录语言”不仅能再现幼儿观察探究的过程,还能让幼儿领略观察探究的乐趣,获得更多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科学活动中,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大班幼儿还不能用文字准确表达所想、所闻、所感等科技探究结果,因此,丰富幼儿的记录形式尤为重要,教师要从鼓励幼儿综合运用多样记录方法、适时选择合适的记录形式及生动形象地表现记录内容入手,让记录更加完整地展示幼儿的观察发现。
1. 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记录方法
数字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说明数量、时间、速度、先后等可以量化的内容。例如,记录时间、记录不同时期植物生长的高度、记录不同物体的重量、记录水的温度等等。
标记式:用简单通识的标记来做记录,表明特征、进行判断或选择,记录方向,如用色块表示颜色,用锯齿线表示尖锐,用“↑”“↓”表示方向,用“√”“×”作判断或是用几何图形作选择,还可以用笑脸、哭脸表示喜好等等。
图像表征式:给予较大记录空间,适当留白,供随机记录,使记录更加个性化,更灵活多变。但要注意时间与难度,慎防花大量的时间解决绘画的困难而不是科学探究的问题。
电子式:采用新型的电子产品加以记录,相机、摄像机即时拍摄,这样的记录更直观,可以抓住稍纵即逝的片段,可以不断重复,帮助幼儿回忆和倒叙,有时会发现和延伸出更多的生长点。
这些记录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激起幼儿学习记录的兴趣,并使幼儿的观察记录更趋于客观、准确。
2. 将个人记录、小组记录与集体记录有机整合
个人记录是以个人的探究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以几个人共同实验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个人记录到集体记录的过程,是经过许多例个体实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三种方法,用途和作用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观察类型及观察目标,适时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发挥记录的真正作用,从而促进观察活动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如,“斜坡实验”中,幼儿要探索不同材质的斜坡表面小车下滑速度。因为单靠一个人无法完成三辆小车的操作、比较、记录,因此需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
四、明确记录目的,让记录成为科学观察活动的必需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到:“在观察领域中,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就有观察的中心和范围,这样才能把观察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上。”在科学观察活动中,特别是持续性的科学观察活动中,大班幼儿常常会出现“随心所欲”的现象,即常常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主观兴趣来观察事物,随意性太强、观察重点不突出、流于形式忽视本质等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提出:要帮助幼儿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如在“郁金香的生长历程”种植实验中,幼儿不明确“郁金香的生长条件”这个观察目标,导致在他们的观察记录中只体现了郁金香的生长形态,而忽视了影响郁金香生长的“土壤、温度、湿度、种球质量”等内、外部条件,这样的记录就使得观察目标没有落实,观察记录忽视本质。
那么,怎样来明确观察记录的目的呢?
第一,教师要抓住幼儿好问好动这个特点,引导幼儿围绕既定的观察目标发问,使幼儿沿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方向正确前行。如,在幼儿种郁金香种球的时候,围绕“郁金香的生长条件”,会问很多问题,笔者一边引导他们过滤掉无关紧要的问题,保留“我的郁金香种球有疤,会不会影响它发芽开花?”“我的土里浇了太多水,郁金香会不会烂掉?”“天气这么冷,郁金香发得了芽吗?要不要搬到教室里?”等。同时建议孩子们作个对比实验。
一、记录应体现探究性,为幼儿提示科学探究的方向
在“物体的下落”活动中,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物体下落现象后,向幼儿出示记录单(上画一些物体),并讲解记录方法:将这些物体抛向空中,然后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物体旁边做记号(用“↓”表示物体下落)。结果不尽如人意,有的幼儿在操作、记录了两三种物体下落的情况后,便开始在记录单上画自己想画的物体,有的开始互相抛接波波球,有的干脆把记录单放在一边,专心玩玩具了。
活动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值得教师深思。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对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至关重要。在“物体的下落”活动中,教师对记录内容的确定和记录方式的选择均存在较大缺陷。首先,从内容来说,教师只单纯让幼儿向上抛物体,并用“↓”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众所周知,所有的物体抛向空中都会下落,如果教师只要求幼儿用“↓”记录物体是否下落,这样的记录还有什么意义?又如何促使幼儿进行有效的探究呢?我觉得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扩充记录的内容,如先让幼儿进行猜想记录,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下落时的状态,这样目的明确的记录必然会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其次,从记录方式来说,教师规定幼儿只用“↓”记录,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思考和表达。因为如果幼儿观察到沙袋和气球下落时速度不同,完全可以用“↓”表示沙袋落下的情况,用“ ”表示气球落下的情况,然后针对记录情况分析并发现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而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本身的关系,从而延伸探究的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在确定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时,必须考虑它们能否有效提示并促进幼儿探究,能否让幼儿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
二、重视对幼儿记录结果的分析,发现蕴含的教育价值
教师在组织“纸会吸水”活动时,先向幼儿出示了餐巾纸、图画纸、蜡光纸、牛皮纸、宣纸、电光纸等,请幼儿猜想这些纸是否会吸水,并请他们把自己的猜想记下来,接着教师问幼儿想怎么记。正当幼儿纷纷表示自己对记录方法的想法时,教师话锋一转,出示了自己设计好的记录表,并向幼儿讲解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如果猜想某一种纸会吸水,就在记录表中写有“猜想”的格子内打上“√”,不吸水的就打“×”。然后你们去试一试,看看到底哪种纸吸水,哪种纸不吸水。试过以后,你们还要在写有“操作”的格子内打“√”或“×”。如此交代之后,幼儿便开始猜想→记录→操作→记录,然后教师又把幼儿集中起来,请他们说说自己的猜想与操作结果分别是怎样的,最后教师根据幼儿记录的情况进行总结,说只有电光纸不吸水。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让幼儿使用教师设计的统一记录表格和记录方法是否得当,是否会限制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因为这个问题前文已有所涉及。单就教师对幼儿记录结果的分析来说,我认为教师没有发现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在上述活动中,虽然教师只规定了打“√”或“×”这种方法,但不少幼儿仍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录方法。如有个幼儿用了↑、↓、Θ等记录符号,经了解得知,他用“↑”表示有的纸吸水后浮在水面,“↓”表示有的纸吸水后沉下去了,用“Θ”表示纸在吸水后处在半浮状态。如果教师重视该幼儿的记录方法,认真仔细地分析幼儿的记录结果,耐心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就会发现幼儿的记录已不仅仅涉及纸的吸水性问题,还说明了不同的纸因吸水速度不同而导致沉浮状态的不同。这个幼儿的观察很细致,记录很真实,可惜教师只关注自己原先的设计,对幼儿个性化的记录方法和结果视而不见,因而未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发现幼儿记录结果蕴含的教育价值。由此可见,教师应重视幼儿的记录方法和结果,善于分析和利用,从而真正发挥记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另外,在“纸的吸水”活动中,我们还发现教师对幼儿的猜想记录关注不够,教师似乎更重视将幼儿验证后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想作比较,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由此推断出的结论。其实幼儿的猜想是其原有经验与认识水平的反映,教师应认真地关注幼儿的猜想情况,发现不同幼儿在认识问题或现象方面存在的差异,然后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二、人民医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记录及总结
三、民医院2012年度平安医院和综合治理宣传月总结为隆重纪念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决定》颁布实施21周年,经院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院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此次宣传月活动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确定宣传月活动的领导小组:组长:周玲副组长:马红新郭飞成员:吕洪波张加功洪孝飞邱振侠邵晓建胡春兰李怀兵罗来兴张健李东升彭波李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科,郭飞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联系协调工作。
一.活动目的:通过交流活动,搭建英语教师展示才华和经验成果的舞台,学习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引领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思想、观念、方式及方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和学习使用的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活动地点:1404教室 三.活动时间:2011年5月6日 四.活动对象:国际商务一班二班同学 五.活动流程:
以分享和交流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来揭开本活动的序幕,先让同学们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在记单词和做阅读的培训中,我们会开开心心地玩记单词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记单词的技巧,寓教于乐。
抽选精美的文章来分析鉴赏,从中学习做阅读的方法。再来走近三、四六级考试作文,加强培训写作技巧,让你笔底生花。之后,欣赏精彩的经典影片,练习我们的听力。
英语交流课活动记录及总结
一.活动地点:1404教室 二.活动时间:2011年5月6日 三.活动对象:国际商务一班二班同学 五.活动流程: 1.以分享和交流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来揭开本活动的序幕
2、在记单词和做阅读的培训中,我们开开心心地玩记单词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记单词的技巧,寓教于乐。
3、抽选精美的文章来分析鉴赏,从中学习做阅读的方法。
4、再来走近三、四六级考试作文,加强培训写作技巧
5、之后,欣赏精彩的经典影片,练习我们的听力。这次活动的内容很丰富,形式很新颖,很受同学的喜欢。所以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的参与度都很高。既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又增长了我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知识。收效颇好。
九、班级读书会活动
一.活动背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遥远的古代开始,劳动人民便开始提倡读书,书籍是了解世界的窗口,如今的信息时代,一切飞速发展,如果不读书、不学习,那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好的读书习惯要从小培养,让书籍走进孩同学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从中体验读书的快乐!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喜爱读书,让好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扩大孩子的视野,活跃思维。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营造书香班级奠定基础。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地点:2202教室
四.活动时间:2011年5月26日下午13:00—15:00 五.活动对象:国际商务一班全体同学 六.活动流程:
1.提前一个星期和同学们介绍这个活动,并让每个同学在一星期内看一本书,不论内容和篇幅,为读书活动提前准备。
2.到5月26日下午班级成员在2202教室集合,开始活动。3.第一项内容,让各位同学就一星期内看的书籍的内容以及看后的感想进行交流。
4.第二项内容,亲手制作书签。准备一些薄的卡纸,剪成长方形,准备一些细线。
由各位同学在纸上写下记忆中的名言警句。
5.第三项内容,一方面我们要学习阅读文学书籍,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时事新闻。采用新闻播报的形式,由主持人播报近期的新闻热点,校内外热门的话题在此进行班级交流将读书与生活相联系,关注身边的事,应用书中的知识。
6.第四项内容,美文诵读赛,学生可以从读过的好书中,选择优美的句段进行朗诵。
七.注意事项:一些活动需要的用具提前准备好,主持人准备新闻内容。需要同学配合的活动内容和同学们说明。
班级读书活动记录及总结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喜爱读书,让好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扩大孩子的视野,活跃思维。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营造书香班级奠定基础。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地点:2202教室
三.活动时间:2011年5月26日下午13:00—15:00 四.活动对象:国际商务一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流程:
1.提前一个星期和同学们介绍这个活动,并让每个同学在一星期内看一本书,不论内容和篇幅,为读书活动提前准备。
2.到5月26日下午班级成员在2202教室集合,开始活动。3.第一项内容,让各位同学就一星期内看的书籍的内容以及看后的感想进行交流。
4.第二项内容,亲手制作书签。准备一些薄的卡纸,剪成长方形,准备一些细线。由各位同学在纸上写下记忆中的名言警句。
5.第三项内容,一方面我们要学习阅读文学书籍,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时事新闻。采用新闻播报的形式,由主持人播报近期的新闻热点,校内外热门的话题在此进行班级交流将读书与生活相联系,关注身边的事,应用书中的知识。
6.第四项内容,美文诵读赛,学生可以从读过的好书中,选择优美的句段进行朗诵。
学习一则警句,一句名言,这是个积累的过程,想借“书山”载体,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书籍是了解世界的窗口,如今的信息时代,一切飞速发展,如果不读书、不学习,那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好的读书习惯要从小培养,让书籍走进孩同学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从中体验读书的快乐!
十、寻回童真暨六一儿童节主题班会
一.活动背景:转眼一瞬间,我们大学生已经离开儿童时期10几年了,在即将步入社会,接受社会考验的时候,让我们在象牙塔里再一次感受儿童的快乐。让我们再一次度过一个快乐、祥和、向上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二.活动地点:2202教室
三.活动时间:2011年6月1日晚上18:00 四.活动对象:国际商务一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流程:
1、多媒体教室播放《春天在哪里》作为 班会开始的音乐。
2、班级大合唱:《快乐的“六一”》。
3、儿童歌曲大连唱。
4、游戏:《顶气球》。
游戏规则:用头顶气球,不用手触摸,否则淘汰出赛。
5、讲故事。(内容是我们小学时学过的故事,比如《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等。
6、游戏:《心有灵犀》。
游戏规则:两人一组,按卡片所给的词,一人做动作,另一人来猜,看双方合作是否“心有灵犀一点通”。
7、游戏:饮水思源。
游戏规则:以组为单位(一次两组,每组五人),各学生用汤匙勺水跑向相距起跑线2米外的量杯内,比一比,哪一组勺入的水多。
8、主持人总结,并祝贺同学们“六一”节快乐。
9、班会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下结束。六.注意事项:
1、服从班委的安排,按要求活动。
2、搞好个人卫生,不乱丢果壳、纸屑、包装袋等废弃物,并能主动收拾身边垃圾。活动结束后,打扫干净活动场所。
寻回童真主题班会活动记录及总结
一.活动背景:转眼一瞬间,我们大学生已经离开儿童时期10几年了,在即将步入社会,接受社会考验的时候,让我们在象牙塔里再一次感受儿童的快乐。让我们再一次度过一个快乐、祥和、向上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二.活动地点:2202教室
三.活动时间:2011年6月1日晚上18:00 四.活动对象:国际商务一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流程:
1、多媒体教室播放《春天在哪里》作为 班会开始的音乐。
2、班级大合唱:《快乐的“六一”》。
3、儿童歌曲大连唱。
4、游戏:《顶气球》。
游戏规则:用头顶气球,不用手触摸,否则淘汰出赛。
5、讲故事。(内容是我们小学时学过的故事,比如《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等。
6、游戏:《心有灵犀》。
游戏规则:两人一组,按卡片所给的词,一人做动作,另一人来猜,看双方合作是否“心有灵犀一点通”。
7、游戏:饮水思源。
游戏规则:以组为单位(一次两组,每组五人),各学生用汤匙勺水跑向相距起跑线2米外的量杯内,比一比,哪一组勺入的水多。
8、主持人总结,并祝贺同学们“六一”节快乐。
9、班会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下结束。
这次的主题班会,我们唱的是儿歌,玩的是小时候的游戏,和每一个同学寻找我们儿时共同的记忆。为十几年生活在失去童乐的日子和即将到来的步入社会,面对成熟的未来,以不一样的方式庆贺。让我们在象牙塔里再一次感受儿童的快乐。让我们再一次度过一个快乐、祥和、向上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大一 一学年关于 文体委员的 工作
总结
进入大学已有一年了,回想刚踏入大学校门,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大学的学习、生活、工作是怎样的,恨不得在一天内全都体会了。对学生工作一直不解地当起了班级的文体委员,有些许惶恐,战战兢兢地边问边学习如何做好工作。然而刚踏入校园时对校园的不熟悉,对老师的不熟悉,对同学的不熟悉,都给一开始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顶着烈日奔走在校园,找一个个我并不认识的老师,学姐学长;一个个寝室的通知事情;每次文艺和体育的活动安排,即使我还没有认全我们班级的同学。那时的工作强度较大,难度也较大,但我却庆幸,正是因为当了这个文体委员,能快人一步了解了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还有一群热心的学长学姐。
这学期学校和班级开展的活动有:
常规的体育活动 4月风筝节 工管系男生篮球赛 羽毛球比赛 英语交流课 班级读书会活动 寻回童真主题班会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4月感恩主题系列活动 等 我都用心的写了策划及活动总结。努力做到尽职尽责,该我做的我一定尽力把它做完做好。每一个活动同学响应都蛮好,表示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带给他们不一样的大学生活体验。但在班级的平时组织管理中,我可能花的心思精力就没那么多了,常有种“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姿态,忽略了班委之间除了分工之外还有合作。而在一方面,我想也不仅仅是只有我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利用幼儿记录布置环境, 创设观察氛围, 激发观察兴趣
兴趣是推动观察的动力, 有了动力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事物, 继而养成习惯。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其效果往往要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环境育人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一大特点。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列为重要的教育原则。孩子成长需要和谐的环境,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幼儿创设宽松舒适的环境。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具有显性和隐性。我们通常可以看到的是显性环境, 如整个墙面的设计、区域环境的装饰和整个教室空间环境的利用。不论是环境布置的材料还是环境布置的设计, 教师都应让幼儿参与其中。
基于环境在幼儿园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环境布置中应充分利用幼儿记录, 让墙饰成为展示幼儿记录的场所, 将记录与环境布置融为一体, 通过环境来诱发幼儿积极的观察行为, 使环境真正与幼儿互动起来。环境布置的材料以幼儿记录为主, 无形中, 教室里都是幼儿自己的记录。幼儿很自豪自己的作品被展示, 他们对观察结果的期望也使他们不断与记录对话, 在这种对话过程中, 幼儿观察和再观察的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利用幼儿记录布置环境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对幼儿起着强化、暗示的作用。它既可以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参照记录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 还可以激发幼儿在下次的活动中更加乐于观察和记录。
这里的观察氛围, 包括安全的心理氛围和开放的活动环境。安全的心理氛围是指教师和幼儿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教师应该创设一种可以让幼儿发表不同意见, 可以自由观察、自由记录的心理氛围, 错了也不要紧。教师的建议仅仅是建议, 幼儿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教师只有为幼儿创造了自由、和谐的心理氛围, 利用记录进行观察才能成为幼儿真正乐意追求的生活。创设与观察活动相适宜的开放的教育环境, 促使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动手、自己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二、变换不同方式进行记录, 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
观察兴趣的激发是容易的, 但观察兴趣的维持和上升为幼儿自觉行为及养成良好习惯是不容易的。变换不同方式进行记录, 是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的有效途径。所以, 在初次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后, 教师要与孩子们一起回顾记录, 以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兴趣变化、兴趣取向和观察力进展情况, 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进入中班后, 大部分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记录进行观察的能力。教师可以逐渐将重点放在“如何利用记录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上。教师可针对幼儿的不同能力、不同的观察内容, 活动进展的不同情况, 有计划、有目的地灵活变换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及时延续幼儿观察的行为, 使观察行为能按目标而持续, 进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将个人记录、小组记录与集体记录有机整合
个人记录是以个人的探索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以几个人共同实验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许多个人记录或几个小组记录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记录, 是由个人记录到集体记录的过程, 是经过许多个个体实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三种记录的用途和作用各不相同,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内容选用, 还可以将这三种有机整合,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使幼儿能够初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灵活运用猜想记录、观察记录和结果记录
猜想记录是幼儿就某个未知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或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充分的预测和猜想, 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为后面的验证提供具体形象的对比依据。观察记录是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将看到、听到以及感受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结果记录即观察、实验最终结果的记录。
未知的事物总是很容易吸引幼儿。所以, 在引导幼儿观察某一事物前, 既可以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做记录, 还可以让幼儿先对所观察事物进行猜想记录, 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记录。让幼儿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猜想并记录下来, 总是很有益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同时, 作为需要在观察中解决的问题, 也给幼儿的观察指定好了观察的目标。因此, 教师可同时运用几种不同的记录, 也可以只用一种, 具体使用情况, 应根据幼儿的观察能力及观察内容来确定。
三、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记录形式, 发展幼儿观察力
在科学活动中, 往往会涉及到幼儿对所观察、探索事物的一些认识, 幼儿也急于表现这种认识。当幼儿将自己的认识用各种不同的象征性语言, 如绘画、泥工、制作、构造等表达出来时, 就形成了幼儿记录。幼儿记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充分利用多种记录形式, 是发展幼儿观察力的关键。因为形式多样的记录既可以表达幼儿自己的观察、发现, 还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 从中再次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发展幼儿观察力。我们经常使用的幼儿记录有空白式、表格式、清单式、记录本形式、照片、泥工、纸工等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记录形式都适合于观察活动。对于幼儿来讲, 图像表现是一种比文字简单且清楚的沟通工具, 幼儿喜欢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因此, 教师在指导幼儿利用记录进行观察的过程中, 最好不要对幼儿的记录形式提出统一的要求, 而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记录形式, 幼儿的记录也应放置在便于取放的地方, 供幼儿随时翻阅, 以便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更好的发展幼儿观察力。
例如:在小班“自然角”的观察记录中, 我们可以请幼儿自由进行空白式记录, 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再拿着记录观察自然角里的植物。孩子们都发现了自己的记录没有顺序, 看起来很乱。于是大家一起想办法, 重新设计记录纸, 每一格作一次记录用, 这样就能清清楚楚地看了。在中班记录天气情况时, 有的幼儿想到自己的妈妈是做财会的, 整天画表。于是就想出了制表来记录天气情况, 记录的非常清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能力强的孩子就会独立地进行观察、记录, 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采取放弃的态度。作为教师, 应该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及时地进行指导, 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记录形式, 引导幼儿坚持记录, 发展幼儿观察力。
一、引导幼儿了解记录种类
首先要了解记录的种类,记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设疑记录
设疑记录也就是问题记录。每次开展科学活动,都要启发幼儿大胆记录相关问题。
2. 猜想记录
每次幼儿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讨论,引导幼儿猜想会怎么样,可以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
3. 观察记录
幼儿已经设疑、猜想,开始动手操作,探究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细心观察并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 结果记录
在设疑、提问、猜想、操作验证后,会得到一个科学真实的结果,将这个宝贵的验证结果记录下来是非常必要的。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记录方法
记录方法主要包括:
1. 粘贴记录
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关小图片,在幼儿需要记录时,只要选择合适的图片贴到相应位置就可以了。如《做蛋糕》活动,幼儿在尝试制做蛋糕过程中需要记录放几勺面粉,就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小勺子图片记录自己所放面粉的勺数。这种方法直观、形象,较适用中小班年龄较小的幼儿。
2. 色彩记录
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幼儿喜欢的颜色进行各种记录,如《幼儿园里的树都开花吗》,在做猜想记录时,可以利用颜色,把自己认为能开花的树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记录一目了然。
3. 线条、图形记录
这种记录方法主要是利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如“——”、“……”,图形“Δ”、“О”等做记录。如在观察《蜗牛喜欢吃什么》,做猜想记录时,可以在孩子自己认为是蜗牛爱吃的食物下面画“——”或“……”。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做结果记录时,便可在蜗牛爱吃的食物下画“Δ”或“О”,这种记录直观清晰,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幼儿。
4. 实物记录
这种记录方法便是直接将实物放入记录表格中。如《蜗牛的家》中记录蜗牛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便可把实验材料,像沙子、树叶、棉花,用小袋将这几种实物材料封好,别在表格中。
5. 绘画记录
这种方法就是用绘画的方法记录。探索活动中的发现,如《怎样让热水凉得慢》,便可把自己想的方法画下来,然后去一一验证,这种方法较适用于大班的幼儿。
6. 数(文)字记录
大(学前)班幼儿已具备了学前书写能力,简单的汉字、数字已经难不住他们,有一些记录可允许幼儿用这种方法记录。如《天气预报》中,最高温度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出现,通过测量和亲身感受,幼儿可用文字记录,填写上午、中午或下午便可以了。再如《天气预报统计表》可以用数字记录法来记录。
三、培养幼儿做记录时要注意的问题
记录时一定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自身能力及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教师要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录。老师帮助把关,这样既可发展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又可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让每个幼儿在记录的过程中富有个性的发展。
活动记录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1】
时间随着沙漏在紧张奔跑,一转眼,我们的实践------“关注台风,情系苍南”志愿服务也告一段落。
(1)万事开头难——记首站艰辛
7月10日上午9时,我们服务团,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基层促和谐,深入基层群众之中,开展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第一项活动“台风知识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
服务团在苍南先后走访了双台街、风池乡等地方人群发放了问卷,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本着安全第一的活动准则,各成员积极配合。
并且,我们还针对政府往年的抗台工作进行了调研,发现了相关工作的不足,盲点等等。
当然,人民群众还是十分肯定苍南政府的积极工作。
但是,由于刚开始我们团队没有很好地与当地居民委员会及居民做好沟通,导致在活动开始表现地十分艰难。
在印象之中有一位老人家不懂普通话,加之最近社区治安跟不上,怀疑我们是骗子。
并和邻居说,不要被我们蒙骗了。
幸好在我们耐心认真的解释在,他们才配合我们的工作。
(2)“你们真好!”-----坚强进社区
7月11日上午,我们服务团在双台街进行了本次实践的第二站----“坚强”进社区。
我们服务团一致被当地居民在灾难面前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精神所鼓
舞、感动。
他们在灾难面前所展现出来的精神也越发坚定了我们实践的信念。
特别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奶奶十分热情地讲述了她在近十年的抗台经历,从先前独自一人屋里排水、屋外清理到如今社区干部帮助救灾。
老人讲着讲着情不自禁的竖起来拇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抗灾水平以及居民自救能力的增强,更彰显了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和人民紧密联系的优良品质。
在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老奶奶激动地说“你们真好!”。
下午,我们在社区播放了抗台视屏,服务团成员和当地居民一同领略了抗台英雄的精神魅力。
在视屏中出现的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深深地镌刻在服务团各成员的脑海之中,大家坚信抗台英雄事迹将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成为一盏经久不息的明灯,指引服务团成员健康成长。
(3)“我们干得很好!’------抗台宣讲
7月12日,我们服务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站活动--------抗台宣讲。
上午8时许,在前期精心的准备下,服务团成员携带展板、横幅、问卷以及宣传手册来到了灵溪人民公园广场。
每个成员都有条不紊并略带紧张地进行今天的实践。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我们还没完全准备好,便吸引了大量居民陆陆续续来观看。
服务团各成员也各司其职,有的发放倡议书,有的则针对防台的医疗、卫生、健康向当地居民讲解抗台防疫知识及小技巧。
当他们得知我们是来自杭州的大学生特意来苍南做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居民十分感谢并给了我们许多很好的建议。
服务团宣讲员在和当地居民交流
过程中也不时发现群众的一些盲点和误区,并热情帮助居民端正抗台防台态度,提高抗台意识,减少经济损失。
看到他们满意离去,我们服务团每一个成员都感到十分欣喜。
十分高兴地,我们今天的优秀活动也吸引了苍南电视台的记者前来采访,他们也称赞我们杭州电子科大信息工程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做得一年比一年好!
今天的活动,服务团成员克服了种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给社会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我们干得十分非常好!
(4)“你们做的不错!”------专家访谈
7月13日,我们服务团一行开展了第四站活动——专家采访。
上午8时许,服务团一行先后访问了气象局、防汛抗旱指挥中心,我们服务团成员根据苍南台风多发这一实际状况向单位负责人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得到了专家们饶有耐心的详
细解答;服务团成员仔细聆听,不时记下要点,收获颇丰。
离去时,气象局和防汛抗旱指挥中心主任分别写表扬信赠与我们,服务团成员倍感自豪,大家一致认同一定要将后续工作做得更好,无愧于“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基层促和谐”这一主题,做时代骄子,弘扬时代精神。
一、活动名称:
国际象棋启蒙活动
二、活动时间:
4月16日14:30-17:00
四、活动地点:
******院*****校区A203室
五、活动目的:
国际象棋风靡世界,被列宁誉为“人类智慧的体操”。研究表明: 学习和对弈国际象棋的过程有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智力,有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能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抗挫能力、团队精神等心理素质。
下棋是一种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方式,通过下棋棋艺交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国际象棋启蒙活动,即能让社员了解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不同与差异,在不同中相互交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棋类规则。并进一步加强社员之间的沟通能力,在学习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与能力。
增加协会影响力和组织能力。
增强广大同学的兴趣爱好。
六、活动记录:
(一)主持人引导大家初步了解国际象棋:
了解国际象棋相关信息、文化背景,主持人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说了国际象棋文化背景及相关信息
(二)由国际象棋高手袁幕洁同学通过PPT及其解说向大家传授方法:
1、袁幕洁同学系统讲解了国际象棋文化,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2、袁幕洁同学系统讲解国际象棋下法规则:棋子、走棋和吃子、各种棋子的走法、吃子、将军、应将、将死、困毙,胜、负、和,和局术语介绍,特殊走法等等
3、简单解局:袁幕洁同学出一些简单小棋局让学习者回答,促进学习
(三)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提问:
1、下发器具、讲义,按规则进行实战学习
2、有疑问向教授者提出,不懂就问,交流非常热闹
(四)启蒙活动后比赛:
1、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2、小组交流赛,虽然刚刚入门,但谁都不示弱
3、赛出小组优秀学员
(五)活动后颁发奖品:
小组优秀学员凭借其成绩,获得纪念性小礼品,满载欢喜
******医学院大学生棋类协会
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幼儿的记录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对中大班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记录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总结出幼儿记录能力的培养三部曲:第一步:兴趣来引领;第二步:方法来支撑;第三步:方式来添彩。
一、兴趣来引领——尊重与鼓励,激发记录兴趣。
1.尊重幼儿的记录方式,增强幼儿记录的自信心。在幼儿记录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记录活动的进程,多问一问幼儿,了解幼儿的记录,在此基础上抓住契机启发引导幼儿观察、记录一些有价值的现象。同时,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孩子们的记录方式与成效不一样,这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幼儿的自主创造行为,让幼儿体验自己被人赏识的快乐情感,然后教师在和幼儿进一步的互动中,逐渐注入有意引导,这样的尊重使孩子情绪愉悦,自然接受教师的引导,从而提升记录质量。
2.鼓励幼儿的记录行为,调动幼儿记录的主动性。幼儿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记录方式有很大差异,尤其是一些胆小的幼儿,虽然有自己的思考,但往往缺乏自信心,他们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幼儿的记录常常带有无意性与自发性,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发现幼儿的无意记录并把它转化为幼儿的有意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常常带着童心看待孩子们的一举一动,自觉接纳幼儿的自发性记录行为,多多鼓励与赞赏,并及时为他们的记录提供展示的平台,使记录成为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
二、方法来支撑——循序渐进学习记录方法。
记录活动要求幼儿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幼儿在思考中学习记录,在记录中学会思考。在组织幼儿进行记录时,在尊重幼儿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并根据不同的内容帮助幼儿掌握记录的技能,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1.用图画记录发现。科学活动中很多答案、结论都是孩子们通过实验后获得的,但有时候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因此往往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只把发现的现象记一记,没有真正领悟其奥秘,也许很快地就会把这些现象忘记,这样不利于孩子们对这些现象的思考和进一步的探究。于是我尝试利用图画的形式,引导幼儿将实验中的现象记录下来,这样孩子们可以在记录的过程中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思考和验证。让幼儿用图画表达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有助于幼儿自我建构科学知识和经验,促进幼儿更细致地观察与更认真地思考,使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系统化,绘画记录使实验过程更形象、直观,记录方式也更个性化。
2.用图符记录现象。当幼儿对记录什么、怎么样记录有了明确的认识及对记录的能力有所提高后,就引导幼儿从图画的记录逐步向符号记录发展。为了弥补从图画到符号的跳跃的不足,我们让幼儿采用图画符号相结合的记录方式,指导孩子们在不脱离图画的基础上加上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和现象,从而逐步帮助幼儿掌握记录方法。通过图符的记录方式,实现由形象逐步向抽象的转化,获得更多的视角和记录方法,了解更多的观点和不同的发现,促进幼儿在记录技能和思维广度、深度方面的发展。
3.用符号记录变化。当幼儿用图符形式记录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大班幼儿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开始符号记录的尝试。孩子们边记录边思考各种记录的方式,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提高幼儿观察的有效性。
三、方式来添彩——灵活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科学活动中常采用的记录的记录方式一般有三种:教师记录、个人记录和小组记录。
1.教师记录:在幼儿发表自己观察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记录幼儿的交流,小班幼儿可采用这种集体交流、教师记录的方法。
2.个人记录:以个人的探索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在以个人记录方式的科学活动中要鼓励孩子尝试用语言、符号、图解等方式记录自己在活动中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果。在充分的实验的基础下能将操作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简单表述操作过程。中班幼儿开始比较多地接触有记录要求的探究性的科学活动,操作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使个体记录成为可能。
3.小组记录:以几个人共同试验为基础的合作记录。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用多种方式交流,愿意与同伴分享探索过程和结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幼儿与同伴交流经验,学习借鉴他人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方法。大班幼儿的社会性进一步增强,有了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小组记录就成为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同时,为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提高幼儿对于记录活动的兴趣,让大班幼儿自己设计表格进行记录和交流是一种好办法。
【双拥工作活动记录】推荐阅读:
八一双拥工作慰问活动方案11-30
社区双拥宣传活动方案07-13
街道开展双拥慰问活动总结11-29
编办双拥工作计划07-22
双拥工作计划最全10-04
社区创卫工作活动记录09-22
双拥宣传工作总结12-18
双拥思想工作总结01-01
消防大队双拥工作汇报07-26
发改双拥工作总结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