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管理办法规定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冷却水管理办法规定(推荐10篇)

冷却水管理办法规定 篇1

1.冷却塔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进风侧距建筑物应大于1000mm,

2.冷却塔与基础预埋件应连接牢固,连接件应采用热镀锌或不锈钢螺栓,其紫固力应一致,均匀,

3.冷却塔安装应水平,单台冷却塔安装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均为2/1000。同一冷却水系统的多台冷却塔安装时,各台冷却塔的水面高度应一致,高差不应大于30mm。

4.冷却塔的积水盘应无渗漏,布水器应布水均匀。

5.冷却塔的风机叶片端部与塔体四周的径向间隙应均匀。对于可调整角度的叶片,角度应一致。

冷却水管理办法规定 篇2

关键词:冷却水系统,冷却塔,方法

由于空调冷却水系统的结垢, 腐蚀和藻类滋生不是在短期内形成的。也不会在短期内对系统有破坏性的影响, 所以往往得不到运行人员的重视。

1 冷却水的处理方法和物理法

化学法:必须在冷却水中加入阻垢剂、缓蚀剂、杀菌灭藻剂及配套清洗剂, 从而形成了冷却水的全套水处理技术。

加药处理法:加入适量固态晶体硅酸盐被膜缓蚀剂, 但要注意, 不同的被膜剂要求有不同的溶解温度。如水温过低, 被膜缓蚀剂的溶解不好, 就会影响它的作用。

物理方法:有磁力法、电解法、超声法、静电法、电解法、能抑制水垢的附着。但除垢不彻底还有点解孔蚀的危险, 用静电法除了防垢和溶垢外还有明显杀菌灭藻的效能。

2 冷却水系统的管道布置

由于系统是开式的、很容易使空气混入水中, 进入水泵并压入管道中, 引起严重的水锤致使水泵出水管及管件损坏, 所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冷却塔并联使用时, 管道阻力平衡, 冷却塔与泵的距离不能太远。泵应布置在冷水机组的前边。泵应做成自灌式, 避免泵的吸上管上下翻弯。另外。冷却泵、冷水机组、冷却塔应一一对应, 以便调节和流量平衡, 如果不能实现上述控制时, 应采用自动控制系统, 冷却塔的进出口均设电磁阀。

选择冷却塔时、注意产品的性能参数与产品实际性能的差距, 其中包括气象条件与产品测试条件不同因素, 可采用较大些的余量系数。冷却塔一般安装在高层建筑群房屋面, 应考虑冷却塔的吸风距离、放火、噪声、漂雾等问题。

选择冷却水泵时要根据冷却水系统的循环阻力, 输水高差及自由水头决定, 水泵的流量应按校核后的冷水温度差决定, 多台泵并联工作, 要按校核后的冷水温度决定, 多台泵并联曲线进行计算和校核, 不能盲目按台数进行水量叠加。

解读《游艇安全管理规定》 篇3

游艇业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全球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美元,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就拥有一艘游艇。挪威、新西兰等地更高达每8人拥有一艘。专业人士认为,当地区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就开始萌芽了,这也印证了我国目前游艇业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法规主要是针对营运船舶来制定的,很多规定对游艇安全监管不适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游艇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按照游艇的特性,制定包括游艇的登记、检验、航行规则和游艇驾驶员的培训、考试以及游艇俱乐部的运作模式等内容的管理制度。游艇安全监管和立法的原则:

游艇作为一种私人性质的、非营运用途的休闲船舶,主要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商务接待等,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建造风格上追求个性化,不参与公共交通运输,如果完全套用营运船舶的管理理念来管理游艇,会阻碍其健康发展。

游艇不同于营运船舶,除了遵守国际避碰规则外,其它国际海事公约,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大多对它不适用,属于非公约船,因此国际上缺少一致的标准和规范。在登记和检验制度上,有的国家不需要检验,有的需要检验但不需要登记,甚至有的完全不需要登记和检验;在游艇驾驶员的配备要求上,有的由主管机关主导培训、考试、发证,有的完全由行业协会承担培训、考试、发证工作,各国的要求和做法各不相同,但共同点都是实行较宽松的管理。因此对游艇的管理,一方面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在现行海事法律、法规框架下,借鉴国外游艇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除必须严格遵守航行规则外,应当简化游艇的登记、检验手续,对游艇驾驶员不能按照《船员条例》的要求进行注册管理,不实行船舶签证、安全检查和安全配员制度,建立一个宽松的、有利于游艇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

结合国外游艇管理经验,审视我国游艇管理现状,《规定》中对游艇安全监管和立法坚持以下原则:

(一)保障游艇安全与促进游艇业健康发展相结合;

(二)游艇自身安全与公共安全兼顾;

(三)实施有利于保障游艇安全的特殊管理制度的;

(四)实行海事管理机构监管、游艇业主自主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游艇的定义和《规定》的适用范围:

明确游艇的内涵十分重要。在起草《规定》的过程中,我们对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游艇定义进行了研究。加拿大航运条例规定,游艇系指仅用于个人娱乐而非商业目的船艇。新西兰有关法律规定,游艇系指仅用于船东娱乐或作为船东住所的,且不被用于出租或取得报酬的船舶。香港商船(游艇)规例中规定,游艇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小轮、私人游艇、充气式船只、中式帆船、西式中国帆船或其他船只:1、已装备或者载有引擎。或设计为可装设或载有引擎,藉以使该船只能靠机械设备推进;2、纯为游乐而拥有或使用的;3、并非为收取租金或报酬而出租(根据租船协议和租购协议的条款租出者除外)。

结合有关国家或者地区对游艇的定义,《规定》将游艇定义为:“本规定所称的‘游艇’,是指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身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考虑到游艇俱乐部所有提供给会员使用的船艇,游艇使用人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非盈利活动,也属于《办法》所称的“游艇”。

在起草《规定》过程中,曾经有一种观点,建议将游艇界定在长度20米以下、乘员定额12人以下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的一律按照营业性客船进行管理。因游艇在检验、登记、签证、船舶配员等安全管理上较营业性客船宽松,采取这一限制措施有利于防止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但是大多数游艇业主、游艇制造商、销售商以及有些主管部门对这一限制措施表示了不同意见,因为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家都不会生产和购买超过限定长度的游艇,导致游艇向中小型规模发展,这与促进游艇业健康发展的立法初衷不协调。同时,考虑到乘员定额12人以上的游艇,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所以《规定》规定,“乘员定额12人以上的游艇,按照客船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游艇的检验和登记:

第二章检验、登记

第四条游艇应当经船舶检验机构按照交通运输部批准或者认可的游艇检验规定和规范进行检验,并取得相应的船舶检验证书后方可使用。

第五条游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船舶检验机构申请附加检验:

(一)发生事故,影响游艇适航性能的;

(二)改变游艇检验证书所限定类别的;

(三)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证书失效的;

(四)游艇所有人变更、船名变更或者船籍港变更的;

(五)游艇结构或者重要的安全、防污染设施、设备发生改变的。

第六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航行、停泊的游艇,应当取得船舶国籍证书。未持有船舶国籍证书的游艇,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航行、停泊。

申请办理船舶国籍登记,游艇所有人应当持有船舶检验证书和所有权证书,由海事管理机构审核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国籍证书》。

长度小于5米的游艇的国籍登记,参照前款的规定办理。

游艇作为非公约船舶,没有专门针对它的统一安全和防污染要求,其检验管理由各国国内法规定。有些国家和地区对游艇管理比较严格,如欧盟和英国。有些国家和地区对游艇管理比较宽松,如加拿大、新西兰。

在欧盟,2003年出台了2003/44/EC指令,要求无论是本地制造还是进口欧盟的游艇(主要对1998年以后制造或进入欧盟的船舶),长度在2.5~24米之间的,其设计和建造必须符合指令要求。经检验符合指令标准的贴CE标志。在英国,其《大型游艇法》出台后,要求新大型游艇从设计阶段就将如何符合该法考虑在内。对于已建成的游艇,通过改造也要符合该法要求。

在加拿大,游艇作为小船的一种,主要由《小船法规》规定,其他法规如《碰撞法》及《运输法》中也有涉及。《小船法规》第3、4、5、6条,要求游艇配备救生、安全设备、航行设备等。对这些设备的检验不是强制的,游艇主可自愿申请检验,经检验合格的贴标。该标不具有法律效力,仅能证明在检查时,船舶的安全设备符合相关要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游艇管理法规仅要求150GT以上,载客60人以上及形态比较怪异的游艇必须申请检验,检验内容主要是安全设备。而新西兰则不对游艇进行检验。

不难看出,游艇检验的宽严是各国对本国游艇业管理方针的体现,游艇检验的项目和程度应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也取决于各国游艇管理的方针。

我国游艇检验管理立法也应立足国情。目前,我国游

艇业尚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游艇制造还是使用都不够成熟,现阶段对游艇检验管理不宜过于宽松,以免影响游艇自身及公共安全;同时,也不能过于严苛,以免影响游艇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规定》在游艇检验方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游艇应当经船舶检验机构按照交通运输部批准或者认可的游艇检验规定和规范进行检验,并取得相应的船舶检验证书后方可使用;二是游艇应当申请附加检验。

关于游艇的登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游艇的登记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要求登记,有的则不要求登记,即便是要求登记的,一般情况下也不要求提供游艇检验证书。在香港,船舶注册登记与牌照申请是可以分开进行的。领取牌照是法定要求:无论营业性质还是非营业性质的船舶,只要在香港水域活动而非临时靠港都需要取得牌照,但只有具有香港身份证的个人或香港公司方可申请。申领牌照手续比较简单,只需填写“游乐船只牌照申请书”,提供船长、颜色、厂商名称等船舶概况即可,无需提供技术证明。对特殊游艇,即150GT以上,载客60人以上及形态比较怪异的游艇必须申请检验后方可发牌照。船舶注册登记是自愿的:经过注册登记确认所有权的船舶可挂香港旗航行,同时有物权证明的性质,注册对申请人没有限制。在新西兰,政府不要求游艇进行登记,一艘新的游艇应有一份Coastguard与船舶工业协会签发的安全证书,而所谓的安全证书实质上相当于游艇出厂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通常游艇主均会参加一个游艇俱乐部,并自觉到Coastguard或找验船师对游艇及其设备进行定期检验。

我国对游艇登记,采用基本等同于商船的管理制度。

游艇操作人员的管理:

第三章游艇操作人员培训、考试和发证

第七条游艇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门的培训、考试,具备与驾驶的游艇、航行的水域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水上消防、救生和应急反应的基本要求,取得海事管理机构颁发的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

未取得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的人员不得驾驶游艇。

第八条 申请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年满18周岁、未满60周岁;

(二)视力、色觉、听力、口头表达、肢体健康等符合航行安全的要求;

(三)通过规定的游艇操作人员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第九条 申请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的,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授权的海事管理机构组织的考试。

申请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的,应到培训或者考试所在地的海事管理机构办理,并提交申请书以及证明其符合发证条件的有关材料。

经过海事管理机构审核符合发证条件的,发给有效期为5年的相应类别的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

第十条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的类别分为海上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和内河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

第十一条持有海船、内河船舶的船长、驾驶员适任证书或者引航员适任证书的人员,按照游艇操作人员考试大纲的规定,通过相应的实际操作培训。可以分别取得海上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和内河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

第十二条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的有效期不足6个月时,持证人应当向原发证海事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换证手续。符合换证条件中有关要求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给予换发同类别的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

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丢失或者损坏的,可以按照规定程序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补发。

第十三条依法设立的从事游艇操作人员培训的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船员培训管理规定的要求,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批准。

不同的国家对游艇操作人员的要求也不一样。

加拿大1999年《游艇操作人员适任管理法规》颁布之后,新出现的游艇操作人员均须通过考试取得证书。加拿大游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和发证均由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机构要经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对其授课、考试及发证过程进行评估。在香港,游艇操作员由香港海事处认可的机构进行培训,相关人员可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也可参加海事处组织的考试,考试合格后,向海事处申请签发《游艇船长(轮机员)证书》。新西兰海事局未对操作员证书做法定要求,仅要求艇上有一人履行船长职责并具有良好“船艺”即可。英国按船舶大小对游艇操作人员职位作了分类要求。乘员定额12人以上的游艇,视为客船,要求按照商船配备船员。乘员定额12人以下的游艇,若长度在24米以上且80GT以上3000GT以下,要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分别配备甲板部和轮机部的人员;对小于24米或者80GT的船舶在配员上没有强制要求。

《规定》对游艇操作人员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游艇操作人员不是职业船员,不需按照《船员条例》的规定进行注册管理,只需要取得操作证书(类似于船员管理中的适任证书);另一方面,游艇操作人员应当接受培训、考试,取得游艇操作人员证书,方可上船。在培训、考试科目上,有别于营运船舶,特别是不需要掌握货物配载等方面的要求。

游艇俱乐部的管理:

冷却水管理办法规定 篇4

[成都市中心城区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规划管理补充规定(试行)]

发布时间:-5-8 信息来源: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文字〖 大 中 小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按照市委市政府“立城优城”战略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是指以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商业、办公、酒店、会议会展、文化娱乐、体育等城市功能)为主导,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城市功能组成,以轨道交通节点为支撑,最终形成的一个由建筑空间、内部功能、交通流线相互有机结合的具备较大建设规模的建筑单体或建筑群。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的规划选址和建筑设计,本市其余区(市)县范围内的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选址和规模

第四条 规划选址应同时符合如下要求:

(一)应临近轨道交通站点;

(二)应临两条(含两条)以上道路;

临两条道路时,其中至少一条道路的规划宽度应为40米(含40米)以上;临三条道路时,其中至少两条道路的规划宽度应为25米(含25米)以上;临四条(含四条)以上道路时,其中至少一条道路的规划宽度应为25米(含25米)以上;

(三)应符合《成都市中心城区大型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的要求。

第五条 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二环路以内的,不宜小于15万平方米;

(二)二环路以外的,不宜小于30万平方米。

第三章 城市功能

第六条 应由商业、办公、酒店、会议会展、文化娱乐、体育、交通、住宅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城市功能组成;

除住宅外,应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城市功能作为项目的主导城市功能,形成具有特色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如商业综合体、酒店综合体、会展综合体等;

主导城市功能的建筑面积应不小于总建筑面积的25%。

第七条 规划用地性质应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兼容住宅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兼容住宅用地,可兼容的住宅建筑容积率与总容积率的比例应不大于30%。

第八条 公共交通设施应引入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例如轨道交通站点、公交首末站、出租车乘降点等。

第四章 规划控制

第九条 总容积率应满足道路交通承载能力,道路交通承载能力评估办法另行制定;

建筑密度以方案合理性进行确定。

第十条 建筑后退规划宽度40米(含40米)以上道路红线的距离应不小于10.0米,后退空间作为人行通道或集散广场,不得用于停车;

地下室机动车入口坡道地面起坡点后退规划宽度30米(含30米)以上道路红线的距离应不小于20.0米,后退其余道路红线的距离应不小于15.0米。

项目用地范围内新增道路时,其用地面积可纳入规划指标计算,建筑后退新增道路红线的距离应不小于5.0米。

第十一条 机动车入口闸口与道路上机动车开口之间的内部通道长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不大于30万平方米的,应不小于60米;

(二)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大于30万平方米的,应不小于90米。

第十二条 项目应为公交首末站的设置提供条件,公交首末站设置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应在项目用地范围内设置公交车停车位及配套用房; 公交车停车位应按12米公交车规格进行控制,配套用房应临近公交车停车区进行设置;

(二)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万平方米的,公交车停车位应不小于6个,配套用房的建筑面积应不小于20平方米;

(三)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大于20万平方米的,公交车停车位应每增加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时增加1个,配套用房的建筑面积应每增加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时增加5.0平方米;

增加的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不足5.0万平方米时应按5.0万平方米进行计算。

第十三条 应在项目用地范围内设置出租车乘降点,出租车乘降点的.停车位应不小于4个。

第十四条 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大于30万平方米的,应在项目用地范围内设置专用变电站。

第十五条 鼓励形成完整的公共空间和立体街道系统; 项目地下空间应与地铁站相互连通;

货物集散空间应设置于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占用市政道路。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规定为《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补充部分,有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其余应符合《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相关要求。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成都市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两年。

[成都市建筑形态规划管理补充规定(试行)]

发布时间:2011-4-19 信息来源: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文字〖 大 中 小 〗

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理念,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建筑形态、提升城市建筑品质,形成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对建筑形态规划管理补充规定如下:

一、建筑轮廓

用地规模在 3 公顷以上的住宅、公建类高层建筑项目应依托城市开敞空间和主要道路,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疏密有致的城市轮廓。

(一)建筑高度

建设项目在建设用地中宜以一幢(组)较高建筑形成空间制高点,较高建筑与周边建筑的高差比不宜小于 25 %,面向城市开敞空间和主要道路形成高低错落的天际轮廓与纵深的空间层次。

(二)屋顶

1 .多层住宅建筑屋顶应采用坡屋顶形式,多层公共建筑屋顶宜作适当处理,丰富建筑特色,提高建筑品质。

2 .高层建筑屋顶形式是城市轮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貌协调的基础上,屋顶应作适当造型处理,电梯房、设备房、楼梯间等屋顶建构筑物应进行美化或遮挡处理,形成丰富的建筑天际线。

3 .高层建筑屋顶宜进行夜景造明设计,采用适当的照明方式展现建筑的轮廓与特色。

4 .因为特殊原因不能按上述要求处理时,可以组织专家论证其屋顶形式合理性。专家论证结论作为方案审查的参考依据。

(三)为鼓励建设项目形成高低错落的城市轮廓,对《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补充规定如下:

1 .住宅用地、住宅兼容公共设施用地总建筑密度可在《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8 )》第 2.2.2 条、第 2.2.3 条基础上适当提高,最大增加值不超过 5 %且总建筑密度上限为 30 %,住宅建筑密度不增加。

2 .住宅用地自动兼容公共设施的比例可适当增加,自动兼容公共设施比例最高不超过 20 %。

3 .纯商业建筑、商业综合体裙房部分总建筑密度在满足建筑退界、建筑间距以及有关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可以方案合理性确定。

二、建筑外观

(一)总体要求

建筑外观应体现多样化,可采用组群布局方式,通过建筑组群之间材质、色彩、形态、立面处理上的区别,形成丰富多样的建筑形态。

(二)建筑立面

1 .临规划宽度 30 米(含 30 米 )以上道路的住宅建筑外立面在符合《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8 )》第 5.0.10 条公建化立面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建筑外立面不应设置外凸悬挑式阳台。

2 .建筑立面各种标识、店招、空调外机位及各种管道应结合立面统一设计并预设位置。

3 .外墙材料

建筑外墙宜采用石材、环保复合材料、玻璃、金属等高品质的装饰材料展现建筑的品质感,严禁使用劣质、非环保外墙材料。

(三)多方案比选

下列建设项目需提交由至少两家国内外知名规划建筑设计机构设计的不少于三个设计方案,并应进行专家论证比选。

1 .总建筑面积大于 5 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项目(办公、商业、酒店等)。

2 .市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场馆、交通枢纽等项目。

三、人性化空间

建设项目环境营造应体现以人为本,提升城市建筑品质,形成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一)临规划商业街两侧的建筑宜设置近人尺度的骑楼、檐廊、挑檐、挑廊等人性化过渡空间。

(二)公建项目后退道路空间宜对地面铺装、花池小品、城市设施(座椅、树池、垃圾桶等)、人行道等进行整体景观设计,形成开放性、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三)商业建筑项目临规划商业街不得设置围墙,商务建筑(办公楼、酒店等)临城市道路不宜设置围墙,可采用绿化、水景等景观方式界定空间;住宅、学校、幼儿园等需要明确空间界限的项目,应采用透空栏杆、绿篱、通透式围墙等形式。

(四)临街商业用房不得设置封闭式卷帘门。

四、未办理规划条件的建设项目,应充分论证建筑空间形态与规划指标的对应关系,合理确定规划指标,并按照上述规定在建设项目规划条件中明确相关要求;已办理规划条件(含拍卖地块)尚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宜按上述规定优化建筑方案。

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规定 篇5

各科室:

为规范我院医师多点执业行为,加强医师队伍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同时兼顾到医疗人才资源的共享,结合本院情况,现特制定以下规定:

1、我院在职医师应将主要工作时间和精力放在本院,确保本院医疗业务的完成,不得申请多点执业。

2、多点执业的医师申请:现仍在医院上班且具有副高以上医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返聘专家。

3本院返聘医生需经医院同意后方可多点执业,同时需与多点执业的聘用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和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确定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时间等具体事项,并在医务科备案。

4、未经批准多点从事医疗执业活动的医师,违规者将按照《执业医师法》及有关规定处理。

5、医师依据有关规定调遣到其他医疗机构(如支农等)开展诊疗活动的,不属本管理范围。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二十三、厦中医〔2012〕19号厦门市中医院关于修订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

近几年,我院术科得到较大发展,为了确保重大手术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重大手术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现将我院《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修订印发给你们,请相关科室遵照执行。附:《厦门市中医院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冷却水管理办法规定 篇6

一、部门正职以上人员出差,可乘坐飞机。

二、部门副职以下(含副职)人员出差,单程连续乘其它交通工具至少需要16小时方能到达目的地者,可乘坐飞机。

三、部门副职以下(含副职)人员出差,因特殊情况,需乘飞机者,应事先报请主管财务工作的总公司领导审批。

北京率先出台微博管理规定 篇7

不注册真实身份信息就不能发言

微博这两年的热闹劲儿让不少“微博控”大呼过瘾,“郭美美事件”、“微博打拐”等热点让微博慢慢演化为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民生以及信息传播的有效平台。但在另一方面,微博里也出现了传播谣言、买卖“粉丝”、利用网络欺诈等突出的弊端。

北京是微博发展的重点地区,为了给博友们建立一个诚信、健康的信息平台,《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后简称《规定》)制定出台,并于12月16日正式实施。其中最让人关注的是,微博将实施实名制,形式为“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就相关问题,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新闻发言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科技生活》:《规定》提出实施微博实名制,具体如何执行?

发言人:任何组织和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信息,不能用虚假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实施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有关规定。简单来说,就是想用微博发布或转发信息,就必须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不然不能使用发言功能。如果仅仅是浏览信息的用户,《规定》中没有作出限制性规定。

当然,微博实名制只是让博友在提交网站注册信息时填写真实身份,但微博昵称可以自愿选择,通俗地说,就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科技生活》:对实名注册微博的用户信息,《规定》如何保护?

发言人:开展微博服务的网站,应该想方设法保护博友们的个人信息安全,落实技术安全防控措施,严禁泄露用户信息。不能制造虚假的微博用户,不能买卖“粉丝”。

另外,按照真实身份信息注册流程,博友的个人信息,是向国家有关机关指定的机构注册,获得认证标识后,再使用该标识在网站注册账号。

《科技生活》:对已开展微博服务的网站以及已开设微博账号的用户如何执行呢?

发言人:本规定公布前已开展微博服务的网站,应当自《规定》公布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相关条例,向市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申办有关手续,并对现有用户进行规范。

《科技生活》:《规定》公布施行是否会限制微博的发展?

发言人:《规定》不但不会限制微博客服务的发展,还将有助于微博客网站树立企业品牌,提高服务质量,让博友们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然而这两年来,以微博服务为代表的互联网新业务发展迅速。微博在反映民意、汇聚民智,信息传播、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微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等突出问题,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公众利益,引起网站、用户和公众的不满,社会各方强烈呼吁加强互联网诚信建设,规范微博客服务管理,保障互联网健康发展。于是,才有了《规定》的诞生。

从微博发展来看,在注重服务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当重视社会效益,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保证信息服务质量。

安全措施费管理办法最新规定 篇8

本规定为项目部内部强制性管理规定,各单位必须认真遵照执行。 项目财务部负责本规定的实施控制管理。

设备材料部门应为安全措施的实施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材料(设备)和相关见证资料(包括产品质量合格证、监督检验合格证明等)。并应对材料(设备)的登记、发放、使用、保管、维护进行系统管理。

劳资部门应为安全措施费用的实施提供符合作业条件的人员,并做好新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经营预算部门应为安全费用措施计划的费用进行核定。

施工管理部门应为安全措施的实施提供符合安全施工条件的施工组织保障。

技术部门应为安全措施的落实提供技术保障。

质量安全部门应对安全措施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并对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评价。

财会部门应依据安措资金计划积极落实和安排资金,确保安全措施费用的落实。

安全措施费用投入原则上应按照施工产值的进度合理分配使用,财务会计部门在归集时属于可以直接明确的支出统一在“工程施工——其他直接费”子项中设三级明细科目“安全措施费”单独反映,不能直接明确的费用支出

在“制造费用”下设明细科目“安全措施费”列示,以便统计,检查、监督费用实际支出情况,并按季编制“安全生产费用表”。

各项目施工队应将安全措施费的使用情况通过建立明细台帐进行管理。 项目部经理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本项目的安全措施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计划完成后填写实施验收单由安全部门确认。

主管领导在审核时,要严格按照安全措施费用列支范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仔细审核各职能部门报批的原始票据、报表,并签暑“同意列为安全投入费用”等字样,要防止和杜绝安全措施费用与正常的施工生产费用混列、串列及挪用、滥用、少用。

项目安全部门应定期会同财务等相关部门对安全措施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建设项目安全措施费用投入总额不得低于工程直接费的1.5%,发生时按实际支出金额计入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或费用项目中。 安全措施费用投入范围界定

一.项目安全措施费用范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文明施工,主要包括:

a) “五牌一图”、现场分区标识牌及标语牌。

b) 大门设置、现场围档及宣传。

c) 现场公用场地及道路清扫。

d) 当地政府及业主对现场环境有绿化要求的项目。

e) 现场厕所清扫,垃圾容器设施及集中清理外运。

f) 大门值班及重点特殊区域的值班。

g) 相关证件办理。(注明名细) 2. 安全技术主要包括:

a) 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等传动部分为安全增设的安全防护装置及自动开关。

b) 碎片、屑末、液体飞出及有裸露导电体等处所安设的防护装置。 c) 提升机械和起重机械上的各种防护装置及保险装置(如安全卡、安全钩、安全门、限位器、限制器、安全制动器等)。

d) 锅炉、受压容器、压缩机及各种有爆炸危险的保险装置。 e) 施工现场和操作过程中为安全而设置的信号装置。

f) 电器设备防护装置(如三相五线电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等)。 g) 为安全而设置的低压照明设备。

h) 在生产区域内危险处所装置的安全标志、信号和防护设施。 i) 在工人可能到达的洞口、临边、坑口、沟边等安设的防护设施。

j) 在生产区域内,工人经常过往的地点,为安全设置的通道防护棚。 k) 紧急情况专用的消防器材和救援器材,如消防设施、报警设施。

l) 作业超过2m防止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而设置的防护装置,如安全网、护栏等。

m) 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及装备。

n) 应急救援所必须的其它设备、设施等。 3. 工业卫生

a) 在容器内作业所设置的通风换气装置。

b) 为消除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设置的除尘设备、防尘设施及呼吸保护设备。

c) 为消除或减轻工作中的噪音及震动的设施,如听觉保护器。

d) 为防止辐射危害而设置的隔离设施。

e) 为改善和保证职工在工作中指定的钦水或吸烟场所而采取的设施。

f) 从事高处、高温及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检查。

g) 高温委节防暑降温的措施。

h) 为现场准备的应急药品。

i) 工伤保险、意外保险、特殊工种特种保险支出等。 4. 宣传教育

a) 编印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的参考书、刊物、宣传画、标语、音像制品。

b) 安全教育、培训及座谈会等。

c) 安全布告栏、事故/2时统计板等设施的支出。

d) 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环境检测、检验所需的工具、仪器等。 二.运行和实施

1. 项目安全措施费用由技术部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提出,由HSE管理部汇总编制,由总工审核。项目部经理予以批准实施。

2. 各施工项目开工前应编制安全措施费用计划和物资保证计划。其编制原则、编制依据、编制要求见质量安全部《安保计划编制管理规定》和《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

3. 各类安全措施费用计划的审批程序

a) 项目开工前编制安全措施费用总体使用计划(见附表一),按表中程序批准后实施。

b) 分部分项工程作业前,各施工单位在项目统一部置后编制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措施费用使用计划(见附表二),按表中程序批准后实施。

4. 因工程实际需要,变更已经过批准的安全措施费用计划,相关施工单位需出具设计变更,施工方案调整等相关见证材料。

5. 施工单位安全措施费用的运行和实施应当向项目经理负责;施工单位服从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费用的统一管理。

6.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安全措施费用的工作全面负责,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措施费用保障制度,明确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措施费用方面应负的责任和应做的事项,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冷却水管理办法规定 篇9

高中“大班额”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一些教学质量较好的高中,班级人数超标现象尤为突出。据记者了解,在区内某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里,其设置的所谓“重点班”人数达80多人,教室内十分拥挤,连教室后门都难以打开。有家长表示,如今大家都想方设法往好的班级“挤”,班级人数多不足为奇。

班级人数过多,不但存在安全隐患,教育教学质量也难以保障;分设“重点班”,违背了公平教育的理念,不利于均衡教育资源。为此,新出台的《高中管理规定》明令禁止这些办学行为,规定高中学校“要均衡编班,不得设重点班,严格控制班额,每班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5人”。

如今,在校教师私下参与有偿家教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已出台了多个文件禁止这一行为,《高中管理规定》也着重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不得组织学生接受有偿家教”。而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高中管理规定》提出了多种途径:把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举措,着重强调加强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落实听课制度,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年级组、学科组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同时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不得单纯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不得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奖惩教师的唯一标准。

高中阶段因为面临高考压力,许多高中生疏于锻炼是不争的事实,不少学校和老师对此都未能足够重视,忽略学生的身心健康。新出台的《高中管理规定》重视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安排早操、课间操,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提议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校运会。

在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方面,《高中管理规定》提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做到持证上岗;建立心理辅导室,每周定时对学生开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做好对有心理问题和障碍的学生的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高中管理规定》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的规定,学校应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对于问题学生,《高中管理规定》指出“要以教育为主”,对于因为严重违反纪律而被处分的学生,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申诉权利,要建立处分学生的听证、申诉和复议等工作制度。

此外,严禁无关机动车辆及人员进入校园,严禁在校园内和校门口摆设摊点,严禁在校园内取土、采石、燃放鞭炮和放养家禽牲畜等校园安全管理规定也引起了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区内一所普通高中的校长表示,《高中管理规定》的出台,对于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解决当前某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问题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冷却水管理办法规定 篇10

摘要:本文从基础理论、机构职能、归档工作、保管工作、销毁要求、监督管理与服务利用七个方面,对涉及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的三份部门规章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深刻理解、科学解读和全面贯彻新文件精神,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加规范的指导。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档案法规比较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department regulations related to archive management of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mapping from seven perspectives, namely basic theories, institutional functions, filing, storage, de? struction requirements, supervision, service and uti? lization.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an in- depth, scientific and all- around understanding and imple? ment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new document, and can provide more standard guidance for archive management of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map? ping.

Keywords: Archives of the geographic informa? tion mapping; Archive regulation; Comparative re? search

2015年3月5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施行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以下非原文引用时,简称测绘档案工作)的最新规范性文件《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同时,《测绘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 1988年旧《规定》)和《测绘科技档案建档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1993年旧《规定》)被废止。新《规定》共有七章三十五条,1988年旧《规定》共有六章三十五条,1993年旧《规定》是专门针对建档工作而出台的文件,共有十八条。通过深入比较分析三份新旧文件的异同,有助于深刻理解、科学解读和全面贯彻新文件精神。

一、基础理论比较

(一)制定依据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新《规定》第一条指出:“为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真实、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下简称《测绘法》)等法律,制定本规定。”1988年旧《规定》第一条指出:“为了加强测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测绘科学技术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务院批准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结合测绘行业情况,制定本规定。”

新《规定》删除1988年旧《规定》中所依据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改用依据《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可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测绘法》比国务院批准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依据我国法律体系中上位法高于下位法,后者不得与前者相抵触的原则,此举既能为新《规定》的制定提供更加规范的指导,又能进一步贯彻《测绘法》的精神,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二)概念表述更加具体化、专业化

新《规定》第二条强调“本规定所称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是指在从事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数据、图件、电子文件、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相较1988年旧《规定》,新《规定》把“测绘科学技术档案”改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扩大了主体范围,使表述更加完整规范。同时,载体和形式方面增加了“电子文件”这一重要形态。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应当进入《档案法》是档案界一直研究的问题,新《规定》把“电子文件”纳入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更为我国《档案法》的第二轮修订提供了借鉴。

新《规定》第三条指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主要包括:(一)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档案;(二)基础测绘项目档案;(三)地理国情监测(普查)档案;(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档案;(五)测绘成果与地理信息应用档案;(六)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档案;(七)工程测量档案;(八)海洋测绘与江河湖水下测量档案;(九)界线测绘与不动产测绘档案;(十)公开地图制作档案。”相较1988年旧《规定》,新《规定》把航空、航天、海洋等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所形成的档案纳入管辖,范围上的扩大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档案保管机构把所需的档案全部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

(三)管理原则更加全面系统

除上述第一条外,新《规定》第四条提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确保安全、促进利用的原则。”第七条进一步强调“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的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规定。”1988年旧《规定》第五条指出:“各单位应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档案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保证测绘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地利用。”其中,新《规定》第一条的“真实”是对档案内容质量的要求,“完整”是对档案形式要素的要求,“安全”是对档案保管方面提出的要求,“有效利用”则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新《规定》用“真实”取代“准确”原则,更能体现新文件的规范性与严肃性,有利于加大对档案的保护力度。同时,由于“完整”包含“系统”且意涵更广泛,因此新《规定》删除了“系统”这一要求。此外,新《规定》第四条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测绘档案工作原则,第七条明确强调对涉密档案进行保护,是对“安全”要求的进一步贯彻。

(四)建设要求具有前瞻性

2014年,国家档案局强调我国2015年全国档案工作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要“继续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继续实施‘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继续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努力以档案信息化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的战略部署。新《规定》较好地回应了国家关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储数字化、利用网络化等要求。其第六条提出:“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建设。”而1988年旧《规定》则并未涉及“信息化”这一概念。

二、机构职能比较

(一)管辖机构分工更加明确

1988年旧《规定》机构与职能的主体是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国家(大地测量档案分馆)、省级测绘档案资料馆。而新《规定》增加了专门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保管机构、市和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档案资料室的职责。并规定机构与职能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专门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保管机构以及档案资料室。

(二)增加验收职能

验收对档案质量起到把关作用,是档案管理的关键环节,对档案整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与1988年旧《规定》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职能相比,新《规定》对国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专门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保管机构都明确提出了“验收”工作。新《规定》第八条指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职责之一包括:组织国家重大测绘地理信息项目业务档案验收工作。”第九条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职责之一包括:组织本行政区域内重大测绘地理信息项目业务档案验收工作。”第十七条进一步强调“国家或地方重大测绘地理信息项目业务档案验收应当由相应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并出具验收意见。其他测绘地理信息项目业务档案的验收,由相应的档案保管机构负责,并出具验收意见。”验收职能的增加,可以减少或预防不符合标准的文件资料混入档案,同时,通过对不合格的文件信息进行登记、整理与分析,形成科学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三)明确职能层次

1.新《规定》明确了全国、省级、市级和县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有利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明晰自身的职责范围,防止职能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或相互推诿。其第五条指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国家和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的监督和指导。”

2.新《规定》取消关于国家以及省级档案资料馆馆藏范围的规定,设立了专门档案保管机构,尤其是关于其职责的具体描述,涉及范围更加宽广,贯穿了档案发展的全过程,凸显了国家的重视程度。其第十条强调“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及有条件的市、县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保管机构(以下简称档案保管机构)。”测绘档案资料馆主要是对形成的测绘档案资料进行收集与保管,1988年旧《规定》对各级档案资料馆的馆藏范围进行了明确说明,但是专门的档案保管机构不仅具有这些基础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拓展功能,如负责验收与鉴定工作,开展业务档案信息化,收集国内外有利用价值的测绘地理信息资料、文献等以及开展馆际交流活动。

三、归档工作比较

(一)归档范围的灵活性、适应性更强

新《规定》第十五条指出:“建档单位应当按照《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保管期限表》,将归档材料收集齐全、整理立卷,确保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不得篡改、伪造、损毁、丢失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第三十四条进一步强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应当根据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的发展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保管期限表》。”1988年旧《规定》和1993年旧《规定》各自有相关规定。尽管如此,笔者认为,1993年旧《规定》简单地将归档范围分为七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有由本单位自行确定归档范围的补充条款,但是并没有具体说明,操作层面也存在多重难题,必然导致测绘档案收集工作受到阻碍。相较而言,新《规定》归档范围依据附件(《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规定收集整理的,该期限表将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分为15大类,并对每一具体事项需要收集哪些档案及保管期限都进行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虽然1988年旧《规定》也提出归档范围按“附表”来执行,但是并没有考虑范围新增这一特殊情形。而新《规定》第三十四条明确指出,当范围出现变化时,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补充,可见新《规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更强。

(二)对归档移交时间的统一及归档移交周期的缩短

1993年旧《规定》的文件材料归档时间主要有4种:次年上半年归档、两个月内归档、随时归档以及及时归档;向测绘档案资料馆移交档案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5种:两个月内移交、次年上半年移交、基建档案向城建档案馆移交档案的同时移交、6年内移交、教学档案是由各校档案部门永久保管。1993年旧《规定》归档的时间标准有项目完成并通过鉴定验收后、随时形成及积累、书刊出版后等;向测绘档案资料馆移交档案的时间标准有生产任务全面完成后、基建项目完成后等。

与1993年旧《规定》相比,新《规定》归档移交的时间与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新《规定》归档移交时间是以验收为标准且时间都确定在2个月内。新《规定》第十八条指出:“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组织部门在完成项目验收后,应当将项目验收意见抄送档案保管机构。建档单位应当在测绘地理信息项目验收完成之日起2个月内,向项目组织部门所属的档案保管机构移交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办理归档手续。”可见,新《规定》既统一了归档移交时间,又缩短了归档移交周期。其中,统一归档移交时间有利于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缩短归档移交周期则有利于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节约归档成本。

四、保管工作比较

(一)保管的基本要求

1988年旧《规定》对保管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做出系统阐述,新《规定》则有四个方面的表述,这些表述有利于加强对文件的系统管理,有利于防止重大自然灾害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对档案造成毁灭性损失。

1.第十九条提出“分类”“整理”“编排目录”的基本步骤,以及“分类科学”“整理规范”“排架有序”和“目录完整”的基本要求;第二十一条提出应当配备“监控”等现代化保护设施设备,以及多处强调对档案保管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2.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对档案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近年来因自然灾害而导致档案损毁的现象屡见不鲜。[2]2011年,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联合发布《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制定修订《档案异地备份管理办法》,各级各类档案馆对重要档案实行异地备份。2014年12月,国家档案局提出:“县以上档案馆要对档案实行异地备份,对重要电子档案实行异地异质备份。”[3]新《规定》充分贯彻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的文件精神,例如第二十二条提出:“档案保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安全保管制度,定期对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保管状况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安全。重要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实行异地备份保管。”

(二)保管期限不同

保管期限反映着文件的重要程度,新《规定》固化了保管期限,减少了决策者的自主性。第二十条提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具有重要查考利用保存价值的,应当永久保存;具有一般查考利用保存价值的,应当定期保存,期限为10年或30年,具体划分办法按照《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保管期限表》要求执行。”而1988年旧《规定》对长期与短期的保管期限并没有具体表述,使决策者具有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与我国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悖,容易导致偏私现象的产生。[4]笔者认为,在保管期限问题上,应当尽量避免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以保证我国档案秩序的公平、公正,减少由档案工作者主观判断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五、档案销毁比较

新旧《规定》关于档案销毁的过程存在许多不同,其中,新《规定》第二十三条指出:“档案保管机构应当对保管期满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提出鉴定意见,并报同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不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应当登记、造册,经批准后按规定销毁。禁止擅自销毁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1988年旧《规定》第二十八条提出:“销毁已满保存期限的测绘科技档案,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并造具清册,注明档案名称、编号、数量,来源、编制或出版单位、时间、销毁原因等,清册封面应有鉴定从监销人、批准人、经办人、销毁日期,还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具体而言,第一,对期满文件提出鉴定意见是旧《规定》所没有提及的。鉴定意见是依据客观材料与设备而形成的,要求档案保管机构对期满文件的社会价值要有初步了解,再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意见与建议,有助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第二,相较旧《规定》提出的经单位领导人批准,同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更具严肃性与权威性,有利于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发展。第三,新《规定》进一步强调禁止擅自销毁档案,有助于推动我国档案销毁的制度化发展。

六、监督管理比较

新《规定》第三十条、三十一条、三十二条分别就监督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第三十条强调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具备的领导、机构、人员、制度、经费和设施设备等基本要素,第三十一条则进一步明确了监督检查的职责与义务,第三十二条主要针对违反国家档案管理规定的处罚,新旧《规定》就该处罚有两处不同。一是新《规定》处罚的是失真、损毁、丢失档案的现象,相较1988年旧《规定》,增加了对“档案失真”现象的处罚。真实性是档案最根本的属性,档案失真容易造成利用者的重大损失。新《规定》以条文的形式加强对档案失真现象的处罚,有利于从根本上确保档案的真实性。二是新《规定》的处罚对象是相关人员,相较旧《规定》处罚个人和负有直接责任的主要领导,更加具有震慑力。但新《规定》对奖励制度并没有适当引用与阐述,笔者认为,适当引入奖励机制有助于激发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的质量。

七、服务利用比较

2014,国家档案局提出:“要着眼新的档案利用者和新的档案开发利用方式,开辟新的档案利用领域。”[5]相较1988年旧《规定》而言,新《规定》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档案利用方式。其第二十八条提出:“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和档案保管机构应当采取档案编研、在线服务、交换共享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扩大利用领域。”其中在线服务与交换共享方式的运用,有助于利用者多途径、多渠道地获取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3] [5]杨东权.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15(1):16-24.

[2]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制度确保档案安全[N].中国档案报,2011-03-24(003).

【冷却水管理办法规定】推荐阅读:

冷却11-28

冷却塔噪声控制方案07-21

上一篇:鱼塘无线监控系统方案下一篇:革命歌曲100首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