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经典语录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星云大师经典语录(精选6篇)

星云大师经典语录 篇1

关于星云大师经典语录之五十条精选

■ 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 用感情换取他人的信仰,无法长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历久弥深。

■ 有道之书尽读,明事之书多读,闲杂之书少读,邪妄之书不读。

■ 死,要死得有价值;死有重如泰山,轻如鸿毛。活,要活得有意义;活有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无言、心心相应,是谈话的最高艺术;无相、事事默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 会读书不如会读人,会读人不如会识人,会识人不如会用人,会用人不如会做人。

■ 万法相互缘起,世事不必强求;只要因缘具足,自能水到渠成。

■ 懂得利用时间的人,便是懂得永恒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间的人,便是懂得无边的圣者。

■ 能勤,时间自然比他人多;肯动,空间自然比他人广;耐苦,成功自然比他人大。

■ 人可以穷,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身可以残,心不能残,心里的健康,用之不竭。

■ 不忧不惧、精进奋发,是袪病第一良方;不排不拒、放下执著,是除恼第一秘诀。

■ 心中要有根,才能开花结果;心中要有愿,才能成就事业;心中要有理,才能走遍天下;心中要有主,才能立处皆真;心中要有德,才能涵容万物;心中要有道,才能拥有一切。

■ 以力服人,时间短暂,功效浅;以德感人,时间久长,功效深。与其用力服人,不如用德感人;与其用力做事,不如用德做事。

■ 在心量方面,要能容纳不喜欢的人;在做人方面,须具备谦虚卑下的心;在事业方面,要有舍我其谁的愿力。

■ 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 忙,像一把锋利的慧剑,能断妄想的葛藤;忙,是点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为神奇;忙,是营养调身的补品,使人生充满生机。

■ 往好处看,往大处想,往细处察,往深处解。

■ 龙要游到大海里应付猛浪,才能活动自如;狮要跑到山林里击败群兽,才能展现英姿;鸟要飞到虚空里接受挑战,才能学会遨翔;人要走到社会里承担考验,才能快速成长。

■ 倏忽因缘,点滴把握,则跟前一时,跨越千载;一时不异千载。千年暗室,一灯即明,则虽经千载,尽在一时;千载不异一时。

■ 舍生取义,虽死,精神永存;苟且偷生,虽生,精神已失。■ 粗者与人斗力,愚者与人斗气,慧者与人斗智,贤者与人斗志。

■随缘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珍惜当下;当下不在他方净土,而是内心一念。

■ 优秀的演技,来自演员认真领会角色的内涵;丰富的生活,必须自己努力体证生命的意义。

■ 一个有用的人,即使是小事,也能做得轰轰烈烈;一个无用的人,大事交给他,最终必然偃旗息鼓。

■ 只要耐烦有恒,时间的浪潮会将小人物推向时代的前端;只要脚踏实地,历史的巨手会将「小」因缘聚合成丰功伟业。

■ 做人要像一面镜子,时刻自我观照;做人要像一只皮箱,随时提放自如;做人要像一本簿子,不断记录功过;做人要像一枝蜡烛,永远照亮别人;做人要像一个时钟,分秒珍惜生命。

■ 一个良将,残兵败卒也能训练成勇士;一个明医,枯木朽石也能炮制成仙丹;一个名匠,破铜烂铁也能锻炼成精钢;一个巧妇,剩菜残羹也能烹煮成佳肴。

■ 成功的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双肩,承受了多少压力;荣耀的背后,付出了多少代价;伟大的成就,奉献了多少牺牲。

■ 飞鸽千里传书,才有人豢养;骏马万里奔驰,才有人喜爱;海豚尽力演出,才有人喝采;做人力争上游,才有人欣赏。

■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 真正的感情应该不是占有,而是一种奉献。但是,一般人却不容易做到,总是以一种嫉妒的心理来拥有感情,甚至于用一种永不

满足的态度来争取感情。这种感情并不纯洁,真正的感情应该从奉献中获得,因为用奉献的态度获得的感情才是最崇高的感情。

■ 俗语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一个人不要把感情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要局限于自己所认为的“有缘”,应该扩大心胸,视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什么人有困难,即施恩惠给谁,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 我常常觉得一个人不必以拥有很多物质为满足。试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其数无量,可以供我们自由欣赏;宇宙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争妍斗丽,可以供我们随意观看;东西南北的道路,任你奔驰;士农工商各类阶层,随你交往。摘自《洛阳晚报》

■ 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从亲自去找幸福开始不可。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狱。

■ “幸福配方”——每天说一些欢喜的话,激励自己不要悲伤。每天做一些利人的事,激励自己融入群众。每天谈一些益智的事,激励自己增长智慧。每天审视圣者的慈像,激励自己增加内心的善美。

■ 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 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

■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的习惯,是自己对工作没有计划。

■ 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权衡之道,往大处着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药;凡人皆有长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长,破铜烂铁也能成钢。

星云大师经典语录带图 篇2

2) 自学,是成功的动力;自律,是成功的条件;自信,是成功的方法;自尊,是成功的要素。

3) 人的能力在努力中可以增加,人的学问在虚心下可以进步。

4) 个人的性格,影响自己一生,群众的性格,影响万世族亲。

5) 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机是本份的性格,不计谋是诚实的做人,不自私是净化的身心。

6) 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7) 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8) 信其言,不察其行,是智者之愚;信其行,不察其言,是愚者之智;察其言,亦察其行,是智者之智;不察言,亦不察行,是愚者之愚。

9) 用智慧确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难,困难必解。

10) 生产好似摇钱树,节俭犹如聚宝盆,勤快能换万担粮,用心拥有全宇宙。

11) 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12) 由“无常”,可悟缘起缘灭,必能精进;由“无我”,可知性真性实,必得自在。

13) 为人父母,要心甘情愿养育子女;为人师长,要心甘情愿作育英才;为人学生,要心甘情愿承受教诲;为人子女,要心甘情愿孝养父母。

14) 做事要能知己,若拾寸就尺,不易获得成功;处世要能知人,若拾长取短,容易导致失败。

15) 研究要靠资料,发明得靠才华,读书需要深思,做事应该明辨。

16) 不辞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积小善,无以圆满至德。

17) 做人要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做;处事要从澹处着眼、疑处用心、无处下手、拙处力行。

18) 不愿说理是固执,不会说理是愚者,不敢说理是奴隶,不肯说理是无知。

19) 胸襟宽大,条条都是大路;心意清净,处处都是净土。

20) 工作时没有贵贱之分,服务时没有高低之别,读书时没有老少之分,修道时没有圣凡之界。

21) 培养自学的能力,才不会在苟安中退步;培养教人的胸怀,才能将经验传承下来。

22) 世学有漏,佛法无边;知识变易,真理常新。

23) 培养兴趣,而不养成癖好;学习正直,而不学成古板。

24) 交友以无瞋为自在,做人以无痴为清凉,用心以无相为净土,修行以无得为涅盘。

25) 生活的教育重于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重于功利的教育,普及的教育重于特权的教育,自觉的教育重于接受的教育。

26) 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27) 真理要靠力量来实践,力量要靠真理来发挥。

28) 人我相处之道,靠生活教育来训练;自我提昇之道,靠思想教育来启发。

29) 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

星云大师语录 篇3

1.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有时候为了人事的困扰,同样日夜不得安宁;没有钱的人,尽管每日难过,依然每日过,无钱一样可以挺起胸膛,安心自在,此即所谓的“人穷志不穷”。

2.近代的弘一大师,也认为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使他觉得不好。破旧的手巾也好,咸苦的蔬菜也好,跑一整天的路也好,住在小茅屋也好,世界上什么都有味,什么对他都了不得。

3.贫穷的夫妇凭空得到二十万元,最初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到了晚上却烦恼钱要放到哪里里呢?抽屉吧,不保险!床底下嘛,也不太安全!枕头下面……左思右想,一夜睡不着觉。过了几天,他们又为了二十万元该如何利用而吵嘴,夫妻几乎因此而破坏了多年的感情,后来一反省,才彻悟钱使他们苦恼,终于又把钱还给原来的主人。

4.当自己与别人见解上有冲突,彼此不能和谐相处的时候,我们就不快乐了。我们职业往上高升之时,马上就欣然色喜;万一利益被人夺去了,我们就懊恼伤心。由于种种不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

5.生活在二十世纪文明时代,人们生活在鸟笼式的公寓,抬头不见天日,四望不见原野,心胸越来越狭,眼光越来越小,人事的交往日趋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愈来愈可能发生,整个社会风气呈现一片紧张.竞争.角逐.明争暗斗的现象,使得心里得不到恬静和谐的快乐。

6.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瞋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7.人类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总是不断的向外去攀缘,对于外在的世界虚妄分别,因此产生了许多烦恼。如果我们能够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让此心随境而转,则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不当说的不说。这就等于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8.我们常听到人说:“真忙!忙得不可开交。”“一事未了一事又来!”无论怎样的忙,要紧的是,不要因为忙碌而忘了自己的存在。有人说,忙是福气,忙的日子比较好过。但是,忙也要忙得有意义,有些人太为自己忙,不知道为别人忙;也有一些人,好为别人忙,却忘记为自己忙。

9.俗语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未来,活着就没有意义。

10.一个人对于亲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

11.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不论财物富有到什么程度,终归要销毁散失。

12.俗话说:“身外财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空手来到这个世间,最后也将空手远离而去,纵有万贯财富,也丝毫带走不得。

13.多少人生前节衣缩食,克勤克俭,分毫也不肯浪费,终其一生,余下一大笔家产,或放高利贷,或私自保管,一旦临命终时,来不及处理财物,或被充公,或被吞没,枉费自己一生辛劳,终无所得。有些人则拼死拼活,赚钱置产,给子女留下一笔庞大的遗产,可是当他死后,子女或为分财动武,或吃喝嫖赌,挥霍殆尽,丝毫没有体谅父母生前的劳苦。因此有人说:留给子女最好的财产,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洋房汽车,而是道德学问与技能修养。所以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不能拥为己有,也不必为儿孙徒作马牛。

14.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医生。当身体感觉到有一点不舒服时,要训练自己坚强起来,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处之。能够这样,你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半。

15.美国的海伦凯勒,她是又哑.又聋.又瞎的残废,可以说是一个十不全,但是她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之一。

16.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生是相对的。

17.到底“生从何处来,死归何处去?”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不但不了解,而且不重视生命,只知道求生活。知识水平较高的人,除了生活之外,还知道有生命,但是仍然不重视生命,因为死对他而言是茫然无知的。有人说:“人是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生命,然后在无可奈何的条件下度过生命,最后在无可抗拒的挣扎之下交还了生命。”

18.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看成槁木死灰,与万物同朽。古人云:“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恶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对于生命的所以然,古今人士大都所知不多。

19.对于生死不要觉得可怕,因为生死本来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样,只不过换了一个躯壳而已。

20.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1.一个心里充满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他身上只有一件粗布外衣,也不会减轻别人对他的尊敬;因为内在的美,如山谷的幽兰,洋溢着阵阵芳香,使人心情怡悦。

22.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见律宗大德弘一大师吃饭只有一道咸菜,不忍心的说:“难道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弘一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过一会,大师食后,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道:“茶都没有得吃吗?怎么吃这种清淡的开水?”弘一大师笑一笑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23.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小时候,曾在皇觉寺当沙弥。相传有一次朱元璋外出,回寺时夜已深了,寺门已经关闭,不得已只好在寺外席地而睡。当他躺在地上,望着夜空满天星斗时,兴之所致,吟了一首诗,曰: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星云大师励志语录 篇4

2. 心怀善念,日日是好日;里邻和睦,处处是净土。

3. 水入污泥,虽清亦浊;人入邪恶,虽正亦奸。

4. 水之性,在由高而下,故宜因势利导,以为疏通之则;人之性,在有所获得,故当喜拾布施,以为结缘之方。

5. 牙齿以坚硬易毁,故圣贤贵柔;刀刃以尖锐快摧,故圣贤贵浑;神龙以难见称瑞,故圣贤贵潜;沧海以海洋难量,故圣贤贵深。

6. 思想要国际化,生活要律仪化,语言要古典化,学习要现代化。

7. 布施可以种一收十,持戒可以三业清净,忍辱可以自他得益,精进可以无事不成,禅定可以身心安住,智慧可以洞察秋毫。

8. 以言语讥人,取祸之大端;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术;以势力折人,招尤之未远;以道德化人,得誉之流长。

9. 以拾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贫;以忍为力,则不惧。

10. 求学读书要: 读做一个人,读明一点理, 读悟一点缘,读懂一颗心。

11. 世学有漏,佛法无边;知识变易,真理常新。

12. 只说好话不做好事,好话等于废话;只做好事不说好话,好事等于无事。

13. 失败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14. 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星云大师经典禅语 篇5

2、持戒是修行一切善法的基础,也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戒不是用来读诵的,而是要去实践奉行的。

3、佛门所谓「悟」,并不是只要你参禅、闭眼睛。闭起眼睛来更忙,什么忙?不是手脚忙,是心要忙着参禅。禅门虽然很静,可是在静的时候,要能像一面镜子映照万物;好像水面平静了以后,天上的云彩、月亮才会映现。这就要观照的功夫,经过观照,才能把很多问题想出来、悟出来。

4、饮食能增加身体的营养;读书则能增长我们的智慧。要想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必须鼓励人人多读书、读好书、读善书、读佛书,唯有读书能变化气质、升华人格。

5、一个人如果从年轻时就有信仰,老来自己可以看经、念佛、禅坐,养成在生活中「以佛为伴,以法为用,以僧为友」,则老来不但不会孤单寂寞,甚至可以活得怡然自得、丰富多采。

6、佛教所讲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学佛的最高行门。没有具备慈悲心,修行任何法门,都不能与菩提心相应的。

7、不论世间、出世间,都没有离开国家,人人对于国家的政治、社会应该关心,我们早课唱诵的「国基巩固,治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意思是希望国家、佛法,都能兴隆。

8、学习把别人的毁谤,看作是一种激励、助力,而不是阻力,面对恶意的毁谤攻击,想想那是替自己消灾灭罪,内心也就释怀了。

9、不计较小事,才能卸下心灵的负荷; 不听闻闲言,才能避免无谓的争端。

10、言中带刺带剑,让人感到受了伤害,他会反击;会说话的人,都懂得用柔软的语言。凡事只从柔处不从刚,我们看坚硬的牙齿容易掉光,而柔软的舌头至死不坏,柔能克刚,至理名言也。

11、忙碌不是劳碌命,不是歹薄的命,而是幸福的命。愈忙碌表示你愈有能力,能为更多的人服务。

12、忏悔像清水,可以洗净身上的恶行污垢;惭愧像衣服,可以庄严身心的清净功德。一念惭愧,发露忏悔,就是人性最珍贵的良知良能。

13、要如何调伏身心,走向美善的大道? 一、要有节制的感情生活, 二、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 叁、要有正常的社会生活, 四、要有德化的宗教生活。

14、学习佛陀的智能,拉近人我间的距离;学习佛陀的无我,消除众生们的执着;学习佛陀的慈悲,化解国际上的干戈;学习佛陀的佛光,照破世间上的黑暗。

15、以热忱,获得善缘的财富;以勤劳,获得信誉的财富;以喜舍,获得友谊的财富;以正见,获得真理的财富。

16、拥有财富,不是想买高官厚禄,而是能广结善缘;拥有财富,不只用来滋养色身,还要长养善缘慧命。

17、一年容易又春风,在这新年的开始,向佛陀祈愿:愿眷属和谐,家庭美满;愿扫除习气,增加修养;愿修行进步,增加慧解;愿佛教兴隆,众生普度;愿世界和平,普天同庆。

18、以平常心对治好奇心,用心眼去辅佐肉眼。有也好,无也好,不计较自然快乐自在;得也好,失也好,不执着自然无忧。

19、生活在五浊恶世,不必逃避,只要在心田存养佛法,即如同污泥中的莲花,能吐露芬芳的香气。

20、粗布麻衣可以和衣而睡,不用担心毁了名牌衣服; 拳头石头可以权充枕头,回归安心自在的心生活。 人不一定要依靠物才有快乐,在无欲清静里,一样可以安身立命。

21、生活再忙,总有休息的时间,利用休息时间,就可以静心打坐,也可以参禅悟道。甚至忙着作事,也是修行,如百丈禅师所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因此,不要怕没时间,只怕无心。

22、每一个人都希望求得健康,但健康有健康的因果,饮食要节制,作息要正常,情绪要平和,物用要淡泊,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

23、不杀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不盗是不侵犯他人的财产,不邪淫是不侵犯别人的名节,不妄语是不侵犯别人的声誉,不饮酒是不侵犯自己的智慧。当有人侵犯我们时,我们必定很痛苦,将心比心,别人当然也不希望有人侵犯,这种不敢侵犯、不忍伤人之心,就是慈悲。

24、佛教称我们为「有情众生」,我们不能离开感情而生活,但感情应该有所节制,譬如植物不能缺少水与阳光而存在,缺少了水和阳光的植物,固然会枯竭而死;但是水分太多、阳光太强,植物仍然会承受不起而死亡。

25、「空」没有相。拳头是「有」,一张开就「空」了。「有」是五根手指头;「空」也是五根手指头,所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变化无碍的。

26、心可以画出美丽的世界,美好的人间,所以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假如我们的观念里,看到每一个人都存有感谢的心,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

27、好的工厂,出产好的成品;坏的工厂,冒黑烟、排污水、制造脏空气。人心就如工厂,有时慈悲喜舍、福慧双修,有时贪瞋邪见、嫉妒怨恨。

28、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因为前面有无限寛广的世界;如果不能前进时,懂得回头更重要,因为回头的世界,跟前面的世界一样寛广。

29、在任何时刻,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因缘,感谢大众的成就,因为懂得感恩,才能享受富足的人生。

30、「同事」,是随缘共事。譬如与军人相处,同他说军中有关的事;与学者相处,同他谈学术相关的问题;和商人在一起,谈商场、经济的话题……谈共同的话,如母亲喂食幼儿时,总是张嘴做欲吃状,她不是要吃,而是让幼儿知道「我和你一样」,我们也要以慈母的心怀,与大家共事。

31、「利行」,是帮助他人行事。有人走不动,扶他一把;有人上不了车,拉他一下;有人不认识路,送他一程;有人不了解塬委,耐心指导;有人面临困难,义务帮忙……都是利行的最佳表现。

32、「布施」,是给予所需。你畏惧,我给你力量,让你不怕;你不懂,我讲给你听,让你明白;你受难,我给予帮助,让你脱脸。乃至你演讲,我专心听,也是眼耳的布施;你微笑,也是欢喜的布施。

33、「爱语」,是讲好话,以鼓励代替责备。和人相处,最忌讳话里带刺、带刀,不但伤害对方,也会破坏彼此的感情。此外不冤枉、不迫害,给人信心和安全感,也是爱语的展现。

34、一个有感恩心、肯发心的人,自然就有佛法;有了佛法,便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而作、随喜自在。

35、我人常在闲聊时得意忘形,或一时不留意而得罪了人。如能利用闲谈的时间,多念佛号、多观圣容,不但可以免造口业,还可以增进道业,何乐而不为呢?

36、如果每一个人都面带慈蔼的笑容,打一个照面都能会心一笑,不但调和了人际关系,更能增进社会的生趣祥和。

37、夫妻幸福的条件,不是建立在金钱的互赖,而是对彼此感情的终生信任。美满家园的建立,要建立在坦诚互谅上,猜忌怀疑会毁掉辛苦建设的家。

38、多少年来,也有人对我批评、辱骂,我仍然是感念于心。我真实的没有一点恨意,只想到,我不知如何能补报他的不足,让我们之间没有对立,没有怨恨。这许多的怨憎会苦,我也不会太把它放在心上,造谣生事、批评毁谤,只要能消除你的怨恨,也算贫僧对他们的一点贡献吧!

39、念佛要有叁到:口到、耳到、心到。口诵清楚,耳听明白,了然于心,叁到齐全,自然能得到感应。

40、再肥沃的土地福田,不勤劳精进去耕种,还是会荒芜没有收成; 再兴隆的祖业家产,不能节俭朴实持家,终有挥霍殆尽的一天。

41、拥有财物而不用,和「没有」有什么差别呢?拥有财物而不会用,和「无用」有什么不同呢?一心想要「拥有」,不如提倡「用有」。

42、一个学道的人要有慈悲、和气,注重修口德,日日检讨自己,对人是否语言温和?有些人说话,音声柔和好听,这是因为过去世是讲好话、赞美人的果报。而佛教的僧团之所以让人尊重,也是因为没有恶口、没有争执,教团清净和合。

43、出家人勘破红尘的虚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争利夺,而积极追求更超脱真实的生命。勘破、放下,不是煺缩逃避,而是勇往直前、积极投入真理之旅的壮举。

44、山川草木,大地山河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禅机;煦日照耀,微风吹拂莫不透露着诸佛的法音,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都充满真的纯净、美的纯德、美的纯情。

45、我们应该共同净化社会,提倡善良风气,提高民众知识,提升道德水平,让人间就是净土。

46、佛教徒皈依佛法僧叁宝:皈依佛,佛如光明,有了光明,就能驱走黑暗,带来希望;皈依法,法如净水,有了净水,可以滋润大地,生长万物;皈依僧,僧如福田,有了福田,可以给人播种,广植福德。叁宝的重要,就好比阳光、雨水、大地,缺一不可。

47、一个信仰佛教的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心,驾驭自己的心。唯有用心去体会佛法,将佛法用诸于平常生活,这种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48、佛教讲「修行」,就是修正行为。「修行」固然需要,「修心」更为重要。行正心不正,有外无内,这叫做修行不修心,如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修行,也能修心,内外一如,诚如衷,形于外,则必能凡事皆办,凡修必成。

49、今天的时代已不完全是靠人脉关系就可以立足,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实力;有人没有实力,难以开展,即使没有人脉,只要自己有实力,凡事还是能够左右逢源,水到渠成。

星云大师谈幸福经典语句和全文 篇6

1、人,躯体有生有灭,但生命期期无限。如果我们能把精神、智慧、贡献,都流入无限的时空中,不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了吗?以今生的光华去结福缘,积福德,连接来世而得福报,当是幸福的最高境界。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从亲自去寻找幸福开始不可。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2、五根指头争老大,大家都想当第一。大拇指一伸我是顶好;食指指东指西,要人服从;中指认为自己居中,最长、最大;无名指戴金戴银,珠光宝气。当大家都说过以后,小指说:我合掌,对人恭敬、对人礼拜,在圣人之前,我最靠近他,应该就是第一。其实,第一固然很好,二、三也是不错,四、五各有所长,所以能大能小、能前能后、能一能二的人生,最为幸福快乐。黎东方教授为大家解说“仁”字的意义:

3、一、仁,不是一个人的存在,而是要顾念自他的两个人的利益才称“仁”。

二、仁,是种子,如杏仁、核桃仁,就如佛心,能生生不息者,谓之“仁”。

三、仁,在甲骨文写法是“><”,是两个人鞠躬,故能彼此尊称为仁。

淡淡一个字,就能将中华文化渊博、瑰丽、哲理的内涵表露无遗,学者到底是学者。

“仁”即是指人有二个,心中要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才是“人”。不闹情绪、不冤枉人、能包容人、尊重人、服务人,才像个人,千万不要做“半人”。现代的人群里,多少人的脸上失去了微笑的能力!每天拉长着脸,好像别人欠他什么,或者什么地方得罪了他。有的人有口不讲话,尤其不善于讲好话,哪怕你是金丝雀,你有再好听的声音,但你不肯表露,人家也会把你当作一只小麻雀送进烤箱里。

4、一个人,力气大的能举四十公斤、五十公斤,甚至大力士能举一百公斤,但是即使是力大如牛的人,你叫他把自己举起来,却是不可能的事。这意思是说,人有能力对抗外境,却往往拿自己没有办法。不能做自己的主宰,这是人的悲哀。因为人不能认识自己,当然就无法自我学习、自我健全、自我进步、自我升华。

5、人跟人相处,总会对对方说:“你不了解我。”其实最不了解“我”的还是自己。

6、世间上,同的太少,异的太多,只有在同中求异、同中存异,那才是处世之道。

7、造成沟通上的障碍,有的是拙于言词,有的因为表达不当,有的则是因为自己预设立场,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然无法沟通;也有的人态度冷漠,令人不愿碰触;但最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则是姿态太高,对于自己的主张,要人奉若圣旨,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此之人,如何沟通?因此,一个人能够从善如流,让人觉得自己很好说话,别人才好和你沟通;能够与人为善,让别人觉的于己有利,别人才愿意与你沟通。

8、在联邦德国,年轻房客住在公寓里,白天夜晚都开着灯,别的房客看不过去,叫他关掉,年轻人说:"关你何事?"房客说:"你浪费能源,使国家陷于贫穷,怎么不关我事?"

两德统一了,民主德国很穷,要一兆美金才能助其复兴,虽然如此,联邦德国的人也很欢喜,说道:"只要统一,穷,没有关系,谁叫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呢!"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句话.

9、有能力的人,总是想到我要对他人有所贡献、有所图报、有所服务。

10、“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不是非常重要吗?。

11、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不要让一时种下的因,影响及于一世,甚至牵动生生世世的祸福安慰。凡事以“难遭难遇”志祥,以“千载一时,一时千载”之心相待。(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狱。)

12、被圈圈圈住,被框框框住,所谓“坐井观天”,那里能看到广大无边的天地呢?没有豁达的心情,没有豁达的观念,想要获得快乐实在难矣也!

13、丰裕不可泛滥,泛滥就成灾难了。

14、一炉香,三杯茗,万卷书,何须尘寰外再求仙求佛。(自私)

15、依佛经说:人天的道路有三个条件,一是喜舍,二是持戒,三是禅定;地狱的道路,也有三个原因,一是贪欲,二是瞋恨,三是邪见。我们是要走天堂之路呢?还是要走地狱之路呢?

16、(裴德匹第斯,马拉松)生命是马拉松,必须要有耐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17、男女交往,在未结婚前要用双眼去看,考虑结婚的时候应用一只眼来看,结了婚以后就用心不用眼,只想到对方的好处,不看对方的缺点.18、在《四十二章经》里,佛陀问弟子:人命在几间?弟子甲说:数日间;弟子乙说:早晚间;弟子丙说:饭食间;弟子丁说:呼吸间。佛陀赞美弟子丁,是真正知道生命可贵、无常迅速的人。

19、一池静止的死水,和一条涓涓细流的活水,同样是水,但是我们即刻可以判断出水质的不同。

20、死水,表示没有生命;它没有跳跃,没有流动,没有未来。而活水虽然是细流,但奔放向前,与阻碍奋战,自能流出无限的前途。

命一如流水;流水淙淙,永不停息。我人的心念,念念不停,恰如流水。唯识宗更将第八阿赖耶识喻为瀑流。

生命如水!但是,有的人自己本身保守固执,不把生命、心灵跟大地众生共同活跃起来,宛若一滩死水,无益于世。有的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都是没有活用生命,故而让生命变成了死水。有的人觉得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这也是没有发掘自己的潜能、才华、专长,所以活水不来,就如同死的生命。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生命有所不足时,就是死水;当一个人不肯发心利众时,就是死水;当一个人不愿把自己的所有分享别人时,就是死水。

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们有了般若智能,就是有活水。能都活出生命的价值就看自己的生命是死水还是活水。

21、修行,就是修正行为。

22、一等根器的人,凭着崇高理想而行事;二等根器的人,凭着常识经验而工作;三等根器的人,凭着自己需要而生活;劣等根器的人,凭着损人利已而苟存。

23、艰难困苦可以打败一个普通的人,却挫败不了一个有为的人。

24、有人问赵州禅师:“如何参禅悟道?”禅师说:“我要小便去!”随后又回头对问道的人说:“这么小的事还得我自己去做呢?”问者大悟。这就是幽默的宝贵。

25、有一位太太,不肯行善做好事,禅师举起双手问她:“如果这只手只能伸,不能曲,如何?”太太回答:“这是畸形。”禅师再把手指握紧,问:“如果这只手只能握拳,不能伸开,如何?”太太回答:“这也是畸形。”禅师把握时机对这位太太说道:“太太,一个人如果不能释放一点,布施给人,这也是畸形!”

26、有的人的一生,老天给他数十年时间,他不知道如何全排运用。例如,童年应该读书,他偏要游玩;中年了,应该要做事,他想到读书。等到老年了,应该要为自己保留一些余力,他又去为儿孙效力,搞得自己精疲力竭、焦头烂额。人生可以用一些时间去做一点善事,结一些人缘,他偏要去打牌、喝酒、跳舞,浪费了时间,到最后自己生命中的花种不能结果,岂不可惜!

27、对着山谷讲话,山谷的回音就是你的原音呈现。你对着山谷说“我爱你”,山谷就回给你“我爱你”;你对着山谷大喊“我恨你”,山谷也会回给你“我恨你”。有人幸福,有人不幸,看起来都是外在的因素,实际上,幸与不幸,唯人自招!是祸是福,主人不能赖账的喔!

28、八十楼的人生 有兄弟二人,外出登山,下山后回到八十层楼高的家,正好碰上大楼的电梯故障。兄弟俩急于返家,决定爬上去。

当爬到二十层楼,他们并不觉辛苦,心想自己是登山好手,何惧高楼?爬到四十层楼,这时感觉有些累了,尤其行李中的登山装备,非常沉重。兄弟二人于是商量,决定暂时把行李放在第四十层楼,等电梯修好再来取。

他们继续往上爬,到达了六十层楼,两人开始气喘吁吁,举步维艰。但是仔细一想,都已经爬到六十层楼了,距离住家的八十层楼,只剩下二十层,还有何难?于是尽管辛苦、疲倦、气喘、流汗,种种地困难,腿酸力尽,终于爬到了第八十层楼。

当哥哥准备要开门进入物资的时候,忽然大喊一声:“糟糕!钥匙放在行李中,没有带上来!”兄弟俩像泄气的皮球一般,感到一片茫然。

八十层楼的生命就像八十年的岁月。二十层楼的人生,青春力壮,无限美好。但是到了四十岁,为了家计儿女,生活的重担,就如行李的负担,难以负荷。这时候有的人就把这个负担放在四十岁,继续登上六十楼。六十岁的人生,已经感到体力不继,不过人生往高处走,只得带着老态龙钟的身体,继续往上爬。当到达八十岁的人生高楼,但这时已经没有力气再回头去取来打开幸福的家门了。聪明的读者,你也有八十层楼的人生,每一层楼,你都想做些什么呢?

人生如爬楼,爬得高,看得远,爬得高,高处不胜寒,下楼梯更要步步稳健。透过阶梯,到了不用阶梯,这便是人生另外一个境界了。

幸福的真谛

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从亲自去找幸福开始不可。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幸福绝非存在于目所能视的世界中,真正的幸福潜藏于目所不能视的事物中。

过着什么也不缺的生活的人,是无法了解何谓生活的幸福。欲望愈少,愈能享有幸福的人生。

穷一生去追求幸福,你永远也无法幸福,即使手握着最爱的东西,也不觉得幸福。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在漫长人生经验中学习到的教训是:只有自己能给自己幸福。在心中寻找和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虽然人生只剩下对未来的憧憬,仍然是一种幸福。知足如点金石,可使接触的东西变黄金,就是幸福。

其实人生的前途,荣华富贵者不一定就永久快乐,贩夫走卒也不是一辈子劳苦。一个人只要心安理得,适如其分地做其“本分”事,既是幸福。

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会微笑,因此有表情是为“人”最大的幸福。所以对徒众性格的培养,我的要求是将自己的“神”提起来,做个有活力的“神”。http://space.gootrip.com/index.php/448977/viewspace-36879.html

《星云大师谈幸福》 自序 幸福境界

幸福,是人们终其一生的追求,从小到大,勤奋求学,成家立业,力争上游,莫不是为着幸福在孜孜屹屹,向上攀升,其实,幸福的境界,有多种层次。如果,追求幸福如登山,从人生的山脚下往高处走,有朝一日富裕了,入口珍馐、一身锦绣、居有华厦、出入名车,这些属于物质范畴的享受,才只是第一层的幸福。

幸福必须连锁,因为人是群体的存在,再大的荣华富贵若一人独尝,毫无滋味。所以幸福的第二个层次是与外在互动,比如人际关系。拥有和乐的家庭,相契的知己,上下融洽的工作发挥,不断学习与付出的环境,才能真正在人际网络里构建幸福的基地。有的人固守自身,不愿把自己的所有分享别人,不愿让生命与大地众生共同活跃,这就宛若一滩不动之水,终将腐臭。

当然,向外的联系尚且不足,向内找寻自己的本来面目,才能开发自我的慈悲心,欢喜心,感恩心,信仰心等的无穷宝藏。生活的修行其实就是在行住坐卧,起心动念里。也许粗茶淡饭,仍觉别有滋味;也许衣着朴素,也轻安自在;小屋恬静,安步当车,这修行的欢喜,是幸福的更高层次。

“人人都有观自在,何必他方远处求?”关照境界,关照人事,我心自在,一切自在。“观自在”是菩萨名号,“无量寿”是阿弥陀佛名号,修得佛眼来观世间,就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人,躯体有生有灭,但生命期期无限。如果我们能把精神、智慧、贡献,都流入无限的时空中,不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了吗?以今生的光华去结福缘,积福德,连接来世而得福报,当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做幸福人

修佛眼来观世间,把一切语言往好处听,从淡处了解人生真味,用口宣扬人生真理,那么,幸福都是我们的。

想法改变人生

一个人的思想模式,不能只有直线的,也不能只是单向的,凡事要从前后、左右、上下、正反等多方面去思考;也就是说,当事情陷入胶着状态时,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往往就会出现转圜的余地。

“你骑马来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世间事,祸福得失往往难以预料,好坏有无也非绝对的,所以遇事能换个角度想的人,总能从窘境中破茧而出。

一样米养百种人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当我们以圣人之心看世间,一切人都是圣人;以盗贼之心看人,则所有人等都是盗贼。因为想法不同,就有天堂地狱之别。

心甘情愿,一定快乐

我常教导徒弟凡事要学习吃亏、退让、忍辱。“当对方无理时容忍。当流言中伤时不理。当别人受难时体恤。当接受任务时奋起。当不幸来临时勇敢。”

只要是“心甘情愿”,一切的苦也都不觉苦,一切难也不觉难,反而能从磨练中得到收获与领悟。

好好做自己

有一只小蜗牛,总是嫌自己背上的壳既笨重,又不好看,它羡慕天上的飞鸟,有天空守护;它羡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为依。但是蜗牛妈妈告诉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壳。身上的壳虽不美丽,虽很笨重,但却是你自己的安全保障,嫌弃自己,羡慕别人,哪里会成功呢?

人都有他一定的角色,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就叫做“做人的本色”。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本色,就是失去了立场,失去了人的本位。本色也可以说是做人的形象,每一个人希望把自己树立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那就是人的本色。有的人,一生不管做什么都不像,也就失去了人的本色。

谁第一名 丰裕之后的省思

自己若没有办法做的事,就不必指望别人做!

一直到现在,我仍谨记着惜福之法:

一、只字必惜,贵之根也。

二、粒米必珍,富之源也。

三、片言必谨,福之基也。

四、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能忙能闲皆是福

“忙里山看我,闲中我看山;相似不相似,忙总不及闲。”

眼睛以睡眠为食

礼貌与人缘

如果能在责备的话里带抚慰,批评的话里带赞扬,训诫的话里带推崇,命令的话里含扶掖,能抱着如此诚恳和平易的心境讲话,一定会到处有人缘。

我常以四句话提供给大家,来改善人我之间的关系。“初见三句话”,大家初见面讲三句好话,你好、大家好、今天天气很好。

“相逢一微笑”,大家见面时,面露笑容。“争执一回合”,有争执时,只限一回合一句话,不要一直争下去。“赞美要适当”,称赞人家要恰如其分。

果能如此,人我关系定能和谐、改善。

独处的幸福

人若能懂得安排自己,过一段属于自己的真正时间,是多么幸福啊!

所谓独处,并非单独一个人看报纸、看电视、听音乐,因心念会随报纸、电视、音乐的内容而跳动。

真正“独处”的意义是要内观,看无相的世界,听无声的声音。人与人相处不可忽略掌声,但对个人则要无声。心境不同感受也不会一样,故虽有外在世界,内在自我的心灵世界一样重要。

放风筝的体悟

放风筝个中大有人生哲理在焉!我们做人,要像放风筝一样,懂得观察风向、时空、气候、天时、地理、人和等,有了这些敏锐的觉知,做人才能进退得宜、圆满自在。

有书真富贵

“半人”与“非人”

黎东方教授为大家解说“仁”字的意义:

一、仁,不是一个人的存在,而是要顾念自他的两个人利益才称“仁”。

二、仁,是种子,如杏仁、核桃仁,就如佛心,能生生不息者,谓之“仁”。

三、仁的甲骨文写法是“><”,是两个人鞠躬,故能彼此尊重称为仁。

“仁”即是指人有二个,心中要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才是“人”。不闹情绪、不冤枉人、不欺侮人,能包容人、尊重人、服务人、才像个人,千万不要做“半人”。

反观自己

一个人,能看得见环境上的微尘、沙粒,乃至小小的羽毛、毫发等,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这意思是说,人往往看得到别人的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平时眼睛所见,都是别人怎样不对,如何不好,却从来不曾好好地反观自己。所以,人能看得见别人,却不能认识自己,这是人的肤浅。

一个人,力气大的能举四十公斤、五十公斤,甚至大力士能举一百公斤,但是即使是力大如牛的人,你叫他把自己举起来,却是不可能的事。这意思是说,人有能力对抗外境,却往往拿自己没有办法。不能做自己的主宰,这是人的悲哀。

因为人不能认识自己,当然就无法自我学习、自我健全、自我进步、自我升华。

人跟人相处,总会对对方说:“你不了解我。”其实最不了解“我”的还是自己。

大家尊重

世间上,同的太少,异的太多;只有在异中求同、同中存异,那才是处世之道。

立志做喜鹊

“此山望见彼山高,到了彼山没柴烧”,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重要的是先健全自己,并能与人为善。

有用的人

人际沟通法门

佛教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都是沟通人际的最好法门。

人情世故

不做旁观者

留些余地

人我之间、人事之间,也需留个“若即若离”的空间,避免关系紧张,造成摩擦,甚至产生裂痕。

人情之间,能进能退,能得能舍,能大能小,能有能无,懂得留一些适当的空间给人,亦是“伸缩缝”的妙用。

话不要说满,事留有余地,才有回转的空间。

分一杯羹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千万不能计较一时,不要像商业买卖一样,银货两讫就算了。利害是一时的,道义是永久的,何必斤斤计较眼前的一杯羹呢?

小兵也可立大功

做人,要像螺丝钉,当人家需要我们的时候,要尽量发挥自己的功能;当人家知道我们很重要的时候,也不要自抬身价,还是要很安分地左一个螺丝钉,如此才能发挥大用,才能成为一颗名副其实的螺丝钉。

***

人都喜欢做主角,不喜欢做配角,认为配角是点缀。

房子四壁空白,挂上一幅画来点缀,这一幅画可能成为房子的主体;“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不是非常重要吗?

一桌丰盛的大鱼大肉,清爽的小菜反而倍觉可口。点缀,有时也可以成为灵魂。

放下身段

功名富贵人人追求,能够得到也并不是不好;但如果因缘不具而失去,也要能放得下。人生要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有能无、能高能低,如果一句话他就放不下、一件事他也放不下,甚至为一个人而放不下,又如何承载更大的责任呢?

一切总会过去

世间再苦的事,如果你想要“那是一时的,马上就过去”,再大的辛苦,都能克服。世间再快乐的事,你也要想:“那只是一时的!”由此认识,你就不会贪恋不舍。

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不要让一时种下的因,影响及于一世,甚至牵动生生世世的祸福安危。凡事以“难遭难遇”之想,以“千载一时,一时千载”之心相待。

名枷利锁

搬开石头

人生三昧

人生可以淡,但是不能无味。例如不读书,言语无味; 无味,就是贫乏。

人生要像青橄榄,愈嚼愈有味,淡中有味,才是真味。

人生之路

前人铺路后人行。我们是否想过:自己留下多少方便的路给人行走呢?还是反而断人的路、挡人的路呢?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虽有顺遂、曲折、平坦、崎岖的不同,但总结起来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善美的天堂之路;一条是丑恶的地狱之路。依佛经说:人天的道路有三个条件,一是喜舍,二是持戒,三是禅定;地狱的道路,也有三个原因,一是贪欲,二是瞋恨,三是邪见。我们是要走天堂之路呢?还是要走地狱之路呢?

身心安住

解脱自在

想要获得自在的人生,要能逆向思考,要懂得“人我互调”、“以人为我”,如此很多事情就能心平气和。

金钱被人盗用了,就想:这可能是我前世有欠于他,今生还他算了。爱人离我而去,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你如果能回头一想:我爱她,就应该尊重她的自由;名位失去了,不必感到痛苦!无官一身轻,不是一样可以逍遥?给人毁谤了,想到这是他替我消灾,不但不计较,反而感谢他,你怎能不自在呢?

人生的自在,不在他求,不是他人赏赐;自在是自我的事情,自我的当下转识成智、转迷为悟,当然就可以转束缚的人生为自在的人生了。拥有与享有

世间上,你所“拥有”的,不一定都能为你所“享有”;不是你所“拥有”的,也并不代表你就不能“享有”它!

感恩最美

马拉松竞赛

停•听•看

走到火车平交道的地方,总有一块明显的标志,上面写着“停听看”,让每一个人能够注意安全,不要急着冒险通过平交道。

人生本来就如平交道,任何时刻都要“停听看”。

停,就是等机会,等因缘;一切都要待机而发,待缘而成,不可莽撞。因为停、等不是不走,只是要等到安全的时候才可以向前。

听,就是对于好坏、善恶的判断,你要听一听。你不听,怎么知道与你有关的声音是好是坏呢?

看,就是注意焦点。如果目标不清,层次不明,没有眼睛的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可想而知!

停,才有预备在出发的力量。听,才知道世间人情的反应。看,才清楚前途的何去何从。

淡中有味

四季人生

欣赏缺陷美

“麝因香味身先死;蚕因丝多命早亡。”

莫护短

婚姻幸福之道

男女交往,在未结婚前要用双眼去看,考虑结婚的时候应用一只眼来看,结了婚以后就用心不用眼,只想到对方的好处,不看对方的缺点。

快乐空巢期

现代的年轻父母,不要等到“空巢期”的来临,现在就要培养兴趣,例如读书、绘画、音乐、旅游、义工、修持等;如此才不怕将来面对“空巢”的寂寞。

欢度老年生活

做老来子

人命无常

人体四大

追求圆满

生命如水

幸福配方

每天说一些欢喜的话,激励自己不要悲伤。每天做一些利人的事,激励自己融入群众。每天读一些益智的书,激励自己增长智慧。

每天审视圣者的慈像,激励自己增加内心的善美。心药方

提升心灵之美 有一天,“心”对“人”抗议道:你每天只知道给身体穿好的、给嘴巴吃好的、给耳朵听好的、给眼睛看好的、给鼻子闻好的、却从来不知道也要给我这颗心补充一些慈悲、智慧、感动、欢喜、惭愧、惜福等养分。

这正是每天只知道追求外在美丽、感官之娱,只重资用,却不重心灵提升的庸俗之人的写照。过去有一个富翁,娶了四个太太。平时爱护年轻貌美的四太太,总是给她穿好的、吃好的;三太太仗着还有一点姿色,也颇受富翁眷顾;二太太每日忙于操持家计,无所谓爱与不爱;最不受富翁喜爱的是元配糟糠之妻。

有一天,富翁得了绝症,垂死之际要求四太太陪着同死。四太太一口拒绝,认为生前恩爱固然好,死后相随有何义!于是改找三太太,惊慌失措的三太太说:我还年轻,你死了,我可以改嫁。二太太则以家务无人操持为由,只同意送上山头,令富翁讶异的是,平时最不受照顾的元配,竟然心甘情愿地答应殉葬。这个譬喻里的老四,指的是我们的身体;老三,就是我们的财富;老二,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原配,正是我们的心。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就是我们的“心”识,它带着我们五趣六道里轮回;正是“披毛带角因为它;成佛成祖也由它”。心,与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而重要,我们怎能不去关心它、美化它呢?所以,吾人在美颜美体之余,更要美心。能够拥有一颗美的心,才能“人天有份,恶道除名”。

不求神通

以退为进

有一首诗形容农夫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观自在

“人人都有观自在,何必他方远处求?”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外一个名号,意思是说,只要你能观照自己,你能认识自己,你就可以自在了。

眼不见为净

俗云:“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凡事都知道,自有知道的乐趣;有时候不知道,也有不知道的快乐。

欲乐与法乐

世间上的人,种种的营求,都是为了追求快乐。

快乐处处求,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欲乐,一种是法乐。

所谓欲乐,一般说,世间上有“五欲”——财、色、名、食、睡。

财——财富人人都想拥有;拥有财富固然可以为人带来快乐,但是“人为财死”。因此,有钱有财有时也会带来许多的灾祸,财富有时也会造成许多的不幸。

色——男女情爱固然可爱,但是“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爱得不当,往往增加许多无谓的烦恼,造成“欲海狂澜”,不可自拔。名——善名美誉,人人喜爱;可是“誉之所至,谤亦随之”,爬得高,跌得也重。甚至“盛名之累”,有时候也会带来许多的不幸啊!

食——千奇百味的饮食,固然饱人口腹;但是多吃,肠胃消受不了。所谓“病由口入”,何况很多的罪业,有时候也是由吃所产生的。

睡——睡,本来也是一种享受,但是睡多了,成为懒散,被人讥为“好吃懒做”,自己的前途也难以有好的开展。

所以,世间的五欲之乐,只能说是一半乐,一半苦,苦乐参半。因为,“欲乐”有污染性、有短暂性、有不确定性,所以一个人种种的辛苦,种种的勤劳所追求到的欲乐,原来里面也有危害健康的毒汁。

离苦得乐

故一个人快乐与否,非金钱的多寡可评,钱财的好与不好“使用”价值而论。积德比积财更能让子孙受惠,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应:

一、外财与内财兼具。

二、接受与施舍并行。

三、拥有与享有同受。并备有“以无为有”、“以众为我”、“以空为大”的人生观。

心发愿成耕耘心田

培养器量

开启心牢之钥

心念如种子

养身与养性

积极护生 幸福观 了解平等

虚荣毫无价值

幸福的真谛

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从亲自去找幸福开始不可。

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

幸福绝非存在于目所能视的世界中,真正的幸福潜藏于目所不能视的事物中。过着什么也不缺的生活的人,是无法了解何谓生活的幸福。

欲望愈少,愈能享有幸福的人生。

***

穷一生去追求幸福,你永远也无法幸福,即使手握着最爱的东西,也不觉得幸福。***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

在漫长人生经验中学习到的教训是:只有自己能给自己幸福。在心中寻找和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虽然人生只剩下对未来的憧憬,仍然是一种幸福。

***

知足如点金石,可使接触的东西变黄金,就是幸福。***

其实人生的前途,荣华富贵者不一定就永久快乐,贩夫走卒也不是一辈子劳苦。一个人只要心安理得,适如其分地做其“本分”事,既是幸福。

***

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会微笑,因此有表情是为“人”最大的幸福。所以对徒众性格的培养,我的要求是将自己的“神”提起来,做个有活力的“神”。

欢喜修行

什么才叫欢喜?

吃好的,不一定欢喜,因肠胃吃坏了就欢喜不起来,跳舞跳累了,打牌输钱了,都不会欢喜,唯有从闻法中得到的法喜,从打坐、礼佛、禅定、结缘、赞美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欢喜!生活中修行

欢喜与忧烦

有修养的人,在生气的时候更要保持小声说话,保持平静微笑的样子,就能抗拒生气。要生气了,不要给人知道,找个适当的时候离开现场,到外面透一下空气。

生气时,可以自问:我到人间来,就是为了生气的吗?当然不是,我是为了欢喜而活着的!

创造欢喜,给人欢喜

见贤思齐

降魔

实现理想

无量寿

自我克制

逆增上缘

幽默,才有禅味

幽默要谐而不谑,不是恶作剧;幽默要能让对方感到会心的甜蜜。它是一种生性的灵巧、活泼,有时间想学也学不来,必须从小培养一种与人共享、共乐的雅量,才能有幽默的习惯。

八十楼的人生

有兄弟二人,外出登山,下山后回到八十层楼高的家,正好碰上大楼的电梯故障。兄弟俩急于返家,决定爬上去。

当爬到二十层楼,他们并不觉辛苦,心想自己是登山好手,何惧高楼?爬到四十层楼,这时感觉有些累了,尤其行李中的登山装备,非常沉重。兄弟二人于是商量,决定暂时把行李放在第四十层楼,等电梯修好再来取。

他们继续往上爬,到达了六十层楼,两人开始气喘吁吁,举步维艰。但是仔细一想,都已经爬到六十层楼了,距离住家的八十层楼,只剩下二十层,还有何难?于是尽管辛苦、疲倦、气喘、流汗,种种地困难,腿酸力尽,终于爬到了第八十层楼。当哥哥准备要开门进入物资的时候,忽然大喊一声:“糟糕!钥匙放在行李中,没有带上来!”兄弟俩像泄气的皮球一般,感到一片茫然。八十层楼的生命就像八十年的岁月。二十层楼的人生,青春力壮,无限美好。但是到了四十岁,为了家计儿女,生活的重担,就如行李的负担,难以负荷。这时候有的人就把这个负担放在四十岁,继续登上六十楼。六十岁的人生,已经感到体力不继,不过人生往高处走,只得带着老态龙钟的身体,继续往上爬。当到达八十岁的人生高楼,但这时已经没有力气再回头去取来打开幸福的家门了。

聪明的读者,你也有八十层楼的人生,每一层楼,你都想做些什么呢?

人生如爬楼,爬得高,看得远,爬得高,高处不胜寒,下楼梯更要步步稳健。透过阶梯,到了不用阶梯,这便是人生另外一个境界了。

各有各的爸爸

观照法门

信仰的层次

反省十二问

随缘修行

六根清净方为道

善缘福报

世间万物,成也因缘,坏也因缘!

缘在哪里呢?在我们的手中,在我们的口里,在我们的心意之内。很多的好事,因为一句话破坏了因缘;

很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有人从中给予一点助缘,反而使其成功了。我们多给别人一些好因好缘,可能别人也会给我们一些好因缘。点滴因缘

随缘自在

布施种福田

能把自己拥有的给别人,是富有;只会贪图别人给自己,是贫穷。

从小接受的呵护、教导、激励、机会„„都是人家“给”我,我“给”人什么呢? “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也人人给得起。给人一句好话,给人一个微笑,给人一份心意,给人一点服务;都是善的给予。

佛也要结善缘

量有而用

如果时间是金钱的话,每个月的所得,应该用五分去顾念家庭、儿女、亲人的生活;另外要以二分去为社会公众服务,做社会的义工。再有一分留给自己,过着宗教发心、奉献的生活;剩下的二分,要做旅游、参学,以及正当娱乐、运动等。

时间的存款分配得当,生活的安排一定均衡,步调一定适中,也就容易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一句话的影响

奇妙的缘

人生在世拥有的不一定真实,世上一切都是因缘和合,重在彼此相互的关系。世界非个体,是要彼此相辅相成。对不悦不喜的人,要懂得“珍惜”,就如打篮球要感谢所有敌手,球才玩得起来,因为我们的生存跟这些人都有关系。

空欢喜

要独立,不要孤僻

酸葡萄变甜葡萄 人人都希望好运,却不知善缘是好运之因,好运是善缘之果。春时不下种,秋冬哪里有收成? 当然,做了一点好事,结了一点善缘,也不必希望马上就有回报。有时春天播种,秋天就能收成;有时今年播种,明年就收成;有时现在播种,多年以后才能收成,难以逆料。重要的是,随时有结善缘的美意和行动。

因果之间是相互的关系,有时候因中有果,有时候果中有因。总之,“善缘好运”就是好因好果的关系;欲得好运,就从广结善缘开始吧!

追因究果

吉凶谁定?

有漏世间

为什么许多人做好事却没有好报呢?因为他的身、口、意缺口太多,福报功德自然也会漏了。布施行善,若是心不甘、情不愿,让受者额度尊严受到伤害,如此纵有善行,布施的功德也会漏了。

帮忙别人做了不少好事,若你一直抬高自己,自我膨胀,别人不服气,反而对你訾议,这就是你的功德有漏了。

平日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积聚不少功德福报。单突遇逆境,就大发牢骚,口不择言,怨天尤人,原本的义行福报,就会漏了。

一面赚钱,一面浪费;一面种植,一面践踏,这就是有漏的世间,有漏的众生。谨言慎行、摄身防意,千万不要让三业把我们的“福报漏了”,这是非常重要的。

基因即业力

远祸求福

得失各有因缘。是我的,不必力争,自会得到;不是你的,即使千方百计取得,也会随风而逝。

有时候得也不好,有时候失也不坏,得失之间,所谓各有因缘莫羡人。即使得到了,也要好好运用;失去时,只要你有足够的条件,它也会再来。

人生,失去了金钱、资用,会有再来的时候;失去人格、道德,不容易恢复。得人容易,得人心难;得人心难,失人心容易。得失之间,富含人生哲理也。

对着山谷讲话,山谷的回音就是你的原音呈现。你对着山谷说“我爱你”,山谷就回给你“我爱你”;你对着山谷大喊“我恨你”,山谷也会回给你“我恨你”。有人幸福,有人不幸,看起来都是外在的因素,实际上,幸与不幸,唯人自招!是祸是福,主人不能赖账的喔!

“熏习”的力量

去除习气

生死之间

人之生命如杯水,茶杯打破了不可复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装回茶杯里;茶杯虽然不能复原,但生命之水却一滴也不会少。又好比燃烧的木材,薪火相传,流转不息,所以生命本身不会真正死亡。

上一篇:介绍自己喜欢的夏天的作文下一篇:100跑步加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