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商企业绩效管理研究(精选8篇)

电商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篇1

摘要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生活中很多领域都受到了大数据的冲击和影响。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的大数据应用,并逐渐的跟人民群众的生产和商品交换产生了破坏性影响。挖掘和数据分析在变化的整个过程仅仅是一个片段,但远非全部改变。利用大数据是关键,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现代企业的决策是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大数据时代对电商决策进行了有效的过滤。本篇论文主要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电商企业的管理模型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电子商务行业中,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商家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营销策略,对于电商企业管理方面也是如此。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电商企业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参考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和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当前电商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及创新的管理新模式。希望本文能够为电商企业管理模式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 电商 企业 管理模式 1大数据与电商企业 1.1大数据的内涵

大数据是一个更综合,更全面的概念,包括技术和商业层面。在每个类型数据质量,可以有效地筛选,迅速找到技术数据具有使用价值作为一般的下一个大数据技术是通过大量快速分析数据之间的数据高速采集大数据以发现其特点和获得新技术的桥梁。

关于大数据定义由于定义方式、角度以及侧重点都各不相同所以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是基本内容大致相同,即大数据从根本上讲是数据集合体的一种形式,其特性就是与传统意义上面的数据管理来相比较,以便能够凸显其效率以及准确度的精确化程度,不仅如此,它除此之外,还能够进一步的满足不同的需求,其要求时间处理范围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另外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大数据的价值不单单是是数据自己本身所具有价值,而是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将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出来的结果所反映的决策、知识以及问题等。

大数据的特色更加鲜明,大量的数据运行和操作各方运行速度有不同的特性精确。高效率的大型数据预测信息,它可以精确地分析所有的数据中间的相关性的数据。常规的数据分析是只抽样调查数据,并且只能够得到,但不能得出大数据中的一个本质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通过关系数据的分析来预测。1.2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的诞生带给这个时代巨大的商业价值,并且与此同时它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侧面价值。现在大数据的发展已经影响和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大数据在很大

[4][3]

[2]

[1]程度上促进创新驱动,在很大程度上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实现新的经济增长和新竞争力的类型,并产生商业价值。现如今互联网使用的大数据,移动和医疗疖视频监控和产生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海量一些IT设备等非传统渠道,而今天的现代化管理和同行的运作,并非影响从数据业务的交易获得有关消费者的有效信息,而是要对供应商和运营商的实际情况加深了解;注入移动设备,从仪表获得的交易数据,移动电话,汽车等的传感器测量,以感应实现数据交换;网络用户每秒上传长的高分辨率图像信息,这将是通过社会媒体和用户交互的大量数据从网络行为的指数级增长,它可以存储近2000倍宇段数据。而且其他产业形式相比,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快速发展的高价值产业。1.3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商企业发展特点

(一)有效规划和精准的营销策划和市场营销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商业企业追求最大化的手段利益。亚马逊的大数据是通过数据来促进销售,这也使得亚马逊的数据操作具有鲜明的特点。从用户数据的收集开始,亚马逊的数据系统当中详细的记录着每个个人用户的搜索页面的内容,其中具体包括搜索的产品详细的信息以及在每个页面上的停留时间,并且对类似的产品进行最终比较,最后决定购买其中的一种产品。除此以外,亚马逊还会采取一些明智的小技巧,例如通过一些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事件,乘此机会将某一新产品或新实物推向不同的类型和阶层的用户,而且通过各种交互式构件的使用,来参与奖品取得的反馈信息,以更加能够通过对用户的数据分析的结果了解到用户的真实偏好。因此,亚马逊对用户数据的挖掘结果,使得亚马逊对用户的爱好兴趣,消费习惯以及购物偏见和潜在需求都如数家珍。这些都为了到最后能够做到数据完整的精准营销。

(二)数据服务已成为电商的发展趋势。现在的腾讯、阿里巴巴以及百度等知名的网络平台都已经相继成为大量数据挖掘的巨大财富的数据所有者,显而易见,现在数据业务已逐渐开始演变成为中国电商的发展趋势,销售数据和相关的服务也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增长兴趣点。这里以阿里巴巴为例,根据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的数据显示,超过49TB每天活跃数据量。围绕这笔交易,很多的搜索,浏览和评价的买家和卖家在淘宝构成产生的数据源。打开淘宝数据平台,例如,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淘宝指数”免费提供信息给公众,并通过各种指标指数淘宝网公众可以得到行业和宏观经济。阿里整合其所有的电商模式的基石-大数据平台已经形成,淘宝正在转化为电商的“生态系统”的基础服务提供商,数据服务提供商。

(三)增强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和认可是主要的电力供应,谁的用户多,谁就会占领市场从中脱颖而出。对于大数据的分析,自然少不了做一个关于用户的购物体验上做文章。经过几十年的数百万用户的数据的积累,这么多有价值的数据,因为它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大数据模型的供应链管理和最终用户。各种数据的应用,存储分配是大数据应用和供应链管理模式之一。另一个典型应用是终端用户打造京东模式。京东每天产生数亿的个人信息,京东的用户分析,从多个维度采购,资产信息,设[7]

[6]

[5]置了一些简单的个体识别模型,然后根据用户的特点,京东推荐相应的产品和网站,成功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京东用户的消费体验。2电商企业管理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2.1电商企业的管理模式现状

电商企业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措施。它是连通当下的网络经济与传统的实体经济之间的媒介,同时,它亦是将企业从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跨步的必经之路,电商企业管理的影响是直接而且全方位的。电商企业的管理是对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商务活动的管理,这是管理模式上的一次革命。它对于企业管理的思想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它会对企业面对的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对应的改进和调整。

众所周知,大数据时代的电商企业在创新技术的驱动下,与传统的企业相比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的生产率,实现了经济新增长以及新的竞争的模式和商业价值的产生。电商利用大数据提供的企业经营预测率以及行业趋势能够实现采取利益最大化的商业策略。这为电商的发展开辟了较为平坦的道路剔除了很多不可知的阻碍和不明朗的风险。这对于电商企业的管理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大数据是数据服务的升级版,他对当今社会的服务深入细致到每一个人身上,针对每个人体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设计,从而逐步演变发展形成了现在一种定制式的服务模式。现在网络交易的规模化发展在不知不觉当中形成了大量的交易数据,而这些数据同时又为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精确地分析和研究,就可以根据电商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规划出最适合它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对于它的消费群体和消费个体有更为清楚和明确的认识,这个非常有利于电商企业后期的产品研发和改善。

众所周知,商品的信息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在呈指数形式的迅猛发展,这样的势头,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当中变得更加迷惑和没有判断力

[10]

[9][8],大量的商品使他们无从选择,与此同时,由于商品信息的筛选分析没有与之同步提高,这样就难以把最新的商品动态信息分享给消费者,这样会使消费者的消费过程变得丧失目的性。电商企业通过这样的发张方式,能够更加快速和稳定地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占领市场的一席之地,提高企业效率而同时在强大的竞争力下,赢得对手。当然,与此同时也对电商企业的数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2.2大数据时代电商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环境下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大数据给电商带来的整个繁荣的景象,而更应该看到它给电商企业带来的很多问题需要来面对。

首当其冲的是数据安全隐私管理的问题。数据安全隐私管理

[11]

是电商企业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因为众所周知的是,在现在的大数据时代,在屏蔽外部数据的基础之上进行个人信息的分析和挖掘个不现实的美好愿望。现阶段几乎没有社交网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各自用户的实时数据进行不同程度的开放,这些数据记录了网络用户注册时的个人信息以及浏览网站时的历史记录,这些数据被一些提供商收集起来,通过这些信息的整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让电商企业掌握个人用户的消费倾向和喜好,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预测,能够精度很高的预测出客户的需求点,在创新商品的时候成功率大大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得到了大步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些数据基本上可以非常精确的锁定出网络用户,进一步的还可以挖掘出他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的银行账号密码等隐私,用户隐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Epsilon在2011年,发生了一起可谓史上最为严重的黑客入侵事件[12],这起事件的后果导致大量企业客户名单以及电子邮件地址发生外泄,而且,不仅如此,还有很多著名企业例如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都遭到损失。同年四月底,索尼公司同样遭到黑客的攻击,这次事件的结果也非常严重,索尼公司泄露了一亿份账户资料,索尼公司因此损失了1.71亿美元。我们国家在最近几年这样的事件也屡见不鲜。那么该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呢?很多国家针对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数据隐私安全问题纷纷立法保护公众隐私。另外要求一些搜索引擎服务商缩短用户搜索信息的保留时间。电商企业应该在此基础上自身安全方面设置多个级别的保护措施,例如使用企业自身的安全防护软件来防止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的侵犯。减少信息泄露给企业带来的纠纷事件。

其次,面对第二个的问题是行业数据的掌控。对于电商来说,有关客户的信息数据是具有重大价值的。近几年来,阿里集团以及京东等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和电子商务网站的蓬勃发展[13],让他们凝聚了大量的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信息,这些信息当中包含了客户的收入状况,消费习惯以及信用等等宝贵且全面的信息。这些大量的数据被他们用来通过大数据理论和技术,对网络购物以及支付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统计规律。例如,也可分析商业数据产品的行业搜索、浏览以及交易等数据,这些研究结果用于企业数据化运营和市场行业研究等,所以,我们可以得知拥有数据多的企业发展起来就会得到更多的便利。通常情况下,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大数据的数据来源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中一部分来自于企业自身内部的信息系统中产生的运营数据,这些数据基本上都是标准化、结构化的。具有企业自身的一些特点,如果继续细分的话,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又可以分成两个小类,一类主要用于提高人事和财会处理以及接发订单等日常业务的工作效率;另一类则主要用于支持经营战略和开展市场分析以及开拓客户等。然而,在现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电商企业则比传统的企业多了一部分来自于外部的数据,其中包括的是日常广泛存在于各种社交网络等之中的非标准化而且非结构化数据。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基本上是来源于腾讯QQ,新浪微博以及国外的Facebook和Twitter等及其它来源的社交媒体数据构成,另外还包括了各种搜索引擎例如百度,搜狐等门户网站,浏览记录,搜索记录,以及点击量等都被记录了下来,这些数据都成为了电商企业有利用价值的大数据的组成部分。而且它们的产生往往都伴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计算以及传感器等新的渠道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其中具体包括了点击和呼叫的详细记录、GPS和地理定位映射数据、Web文本和点击流数据、设备和传感器信息、通过管理文件传输协议传送的海量图像文件、科学信息、电子邮件等等。这些企业会让更多的企业未来的发展得到更好的方向规划以及指导。最后,大数据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如何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这同时也是其利用者最应掌握的核心问题之一。由这些数据与企业数据库消费者倾向组合以消耗判决形成交叉验证中,信息互动社交媒体延伸到电力供应商,从而消耗数据通过形成闭环叠加效应。这也将极大地精细化营销和广度。用户数据和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的长期积累。直接进入生产率数据,在角色中的数据可以充分的体现。数据通常产生于一些社会媒体。社会关系,通过电商的数据库推出,该数据将极大地释放潜在价值的力量。著名的阿里巴巴为例

[14],构建淘宝数据库,通过品牌和产品的销售,淘宝热词和消费数据流量来源和其他资源,最终形成消费行为总结数据库。社交平台可以实现对接数据库的电子商务平台,微博用户的数据可以形成消费需求趋势预测,然后通过现有的数据库来验证数据,有效的转化率,就会产生整个消费行为数据的整个链条力。此时,阿里巴巴已经牢牢地抓住了整个商业节奏的脉冲。由此可以看出,仅仅掌握电商企业的大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能够掌握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才是重中之重。在技术的层面以及人才培养上解决大数据问题,才能完全充分地发挥大数据的价值。

3大数据环境下电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势

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来看,电子商务企业开始逐渐意识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将对未来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开始针对大数据这个比较新的领域开始探索和研究,这样的一系列举动让电子商务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衍生的全新的数据管理模式,让电商的整体服务模式得到革新,未来数据的实际应用将会决定企业的经营情况,新的营销管理模式适合市场的发展需要,给经济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3.1实现管理的低成本

与传统的信息业务处理不同,现在信息不再采用手工处理的方式来进行,因为手工处理的方式相较来说成本高但是效率和准确率却相对来说都非常的低。现在我们开始利用大数据来进行分析,很多大型的企业基本上已经完全实现了通过全自动化的方式来采集和处理客户的信息,并且积极和广泛的利用自动系统大批量的进行客户信息的搜集,这样会让企业对客户的真实消费和收入等自己状况状况有了一个更为详尽的了解,这对于以后企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开拓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数据条件。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的环节,所以业务处理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错误率明显降低,与此同时数据处理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可谓一举多得。这个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商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势为企业进行业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3.2精准营销创造更好的服务

精准营销凭借信息手段,对现有数据进行精准分析来确定客户群体,更为有效的和顾客进行沟通,这样便形成了相对个性化的服务体系,企业顺利拓展低成本方式,同时这也是网络营销的核心观点。精准营销的重要核心是对客户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客户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对一些商品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跟踪,逐步的缩小自己的购买范围,然后再通过比较的情况下,选中某一个商品后,在购买里达到的情况下来购买自己满意的商品。精准经营模式的开创,为企业打开了更为具体可实行的方案。即企业可以通过收集顾客的兴趣导向,然后仔细的分析顾客的不同的消费层次以及他们的关注点,通过分析顾客的购买行为来分析顾客的交易习惯。记录他们日常的消费习惯以及关注的信息和浏览的信息内容,他们的月均收入等等,当企业拥有了这些数据之后,形成了包含大量数据的有效数据库,用基础的数据挖掘技术作为它的辅助,运用系统化的科学分析和预测,针对性的向每位顾客推荐适合他们的产品。

3.3精细化的管理得以实施

众所周知,传统的业务模式难以实现大批量的处理有效数据,这也导致很多企业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仅仅通过抽取少量样本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存储,在通过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分析得到样本的分析结果并且以此来进一步的推断出总体特性。这样的传统技术方法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只能记录下客户简单的部分的消费信息,而顾客的消费明细等其他信息根本无法成功获取,更就没有办法对客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样一来这样对于实现精细化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企业拥有非常强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它们可以精细的把顾客的每一次消费信息都成功提取,并且通过一定的分析和处理之后,将这些分析结果及顾客消费行为的记录数据收录到数据库中,采用挖掘技术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系统处理,最终得到有效的管理信息。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节约成本,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精细化的管理。这样的精细化个性化的顾客服务也使得办理各类业务的门槛大幅度降低。

本文通过大数据的电商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帮助企业能够成功的结合自身所处的商业环境,在电子商务模式的设计过程中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来促进管理模式的发展以及变革,积极探索适合企业特点及所处环境的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模式是动态而非静态的,它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处于竞争位置的企业仅仅靠模仿而不去自欺创新管理模式就难以保持长时间的竞争力,市场的状况和客户的需求以及竞争的威胁都在随时变动,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参考文献

[1]陈幸敏.全球最大的网络购物节350天猫创下新纪录,浙江在线新闻网站,2013-11-12.[2]甘丽新,涂伟.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的机遇与挑战探讨.[J].科技广场,2013(08).[3]任广见.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4(02).[4] 徐宗本,张维,刘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的科学原理及发展前景”——香山科学会议第

电商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篇2

电子商务价格战由来已久, 发生在京东、苏宁和当当等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已非首次。2010年12月, 当当网上市之后, 京东总裁刘强东宣称京东新开展的图书业务受到当当的全面反击, 并作出降低价格促销决策, 挑起价格战[1]。随后, 当当网予以反击, 电子商务价格大战从此揭开序幕。根据艾瑞网调研数据显示, 2013年“双十一”期间, 国内电商全网3成以上的商品折扣均五折以下, 再到2014年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妇女节的三国杀”, 电子商务界的价格大战愈发的如火如荼。因此, 本文研究了电子商务价格战爆发的原因和价格战的影响, 制定出适合电商环境的价格竞争策略, 以不断提高电商企业的竞争能力。

1 电商价格大战的起因分析

1.1 延续实体商务粗放经营的传统流通模式

中国电子商务在零售商品占有额不到5%, 而实体商务却达95%。通过这两数值的比较可以看出, 网络零售总额所占比例低。根据这个比例对电商价格战作了一种新解释:如果实体商务不能摆脱做大的愿望, 继续打价格战, 延续传统模式, 电子商务就可以靠打价格战来维持运转[2]。

1.2 争夺市场份额

价格战主要存在于寡头企业之间, 在这个寡头市场中, 假定买者和卖者的数量是一定的, 短期内产品的需求不会变化。因此, 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就会降低价格。如果其中一家企业价格变化了, 其他企业会迅速作出反应, 以维持市场占有率, 否则, 企业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就会相应减少, 因此, 降低价格自然就成了企业的首要之选, 价格战便自然而然的爆发了。

1.3 通过宣传提高企业影响力

消费者是创造利润的来源, 有销量就有销售额, 有销售额才会有利润。在电子商务中, 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是口碑的认知, 也就是说好的口碑就会有多的销量。由于网购选择性强、透明度高, 而且网购群体普遍对低价商品偏好, 产品性价比成为口碑的标尺。分析市场行业竞争结构可以得出, 打价格战的大部分均为大型综合商城, 而且这些电商网站的商品相似程度较高、销售策略大致趋同, 产品的替代程度较高。比如亚马逊和当当网原本以图书类商品为主, 京东原本以电子产品为主, 而现在它们所买的商品均已包括书籍、家电、日用品、家居、服装、相机、化妆品、鞋包等几十大类。企业就把价格战作为营销策略, 加大了企业的宣传, 提高了企业品牌影响力。

2 价格大战对电商企业的影响分析

电商价格大战是市场经济竞争的一种体现, 但是这种以利益争夺为目的电商价格战也会对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2.1 有利影响

2.1.1 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方面, 价格竞争可以改变市场结构, 促进产业集中化, 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实现大规模经济。另一方面, 价格竞争通过适者生存, 使低效率、低竞争力的电商企业淘汰出局, 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1.2 价格竞争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价格大战可以促使电商企业以市场为导向, 与对手抢占市场, 根据现有资源把握、寻找适合自己的战略定位;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来提高效率, 丰富品牌内涵, 提升服务品质, 增加企业品牌的无形价值, 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把单纯的价格竞争发展为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3]。

2.1.3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适度的价格战, 可以促使电商企业一方面加强管理, 不断加强技术创新, 降低产品成本, 获得更大的竞争空间;另一方面, 电商企业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2 不利影响

2.2.1 过度竞争影响市场秩序和资源配置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产品供给与需求发生变化, 价格就会随着这种关系变化而变化, 价格有益于优化资源配置, 具有利益驱动和信息引导的双重作用。价格战就像可卡因, 服用量适当, 可以加强血液循环, 促使整个市场活跃, 整体消费;但服用过量, 必然伤人伤心, 商业竞争同样是这样。如果任意竞争必然会演变为恶性竞争, 那么受害的将会是整个行业[4]。

2.2.2 价值与价格严重扭曲

价格构成的主体是生产成本, 它是价格的最低界限, 价格战常常会使商家忽略成本, 超出企业承受能力。同时, 电商价格战会使供应商为应对同行的竞争而减利、甚至无利可图、亏本, 资本逐渐不足, 发展能力降低。价格战虽然销售量获得短暂性的上升, 但直接造成了企业利润降低。如果利润的下降不能用增加销量的额度来补充的话, 那么固定成本的开支得不到解决, 企业就容易亏本。

2.2.3 消费者的忠诚度受价格战的影响

短期内, 价格战能吸引消费者, 甚至是提前购买。但消费者集中进行购买的行为, 也给电商企业带来技术上的挑战。比如光棍节, 各大B2C商城均出现了网页反应慢、数据难以得到及时更新等问题, 导致消费者浪费在各大B2C网站之间, 最后什么都没买到, 浪费了消费者的感情, 降低了顾客的忠诚度。3价格大战对电商企业网络营销绩效影响的根源性分析

3.1 价格大战透支诚信

诚信, 是行商之本。专家提出, “价格大战”背弃了企业和消费者。虽然说有10多万件大家电参与价格战, 但是真正降价的只有5000多件, 降价比例不到5%;而这些低价商品不是缺货就是物流不通。有人指出, 降价看上去对消费者有益, 其实消费者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对企业反而做了宣传。

电商“价格大战”, 明确的说就是通过诚信透支, 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这是自毁前程。价格大战表面上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还可以打击竞争对手。实际上, 电商企业利用现有的品牌形象, 透支诚信, 大打折扣, 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随着消费者购买过程完成之后, 重新体验了商品, 重新认识了产品。但当消费者认识到企业设置的诡计时, 必然会产生不满, 最后只能是一无所获, 不仅吸引不了消费者, 而且现有的顾客也会慢慢消失。

3.2 降价提价盲目跟从

许多企业对同行业的产品降价作应对措施时, 必然会受到竞争对手的干扰, 使其难以应付, 只好盲目跟从。在商讨会上, 多数厂家达成了不降价的意见, 如果一家大企业突然降价, 其他企业受到影响, 最后被迫决定跟着降价。这样, 最先降价的商家获利最大, 而其他相关企业将陷入困境。而对于那些一直坚持不降价的厂家也能获得厚利。

消费者是否接受现有的产品价格, 取决于下面两个因素:一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利润, 二是消费者的评估。盲目跟从会使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发生变化。消费者对已有的价格会形成惯性习惯, 如果改变这种“惯性价格”, 消费者对此会有强烈的心理反应。一件产品上涨了几毛几分, 都可以让消费者的心理产生落差。而名牌产品因为有超强的品牌价值, 即使定价很高, 也动摇不了消费者的心理, 降价反而会引起消费者的怀疑, 对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行否定。如果企业一味的跟从大商家, 对价格进行不断地改变, 而不考虑这些因素制定产品价格, 企业自然就会大受损失。这样,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会慢慢减弱, 也就不会购买该品牌产品, 久而久之, 企业品牌价值就会降低。

3.3 拘泥于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定价方法, 是指在产品单价的基础上, 加上成本利润的方法, 这是大多数企业运用的定价方法。商家使用了在商品平均成本之上增加一个百分比的这种单一过时的定价方法, 忽略了竞争者的价格和消费者的需求, 不利于争取较多的消费群体和占领市场。现在大多数企业的定价不再只考虑产品成本, 因为以传统的成本定价法定价太高, 销售额会降低;如果太低, 则无法实现公司预定的投资利润。

3.4 产品替代度强

研究生产商层次竞争的关键因素是产品替代度, 当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生产商生产互相竞争的产品时, 就产生了产品替代度, 它是通过产品的使用价值、外形等方面来反映。当某种产品的价格变化时, 另一种产品在功能上、外观上都有相似或相同, 那么就对该产品有替代作用。比如说华为荣耀3C手机和红米手机, 这两款手机在配置、外观、价格等方面差不多, 红米手机刚发布时就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华为荣耀3C的出现, 两款手机就有了比较, 红米手机在抗摔上严重不足, 更多消费者更愿意买华为荣耀3C。这就是产品替代性强的一种表现。

4 企业应对价格大战的策略

4.1 采用弹性的定价机制应对竞争

降低价格是企业的重要营销策略之一, 如果降价能够使企业收获更大, 损失更小, 那么企业就该适当降低产品的价格, 反之则不能。因此, 在营销中, 企业需要采用灵活的价格机制, 不仅要考虑降低价格的形式, 而且应突破现有的框架, 在技术上创新, 在品牌上积累, 在概念上挖掘。一要保持技术领先。尽管今天的彩电价格已经非常低, 但多功能智能彩电仍要很高的价格才能买到。它的成本并不是特别高, 而是技术上领先。二要进行概念创新。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掌上电脑不是商务通, 然而商务通价格永升不降, 保持了高销售、高利润, 那是因为恒基伟业准确定位为白领、金领层次。这说明:概念创新, 产品值钱。三要营造信心, 因为品牌价值是他们的价值核心。品牌经过不断的积累得到提升。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产品的价格不降反而涨。

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 降价成了他们的首要之选, 因为此时的价格调整不是简单的价格战, 而是价格回落。事实证明, 很容易提高价格, 但降低价格更容易, 许多公司采用新的产品定价策略, 商品最初以高价格入市, 然后再慢慢降低价格。最新产品的首批体验者是喜欢使用新商品的顾客, 他们有很高的收入, 对价格毫不关心。使用之后, 新产品价格的变化, 对他们来说没有影响。新的产品的口碑就是从他们开始传播的, 这样, 有关这种新产品宣传得以进行, 以后价格降低了, 大多人就有可能购买。用这样的销售策略可以将早期的投资收回, 并逐步获利, 很快地在同行业中站稳脚, 并可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早期就能够有高水平销售额和利润。所以说, 降价不可怕, 关键是要有灵活的价格体制。

4.2 规避价格战

企业规避价格战的基本手段是整合营销传播。如今消费者不能很好地被企业所控制, 消费者选择多样, 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企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和消费者保持沟通, 消费者才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就是要把消费者放在首位, 与他们直接沟通, 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 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整个整合营销环节都和消费者有关, 通过向消费者传达企业、产品和品牌的信息, 从而增加他们对企业的信赖, 进而实现长期的营销计划, 保持和顾客沟通, 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为了不盲目地随市场价格变化, 企业首先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 明确产品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标尺。其次要对产品价值加以考虑, 产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 产品价值越高, 就越不能盲目跟从, 轻易降价。除此之外, 还要了解市场状况, 企业间的价格大战一般由同一市场间的竞争所引起。最后就是了解消费者的心理, 每个消费者心理不同, 企业应采取有效的价格策略, 针对不同的心理, 改变消费者的行为, 使消费者转向对自己有利的营销方向。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就可以做到从容应对其他商家采用的价格策略, 品牌价值也不会受到影响。从长期看, 公司的品牌价值会得到提升。

4.3 制定合适成本定价法

价格根据成本定价, 因而成本数据至关重要。必须考虑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价格, 从而计算产品需求曲线的弹性。根据市场价格确定本产品的价格, 挖掘潜在影响价格的因素, 定期修改企业定价策略, 从而确定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明确产品的差异, 确定产品最合适的价格。假如只是简单地按照既定的步骤和程序确定上市价格, 政府就有可能进行干预。

综合考虑所有产品的成本、销售额和利润, 不计较个别产品的得与失, 充分运用新的成本定价策略。首先, 总体定价原则遵循“二七一”原则, 也就是店铺里面定低价的产品占20% (用于引流) , 定中等价的产品占百分之70% (保证销售额) , 定高价产品占10% (塑造品牌形象) 。其次, 单个产品定价原则———黄金差价原则, 最优价格= (同类产品最高价格-同类产品最低价格) ×0.618+同类产品最低价格。比如说同一款产品, 最高价为100元, 最低价为44元, 根据公式, 我们可以算出的最优价格是78.6元。从这个角度来说, 这个最优价格可以让买家产生低价高质量的感觉。

4.4 准确定位, 形成产品差异化

在面对市场上品牌定位、商品层次重复的问题时, 企业应该拥有明确的细分、市场独特的定位,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 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与竞争对手形成产品差异化。

大体说来, 企业可通过以下策略实现差异产品:

(1) R&D策略。R&D指“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开发”, 它是为了增加知识总量并探索新的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工作。企业应努力改变产品的外形、颜色、质量, 不断推出新的产品, 从而满足顾客需要。

(2) 地理策略。企业生产地和销售地根据地理便利状况, 在位置和运输上得到好处。

(3) 促销策略。促销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各种促销方式, 把商品信息传达给顾客, 从而引起顾客的兴趣, 增强顾客的购买欲, 增加销量以达到销售目的。产品差异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而定, 尤其是对购买次数不多的商品, 大多数消费者不清楚其外形、质量和颜色等方面的信息, 展开促销策略就成为营销的方式之一。

(4) 服务策略。服务是产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指一种特殊的无形活动, 它向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满足感。比如提供消费者优质服务、减少消费者等候时间等。

企业运用以上策略可以形成产品差异化, 更好的定位, 让目标消费者对号入座, 即产生“是我自己的品牌”的感觉, 以此来增进消费者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占领市场份额, 而不是正面竞争。

参考文献

[1]宋淑晨.浅谈京东、苏宁的价格大战[J].中国电子商务, 2012, (14) :22-23.

[2]卢慧芳, 傅军.电商价格战的思考[J].中国外资, 2012, (17) :10-13.

[3]马莉婷, 林立达.B2C市场竞争规范体系的构建——基于电子商务价格战的分析[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3, (04) :52-54.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篇3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找到有效的工具,管理就不再是不可传的艺术,不再是天赋的才能,而是一门可供研究和传授的科学。绩效管理就是卓有成效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在更高层次的绩效管理里用关键绩效目标(KPI)和平衡记分卡表示。

1.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意义

1.1绩效管理不仅能有效地调动组织与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持续地提高管理水平,成为企业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议题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商场如战场,同样是慈不掌兵!一个领导者,如果一味“非常仁慈”,往往会事与愿违,对公司、对个人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电力生产和管理的特性决定了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具有特殊性。电力企业绩效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同时,电力行业必须以安全、环保、节能为基础,既具有公用事业和服务业的特点,又具有不同电源结构带来的自然差异性。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绩效管理,既可以及时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使内部人才得到成长。

1.2绩效管理促进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优化

所谓流程,就是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业务如何运作,涉及因何而做、由谁来做、如何去做、如何传递等方面的问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也会造成组织整体不协调,效率低下。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各级管理者都应从公司整体利益以及工作效率出发,在提升组织运行效率的同时,逐步优化公司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

2.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在宏观上我国电力行业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一方面,我国电力行业电源结构尚不合理,火电比重过大,节能减排任重道远,需要大量投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机制,电力行业盈利水平仍然不高。这既与行业特点以及电力价格偏低、煤炭价格持续上涨有关,也需要电力企业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

2.2微观上缺乏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理念,考核方法不科学

我国部分电力企业还未树立起现代绩效管理理念,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不少电力企业管理者还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工具。在管理中缺乏战略指引与文化支撑,考核过程一盘散沙;盲目追求指标量化,时髦方法华而不实;反馈机制不健全,难以奏响共鸣曲;相关领导不支持,人力资源部门孤掌难鸣;相关措施不匹配,管理方案被迫流产。

3.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保证机制

针对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保证机制至关重要。绩效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构建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目标管理体系

针对电力企业的特点,采用目标管理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实施战略性目标管理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通过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将目标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人人各司其责、各负其责,避免了互相推诿现象,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增强了执行力。随着企业战略的改变,绩效管理系统也应随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及时引导员工个人行为向企业目标的转变,才能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增强企业凝聚力。

3.2实施科学的绩效管理考核方法

供电企业人员可以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领导干部、工人等几个层次,各个层次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要求不尽相同,因而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责任和态度以及经验的程度和广度是有差别的,评价要素也各不相同。绩效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法、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对于部门负责人可以选择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记分卡方法。对于基层员工采用关键事件法、目标管理法、平衡记分卡、关键绩效指标法、360度评估法等绩效指标。

3.3加大企业文化对员工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情绪,悲观厌世,甚至自杀。文化是“道”,它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又潜行于企业各个细节和制度中。文化无形却又比有形之物更具有力量,是“理念制胜”时代企业的核心。要加强企业激励导向,加强对领导的监督与约束,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关系,强化民主建设,加强干部的世界观、人才观的教育,引导职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

正如德鲁克所说:“组织的目的,就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20世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生产设备;21世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人。管理是社会机构的器官,变乌合之众为组织,化人们努力为绩效。在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基本缓解和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强调开放的文化,形成一种管理的内力,完善和提升绩效管理加快整个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赵红卫.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华东电力.2004.03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研究 篇4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研究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已成为中 小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中小企 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前人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指导下,探讨如何 通过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改善中小企业中的管理问题,最终达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目的。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An Analysis on Enhancing SME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by Corporate Culture

Wang sheng

2009010903

42(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SMEs’(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managers give more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SM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main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t present,SMEs still have many problem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and causes in SME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xplored how to establish suitable corporate culture for SMEs,in order to improve SMEs'management issues,and ultimately enhan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corporate cultur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引言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从少到多发展起来,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20 世纪90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1]。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200 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 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并提供了全社会70%以上的就业机会[2]。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已成为中小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进入2008 年来,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愈加凸显,没有来得及应对这次危机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良好的企业文化、符合员工意愿的价值观念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和内部凝聚力。本文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探讨凭借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相应对策。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企业文化的影响范围十分广泛,从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行为到市场的开发、员工的招聘、工作的总结等,企业文化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多种方式发生作用。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作用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学者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

2.1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战略的影响

我国学者对企业文化影响人力资源战略作了大量的定性研究,他们认为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战略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黎伟,2003[4];任瞳、江鹏,2003[5]),并提出在未来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经济时代,只有将企业核心文化理念内化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以企业文化为导向推动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相融合,才能使企业在动荡、变化加速的变革时代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任瞳、江鹏,2003;杨静,2006)。

2.2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

不同的企业文化就会导致不同的招聘行为。王涛(2007)等认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关键环节的招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如果招聘的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则会让企业如虎添翼,反之,则使企业举步维艰。在招聘甄选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员工的实际能力,更要关注员工的价值观、个性等关系到是适合企业特质的关键因素(杨静,2006)。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绩效管理设计和运作的前提,为绩效管理提供一种道德约束和行为准则,同时使组织成员的精神需要获得满足,它决定了员工的满意度、成就感和荣誉感(王海燕,2008);而绩效管理可以产生维持和优化企业文化的效果(陈智勤、郭艳,2006)。张晔(2006)通过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最优企业文化有利绩效管理实施,最差企业文化制约绩效管理的观点。沈翌(2008)通过研究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发展,探讨在生命周期各阶段企业文化与绩效考评机制协同发展的路径。企业文化对培训管理的影响体现在,公司可以通过各类培训活动来改变以往的生搬硬套的模式,将企业价值观念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员工,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并最终形成统一明确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张莎,2005)。王艳(2006)通过列举松下电器公司成功案例,进一步说明企业文化对员工培训的地位和作用。薪酬体系体现着企业管理理念和文化倾向(张莎,2005)。周毅(2005)指出,不同的文化需要不同的薪酬模式。他将文化划分为功能型文化、流程型文化、网络型文化和时效型文化四种,分析了这四种工作文化的特征并得出其所需要的薪酬模式。张莎(2005)指出,员工的职业生涯是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海燕(2008)指出,组织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认知、行动、意志、感情、价值、目标等方面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强化员工的自我开发。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塑造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提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主要问题

3.1 缺少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普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不健全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企业发展的开创期或者成长初期,组织规模较小,由于受到成本约束,没有配置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导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培训与开发等无法开展,使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无法实现,这些制约着中小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近年来,国内的中小企业虽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但人力资源管理上还仅仅停留在事务的表层,或仅仅重视其中的某一部分,仍未建立起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致使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3.2 人力资源管理缺少整体规划

多数中小企业没有针对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相配套的人力资源规划,在人才开发方面普遍缺乏前瞻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出现诸多短视行为。企业常被动地处理部门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走一步看一步,这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管理的盲目性。由于缺少规划,企业不能做到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实际对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进行适当的预测,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人员流动性增大,最终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观念落后,局限于节约人力成本的管理思想,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全无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最终致使企业人力资源欠缺规划。

3.3 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培训体制不科学

我国中小企业通常认为对于培训的投入应当点到为止,培训投入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在国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支出一般占企业总利润的7%左右,而在我国该项支出不到1%。我国中小企业在培训方面存

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首先,中小企业缺乏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培训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不明确,培训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其次,中小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据一项对我国主要城市100 多家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有30% 以上的中小企业年人均教育和培训费用在10 元以下,将近20%的企业在10 - 30 元之间[3]。再次,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培训制度,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提升没有明确的规划。中小企业重人才使用,轻人才开发和培训,重应急性培训,忽视战略性开发,以至于存在专业人员匮乏以及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

3.4 激励制度不完善

首先,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措施或行为随意性较大,常依据老板的心情或感觉,往往使下属无所适从,激励行为达不到预期目的。其次,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单纯以物质刺激为主,激励方式比较单一,激励效果大打折扣。再次,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缺乏灵活性、针对性。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往往忽视员工的心理、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激励,激励方式大众化,激励效果欠佳。

3.5 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绩效管理理念缺乏正确的理解。一些企业认为绩效管理既耗时又费力,且效果不佳,直接将绩效管理拒之门外。一些企业虽然接受了绩效管理这一理念,但片面地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等同起来,使得绩效管理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中小企业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普遍缺乏相应的职位分析,考核指标简单、模糊,考核标准不规范、量化程度低,忽视了贡献与能力方面的考评。考核制度不够完善,考核方法以领导考核为主,往往忽视平时考核,测评方法的选择缺乏科学性。考核结果停留于作为奖惩依据,很少立足于通过绩效管理来达成组织的目标以及帮助员工成长的目的,导致考核结果的浪费。

3.6 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足

企业文化的发展受到企业本身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企业文化建设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中小企业的关键是生存与盈利,更多的关注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较为滞后,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对企业认同感不强,造成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理念的错位。尽管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倾向于借鉴大企业的成功经验,往往导致企业文化不仅缺乏专业性,而且不能被有效地内化为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空洞的口号和标语。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路径分析

4.1 从观念上培养员工的企业文化意识

4.1.1 加强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家普遍存在经营理念相对落后,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与认识。因此,首先要全面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加强对企业文化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企业的领导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应注重培育中小企业管理者企业文化意识,提升他们企业文化建设理念,全面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以及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企业文化。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做到身体力行,向员工言传身教,做出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经营思想上的表率,用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影响员工的价值取向,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共识,将企业家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在提高管理者企业文化意识的基础上,让员工广泛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使企业文化深入身心。

4.1.2 培育、强化员工正确的企业文化观念。

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企业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企业管理的协调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与企业文化联系最密的管理环节,由于中小企业人数较少,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直接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因此,培育员工正确的企业文化观念,是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端正并强化员工的企业文化观念,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进而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提高。

4.1.3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促进员工权利、价值、自由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要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提倡平等、公平、公正意识。充分尊重人才,激发员工潜能,使员工的利益得以充分的体现。克服家族管理的弊端,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任人唯才,考虑到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满信任与亲情感的人本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主人公意识,使员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推动企业的和谐发展。人才观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考核等。科学人才观的建立,有助于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形成,促进人力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4.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在科学人才观的指导下,建立一种能尊重人性、发挥职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制度文化,切实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建立科学的培训制度。在提高对培训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大在培训方面的投入,从开发人的潜能的角度,制定培育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人才计划。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重视贡献与能力方面的考评,考核方法采取自评、员工之间互评及领导考评相结合。考核结果不仅作为奖惩依据,更重要的是通过绩效管理来达成组织目标以及帮助员工成长。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克服单纯以物质刺激为主的激励方式。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物质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作用呈淡化趋势。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除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较低层次的需求外,人还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求。企业应结合员工的心理、年龄、性别等因素采取情感、荣誉、物质、事业等多种激励方式。

4.3 从实践中培养中小企业特色文化

中小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避免盲目照搬大企业的成功经验。管理者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战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在强化企业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找准企业文化定位,建设符合自身发展的独特企业文化。企业还必须不断提升原有的企业文化,坚持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应营造创新型文化,本着求同存异的理念,接纳不同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容许冲突的暂时存在;培育员工的创新意识,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保持企业文化的创新动力。

4.3.1 企业文化融入对新员工的招聘。将企业文化

贯穿到企业对新员工的招聘中,避免应聘者进入企业后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企业用人是一个双向选择与匹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通过各种公关与宣传活动,让潜在员工了解本企业的文化,使认同企业基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员工选择企业。同时,企业在招聘中选择对本企业文化认同较高的人作为企业的新员工。通过这样的方式招聘到的员工,更容易融入企业的团队中,能有效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源管理的协调成本。

4.3.2 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培训。

将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培训之中。除了职业技能的培训外,采用非正式活动、非正式团体、管理游戏、管理竞赛等较为灵活的培训方式将企业价值观念传达给员工,使员工逐渐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的行为,使员工融入企业整体文化中。

4.3.3 企业文化融入考核体系。

建立企业文化相应的考核体系,将企业文化作为多元考核的一部分。避免传统的绩效考核忽略对员工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考核。通过考核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通过不断地对照企业文化,员工可以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统一到企业文化中,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团结和谐的气氛,发挥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竞争力。5 结束语

中小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分析目前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普遍问题,结合相关理论从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路径,即:(1)从观念上提高员工企业文化意识,树立正确人才观;(2)从制度上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3)从实践中培养中小企业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电商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篇5

基于ANP的企业绩效管理能力评价研究

企业绩效管理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管理有效性的关键,进行企业绩效管理能力评价研究,有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在建立企业绩效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网络结构模型,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对五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

作 者:宋哲 王树恩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 刊 名:科技管理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年,卷(期): 30(4) 分类号:C931.1 关键词:企业绩效管理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实证分析  

电商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篇6

为了系统、全面地评价战略信息管理为企业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收益,对企业战略信怠管理进行了界定;并以制造性企业为例,利用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思想,构建用于企业战喳信息管理绩效评价的价值链模型;利用平衡计分卡这一综合绩效评价工具,构建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信息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为了系统、全面地评价战略信息管理为企业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收益,对企业战略信怠管理进行了界定;并以制造性企业为例,利用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思想,构建用于企业战喳信息管理绩效评价的价值链模型;利用平衡计分卡这一综合绩效评价工具,构建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信息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日益动荡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战略决策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也随着信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两被提上战略地位。马尔香和霍顿20世纪80年代中期预测的“战略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的到来,将信息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战略高度。但战略信息管理对企业业绩的提升到底有多大帮助,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而且战略信息管理为企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并存的状况,也造成了对企业战略信息管理开展绩效评价的困难。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工具,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平衡计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进行绩效考核,其中内部过程维度实质上就是企业的价值链过程。而价值链既是企业信息的承载体系又是企业信息的运输渠道,是企业信息流的运动空间和路径。同时,价值链又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因此,价值链是开展战略信息管理的一个合适的框架。本文以制造性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为基于价值链开展的企业战略信息管理构建价值链模型。然后利用平衡计分卡对基于价值链开展的企业战略信息管理构建绩效评价体系。

1、企业战略信息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向管理对象传递信息,监督其运行状态,同时不断地收集管理对象以及相关客体的反馈信息,并做出调整以实现管理目标。信息是决策和计划的基础,是管理的脉络,是控制的前提。但是由于信息泛滥和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等状况的存在,造成信息利用效率低下。战略信息管理通过对信息的战略应用,使信息自如地贯穿于企业营运效率与创造收益以及战略决策制定的过程中。

从信息利用的角度看,笔者认为企业战略信息管理就是利用各种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合适的时间向合适的人及时地传递高质量、高相关度的信息,最终实现对信息的战略应用,将企业的智力资产(包括记录信息、员工经验等)转化为更高的生产力,使企业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内外部发生的变化,有利于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战略信息管理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信息管理和企业战略相结合,其最终目标是辅助战略和战术决策的制定以及战略战术目标的实现过程。战略信息管理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低成本,形成的附加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造成差异化。

2、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信息管理 价值链是研究竟争优势的有效工具。其基本思想是每~个企业都是由进货、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基本括动以及一系列辅助活动组成的系统集合体,且每一项活动都是价值创造活动,这一系列价值创造过程用价值链来描述。根据战略思维(Strategic Think.ing)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价值链是战略信息管理的一个合适的框架。利用这个框架。

可以进一步探讨信息利用和需求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分析信息的来源和用户。作为企业信息流的运动空间和路径,价值链既是企业信息的承载体系,又是企业信息的传输渠道。各种价值活动的相关信息。分布在价值链的各个阶段,并依托价值链所构造的信息网络不停地进行着传递和交流。因此,以价值链为主线开展信息采集、筛选和分析工作,必将获得更高的效率。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信息管理.就是要沿着企业价值链追踪企业的信息流,并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和战略协调,以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并辅助战略决策。本文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基础上,对制造性企业内外部各相关活动作进一步梳理,按照信息流的情况,将制造性企业价值链简化为如图1所示的环节。

其中研发活动包括改善产品或服务质量,提商作业效率及新产品设计等的努力。它不仅涉及到机器设备、生产过程,还有“诀窍”、“秘方”、程序和运行机制,在一些行业中,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可能被认为是成本优势的关键来源。

采购是指原材料、供应品及其它消费品和资产的购置,它们都是企业价值链作业的投入要素。采购做不好,会导致高成本和低质量。

生产是将各种投入转换成最终产品的活动,包括加工、装配、检验、包装和设备维修等。营销是使顾客获知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并得到顾客为该产品或价值赋予的企业所能接受的价值,进而购买该产品或服务。一般包括广告、促销、销售、定价、报价、分销渠道选择、分销渠道关系的建立等活动。售后服务向顾客提供加强或维持产品价值的服务,如产品安装、培训、维修.、配件供应等活动。价值链的各环节都存在着该阶段产生的大量信息,信息是了解和理解企业经营运作的基础。基于价值链开展战略信息管理工作,可以使决策者全面及时地把握各个阶段各种活动的信息状态,进而对企业全局有整体把握,从而有利于战略战术决策的制定和决策效率的提高。价值链上的各个活动,及时地为企业的战略战术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信息,以便对信息需求做出迅速反应,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信息管理,可以为价值链各阶段活动的改进和增值,以及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帮助。

3、战略信息管理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体系

卡普兰和诺顿经过对12家在绩效评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项目研究后,于1992年提出了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这一战略绩效评价工具。传统的绩效评价只注重财务指标,造成了许多缺陷,如: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过去经营活动结果,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只使用财务指标衡量绩效容易导致管理者过分注重短期的财务成果,而采取一些“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等等。而平衡计分卡不仅提供评估过去成果的财务性指标,同时对顾客、内部过程以及学习与成长等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弥补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不足。

战略信息管理是一种服务职能,它通过为业务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支持和服务来创造价值。它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无形效益。战略信息管理的无形收益包括: a.企业反应能力的提高.b.工作流的改善和任务的简化; c.员工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的增强; d.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协同性的改善; e.对企业资源获取和管理的支持; f.对企业经营决策效果的影响; g.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等等。

这些无形效益是有关企业长远利益的,是一种内隐性的收益,无法直接采用传统的财务绩效指标来衡量。平衡计分卡利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可以全面综合衡量战略信息管理的绩效水平。除了对绩效的评价,平衡计分卡还可以用来监控和调整企业战略信息管理活动,使之始终保持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3.1任务目标的描述

建立战略信息管理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首先应该勾画出企业的愿景,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然后以愿景和战略目标为核心,规划企业战略信息管理的任务目标。这种任务目标要简单明了,并对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意义。使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采用一些绩效衡量指标,评价在本环节上战略信息管理的运行情况。战略信息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优化和改善企业管理、决策和创新等效果。具体来说,企业战略信息管理要为企业构建合理畅通的信息网络,确保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战略协调,确保各环节的有效运行,为管理的健康运转提供所需信息,及时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保障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增强企业应对内外部变化的反应能力,为战略战术决策的制定提供高质量的、有效的和充分的信息依据,明确了战略信息管理的任务目标,以平衡计分卡为工具,从财务、顾客、内部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将战略信息管理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考核每个维度上战略信息管理的绩效成果。3.2财务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

战略信息管理是企业任何管理框架中所不可缺少的,其实施也必须有一定的人、财、物的投入,战略信息管理的开展也是有成本的,包括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软硬件、人员的薪酬福利支付以及培训费用等投入资本。虽然它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其所作的贡献最终会在企业利润上显现出来。财务方面的指标衡量战略信息管理的开展是否为最终经营成果的改善做出贡献,可以用产品销售额的增量、战略信息管理的总收益、战略信息管理的利润以及战略信息管理的投资回报率等作为评价指标。

产品销售额的增量在这里是指企业实施战略信息管理后与本企业实施战略信息管理前相比总销售额的增长数量。战略信息管理总收益是由战略信息管理的开展带来的决策效率提高、各环节协调性增强、风险规避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生产效率提高等等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收益的改进效果形成的,它包括因为战略信息管理的引入带来的所有收益。战略信息管理为企业所带来的利润可以用战略信息管理总收益与战略信息管理的财务成本之差来表示。另外,也可以根据战略信息管理实施前后,企业总利润的提高来计算战略信息管理的利润,这种计算方法可以很明显地表达战略信息管理工作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战略信息管理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如下:

3.3顾客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

战略信息管理的顾客分为企业内部顾客和企业外部顾客两种。内部顾客是战略信息管理的直接服务对象,即企业内部员工,及时地向他们传递合适的信息,辅助其决策制定,提高其工作效率;外部顾客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对象,即企业客户,战略信息管理可以间接电提高企业对其客户的服务质量。

内部顾客方面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内部顾客满意度、战略信息管理实施比率、战略信息管理实施保持率和战略信息管理实施范围扩展率等。外部顾客方面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老客户的保持率、新客户的获得宰和退货率等。内部顾客满意度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

该公式表示内部员工的信息需求的被满足程度,从客观上反映了战略信息管理中信息搜集和传递的效果,以及员工获得信息的便利性,但该公式中的数据不易获得。对客户满意度的测评,我们提倡问卷调查和客户访谈方式。

只有顾客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到满意或超值的时候,才能得到顾客的忠诚、留住顾客并获得新顾客。因此,战略信息管理实施保持率和战略信息管理实施范围扩展率可以反映内部顾客的满意度,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外部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老客户的保持率、新客户的获得率和退货率的评价,可以通过计算开展战略信息管理之前与开展战略信息管理之后企业在这几个指标上的改观来评价战略信息管理工作的绩效。

3.4 内部过程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

内部过程是指产品研发、生产或提供服务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价值链过程。内部过程也就是企业的价值链过程,本文论述的战略信息管理工作也正是以价值链为主线开展的。本文将在第4部分详细介绍基于价值链开展的战略信息管理在内部过程方面的绩效评价。3.5学习与成长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

战略信息管理学习与成长方面绩效评价的指标包括:战略信息管理人员满意度、战略信息管理人员保持率、内部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战略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改进效率、战略信息管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度、战略信息管理人员平均培训次数、战略信息管理人员人均再培训投资。战略信息管理人员满意度可以通过访谈或问卷凋查的方式获得。对于满意度可以调查战略信息管理人员对战略信息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整个企业的满意程度、本职工作得到认可的程度、对团队负责人领导能力和威望认可程度、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满意程度、其创新行为是否得到鼓励以及决策行为的参与稃度等内容,战略信息管理人员的保持率反映J’该丁作用队人才的吸引能力,可以通过某期期初和期末的人员数计算,公式如下:

内部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对战略信息管理工作激励目标的明确程度和战略信息管理人员对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的考察来打分。战略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改进效率可以通过对企业信息需求反应时间减少、信息质量和有效性提高的综合打分确定。战略信息管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度可以通过对他们的专业技能考核以及完成实际任务的有效性和时间测评。战略信息管理人员平均培训次数可以用当期为战略信息管理人员组织的总培.III}次数与当期战略信息管理人员数量的比值得到。战略信息管理的人均再培训投资则是当期战略信息管理培训总投资与当期战略信息管理人员数量的比值。

4、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信息管理内部过程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

本部分将对基于价值链开展的战略信息管理工作内部过程方面的绩效评价进行详细讨论,也就是对价值链上各环节的战略信息管理工作成效进行评价,考核战略信息管理对价值链各环节竞争力的提高所做出的贡献。当然,各阶段的战略信息管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通相互支持的,各阶段的战略信息管理工作都对其它阶段战略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第三章第三节构建的用于战略信息管理绩效评价的价值链模型,分别构建各环节的内部过程方面绩效评价指标。4.1研发

如果战略信息管理的实施取得很好的效果,就可以极大提高研发阶段的创新能力;相反,刈会阻碍研发活动的进行。对研发阶段的信息进行战略信息管理不仅可以缩短研发周期,还有利于促进新技术、新工艺、产品的新特性、新产品和服务的发现,为各种创薪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信息环境。新产品的开发成本、价格情况、市场潜力以及能产生多大的效益等信息也是新产品开发决策制定的必要依据。战略信息管理对研发阶段评价指标的影响主要是使新产品开发时间缩短、提高研发投资的使用率、增加新产品推出数量等。可以用战略信息管理实施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4.2 采购

相关的市场价格信息、供应商信息、物资能源质堪信息等是采购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合理有效地刊j}1这些信息iI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日后采购决策制定的利用,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搜集积累并定期更新,以合理的方式进行组织和俘贮,这也就是采购阶段的战略信息管理。此阶段工作的成效可以用材料供应速度、材料质量和材料性价比来进行评价。材料供应速度可用发出订单到接到货物所经历的时间的倒数来表示。材料性价比是材料质量与价格的比值,对于质量和价格可以先找一个基准数,然后用相对值来表示质量和价格。可以用战略信息管理工作实施后这些指标的数值与没有实施战略信息管理时这些指标的最高值的差值,来评价战略信息管理工作在该阶段的绩效。

4.3生产

产品信息、物资能源供应信息和生产技术信息都是生产阶段的重要信息。在生产过程中,信息可以通过优化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结构和配置来以简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信息还可以缩短生产人员熟练某工艺过程的时间,使生产运行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最佳状态。这些都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的提高也需要严格以各种说明性信息为依据开展生产,并利用以往的生产经验加以改进。在生产阶段开展战略信息管理,战略性地运用该阶段的信息,10以极大提高生产阶段的效率和效益。生产阶段战略信息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可以用生产周期的缩短、次品率的减少、浪费率的降低、成本费用率降低、产品返修率的降低等。各指标的计算,可以利用战略信息管理实施后一个会计期间内各指标的数值,与开展战略信息管理前各指标数值半数以上最低的一个会计的数据,进行比较而获得。4.4营销 营销阶段开展的战略信息管理通过对本企业的产品信息、市场结构信息、市场供求信息、消费者需求信息以及顾客对本企业相关产品的满意度等信息的战略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分析客户需求,准确划分市场细分区间,寻找最恰当的产品投放市场的时机,为企业市场开拓以及营销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持,促进产品销售量的提高。营销阶段直接面向顾客,该阶段工作开展得好坏可以从顾客的反馈行为中看到:营销工作做得好,就会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量,扩大市场的占有率。该阶段的战略信息管理工作绩效实际上在平衡计分卡的顾客维度得到了体现.营销阶段市场占有率同顾客维的外部顾客方面的市场占有率是重合的,本节不再讨论。而产品销售数缝的增加在财务维度中得到了体现。在营销阶段战略信息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就用销售计划完成率的提高来考核。

4.5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阶段战略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客户的反馈信息了解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信息,从而引导产品的设计、生产和经营的改进完善。售后服务中对产品故障的反应时问和处理时间,以及售后服务的一次成功率,还会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进而影响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售后服务阶段战略信息管理工作的成效有很大一部分在研发和生产等阶段得到了体现。售后服务的响应时间和顾客对售后服务的满意度也会在战略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得到极大改善。售后服务响应时间的缩短可以用战略信息管理实施后的售后服务的平均响应时间与战略信息管理实施前售后服务平均响应时间的差值来获得。而顾客对售后服务满意度的提高则需要通过访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

5、企业战略信息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本节将对前面所论述的战略信息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做以总结,见表1。该评价体系共34个指标,其中财务方面4个;顾客方面内部顾客4个,外部顾客5个;内部过程方面研发3个,采购3个,生产5个,营销1个,售后服务2个,学习与成长方面7个。

电商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篇7

1 茶叶连锁经营的主要优势

随着电子商务在茶叶零售与企业连锁管理方面的应用, 让企业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发展空间和优势。企业连锁经营的最大好处在于通过虚拟的交易平台进行销售, 从而达到了扩大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现在的连锁企业在销售上的主要优势是:产品上的优势、产品直销上的优势、品牌效应上的优势等等。总的来说茶叶产品在企业连锁情况下进行营销一体化, 那么对茶产品销售将有着巨大的好处。同时可以运用相应的网络技术来构建自己的网络连锁平台, 以达到发挥企业连锁优势的作用。

2 茶叶连锁经营管理的现实状态

2.1 在线下经营的发展

我国的茶叶企业连锁销售在茶叶市场上已经具有了不小的规模, 但是在现实的茶叶市场主体上还是由小型个体经营者构成, 个体散户茶叶加工多、繁、杂而且密集, 在整个消费过程中十分零散, 茶叶的生产聚集地主要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如今在茶叶产业上已经拥有了一批国家级的茶叶区域品牌。

茶叶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产业, 在民生方面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作为茶叶企业要具有一个长远的茶叶发展计划, 建立长远的发展目标, 做好人才的培养, 在科技创新上力求在可持续性发展上实现企业的效益增长。现今, 茶叶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快速变革的茶叶市场, 关键就是要做好在连锁方面的发展, 努力汇集资源、汇集人才、汇集力量组建一个合作共赢的茶叶企业集团, 同时, 创建茶叶企业自身的奖惩机制, 做好在团队培养、人才培养、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养, 同时要坚持好企业的正规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 做好茶叶生产链的产销一条龙服务, 走好茶叶企业的每一步。

2.2 加强茶叶企业的核心力提升

茶叶企业的竞争其根本取决于茶叶企业自身资源控制的情况, 想要有企业竞争优势, 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有特点。一是要做好企业从生产、进入市场再到销售的一体化流程组合;二是要做好在品牌或者专利方面的宣传与保护;三是要做好对企业自身文化的培养、注重做好企业茶产品的管理、营销策略;四是要做好茶产品的宣传, 创新思路, 做好茶产品的多样化, 打出自己的茶品牌;五要做好企业在茶叶市场上的诚信, 以诚信加品牌的性价比双重优势来占领市场。

2.3 经营模式与方法上的研究

现今企业连锁经营的模式基本上分为:企业直营连锁、企业特许经营和个体自愿连锁三种方法, 在这三种企业连锁经营模式各有特色。企业不同的连锁经营模式, 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 就一种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在茶叶企业连锁经营中, 经营方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在茶企连锁经营当中可以有直营店与加盟店两种组织形式。以前由于企业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可能偏向于一种经营方式,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茶企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创新思维管理对各种营销模式进行配合使用, 以达到在茶叶连锁经营上的经营效果。

2.4 茶企的相关研究方面

在对茶叶企业连锁经营研究方面国内涉猎还相对较少。国内重点针对的是在连锁理论方面的研究, 而国外则是针对茶叶的特点结合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茶企连锁环境下, 相对与过去的茶叶销售方式来说, 现在的茶叶主体市场份额较大, 但是在经营成本上却得到了很大的降低, 为茶企在营销的成本上带来了巨大的产销优势。茶叶企业在不断谋求发展与生存的环境下创新了自己的理念, 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同时也为茶企在下一步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好铺垫。

3 茶企连锁经营方式所面临的问题

茶叶企业在不断的发展中, 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 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思维, 就现在的电商环境下进行企业连锁模式进行茶产业升级, 茶企业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针对这些不足进行反思, 并制定更有效的整改措施, 以强化茶叶连锁产销一条龙方面的稳固性。具体分析如下:

3.1 外贸市场的压力

由于人民币不断的增值影响, 在茶叶的出口销售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同时, 在对茶叶的标准上也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就造成了茶企业不得不升级管理, 相应的也就增加了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在自由贸易的带动下, 一些国外的大公司, 依托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在科学理论方面的创新方法, 进入到我国的茶叶市场, 直接影响我国茶叶市场的稳定局面。随着这方面的不断开展, 国内的茶叶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市场冲击, 茶企的连锁经营模式也将面临最直接的挑战, 这也是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需要进行努力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3.2 对内销售方面的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茶叶市场的竞争压力的增大, 虽然在茶叶产业化建设上企业连锁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为茶叶在产业化的进程中的不断推进, 对我们茶叶企业形成相对的冲击, 同时也造成了市场竞争。我国各地在茶叶产业化发展经营中, 对品牌建设高度关注, 想通过名牌作为销售的一个突破口, 并积极推进企业在茶叶标准化上做好工作, 积极倡导茶叶品牌形象的提升。经过几年的发展, 茶叶企业也认识到了在品牌建设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也加大了在茶叶生产与茶叶产品市场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也意识到茶叶企业连锁经营是现今茶叶经营销售的重要渠道, 使茶企连锁经营方式上不断提升。茶叶企业在连锁经营方面的优势也越来越不显著了, 如何加强企业连锁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只有积极努力开展茶叶连锁才是茶叶企业的必由之路。

4 连锁企业建设方面的管理

现今电商环境下, 茶企连锁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经营方式, 不管是在决策方面、组织结构方面, 还是在我们产销流程方面都必须做好相关方面的制度化管理, 以达到在电商的环境下更好的做好我们茶企连锁等方面的科学合理的的管理工作。

4.1 做好在茶叶企业连锁方面的沟通协调

现代化茶叶的营销手段与茶叶的营销方式就是连锁经营, 同时也是我国茶叶企业发展的新模式。但是由于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在资金上投入较大、相关的部门审批手续也复杂, 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给予引导和支持。在政策上, 要建立建全企业连锁经营的标准和法律制度, 努力实现在企业连锁经营的规范化, 在建设资金上要与银行进行相关的协商处理。

4.2 采取创新手段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

茶叶企业连锁经营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 在有条件或者必要时, 组建自己的茶叶连锁超市, 以达到提高销售业绩的目的。努力组建一个在综合功能上都比较强的大型茶叶企业连锁集团。在发展中, 也可以使用自身品牌, 通过采取相适应的形式进行合理经营, 以达到利用茶叶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效应来的提升茶叶规模效益。

4.3 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

现在茶叶市场营销已经转变成了以茶产品为依托、以茶品牌的价值为具体影响、以茶文化和品位为主要核心的经营阶段, 在市场竞争的手段方法上最终是文化方面的比拼。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其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也因此, 茶叶才超越了我们一般饮品的价值。在茶叶企业的连锁经营上, 更要搞好文化方面的建设, 积极努力挖掘和增强茶叶的文化内涵, 树立好茶叶企业连锁经营的良好形象。

5 结语

随着的社会发展, 茶文化的改革创新也在不断提升。本文对在电商环境下进行茶叶企业的连锁管理进行研究, 在研究与分析过程中, 找出我们的优势和问题, 认真细致的探讨在产品零售与连锁方面的差别。为下一步的茶叶营销提供一些意见建议, 为茶叶文化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茶叶是我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同时也是当地的茶农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虽然茶叶一直都比较畅销, 但现在我国的茶叶却面临严重的市场竞争压力。通过电商环境下茶叶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的实践, 充分证明了在茶叶的零售业上利用电商环境进行企业连锁管理的途径是正确的, 十分有利于现在茶叶的销售。

关键词:茶叶,零售,连锁企业

参考文献

[1]朱毓松.福建茶叶连锁经营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3.

企业绩效管理与奖惩机制研究 篇8

绩效管理;奖惩机制;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0-0056-02

当前市场经济社会,随着企业员工的薪酬体系不断完善和改革,人力资源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都是建立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的,能够激励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形成完整的企业管理机制。

一、绩效管理与奖惩制度的重要性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利用企业员工的能动作用能够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有利于建立一套与薪酬制度想匹配的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具体来说绩效管理和奖惩机制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绩效考核有利于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人才吸收和人才利用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企业人员的薪酬福利以及晋升机制提供重要依据,能够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用。

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重头戏,一个企业的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尽其才,是必要抓住人才的特性,使其与企业的职位相匹配。知人才能善任,只有通过对企业人才的熟悉、掌握,抓住其特点,才能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而通过绩效管理,能够有效地区别员工的能力,并且对其态度及素质能够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同时绩效管理也能够促进员工的自我了解,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绩效管理体现的公平公正原则,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通过绩效管理来分配薪酬,通过薪酬的差异化体现员工能力的高度,体现职位的差别。较大的扩展了竞争的空间,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活力,较好的分辨企业人员的能力,恰当的分配职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奖惩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

奖惩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性举措,对激励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企业管理的公平和公正。同时,奖惩制度也是薪酬差异化的主要依据,是从员工的角度制定出来的适应于现代竞争趋势的举措。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奖惩制度能够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提升,抓住了企业员工的自我利益实现的价值观,以奖励为诱导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危害企业发展的员工行为,及时的予以惩戒,能够肃清企业员工队伍,清除不良风气,形成竞争力较大的企业团队。

同时,奖惩制度有利于形成目标明确的企业价值观,促进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协调一致。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绩效考核是奖惩制度实施的依据

绩效管理和奖惩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相辅相成的举措,是企业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绩效考核能够如实的反映企业员工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科研、实践和技能;利用绩效考核能够有效地提高对员工的认识度,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发挥其最大效用;而奖惩制度则是刺激员工的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利用薪资和福利为筹码,提高工作的晋升空间,业绩优良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业绩较差的给予一定的惩罚,有利于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其功罪哦效率。

另外,如果缺少绩效考核,激励制度也是纸上谈兵,没有涉及到员工的基本利益的举措,不能从根本上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缺少激情的工作态度也就不能提高工作质量。所以说,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和奖惩制度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性企业管理措施。

二、如何将绩效管理与奖惩制度有机结合

不管是企业的绩效管理还是企业的奖惩制度,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所以,要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必须要将企业的措施的优势扩展到最大,实现最大剩余价值的回笼。而在企业管理中,要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势必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恰当的管理,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保持活力的基本性因素。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行绩效管理和奖惩制度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现实依据的。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进行科学的定性或定量的估计,是对员工的工作状况和基本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核。而奖惩制度是从员工的基本能力的角度出发,利用刺激性的奖励对员工进行行为规范,激发其工作热情。所以,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较好的结合两种措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的作用。

1.结合企业绩效管理和奖惩制度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公平公正的原则

公平公正的原则是施行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也是服众的基本性要求。一般来说,绩效考核包括考核办法、考核指标、考核程序以及考核标准等多个部分,要全部企业人员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考核,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观臆断,需要将过程和结果公开,提高考核的透明度,才能保障管理制度具有可行性。奖惩制度涉及到员工的基本利益,在企业管理中关注度较高,因此要加强大众的监督力度,实现管理措施的公开,保障制度实行的公正。

第二,民主科学的原则

民主科学的原则具体来说体现在员工的自我意识上,对员工的绩效管理和奖惩制度实行,对不同的职能部门员工和岗位管理,考核的标准和制度的原则要实行区别对待,突出其岗位特点。另外,对员工的考核不能但从其学历和资历进行片面的评断,而应该站在科学的角度,对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进行正确的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奖惩。

第三,定量和定性的原则

定量和定性的原则是体现企业职位的差异性和工作性质的差异化采取的不同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企业管理中的各项考核指标都要建立在对公司效益提升的基础上,所以,对于不同的考核群体,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规定,从而保障考核的公正。

2.促进绩效管理与奖惩制度的有机结合

企业的员工分属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在进行考核管理时需要甄别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并进行科学的管理。一般来说,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研发人员之间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和企业地位,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区别于其工作性质。

另外对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管理,需要结合绩效管理的结果实施。根据企业员工的量化指标处理,包括对其企业员工的学历、能力和工作态度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对不同类别的功罪哦人员,按照其工作环境和考核表转进行明确的奖惩机制制定,“管理人员的考核应侧重指令性,工作完成的情况、工作质量和及时性、参谋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指标。对人员的考核要注重考核其实验技能、安全操作、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与劳动态度等指标。”

而企业绩效考核的结果是进行奖惩制度的主要依据,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别和不同的工作岗位,按照指标的权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一般来说企业的考核结果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和合格、不合格等几种形式。根据其评估结果,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对优秀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晋升机会,给不合格的给予一定的惩罚都是现代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措施。具体来说结合奖惩制度与绩效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确定科学的考核标准

绩效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是在其科学性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效益提升,必须要保证企业绩效考核的科学合理。看考核项目是否与其考核因素相符合,考核的内容是否全面,考核的方式是否具有可行性。一般来说考核的标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两种形式,绝对的标准侧重于固有的不可更改的公司标准,而相对标准则是灵活运用考核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在能力。

第二,适当的进行考核培训

对考核者进行适当的培训有利于规避考核过程的以偏概全和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考核过程中,考核者往往看见被考评者某一特定方面的表现优异,就以偏概全,断定他别的方面一定也好,反之亦然。居中倾向是指不从事实出发;或由于没仔细考察下级的表现而不愿意给出“最优”与“最劣”的极端评语,干脆来个平均主义,一视同仁,都评个“中等”,偏松或偏紧倾向,即在考评过程中,有些考评者给所有被考评者的等级很高或很低。”

结语:因此,在企业实行绩效管理和奖惩制度是提升企业效益的有利途径,也是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的重要举措,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要有机的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1]王茜.企业绩效奖惩制度与薪酬制度[J].北方经济2005年01期.2005.

[2]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论文下载中心.2010.

上一篇:食品安全资料下一篇:三查摆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