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语特点

2025-0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日常用语特点

日常用语特点 篇1

一、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告似乎已经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有人讨厌,也有人喜欢,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广告。本文将从语法修辞,语言特点等角度对广告用语进行探讨,并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二、关键词:

广告语法修辞美好偏误含蓄

三、论文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们了解商品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广告经过市场的考验已经成为品牌价值的体现,并给品牌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好地诠释了企业和品牌的核心价值。而且有很多广告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直流传下来。那在广告用语中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需要改正的地方呢?

(一)广告用语的修辞手法 1.比喻: 英特尔: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

环保公益广告:森林是庇荫家园的绿色守望者

中华轿车:如蛹化蝶 以革命技术呈现全新中华轿车

倡廉公益广告:君子之交淡如水,为官之道清似茶

波司登羽绒服:火一样的热情,波司登羽绒服

2.对偶

非常可乐:非常可乐,非常选择!

麦当劳:美好时光,美味共享

公益广告: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公益广告:波涛让江河澎湃,热血使生命沸腾!

石林旅游:山石冠天下,风情醉国人

3.比拟(拟人)

七匹狼服饰: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

大白兔奶糖:谁说我跑不过乌龟?

佳能电脑公司:永远不会向你请假的得力助手

飞利浦:显然刚被飞力浦吻了一下

垃圾桶:知道我在等你吗?

4.双关

特步:非一般的感觉

中国移动:沟通从心开始

安踏:永不止步

发胶广告:塑造自我,从头开始

统一鲜橙多:多C多漂亮

广告中运用修辞的直接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广告的语言更显艺术化,因为广告语言的艺术化对广告效应的大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我认为修辞对于广告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修辞让广告具有形象美

广告的内容是无形的、抽象的,它的目标是社会大众,对象越多,传播的范围越大。可是社会大众由于受理解能力、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的影响,对广告语言的理解出现了差异,那么要让不同层次的受众理解广告,在广告文本的写作时就要符合不同的社会受众,要形象具体,易于理解。如果广告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那些抽象的文本策略,人们不但对广告所要表达的意思能够轻松理解,而且会印象深刻,这样广告就具有更大的可接受性。相反的,如果一广告的语言生涩缺少具体的形象,不容易理解,受众就无法产生对其的注意。而修辞的运用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地,修辞中比喻、比拟、析字、通感和映衬等方法的运用能够让广告语言更具形象化的特色。

(2)修辞让广告语具有风格美

时代的改变和社会的关注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情感的变化,人们在对事物的接受上也往往具有情感化,因为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人们思想自由、开放,对强制命令式的、呆板的、枯燥的语言厌恶,这就要求广告如果要取得效应,其文本就应该以平等的姿态和富有感情味的有风格特色的语言去激发受众的情感和感觉。将文本主体的抽象概念融入浓郁的饱含各种

风格的情感中,引起受众的心里共鸣,让受众自觉地接受传达的观念,达到广告的效果,修辞以其各具形态的风格丰富了广告文本的情感表达,让广告语具有情感化的风格。因此,在这几年广告中,运用反复、夸张、婉曲、诙谐、双关、排比、反问、通感等辞格来营造不同风格,打动受众的越来越多。这个方面,在我国的公益广告中显得尤为突出。

(3)修辞让广告语具有浓缩美

对比的运用让你简洁地表达出集中而鲜明的信息;警策,让你的广告文本语简而含义深刻并且富有哲理性;反问,无疑而问,“问”却无需“答”,浓缩地将意思表达出来;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从现有词中更换语素,造出新词,给人以新鲜的浓缩的深刻感觉;双关的运用,更够很简洁地就做到言在此而意在彼,一语双关;这些都是让语言浓缩而含义深刻的修辞。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特别是城市的受众,都显出了快节奏的步伐,而快节奏的步伐令人们有了很强的时间观念,他们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在非重点的事情上。而在广告中,人们就需要这种具有浓缩美的广告,那种繁冗无趣的广告会令人摒弃。所以在这方面,修辞起了很大的作用,修辞的运用也就集中体现了广告文本的精华。

(4)修辞让广告语具有音乐美

往往句式上比较完整,对称,有韵律、有压韵的句子,不但让人读来具有趣味和韵味,节奏感也强,而且容易让人接受,因为这样的句子脍炙人口,有很浓的音乐特色。而修辞中对偶的运用、排比的运用、层递的运用、顶真的运用、回环的运用,恰恰地就使表达时具有一定的秩序性和节奏性,发挥了语言韵律的音乐风格。所以当这些修辞运用于广告文本的创作时,不但使广告文本具有很强的秩序形象,还有很强的音乐美感。例如:“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运用对偶修辞,前后两句整齐相对,突出了酒和文化之间的相连的关系,具有很浓的秩序效果。

(二)广告语的语言

广告语具有一种含蓄美,而这种美内涵丰富,意蕴深长。而公益广告更加体现了这一点,由于公益广告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长篇累牍。然而在这样的条件下,公益广告承载的任务是向社会公众传播对其有益的社会观念以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上改变。也就是说,公益广告必须在小时空小舞台里给受众呈现一个大世界。含蓄表达恰好具备了管中窥豹、以少胜多、由此及彼、言简意赅,以一当十的特点。

公益广告的含蓄美,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1)象征:象征常用的表现形式有两种

1.比喻。它是利用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其中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契合了广告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达完美信息的特性,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例如一则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广告。画面以蓝天,碧水、绿树为朦胧的背景,以一杯透亮、澄澈的绿茶为主体,辅之以文字“君子之交淡如水,为官之道清似茶”。无论是文字还是视觉形象,都在告诫人们为人当如水,为官当如茶,清白纯洁。广告借助比喻,明白晓畅地表达了一个很深刻的主题,又不失回味。在公益广告中运用比喻需要特别注意:喻体应该是公众熟悉的,同时与本体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否则便有可能产生沟通的隔膜,影响美感。

2.比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格。具体来说,就是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人当作物。这是在公益广告中常用的方法。以物当人,如一则关于保护动物的广告,画面中一只猩猩正在神情专注人模人样地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广告文案是:好好学习,天天自卫。以人当物,如一则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广告,在很多的树叶上面爬满的竟然是像虫子一样裸体的人。确实,有的时候站在自然界的角度思考问题,人类也许是最可怕的虫子,在破坏吞噬着地球环境。

比喻比拟均是借眼前之物,寄深远之意。在公益广告中运用,可以化抽象为形象,通过形象衬托难以表达的思想、主题 ,引导受众领悟广告作品中所包含形象的哲理或喻意,提升广告作品的表现深度与力度。

二、幽默

幽默是运用意味深长的诙谐语言或形象抒发情感、传递信息,以引起受众的快慰和兴趣,从而感化启迪受众的一种艺术手法。它的审美价值在于在有趣与可笑之中引发意味深长的思索,是事物底蕴的深刻沉淀。幽默的特点是寓庄于谐,即使人在轻松和愉悦中感其深刻的蕴含。寓庄于谐的方法很多,比较多见的有:双关、夸张、比喻、对比等。

1.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谐音双关即利用文字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一个词同时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例如广告“痰吐”得体,从我做起。这里的“痰吐”就是一种谐音双关,它利用语音相同的特点对文字进行了处理,将“谈吐”改做“痰吐”,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达方式,别出心裁地宣传了“痰吐”得体才能使“谈吐”得体的道理,有趣又让人回味。语义双关是运用词的多义特点,使语句具有双重甚至多重意义,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如一则关于

爱情主题的广告。画面是一双紧紧相握的苍老的手。文案标题是:要做就做情场老手。“情场老手”在这里有两层意思,表层指的是风花雪月玩弄感情之徒,内里的含义是从年轻握到老年的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充满浪漫与温馨的八个字。广告通过双关以一种反话正说的幽默,让人体会到年华易逝,真情弥坚的可贵。双关多用在公益广告的文案中,利用巧妙,就可以创造出新颖别致、内涵丰富、令人回味的公益广告。运用双关时,要处理好表里两层意义的关系,一般而言,表层意义是次要的,里层意义是主要的,表层意义要明显突出通俗易懂,里层意思要能够让人稍加揣摩便能够明白,里层与表层意义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运用双关既要含蓄深刻,又不能够晦涩难懂;既要生动活泼,又不可以低级庸俗,既要表意准确,又不能产生歧义。要始终顾及受众的认知、欣赏水平与感悟能力。

2.夸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夸张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激发受众丰富的想像和强烈共鸣。在公益广告中,幽默而含蓄的夸张须借助视觉要素(图形、文字、色彩及它们在一定空间中的组织关系)进行表现与发挥,在搞笑与滑稽的形式之中包涵合理而深邃的内容。它通常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形态的夸张、情节性的夸张及两种夸张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夸张。形态夸张的手法便是对广告中的形象和角色外部形状与结构的夸张变形。它通过具体、生动的夸张形象提供了变化性和趣味性的信息,因而它能有力地吸引受众的目光,并不断强化着诉求点。例如国外一则关于吸烟有害健康的公益广告。宴会上,一位美丽的女郎飘然而至,吸引着男士的目光,一位英俊的绅士很酷地在嘴角叼起了一支香烟,热情地迎向女郎,女郎瞟了一眼绅士,脸上挂着诧异的笑容,原来绅士嘴角的香烟软软地向下弯曲了。不仅如此,宴会上所有把目光投向女郎的抽烟男性嘴角的香烟全部呈向下弯曲状。男人们见状,赶紧拿掉嘴里的香烟。广告对香烟进行了形态夸张处理,含蓄地传递了吸烟有害性健康的信息。又让人在忍俊不禁中对广告主旨了然于心。

情节性的夸张手法是在真实生活的面貌中寻找一些趣味性的异同,通过夸张、扭曲它们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来衬托广告主题。这种手法常常表现出夸张而悖理的逻辑, 让人产生含蓄而浓郁的幽默体验。台湾的一则反吸毒电视广告《昔日一少年》用的就是这种手法。随着故事的展开,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是一幕令人惨痛的悲剧:满天的冥纸、火葬的场景,少年抛洒自己的骨灰,漫步在曾经上课的教室、长廊的画面……画外音响起“我的青春像鸟一样不回来……”的音乐,与画面相映照的旁白是:“毒品的世界里你吃的是自己的骨灰。” 广告以一个少年参加自己的葬礼这样极为荒谬的情节,揭示了一个事实,吸毒将葬送你的青春,毁灭你的生活,最终带来生命的终结。广告表现了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充满了黑色幽默。

第三种夸张手法便是对前两种夸张的综合。夸张的形态、荒诞离奇的情节,合理而严肃的广告主题,扩展了广告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容量。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奇的审美追求。无论是双关式的幽默还是夸张式的幽默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扣紧公益广告的主题,同时要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既不可平淡无奇,也不可一味媚俗,矫揉造作。

关于公益广告的含蓄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含蓄不是晦涩,公益广告的受众是社会公众,他们的审美情趣、文化水平不同,决定了公益广告含蓄美要实现雅俗共赏,含蓄美的开掘一定要保持在普通大众能够理解的层面上,既要有悬念,引起兴趣,又要易理解,一猜即悟。只有这样,才能使受众在享受含蓄美的同时认同广告的目的。

四、结论

日常用语特点 篇2

我担任职业中专计算机平面设计班的语文课,是一名科任教师。刚教这个班级,我就感到这班学生虽然都很聪明,但个性很强,不服从管教,时常与老师们发生冲突。面对这种状况,大多数学生一旁看好戏,不良风气得不到抑制;班主任不断处理问题,忙得头疼;科任老师更是上课如同煎熬。于是,顶撞老师的事件也在我的课堂上演了,学生无理辩解,同学哄堂大笑,我尴尬不已。

二、解决过程

1. 个别教育明事理

面对学生的无理辩解,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当众与之辩论,而是个别施教。无理辩解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明之无理辩解,一种是不知无理辩解。对于后者比较容易处理,只要找到依据,讲清道理即可。而对于那些无理辩解的学生,真要让他心悦诚服需要从多方面引导。所以,当课上出现的问题,教师的几句话不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还发生顶撞老师的现象时,不与之辩论,冷静处理,课下个别谈话,慢慢化解,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比如在课堂上,有一位同学无所顾忌地打起了电话,当我制止并要求没收手机时,他态度非常强硬,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家找我有急事,凭什么给你呀,我的手机很贵,丢了你赔得起吗?”当时,课堂焦点一下集中到我们两个人的身上,全班同学都在关注着事件的发展,我更是无比气恼,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他的行为就会被别人效仿,我克制了自己将矛盾进一步升级的冲动,冷静了一下,对全班同学说:“我想既然是家中有急事,这位同学的家长应该会和你们班主任联系并请假,然后再转告你,那我一定是会请给你假的。另外,你的家长给你买这么贵的手机可见对你的喜爱与期望,他们给你买手机的初衷应该不会是在我这个老师面前炫耀的吧?”之后,我继续讲课,而那位同学也没有了刚才的嚣张,下了课后,我与这位同学聊了很多,后来他主动写了检查,以后再也没有随意接打过电话,而且和老师的关系更融洽了,懂得了尊重,有事情会主动请求老师。

2. 集体教育说真话

任何班级,出现个别问题都是不足为怪的。但是当个别问题已经形成风气时,就要格外重视了。所以作为科任老师的我,看到班级中学生批评不得,同学哄笑,顶撞老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就以这次事件为契机,召开了班会,主题是“当班级中出现不良风气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落实到书面上的文字不同于学生的信口开河,学生理智地表达了自己的正确看法和美好愿望,让我十分感动。很多同学在文中表达了对有些班风正、学风浓的班级的向往,当听到很多老师表扬这些班级时,非常羡慕,而且他们也知道,要营造一个好的班风,就必须从自我做起,一个好的班风,首先要与各个科任老师关系融洽,懂得尊重老师。当同学们倾听着各自的心声时,大家的表情都非常专注,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 个别培训重表现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除了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外,还要培训他如何在班级中表现出来。比如在认识错误时,声调的大小、语速的快慢、站立的姿势等细节,我都事先培训。让同学们无论从文字表达、口头表述还是形体动作都看到这个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同学有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避免哄笑现象再次发生。

4. 集体教育扬正气

我还把同学们闪光的语言摘录下来,在班会上进行宣读。一向信口开河的学生突然发现,自己理智的看法如此经典,堪称名言警句,不仅仅极大地鼓励了同学们,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班级中的浩然正气,对全体同学都进行了一次自我教育。这种做法,出乎学生的意料,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不像他们认为的那样———竟盯着学生错误,老师眼睛很明亮,甚至超越学生自己。

5. 辅助教育显神通

我所教的语文书有一篇课文是臧克家先生写的《纳谏与止谤》,就是告诉人们接受批评和阻止批评的利与弊的一篇说理文。于是,我趁热打铁,调整了教学计划,提前学习这篇课文,师生共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加深认识,而且可以检验学生的实际表现。学生听课出奇得好,就连平时从不学习的也拿起笔,认真地记笔记,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反思:科任老师也应担当班级管理的“主角”

一提起班级管理的“主角”,人们自然会想到班主任或班干部,而往往把科任老师当“配角”,而科任老师也一直甘愿做这样的配角。当学生与科任老师发生冲突时,科任老师往往把问题交给班主任,自己只负责接受道歉。这样一来,班主任除了忙碌班级日常管理外,更要不断处理科任老师的问题,负担极重。而科任老师疏于管理,不仅课难上,而且导致一些学生厌恶学习,造成偏科现象。所以,科任老师应担当班级管理的“主角”。

浅谈教师教育学生用语的特点 篇3

一、教师教育用语的针对性

教育人的工作是个复杂的工作。之所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在于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掌握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方方面面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例如对于迷恋网吧的学生就要对他们讲清上网成瘾给学习、身体造成的影响;对于早恋的学生就要说清其危害;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就要说明白这种行为是怎样损人不利己的。总之,要求教师因人施言,因事施言,因时施言,因地施言。

二、教师教育用语的诱导性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切忌简单粗暴,用激烈的言辞刺激学生,要做到循循善诱,这是教育学生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思想方法,运用语言艺术,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可以列举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体会其成功的曲折过程;也可列举身边的优秀学生的良好行为,分析其成绩取得的原因。循序渐进,步步引导,使学生提高认识,不断进步。运用诱导性语言,既可悦耳,又可达心,使学生愿意愉快地接受。

三、教师教育用语的说理性

人们常说,要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这是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曲直、美丑最有效的途径。例如教育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教师既要讲清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又要列举一些通过强身健体带来好处的人物事迹及身体不好带来不便的典型实例,使学生心悦诚服。又如教育学生不吸烟,既要说明白吸烟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危害,又要举出吸烟引起疾病的事实,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说理性的教育语言,是教师思想水平、理论修养、学识修养、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

四、教师教育用语的感染性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有一种教育理念叫“以情育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晓之以理,同时也要动之以情。教育用语总是饱含着教师炽热情感的,或者语气,或眼神或手势,总关系着教师对学生的一片深情厚谊。例如教师在教育脾气暴躁的学生时,就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在教育遇到挫折,有些心灰意冷的学生时,一定要运用鼓励的眼神;在教育个别学生,又怕影响其他学生时就可以运用手势。不管运用那一种方式,教师一定要有爱的深情,并努力让学生体会到,使其深受感动,从而纠正自己的行为,达到教育目的。

与老外打招呼日常用语 篇4

2. I had a hamburger and a fried chicken leg. 我吃一个汉堡包,一个炸鸡腿。

3. What time do you start work? 你什么时候开始工作?

4. I start work at 8 o’clock. 我八点开始工作。

5. When did you get up yesterday morning? 你昨天早上几点起床?

6. At about seven. 七点左右。

7. I heard the alarm clock, but I didn’t get up until 我听见闹钟了,但我捱到九点才起。

8. I woke up seven and got up right away. 我七点醒了,然后马上起床了。

9. I hurried to my office. 我匆忙赶到办公室。

10. I had my breakfast on the way. 我在路上吃的早饭。

11. I was just on time. 我刚好赶上。

12. Hi, Joe, is it really you? 乔,你好,真是你吗?

13. Hi, Ann. Nice to see you again. 安,你好。真高兴再次见到你。

14. It’s been a whole year since I last saw you. 我整整一年没见你了。

15. Yes, but you look as pretty now, as you did then. 但你看起来还是那么漂亮。

16. Oh, thank you. How have you been these days? 欧,谢谢。这段时间你好吗?

17. Not too bad. 不太糟。

18. But you sound so sad. 但听起来你很悲伤。

19. Yes, I lost my pet cat yesterday. 是啊,昨天我的宠物猫丢了。

日语中的一些称呼和日常用语 篇5

わたし(私)watashi 我 男女通用

わたくし(私)watakushi 我 男女通用 われ(我)ware 我 男女通用,古典用法 わし waku 我 男女通用

ぼく(僕)boku 我 年幼男性用 おれ(俺)ore 我 男用,较粗俗

おれさま(俺様)oresama 本大爷 男用,更粗俗

せっしゃ(拙者)seshiya 在下 这个其实不算常用„„如果没有某部动画片的话 あたし atashi 我 女用 あたくし atakushi 我 女用

あなた(貴方)anata 你 似乎还有“亲爱的”的意思

あんたanta 你 日本普通人比较常用,市井语言,但是用不好还是算了 おまえ omae 你 男用,很不尊重。但是母亲可以对自己的孩子用 おめ ome 你 很不尊重的用法。きみ(君)kimi 你

てめえ(手前)temee 你 常用作骂人 きさま(貴様)kisama 你 常用作骂人

おぬし onushi 你 古典用法,现在只能在古装剧和游戏里看到„„和上面的某个是一对 なんじ(汝)nanji 你 古典用法,现在只能在古装剧和游戏里看到

おたく(御宅)otaku 你 常见于商人和顾客,或者是家庭主妇之间的寒暄。作为名词就表对某事务非常专注的人。かれ(彼)kare 他 可作男友一意

かのじょ(彼女)kanojiyo 她 可作女友一意

~さん(樣)san 江户时代由[さま]演变而来。常接在人名,人称代词后。表示敬称,客气,美化。相当于汉语的~先生,~小姐,~同学等。等意义。表达程度低于[さま]。

~さま(樣)sama ~大人 常接在人名,人称代词后。表示敬称,恭谦,客套。表达程度高于[さん]。相当于汉语的~大人之意。

~がた(方)gata ~们 表示人的复数的敬语接尾词。常接于上位者的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后。用以表达敬意。相当于汉语的[~们],[(先生)们],[(女士)们],[~各位]的意思。

~くん(君)kun ~兄 ~君 主要接在男性的姓名下面。称自己的男性朋友以及上位者称呼下级,晚辈时。相当于汉语的~君,~同学,小~。

~うえ(上)ue ~大人 古语多指天皇,将军等。现在一般表示长辈。有时[上]后面还可接[さま]在商业领域的发票上可看到[上さま]的称谓形势。相当于汉语的~大人之意。

~ちゃん(樣)

也称「ちゃま」,chan 是由「さま」转化而来。接在人名,人称代词后。多用于称呼年轻女性,小孩,自己家人或关系亲近的人。表达亲近,亲昵,溺爱,喜爱的态度和心情。还可以称谓心爱的小动物。相当于汉语的小~等意。~どの(殿)dono 常接在人名,职务名称后,用以表示礼仪或敬意。主要见于公关事务的公文和书信中。在私人书信里一般是男性对男性的尊称。比~さま程度略低,而比~さん具古雅,郑重的色彩。相当于汉语的~阁下,~君,~同志。~せんせい(先生)

sensei ~先生 ~老师 称呼长者,教师,学者,医生,艺术家,律师等。常接在姓氏,姓名,职务名称后表示敬意。称谓艺术家时多指小说家,画家,漫画家,音乐家和有某种专长的师傅,而对一般演员,歌星并不适用。相当于汉语的~先生,~老师。

どうぞ douzo 请 可以和其他语句组合也可单用,和汉语一样 もしもし moshimoshi 喂、喂 电话用语 ありがどう arigadou 谢谢

ありがどうございます arigadougozaimasu 谢谢

ありがどうございました arigadougozaimashita 谢谢 じゃ、またね jia.matane 再见 では、また dewa.mata 回头见 さよなら sayonara 再见 さようなら sayounara 再见 すみません sumimasen 对不起 すまない sumanai 对不起

ごめんなさい gomennasai 抱歉 ごめんね gomenne 对不起 ごめん gomen 不好意思

だいじょうぶ(大丈夫)daijoubu 没关系

とんでもありません tondemoalimasen 没事儿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ohayougozaimasu 早上好 おはよう ohayou 早上好 较随便

こんにちは konnichiwa 你好 一般不对自己家庭成员用 こんばんは konbanwa 晚上好 一般不对自己家庭成员用 ごめんください gomenkudasai 有人在吗? はじ(始)めまして hajimemashite 初次见面 ぞよろしく yoroshiku 请多关照

どうぞ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 douzoyoroshikuonegaishimasu 请多关照 较正式 こちらこそ、ぞよろしく kochirakoso,yoroshiku 我才是,请多关照 回答上句用 なんでもない nandemonai 没什么事

ほんど(本当)ですか hondodesuga 真的?

まさか、そんな masaka.sonna 真的?这怎么可能呢?

とてもしん(信)じられない totamoshinjirarenai 真不敢相信 うそ uso 瞎扯

まあ、おやおや maa.oyaoya 哎呀,哎呀!表示意外、惊疑、惊讶 うん、いいわよ en.iiwayo 恩,好的。女性用语。

ううん、そうじゃない uun.soujyanai 不,不是那样的 女性用语 おひさしぶりです ohisashiburidesu 好久不见了 すごいですね sugoidesune 真了不起 かっこいい kakoii 好潇洒 好棒 好厉害

いいえ、たいしたことありません iie.taishitakotoalimasen 不,这没什么。称赞表扬回语

うれしい ureshii 我好高兴 女性用语

よし。いくぞ yoshi.ikuzo 好!出发(行动)男性用语

いいえ、まだまだです。Iie.madamadadesu 哪里哪里,还差得远 しん(信)じられない shinjirarei 真难以置信

あ、そうだ a.souda 啊,对了 男用居多,突然想起某事或转移话题 なるほど naruhodo 原来如此

いってきます itekimasu 我走了 离开某地对别人说的话,与下句配套

いってまいります itemairimasu 我走了

いってらしゃい iterashai 您好走 对要离开的人说的话,与上句配套 いってらしゃいませ iterashaimase 您好走

ただいま tadaima 我回来了 回家到家门口说的话,与下句配套 ただいまかえ(帰)り ました tadaimagaerimashita 我回来了

おかえ(帰)り ogaeri 你回来啦 家里人对回家的人的应答,与上句配套 おかえ(帰)りなさい ogaerinasai 你回来啦

いただきます itadakimasu 那我开动了 饭前用语,与下句配套 ごちそうさま gochisousama 我吃饱了 吃完后,与上句配套 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 gochisousamadeshita 我吃饱了

がんばってください ganbatekudasai 请加油 日本人临别时多用此语,与下句配套 がんばります ganbarimasu 我会加油的 与上句配套

バカヤロー bakayaro 混蛋 ばかみたい bakamitai 神经病 ずるいよ zuruiyo 滑头 しつこい shitsukoi 烦人 うるさい urusai 吵死了 いやらしい iyarashii 差劲

ちくしょう(畜生)chikushou 畜生

しっかり shikari 振作一点 しろう shirou 振作一点

かくご(覚悟)kakugo 觉悟吧 ここまでか kokomadeka 到此为止了

たいしたもんじゃない taishitamonjanai 没啥大不了的 やめなさいよ yamenasaiyo 住手

にんむかんりょう(任務完了)ninmukanryou 任务完成 以下转载自阿木的日语入门 あ段 い段 う段 え段 お段

あ行 あアa いイI うウu えエe おオo か行 かカka きキki くクku けケke こコko さ行 さサsa しシshi すスsu せセse そソso た行 たタta ちチchi つツtsu てテte とトto な行 なナna にニni ぬヌnu ねネne のノno は行 はハha ひヒhi ふフfu へヘhe ほホho ま行 まマma みミmi むムmu めメme もモmo や行 やヤya(いイ)I ゆユyu(えエ)e よヨyo ら行 らラra りリri るルru れレre ろロro わ行 わワwa(いイ)I(うウ)u(えエ)e(をヲ)o

あ段 い段 う段 え段 お段

论东北方言中四字惯用语使用特点 篇6

1.用来形容人的四字惯用语

东北方言贴近生活,真实生动,在形容一个人的时候,无论是用来形容外貌还是性格,东北方言总是以其独特的用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列举一些典型词汇供读者体会。

1.1 用来形容外貌的四字用语

猪嘴獠牙妖里妖叨瞎摸乎眼

洼抠脸儿脱骨露相水裆尿裤

尖头稍脑豁牙露齿毛腰弓叽

例 :1) 王老二长得猪嘴獠牙的,要多磕碜有多磕碜。(磕碜也是东北方言,在这里是指不好看,长得丑的意思。)

2) 她一天天描眉画眼把自己打扮的妖里妖叨的,也不知道想干啥。

“猪嘴獠牙”字面意思是指人的嘴部长得像野猪一样,牙也露在了外面。形容人长得丑,没有人样子。“脱骨露相”意思是瘦得很厉害的样子,就只剩皮包骨头了。

1.2 用来形容性格品行的四字用语

得得瑟瑟一心朴实刺毛撅腚溜光水滑

假假咕咕二虎巴叽杵蹶横丧慢声拉语

咋咋呼呼毛了三光艮皮拉肉酸气拉臭

抠抠嗖嗖四六不懂吭哧瘪肚得儿呵的

例 :1) 这个人假假咕咕的,有啥事你就说呗。

2) 别毛了三光的,小心车碰到你。

3) 这小子刺毛撅腚的,不大好摆弄。

“假假咕咕”指装假,虚情假意,一个人在行为举止上不大方。“毛了三光”意思是毛手毛脚、不稳重。也作毛愣三光、毛二三光。“刺毛撅腚”通常用来形容比较刺头的人,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浑身都是毛病,不容易与人相处。

2.用来形容事物的四字惯用语

东北方言内涵丰富,往往一个词就可以把一个人想说的话表达得淋漓尽致,干脆且具有力量,与东北人直爽热情的性格合为一体,具有东北人民与生俱来的“冲劲”。在口语对话中加入四字用语来描绘一个事物,来夸大、加重事物的属性或状态。下面这些词语就具有做这些特点。

2.1 用于形容事物外形的四字惯用语

溜光锃亮疙瘩溜秋滚瓜溜圆

嘎巴哧业锃明瓦亮黑不溜秋

花不溜丢黑曲溜光胖咕囵墩

例 :1) 看看这玻璃让她擦的溜光锃亮。

2) 这件毛衣,疙瘩溜秋的,穿着不舒服。

3) 他养了二十几头肥猪个顶个滚瓜溜圆的。

“溜光锃亮”与其字面意思一致,指既明亮又光滑。“疙瘩溜秋”多用来指衣服起球 ;也可指道路不平整。“溜秋”,东北方言中的尾缀语,如形容人或事物长得黑就可以用例子中的词“这人(玩意儿)长得黑不溜秋的”。

2.2 用于形容事物状态的四字惯用语

挤挤插插将将巴巴忽扇忽扇

漓漓拉拉紧紧绷绷大敞四开

满满登登七裂八瓣

例 :1) 一个小屋站了十几个人,显得挤挤插插的。

2) 这些木料盖三间房子将将巴巴,看看再说吧!

3) 瓶子掉在地上,摔得七裂八瓣的。

4) 那苞米烧得胡巴烂啃的,谁也不想吃。

“挤挤插插”用来形容非常拥挤的样子。“将将巴巴”意思是勉强够用。也作“紧紧巴巴”。“七裂八瓣”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东西碎了,破损了,也可指用来形容植物熟透了的状态。

3.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四字惯用语

豪爽、风趣、幽默、泼辣一直是东北人留在人们心中的普遍印象,其实这种性格的形成与从小就说东北方言是密不可分的。而这种特点也促使了东北方言的词汇普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 :

哎呀妈亲狗哩狗秋贱不呲喽

爱咋咋地哭叽尿腚咯了巴生

虎了巴叽妈了巴子五了嚎疯

不叫玩意不是人揍歇很巴嚓

例 :1) 哎呀妈亲,谁把桌子上的水给整洒了。

2) 瞅瞅你一天哭叽尿腚的,不能长点志气啊?

3) 王老二一天贱不呲喽的,大家都烦他。

“哎呀妈亲”东北人生活中的口头语,感叹词表示惊讶的意思。“哭叽尿腚”形容人哭哭啼啼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对生活不乐观,每天垂头丧气的人。“贱不呲喽”说话不庄重,使人感到厌烦 ;也可用来形容平时愿意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

东北方言四字词语中大多数词语涉及到的含义都偏向于贬义倾向,多用来形容负面含义,这里向读者做出一个简单的原因分析。众所周知,东北人说话办事直来直去,高声调、大嗓门,在东北文化中这是胸无城府于人无害的表现。爱笑爱闹的东北人使得东北的地域文化中有着突出的喜剧感,东北方言的幽默与东北人的性格一样是感性、滚烫、热辣的,它鲜活生动、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东北地域文化的喜剧特征。

摘要:东北方言以其简洁、生动、独特的口音、极具亲和力而在北方方言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尤其是东北方言中独特的“四字成语”更是让许多东北以外的人产生兴趣。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搜集一些东北方言中的四字惯用语,从其本身含义以及其用法特点进行简单分析。以期为对东北方言有研究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有效信息,也为东北方言的发扬和传播做出自己的努力。

日常用语特点 篇7

【关键词】英语 日常用语 应用策略 文化透视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国家发展与世界接轨的需要,英语的学习和应用对我国人民来说越来越显得重要了。英语日常用语在增加了日常语言知识的同时,又透视出了西方文化的特点特色,这对于我国的发展及人们的进步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而了解并掌握好英语日常用语的应用方式,不单单可以增强与外国人士交流的能力,还可以更多了解到外国的历史文化,是提升自身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英语日常用语的应用方式

1.注意情景的合理结合。同所有语言的日常应用一样,英语日常用语的应用也要讲究结合情景,特别是结合当下对话的时机和环境。唯有在正确了解到当下环境和状态的情况下,才可以正确使用日常用语,进行合乎逻辑的正常交流。

例如,到外国朋友家里去做客,需要了解到互相交流的基础和谈话进展的掌握。进门打招呼时,不可像中国常用语言模式一样直接就问:“Did you have lunch?”这种问法是不太合理也不太礼貌的。应该转变成和主人简单的打招呼,然后问:“May I come in?”待主人热情邀请进入房间后,再展开深入的交流。

2.平时注意词汇量的积累。英语日常用语的使用,不仅建立在对情景把控和有效结合这一方面,还要对词汇量有充分的积累,运用起来才会合理。也就是说,不能每次对话都固定使用几句粗浅的语句,这样会显得词穷,致使别人认为其没有想要交流下去。这种情况会导致交流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最终以尴尬收尾。而只有具备充足的英语词汇量以及词句组合的能力,才可以丰富日常用语,丰富交流的内容,使得英语日常用语的应用切实有效。

例如,偶遇外国友人,一般会说:“How do you do!”这虽然是标准的问候方式,但是却太简单,太课文化,有时候就会显得太敷衍。那么,在此处就可以用其他句子替换,就可以显得更加具有感情色彩,比如换成:“How you doing?”就很不错。这样的话,话题就可以有效展开,交流也可以更顺利柔和。

二、英语日常用语的文化透视

1.日常用语是价值观的体现。在很多时候,日常用语都显现着人们的价值观,英语的日常用语更是如此,这其中就包含了问候语。见面打招呼,这是一种习惯,是人类发展的产物,见面时互相的问候是一项基本的礼仪。而在不同的过度,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其常用问候语和问候方式也有所不同,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中文和英语当中。

最后才知道,其实是因为两国的文化差异,导致这场误会的产生。对美国人来说,通常见面时会说:“How are things going?”或者是说:“How you doing?”来以示问候寒暄,这代表了美国人一般比较重视工作进展或者说成就这方面。然而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候对方吃饭了没有或者是问“准备去哪里啊”这种话,这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习俗。这两者在价值观上完全不同,以至于学生问Nicole要去哪里时,学生是以中国式习俗问候,而美国人不太喜欢别人问及隐私问题,所以Nicole会不太高兴,也就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场面。

2.日常用语是文化风俗的体现。在跨地域的文化交流中,需要做到入乡随俗,才可以是日常用语应用到得心应手的地步,也就是英语中的“do in Rome as the Romes do”。英语日常用语在很多地方都显示着西方欧美国家的一些文化风俗及习惯。

3.日常用语是礼貌教养的体现。对于西方人来说,见面打招呼说hello是习以为常的事,同时其也常常把thank you挂在嘴边。西方人在很多情况下都会说到thank you,哪怕是任何一个小忙,一点小事,而且,不仅仅是在接受帮助后会感谢,在受到赞美时也会表示感谢。反之,中国人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谦虚的,虽然也喜欢被别人赞美,但一般不会正面接受,所以也就不会在这种时候表示感谢。另一点,在用“sorry”这个词的时候也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国人认为做错了事才会说对不起以示道歉,而西方人会在听到别人表达出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后也会说“sorry”,这一点是很值得注意的。

三、结束语

英语的日常用语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其合理的应用是当下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同时,英语日常用语也与众多语言一样透视着其文化特色,而对这些文化特色的了解和掌握正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英语日常用语。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可以对英语日常用语的应用和文化透视提供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玲.英语日常用语应用浅析及其文化透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8:133-134.

[2]何琼.英语词汇的文化透视功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63-66.

日常礼貌用语 篇8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舍。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初次见面说幸会,等候别人说恭候,请人帮忙说烦请。

1、礼貌用语十个字: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见面语: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请多关照。

感谢语: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感谢您的帮助。

打扰对方或向对方致歉: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

接受对方致谢致歉时:别客气、不用谢、没关系、请不要放在心上。

告别语: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

2、礼貌用语顺口溜:“您好”不离口,“请”字放前头,“对不起”时时有,“谢谢”跟后头,“再见”送客走。

文明礼貌用语

一、日常文明用语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一)、“您好”是向别人表示敬意的问候语和招呼语,恰当的使用能使双方都感到亲切,温柔、使用时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当客户光临本服务中心时应主动向客人招呼说:“您好”然后才能说其他的服务用语,不要顺序颠倒。

2、各部门在接外来电话或相联系工作时应也养成先说:“您好”的习惯,以表示主动、热情、谦逊,尊重之意。

3、当别人先向我们打招呼说:“您好”时,我们应立即回敬说“您好”同时伴有微笑和点头。

4、在使用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使用“早上好”、“下午好”或“晚上好”。还可以加称语。“您好先生”或“先生您好”。二)、如何说“请”

说“请”本身就是对他人的敬意。这个词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词搭配用,这样表示更为明确的意义。

1、在关照或安抚他人时可用“请”字。如:“请稍等”或马上就过来(为您服务)。

2、在希望等到他人谅解时,要用“请”。如:“请原谅”、“请相信我们不是故意这么做”、“请理解我们这里有关规定”等等。

3、要求对方不要做某事时可用“请”字。如:“请不要这儿吸烟”“请勿打扰”等。三)、如何说谢谢

“谢谢”是礼貌的表示表示感谢的用语。要掌握说声“谢谢”二字,这得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实对什么言行行举止说“谢谢”,如果他人对我们提供协助、合作、帮助和配合时,又如:客户向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对服务工作表示满意、称赞等情况下都需要使用这句礼貌用语。

2、说:“谢谢”时表情要自然,面带微笑,目视对方,“谢谢”二字的重音应在第一个上,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语调柔和,节奏不能呆板。

3、不要千篇一律的使用“谢谢”,可用根据实际需要做些变化。如可以说:“谢谢”、“十分感谢”、“谢谢您的帮助”“谢谢您告诉我”、“谢谢您的称赞”以及“谢谢您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等等。

四)、如何说“对不起”

“对不起”是道歉的礼貌用语,通常是在自己对别人有愧或有过失行为时使用,有请求他人原谅的含义。使用“对不起”需要做到:该说时及时说,不该说时不能说。在以下需要说“对不起”:

1、言行举止不当时需要使用“对不起”,以便取得他人,特别是服务对象的原谅。如“对不起,我错怪您了”、“对不起,我把这件事忘了,这是我的疏忽“等。

2、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时用。如“对不起让您久等了”、“对不起打扰您了“等。

二、接听电话用语1、2、3、4、5、6、您好!这里是包装材料库x组xx库请问您找谁? 我就是,请问您是哪一位?„„请讲。

请问您有什么事?(有什么能帮您?)请稍等,我记录一下。您放心,我会尽力好这件事。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再见。

xx同志不在,我可以替您转告吗?(请您稍后再来电话好吗?)。

7、对不起,这类业务请您向xx处咨询,他们的号码是„„。

8、对不起,您打错号码了,我是包装材料库x组xx库„„没关系。

9、再见!

三、打电话用语

10、您好!请问您是xx单位吗?

11、我是包装材料库x组xx库,请问怎么称呼您?

12、请帮我找一下xx同志,谢谢!

13、(若打错联系电话)对不起,我打错电话了。

四、接待来客用语

14、请进!

15、您好!同志您办什么事情?(或请问您找谁?)

16、请稍等,我马上为您办理。

17、他(她)不在,请问有事需要转告吗?

18、x处在x楼,具体办公地点在xx地方。

19、对不起,让您久等了。20、请坐(请喝茶)。

21、我就是,请问有什么事需要办理吗?

22、您反映的情况,我们尽快办理。

23、对不起,这个问题因情况特殊无法立即办理,请留下您的联系电话,在答复您好吗?

24、不用谢,请慢走。

五、到外单位办事用语

25、对不起,打扰一下。

26、请问xx处(室)在那间办公室?

27、请问xx同志在吗?

28、非常感谢您(麻烦您啦!)

29、请留步。服务忌语1、2、3、4、5、6、7、8、9、有事快说。不知道,问别人去。快下班了,明天再来。说了半天,您怎么还不明白。这事我不管,想找谁找谁去。他不在,到外边等着去。你这人怎么事儿这么多。你懂不懂,这是政策规定。上面都写着呢。自己看去。

10、谁给你说的(谁答应你的)找谁去。

11、有话就说,你管我姓什么。

12、你着什么急,没看我正忙着哩。

英语日常商贸用语 篇9

2. At 6 o’clock sharp. 6点。

3.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 闲暇时,你干些什么?

4. I like listening to pop music. 我喜欢听流行音乐。

5.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我喜欢踢足球。

6. My elder sister is one year older than her husband. 我姐比他丈夫大一岁。

7. He’s the youngest in the family. 他是一家中最小的。

8. He looks much younger than he is. 他看起来比他实际上年轻得多。

9. I came here when I was 我二十岁来这儿。

10. I started school at the age of 我六岁开始上学。

11. My father is over 60 years old. 我父亲已年过六十了。

12. Most of them are less than 他们中大多数不到30岁。

13. I guess he’s about 我猜他大概30岁。

14. She’s going to be 15 next month. 下个月她就满15了。

15. They’ll have a party for their 10th wedding anniversary. 他们将为结婚十周年开个晚会。

16. He’s still a boy after all. 他毕竟还只是个孩子。

17. Are you watching TV now? 你在看电视吗?

18. Yes, I’m watching Channel 是的,我在看5频道。

19. No, I’m listening to the radio. 没有,我在听收音机。

七年级(下)日常交际用语归纳 篇10

【常用句型】

1. ——Excuse me. 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Yes, there is. It’s on Center Street.

2. ——Where is the supermarket?

——It is next to/across from the bank.

3.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ark?

——Yes. It’s down Bridge Street on the right.

4. Go straight along this street.

5. Turn left/right at…

【英汉差异】中国人问路常用“称呼语+问路语”的格式。如:“大爷(小朋友,同志),请问去……怎么走?”,而英美人问路时,首先向对方道一声“Excuse me.”,以示礼貌并引起对方注意,问完路要感谢对方。即使对方不认识路,也一定要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

二、谈论工作

【常用句型】

1. ——What do you do?

——I’m a reporter.

2. ——What does he do?

——He is a doctor.

3.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an actor.

【英汉差异】“What is he?”意为“他是干什么工作的?”,也是询问职业的常见句型。又如:“What are you?”千万不要理解为“你是什么?”。此外,还可以通过一般疑问句:“Are you an/a…?”等方式来询问对方职业,但不能问他们的工资是多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个人隐私。

三、谈论人们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过去的动作

【常用句型】

1.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

2. ——What’s he/she doing?

——He/She is reading.

3. ——What did you/he/they do last weekend?

——We/He/They went to the movies.

4. ——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great!

5. ——Did you/he/she/they go to Central Park?

——Yes, I/he/she/they did. (No, I/he/she/they didn’t.)

【英汉差异】在汉语里,不管什么时候发生的动作,动词的形式不变,而在英语中则要根据不同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用不同的动词形式来表达,构成各种时态。表示现阶段或说话时正在发生的事或存在的状态用现在进行时。结构为:“be(am/is/are)+动词的现在分词(v-ing)”。表示过去某一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时用一般过去时。谓语结构是:be动词、行为动词的过去式。

四、谈论相貌

【常用句型】

1. 询问相貌:

What does your brother look like?

What do the twins look like?

Is Kate thin or fat?

2. 描述相貌:

They’re medium height.

She is tall. She has curly hair.

They have a medium build, and they have long, black hair.

【英汉差异】在西方,当人们赞扬某人长得漂亮时,被称赞者总是要说:“Thank you.”,而我们的习惯常表现为谦虚。在我们国家,相互熟悉的人相遇,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哎呀,老兄,你近来又胖了。”或者说:“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而感到生气,问话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在英美国家可就不同了,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之类的话,即使关系再好,对方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回答,他们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五、谈论天气

【常用句型】

1. 询问天气: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tomorrow?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tomorrow?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How’s the weather in…? (介词in后跟表示地点的名词,还可用于月份、季节名词前。)

2. 描述天气:

It’s fine/cloudy/windy/rainy, etc. 天晴/多云/有风/有雨等。

It’s getting warm/cold/hot today. 今天天气变暖和/冷/热了。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正下着倾盆大雨。

【英汉差异】对于英美人来说,谈论天气是在一起聊天时的起始点。因为谈论天气是中性话题,丝毫不会涉及到双方的隐私(如:姓名、年龄、婚姻、工资、住处等),不会引起误解或出现尴尬的局面。英美人喜欢谈论天气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英国是一个多岛的国家,英国的主要文化区又在东海岸,多变的气候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较大影响。在谈论天气状况时,英美人还喜欢用附加疑问句的形式,并且常常加入一些个人感觉和评论。如:

Lovely day, isn’t it? 天气不错,不是吗?

It’s rather warm today, isn’t it? 今天相当暖和,不是吗?

六、就餐

【常用句型】

1. ——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I’d like beef noodles, please.

2. ——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I’d like a small/medium/large bowl of noodles.

【英汉差异】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常常说一些自谦的话,如:“没有什么好菜招待您”、“家常便饭”等。而对于英美人来说则会产生反感,他们觉得用“便饭”招待他们,可能是因为他们地位低下,而当他们看到丰盛的菜肴时,又会有“难道这是便饭吗?”的疑问。英美人大都实行分餐制,用餐时,他们一般不用自己的刀叉为他人添菜,也不把自己盘里的菜分给别人,除非还没有用过。在劝人吃喝时,常说一句:“Help yourself/yourselves. (请随便吃吧。)”即可。用完餐后,他们往往给服务员留小费,一般是用餐费用的15%左右。

七、发表意见或看法

【常用句型】

1. ——What do you think of soap operas?

——I can’t stand them./I don’t mind them.

2. ——What does she think of Dumpling King?

——She doesn’t like it.

3. ——What do they think of Anna?

——They love her. She is active.

【英汉差异】美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和开发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判断、发表意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孩子们也乐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因此,美国孩子一般都具有独立性。美国社会也因此而始终充满创造的活力。事实上,能对客观现象作出准确的看法和评价,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八、询问日期、星期和时间

【常用句型】

1. ——What’s the date today?

——It’s May 8th.

2. ——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Friday.

3. ——Excuse me. What time is it now?

——It’s twelve minutes past eleven.

4. ——What’s the time, Mum?

——It’s seven thirty.

【英汉差异】在英美等国询问时间、日期要注意几点:(1)寻找好被询问的对象,这主要是说被询问者一要有时间,二要心情好,否则,你很可能得不到满意的回答。(2)询问前要说“Excuse me.”,以示礼貌。问话尽量简洁明了,发音要准。(3)在得到必要的回答后要向对方致谢,而且用降调,这样显得真诚。

九、提供帮助和请求帮助

【常用句型】

1. ——Can I help you?

——Yes, please.

2. ——Let me help you.

——No, thanks.

3. ——Could you help me, please?

——Certainly./Sure.

【英汉差异】有意向别人提供帮助时,英美人常采用如下句型: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等。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常用“Yes, please.”来表达。接受请求、愿意向别人提供帮助时常说:Certainly/With pleasure. 等。英美人独立意识很强,一般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因此谢绝别人帮助的情况很多。常有如下的说法:No, thanks(Thank you)./That’s very kind of you, but…等。若想请求帮助,除了必要的礼貌外,言谈还要直率,当然在开口前要说一声“Excuse me.”。

十、谈论喜好

【常用句型】

1.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drink?

2. I don’t like it very much.

3. ——Do you like rice/hot dogs/vegetables?

——Yes, I do./No, I don’t.

4. ——Do you like working in Chengdu?

——Yes, very much.

5. Li Shan likes rice a lot. But she doesn’t like meat at all.

【英汉差异】中国人表示“喜欢”时常常谦虚委婉;而英美人则表现为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其喜爱之情。表达不喜欢时,英美人一般要加入一些委婉的客套话,如:I’m afraid…/Yes, but…等,以免挫伤他人的的感情。

十一、购物

【常用句型】

1. ——Can I help you?

——Yes, please. I want some tomatoes.

2. ——How much is the chicken?

——It’s twelve yuan a kilo.

3. ——What’s the price of your English book?

——It’s 18 yuan.

4. ——How much are these things?

——Let me see. Four yuan fifty fen.

——Here’s the money.

——Thank you.

上一篇:方剂学的发展中药药性理论下一篇:教研室老师的课改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