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1111文(通用6篇)
1)让人们购物更便捷,节省时间,买到更满意的商品
2)鼓励人们买的更多,促进经济发展
网上购物取代实体店的坏处:
1)对实体店构成威胁,使其经营困难
2)实体店利润下降,裁员,减少与供应商的生意等
范文:
The last decade has witnessed the tremendous growth of e-commerce, which is clearly manifested b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shopping online. Gradually, online stores boasting unparalleled advantages have changed people’s purchasing behaviors and tend to replace physical stores. In my mind, this is a positive change in general.
Admittedly, online stores’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will erode the business of traditional stores and even pose threat to their survival. Compared to online stores, physical stores have much higher operation costs, mainly including rents and employee salaries. With too many consumers attracted to online stores, physical ones have to face the decline of business volume. Consequently, due to the shrinkage of business, they have to lay off redundant employees, reduce orders with suppliers and even fail to make payments with business partners. In fact, there are many physical stores that have to struggle on the edge of bankruptcy.
However, as online stores can not only play the role of physical stores in both people’s daily lif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bring more benefits to social progress, to replace some physical stores is a positive trend. Without leaving home, people are able to make a perfect order by choosing from various kinds of commodities and comparing their prices and performance. Breaking the restriction of time and space, online shopping in fact encourages people to buy more by making it much more convenient and flexible.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purchase will in turn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generating job opportunities and tax revenues.
To sum up, although the negative impact on physical stores generated by the thriving of online shopping may cause problems in short term, the replacement of physical stores is a positive tendency in general.
20171111雅思大作文题目:
Online shopping is replacing shopping in stores. Is it a positive or negative development?
5月10日,山西省科普惠农实用技术“1111”培训工程高平市寺庄镇培训专场在寺庄镇政府会议室举行。山西晋城科普惠农服务中心与晋城市科普110服务中心积极联合寺庄镇政府共同搭台,邀请晋城市果树研究所原所长、市农委的果树专家王有信和高平市科技局副局长袁有智授课。他们分别就干果经济林的种植管理和蔬菜大棚技术进行了培训,精彩的讲解赢得了现场200多名农民朋友的阵阵掌声。
山西省科普惠农实用技术“1111”培训工程,即为全省一万名大学生村官建立科普惠农数字图书馆、省科协为全省每个县进行一场培训、市科协为所辖每个县进行一场培训、县科协为所辖每个乡、镇进行一场培训。此项工程是经山西省科普惠农计划领导组办公室和山西省科协研究决定,于2012年4月至11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的,其目的在于深入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农业科技的精神,大力实施“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战略部署,推进山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农业的转型跨越发展。(晋城市科协 靳少毅 编辑:吕伟)
(山西省科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引言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而高中汉语文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很多方面都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建立新教学理念
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它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因此,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建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教学时语言要有感染力,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的学习;对学生的评价要以表扬为主,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严,要让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和渴望。同时,要注重与学生沟通,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主动与学生交朋友、谈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
二、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高中汉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力、情感的生成,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让学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介入,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书中各类注释,研究课前提示、课后习题,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情感,感受语言特色。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会思考,依据学习要求以及提示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开展阅读,课文中有答案的划出来,养成作批注,做笔记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活学活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三、要有的放矢,主体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汉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养成求证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好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导读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始终突出能力训练和方法指导,能力点的训练设计要有点石成金之功,方法指导要有举一反三之效,以达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优化,找准教学重点和切入点,要有所教有所不教,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在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上,也要做到有的放矢,即布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让学生力所能及;检查的方法也要具体,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去学。像泛泛的布置”回去以后做好课外阅读”这样目标不明显,毫无考虑学生完成能力.無从考察完成情况。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效果会非常差。
四、要重视课堂,师生互动
师生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使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学习热情得到释放和鼓励,学习欲望得到增强和体现。除了师生互动,学生间也应互动。比如某一学生提出疑问或在回答有关问题时,答案正确与否,教师不急于表态,而让更多的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进行讨论,参与评判,得出结论。学生间的这种互动热情越高,说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高.说明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要知道,这是比单纯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一种素质的体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间的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多元评价激励机制的设置不仅要注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果,更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思想水平、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要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努力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想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师就要采取定性与定量、鉴定与发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这可以促使教师和学生全面、充分了解对方信息,能推进教育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的教育理想。
六、注重汉语文知识的背诵
背诵就是记忆,不背诵就无法积累语言材料。头脑里没有一定的语言信息,想提高汉语文水平就是一句空话。汉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汉语文基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每天早读的时间进行背诵,或利用每节汉语文课前的三分种进行背诵,还可利用节假日进行背诵。学生在背诵的时候要遵循记忆规律,掌握、理解记忆法。学生在背诵时可以先理文意,再去背诵,这样的背诵不仅快速而且不容易忘记。学生还可以采用各个击破法来进行背诵,即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这样,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学生就有“成就感”了,这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得多。
七、要坚持练笔,培育写作
作文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最怕的问题。有的学生一见到作文题目,就觉得无话可写,脑子里一片空白;有的学生干脆一提起笔来不加思索就乱写一通,结果是文不对题,分数当然是不会高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作文训练。第一先要让学生每天坚持写一则日记,日记的内容非常自由,学生可以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实在是没有可写的可以到书本中或课外书中找一优美的语段抄下来,这样学生会没有顾虑,也没有任何负担,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受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第二,让学生坚持每周练笔二至三次,重视实践,不拘形式,讲求实效。刀要常磨才锋利,曲要常唱才上口,笔也要常练才能运用自如。
八、课后布置,作业适当
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后,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布置点作业,这对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布置的课堂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围绕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重点,突出训练,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二是有基础方面的题目,也有思维训练的拓展型的题目,以便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三是题目宜精不宜多,以便能在课内完成,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四是照顾到学生不同层次的汉语文水平,难易适度。至于一堂课结束后的课外作业,仍以下一节课所学内容的预习为重点,实行”课前预习一上课一再进行下一节课内容的预习。”决不搞繁杂的题海战术.尽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从事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江平.新课改下高中汉语文教育教学的探讨[J].成功(教育).2009(08).
关键词:《文选序》 文学形式 审美特性 文学自觉
自鲁迅发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后,“文学的自觉”这个命题及以“曹丕的一个时代”[1](P107)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文学自觉“魏晋说”,在学界广为流传。自此以后,学者们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文学自觉始于何时或文学自觉的标准等问题上,先后提出了“魏晋说”“西汉说”“宋齐说”。这反映出学者对文学自觉标准的不同理解。在世纪之交的十年探讨中,学者们对标准的定义赋予了更多的元素,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在这个背景下,传统的“魏晋说”遭到了多方质疑。一些学者对“魏晋说”的具体内容做了较多的说明与补充。最有代表性的是袁行霈的观点。[2](P4)袁行霈对于“魏晋文学自觉说”的概括,一方面肯定了“文学自觉”肇始于魏晋,另一方面也肯定了“文学自觉”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在这一观点的观照下,通过阐释《文选序》中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认知,论述其对审美特性追求的意义,我们发现萧统在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方面有独到见解,在“文学自觉进化论”这一环节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选序》中萧统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追求
魏晋作为“文学自觉”的开始,其文论有一个共同倾向:对文体开展辨析。
曹丕首先提出文章的四科八目:“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3](P60)陆机则更进一步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徹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3](P67)这充分表明:在文学自觉初期,人们已经致力于探讨文学与其他文字作品的差别,这是文学自觉的基础。那么,文学与其他文字作品的根本差别又是什么呢?
魏晋文论标榜绮丽,开始了文学的自觉。然而,魏晋文论的“绮丽”仅仅朦胧地意识到文学的审美特性,是从文体区分上的感性认识,终究不是理性的自觉。因此,文须绮丽,只是文学自觉的起点,并不是终点。正是在这一点上,萧统的《文选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萧统在《文选》中以独到的眼光选录了自先秦至梁代一百三十人的七百多部作品。《文选序》集中地表现了他的文学追求。文章伊始,萧统引用《易传》天文、人文之说来说明文学的发展。提出“踵其事而增其华,变其本而加其厉”[4],即由质朴发展到华丽的递进文学观。其次,萧统叙述了自古代以来各种文体的发展,最后说:“众制蜂起,源流间出。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作者之致,盖云备矣。”由此可见,萧统是从审美的观点去看待文学创作的。在对历代文体的源流叙述中,萧统认为文学最重要的作用是“入目之娱”“悦目之玩”,也就是说文学的作用在于其审美价值,在于其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接下来,萧统论述了《文选》的选文标准,正式树立起“文为本”的标杆。他认为“姬公之籍,孔父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是“孝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还有“见坟籍,出子史”的“贤人”“忠臣”“谋夫”“辩士”的语流,以及“记事之史,系年之书”,都不属于文学的范围。凡事有破有立,萧统否定掉了经、史、子为文的资格,那么在他看来,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呢?“综辑辞采”“错比文华”“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这才是文之本。此处的“沈思”是指辞藻的组织运用应该精心求得,“翰藻”则是对“辞采”“文华”的同义反复。“综辑”“错比”则是使用了互文见义的手法,应为“综错”“缉比”。“综错”是指文字在色彩、声韵上的错综成文;“缉比”是“缉事比类”的简称,即用事用比之意。这里,萧统从文学作品创作方法出发,指出了文的特性,表明了他所理解的文学作品独具的审美价值与意义所在。
二、《文选序》中萧统追求文学审美特性的意义
在《文选序》中萧统所表露的“入目之娱”“悦目之玩”“以能文为本”等观点中,不难看出在文学自觉的过程中,他已经开始试图去寻找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相比较“文笔之分”以有无韵来区分文体的直观方法,萧统则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文学性”的问题,并试图对“文学性”加以探讨。尤其是“以能文为本”的观点,表现出他把文学的“文学性”定义为根本,并以此作为区分文体、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重要标准,这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一次伟大尝试和探索。
(一)在中国古典文论中开始了形式主义的探讨与实践
近代西方形式主义认为,“文学性”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根本,是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萧统在《文选序》中着重强调文学作品应当体现出绮丽的形式特性。这也成为他《文选》选文的标准和依据。
在重视形式特性的理论主张下,他在《文选序》中把一切没有文采的文字作品统统排斥在文学作品的范围之外,将经、子等书排除在外,正是其理论主张的实践:
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孝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岂可重以芟夷,加以剪截?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诸。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辨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所谓坐狙,丘议稷下,仲连之却秦军,食其之下齐国,留侯之难八难,曲逆之吐六奇,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载,概见坟籍,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
与同时期的《文心雕龙》相比,虽然刘勰对文学的创作规律、现象等也做了全面的分析。然而,他却认为儒家经典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典范,强调文学创作还须“征圣”“宗经”。
由此可见,萧统的实践,对于他而言不仅在那个时代是勇敢的一大步,在“文学自觉”的历程上也是意义非凡的跨越。当然,萧统固然强调文学作品形式上的绮丽,然而他又不是有所偏废,只重绮丽而不顾其他。他在《文选序》中指出,文学必须符合传统的风雅之道:
诗者,盖志之所容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自炎汉中叶,厥涂渐异,退傅有在邹之作,降将著河梁之篇,四言五言,区以别矣。有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镳并驱。
这直接继承了汉儒以风雅之道来规范诗歌抒情的观点。尽管他重视形式的作用,但他也看到形式的发展并不能彻底抛弃传统的规范。他也描绘了理想中文学作品的形态:“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
(二)《文选序》将审美特性作为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
《文选序》将审美特性作为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这在《文选序》对待“史”的态度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后世在谈到萧统的选文标准时,认为他将“史”排除的观点与选“史”入集的做法是自相矛盾的。他们都没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萧统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恰恰是把文学的“审美特性”摆在了首要位置。萧统在《文学序》中说道:
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周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
在这里萧统的观点非常明确,“记事之史,系年之书”的主要作用是“褒贬是非,纪别异同”,这与文学作品追求审美特性有着本质不同。但史书的论赞序部分如果能做到“综缉辞采”“错比文华”,也不妨将它们看作文学作品的一种。所以,入选《文选》的是“文采”,即文学的审美特性这个标准,是萧统在选文时一以贯之的。只要符合这一点,“记事之史,系年之书”也可以入选《文选》。《文选》所收的史传文中,只有史论与史述赞两类,共选文十三篇,而史传本身,则一篇未收。
在看到《文选序》在文学自觉进程中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萧统强调文学形式,并把审美特性作为“文学性”来认知、实践本身并无太多偏颇之处。然而,自从他的主张提出之后,确实产生了不少流弊。至于后世,宫体诗的泛滥,虽然不能把责任全部归咎给萧统,但与其强调文体形式必须华丽,着重文学审美特性的理论观点不无联系。
萧统在《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中这样说道:
吾少好斯文,迄兹无倦。谭经之暇,断务之余,陟龙楼而静棋,掩鹤关而高卧。与其饱食终日,宁游思于文林。或日因春阳,其物韶丽,树花发,莺鸣和,春泉生,暄风至,陶嘉月而嬉游,藉芳草而眺瞩。或朱炎受谢,白藏纪时,玉露夕流,金风多扇,悟秋山之心,登高而远托。或夏条可结,倦于邑而属词,冬云千里,睹纷霏而兴咏。
显然,他将文学当作一种消遣的工具和手段看待。由此立论,往前走一小步,便不由自觉地走到了宫体诗那里。
萧统虽然看到了文学的审美特性的意义,但他无法避免自己的观点在流传中走向一个极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其自身的局限性所在。
注释:
[1]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唐]李善注,[梁]萧统著:《文选》,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年版。
关键词:中学历史;人文精神;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突出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性,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由于中学历史教学中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标,还要体现人文精神背后的人文理念。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文理念,并在历史学习中努力挖掘各类人文内涵与评价系统,力争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感悟到人生。
一、打造人文精神的历史课堂
1.充实人文教学内容
由于历史知识依托人文精神而存在,历史课程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启文明发展史,其中蕴含丰富文化遗产,所以要让学生从人文角度探寻问题,考虑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且关注中华民族的全人类发展历史,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新的课程发展中,历史教学呈现出多样化变化发展形势,这种形式不但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从历史必修课的角度探寻问题,目前由于人文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凸显出历史人物关系。教师面对此状况需要充分了解历史发展状况,并借用鲜活的例子让学生对品德教育有良好的认知,进而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如,我们在学习“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斗争”这课内容时,教材中对反侵略的民族英雄提及较少,但若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从价值观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去涉及历史人物就不太可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补充相关的人物事迹,不要畏惧强权,其中可以给学生涉及的人物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或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邓世昌,以及誓死抗敌的左宝贵,这些人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在抵御外族侵略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守民族大义,这些人都具有坚韧的品质,可以称之为民族的英雄,教学中加入这些故事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有较大帮助,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人文教育法
若教学活动开展时,有人文知识却无人文的方法,历史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将变为一句空话。人文教育法主要是将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尊重学生教学主体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课堂上的辩论、讨论等,若从人文角度考虑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方法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于小组內每个组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能让学生在讨论中查缺补漏。小组内部的团结协作,让小组成员之间存有竞争和分工,这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有较大益处。比如,教学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罗列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并比较小组中观点罗列数目以及观点的价值。小组成员在竞争意识的推动下,全面总结教材内容,并查阅资料,通过积极思考,为小组“建言献策”。教师将零散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归纳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最后获得思考结果,然后系统深入的研究,带动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二、开展富有人文精神的课外活动
组织偏重学生个体化体验的一项课外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去图书馆阅读书籍,或者阅读课外的历史文学作品,教师给学生列出部分参考书目,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训练,通过开阔知识视野,观看相关题材的纪录片,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历史。学生其实对历史的感知很少,加之历史毕竟久远,很多理念和思想现代人无法理解,因而就要运用直观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出来,纪录片、书籍、图片是最好的展示方式,通过直观的展示,能丰富学生的个性化理念,让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发展意识。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材料,对历史有初步理解,然后查阅资料,了解当时中国的历史文化,教师组织课外历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可以讨论历史知识。如讨论宋朝的兵役制度,学生会思考,为何其他朝代的皇帝没有这么严格的监察制度,在宋朝其监察制度如此严格,那么就要探寻整个宋朝的历史,发现赵匡胤是一个将领,经历陈桥兵变以后登上皇位,可以说皇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对下属有极强的戒备心理,在宋朝范围内开展严格的监察制度,约束各级官员,也开启了换防制度,目的是防止官兵和当地的官员勾结,谋权篡位。虽然宋朝的监察制度为宋朝的管理带来很大隐患,导致官员冗杂,财政负担加大,但是换防制度的使用还具有历史意义,换防制度一方面是避免地方官员和当地军队来往过密,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军队熟悉不同地域的作战方式,便于发生战争后快速反应。
总之,历史是一门人文性浓厚的学科,其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初中历史教师为加强人文教育理念,就要运用人文教育方法充实人文教育内容,这也是历史教育的最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朱俊宏.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盖晓连,邰连河.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神州,2013(29):13-15.
关键词:德育;人文关怀;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德育的全过程应该尊重学生的精神诉求,关心每位学生的前途命运,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是德育的必然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德育的情感投入,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一、德育中人文关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高素质,发掘潜能,体现价值,最终实现中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在十七大以后,我们在人文关怀工作中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文关怀存在眼高手低
目前所有中学都有严谨规范的管理风格,其前提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文件精神,但是德育的人文关怀大多只停留在纸上谈兵。
1.形式主义较突出
《意见》在“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课外生活,举行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活动。但在访谈中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只是完任务,并没有达到实际效果,大部分学生反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偶尔参加”,说明学校组织公益活动并没有动员更多的学生去参与,只是留有形式。
2.轻视人文关怀的效果
德育中人文关怀重视其实施过程,而忽视了实际的效果。面对升学压力,德育往往只限于课堂的思品课程,或是机械的增加进几次形式化、程序化的校园活动。“只有在学生以同情和尊重之情关注别人的思想感情并受到刺激时”,[1]这样才达到了的德育的人文关怀的效果。
(二)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重视
“人性的种子只有在富有人性的环境里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在非人性的环境里孕育的一定是非人性的东西。”[2]在中学区分人性与非人性的标准是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否满足学生的精神诉求。现在,学校与家长联合起来对学生施加压力,一味追求高分数,缺少了“个性关爱“的人情味。就像弹簧一样,过度的对它施加拉力或压力,它的性能就被摧毁。附属中学仍存在这种现象的痕迹,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更注重“成绩”,这种“重知识轻兴趣”的现象在毕业班的学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三)师生交流方式单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丰富与完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发方便,QQ、微信、微博等新媒介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但是很多老师生怕学生打扰,都不愿为学生留联系方式,学生仍然只能去办公室与老师谈心,这种单一的交流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德育中人文关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认真审视目前德育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我们无法乐观面对。人文关怀已经变为德育工作的难点和关键点,造成人文关怀低靡的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教育取向功利性
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正在逐步蔓延到学校,使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都蒙上了很浓的功利色彩。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各种人性冷漠、人文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大多数老师把德育知识化、应试化,把德育变为纯粹得到知识来迎接考试。”[3]思品课程始终就逃不出“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怪圈,这种生硬僵化又极富有功利色彩的课程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势必影响德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良莠不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行业的风范,而学校只要求教师“学高”,忽视了教师的“德高”。目前,大部分老师在上课过程基本能以身作则的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但仍然存在封建传统的“棍棒教育”的落后观念,缺少对学生的心里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由于新疆很多学校都是民汉合校,德育民汉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德育效果相应的会受其制约。
(三)学生自身缺乏主体意识
在授课中应该遵循“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基本的原则,而实际现实中,学生认为上思品课是老师的“独角戏”,是关于国家的大事。教师只能揣摩和推测学生的心声和想法,教师也很难了解到所教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和认同。
三、解决德育中人文关怀存在问题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关怀而不是教化,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融入人文关怀,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显示出人性的光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新疆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小受到家庭环境、地域特色、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因素的影响,大都具有自我个性强,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等特点,但也存在团队合作欠缺,理想信念淡薄,宗教信仰惑等问题。所以要创造性的扎实开展德育中的人文关怀工作,探索和创新中学德育中人文关怀的对策,为提高新疆中学生综合能力提供参考。
(一)创新德育理念,转变德育方式
中学的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最基本的理念和追求是发现学生的爱心,酝酿学生的善心,塑造学生的良心,让学生的人性不断丰富饱满,从严格管理中学生到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使所有的德育活动变为人文关怀的教育。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从情感深处体验,使整个德育过程充满愉悦和轻松的享受,摒弃传统的“教化”。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丰富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出生背景、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心理状况等等。正真做到德育教育生活化、高效化、实际化。
(二)提高教师素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性格倾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扮演主要角色,培养学生的责任,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对他们的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和评估,根据他们的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创新德育中人文关怀教育方式。教师用关心服务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加深他们对德育人文关怀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的思想逐步走向进步和成熟。在民汉合校的情况下,教师要结合新疆多民族的实际情况,使德育工作融入到他们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新疆人文关怀的原则,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习惯,满足其合理需求,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实现和谐校园。
(三)加强关心服务,解决心理困惑
心理健康是衡量学生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心理健康问体往往被忽视。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德育课中专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积极发挥德育工作的优势,通过德育工作者的积极引导,家人、朋友、同学的理解和关心,心理卫生的广泛宣传,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释放压力,缓解矛盾,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2]吕朝龑.教育伦理微探[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3]朱晓留.中学德育中人文关怀缺失[J].考试周刊,2010(38).
【毕业设计论1111文】推荐阅读:
毕业论(设计)系统快速使用指南12-17
论会计原则毕业论文09-26
六国论教案设计10-19
小学生毕业自我评价样文怎么写?06-14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图文11-01
祭十二郎文 教案教学设计11-20
小学语文课文《山雨》教学设计10-17
过秦论获奖教学设计09-26
巧妙设计随文练笔提高学生作文能力07-08
初中语文文我用残损的手掌精选教案设计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