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上桥课件(共6篇)
1.能用轻快的声音进行演唱,掌握附点节奏的唱法。
2.借助图示理解并唱准歌词,唱出1-8的递增和递减,形象地感受数量递增和递减的关系。
3.尝试运用多种说、唱方法表现歌曲,体验轻松、愉快的演唱氛围。
活动准备:
8只鸭子图片,独木桥图片,标贴若干,图谱,8只鸭子胸贴,泡沫垫。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1.依次出示8只鸭子
师:小朋友们看,它是谁?它要和它的小伙伴一起去旅游了,我们一起看看一共有几只鸭子?(8只)你们想听听这个“小鸭旅行记”的故事吗?
2.教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
师:1只鸭子上了桥,2只鸭子上了桥,3只鸭子上了桥,怎么了?(教师做颤抖害怕状用肢体语言让幼儿感受到紧张、害怕,并语言说出“害怕”一词)4只鸭子上了桥,怎么了?(教师做颤抖害怕状用肢体语言让幼儿感受到紧张、害怕,并语言说出“害怕”一词)5只、6只、7只、8只,8只鸭子上了桥,小小木桥摇呀摇,小小木桥摇呀摇。
二、学说第一段歌词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我还能把这个故事说成一段RaP,那么什么叫RaP呢?请你来听一听!(教师示范演说rap并注意语速和节奏)
师:你听见我说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并及时给予幼儿提示)
师:你能看着这个图谱一起来和我说一说吗?(教师运用稍微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吸引幼儿的参与,并注意在学说时要注意把握幼儿的节奏)第几只鸭子发生了变化?(教师说到有变化的那只鸭子时,适合用较为重一点的语调突出其中的不同)
师:你会说了吗?这次老师的声音稍微小一点,你们的.声音稍微大一点,好吗?(教师将幼儿放在主导地位,在不熟悉的地方可以给予稍大声的带动)
三、学说第二段歌词
1.故事导入
师:刚刚鸭子上桥了,那么他们怎么下桥了呢?请你来听一听!(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说歌词)
8只鸭子下了桥,7只鸭子下了桥,6只鸭子下桥后怎么了?(教师用肢体语言让幼儿感受开心的情绪,并引导幼儿说出“嘎嘎”)5只鸭子下桥后也怎么了?(教师用肢体语言让幼儿感受开心的情绪,并引导幼儿说出“嘎嘎”)4只、3只、2只、1只,8只鸭子下了桥,小小木桥不再摇,小小木桥不再摇。
2.幼儿看图谱说RAP
师:你能根据鸭子下桥的故事,编出鸭子下桥的RAP吗?想来试试吗?(个别幼儿试一试,教师注意引导难点部分)
师:你们是从第几只鸭子开始说的?对,第8只鸭子,第7只鸭子……
师:你们说的这段RAP真好听,我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说一说,好不好?(教师要注意对倒数和节奏的引导)
四、学唱歌曲
1.跟着音乐说RAP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跟着这里的旋律,将我们这两段rap加到这里去,好吗?
2.学唱歌曲
师:有了这段好听的旋律,如果再加上我们好听的歌声的话,你会觉得特别美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把它唱出来,好吗?(幼儿在这个环节尝试完整演唱,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并注意节奏节倒数环节演唱的准确性)
3.学习说、唱结合
(1)师:小朋友们唱的真好,但是你们想来挑战一下更难的吗?今天老师带来了2种图标,分别表示说和唱,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教师出示“嘴唇”“音符”的图标,先尝试上半段说,下半段唱)
(2)师:你还会将说唱的部分怎么安排?谁和谁唱?(男生、女生唱,并由幼儿选择说唱部分)
(3)师:还可以怎么安排?这次可以谁和谁唱?(师生互动)
五、音乐游戏
师:今天,你们想扮演这8只鸭子过河吗?(教师分发鸭子胸牌)
师:这次,我要请你把这些鸭子图片收起来,你们来自由的组合成人数相等的2队,快来试一试吧!
活动延伸:
《鸭子上桥》这个活动是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幼儿感知数字和数量的联系,能表现出四只鸭子摇摇摆摆上桥和下桥形象的趣味性。鸭子是幼儿较熟悉的小动物,他们会模仿小鸭子的特征,如走路和叫声。
在组织活动前,反复琢磨了书中“活动准备”中所提到的教具:画有“木桥”的底图一张;用剪纸的方式剪出四只连在一起的鸭子,四只鸭子图片相连接;CD。根据托班幼儿年龄特征,他们的思维处于形象而且充满动态的阶段。所以对“活动准备”中的前两个操作教具作了一些改变。将“木桥”的底图改成绳子,绑在黑板上可以摇晃,将四只相互连接的鸭子图片改成单个的小鸭子图片,便于老师操作从而更好地让幼儿感知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活动目标
1.运用木偶场景等活动环境调动幼儿感官。
2.用和谐的声音有趣的动作表示鸭子上桥的情景。
活动准备
鸭子图片(8张)、泡沫塑料桥一座、音乐(鸭子上桥)、平衡木一根
活动过程
一、律动(音乐:鸭子上桥)
1.幼儿跟音乐做各种小鸭子的动作。
师:小鸭子,你们在干什么啊?(点问)
刚才,我们在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怎样一件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范唱(八只鸭子按节奏出示)问:你们看见了谁?它们在干什么?歌里是怎么说的?你们看清它们是怎么上桥的呢?
3.再范唱师:它们是怎样上桥的(一个一个)。一共上了几只鸭子?
4.按节奏读歌词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上了几只鸭子?(8只)
5.师:真的.是八只鸭子?这么多把小桥都压得摇摇晃晃了。你们喜欢它们吗?我们拍拍手欢迎它们吗?看见一只鸭子就拍一下手欢迎它。
6.按数字拍手听音乐。
7.师:后面的鸭子和前面的鸭子上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再拍手欢迎它们。你们想不想学小鸭子?老师唱哪只鸭子这只鸭子就要做漂亮的动作给大家看。下面的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拍手欢迎他。
二、1.师范唱,幼儿做鸭子动作和拍手
2.交换
3.师:小鸭子们,你们玩得开心吗?你们想上桥试试吗?
4.老师请小朋友边唱边上桥
5.交换
6.处理:七应唱得突出强调些
设计背景:
《鸭子上桥》是一首活泼欢快,伴有一定的情境的歌曲。第一段歌词琅琅上口,也较为浅显易懂,容易孩子们记忆,第二段歌词涉及到8至1的倒数问题;在旋律方面,歌曲中有间奏停顿和附点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该内容比较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歌唱活动,让幼儿愉悦身心,抒发自己的感情,体验一种变换歌词、玩唱歌曲的思维挑战与惊喜。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轻快的声音进行表演唱歌曲,在间奏和附点处借助游戏情境学习等待,体验等待的愉快。
2、借助多媒体理解并唱准歌词,在教师的动作提示下,唱出1~8的递增和递减,形象地感受数量递增和递减的关系。
3、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体验变换歌词、玩唱歌曲的惊喜。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重难点:
在间奏和附点处借助游戏情境学习等待,体验等待的愉快。
活动准备:
《鸭子上桥》课件、音乐磁带、钢琴、三座小桥、带幼儿体验走独木桥的感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这儿有什么?这是一座什么桥?过这座桥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今天有一群小鸭子也要来过河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这群鸭子是怎样上桥的?”
[点评:通过提问,激起幼儿对走独木桥的心理情感经验的回忆,从而把这种情感体验迁移到鸭子的身上,初步感受前后鸭子上桥时不同的心理特点。]
二、幼儿初步感知歌曲《鸭子上桥》的第一段歌词。
1、教师范唱第一段。(看多媒体)[点评:多媒体设计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爱,结合歌曲旋律能够帮助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
师:“几只鸭子上桥了?”“第一、二只鸭子是怎样上桥的?第三、四只呢?为什么?”“最后几只鸭子是怎样上桥的?为什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点评:通过提问和对已有经验的回顾,帮助幼儿理解鸭子上桥时的三种心态:害怕、得意、大胆放心;通过学一学,让幼儿大胆的创编不同鸭子上桥的不同动作,为有情感地演唱歌曲作铺垫。]
2、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师:“这是什么?”(羽毛)“这儿有一句音乐,小鸭子们在干什么呢?”帮助幼儿想象用动作来表示停顿的含义。
[点评:通过弹和教师哼唱间奏让幼儿想象鸭子们得意、开心的表情和动作,理解停顿的含义,并借助游戏情境学习等待,让幼儿体验等待的愉快。]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幼儿练习歌唱第一段。(2遍)师:“小鸭子上桥真好玩,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师:“这又是什么?(鸭蛋)它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一起听听,这两句有什么不一样?”
[点评:通过倾听两种不同的节奏,结合“鸭蛋”形象地感知理解附点的唱法,轻松的达成目标。]
三、幼儿理解并尝试演唱第二段歌词。
1、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演唱第二段歌词。
师:“八只鸭子在桥上,小桥晃得厉害,小鸭子都站不稳了,我们来表演一下吧!”(听间奏)[点评:通过对情境的延续,感受间奏的装饰音,并结合教师的语言提示,让幼儿大胆创编鸭子站不稳要摔交的动作,体验创编的乐趣。]
师:“小鸭子想下桥了,你们听着音乐试着来唱唱小鸭子下桥的事情,好吗?”幼儿自由编唱。
[点评:通过不直接出现第二段歌词,用伴奏和多媒体给予孩子探索的机会,创编歌词这一设计,强调孩子的自我学习和调整,以此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快乐的课堂、自主的课堂。]
2、幼儿倾听教师范唱第二段歌词,引进新的歌唱经验。
师:“小朋友唱得真不错。但我有一种和你们不一样的方法来唱小鸭子下桥的事情,想听吗?”
教师唱:“八只鸭子桥上走,对不对?走了一只桥上还剩几只鸭子?……”“我和你们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说出8到1的递减)[点评: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看桥上的鸭子数量的变化,感受1~8递增和递减的关系,顺利地掌握歌词,拓展幼儿思维,体验玩唱的乐趣。]
3、幼儿有节奏得朗诵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说说鸭子下桥的事情吧!”教师用动作提示8到1的递减。
4、幼儿学唱第二段歌曲。(2遍)“鸭子下桥真有趣,相信小朋友用歌声来表现会更好听!”
四、幼儿跟随音乐表演唱歌曲《鸭子上桥》。
1、幼儿听音乐学习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鸭子上桥》。”
2、幼儿跟随音乐表演唱。(2遍)师:“这里也有三座小桥呢,让我们一起来过桥吧!”提醒幼儿注意自己是第几只鸭子。
教学反思:
《鸭子上桥》是一首活泼欢快,伴有一定的情境的歌曲。第一段歌词琅琅上口,也较为浅显易懂,容易孩子们记忆。歌词中有数数特别是倒数的内容,旋律中又有间奏,停顿和附点的问题,对于中班儿童而言虽然具有难度,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歌唱水平,我将感知间奏作为活动难点。旨在帮助幼儿集中注意理解歌词,同时在图片中穿插了一定的情境,用比较直观的手段如羽毛、鸭蛋表现歌曲中枯燥和难懂的间奏及附点,并借助一个小鸭子伸脖子的动作与滑稽有趣的表情,顺利的使幼儿在间奏处停顿,他们还能非常快乐的沉浸在情境中。用伴奏和教师的教具操作给予孩子探索的机会,创编歌词;学习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境等等;通过这些设计,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快乐的课堂、自主的课堂。
通过活动受益非浅。从中学到很多,使音乐活动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也体现了多元智能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感觉统合。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清晰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数鸭子》,能用唱名跟老师模唱该歌歌谱,并背唱这首歌。
2、通过《数鸭子》中老爷爷幽默风趣的语言、教育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别贪玩忘了上学。
3、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能够自编动作。
4、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能有表情地背唱《数鸭子》。
教学难点:感受四分休止符、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发声练习!
二、新课教学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小动物,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叫声。
1、数板节奏练习
青蛙说话:呱呱呱
小鸡说话:叽叽叽
小狗说话:汪汪汪
小猫说话:喵喵喵
小鸭说话:嘎嘎嘎
引出节奏: X X XX X | XX XX X 0 | XX XX XX X | XX XX X 0 ||
ga ga gaga ga gaga gaga ga gaga gaga gaga ga gaga gaga ga
最后引入数板(白):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加上动作:拍手、跺脚练习。
师:哎呀,来了这么多小鸭子,老师数也数不清,小朋友们帮着老师一起数一数吧!
2、教师范唱《数鸭子》,学生听完后分析歌曲。
3、复听CD范唱《数鸭子》,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老爷爷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学唱歌谱,学习休止符和反复记号。
5、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填词演唱第一段。
7、师生接龙唱第一段。
8、直接接唱第二段。
9、解决难点(视情况进行)。
10、加上数板完整演唱全曲。
三、巩固表演歌曲
1、加上动作集体表演。请小朋友自主创编动作。
2、分组演唱。男生、女生、分小组、一领众合等等。
四、创编歌词
1、师:你还喜欢什么动物,你能不能象《数鸭子》那样唱一唱。
2、分组创编。根据学生报出来的喜欢的动物,讨论如何唱。
3、分组表演。
五、小结
为了提高中班孩子数数能力,尝试对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进行数数,结合“在农场里”的主题,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从而积累封闭式数数的不同经验,同时创设了有趣的情景,在情境中开展数学活动。
活动难点:学习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
活动重点:提高幼儿数数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数小鸭的情境中,运用已有数数的经验数数,并尝试运用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方法,提高数数能力。
2、体验帮助鸭妈妈数小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辅助材料:夹子、笔、数字等。
活动过程:
一、鸭宝宝排队游泳(价值分析:运用已有数数的经验数数)
情境导入:暖和的春天来了,小河里的水变暖了,我的鸭宝宝排好了队来游泳了。
1、数数鸭宝宝(出示若干只小鸭呈一字式排列、曲线排列)
提问:数一数有几只鸭宝宝呀?
小结:嗯,你们的办法真灵,数的真快!
二、鸭宝宝花样游泳(价值分析:尝试运用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方法,提高数数能力)
情境导入:我的鸭宝宝说他们要和运动员一样来一次花样游泳了呢。刚刚它们排好队的时候,我一遍就数清楚是几只了。可他们一摆了个花样游泳的造型,我数来数去好几遍还没有数清楚,这可怎么办呀?
1、数花样游泳的鸭宝宝
提问:(1)小朋友,你们来帮帮我,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数清楚我的鸭宝宝到底有几只呢?(幼儿相互讨论商量。)
提问:(2)你是怎么数的?你从哪里开始数的?数到哪里结束?
2、幼儿帮忙数小鸭
情景导入:可是你们看呀,还有那么多调皮的鸭宝宝还在河里摆造型,他们长的都一模一样,我数也数不清,请你们用刚刚的好办法快来帮助我吧!
提要求:鸭妈妈还提供一些工具可以帮助你们数数,如果你需要它就用,不需要它也可以不用。
3、幼儿交流
提问(1):你数了怎么样的鸭子宝宝?你是怎么数的?(2)碰到一摸一样的鸭子你怎么记住的,从哪里开始的?
小结:今天你们既帮助了鸭妈妈,又让自己学到了许多数数的本领。以后当我们碰到要数的图案像圈儿排队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试一试,数一数,这样我们数数的本领会更大。
三、鸭妈妈感谢小朋友(价值分析:体验帮助鸭妈妈的快乐。)
1、今天鸭妈妈要谢谢你们小朋友,所以要请你们去我家里做客,要感谢你们,我们一起出发吧!
活动评析
活动的选材非常的有趣生动,孩子们非常喜欢,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社会意识正在逐步的加强,因此通过这个绘本故事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性。
活动的目标清晰,各环节能紧扣活动目标层层递进,提问和回应也能围绕“约定”和“遵守约定”展开,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适时的回应,有效的达成了活动的目标。如:小朋友说到:“兔子不能再车上蹦蹦跳跳”时,老师便追问:“为什么兔子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小朋友纷纷说了自己的理由之后老师总结:“是呀,在车上蹦蹦跳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老师的回应归纳了孩子
们的回答。又如:狮子爷爷和小动物们分别做了约定以后,老师用PPT的形式归纳总结了这些“约定”,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对“约定”含义的理解。为后面遵守“约定”的环节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使幼儿在后面的活动环节中更能感受到小动物们违反了“约定”最后倒置的严重后果,知道遵守“约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