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记散文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爬山记散文

爬山记散文 篇1

送走山风,我接着爬。这山还是有人上来过的,因为有明显的走过的痕迹。刚爬一会,想起棍子落下面了,只好再下去。往下一看,这可怎么下啊,第一次有些害怕,因为看不见下面的路,再加上脚下滑,感觉下要比上难多了,要是下不去了,那可就坏了,不禁担心起来。管呢,说不定另一边好下呢,我慢慢下去,取回木棍,继续往上爬。这回我注意到几块大石头,平平的,我都想上去躺会。但是,我没有,我不应该停下。还算顺利,我又一次到了山顶。果然,山的另一边要缓多了,还有宛延曲折的路直通山下,我舒了一口气。在这里,我正面就是小镇,镇子显的那么小,只是几堆火柴盒。远处是连绵的山,镇子,山峰,都朦胧在烟雾中,显的虚无飘渺。我为何要爬山?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困惑我。或许是为了看到些不同的东西,或许是为了看的更远,或许是为了短暂的解脱和放松,我喜欢这种感觉。在我看来,爬山跟人生有着很多的相似,很多东西有内在的本质的共同之处。发现后面还有更高的,不爬了,量力而行。下山了,木棍又帮了我大忙,脚下滑,就弓着身子,用棍子撑着,把力量要到棍上就好多了,快到山下时,棍子喀嚓一下折断了,但我没有扔掉,我不应该扔掉。又回到山下,稍微回想一下整个爬山过程,沿着小溪,踏上归程。

爬山记散文 篇2

一、语言简洁明了

《登泰山记》, 这篇文章全文只有几百字, 但语言简洁明了而内容丰富。文章运用简明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泰山的地理位置, 以及纠正了人们以往对泰山的认识, 描写了泰山独特的景物, 从而表达了作者独样的感情。例如开篇作者这样写道:“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其阴, 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 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 古长城也。”寥寥几笔介绍清楚了泰山所处的位置, 同时达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这简洁的几句语言把山和水也连了起来, 简洁明了的语言把读者带到了山水相连的境地, 感受到了泰山水绕山流, 山水相映的优美境界, 同时点明了泰山的独特特点。“阳谷皆入汶, 阴谷皆入济”仅仅十字, 运用两个“皆”字, 顿挫有力, 点出了泰山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雄美景色。寥寥几字点到了古长城, 又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再如作者写泰山景物时, 写到了日观峰附近的祠庙行宫, 岱祠, 碧霞元君祠, 简单几笔, 生动的把泰山高山、奇景的特点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又如作者在写登山情景时, 这样描写“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简洁而极富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石多、松多、冰雪覆盖的独特景观。其语言极尽简明明了精炼, 无不令读者赞叹。又如作者写到“自京师乘风雪, 历齐河、长清, 穿泰山西北谷, 越长城之限, 至于泰安”这次旅游路途遥远, 作者用了不足30字作交代。选词精准, 把旅程路线一气贯下, 简练传神。

总之, 《登泰山记》中的语言姚鼐极尽简洁明了之能事, 体现了他这一桐城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散文用词“简洁”之特点。

二、文章条理清晰, 详略得当

《登泰山记》全文共四个部分, 文章以游泰山者的行踪为线索, 时间和地点有条不紊的进行推移和转换, 前后呼应。同时, 文章剪裁得体, 重点突出。体现了姚鼐散文又一大特点—条理清晰, 详略得当。

文章开篇作者写到了山、水, 古长城, 日观峰等, 线条清晰, 条理分明勾勒了一幅层次鲜明, 色彩各异, 动静交织的泰山图。接下来文章对登上泰山看风景进行描写, 文章紧紧围绕山层层向前推进, 条理清晰, 井然有序。

本文重点在于写泰山之景色, 因而介绍泰山时, 进行简略处理, 写旅游情况, 做了一笔带过, 作者把大量的笔墨深入到游览泰山的描写中, 结构上做到了详此省彼, 详略得当的合理安排。再如文章写夕阳之景和名胜古迹时, 惜墨如金, 略作勾勒点染, 而写日出时则浓墨重彩, 极尽描摹之所能, 详略分明, 结构合理。又如作者写日出时, 把曾观泰山晚照和曾再度登山一段经过, 一概省去不提。写日出时, 鲜明突出, 写日出时之奇景。

总之, 《登泰山记》充分体现了姚鼐驾驭文章的深厚功力, 及其散文的又一大特点—条理清晰, 详略得当。

三、事物刻画生动传神

《登泰山记》中, 作者对于事物的刻画生动而传神。比如作者写到了泰山之巅, 写到“及既上,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上泰山顶峰时, 作者看到青山驮着白雪, 白雪明亮地照耀着南方的天空。远远望去夕阳照着城郭汶水, 徂徕山, 悬色美奶画, 而山间停留着的云雾像带子一样。在此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风雪初霁, 晚日照城郭, 景色逼真的山水美景图, 尤其“半山居雾若带然”生动传神的刻画出了泰山安祥、明媚而又肃穆、温柔的特殊风韵, 这生动的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

再如, 作者写太阳出来时, 这样写道“日上, 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 动摇承之。或曰, 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 绛皓驳色”。在此作者刻画景物达到神真的境界, 运用红白杂间的山景渲染了日出后的辽阔境界, 作者笔下的日出, 色彩鲜明, 形象生动, 动静结合给我们再现了一幅日出前后瞬息万变的奇幻景色。又如作者写到“自京师乘风雪, ……至于泰安”, 作者用了一个“乘风雪”生动的刻画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 传神的表现了旅途的艰苦以及作者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 真是字精意工。

总之, 《登泰山记》生动形象的刻画了泰山之巅及日出之奇景, 充分体现了姚鼐其散文的又一大特点—事物刻画生动传神。

四、积极乐观、情感真挚

《登泰山记》中, 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雄伟多姿而又美不胜言的泰山奇景图, 充分给我们读者美的享受。在本文中, 作者描绘了隆冬时节风雪弥漫的泰山之美景, 读者领略的是绚丽多彩的雄伟泰山, 而非严冬时节冷落萧条之景。作者严冬顶风冒雪, 而登上泰山时却豪情满怀, 胸襟开阔, 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无不令人钦佩。登上泰山之巅时, 对于山顶及日出奇景的描绘, 情感真挚而激昂。真挚的情感无不感染着每一位读者。文章不仅能使读者领略到自然的美, 也多少能领略一些人生的真谛。古代游记散文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难能可贵。

总之, 《登泰山记》在情感上, 充分体现了姚鼐其散文的又一大特点—积极乐观、情感真挚。

姚鼐作为桐城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其主张为文修洁雅醇, 简洁精练, 注重文章之形式。《登泰山记》作为姚鼐的代表作品, 很好的诠释了姚鼐这一桐城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散文的特点。

摘要:姚鼐作为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其作品影响深远, 《登泰山记》是姚鼐的代表作品, 文章语言简明, 条理清晰, 不愧为现代散文的优良典范, 本文就从《登泰山记》来浅谈姚鼐散文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姚鼐,登泰山记,简洁明了,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生动传神情,感真挚,散文特点

参考文献

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奖”颁奖记 篇3

由西安市文联、《美文》杂志社和浙江桐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奖颁奖典礼于2015年11月7日14:30在桐乡市振石大酒店隆重开幕,现场名流云集,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10位金奖获得者、2位优秀奖代表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赛事评委团的4位专家,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舫,浙江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麦家,《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穆涛。主办方领导西安市文联党组书记李伯钧、桐乡市市委书记卢跃东、桐乡市市长盛勇军等在典礼中担当颁奖嘉宾,丰子恺女儿丰一吟及其家属也莅临现场。

丰子恺先生是20世纪杰出的画家和作家,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为向文学先辈学习,承继华语文学优秀传统,去年5月,由西安市文联、美文杂志社和浙江桐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奖评选大赛正式启动。大赛面向全球华人广泛征集稿件,体裁为散文,内容不拘,怀古、察今、记人、述事均宜。征文活动从2014年5月份启动,今年5月31日征文截稿,经过一年征文,受到了海内外作家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共收到来自全球的散文类文稿4000余篇,其中有来自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作品百余篇。

经过初评和复评两轮评选后,由李敬泽、贾平凹、吴义勤、施占军、李舫、彭程、黄亚洲、麦家、穆涛等9名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作品进行最终评审,共评选出金奖10名,优秀奖10名。10名金奖获得者中,不仅包括德国汉学家顾彬、著名诗人余光中、新加坡女作家尤今、马来西亚女作家李忆莙、中国文联副主席及国家一级演员奚美娟等一批名家,同时我省著名作家张艳茜荣获金奖,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马聪敏荣获优秀奖。

来自浙江省内外的文学爱好者、市民代表、各级媒体代表等300百余人到场见证了这次盛事,并与文学大家们进行了近距离交流。

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先生致辞,他说丰子恺先生《缘缘堂随笔》中的名篇《怀李叔同先生》,体现了东方精神的精髓,佛家与儒家在丰子恺先生身上非常完美地融合,他知晓生之有涯、人生虚幻,同时又对人生非常虔敬,即使是遭遇了两次人生浩劫,依然存有仁爱之心。李敬泽深情地表示,将传统融入生命,他与所有获奖者、写作者共勉。并祝愿丰子恺散文大赛长久地办下去,“此生有涯,认真做事”。

西安市文联党组书记李伯钧在致辞中说,本次大赛是对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的积极响应,丰子恺先生曾在上海市陕西路生活,恰好体现了丰子恺先生与陕西的“缘分“,体现了东部桐乡与西部长安情谊的源远流长。

本届大赛评委之一、《美文》杂志主编、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先生因为身体缘故未能亲临颁奖现场,但是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祝贺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大赛圆满成功。同样因故未能到场的金奖获得者余光中先生也发来了感谢信。之后,德国汉学家顾彬等金奖获得者一一发表获奖感言,或真挚幽默,或朴实感人,动情抒怀,表达了对丰子恺先生文学艺术的景仰以及对丰子恺先生的深切追念。观众掌声笑声不断,现场气氛和谐热烈。同时,主办方还组织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包括丰子恺散文朗诵,由丰子恺谱曲的校歌演唱、越剧《大师情》(丰子恺与梅兰芳)等。

李敬泽: 此生有涯,认真做事

年轻时,我曾读过子恺先生一篇文章,《为青年说弘一法师》。文章讲弘一法师已经去世五个月了,子恺先生却一直沉默着。其实弘一法师去世时,子恺先生接到了电报,当时,他坐在窗下沉默了几十分钟。子恺先生事后说,别人都知道他和弘一法师的关系,都以为他会非常地悲痛,会去张罗着开追悼会或者编印纪念刊物,但子恺先生说,这些他都没想到。他在窗下静坐了几十分钟,发了一个愿:要为法师画一百幅画像,送给那些敬爱法师的人。

我印象很深的是子恺先生在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态度,他说他并没有惊慌和悲痛是因为他早就知道即使是法师也终有一死,所以他能够做的事,是认真去为法师画像,而让那些爱法师的人们去为法师立碑。但子恺先生说,即使是碑,时间长了碑也会模糊,也会腐烂。我看了以后印象很深,这篇文章里面包含了东方精神,一方面,我们知道生之有涯,我们知道人生的虚幻和寂灭;但另一方面,也许正因如此,我们才对人生怀着一种非常认真和虔敬的态度。我想这两个方面可以说一个是佛家,一个是儒家。佛家与儒家的思想在子恺先生身上有非常完美地融合。在座的都是文化人,我们都知道这些道理,但我们和子恺先生不同的是,这种精神是渗透在子恺先生生命的最深处。子恺先生一生遭遇了两次劫难,一次是抗战,被迫逃亡,缘缘堂也被日寇炸毁。在缘缘堂被炸毁前,那时战事已经很紧急了,1938年子恺先生在缘缘堂为自己祝了四十寿辰,他在后来的文章中写到,日本人的飞机在天上转,但是,他依然要摆酒祝寿,而且堂前要红烛高烧。他写到:“四座勿惊,有我在此,炸弹杀人,我祝人寿。”他讲,仁能克暴。仁义是一定能够克服和战胜人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暴力。过了不久,缘缘堂就被炸了。

一次是“文革”。我看熊莺的文章,印象特别深。讲到在文化大革命中子恺先生被批斗,被羞辱。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能想象那是怎样的羞辱。然而在经历了那样的羞辱回家之后,子恺先生继续画他的《护生画集》。其中一幅画一口鼎沸的锅中,有一条蛇,这条蛇的腹部,向上高高隆起。为什么?因为这是一条怀孕的蛇。我看了我也感动了。我想我们很难想象子恺先生在1966年那样的岁月,依然画下那样的画来。他同样是真的相信仁爱是存在的,所以他画了《护生画集》。“护生”是什么?不是“养生”,是爱生命,是尊重珍惜我们的此生,把这个此生认认真真光明坦荡地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子恺先生和他的那一代,他们所承受的传统,以及把这种传统融入自己的生命,他们写出的文字是不可企及的。我说出来,是为了让我和我们的这些获奖者,我们现在写作的人们,一起共勉。

爬山记 篇4

好汉岭位于八里乡和五里乡的交界处,登山步道总长二公里。我犹豫了一下,因为我怕自己不能走完这条冗长的步道。但是,因为有妈妈的支持,我决定挑战自我极限。

啊,小心!有大蜘蛛横挂在路中央,抬头一看,树梢上布满了六角形的蜘蛛网和各式各样的蜘蛛,有的正在吃着美味的午餐,有的正在睡回笼觉,有的正在看着人来人往的步道,真是令我又惊又喜。

走到一半时,我早已头昏脑胀,两腿发软,汗如雨下,此时,我几乎失去了信心,幸好,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就像刚加满油的汽车,充满了动力与生机,努力向前 行。一千八、一千九 、二千,哇!太棒了,终于到达山顶了,我看到了繁荣的城市、优美的风光及红色硇偷拇笄牛更看到了阵阵白烟升起的大山,还见到了天边的河流。那时,我高兴的大叫:哇!好漂亮的景色啊!

山顶的牌楼上,刻着:走路要找难路走,挑担要捡重担挑。为学好汉而来,为做好汉而去。广场上,我看到了一个像似兵哥哥的靴子脚印。原来这儿曾经是兵哥哥训练的地方。

爬山记作文 篇5

转眼间,蒙顶山山脚就到了。我们这群孩子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周阳带头爬上了山,大家一个接一个爬上山,有的人没有喘一口气,就爬上了山;有的坐一会儿,爬一会儿;还有的没爬几格,就干脆坐在楼梯上了。哈哈,爬不动的同学看来要被我们落下了,加油哦!

爬到半山腰时,远远看见一个亭子,赶紧休息一下吧,我可是精疲力尽,腰酸腿痛了。坐在亭子了,哈,蒙顶山可是象山的几座高峰之一,半山已经能看到美景了。望着那一片片翠绿的树林,仿佛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注入我的身体,腰不酸腿不痛,山顶的景色肯定更迷人,赶紧出发。同学们鼓着一股劲,你追我赶,终于来到了小毛蓬。

来到小毛蓬,只见绿油油的一大片茶园,这可是著名的“蒙顶雨雾茶”所产之处呢。赶紧留念一下吧,大家在茶海里面拍了几张照!哎,那儿还有一匹骡子呢!我们凑过去一看,哇!这真是一匹巨骡子呢!它慢慢悠悠地就这么向前走着,嘴巴里还在慢条斯理地嚼着什么?再照相留念,继续赶路。

一路上我看见了好多的行人,叔叔、阿姨、小朋友,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看来蒙顶山的美景可真吸引人呢!

爬山记作文 篇6

在回学校的路上,我们唱着歌回家,天色灰暗了,眼看就要下雨了,我们仍不在乎,突然,雨点像机 一样掉下地来,许多班级到遮雨的地方躲雨,我们还是像没下雨似的,继续唱着歌向前走着。

回到学校,老师说:输了并没有什么,只要快乐下次就一定会嬴。只要你觉得快乐,你就很快乐。

爬山记作文500字 篇7

走在半路上,我看见了一座比较高的山,就对表妹说:“走,先去爬那座山。”“不去看我们学校了吗?”表妹问我。“爬完了再去看”,我脱口而出。说完就往山上奔去。

爬到半山腰,我回头看了一下表妹,她才爬到离山下只有四五十米远的地方,我对表妹大声喊:“表妹,加油,我在这儿等你。”表妹听了我的鼓励,就使劲往上爬,终于爬到了半山腰。

表妹喘着气说:“表哥,我不行了,你先爬吧,我休息一会儿就去追你。”我答应了就继续往上爬。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我终于爬到了山顶。一看,风景真是太好了,放眼望去,四周全是一片绿,星星点点还有些人家散落其中。我正欣赏着这美景,表妹也爬了上来。

我和表妹在山顶呆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恋恋不舍地走下上去。

我们是顺着山的另一边下山的,走了大约一个小时,表妹说:“到了,这儿就是我们学校。”“哇,真漂亮啊。”我不禁赞叹道。表妹的学校在山脚下,学校是两排二层楼,校园里还盛开着各色鲜花。

我们看了一圈,便回家了。一回到表妹家,我就跑到书房,拿起笔记本把在山上看到的风景记了下来,也把表妹校园里的景色记了下来。

爬山记作文600字 篇8

暑假时,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去看爷爷奶奶。一进村,一阵清凉舒畅、带着大自然气息的微风向我迎面扑来,让人神清气爽。门口的爷爷奶奶、姐姐,还有小狗,都在欢迎我回家。进家门时已经下午4点多,大人们在那里聊天,我和姐姐觉得没意思,我说:“姐姐,我记得咱们这儿的山很多。”“你的意思是爬山?”当我告诉长辈们我们要去爬山时,大家都吃惊不小,异口同声地说:“不行,不行,就你们两个人,太危险了!”正当我们没有办法说服大家的时候,爷爷说话了:“我看能行,他们也不小了,该自己锻炼锻炼了!”我们听了爷爷这句话,立刻飞奔着出了门,欢呼着向山上跑去……

到了山脚,我才感觉到山有多么高,但是我们没有退缩,向山顶进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姐姐和我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我不由得想去抱抱那块石头,石头好凉,抱着好舒服。不知过了多久,我和姐姐终于到了山顶。看着对方早已湿透了的衣服,我们笑了。再从山顶俯视,整个村庄尽收眼底,我突然觉得今天做的这个决定真值。我们在山顶上玩了一会儿,怕家长着急,就急急忙忙地下山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时候,一路下坡,一开始我们还不敢下,但到了后面,我们就把害怕抛之脑后,只想寻刺激。我们一路狂奔,嘴里吃着刚摘的浆果,时而大声吼叫,时而小声吟唱。

登山作文400字 爬山记 篇9

清早,我兴高采烈地和妈妈在指定的地方乘车前往郊外美丽的秀峰公园。

车厢里,还有其它学校的同学,我们相互介绍,一路上,谈笑风声,真热闹。

到了秀峰公园门口,一眼就被迷人的景色吸引了,只见入帘的是一湖碧绿的湖水,绿得清澈见底,好像一面大明镜。

湖是圆形的,周围全是垂柳清拂,青山绿树碧水,让我好像在仙境中。

我代表育才小学,首先是热身的运动,我们和育英小学拨河比赛,我满怀热情,热血沸腾,把吃奶的劲用上,“一”、“二”、“三”加油,我们胜利了!我心里无比高兴。

然后我们亲子活动,爸爸妈妈都可以上场,我们这组失败了,但妈妈告诉我,重在参与,只要自己尽力就好。

最后,我们开始登山比赛,我一鼓作气的往上冲,飞快地顺着石阶往上跑,到半山腰了,我的体力好像有点坚持不住,但看到身后的同学都马不停蹄,我心里也不甘示弱,咬着牙一鼓作气坚持往上跑,身后那美丽的景色全不在眼中,只有一个目标,……终于到达了,我冲刺过去,“育才周钰淳”第三名。

我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爬山记的作文850字 篇10

七月,慢慢的消然而来;七月,注定了是一个离愁的日子,拼搏的学子们纷纷“解放。”这个暑假依旧酷热无比,天空也依旧变幻莫测。万物因为七月的来临而加快了成长的脚步,而我也在这个流萤闪烁的七月里有了一次新奇的体验。

——题记

这天悄悄的来了,正如它悄悄的离去。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清凉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轻的云雾,我们来到了龙山。

“喏!这就是龙山,你有胆量爬到山顶吗?”爸爸试探性的问道。

听了爸爸的话,我抬起头,往上看了看。这就是龙山——连绵起伏的青山,傲然挺立着,青翠欲滴的大树和小草,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仿佛是在为它呐喊助威。

我浑身不禁起了鸡皮疙瘩。但出于本能的反应,我毫不犹豫地说了一声:“谁不敢啊!”话音刚落,便跑上了楼梯。爸爸紧随其后。

我一路小跑,爸爸时不时的提醒我说:“慢点儿,小心摔跤了!”我左耳进右耳出的随便回答了一句:“知道了!”可我的速度依然不减。路上有很多人,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也有戴着耳机听歌的叔叔阿姨……

……

一开始我还兴致勃勃的`,一到后来,我就开始“腰酸背痛”起来。我气喘吁吁的,“不行了,我得休息一下。”“休息什么休息,做事一直干到底,哪有像你这样拖拖拉拉的。”爸爸开始教训起我来。我十分委屈的看着爸爸,渴望能求他让我休息一会儿。

可他却视而不见,依然向前走着。没办法,我只好跟了上去。

风,呼呼地吹着,吹过树的梢头,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无字的歌谣,悦耳动听。空中,鸟儿清脆的鸣叫声回荡着

突然,不知怎么的,我感觉到了一股热闹的气氛——到山顶了!我像打了兴奋药一步,豁然开朗起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想要达到新的高度,你必须不断攀登,排除身体上的折磨,无论是手脚无力,还是抵挡不了恐惧,都要整理好自己,迈出新的一步!人,难道不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成长的吗?”爸爸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点了点头。

著名爬山游记散文 篇11

1、《一个人行走——黄山游记》

辛卯仲秋,余到杭州培训班,有幸赴黄山一游,怪石、奇松、云海、温泉谓为“四绝”宛若天上人间,美不胜收,感物伤怀,为文以记之。

虽然已是仲秋,但是杭州的天气仍然让我们这些北方人感受不到丝毫的凉意,培训的课程已接近尾声,警院培训中心组织全体学员去安徽黄山游玩,得此消息大家为之一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有太多的东西让人神往了。

在一片晨光中,我们出发了。透过明亮的车窗,路边一排风格各异欧式小楼映入眼帘,那不是别墅区,而是当地的农民房。高度的城市化是中国农村的未来吗?“江浙农民的富庶,是可复制的吗?换言之中国近十亿农民能通过此种方式走向共同富裕吗?在沉沉思考中我睡着了。

醒来时,车已进入安徽境内。路边的民房,皆白墙黑瓦,两侧山墙砌有高高的骑马墙,这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最让人称奇的是这些房屋的窗户都开得比较小而离地都比较高,据说这种建筑格局是深有讲究的,安徽古称徽州,自古山多而地贫,故成年男子多外出经商,远行前父母为其娶一女子为妻,意为留根。那高墙小窗加大了攀爬难度,是为家中的女子能更好的守节,在“浩荡山河男儿壮志,冷清清院落女儿无趣”唏嘘感叹中,黄山已近在眼前了。

在黄山的南大门,一处名为皖乡一楼的餐馆用过午饭,我们换乘小巴上了盘山公路。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抚摸着每一寸肌肤,润润的,爽爽的,心也随之舒展开来。蜿蜒蛇行的盘山公路险峻异常,在频繁的转弯中,我看到劲拔松树,还有那漫山绿竹,真是苍山如画,翠竹如海。

在一个远山如黛,意韵悠然的地方我们下了车,环顾四周,在一片片翠竹的掩映下,碧池如玉,散落在蜿蜒的山谷巨石之中。眼前就有“天下名泉”之称的黄山老温泉口了,只见一桥飞架于山间,桥下溪水潺潺,桥为双拱石桥,桥身有三字曰“名泉桥”,虽不知此桥始建于何年何月,但是从桥身的古朴与沧桑中,可见其历史之悠远。由此向东不远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石像,徐霞客目光炯炯凝视远方,果断中透着刚毅,想为此像必为名家之做。徐老先生赞黄山曰“游黄山天无下山”,多年以来,好多人都在想是黄山美景成就了徐老生的游记,还是徐老先生的游记成就黄山的美名呢。

沿着逶迤的山路,我们缓缓前行,前方的山上有一瀑布飞溅而下,在时隐时现的阳光下泛着若有若无的五彩光韵。两只小猴端坐于其间,大家顿时兴奋起来,有人向小猴招手,有人要给小猴食。不料此举被导游立即喝止,原来黄山的猴子是纯野生的,这两只是出来侦察的,如果发现有食物会唤大队猴子来抢夺食物,这是很危险的。

因天色已晚,我便匆匆下了山,不过有机会还是会再去登黄山的,那里的风景让我流连忘返。

2、《黄山一游》

因机缘巧合,我终于来到了诗情画意的黄山景点。登山之旅就此展开。走过很长的一段石阶,我们终于到了兹光阁,这里有一块巨大的花岗石碑,上面镌刻着“世界地质公园”几个朱红大字,看来黄山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兹光阁墨柱青瓦,其重檐式建筑更彰显出中国古建筑独有的神韵,正门的匾额题有“兹光阁”三字,字体大气而端庄,仔细一看,竟是董必武所题。立于兹光阁前向上仰望,只见其身后山峰直入云霄,而苍松翠柏更立险峰之上,宛如一副浑然天成的水墨画直铺于眼前,正当我沉醉此间时,导游唤我们出发了,我们要由此乘玉屏索道,去玉屏楼看黄山奇松之首—迎客松。

在阵阵的轰鸣声,缆车徐徐开动,车窗外景色多彩秀丽,山势陡峭而崎岖,林木葱郁而挺拔,真是“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奥地利进口的缆车速度很快,根没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去远眺那些无限美好的风光,不过只十几分钟玉屏楼就在我们眼前了。

走下缆车我们就感到阵阵凉意,山间薄雾蒙蒙,忽见不远外有一巨石宛如大象昴首望天,大气天成,石象前面的迎客松,笼罩在空蒙的山雾中,如身着轻纱的仕女,玉手轻扬,注视着大好河山,于婷婷玉立间尽显其美丽与端庄。诗云:“美目盼兮,巧笑靓兮”我想她一定是在经历了千年风雨,看遍春花秋月之后,才能有此般的淡定与从容。忽然雾散了,人们大声叫了起来,迎客松自云雾中走出,如美人轻撩面纱一般摄人心魄,清秀而温婉,热情而真挚。迎客松周围的石崖上有许多石刻,记得其中一副刻得是“岱宗逊色”,夫岱宗者,泰山也,余以为黄山之美在景色秀丽,东岳之尊在历史厚重,实不可相提并论。

导游又在唤我们了,原来是要带领我们向莲花峰进发,莲花峰海拔1864。8米,拔地摩天,险峭雄奇,而且还经过异常艰险的百步云梯,听过导游的介绍,有人不禁切切私语,萌生退意。余淡然一笑,快步向前,不一会就有人跟了上来,此时行动就是最好的动员,正所谓“乱云飞渡仍从容,无限风光在险峰。”

在我腿微微发酸的时候,我们进抵百步云梯,雾寒风急赶紧取出背包中的衣物穿上,环顾四周,真是景如其名,百步云梯高耸入云,两侧万丈深渊,是登莲花峰最险的一段狭长山道。望着升腾的云雾,忽感腹中饥饿,拿出干粮,胡乱吃了几口,顿觉豪气丛生。我抬头仰望前方的石阶,陡峭异常,几近垂直,狭窄得只容一人通过,手脚并用艰难而上,爬行过半,竟飘起雪花片片,大家进退不得,队伍停在半空,吾人心中胆气顿生,大吼一声“兄弟们上啊!”,一行人等奋力向前冲过云梯天险。狭路相逢,勇者胜,登山如此,人生亦如此。

穿过窄窄的一线天,再向上走不远,见一圆形石碑,上书“黄山莲花峰高程1864。8米”我们终于登上莲花之颠了。立于山颠,方知夫子当年“一览众山小”是何等的豪迈情怀。

“再不下山,就到不了光明顶了”在导游的呼唤中声,我们下山向光明顶进发,“光明顶不是明教总坛吗,原来在这!”有人恍然大悟道“明教的总坛光明顶在昆仑山,那是金庸杜撰的”有学识渊博者更正道。一路上迤逦而行,低头看路,抬头看雾,两边看树,途中有一亭,古朴而雅致,在此小憩只觉人在画中,画中在心中。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抵达光明顶。漫步在云蒸霞蔚、烟岚缥缈之中,吾等云云众生好似飞升于琼楼玉宇之间,夜宿光明顶,一夜无眠。

在一片嘈杂声中,我走出光明顶山庄向炼丹台走去,还好人不是很多,我立于台上只见东方一缕红光现于天边。山谷中有大团的云雾飞过,霞光尽染于云雾之上,紫色的云雾如身穿纱衣仙女,飘飞于天上人间。突然,人群骚动起来,原来东方破晓,幽暗的晨光转瞬间即逝,无论是峰峦、松柏、还是游人的身上都披上了万道霞光,人们大声欢呼着,声震云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此时此刻唯有润公大气磅礴的诗词才能诠释人们的心情。

领略了前山的雄奇,更渴望尽睹后山的秀丽,于是我们向始信峰进发。山中林木郁郁葱葱,清晨的露珠在树叶上闪烁流动,清新而温润的空气氤氲于山谷之中。走出山谷,只见前方,一巨石硕大无比,浑然天成,直立于山颠,名曰飞来石,据说这就是《红楼梦》中幻化为通灵宝玉的顽石。既然宝玉源于此,那么化身黛玉绛朱草又在何方呢。

在西海宾馆的旁边有很大的一块空地,导游说这直升飞机的停机坪,2001年为海主席巡幸黄山而专门兴建的,当年为了修这个停机坪几乎削平半个山头,其工程之浩大可见一斑。

既来之则安之。认清方向,我们朝始信峰进发!“到了始信峰,方信黄山天下奇”。“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沿路的黑虎松、连理松、竖琴松、探海松,形态各异,生动形象,更有许多无名松让我连连称奇。原来不过10分钟的路程,我们走了足40分钟,有太多的美景让我们驻足不前。

立于始信峰,我们登顶环顾,云海茫茫、险峻壮观。对面的石笋峰在雾气的笼罩下似一幅刚刚洇过的水墨山水,留张照片以作纪念吧,几张照片的功夫,那山水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雾越来越大了,我掉队了,只身继续前行。

黄山之处于迷雾,正如我之处于迷茫,在迷茫中我想看清方向终究是徒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前行,在行进的途中寻找方向,修正方向,终有云开雾散之时,我会看到属于我的风景。看来黄山真的很有灵性,与吾心有戚戚焉。

云开雾散时,我终于找到自己队伍,经云谷索道下山。黄山二日虽然没有如愿尽揽黄山之奇妙,但吾在山水之间感山川之秀丽,思造化之神奇颇有所得。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算不旺此行!黄山是羞怯的少女,一如那宏村大家的闺秀躲在阁楼上脉脉含情的窥望;黄山是聪慧的婉娘,洞察了我的心境,陪我雾锁双眉。黄山真的很有灵气。黄山之奇我也许仅仅读过了一页,但无论怎样,她已然不再是一个概念了……

3、《黄山游记》

端午佳节,不想呆在家里,故和友人一起相约游玩黄山,一来可以一洗多日劳苦之烦,二来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再者,因黄山是天下名山,我素来有登临之意,这次正好可以得偿夙愿。我们从清早出发,驱车由沪直赴黄山汤口,颠簸了五个多小时,中午时分抵达汤口镇。

我们早已在皖豫山庄预定了房间,放好了行李,热情好客的老板娘便拿过一张黄山导游图,详细介绍了黄山景点和登山路线,还建议我们利用下午时间去附近的翡翠谷游玩,听说此地是黄山第五绝,素有天下第一丽水之名,也是《藏龙卧虎》的拍摄取景地,于是都想去看看。

稍稍休息片刻,我们便沿着迂回的山路来到翡翠谷。却见佳木茏葱,花草葳蕤,四围皆为青山掩映,一路上树木撑起一片阴凉,把炎热的夏日挡在山外。走不多时,潺潺的流水声已近耳际,一股清流,状如白练,从山谷上面奔泻而下,于低洼处汇聚成池,池水清澈见底,翠绿无比,仿佛一块碧玉溶解在里面似的。此时阳光照过山峰的背影折射在池中,水波跃金,摇曳不定,形成五彩虹霓般回旋着的层层圈环,各种各式奇妙悦目的石卵,嵌在水底,如珍珠,如翡翠,如宝石,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彩池之名的由来。听说在这个山谷中,这样的彩池大大小小,数达百余。

赞叹之余,我们继续沿着山路向山谷深处进发,越往上走,水声越大,哗哗之声不绝于耳。行不多时眼前豁然一亮,闪出一块开阔的地方,里面矗立一块大石,上书黄色的三个大字“许愿石”,下面缠绕一条铁链,走近一看,铁链上全是大大小小的许愿锁。听人说翡翠谷又称情人谷,到这里许愿祈求冥冥中的一个缘分,是非常的灵验。友人不太相信这个,我还是合十作揖,默默许愿,自觉得灵验与否,另当别论,能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如此灵山秀水之地,还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过许愿石之后,山路忽然平坦起来,来到一地,不知何名,却有千百竿翠竹相迎,个个清脆欲滴,宛似一团绿云,遮天蔽日。人身处其中,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这里没有鸟鸣,也无人语,唯有小溪水从林间潺湲而过,景色美丽极了,也清幽极了!听说《藏龙卧虎》影片中,李慕白和玉娇龙在竹梢打斗的场面便是取景于此,由此可见,导演李安选景的眼光真是高人一筹。剧中李慕白和玉娇龙施展轻功,挥舞宝剑,缠斗在万里竹海之上,犹如两只翩翩而舞的蝴蝶,唯美的画面倾倒了无数影迷。

越往上走,山路愈加陡峭,过了滴雨石,炼丹台,再往上,便无路可行,方知是来至峡谷的最深处。四周岩崖高耸入云,翠峰峥嵘,势如斧削,下面人仰首一望,就如坐井观天。崖上生长着无数小松树,有的斜身探水,有的依山傍石,有的金鸡独立,形态各异。仔细一看,石壁多处地方有水汩汩流出,方才明白山谷中的溪水都是由此汇聚而成。除溪流外,这山谷里巨石林立,奇形怪状,星罗棋布,叫人大开眼界。溪水之畔的一个空旷地方,镌刻了一个红色的大大的‘爱’字,许多游人都坐在这里合影留念。

不一会儿,我们又顺溪水而下,只想去寻找当年玉娇龙深潭寻剑的地方。沿路听见一些游客的欢呼声,一抬头便看到一人乘滑索从山谷上面滑下去了,速度飞快,倏忽不见人影,真是惊险刺激。我们游兴未足,坚持走路,于是抚石依泉,穿过情人桥,再走片刻,便见一座亭子,翼然而立。亭子旁边不远处有一段瀑布,白如匹练,声响淙淙,下面是一潭碧水,绿如翡翠,清澈见底,里面铺着五彩石头,在阳光辉映下,发出奇光异彩,令人炫目。咋看就有些眼熟,好像那里见过似的,再看一边的景点介绍才确信这就是《卧虎藏龙》拍摄取景点之一。影片中李慕白把青冥剑抛入潭中,玉娇龙一跃而下,在潭水之中寻找到了这把宝剑,这段精彩的场景就是这里拍摄的,看过之后,久久无法忘怀。

4、《登黄山》

翌日,晨凝晓露,朝霞散琦。我们一早起来便乘大巴来到云谷寺,这里是黄山的后山,有索道可以上山,不过我们还是选择徒步登山。早就听说黄山卓绝云际,雄峻难以攀登。现在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无穷无尽的石阶,像是一条从天空中落下来的云梯,等着游客们去攀登。背起行囊,开始拾阶而上,心怀激动和虔诚,终于要征服这座千古名山了。听导游讲过,黄山古名黟山,后在唐朝天宝年间,因传说黄帝在此炼丹而得道升天,故更名为黄山,沿用至今。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般的大手笔,安排了这一处人间圣境,它有云海五座,犹如五大洋,汹涌澎湃,云海之中,又藏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它也有碧嶂千绕,峭石嶙峋,山岩上巧布奇树异松,珠英琼卉,天下罕见。它有一道温泉,可浴可饮,能治百病。这还不够,它还有各种飞禽走兽,稀世的灵芝,神奇莫测的摄身光。怪不得大旅行家徐霞客登黄山归来后叹道:“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的心情正飞扬在黄山绝巅之上,越玩越起劲,个个是逸兴遄飞。今日天朗气清,黄山上游人如织,组团来的,自助游的,考察来的,熙熙攘攘地挤满了山坳小路,我们只得小心翼翼避让开游客,朝着一个又一个景点风尘仆仆。时间过得飞快,走到北海宾馆一看表,已是下午三点,才想起老板娘叮嘱我们一定要去西海大峡谷去看看,那里是新开发的梦幻景区,于是欣然前往。

过了排云亭,丹霞峰,便进入峡谷地带。走不多时,眼前豁然开朗,远处云封雾锁,千岩竞秀,再往脚下一看,骇得差点叫出声来,下面是削壁千仞,山谷幽幽,深不见底,真是奇险无比。所走小路全是从悬崖峭壁之上开凿出来,如云梯,似栈道,更像是一条缠绕在绝壁之上的蛇道,宽不足一米,里面靠石壁,外侧是简陋的护栏,人走在上面,两股战栗,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到这里才明白导游告诫的话:“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若要是谁一不小心,坠落石阶,肯定会掉入万丈深渊,有恐高症的人就更不要来此了。有些地方,险在上面,两座山峰之上悬楞楞挂着一块巨石,似乎随时就要砸下来,而我们必须要走过去,别无他路。胆小的人,走一段路就返回了,胆大的继续前行,走过了一线天,钻入一个洞穴中,潮湿阴冷,竟然还有水不断滴下来,于是不敢久留,出洞又下石阶,来到一座亭子歇息。沿途随处可见奇松苍翠,怪石嶙峋。此时,太阳从云雾中跳出,照射在远处的翠峰之上,如同贴金镀银一般,闪闪发亮,只见大大小小的山峰格外翠绿,又有云海如雪浪滚来滚去,我们宛似处在琼楼玉宇之中,如醉如痴,如梦似幻,真想羽化而登仙。返回的路上,西边的天际,忽然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与满天霞光互相辉映,显得美艳无俦,游客们欢呼赞叹起来,纷纷拍照,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游客竞折腰”。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已而星月在天,我们到达狮林大酒店,匆匆吃过晚饭,便商议第二天观日出的路线。黄山日出是难得一见的奇景,这里一年四季晴天不到百日,很多人游玩的时候不是雨雪霏霏,就是阴云笼罩,只能遗憾而归,幸亏天公作美,我们遇到了良辰,天气预报说第二天是晴天,日出时间为早上五点10分。再看地图上,狮子峰离我们最近,而且又是观看日出的绝佳位置,于是便把观日出地点定在狮子峰清凉台。

一宿未曾睡踏实,刚到四点,我们立刻起床,奔向狮子峰。这时四周还是漆黑一片,但跟上浩浩荡荡的观日出队伍,根本不用担心走错方向。这队伍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多数是外地游客,还可以见着几个外国友人,自宾馆陆陆续续出发,沿着曲折陡峭的山路,直上,直上,到达狮子峰时,天色已经微亮。“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本来我们觉得自己是最早的,万万没有想到来到清凉台时,已经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山坳里,丛林中,小路上,到处挤满了看客,黑压压一片,比赶集还热闹。各式各样的相机都选取了最佳的拍摄位置,只等着那个火球腾空的一刻。

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旅程,这一次是直奔光明顶。俗云:“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就设在上面。一路上,阳光灿烂,天色晴好,一碧如洗。在城市里居住,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蔚蓝的天空,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绿色的山峦,我们都有“久困樊笼里,适得返自然”之感。过了啸谷亭,行知亭,看了很多U型山谷,忽然见飞来石赫然在目,昨日还只能从远处朦胧地观望,今天就来到了跟前。这石头大有来历,传说是女娲补天的时候遗留下的一块石头,因为无才补天,被遗弃青埂峰下,后又幻化为宝玉游历人间。石头高十二米左右,宽约三米,矗立在一座石笋般隆起的山峰顶部,仿佛一个神秘的天外来客,不知何时从天而降,无论风吹雨淋,兀自屹立如柱,面对大自然如此杰作,我们不由得赞叹造物主的神奇。这里也是旧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取景之地,看过该剧的人一定有点眼熟。原来是石兄在此,我们像是遇见了老朋友,激动地登上去拥抱了一下,并且和石兄拍照留念。

来到光明顶,果然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地势开阔,远远望去,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黄山气象站高大奇巧,观望台是一个白色的大圆球,远远便可以看到。旁边是光明顶山庄,一些房屋下面有燕子筑巢,还可见许多燕子飞来飞去。很多游客在这里匆忙地摄影,我们静静地伫立在这万仞高峰之上,感受着这里的一切。“荡胸生层云,齐鲁青未了”,这本来是描写泰山的诗句,但用到这里却也恰当。我真想肋生双翼,从这里飞翔出去,飞到那云海中的瀛洲三岛,也许可以遇见仙人浮丘公和王子乔。登高远眺,天都峰宛如擎天的柱子,高于天齐,因传说是群仙所都,天上都会而得名。有俗语说:“不上天都峰,白跑一场空”。可惜今年天都峰封山,我们不能上去了。再观莲花峰,宛似一朵初开的新莲,仰天怒放,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莲花峰是黄山最高峰,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也无法去攀登了。

游完光明顶,我们开始下山的征程了。先到海心亭,鳌鱼峰,再走过百步云梯,便来到我们仰慕已久的迎客松前。迎客松破石而出,姿态优美,虬枝伸展向外,犹如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八方来客,故名。加之其寿越千年,闻名四海,遂被评为十大名松之冠。内侧的石壁上刻有朱德书法:“风景如画”,还有一些其他书法名家的字体,如“一览众山小”,“观止”等。凡是到过这里的游客,必然会和这棵松树合影,游客多的时候,必须要排队才能找个位置拍照。从人气来看,迎客松不言而喻是黄山最走红的大明星。

5、《黄山游记》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久便越过入胜亭,仙人指路的石峰,已是遥遥在望。越上山路更加陡峭,不一会儿我们都有点气喘吁吁,汗出,腿酸,才相信古人说的黄山奇险,“飞鸟难逾越,猿猴愁攀登”。饶是现在石阶修得如此整饬,方便登山,我们尚且觉得登山之艰难,古时候这里只是羊肠小道,古人登山的艰险可想而知,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未能登临山顶,还未到半山腰,已经是“客怨,仆泣”,于是“不可上,乃止”。

这里的山路崎岖不平,山势奇特,一会儿要走上坡路,于是直上,一会儿又要走下坡路,又得直下,上上下下,山峰越来越险,气温越来越低,空气中透出阴凉,冷风阵阵,云来雾去,我们仿佛走进了世外仙山,隔绝了人间。

虽说我们累得汗流浃背,沿途却见几个挑山工,挑着百来斤的担子,健步如飞,不多时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让我们空手登山者着实汗颜。他们大多皮肤黝黑,有年轻的,也有年纪稍大的,围着汗巾,一根竹扁担深深嵌入肩头的肉里,走起这样的山路,却是如履平地。听人说过,黄山上的食物,用具,都是由这些挑山工一担一担挑上山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黄山是属于他们的,看着他们挑着重担,一步一步登山的背影,我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再往上登,云雾越来越浓,刚才还是阳光明媚,现在却是雨脚奔走,我们就在这阴晴不定的氛围中攀登,汗出,汗干,不知道几个回合,踉跄走过双猫捕鼠,于正午时分终于胜利到达白鹅岭。

心含着喜悦,放眼望去,云水茫茫,雾山苍苍。一阵又一阵的凉风吹过,云雾散去之后,却见山石嵯峨,松篁交翠,真是:“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

我们休息片刻,吃了点食物,又继续上路。一路上最多见到的便是松树,名贵的有黑虎松、连理松和异萝松,还有一棵最著名的松树--迎客松,是黄山的名片,因为在天都峰下,只好在下山时去拜访。这些松树耸立在万仞高崖之上,吞云吐雾,御风而舞,吸取山川之灵秀,采纳日月之精华,绿茵万朵,翠流。有的如伞,有的如蓬,有的如并蒂莲花,有的如丹凤朝阳,似迎客来,似送客走,形态万千,不可名状,它们堪称是黄山的真正主人,我们只是过客而已。中华大地,巍峨奇山不可胜数,但有如此之多的松树荟萃的名山,唯有黄山。我们一路欣赏,一路拍照,不多久到达了始信峰。

始信峰之名,缘于明朝人黄习远听闻徐霞客称黄山秀绝天下,也来游览,但从云谷寺上山一路没什么风景,而至此地如入梦幻画境,始信黄山神奇绝妙,徐霞客所言非虚,其有文写道:“妙不可言,说也弗信;岂有此理,到者方知”,后人因此命名为始信峰。站在始信峰顶望去,云海涛卷,翻金舞银,碧松翠柏,披日迎风,真是一派绝妙景色。

山风来去,松涛阵阵,云雾变幻不定,刚才还可以看到猴子观海、双僧拜佛、观音送子等姿态绝妙的奇石,一眨眼就隐藏进薄雾轻纱之中,再也看不见了。我们在云雾中绕来绕去,不知不觉就来到梦笔生花处。幸亏云雾散去不少,散花坞清晰可见,其右侧有一孤石挺出,平空耸立,上面突兀生出一株小松树,远远望去如同一支直立的大笔。峰下有一个巧石,状似人卧睡,所以叫梦笔生花。对面有一山峰如同一个笔架,故名笔架峰。传说这支笔就是当年由大诗人李白写诗之后,趁着酒兴和七分醉意,掷下山去的。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李白写黄山之诗却是不同凡响,其诗云:“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真是描写黄山的神来之笔。他还写到“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可见其游兴之浓,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日出不知道见过多少次,但在这么高的海拔之上观日出还是头一回。我们站在清凉台旁的一座小山丘上,只见东边的天空还只是一片乳白色,漂浮着一些薄云,于天相接处,则云海茫茫,烟岚氤氲,群峰影影绰绰,隐藏在云雾之中,如同世外的仙山;山色如黛,轻霭薄如蝉翼,弥漫着近处的巉岩,一草一木,均浸染在肃穆的气氛中,真似一幅酣畅淋漓的淡墨山水画。不一刻,浮云变成淡黄色,天色透亮,座座山峰如同在大海里沉浮的小岛,四周寂静一片,人们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东方的天际。再过片刻,云中白光闪发,天色由黄色逐渐变红,那片浮云似乎被烧掉了似的,霎那之间,一个金黄色的火球从云层中突然窜了出来,射下千万道光柱,从未见过色彩有如此之艳丽,也从未见过光线有如此之强烈,人们惊呼一声,不敢再看。这时分,彩霞满天,清凉台上毫光四射,万松林无比绚丽,百鸟啁啾,山泉淙淙,群山苏醒了,这是何等美丽的公园!这是何等美丽的人间!这里的清晨实在是令人陶醉。

著名爬山游记散文 篇12

我们早已在皖豫山庄预定了房间,放好了行李,热情好客的老板娘便拿过一张黄山导游图,详细介绍了黄山景点和登山路线,还建议我们利用下午时间去附近的翡翠谷游玩,听说此地是黄山第五绝,素有天下第一丽水之名,也是《藏龙卧虎》的拍摄取景地,于是都想去看看。

稍稍休息片刻,我们便沿着迂回的山路来到翡翠谷。却见佳木茏葱,花草葳蕤,四围皆为青山掩映,一路上树木撑起一片阴凉,把炎热的夏日挡在山外。走不多时,潺潺的流水声已近耳际,一股清流,状如白练,从山谷上面奔泻而下,于低洼处汇聚成池,池水清澈见底,翠绿无比,仿佛一块碧玉溶解在里面似的。此时阳光照过山峰的背影折射在池中,水波跃金,摇曳不定,形成五彩虹霓般回旋着的层层圈环,各种各式奇妙悦目的石卵,嵌在水底,如珍珠,如翡翠,如宝石,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彩池之名的由来。听说在这个山谷中,这样的彩池大大小小,数达百余。

赞叹之余,我们继续沿着山路向山谷深处进发,越往上走,水声越大,哗哗之声不绝于耳。行不多时眼前豁然一亮,闪出一块开阔的地方,里面矗立一块大石,上书黄色的三个大字“许愿石”,下面缠绕一条铁链,走近一看,铁链上全是大大小小的许愿锁。听人说翡翠谷又称情人谷,到这里许愿祈求冥冥中的一个缘分,是非常的灵验。友人不太相信这个,我还是合十作揖,默默许愿,自觉得灵验与否,另当别论,能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如此灵山秀水之地,还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过许愿石之后,山路忽然平坦起来,来到一地,不知何名,却有千百竿翠竹相迎,个个清脆欲滴,宛似一团绿云,遮天蔽日。人身处其中,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这里没有鸟鸣,也无人语,唯有小溪水从林间潺湲而过,景色美丽极了,也清幽极了!听说《藏龙卧虎》影片中,李慕白和玉娇龙在竹梢打斗的场面便是取景于此,由此可见,导演李安选景的眼光真是高人一筹。剧中李慕白和玉娇龙施展轻功,挥舞宝剑,缠斗在万里竹海之上,犹如两只翩翩而舞的蝴蝶,唯美的画面倾倒了无数影迷。

越往上走,山路愈加陡峭,过了滴雨石,炼丹台,再往上,便无路可行,方知是来至峡谷的最深处。四周岩崖高耸入云,翠峰峥嵘,势如斧削,下面人仰首一望,就如坐井观天。崖上生长着无数小松树,有的斜身探水,有的依山傍石,有的金鸡独立,形态各异。仔细一看,石壁多处地方有水汩汩流出,方才明白山谷中的溪水都是由此汇聚而成。除溪流外,这山谷里巨石林立,奇形怪状,星罗棋布,叫人大开眼界。溪水之畔的一个空旷地方,镌刻了一个红色的大大的‘爱’字,许多游人都坐在这里合影留念。

上一篇:魏书生班规一下一篇:童年趣事作文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