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项治理工作总结(共12篇)
——重庆市开展“三项治理”工作心得体会
重庆市召开“三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针对当前存在于干部队伍中收送“红包”、超标准使用公务车、违规经商办企业等问题,有的放矢开展专项治理。
近年来,我市广大干部、特别是市管干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廉
洁从政的要求,加强约束,严格管理,推进了我市反腐倡廉建设。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收送“红包”、超标准使用公务车、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还比较突出,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央巡视组也很关注。
虽然从全局看,这些问题是局部、是支流、是个别,但是,却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违背了中央与市委对干部作风的一贯要求。正如***书记指出的:“‘红包’问题是温水煮青蛙,腐蚀了不少干部;超标准使用公务车问题比较普遍,我们不能迷迷瞪瞪;经商办企业等问题,真正摊开了,量是不小的,对党和政府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下大决心加以解决,已是刻不容缓。
开展“三项治理”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袭之烟焚。小错不纠,必成大过。就拿收受“红包”问题来说,绝不是无足轻重,而是关系着干部作风问题和对党纪政纪的坚守精神。为群众办事,本应是分内之事,如果再把收“红包”视作“理所应当”,认为是“正常感谢”就大错特错。须知,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基本宗旨,是党员干部掌权用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对照中央领导的指示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检查纠正自己个人和单位存在的问题,就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开展“三项治理”是反腐倡廉、打造“廉洁重庆”的必然举措。当前,我市的“五个重庆”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成绩上,还需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特别是要打造一支有思想、有干劲、讲正气、讲廉洁的党员干部队伍,这也是进一步推进“五个重庆”建设的必然要求。前几年,我们不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公路修好了,干部进去了;大楼立起来,干部倒下去。这不但给党的工作造成了损失,也使干部自己从公仆沦为囚犯,教训极其惨痛。这次开展的“三项治理”,就是一次治病救人的行动,也是一个防微杜渐的过程,更是进一步深化廉政建设、打造“廉洁重庆”的必然举措。
开展“三项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刚刚结束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我市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需要加倍巩固。当前,极少数干部收受“红包”、违规乘坐超标车、违规经商办企业或者插手经济活动,妨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就会影响我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科学发展。因此,我们要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存在于干部队伍中收送“红包”、超标准使用公务车、违规经商办企业等问题,开展“三项治理”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开展“三项治理”,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对各项行动以“倒计时”紧迫感,排出了落实时限,并提出了行动要求:对积极整改、主动认错的党员干部将最大限度的教育挽救;对心存侥幸,企图蒙混过关或者顶风逆行的将予以严厉查处。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结合本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身作则,勤政廉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使“三项治理”活动深入、扎实的开展下去。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2008年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学习广泛宣传, 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二是落实“隐患治理年”措施, 开展“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三是开展打击非法违法专项行动, 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四是认真贯彻煤矿安全生产座谈会和瓦斯治理现场会精神, 深化煤矿安全两个攻坚战。加大瓦斯治理力度、深化整顿关闭、继续实施“管理强矿”战略, 深入开展了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试点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五是认真做好其他各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六是加强应急管理, 做好应急救援工作。七是依法查处事故, 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三条基本要求, 对一个时期来发生的事故以及瞒报行为, 认真进行了调查处理。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新任务, 进一步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清醒地看到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 从去年的情况看, 主要表现在:重特大事故仍呈多发势头, 全年走势不稳, 各阶段起伏波动较大, 各地区、各单位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等等。从今年面临的新形势看, 安全生产工作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 安全生产领域原有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影响安全发展的诸多体制性、结构性因素仍然存在。另一方面, 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和冲击,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多年没有过的严峻形势, 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放缓, 又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课题和新挑战。新的一年安全生产工作挑战与机遇同在, 既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 更有着多个方面的有利因素和条件:第一, 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正确领导,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第二, 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第三, 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丰富的实践探索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为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安全发展,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坚持近期与长远、治标与治本、预防与查处相结合, 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 以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三项行动”,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三项建设”, 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为实现到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对接领导补短板当好“引领员”
领导干部是较高素质群体和特殊岗位的结合,是企业特殊的财富源,因而在思想理论培训中应主动与领导干部对接。
一是通过与领导干部的对接,为党务工作者提供更高层次的知识、理念、信息、文化,弥补党务工作者自身知识的短板,奠定理论培训的基石。这就要求党务工作者时刻把自己摆进去,将领导干部当成镜子,剖析自我,发现自身存在的素质短板,找到自己出发的原点,努力做到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信地站在思想理论的讲台上传播馬克思主义,传播好党的声音,当好“引领员”。
二是以领导干部组织其分管战线的各种会议、各种岗位技能培训为理论培训平台,将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宣讲与党建理论教育有机融合,准确把握企业的发展脉搏,真正做到高层与基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与推进林区创新发展、转型崛起、富民兴林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同频共振,互为支撑,互相推动,从而正确引领林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三是通过与领导对接,了解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的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党员的思想倾向,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问题、不同思想倾向,确定个性化的思想理论培训内容、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制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培训方案,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和理论素质。
二、对接专家理脉络当好“联络员”
专家学者知识渊博,不仅对党建理论认识深、研究透,而且其所在的工作环境高层信息多,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对林区党员干部的理论培训中,应与上级专家学者积极对接,与其建立长效的联络机制,请专家学者帮助梳理理论培训方案的脉络,帮助提供权威的信息、理念、文化和理论知识体系,学习借鉴专家学者的理论宣讲课件,从而进一步完善党建理论培训方案,让基层党组织、一线党员学到最新的信息、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文化,听到高层的声音,领会党的意图。
一是在有条件的森工公司可以请专家学者为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以专家的理论解读为指引,成立课题组,进一步深入研讨和攻关,让党员干部零距离接受高层次的党建理论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接受心灵洗礼,锻炼党性修养。实现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对接,当好基层党员和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之间的“联络员”。
二是邀请专家学者为党建理论传播的重点对象——党务工作者进行专题指导,通过点评、帮助提炼理论成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使广大党务工作者对自身的工作价值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明确思想和信仰工作的崇高使命,主动增强学习工作意识,增强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责任感。
三是深入研讨专家学者对重大理论问题的解读,充分利用网络党建平台,实现“一网一信一微一讲堂”的延伸,通过运用“行动学习法”等方式,普及理论经典知识,传递理论工作动态,牢牢把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三、对接基层接地气当好“宣讲员”
基层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源头活水,是一切实践的基础。在党建理论培训中,必须做好与基层的对接,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和纽带功能的作用。
一是将基层单位作为党员干部的体验基地,长期跟踪,系统研究,详细了解掌握党员的数量、结构、工作性质、身体状况,特殊党员群体的实际困难,将一线党员最需要什么,最想了解什么,最能接受哪种培训模式摸清楚,然后带着问题完善培训方案,当好“宣讲员”。用微信、微博以及手机短信、电视公益广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等一线党员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势任务教育,锻炼党性,提升修养。要面对基层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二是用宣讲架起党建理论与普通党员理解沟通的“连心桥”。党的理论博大精深,但树高千丈总有根,理论宣讲的根就是群众的创造、实践的沃土。要转换话语方式,让“大道理”入耳入心,要了解基层的所思所想,在理论的“简化、转化、内化”上下功夫,用普通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语言和手段,回答一线党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让基层党员通过理论宣讲达到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作用。
三是将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干事、理论骨干作为重点培训对象、思想引导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对重点对象的精细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培训能力,以点带面向下辐射、向下延伸,带动全体党员形成学习党建理论的氛围,入脑入心,最终达到提高林区广大党员整体素质的目的,使林区党员干部灵魂得到进一步洗礼,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使学理论、用理论成为林区党员干部正确面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有利思想武器,成为助推林区科学发展、转型崛起的动力源泉。
“三项整治”工作成效初显
市委针对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情况,部署开展“三项整治”行动,全面落实全省基层工作会议精神。今年以来,梅州各级纪委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集中排查活动,目前已排查出线索318条。今年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64件364人,其中查处镇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89件289人,占立案总数的79.4%,同比上升112.5%。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扎实开展查办与预防涉农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共立案侦查涉农领域职务犯罪65件77人(其中反贪25件33人、反渎40件44人),其中1至5月立案人数居全省第一。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黑恶必除”的工作方针,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共立涉恶类犯罪案件205宗,一批长期活动在农村建筑工程、矿山资源、物流运输等领域的涉黑犯罪分子得到了严惩。“三项整治”行动,整顿了农村基层组织,清除了一批贪腐村官,规范了市场秩序,净化了发展环境,维护了群众权益,进一步擦亮了“平安梅州”金字招牌。
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水平
虽然全市“三项整治”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梅州基层面大、农村人口多,基层服务和管理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基层治理工作可谓任重道远。为此,上月,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以全省基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专题研究了全市基层治理工作。此次市委书记黄强又专门召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一步研判当前形势,具体部署今后工作,力推梅州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记者了解到,面对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今后,梅州各级各相关部门将把基层治理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办案力度,推动“三项整治”等各个专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基层安定有序、社会和谐稳定。一是严格预防和查处村官贪腐。结合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农村“三资”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基层组织运作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排查挖掘更多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从严从重查处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特别是容易激化干群矛盾、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村官贪腐问题。二是严肃查处涉农职务犯罪。针对梅州涉农领域财政补贴、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多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对涉农职务犯罪特点、规律的分析研究,堵塞漏洞、深挖线索,拓展案源、从严查处。三是集中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集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依法打击欺行霸市、强迫交易、依靠暴力手段强揽工程等黑恶势力犯罪,做到“露头就打、黑恶必除、除恶务尽”。
威宁县教育系统
2011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督查通报
6月10日威宁县教育局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督查组对全县各学校社会治安工作进行了督查,督查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及实地查看的方式,对各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和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本次督查及时汇报局党委领导。局党组书记社会治安综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岳明亮同志要求各校严格按照年初签定责任状精神,进一步落实以上工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各校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这一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县政法综治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综治资源,靠实工作责任,狠抓任务落实,确保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在基层的全面落实,使全县各学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
主要特点有:
1、各学校对综治工作进一步重视。一是各学校对综治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普遍认为综治工作已不再是一种“虚”工作,感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工作的两大主题,形成了抓社会稳定、促经济发展的共识。至目前各各学校都普遍召开了2次以上专题会议,对综治的全局性工作和阶段性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落实了包案领导,化解了矛盾纠纷;坚持每一月召开一次综治工作会议,认真分析本校维稳形势,及时研究部署工作,形成了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2、全县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各学校通过召开专门会议,层层传达了县综治工作会议精神,确保了工作措施的落实。制订了综治、禁毒等《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召开会议对综治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增强了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
3、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扎实,治安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减少。各各学校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认真排查矛盾,全面分析形势,解决实际问题,使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同时,坚持把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性措施,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实行了包案调处和建档制度,及时消除了不稳定困素。
4、机关单位的治安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按照县综治委的要求,健全完善了各项治安防范制度,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工作人员值班制度,明确了带班、值班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了看好自已的门,管好自已的人。1—6月,没有发现刑事案件。
5、以宣传教育为重点,在加强对本单位职工普法教育、狠抓青少年和重点人员的管理教育的同时,各校与学生签订了《禁毒承诺书》36000多份,筑牢了师生员工的拒毒防毒意识。认真开展“六五”普法启动工作,制订了《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综治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学校对综治工作仍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有的学校在综治制度建设上不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机械生搬硬套,可操作性差。
二部分学校,刑事案件仍时有发生。个别学校不能够很好地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属地管理的原则,对牵头部门在综合治理方面的安排部署不能认真执行。
四是综治宣传和调研力度不大。目前还没有一个学校领导上报过综治工作调研文章,个别没有上报综治工作信息。
三、督查建议
针对以上薄弱环节,今后,全县各学校要进一步巩固禁毒及“五五”普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学校要以贯彻自治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努力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认识,明确责任。各学校主要领导不仅要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政治意识,也要从行动上认真实践“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自觉地把抓综治、保稳定当成大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在基层。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切实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预警性的信息;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努力把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要进一步健全网络,提高防控能力。要切实落实综治专职干部,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格各单位内部制度,以责任查究促工作落实;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网络,加强民调组织建设,发挥好十户联防、值班巡逻、内部保卫等“人防”组织的作用,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要着力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全民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开展综治调研和宣传活动,积极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广泛参与政法综治工作,努力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威宁县教育局
二0一一年六月十八日
主题词: 教育综治督查通报
威宁县教育局办公室2011年3月27日印发
关于在执法队伍中集中“开展三项整顿、树立三个形象”活动的情况总结
根据毕节地区行政公署法制办公室《关于对“三项活动”进行检查方案》文件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在执法队伍中集中“开展三项整顿、树立三个形象”》(方委通字„2011‟63号)文件精神,我局在执法队伍中“开展三项整顿、树立三个形象”教育整顿活动,以促进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积极组织
我局于2011年8月26日在局五楼会议室召开了交通系统执法队伍“开展三项整顿、树立三个形象”教育整顿活动动员大会,传达贯彻地委、行署关于“三项活动”的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学习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要加强教育宣传,努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各单位要采取集中学习、培训、自学等多种措施,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并结合《地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文件,将正项活动贯穿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了有组织、有方案、有措施。
二、自查自纠 通过发放问卷、座谈、群众访谈等方式,我局共收集到各类建议意见15条,边查边改7条,其余8条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执法工作的力度不够,手段不够硬的问题,在路政、运管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车辆超范围经营,城区客运市场秩序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二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落实利民惠农和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快进程,通村公路建设的资金补偿应积极寻求上级支持;三是道路客、货运输的站、场建设速度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客货运输站场,应着力规划,加大投入;四是交通执法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增强,交通职工队伍形象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落实整改
针对自查自纠查出的问题,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了党组专题研究会,制定了整改方向和措施。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整改:一是把握发展主题,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县通村公路建设实施督导,实行一周一督办,一旬一办公,一月一汇报的工作机制,通报全县各建设项目建设进度,宣传先进、促进后进,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二是加强行业监管,做负负任的部门和负责任的行业,加大对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加大行业安全管理力度,及时出台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和预案,加大查找安全隐患力度,确保全系统、全行业的交通安全;三是以活动为契机,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硬班子、强班子、好班子。经问卷调查,我局民主监督工作群众满意率为96%。
四、文明执法
县交通运输局作为交通行政执法的主体,严格按照交通运输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相关执法机制,切实做到遵纪守法、恪守职守,把依法治交与全系统文明创建、行风评议、争创一流等活动有机结合,在交通系统路政、运政执法人员中开展行政执法教育整顿活动,路政执法人员开展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督查17次、暗访11次,未发现违反公路“三乱”治理工作行为,确保电煤运输和公路畅通;暂扣证据确凿的非法营运车辆87台次,暂扣非法组客旅游大客车13台次;通过垫资购票方式共从“非法营运”车辆转至合法营运车辆的乘客2010人次;查扣摩托车非法载客67辆,农用车辆非法载客11辆,确保道路运输健康有序稳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重点行业领域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近日制定了《集中开展石棉开采与选矿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方案》(安监总安健函〔2014〕132号)。石棉粉尘对人体危害极大,长期接触能够引发石棉肺、肺癌和间皮瘤等职业病,严重损害劳动者健康。目前,我国石棉粉尘危害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石棉开采与选矿企业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范围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陕西、新疆9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所有石棉开采与选矿企业。
为保护石棉开采与选矿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集中开展石棉开采与选矿企业粉尘危害治理行动。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9月,以落实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为重点,对所有石棉开采与选矿企业粉尘危害进行集中整治,严格标准,严厉执法,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石棉开采与选矿企业粉尘治理达标,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具体负责集中治理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成5个检查组,每组配备粉尘治理专家、粉尘检测人员,对上述10个地区进行全覆盖检查,按照“一矿一策”原则提出整改要求。由各有关省级安全监管局组织对相关企业进行督查,督促企业按照第一阶段提出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进行整改。各有关省级安全监管局于2015年6月底前,将督查情况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9月底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检查组对石棉粉尘危害整治效果进行复查,对达不到要求的提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一是强化源头监督,全面审查确保零死角。以专项活动为契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监狱呈报的每一件减刑、假释案件进行了逐一审查,并实现了事前监督关口的进一步前移,在监区讨论呈报阶段就提前介入。结合前期的调查情况,在监狱评审讨论环节对每名拟呈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次刑罚变更执行情况、调换监管场所及工种变化情况、临时出入监情况、奖惩情况、财产刑执行情况等各种改造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不留死角。
二是加强财产刑监督,创新构建“3+2”工作新模式。服刑人员的财产刑执行情况是今年新增明确的一项重要的减刑、假释监督内容,在当前的减刑、假释工作实践中,服刑人员是否积极履行财产刑义务已经被视为认定有明显悔改表现的标准之一,但对于如何认定是否积极履行财产刑义务,以什么量化标准作为参考的问题则在法官和监狱民警之间存在不同的认识。鉴于此,该院从年初开始便就这一问题多次与江北监狱、荆州监狱和荆州市中级法院进行讨论研究,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拟定了具体的财产刑履行认定标准,创新构建了“3+2”的工作新模式。即“三核查”——对财产执行情况有疑义的采取实地核查的方式进行监督,详细核查其家庭成員的经济情况、核查相关账户的收支情况及核查财产刑的实际履行情况;“二分开”——将普通人员和三类人员的财产刑履行标准分开、将普通人员和三类人员财产刑执行后的减刑幅度分开。
三是认真落实保前保后“四见面”,严格审查保外条件。对于每名保外就医的服刑人员都认真落实保前保后“四见面”工作机制,监狱在提请保外就医时,检察人员都会与拟保外就医人员、监管民警和医疗鉴定机构相关人员等见面,审查其病情是否符合保外就医标准;在保外就医期间,检察人员也会逐人进行实地考察,保证与保外就医本人、社区矫正机构人员、医疗鉴定机构相关人员和当地派出所监管民警见面。
一、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三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党、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hjt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实质,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标志。现在,老百姓衡量我们工作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看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把尺子看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党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广大干部群众是基本满意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仍存在着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特别是在“吃、住、行”方面表现的最为直接、最为明显,也最为突出。这次开展制止奢侈浪费行为、清理领导干部违规多占多购住房以及纠正超标准超编制配备小轿车三项清理,就是要彻底清理和纠正一些党员干部在“吃、住、行”方面存在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不断引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发挥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作用,进一步推进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hjt同志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需要;是保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增强各级党组织战斗力的需要;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为了切实加强对全市党员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建立完整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体系,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特聘任十名退下来的老同志作为我市第一批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监督员,这是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教育和保护干部的根本措施,也是不断推进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以及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次聘请的监督员都是原则性强、责任心强,具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和良好政治素质的老同志。他们的监督对象是全市各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希望大家支持他们的工作,廉洁从政、率先垂范、自觉接受监督,进一步推进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开展。
三、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加强我市纪检监察工作近年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形势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不断开创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严肃政治纪律、纯洁党的组织、维护党内团结的根本保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重视和支持纪检监察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决定》,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抓好工作,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使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运转起来,形成齐心协力抓好反腐倡廉的良好局面。要积极支持和保证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履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共同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不断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自身建设,落实好永纪发(2003)5号和6号文件规定,建立完善本部门、本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优化队伍结构,推进干部交流,以适应新时期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同志们,让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借开展“三项治理”工作东风,不断引深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实现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能力素质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主题活动的意见》(川纪发〔2012〕15号)和市纪委、市监察局《关于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能力素质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广纪发〔2012〕29号)以及《武胜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能力素质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武纪发〔2012〕2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动员部署阶段的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思想动员
7月16日,我乡及时召开“三项建设活动”动员大会,乡纪委书记刘礼兵传达了7月14日由李廷远主持的“三项建设”主题活动的会议精神,乡党委书记杨茂组织学习了《中共武胜县纪委 武胜县监察局关于印发<武胜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能力素质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武纪发〔2012〕25号)文件精神,对我乡为期一年的“三项建设活动”作了安排部署,并要求纪检人员充分认识加强作风、能力、文化“三项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回顾总结以往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来检讨以往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来寻找我们工作中的差距不足,来排查我们工作中的漏洞盲点,来思考今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任务,来探索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式方法。
二、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了以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礼兵为组长,乡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游敏为副组长,乡纪委委员杨建华、乡监察室干部龙永剑、乡监察室干部张明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根据工作步骤,我乡细化工作任务,并按照工作职责进行责任分工。
三、深入讨论
围绕“三项建设活动”主题,紧扣当前纪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引导乡、村纪检干部深刻认识“四大危险”、“四种考验”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严峻挑战,树立“执纪为民、服务发展”的理念,不断增强纪检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三项建设活动”成为全乡纪检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四、精心实施
各村纪检小组要按照县乡“三项建设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本村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确保“三项建设活动”全面推进。各村纪检小组的实施方案报乡纪委“三项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审批后
实施。
一要深刻领会三项重点工作的精神实质。三项重点工作不是一般的工作部署,而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是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牢牢把握三项重点工作的精神实质,将其作为检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推进其在各项检察工作的落实。“社会矛盾化解”的精神实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管理创新”的精神实质是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公正廉洁执法”的精神实质是提高执法公信力。
二要紧密结合检察职能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关键是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紧密结合检察职能抓落实。要全面理解和把握检察机关维护稳定的职责要求,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化解社会矛盾;在社会管理新格局中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积极促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深入推进执法公信力建设,努力保障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
检察机关必须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贯穿于检察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
一、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牢固树立“大稳定观”和“一线观念”,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必须认真履行批捕、起诉和各项法律监督职能。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加大打击走私、骗税、制售伪劣商品等经济犯罪特别是涉众型犯罪力度,是化解社会矛盾、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各项监督工作也都要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出发,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减少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二)必须坚持把社会矛盾化解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在审查批捕起诉、诉讼活动法律监督、职务犯罪立案侦查、控告申诉检察等工作中加强对相关执法活动的风险评估并做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服判息诉等工作,健全法律监督工作与化解矛盾纠纷相衔接的机制。
(三)必须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切实做到当严则严、该宽则宽、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对轻微刑事犯罪落实依法从宽处理的政策,积极推进提出量刑意见、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等工作,探索附条件不起诉等办案方式。
(四)必须切实加强涉检信访工作。加强源头治理,着力防止因执法不严不公不廉以及执法能力不强、效率不高、行为不文明成为引发矛盾事端的源头和“燃点”。健全风险评估机制,针对执法办案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加强风险评估,实行分级预警,制定工作预案,增强化解矛盾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构建处理涉检信访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
(五)必须有效应对、妥善处置涉检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认真总结、吸取近年来处置涉检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切实做到情势判断要清晰、情报信息要快捷、综合措施要到位、上下协同要紧密、依靠党委要主动,不断提高处理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二、着力在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中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检察机关并不直接承担社会管理责任,但应该积极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对社会管理创新有所作为。
(一)坚持以监督促管理。结合执法办案和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及时向发案单位及主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促进其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二)坚持严肃查办社会管理领域的职务犯罪。按照中央“三个严肃查办”、“六个领域专项治理”的重要部署,依法查办、积极预防职务犯罪。通过加大对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促进有关社会管理部门和国家工作人员正确履行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水平。
(三)坚持结合检察职能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检察职能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违法犯罪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帮教管理以及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协同有关部门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积极参与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整治;定期分析社会治安形势,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积极预防和减少犯罪。
(四)坚持做好社会管理向检察机关延伸的相关工作。检察机关要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按照政府、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的管理要求,切实抓好本单位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管理等社会管理向检察机关延伸的相关工作,实现自身规范有序管理,带动和推进社会管理。
三、着力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按照中央关于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的要求,检察机关应当将这项工作提得更高、看得更重、推进得更快。
(一)牢牢把握五个思想认识。深刻认识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是党和国家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一环,增强执法公信力建设的使命感;深刻认识执法公信力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战略任务和检察权运行的重要规律,增强执法公信力建设的责任感;深刻认识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核心在于检察机关对社会的信用以及社会对检察机关的信赖,找准执法公信力建设的着力点;深刻认识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和造就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的检察队伍是执法公信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把握执法公信力建设的主题和核心;深刻认识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提高执法公信力的复杂性和特殊重要性,增强执法公信力建设的紧迫感。
(二)牢牢把握两项基本任务。一方面,牢牢把握法律监督同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的密切关系,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执法司法公信力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牢牢把握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的要求,努力提高检察机关自身执法公信力。上述两项任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相輔相成、互相促进的。
(三)牢牢把握三个努力方向。执法公信力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战略任务,必须以战略眼光,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
其一,着力解决影响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突出问题。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重点,抓好检察队伍建设;以“培育良知、不越底线”为重点,抓好检察职业道德建设;以“贴近群众、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为重点,抓好检察机关群众工作;以“完善制度机制、强化信息化管理”为重点,抓好执法管理、执法考评、监督制约和执法规范化建设;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抓好基层检察院建设。
其二,着力争取解决制约执法公信力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立足于促进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切实加强检务保障;立足于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加快科技强检步伐;立足于提供制度保障,深入推进检察改革和工作机制建设;深刻认识每位干警的个人素质、执法能力、执法水平都从一个角度、一个层面体现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立足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管理工作。
其三,着力研究和解决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高执法公信力问题。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我们面临的这种开放、透明、信息化的执法条件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检察机关必须主动适应、积极应对这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应当健全完善检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明确公开内容、拓宽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形式;重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既要努力解决群众想知道却没有办法知道的问题,让群众能够“监督”检察工作;又要努力解决检察机关希望群众知道却没有办法提供的问题,让群众能够“了解”检察工作。应当努力建立检察机关的和谐公共关系,坚持党的领导,接受人大监督,争取政府支持,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加强与公安、法院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加强与人大代表、社会组织、发案单位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应当努力建立同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切实做到重视媒体、善待媒体,健全和落实检察机关新闻发言人制度、向新闻媒体发布检察工作信息制度,保障媒体依法进行采访,逐步规范个案报道,构建同媒体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良性互动关系。应当高度重视检察门户网站建设和网络舆情应对引导工作,充分注重网络民意和网上交流,探索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报告、研判和预警机制,建立网上舆论队伍,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的掌握和应对引导工作。应当努力构建体制内和体制外相结合的执法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立内外结合、各种要素综合的执法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执法公信力建设深入开展。
为了在我国推行I T治理, 必须要制定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IT治理标准,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尽快研究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是开展I T治理的基础, 更是促进我国信息领域健康发展、迎接世界挑战的关键。
治理专业组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对信息及相关技术控制目标C O B I T 4.1与I T投资价值V a l I T的指导过程和支持实践进行研究开发, 并结合国际标准I S O/IEC 38500-2008《信息技术的法人治理》, 制定我国的信息技术治理标准。
工作组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分析、研究, 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通用与个性结合以及实证研究等方法, 完成了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
以IT治理国际标准ISO/IEC 38500为准则与基于过程的控制目标COBIT进行交叉映射, 构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际接轨又能操作的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 从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与I T相关的风险, 确保信息系统的绩效与合规。并通过收集实证数据, 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对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进行检验, 这对于完善IT治理理论、指导IT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基于绩效与合规的IT治理理念
I T治理要求绩效与合规的平衡。关注信息化的效果, 大量的投入是否有结果, 是否有绩效, 企业信息化要对股东负责, 电子政务要对纳税人负责。IT投资已不再是仅仅关注IT解决方案的实施, 而是关注IT实施后的结果。但是, 关注绩效的前提是合规, 追求的是合规原则下的最大绩效。同样, 讲合规也不是不要绩效, 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建立有效的风险监督机制, 控制各种高风险, 针对各种不同的规范, 审查规范的执行状况, 避免风险的产生。这种合规性的审查也要讲成本, 因此, I T治理是管理者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责任, 确保所有IT活动既有绩效又要合规。IT治理是绩效与合规的平衡。
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是开展IT治理的基础, 是研究IT治理的评价、指导与监控成败的关键, 必须以绩效与合规为两条主线, 不可偏废。以下问题也是以绩效与合规为基础来考虑的, 要从I T投资中获取价值, 要有绩效需要制定哪些决策?由谁来制定这些决策?要合规又如何制定和监控这些决策?关键的I T决策是重要的, 要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决策制定权分配模式, 还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I T治理的机制, 设计一个将I T和整个业务目标相结合的治理安排矩阵。不要将IT的职能孤立, 应该将IT作为组织的一种能力, 追求I T的绩效, 同时要保证合规, 要求绩效与合规的持续改进。
治理专业组模型构建过程
I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是IT治理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构建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 国际与国内结合, 定性与定量结合, 通用与个性结合, 在借鉴国外I T治理先进标准、最佳实践与个案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目标—过程—指标G P M方法、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 经历一个严谨、科学而复杂的筛选、完善与论证过程。
首先, 治理组在对国外IT治理标准ISO 38500、COBIT和Val IT等剖析的基础上, 分析了各种最佳实践与个案, 并在调研国内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基础上, 结合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的研究, 工作组内部采用G P M方法, 经过反复讨论、论证和问卷调查, 对I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从1.0版不断改进到6.0版本。经过专业组外的有关专家进行论证, 及针对各大企业的C I O、C F O等高层领导的问卷调查, 形成最终的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8.0版本。通过以上严谨、科学的筛选、完善与论证过程, 得到了相对比较完整、通用、科学、先进、与国际接轨又可操作的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
I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映射分析方法
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是研究I T治理的评价、指导与监控成败的关键因素。美国IT治理研究院的COBIT提供了一个详尽的包含3 3 7个指标的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 数量过于庞杂, 在实践中常常让人无从选择。2 0 0 8年颁布的I T治理国际标准I S O38500提出了IT治理的六大准则, 又过于宏观, 可操作性差, 无法指导实际的I T治理活动。如何构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际接轨的、又能操作的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是关键。在研究方法上, 基于I S O 3 8 5 0 0和C O B I T, 采用了目标—过程—指标G P M方法构建了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其中, 目标层为ISO 38500定义的六大IT治理目标, 从ISO 38500定义的六大I T治理目标出发, 通过过程层将ISO 38500的IT治理目标与C O B I T中相关的I T过程进行映射关联。指标层则从C O B I T的I T过程出发, 筛选和提取能反映各治理目标执行状况的指标。通过层层细化分解, 最终在治理目标和指标间建立起相互的映射关系。图1给出了用目标—过程—指标G P M方法构建的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实证检验
作为IT治理标准的核心要素, I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的质量是重要的, 是IT治理活动得出科学、准确、合理结果的重要前提。通过实证方法, 对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进行信度和效度的评估与分析。信度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考察I T治理目标指标参考模型的可靠性程度, 效度是指正确性程度。
【开展三项治理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关于开展“四项专项治理”工作方案06-08
学校开展校园欺凌治理工作自查报告10-08
关于开展“庸懒散”专项治理工作总结07-03
关于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06-29
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会议12-15
开展综合治理工作主要情况的述职报告06-18
开展治理庸懒散软活动的自查报告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