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茶文化导游词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杭州茶文化导游词(精选8篇)

杭州茶文化导游词 篇1

杭州茶馆以春笋出土之势在本地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把触角伸及宁波、苏州、上海甚至更远的北京等地。杭州茶馆缘何火旺,其能否像杭州餐饮一样,红遍全国,乃至香飘海外?杭州茶馆又何以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既是产业又是文化

美国一位著名的电影评论家曾给好莱坞电影下过一个经典的结论:作为艺术,它是工业;作为工业,它是艺术。如果从一个产业所兼具的多重特性来认识,评判杭州的茶馆业,我们也可以说,杭州茶馆作为产业,它是一种文化;作为文化,它是一种产业。在杭州,如要排出几类最具地域文化特色和况味的产业,茶馆是绝对名列其中的。

“杭州茶馆有鲜明的文化性。在杭州茶馆,喝茶不只是满足一种口感。”不少业内专家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一方水土一方茶馆

相比较于“摆龙门阵”的川茶馆,听曲赏戏的京茶馆,以及“饭前茶”的`粤茶馆等,杭州茶馆讲究名茶名水之配,讲究品茗赏景之趣,有一种风雅、诗意的情致。而这种产业的文化特性,在杭州茶馆业最早的萌芽期就已显现。

杭州茶馆初现在唐中叶,热起则是在南宋定都临安后。据资料记载,至清代、民国,茶馆已遍及杭州城乡,具规模的大型茶馆就有300多家,热闹不逊于现在。那时西湖涌金门一带的“三雅园”、“藕香居”,湖滨一带的“雅园”、“喜雨台”等茶馆闻名遐迩。“藕香居”三面临水,夏天更有荷花环绕,茶客把盏眺望,远山近水一览无余。室内还有对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田园风情天然见人

当今杭州茶馆充满了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意韵。一些经营者在面对市场精明地念着生意经的同时,亦都努力地表达他们的文化追求。

在太极茶道苑,所有的栏杆、墙板均木纹显露,茶桌、凳椅都不施半点油漆,一切以天然见人。“让茶在一个至纯的环境散发它的清香……”苑主郑纯辉这样表示。而和茶馆则用古书的旧版绘图做墙纸,用清代的马车毂辘配以玻璃制成别致的茶桌;茶馆内放着明代紫楠小案、清代红木荷花扶手椅、清代民用小炕桌等各式古代生活用具和各种陶瓷、木雕、银器等。紫艺阁茶馆则用绿叶植物装点,田园风情弥漫。在一些品牌茶馆,茶客们还可学习鉴茶知识、参观各种茶具并欣赏茶道表演。

风味茶食中西俱全

当今杭州茶馆茶食的丰富是足以让外地茶馆业同仁瞠目的。在杭州茶馆,不仅有茶和瓜子、果仁等通常的干果类茶食,还有各种时令水果、点心小吃乃至特色小菜,且中西俱全。而这些茶食在作为食用品的同时,也在担当一种文化角色,茶馆有专职服务生为客人端送特色点心和风味小菜。许多茶馆注意捕捉客人的口味动向,据此用风味茶食吸引人群。茶食成为杭州茶馆重要的卖点之一。

文化的杭州茶馆很好地适应了整日在钢筋水泥的建筑和车水马龙的喧闹中周转的现代都市人群的休闲需要,成为他们小憩、会友乃至舒缓心灵之地。

杭州茶文化导游词 篇2

杭城的街巷里弄, 随着城市的繁荣, 形成和发展。杭城的绮丽风光, 因地名之意蕴, 愈显妩媚。

(一) 山岭地名 (1) 以山命名

吴山, 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北宋词人柳咏《望海潮》一词所咏叹的正是登吴山所揽江、山、湖、城之胜景。近代巾帼英雄秋瑾在此留下《登吴山》七绝:“老树扶疏夕照红, 石台高耸近天风。茫茫浩气连江海, 一半青山是越中。”

天竺山, 它的命名与佛寺在西湖的兴起直接有关, “天竺”是古印度国的称名, 有佛国胜地的含义。东晋咸和 (326—334) 初年, 印度高僧惠理弘法在天竺山北麓的飞来峰下辟建了西湖第一座佛寺灵隐寺。白居易在杭做三年刺史任满离去时, 咏诗云:“三年为刺史, 饮水复食檗。惟向天竺山, 取得两片石。此乃抵千金, 无乃伤清白。”苏东坡任满离杭时, 有诗记:“在郡依前六百日, 山中不记几回来。还将天竺一峰去, 欲把云根到处栽。”

月轮山, 形圆如月。根据苏东坡的诗句“我识南屏金鲫鱼, 重来拊槛散斋余”, 以及北宋初期著名诗人苏舜钦的诗作, 可知月轮山是杭州金鱼的发祥地。清代士大夫龚隹育的墓葬即在这一带。

孤山路, 东起平湖秋月, 接白堤西, 过西泠桥, 接北山路。一路有西湖美术馆、浙江博物馆、曾藏“四库全书”的文澜阁、原清行宫御花园所在的中山公园、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之红楼和白楼以及杨虎的“青白山居”、百年老店楼外楼、国内著名金石篆刻研究团体“西泠印社”、苏东坡为纪念欧阳修所筑的“六一泉”、为纪念晚清学者俞樾而重修的“俞楼”、“鉴湖女侠”秋瑾墓、海上闻人杜月笙的寂庵别墅等。

孤山后山路, 沿线有鲁迅铜像、纪念创办求是书院的清末杭州知府林启的林社、纪念隐居孤山的宋代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 还有岭南金石书画家许炳的生圹、近代杰出文学家苏曼殊墓遗址、中国印学博物馆等。

(2) 以岭命名

葛岭, 相传东晋葛洪曾在此炼丹, 故名。民国时期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华第一奇人”的张静江的故居“静逸别墅”就坐落于此。当年他创办的西湖博览会如今已经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不断提升着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栖霞岭, 旧多桃花, 灿如凝霞。栖霞岭31号, 是我国著名画家黄宾虹先生的故居, 后改建为黄宾虹先生纪念室。这里著名的岳王庙, 就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祠庙和坟墓。

白塔岭路, 以岭名路, 白塔岭下有五代吴越国王钱弘俶所建之塔, 因塔为白色石砌成, 故称白塔,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松岭路, 夹道多巨松, 白居易有诗句“万株松树青山上”。以“松排山面千重翠” (2) 而著称的万松书院即在此。它曾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浙江省文人汇集之地, 造就了《随园诗话》作者袁枚等莘莘学子。最让人回味无穷的是, 这里曾演绎了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杭同窗共读三年的爱情故事。

慈云岭古道, 吴越王钱鏐凿山修筑。慈云岭造像龛内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等七尊圆雕造像, 是五代吴越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 是杭城保存完好的最大一组五代造像。

(二) 水文地名 (1) 江河地名

路因附近的溪河而得名:九溪路、西溪路、浣纱路、中河路、上塘路、钱江路, 水沟巷、池塘巷、古河巷, 沈塘湾, 小河直街, 荷花池头, 横河桥, 小河下、大河下。也有以本省的江河名命名的, 比如姚江路、甬江路、衢江路。

其中, 荷花池头, 据传是南宋所浚的大方池, 种满荷花。小巷因曾住有三位名人而闻名。荷花池北端景云村1号, 是我国著名美术大师、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故居, 现辟为潘天寿纪念馆。潘天寿纪念馆斜对面的中西式两层小楼, 则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 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建造者茅以升的故居。荷花池头南端西侧的“勾山樵舍”是清代著名学者兆岑 (号勾山) 的旧居。

九溪十八涧, 《梦粱录》卷十一称:“十八涧在龙井山之西, 步司左军寨后, 路通六合塔寺。”元张显有《九溪》诗, 写尽九溪春色:“春山缥缈白云低, 万壑争流下九溪。拟溯落花寻曲径, 桃源无路草萋萋。”晚清学者俞樾有诗道出游九溪的情趣:“重重叠叠山, 高高下下树。丁丁冬冬泉, 曲曲环环路。”

还有以古迹命名的清水潭巷、珠儿潭巷, 《咸淳临安志》称:“惠泉在湖州市下闸, 乾道三年 (1167) , 周安抚重修惠泉。此泉即珠儿潭。”《湖塑小志》卷四称:“珠儿从水底涌起, 刻刻不绝, 亦奇观也。”清代著名学者丁丙曾建屋于此, 有匾额“寒潭雁影”, 为“湖墅八景”之一, 且留有诗云:“周公曾把惠泉参, 的的明珠水上涵。妆点泻春园一角, 空留雁影落寒潭。”

(2) 井泉地名

唐刺史李泌凿六井引西湖淡水以供民用。嗣后历代地方官也都重视凿井, 于是水井遍布, 出现了一些以井命名的街巷, 如百井坊巷, 旧为祥符寺北界, 吴越王钱鏐在此一带凿井九十九眼, 号称百井, 由此名巷, 称百井坊巷。姚思勤《开井》诗云:“勿幕占元吉, 开宁三日迟。银瓶齐晓落, 玉镜爱春窥。百井得名地, 千家受福时。吹萧间有女, 童子尔何知?”

此外虎跑路、龙井路、玉泉路, 袁井巷、大井巷、小井巷、柳翠井巷、建北井巷、直饮马井巷、义井巷、八丈井巷、四眼井以及方井弄、水弄, 均以井泉得名。

(三) 寺观地名

杭州素有“东南佛国”之称, 佛道诸教兴盛不绝, 寺观祠庵遍布, 给杭城地名以深刻的影响。

以寺庙名街巷的如潮鸣寺巷 (寺原名归德院, 宋高宗南渡曾驻跸寺中, 夜闻钱江涛声, 赐改潮鸣寺) , 白马庙巷 (庙祀传说中泥马渡康王之白马) 。此外金刚寺巷、上水陆寺巷、姚园寺巷、长明寺巷、灵寿寺巷、觉苑寺巷、华藏寺巷、七宝寺巷、戒坛寺巷、香积寺巷、太庙巷、九刀庙巷、大王庙巷、祖庙巷、比胜庙巷、助圣庙巷、梵天寺路、弥陀寺路等等均是其例。其中, 七宝寺巷得名于七宝寺。宋元祐五年 (1090) 十二月十二日, 苏轼与名贤景山 (谢伯初) 等人游七宝寺, 苏轼欣然题诗:“结根岂殊众, 修竹独出林。孤高不可恃, 岁晚雪霜侵。”

以观名街巷的如清泰街道的佑圣观路, 小营巷街道的紫金观巷, 武林街道的观巷等等。

以祠名街巷的当推清波街道的祠堂巷和钱王祠路。前者宋名南新街, 明时兵部尚书于谦建宅于此, 弘治初敕建其宅为怜忠祠, 故改祠堂巷。后者祀奉吴越钱镠、钱元镠、钱弘佐、钱弘倧、钱弘俶五王。祠在“柳浪闻莺”公园, 民国时于祠旁辟路, 遂以祠名路。

以庵名街巷如三昧庵巷, 庵祀岳飞部将杨再兴。再如白云庵路、木庵等等, 均以庵得名。

耶稣堂弄, 则是受传入的基督教文化影响而命名的。宋时称兴福寺巷。清咸丰十年 (1860) , 美国传教士胡思登等来杭传教。杭州蕃台拨地建成礼拜堂———“天水堂”。清同治十二年 (1873) , 美国传教士约翰·司徒儿来杭传教, 自此兴福寺巷改为耶稣堂弄。

(四) 桥梁地名

杭州自古多桥梁, 是杭城旧多河道, 人烟稠密, 经济繁荣的标志。桥多建于交通要津, 两端联系街巷, 许多街巷就以桥名之。所以这类地名成为杭州地名的重要特色之一。

菜市桥, 因其地适宜种植蔬菜, 辟有菜市而得名。盐桥, 外来盐船多泊于此, 盐船待榷, 装卸繁忙。卖鱼桥, 旧时鱼市所在。江涨桥, 传说旧时钱塘江潮水可涨至此, 故名。此外还有天水桥、龙翔桥、众安桥、井亭桥、宝善桥、拱宸桥、南星桥等, 有些地名至今仍起着地段中心点的作用。同时还产生了以桥为中心的系列街巷地名, 如新桥四周有新桥直街、新桥横街、新桥西河下、新桥河下、新桥弄等。

其中的拱宸桥在杭州拱墅区北部, 以桥得名。拱宸桥横跨运河, 是石结构三孔桥。相传在古代, “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 “拱”即拱手, 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 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 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 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

(五) 景观地名

这类地名是指古代有此景点, 后来景点废除而沿用为当地的街巷名。这一类地名在杭城虽不多, 却反映出杭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的特色, 为寻幽访古提供线索。

如秋涛路, 原为观潮胜地, 清朝建有秋涛宫, 民国筑路时, 虽已无此景, 仍名秋涛路。半道红, 相传旧时夹道栽桃花, “半道春红”为湖墅八景之一, 巷以此名。双辉弄, 据传农历十五、十六, 此弄有日月同照奇观, 故名双辉。绿杨新村, 原为涌金门外临湖之地, 杨柳广植, 民国建村时, 遂名。桃花弄, 旧时多桃花, 因以名弄。“东园巷” (3) , 则以园名巷。

九里松, 史载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725) 杭州刺史袁仁敬, 在行春桥 (今洪春桥) 至灵隐、天竺一带种植松树, 长达九里, “苍翠夹道, 阴霭如云……人行其间, 衣袂尽绿” (4) 。其地名因称“九里松”。与之齐名的还有“万松岭”, 夹道多巨松。白居易《夜归》一诗中有“万株松树青山上, 十里沙堤明月中”之句, 指的就是万松岭。

夹城巷, 明永乐年间 (1403—1424) , 翰林伺讲王洪居此, 其在《毅斋诗文集》中称:“夹城者……地值二城之间, 故曰夹城。”相传农历中秋之夜在夹城巷观月, 可见月亮在东面的德胜桥冉冉上升, 犹如月在桥上行, 即湖墅八景之首的“夹城夜月”。章文昭有诗描写秋日夹城潮落月出的景象:“潮落月东出, 清光满夹城。山河秋弄影, 鼓角夜闻声。桂子蟾宫发, 丹砂兔臼成。嫦娥曾识面, 吾欲问长生。”

(六) 建筑地名

作为一个风景城市, 杭州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许多地名都以亭、台、楼、阁等建筑命名, 如鼓楼、雄镇楼、环翠楼、石牌楼、杨家牌楼、水星阁、大梵阁弄、三里亭、万寿亭、瑞石亭、四宜亭、二凉亭。

鼓楼初名朝天门, 元成祖大德三年 (1299) 整修后改称“拱北楼”, 楼上贮钟鼓, 专司报时。诗曰:“飒飒秋风起白榆, 山前吹彻小单于。行人便作边城听, 忘却杭州是故都。”明朝太祖洪武八年 (1375) , 又更名为“来远楼”。因占卜出此楼不利, 遂易名“镇海楼”, 诗人凌云翰曾作《吴山伟观》一诗:“谯楼佳丽倚高寒, 城郭浑疑画里看。旧说青山如立马, 新题华表似飞鸾。东西淮海三千里, 左右江湖十二阑。区宇清宁民物乐, 卧闻鼓角报平安。”清初, 民间称镇海楼为“鼓楼”。

(七) 城门地名

南宋以前, 杭州有旱门十三个, 水门五个。自元、明、清以来, 杭州城已固定为十个城门, 从前人们把十大城门及各门的物产编成杭曲小调:“百官 (武林) 门外鱼担儿, 坝子 (艮山) 门外丝篮儿, 正阳 (凤山) 门外跑马儿, 螺蛳 (清泰) 门外盐担儿, 草桥 (望江) 门外菜担儿, 候潮门外酒坛儿, 清波门外柴担儿, 涌金门外划船儿, 钱塘门外香篮儿, 太平 (庆春) 门外粪担儿。”几经沧桑, 随着杭州城池的不断变迁, 昔日起重要作用的城门均已湮没, 取而代之的是古城门遗址的石碑。

武林门, 杭城北部城门, 雄伟壮观, 岳珂《望北关门》诗有“万里云开端日明, 雕甍遥接九重楼”句。陆游在《访客至北门, 抵暮乃归》诗中说其“九衢浩浩市声合, 四塑酣酣雪意骄”。

艮山门, 遗址在环城北路与建国北路交汇处附近。一说门近艮山, 以山得名;二说因门的位置在杭城东北, 艮为北, 由此名之。

凤山门, 明、清两代杭州城的南门。它是杭城唯一正南的城门, 所以俗称正阳门, 又因它位于凤凰山麓的东北, 故称凤山门。

清泰门, 民国15年 (1926) 拆除, 这一带形成繁华的街市。

望江门, 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 城门东有草桥, 故杭州人又叫它为“草桥门”, 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来杭读书, 在此结为兄弟, 故有“草桥结拜”的故事。

候潮门, 清孙一元《候潮门眺望诗》云:“澥门东倚浙江开, 千古寒潮天上来。春树遥连严子濑, 白云常在越王台。仙旄隐驻扶桑远, 羌笛横吹折柳哀。何处青山堪托迹, 欲随徐市入蓬莱。”

清波门, 最早建于唐景福二年 (893) , 《白蛇传》中白娘子的一句“我住在西湖边清波门”, 更使清波门名声在外。

涌金门, 古杭州西城门之一, 传说此为西湖中金牛涌现之地, 因而得名。位于涌金门外的放庐, 是“辛亥革命老人”黄元秀的故居。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张大千以及著名金石大师吴昌硕都曾是放庐的座上宾。

钱塘门, 成廷圭《晓出钱塘门》诗:“出门聊适意, 草树碧纷纷。一雨破清晓, 四山生白云。僧楼缘岭出, 樵经过桥分。明日重携酒, 来浇和靖坟。”

庆春门, 又名东青门、菜市门、太平门。清时, 杭州城东八景的“庆春晓角”、“女墙夕照”即在庆春门, 《庆春晓角》诗云:“清晓遥闻清角长, 何人听撒不沾裳。却怜万里南飞雁, 错认江城是故乡。”《女墙夕照》诗云:“女墙高处日初斜, 映霞凝烟入望赊。纵使天台无咫尺, 何须更赋赤城霞。”

(八) 特征地名

某些街巷有地理上、建筑上、功能上的鲜明特征。

如高地下, 因其巷地势高于四周。升平弄, 因其弄自南向北步步上升。九曲巷、十三弯巷, 因巷多曲折。水沟巷, 原有沟水在巷中石板下流经, 终日不断。环翠楼, 因其地夹道植树, 翠绿如林。石板巷、长板巷, 都是因原巷 (弄) 内路面由石板铺成。劳工巷, 因昔为人力车工人聚居处。如此还有城头巷、大树下、断河头、石塔儿头、大塔儿巷、小塔儿巷等等。

其中大塔儿巷11号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出生地。他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寂寥的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成就了戴望舒一生的“桂冠”———“雨巷诗人”。

(九) 人名地名

(1)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它的历史可以用一连串的历史名人来表达。这些历史名人的姓名、封号等, 大都以街巷之名活在今人的记忆中。如中山路、东坡路 (纪念北宋杭州知州苏轼) 、岳王路、钱王祠路、白傅路 (纪念唐杭州刺史白居易, 白居易曾官至太子少傅, 有白傅之雅称) 、蕲王路 (南宋蕲王韩世忠王府建于此) 、惠兴路 (路内有旗人惠兴女士创办的女学) 、李博士桥弄 (南宋嘉定四年中武举的李性传住此, 李后任武学博士) 、崔家巷 (南宋理宗朝右丞相兼枢密史崔予之居此) 等。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白堤和苏堤了。白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有:“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在《望湖楼》诗中又写有“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白堤上的断桥, 则是神话故事《白蛇传》中许仙和白素贞的相会处, 加上“断桥残雪”一景, 平添了许多浪漫之情。苏堤, 苏东坡有诗云:“六桥横绝天汉上, 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 老葑席卷苍烟空。”西湖十景中有“花港观鱼”和“苏堤春晓”二景在苏堤。

(2) 姓氏地名

陆家河头, 因古代居此者以陆姓为多而名。沈家弄, 有沈姓三户始居而命名。岳家湾, 相传岳飞昭雪后他的子孙居此。金郎中巷, 是因明清时有世代行医金姓居此。陆官弄, 相传明有陆姓军官居此。严家弄, 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夏衍诞生于此。蔡观官巷, 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夫人、被胡适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出生长大于此。此外还有祝家弄、章家坝路等等。

(十) 移用地名

也称借用地名。即移用外地县市名来命名。如延安路, 原名延龄路, 1966年改名。泰和村, 原为浙江大学宿舍, 抗战中浙大曾内迁江西泰和县, 胜利后遂名泰和以纪念。

借用省内县市名为街巷名则更多, 大都集中在武林街道:如开化路、龙游路、安吉路、昌化路、建德路、临安路等。

借用地市级政区名的则多集中在拱宸桥街道:如宁波路、台州路、舟山路、丽水路、金华路、温州路、湖州路、嘉兴路等。

(十一) 纪念地名

近世出现的一些杭州地名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 如解放路, 为纪念杭州解放改中正街而来。建国路、凯旋路, 均是在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而命名。光复路, 原为小河, 日军侵杭期间河道淤塞, 1945年光复后填河筑路, 遂以光复名路。复兴街, 原来分段称呼, 抗战胜利后, 以中华复兴之义, 统名复兴路。

再如闸口街道的反映政治形势的地名, 当以清泰街道的民权路、民生路最为典型, 1927年北伐胜利, 为宣扬三民主义, 在当时国民党浙江省党部附近命名民权、民生二路。又如涌金街道的国货路, 清称施水坊巷, 民国后称泗水路, 20世纪20年代末, 随着“抵制日货, 提倡国货”运动兴起而定名, 且在街北建有国货陈列馆。其他劳动路、新华路、立新路等, 均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纪念形势地名与政治关系密切, 大多为政府颁发, 而且还往往随着政治形势的改变而改变。

(十二) 谐音地名

在杭州的街巷地名中, 由于方言语音相同或相近, 出现同音不同义的谐音地名, 久而久之, 原生地名却被遗忘, 次生的谐音地名却成为通用地名。

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同音转讹, 如清泰街道的金鸡岭, 原为宋代京城旧基, 因较他处为高称京基岭, 后讹称金鸡岭。又如湖滨街道的石贯子巷, 原为宋宗子十人所居, 称十官宅, 后讹为石贯子。再如通江街道的十五奎巷, 明嘉靖间巷多习骑射者, 一举得武魁十人, 因称十武魁巷, 后讹为十五奎巷。此外涌金街道的提督弄, 原名旗纛弄;长庆街道的池塘巷, 原称褚塘巷;小河街道的哑巴弄, 原为夏罢弄;南星和紫阳街道的南、北落马营, 原名却是吴越著名的椤木营, 等等。

二是原有地名不吉或不雅, 有意识地同音雅化, 从而符合人们趋吉避凶的社会心态。如武林街道的广福路, 为元代安置阵亡将士妻子所在, 称寡妇营, 因其名不吉不祥, 后以谐音广福代之。又如紫阳街道的泗水弄, 民国时竟名撒尿弄, 因不雅故以谐音雅化。再如潮鸣街道的风沟弄, 古时沟中植有红枫, 称枫沟弄, 后音讹成疯狗弄, 因不雅又改风沟弄等等。

(十三) 官署、军营地名

杭州自隋即为州治, 吴越、南宋又为都城, 元后又为省会, 官署、军营众多, 许多街巷地名源出于此。

紫阳街道的六部桥直街、六部桥弄和六部桥河下, 皆以六部桥 (南宋六部吏、户、礼、兵、工、刑的署衙) 得名, 而六部桥附近是南宋中央官署三省六部所在地, 名实由此。清波街道的三衙前, 是南宋南、北、东三通判衙门故址;该街道的旧藩署是明清藩司衙门 (即布政使署) 故地;东廊下、西廊下是因布政使署门外百狮池的东廊、西廊而得名;西公廨以使署二门内有经历、照磨公廨而名。今河坊街西段以北, 元后是省、府、县三级官署集中地, 故官署地名也多见于清波街道。

有关经济机构方面的地名, 则较分散, 如城站街道的什物库巷, 是因宋时这里建有什物库而名。通江街道的牛羊司巷, 是因南宋有专供御用的牛羊司 (牛羊司为管理皇帝食用和祭祀用之牲畜的专门机构) 在此。清波街道的红门局, 是因明代曾于此建织造局, 其门红色, 故名。涌金街道的火药局弄, 则以明设之火药局而得名。紫阳街道的抽分厂路, 是因明代在此设关抽分商木之税而名。

军营地名如小营巷街道的银枪班巷, 是宋禁军银枪班驻地;天水街道的后营弄也是宋后军步军驻地;长庆街道的大营盘为清初军营盘所在;草营巷, 则传说和南宋高宗迁都有关, 据《杭州市地名志》记载:“相传南宋迁都临安, 兵马扎营于此, 故有草营之名。”

此外, 还有太庙巷 (南宋皇帝帝王宗庙) 、军督司巷 (军头司, 专司从各州、府、县押解犯人进京师受审之事) 、新宫桥 (南宋度宗之宗阳宫) , 以及察院前、行宫前、贡院前、锻局司弄;宋以后的有藩司前、旧藩署、府前街, 以及宫门口、落马营、教场路等等。

(十四) 富含吉祥意味的地名

祈求安居乐业, 美满幸福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永远追求。在给自己降居之地命名时, 这一心理也自然而然地反映出来。比如大家向往生活过得称心如意, 便取名如意里;希望长生不老, 便取名长生路、不老里。赞美执法严明, 则取名为美政路。

拱宸桥街道的裕兴街, 两侧多小店, 盼生意兴隆, 故以裕兴名之。潮鸣街道的下兴隆巷, 巷西清时为东河码头, 货运起卸繁忙, 故名兴隆。武林街道的广兴巷, 地处众安桥闹市区, 巷内高墙深院, 古代多富商巨贾聚居, 希望广开财路, 生意兴隆, 故称广兴。长庆街道的青云街, 地近贡院, 取“青云直上”之义, 故名。

这类吉祥地名更多见于新建的住宅, 如武林街道的永和里, 因建于抗日战争胜利后, 祈求永久和平, 遂名。拱宸桥街道的永宁街、永兴里, 民国初这一带毁于火, 重建后希望永远安宁, 永远兴盛, 遂以永宁、永兴名街、里。该街道的两宜里, 民国初两人合资建房, 取两相适宜而名。

此外还有福缘巷、信义巷、太平坊巷、积善坊巷、五福弄、保佑坊、广福路、善贤路、保安桥等。

(十五) 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地名

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始兴于唐代, 经五代吴越国的迅速发展, 至南宋达到极盛。城内商业发达, 五行杂处。许许多多的同一行业聚集在一起, 形成了店多隆市的城面。工商业的繁荣给杭州地名带来深刻的烙印。

比如打铜巷, 因巷内多铜作响器店。布市巷, 《西湖游览志》卷十三载:“宋时为贸布之所, 东通望仙桥。”故名。扇子巷, 因巷内多制扇作坊。竹竿巷, 相传杭州人用来编篱插花的细竹在此有售, 故称其“竹竿巷”。高银巷, 宋时为珠子市场, 贸易日以万计, 故名高银。皮市巷, 南宋时巷内多硝皮坊。卖鱼桥, 因其地为旧时鱼市所在。

醋坊巷, 顾名思义与醋有关, 醋是中国人最先酿造的, 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直到南北朝, 醋还是属于一种贵重的奢侈品。唐宋时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据《咸淳临安志》记载, 当时临安 (杭州) 有醋库十二, 其中之一在菜市桥东, 谓红亭醋库, 正好在醋坊巷。

场官弄, 旧时有铁场、炭场、船场、铸冶场。弄内有近代文学家郁达夫故居“风雨茅庐”。它坐落在场官弄63号, 是郁达夫自己设计建造的独家独户格局的城市里弄民居。

元宝街, 为今之杭城唯一的石板小巷。元时省府宝藏库在朝天门外, 其旧址疑即在此, 故名。街内有胡庆余堂国药号创始人胡雪岩故居。

此外还有菜市桥、盐桥、米市巷、珠玉巷、柴木巷、马市街、羊市街、混堂弄、松木场、打铁关等等。

历史地名作为一种文化遗存, 和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的血和肉。杭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其街巷地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这些历史沉淀久远的地名, 我们不能随意废止和改动, 而是应该把它们作为城市历史的金字招牌, 科学有效地保存下来。

参考文献

[1]马时雍《杭州的街巷里弄》 (上、下) , 杭州出版社, 2006

[2]谢前明、史玉仙《西湖地名》, 杭州出版社, 2006

[3]叶光庭《西湖史话》, 杭州出版社, 2006

[4]马时雍《杭州的山》、《杭州的水》, 杭州出版社, 2003

[5]吕以春《杭州街巷地名渊源研究》, 《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6]李力《地名文化现象透析》, 《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董玉梅《武汉地名文化纵横谈》, 《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杭州运河文化剪影 篇3

河底挖出一个博物馆

2004年夏,杭州大关桥北附近的运河清淤,在水底挖出一个大水缸,里面藏着满满一缸锈迹斑斑的古铜钱。经过清理,总数近四万枚,清一色都是唐代的开元通宝钱。这是当年运河沉船遗落的宝货,还是人们为了躲避战乱之类而有意埋下后又不及取走的?……这一水缸的古铜钱引发了人们无限的好奇与遐想。

这数万枚开元通宝铜钱,连同其他一些从杭州运河里打捞出的文物,如春秋时的青铜直内戈、宋“宣和六年”铭城砖、宋代陶油灯和铁剪、明清时期的骨制银制铜制发簪、石制和陶制的网坠和砺石等,如今都一一陈列在拱宸桥畔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里,供游人观瞻,琳琅满目,不胜枚举。观众大开眼界之余,惊呼“河底挖出一个博物馆”!

说得没错。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一条文化的长河,闪烁的波光里,映照着多少流金岁月的璀璨印记。而其中杭州段运河的历史与文化,更是可圈可点的厚重与辉煌。

真正意义上的大运河的贯通是在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从洛阳通扬州,同年,又重修邗沟(当时叫山阳渎);时隔三年,修永济渠,从洛阳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610),重开江南运河,从镇江到余杭(今杭州)。这样,以东都洛阳为起点,以北京和杭州为北方和南方的终点的隋唐大运河全线贯通。这条运河史称南北大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到元代,因定都大都(今北京),政治中心北移,遂对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里程缩短了许多,大约是1794公里,奠定了现今京杭大运河的格局。

从公元前486年春秋时铲起邗沟的第一块土,到一千年后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再到十三世纪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中华民族为开凿运河奋斗了近两千年。大运河的波光,折射了这一页页历史。

大运河:杭州的繁荣之河

杭州城的兴起,与大运河的贯通休戚相关。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大运河,就没有杭州的今天。

虽说杭州是中华史前文明的一块热土,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八千年前,就有先人在这一带繁衍生息(萧山跨湖桥文化),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这里已经孕育了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但在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之前,杭州的发展步履并不算快。到了隋代,开皇年间改钱塘郡为杭州,从此“杭州”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直抵杭州城北,又“穿钱塘市而入江”,与钱塘江相通,使杭州与隋朝京城洛阳直接相连,城市地位显著提升,杭州一举成为运河名城。隋朝又营建杭州城垣,当时依凤凰山建造州城,城虽不大,却是杭州历史上最早建城的记载。自此僻处一隅的钱塘,一变而为江干的杭州——水居江海之会,陆介两浙之间。杭州从此成为“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的大郡。杭州的繁荣,自此拉开了帷幕。

杭州成为大都会的基础,到隋代业已具备。唐贞观年间,杭州居民已达十余万户,出现了“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的盛世之景。迨及吴越王朝,经过钱氏数十年的经营,杭州“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参差十万人家”,一派繁华景象。南宋定都杭州,南宋王朝的巩固系于大运河“漕运”一脉。所谓“东南财赋地,江南人文薮”,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杭州与北京有京杭大运河相连接,以致一直保持着江南名城的地位。

水城门·富义仓·拱宸桥

至今杭州市内的一些街道地段,以桥、坝、潮、塘命名的不乏其例,这些都是昔日水道或市区运河的遗迹。虽然自明清以来市区运河大部分已淤塞不通,但还是弥足珍贵地留下了零星遗迹,建于元代的凤山水城门即是一例。藏青色的石砖古朴厚重,颇有沧桑年代感。城门两边都已断头,只剩中间拱形的一段,顶部还是城墙的形状。南面拱门上方刻有“凤山水门”四字。元至正十九年(1359),张士诚在杭城设陆门十座、水门五座。其中,南宋故宫之和宁门为城的南门,取名凤山门。凤山门旁的中河上,设水门,也就是凤山水门。辛亥革命后,杭州的古城门先后拆除,只有凤山水门拆去了大部分城墙,留下了石砌拱形水门。

当年修凿运河,其首要之务是运输漕粮,运河也因之被称为漕河。杭州地处古运河南端起点,又是江南富庶之地,可以想见其时杭州运河之重要。从古籍插图及老照片看,当年运河上帆樯林立,舳舻千里,一派繁忙景象。因运粮之需,河边亦多漕运码头和粮仓。沧桑千年之后,如今运河沿岸的昔日粮仓已寥若晨星,但在今杭州卖鱼桥畔的富义仓,却难得地历经劫尘而保存尚好,被誉为“最后的天下粮仓”。

富义仓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浙江巡抚谭钟麟因当时杭州粮食告急,遂令杭城士绅购粮十万石分别储存于原有的两个粮仓。因原仓库不敷存储,购买霞湾民地十亩,再建仓廒。清光绪十年(1884)七月,历时四年粮仓建成,共耗白银一万一千两,仓房共四排,可储存谷物四五万石。同年冬天,谭钟麟调任陕甘,临行前将仓库命名为富义仓,取“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

当时富义仓内共有五六十间粮仓,还有砻场(去稻壳的碾坊)、碓房(舂米的作坊)、司事者居室等。这里是杭州百姓最主要的粮食供应地,也是江南谷米的集散地,当年的朝廷贡粮也是从这里开始北运。富义仓是杭州现存唯一的一个古粮仓,其仓储功能几经变迁,但作为“天下粮仓”的重要一员,运河文化、漕运文化、仓储文化的实物见证,富义仓依然屹立在运河最南端。

除了漕运,运河也是封建王朝维系政治统治的重要命脉。京杭运河作为联系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富庶地区的重要纽带,国家通过这条运河行使行政权力,派遣官员,发布命令,向边防军队供给补养。历史上,当一个王朝处在相对兴盛的时期,最高统治者——皇帝便往往有巡幸之举。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多次南巡,都不是纯粹的游玩,而主要是借助运河的方便交通巡视地方,为巩固政权寻找有效办法。如今被视为运河南端标志的“运河第一桥”拱宸桥,其名之由来传说即与乾隆帝南巡有关。

拱宸桥位于大关桥之北,桥长98米,高16米,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是杭州城内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

拱宸桥横跨大运河,一向被目为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是杭州城区最大的一座石拱桥,同时也是拱宸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从西到东,由南往北,历史上开凿了无数条运河,其工程之浩繁、技术之高超,在世界运河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经历代疏凿延续至今的京杭大运河,则是历时最久、线路最长、功效最大且至今生命力旺盛的一条运河。

杭州导游词 篇4

我们首先爬到了一个小房子前,看到了人造的小佛祖山,然后,我们就走到了一个宋城小街,我们看到有很多人,他们好像在看一些有趣的东西,我们也就去看了。我发现那些表演的人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但是,他们一点表情也没有。然后,我们又来到“聊斋惊魂”鬼屋,我们先排队进去,我们推开窗帘发现里面黑呼呼的,妈妈就被吓跑了,接着,我也跟着吓跑了。六哥出来以后跟我说:其实,那个鬼屋一点也不恐怖,只是声音有一点恐怖而已。

宋城的怪街也很有意思,有隐身小屋、魅影空间、横屋、倒屋、斜屋,还有迷宫。接着我们又来到“佛窟探秘”,我一进去就不敢迈步了,因为太黑了,妈妈就带着我一起走,等到我们走出来就到吃中午饭的时间了,因为宋城不怎么好玩,所以六哥爸爸就带着我们来到农坞茶村。

杭州导游词 篇5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江南水乡城市——无锡!

小徐今天带大家走的是一条比较特殊的水上线路——古运河!希望大家注意安全,千万不要落入水中,否则,我们中午就多了一道菜——“落汤鸡”哦。

无锡古运河隶属于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其由无锡西北面五牧流入,穿城而过,至望亭流出无锡境,全长40.8公里。由于古代水运为主要运输方式,这里舟楫如梭,故而被称为“黄金水道”,它也是无锡最主要的一条河道。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把京杭大运河来介绍一下了:中国有四条龙,长江、黄河、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前两者是大自然赋予的,后两者是人工创造的奇迹。京杭大运河是全世界人工运河中最长的,其全长1794公里,北起北京通县,南至杭州,穿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其中,据说开挖得最早的一段就是泊渎河,是32前吴泰伯带领当地人开挖的。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了伐齐又开挖了邗沟,1400年前,隋炀帝开凿了江南运河,公元1292年,元世祖完成了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至此,其成为了我国古代运输的一条生命线。

而无锡段运河是至今为止保留最完好的一段。现今南禅寺一带近1公里的水弄堂曾让许多艺术家和考古学家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因为其他地方的古运河基本已经没有水上的历史景物了,唯独这里还保留了小桥、流水、人家和许多历史古迹!

好了,现在我们的船来到了一片宽阔的水面,这里三河交汇,原本就是一个湖,叫做“芙蓉湖”,又叫“无锡湖”,古代此湖有15300顷,也就是现在太湖的三分之一左右,处在无锡、江阴、武进三县境。后随着人类的围垦和自然的淤塞,此湖面积越来越小,到清末就只是一个小湖了,但这里还是留下了许多古迹,包括前面的黄埠墩和蓉湖庄。

水面上高高架着一座大桥,叫做“吴桥”,这里原来没有大桥,明清时期这里是水上运输中心,旁边就是渡口,因众人争渡,经常有人落水,于是有位富商,叫吴梓敬的,出了27000两白银,仿上海的外白渡桥而建造了一座铜铁大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此桥命名“吴桥”。吴梓敬,安徽人,清同治、宣统年间在无锡、上海都开有丝厂,所以他每年都要来无锡,后病逝于上海,但是他对无锡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此桥一直到1965年改建时,才拆除了铁梁,称“解放桥”,但1982年又恢复了原名,现桥是1993年改建的,还获得了建设部是“鲁班奖”。其实这附近除了吴桥,还有三里桥和莲蓉桥,名字有三个,桥却有四个哦!因为三里桥有两座啊!

大家旁边的这个四面环水的孤岛,便是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黄歇治理芙蓉湖时留下的遗址———黄埠墩。无锡人把古运河比做一条龙,这里就是龙头,据说它原来还会随着水涨而抬高、水落而降低呢!其又名小金山,面积仅220平方米,但历史上却有两位皇帝、三个宰相、一个青天来过此地。战国时期春申君封于江东,在在此治理芙蓉湖,兴修水利,而黄埠墩也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另一位是无锡宰相李绅,著名的《悯农》时就是他创作的,诗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至今都为众人吟赞。

还有一位就是南宋的丞相文天祥,当年他被派去元军营中谈判,被主和派出卖,遭元军拘留,押送文天祥回大都时路经无锡,就把他关押在此墩之上,两岸的老百姓跪泪哭送,文天祥也作了《过无锡》诗一首;一位青天就是明代的海瑞,他在黄埠墩上还写下了“玩山临水第一楼”的.匾额。两位皇帝就是六下江南的康熙和乾隆了。乾隆还在颐和园的南湖中仿造了一个“凤凰墩”,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了,他还写下了“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的诗句。因为它的神奇,所以无锡人把它认为是无锡的“天关”所在。

这里就是著名的三里桥米市,叫三里桥,其实有两座桥,一座在吴桥下面的新三里桥,一座是左手边的老三里桥,所以三名四桥。据说从老三里桥到老北门正好三里故名之。无锡为鱼米之乡,水运便捷,与湖南长沙、安徽芜湖、江西九江并称“中国四大米市”,而无锡居其首。原先无锡米市分八段,三里桥米市是当中最热闹最繁忙的,但是现在已经逐步被新村所代替了,当年众多的粮船,热闹的粮行也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三里桥米市却是无锡历史上不可抹灭的一笔。当年这旁边还有幢漂亮的“芙蓉楼”,它不但是品茶和吃早点的场所,也是粮行、客商们谈生意的地方,可以说是当年的“粮食交易中心”。

前面这座高大的桥下面有个大岛,无锡人叫“江尖渚”,古运河到这里就分为两流:一流向东,一流向南,与梁溪河交汇。梁溪也是无锡的别称,因东汉名士梁鸿与其妻孟光曾隐居在无锡铁山而得名。这江尖渚上原堆放了许多坛坛罐罐和大缸,堆得又高又尖,故名“缸尖”,无锡话“江”和“缸”同音。这里的陶器铺特多,而进入江尖要么摆渡,要么穿街过巷,故而有“江尖渚上团团转”的说法。古代每逢七月三十,这里的人们就会在水中放上塔灯,以纪念元末起义领袖之一吴王张士诚。但现在已经没有这个习俗了,岛上也改建成一个免费的公园了。

过江尖渚不远就到了无锡的西门了。运河上的这座桥叫“人民桥”。一听就很有革命性,但据说这是无锡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桥。桥下原有条古街,前面是街道,后面是河道,街面上都用遮阳挡雨的凉棚连接着,故名“棚下街”。这里原本是无锡的粮仓所在哦,不过现在已经是漂亮的五爱家园小区了。

不远处还有条街,叫“日晖巷”,其实原来叫“石灰巷”,因巷内都堆放着石灰而名,但名字不雅,才用谐音改做“日晖巷”。这里原先也是店铺林立,非常热闹的。

前面又出现了一个小岛,叫“西水墩”。这里是无锡的“地轴”,和“天关”黄埠墩相互呼应。原先是明代五部尚书秦金的别墅所在,所以又叫“太保墩”。后来明代无锡知县刘五纬为民办好事、洗冤案、兴水利,并且为了治理水患而倾家荡产,却遭受不白之冤,无锡人为了感谢他,而在此建庙祭祀,封他为“西水仙”,所以叫“西水墩”。现在已经改造成江心公园和展览馆了。上面还有个戏台,分内外两面,外面演戏是给渔民老百姓看的,里面是演给“水仙老爷”看的。

此墩旁有一廊桥与一边的茂新面粉厂相连。所以我们无锡早就有廊桥了。旁边的茂新面粉厂是民族工商业先驱荣德生等人于1900年创办的,原名叫“保兴面粉厂”。这里生产的兵船牌面粉曾享誉全国。我祖父也曾是这个厂的工人。这里是中华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的一个缩影。虽然这里已经停产,但是已经建成了我市的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记载了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非常值得一看。

杭州丝绸导游词 篇6

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素来在汉族传统丝织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下面是杭州丝绸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杭州丝绸导游词

现在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浙江省十强企业之一的喜得宝集团公司,它的前身是杭州丝绸印染厂,他是一家有七十七年历史的国营丝绸工厂。喜得宝,顾名思义,就是我要带大家欢欢喜喜去获得自己钟情的宝贝。这家国营老厂历年来得到了各届国家领导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都亲临视察参观过工厂。就连国际服装大师皮尔•卡丹也爱上了杭州的丝绸,并和喜得宝集团公司签定了一系列制作服装的合约,那么我们现在也去参观视察一下啦!尤其是工厂安排的服装美女秀,更可能明亮我们的眼球。我们杭州的美女穿着丝绸服装,迈着轻盈的台步,即展现了丝绸服装的飘逸亮丽,也展示了她们婀娜的身材。喜得宝时装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表演队,还培养出国际名模呢。陈娟红,听说没有?她是一位屡获国际大奖的名模,她现在在杭州还开设了一家专门培训模特的专业学校。所以等一下的参观过程一定会让你赏心悦目的。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还是出美女的地方,为什么?其实是和我们江南的特有天气环境有关。一年365天,有三分之一的天气是阴阴水水雾雾,女孩子的皮肤因此滋润光洁,皮肤吸收了大量的水份,更加具有弹性。所以显得特别年轻;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下雨;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强烈的阳光,冬天冷到零下五度,夏天会热到40度以上。

说得好听,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说得不好听,就是夏天热死,冬天冷死。而且我们这边的冷还是湿冷,空气里含有大量的水份,水份虽然滋润了女孩子脸上的皮肤,但是却有80%以上的老年人因为这样的气候而得了一种病,大家猜是什么病?关节炎,对了。关节炎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你睡觉的时候,全身放松,毛孔顿开,空气中的水份进入了皮肤而聚集在身体的关节部位,每逢阴雨天气就会让人感到关节部位,酸痛难受,行动不便。严重的还会引起各种迸发症。以前穷的时候,我们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对付关节炎,今天就不同了,现在我们会选择轻盈秀气,篷松柔软的蚕丝被来作为床上用品。以前那种棉花被,新盖的时候是三斤,过半个月以后会变成四斤重,谁知道多出来的一斤是什么吗?水份!对了,我们江南地区潮湿天气多。以前只要一出太阳家家户户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晒被子,但是现在使用了蚕丝被以后就再也不用那么麻烦了。其实被子呢,你们在座的每一位朋友家里都有的,人盖后感觉闷热不透气,时间长了被芯还很容易发霉,长蛀虫、长螨虫。

我们杭州历来被称之为“丝绸之府,茶叶之乡”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从杭州开始的,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之所以在杭州,就是方便把我们杭州的丝绸、茶叶、美女从水路运到北京供皇帝享受。早在二千五百年前,我们这里叫做越国,曾和吴国打了一仗,越王勾*“卧薪尝胆”的故事有没有听说过?当年的吴王看中了我们越国大片肥沃的土地,这些土地最初都是随着地壳运动从海底涌出来的,因此土壤中含大量的有机矿物质和有机微生物体,我们在这些土地上种的桑树,叶片肥美硕大,蚕宝宝吃了这些肥厚的桑叶,所结的茧最长可抽1500米的丝,成语“沧海桑田”也就是这样来的,因此被国际上公认为绿色的“纤维皇帝”。更奇特的我们这边的桑叶还培育出了个大、色白的“双宫茧”,大家有没有听过“双宫茧”呢?就好像鸡蛋打开会有双黄蛋一样。

“双宫茧”里面同时有两个蚕蛹,非常神奇。等一下去丝绸厂的时候各位都有机会亲眼目睹“抽丝剥茧”的详细过程。当年越王勾*被打败了,只能做了吴王的俘虏,并且还把越国的美女西施献给了吴王,大家知道吴王叫什么名字吗?西施很漂亮,但是嫁的老公很差劲,所以她的老公就叫“夫差”,各位一下子就记住了吴王的名字了,是吗?越王勾*从吴国释放回来以后,卧薪尝胆,十年里励精图治、发奋治理国家,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所以成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是这样来的。当年的越王勾*鼓励老百姓要多生小孩,一旦生了一个男孩,国家奖励一头猪;一旦生了女孩,国家奖励一头牛。古时候的一头牛,相当于家里的一个壮劳力,从奖励上看,反而重女轻男,其实越王勾*自有打算,因此女孩还会生小孩,那么国家就有充足的人口去当兵,兵强马壮了,自然会国富民强。得到国家奖励的老百姓都很高兴啊,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门前种一棵榉树,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可以中举做官;生了女儿的人家,会在后门种一棵樟树,还用粮食酿酒以示庆贺。喝不掉的酒暂时埋到地底下,等到女儿出嫁的时候,取出来在婚庆的喜宴上喝,后来慢慢形成了一种习俗。绍兴酒“女儿红”就是这么来的。

嫁女儿的时候,媒婆是根据主人家屋后香樟树的粗细来判别女孩儿的年龄:如果是大拇指粗的香樟树,是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如果是像腰一样粗的香樟树,那已经是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太婆了。香樟树要不粗不细,刚好和碗口一样大小,那才是一个亭亭玉立的黄花少女。等到相亲的时候,男女双方家长会交换“八字”,看是否相合。女方的家长还会去男家看一看家境如何,如果屋子后面有几亩桑田,就知道女儿嫁过去日子一定会过得很殷实,古语说“天下之利莫过于桑”,到今天都是这样。

老百姓一个双宫茧可以卖6分钱,收入比种稻米更强,大家都抢着去种桑养蚕,所以现在都已经提高了大米的体重为鼓励老百姓种稻米,蚕茧的价格也马上要提高。女孩子出嫁的以前,做父亲的会把香樟树砍掉,加工成樟木箱作为嫁妆一起嫁到夫家去。夫有钱人家要在樟木箱里放八条蚕丝被,称之为“八八大发”,或者是六条,称之为“六六大顺”;少一点的也要放四条,称之为“事事如意”,再少也要放二条,称之为“好事成双”。以前的嫁妆都是用扁担挑的。当第一挑进了夫家门,最后一挑还留在娘家,这样出嫁的女儿,好有面子,嫁到老人家说话的声音也会特别响。八条蚕丝被,大家想会太多了吧?其实两条是新娘拿去孝敬公婆的,两条是新婚夫妻自己用的,两条是送给小姑子做见面礼的,另外两条是给未出生的宝宝准备的。一条盖,一条垫,自己就跟蚕宝宝一样躺在中间享受。直到现在,我们这边嫁女儿的习俗都仍然必须陪嫁蚕丝被,同时还要配上一光滑舒适的蚕丝被套,蚕丝被套柔软耐用,可用几十年,象征了父母对女儿一辈子的呵护。

曾经有过样的故事:因为嫁家家境差,嫁过去的女儿没有那么多的蚕丝被而受到小姑子的白眼相待。以前有这样的习俗,嫁过去的新娘,要下厨去制作一种糕饼给夫家所有的亲戚吃,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因为陪嫁的蚕丝被不够多,小姑子就在嫂子没留意的时候,往面粉里面恶狠狠加了两把盐,结果却没想到,做出来的糕饼酥酥咸咸脆脆,口感特别好,夫家所有的亲戚一致称赞新娘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媳妇。其实只有新娘自己知道,是小姑在害她,但她非常聪明,跟亲戚们解释说:“是小姑心灵手巧,帮我在面粉里面加了佐料,所以我制作的糕饼才口感特佳”。小姑听了非常惭愧,觉得应该善待嫂子,从此姑嫂两人成了好朋友。江南有名的小吃“姑嫂饼”也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今天,我们这边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丝绸集散中心,当年邓小平南巡的时候,就在桑田集中的杭嘉湖平原题写了八个字“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杭嘉湖湖就是杭州、嘉兴、湖州三地交界处的一片平原,也就是我们这里每天都可以出产一万匹的丝绸。我们这里生产的蚕丝被、服装可以让天下所有的老百姓都免受寒冷之苦。

人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有好的享受才会有好的睡眠,在提高了生活品质的今天,神奇的蚕丝被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睡眠。蚕丝里面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其中有一种非常神奇的成分,目前连科学家都没有找到它的原因。因此它会定一个人的大脑神经,使你很快进入睡眠状态,让你拥有一个美好的睡眠环境,因此暂时把它命名为“睡眠因子”。这种睡眠因子连蚕屎里面都有,我们把它制成枕头,叫“蚕砂枕”,用来枕在人们头后面的大动脉上,起到安神降压的作用,确实非常的奇特吧!我的父母非常节约,就连当天晚上吃剩的菜汤都舍不得倒掉,把钱存着说是要留给我们做儿女的,其实钱财留给子女,花完了什么都没有。所以留给子女的,应该是教会他们生活的能力而不是金钱。因此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我就买了一线蚕丝被给父母亲,希望他们能有一个更好的睡眠环境,父母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儿女们最大的幸福。广告词上说“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儿女的生日,又有几个儿女知道父母的生日呢?”我去年的礼物让我的父母温暖了整整一个冬天,真是盖在身上暖在心头。

大家跟我浏览了杭州的湖光山色,了解了杭州的历史文化,现在再跟我选购一下自己喜欢的丝绸产品。丝绸产品以前都是皇帝或有钱人才用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大为提高,就应该学会善待自己,也应该好好享受一下以前皇帝的待遇,去买一张冬暖夏凉、通风透气的蚕丝被。一张三斤重的蚕丝***元,四斤重的蚕丝被***元,五斤重的***元,因为我们去的地方是国营工厂,产品质量绝对保证,没有折扣可讲,国家工厂不会把价钱定的高高的,让我们去做无谓的讨价还价。工厂的东西好、价钱便宜,他们还会帮我们打包或代办邮寄托运,各种规格应有尽有,只是选购的人非常的多,等一下大家要跟紧工作人员不要走散。好了,工厂到了,大家跟着我下车~

篇二:杭州丝绸导游词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具有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丝绸一向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纤维皇后。50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就用自然界的一种昆虫——蚕,喂给其桑叶,蚕结成茧、茧缫成丝、丝织成绸、绸制成华丽的服饰。为全球人类丰富物质生活和增添美的享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世界探险家和商人之手,美丽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亚欧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就称中国是赛里斯,并称赛里斯就是天堂。

丝绸不仅受到中国百姓的喜爱,同时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公元前330年前后,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旅游世界回国,带回了大量的珍宝,他说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中国的丝绸。这些中国丝绸光彩夺目、手感柔软、质地轻盈,使其原来用的麻织品黯然失色,把西方许多国家的国王和贵族都深深的吸引住了。因此,许多西方国家开始派人通过丝绸之路纷纷来到中国议购这种珍宝般的丝绸。

19世纪初,拿破仑把中国丝绸作为高贵的礼物送给心爱的约瑟芬。据说他命令为他制造盔甲的工匠,把中国的丝绸做成一块方围巾,挂在胸口。并带着一副他穿着盔甲的肖像图画送给了可爱的约瑟芬。这副丝绸围巾的图画被约瑟芬视为珍宝,一日一亲,并亲自珍藏。现在也已经成为了宝贵的历史文物。

《西线无战争》这一本著作中记述了欧洲一次长期处于进退僵持阶段的战争。打仗的欧洲士兵既不能洗澡,又不能经常换衣服。所以身上开始长虱子,浑身奇氧,打仗也力不从心。后来欧洲士兵穿上了蚕丝的衬衣,不仅身上不长虱子,不需要瘙痒,还大大提高了战斗力。这么多的事例也就充分说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西方人民已经十分热爱中国的丝绸了。

那世界各国人民之所以这么喜欢中国的丝绸,到底因为什么原因呢??

第一、健康。蚕丝具有穿着舒适和维护身体健康的内在质量。穿着丝绸服装不仅能维护身体健康,而且在人体散热与外界空气差异悬殊时,能起到相互调节的作用,如闷热出汗时,能吸汗、散汗,使身体感到舒适。我国人民在制造舒服这个词语的时候,就是由穿着丝绸服装感到舒适而得来的,所以舒服最初的意思应该理解为舒适肌肤。

拒历史记载,三国时的著名人物诸葛亮曾经用蚕丝锦缎医治苗族妇女的皮肤病。现今许多的医院临床证明,穿着蚕丝内衣,对治疗儿童痱子、老人全身皮肤瘙痒等病症的有效治疗率高达95.5%。所以这么多事实足以证明,蚕丝对人体确实有保健和医疗功能,为医学界开拓了一条非药物治疗人体皮肤病的新途径。

第二、美观。蚕丝具有珠光宝气的漂亮光泽,当外界光线照在蚕丝上,随着光波的长短不同,有的从表面反射,有的从内层反射,有的与更深层的反射光线相互干扰。使丝绸的光泽不呈现极光,而呈现美丽、优雅、珠光宝气的漂亮光泽,穿着起来非常的高贵典雅。

第三、质量上乘。蚕丝性能是各种纺织纤维共性品的佼佼者。根据实践证明,从蚕丝与棉毛、麻、涤纶丝等丝织品的断裂强度、相对湿强度、弹性恢复率、耐热性、回潮率、耐霉、耐虫蛀等性能相比较,蚕丝处于领先地位。所以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蚕丝被是很多老百姓争相购买的实用商品。由于蚕丝被轻便、保暖性好、容易存放、冬暖夏凉、四季皆宜。所以特别适合老年人和儿童使用,也是国家天然无公害绿色产品。

篇三:杭州丝绸导游词

服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表现,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标志。而丝绸则是中国纺织历史的骄傲,是我国服装历史上一颗明珠。

中国人在公元前3世纪时已经学会家庭养蚕,手工抽丝。中国的养蚕、缫丝的历史要上溯到七千年前的炎黄时代:炎帝神农氏教民植桑,黄帝元妃嫘祖教民织绸。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就有使用茧丝纤维的例证。

丝绸服装一直是高贵,典雅的代表。

在日本,丝绸和服是最高贵的服装;

在西方,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归来向教堂敬献的圣物以丝绸来包裹;

里根总统访华期间,第一夫人南希身穿中国旗袍出席答谢酒宴。

丝绸服装不仅质地高贵,并且还是友谊的代表。

汉代古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褰向异国国王奉上的礼物是丝绸。神奇的丝绸惊动了世界,从此之后,丝绸产品沿河西走廊经敦煌、过玉门、翻天山、越葱岭源源流向到西方,人们把这条中西方文化、经济、贸易的交流通道赞誉为“丝绸之路”。

在当时的西方丝绸与黄金等价,被誉为“纤维皇后”。甚至古代西域一些国家就把中国称为“赛尔丝”(seres,即:丝国)。

如今,丝绸服装已经成为人类高雅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绿色革命的倡导下,身穿对皮肤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纤维织成的丝绸服装,是消费成熟的表现,是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表现。随着高科技手段进入丝绸生产领域,古老的丝绸服装焕发出更加炫丽的光彩。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 篇7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国内许多大城市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决策写入政府报告。上海、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 势头强劲, 逐渐成为这些城市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杭州作为省会城市, 有8千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仅环境优美, 而且民营经济发达, 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消费潜力。杭州在《杭州十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05-2010年) 》中提出“创意产业”要成为“杭州文化的支柱产业”。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700亿元, 达到702亿元, 增长16.2% (按可比价计算, 下同) , 高于全市GDP增速4.2个百分点, 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9个百分点。2012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 达1060.70亿元, 增长15.6%, 占全市增加值比重的13.59%, 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2012年, 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限额以上企事业单位资产总计达4622.07亿元, 增长15.0%;从业人员达53.19万人, 增长5.9%。其中核心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收入1668.47亿元, 增长21.0%, 占文化创意产业限额以上企业全部收入的82.3%, 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企业分别实现收入647.79亿元和445.09亿元, 分别增长37.4%和15.1%;文创产业外围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收入359.04亿元, 增长11.7%。

本文结合杭州、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武汉、长沙、重庆、天津、成都十大城市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数据, 核算并比较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四大竞争力因子。

一、竞争力因子测算

(一) 基础 (实力) 因子X1

实力竞争力用来评价一个地区生产与提供文化创意产品的能力。选择地区国内生产总值X11、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X12、已建或在建产业园区数量X13、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投资完成额X14等指标来进行衡量。X11、X12、X13能反映出该地区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X14能反映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

(1) 根据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邵培仁杨丽萍2011年研究数据。

运用SPSS分析工具, 上述四个变量可以分成两个公因子, 第一公因子主要由X11、X12、X13决定, 第二公因子主要由X14决定。第一公因子可以称作水平因子, 第二公因子称作基础因子。

由此计算得到

(二) 收获 (收益) 因子X2

收益竞争力用来评价一个地区在文化创意产品经营中, 所获得的利益。选择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21、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X22、图书、报纸和期刊印数X23等指标来衡量。X21能反映出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贡献;X22能反映出艺术表演的收入水平;X23能反映出出版业的产出和收益情况。

根据统计软件分析, X21、X22、X23同属于收益公因子, 各变量与收益公因子的关系是:

收益公因子=0.466X21-0.790X22+0.892X23

由此计算得到各地区收益公因子为:

(三) 结构因子X3

结构竞争力能体现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水平和阶段。选取核心层增加值占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X31、企业R&D经费指出率X32、专利授权量X33。X31能反映出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是否合理;X32和X33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

运用SPSS分析工具, 上述X31、X32、X33三个变量可以抽取两个公因子, 第一公因子主要由X32、X33决定, 第二公因子主要由X31决定。第一公因子可以称作技术结构因子F31, 第二公因子称作创新结构因子F32。

技术结构因子F31=-0.059X31+0.902X32+0.939X33

创新结构因子F32=0.991X31-0.252X32+0.100X33

由此计算得到

(四) 环境因子X4

环境竞争力是指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扶持、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力度, 以及居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程度。选取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41、政府专项资金投入X42、文化事业单位数X43、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占人均总消费支出比重X44、因特网注册用户和宽带业务用户X45等5个变量。

运用SPSS分析工具, 上述X41、X42、X43、X44、X45五个变量可以抽取两个公因子, 第一公因子主要由X42、X43、X44决定, 第二公因子主要由X41、X45决定。第一公因子可以称作直接环境因子F41, 第二公因子称作间接环境因子F42。

直接环境因子F41=0.032X41+0.923X42+0.875X43-0.177X44+0.673X45

间接因子F42=0.862X41-0.093X42-0.255X43+0.948X44+0.431X45

由此计算得到

(五)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因子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由以上四大因子决定, 因此, 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CCIC测度模型如下:

计算可得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如下表:

二、结果分析

从上述测算结果来看, 基础实力方面, 天津、上海和北京比较强, 杭州比较弱。这主要由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晚, 目前已建或在建产业园区数量相对其他城市比较少。此外, 文化体育娱乐业方面的投资也在逐步增加, 这方面的固定投资完成额目前处于低水平。

收益方面, 广州位居第一, 杭州位居第二, 武汉第三。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对杭州经济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是杭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 杭州出版物的水平和艺术表演水平也比较高,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杭州人们对创意产品的消费也日益热衷, 需求层次进一步提高。

技术结构方面, 上海第一, 深圳第二, 北京第三, 杭州位居第四。

创新结构方面, 成都第一, 杭州第二, 长沙第三。

从整体结构来看, 成都第一, 上海第二, 深圳第三, 杭州第五。这说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在10大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上, 创意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合理, 特别是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能力比较强。

直接环境方面, 重庆第一, 北京第二, 深圳第三, 杭州第六。

间接环境方面, 广州第一, 北京第二, 上海第三, 杭州第五。

从整体环境来看, 北京第一, 广州第二, 上海第三, 杭州位居第七。这说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宏观发展环境在全国居中等偏下水平, 还有待改善。政府专项资金投入额度有待增加, 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改造和发展, 要采取措施引导居民进一步扩大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政府在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渠道上要加大管理力度。

三、政策与建议

(一) 优化产业园区建设

就目前来看,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个数、已建和在建面积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讲, 都是比较少的。杭州市政府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 在保留原有城区工业老房子的基础上, 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创意产业园区, 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此外, 政府还要加强产业园区质的提高, 规划整合现有园区散、小、杂的局面, 把同类创意企业安排在一个园区内, 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促成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

(二) 增加文化体育娱乐方面的投资

政府应增加或引导私营企业增加文化体育娱乐业方面的投资建设, 为全市消费者提供优良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服务。杭州现有公共图书馆10个, 文化馆10个, 文化站94个, 各类博物馆54个, 还有许多纪念馆。杭州艺术表演团体演出也日益转型, 通过艺术下乡和进社区服务, 受惠更多民众。杭州还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 如宋城千古情、杭州乐园、杭州烂苹果乐园、杭州科技馆、水底世界等。

(三)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创新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创新创意容易被仿造, 因此, 政府要加大对创新创意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不仅要惩罚鲜明, 同时要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提供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降低交易成本。只有自己的创新和创意受到保护, 才能进一步激发创意者的积极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四) 促进文化创意产品消费渠道通畅

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及宽带等是消费者消费创意产品的渠道。阿里巴巴网络交易平台在商家和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2年11月11日支付宝成交金额达191亿元, 已经成了消费者主要购物渠道。为此, 政府部门应打击垄断, 引导相关网络商, 降低入网门槛, 减少网络使用费用, 以方便更多民众。

参考文献

[1]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2010)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3]翁旭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 2011 (3)

[4]翁旭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济, 2011 (2)

丁云川:精心守望杭州古都文化 篇8

杭州民间有个颇有名声的文物收藏者和捐赠者,名叫丁云川。他热心寻觅历史遗存的古迹、碑刻、古籍和字画,常在街坊、地摊、店铺和山水之间踯躅,一旦觅得,即倾囊买下。

不过让许多人不解的是,这位热心寻觅古物者,他所以寻觅古物并不为自己趋利,而是为了回赠社会。

丁云川第一次向社会捐赠文物收藏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家里收藏着一块清代的“辟火碑”,石碑长33.5厘米,宽24厘米。碑上刻有辟火图和文字:“真武辟火图,能返风灭火,屡著灵验……火灾宜悬此图镇之”。原来古时杭州在鼓楼、水星阁、众安桥边的关帝庙前,分别立有三块辟火碑,其中两块辟火碑在“大跃进”和“文革”年代被毁,而丁云川收藏的这块辟火碑,是从当年庆春路拓宽拆除关帝庙墙时觅到的,它是一块历史孤碑。有位台商闻讯后捷足登门,愿意出资收购,丁云川婉拒出售,说这块辟火碑是杭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保存在杭州。为此,丁云川决定向社会无偿捐赠,将古碑送交杭州碑林文物保护所收藏保管。经专家鉴定,此古碑为国内唯一的辟火图碑。

丁云川捐赠行动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他于30多年前在古旧书店购得的《敷文书院志略》,想不到21世纪初为杭州重建万松书院(即敷文书院)立了大功。因为这是全面记载这座古代书院的志书,书里附有当时书院规模的全景图与书院的环境和建筑,其馆楼亭阁方位坐标也一目了然,这对于当今复建和还原万松书院本来面貌,提供了充分的依据。鉴于此书对恢复杭州名胜有价值,丁云川将《敷文书院志略》及清代《敷文书院课卷》一起向万松书院建设单位——杭州市园文局作了无偿捐赠。

2005年杭州市筹建西湖博物馆,筹建部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有关西湖的历史文化以及文物收藏。此时丁云川又毫不犹豫地将家藏的有关西湖的书籍、字画、碑拓、楹联、古塔砖等文物无偿捐赠给杭州西湖博物馆。捐了这些文物,丁云川如释重负地轻轻地吁了一口气,他觉得收藏的这些文物有了最佳的归宿。

寻觅古迹

名人古墓是古都杭州历史文化深沉的积聚之处,这是丁云川关注和守望的文物“圣地”。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伟大科学家沈括撰写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全面总结了我国宋代以前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医药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教授李约瑟博士,称赞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沈括出生在杭州松木场,晚年居住余杭区安溪乡下溪村太平山。太平山下有条名为“梦溪”的溪流,于是沈括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梦溪笔谈》,他在生前也希望百年之后归宿于太平山。

2002年清明前夕,丁云川冒雨来到余杭区安溪乡。经四处打听终于颇费周折地在太平山崎岖的山岙里找到了荒草丛中的沈括墓。墓地已湮没在一片茂盛的茶园里,丁云川拨开荒草,看到了墓碑和石人等文物遗迹,他当即拍下了照片。回家后丁云川投书杭州日报,反映宋朝杭州的大科学家沈括墓葬荒芜的“凄凉”景象。杭州市政府据此作出决定,由市园文局和余杭区政府共同负责修缮沈括墓,并下文将沈括墓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西湖边和四周群山上有许多古代名人墓、辛亥革命的烈士墓、民国时期文人墓,如魏源、林启、苏曼殊、惠兴、徐自华和林寒碧、徐蕴华夫妇等等。丁云川认真收集有关历史资料,同时上山寻寻觅觅,一座座对号入座,他将勘查结果向政府作了报告,杭州市政府十分重视丁云川的报告,他所提出的建议大多有了落实。

不久前丁云川在龙井发现一块湮没的古碑,碑文见证了龙井的茶文化史,他当即将这一发现报告了有关部门。

难忘教诲

丁云川热爱文物来源于家庭熏陶和教诲。有一次,丁云川父亲带着他来到杭州佑圣观路梅花碑,看见路边一块石碑,丁老先生用手绢轻轻拭去古石碑上的尘埃对儿子说:“这石碑上的梅石图是明朝著名画家蓝瑛和孙合作的名画,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览,特地到杭州来观赏这块梅石碑,你看,碑上还有乾隆的题诗呢!”丁父渊博的文史知识和对文物的热爱,无疑对少年丁云川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他日后挚爱杭州的历史文化、守望古都的文化和遗产奠定了基础。

1958年,时年16岁的丁云川就读于杭州一中,那年夏天他在杭州市的半山脚下参加支农劳动,无意间从烂泥田里捡到两件骨制器物。学农回来,丁云川就跑到浙江省博物馆请教专业人员,请教此骨器为何物?省博物馆人员指点他去请教我国著名文史学家、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于是丁云川又不知疲倦地赶到蒋庄,年逾古稀的马一浮先生仔细鉴赏骨器后,告诉小丁这是杭州先民骨制品遗物:一件是骨制刮削器,另一件是骨制装饰品。马一浮先生还对丁云川热爱文物的精神给予赞扬。马一浮先生这次对丁云川的指导,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一生。从此,丁云川义无反顾地决心成为民间寻觅、发现、守望、保护文物遗产的有心人。

1987年4月,中央文史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启功先生来到杭州,抽时间接见了丁云川。当他们推心置腹地谈到文物保护和收藏问题时,启功先生说:“文物这东西,一件就是一件,是无价的。”又说,“你搞文物收藏,不要为收藏而收藏,应该为社会而收藏,一旦藏品为社会所用,那就真正起到收藏的作用了。”启功先生这番话,震撼了丁云川的心灵,他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将启功先生的这番话作为自己收藏文物的人生坐标,用实际行动去兑现启功先生关于文物收藏的至理名言。

Guardian of Hangzhou’s Ancient Culture

By Ge Xuguo

Ding Yunchuan enjoys a moderate reputation among local collectors and donators of cultural treasures in Hangzhou. An enthusiastic collector, he is frequently seen hunting cultural relics through the old downtown, antique shops and hills in suburbs. When he spots something valuable and affordable in an antique shop or market, he will not hesitate to buy it. However, Ding does not buy valuable things for his own collection. He donates them to his hometown Hangzhou.

His first donation occurred in the early 1990s when he gave away a stone monu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to the government. The 33.5-cm-long, 24-cm-wide stone stele is actually a talisman carved with a painting and an inscription, believed to hold a magic power to keep fire disasters away.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city had three such talismans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at the Drum Tower, the Water-Star House and the Temple of Lord Guan. Two of them were destroyed respectively in the Great Leap-Forward years in the late 1950s and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The one Ding Yunchuan rescued was for the Temple of Lord Guan. When the temple was being dismantled as a nearby street was undergoing an expansion project, the stone stele was found in a wall of the temple. Learning that Ding had acquired the valuable antique, a businessman from Taiwan offered to buy it. Ding turned down the proposal, saying that the talisman should stay with the city because it was part of the city’s history. Ding donated the ancient stone monument to a city-sponsored establishment specialized in protecting local ancient stone steles. Experts evaluating the monument confirmed that it is the only one of its kind in the country.

Among Ding’s large collection of antiques were a few ancient books about the Academy of Ten-Thousand-Pines, an academy in Hangzhou,which he had purchased at a second-hand bookstore more than 30 years ago. A few years ago, the local government wanted to rebuild the academy. The books Ding acquired played a pivotal role, for one of the books had a detailed map marking all the buildings on the campus and all the architectural drawings of these buildings. Ding later donated the books to the city’s administration of parks and cultural relics.

In 2005, Hangzhou wanted to build a West Lake museum and asked local residents to offer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ir private possessions and collections so that the preparatory office could know more about the city’s past. Ding Yunchuan donated books, paintings and inscriptions, stele rubbings, couplets and ancient pagoda bricks to the museum. Ding heaved a sight of relief because, he believed, the museum was the best home for these precious relics.

Over centuries, numerous celebrities were buried around Hangzhou, the once capital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With the palaces and many representative buildings of the dynasty and later centuries nearly all gone, the graves are the only remnants of the past glories and memories. That is probably why many people like Ding believe these tombs are where the city’s history was buried. Ding is one of the guardians who have searched for and taken care of these tomb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mbs he has rediscovered is one of Shen Kuo, a great scientis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who authored Dream Stream Essays on many scientific subjects, presumably the greatest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ancient China. Shen was born in Hangzhou and later retired to Anxi Township, Yuhang District. The scientist mentioned in his essays that he wished to be buried at the Peace Hill in Anxi. Before the Qingming Festival in 2002, Ding Yunchuan went to the town in search of the tomb. It was raining. He asked around and finally in a valley he found the tomb in a tea garden. The tomb was in miserable repair and covered by messy weeds. Ding took photographs and later reported his investigation results to the city government. The tomb was immediately put under the city-level protection and it has now been repaired.

With textual researches on tombs of historical personages in Hangzhou, Ding has conducted field researches on many of these tombs and made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on to the city government. Most of these suggestions have been adopted.

Ding Yunchuan’s passion for protection of the city’s cultural relics came from his father, a learned man who knew a great deal about the cultural past of Hangzhou. The junior remembers vividly how his father one day showed him a roadside stone monument in old downtown and talked enthusiastically about its history and anecdotes.

Ding Yunchuan’s earliest personal probe into the past occurred when he was sixteen. On a summer day, he and his classmates were working on a farm in the northern suburb of Hangzhou. He picked up two bone implements from a farming field. Back to the city from the farm, he asked experts at the provincial museum to take a look at the two bone implements. He was referred to Ma Yifu, a master of history and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The master examined the bones and said one was a scraper and the other ornamental article, created by the ancient ancestors of Hangzhou. The master praised Ding and encouraged him to do more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The meeting with the master had a profound on him.

Another influential personage Ding met was Qigong, then curator of the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History and a senior member of the State Committee for Cultural Relics Authentication and a professor with Beijing Teachers University. It was in April, 1987 when Master Qigong came to Hangzhou and met with Ding Yunchuan. Qigong talked about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relics, saying ‘Collecting cultural relics should not be done purely for the sake of collecting; it will be most ideal if collecting is for the general public. If something from the past becomes useful again for the society of today, then collecting efforts pay off.?Qigong’s remark becomes Ding’s motto and years later he began to donate the antiques he had collected.

上一篇:入门一年级写字教案下一篇:同窗同学毕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