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发展中的问题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私募基金发展中的问题(共8篇)

私募基金发展中的问题 篇1

一、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相对公募基金有《证券法》调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则没有专门的法律予以规范。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下,私募股权基金中以各类投资公司名义出现的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方式相同的投资机构缺乏法律法规的规范,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没有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对投资人的资格审查也缺乏法律依据。由于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在登记注册、税务管理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尚不完善,目前很多地方对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登记注册仍然处于摸索状态。

2.缺乏细化配套监管措施。涉及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各类制度有待健全。新的《合伙企业法》尽管对有限合伙制度做出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然而在实践中还是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出台一些细化的监管措施予以解决。比如,新《合伙企业法》既未规定有限合伙人出资首付比例,也未规定其剩余出资到位的时间界限,而是交由合伙协议约定,难免会发生出资迟迟不到位的情况,制约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

3.存在内部风险。有限合伙风险投资机构中,两种类型合伙人的关系不总是一致的。有限合伙人以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但不得成为合伙事务执行人,不参与经营管理;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可以成为合伙事务执行人,具体从事经营管理。有限合伙人提供绝大多数资金但是却丧失了对资金的控制权,普通合伙人在此时有很多机会利用这些投资人,经营决策权为普通合伙人独揽,存在着投资者和管理者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问题。作为普通合伙人的自然人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个人破产制度的情况下,对于普通合伙人构成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

二、建议对策

1.完善法律制度。建议立法部门尽快制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条例》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运作、退出以及法律责任等加以规范,同时完善《合伙企业法》有关有限合伙的规定。一是规定投资额下限,保护债权人权益。建议考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分别规定自然人和机构投资者投资额下限,并明令禁止银行贷款及风险承担能力较低的社会资金投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等。二是对不按合伙协议出资的合伙企业合伙人作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三是加强对有限合伙人的监管,增加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四是建立个人破产制度,避免逃废债务的情况发生。

2.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与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相比较,有限合伙企业制度兼采纳了普通合伙的人合因素和有限公司的资合因素。从人合因素的角度看,合伙人之间往往具有较强的信赖关系。建立基金管理人信用档案,切实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减少有限合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道德风险。

私募基金发展中的问题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

一、前言

私募股权基金是构建多种层次资本市场的显著力量和新型的融资工具, 能够有效结合实业资本和智力资本, 因此具有高层次成长潜力的企业成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重点对象, 同时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对国家建设进行创新。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的困境和挑战

(一) 外部困境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受到有关政策法规的局限, 现阶段或者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受到《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等法规限制。例如, 《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中指出, 商业银行不可以进行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 不能将投资的方向朝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上。《贷款通则》中二十三条指出, 借款人不可以将钱款用在生产经营或者投资国家禁止的项目或者产品上。除此以外, 我国私募基金市场还不够规范, 行业准入和评价机制欠缺等均成为阻碍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的困境。同时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还面对行业监管与规范缺失的困境。我国在该层面的监督和规范上工作不足, 缺少针对性法规。

(二) 内部挑战

第一, 商业银行原始的服务模式和营销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股权基金业务的开展, 由于该项业务的开展对金融的需求是多功能、综合化和个性化的, 在选择金融产品上具有更强的话语权, 银行控制能力降低, 颠覆了传统银行的产品导入模式。由于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需要更加专业的沟通和专业产品的支撑, 但是很多商业银行在管理上采用总行依产品条线的管理形式, 常出现银行各个部门协作机制不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低的状况。

第二, 商业银行和私募股权基金出现矛盾的地方还体现在经营原则和风险控制问题上。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法注重经营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但是私募股权基金注重高风险、高收益和低流动性, 出现矛盾点。

第三, 商业银行发展私募股权基金业务还有多方面的挑战, 例如, 创新、管理机制和人才储备等挑战,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创新上是后台发起的, 产品系统的主导是传统业务, 因此出现产品创新规模小、技术含量偏低的状况, 导致经营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偏低。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 因此仅仅按照客户经理或者后台的运作根本无法满足金融业务需求, 由于私募股权基金业务是创新型业务, 对于内部管理机制的要求更高, 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加入, 但我国十分缺少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才, 导致商业银行开展私募股权基金业务面临很大挑战。

三、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建议

(一) 强化风险的防控

第一, 建立起客户准入评价机制, 首先需要明确基金和管理人员的准入要求, 针对基金发起人和管理者实施调查, 对管理人和投资人的资质合法性进行评估, 谨慎选择对象。除此之外, 需要明确购买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者的准入要求, 银行需要将产品风险介绍给投资者, 客户选择倾向于资金实力强、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优质客户。

第二, 对业务的运作流程进行规范, 根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的流程来监督投资业务的运作流程, 采取措施减少业务风险, 因此需要融入专业人才, 针对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的特征来强化业务风险的分析和研究, 建立健全风险机制。

第三, 建立起防火墙隔离制度, 首先需要建立起独立的管理部门, 在银行与经营证券业务的关联机构之间设立防范利益冲突和危机传染的风险阻隔机制, 对资金运转实施封闭式管理。其次可以采取设立独立的子公司形式, 实现独立管理和运行, 设立“法人防火墙”。

(二) 促进业务创新

第一,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服务, 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已经不符合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的需求, 需要进行产品创新, 注重和投资机构的合作, 创新服务平台, 由此为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的发展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商业银行或者利用财务顾问的角色定位来参与企业发展, 针对不同阶段的资本问题采取针对性融资措施。

第二, 发展“贷款和股权投资”的联动模式, 该种模式在国外银行的发展商效果显著, 我国可以进行借鉴。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债券融资的方式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提升自身的授信等级, 帮助企业优化资本结构。

第三, 设立子公司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或者FO F基金, 商业银行可以借鉴证券公司直投的模式, 利用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来设立直投公司, 根据自身对于成长和创业企业的了解来完成股权投资, 最后发起直投基金。根据欧美国家的调查显示, 股权投资资金的来源20%以上都是来自FO F, 因此我国商业已拿回那个可以采用FO F的形式来投资私募股权基金。

(三) 强化复合型人才建设

第一, 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员工职业培训, 由于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呈现出混合经营的模式, 因此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在精通技术的时候, 还需要精通财务工作和法律工作, 提升自身技能的复合型, 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采取职业培训的形式, 帮助员工及时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针对员工培训内容在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上需要更加精细, 针对员工进行素质分析, 针对性开展培训。

第二, 健全商业银行内部的竞争激励机制, 提升员工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 提升员工创新的热情, 激励员工成长。例如, 可以采取“360度绩效评价”方法来综合员工的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 根据加权来获取考核结果, 分层次、分类别完成考核指标的设计。

第三, 实施人才储备计划, 分析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明确商业银行开展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的人才需求, 挑选专业性强的员工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 将其培养成行业专家, 适应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的发展。制定和实施全套的培训计划, 针对专业人才缺乏的知识和技能实施重点培训。

四、结语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经历过后危机时代之后, 面对自身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出现矛盾, 商业银行的发展面对更加复杂的生存环境, 因此需要把握发展机遇, 分析问题的根源, 不断适应新型的社会环境, 提升自身竞争力。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对国家建设进行创新,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从强化风险的防控、促进业务创新、强化复合型人才建设三方面促进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操作风险防范[J].上海金融, 2012, 07:109-112+119.

[2]杨再平, 白瑞明, 张亮, 张晨.中国银行业协会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研究课题组.探索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新模式——英国“中小企业成长基金”启示与借鉴[J].中国银行业, 2015, 07:18-30.

[3]田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操作风险及规范建议解析[J].经营管理者, 2016, 02:27.

中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问题浅析 篇3

段冉(1990,06—)河北石家庄人,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金融。

摘 要: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过程中,阳光私募已经成为一股重要力量,在资本市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社会资金的投资渠道,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建设。本文首先介绍了阳光私募的内涵和特点,随后分析了其当前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阳光私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阳光私募;现状;建议

近几年,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非常迅速, 已经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私募基金公司, 产品也由07年的11支到迅速发展到现在的529支,这都使得阳光私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资者对于金融理财产品需求也越来越高,私募基金的独有特征可以满足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不同需求,所以阳光私募基金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內涵及特征

1、阳光私募基金的内涵

阳光私募基金就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二级证券市场,不同于重点投资于一级股权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现在市场上的阳光私募基金指的是证券投资信托计划,通过信托机构,向特定投资人发行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由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银行作为托管人,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顾问,进行证券投资活动。目前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有三类: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计划、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及基金公司多客户特定资产管理计划。

2、国内阳光私募基金的特征

(1)募集方式

私募基金规模较小,针对高端投资者,投资门槛较高,一般认购金额起点在100万元以上。通过非公开发售的方式募集,不允许公开销售,这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基金最主要的区别。阳光私募基金的封闭期一般为6个月到12个月,比公募基金的封闭期要长。

(2) 投资范围

在我国,阳光私募基金主要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包括国内依法发售上市的股票、债券、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金融衍生品、短期融资券、央行票据及允许基金投资的其它金融工具。其中,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股票二级市场。

(3)运作灵活

目前我国阳光私募基金运作灵活,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以及投资组合等方面没有限制,可以有针对性、灵活的制定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同时灵活的对募集资金进行管理运作。

(4)收益为正

公募基金的收入主要来自管理资金规模的管理费,注重的是相对收益。因为阳光私募基金的收入主要依靠超额业绩,追求正的绝对收益,固定管理费用较少,同时私募基金监管人在阳光私募基金盈利时可提取20%的超额业绩费,所以阳光私募监管人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相是同向的。

二、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

1、纳入监管

2013年6月1日新基金法施行,首次将私募基金纳入监管,填补了监管法律空白。11月18日,证监会基金监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证监会研究起草统一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法规已经形成草案,正在向13个部委征求意见,改善了国内私募基金不受法律承认的尴尬境地。现在,私募基金纳入监管体系,未来可以自行发行产品,甚至可以设立发行公募基金,一些规模较大的私募机构对发行公募基金的筹备工作已经积极展开。私募的合法性得到确立,为私募行业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

2、业绩分化严重

2013年上证指数跌幅为3.85%,从年度榜单统计的526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中可以看出,阳光私募基金产品的平均回报率是13.63%,私募基金在2013年全年跑赢大盘近17%。但是,阳光私募的业绩分化相当严重,从榜单中可以发现,在众多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中,一年期净收益最高的产品高达84%,最低为负32%,优劣相差达到117%。在526个私募产品中,有97个发生亏损,占比18.44%,其中9个产品亏损幅度超过二成。其中仓位的控制、进出的节奏以及板块挑选的不同是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业绩分化严重的主要原因。

3、私募基金公募化加剧

虽然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在募集方式、募集对象、运营主体、监管要求和投资策略等方面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在阳光私募基金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对私募基金的没有专门的管理规定,所以阳光私募基金会借鉴我国对于公募基金的管理规定,在投资人数上限、投资者资格审查以及费用的收取方式等方面效仿公募基金,这就使得阳光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丧失了阳光私募基金的灵活性优势。

4、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人多元化

2013年收益位于前5名的产品的经理人中有4位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他们出身民间、身手灵活、交易果敢,对于结构性的行情的把握有一定的优势。

三、促进我国阳光私募发展的建议

1、提高基金管理人专业素质

在阳光私募基金中,大多数基金业绩低于市场基准水平,私募基金经理在对进出市场时机的选择以及对板块、股票的选择把握有所不足,个别基金甚至还出现了与市场时机相反的选择情况。同时,基金投资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多数基金投资相似,可以看出阳光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专业素质方面有待加强。因此,我们应该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吸收,多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同时也要从投资理念、投资技巧、风险控制等方面结合自身情况予以改善。

2、加强立法,规范基金运作

我国现阶段对于阳光私募基金还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没有成立专门针对其的法律法规,在运行过程中有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因此,我们要尽快制定和完善适合我国发展的阳光私募基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私募基金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广大机构、个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以法律来约束基金行为,促进阳光私募基金规范运作。

3.完善监管机制

随着新基金法的实施,私募基金终于纳入监管体系,填补了监管方面的空白。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步,要从两方面对阳光私募基金进行监管。一方面,来自政府、行业以及投资者的监管在阳光私募基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来自阳光私募基金内部的监管也不容忽略,内部制度的完善以及基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阳光私募基金的有效监管也起很大的作用,这是阳光私募基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对阳光私募基金进行监管,二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以此来完善阳光私募基金的监管机制。

4、加强和完善阳光私募信息披露制度

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在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潜在风险的蛛丝马迹,只有找到风险并且排除风险,才能保障阳光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在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也非常不规范,许多信息、数据都没有公开披露;同时已披露的信息没有统一的规范、格式,这都不利于投资者对披露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因此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上问题,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在财务会计制度方面与国际规范制度同步,形成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使得基金运作的透明、规范、有效,帮助投资者进行正确决策。(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征.关于私募投资基金监管体制的思考[J].证券市场导报,2010,(11).

私募基金发展中的问题 篇4

摘要:加强开放式基金的营销能力是当前我国基金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将应用市场营销理论中的营销4P组合理论,对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进行分析,企求通过对开放式基金营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营销4P组合策略,从而为以后新的开放式基金发行的营销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

随着开放式基金在我国的逐渐发展,如何迅速提高开放式基金的销售量和增加开放式基金的需求,已成为我国开放式基金能否迅速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而我国开放式基金在迅速扩容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营销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可以说采取全新的营销策略,建立完备的营销体系,加大营销力度是目前乃至今后开放式基金扩展规模,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关键。本文将依据市场营销理论中有关营销4P组合策略的理论,分析当前开放式基金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我国开放式基金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金产品目标市场定位不清晰,细分市场不到位。

纵观我国目前的开放式基金,虽然冠以各种名称,投资理念也设计得很精致,但却无法完善的解决吸引中小投资者的问题。照理说,中小投资者应该是最需要基金理财服务的人群,但从有限的公布数据看,目前大多数开放式基金销售额的主流对象竟然是机构客户。从国外共同基金的发展经验来看,基金的推出主要是迎合中小投资者需要专家代客理财的需求,同时,基金担负着分散小额投资所不能分散的非系统性风险的作用。但由于受我国证券市场大环境的限制,现有的开放式基金的资产配置、品种选择的空间都不很大,实质上各家基金的投资风格并没有太大区别;加上多数基金都以投资股票为主,承担着与市场基本一致的系统性风险,而我国股票市场上又缺乏股指期货等金融避险工具的支持,此外各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管理能力是否能够到达消除非系统性风险的目的也令人担忧,所有这些均导致了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并无法真正实现像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上共同基金所起到的专家理财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基金无法有效吸引中小投资者的一大主要原因。当然,基金公司出于现实考虑,在基金营销上以机构客户为主,对中小投资者市场培育力度不强确实是当前我国开放式基金营销中的现实,但我们的基金公司不要忘了基金产品的产品特征,其毕竟还是主要针对中小投资者的,故在以后的基金营销中,基金公司一定要把握好自身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

除了基金的定位有偏差外,基金目标市场的细分工作也不到位。按照市场营销理论,应该是什么产品适合什么样的人群,故基金产品应该针对不同的投资者类型推出有针对性的基金产品。但目前开放式基金更多的是尽量动用一切客户资源,能卖多少是多少,几乎没有把客户群进行细分来为其提供不同的基金产品。虽然已有一部分开放式基金在产品设计上力求差异化,但在基金的营销过程中却是对投资者的需求不加了解,只要能够让投资者掏钱就行,也不管投资者是否需求自己的基金产品。可以说对投资者的细分工作越来越细是基金发展的`趋势,但这也意味着基金面对的客户群体应该是缩小的,忠诚度是增大的。所以,在基金的营销过程中就应该避免不适合基金投资设计的投资者盲目加入的情况,即不能为了销售业绩而对客户不加选择地怂恿客户购买基金。

(二)基金产品价格较高,没有灵活的价格费率结构。

目前我国投资者投资于开放式基金的交易成本是相对比较高的。相对于交易便利、成本极低的封闭式基金来说,投资者参与开放式基金交易的交易成本无疑大大高出一截,如目前开放式基金的首次认购费用大约为1―1.2%不等,二次申购费用为1―1.8%不等。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二次申购费用有时竟达到1.6―1.8%(不同基金产品费率不同),这远高于封闭式基金0.3%的交易成本。此外,开放式基金的总体费率大约是在1.75%的年管理费与托管费基础上,再加上约2%的一次申购赎回费用,故累计达到了约3.75%,成倍高于封闭式基金的交易费用。可以说这种居高不下的交易成本严重影响了投资者购买开放式基金的积极性。

除了高额的认购费和赎回费是阻碍中小投资者购买开放式基金的重要障碍外,开放式基金也缺乏灵活的价格结构,这主要表现为基金产品无法根据投资者的投资额大小(如券商的股票经纪业务一样)给予投资者一定的费率优惠,没有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的费率安排以及没有针对不同的投资者设计不同的费率结构等,这些也导致了投资者购买积极性的降低。

虽然目前已有基金公司打出“降低交易成本”的价格牌。如从富国开始,开放式基金有条件地降低了申购和赎回费,更降低了投资门槛,从最低认购5000元降低到1000元等,但相对于中国证券市场上其他的投资品种来说,开放式基金的交易成本无疑是较高的,这应该是以后开放式基金营销中须努力改进的地方。

(三)基金营销渠道粗放经营,成本较高,效率偏低。

可以说基金的营销渠道一直是我国开放式基金营销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有的基金公司在推出开放式基金的时候甚至认为只要渠道有力,基金营销就成功了一大半。不可否认,基金的营销渠道在目前的开放式基金营销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决不可唯渠道是尊,毕竟渠道只是营销4P组合策略中的一个策略,其必须和其他营销策略一起发挥功效。

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的销售逐渐形成了银行代销、券商代销、基金公司直销的销售体系,这“三驾马车”均建立了各自的组织体系、管理办法、客户经理和营销网络等。而其中商业银行更是以其遍布全国的众多营业网点优势在基金销售份额中占绝大比例。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种基金销售体系仍处于粗放式经营的状态,许多地方还有待完善。如银行的销售队伍并不是真正的基金专家,故在基金营销过程中难免无法有效针对投资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推销,所以银行亟需发展壮大专业的基金销售队伍。再如证券公司从股民中发展基金投资者的潜力毕竟有限,而基金公司自身的直销人手往往不够等情况均有待改进。

此外,目前基金渠道营销中还面临过分依赖销售代理机构的问题。从基金业内透露的信息看,托管银行代理销售在总销售额中占绝对比例。但是,银行的扶持毕竟是有限的,而有的基金也可能并不一定需要遍布全国的分销机构,比如针对特定地区人群的基金品种可能靠基金管理公司自身就足够

了。这种过分依赖银行代销基金的现象也导致了目前开放式基金的营销渠道总体成本较高,且营销效率相对而言并不明显,毕竟银行还有其他业务要做。

(四)基金促销手段单一,力度不大。

目前基金公司进行的开放式基金促销活动大多为广告,而对于营销4P组合理论中促销策略的诸如公关、销售促进、人员推销等方式往往有所忽略。而广告作为促销方式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因为广告作为促销手段对消费者的作用只是推广和介绍,属于被动促销,而投资者能否被广告所吸引及投资于开放式基金,并不是一条广告所能做到的,故有必要综合运用各种促销方式和手段,使投资者在多元化的信息包围中,更好地识别和了解基金产品和服务,进而做出购买决策。

此外,在银行代销基金时,与基金公司合作的商业银行的相关网点宣传促销力度往往不够,银行的基金促销人员坐等客户上门的现象时有发生,故这也是也是基金促销管理中应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二、开放式基金营销的4P组合策略

(一)产品(Product)策略:针对不同投资者类型推出不同类别的基金,迎合不同投资者的理财目标。

从投资者需求出发推出基金产品将是基金产品开发中的主旋律。为此,基金管理公司应该加大对投资者需求的研究力度,通过组建由市场销售人员、研究人员等组成的联合产品开发小组,整合市场部门、研究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力量,加强他们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扩大公司内部新产品开发的构思源,开发出迎合不同投资者需求的开放式基金产品。借鉴国外共同基金的基金品种模式,其股票基金大致可以分为收入基金、成长基金、平衡基金、小公司基金、部门基金、国际基金和全球基金等等。结合我国国情,收入基金、成长基金、平衡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是目前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应着重考虑开发的基金产品。此外高科技行业基金、蓝筹股基金等也可以在条件相对成熟的时候推出。在最近新一轮的开放式基金竞争中,各大基金公司已经开始推出有针对性的基金产品,如南方宝元债券基金是中国证券基金中第一只重点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富国动态平衡基金是通过主动管理追求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型基金,融通新蓝筹基金是指股票资产的80%用来投资蓝筹企业的蓝筹股基金,其他的如还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宝盈鸿利基金等。可以说,各大基金公司开始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基金品种是好事,但正如前面提到的,? 诟髦指鲂曰?幕?鸩?酚???讨杏Ω帽苊獠皇屎匣?鹜蹲噬杓频耐蹲收呙つ考尤氲那榭觯?饩鸵?笪颐堑幕?鹩??嗽痹诮?谢?鹩??币欢ㄒ?攵酝蹲收叩耐蹲世砟睢⒗聿颇勘瓴扇《院湃胱?姆绞剑?霾荒芎?用济?话炎ィ??蘸笪扌?蹲收叽蠊婺J昊芈裣乱?肌?/P>

(二)价格(Price)策略:根据不同投资者需求合理制定灵活的收费标准。

在基金产品营销组合中,如何在客户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制定出一个对公司最有利、最切合公司目标与政策的价格,是营销人员面临的又一挑战。如前所述,高额的认购费和赎回费已成为阻碍中小投资者购买开放式基金的重要障碍,故如何制定迎合中小投资者心理价位的基金产品价格是当前基金营销管理中的一大重点。

按照市场营销理论,投资者需求始终是定价策略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所能接受的心理价位一般较低,故可考虑在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费中设立多级别收费方式,如“先收费后投资”方式、“先投资后收费”方式以及其他方式等。同时,为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还可以设计随持有期递减的赎回费。另外,不同投资者对费率结构的偏好是不同的,有的投资者或许喜欢偏高的前收费,有的喜欢偏高的后收费,有的不喜欢收取申购佣金,但能容忍每年较高的营运费用,为此,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在同一只开放式基金内设计不同的收费结构,而且各个系列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换,以适应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变化。总之,在基金产品的价格策略上,基金公司务必做到执行灵活的价格策略。基金公司要根据投资者的认购时间、额度、持有期的不同,设计出合理的费率结构标准,以提高价格手段的竞争力。换言之,基金产品的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视竞争压力及营销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定价,并把价格真正地当作基金营销组合策略的工具之一用于增强基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渠道(Place)策略:建立科学的、多层次、多样化的营销渠道。

如前所述,营销渠道在开放式基金营销乃至整个开放式基金的运作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为此,基金管理公司有必要在科学细分市场的前提下,采取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营销渠道策略,建立起完备的开放式基金营销网络。

前面提到,银行和券商代销、基金公司直销这“三驾马车”是我国开放式基金销售的主要形式,但这种模式还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故有必要进行渠道的整合与精耕。以前,大多数基金通常只是通过某种单一的渠道如一家银行出售其产品,现在则可选择通过一种混合型销售渠道模式走向市场,即将多种渠道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同时启用银行和券商代销基金等,从而使不同的渠道在同一销售过程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渠道体系,以提高基金的营销效率。目前,已有基金公司开始分销渠道多元化之路,如富国开始引入农行、浦发银行两家代销,融通新蓝筹在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三家银行及国泰君安、华夏等多家券商中首次实现同时销售等。可以说这种探索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在渠道的整合的过程中,还需注意渠道的精耕,即讲求每一个渠道的营销效率,不同银行和券商在代销时应根据自身的营销网络特点,展开不同的营销方式。如银行应根据储户的心理特点和理财需求进行推销,而券商则应针对股民的投资思路开展营销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渠道模式外,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兴起,基金公司还可以借鉴券商经纪业务网上交易的模式,通过互联网销售和交易开放式基金。基金公司既可通过本身开设电子交易网站,也可借助其他一些网站,特别是券商的网上交易平台,让投资者可以上网购买和交易基金。可以预见,开放式基金的网上交易模式将是今后开放式基金销售渠道中的一大重要渠道终端。有远见的基金公司应该从现在起就加强这一渠道的建设,为日后的渠道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促

销(Promotion)策略:多样化促销手段并用,加大基金的促销力度。

如前所述,开放式基金的促销活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按照市场营理论,促销活动一般来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员促销,即利用促销人员进行推销;第二类是非人员推销,包括广告促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三种具体形式。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基金公司应当将人员促销和非人员推销进行有机的结合,针对不同的投资者类型开展不同的促销活动。一般来说,针对机构投资者、中高收入阶层这样的大客户,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建立具备专业素质的直销队伍,进行一对一的人员促销,以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而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则应重点运用非人员推销的手段进行促销,在搞好广告促销的基础上,综合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手段,争取与投资者进行全方位、广泛、持续的交流沟通。比如,以推介会、报刊或网上路演等方式组织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访谈,通过基金经理的“现身说法”,帮助投资者增进对基金公司投资理念和经营思路的理解,判断基金将来的成长潜力,促使投资者认同基金的投资价值。实际上,在国外,基金经理的职责之一就是与投资者面对面的交流。

此外,针对银行工作人员并不了解销售的产品――开放式基金而无法有效展促销活动的情况,基金公司可加强与代销银行的合作,通过对银行员工的持续培训、合作组织客户推介会以及代销手续费的合理分配等,增强银行员工促销的积极性,提高银行员工的营销能力。

私募基金发展中的问题 篇5

私募基金备案系统相关问题-基金类型备案划分

导语私募基金经过这几年的迅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部分私募机构也存在不少合规问题。可以说是私募行业规范的元年,监管机构频频发文加强私募规范,私募行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专业化经营不断加速。近期,不少私募基金向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新的管理人主体,主动进行业务拆分,即证券投资类、股权/创业投资类、其他投资类型私募业务分开经营。有一些大型私募基金已基本实现了证券、股权两块业务分开,在协会登记备案有两个主体,登记的主要业务类别分别为证券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其实私募股权、证券业务分开经营的规定由来已久。8月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22条确立了专业化管理原则,规定了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不同类别私募基金的,应当坚持专业化管理原则;管理可能导致利益输送或者利益冲突的,应当建立防范利益输送和利益冲突的机制。209月上线的新系统更是明确了证券类和股权类基金业务应开经营。新旧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类型的选填。在新系统中,私募基金管理人在选择机构类型时,只能在证券投资、股权/创业投资和其他私募投资择一选填;而在旧系统中则可以复选所有类型经营。虽然新系统上线时允许旧系统并行一段时间,但不少私募在监管要求明确后,立即着手处理业务分离。而且目前基金业协会已经对旧系统,即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进行迁移和升级,新旧系统并行运作时间即将结束。新旧系统合并后,基金业协会将对证券类,股权(含创投类)的私募管理人进行更加严格的分类监管,即原则上要求私募管理人只能在证券投资、股权投资等经营范围中选择一项经营,且不得在存续期内经营与其范围不符的业务。而对于已经开展的、且不符合经营范围的存量私募产品,私募管理人不得进行展期、扩大规模或追加投资者人数。现在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0万亿,整体风险在加大,监管难度更高,业务分离是大势所趋。私募资管机构应该更专注于自己的管理能力建设,进行有效的风险把控。附:各机构通过“峰信使”向协会询问有关专业化经营的相关问题的答复1、目前管理人的经营范围里同时有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或者创业投资基金的,可以同时经营吗?答:目前有多重经营范围的`管理人,依然可以在经营范围内发行产品。但在入会时,协会会对其经营范围提出整改要求,要求只能在多种经营范围里选择一项进行经营。而且,目前新系统里的经营范围只能选择一种,即使管理人不进行入会,在后续新旧系统更替时,也会在经营范围上对有多种经营范围的管理人进行限制。(.12.16“峰信使”发布的协会答复)2、目前,基金业协会提倡专业化经营,经营“证券投资基金”或“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能否兼营“其他投资基金”呢?答:不可兼营,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应当实行专业化经营。建议管理人将证券投资基金、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其他投资基金 三类独立专项经营。(.2.10“峰信使”发布的协会答复)来源:合规部。部分内容整合自陆家嘴私募基金研究院、海峰金色大讲堂的相关文章。特别声明:本微信平台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谨供读者参考。任何引用 、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请预先通知海银财富,并请在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中标明出处。

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与前景 篇6

由于各国政府对私募基金的监管都比较松,私募基金通常无需在金融监管部门注册,因此很难得到私募基金行业准确的统计数据。尽管早在1949年私募基金就已经存在了,但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1988年后,私募基金数量以平均每年超过17%的速度增长,并在进入本世纪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近年来,离岸基金市场迅速发展,其中开曼群岛私募基金行业发展尤其迅速。设立离岸基金,对许多投资者充满吸引力:首先,各国通常对境外投资者人数和最低投资限额的要求更低;其次,离岸基金受那些希望进行匿名投资的投资者青睐。境外投资者通常通过私人银行向对冲基金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对冲基金的管理人很难知道真正的投资者。一笔来自瑞士某个私人银行的资金,可能至少代表了5至10个投资者。另外,离岸基金通常选择在税收最少的地区注册,投资者仅需向自己所属的税收当局申报税收。开曼群岛基金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该地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金融服务业,以及严格的政府监管。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美国退休基金投资于美国对冲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离岸基金以合法避税。这部分资产超过1300亿美元。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潜力巨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之一。新《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的重新修订,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地位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舞台。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领域,私募基金开始浮出水面。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投资方面,2006年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内地共投资129个案例,参与投资的机构数量达77家,整体投资规模达129.73亿美元。在融资方面,2006年40只可投资于中国内地的亚洲基金成功募集,募集资金高达141.96亿美元。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通常私募股权基金最偏好的投资对象是具有上市潜能的企业,即Pre-IPO型企业。除了关注准备上市的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务开始在上市公司展开。私募增发(PIPE)、并购基金(Buyouts)有加速的趋势。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2006年共有19家在内地和香港以及海外上市的企业获得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PIPE),融资27.05亿美元,占全年私募股权投资总额的20.8%。同时,在国际资本市场大行其道的并购基金(Buyouts)在中国也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的融资额达23.68亿美元,占全年私募股权投资总额的18.3%。另外有8支并购基金(Buyou-Fund)成功募集,占新募集资金数量的20.0%。就募集资金额而言,并购基金以64.40亿美元的募资金额高居榜首,占整体募资额的45.4%。2007年共有64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资金355.84亿美元,较2006年的141.96亿美元增长150%,其中本土基金 37.3亿美元,合资24.9亿美元,外资基金293.7亿美元。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新募集基金数量为14个,基金规模为36.27亿美元,平均单只基金规模为2.59亿美元。

根据运作方式的差异,目前在中国经济区域内活动的各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本可以分为四类,即外资背景型、政府主导型、券商背景型和民营型。在我国目前的各种投资活动中,最为活跃的是外资背景型的基金,一些知名的成功案例也多是由外资背景的私募基金运作的,如蒙牛、无锡尚德、盛大网络、李宁等,他们的身后也大都是一些赫赫有名的国际私募股权基金,如KKR、凯雷、华平、摩根、新桥、英联、黑石等。国内的本土私募股权基金主要包括具有本土金融机构

或者政府背景的,如鼎辉国际、中比基金、中非基金及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及国务院已经批准正在筹备的还有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四川绵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上海金融产业投资基金、广东核电产业投资基金、苏州中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等,券商背景的一些信托公司、咨询公司,如平安信托等,还有一些民营型的创业投资公司等。其中国内最具活力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当属民营型的投资基金,而这其中又以“系类家族企业”最为引人注意,如“涌金投资”等。

但是总体而言,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与成熟的外资股权私募基金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全国以创投企业形式设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三种模式。一是上海模式,是把创投企业定位成一个母基金方式,通过支持一些中小企业管理团队发起设立一些小的投资公司;二是深圳模式,是把大众基金集中在一个集团内,建立起一个航空母舰,来带动很多小的舰队;三是现在的天津模式,是把深圳模式和上海模式结合起来。既设立一个母基金,支持一个中小团队,又设立创投公司来自己投资,管理着一部分基金。

我国私募基金法律环境

一直以来,私募基金往往都被视为是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或者灰色地带,虽然已经有运作比较规范的信托模式,但其他大量的以委托理财等形式存在的私募基金仍然处于灰色地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长期以来的模糊定位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许多问题:

l、有些运作不规范的私募基金没有最低投资门槛限制,接受任何额度的投资,甚至采用类似传销的方式大量吸收资金,走向非法集资的歧途,上海一家私募基金就因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于2007年4月份被警方调查,这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2、由于私募基金的模糊定位,使得公众投资者对私募基金的认识不足,社会上还可能会出现以私募基金的名义进行诈骗的“假私募”现象。

3、另外,不少私募基金与投资者之间签有资金委托合同,但这种委托合同往往可能是不受《合同法》保护的,仅仅相当于君子协定,法律的缺位使得私募基金与投资者双方都面临着道德风险问题,这样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目前,较为规范的形式是采取信托制、契约制和公司制(合伙制)等形式。较常采用的方式是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一般由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受托人,由资产管理公司或投资管理公司作为投资顾问合作设立,这些信托计划产品还引入托管银行;除了这些已经公开并且比较规范的信托产品计划以外,还存在以工作室、投资咨询公司、投资顾问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等的名义,以委托理财方式为其他投资者提供投资服务的私募基金,而且大多以操作投资者个人账户的方式进行运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对这种运作方式进行期范。2006年8月27日,人大通过《合伙企业法》,使得在我国以公司制的形式组织私募基金也已经没有法律障碍。

去年6月《合伙企业法》正式实施后,6月22日,全国第一家以合伙企业形式的私募基金“深圳市南海成长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诞生,这个合伙企业是以郑伟鹤律师等为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45家企业或个人为有限合伙人,募集资金2.5亿元人民币。

私募基金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作用

首先,私募基金是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人,就是集富人之财进行投资,因为把富人的资金集中在一起,他们的资金量大,风险承受能力也比较大。私募基金通过投资分析能力比较强的专家理财,有利于发现企业的价值。

其次,我们应该区别对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今天我们谈论的实际上是提倡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但是现在社会上议论更多的是指在二级市场上投资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这两个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加以区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已上市的证券,这一类基金里包括对冲基金,因投资于上市的证券而对活跃证券二级市场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在前一段时问包括到现在可能都有很多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做庄,因而名声不好;在国际上对冲基金名声也不太好,对冲基金对国际上的二级市场也有很大冲击,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起的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作用,所以现在国际上要求加强对对冲基金监管的呼声是比较高的。这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太好的名声也拖累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实际上是主要投资于未上市的企业股权,它将伴随企业成长阶段和发展过程培育公开上市的企业资源。因为是对未上市的股权进行投资,因而对企业早期、成长期和扩展期都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我们今天要大力提倡的,是对于中国实体经济有推动作用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紧迫性

第一,创新型国家需要风险投资推动。大家现在都在讲要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我认为创新型国家需要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推动。我们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鼓励技术创新,政府也拿出了一些资金扶持创新企业,这都是必要 的。国家应该投入比较多的资金加强基础科研的投入,但是在应用技术方面,我个人认为除必要的政策扶持外,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因为市场选择的效率往往会高于行政扶植的效率。我们倡导政府支持,但是政府的支持只是一个引导作用,更多的应该是市场对企业的选择,优胜劣汰才可以使我们的企业更好地成长、使我们的技术得以更好地推广。

第二,争取产业重组的主导权需要产业投资基金的推动。我们国家现在对于外资并购中资企业提出很多疑问,国家也在制订外资收购中资企业的法律,这是必要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对自己的市场做必要的保护。但是,要争取产业重组的主导权,需要产业投资基金的推动。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技术成熟的成长型企业未上市的股权,它可以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还有一类是收购兼并基金,主要是投资于成熟企业的上市或未上市股权,整合企业资源提升企业价值。我认为这两类基金的主导方向不完全一样,产业投资基金可能更多的是扶持一个企业从扩张型到成熟型成长的这样一个过程,而收购兼并的基金是对已经运行成熟的企业进行重新整合,来提高它的价值。

第三,中国应该给产业组合和市场要素整合提供金融工具。中国不乏应用技术的创新,很多高新企业能够到海外上市,说明了我们还是有很多的应用型的独创的技术;中国不乏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我们有很多企业家能够在世界上受到尊重;中国不乏有冒险精神的投资人,中国的民间投资是非常活跃的,尽管有些投资方式目前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之中,但是这些在中国大地上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需要把这些冒险精神引导到一个合规正常的渠道上去,堵邪门开正道;中国不乏未有效利用的各项资源,中国的资源是丰富的,但是中国缺乏组合各种要素的金融工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就是有效整合现有市场各种要素的工具之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计划是组合市场要素的龙头,没有计划,有钱什么也买不到;但是在市场经济下资金是组合市场要素的龙头,有了钱可以买技术,可以

买原材料,可以雇人。所以,有的市场人士说他做的事情就是“99+1”。中国具备市场“99”的温度,但是缺乏一个把要素有效组合的一度,有这一度就可以让水沸腾。我想金融工具就是“99+1”的“1”。

第四,金融滞后会制约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其实真正了解中国市场的是中国人自己,但是了解中国的这些中国人没有融资的手段,不能掌握那么多的资金。而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以他雄厚的资金,以灵活方式筹措的资金来雇佣我们的人,组合这些生产要素。外资进入中国对中国经济起到巨大作用,我想外资的私募基金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也能够有效地推动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中国由于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限制比较多,因此企业上市比较困难。由于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很多企业没有一个正常的退出渠道,股权没有一个正常的流动渠道,因而绕路去境外上市。我想如果不放弃中国金融的束缚,中国的企业永远不会在国际上有竞争力。中国的经济被世界看好,但是中国如果不能利用金融工具在中国的大地上把我们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组合起来,中国的经济是不会有强大的竞争力的。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前景

1、持续发展的中国证券市场,为私募基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一些领域,中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非常迅速,例如在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中,中资和外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本平分秋色。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打通了非流通股在二级市场的流通渠道,禁售期结束后非流通股的可流通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多了退出的通道,消除了制度障碍的资本市场飞速发展,屡创新高,也使得投资者的信心得以恢复。出于对未来市场的良好预期,我国A

股市场股权转让活动明显活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深度的参与了股权分置改革和各种并购重组。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都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交易,他们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获取非流通的上市公司股权,在全流通后通过在二级市场抛售或者再次转让的方式了结获利。

股权分置改革后IPO的重新开闸,尤其是中小板上市标准的下降使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渠道便利不少。随着海外大盘蓝筹的回归,A股市场上市的吸引力也在加强,这将会改变以前中国企业力图通过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到海外上市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在完善二级市场的同时也将极大程度的促进一级市场的发展壮大,在扩大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渠道的同时也扩大了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渠道。对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言,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深圳创业板和天津柜台交易将很快推出,这也将大幅改善私募基金的退出渠道,与通过在一板市场IPO进行退出的方式相比,这两种退出的方式将更为容易和便捷。

2、我国私募基金投资人队伍不断壮大,私募基金需求旺盛。

海外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个人投资者、捐赠基金(endowments)、基金会(foundations)、养老基金和企业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成为私募基金的主要投资群体,私募基金超过80%的资产来自个人投资者。据自由人公司估计,2000年美国个人投资者拥有的可投资资产大约有12.5 万亿美元,是其他类型投资者可投资资产总和的4倍多。个人投资者投资于私募基金的比例不高,大约占他们拥有的可投资资产的2.5%。捐赠基金和基金会可投资资产数量较小,大约分别为2670亿和2590亿美元。目前,大约

60%的捐赠基金和基金会和20%的养老基金将资产投资于私募基金,投资于私募基金的资产大约占捐赠基金和基金会资产的5%,养老基金只将其5万亿美元资产中大约1%投资于私募基金。

目前,我国私募基金的潜在投资人群体在迅速成长,其资产规模也在迅速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5.5万亿元。其中大约80%的资产掌握在20%的人手中。根据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某国有银行的调查,在该行存款超过5万元的居民,其存款占该行所有居民存款的80%,存款超过100万元的居民,其存款占该行所有居民存款的11%。如果按照这一比例,考虑到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素,以及我国家庭通常以不同家庭成员的名义,在多家银行开立银行帐户等因素,全国存款规模超过100 万元的家庭,其储蓄存款总额将超过1万亿元。富有个人占有规模如此庞大的现金类资产,其投资需求将成为我国私募基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富有个人资产规模将进一步迅速扩大,私募基金的发展潜力巨大。另外,我国企业经营中的闲置资金数量庞大,也是私募基金的有效资金供给源。

3、我国有大量的私募基金经理人才储备。

美国私募基金经理主要出自华尔街出色的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为了给有潜力的年轻人创造机会,一些非常成功的基金经理很年轻就退休。那些经验丰富并且有较好历史表现的基金经理发现,利用私募基金可以增加他们的个人收益。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类似于薪酬的管理费,以此来代替薪酬。同时,私募基金收取激励费用,以此取代奖金。私募基金经理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回报,同时获得与基金经理一样多,甚至更多的报酬。私募基金为基金经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使他们可以利用一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来施展才华。例

如,曾经在共同基金中创造了无数奇迹,全球最大共同基金——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退休后也从事了私募基金行业。私募基金不鼓励经理人提早退休,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会增加基金对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

私募基金发展中的问题 篇7

(一)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直接的房地产融资手段

房地产投资基金, 美国称之为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是指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凭证募集资金作为基金资产, 而后将基金资产交由专业的基金投资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运作, 专门投资于房地产项目和业务, 以获取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的一种基金形态。近年来, 我国房地产业贷款在金融机构贷款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房地产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途径单一的矛盾不断凸显。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作为直接的房地产融资手段, 是对以银行为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手段的有效补充。

从定义的内容和投资范围来看,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并不完全相同,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主要是实物资产投资和房地产经营管理, 其资金退出渠道较为狭窄, 而它的形式及投资范围宽于房地产投资信托, 房地产投资信托由于其信托的特性和特定法规的限制, 其投资形式与范围较为严格。在我国, 目前从法律上来看,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房地产投资基金应被视作两种不同的概念, 这主要缘于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 我国《证券法》对“证券”的定义相对狭窄, 使“投资信托”这一概念没有包括在证券法调整的范围内, 而是用了与其较相似的“基金”这一概念, 同时, 投资信托在我国不象基金那样有公开交易的市场。第二, 我国《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虽不采用投资信托, 但却按照信托契约的模式创造出证券投资基金, 并使其成为证券市场上交易的主要对象。同时, 信托法律下又允许投资信托这一投资形式的存在, 于是便出现了投资基金和投资信托这两个概念。

(二) 海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及经验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最早于1960年产生于美国。二战后, 美国房地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86以后, 美国又进一步修改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法律框架和产品结构, 使得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结构更加多样化。1992年, 伞形合伙 (UPREIT) 开始出现, 其本身不直接拥有房地产, 而是通过伞形结构中的合伙企业间接拥有房地产。伞型合伙能够在规避资产转让所得税的基础上收购投资物业, 扩大资产规模, 并可以使新建立起来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迅速达到公开上市的规模, 伞型合伙的以上优势, 受到了市场的青睐。1992年创设以来, 伞形合伙在所有新设立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中占了约2/3。

从全球主要市场的对比可以看出, 全球90%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集中在西方多个发达国家或地区, 这说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市场的发展跟经济水平紧密相关。大部分国家对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经营范围和股息分配做了明确规定,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以获取被动收益为主。相比欧美市场, 亚洲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出现的时间较晚, 跟美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初期一样, 管理模式为外部管理, 对股息分配的要求较高, 对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参与房地产开发的管制也相对比较严格。

亚洲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与欧美市场的不同还表现在立法机制的不同。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均从税法角度对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进行了界定和监管, 而亚洲主要是从专项法规的角度来监管这个行业的发展, 如新加坡1999年颁布《集合投资计划守则》, 香港2003年颁布《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 日本2000年颁布《投资信托法》, 韩国2001年颁布《房地产投资法》, 马来西亚2002年颁布《地产信托准则》, 台湾2003年颁布《房地产证券条例》等。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兼顾房地产的融资需求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已经成为连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纽带。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 美国政府调整并加强了针对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风险管控, 对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国内的实践、推广具有一定启示。

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我国的探索

住建部鼓励基金或民间资金进入房屋租赁市场, 通过成立专营房屋租赁的机构, 开展房屋租赁专业化、规模化经营。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其开发的项目进行长期租赁经营。有关房地产行业的融资以及相关金融创新, 似乎从来没有获得像如今这样的宽松环境。由于央行2009年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框架并未赋予其公募属性, 且只能在银行间市场流通, 其带来的融资渠道变化意义不大, 因此, 在市场实践中应者寥寥。我国内地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 并不支持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形式向公众投资者募集资金并返还回报。2014年底, 根据住建部和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特大型城市, 依据本地实际情况, 分别编制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方案。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实际上是房地产行业解决资金饥渴的重要工具, 但多年以来, 监管层并没有给出空间。本次试点工作来自中央政府的“推动意图”十分明显, 四个城市的试点工作方案编制完成后, 由住建部审定、修改后开始实施。当下, 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不会针对所有地产商全面铺开, 大型优质房地产公司才能获得商业地产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行资质, 缓解他们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依赖度, 降低负债率, 增加现金流。房地产开发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将看到“彻底改观”的希望。房地产企业热盼已久的融资工具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在经历诸多监管层面的反复与转折之后, 终于有望取得阶段性的突破。

在国内引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有利于完善中国房地产融资架构、分散与降低系统性风险, 提高金融安全性。从总体上看, 当前国内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仍然处于试点、试验阶段,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介绍、国内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产品设计和发行思路等方面, 关于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风险管控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而这正是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在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变化最大的地方, 亦是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国内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三、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我国商业资产没有很清晰的证券化路径

商业地产证券化比较好的方式是房地产投资信托, 它是一种投资工具, 对持有人和发行人都是有好处的。从持有人角度来说, 一般投资者要投资商业地产, 进入门槛很高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把资产切成小份, 普通投资人就有了机会。我国商业资产没有很清晰的证券化路径, 主要的模式还是一些以股票上市为主, 这种上市和单纯把商业资产上市是不同的。

传统产权式商铺运作模式, 是我国商业地产发展过程中, 解决长期经营和短期资金开发变现的一种企业融资行为, 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但也暴露出明显的结构性缺陷。主要反映在, 一些开发商实力不足, 将商铺分割销售后, 使很多商业地产项目在投入经营后快速暴露经营管理跟不上的问题, 也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在法律层面, 传统产权式商铺大多以售后包租等形式发售商品房,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开发商以未竣工商品房变相融资, 将商品房屋为担保取得银行贷款, 同时在经营管理上不能保证项目进程后, 按合同要求兑现回购或支付回报承诺。

(二) 没有让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成为一种大众投资理财工具

当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行业处于衰退期时, 商业地产表现疲软以及大量住房贷款等违约会使得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收入现金流锐减, 造成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分配给投资者的红利减少, 甚至会导致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破产。因此,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投资者需要额外关注宏观经济及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是以债券化的投资形式, 将资产证券化权益化, 设立投资基金权益凭证, 物业发展商通过让度产权从而获得发展资金。投资者通过购买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票或权益凭证, 成为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物业组合的共同持有人。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不仅是投资大型优质商业物业, 还包括投资知名连锁品牌商家和专业管理团队的高效运营带来的长期稳定的租金收益, 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投资, 有利于大型商业物业投融资机制的全面创新, 实现商业物业资产社会化管理专业化。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不同于一般的信托产品, 一般信托产品是高端金融产品, 其募集对象是特定少数投资者, 一般是机构投资者。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就是一种集合投资基金, 募集对象是特定多数投资者, 是一种大众投资理财工具。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也不同于传统产权式商铺的分割发售, 购买传统产权式商铺, 动辄几十万、上百万, 只有一些专门的购铺团才能涉足。作为一般家庭无法涉足大型商业物业的投资。中小商铺投资者呼吁“门槛”更低、投资收益更有保障的投资工具。

四、加强制度设计, 重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风险管控

当前,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国内实践、推广过程中实际上面临风险、利润以及流动性三大障碍, 其中, 风险管控是影响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美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风险管控策略的分析研究, 同时考虑到当前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我国试点进展以及市场需求, 一方面, 应继续加强制度设计、加快房地产市场金融产品创新, 大力推进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 解决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 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融资风险。另一方面, 要高度重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风险管控, 制定合理的财务杠杆策略, 特别是抵押信托投资住房抵押贷款或抵押贷款证券化类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严格恪守净资本和杠杆率的要求, 遵循风险由低到高、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稳步进行产品创新同时, 加强银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对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高风险投资需求领域的风险监控, 建立严格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一级市场交易中的投机风险管控, 确保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二级市场发展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在这其中, 实际上主要面临的是如何管控风险、如何保证利润以及如何确保资产流动性三大障碍。风险管控日益成为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国内实践、推广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未来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产品设计和制度安排, 应在重点加强风险管控方面进行有效探索, 力求简化产品链条, 提高产品透明度。

我国房地产业正呈现出日益迅猛的发展态势, 然而在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提高房地产开发贷款门槛的形势下, 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愈加严重。因此, 解决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 引进海外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模式, 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降低银行金融风险, 成为拓展国内信托投资公司业务空间的良好渠道。

参考文献

[1]李乐.京沪穗深四城市制定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方案.中国经营报, 2014-11-8.

[2]韩立达.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理论与实证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3]邓启峰.新加坡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房地产信托) 的发展与借鉴[J].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8 (2) .

[4]薛怀宇, 杜晓军, 张涛金.境外房地产投资信托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私募基金发展中的问题 篇8

【关键词】产业投资基金;后续管理;增值服务

0.引言

产业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强化,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具有重要意义。产業投资后续管理,是指产业投资基金对所投资的企业(以下统称为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参与活动。目前,国内对产业投资后续管理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特别是缺乏专题研究,而产业投资后续管理的实践迫切需要有关理论的指导。

1.目前产业投资基金后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产业投资后续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种规范制度仍不完善,投资意识和投资理念还没有跟上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速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缺乏有效的监控模式,监控乏力

在对被投资企业的监控方面,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做得不够好,缺乏诚信,监控机制不健全,对被投资企业监控目的也不够明确,具有随意性,监控过程持续性差。我国的金融体制不完善,投资工具匮乏,中介市场发展不平衡,缺乏法律、咨询管理等专业管理机构,致使监控力度差,手段单一。管理中缺乏相应的监控制度,责任不清,出现问题后,基金项目投资经理与被投资企业管理层互相推卸责任,而不去考虑补救措施,这些都会导致投资目标的偏离。

1.2缺乏对被投资企业系统的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是产业投资基金为被投资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咨询服务的统称。然而,一些产业投资基金缺乏增值服务的概念,认为挑选好的投资项目就事半功倍,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信贷、购买债券、股票和炒房地产等其他业务上;一些基金虽然有增值服务的想法,但重点还是放在对被投资企业的监控上;再有就是一些基金能主动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但服务内容不全面,服务方式不规范,因为这些投资经理基本都来自证券公司,仅熟悉被投资企业的上市、收购和并购。

1.3产权代表的代理风险问题

产权代表是产业投资基金委派管理基金在被投资企业股权的代表,一般是由负责该项目的投资经理来出任。投资后续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权代表对项目管理的好坏,我国产业投资后管理的滞后与国内产业投资基金的产权代表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执行不力有关。综合分析有两点:缺乏对产权代表的管理和缺乏对投资经理投资后的绩效考评和监控。

1.4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后续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国内大部分产业投资基金具有国有资本背景,目前尚没有能适应产业投资基金运作规律特殊性的特殊监管政策,导致国有产业投资基金只能遵照针对一般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来运作,以致严重影响国有产业投资基金在进行股权投资资本运作时的灵活性和效率,这极大地阻碍了产业投资基金事业的发展和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促进作用。

2.加强产业投资基金后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产业投资基金面临的这些困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它投资的效率和收益,使得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我国产业投资基金面临的这些困难,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善投资后续管理工作,使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得以发挥地淋漓尽致。

2.1加强投资后续管理的监控及问题处理模式

首先,产业投资基金应组建专职的项目监控小组。如何适时监控被投资企业的运行,取得最高的投资收益,成为产业投资基金面临的首要管理问题。项目监控小组由产业投资基金统一管理,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定期制定工作计划并及时将被投资企业的信息反馈给基金投资经理。其次,项目监控小组应适时监控被投企业的经营运作。此外,产业投资基金还可以根据其责任的大小给予相应惩罚,若责任重大,基金可以选择置换管理层人员。

2.2有效及时地向被投资企业提供适当的增值服务

产业投资基金对被投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协助制定被投资企业发展战略,协助整合战略资源,改进被投资企业经营决策;协助规范被投资企业治理,优化被投资企业资产和负债结构;协助制定重要管理策略,规范和优化企业管理;为被投资企业管理提供咨询诊断,协助被投资企业建立良好企业形象;设计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协助被投资企业进行管理层成员及关键人员的选配和招募等等。增值服务的种类和范围较广,不同的被投资企业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产业投资基金要针对不同的被投资企业的特殊情况具体来采用何种增值服务。

2.3提高产业投资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

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应围绕建设高绩效团队的宗旨来进行。产业投资基金应给予项目管理团队必要且足够的授权,使之真正做到权责相符;应深入研究和探讨项目管理和团队管理的规律,提高对项目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目的是尽快提高我国产业投资事业的水平,促进我国相关投资人员尽快成长,为我国产业投资事业培养一支高绩效的产业投资项目管理人才队伍。

2.4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产业投资基金本身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后续管理法规制度,从而利用法律手段来加强产业投资的后续管理工作。因此,应根据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度地修改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以利于产业投资基金做好后续管理工作。比如上文所提到的国有产业投资基金面临的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极大地限制了国有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标准,此时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就可以适当地修改为国有产业投资基金与其他投资机构享有公平竞争的权利。

3.结论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比赛场次教学设计下一篇:榜样高一作文800字素材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