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安全生产承诺书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驾驶员安全生产承诺书(精选8篇)

驾驶员安全生产承诺书 篇1

为维护道路旅客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旅客运输安全,保护乘客的合法权益,我向公司作出如下承诺:

一、遵守《安全生产法》、《道理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保证定期对客运车辆进行检测和维护,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确保安全运输。

2.保证定期参加公司组织驾乘人员进行安全学习及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强化安全意识。

3.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

4.保证车辆不超速、不超员,不疲劳驾驶、连续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行车。

5.保证车辆统一标识,车容车貌整洁,并在规定位置喷涂企业名称和投诉电话。

6.保证工作时着装整洁,佩证上岗,文明礼貌,服务热情,规范作业,接受监督。

7.保证车辆清洁、卫生、不在车内播放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影像节目。

8.保证不强迫乘客乘车,不甩客、倒客敲诈乘客,不粗暴待客、不私抬票价、不恶意杀价,按规定线路行驶,正班正点,安全行驶。切实

维护乘客合法权利,保障乘客安全,努力做到让乘客满意。

二、遵守所制定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服从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统一调度、管理和指挥。

我在此对上述内容作出慎重承诺:如违反以上承诺,自愿按规定接受管理部门及公司处罚。

承诺期限:年

单位盖章:

驾驶员安全生产承诺书 篇2

促使学生形成专业承诺是解决汽车服务行业困境的一剂“良药”

作为教师, 在授课前必须了解其授课对象。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热爱学习的并不多, 有部分学生更是对课程不感兴趣马虎对待。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忙于纪律管理而忽视专业技能的传授。其实, 从我校的生源状况来看, 学生无论是初中起点还是高中起点, 其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 能选择的专业并不多, 对专业的了解也不多。他们在选择专业时很多是听从家人或朋友的意见, 所以在进入学校后, 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原来并不喜欢所选专业, 甚至讨厌所学专业, 会消极对待专业学习。因此, 稳定学生专业思想, 提高学生专业承诺, 有助于学生产生专业兴趣, 提高对专业的认同度。

理解专业承诺的概述与模型分析, 为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承诺指明方向

专业承诺指的是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对本专业的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当下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定位。学生在职业教育中形成了专业承诺, 往往就决定了他进入社会后的职业生涯状况, 会对职业产生认同感与情感依赖, 使之不愿变更职业 (具体模型见图1) 。

由图1可以看出, 学生的职业兴趣、价值观、成就动机和专业承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职业兴趣、价值观、成就动机在专业学习中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最终影响个体的专业承诺。其中, 职业兴趣和价值观可以直接影响专业承诺, 职业兴趣越高, 就越热爱自己所选的专业, 投入的精力就会越多, 从而对专业的情感与理想的承诺也相对较高, 更希望能继续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 职业兴趣和价值观可以通过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来影响专业承诺。职业兴趣和价值观会对个体的成就动机产生积极影响, 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也就越高, 在专业学习中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相对较高, 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学习专业知识, 希望能在专业能力上超越他人, 从而专业承诺也会相应变高。最后, 我们可以发现, 成就动机在职业兴趣、价值观与专业承诺三者的关系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还要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 提高追求成功的倾向, 从而影响其专业承诺。

促使学生形成专业承诺的途径

(一) 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为导向, 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

面对学习兴趣不高, 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教师讲, 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还适用吗?答案是否定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 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主动性、积极性都很难发挥。所以, 我们要围绕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来进行课程设计。如, 在“发动机加速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一体化课程的设计上, 我们可以运用“任务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完成任务”四个环节的教学模式 (见下页图2) 。享、优化知识结构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不仅掌握所需技能, 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专业承诺相关心理因素方面分析, 能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提高学习自信心, 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信心越高, 学习兴趣越浓, 学习的动机就会越强, 得到的成功体验就会越多, 必定会使之更加热爱所选专业, 投入的精力也会越多, 从而对提高专业承诺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这样一体化的课程设计, 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 结合适当故障实例或工作任务, 构建较真实的实习环境, 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 并通过找资料、翻笔记、观察、思考、分析、动手及团队配合等环节来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成果分

(二) 讲新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90后”学生的特点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喜欢最新的穿着潮流、喜欢最新的电子产品、喜欢最新的电子游戏。学习也一样, 他们更愿意去了解当下最新的车型、最热门的品牌。针对学生这一特点, 教师在介绍相关知识点时, 若还是只按照课本上的典型汽车或总成为载体来介绍, 必定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能加入一些新鲜元素, 选择学生喜爱的载体, 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结构组成时, 如能以宝马N46发动机为例进行讲授, 定能吸引学生。

(三) 布置真实的实习环境, 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成功体验

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选用上课所需的设备与教具。如果一直沿用旧实习设备进行教学, 显然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老旧设备由于使用多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缺与损坏, 面对这样的设备,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势必受到打击, 进而影响专业承诺的形成。另外, 由于设备老旧,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行业实际严重脱节, 导致学生学无所用, 也严重影响学生在维修行业的持续发展。所以, 我们需要经常了解汽车售后行业的实际情况, 尽可能使用先进、与行业实际相近的设备及教具, 模拟出最为真实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有如在企业中实习一样。如在学习“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这一项目时, 我们放弃选用单一的传感器进行教学, 而是采用整车教学, 以传感器出现故障为项目引入, 通过“学生分组实践, 教师指导”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学生既可以认识传感器在实车的装配位置, 也能在实践中掌握传感器检测的方法, 并且了解传感器故障对发动机的影响。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锻炼了专业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排除故障, 让汽车恢复正常后所产生的成功体验是使用单一传感器教学所不可比拟的。

(四) 开展个性化教育, 让每一名学生均能在专业成长中看到自己的优势

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各有不同, 面对这样的情况, 假如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与思维去传授知识或考核学生掌握技能程度, 是不科学的。如在“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装”这一实习项目中, 如教师统一要求每一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 对于机械方面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打击, 学生可能会由于成绩不好而产生挫败感, 可能会消极对待专业学习。有的学生可能被任课教师贴上“差生”的标签, 最终有可能导致这部分学生放弃自己所选的专业, 放弃从事汽车服务相关工作。其实, 汽车后市场的岗位种类有许多, 除了汽车维修技工外, 还有售后顾问、汽车销售员、客户关系员等等, 这些岗位的考核标准也有所不同。因此, 笔者认为,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及考核时, 可以考虑学生的优势进行个性化教育, 促进学生优势能力的突出。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不难发现学生的特点与优势, 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而表达能力弱, 有些学生电学基础好而机械方面差, 有些学生力气小而表达能力强等等。在课程设计中, 教师应多为学生设立合适的角色, 使其发挥优势, 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如在“检测发动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实习项目中, 某一学生连续练习了五遍都没有掌握, 但他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教师不能因为他在多次练习后没有掌握检测方法而批评他学得不好, 也不能让学生因自己学得不好而产生失落情绪。教师可考虑其优势, 让该学生担当组内操作记录员, 监督组员的实习情况并记录相应的数据。如此安排, 既使学生发挥了优势, 促使组员积极练习, 又因多次记录数据而逐渐掌握了检测方法, 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五)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在家庭、社会或其他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作用, 人们的行为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从相关心理因素方面来分析, 价值观可直接影响专业承诺, 也可通过影响职业兴趣与成就动机来影响专业承诺。价值观明确的人对自己的专业目标也明确, 从选择专业到学习本专业技能方面都会投入更多精力。因此, 始终在课程中坚持贯彻形成专业承诺的课程设计方法, 让班级形成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 有助于学生树立明确、健康的价值观, 从而促进专业承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袁油迪.高职院校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相关因素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 .

[2]胡俊良.基于汽车维修人员能力与素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9下) .

论驾驶员综合素质与安全驾驶 篇3

[关键词] 驾驶员 综合素质 安全驾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连续几年井喷,全国汽车驾驶人数量保持快速增长趋势,而相对应的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我国目前正处于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鉴于在人、车、路、环境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交通安全系统中,汽车驾驶员作为交通参与者处于核心地位,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首先从驾驶员的因素入手。公安部交管局局长指出,据对我国28000起交通事故的分析,人的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占96.4%,由驾驶员违法所造成的事故占74%[1]。本文将分析驾驶员综合素质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探讨提高驾驶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实现安全驾驶提出对策与建议。

1 驾驶员素质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地位及作用

行车过程中,道路交通环境要靠驾驶员感知,车辆行驶要靠驾驶员控制,交通安全与驾驶员的素质息息相关。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囊括了心理、生理、技能、法律、思想道德和科技等素质的复杂综合体。

违法驾驶造成交通事故者占有较大的比例,据统计,驾驶人员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驶等违章操作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80%[2]。可见,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是影响整个交通安全体系的主要因素和决定性因素。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由其心理、生理等因素所决定,而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好坏又取决于驾驶员综合素质的高低,驾驶员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交通安全。

2 驾驶员综合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分析

2.1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安全驾驶的砝码。汽车驾驶员心理活动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心理特征主要包含人格、注意、环境三个因素。

2.1.1 人格因素。与不安全驾驶行为相关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感觉寻求、易怒特质等。以感觉寻求者为例,感觉寻求者并不将超速、追尾等驾驶行为视为危险,反而认为这是高超驾驶技能的体现。而攻击性驾驶行为常出现在受到挑衅或感到受挫的情景下,有易怒特质的司机容易产生愤怒的状态,继而表现出该行为。

2.1.2 注意因素。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两个方面。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主观努力的注意,主要是由事物的外部特别所引起的。无意注意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要主观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要求驾驶员关注路面动态与交通指示。

2.1.3 环境因素。行车环境中各种不同的特征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表现。在驾驶研究中,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因素中,直接的环境因素如乘客,时间压力,交通堵塞;间接的因素如驾驶行为相关的文化因素[3]。

2.2 驾驶员的生理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生理素质是安全驾驶的必备条件。驾驶员开车虽然不是重体力劳动,但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承担着很大的压力。驾驶员不但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更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以及人体各个器官功能的协调和配合[4]。在车速和交通密度不断提高的当下,对驾驶员提出了更高的生理素质要求。影响安全行车的生理素质集中反映在疲劳驾驶与病态驾驶两个方面。

2.2.1 疲劳驾驶。疲劳是由于体力或脑力劳动使人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引起的。睡眠不足、连续驾车时间过长、气温偏高或偏低、单调的交通环境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感。疲劳驾驶不仅使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还会降低驾驶员听觉和视觉的敏锐度,反应能力、操纵能力、动作准确性也会随之下降,造成驾驶员短暂瞌睡或对道路判断错误,严重者导致事故发生。

2.2.2 病态驾驶。良好的健康状况是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重要保证。但是,驾驶员生病了又不得不服药。由于疾病,驾驶员服用了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如: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会大大降低、动作不协调,也很容易酿成祸患。

2.3 驾驶员的技能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驾驶技能素质是安全驾驶的保证,突发事件中驾驶员的瞬间反应及果断处置更决定着人和车的命运。据统计,因驾驶技能造成的交通事故占驾驶员原因的40.7%[5]。驾驶员的技能素质包括驾驶基础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两个部分。驾驶基础知识主要是指驾驶员应该熟知的基本的驾车常识。驾驶员深入掌握驾车基础知识,避免不当操作,能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包括对汽车空间位置判断的能力、综合控制汽车的能力、正确观察和判断道路交通情况的能力、正确使用灯光等装置的情况、安全驾驶行为和文明驾驶意识等。驾驶操作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也是在不断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完善的。驾驶人员只有掌握了一般操作与特殊操作相组合的精华技艺,面对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及其不同的行车条件,才能把握要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灵活变通,达到确保行驶安全的效果[6]。

2.4 驾驶员的法律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法律素质是安全驾驶的重要基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是汽车驾驶员行车的基本准则。驾驶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心理、生理、技能等方面,还表现在对交通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知识的认知与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上。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建设在不断完善,比如:自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车列入刑法,秉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的理念,管理部门对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加大。驾驶员应自觉学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遵章守法,树立安全行车思想,破除侥幸心理、过度自信心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引导广大驾驶员重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把道路交通安全、道路运输有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内容纳入驾驶员素质再教育工作,使广大驾驶员熟悉、掌握道路交通安全和道路运输法律法规,遵章守法,从而减少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确保安全驾驶。

2.5 驾驶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安全驾驶的重要保证。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不论是思想、态度或行为,都决定着个人道德素养是否合格。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合格了,才能指导其用心做好工作。因此,要加强驾驶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实践表明,一个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驾驶员能够学会控制脾气和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文明、礼让驾车,从而实现安全驾驶。反之,如果行车中未养成好的驾驶思想道德,纵容驾驶陋习,遵章守法、规范驾驶、安全驾驶意识缺失,无视他人安全,常常将导致严重的、无法挽回的后果。

2.6 驾驶员的科技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科技素质是安全驾驶的有力保障。一方面,驾驶员必需有一定的科技素质才能掌握汽车的结构、原理、性能和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才能避开安全驾驶的误区,胜任驾驶这一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比如,空档滑行既浪费燃油又毁制动器,还可能熄火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在下坡时,严禁利用空档滑行。另一方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安全科技是事故预防的重要力量。驾驶员借助新技术给汽车加装主、被动防碰撞安全辅助系统,也可以减少因碰撞而引发的事故,从而提高安全驾驶的系数。

3 全面提升驾驶员综合素质,有效化解交通安全风险

人、车、路和环境在现代化的道路交通体系中已融为一体,成为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复杂的社会大系统。因此,驾驶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3.1 源头入手,严把培训考试关口

首先,驾管部门、驾校和相关医疗机构共同坚决把不符合申领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要求者拒之“门”外,确保驾驶员的心理、生理水平。其次,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教练员的再教育培训,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准,提升教练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掌握,更好地传授学员驾驶技能。再次,根据2012年3月公安部交管局《加强机动车驾驶员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加强驾驶员培训考试,切实提高驾驶人综合驾驶技能,提高考试标准,扎牢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道防线。

3.2 强化宣教,营造社会舆论氛围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站等媒体,运用手册、传单、横幅、标语、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一方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力宣传一大批安全意识高、熟知相关法律法规、驾驶技术精湛、道德高尚、服务水平高、心理素质良好的驾驶员,另一方面对违章违规、发生安全事故给社会造成危害者加大报道力度,以儆效尤。通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激励先进,敦促后进,摒弃交通陋习,为创造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积极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驾驶员安全意识、法规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

3.3 惩防结合,多措并举综合引导

通过行政、法律、经济、道德、科技等手段综合引导,多管齐下提升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建立驾驶培训质量倒查制度和考试发证、执法管理责任倒查制度,如:对于体检时弄虚作假,由于驾驶员身体条件不符合规定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对进行机动车驾驶人体检的医疗机构实行倒查,追究医疗机构和当事人的责任。对于不文明驾驶,依法从重从严处罚,并建议在申领驾照时,增设道德素质考察科目,考核“准司机”的道德素质。不仅运用经济杠杆让违章肇事驾驶员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支付更多的人身保险和车辆保险金,而且把严重交通违法不良记录纳入征信系统长期保存,影响其贷款、职业准入、出国留学等,提高其“违法成本”以加大惩戒、威慑和教育力度。此外,相关职能部门可引导驾驶员主动加装各种主、被动汽车防撞保护安全辅助系统等设施,以提高车辆行驶时的安全系数,降低事故风险。

参考文献:

[1] 潘涛.驾驶员交通素质障碍及解决方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 傅晓薇.公路交通事故与驾驶人员相关性分析[J]. 河北交通科技,2009, 6(4): 58—60

[3] 蒋丽, 李永娟, 马峻峰.不安全驾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人类工效学, 2011, 17(2): 85—88.

[4] 张鸣.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分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128—129.

[5] 段亚丽, 高国天.浅析驾驶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J]. 职业技术,2011(9): 133—134.

驾驶员安全承诺书 篇4

一、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公司的车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坚持“文明行车、安全第一”“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职业行为准则。

二、精心维护所驾车辆,严格落实车辆“三检”制度,保持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严格按规程操作车辆,杜绝车辆机械事故的发生。

三、因下列原因发生的交通事故,本人自愿接受交通管理部门及公司的相关处罚:

1、酒后、疲劳驾驶车辆,闯禁令标志、超速行车、野蛮驾驶;

2、违章抢行,不按规定礼让、未按规定倒车、调头;

3、行进路口不减速、不避让优先放行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

4、持无效驾驶证驾车或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辆不相符的车辆,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驾驶无效机动车辆行驶证的车辆,无从业资格证者驾驶营运车辆;

5、造成交通事故后擅离事故现场或逃逸;

6、造成交通事故后不按规定报告给公司领导、安全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

7、将车交给非司机驾驶或交给未经公司考核批准的其他司机驾驶;

8、其他严重违法行为。

公司签章:承诺驾驶员:

驾驶员安全承诺书 篇5

一、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当地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及公司的车辆管理制度,坚持“文明行车、安全第一”、“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职业行为准则。

二、积极参加公司、部门、项目组举办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驾驶技能和交通法规知识,熟悉自已的工作任务流程,在各种道路、气候条件下完成任务。

四、遵守公司、部门、项目组的规章制度,服从指挥调度,严格执行用车管理制度,不私自开车,不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

五、爱护车辆、经常对车辆进行检查,保持车辆状况完好,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带故障出车。

六、驾驶证、行驶证以及各种证件要随身携带并及时年检,服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检查。

七、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通报交警部门和所在单位领导,不得逃离、伪造现场,隐满事故真相。

八、因下列原因发生的交通事故,本人自愿接受交通管理部门及公司的相关处罚,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1、酒后、疲劳驾驶,闯禁令标志、超速行车、野蛮驾驶;

2、违章抢行,不按规定礼让、未按规定倒车、调头;

3、行进路口不减速、不避让优先放行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

4、持无效驾驶证或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辆不相符的车辆,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驾驶无效机动车辆行驶证的车辆,无从业资格证者驾驶营运车辆;

5、造成交通事故后擅离事故现场或逃逸;

6、造成交通事故后不按规定报告公司领导、安全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

7、将车交给无驾驶资格的人员驾驶;

8、其他严重违法行为。

单位:驾驶员:

驾驶员安全营运承诺书 篇6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康市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经相关部门组织协商,你车挂靠的营运公司同意由驾驶的车辆定时定线接送学生,为了确保安全,落实责任,必须遵守以下承诺:

1、驾驶员驾龄不得少于3年,取得的驾驶证必须符合所驾车辆,车辆必须性能良好,保险齐全,年检合格。按时参加上级组织的安全培训。

2、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畅通,要定期对车辆保养,经常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保持车况良好。

3、学生上车前应做好登记,确认无误后离校。

4、驾驶途中,驾驶员应严格要求学生,不得随意换座位,不得在车内打闹嬉戏,不得将头、手、身体探出车窗外等影响安全的行为。

5、途中不得随意停车或搭乘其他人员,遇到危险路段(泥石流、洪水、路况差)等,不得强行穿过,适当时可组织学生下车再通过,但通过后学生再上车时必须检查学生人数,确认全部上车后方可再次行驶。

6、驾驶员必须保持精神状况良好,疲劳状态下不得驾车,不得在饮酒、吸毒、服用影响精神的药物后驾车,驾车途中不得抽烟、接打电话、不得赤背、光脚或穿拖鞋等影响安全的行为发生。

7、不得超员超载、车辆时速不得超过每小时50码。

8、驾驶员应服从学校统一安排和管理,放学应按时到达学校指定区域接学生,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将信息反馈到负责乘车的相关教师,周日应按时到达指定地点接学生返校。

未按以上承诺出现安全事故一切责任由承诺人负责。

承诺人签字:学校: 中厂初中

军车驾驶员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篇7

由于历史原因, 军车驾驶员的来源各异。而驾驶属于技术和经验并重的行为, 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基于驾驶技能和行车经验, 并包括道路交通基本知识、道路交通安全意识、驾驶心理、公共道德等指标。这意味着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只是对驾驶员基本驾驶技能和基础交通知识的认证, 并不意味其综合素质合格[1]。

因此, 有必要对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管理, 以提高其驾驶行为的可靠性性, 保障公路运输安全生产。对驾驶员的安全管理也成为道路运输最重要、也是任务最重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对运输生产实践的总结, 提出以下四项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

1 入口管理制度

运输单位在招聘驾驶员时严格考核标准, 驾驶员必须机动车驾驶证、从业资格证, 并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 并运用驾驶员适应性检测系统进行考评。

对考核合格、决定聘用的驾驶员, 单位建立驾驶员的信用档案、安全档案。

对聘用的驾驶员, 单位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安全生产合同, 办理各类保险、福利, 进行统一管理。

对新聘用的驾驶员, 在其上岗位前至少进行1周的安全教育。

新聘用的驾驶员上岗后, 作为实习驾驶员跟随在该线路安全行驶1年以上的驾驶员行车1月以上, 才可单独驾驶该线路的军车[2,3]。

2 分级管理制度

运输单位对其聘用的驾驶员, 依据表1中的7项指标, 将驾驶员的安全等级分为四个级别:A、B、C、D, 从事营业性道路旅运输输的驾驶员, 均纳入安全分级管理中。

安全等级评定每年开展一次, 由运输单位根据驾驶员的安全档案进行评定。

在评定过程中, 不能满足D级安全级别的驾驶员, 转入助理安全管理员。

3 动态监控制度

运输单位充分发挥行驶记录仪或GPS系统的作用, 由单位的安全部门具体负责, 安全管理员进行数据的采集、判读与记录, 依据记录的数据实行安全管理[8,9]。

4 助理安全管理员制度

建立助理安全管理员制度的目的是促使单位内部的管理层与作业层相互沟通。即运输单位内的安全管理员分专职安全管理员和助理安全管理员两类, 专职安全管理员为固定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职员;助理安全管理员由不安全的驾驶员轮流担当 (图1) [10]。

助理安全管理员的工作地点主要为单位军车所停靠的车站。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 安全嘱咐——在发车前、收车后对驾驶员根据其性格及个人喜好特点、运行线路及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嘱咐;

(2) 车辆复检——在发车前对已经过专职检验人员例检的车辆进行安全部件抽查复检, 确保车况良好;

(3) 数据采集——负责行驶记录仪数据的采集工作;

(4) 安全谈话——对重点驾驶员个别谈话, 重点教育;

(5) 车辆交接——在驾驶员换班时由助理安全员主持车辆及证件交接, 交车驾驶员向接车驾驶员介绍车辆性能特征, 双方在交接表签字。

助理安全管理员工作周期为1个月。其中安全学习1周, 其余时间均在基层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在担当助理安全管理员期间, 应对所管辖的车辆及驾驶员负责, 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考勤。

担任助理安全管理员期间认真负责, 且所管辖的营运军车无责任事故发生, 可重开军车。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不合格, 再继续担当下一季度的助理安全管理员。在结束助理安全管理员的工作后, 若超过9个月内未驾驶营运军车, 需做实习驾驶员1月;超过1年未驾驶营运军车, 需经管理部门复考合格, 并做实习驾驶员1月。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驾驶员, 转入助理安全管理人员行列。

(1) 依据分级管理制度, 不能满足D级安全级别的驾驶员;

(2) 依据动态监控制度, 一个月内3次以上违反规定的驾驶员。

凡在1年内间断性超过3次担当助理安全管理员, 运输单位应上报告主管部门, 同时将该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与安全档案交回原发证机关, 该驾驶员需重新接受培训。

5 总结

综上所述, 对军车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是汽车运输单位安全管理的重点, 是从源头上保障运输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对军车驾驶员的安全管理, 需要对驾驶员进行分类, 评定不同驾驶员的安全等级, 同时有必要将安全与经济相结合, 通过建立并有效执行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来规范与保障军车驾驶员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摘要:基于军队运输的基本特点, 指出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是军队运输安全管理的重点, 并提出军车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入口管理制度、分级管理制度、动态监控制度、助理安全管理员制度等。

关键词:军车,安全管理,驾驶员,分级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树生.汽车客运生产安全质量管理系统分析法[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0, 66 (4) :38-39.

[2]郭天聚, 关晓辉.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管理[J].公路与汽运, 2001, 85 (4) :47-48.

[3]谢思宪.加强行业行车安全管理建立开放有序运输市场[J].广西交通科技.2002, 25 (S1) :140-145.

[4]付健.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确保道路运输安全[J].广西交通科技, 2002, 27 (4) :66-67, 98.

[5]孙健康, 韦洪.公路客运快班行车事故分析及对策[J].广西交通科技, 2000, 25 (S1) :146-147, 150.

[6]孙健康, 韦洪.公路客运快班事故及对策[J].中南汽车运输, 2000, 81 (4) :45-46.

[7]席金波, 胡明.加强客运承包后的运输安全管理[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1996, 47 (2) :37-38.

[8]杨冠洲.汽车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地质勘探安全, 1997, 4 (1) :35-36, 38.

[9]名廷信.浅谈公路运输企业强化行车安全管理的措施[J].山西交通科技, 2000, 138 (6) :44-45.

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 篇8

关键词:个性心理;心理素质;安全行车

汽车驾驶员在行车途中由于种种心理原因,对交通法规中的一些规定有禁不止,明知故犯,时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综合分析认为,驾驶员行车中的心理原因与安全行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差异分析

每个汽车驾驶员的心理活动,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性格、能力、气质等,而人的心理活动的认识、情感、注意等到也和个性心理特征紧密相联,从而带有个人特点。

第一,性格与安全行车。人们通常把性格特征按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首先,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对待工作认真、实干,有的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等。其次,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有的人自制力强,严守纪律,而有的表现急躁、粗心大意等。再次,性格的理智特征。有的人细致、主动,有的轻率,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上述性格特征对汽车驾驶员安全行车有着直接影响。作为汽车驾驶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努力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

第二,气质与安全行车。从驾驶员这一职业角度来看,气质一般可分为四个类型:一是兴奋占优势的类型。这一类型的人,其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在行车中对情况判断处理不理智。二是灵活占优的类型。这一类型的人虽然敏捷而灵活,但是工作轻率、不稳定,对行车安全也是不利的。三是惰性占优的类型。这一类型的特点是安静,动作比较迟缓,但缺乏生气,反应迟钝。在复杂交通情况下,常表现出判断措施犹豫不决。四是软弱占优势的类型。其行为特点是细心,守纪律,但反应能力差,在突变情况下,应变能力较差,因此也有不利于行车的因素。

第三,情感与安全行车。人的情感可分为激情、应激和心境三种形态。激情型驾驶员处理特殊情况不能沉着。应激型驾驶员遇到险情能否正确地处理,转危为安,这取决于驾驶员的性格特征和知识经验。心境型驾驶员驾车处理情况方法是否得当,措施是否得力,这要看当时驾驶员的心情所处的状态,如状态良好,处置情况动作就轻松敏捷,行车就安全。

第四,注意与安全行车。人的注意可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汽车驾驶员注意能力对安全行车是有很大的影响。有的驾驶员无意注意能力强、有的驾驶员主动注意能力强。一般来说无意注意是影响行车安全的。

二、驾驶员心理素质变化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第一,长时间行车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驾驶员长时间驾驶,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心理素质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在此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会使驾驶员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四肢酸懒、行动迟缓、情绪低沉、烦躁不安;导致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

第二,驾驶中各种情况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对行车安全物影响。行车时,驾驶员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如道路平坦会诱发驾驶员驾驶单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转弯产生厌烦心情;车辆拥挤和堵车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这些心理变化都是行车不安全的诱因。

第三,交通运输日益激烈竞争产生的利益所求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由于交通运输行业的无序竞争,驾驶员大都多拉快跑,使驾驶员追求利益心理加重,一味的利益所求心理驾驶车辆,往往不顾安全行驶条件,抢客源,开快车、超载车,甚至强行超车會车,从而导致行车不安全。

第四,驾驶员行车中任意妄为形成侥幸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在行车过程中,有的驾驶员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但是由于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行车中一旦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沉稳操作,不是惊慌失措,就是反应迟缓。

三、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第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纠正驾驶员不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信心、习惯,约束行为。所以驾驶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热爱驾驶工作,明确自己职业的责任。在日常行车中,不违犯交通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坚持文明行车。

第二,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当驾驶员过度疲劳,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行车中才能保证精力充沛,从容不迫地应付各种异常交通情况。

第三,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驾驶员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因此,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绪,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反应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应激”能力。

第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能素质。驾驶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只有技术过硬,处理情况才能做到胆大心细,安全可靠。这就要求驾驶员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对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从而提高技能素质;过硬的技能能保障驾驶员心理稳定,使驾驶员情况处理得当和正确,真正做到“车行万里,处处平安”。

参考文献:

1、蔡笑岳.驾驶心理学[M].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2、邢邦志.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训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报告书模版下一篇:全国十大游戏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