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精选8篇)
单位:大朗启明学校作者:谢文华
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的确,写作是儿童对生活状态的表达,是对自身心灵的抒发,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对生命记忆的定格。写作,让儿童的生活更加绚烂。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作者不断思考完善。因此,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学生一听要写作文就犯难、怨声四起。由此可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其热爱写作的兴趣,这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的写作能力呢?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着重从激发兴趣、培养自改、传授方法、讲评结合、加强阅读、读写结合、赏识激励等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去写作。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所以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激发自改动机,培养学生自改意识做起。对于小学生而言,运用听故事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是个简单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有目的地渗透这方面的知识。通过各种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影响孩子,例如鲁迅先生说:“写完文章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 多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几经斟酌修改后才定下来的。欧阳修每次文章写成后,总要贴在墙上,进出都要看看,随时改正,有时一篇文章改到一字不留。欧阳修、王安石等一些古代大作家对自己的诗文都下这么大的修改之功,这正告诉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决不能轻视修改这一环节。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资料„„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学生就会逐步明确“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了。
二、传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文教学中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把写作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改作文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得花一番心思。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写好作文后,就以为大功告成觉得不需再改了。其实,这往往是学生不懂得如何去修改作文,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我们教师对学生写完作文后不再去修改的习惯完全可以加以引导,例如:可以让学生默读自己的作文,引导他们发现自己文章中那些不通顺的语句,有语病的语句,有歧义的语句和一些不恰当的标点符号。修改文章,往往从标点、内容和语言三方面入手,内容的修改一般有“删、增、调、换”法,而语言上的修改一般是把有毛病的字、词、句改得有文采。教师可先示范,给学生引路,通过具体分析评改一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学会教师的批改方法,直接感知如何修改文章。
如:教师可把有代表性的文章用投影仪大屏显示,逐句的朗读,逐句地评改,并向学生说明这样修改的理由,让学生掌握逐步掌握修改的方法,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下手修改,该修改哪些方面,如果修改等基本知识。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如何掌握这些知识的方法尤为重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当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之后,我们教师何愁学生写不出优秀的作文来呢?
三、讲评结合,提高自改能力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只重视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作文讲评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作文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文章,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都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了条件。因此,作文讲评课上制定的目标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抑或泛泛而谈。讲评作文时,讲评目标可围绕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而定,也可按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通病而定。如:以《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自己在人生成长经历过程中所经历的印象最深刻或者最有意义,自己对这件事有比较深刻的领悟,自己成长过程经历的习作,许多学生选取的事例不够典型,在讲评课上以此为目标,先由教师分析范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要是不典型,那该选取怎样的事例,为什么。经过反复评议,让学生明白典型的事件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从而为学生以后自改作文打下基础。
在讲评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假如讲评时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而要是师生共评,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增。无论是分析作文的得失,还是推敲有疑问的词句,教师都不能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由学生自己去领悟,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四、扩展视野,丰富人生经历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你拿这个苹果和别人交换一个苹果,最终你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假如你有一种思想,你用自己的思想和别人交换后,最终你将拥有两种思想!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没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写作文的时候就会眉头紧锁,苦思冥想,挖空心思编造一些无端生有的故事情节出来或者很不情愿地挤出一篇味同嚼蜡的“陈芝麻烂谷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样作文中的故事情节会生动吗?那样的作文会有感情吗?那样的文章会是好作文吗?那如何让小学生写出好作文呢?扩展学生的视野尤其重要!那你也许会问,小学生小小年纪不可能有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那如何扩展视野呢?
其实小学生扩展视野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压力的情况下扩展他们的视野呢?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每次习作后,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相互交叉阅读修改。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作文修改能力,有可以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的人生经历,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引导学生们去做呢?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开展丰富的活动来扩展学生视野,丰富的习作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材料储备,就好像一片贫瘠的土地,永远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学生的作文,需要素材来构架。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帮助积累素材。要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就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是习作之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丰富的生活,学生的习作就会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学生怕写作文,也往往是苦于不知道要写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活动的特点,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里走一走,看一看,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活动前,要提醒学生注意活动的过程,注意观察同学的言行和表情,以及自己的心理感受。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写起来就不难了。
五、鼓励阅读,增强读书意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谈到,对于这些儿童,把学习仅仅局
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苏霍姆林斯基觉得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应当让这些儿童的头脑中尽可能多地产生关于周围世界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疑问来问,在他们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这么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他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读书足以冶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不断鼓励他们的读书愿望,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学生阅读的书籍多了,他的作文水平和语言能力自然会得到飞速的提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六、读写结合,鼓励大胆表达
增大学生阅读量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传统教学的精华之一。西汉扬雄说:“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叶圣陶也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因此大量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前提。班上总有几个学生作文写得好,是谁的功劳?是老师指导的吗?这不能否认。但我却认为,这主要得力于阅读。这些学生的阅读量比同班学生大得多。学生阅读量小,是影响学生作文的重要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70%的信息来自书本。阅读为作文提供知识储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不是能教会的,陆游说:“汝果若学诗,功夫在诗外”。只有从阅读中去领悟,学生有了丰富生活,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却不一定会表达。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想尽千方百计,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通过各种方式锻炼表达能力。比如在习作关于植物的练习时,我让学生先到操场内观察一棵梧桐树。指出观察要“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要细致、全面,尽可能观察别人不知道的;孩子们观察后争着发言,争着表达。作文成了展示自己的最佳方法。他们对叶子的颜色、形状的变化,作了生动细致的描述,并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思想清晰、通顺,内容丰富,学生们都愿意说,并有话可说。
总之,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各种手段,慢慢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作文水平自然会逐步提高的。
七、赏识激励,增强学生信心
除了加强学生阅读和练习以外,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也是相当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实践证明,学生会因为赏识而更优秀。
在讲评和批改学生们的作文时,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环节要不断慷慨大方地给孩子肯定赞赏: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你真聪明”,“你的词汇真丰富”,“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你说的语句真优美,简直是个小诗人”„„孩子一次次被肯定,一次次那么兴奋,孩子被赏识了,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作热情,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从嘴里、从笔端流淌出多少美妙的语言。因此,无论在作文教学哪个环节,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赏识鼓励,这样做,学生的信心会更足,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再一次被激发。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会不断地提升!让学生品尝作文成功的快乐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首先,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展示才华的平台——“佳作欣赏栏”或者班级的“学习园地”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让孩子们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让学生体验作文进步的乐趣。其次,可以向学校广播室推荐好的习作,美文共赏;另外,还可以办一份班报,定期刊登学生优秀的或者有进步的习作。甚至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老师要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传播,这对激发写作兴趣和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我个人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实践教学中,只有踏踏实实地落实好上面每一环节,循序渐进,充分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作文教学才会绽放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对写作课的建议》及《写作》(83年第6期)作者:叶圣陶著;
2.《鲁迅手稿管窥》作者:叶圣陶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3.《现代写作概论 》作者:普丽华 江少川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鲁迅“修改文章三法”的启示》作者:张国学《青年科学》2005年第05期;
5.《中国教师》2011年第16期;
一、兴趣,写作的内在动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作为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生只有对写作感兴趣,才能乐于动笔、乐于思考,这样才能不断产生灵感,把写作当做一种享受,自然就能够写出好的文章。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正所谓 “亲其师 ,信其道 。 ”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的喜爱。 为此我们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重要。教师要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是高高在上的教者,而是与学生有着平等地位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为此教师不要因学生年龄小而包办代替一切,而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充满关心、热爱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认可,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门,愿意接纳教师、亲近教师,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尊重,进而对写作产生积极的情感。 这样的教学才能成为情感沟通与心灵的互动,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兴趣与灵感的激发。
2.以学生的视角展开写作 。 学生是写作的主体 ,教师不要以成人的标准布置写作话题,评价写作内容,而是要切实站在学生的位置,以学生的视角审视生活,开展写作教学。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融入写作之中,不认为写作难,而让学生觉得写作就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最朴实的文字表达出来。
二、生活,写作不竭的源泉
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无论是“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的想象,还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感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只有将写作植根于现实生活中,才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文章来,否则写作就是闭门造车,成为无源之水。
1.观察生活 。 正如罗丹所说 :“生活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学生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时刻变化着的世界里,生活是写作不竭的源泉。 但是许多学生却依旧觉得没有内容可写,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认清写作就是对生活的再加工与再创造, 文学大家的经典之作都是观察生活、留心生活,是对自己生活与情感的真实反映。 让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认真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丰富写作素材。
2.体验生活 。 真挚的情感 、深刻的感受是学生的亲身实践中产生的。 为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多参加各类活动,让学生深刻地体会生活,在亲身实践中产生更多更深的体会与感受, 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不会浮于表面,而是写出最真实的情感,最打动读者的场景,最真实的人物形象。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所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家庭活动及社会活动,同时还要带领学生一起组织更多的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接触更多学校和家庭之外的世界。
三、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二者密切不可,相互促进。 可以说阅读是信息的输入,是吸收,而写作则是输出,是倾吐,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要重视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只有建立在一定量的输入基础上的输出才能更自然更真实。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割裂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而是要将写作贯穿于阅读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写作。
现行教材所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 是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的最好例子,我们要重视教材,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深入的阅读,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深意,通过阅读实现与作者、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同时还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 课外有更丰富的阅读材料、更宽广的阅读空间, 我们要在搞好课堂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真正做到“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接触更多不同体裁与题材的阅读材料, 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 丰富学生见闻的目的。 我们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在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与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文如泉涌现,信手拈来,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当然读并是泛泛而读,而是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受,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还要让学生摘抄精彩语句与段落,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感受,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内化,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
四、想象,步入写作的殿堂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学生虽小,但有丰富的想象力,展开充分的想象,将话题延伸出去,以展现自己的个性,从而创造出一个五光十色的虚拟空间。 写作时不要急于开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此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通过想象进入特定的场景与话题,这样学生才能显现自己的个性,虚拟出更丰富的场景、人物与活动,这样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就可以写得更丰富、精彩,并且富有新意与创意。 如描写春天,我让学生想象寻找春天的足迹。 这样学生虽然身在教室,但心已融入大自然,成为花草树木、涓涓细流。学生头脑中所存储的各种材料得以激活, 活跃于学生的头脑之中。 学生通过想象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与创造,然后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想象的成果。 这样才能将学生带入写作殿堂,学生才能乐于表达,优秀作品自然会自动生成。
关键词:兴趣;信心;愉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83-01
学生作文水平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自身的原因才是主要的。有的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写作文的材料”、“榆木疙瘩”;有的在作文课上心理空虚,害怕自己写不好,害怕老师拿自己的作文当反面教材引起别人的嘲讽;有的则不愿在作文中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思想,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更有甚者因从未得到过老师的表扬而心灰意冷……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首先排除学生自身的病态心理,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作文教学的一把钥匙,用它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学生作文不是简单的让他们在空白稿纸上涂划一番,而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打开自己的心扉,把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喜、怒、哀、乐、爱、恨、愁、苦一一倾诉,让读者和自己一同欢乐,一起哭泣,一块爱恋,一道忧伤。
学生的内心都会有真情的积蓄,这就需要教师要有爱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拨动心灵的琴弦,奏出美妙的乐曲。
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写一篇《我的老师》,多数的同学就象套公式一样写道:“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却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写的这些都是社会给教师的这个职业的最高赞誉,这些荣誉的得来都是教师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的工作的结果。同学们不要只停留在赞扬、口号上,教师也是平凡的人,多写一些自己耳闻目睹的、亲身感受的身边小事,多写一些和你们同学习、共游戏的动人情形不是更好吗?”我接着补充道:“这个题目的侧重点是让同学们说实话,可以写老师的优点,也可以写老师的缺点……”结果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不但文思泉涌,而且情真意切。收到了另人满意的效果。
二、鼓励同学们树立“一定能写好作文”的信心
对待每一位学生作文都要一视同仁,不能褒此贬彼,对写得好的同学大加赞赏,对写得差些的同学当众批评,甚至嘲讽。这样做只能更加刺伤其自尊心,使其失去写好作文的信心,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我是这样做的,首先给予差的作文以肯定,即使是一点点的可取之处,也不能忽视对其鼓励。哪怕是漏洞百出的地方,我也要语气温和委婉的指出。例如“这句话……这样写是不是更通顺呀?”“这段文字……这样描述是不是更能抒发情感呢?”千万不能在评语中写道:“词句不通”、“中心不突出”、“感情不真切”、“错字连篇”……后来许多学生在毕业留言上写道:“正是老师的亲切关怀、谆谆教导、热情鼓励才使我的作文水平逐步提高,并最终热衷于写作的。”
我还经常采用师批和生批相结合的方法。“五四”以来,语文界的前辈已经关注作文的批改。罗农夫提出“面批”,刘半农采用“二次批”,叶圣陶强调“自批”。因此,一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不但要让他们投身生活、大胆表现,还必须让他们积极参与批改自己的写作。学生参与评改自己的作文,强调了独立自主性,突出了学生作文的自我活动,我手写我心;学生参与评改自己的作文,重视了感情的真实性和思维的多向性、创造性,不是“为文而造情”,而是“为情而造文”。
学生参与评改自己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可扫除学生的“无病呻吟”,而是“言为心声”。学生参与评改自己的作文,1、文不厌改,越改越好。2、学生亲尝改文的甘甜,并学到改文方法,既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又加强了写作能力的培养。
三、因材施教,让学生享受“我也有进步”的愉悦
俗话说“十个手指不一样齐”,学生因受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和接受学校不同,写作能力也就不等。
存在差距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教师采用统一标准,不“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就不能使所有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致使写作好的学生“泯然众焉”;写作差的学生自暴自弃。因此,我平时辅导、批改作文时区别对待,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写作能力了然于胸。
写作时,对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既不能要求过高,也不能太低,更不应“恨铁不成钢”;批改时,也要针对其水平和能力有所侧重,有针对性。对水平较差的就要“放宽政策”。有的同学经常写错别字,我就侧重批改他的的错别字;有的同学经常说话有语病,我就侧重批改他的语病;有的同学平铺直叙写“流水帐”;我就侧重批改他的内容空洞等。这样适当的放低尺度,让他们都能尽力而为,一步步走向成功,让他们也有“我也有进步”的愉悦。
摘 要: 英语写作很重要,让学生写好英语作文,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教师要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加大英语信息量的输入,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 英语写作 重要性 教学方法
一、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我国加入WTO,越来越频繁的跨国书信往来,无不证明了英语写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还是检验英语教学成果的必要手段之一。
英语写作在考试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谁的写作水平高,谁就能抢占先机,从而在考试中获取高分。英语写作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总成绩的好坏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英语写作水平不仅反映了学生对所学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还反映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和再输出的创造能力。英语写作能力是学习外语的一项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可以进而提高学生英语的其他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一提到英语写作,许多学生往往望而生畏。这种现象不止学生头疼,教师也头疼。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兴趣?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英语作文?一直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
三、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一)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加大学生词汇量的输入。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最小单位,是字、词、句、段、章的基础。离开词汇,就无法言情达意。人脑就如同一台电脑一样,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脑中没有词汇,是不可能进行表达的。这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道理。我认为词汇的学习和掌握是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甚至比语法的学习要重要得多。我们在日常的口语表达中,所运用的语法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但可以结合当时的语境得到对方的充分理解。曾有一个学生跟他的外籍教师说:I just now go to your office,you not there.这是一句明显带有语法错误的句子,但对方还是理解了他的意思:I went to your office just now.But you weren’t there.(二)在大量记忆单词之余提出几点要求。
1.“精而准”。
词汇的拼写精而准,是英语写作的重要前提,否则容易造成词不达意的现象,有时还会带来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甚至是灾难性的事件。在课堂上,我以两个在发音和拼写上极容易混淆的单词“Austria”与“Australia”为例,讲述了1916年8月18日,险些成为第二次朝鲜战争导火索的“白杨树事件”:因朝鲜的英语翻译员,错把一把砍死朝鲜士兵的斧子的产地国“奥地利Austria”翻译成“澳大利亚Australia”,造成朝澳断交,20年后才得以澄清的误会、让学生深刻体会记忆单词要做到“精而准”的重要性。
2.尽量做到记住单词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用”。
记住单词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用”,写作时思路才能更开阔,思维才能更灵活。
(三)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法,尤其是时态,并教会学生一些审题的技巧。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说:“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由此可见,有了一定量的词汇,还必须配上一定的正确的语法,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思维和所见所闻。因为,词汇只是孤立的组成部分,没有语法的词汇,就如同没有树干和树枝的树叶,只是一片零散的叶子。仅有词汇而没有语法,在沟通交流时会让对方感到费力,容易造成误会和麻烦。语法是组织字、词、句、段、章的关键,好的语法可以使英文写作更流畅、漂亮,思路更清晰,逻辑性更强,不容易产生歧义。学好语法能更好地促进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进而写出更好的英文作品。
在语法教学中,时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动词是句子的脊梁,动作发生的时间不同,它们在英语中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动词时态可使英语句子变得生动而富有生命力。英语时态表述不清,往往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时态,才能把单词、短语连成一体,形成鲜活的句子,从而组成有生命力的篇章。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首先会做的一件事是教学生审题。如题眼或要论述的关键字;写作体裁;选材范围,交际情景的确定,等等。最重要的是确定通篇的主要时态,因为时态让人明了动作和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或时间段,乱用时态会使阅读者感到突兀不解。
(四)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并做相应的读书笔记,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背和掌握一定语境下的字、词、句、段、章。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习英语也一样,通过背诵,变别人的为自己的,化知识为生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读多了背多了,也就会了。正所谓有输入才有输出。记多了相关语境下的字、词、句、段、章,就能形成良好的语感,为写作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材料,写起作来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在引导学生阅读和背书时,不能让学生泛泛地读,也不能让学生通篇地背。这样只能是浪费时间,用处不大。应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划出文中的一些词语搭配、特殊用法、美言佳句,并做相应的笔记、摘抄和背记。日积月累后,学生识记英语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写起作来就更具活力和质感。
(五)熟悉相应语境下的文化背景的异同。
英语写作不能脱离了相关英文国家的文化背景,要注意中英文化背景的异同,否则会让人觉得突兀和无礼。比如,中国人见面,喜欢以问别人吃过饭没有、准备去哪里作为话题,而英国人喜欢以谈论天气作为话题;中国人喜欢直白地问对方的年龄、收入、计划等,而英美国家的人却对这一方面讳莫如深,认为这是个人的隐私,询问这一方面的问题是不礼貌的„„如果写作时不了解这些文化背景的差异,一味地想当然,而不进行学习和了解,就会闹笑话、闹误会。即使写作的词汇再丰富,语法再正确,也只能是败笔一篇。
(六)针对某一类型的话题或作文题目,教师适当给予例文,让学生先学习模仿,进而进行个人的创作和拓展。
思维活跃的学生要写出一篇习作并不难,但大部分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刚开始时总会有些不知所措,有的甚至是挖空心思,想了半天也写不出个所以然。面对这样的情况,与其让学生呆坐空想,还不如给学生一篇与文题相关的例文进行分析、学习和模仿。在学习和模仿中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其基础上进行思维的补充、拓展和创新,进而以原作文题为中心,形成一篇新的习作。
(七)发散思维,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地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1.以集体智慧为结晶,让同学们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或文题,尝试共同完成一篇习作。在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氛围中,纠正习作中的语法错误,规范习作的句子结构,肯定同学们的习作能力。既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潜力。“围绕题目,想到什么,写什么,再进行相应的修改”。事后学生是这样总结的,“原来写作就是这么一回事”。
2.通过让学生学唱有中英双语字幕的英语视频歌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记背英语歌词,让英语歌词成为学生写作素材的一部分,达到视、学、导、用,听、说、读、写的一体结合。
3.学生作品中,哪怕有一点的灵思妙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通告。在班上和课堂上形成互学美文佳句的风潮。
4.课堂上,我坚持每课一句英文谚语。英文谚语除了包含词汇信息外,还含有一定的深义和文化背景。它们往往言简义精,生动幽默,富有意境,朗朗上口。每天一句英文谚语,积少成多,长期坚持,学生定能在相应的习作中加以运用,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八)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方法和思路。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不同的作文题材,有不同的写作技巧,如写人的离不开人物的外貌、心理、动作、语言、表情;写事的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具体事例;论文或话题作文离不开主要观点、论据和事例„„在指导学生进行英文写作时,我总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一些单词和句子进行归类,学生在遇到类似的作文题目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学以致用。
同时,要让学生掌握“一意多表”的写作方法。遇到不会拼写的单词,要懂得灵活变通,用其他词语进行表达。如:I spent five dollars on the book.可用The book cost me five dollars.表达。John’s workmates were all friendly to him.可用John’s workmates all got along well with him.表达。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麻岗镇双目小学 吴积明 邮编:525441 手机:***
【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作文观,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端正教师的角色观,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制约着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写作 小学
作文
教学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由于部分学生对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所以害怕写作文,写作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部分同学每次作文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所写作文没有真实感情。身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想把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心得体会,和大家一同探讨一下。
一、培养兴趣,轻松写作。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知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又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前
提。那么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首先讲明作文的作要性,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作文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离不开作文。带领学生多阅读一些好的文章,让学生知道生活的任何事、任何物、任何情感等都能从笔下说明、表达,从而让学生也想动笔去写。并要求学生把优秀作文抄下来,布置成作文园地,在交流中互相欣赏,互相启发,互相激励。
2、将作文教学巧妙地赋予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小学生活泼、好玩,在玩中学,学中玩一定能提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写《一件有趣的游戏》时,有些同学想写“官兵抓贼”游戏,但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参加游戏时的场面,回想官兵和贼的神态,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如“闪、抓、躲”等,再带学生到操场上做游戏。学生在紧张、兴奋又快乐的气氛中领会到官兵和贼的神态、动作。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写得内容充实,语句生动条理分明。
3、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课堂上,我先将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提出问题:“谁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并以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大胆地写。
4、在教学中应将起点放低,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写作时每一点成绩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根据小学生喜爱表扬、鼓励的特点,每次习作要充分肯定他们的
成绩,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时刻抓住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学生作文的进步,及时鼓励学生。对差生更不能忽视,要努力去发现作文中的亮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作文进步的喜悦,增加写作的动力,从而使学生爱上写作。
二、观察事物,拓宽视野。
在学生不再头疼作文后,就得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要懂得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欲望,才不会在习作时因为没有素材而形成“大、空、套”的现状。即使作文是指导观察的最佳途径,因为过去的生活往往比较模糊,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抓住眼前的人、事、物、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并使他们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如观察乡村、街道的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每周我们学校都会举行大扫除大扫除,在大扫除之前,我都会布置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注意留心观察其他同学是如何搞卫生的,特别是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在完成大扫除后,我再让学生与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观察;最后再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从而培养他们观察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收集素材。
现在很多学生每天都过得平平常常,因此写不出作文,觉得无事可写。因此,我经常会组织学生搞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比如说写字比赛、朗读比赛、唱歌比赛等。在搞活动前
布置学生要用心感受自己在活动中的心理,认真观察活动中各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活动完后要及时将其写下来。然后要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完善。
五、课外阅读,积累词句。
因为平时的语言太贫乏、太通俗,所以学生作文过于简单,不够生动具体。因此,我总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籍,并懂得如何积累好词佳句。我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准备一本采集本,专门用来积累好词佳句,并且在班上开展“比一比谁的好词多”的活动,激励他们主动去积累词句,并让他们在写作时尽量用上这些好词句。
白阳镇中心学校 刘禧
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最头疼的事是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写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有的执笔沉思、有的准备抄书„„。不知道该写什么,为了应付总会东拼西凑,乱抄一气,往往词不达意,或者想说“心里话”却又苦于词语贫乏,有口难言;有的作文像是“流水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分不清主次,夯不到点子上去。这是学生作文时常见的现象。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通过近几年我对学生作文分析以及对学生调查了解,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写作没有兴趣;
2、觉得没有内容可写,原因没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语言枯燥,不具体;
4、题材千篇一律,不能表达出学生的真情实感;
5、将背诵的作文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所积累的知识。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作文教学中大胆探究、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原动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作文内容渗透在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学生在课间活动时,有不同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把活动过程中的人物各种动作、语言、神态观察下来,再根据要求进行描写。
农村的孩子知识面窄、信息量小,要让学生写出丰富内容的作文,教师要善于动脑,结合农村孩子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
(二)开展作文日记交流 每天学生上交日记后,我都尽快批阅,在上课前让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布置内容,找出好的或是比上一次写的有进步的在班内进行交流,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其他同学听后还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是点评。这样的做法即鼓励写得好的同学,又激励写得有进步的同学下次写得更好。通过这种形式,使好同学信心更足、使写作能力差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信心,激发兴趣。总之,每次交流活动,要使学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文中的闪光点
每当我批改作文时,我总是将学生文中的好词好句用红笔做出标记,在旁边写上批语和自己的赞赏之词或是我的感受,在写作能力差的同学作文本上,我会写上“有进步、继续努力!”,以此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愿意写作文,喜欢写作文,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批阅作文时是带着一种欣赏的心情来阅读,看他们的作文是一种享受。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惧怕写作文了,写作的兴趣会越来越浓了。
二、丰富语言
(一)扩大阅读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适当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读书,我把图书室中的目录简单的看了一下,在班会上我与学生交流了自己平时喜欢看的一些书籍,然后向学生推荐图书室中的一些书籍,带领学生一起向图书室借阅。课余时间我还会经常和学生一起阅读借阅的图书,和学生交流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给学生创建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使学生自觉的进行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逐渐增加阅读量。其次,在每次召开家长会时,我都向家长宣传多读书的好处: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提高作文水平。向家长倡议:经常给学生买一本课外读物,并抽出固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做摘抄笔记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仅靠增大阅读量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我要求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做摘抄笔记。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例如:要求本周摘抄有关人物的,给学生将人物的又分成若干类:摘抄描写人物外貌、人物动作、人物语言等等,学生摘抄的词句都是贴近他们的生活,而且又都是自己喜欢的,在此基础上,每日将摘抄的内容反复诵读,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词汇量丰富了,在写作时,这些优美生动的词句就会信手捏来,下笔成文。
三、积累作文素材
学生习作必须有素材,它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材料储备,就好像一片贫瘠的土地,永远开不出美丽的花朵。所以,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应该帮助积累素材。
(一)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过:“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所以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笔记本,即“见闻摘录本”。通过细心观察,把自己认为在平时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既可记新人记新事、记动物,也可以记植物形状、颜色、姿态、香味等,这样,让学生既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带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去观察。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练习作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技能,而绝不是教他们学会一种诀窍,能够收集空话,像搭七巧板那样拼凑成篇。”小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有一定的感情。比如听到欢快悦耳的歌曲,就会感到高兴、快乐;看到丑恶的事物,就会感到伤心或厌恶憎恨。当然也有的学生对看到的现象漠不关心,写起文章平平淡淡,在培养学生带有情感地观察事物时,还应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人只要有热爱祖国的情意在里面,就会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会把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自己的笔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
(三)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并把每天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成为日记,这对作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我觉得日记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可以保留学生自己那份美好的回忆。若干年后再看时会觉得非常有趣。日记中可能有佳句,也可能有流水帐,但不管怎样,只要鼓励,勤写就是一个进步。这样学生就由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自觉写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了怕写作文的心理。在学生的日记中,我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辨别能力、表达能力不断加强。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四、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作文教学中练笔是关键,要练说练写,只要心中有话想说,就应该提起笔来。“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
(一)联系课文,适当摩仿,仿中求创。
学生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摩仿。仿写是作文的起步,是创造性写作的开端。仿写的范围很广泛,既可以是课内精品、名人佳话,也可以是学生习作的优美范文。虽然仿写是模拟他人之作,但成于自己笔下,同样会有发自内心的快感,这样,写作兴趣会逐渐培养起来,久而久之,会自然在仿写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二)练写真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说真话,说实话”,没有必要刻意去求新,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最新的,关键在于以真为本。《庄子•渔夫》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意思就是只有真实的感情才能感动人,写文章要辞以情发。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若能在面对学生真情流露的文章时,无论优劣对其表达的真情实感加以肯定,并帮助他全面地看问题,效果就会好得多,学生的作文兴趣定会大增,写作文的过程就充满乐趣。
五、指导方法
(一)学习阅读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给学生分析文本,更重要的是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方法。例如:《松坊溪的冬天》作者围绕“那溪石多么好看”这句话,通过描写溪石的颜色把好看写具体的,学习后我让学生仿照文中的方法练习写一段话,“今天的雪下的真大啊”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笔写出下大雪的情景,为童年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样读写结合,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读写结合点,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课文的作用。
(二)教师指导学习写作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主要是写人记事描写景色的,围绕这三个方面,我主要给学生讲解这三方面作文要抓准什么。
1、写人作文
一般情况下,写人作文中都会出现事情,但是又是以人为主的,所以在作文中对人物的描写要多于对事件的描写。在描写人物方面,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具体介绍这个人,把人物放在所发生事件中来表现人物所具有的品质。在描写人物表现人物品质时,可以通过正面描写,也可以通过描写反面人物,对比反衬主要人物的品质。
2、写事作文
写事作文一要注意故事的完整性,要写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二要善于运用悬念等写作技巧,把故事写得曲折生动,三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透过现象看出小事的本质,从而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写景作文
关于写景作文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景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色来描写,同时要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比如说: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等等,还有写作的顺序:按游览路线或是按时间顺序等等。
六、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重视作文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的讲评和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个环节,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对作文后的讲评、修改也要同样重视才行。作文教学中经常是:“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教师要转变观念,“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作文后要认真读一读,修改其中的字、词、句等,在定稿。其次要处理好批与该的关系,以批促改。在教师批改后,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批注,然后加以修改。也可组织学生互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当面指导修改。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认为, 在课堂上, 除常规的教学论文写作知识的教授外, 更应发挥课堂的自主性, 其形式也可以创新。
1. 学参与纷争。
在课堂上, 可以分组讨论, 之后, 由同学们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发言的内容可以涉及对教学论文写作的各个方面, 如立意、审题、选材、表述、结构等, 意见不同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甚至反驳, 讲其理由, 容许争鸣。当然, 也可以根据讨论内容进行划分, 形成一个系列, 每次针对其中的一个部分来进行讨论发言。这样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 同时也从中悟出写作的规律, 比教师一言堂要好得多, 更能激励学生写作的热情。
2. 互评交流。
该模式类似于“听课—评课”的模式, 所谓自写互评, 即由同学们根据自身能力学写一篇教学论文, 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同时, 作者还应向同学们解释如此谋篇布局的一些想法, 而后由同学们相互评议, 从而发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3. pk大赛。
即借用打擂的形式, 在每次的课堂中, 由同学们自告奋勇来推荐自己的文章, 经过同学们的互评和老师的点评, 选出优胜的篇章, 供大家学习借鉴。同时, 鼓励同学勇于竞争, 勇于超越, 与优秀作品进行pk。这样, 经过一轮轮的筛选,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反馈批改。
跟踪反馈论文批改模式是针对学生写作的论文“有去无回”的现象提出的。强调老师应在论文评定完成后, 将阅读感受反馈给学生。老师可以把学期末的论文任务分解安排到平时的教学中, 而反馈的形式可以多样, 例如采取反馈单的形式, 或在平时的课堂中, 将阶段性作业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供大家学习借鉴。同时, 教师自身应该提高其评价质量, 扮演好引导人和点拨者的角色。
二、开展多种形式, 促进写作兴趣
讲座作为课堂讲授的补充形式, 对提升师范生教学论文写作能力也有其独特的作用。讲座相较于课堂教学, 其所涉及的面可能更细, 同时其主讲老师通常是所讲授内容方面的专家, 其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深刻的分析与见地, 往往能使学生对教学论文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说课堂教学只是普及教学论文写作知识的形式, 那么开设讲座则是进一步有选择地提升同学们教学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同时, 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开设兴趣小组。其实, 很多同学对于教学论文的写作还是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兴趣, 只是很多时候找不到志同道合者, 没有进行集体探讨学术问题的氛围, 因而教学论文写作一事也便就此耽搁。而组织开展兴趣小组, 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把有写作兴趣的同学们聚集到一起, 进行教学论文写作研讨, 不仅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探讨的氛围, 同时通过交流, 学生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 并分享他人的经验, 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
另外, 学校还可以多组织教学论文写作的比赛, 采取一定的奖励制度, 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论文写作中去。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激发写作兴趣
素材来源于生活, 当然生活更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培养学生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感到最难的是提起笔来无话可说, 没材料可写, 不仅是因为缺乏兴趣, 还缺少生活体验。教师就应在平常教学中讲生活故事, 谈生活体验, 然后把说的变成写作的素材, 就形成了写作的原始资本。同时在写作中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 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活动, 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让他们写自己的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强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这是写作客观规律决定的, 没有对生活的观察积累, 学生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米之炊。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从一堂课看教学的设想》时,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没有老套的按习作要求去指导学生, 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讲课, 从中得出讲课的成功与失败, 来感悟怎么去讲好一堂课, 从哪些方面去准备它,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探讨得出好的经验。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 若有一些心得体会, 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长期坚持,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对论文的写法研究, 也就明确了写论文要来源于教学的实践, 不能闭门造车, 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来。
四、改革评语, 以激励为主
作为师范生的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 也不可能绝对一无是处。所以对待他们的作文, 应精心抉择, 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 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他们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不求全责备, 每次只须以“希望”的形式指出一至二处, 即使是一无是处的习作, 也力戒“一窍不通”、“一塌糊涂”之类的评价。在学生习作中我常用“叙述清楚”、“形象生动”、“描述传神”、”见解独到”、“发人深省”之类的评语对习作加以肯定之类的评语, 给学生以鼓励。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增强写好作文的内动力。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作文有兴趣,我们老师再引导得当,那作文就有写好的条件了。我认为培养激发兴趣可以从训练口语表达开始,教师给学生口语表达的话题,学生在语文课前发言,学生发言好的,教师及时提示他把发言内容整理记录,并告诉他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小作文。发言不成功的,也要指出不足,帮助他进步。学生有了这样的帮助,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二、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容空洞,他们面对作文题目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想内容,这就注定了他写不好作文,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积累素材。我认为积累素材的方法有:
1、就地取材。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就有可以选为作文素材的内容,比如九年级课本中的《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的成长经历可以提炼观点:“成长需要挫折”,学生对课本内容熟悉,用起来就熟能生巧,作文自然成功的机会就大。
2、观察生活。
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的另一个原因是对生活不留意,写人千人一面,写事千人一事,基于学生这种情况,我教给学生具体观察的任务,比如观察“堵车”了,“公交车上各种人的表情”,还有“校门口卖小吃的商贩们给学生找钱的动作”等,学生有了观察的内容,就有了写作的内容。
3、剪贴摘抄。
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作文更离不开阅读,教师推荐阅读,学生自主阅读都是非常必要的,在阅读的同时摘抄或剪贴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平时的积累是为关键时候的应用服务的。我给学生推荐阅读的作品有中学生系列感恩故事、名人故事、爱心故事、推荐剪贴的报纸有《语文报》《语文周报》等。
三、多种形式练笔
学生有了材料积累,教师要及时安排写作训练。首先,每周有一次作文课,教师先针对作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给予讲述,然后就要布置写作内容,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对这类作文要浏览筛选,优中差分别点评。其次,学生每周自定题目写一篇周记,教师全批全改,对学生进行有效辅导。第三,写小组作文,全班学生每五人一组,有一名同学任组长,组员共同议定本组一周写作话题,一人写一篇,第一人写完后,第二人批改第一人的作文后,写第二篇,以此类推,星期五由组长写出整体评语后交老师批阅,老师在组长批改的基础上个别批改。第四,组织学生集体参赛,给校办刊物《芳草艺苑》投稿,向地区报刊投稿,这一形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提高。
【小学生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写作水平07-02
浅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口语水平论文06-29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09-29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07-09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09-21
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10-13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