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推荐8篇)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篇1

摘要:回顾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德国职业教育具有以产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的体系等一系列突出的特点,这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产业发展

很多学者将二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归功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总结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特点,对我国改革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

德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手工业生产史的国家,这使德国形成了重视职业教育培训的传统。早在中世纪时期,市场的狭小促使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建立了行会,限制竞争,但行会同时也具有监督产品质量、维护整个行业声誉的重要作用。为了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者,一个年轻人必须去做学徒,经受长时间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由于手工业者在历史上地位比较高,因而德国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很多人希望孩子接受培训,获得一份独立的工作。

18世纪,伴随工商业的兴起,德国的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强迫入学制的实行,使初等教育在德国得到了普及。[1]92在初等教育基础上,德国一些地区还开办了星期日学校或夜校,进行初等教育的继续教育,传授的主要内容是宗教,但是成效甚微。不过,随着18世纪中期,以化工、钢铁等重化工业的迅速崛起,这些继续教育学校逐渐转变为了技术学校,教授学生未来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吸引了大量年青人前来就读。[1]17618世纪德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实科中学的兴起。这种中学的目的是使成年人能够继续学习数学、机械学、自然知识和手工工艺,[1]90这个时期的实科中学实际上部分承担了职业教育的职能。

19世纪中期,随着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继续提高,业余性质的技术学校很难满足产业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这种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凯施恩斯特建议建立按照专业划分、以职业为导向的义务职业进修学校,并在19率先在慕尼黑建立了“职业进修学校”。[2]凯施恩斯特建立的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德国其它地区纷纷效仿。凯施恩斯特的思想得到了国家认可,1938年,德国义务教育法中正式规定职业技术教育为义务教育。由国家出资施行职业教育,奠定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基础。

二战之后,德国产业的迅速升级,也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升级。初等学校毕业后的学生不再直接进入技术学校,而是首先进入中等学校完成中等教育,然后再选择进入高等学校或者职业技术学校。但在中等教育中,就已经开始通过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为不同的后续教育做准备,准备进入高等学校的主要进入文理中学学习,而准备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则进入实科中学学习。正是在这个时期,德国独特的、备受称赞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逐渐成型,并在1969年以《职业教育法》的形式规定了在职业教育中企业和学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主要是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使产业工人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传统职业教育难以满足要求。这促使了新的教育体系的形成。这种体系主要是通过将职业教育并入高等教育体系实现的。由于双元制教育的存在,德国在二战后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大学生入学率低于其它发达国家,使德国的高等教育受到了诸多批评。在此背景下,德国改革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增加大学的数量以及增加大学招生数量。随着改革的进行,德国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使德国的高等教育迅速由精英型转变成为了大众型。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如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更主要的问题是带来了对洪堡理念的挑战。1976年制定的德国高等教育大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各种职业做准备,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3]但是德国并没有丢弃洪堡传统。实际上在80年代,德国的大学已经明显分为了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建立的大学,仍然以研究为主,并不直接提供就业所需的各种技能。另一种类型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后新建立以及由各类职业、专业技术学校升级的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院校主要面向职业,提供各种实用性课程,学生仍然通过传统的“双元制”体系前往工厂或生产一线实习。[4]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梳理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到,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产业为导向

德国的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中世纪时期的.学徒制奠定了今天德国职业教育的雏形。随着产业的不断高级化,职业教育也不断取得发展,从早期的业余进修学校直到今天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都是适应产业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始终反映了产业界的需求变化。这种产业的导向性也充分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如在职业资格标准的确定以及课程开发上,德国建立了由最富有代表性的企业参加的全国性的“职业资格早期检测监测系统”,由他们收集数据并提供标准制定建议。德国经济部还每年颁布一次“国家承认的职业培训”的名称和数量,并且会随着产业的变化对从业者的资格不断提出新的要求。[5]这使德国的职业培训能够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整,学生能够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二)以企业为主导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居于主导地位而职业学校则处于从属地位,这是德国职业教育长期演变的结果。从学生的身份上看,学生从中学毕业到进入职业学校前,首先要与一家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职业培训合同,然后由工厂与学校签约。这样,学生的身份首先是该企业的学徒,其次才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培养经费上看,以典型的德国“双元制”教育为例,在10900欧元的生均教育经费中,企业负担8700欧元,而职业学校仅负担2200欧元。[6]从课程设计与考核来看,学生主要是在工厂中进行企业培训,由企业负责为学生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职业学校主要是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而且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也全部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制定。 (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高水平操作能力同时兼具一定理论知识的高水平技术工人,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上,德国的职业教育起源于中世纪的学徒制,是在学徒制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理论培训。以目前典型的“双元制”职业学校为例,学生一般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企业的岗位或实训车间进行技能训练,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为了保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德国职业教育教师要求严格,企业的培训指导员必须是在专业领域中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工,职业学校教师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教师资格要求进入大学学习,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环节考核后,才能够任职。[7]

(四)完善的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单单是职业技术学校与产业界的结合,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由于德国具有重视技术工人的优良传统,故此职业教育并不像英法及我国一样,是很多无法进入大学的学生们的无奈选择。学生在初等教育结束后就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分流进入学术性更强的文理中学还是进入职业导向性更强的实科中学与主体中学。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不因过早分流而失去选择的机会,德国允许在各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进行转换。完善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前景选择接受不同种类的教育,保证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教育是典型的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生产,其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如果投资教育的个体从中获得的收益不能超过成本,那么就很难使教育投资发生。对职业教育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产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这就决定了企业在职业培训中天然的重要地位。然而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够从职业教育中获取收益,那么企业便不会对职业教育感兴趣。德国通过职业教育以企业为主解决了这个问题。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首先与企业签订合同,毕业后也大多留在该企业,这就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外部性。近年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受到了许多抨击,一些人主张国家和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应当发挥更大作用,但是反对者认为这样将会造成企业拒绝接纳职业学校学生来企业实习,并且在雇佣职业学校学生上也会变得消极。[8]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实践环节也正是由于企业很难从职业教育中获得收益,导致即使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往往难以获得有价值的实际操作机会。虽然我国已经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但这些法律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贯彻执行。由于我国国情与德国不同,不具备德国悠久的职业教育传统,发展类似德国以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不现实。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即引进推广这种模式,但并未取得多大成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我国可以调整现有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能力。

(一)产教结合的模式应多样化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职业教育是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而不断发展的。当产业处在较低层次时,业余进修学校即可以完成职业教育的任务。但是随着产业的升级,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出现高等教育化的趋势。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应当完全相同。对广大内陆地区来说,中等职业教育甚至短期培训就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而在东南沿海及京津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目前继续发展的方向。因此,就全国范围来说,应该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本地的职业教育,不宜采取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及发展方向。

(二)增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度

德国的职业学校一般建立校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为协调企业与学校的重要枢纽。如德国符腾堡工商管理职业学院与12家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公司建立了联系,这些公司在校决策机构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4]这保证了职业学校的课程构建等方面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界的意见,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在这种封闭的办学模式中,企业没有话语权,其课程设计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单纯要求企业投入很难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那么需要教育部门更多地倾听产业部门的意见,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职业学校的决策中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职业教育更能符合产业发展要求。

(三)加强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当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先进的职业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总体来说,职业学校教师准入体系仍然沿用了学术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大部分进入职业学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这导致了职业学校的教学设计与一般本科院校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我国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对职业院校教师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设置专门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专业或者从社会上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进入职业学校,从而改变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结构,以此带动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 曲同颖,李海民.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史对中国职业教育

的借鉴意义[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3]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同济大学联邦德国问题研究所.

联邦德国高等学校法选编[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4] 张建荣.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J].高等工

程教育研究,,(1).

[5] 洪贞银.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模式的启示[J].理论月刊,,(5).

[6] 孙进.德国教育投入的规模、结构及特点[J].比较教育

研究,,(5).

[7] 马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特点新论[J].教育

评论,,(6).

[8] 周丽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J].比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篇2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是实现德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条件。“双元制”教育是指, 学生一方面在职业学校学习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 另一方面又去企业参加实践, 学习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又获得了实践操作能力, 真正保证了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走向企业。这一教育体制使学校分成了两个学习点, 即职业学校和企业。企业培训占了大部分时间, 约70%;相比较, 学校学习时间较少, 约30%。培训场所的变更也使受教育者具有了双层身份———学生和学徒。在学生参与企业培训前, 双方必须签订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培训过程中双方应履行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这是实现“双元制”的重要前提。受训地点的不同, 也使教师的来源有了变化。在职业学校, 教师是学校方面聘请, 属国家公务员, 主要教专业理论课和文化课。当然职业学校也有指导实践的教师。在企业, 教师是企业的雇员, 这些教师都有严格的要求, 都需具有相应的证书和资历。“双元制”教育体制下的企业和学校, 不能随意设定教学内容。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都会设定统一的标准和质量, 并编订统一的实训教材。企业和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充实教学和培训内容, 也可对教学大纲作适当的修改。“双元制”教育体制下的考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训技能考试, 一般由行业学会实施, 主要是对学生在企业所学的实训内容的考核;一种是专业知识考试, 由学校组织, 企业的培训费用基本由企业承担, 国家也会对企业进行一定的补贴。

可见, 企业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体制下扮演了职业学校的角色。追求最大利益的企业为什么会如何乐此不疲呢?首先, 企业通过培训可以获得国家的经费补助。德国所有的国营和私营企业, 在一定时期内都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的中央基金, 然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该基金。当然, 只有培训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才有资格获得。其次, 德国颁布了很多法律来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在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是最基本的职业教育法律, 其中包括了很多针对企业参与培训的法规。《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构成了“双元制”完善法律体系。在德国, 企业愿意加入职业教育还有很多原因, 诸如可以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提高企业知名度, 德国优良的历史传统等。

二、德国职教师资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搞得好, 除了有“双元制”教育体制的保障, 还因为具有良好的教育师资。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 而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力量。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德国职教师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职业学校的教师, 一是企业中的培训师傅。

在德国, 职业学校的教师都属于公务员, 与教育官员享有同等社会地位, 终身不被解雇, 并享有免缴劳动保险费等权利。但是教师资格的获得非常难。要获得教师资格必须通过两个阶段的培养。第一阶段, 应接受大学4—5年的正规教育。在此期间要学习一门职业方面的专业 (例如动漫设计) , 为第一专业;一门普通教育领域的第二专业 (如数学) 和教育学课程。同时, 他们还需要进行为期一年的相关专业的企业实习。完成以后, 才能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 (教师职位一级考试) 。第一次国家考试过后, 教师培养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到职业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预备实习。每个实习教师须选两个以后要教的课程或领域。第一年他们要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至少应教90课时。同时, 每周两个半天在职业学校教学研究班学习教育心理学、教学法及公务员法、青年和家长法、学校法、学校组织等课程。第一年结束后, 校长在进行旁听和评定教学方法后, 决定是否让他独立讲课。如评定合格, 第二年他们每周独立讲课8—12课时。同时每周两个半天在职业学校教学法研究班继续学习。2年的见习期满后, 再参加国家的第二次教师职位考试 (聘用考试) 。经过两个阶段的学习和考试合格后, 才能担任教师。德国各联邦法律中明确规定, 职教师资要不断接受新技术知识、新规范的继续教育, 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职业教师要根据专业教师、普通教师、新学科教师不同类型制订培训计划和评估标准。德国正规的职教教师进修主要包括分别是由州 (相当于我国的省) 科教部组织的州范围内的进修、由地区政府组织的地区一级的进修、由各职业学校组织的学校内的教师进修。

在德国, 对企业中的培训师傅也具有严格的要求。《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 只有在人品方面, 专业上和教学上合适的人才能做培训员的工作。培训员的资格条件由作为企业培训的主管部门的行业协会认定并与企业工会委员会共同实行监督。专业上要求是这样描述的:“凡年满24岁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均视为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 (1) 通过了与受培训者的培训职业相应的专业的结业考试; (2) 在德国的高等学校、公立或国家认可的工程师学校或高级经济专科学校中通过了与受培训者的培训职业相应的专业的结业考试, 且有一段时间从事该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 (3) 通过了由培训场所或者考试当局所举行的或认可的与受培训者的培训职业相应的专业的结业考试, 且有一段时间该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通过多种的要求限制, 提高了企业培训师傅的整体素质, 为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国职业教育在培训目标、培训方式、考核制度等都具有突出的特点。整个德国职业教育系统中有着很多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认识到德国“双元制”教育体制是由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支撑, 包括政府、行会和工会, 不是简简单单可以模仿。我们要根据实际国情, 借鉴德国职教经验,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职教之路。

参考文献

[1]徐朔.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历史和现状[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5) :56-59.

[2]商秀梅, 刘培军.中德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7, (9) .

[3]冯旭芳, 李海宗.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09, (1) :133-134.

[4]詹鑫.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培训的机制[J].职教通讯, 1999, (11) :45-46.

[5]吴少红.从德国职教师资培养谈起[J].教育发展研究, 2000, (3) :76-78.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启示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 洪堡思想

【中图分类号】G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43-02

德国高等教育兴起的起源来自于创办柏林大学的洪堡。洪堡以他当时对高等教育独到的思想与理念,创办了柏林大学,开创了柏林大学的精神,开启了现代大学建立的先河,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宏伟蓝图的规划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与贡献。

一、德国传统高等教育理念

19世纪的德国传统大学观也就是洪堡的思想,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大学的任务。大学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这里的科学,是“纯科学”。大学不仅仅是教学,它担任的更重要的角色是进行科学研究,追求知识与真理。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领域中提升了自我的个性与道德的修养,达到全面发展的境地。大学并非从事专用性和实用性的人才培养。2.大學的组织原则。即建立在纯科学理念上的寂寞与自由。“自由是必须的,寂寞是有益的。”教师与学生都应该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学问。3.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寂寞与自由能促进大学的繁荣,而繁荣的大学及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利益所在。国家与大学目标利益是一致的。

二、德国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变迁

当代,德高等学校依然重视科学和学术的研究,提倡学术自由并加强与政府联系的同时,也发展了其他特点。

1、扩大教育平等机会。首先,政府实施高等教育免费政策,这能让贫困家庭的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拓宽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除了具有“普通中学、文理中学和综合学校等”毕业的学生具有申请高校的权利之外,其他一些具有“高等专科学校”入学资格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后继续深造,然后可以申请高校入学资格。3.扩大妇女受教育机会。1998年的《高等学校总纲法》不仅把照顾有子女的学生的特殊需要、保障高校中男女平等权利写进高等学校的任务条款(第2、3条),而且在有关学生考试的间题上充分考虑到了母亲的权利(第16条)。[1]

2、加强学术与职业的联系。洪堡认为,大学的核心是科研,不带有功利性。德国传统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实行“硕士--博士”两段。硕士之前的年限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学生拖延学习年限,增加家庭、学校和社会负担成本。一方面,现代高等教育更加重视教育的实用性,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就接收关于职业方面的知识熏陶。进入高校后,进行基础教育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学习,这样为社会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如果成绩优秀,同样可以申请普通高校进行学习。这样,既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此外,德国高等教育也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和加强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新的教育理念还表现在促进农民就业上,由农业职业学校、农业专科学校、高级农业专科学校、高等农业大学等构成的德国农业教育体系,在新型农民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农民获得农业从业资格。[2]

3、实施“宽进严出”政策。德国大多数学生只要获得高中毕业或者职业学校等毕业资格,即可申请到高校读书。高校实行全日程排课,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休息时间不长,考试内容多,形式复杂。如果不努力,难以拿到学分。在德国,硕士前有几年的学习,如果在第二年后,没有通过硕士资格考试,是无法进入硕士阶段学习的。1993年3月前德国总理科尔在联邦议会的一次讲话中提到,德国大学生的平均辍学率为27%,在某些专业高达50%。[3]

4、实行“教授负责制”。教授的主要责任不是教学,而是科研。教授的职位有限,地位高,不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便可当教授的。同时,教授可以选择他的助理,可以是博士(非他学生)和其他老师。教授授课的教材是参考书目,没有指定教材。教授培养博士也要进行科研。博士要预约,才能和教授交流。本科生基本上没有机会和教授交流。

三、德国高等教育给我国的建议与启示

1、“宽进严出”政策,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德国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多,但是能把握机会的只是一部分。德国淘汰率高。国家重视大学生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真正服务于社会的人才。我国“严进宽出”的政策,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专心学习,抱着“60分万岁”心理,虚度大学时光。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纵容大学生不努力学习的心理。我国应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培养真正有知识、有能力、为社会所用的人才。

2、平等的教育机会权利。德国不仅免费教育,而且还拓宽受高等教育的渠道。在我国,应该对那些成绩突出,却因学费上不起大学的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资助。此外,对于一些弱势群体的子女,可以放宽条件,成绩合格,可以申请大学。

3.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针对市场供求情况,可以让职业学校培养一些技术人员,然后推荐他们或者参加考试进入高等学校接受基础知识的教育,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可以让一些职业意识强的学生,参与到职业学校中去,接受教育,提高技能。

参考文献:

[1] 胡劲松,周丽华. 传统大学的现代改造—德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评述 [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2] 孙士海,宋华明.德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变迁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51.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篇4

德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特点

1、德国汽车工业现状:

德国汽车工业是德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德国七分之一的就业岗位、四分之一的税收收入依赖于汽车工业和相关产业。2004年全年销售再创新高,达2277.66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9.1%;国内汽车生产连续第七年超过500万辆大关,巩固了其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的地位;在巩固国内生产的同时,德国各大汽车厂家继续加紧实施全球化战略,加大在全球尤其是汽车市场增长较快的亚洲和东欧地区的投资,扩大海外生产规模。中国是德国汽车工业海外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大众和奥迪公司早已扎根中国,宝马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也纷纷在中国投资生产高档系列轿车。2003年宝马公司在中国的工厂正式投产,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与中国合资生产高档轿车和商用车两个项目即将投产。目前中国生产的轿车中,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约占30%,居首位。

2004年全球汽车市场形势良好,但原材料价格飞涨,全年欧元持续走强,对德国汽车出口产生很大影响。德国汽车工业再次经受住了考验,出口再创新高,全年出口汽车392.4万辆,比上年增长了0.8%。其中,轿车出口366.65万辆,增长了0.3%;商用车出口25.75万辆,增长了8%。2004年德国汽车出口率为70.5%,比上年下降了0.7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增加。

海外市场对德国汽车工业日益重要。欧洲,特别是西欧,仍是德国汽车最主要的销售市场。德国汽车在欧洲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将近一半,柴油汽车表现尤为突出。在竞争激烈的高档车领域,德国汽车占十分之七,大众公司在欧洲仍稳居第一。

2、中德汽车配件市场状况:

德国汽配行业在2004年一如既往,发展态势良好。德汽车工业海外布局强大,汽车配臵越来越高,汽车电子配臵不断增加,这些都使德汽配行业大受其益。2004年汽配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54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0%,也达到新的历史水平。其中,国内销售381亿欧元,增长8%,出口273亿欧元,增长11%,均明显超过上年的水平。2004年德汽配出口占行业销售总额的41.8%,为历史最好。

2004年德国汽车生产企业的加工深度进一步降低,更多的加工和研发任务转移给了汽配企业。过去6年里,德国汽配工业的销售增长幅度均超过汽车生产厂商,但销售额主要集中于少数大型或跨国汽配企业,如博世、大陆、ZF、蒂森〃克虏伯、西门子VDO、巴斯夫、及Hella等。

2004年德汽配行业销售增长了9%,达654亿欧元,取得了新的最好成绩。其中,国内市场销售约381亿欧元,增8%;出口273亿欧元,增11%,占整个销售额的42%,比上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汽配行业从业人员32.93万人,占整个汽车工业从业人员的40%;其中新增2000人,基本上平衡了汽车生产企业2004年裁减的人数。

德汽配行业成功的基础是企业不断的技术创新,灵活并注重实施全球化战略。特别是全球化战略方面,德国汽配行业扎根市场、贴近用户,全球布局,充分利用各地有利资源,提高了自身的竞争能力。

自1996年以来,德国汽车工业几乎在全球所有主要地区的生产基地都增加了一倍以上。至2004年底,汽配行业

在全球74个国家设立了1758个生产厂和许可生产厂。西欧作为德国汽车工业的重点区域,始终保持在34%的比例。而中东欧(如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的比重明显增加,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德国在这些国家的汽配企业数量增加了4倍。同时,德国汽车工业在北美地区设立了333个生产基地,汽配企业增加了3倍;在美洲其它地区的企业数量达到158家,增加了一倍。德国汽配企业在中国投资的势头最为迅猛,2004年共有137家德国汽配企业,与1990年相比,增长了440%。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近年来也得到长足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出口额逐年上升,受到国际客商的青睐,汽车零部件的加工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加工能力强的特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汽车配件出口81.563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73%。2005年1-9月出口总额135.6856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42%。其中中国出口德国3.3267亿美元,而德国出口中国达到20.7928亿美元,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另外,巨大的转包市场也使中国汽车厂商可以获得许多加工及合作订单。

3、德国汽车配件工业的发展趋势

2004年,德汽车工业面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和挑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合作、创新和全球化战略是德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面对挑战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同时也体现了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许多地方值得研究和借鉴。

汽车生产与汽配企业合作关系更加密切

由于竞争日益激烈,汽车生产企业与汽配企业合作更加紧密,建立研发、生产、物流协作等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一种趋势。当前汽车工业价值链的结构已经发生很大的变

化,汽配企业在汽车工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研发和生产工作。汽车生产与汽配企业紧密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004年原材料价格飞涨之所以未对德国汽车生产产生严重影响,主要是因为德国汽车生产企业和汽配企业紧密协作的结果。具体表现在汽车生产企业根据情况不同承担了原材料涨价的大部分,而汽配企业的成本体系更加透明化。

全球化布局向纵深发展

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及欧元汇率持续走强的压力,德国汽车生产和汽配企业均加快了实施全球化战略的步伐。欧美传统生产基地由于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将会逐渐萎缩,东欧和亚洲地区成为德国汽车企业扩大投资的重点地区。中国是全球汽车工业的未来市场,而印度等将成为亚洲另一新的热点。

德汽配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更是不堪逐渐加大的成本压力,向海外转移生产成为必然。中东欧地区及中国是德国汽车工业海外转移的主要区域。选择东欧主要是考虑当地劳动力成本比较优惠,而选择中国投资生产则更多是看中了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另外,贴近客户和市场也是德汽配企业积极实施全球化战略的主要原因之一。

汽配企业亟需调整,并购趋势增加

由于研发和生产任务由汽车生产企业大量向汽配企业转移,导致汽配企业从事研发项目的前期资金投入需求增加,而金融机构贷款条件的改变,使许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面临资金瓶颈。同时国际国内竞争加剧,创新要求加强,成本压力加大,汽配行业亟需进行调整,出售现有企业或购买

其他企业,实施并购、合资及战略合作,汽配行业将进一步趋向集中。

汽车电子技术比例不断增加,汽车价格攀升

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在整车的比例约为25%,预计2010年将提高至40%。现在高档汽车电子、电器已占汽车价值的一半。汽车电子技术比例的增加,满足了用户日益增加的个性化要求,促进了市场销售。目前德国高档系列轿车里,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逐渐成为标准配臵。而且比例迅速上升。2003年德国已经有300多万辆汽车安装了卫星导航系统。

石油替代燃料决定未来汽车市场,柴油汽车将成为市场主力

德国汽车工业正重点进行新一代发动机技术和替代燃料的研究,旨在提高发动机性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及噪音污染,适应环保、节能的大趋势和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汽车生产厂家在“摆脱石油”的战略中首次走到一起,为共同的未来进行紧密合作,研究和开发石油替代燃料及相应的发动机,并在生物燃料、混合燃料及燃料电池技术及相应发动机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突破。目前德国在巴西销售的汽车中49.5%使用生物醇和汽油两种燃料。

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启示 篇5

——学习李文博《德国职业理论与前沿理论介绍》的体会 畜牧兽医专业谷振山01 2014.11.10 2014年10月10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文博老师在全国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上给我们生动讲述了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并对其中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学习后感觉受益匪浅,现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的地位,这源于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的引导,德国的职业教育主流思想包括职业教育设计导向,职业教育能力的开发,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和职业教育的教学论等五个方面,核心的内容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施,这种模式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是由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组织实施的三重负责制。这种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和管理人员。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职业技能,而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其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所授课程中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双元制职业教育录取过程是学生先同企业签订学徒合同,然后根据学徒的职业,再到相应的学校报到学习,受教育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实际的生产岗位和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及相关工艺知识的培训,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

二、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比较

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之后我们知道,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内容按照各专业部制定的培训条例进行,并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并实施的,以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而在我国,则很少有学校和企业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种合作,具体表现是:

1、职业教育与企业脱节。要确保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制订详细周密的教学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强调学用结合,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学习分配,尤其注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但我国的职业教育从前一直是由学校单独完成包括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教学内容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导致职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大量的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如今不少学校在推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企图通过此类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但是尽管在理论上谈的很多,真正能够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结合培养人才的职业学校却并不多。

2、职业教育教学系统无法与市场紧密结合。在德国,职业教育的教材经常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进行更新和替换,授课的教师也有很多时间下到企业进行实际的操作,了解最新的技术知识。而在中国,职业学校教师的任务就是讲教材而且教材不变教师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就业市场没有去了解当前的形势缺

乏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积极性。

3、是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没有规范。教材改革盲目而上自成体系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材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编写教材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形成区域的标准和特色往往是各学校自己编写适合自己教学的教材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所以教学改革的效果不明显。

4、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水平的监督体系没有形成统一。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协会部门没有真正地沟通好对职业技术学校的监督不力学校的理论教学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有些技能鉴定部门为了追求效益和合格率开始降低标准导致学生在就业时职业资格证书不能发挥作用行业协会基本没有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没有为职业教育提供准确的用人信息。我国的职业教育大多是单一的学校行为,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和形式模拟的实践教育只使得职业教育的理论化和动手实践的形式化,成为偏离“职业”教育的障碍。虽然自我国大 力推进职业教育以来,已经有许多学校在通过“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模式来促进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这些大喊“实践和教学要统一”的教育模式其实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少学校的学生即使要实习或者进入企业,都是被要求在校学习1-2年之后,才能到相关的企业和单位实习。这种教育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并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可以说,就目前来看,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校的教育差别仍然不明显,除了比普通学校多配备了一些实验实习的设施之外,并没有增加更多的实践课程。就国内来看,以分数衡量一切的大潮流也在职业教育中体现着。往往毕业考试的优异成绩,就基本上承认了某一个人已经是位“优秀的技术人员”。而实习成绩,也只不过是一个参考,与毕业考试比起来微不足道。而至于这个“优秀的技术人员”是否能熟练的操纵先进的工业设备,校方完全留给了企业自己去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技术人员到企业以后,不能马上地形成生产力,还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三、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给我们的思考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技能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实行的校企合作正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为企业培养专门的技术工人,把岗位需要与培训内容结合起来,把就业与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真实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加之以相关必要的学校理论教育,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

1、建立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规政策上的支持。德国职业教育发展遥遥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教育分流机制比较合理,在小学毕业时就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分流,初中毕业时再次分流,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差异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并没有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奇异现象,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我国也急需建立合理的教育分流机制,改变不符合个体发展需要的招生考试制度,积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教育。当然,这需要国家在教育政策上给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待遇,加强职业教育的立法,完善各种配套制度的建设。

2.,深化校企合作,切实贯彻产学结合的发展思路。德国的“双元制”,其核心理念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并非常重视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并不是停留在接收毕业生的低层次上,而是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了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相对于我国的职业学校而言,虽然也 提倡校企合作,但大多数仅仅是停留在就业这一个层面,其他方面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实质性联系,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需要大力改革探索的方面。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对专业任职标准、资格认定制度、师资培养模式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规范了职业教师队伍,确定职业教育的高质量。诚然,高要求必然会有高待遇,德国的职业教师都享受公务员待遇,并享有一系列的在职培训和发展提高的机会。

4.构建多元教育体系,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德国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相关措施,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和互补性。如德国许多州规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德国的职业教育都实现模块化课程与教学,学生所学课程、所取得的学分、获得的证书、文凭无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外,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相互承认。这些举措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要求提供许多便利,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5.,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轨,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历系统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德国建立和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学生必须获得相应的文凭或资格证书才能够就业,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德国的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统一并轨,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的特点。而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的毕业文凭只具有学历证明作用,如果要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必须另外到其他培训机构接受职业培训,这实质上是弱化了职业院校的就业培训功能。各级政府应从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实际出发,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对职业院校的毕业文凭的技能含量给予直接的职业资格认可,实现两证并轨,多证合一。

6.,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探索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本质上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德国的职业教育能真正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符合企业需要和生产实践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改革策略强调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遵循“知识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这与我国现行的以理论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大相径庭,对我国职业教育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意义。

当然,对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我们不一定就能完全照搬照套,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适合中国自身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我们采取哪种模式,让学生从学校走出去,真正的进入企业当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目前最适宜的一种模式。在共同商定课程计划、实训方案、考核标准、就业方向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使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得到了确切保证。在学校仍以班级授课的形式由教师授课,在企业则分成小组由师傅指教。企业培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篇6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彭铁光

本人受学校委派,在湖南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下于2011年7月30日至8月20日到德国的黑森州进行了为期21天的职业教育培训学习,现将学习情况与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

德国的职业与技术教育对德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尤其是“双元制”模式更是“秘密武器”的核心所在,本人通过深入企业、学校和有关政府机构学习考察,总结以下德国职业教育的五个特色。

(一)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个部分。德国的基础教育相当我国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一般10岁前完成基础教育。小学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和学习状况实现第一次分流,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一流的文理学校(约40%),相对较差的进入二流的实用学校(约35%),最差的进入三流的实体中学(约25%)。分流的标准是老师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智力水平向家长提出建议,由家长决定选择哪一类学校。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这个阶段,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

一流的文理学校以进入综合性大学为目标,中学8年结束后,通过考试获得高中文凭,然后凭高中文凭可以自己选择哪一所大学。上大学不一定要在高中毕业的当年,高中毕业证书作为上大学的资格,终生有效。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在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后,会选择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技能去工作,到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再去上大学。

二流的实用中学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对差一些,以进入高等的职业院校和科技型大学为目的。中学的学制是六年,然后升入职业高中学习专业课(2年),职业高中毕业后升入专业对口的科技大学或高职院校。

三流的实体中学是学业成绩最差的学生,以直接就业为目标,中学学制为五年。中学毕业后,这部分学生会按照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就业信息去选择工作。但德国是实施12 年义务教育,所以这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年限,因此他们会一边在学校里学习,一边在企业里当学徒,这就是盛名的双元制了。在三流的实体中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双元制的,有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工作,就必须就读职业学校中称之为“职业准备”的班级,学制一年。

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培训)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先培训后就业,然后再培训再就业。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失业救助,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职业教育法》各司其职,中央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德国的这种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尽早地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为想继续深造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这种教育体系的特点就是纵向实现了渐进式地逐步发展,横向实现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彼此联系与沟通。

(二)企业主导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度,“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但德国不是所有的职业教育都是双元制,双元制的学生大约只占三流实用中学学生的一半左右。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以企业培训(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为主导的教育,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学生与企业是签订合同的,学生的学费由企业承担。双元制学生具备双重身份,他们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们一个星期有3天时间在培训企业,另2天时间在职业学校;学生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的课是专业课程,40%的课是普通教育课程;学生要通过两类考试,一类是企业操作技能考试,另一类是职校专业课考试;学生毕业拥有两类证书,一个是考试证书,另一个是培训证书。双元制学生如果要晋升为管理层或技术骨干,或者想上大学,必须先工作四年,然后要经过职业高中的相关培训学习,成绩合格的进入相应专业的高职院校学习。所以,在德国在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学生无论何时都有上大学的机会。

(三)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办法

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职业大类的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考试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化教育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与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考试分为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两种,从考试形式上包括口头考试、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徒工才能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获得毕业证,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四)政府、行业的全面参与

德国联邦教育部在职业教育问题上起着综合与协调作用,负责主管联邦职业教育法的修改工作,监督教育法的执行情况;制定职业教育的重大和具有原则性的政策;负责颁发职业继续教育条例和实训教师有关教育学资格条例;资助职业教育中“受歧视者”和“尖子生”;资助职业教育的模块试验和研究计划。联邦经济部及其他业务部负责对有关培训职业的承认和废除,他们通过法律的形式发布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条例,统一这个行业的培训内容、规格、要求、做法,实训教师的资格,组织培训的原则,注意事项和培训结束后有关考试的一系列规定。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保证德国的教育事业在共性和可比性上有一个必要的起码标准。它是各州文教部长们自愿自我协调的一个工具。联邦各州对学校拥有主管权,全面负责职业教育中一些特定的经费资助,对行会主管职业教育的过程行使法律监督权。

德国的行业协会是以地区划分的,具有强制性,这些行业的任务是代表本协会成员的利益,维护和保持工商界久有的信誉传统。行业协会除必须完成促进本行业经济发展的任务外,还承担一些国家委托的任务,职业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行会对职业教育的职责主要有:对承担培训企业的资格认证和监督;缩短和延长培训时间;负责审查企业与学徒之间签订的培训合同;负责考核;职业教育委员会;制定规章制度;监督和咨询;仲裁委员会等。

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是对全德国职业教育进行指导和服务的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协助经济界,尤其是德国工商业行业大会,推进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家庭教育环境 德国人的严谨、认真和守法是出了名的,德国教育理论认为,德育的目标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东西,而是塑造品格。品格是支配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内在精神统一体,它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形成的。德国各州关于德育的规定,都将遵守行为规范,做到公正、诚实、对国家和社会责任、具有群体精神、承认并且运用自由和民主的基本条例、履行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列为重点。在德国的家庭教育中则强调培养子女的生活能力、履行义务的能力、行动的能力以及批判能力。要求孩子们具有知识、诚实、勤奋、秩序、公正、正直、团结、容忍、认真等品格。德国人非常重视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要哭闹,父母会严厉指责他不准哭闹,否则就被扔进厕所,所以德国的小孩是很听话的。他们小孩的玩具是不允许随意丢弃的,假如孩子玩腻了,父母会让孩子整理好玩具去公园卖掉,所得的钱归孩子所有。上小学的时候,孩子就得学会在家里帮父母干家务挣钱,所以德国的小孩都是会干家务的。他们的独立能力是这样从小就得到培养的,这种社会文化毫无疑问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和生存能力,更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像中国的家庭意识,总是父母包揽一切,以至于出现啃老族的现象。

(二)基于学生现状,合理安排分层次教育

德国的分层次教育十分严酷,他们就认为,人的智商是有等级区别的,不能因为不努力学习的人影响成绩好的的人,也不能应为成绩好的人拖累成绩智商相对较差的人或者是潜在生,因此在小学四年级(10岁左右)就开始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分层次教育。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读好的中学,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成绩差的就读职业学校;最差的学生才进入双元制学习,从事的是最底层的蓝领工作。但是,德国在教育体系的设计上是十分科学的,那就是只要学生努力,或者智力在某一个时候得到了发展,随时都可以获得读大学深造的机会。当然,之所以社会能够接受这样的分层教育,一方面是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健全,白领与蓝领之间的工资差距不像国内那么大,所以,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即使学习差一点也没什么,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很滋润。另一方面是德国的职业是没有高下之别,职业是平等的,即使是最基础的清洁工也不会遭到歧视。

(三)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管理和协调的机制 德国职业教育在国家法律、法规层面上形成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了职业教育行为。而我国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上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我们一方面要从政策上保障职业教育的地位,包括经费、升学、就业、待遇等。另一方面要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中、高职的有机衔接,专、本科的沟通。第三方面要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调动企业参与办学,增加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的全新机制,要全面推广和执行上岗资格证制度,从而使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必要的教育层次。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学生、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等各方代表构成的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协调管理本地的职业教育,解决资源分割、教育与市场和社会脱离的弊端。

(四)引导企业参与职教,实现学校主导到企业主导的转变 在德国,企业对人才培养负有很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企业承担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绝大部分的费用,这样做使企业获得了相对稳定的高技能工作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在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企业目前还没有认识到人才培养是企业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各种类型的高级技术工人都出现了严重的短缺,企业开始感觉到人才的影响到头重要,这对职业教育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政府和学校要积极寻求校企合作良好模式,调动企业深度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全过程,积极有引导企业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最终实现学校主导到企业主导的转变。

(五)扎实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不缺少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尤其是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不要今天学这个理论,明天学那个理论,一句话,“不要折腾”,而应该扎扎实实地开展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德国的项目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化教学,确实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从中学开始,学校的学科教学基本采用项目教学法,学期的前两个月老师会按照教学目标,系统的讲授理论知识,后三个月除了做些必要的补充外,学生几个人一组完成某个特定的课题,期间老师制作一些必要的辅导,最后以学生完成课题的情况作为学科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讲究探究式学习,这种项目化课程教学才是最有实效的方式。

衷心感谢省教育厅领导、学院领导及有关各级办事机构人员,是他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并尽心尽职做好了各项服务工作,使我得到了此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给我职业教育生涯上添了一笔厚重的财富。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 篇7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启示

2008年, 笔者参加了“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到德国的进修培训。在学习过程中, 我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现状, 深入理解了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执行情况, 学习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整体教学安排、行为导向学、课堂中的教学法和方法论等内容, 先后参观了德国手工业行会、西门子职业学校、德国电信培训中心、宝马摩托车生产厂、KIM高级职教中心、IMT高级职教中心, 听了实习教师的研讨课, 教师专业进修的培训课, 观摩了网络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 观摩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控制课, 与多名学生座谈, 参观了培训学校的实训室, 切身感受到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 受益非浅。

一、对“双元制”的理解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与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双元制的学生, 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 (相当于我国的初中) 毕业证书之后, 自己或通过劳动部门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 向企业申请一个职位, 获得企业批准后, 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 同时就产生了到职业学校学习的义务, 然后再到企业指定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 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 即他具有了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工, 在学校是学生。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企业和学校。

1. 国家立法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基础

在德国,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并行的两个教育体系, 德国通过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职业教育, 如《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等。这些法律牢固地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德国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德国法律同时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 德国人最看重的“工作的资格”, 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

2. 职业教育资金来源情况

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 德国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均参与职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经费来源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企业分别承担。如职业学校的经费, 由州政府负担教师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 地方政府则负担校舍及设备和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员费用;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由企业自己负担, 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 还必须支付学生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和培训师的工资等。学生学习期间不仅实行全免费 (包括书本费全免) , 而且还能获取400~800欧元/月的工作报酬。据统计, 培养1名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年平均花费约1.5万欧元。

3. 工商行会在双元制中的作用

德国共有80家工商行会的分支机构, 各自负责自己领域的培训。在双元制中各行业协会负责企业职业教育的具体管理, 主要包括企业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认定, 实训教师资格的考核和认定, 考核与证书颁发, 培训合同的注册与纠纷仲裁、以及企业的注册成立等。

4. 德国“双元制”的教学组织情况

在德国, 国家规定了93个职业大类的340个职业的相关培训条例。按行业规定进行板块式培训, 分别在企业、学校、跨企业的教学中心完成, 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 技能方面的练习主要在企业中进行, 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在跨企业的培训中心的培训获得。各企业根据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的前提下, 实施文化和专业教育, 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每周1~2天的理论学习在职业学校进行, 另外3~4天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因此, 学生大部分时间的学习是在生产现场进行的, 在现场接受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 是以生产的方式进行培训, 既减少了费用, 又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二、德国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特点

1.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教师起引导作用, 只有在学生活动遇到困难或无法进行下去时教师才进行引导和讲解。每一节课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一个小组作为一个集体, 根据教学内容, 收集相关的信息—做出计划—小组共同决策——执行任务—检查评估—教师评价反馈, 这样做既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每个小组要推选一名代表上台讲演, 其他小组提问质疑, 在激烈的争论中来学习知识, 学生学得很轻松;最后教师作点评, 教得也轻松。这种教学方法, 既可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

2. 采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

科学研究表明, 人接受信息的基础从听→看→听+看→听+看+说→听+看+说+动手做 (100%) , 效果是逐步递增的。如果学生光靠听, 学习的效果是最差的。德国职业教育中媒体的应用无所不在, 教学媒体的开发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德国的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图表、图片配合文字来展示教学内容, 使一些复杂深奥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提高了教学效果。此外还经常利用幻灯机、音视频, 各种教具、实物等, 以加强直观教学, 使学生易于理解和加深印象, 提高课堂的效率。他们不强调媒体的现代化, 但非常注重媒体的正确合理使用。例如大多数教师都采用Power Point, 使用的软件虽然简单, 但是却非常灵活, 且内容丰富;很多德国的教师在课堂为学生准备多种彩色的纸片, 让学生把他们的想法和讨论结果书写在上面, 贴在展示版上, 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 通过不同的颜色还便于对知识的分类, 这些是很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的。

3.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德国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是根据实际情况, 针对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一是入门阶段,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 通过猜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第二是处理阶段, 手法采用教师作报告, 或者让学生分组实现;第三阶段是练习或者应用阶段, 主要灵活应用知识, 采用的方法有分站学习、换站学习、带展示的工作小组、心智图片等;第四是检查阶段, 可以采用魔力墙、禁忌词等方法;第五阶段是评估阶段, 接受学生的反馈, 可以采用装箱法。德国教师很注意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趣味性,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很多采用自制EXCEL文件, 既有学生的自评互评, 又有教师的评价, 分别有不同的权重, 整个评价过程对学生是公开的,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能做到心中有数, 这些都在课堂上进行, 教师评价时非常注意方式和语言的选择。德国教师不会对学生采用批评的方法, 只是指出该学生哪些地方做得好, 哪些不太好, 应如何改进;对于比较差的学生通常称为“比较弱一点的学生”。考试的目的性很强, 不是难为学生, 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考试, 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 试题不会超出范围, 考前复习目的性也很强, 课程的总评成绩非常客观, 不过分注重考试结果, 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很值得我们借鉴。

5. 学业考核的统一性

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是否合格, 不能简单地由学校说了算, 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必须接受社会的检验,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年限根据工种的不同分为3年和3.5年。在1.5年后要接受一次由行业协会组织的第一次全国统考, 统考不合格的将取消双元制学生资格;3年或3.5年后还要参加由行业协会组织的第二次全国性统考, 统考不合格的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这将意味着没有工作。理论和实操都合格才能毕业, 毕业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工商业行会颁发的技能证书和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教师认真教、学生刻苦的学, 且能真正的学到本领。

三、严格的教师入门制度

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来源一般是大学工科专业毕业的学生, 至少有2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 再重新回到学校接受教育学的专业培训, 之后要通过2次国家统一考试:1.写论文, 2.设计课堂, 提交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堂课。只有这两个考试都通过后才有资格成为一名职业学校的实习老师, 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2年试用合格后, 政府终身雇用, 享受公务员待遇, 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学校的教师。因此德国的老师在工作时就同时具备了教育学和专业实践双重能力, 德国的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构成了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他们还要经常性的充电,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始终站在本专业发展的前沿。这也是德国职业高教育水平的有利保障。

四、思考与启示

德国的“双元制”职教体制是德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我们照套照搬德国“双元制”的作法是不可能的, 但“双元制”精神实质很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通过法律来确定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法律来规范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义务和责任, 让产业界直接加入国家培训体系, 极大地调动了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其次以就业导向, 培养目标十分明确, 根本目的是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称职”地工作。在我国, 学生须先选择专业, 学成之后再选择岗位。德国正好相反, 学生先选择岗位, 取得培训位置, 再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

德国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深, 但是他们所加工的零件质量很高, 而我们平时上课讲的内容很深, 但很难使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1. 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建设

我们的教师大部分是技术类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当老师的, 在教学工作中学习教学法等基本教学功, 少部分是师范类毕业生。这种从校门到校门的履历造成了教师既缺少企业的工作经历又缺少教学的专业知识。虽然国家大力倡导双师型教师, 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 但是在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和育人任务的压力下, 留给老师进修的时间所剩无几, 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专业师资整体水平不高, 教育理论知识不扎实, 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对专业师资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考核不到位, 专业师资整体水平提高缓慢, 严重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2. 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的过程要切实做到由浅入深, 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教学的目标一定要明确, 知识点要集中, 内容不宜过宽过深。保证全部学生能学会, 部分学生能提高。打破学科体系的观念, 引入项目教学法。我国正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 其中课程整合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课程整合不应是几门课的简单合并, 我们也应设置一些跨专业的课程, 让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后掌握相关课程的知识。合理利用现有的实训设备, 有选择的、有效地将专业课课堂教学推向实训现场, 让学生边学边做, 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

3. 教学的考核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只有统一的标准, 没有统一的检测, 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学生是否合格由培训学校说了算, 根本无法保证教学水平的真实性, 若能借鉴德国的经验, 由相关行业协会按工种标准要求来组织相关的理论考试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考试, 合格的才准予毕业, 这样定会大大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 使我国的制造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4. 强化与企业的联合, 实施产教结合

德国慕课发展特点与挑战 篇8

关键词:德国;慕课;特点;挑战

一、引言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中文简称, 其理论基础可追溯至19世纪60年代。慕课这一术语于2008年被正式提出,2012年被称为慕课教育元年[1]。此后, 慕课迅速风靡全球。

在此背景下,慕课在德国快速发展,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覿t München)、汉堡大学(Universit?覿t Hamburg)、哈根函授大学(FernUniversit?覿t in Hagen)、吕讷堡大学(Leuphana Universit?覿t Lüneburg)等多所大学都开设了网络公开课。德国联邦政府也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继续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发展,由此带动慕课的发展,其课程内容覆盖网络教育、信息技术安全、新能源、可持续农业等领域。

二、发展特点

与美国的发展模式相比,德国慕课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招优宣传为目的的推广模式

相较美国,德国学费较低,且有双元制职业教育,因而,慕课在德国的发展起因与美国有所不同。德国高校开设慕课,很大原因在于推介本校的重点专业、知名教授,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

以吕讷堡大学为例。自2013年开始,吕讷堡大学通过建立社会学习系统(Social Learning- systeme)[2],为全世界所有感兴趣的学习者免费提供大量开放在线课程,且没有任何访问限制。该系统可以提供视频、博客、论坛等社交媒体服务,供学习者在线学习、交流经验。该系统不仅能让学习者学习到跨学科的课程,开阔学习者的国际视野, 还能向全球宣传吕讷堡大学及其课程和任课教授。

(二)多层次、多类型的体系建设

德国的慕课体系建设从2011年开始。虽然比美国起步晚,但到2013年,已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慕课体系,主要有cMOOC,xMOOC,bMOOC和sMOOC。

cMOOC又称关联主义开放性课程,侧重基于关联主义的知识建构来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目前,德国主要的cMOOC有OPCO11,OPCO12, COER13等。

xMOOC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以授课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课程,是对传统高等教育体制内教学模式的延伸性突破。德国主要的xMOOC平台有波茨坦大学(Universit?覿t Potsdam)哈索·普拉特纳软件研究所的Open HPI,IMC有限公司的Open Course World,以及跨大学的远程教育平台iversity等。

bMOOC是混合式大规模在线课程,又称“封闭慕课”。它将相对封闭的大学课堂与开放的参与人群结合起来,把参与人群扩展到高校之外的公共群体[3]。德国bMOOC类型的代表有吕讷堡大学的“21世纪理想城市的智库课程”与蒂宾根大学(Eberhard-Karls-Universit?覿t Tübingen)的“开放课程工厂学习2011”。

sMOOC是小型慕课(small MOOCs)。它指的是参与人数相对较少的开放性在线课堂,概念类似于大学里的研讨课[4]。sMOOC在德国的代表是“慕课课程制作2013”(der MOOC Maker Course 2013)。

(三)前瞻务实的课程内容与制作

德国慕课的数量虽然不多,但课程内容具有前瞻性与务实性,课程制作水平较高。以2011年4月出现的OPCO11为例, 其主题就直接指向“学习的未来”。OPCO12更是以“电子教学趋势”为主题,反映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其课程设置兼顾“三个一流”,即一流的课题、一流的导师、一流的学校。学习者可自由选择一系列务实且富有前瞻性的课程,如智慧城市、新能源、生物化学、心理协商。在技术方面,德国慕课大量利用云计算、社交媒体等新兴方式,创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三、面临的问题

慕课成功实现了一种高端的知识交换,德国专家在充分肯定慕课作为很好的学习平台的同时,也通过一些现象(如报名“热”、结业“冷”,某些网络课程热度急速消退等)清醒地看到了慕课背后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课程越是自主、多样、开放,越是会出现结构不合理、支持不足、调节不当等原因导致的学生学习困难状况。德国慕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有以下六点:一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要求较高;二是学习进程主要依赖网络;三是语言问题成为知识转化的障碍;四是如何与正式的相关培训相结合;五是并没有带来教学法的理论革新;六是许多课程的内容不够深入,还停留在导论阶段。[5]

参考文献:

[1]Pappano, L. The Year of the MOOC[N]. The New York Times, 2012-11-02.

[2]Social Learning-systeme: Leuphana Universit?覿t Lüneburg launcht Online-Hochschule[EB/OL].http://hochschulmarketing-magazin.de/social-learning-systeme-leuphana-universitat-luneburg-launcht-online-hochschule/,2014-11-02.

[3][4]MOOC. E-teaching.org[EB/OL].http://www.e-teaching.org/lehrszenarien/MOOC/,2014-11-27.

[5]MOOC-eine Bildungsrevolution? Interview zu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it Prof. Dr. Rolf Schulmeister und Dr. Frank Hoffmann[EB/OL]. http://www.uni-hamburg.de/newsletter/februar-2014/,2014-02-01 .

上一篇:研究性教学理论创新下一篇:十四个方法提高博客的页面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