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

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 篇1

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本科)都要考哪些科目?我是济南的考生

人力资源管理(本)考试科目一览表

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

专业代码:B020218主考院校:青岛大学山东轻工业学

序号课程代码教材名称学分出版社编者

1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2武汉大学

出版社罗正楷

2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武汉大学出版社卫兴华

30015英语(2)14山东

人民出版社刘振前张秀丽

4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4(1)武汉大学出版社汪星明

50041基础会计学5中

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王俊生

60800经济学5高等教

育出版社刘凤良

70054管理学6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李晓光

80182公共关系学4高等教育出版社廖伟建

96089劳动关系6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程延园

106090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 6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唐宁玉

116091企业薪酬管理6南开大学出版社李新建

126092工作岗位分析4中国纺织出版社姚若松 苗群英

13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通论6经济管理出版社李中斌

149575毕业论文我要办理会计证的调转,怎么写单位证明?

2工 作 证 明

xxx同志(身份证号:)于xxxx年xx月来我单位参加工作,从

事xx会计工作,系我单位正式职工,特此证明。

此致

单位:

二O一一年二月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何调转

一、办理对象

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从业资格持证人员,离开原来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自离开原工作单位之日起 90 日内,办理调转登记。

二、受理部门

调出手续受理部门:持证人当前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所属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调入手续受理部门: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

三、提交材料

(一)在同一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管辖范围内调转工作单位的,材料有:、调转登记表一式两份(可从网上自行下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调入单位开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

(二)在不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管辖范围调转工作单位的、办理调出材料有

(1)省外调出

①调转登记表一式三份(省外调出需加盖省级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公章);

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省内调出

①调转登记表一式三份(可从网上自行下载);

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③ 3.5 寸软盘。、办理调入材料有

(1)省外调入

①调转登记表(需加盖省级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公章);

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③调入单位开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2)省内调入

①调转登记表(可从网上自行下载); 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③ 3.5 寸软盘;

④调入单位开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

四、办理时限

即来即办。

一、2012年1月份自学考试

考试时间:2012年1月7—8日

二、2012年4月份自学考试

考试时间:2012年4月14—15日

三、2012年7月份自学考试

考试时间:2012年7月7—8日

四、2012年10月份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 篇2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对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均有很高的要求。但是, 现有的课程考试形式比较单一、内容陈旧、考生功利思想比较严重等问题, 直接影响了专业培养质量, 企业也普遍反映学生的实践技能较弱。为了扭转这一局面, 有必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性质、学习目的与要求, 对原有考试路径进行改革和优化。

一、强化专业意识教育, 为学生适应实际岗位创造条件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 由于对社会了解甚少, 无法正确判断未来就业前景, 片面地认为就业率低、收入低等。因此, 学校要通过专业意识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并不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专业。可以通过成功毕业生的案例讲座、企业家进校座谈、客观数据的统计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 让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学好专业知识, 为实现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使之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美国学者乌尔里奇 (Ulrich, 1997)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角色均作了较为系统的界定。首先, 他明确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归纳为四种类型, 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 、公司基础设施管理 (管理组织的机制架构) 、员工贡献管理 (管理员工的贡献程度) , 以及变革推动者 (管理转型和变化) ;其次, 他将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定位为同时还扮演四种角色, 即人事管理专家、业务伙伴、领导者及变革推动者。基于这些职能和角色的分析, 一些基本胜任特征, 如战略思考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辅导能力、善于激励他人、敏锐的洞察力及学习能力则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学习这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时候就必须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并能得到教师有意识的培养, 为将来进入职场做好能力上的准备。为此,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 其课程考试作为测定和检验教学质量, 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改革课程考试路径, 实现应用型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块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二者兼顾, 既注重传授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理论, 又能增进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和技术技能的运用, 才能达到完成课程教学的目的。

1、实施全过程考试控制, 并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 考核改革的重点是将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目标一致,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将过程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终结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70%。过程性考核由平时考核和其中考核构成, 其中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0%, 期中考核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核则占总成绩的7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低于60分的, 该课程总成绩为不及格, 总成绩为期末卷面的成绩, 不累加平时成绩与期中成绩。如果期末考试卷面成绩高于60分的, 该课程总成绩按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所占比例计算累计之和;其次,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内容和学习上表现为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难度较大, 而要掌握本课程的精髓, 必须将课程的原理教学与实践应用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 在“学习全过程”上下工夫, 特别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做好“学生过程学习”的管理与考核工作。因此, 作为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考核方式, 也应体现这一教学要求, 突出其过程性控制与可接受性, 这就是考试改革要突出的重点。

2、创新考试形式, 增加综合实务技能测试环节。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中可以适度增加综合案例设计内容, 将本门课程学过的知识, 特别是与本课程且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 如“管理学”、“经济学原理”等几门课程知识综合在一起, 应用在设计中。答辩中的提问可以涉及到以上多门课程的知识, 学生必须全面回答。同时, 也可以采用综合案例测试方式。该方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在综合案例设计和选择中要特别注意对实际管理情景的模拟, 要考试对象置于问题、约束和矛盾之中, 让学生在案例中的背景、材料、数据之中, 能够系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进行管理决策。通过这种考试题型的设计和选用, 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具和方法, 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搜集、整理和加工信息以及相互合作和沟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3、做好考试改革结果评估, 注重课程考试质量分析。

从教育测量学的观点来看, 只有合乎质量指标 (一般指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要求的考试, 才是合格考试, 才能正确评估教学质量、较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任何一个正式的考试都要报告考试质量指标, 可按照《考试质量分析》软件的程序录入数据, 就能得出整个考试的信息, 如总平均分、总标准差、总难度、区分度、信度等;也可以得出各道试题的信息, 包括每题的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题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另外, 通过考试质量分析, 还可以达到使教师逐渐树立明确的考试质量观, 改变以往不了解、也不重视考试质量的习惯。同时, 也为任课教师提供改进命题和改进教学的信息, 帮助教师掌握和提高命题的技巧。

4、采用半开放或开放考试形式, 调动学生积极性。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考试仍然是一次性期末闭卷笔试占据着主导地位, 总体上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 成为制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瓶颈。为此, 建议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所属专业的不同采用半开卷考试和开卷考试形式。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 半开卷和开卷考试形式的优劣亦如此。但只要做好过程管理, 这种开卷或者半开卷的形式对师生还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 总结问题的能力, 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出题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步同.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方法的探讨[J].科教导刊, 2010.10.

[2]赖昭胜.高校课程改革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2.

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 篇3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热;人力资源;中国企业

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考”。有近六成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加入“国考大军”。这种现象是失常的,如果各种人才都集中到国家机关,势必造成人才埋没和智力浪费。然而,大学生就业首选公务员也有其深层的原因。

一、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

(1)政治原因。各类政府机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往往起着主导的作用,公务员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群体,又是政府工作顺利执行的保障。因而,公务员有着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职位越高权利越大。(2)经济原因。政府机关的薪酬和福利一般不低于各地区的基准线。同时,公务员享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各类其他福利。(3)文化原因。中国有五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历朝历代都以“仕途”为首选。古人云:“寒窗苦读数十年,只为金榜题名时”。在有着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中国,政府对人民来讲,有着不可动摇的权威。“苦读诗书谋官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固定思维。虽然公务员有着各方面的优势,但在其他亚洲家和地区,例如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并没有出现“公务员考试热”的情况,政府部门有时甚至会出现招聘空缺的尴尬。那么,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样突出的情况呢?除了中国公务员行业本身的原因外,中国企业也是导致公务员考试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国企应聘难,私企不稳定,外企要求高”是造成公务员考试人数不断攀升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中国企业目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从国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个角度分析。国资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竞争力大,有中央资金和地方财政做支撑,同时也能提供国家编制,本应该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涌入。但由于国企员工众多,解决员工子女问题往往是人事部最重要的事情,员工子女招聘优先于社会招聘,使很多优秀毕业生难以加入。在员工发展和员工晋升方面,国企员工子女也优先考虑。在薪酬方面,对外来招聘人员采用“人事代理”的政策,同工不同酬,薪酬福利差距明显。中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十分可观,但民营企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例如招募员工困难,员工流动性高等。社会福利是民营企业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多数的民营企业属于中小型规模,鲜有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同时,民营企业的薪酬待遇并不可观,薪酬水平与城市平均薪酬水平相比较低。另外,民营企业员工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不足,由于民营企业目前还摆脱不了家族企业的色彩,员工的个人发展受到相当大的制约,企业的盛衰几乎全部寄托于企业老板的个人能力。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地增长,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数量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较为完善,但社会保险是外资企业一个明显的缺点,多数员工的社会保险是自行缴纳。另外,外资企业对于英语能力要求较高,更偏向于招聘留学归国人员,这使得多数国内大学毕业生望而却步。

二、如何解决公务员考试热的问题

“国企强国,民企富民” 切不可国强而民弱。要解决公务员考试热问题,从政府宏观层面分析,一是对公务员队伍进行改革,对公务员的权利进行监督;二是着手改革国资企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吸引外资企业;三是成立第三方机构,对政府机构的公务员和国资企业员工进行适当的监督检查。从企业层面分析,应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国资企业应该促公平,讲实效。在员工招聘方面,应当公开公平地对社会人士进行招聘。对于员工子女,可设立加分项。这样既可以保证对员工家属的照顾,也可以促进国资企业招聘的公开合理化。在企业员工的发展中,应当以绩效考核为基础,鼓励踏实肯干,为企业带来真正利益的员工,提供公平的发展晋升机会。最后,应当适当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薪酬不仅应当与职位、工作年限相关,同时应当更大程度地与工作业绩联系。对员工的绩效与薪酬实施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签订劳务合同,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提高员工的社会福利,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最后,还应当对高层的管理决策模式进行改革,避免企业的盛衰成败寄托在总裁的个人能力上。

解决公务员考试热的问题,其实是要解决中国社会的深层问题,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美]史帝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刘银花.私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M].经济问题探索.2002(8):44~45

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 篇4

A.多说俏皮话 B.用尊称,不用忌语

C.语速要快,节省客人时间 D.不乱幽默,以免客人误解

2、作为一名职工,我可以将自己描述为:准确()。A.从不 B.较少 C.较多 D.总是

3、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A)民主、审慎、法制(B)忠诚、谨慎、人本(c)忠诚、秩序、勤勉(D)忠诚、审慎、勤勉

4、公司准备招聘职业道德具有规范功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活动()A.操作规程和道德底线上 B.文明礼貌和职业着装上 C.服务态度和职业用语上 D.职业良心和开拓创新上

5、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长期奉行“少花钱多办事”的经营理念,节约成为丰田公司的文化、时尚和习惯。但近一个时期以来,丰田汽车公司却连续陷入了“召回门”泥潭,据分析,问题的产生或多或少与“节约”有关,这说明()。

(A)“少花钱”是不能够做到或者做好“多办事”的(B)产品缺陷来源于把“节约”作为经营理念的战略

(c)“节约”就是赚小便宜吃大亏(D)把握节用有度的本质十分重要

6、日本拉链大王吉田忠雄说:“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就不会有自____________己的繁荣。”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

(A)别人要求怎么做,自己就要怎么做(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企业经营要善于说“对不起”(D)诚信是企业立足社会的道德资本

7、职业道德规范——“奉献”的“可为性”是指()。

(A)人人可为(B)有利可图(c)只要想为,便可为(D)对他人的要求

8、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在()。

(A)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B)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c)有助于企业有效掌控员工的思想和行为(D)有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作为一名职工,我可以将自己描述为:仔细()。A.从不 B.较少 C.较多 D.总是

10、职业道德规范——“诚信”的特征包括()。(A)模糊性(B)智慧性(c)止损性(D)表象性

11、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作用表现为()。

(A)统领作用(B)支撑作用(c)促进作用(D)决定作用

12、下列做法中,属于“比尔盖茨”关于10大优秀员工准则的是()A.关注市场,对其他公司的产品抱有极大的兴趣 B.以传教士般热情执着打动客户 C.乐于思考,让客户更贴近产品

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 篇5

第一节 工作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1、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社会分工的思想(单选or填空)P1 工作分析起源:管仲、荀况、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当●斯密(单选or填空)P1

2、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企业中(单选or填空)P23、1747年,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据说他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工作分析的人(单选or填空)P2

4、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F●W.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单选or填空)P25、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单选or填空)P26、1950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阐述了企业内部关于工作与人的一些理论。(单选or填空)P4

7、上述理论的三个假设前提:(多选)P4

(1)对人物中人的关注。

(2)技能划分。

(3)任务的系统性

第二节 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

1、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多选)P6-8

(1)工作分析者面临的挑战(2)组织体系面临的挑战(3)工作面临的困难(4)工作条件的变化

(a)社会环境的变化(b)技术的变化

(c)组织经营环境的变化

第三节 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

1、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P8

2、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简答)P9-11

(1)工作分析的战略化

(2)工作分析信息来源的扩大化(3)工作分析技术的信息化(4)对客户进行工作分析

(5)角色说明书取代岗位说明书

第二章 工作分析概述

第一节 工作分析的概念

1、工作分析也叫职务分析,是指在组织中通过采用标准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经过系统的岗位调查,收集有关工作职务的信息,包括职务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全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进而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岗位分类图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文件,为组织的人员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设计、劳动关系、工作设计等一系列基础职能活动提供客观一局的系统过程。(名词解释)P18★★

2、工作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不能够在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基础,并不直接体现于岗位说明书中。(名词解释)P18

3、任务:是指一系列为了不同的目的所担负完成的不同的工作活动,级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名词解释)P18

4、职责:是指由一个人负担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联系的任务集合,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上行动目标加以表达。(填空)P18

5、职位: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题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单选)P19

6、职业:是指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职责平行(相近、相当)的职位集合。(名词解释)P19

7、职位分类:是指将所有的工作岗位,按其业务性质分为若干职组、职系(从横向上讲),然后按责任的大小、工作难易、所需教育程度及技术高低分为若干职级、职等(从纵向上讲),对每一位给予准确的定义和描述,制作成职位说明书,以此作为对聘用人员管理的依据。(名词解释)P19

8、职系:又被称为工作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像素的所有职位集合。(单选or填空)P19

9、职业生涯:指一个人在某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工作或职业。(单选)P20

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1、工作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论述)P20(1)促使工作的名称与含义在整个组织中表示特定、一致的意义,实现工作用于的标准化。

(2)明确工作要求要求,以确定适当的指导与培训内容。(3)确定员工录用与上岗的最低条件。(4)为确定组织的人力资源计划提供依据。(5)确定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利于合理的晋升、调动与指派。(6)获得有关工作与环境的实际情况,利于发现导致员工不满,工作效率下降的原因。

(7)为制定考核程序及方法提供依据,以利于管理人员执行监督职能及员工进行自我控制。

(8)辨明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危险降至最低。(9)为改进工作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料,为组织的边个提供依据。

2、工作分析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意义:(简答)P21-22(1)工作分析是企业树立“核心人本价值观”,实现有效激励,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

(2)工作分析是企业战略传递的桥梁,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3)工作分析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4)工作分析有助于职业化管理,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与标准化。(5)工作分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6)工作分析是企业重组不可缺少的部分。

3、工作分析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简答)P23-24(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工作分析对人员的招聘、选拔与调整具有指导作用。(3)工作分析有利于人员培训与开发工作的进行。(4)工作分析为绩效考核和晋升提供了客观的标准。(5)工作分析有助于简历合理的薪酬制度。(6)工作分析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

第三节 工作分析的要素

1、工作分析的主体是指承担工作分析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实务和信息的收集等工作的人,简单的说就是来进行工作分析的人。(名词解释)P24

2、工作分析的主体分为三个层次:工作分析小组(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专家组成)、工作分析对象的直接领导和岗位任职者。(填空)P24

3、工作分析小组又称专家组,在工作分析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和培训师的角色,主要职责是为整个工作分析提供指导、规划,设计工作分析的程序、步骤,安排工作分析的时间,提供工作分析所需要的各种表格、范例等,而不是直接从事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小组一般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外聘专家组成。(名词解释)P25

4、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的主体。工作岗位的任职者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选择)P25

5、工作分析的客体是指工作分析的基本对象,也是工作分析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明确了工作分析的课题,在实施工作分析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选择)工作分析的客体就是工作岗位。(填空)P26

6、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单选)P26

第四节 工作分析的特征与原则

1、工作分析的特征:(简答)P27-28(1)工作分析是以岗位为基本出发点的。(2)工作分析是一个系统的调查、分析、评价的过程。(3)工作分析要求企业全员参与。(4)工作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工作分析的原则:(论述)P30-31(1)科学原则。工作分析的结果将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最高层领导决策的依据,对组织法阵、组织目标的实现有重大影响。

(2)系统原则。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组织系统的一部分。

(3)动态原则。当前企业正处于一个充满变化的竞争市场环境中,随着生产技术、客户需求、市场环境、企业战略意图的改变,企业必然将经常性地对组织结构、生产方式加以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4)目的原则。在工作分析中,要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注意工作分析的侧重点不一样。

(5)参与原则。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

(6)经济原则。工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

(7)岗位原则。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即分析完成这个职位工作的从业人员需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与条件,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否则会产生防御心理等不利于工作分析结果的问题。

(8)应用原则。应用原则是指将工作分析的结果即工作描述与工作规范,应用于企业管理的相关方面。

第五节 工作分析的主要程序

1、工作分析的主要程序:(简答)P31-33

(1)工作分析的时机选择(2)工作分析的实施步骤(3)工作分析工具的选择(4)工作分析结果的运用

2、工作分析流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工作分析的准备阶段、工作分析的调查阶段、工作分析的分析描述阶段、工作分析的运用阶段。(多选)P32

第六节 对工作分析的认识误区

1、对工作分析的认识误区:(论述)P34-36(1)过于重视工作分析的技术,轻视工作分析过程中的管理理念。(2)单纯重视工作分析的结果,轻视工作分析的过程。(3)无视企业的具体特点和个性需求,生搬硬套。(4)只重形式不重应用。(5)只注重对企业现状的描述而忽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调整。

第三章 工作分析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

1、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主要是用于收集工作信息,主要包括访谈法、问卷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观察法和工作日志法。P40

2、访谈的准则和规则:(论述)p44-45(1)事先清晰的说明访谈的目标和方法。访谈时一个与目的相联系的交谈。在工作分析中,目的是手机有关工作的有用信息。

(2)在访谈前,确认访谈是不是得到所要信息的最合适工具。(3)选择适当的回答者以满足所寻求信息的性质、资料手机的方式和研究的其他要求。

(4)为打到访谈的目的需要取得回答者的支持。(5)控制访谈指向一定的目标。使访谈定向的准则:

a)帮助回答者根据问题的逻辑顺序去思考和交谈。b)给回答者足够的时间回答问题。

c)从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前,使回答者注意具体而又全面的信息。

如果离题了,必须及时回到还没有完全涵盖的问题上来。d)提供已经完成的阶段性总结,这样的总结有利于保持谈话主题,如果

回答者离题了还能使其返回主题。

(6)控制个人举止、行为等其他会影响结果的因素。与此有关的准则:

a)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访谈。b)不要与回答者发生争辩。

c)在所讨论的问题上不要显示任何偏好。d)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要有礼貌和谦恭。e)不要高人一等地对待回答者。

f)不要让你自己受个人爱好和观点的影响。

(7)几下以外的重要信息,尤其是正式访谈计划中没有想到的或新的信息。

3、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广泛运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以书面的形式,通过工作任职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单方面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工作信息收集方式。(名词解释)P48

4、除访谈法外,问卷法也是国内目前运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工作分析方法之一。(单选)P48

5、利用问卷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相关的操作要点:问卷设计、问卷试测、样本选择、问卷发放及回收、问卷处理及运用。(多选)P49-50

6、资料分析发的优缺点:P61-62(1)优点:

a)成本较低。b)工作效率较高。

c)能为进一步工作分析提供基础资料和信息。

(2)缺点:

a)缺乏灵活性。

b)一般收集到的信息不够全面,尤其是小型企业或管理落后的企业,往往无法收集到有效、及时的信息。

7、观察法的应用的要求:P62(1)注意所观察的工作应具有代表性。(2)观察人员在观察时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3)观察前确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中硬汉有观察提纲、观察内容、观察时刻、观察位置等。

(4)观察时思考的问题应结构简单,并反映工作有关内容,避免机械记录。(5)在使用观察法时,应用适当的方式将工作分析人员介绍给员工,使之能够被员工接受。

8、工作日执法的优缺点:(论述)P68 工作日志法是由工作者本人按标准的工作日志格式,及时详细地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与感受,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实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1)优点:

a)信息可靠性高,适于确定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

b)所需费用较少,对分析高水平与复杂的工作,显得比较经济、有效。c)适用于管理或其他随意性较大、内容较复杂的岗位分析。

(2)缺点:

a)将注意力集中于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且容易干扰员工工作。b)使用这种方法必须做到,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对此项工作的情况与要求最清楚。

c)使用范围较小,只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较短,工作状态稳定、无大起伏的职位。

d)整理信息的工作量大,归纳工作繁琐。e)员工可能会夸大或隐藏某些活动,填写者因不认真可能会漏填某些内容,可能带有主观色彩,从而影响工作分析的结果。

第三节 工作分析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1、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一下五个因素:

(1)工作分析的母的。(2)成本。(3)工作性质(4)待分析的工作样本数量。(5)分析对象

第四章 工作分析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节 环境分析

1、宏观工作环境分析(简答)P102-107(1)外部环境

a)政治法律环境 b)宏观经济环境 c)社会文化环境 d)技术环境

(2)内部环境

a)组织战略目标 b)组织文化 c)领导者的风格 d)员工

e)正式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则,为完成某一共同的目标,正式组织起来的人群集合体。在实践中,正式组织在保持其相对稳定性的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发现和使用人才,并根据组织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结构。

第二节 组织分析(简答)P114-127

1、(1)组织架构分析

a)组织与组织架构 b)组织架构的分析内容

c)组织职责说明书及结构说明书 d)组织架构分析的实施步骤

(2)业务流程分析

a)业务流程分析 b)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

(3)岗位体系分析

a)岗位特征与组成要素 b)组织任务与岗位任务

c)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岗位体系与工作分析的关系

2、组织的特征(简答)P115-116(1)组织是人的集合体。(2)组织具有目的性(3)组织体现分工、协作与权责关系。(4)组织具有层次性、结构性、过程性和复杂性。

3、岗位是指为完成组织中的某一项或若干项任务而设立的,具有特定劳动对象及一定职务、权限和责任的工作位置。(名词解释)P124

4、岗位的特征(简答)P124-125(1)岗位是客观而非主观的。(2)岗位的设置是以“事”为中心,即“因事设岗”。(3)为实现岗位自身的功能,需要合理的人员配备。

5、岗位的组成要素(简答)P125-126

(1)工作(2)岗位主持人(3)岗位职责与职权(4)环境(5)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三节 岗位分析

1、岗位调查是以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岗位调查是工作分析的基础工作,它为编制工作分析文件和其他组织管理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名词解释)P129

2、岗位调查的意义(简答)P129-130(1)岗位调查是业务流程优化的基础(2)岗位调查是组织架构优化的基础(3)岗位调查为工作分析提供基础信息和资料(4)岗位调查为组织管理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3、岗位调查的内容(简答)P130-131(1)岗位的设置目的、地位和作用(2)岗位的职责和权限(3)岗位之间的关系(4)岗位的任职资格和条件(5)岗位工作环境

4、岗位设置是指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及岗位任职人员需要,配合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按照一定的原则将组织内性质相同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合并设为一个岗位,最后通过确定组织总的岗位数量来进行定员定编的动态过程。(名词解释)P132

5、岗位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简答)P134-135(1)业务流程(2)技术水平(3)客户需求(4)员工能力(5)成本压力(6)竞争对手的做法

6、岗位设置的原则(论述)P135-137(1)最低岗位数量原则:

在进行岗位设置时,应从组织整体情况出发,分析每个岗位在组织工作体系中的作用,凡是能发挥作用的就设岗;反之则不设岗,在不影响组织运行的前提下尽量使岗位数量达到最少。较少的工作岗位可以使组织的工作尽可能集中,便于管理。从成本角度来说,减少岗位数量也可以降低费用,使人尽其责,物尽其用。

(2)有效配合原则:

岗位设置应以组织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中心。在岗位设置过程中,应将组织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为部门、岗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岗位的职责,是各岗位能有效配合,确保组织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3)岗位间关系协调原则:

在岗位设置时,应考虑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岗位间关系协调既包括上下级岗位之间的关系协调,也包括同级岗位间关系的协调。在处理岗位间关系时,要理顺上下级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同时也要明确同级岗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关系,做到岗位间责任的无交叉、无空白。

(4)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在岗位设置时考虑管理幅度问题,就是考虑管理的效果问题,考虑不同层级岗位数量设计的合理性问题。在岗位设置时应坚持有效管理幅度原则,即确保上级岗位与下级岗位的数量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比例。具体而言,就是确定一个上级岗位直接管理的下级岗位数量。

(5)能及原则:

能级原则要求组织进行岗位设置时做到岗位职权与职责相对等,使得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力,且职责划分界限明确、规范,避免岗位职责、权力和任务冲突,确保“事事有人做”和“人人有事做”。岗位分类时,应依据能及原则来分析评估不同职位的各自能级,使其各就各位,各得其所。

(6)科学化、合理化和系统化原则:

岗位设置应从组织整体出发,全面分析和评价各种岗位存在的合理性,科学设计组织的岗位数量和结构,实现岗位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和系统化。

(7)客户导向原则:

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依据,因此岗位设置必须从客户角度考虑问题。这里的客户不仅包括外部顾客,还包括内部客户。

(8)监控原则:

在企业中,有些工作之间存在监控关系。

(9)一般性原则:

岗位设置应基于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

7、定编定员的原则:(简答or多选)P148-139(1)以工作为中心(2)以现状为基础(3)工作效率原则(4)科学性原则(5)合理性原则(6)岗位、人员比例关系协调原则

第五章 工作分析的流程

1、工作分析的流程:

(1)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2)确定工作分析的内容(3)确定整体工作安排(4)制定试点工作计划

2、工作描述(简答):(1)工作任务(2)工作责权(3)工作关系(4)劳动强度

(5)工作活动和程序(6)职业条件

3、选择工作分析人员的整体考虑(简答):

有的人员只要求提供有价值的工作分析计划方案,一般聘请专家担任,而有的工作分析人员只要求能熟练掌握工作信息分析的技能,熟悉操作一个工作分析方案的能力,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掌握。因此,在考虑工作分析人选时,要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没用非专家的方法来收集资料。特别要发动和依靠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分派他们分析所管辖区域的工作。这样做有两个明显的好处:其一是可以节省工作分析的费用;其二是可以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管理的效率。

第六章 工作分析结果及应用

1、工作描述(论述):

(1)工作标示。工作标示又称作工作识别,工作认定,是识别某一工作之所以为其的基本要素,即某一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基本标志。

(2)工作概要。工作概要又称工作目的,是用简练的预演概括工作的总体性质,中心任务和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

(3)工作关系。工作关系描述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该工作职位在组织中的位置,二是任职者与组织内外其他部门或个人之间所发生的联系。

(4)工作职责。工作职责是指任职者所从事的工作在组织中承担的责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

(5)工作权限。工作权限是指根据该职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组织赋予该职位的权限范围,层级和控制力度。(6)绩效标准,绩效标准又称为业绩标准,业绩变量,是在明确界定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对如何衡量每项职责完成情况的规定。

(7)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界定的内容是指经常性工作场所的自然环境,安全环境和社会环境。

2、工作规范的基本内容(论述):

(1)身体素质要求。身体素质是指人先天的形状和能力的物理状况。(2)教育程度要求。教育程度是指岗位任职者所需要的接受教育的程度。(3)资格证书要求。资格证书要求是指国家或行业规定的任职者所必须持有的相关职业

资格证书。

(4)知识要求。知识要求是指任职者在其主要工作领域所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包括任职者通过学习,以往的经验所正握的事实,信息和对事物的看法。(5)工作技能要求。关注的是对所有岗位通用的技能。(6)心理素质要求。心理素质要求是根据岗位的性质和特典,对员工心理素质及其法杖程度所进行的综合分析的要求。

(7)经历要求。经历要求主要涉及社会工作经验,专业工作经验及管理经验三个方面。(8)道德要求。任职者除了应具备上述各种与职位相关的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3、工作说明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论述)(1)人事制度的建立与健全(2)人力资源规划。(3)定编定员

(4)人员招聘,配置(5)绩效考核(6)薪酬管理(7)员工培训(8)工作设计(9)职业生涯管理

4、工作说明书/岗位说明书(名词解释)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岗位本身的研究,既研究每个工作岗位的目的,该岗位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以及它与其他岗位之间的关系等;二是任

职资格的研究,即研究能胜任该岗位工作并完成目标的任职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与资格,比如工作经验,学历,能力特征等。

5、工作说明书需要遵循的规范(简答or多选)(1)准确清晰(2)逻辑合理(3)简要易懂(4)具体实用(5)完整细致(6)动态统一

6、工作说明书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简答)(1)职责界定不明确,任务交叉没有理顺(2)描述不规范,用语不准确(3)宣传不到位,员工不理解(4)定位不明晰,高层不认同(5)管理不及时,缺乏实用性

(6)工作规范与工作描述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第七章 岗位评价

1、岗位评价概述/概念

(1)岗位评价可以定义为是一种技术,一种在系统化的基础上确定一组工作岗位从报酬上应具有的相对有价值的技术。

(2)岗位评价是系统地并尽可能公正的确定报酬差别率的过程

2、侠义与广义的岗位评价

狭义的广为评价是指通过系统的设计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应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组织中所需的岗位数量进行设计,进而运用特定的方法注意对岗位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岗位的价值量高低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广义的岗位评价不需要掌握

3、岗位评价的特点(简答)(1)对岗不对人

(2)岗位评价不是衡量各岗位的绝对价值,而是衡量各岗位在企业内部的相对价值。(3)岗位评价不考虑该岗位上任职者个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工作中的表现(4)由于岗位评价是要测量各岗位的相对价值的大小,因此所选定的评价要素应该是共同的,容易理解,普遍适用于所有被评价岗位的。(5)岗位评价不是一种标准,而是一种方法论,是一项可以合理而公正的评定岗位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

4、岗位评价的原则(简答)(1)评价因素针对性(2)评价因素互斥性(3)统一性

(4)及时反馈纠偏性(5)保密性

5、影响岗位评价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论述)(1)法理依据与社会背景。由于岗位评价会对企业的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岗位评价方法的时候必须将法律因素考虑在内。

(2)企业岗位结构与岗位数量的多少。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混合使用。(3)企业管理方式与文化特征。(4)劳资关系

(5)现有岗位评价资源的多少(6)时间成本与费用成本(7)评估人员的选择与培训

第八章 工作设计

1、工作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工作设计的具体的目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区别,但是,通过满足员工与工作有关的需求来提高工作效率的这一思想贯穿了其发展过程的始终,改变了员工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工作设计的意义:

(1)改变了员工和工作之间的基本关系(2)推进了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态度(3)重新赋予工作以乐趣

(4)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员工的工作热情也会随之提高(5)工作设计使职责分明

2、工作专业化方法的主要优点(论述)

(1)工作专业化把专业化和单一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人的操作效率,增加组织的经济效益。

(2)由于把工作分解为很多简单的高度专业化的操作单元,因此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低,可以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并且有利于对劳动力在不同改为之间的轮换,而不致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3)专业化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低,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因为只需要连枷的劳动力来完成工作设计所规定的岗位要求(4)由于机械化程度高,有标准化的工序和操作方法,加强了管理者对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控制,以保证生产的均衡

3、工作设计中常见的错误(简答)(1)工作量不足(2)工作量过大(3)缺乏实质性工作(4)多人参与同一项工作(5)几乎包含一切的工作(6)无法完成的工作

第九章 工作分析效果评估

1、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作用(简答)

(1)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基本作用。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2)工作分析效果评估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3)工作分析效果评估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4)工作分析效果评估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了帮助

(5)工作分析效果评估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6)工作分析效果评估对员工职业规划与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

2、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意义(简答)(1)通过工作分析效果评估,可以判定企业进行的工作分析活动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目标(2)通过工作分析效果评估,可以促进工作说明书的实施运行,改善工作说明书执行不力的状况。

(3)通过工作分析效果评估,可以为企业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决策依据

3、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主体包括,任职者,上级,同级和下级,咨询专家,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4、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制定的原则(论述)(1)标一致性原则。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应与工作分析工作的目的和主客体的特点保持一致

(2)可测性原则。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是可以测量的,这就要求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指向的变量具有变异性(3)明确性原则。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的明确性是指不同评估主体对工作分析质量的认定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性

(4)可接受性原则。是指评估主体接受该标准的程度。

(5)高效度原则。所谓效度,就是测量的正确性,即根据评估标准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评论结果的准确性

(6)时效性和前瞻性原则(7)实事求是原则

5、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标准(简答)(1)目的明确性(2)方法的科学性(3)信息的客观性

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 篇6

A.5337

B.5440

C.5550

D.5618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成本导向定价法的计算。该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建造成本为16800/6=2800元/平方米,则该商品房的单位成本=建造成本+地价=2800+1000=3800元/平方米。商品房单位价格=[商品房单位成本*(1+)成本加成率]/(1-销售税费率)=3800*1.25/0.89=5337元/平方米。

2、房地产广告预算中,比重最大的费用一般是()。

A.广告调查费用

B.广告制作费用

C.广告媒体费用

D.广告策划费用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房地产广告的预算。广告媒体费用是广告费用的主要部分,也是影响广告决定做否的关键因素,约占广告费用总额的80%。

3、运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对互斥方案进行比选时设一个零投资方案的做法,符合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原则。

A.有无对比

B.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C.收益与风险权衡

D.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无对比”原则是指“有项目”与“无项目”的对比分析。在互斥方案比选介绍的零投资方案就是“无项目”方案。

4、下列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工作中,一般应先开展的是()。

A.选择工程施工单位

B.选择材料、设备供应商

C.选择工程勘察设计单位

D.选择工程监理单位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程序。房地产开放项目管理的程序第一步是工程建设准备,在该阶段,需要完成施工现场勘察与施工图设计,因此本题推断为答案C。

5、下列投标文件存在的问题中,导致投标文件无效的有()。

A.投标文件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密封

B.投标函未加盖投标人的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

C.投标文件的关键内容字迹模糊、无法辨认

D.投标文件正文字体不一致

E.组成联合体投标的,投标文件未附联合体各方共同投标协议

标准答案: A, B, C, E

解析:考察开标时,投标文件无效的情况。开标时,投标文件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作为无效投标文件,不得进入评标:①投标文件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予以密封;②投标文件中的投标函未加盖投标人的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者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没有合法、有效的委托书(原件)及委托代理人印章;③投标文件的关键内容字迹模糊、无法辨认;④投标人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供投标保函或投标保证金;⑤组成联合体投标的,投标文件未附联合体各方共同投标协议。

6、下列房地产中,不适用假设开发法估价的是()。

A.可改扩建的旧房

B.已为最高最佳利用的现房

C.房地产开发用地

D.已停工的商品房建设工程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价格开发法的适用范围。假设开发法适用于评估具有开发或再开发潜力的房地产价值,如可供开发建设的土地、在建工程、可装饰装修该或可改变用途的旧的房地产。

7、住宅小区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组长,应由()担任。

A.居民委员会代表

B.业主代表

C.建设单位代表

D.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代表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业主大会的筹备。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由业主代表、建设单位代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代表和居民委员会代表组成。筹备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代表担任。

8、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取得成本包括()。

A.建安工程费

B.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C.土地房屋征收补偿费用

D.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

E.土地使用权取得税费

标准答案: B, C, E

解析:考察土地取得成本的内容。土地取得成本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土地房屋征收补偿费用,土地使用权取得税费。

9、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的双方都具有相互给付的义务,这体现了物业服务合同的()特征。

A.委托合同

B.有名合同

C.要式合同

D.双务合同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物业服务合同的特征。物业服务合同都双方具有相互给付的义务,故为双务合同。

10、运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对互斥方案进行比选时设一个零投资方案的做法,符合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原则。

A.有无对比

B.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C.收益与风险权衡

D.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无对比”原则是指“有项目”与“无项目”的对比分析。在互斥方案比选介绍的零投资方案就是“无项目”方案。

11、影响住宅市场细分的消费者的行为因素有()

A.生活方式

B.使用时机

C.购买阶段

D.购买动机

E.追求利益

标准答案: B, C, E

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细分的依据。房地产市场细分的行为因素包括:使用时机、追求利益、购买阶段。

12、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取得成本包括()。

A.建安工程费

B.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C.土地房屋征收补偿费用

D.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

E.土地使用权取得税费

标准答案: B, C, E

解析:考察土地取得成本的内容。土地取得成本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土地房屋征收补偿费用,土地使用权取得税费。

13、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甲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销售其开发的商品房,并允许甲房地产经纪机构吸收其他房地产经纪机构参与其代理的商品房销售。这种情况下代理佣金的结算方式是()。

A.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与各房地产经纪机构结算

B.房地产开发企业只与甲房地产经纪机构结算

C.由参与代理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出具委托书,甲房地产经纪机构代表其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结算

D.代理成交额较大的房地产经纪机构直接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结算,其余与甲房地产经纪机构结算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商品房销售代理的基本形式。该房地产公司的授权行为属于独家代理权,此时开发企业均要向代理商支付佣金。

14、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甲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销售其开发的商品房,并允许甲房地产经纪机构吸收其他房地产经纪机构参与其代理的商品房销售。这种情况下代理佣金的结算方式是()。

A.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与各房地产经纪机构结算

B.房地产开发企业只与甲房地产经纪机构结算

C.由参与代理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出具委托书,甲房地产经纪机构代表其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结算

D.代理成交额较大的房地产经纪机构直接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结算,其余与甲房地产经纪机构结算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商品房销售代理的基本形式。该房地产公司的授权行为属于独家代理权,此时开发企业均要向代理商支付佣金。

15、下列房地产活动中,属于房地产金融活动的是()。

A.土地收购储备

B.不动产征收

C.保障性住房建设

D.住房抵押贷款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房地产金融的概念。商品房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储备和一级土地开发,以及购买住房或其他房地产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对金融有很强的的依赖性,房地产金融是指与房地产有关的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等各种信用活动的总称。

16、下列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工作中,一般应先开展的是()。

A.选择工程施工单位

B.选择材料、设备供应商

C.选择工程勘察设计单位

D.选择工程监理单位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程序。房地产开放项目管理的程序第一步是工程建设准备,在该阶段,需要完成施工现场勘察与施工图设计,因此本题推断为答案C。

17、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实现预期投资收益率作为其开发的商品房的定价目标,在确定预期投资收益率时,应综合考虑()。

A.安全风险率

B.房价上涨率

C.安全收益率

D.通货膨胀率

E.风险报酬率

标准答案: C, D, E

解析:考察房地产定价的咪表目标。预期投资收益率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要达到的最低收益率,是一个预期指标,一般应包括安全收益率、通货膨胀率和风险报酬率。

18、下列建设用地使用权中,不得设定抵押的有()。

A.权属有争议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B.使用权不明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C.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D.已依法公告列入征收范围的房屋占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E.已设定抵押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标准答案: A, B

解析:考察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范围。属于下列范围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设定抵押:①权属有争议的土地;②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③已依法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及其建设用地使用权;④已依法公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地产;⑤被依法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的房地产;⑥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房地产。答案为AB,都是权属不明的情况。

19、房地产估价的市场法中,可比实例在自身状况下的价格乘以()等于可比实例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

A.房地产交易情况修正系数

B.房地产市场状况调整系数

C.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

D.房地产价格变动率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含义。房地产状况调整是把可比实例在自身条件下的价格,调整为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采用百分率法进行房地产状况调整的一般公式为:可比实例在自身状况下的价格*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可比实例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

20、房地产经纪机构对其代理销售的新建商品房进行销售策划前,应完成的工作有()。

A.与委托人签订销售代理合同

B.进行销售现场准备

C.从委托人处取得有关销售资料

D.与委托人进行项目结算

E.申请商品房预售(销售)许可证

标准答案: A, C

解析:考察商品房销售代理工作流程。房地产经纪机构对其代理销售的新建商品房进行销售策划前,应先与委托人协商委托代理事项,签署委托代理合同。之后从委托人处获得有关资料。包括:反映项目特征的资料;反映开发项目合法性的资料;委托书;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当预售商品房时)。环球网校参考答案为AC,请注意,预售许可证的申请是由建设单位完成。

21、下列房地产活动中,属于房地产金融活动的是()。

A.土地收购储备

B.不动产征收

C.保障性住房建设

D.住房抵押贷款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房地产金融的概念。商品房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储备和一级土地开发,以及购买住房或其他房地产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对金融有很强的的依赖性,房地产金融是指与房地产有关的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等各种信用活动的总称。

22、导致房地产供给缺乏弹性的原因有()。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土地总量有限

C.房地产开发周期长

D.房地产不可移动

E.政府垄断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市场

标准答案: BCDE

解析:考察决定房地产供给量的影响因素。由于土地总量不可增加、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市场政府独家垄断以及房地产开发期长、不可移动等,导致房地产供给与一般商品供给有很大的不同,不能随着房地产需求和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调整,房地产供给缺乏弹性。

23、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房地产抵押贷款,通常采用的融资方式是()

A.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

B.间接融资和债权融资

C.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

D.直接融资和债权融资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房地产金融的职能。间接融资是资金有金融机构将资金从供给方传导需求方的方式,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属于间接贷款。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应付款项等获得资金的方式。

24、关于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说法,错误的有()。

A.取得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B.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没有使用期限

C.对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不予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D.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让

E.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租无须审批

标准答案: A, C, E

解析:考察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取得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时,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费等费用;建设项目竣工后,有土地管理部门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租时需要办理审批手续。答案为ACE。

25、下列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策划报告的内容中,属于产品定位内容的有()

A.总体规划建议

B.市场细分

C.建筑功能建议

D.配套与景观建议

E.户型设计

标准答案: A, C, D, E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产品定位的内容。房地产开发项目产品定位的内容包括:建筑功能;产品档次;总体规划;建筑风格;配套、景观;户型设计。

26、以需求中心论为基础的市场营销组合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促销策略和()。

A.定位策略

B.分割策略

C.渠道策略

D.人本策略

标准答案: C

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营销组合的含义。根据需求中心论的营销观念,把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可控因素归纳为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称之为4Ps。

27、住宅小区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组长,应由()担任。

A.居民委员会代表

B.业主代表

C.建设单位代表

D.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代表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业主大会的筹备。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由业主代表、建设单位代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代表和居民委员会代表组成。筹备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代表担任。

28、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施工投标的主体是()。

A.房地产开发企业

B.招标代理机构

C.工程监理单位

D.施工企业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施工投标的主体。施工承包商是工程施工的具体实施者,是工程承包合同的执行者。承包商通过投标接受业主的委托,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由此可见,施工投标的主体是施工企业。

29、出售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不确定因素有()。

A.建安工程费

B.空置率

C.租金水平

D.开发周期

E.房地产开发贷款利率

标准答案: A, B, C, 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不确定因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建筑安装工程费等费用,租售价格,开发周期,融资成本,空置率,经营成本,投资收益率。

30、下列房地产需求调查问卷的问题中,属于背景性问题的有()。

A.受访者的年龄

B.受访者是否打算买房

C.受访者买房的主要原因

D.受访者的收入水平

E.受访者的房型偏好

标准答案: A, D

解析:考察调研问卷的设计。房地产调研问卷的受访者项目是有关被调查者的一些背景资料,如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等。

31、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建成后可单独形成生产能力或发挥工程效益的工程是()。

A.分项工程

B.分部工程

C.单位工程

D.单项工程

标准答案: D

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 篇7

一、《考试说明》的新变化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满分由100分调整为120分

1.“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板块由4分调整为8分(由样卷可知,此板块共两部分,第一部分“综合性学习”2道小题共6分,第二部分“书写题”2分)。

2.“阅读”板块的四大阅读由36分调整为42分(“文言文阅读”由10分调整为12分,“说明文阅读”由9分调整为10分,“记叙文阅读”由13分调整为16分)。

3.“作文”由40分调整为50分。

(二)学业质量标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的分值有所调整,具体为:A———优秀(由“≥90分”调整为“≥108分”);B———良好(由“≥80分且<90分”调整为“≥96分且<108分”);C———及格(由“≥60分”调整为“≥72分且<96分”);D———不及格(由“<60分”调整为“<72”分)

(三)题型示例

1.增加选词填空题(语段形式);衔接排序题(说明性语段);标点符号运用题(选择题形式)。

2.在综合性学习中增加对字词书写(给出拼音和释义然后书写汉字)的考查。

(四)参考样卷

1.将第3题的选词填空题选择题换成了成语运用的选择题。

2.写作由2015年的命题作文调整为半命题作文。同时,评分标准也做出相应调整:一类“50~45分”;二类“44~38分”;三类“37~30分”;四类“29~22分”;五类“21~0分”。

3.作文的评分标准的“注”后增加了“(4)缺标题扣2分”。

(五)测试练习

1.“语文知识积累”增加字词的书写;错别字辨析选择题型增加了四个成语一组的形式,加大成语考查的力度。

2.“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仿写题大量减少;增加了名著与综合性学习结合的题型。

从《2016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语文》中不难发现,命题趋势呈现为: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注重联系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内容,尤其注重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新变化,教师应认真研读《考纲》并指导学生了解试题的基本特点,熟悉试卷的基本题型,做到应试前的“知彼”,进而寻找到复习中的有效途径,优化复习方案。

二、课本资源在复习中的整合技巧

高效的复习离不开高效的资源整合。研究近年来各地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笔者清晰地发现: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题的依据与资源均来自于课本及其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课本才是复习最为有效的资源,回归课本是复习的不二法门。

如何才能实现课本资源在复习中的有效整合?下面为教师们提供一组语文复习教学的小技巧:

(一)课本资源一:字词积累

【考纲链接】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正确认读常用的3500个汉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典型题例】(2016年样卷)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答案:D(狼藉)

【课本再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第61页)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交卸奔丧狼藉簌簌典质赋闲颓唐琐屑

【整合技巧】1.由全班书写最好的学生用小楷本抄写全六册字词制作成班级字帖;2.由学生自主听写并批阅词语(每周2次,每次20个);3.建立错字集。

(二)课本资源二:课下注释

【考纲链接一】1.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正确认读常用的3500个汉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2.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

【典型题例】(2015年·云南省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

【课本再现】均出现于课文及课下注解中。

〔馈赠〕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第81页)

〔镂空〕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第109页)

〔拈(niān)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拈,用两三个指头夹或捏取东西。(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纪念白求恩》第43页)

【整合技巧】1.由全班书写最好的学生用汉语拼音本抄写全六册字词制作成班级字帖;2.由学生自主听写并批阅词语(每周2次,每次20个,其中注音词每次5个);3.建立错音集。

【考纲链接二】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典型题例】(2015年·云南省卷)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打虎”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背影》是我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阅读此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答案:C(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课本再现】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现在陕西韩城南)人,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第185页)

【整合技巧】1.由教师筛选勾画,学生自主积累;2.早自习朗读抽查。

(三)课本资源三:文言文

【考纲链接】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表达作用;2.能将简易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阅读浅显文言文,准确理解文章内容;4.综合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态度。

【典型题例】(2015年·云南省卷)《鱼我所欲也》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答案: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本心:天性,天良。

【课本再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本心〕天性,天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第165页)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答案:并不是只有贤能的人才有这样的思想,每一个人都有,只是贤能的人没有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答案:高位厚禄如果不分辨它是否符合礼仪而接受他,万钟的俸禄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益处呢!

【课本再现】〔勿丧〕不丢掉。〔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辩〕通“辨”,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第165页)

14.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

15.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课本再现】研究与练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第166页)

一、背诵全文。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身而取义”;有的说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要求,你的看法呢?

二、结合本文及《〈孟子〉两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整合技巧】1.教师制作我们的文言卡;2.引导学生重温课后习题。

附:文言卡范例《小石潭记》

研讨与练习

一、背诵全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二、仔细品味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种景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三、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四)课本资源四:古诗词

【考纲链接一】背诵默写《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代诗文。

【典型题例】(2015年·云南省卷)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连续两句抒写“友情”的古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

【课本再现】全六册课本古诗文

【整合技巧】1.教师进行理解性名句听写;2.超级纠错。

【考纲链接二】初步理解古代诗词的内容、情感和语言形式,能对古代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和意象等作简要的鉴赏评析。

【典型题例】(2015年·云南省卷)《江城子·密州出猎》

10.“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

【课本再现】研讨与练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诗五首》第215页)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整合技巧】1.利用五步读诗法(读题目、读作者、读大意、读情感、读名句),温故而知新;2.重温课后习题。

(五)课本资源五:名著导读

【考纲链接】掌握《课程标准》所推荐名著的相关内容。

【典型题例】(2015年·云南省卷)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略)

【课本再现】全六册课本名著导读。

【整合技巧】1.重温名著导读;2.归纳名著导读卡。

附:名著导读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第242页)

(六)课本资源六:写作

【考纲链接】1.具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作文;书写规范,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不少于600字。

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3.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材料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用的应用文。

6.能根据表达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典型题例】(2015年·云南省卷)十五六岁的我们正值人生的花季,一路走来,有许多的人、事、物、景、情,值得我们回味、思索、感动……请以“走在花季”为题,写一篇作文。

【课本再现】全六册课本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整合技巧】1.写作技法指导;2.筛选整合经典作文题;3.修改习作。

附:作文整合示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我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致,请你选择一个季节中的我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带给你的某一突出感觉,写一篇抒情文章。

第二单元:写好演讲稿。

第三单元: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给俄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生物?”俄狄浦斯马上回答:“人呀!”———我们步入青春,可以说是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第四单元:撰写关于读书的作文。

第五单元:学写调查报告。

第六单元:在完成以上活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以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自学考试教育改革之设想 篇8

【关键词】自学考试 教育改革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12-02

1980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核》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继续教育建立了一种具有历史特点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这既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考试制度,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形式。从建立至今有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学历教育的补偿阶段(1981—1988)、第二阶段,高等教育补充阶段(1988—2000)、第三阶段,从2000年到2010年,特别是以全国考委五届二次会议的召开为标志,进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阶段。在我国未来七年(2014—2020年)的改革路线当中,再次提出教育改革需要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自学考试制度如何把握教育现状进行改革,顺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满足社会学习需求,以达到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成为当前自考工作者思考的重点。

回顾自学考试建立初期,为了迅速解决教育资源豁缺,以及高等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而建立的这一制度,完成了特殊时期的使命。截至2010年底,全国累计在籍考生5500多万人,2.1亿多人次参加了自学考试,培养本专科毕业生980多万人,相当于130所万人规模的大学20年毕业生的总量。另外,有5000多万人次参加了非学历教育证书考试,2000多万人获得各种证书,成为行业骨干力量。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是受教育对象发生大的变化,在人口政策和高校扩招的影响下,普通高等教育逐渐可以满足社会需求,自学考试作用从弥补高等教育转变为继续教育职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探究自学考试新使命,改变其原有的考试形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才能使之成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枢纽”。

一、考试形式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习

(一)考试重点应偏重于实践

从自学考试制度建立起,就采取国家统一考试形式,这种严格的考试是检验学生课本知识掌握量的试金石,基本能够反映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目前生源结构变化,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大部分是高职高专的在读生或在职人员,他们不仅需要提高理论基础,更多的需要学习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在考试命题上不应再片面地将重点放在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的记忆上,而趋向于考察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应由单一转化成多样

单凭考试来衡量学习成果容易产生偏颇性,这是自学考试最大弱点。单一的闭卷考试导致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根据现阶段学生特点,适合采取闭卷(纸质、机考)、开卷(纸质、机考)、实践考核、调查报告等多种考试考察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通过长期观察学生成绩,发现在首考单科失利的情况下,多数学生补考不会顺利,有的学生甚至考过8次,并且成绩每况愈下。这种情况的产生不能单从学生上找原因,也因为考试本身带来过大压力,重复学习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至,部分考生就因为1-2门课程屡次不过而最终放弃获得文凭,这对学生继续学习深造发展起到反作用。多样性考试方法可以保证考察判断的真实性,能够促进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激发学习欲求,增进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达到更深层次的水平与技能。

二、课程设置应配合考试形式,易于学习、有利发展

(一)平衡各专业考试计划,适当降低部分课程难度

1.更合理地设置标准学分

自学考试课程设置是由各级教育考试院审核制定,社考计划由国家考院统一制定,全日制社会助学考试计划由主考院校制定备省考院审批。基于各高校重点专业偏向性、精品课程特殊性,加上专业本身的难度差异,使得相近专业也有很大的难易区别,出现报考人数一头偏的现象,不能达到有计划地培养多专业各类型人才的目的,跟不上经济多样化发展格局。必须合理设置课程标准学分,保持各专业学分总数基本一致,才能平衡各专业难易程度,为建设“学分银行”夯实基础。

2.选用恰当教材,加大考试题库建设

自学考试制度建立初期,为了达到普通高校教育要求,采用同层次高校教材,考试难度也与之相当,这些教材系统性强、偏重理论教学。目前,有些自考教材的选用仍然沿承老方案,显然和日新月异的教育、科技、社会、经济发展局面格格不入。例如财会专业某些教材长期不更新,导致跟不上新会计准则。根据学生结构变化特点,在选用教材时应遵循适时性、注重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理论实际相结合原则,也可以结合行业资格证考试教材和企业开发的新教材,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对新知识探索欲求。同时根据教材大纲、重点难点来建立考试题库,题库按照知识层面分级建设,设置公开权限,使得广大考生能使用题库结合教材展开针对性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结合考试形式合理设置课程

某些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难度较大,例如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力学等课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单凭课堂教学难以吃透。这些课程拟开发机考系统,平时学生可以通过在机考题库中练习而熟悉课程要领。核心课程应当更多地联系实际,增加运用和实操部分,采用理论考试+实践进行考察,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适当降低公共课程学分,或根据基础教育改革方向,把已经实行社会化考试的英语类课程设置免考标准,减轻学生重复学习的负担。

(二)毕业实践采取形式多元化

毕业实践环节是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这个环节是由主考院校来组织,工科类采取设计,文科及经管类采用论文形式,根据长时间观察,由于学生层次不一、课程基础参差不齐、工作经验也各不相同,这个环节难以用统一标准衡量,在校生无实践经验,在职学生虽有工作经验,对论题有相关案例、数据、材料,但苦于没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进行计算机绘图等,也难以完成。这个环节宜灵活采取个人完成或小组、团队共同完成一个小课题或不限题可以采用职称论文以及工作中探索课题等多元形式开展,让学生更贴切地把实际工作和所学知识交融在一起。指导老师在辅导学生进行攻关的同时,更加了解专业工作新动态和学生需求,在校学生通过课题小组工作,增加临岗知识和工作经验,在职学生可以通过攻关突破局限,获得更大收益。

三、自考助学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目前助学机构有高职高专学院、有统招计划的民办学校和一些经审批的民办机构,优质教学资源拥有量参差不齐,也有一些非法机构进行招生,使得自考助学鱼龙混杂。有些机构只招生不教学、有的机构助考不助学,自考助学出现一些乱象,助学教师的水平也有待提高:

(一)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熟悉自学考试制度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自考教师要抵挡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和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充分了解自学考试制度建立、发展过程和历史使命,对学生管理流程清晰,并掌握不同类型组考方法和判卷标准。

(二)熟练掌握课程教材、课程计划和考试计划

只有充分了解教材大纲、教材的知识结构、各层面的核心和重点以及关联、充分掌握课程的培育目的,考试方法,结合考试形式对学生清楚剖析课程知识点、重点难点、不断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注意掌握行业新技术、科技新动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及需求,才能把课程知识点融会贯通达到教书育人解惑之目的。

(三)突破固有课堂思维,开拓教学新方法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苏]尤·克·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提到“我们还把创造认识上争论情景的方法和组织学习讨论的方法列入刺激学习和启发学习动机的方法。……学生参与科学争论,不但使他们在有关问题上加深知识,而且不知不觉地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前苏联另一位教育家也提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自考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多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工作岗位模拟等,也可以就某项新技术新信息设置培训,其目的在于如何让自考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可以锻炼到学生操作能力、可以带给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遐想和信心,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探索求知于新科技领域。

21世纪的自学考试需要一种新型的质量观,我们要增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意识,突出动态服务过程,将自考生由管理对象转变为服务对象,建立和完善与自学考试相适应的质量观和社会化、开放式的服务体系,才能促进自学考试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克·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2]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第二版

[3]周子寿.自考教育管理专家回顾自考近三十年发展史,[R]中国教育在线,2009.9.27

[4]陈宝瑜,刘宝春.自考教育管理专家谈自学考试该不该取消,[R]中国教育在线,2009.4.2

[5]潘懋元,覃红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的成就与展望,[J]教育与考试,2008年第六期

[6]署名.自学考试要实现“三大转变”,[N]北京考试报,2010年10月13日

作者简介:

上一篇:青春的忏悔下一篇:共青团全委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