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实习分层教学法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车工实习分层教学法(精选8篇)

车工实习分层教学法 篇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一、本课题主要是针对职业中学学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基础知识、认知能力、认知的方式和方法、学习积极性及动手能力方面的接受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动作的协调性、适应性、反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进行的研究。是在学校《农村职中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研究》这一课题下的分课题。主要是从如何优化车工实习课,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用统一目标和要求来培养学生。研究如何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来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潜能;如何来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人施教”;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创业能力。本课题组结合以往各届学生情况及教学实际的具体情况认为:(1)无视学生差异的存在,企望按照统一程序和标准制造统一的“标准件”是难以适应学生掌握车工技能的实际情况的,是会限制或阻碍学生的发展的。(2)学生的某些优势素质和业已存在的发展上的缺陷会在“统一目标”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表现得更为特出,这更说明了“教育机会均等”表面下的“教育机会不均等”。(3)对于占时最多教育因素容量最大、最可控、最有效的课堂化教学时空中,如不重视学生存在的差异这种实际情况,而一味地“一视同仁”这无疑是对学生发展的损失。(4)一味主张消除差异,要求培养“规格”一致的学生,是对现实教育的不了解,同时也是对差异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在培养具有一定技能,较高技能及创业技能的学生,兼顾各层次等方面,以及对今后如何更好地提高实训教学效益,提 优的教学方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参与人员及实验时间、研究对象

本课题主要由车工教研组成员负责,共6人,其中本科学历的教师5名,技师1名,都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其中多位教师从事实训工作多年,实训教学经验丰富。并且本课题是在以往各届特别是九七届车工班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新一轮的系统实验。具体实施时间为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具体研究对象为1010车工班。

三、研究内容

(一)由学生的“差异”引发的思考

思考之一: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存在着“差异”是从所周知的,而学生在技能的掌握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很多学者专家都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其各方面的因素也是众所周知。然而,本课题组认为,如何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技能领域中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是本课题组研究的重点之一。

思考之二: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日新月异,职中培养的学生如何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的需要,对以往毕业的学生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创业能力、自主择业能力等都较强。如:九六届毕业生张秋华、黄卫兵,九五届毕业生韦湘莲等等,他们有的是个体经营户,有的已成为几十万元户;而有的学生在学校里技能水平也相当不错,但一踏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却表现平平,毫无工作特色,一俟遇到单位不景气就得“下岗”,而待到“下岗”却找不着“再就业”的路子,这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创业技能、创业能力及择业能力可想而知。因此本课题组认为:如何能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当前企业改制的状况;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能力是本课题组研究的重点之二。(本课题组认为自主择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基础和自信心来源于创业技能,即人们常说的“技高人胆大”。)

(二)“分层递进”的思路和方法 根据上述二点思考,本课题组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为“适应差异”及“促进发展”。

所谓“适应差异”,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性的,决不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叫干什么学生就干什么;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确定学习任务和达成的具体目标;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速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具有个性化特征。教师不再是支配者、统治者,而是支持者和帮助者。所谓“促进发展”,是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活动是思维的源泉,是发展的基础,皮亚杰充分论证了个体的认识源自活动,并指出“个体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练习、经验、对环境的作用等意义上的大量活动的产物”。列昂捷夫列在研究人的意识,智慧与活动的关系时也揭示:“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教育教学的关键或直接任务,就是创设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风格等自行选择。这样学生可以得到“适合于他们的教学”。

根据“适应差异”和“促进发展”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适应差异”其先是解决好“分层”这一研究重点,本课题组经过研究、讨论确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分层”,(1)学生分层,(2)目标分层,(3)教学过程分层,(4)教学评价分层,同时为达成“促进发展”,做好与此相关的一些具体的研究和实验工作。

1、学生分层:如前所述,学生在基础知识、认知能力、认知方式和方法,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技能的接受能力等诸多方面以及生理、心理等都存在着“差异”。如果仅仅从某一方面简单地将学生分层,事实上是不可能而且不合理的,因此本课题组在深入调查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通过第一轮实习的综合情况分析后,分别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将学生分成A、B、C三层。

当然A、B、C三层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有的相互制约,如果说要分层要达到很合理是不可能的。(况且我们也仅仅是一种教学研究而已,是作为实验的一种依据和手段。)A层 B层 C 层 学 生 分 层 模 式 需要提出的是:对学生分层决不是给学生贴上标签!主要是便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他们进行“干预”和“影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本课题组对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也非常重视,一经学生变化较大,通过综合评估后,即改变其原有的“分层界限”,以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更加优化车工实训指导工作。

2、目标分层:这是“分层递进”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量,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关键之处。所谓目标分层,就是将原来统得过死的划一性教学目标,改为弹性目标。(这就好比摘苹果,个子高的学生,苹果吊到高些,个子矮的学生,苹果吊得低些;弹跳力好的学生,苹果吊得高些,弹跳力差的学生,苹果吊得低些;有时苹果只须跳一跳就能摘到,而有时必须努力跳,甚至拼搏一番才能摘到。)这些目标是否能达成,是由学生一系列的学习行为体现出来的。目标分层大体上可以分成 这样三层:基础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目标的分层并不是和学生的分层简单地一一对应的,即低层次学生完成低层次目标,高层次学生完成高层次目标。弹性目标对全体学生都是适用的,目标由学生自己选择,教师提出参考。一般来说,低层次学生可以从基础性目标开始完成之后,可进行提高性目标,甚至是发展性目标的学习;高层次的学生可以从基础性目标开始,也可以从提高性目标开始,甚至可直接按发展性目标学习。弹性目标追求的结果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可望可及,层层推进”。

基础性目标 提高性目标 发展性目标 初始目标 最终目标 目 标 分 层 模 式

针对目标分层,本课题组现通过对车工实习的分析、研究,确定如上图所示分层模式: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为基础性目标;车床维修(小故障),加工方法小改革、操作熟练,能理论结合实际为提高性目标;进行工艺改革,能够设计、制定技术文件,能够扩大车床使用范围等为发展性目标。同时,在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中还穿插创业能力这一指标,针对能够利用假期进行择业训练的学生,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以便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使其达成发展性目标。

3、教学过程分层。在“分层递进”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再是传统的教学行为模式。教 学 过 程 分 层 模 式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分层”和“目标分层”详细了解学生情况,而不是纯粹的、传统课堂式的讲解和讲授。教师必须给予不同学习个体以不同的个别化指导。其中包括: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是否适合?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待改进?学生在练习中碰到那些问题?教师应给予何种程度的指导?特别是基础性目标对所有学生来说是否都能达成?等等。一般来说,对达成基础性目标困难也较大的学生,其指导应深入、细化。对达成提高性目标也较易的学生,则指导可以点拨性的,点到为止。

4、评价分层。传统的教学和教学评价,颠倒了手段和目的关系,好像教学是手段,而评价是目的;平时的教学,只是为了得到高分。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就必须把颠倒了的手段和目的重新颠倒过来。即把评价作为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 学 评 价 分 层 模 式

因此本课题放弃了常规的完全以制作件得分来进行评价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与以前相比较即纵向比较,通过纵向比较,要求并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在那些方面得到了发展,在那些方面发展不大。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强化激励机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可能不进行横向比较,在适当的情况下,针对层次相近,或达成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开展横向比较,则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相互竞争,从而形成技能训练中的竞争格局,为今后学生进入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基础。应该注意的是评价要体现“及时性”、“全面性”、和“艺术性”。

通过对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和评价分层,使“分层递进”教学的具体过程细化、具体化、明确化。同时,本课题组还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具体研究工作。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车工技能的动机。

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在学习中是一个很有效能的因素,它能够大大地促进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车工技能的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车工技能无兴趣,则很难学好车工技能。培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参观工厂、参观已毕业学生的车工制作件、对一些机器进行解剖了解车工技能的用途等等。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生对车工技能产生兴趣。当然应该注意的是在车工技能训练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抓住学生年轻有好奇心的特点,要时刻展示车工技能的无止境,当然这也要求我们的指导教师必须技艺高超。(2)学生学习的动机仅有兴趣还不行。因为兴趣总有减弱的时候,最适宜的方式是把重点放在车工技能的具体实效上,而不是纯粹的兴趣。奥苏伯尔认为“依靠富有成效的教育成绩更能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此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始学习车工技能时,不管他们当时的动机状态如何,都要集中注意于尽可能有效地指导他们。学生尝到了学习车工技能的甜头,掌握了一定的车工技能时,就会产生更加努力学习车工技能的欲望。(3)在学习车工技能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善于采用“激励机制”。教师的赞许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肯定,是对学生做出进一步努力以赢得更好成绩或更佳成就的促进,能够满足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特别是动手能力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更为重要。这些学生那怕是取得微不足道的进步,如果指导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其促进作用是巨在的。譬如实验对象1010班,该班张涛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生在第一次进金工车间实习车工时,就对车工的苦、累、脏及机油味表现出畏缩情绪,并提出一进车间就头晕,在一次车削外圆练习时,指导老师发现其操作方法及尺寸控制都较好,及时给予点表扬。其后该生上机操作认认真真,并积极要求参加车工兴趣小组。当然老师采用“激励机制”必须掌握一定的尺度,过分强调会导致功利主义。而使学生技能成绩一直低分,学生就会产生焦虑,或导致极不实际的志向水平,焦虑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破坏学习情绪,最终将引起学生产生回避和退缩反应,以至丧失学习的信心。这种情况对技能水平高的学生会出现,对技能水平一般和较弱的学生更会出现。(4)心理学家认为“青年期的学生来自同伴的赞许是一个强有力的机动因素”。因此作为指导老师也应在指导学生过程上注意利用好这个因素。课题组要求在车工实习指导中经常采用同学间互评、互检、互相学习,观摩同学间的技能长处等方法。注意到技能水平各个层次的学生,只要有好的方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教育学生“三人行,必有吾师”的道理。同学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认可,可以共同促进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对1010车工班第一次车工实习后的调查情况分析。表示对学好车工有信心的仅占36.64%,认为车工工种有前途的占48.48%,而该班学生通过第二次车工实习后,表示对学好车工有信心的学生占78.1%,认为车工工种有前途的占65%.通过以上数据显示,学生自信心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础知识薄弱,有的学生对学习车工技能了解不够,认为初中时没有能学好,现在恐怕也学不好,看到车床更害怕学不好。(2)、自己认为智力不行,比较笨,学习车工技能自己不行。(3)、职高生没出息,学了也没用,缺乏上进心,丧失学习的自信心。(4)、认为自己能力差。学生自信心不足严重影响着车工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影响车工技能的形成。车工技能训练中,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在技能训练中“慎小谨微”、“缩手缩脚”,甚至上机操作也觉得害怕;看到砂轮高速旋转就不敢磨刀;本该一次走刀完成的加工用了多次走刀,总害怕车刀会崩掉;而有些认为学了也无用的学生则做事偷懒,怕赃、怕苦、怕累。(2)、影响车工技能的深入理解,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在学习车工技能时,总是以指导教师为中心,认为教师怎么讲,他就怎么做,绝不敢越“雷池”半步,也不多加思考,深入理解,对所学车工技能是即学即忘,偶尔记住一两点也是“残缺不全”。(3)、影响车工技能融会贯通及车工技能推广运用。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对自己掌握的车工技能总是持怀疑态度,连续的失败和工艺基础知识的薄弱,产生了难以达到车工技能高层次水平的想法。这些学生的这种态度和想法导致技能不能正常发挥,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恶性循环。最后影响车工综合技能的提高及对车工技能的综合应用。

学生学习车工技能的自信心在某种程度上与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示范是分不开的,懂得如何来恰到好处地管理学生,这对提高学生学好车工技能的信心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到有效指导和示范,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指导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技能训练的任务、目标,并注意目标的可行性。避免有些学生经常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水平而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反而会导致连续失败而丧失信心。也要避免有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技能水平,提出过低的目标,导致浪费时间而信心依然不足。(2)、要求学生对车工技能认真观察与理解。指导教师也应采取合理的教学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在操作之前就要有一种能够掌握好的自信心。(3)、指导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学生在车工技能训练中,往往只注意某些工件加工的结果如何,而对加工过程常常不加注意,这时指导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对车工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他们必须先进行自检,然后指导教师进行引导分析,帮助总结,并不断提高训练要求,要求这些学生在操作中应动作连贯、流畅、轻松自如、有节奏感。而对于车工技能水平较低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协助他们自检,并及时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鼓励进步,改进不足。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个车工技能训练过程中都始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决心和勇气。指导教师应采用严格和宽松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方式。车工技能训练是一项安全要求极高的课程。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应严格要求学生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和野蛮操作,这需要严格的教学管理方式。但是,指导教师如果在指导过程中一味地强调严格,会导致学生心理上的过分紧张,而产生压抑,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通过对“北大状元”心理的研究认为教师与学生做朋友,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百分之百努力,百分之百发挥自己的水平,教师做好学生心态调整的工作,这种宽松的教学管理方式最有利学生取得成绩。

3、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题组通过认真学习、研究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尤其是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的影响是越来越大。课题组通过对一些车工实训课题的研究,制作了一定的投影及一定数量的多媒体课件。譬如,“外圆车削”:这一课题,原有的教学模式是指导老师在黑板上讲解,然后上机操作示范,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车床,其思想中根本没有“车削”这种概念,所以讲解的效果就可想而知。通过研究后,由组内教师将这一课题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三维动画,形象逼真地将“外圆车削”的方法和步骤演示出来,并通过分析、讲解使学生一目了然,其效果十分明显。因此,本课题组认为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来优化教学手段这是时代发展的方向。

4、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发展空间更大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大的发展,本课题组积极配合学校和实训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通过学生自己选择,自愿报名,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有选择,有利于特长发挥的各种训练使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大。实验班共有16名学生报名参加兴趣小组,其中14名学生参加了车工兴趣小组,另有2名学生参加数控兴趣小组。通过对以往学生实验的情况分析,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其参加社会的竞争能力,自主择业能力,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及创业能力都明是高于其他学生。并且,在参加技能竞赛中,成绩也较为显著,譬如,九六届毕业生张秋华同学曾获江苏省职业中学(中专)车钳工大赛车工第一名。再如,九七届机电班尚未毕业,就有24名学生自谋职业,3人自主创业占该专业总人数的66.7%。这充分说明,通过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以更大的发展。实验班9810车工班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在教学实习过程中,从劳动纪律、服装穿着、卫生工作、机床保养、工件摆放、工量具维护、产品质量的控制、刀具及工件材料的节约、工件完成时间的控制等诸多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同时,不拘一格地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要集体讲、单独讲;及时讲、过后讲。采取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思想教育方法;以毕业生中取得成功的事例为代表进行生动的现场说教,让学生有榜样、有目标。教育学生只有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吃别人所没有吃的苦才能超过别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有更宽的“路”可以走。

在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不再嫌事小就可以马虎,做事情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教育学生任何小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这正如黄黎峰同学所说的那样:“在车工实习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做任何事情都认认真真的习惯,所以我们现在已能做好不管事大事小的任何事情。”

6、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

传统的教学实习模式是从基本的机加工方法到复杂的加工方法,然后是花上几个小时让学生去围绕着一个零件打转转,学生往往花上五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制作出一个60分以上的工件,觉得成绩不错,效果很好,学生觉得自己似乎已很能干,但现实生产中,并不是要求学生去花很多时间去完成一只60分以上的工件,而是要求学生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来提高效益,如何来改进加工工艺。甚至有些生产环节中仅仅需要完成的加工是极其简单的。因此,如何能使学生既能按照学校的要求达到考工要求、又要能适应现实生产的需要。本课题组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只有通过“生产型实习”才能达到这一要求。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的“生产型实习”训练,学生在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方面,在操作的技能,技巧方面及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的改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学生认为“生产型实习”使得学生对生产更了解,适应性提高了。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诸如工艺分析等,均由学生自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通过学生的自编和上机操作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训练,实验班学生在分析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往届同等教学阶段的学生。如谢燕同学在制作锥度配合时,对锥孔件是先切断还是后切断的分析就很有些创新(传统是先切断,她认为应后切断。注:后切断可以降低加工的难度。),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

7、“分层递进”变式的研究

在宏观条件下,根据学生的综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发展不断调整学生的分层情况及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过程的分层和对评价的分层。但在细化情况下的“分层递进”应该怎样进行,譬如:某一学生在动作接受能力上较弱,但其分析能力不一定较弱;而某一学生动作协调性较差,但其制作件质量不一定差。因此,如何能更好地在细化下进行好“差异教学”与“促进发展”,更好地体现“分层递进”,本课题组虽然也作了一些研究,但不够深入,还有待于更为认真,细致地去研究探讨。

四、研究成果分析

成果之一:“分层递进”模式效果明显。本课题通过2年多时间的系统实验和研究,我们及时对实验班学生在技能成绩及接受能力,工艺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质量控制等诸方面的分析、研究,制成下列图表:

(说明:图表中的数字1、2、3、4表示学生在校实习的轮次。)通过图表可以显示出“分层递进”教学所起的效果及变化。(附注:从第三轮开始有三位同学参加对口升学,技能训练时间安排在兴趣小组活动和技能模块训练中进行。)成果之二:研究对象1010班在2011年12月份进行的江苏省职业中学农转非专业车工技能中级工等级考证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平均成绩达到80多分。除个别学生如杨希和袁功胜两位同学外,其基本情况正常,显示“分层递进”教学实验效果明显。而这两位同学都有其特殊性。杨希同学个性内向,不善言辞,做事特慢,影响了工考速度;袁功胜同学做事粗心,工艺方法有误,工考受影响。另外,罗红同学是因为家庭原因(工考前其父亲工伤)使工考受到影响。附工考成绩如下: 10级车工班工考成绩统计 序号 姓名 性别 成绩 备注 1 黄黎峰 男 92 原为B层周鹏飞 男 88.5 原为B层杨银保 男 88 原为A层 4 严毫亮 男 87.5 原为A层黄国川 男 87.5 原为A层

谢燕 女 87 原为A层 7 张涛 男 87 原为B层张玲 女 86 原为C层蒋正 男 86 原为B层吕金 男 85.5 原为B层黄缵伟 男 84.5 原为B层王标 男 84.5 原为C层唐烨 男 83 原为C层 邹荣辉(对口)男 82.5 原为B层

盛兴军 男 82.5 原为C层

芮飞强 男 82 原为A层 戴永红 女 80.5 原为C层黄小双 男 80 原为C层蒋林仙 女 78.5 原为B层芮丽美 女 77 原为B层陆鹏飞(对口)男 76.5 原为A层

吴玲(对口)女 76.5 原为B层马礼军 男 76 原为B层杨希 女 76 原为A层

罗红 女 75 原为A层闵小波 男 74 原为B层 27 张宾 男 74 原为B层沈保扣 男 73 原为B层 吴强(对口)男 72.5 原为B层陆杰 男 72.5 原为C层

袁功胜 男 67 原为B层

平均成绩 80.74194 合格率 100%

优秀率 32.26%

从上述列表中可以看出,全体学生通过“分层递进”教学实验,低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原来C层的同学都能够较好地达到基本要求,有的同学进步十分明显,这充分说明课题组所制定的四个分层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目标分层的科学性。当然,工考成绩只能表示学生对基本加工方法掌握及综合运用的情况,还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不能体现学生的革新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我们又通过对学生的毕业实习进行跟踪调查和研究,以进一步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技能训练中自主性学习为主的学生对新环境、新技术的适应性明显高于一般学生,而且学生最大的体会是:“在学校里不在于学到了什么和学到了多少,而在于你是怎么学的及你是怎么用的!”。课题组通过分析认为:我们的教学工作还需要在这方面加强。社会在改革,学生需要学生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在学校是把所有的知识、技能都教给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必须把更重要的学习、运用的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成果之三:课题组成员教学水平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得到加强。课题组通过多种渠道听取专家和同行意见,以提高研究水平。在实验期间,本课题组累计对校外开公开课三人次,各级各类评优课3人次,组内研究课15人次。其中,芮进方老师参加的常州市评优课获一等奖,溧阳市评优课获一等奖,本课题的研究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情况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另外,组内教师卢忠涛、许春辉、袁功宙、吕向阳等教师制作许多多媒体课件,并在常州市及溧阳市多媒体课件评比中获奖。

成果之四:通过教育研究,课题组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莫大的帮助。这其间,袁功宙老师被评为溧阳市教坛新秀。许春辉老师被评为“拜师学艺”优秀青年教师。

组内教师共完成分析报告、论文多篇。如:史建福老师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车工技能的影响》及《农村职中问题学生与家庭教育》;卢忠涛,吕向阳两位老师的《“二课时制”教学实习模式探讨》;许春辉老师的《从实习中找问题,在教学中找答案》及《教师形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袁功宙老师的《浅谈“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在车工实习中实施分层递进的研究》,另有《机电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一文在《职业技术教育》上发表;芮进方老师的《浅谈车工技能训练与学生自信心》,另有《分层教学与生产型实习》获常州市实训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成果之五:完善了“分层递进”教学方案。同时,课题组成员正积极认真地在做好教学方案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工作。

五、课题研究存在问题

课题组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发现课题研究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问题

一、课题研究中对于“分层递进”的有关细节研究不够详细、深入。如:针对个别学生在分层问题上有些粗糙,原因在于学生在某一方面是属于A层,有的方面属于B层,而有的属于C层,如果说要达到详细、深入,则必须根据该学生的具体方面而进行不同的分层。使“分层”更合理、更科学,使教师的指导工作更具体、更直接。因此,“分层递进”教学研究仍需要在这一方面加强。

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还仅仅局限于车工技能的“分层递进”。虽然说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注重了学生对新技能接受能力的培养,而且有的学生接受能力的确很强。但随着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学生如果仅掌握一个工种的技能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会影响学生一走出校门寻找工作的“路子”是不是很宽。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扩充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择业开拓“路子”,这就成为我们课题组下一步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朱继洲:教育奠国基 科技兴国力,《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1、5、马建富:《江苏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文汇出版社2000年12月

6、尚元明:《职业中学课程体系研究》 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7

7、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技术教育研究室编著 《技术教育概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10月

车工实习分层教学法 篇2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 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源于因材施教。早在2000多年前, 孔子就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可谓因材施教的先行者。

1. 学生的分层。

结合学校实际,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五统一”教学 (即: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手段、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评价标准) , 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实现分层施教、因材施练、异步达标。将2008级车工班作为试验班, 教师从学生回答问题、刃磨刀具、车削工件、使用量具等方面综合考核, 汇总第一学期技能成绩, 分析学生的学习潜能, 将学生分为三层:基础层、发展层和提高层。层次划分好后不对学生公开宣布, 只是每次操作和练习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对按要求完成并有进步的学生予以表扬, 同时进行操行加分鼓励。一个阶段以后, 对于持续稳定进步的学生可以调整其层次。

2. 教学要求的分层。

按照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作具体分析, 分清内容的主要与次要、重点与一般, 而且还要根据学生情况, 明确哪些易懂、哪些难学。把一体化教材的学习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续的几个分目标。针对已经划分好的层次, 设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基础层 (C) :增加基础练习, 降低加工难度, 确保基础操作的掌握, 对专业产生兴趣。发展层 (B) :保持加工难度, 努力完成发展目标。这类学生可塑性较大, 他们中的一部分学生努力一把就能跨入提高层, 如果松劲会滑入基础层。练习时, 工件要有一定的难度, 确保巩固基础的前提下, 尽早提高一个层次。提高层 (A) :增加难度, 给予自由发展的机会。这部分学生虽然人数很少, 但动手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让他们从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中解放出来, 加工综合性工件, 参加技能大赛, 提高进取心。

3. 分层授课。

在一体化教学中, 要遵循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体化专业基础理论课是技工学校最重要的课程, 因为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核心从业素质的使命。但是大批的学生不愿意上理论课, 觉得理论课是学校最沉闷、最无聊的课程。我们将理论与实训课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改变以往纯讲授的形式, 采取“三分二合”的课堂结构, 一般步骤为:分 (分层讲授) —合 (集体讲授) —分 (分层指导) —分 (分层练习) —合 (集体归纳) 。这样一来, “多”而不散, “合”而不死, 不但自然地融进了讲授、练习、辅导、巩固、讨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 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之间的矛盾。同时, 在一体化教学中, 强化目标意识, 做到课前公布各层学习目标, 课后检查达标情况, 及时进行总结、调整、完善、再提高。

4. 分层指导, 共同提高。

光有分层, 缺乏指导, 就好像空枪打野鸭。为此, 在分层操作练习的过程中, 指导是最重要的一环。我们把指导延展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互助小组的建立, 可以是A+C、B+C、A+B, 也可以是A+A, 因为同层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更具有对比性和推动作用;另一条线是教师分层指导小组的建立, 某些问题的解决, 光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还不够, 难点、重点问题上需要教师指导学生, 尤其是点拨好A层学生, A层学生分别辅导B层和C层学生。这样就将全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促进了班级凝聚力, 同时也加深了同学间的友情, 大大提高了一体化教学质量。

5. 分层评价。

表扬是人生路上的阳光, 是促使青少年进步的兴奋剂, 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阶梯。学生的能力有差异, 我们在考核时也采用了分层评价。分层评价采取“不同标准, 分层评价, 好话多说, 多加鼓励”的方式。

在车工技能鉴定考核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水平自行选择申报等级。考试采用“一套题两个评分标准”, 分数达到高级工评分标准的定为高级工, 分数达到中级工评分标准的定为中级工, 发放相应的等级证书。C层学生通过平时练习, 在技能上进步很大的可申报中级工考试, 对于连初级工标准都达不到的学生可申请再重修几周车工, 重新考核直至成绩合格。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1. 分层教学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教学的实施, 避免了部分学生在一体化教学中完成任务后无所事事, 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 增强了学习信心。

2. 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求学气氛的形成。

分层教学的实施, 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求学气氛, 同时也加深了同学间的友情, 促进班风的良好形成。

3. 分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技校学生大多数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心灵受到过严重的挫伤。分层教育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核心从业素质、核心职业技能的双核人才。

4. 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教学要求整齐

划一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之间的矛盾。分层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切合学生实际水平, 教与学互相协调, 使教学过程顺利展开, 教学效果好。

5. 分层教学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

在一体化分层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学生的心理、技能等方面发展变化的研究, 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思想, 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培养了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

车工实训教学的统筹与分层 篇3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成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146-02

一、分层次教学的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报考职业院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江苏省苏南地区普高和职校的招生比例已达到1:1.2。职校生源一定程度上是在初中时比较顽皮的学生,曾经对学习毫无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欠账多,以至于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给职校教学、管理带来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对学生群体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倘若仍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只会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必须承认学生差异,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采取不同措施,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开展以“在车工实习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统筹安排实训课题,提高实训时间的利用率,构建“基础培训+强化练习+优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成效,全面提高实习实训成绩和操作技能,同时降低实训消耗。

二、实训教学的分层与统筹

1 实训项目教学目标分层。在分层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技能水平,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后进生采取低起点,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指导与辅导等办法,把实习教材的训练项目分解成有梯度的、连续的几个分目标:由车削单一内容练习到综合练习,由精度较低到精度较高的单一和综合练习。允许后进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步达到大纲要求,对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学生,要求他们提高加工精度、难度。拟定各层次教学要求,做到难易恰当,既不能过高,使学生消化不良,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减少练习量,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接受和操作能力。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只有对各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有效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实训教学的统筹是指在实训各项目课题如何高效率衔接,如在熟悉机床项目课题的同时进行三爪拆装课题的练习。在刃磨90。刀和台阶轴车削课题交接时穿插进行量具的认识与使用,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降低实训消耗。

2 实训学生分层。实施项目教学时,我们提倡在不改变教学班的前提下,混合编组进行自学、辅导合作达标。良好的合作达标小组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好的学生有义务指导后进生的实训学习,每个混合编组的小组作为一个团队(5~10人)。团队内采用“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形式,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作用。凡在团队里“一帮一”贡献力量多的学生,加分或打星进行鼓励,授予实训能手称号(每一项目有效、,而且一个项目一评。在这样的环境里,优秀学生以帮助别人为荣,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促使学生转变,又激发了优秀学生成批成长的共同效应,还特别强调了团队的作用。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分层教学的模式。据2009第一学期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将平行的两个班作为试验班,通过学生回答课堂提问,车刀刃磨、练习工件的加工质量,操作技能及第一学期每周的实训练习成绩统计,据学生的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将学生划分为A层(操作技能较好的学生)、B层(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基础及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三个层次。由老师掌握调节、不排名次、不宣布等级,只宣布每组各层人员在操作及练习中的不同要求,对每一项目下来实训成绩有进步的学生予以表扬,随时恰当地调整层次,并加分鼓励。ABC三个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化。

3 实习分层授课辅导。在实习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中既有面向全体“合”的环节,又有兼顾优秀学生和后进生的“分”环节。一般步骤为:分(分类讲授)——合(集体讲授)——分(分类指导)——分(分类练习)——合(集体归纳),这“三分二合”的课堂结构,“多”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自然地融人讲授、练习、辅导、巩固、讨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各层次动静支配的矛盾。此外,还应从各类学生中了解加21151艺和测量方法及尺寸控制方面的困难,及时调节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同时,在实训教学中强化目标意识,做到每个团队、每层次的实训目标清晰,课后应检查达标情况,以便达到及时总结、调整、完善、再提高的目的。采用分层指导,实行多形式、多层次的指导共同提高。不搞全班加班补课为原则,对后进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从工艺加工路线,切削用量的选择,测量方法等讲解、演示,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老师提示的方法,重点强调加工中的测量方法和加工精度较高的练习件车削方法。而优生主要以培养加工技术含量高工件的车削方法、检测方法及精加工车刀的刃磨方法。这样就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情,促进班级向好的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实训教学的质量。

4 成绩评定。按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要求。过关考查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车工实训考试采用“一套题两个评分标准”,分数达到中级工精度评分要求的定为中级工,达到初级工精度评分要求的则定为初级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技能水平进行练习,对达不到初级工评分标准的学生可申请重修。随其它班再考,直到成绩合格。对自卑感强的后进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感,逐步形成共同前进的趋势,产生理想的效果。

三、实训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效果

分层次教学较好地解决了教学要求整齐划一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切合学生实际水平,教与学互相协调,教学过程也可顺利展开,教学效果好。在2009的0854班和0852班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全部达到初级工的要求,其中有5位学生在优才培养过程中,参加市车工比赛获得二等奖,特别有两位学生获得省比赛三等奖的好成绩。教学中形成一种促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递进”机制,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处于激发状态,调动各层次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强调自主学习,教学指导为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勉互励,互相尊重与信任。互相认可和接触使他们体验到归宿感,主体能力得到展示,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形成了自信、自强、自立的健康心态。另外,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的能力有明显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部分学生因教师的讲解过少,加上对同学的不信任,导致实训时蛮干。在分类学生中也出现了个别综合素质不高、自以为是的学生,表现较为自私,不愿帮助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因此,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常规训练,着重训练学生如何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主学习,还要培养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否则容易导致实习中优等生没有起到带头的作用,相反还会出现拖后腿的现象。

2 忽视后进生的学习。进行分层指导后,教师有时会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优等生的身上,对后进生的关心不足,因而学习兴趣不浓,缺乏自信,甚至恶性循环,严重的两极分化极不利于教学。

车工实习分层教学法 篇4

摘 要:目前,我国人才结构已经呈现出比例不协调的态势。纵观社会的企业用工要求,熟练车工供不应求。分析原因,职业学校因实习条件等原因,过多地考虑“普教教育”模式。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特色,造成学生技能培训亏空,上岗不顺手,给就业带来影响。在新形势的要求下,车工实习老师应合理利用实习设备,不断创新车工实习教学方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车工技能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因为项目教学法在金工实习课上的应用,使得金工实习课更有利地开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职教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德国“双元制” 职业综合素质

一、问题的提出

以往,由于学校硬件设备的限制,车工实习课往往是“黑板+粉笔+老师的一张嘴+10几个人一台车床”,一方面造成学生兴趣缺失,另一方面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近几年,随着车工实训中心的建成,使硬件设备逐步完善,为项目教学法在车工实习课上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项目教学法来源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是适应德国“双元制”培养学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项目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项目化,通过学生亲身参与项目计划的制订、项目的实施和评估,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有效地建立了课堂和社会生产的联系,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具体实例

项目内容:按照加工图(每小组两张),在CA6140车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

毛坯:80×30钢件

地点:车工实训中心

时间:8:30~11:30

阶段一:制定项目计划(1小时)。要改变以往由老师来分析加工图,给学生讲好加工程序的方法,让各个小组分组讨论分析加工图,确定加工工艺路线,准备所使用的刀具和工量具。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设定几套方案,老师在几个小组之间进行适时的指导。这样,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学。除了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要格外关注外,其他同学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完成工艺制定后,集合大家共同分析各个小组制定的.加工路线,然后做出合理的解释。各小组再根据讲解修改加工路线,确保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案和加工工艺无误。

阶段二:项目实施(1.5小时)。开启十台CA6140车床,每小组一台,开始检查设备、装工件、装刀、对刀,进行零件的加工。老师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的操作规范,另一方面需要对每小组进行观察,为项目的评估做有效的准备。当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可先让他们小组内解决,本组解决不了,小组互相帮助。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努力自主学习的技能,往往比老师的直接讲授要深刻得多。 阶段三:项目评估(0.5小时)。项目评估如果只注重项目作品的评估,忽略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估,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既要对学生的项目作品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及参与度等等,并对其进行评价。可建立学习记录卡,由小组和教师分别评价,各占分权的40%和60%,每一次评价汇总在一起,就是该生的实训成绩。

阶段四:项目反思(课后作业)。要引导学生对整个项目过程进行反思,将在制定项目计划、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书面总结,小组内交流、班级内交流,帮助学生完成整个项目最后的提升。

三、效果与反思

在尝试项目教学法近一年的过程中,收效显著,学生加工工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深切地体会到了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本门课的实施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理论、职业素养、工艺分析能力,又提高了交流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等认知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项目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些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尤其是中等以及中等偏下的学生。

3、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项目教学法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此外,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但绝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总之,一种新的教学法的尝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过程。认真地分析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的目标,关注课堂,关注教学,我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彭德荫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

[2]唐监怀刘翔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

[3]董国成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人民邮电出版社,(10)。

车工实习总结 篇5

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李正清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车工工艺知识内容广泛,内涵丰富,覆盖面广,与实践联系的非常紧密,所以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学生没有感性的认识,所以老师讲的再好也无济于事,最重要的学生能够掌握,这也是现在职业教育的弊端,本文结合自己近十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几点心得,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现简要概述如下:

一、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深化理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对我们职业教育相当重要。我们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以后参加工作的技能,所以重要的是技能的培养,但是没有理论也不能更好跟快的提高技能。这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先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然后实践,加强动手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与理论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及记忆,而后再自己总结实践心得。我在教学中一直采用理论——实践——理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学生普遍反映用这种方法教学,看得见、听得懂、记得牢、掌握好。首先,先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定义、术语、原理、种类、计算等在课堂上讲解清楚,让学生知道怎么样计算、加工,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在10数控1班车工实习的教学中,我根据《车工工艺》教学大纲,《车工实习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理论教学课内容,实习教材内容和学生现有实际水平,认真而充分的备好每一节课。和理论课教学一样,写出了详细规范的切实可行的教案。有明确实习目的,制定出实习目标,提出具体的实习要求,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制定出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筹划了整个实习教学的全过程。车工实习教学的过程分为实习导入、任务分析、示范操作、学生分组讨论、巡回辅导、实习小结等几个环节。车工实习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中级车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10数控1班的学生通过这次车工实习,大多数同学都通过了中级车工考级。

在整个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基本功技能的练习。学生初次上实习课,对车床十分好奇,车间出现窜岗、不戴工作帽、不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纪律有点混乱,立即停止操作,对个别遵守纪律差的学生进行了及时批评教育。强调安全的重要

性,保证生产实习课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车工实习的重要性,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今后学习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完相关的专业知识后,就是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实习教学课中至关重要的一

部分。它可以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学习知识,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最易理解和接受。我和两位指导的师傅每一个动作都要规范、正确,这些动

作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动作的正确与否和规范性,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生产实习的安全。我是采用边示范、边讲解方法示范,提出相应的注意点和重点。学生每个

新的项目的练习,一般都是直接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而来,因此每一次示范都要

规范正确,讲解清楚,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敢于操作。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我和两位指导师傅不停的巡视,深入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操作动作是否规范和正确。学生的动作不一定规范、协调,我和两位指导师傅耐心指导,并加以纠正,让学生知其利弊,以便学生及时更正。

在巡回指导中,如果发现是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及时集中讲解,向

学生道明原因,说清道理,使学生正确而及时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在10数控

1班的黄平安同学由于不规范操作,车床的丝杆被损坏,由于指导师傅及时发现,没有造成事故。在之后的实习中,一旦出现事故苗头,我们马上处置,把它消灭

在萌芽状态,在这次实习中发生任何人身事故和其他机械事故。总之,我们教师

责任重大,绝不可掉以轻心。

每天的工件,我都对学生的实习成果作出评价。批改工件,找出工件问题错误所

在,告知学生应如何避免,以使学生知错、纠错,及时改正。对于大多数学生均

出现的典型问题,应集中讲解,分析原因,必要时可重新示范、讲解,使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让其自行改正,从而使学生共同提高实习技

能。

在10数控1班车工实习的教学工作是我第一次从事实习方面的教学,在这次教

学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在这当中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我用决心和信心为我们江浦

职业教育中心校的实习课教学进一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发展而努力,作出我最大的贡献。

车工实习是培养学生运用车工工艺和操作车床的技能,并达到规定技术等级

标准的重要环节。在车工 实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刀具和种类繁多的量具。材料的消耗和刀具的损耗是相当大的, 许多价格昂贵的量具也只有在特定

工件的加工过程中才用得着。针对这种情况,很有必要探索一些 有效途径减少学

校的实习经费支出。笔者总结多年车工实习教学心得,归纳出车工实习过程中可

节 省的三个方面。现分述如下:

一、节省材料车工实习过程中的材料在实习经费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而且材

料有相当大的节省空间,因此节省材料十分重要。用以下三种方法可以使材料消

耗在原有基础上降低50%以上。

1.课题整合在车工实习中有很多内容比较简单的课题,若将这些课题分开实

习势必造成较大的材料消耗 ,因此可将这些课题整合成数量较少、难度不大的课

题进行实习。比如,教材上一般有这样三个课 题:车外圆柱面、车内圆柱面和车内

外圆锥面,可将车外圆柱面和车外圆锥面整合成车轴类工件;将车内圆柱面和车内

圆锥面整合成车套类工件。将原来三个简单课题整合成两个难度不大的课题。

2.材料延续材料延续就是将前续课题的实习成品延续,作为后续课题的实习

坯料。比如,将轴类工件的 实习成品作为套类工件和外螺纹工件的实习坯料,将套

类工件的实习成品作为内螺纹工件的实习坯料。

3.减小尺寸在不影响学生实习效果的前提下,实习工件的尺寸宜小不宜大。

以上三种方法在降低材料消 耗的同时,也降低了刀具的损耗和车床的电能消耗。

二、节省刀具金车刀,这种车刀的损耗部位最 主要是刀头,而刀杆的损耗极

小。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对废弃刀杆进行再利用也是节省刀具的一条重要途径,具体做法有如下两种:1.自制车刀购买刀头,在废弃的刀杆上按所购刀头的形状和

尺寸在铣床上铣出刀槽,然后将刀头钎焊在 刀槽内,就制成了一把焊接式硬质合金车刀。一粒刀头的价格不足整把车刀的50%,利用这种方法节省刀具的效果是

相当明显的。2.模拟训练在练习刃磨整体式普通成形车刀时,刀刃形状较难控制;

在练习刃磨梯形螺纹车刀和蜗杆车 刀时,刀具角度较难保证。这类课题可利用废

弃的刀杆代替价格昂贵的高速钢条让学生模拟训练, 待学生训练熟练后,再让他

们用高速钢条练习刃磨。这样,可以避免高速钢条在刃磨训练过程中的 不必要损

耗。

三、节省量具对一些使用频率很低、价格昂贵的量具,若根据车床数量配置的话是不明智、不经济的,很有必要控制这类量具的种类和数量。具体有如下三种做法:

1.自制量具利用现有实习设备制造结构简单的量具,替代那些使用频率低、结构复杂而相应价格昂贵的 量具。比如,车套类工件时要用到内径百分表,这种量具只有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深孔时才用得 着,而且结构复杂、使用麻烦、价格较贵。其实,在不影响测量精度的情况下可以用塞规替代,而塞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以在现有的车床上自制,成本很低。

2.转换测量方法在不影响测量精度的前提下,用那些价格便宜的常用量具进行测量。比如,在测量梯形螺纹中径时,尽量采用单针测量而不采用三针测量;在测量蜗杆齿厚时,可以用 单针间接测量代替使用齿厚游标卡尺(齿轮卡尺)进行的直接测量。这样可以避免使用价格很高、使用频率又很低的公法线千分尺和齿厚游标卡尺,而使用价格相对便宜、使用频率很高的外径千分 尺。非常昂贵、使用频率又很低的量块;在车床上加工大偏心距(偏心距e>5mm)的偏心工件 时,对工件进行找正的量具一般是量块和百分表,而其中的量块可利用车床中拖板刻度盘来替代。实践证明,在不降低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节省材料、刀具和量具可以大大降低车工实习的教学成本,最终达到节约教学经费的效果。

车工实习报告 篇6

金属加工工艺是从事各种物质生产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基础生产知识。本实习使非机类专业的学生接触生产实际知识,了解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从而得到机械制造基本技能的训练,并配合相关课程的教学。

二、实习的原理及基本要求:

实习分为车工和钳工。

1、车工:

懂得普通车床的结构特点和移动方式,熟悉常用刀具和量具的使用、毛胚的安装方式,学生通过实习能完成简单的阶梯轴的加工等。

2、钳工:

掌握划线、锯切、斩削、锤削、转孔、攻丝套寇等操作;按图纸下料,独立完成钳工各种基本技能。

三、实习具体概述:

1、车工概述:

普通车床分为床身、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光杠和丝杠、操纵杆、滑板、床鞍、刀架、尾座。其传动系统有主动传动系统和进给传动系统组成。

具体操作步骤为:

首先用卡盘卡住下好料的棒材,留出端头20mm左右,用切断刀车平端面,然后将装有中心转的后顶座推向车床车头合适位置,固定后在棒材端部转出规定的中心孔。

外圆车削是车工最基本的操作。一般用尖刀车外圆,弯头刀用于粗车外圆、端面、倒角和有45度斜面的外圆;偏刀的主偏角大于90度,车外圆时径向力很小,常用来车有垂直台阶的外圆和细长轴。在制作过程中,对于进刀和退刀的若干操作,我们并不是很熟练,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还是很好地完成了,实习报告《金工实习课程实习报告》。

车削好各外圆后,用滚花刀按图位置在1到3次之间滚出榔头柄花纹。

切断时工件一般用卡盘夹持,应使工件的切断处尽量距卡盘近些。切断刀刀夹必须与工件中心等高,否则将在工件上留下凸台,并且易将刀头折断。切断刀伸出刀架的长度不要过长,但要保证工件切断时刀架不碰卡盘。折断时就降低切削速度,用手均匀缓慢地进给。

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事先的老师演示及在制作过程中他的指导,我们对于车工的操作很快上手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2、钳工概述:

(1)基本操作:利用钳工工具对原材料、金属工件、机械设备等进行加工、制作、修理的加工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划线、斩削、锉削、锯削、锯割、钻孔、扩孔、攻丝、套丝等。

(2)具体操作:

a、划线:根据图样要求,用划线工具在毛胚或半成品上划出待加工部位的轮廓线或作为基准点、线的操作称为划线。划线时,从划线基准开始。

b、锯切:

a)锯条安装:锯条安装在锯弓上,锯齿应向前,锯条不能有歪斜和扭曲;

b)锯切站立姿势与握锯:握锯的方法是右手握柄,左手扶弓,左手的压力不要过大;

c)起锯方法:为使起锯的位置准确而平稳,起锯时可用左手大拇指挡住锯条的方法来定位;

d)锯切速度和往复长度:以每分钟往复20-40次为宜,一般手锯的往复长度不应小于锯条长度的2/3。

c、锉削、斩削和转孔:

a)锉削平面:是锉削中的基本操作。粗锉时可用交叉锉法。待基本锉平后,可用细锉或光锉以推锉法修光;

b)斩削方法:起斩时应将斩子握平或使斩头稍向下倾,以便斩刀切入工件。当斩削到靠近工件尽头时,应调转工件从另一端斩掉剩余部分;

车工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 篇7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社会对技工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开设车工专业三十多年来,重视教学质量,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使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很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使学校在竞争中得以长足的发展,那就是:教学质量。依本人的经验,以我校为例,把抓好车工生产实习的一些教学方法及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探讨。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抓好学生的基础训练

技术学校应社会需要而开设的车工生产实习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本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会做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工件的工作;学会一定的先进工艺操作;能熟练地使用、调整本工种的主要设备;独立进行一级保养;正确使用工、夹、量具、具有安全生产知识和文明生产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技校车工生产实习课程教学的特点分析,我校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依教学大纲要求,开展车工生产实习教学。

第一学期,重点抓好学生基础训练,由车工入门知识开始,从车床操作到车外圆、切槽和切断,车削圆柱孔、车圆锥、成形面和表面修饰,并且能够熟练操作校实习工厂的车床,初步掌握90°和45°外圆刀、切断刀、镗孔车刀和钻头的刃磨,较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并能实现工件外圆精度控制在¢0-0.021mm,内孔精度控制在¢0+0.033mm;长度精度控制在L0+0.10mm(L0-0.10mm)。第二学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普通三角螺纹、梯形内、外螺纹的车削及套类零件的加工。第三学期,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车蜗杆、多线螺纹和偏心工件的车削方法,加工形面较复杂精度较高产品,提高学生加工零件的质量、速度及车刀的刃磨水平。第四学期至第六学期,让学生掌握中、高级技术等级的综合工件的工艺步骤和加工方法等。抓好学生产品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加工作业,能够独立完成零件综合加工工艺分析,制定合理的工艺步骤;并让学生下企业(福建永安机械厂(国企第313厂)为主等)参观,参预生产。实现产教结合,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只有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才能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基于如上教学安排的前提下,本人就技工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受到极大的挫伤,学习积极性被束缚,那么学生普遍会觉得枯燥乏味,操作深奥,自然就产生厌学情绪等。鉴于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这些实际情况,通过对自身教学得失的分析、总结,并借鉴高校的一些教学经验,本人在校领导支持下,在我校试行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施教。

2 采用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因材施教

2.1 实习教学目标分层

俗话说,手指伸出有长有短;技校生在车工生产实习操作能力方面必然会出现三种进度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优生、中等生、后进生。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他具体特点,因势利导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措施;而车工生产实习教学中采用的分层次教学就是依据这一思想,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具体差异,本人根据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和技能水平,按教学大纲和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避免常规教学时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避免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现象发生,在教学中赋予学生不同程度的目的要求,通过分层次教学达到因材、因人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水平,在“基础培训+强化练习”的教学模式下,引导、提高学员车工操作技能。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采取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指导与辅导等办法,把车工实习教材的训练目标,充分按照课时进度,分解实训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从车单一内容练习到综合练习,从精度较低到精度较高的单一和综合练习。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步并逐步达到大纲要求,对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允许他们加工高精度、难度的练习。针对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使学生消化不良,失去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减少练习量,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接受和操作能力,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只有对各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个别指导,因材施教,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有效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2.2 通过实习学生分层,作好授课分层与辅导分层

在车工生产实习实施目标教学中,我校提倡在不改变教学班的前提下,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异,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从而对学生进行混合编组施教、辅导合作达标。

首先,经过与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接触、交流,观察(三周)。本人就初期的学员机床编组进行重新调整,并从学生中选定代班、机台长、量保。代班参预车工生产实习现场管理与人员调配,组织学员互动、交流,并带动全班学员学习热情。机台长,负责本机台人员互动、交流,并作好本机台量具与工具的领用与交接,督促本机台学员进度,由该机台学优生担任。量保,负责全班学员刀、夹、工具、量具的领用。其次,根据我校现有设备、设施等教学条件下,本人按学生情况进行分组,每台机床确保都有操作技能较好的学生、中等水平的学生、基础及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的组合。并独立安排出两台机床分别针对操作技能较好的学生及基础及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单独制定不同教学要求、目标,做好授课分层与辅导分层教学。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进一步的分解实习课题,详化操作卡片上各课题的操作步骤与演示,做到注释详尽,分析讲解透彻、演示到位,对此类学生实施一对一的辅导教学。对于操作技能较好的学生,引导并培养其开拓思维,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勇于创新的意识,允许他们加工高精度、难度的练习的同时,通过让其依据本阶段实习课题,制定作业图纸,独立分析加工工艺及工步,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分析,最终选定一种加工方案,并在实习指导教师的监督下,由其中一位学优生进行作业加工。并就加工完成后,由学生间互动点评,最后再由实习指导教师给予指导与评价。借此激发其积极性,引导学习意愿,与独立作业能力。通过实习学生分层,作好授课分层与辅导分层,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对学生进行施教。

2.3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现因材施教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和电影片段,可以将教师从传统的费时费力又不出效果的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给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车工生产实习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与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模式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施教。车工生产实习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指导教师讲授完后直接去车床上进行训练,操作起来很难让学生有感性上的认识。而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施教,依本人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进修时的体会、经验,通过借鉴电大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如利用投影仪、录像机、网络等视听设备,从而联系车工生产实习教学特点出发,就传统教学模式的来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实质是技能操作指导课,而在讲授过程中往往都要借助实物来进行,但并不是所有的实物都可以搬到课堂里,并且一些专业工艺的操作过程如果要做示范的话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实现的(例如操作卡片上详尽的加工步骤与注释及视频分段演示等),而利用录像等现代传播媒体,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可以将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真实、直观地反映在电视屏幕上,为学生提供模拟操作环境。

为此,本校将投影仪、录像机等设备放置于车工生产实习车间教学黑板侧面的学生休息场(半敞开式)内。从而有利于教师授课,也方便学生选择自己需要的课题内容进行观看、分析、思考及学习,同时也利于指导教师给予其及时做出解说、总结。而本人通过flash与3dmark及Auto CAD等软件结合影视制作软件(Adobe Premiere Pro)制作教学VCD视频光盘及Microsoft Office Power Point制作电子课件,将车工生产实习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培训课题分解。从而制作出满足不同教学要求课题所需要的视频片段(例如:车工实习导言、车工实习操作基础、铰圆锥孔……梯形螺纹车刀的刃磨、车削齿轮轴等),也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实习过程中接受能力差异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实现学生分层、授课分层、辅导分层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 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意愿

为营造我校采用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现因材施教的环境。我校在充分借助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课件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生自我展示的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开展技术交流,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学生互动,鼓励学生上讲台解说、分析工件加工工艺步骤,并与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交流自己在车工实习过程中的心得,总结自己实习得失、经验的平台。以此平台对学生的成绩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给予做出及时的评价。如此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唱“独角戏”,还能在教学过程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参预与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构建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的感知过程、理解过程、运用过程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学生的实践经验的不足。使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机械生产的理解。因此,我校校园内,学生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新老生间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讨论车工实习操作卡片上的零件加工工艺、加工步骤及加工方法等(例如:在车双梯形螺纹时,如何利用平行四边行法则或量块实现分线;在转动小滑板车圆锥体时,如何采用相似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方法进行调整小滑板角度等),已经成为校园内的一道风景线。

综上所述,我认为车工实习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车床操作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开拓思路,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开辟新的教学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使学生能自然地掌握知识,并且养成探索的习惯。从车工实习教学特点出发,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好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翁承恕.车工生产实习96新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7.

[2]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2版)[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4.

中职车工实习教学方法初探 篇8

关键词:数控车工 实习教学 教学方法 实习教师 学生

笔者学校是一个20世纪50年代建校的老厂办技校。由于体制原因,教学经费完全靠自己招生解决,部分设备陈旧,实习教师老龄化,近几年招生难,学生素质连年下降,实习教学经费不足。这一系列因素对教师教学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实习教师,我们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合格技工人才。

实习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的结合,也是学生操作技能高低水平的体现。实习教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学习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下面笔者结合实习教学实践,就数控加工专业车工实习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合理制订教学计划,达到车工实习的教学目的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制大多是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后一年到单位顶岗实习),在学校学习的1~2年时间里,实习的时间不多,而车工实习又是数控专业实习的基础课,主要内容是掌握最基本的零件加工。学生实习操作不足使得熟练度提高有限。

针对笔者学校数控专业中级工和高级工学生的情况,我们制订了相应的实习教学计划。车工是一个实操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所有的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完全掌握,所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车工实习资源是保证车工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由于车工实习课时压缩(仅7~10周),实习课题内容应尽量做到简单易学,如:从车工入门知识开始,由车床基本操作练习到车外圆、切槽和切断,车削内孔、车圆锥面、成形面和表面修饰,刀具的刃磨等基本功训练。

第二,由于技校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偏小,文化素质差,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采取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辅导与巡回指导等办法,根据车工实习教材的训练目标,制定相应的实习教学进度,分解实训目标,从车单一内容练习逐步过渡到综合练习。

第三,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课件、录像视频、教学片、上网看一些加工零件过程等方式,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模式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施教。安排时间让学生自由加工出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产品,带回给父母看,培养学生对车削加工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第四,对实习班级进行分组。每次实习时可对零件的车削和刀具的刃磨同时进行训练,以求教学成果的最大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相互指导、学习,起到好生带动差生、以点到面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对车工专业知识的掌握。

第五,每个课题结束,进行课题小测试。制定统一的总结格式,让学生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选用机床、工件材料、背吃刀量、进给量、工件转速的参数、所用刀具名称及角度、加工步骤。这样理论联系实际,能使他们懂得从书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总结学习本课题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

二、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学生是一张白纸,操作习惯的养成在学校的实习中非常重要。从开始实习就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习车间安全管理条例》《车工文明操作规程》《车床操作和日常维护》等规定。实习过程中反复强调,发现问题及时指正,严格要求,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营造一个严肃、规范、和谐、舒适的实习场所,使学生自然养成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爱护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为数控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上述实施的车工实习教学方法中,我们认识到,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掌握较好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习教师必须开拓思路,不断学习新知识,结合专业、学生的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遵守教学规律,把握好教学操作环节的规律,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方剂学复习重点下一篇:爱婴医院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