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精选7篇)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材首先利用数轴通过蜗牛运动的例子引入有理数乘法法则,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合理性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通过例子说明如何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熟悉和掌握了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上初中后,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之前,又相继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与小学学过的乘法运算不同之处是多了符号法则,确定符号之后就化归成了小学的乘法运算。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和倒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以及归纳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化归和分类讨论思想及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认识和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学法指导

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难以实现的。针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我采用“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用启发式教学,利用“班班通”教学设施,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为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引入新课,然后出示《蜗牛爬行》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设置了4个问题,这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设计意图是充分利用“班班通”教学设施,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如果说上一环节解决了如何引出的问题,那么本环节将解决如何认识的问题。本环节共设置3个教学活动:

1、讨论研究,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去充分讨论研究,然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得出每个问题的算式及结果;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蜗牛不动的情况,以得出有理数同0相乘的情况。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

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意识。解决(1)一(4)问题能使学生对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有所认识和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充分展示了其突破难点,解决问题的强大辅助教学作用。

2、观察比较,概括法则

得出算式后,组织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比较四个算式(+2)×(+3)=(+6)①、(-2)×(+3)=(-6)②、(+2)×(-3)=(-6)③、(-2)×(-3)=(+6)④两相乘的情况,发现两个因数相乘的积随两个因数符号的变化规律及积的绝对值与各乘数的`绝对值的关系,然后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展示辅助功能进行突破,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注意说明:乘法法则的形成,考虑了数学本身的继承与发展,保持了运算律,扩大了运算中数的范围。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培养交流合作、观察与概括能力,感受归纳方法和分类讨论与化归思想。

3、分析法则,掌握实质

得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后,通过多媒体指导学生严格应用法则计算(-5)×(-3)和(-7)×4,

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法则,掌握法则实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

(三)应用新知

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后,接下来借助多媒体进行例1和例2的教学。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和订正,注意强调有理数乘法[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的计算步骤。例1的目的是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运算,而且一举两得,不仅让学生练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而且得出了有理数范围内倒数的定义;例2的目的是用有理数乘法解决问题。

(四)巩固新知

这个环节用多媒体出示两组课堂练习:第一组是教材第30页“练习”第1、2、3题,这是一组基础练习,其中第1和第3题采用抢答形式,帮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有理数乘法意义,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第二组是自编题和备用题,这是拓展提高练习,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练习显得有层次。这个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训练量,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

(五)小结,反思

用多媒体出示三个问题: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3、你还有什么疑问?这几个问题,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反思和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完善认知结构。

(六)布置课外作业

通过多媒体布置如下课外作业:

1、教材p38“习题1.4”第1、2、3题;

2、《练习册》p11~12“1.4.1有理数乘法

(一)。目的是通过课外作业,不仅巩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而且也为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几个不等于零的数乘法和有理数的乘方做铺垫设下伏笔。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篇2

1.说课内容:

人教版15.2.1——平方差公式

2.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乘法相关运算后, 进入乘法公式的第一节起始课, 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 要让学生体会到简化运算的意义, 养成使用公式简化运算的习惯, 为后续的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铺平道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难点:认识公式的特征,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较难的问题。

二、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本节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特点以及初二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求解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并推导出平方差公式, 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 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在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同时, 体现“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一组“看谁算得快”的题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通过小组活动, 实际动手操作, 亲身生活中数学公式存在的意义,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自己得出结论, 并证明结论的正确性。通过运用还原思想加深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并能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

3.情感与价值观:

①通过积极参与活动,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②通过探索解题方法, 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 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③通过发现“数学美”这一环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分析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 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和基本方法都是重要的, 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人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的数学思想,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因此, 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尽量做到在整个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动手操作, 自己体验拼图的过程, 亲身验证图形面积的等量关系, 自己总结得出来的结论会记得最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并将可能得出的4种拼图在黑板上展示, 并自己写出面积等量关系, 引导自己总结平方差公式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首先, 设计一组看似普通却很特殊的“看谁算得快”的题目, 给2分钟时间让学生练习;之后老师直接写出答案, 并且说明没有事先计算, 用计算“法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亲身感受到生活中数学公式存在的意义, 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于例题、习题通过分层提问与引导小组讨论、探究等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采用“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等活动, 增强了学生学习平方差公式的兴趣。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竞争意识, 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四、教学过程

《新课程》指出:“有意义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赖模仿和记忆。”为了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我将本节课的过程设计如下:

1.问题引入, 激发兴趣

看谁算得快

给两分钟时间, 之后老师给出答案, 亮出“法宝”。

设计意图:“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 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用一组看似普通, 实际却很特殊的练习题, 在学生经过努力计算之后, 亲眼见证教师直接写出答案的事实下, 自己产生一种学习实用知识的动力。

2.探究过程

让学生拿出实现准备好的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纸片, 并在正方形的一角截去一个边长为2cm的正方形。在只能剪一刀的情况下将剩余部分重新拼接, 使其变成我们能计算面积的特殊四边形。

研究与猜测:以小组为单位,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动手实践。

将小组得出的图形一一帖在黑板上展示, 并引导得出结论: (8+2) (8-2) =82-22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获取, 由他重新发现, 而不是草率地传授给他。”所以, 教学中设置这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 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己发现, 自己总结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 这种归纳涉及到五种面积的已知图形来构造方程, 自己发现平方差公式的由来, 这符合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 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3.小结与升华

引导学生用字母把刚才的结论表示出来:

(a+b) (a-b) =a2-b2

我们能不能猜测这个等式对任意数字都成立呢?

平方差公式: (a+b) (a-b) =a2-b2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小组讨论, 代表作答, 进一步认清公式的本质。

(1) 公式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的积, 在这两个二项式中, 两个数相同, 只是之间的运算符号不同。

(2) 公式中的字母可以是具体的数, 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总结,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听课的接受情况, 另一方面, 有助于学生积极性和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课堂中通过同学之间分享交流自己的心得, 达到“交换一个苹果, 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 各得两种思想”的收获加倍的功效。

4.学与做

(1) 用一用

① (a+3) (a-3) = ② (3a+2b) (3a-2b) =

(2) 变一变

① (x-8) (8+x) = ② (a+b+c) (a-b-c) =

③ (m2+n-7) ( m2-n-7) =

(3) 辨一辨

① (a-5b) (a-5b) =a2-25b2 ( )

② (-a-4b) (a+4b) =a2-4b2 ( )

③ (-5m+1) (5m+1) =25m2-1 ( )

④ (3a-bc) (-bc-3a) =bc2-9a2 ( )

(4) 想一想

你认为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归纳:①只有符合公式结构特征的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

②有些式子表面上不能应用公式, 但实质能应用公式, 。要注意变形。

(5) 试一试:

你能编写运用平方差公式的计算题吗? (每人至少编一个)

(6) 拓展练习 (选做其二)

① ②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更好地促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 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 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5.发现数学美

(1) 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跟大家交流一下在这节课知识中你发现的数学美。

(2) 课后作业:

①书上153页, 练习第1, 2题。

②继续发现本节课的数学美。

③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同时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 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 我采用了几种变式练习。预习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突出了教学的目的、重点和解题的技巧,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归纳所学的内容, 可供学生课后回味。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过程设计从我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 为了更好地突出难点、解决重点、解决难点, 对教材上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重点突出以下三点:

1.重视实际动手训练, 加强学生的参与性。为了让学生愿意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设计了动手操作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本节课的诸多知识点需要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这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 让学生从中获得分析问题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篇3

监督权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学生在第1课第2框已初步接触。这节课是对监督权的具体展开和深入。也是对前面学习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承接。通过对公民如何参与民主监督进行概说,启示我们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是整体上把握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公民的监督权谁监督、监督谁的问题及其具体内容

②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

③理解民主监督的意义

④明确要负责任地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⑤考察自己所在的社区存在的问题,制定民主监督方案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对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②帮助学生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②加强法制观念,培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学情

1教学重点:①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②公民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

课堂教学,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既然我们享有监督权,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渠道行使监督权?通过比较选择有效的渠道。

现在的学生是感情丰富的热血少年,但缺少理智,理解怎样正确地行使监督权至关重要。

2教学难点:民主监督的意义。

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几乎是空白。只有大家真正感悟监督权与我们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关系着你、我、他的合法权利的维护,才能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

四、说设计思路

这节课我秉承“德育回归生活”观念,从生活人手,从当前老百姓吃不放心、假药事件连连发生引出课题。

事实胜于雄辩。教学中最有力的应是一个个真实、有说服力的案例。我利用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落马这一素材,以药剂师高纯漫漫举报路为案例贯穿整堂课,在恰当时机设疑,捕捉学生的动情点,诱发探究心理,让学生在角色换位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五、说教学策略、学习策略

1教学策略:①在讲授过程中以归纳法为主;②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采用头脑风暴法;③情境教学策略;④案例教学策略。

2学习策略:①自主、合作学习策略;②掌握记忆策略;③发现问题策略。

3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一)生活人手,导人新课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那同学们觉得我们吃得放心吗?假如我们生病了,对用的药放心吗?

(结合2006年接踵发生“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出示一张张鲜活的图片,通过视觉冲击,在学生平静的心中荡起涟漪,同时也为行使监督权利的意义作铺垫。)

追问:假如你发现你所在的企业造假药,而国家机关——药品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你会怎么做?

(揭示课题:《民主监督:守望共同家园》)

(二)回忆旧知、自主学习

监督权谁监督、监督谁的问题及具体内容前面已接触,所以这部分学习我将采用复习提问法、学生自学法。

回忆(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2)监督权的监督对象、主体分别指谁?它包括了哪些具体的权利?

学生自学区分公民在什么前提下行使监督权中的哪一权利?指导学生圈出关键词,并当场出题检测自学效果。

A监督权的内容

接下来,以高纯漫漫举报路为素材。

(三)层层设疑、主动探究

高纯,曾是江南最大的一家抗生素制药厂的制剂室主任,他发现所在企业新药造假,就勇敢地署名举报。“从95年开始举报的11年里,我不停地写信、上访,至少向国家药监局寄了100多封挂号信、特快专递42件、电子邮件400多封、电报2封,电话打了500多次,去了21次,其中8次是在局长(郑筱萸,国家药监局原局长,2006年12月28日因涉嫌利用药品审批权收受贿赂,被中纪委“双规”)接待日。每次电话询问回答都是领导很重视,正在调查处理之中,但始终没有结果。——高纯对话记者

1面对国家药监局的行政不作为,高纯可以行使什么权利?

2请大家换位思考,假如你是高纯,面对向国家药监局举报自家企业新药造假无望时,你会怎么做?

(这是开放性问题,我将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观点。同时将学生的观点逐条写在黑板上,为后面学习怎样行使监督权作铺垫。)

算了、忍了;找国家领导人;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捅他一刀;向媒体曝光;在国家药监局大门前静坐

设疑:这些做法哪些比较有效呢?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自己的观点。)

高纯怎么做了呢?他起诉国家药监局行政不作为,持续向中央各部门举报企业和国家药监局的违规行为。

3高纯是通过什么合法渠道行使了监督权?这一渠道有何特点和作用?引出——

B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4如果我们是高纯的军师团,你还会建议他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渠道行使监督权?说明你的理由。(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

特点:把国家权力机关和群众连起来

教师结合东阳市举行“万人百企评机关”活动,简单介绍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各级政府在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如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刚才学生概括出几条合法渠道,针对“合法”二字,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为缓解学生思维坡度,我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把公民怎样正确地行使监督权提到前面讲。)

模仿“超级女生”,让高纯PK郑筱萸,把课堂推向高潮。

引导:高纯惧怕了吗?有没有向某些同学说的那样忍了?有没有像某些同学那样采取过激行为?

5高纯在漫漫举报路上,面对强权,他执著追求,给我们深深震撼的同时,也启示我们: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C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利(圈出关键词)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态度上

<2>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行为上

依法: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

负责: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②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监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前后呼应,根据学生自主合成答案,及时在黑板上删除不合法、无效的做法)

为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就地取材:2005年东阳市画水村民因环境污染与政府发生矛盾冲突,让同学们就群众的行为做出评价,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是非判断能力。

高纯因举报改变了命运:被企业扫地出门。如今的他在广州打工。当记者采访他时,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不后悔,我觉得值!”

6高纯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为什么还是觉得值?行使监督权对国家、社会、个人到底有何意义?

(引导学生在情感与理性的冲突中讨论,提高理解、认可正确的价值标准的能力。)

(首尾呼应,出示导人新课的图片:假药致人死亡;国家加大打击制药业腐败行为的力度,推进行政审批公开。)

D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和主人翁精神。

(四)赠言共勉、情感升华

在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力面前,或许我们很渺小,但从高纯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公民在觉醒、在成长,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腐儒或群盲!正是有了像高纯这样的人,对公平正义抱有希望,努力代表社会良知和责任感,捍卫自己的权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作为90后的一代,让我们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做公共生活的勇敢参与者,同邪恶势力较真,守望我们共同的家园。

(五)课堂小结要简洁明了:两点要求、三点意义、三条合法渠道、四个具体内容。

(六)课堂巩固

拟写公民行使监督权利的公益广告词。

范文:民主监督关系你我他!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开放性思维,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篇4

内容:1.4.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

学习目标: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下面两组练习,请同学们选择一组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7)×88×(-7)

[(-2)×(-6)]×5(-2)×[(-6)×5]

59952),(-)×(-)(-)×(-)310103

1717[×(-)]×(-4)×[(-)×(-4)] 232

3二、探究新知

1、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

2、归纳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即:ab=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即:(ab)c=

三、新知应用

111、例1用两种方法计算(1+-)×12622、看谁算得快,算得准

45111)(-7)×(-)×2)9 ×15.31418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蒲文娟 篇5

龙凤初中 蒲文娟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基本要求: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教材的前后联系: 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之后的又一种运算。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为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以及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归及分类讨论思想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三)教学重点: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及运用.二、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一)教法与手段:针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我采用“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利用<蜗牛爬行>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二)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而正确的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总结——自我提高.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参与,积极互动,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三、教与学互动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主要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通过<蜗牛爬行>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设置了4个问题,这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2.归纳概括,解释应用:如果说上一环节解决了如何引出的问题,那么本环节将解决如何认识的问题.本环节共设置4个教学活动:

(1)讨论研究,解决问题.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去充分讨论研究,然后师生共同给出每个问题的算式及结果;

(2)观察比较,符号表示.比较几个算式

3×3=9 ①3×(-1)=-3

3×2=6 ②3×(-2)=-6

3×1=3 ③3×(-3)=-9

3×0=0 ④

相乘的情况,发现两个因数相乘的积随因数符号的变化规律;(板书)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思维兴奋点,培养个别学习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反意义的量。

(3)归纳特点,引出法则.提出0为因数的两种情况,板书出算式,并分类探究,观察上述等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动脑,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进行释疑.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设计意图是培养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感受归纳方法和化归思想。

(4)法则应用,指导运算.先指导学生严格应用法则计算课件上的两题,之后板书例1,先让学生个别学习,再进行合作交流,同时教师参与评价,强调运算时必须先“定号”,后“计算”.设计意图是熟练运算技能,加深对乘法法则的印象。

3.课堂反思,知识拓展:适当的巩固应用新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本环节设置的计算练习稍有复杂,繁琐,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给出书上30页练习1,2题,并指出三个注意点:

1、两个有理数相乘时,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2、带分数相乘时要化成假分数.3、分数与小数相乘时要统一成分数计算.4.激荡思维,突破难点:此环节设置的前4道小题是在巩固有理数乘法法则后,进一步拓展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及字母取值的分类讨论,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和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倒数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拓展.然后给出例2,利用气温变化这样的实际问题来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接下来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课堂巡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针对学生解题时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加以强调和总结。

5.思考练习,巩固升华:此环节设置了两个数学小游戏,更好地展现了数学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了升华,同时也为下一节学习多个有理数相乘做铺垫。.6、小结反思,发展潜能:1.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相互补充,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适当总结,这种有效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形成知识的正向迁移.2.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本节课所用的思想方法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新的感悟.最后在布置作业方面,加入一道拓展题,体现分层落实.四、评价分析

1、在教学素材的选用上,做到了合理选用教学素材,优化教学内容。

2、在引导问题的启发性上,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使其充分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3、在数学思想的应用上,注重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我的家乡日喀则》说课稿 篇6

1. 教材简析

《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简短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全曲为2/4拍子,五声宫调式,两段体结构。歌词简单明了,旋律活泼欢快,富有韵律感,深受学生喜爱。

2. 教学目标

(1) 从听、唱西藏的歌曲中,使学生能够了解西藏的人文风俗及历史文化。

(2) 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舞步,灵活运用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 学习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用明亮的声音表现歌曲。

3.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的节奏,学跳藏族踢踏舞。

4. 教学难点

学习二声部合唱。

5.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图片、藏族的风土人情资料。

二、说教法——精选教法激趣乐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情景导入法、模仿法、谈话法、示范法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

三、说学法——渗透学法自悟探究

小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正如有人说的:“美的情感,看似无形却有形,它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微小的一个面部表情,都是学生注重模仿的焦点。”在本课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一种激发积极性、创造性的环境,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

四、说过程——巧设程序培养能力

遵循课改新理念,为了让学生能在充分感受歌曲情绪,体验民歌韵味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 走进西藏,渲染氛围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音乐课来说,能否在导入部分吸引住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因此,从学生踏入音乐教室那一刻起,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就是一幅气势恢弘映照晚霞中的布达拉宫。学生在《我的家乡日喀则》的音乐伴奏声中,踏着欢快的舞步,进入教室。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融入到浓浓的西藏氛围之中。这样的情景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我抓住有利时机向学生问好:“同学们,扎西德勒!你们知道我用什么语言向你们问好吗?”随后教给学生们几句简单藏族日常用语,在第一时间吸引住学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接着,我播放带有藏族风情的flash动画的歌曲《家乡》,让学生们在“听、看”中感受西藏独特的音乐文化和地理环境。并随机提问:“歌中,家乡指的是哪里?你们知道日喀则在什么地方?说说你所知道的西藏。”

(出示照片并用语言描述)同学们,古老的日喀则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著名的扎什伦布寺、江孜白居寺、抗英遗址、羊卓雍湖和帕拉庄园,以及面积达3万多平方千米雄伟的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均分散在它的周围。日喀则以其古老的藏文化、恢弘的寺庙建筑、壮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西藏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我们来听听藏族小朋友用什么歌声来赞美自己的家乡。(板书课题)

2. 学唱歌曲,体验风格

(1) 视听结合,整体感知

让学生随着媒体画面,完整欣赏歌曲,同时感受其欢快、热烈的情绪。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神兼备,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启发联想,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接着趁热打铁,以打快板的形式让学生朗读歌词,充分感受歌词的欢快感,增强其趣味性。

(2) 体验演唱,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我将歌曲二部合唱部分的前两小节旋律,把高、低两声部旋律连成一条旋律,进行模仿回声的活动,用歌声模仿站在高山“呼喊”的感觉,解决歌曲中两声部的难点。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评价;学生体验演唱,注意换气记号的表现;师生合作以“模仿回声”的游戏形式进行二部合唱训练体验演唱方式,突破难点。

(3) 合作学习,互助提高

在教学中,我通过玩“听音乐填歌词”的游戏完成齐唱部分的学唱。同时,打破以往由教师分声部的被动模式,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部,自由选择高低声部,全班分为两大组,分声部进行学习,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让每位学生都有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4) 演唱歌曲,体验情感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歌曲,产生肯定情感,师生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明亮的声音随着音乐演唱歌曲。

3. 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这一环节,我运用艺术的通感,学科的综合,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体验。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踢踏舞、弦子舞的同时,与学生展开一些互动,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使教学达到了一个高潮。让学生在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音乐形式时,使自己的思维在动作的支配下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在律动中体会歌曲的意境美和欢快的情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愉悦了身心,从而扩大了音乐学习领域,充分体现了音乐学科的人文属性,丰富了音乐学习的内涵。

本教学环节,我为学生合作表演,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他们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自由组合,尽情表现,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各项表演活动,各小组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有器乐表演、舞蹈、独唱等,这样既能发挥集体合作的精神,又能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同时丰富和扩大音乐教学的内涵。

4. 小结升华,留给空间

新课标提出:“课堂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在教学本课后,我要求学生课后发挥特长,推荐欣赏,收集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多元文化及各民族风土人情,并在下一节课中实现资源共享。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音乐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使教学更加开放,给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

五、说板书———清晰明了突出重点

板书清晰明了,具有艺术性、启发性、能突破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六、说教学———关注学生的自主性

有理数的乘除法考点例析 篇7

考点说明:中考要求同学们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但并不是刻意“求难求繁”.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4.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一般先进行括号中的运算.

例1计算:

[-×-+-÷]÷(-2).

解:原式 = [+-]÷(-2)

= 0.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一般优先进行括号中的运算. 在进行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时都应先确定符号,再确定数值.

考点二:倒数

考点说明: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若a、b互为倒数,则ab = 1.倒数是比较基础的知识,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是中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例2倒数是其本身的数是.

解:填± 1.

求倒数要掌握倒数的概念.

考点三:有理数的运算律

考点说明: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化,能选择适当的运算律进行计算是大家必须具备的能力.

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交换律:a+b = b + a.

结合律:(a+b)+c=a+(b+c).

2.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交换律:ab = ba .

结合律:(ab)c = a(bc).

分配律:a(b+c) = ab+ac.

例3计算:(-84)÷2×(-3)÷(-6).

解:原式 = [(-84)÷2]×[(-3)×-]

= (-42)×

=-21.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除运算可以转化为单纯的乘法运算,因此可以将前两项(-84与2)、后两项(-3与-6)分别结合起来进行运算,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

考点四:运用有理数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说明:运用有理数的乘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目的.

例4一天,小明和小华利用温差测量山峰的高度,小明在山顶测得温度是-1℃,此时小华在山脚测得温度是5℃.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就下降0.6℃,那么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

解:[5-(-1)]÷0.6×100

= 6÷0.6×100

= 1 000(m).

答: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1 000m.

题目中的条件“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就下降0.6℃”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这句话,我们只需知道山脚与山顶的温度差中有几个0.6℃,就可得到从山脚到山顶有多少个100m,从而求得山峰的大致高度.这是典型的运用有理数乘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考点五: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进行解释和推断

考点说明: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有时会带来一些有规律的数据,我们要掌握这些规律,并能对所得到的结论加以分析和判断.当然,处理较大数字的时候经常要借助计算器.

例5 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1)任选1、2、3、4、5、6、7、8、9中的一个数字;

(2)将这个数字乘以9;

(3)将上面的结果乘以123 456 789.

多选几个数字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解:若选5,则5×9×123 456 789 = 5 555 555 505;

若选7,则7×9×123 456 789 = 7 777 777 707;

……

所以,如果选择数字a(1≤ a ≤ 9,且a为整数),最后得到的数除了十位上的数字是0外,其他数字都是a.

这个规律很有趣,实际上,因为9× 123 456 789 = 1 111 111 101,所以你只要选取一个符合要求的数字,最后都会符合上面所说的规律.

上一篇:我的植物朋友水仙作文下一篇:春季第十周国旗下讲话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