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设计(共8篇)
上个月的大组教研中我提出了:学生不太重视制作前的设计,而喜欢动手制作,最好是不设计,拿到材料,按自己的想法直接就做。老师们就让我尝试一下让学生不设计,先制作,看看会产生何种效果。我心里很清楚,劳技课就是要学生遵循一种从生活出发,有目的的做一件事,有程序的做一件事,有反思的做一件事。所以,一直没敢再劳技课长做这一实验。
很巧,上周我代了一节探究课,课的内容是:将回家制作的储物盒进行评价。学生们很积极,很多都拿着自己的储物盒上台介绍。有的同学用鞋盒制作了可分装各种垃圾的储物盒,和开启的方法没有变化,也没给盒子进行分格;有的在纸盒外进行了美化,但美化得很杂乱。学生的制作热情是应当值得表扬的,但我同时发现,很多作品制作很粗糙,功能也不合理,一看就知道在制作前是没有进过思考和设计的,想到哪里,做到哪里。于是,我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和他们一起探讨。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先要有设想,当有了想法后,就要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同时考虑使用何种材料和工具,并将自己的设计与同学一起分享,听取别人的建议,将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后,再动手去做,运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作品才会更实用、美观。
学生不设计就制作记过就会是这样的,同时我也在考虑,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设计?可能问题出在我的教学设计上,反思后我觉得,设计不能盲目进行,要在活动之前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多给学生看,见多才能识广,这样学生们的设计与制作有序进行。刚刚开展设计与制作活动时,学生们往往在活动一开始就会有许多问题:设计要从何开始?需要哪些制作工具?设计与制作要按哪些步骤进行?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寻找大量的信息,看它们是否符合活动目标所需,帮助学生捕捉那些有用的信息,对它们进行分析探索,充实活动内容,这样能让学生在设计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小学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尽我们的本分能做的只有——把握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至少不排斥阅读,对读书要求没有抵触心理,那就足够了。但这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对我们老师的素养,课堂驾驭能力等都是极大的挑战,每堂课都是新的实践,堂堂都不同,都有新的要求,新的知识。
必要性:只有把握课堂,让课堂有效、高效,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如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需求,日积月累形成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他将受益终身。
一、什么是课堂有效教学
“低效教学”课堂,老师教得很辛苦,由于非顺学而教,教师走的是教案,虽然完成了教学诸环节,但课堂往往死气沉沉,学生被动接受,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课后大练“题海”,需要弥补不足。
“高效教学”就是低耗高效,可理解为教师用尽可能少地投入时间,精力的教学或教学所耗,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进行了思维以及其他多种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达成有效课堂要求。
二、如何把握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如何让性格各异、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爱上课堂,专心听课,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毋庸置疑,只有教师采用各种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使课堂像磁石一样牢牢地抓住学生,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课堂,才能使短短的40分钟里出现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我校两个市级课题都在此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并且有效。
(一)教学理念:个性化阅读教学,其实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1.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个性,孔子思想给我的启发: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漫长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孔子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好学敏求”“学思结合”等宝贵的教育主张和教学原则。这些经验和主张,不仅对过去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就是对于今天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放在今天仍不过时。
2.《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的教学理念。
我们传承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它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策略的运用
第一是加强自身专业修养:
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如果教师应厚积大量的文章。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赏心悦目。语文教师文学艺术修养功底深,灵活运用教法,在教学中若注重朗读、设置情境,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走入书本,与读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入情入境,那么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喜欢上语文课,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语文教师,除了重视自己的语文修养来修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以外,还必须积极参加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研究说课的方法,听课的技巧,评课的科学性,不断向同行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修正自己的缺陷,不断提高教学技艺水平。写一点随笔、杂感、教学反思等。语文课的综合性强,内容覆盖面广,所以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杂”家广泛涉猎。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到科技最新成就,从流行歌曲到流行服装……引入时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第二是不断学习教法、指导学法,有效把握时机运用教学策略,练就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引导点拨、阅读感悟策略:立足课堂,激发兴趣,平等对话中引导,把握时机,阅读感悟。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感悟、自主思考,能让学生提出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阅读的理解也不再仅仅依靠老师讲授,教师不再依据教参程式化解读、肢解课文,教学“走教案”。因此,学生的阅读入情、入境、入文,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丰富了体验。
【关键词】语文;阅读;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尽我们的本分能做的只有——把握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至少不排斥阅读,对读书要求没有抵触心理,那就足够了。但这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对我们老师的素养,课堂驾驭能力等都是极大的挑战,每堂课都是新的实践,堂堂都不同,都有新的要求,新的知识。
必要性:只有把握课堂,让课堂有效、高效,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如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需求,日积月累形成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他将受益
终身。
一、什么是课堂有效教学
“低效教学”课堂,老师教得很辛苦,由于非顺学而教,教师走的是教案,虽然完成了教学诸环节,但课堂往往死气沉沉,学生被动接受,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课后大练“题海”,需要弥补不足。
“高效教学”就是低耗高效,可理解为教师用尽可能少地投入时间,精力的教学或教学所耗,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进行了思维以及其他多种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达成有效课堂要求。
二、如何把握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如何让性格各异、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爱上课堂,专心听课,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毋庸置疑,只有教师采用各种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使课堂像磁石一样牢牢地抓住学生,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课堂,才能使短短的40分钟里出现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我校两个市级课题都在此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并且有效。
(一)教学理念:个性化阅读教学,其实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1.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个性,孔子思想给我的启发: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漫长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孔子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好学敏求”“学思结合”等宝贵的教育主张和教学原则。这些经验和主张,不仅对过去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就是对于今天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放在今天仍不过时。
2.《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的教学理念。
我们传承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它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策略的运用
第一是加强自身专业修养:
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如果教师应厚积大量的文章。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赏心悦目。语文教师文学艺术修养功底深,灵活运用教法,在教学中若注重朗读、设置情境,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走入书本,与读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入情入境,那么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喜欢上语文课,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语文教师,除了重视自己的语文修养来修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以外,还必须积极参加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研究说课的方法,听课的技巧,评课的科学性,不断向同行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修正自己的缺陷,不断提高教学技艺水平。写一点随笔、杂感、教学反思等。语文课的综合性强,内容覆盖面广,所以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杂”家广泛涉猎。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到科技最新成就,从流行歌曲到流行服装……引入时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第二是不断学习教法、指导学法,有效把握时机运用教学策略,练就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引导点拨、阅读感悟策略:立足课堂,激发兴趣,平等对话中引导,把握时机,阅读感悟。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感悟、自主思考,能让学生提出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阅读的理解也不再仅仅依靠老师讲授,教师不再依据教参程式化解读、肢解课文,教学“走教案”。因此,学生的阅读入情、入境、入文,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丰富了体验。
让语文姓“语”,由阅读到积累再到运用,演绎这三部曲,使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得到统一,不让语文学习成为负担,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把握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让阅读、积累与运用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伴随着孩子成长。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使读书与做人和谐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魏生莲,女,1970年生,党员,青海省平安县人,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任青海省大通县园林小学语文教师,一级教师。
小学生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作文能力普遍不高。原因除了现在孩子生活受约束,课外阅读不够广泛外,还与有效的作文指导有关。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用新的作文教学观引领我们的教学,努力使文教学充满活力、注重体验、强调感情、多元评价,让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贯穿教学始终,进一步打造作文品牌,使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首先要发展教师的持续学习力,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继续完善一个科学的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能充分控制学生语言智能的作文训练体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善交际、会表达、能创造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训练点 低段
1.学会把句子说完整;学会用表示色彩、声音、地点的词语;学会正确运用形容词、数量词;学会把一句话说具体。
2.学会准确能使用动词、发挥合理想象、抓住物品的外形特征,描写一种水果的特点、生动描写动物的外形、向别人询问、用准确的动词学好人物的动作,利用已有的图片进行说话。
3.学会使用连贯的动词;形象逼真地用好像声词;用连词把一段话写完整;学会合理想象、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事物;学会仔细观察写好天气;学会抓住特征写植物;学会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事物。
4.学会仔细观察图画,先概括,后具体;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选好观察点写景物;对话描写要简洁明了;学会描写人物外貌,把事情的先后顺序写清楚;发挥合理的想象。
中段
1.按顺序把一段话写清楚;学会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写完整;在活动中写好人物的神态;在引文中插上想象的翅膀;人物的对话要清晰明白;外貌描写要逼真;学会抓住特征写清事物形状;心理活动描写要真切。
2.准确描摹身边的小物品;学会把一件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学会分步骤描写事情的经过;学会描写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运用修饰手法写景物;把人物事物的特点写生动;描形摹状写好事物。3.运用语言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仔细观察小动物的特征;关注动物与人的情感;抓住景物特点,有顺序的写好游记;通过人物心理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讲究详略,突出重点,大胆想象,让思维自由飞翔;写出水果鲜明的特征。
4.点面结合,烘托气氛;细心体会生活,把事情经过写具体;仔细观察事物,写出它的鲜明特征;按一定的顺序,写好场面;写好人物的言行,体会浓浓的亲情;注重细节描写,抒发内心的感受;学会写出事情的高潮;学会描写景物的变化。
高段
1.学会在叙事中抒情;调动五官在活动中观察与体验;学会运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品质;细致、准确地描摹事物的特征;人物观察要有顺序;运用修辞手法把景物写逼真;学会把所见所闻写具体。
2.学会用正确的格式写好书信;观点鲜明、材料突出读好书、知其意、写体会;理解材料学会扩写;发挥想象、合理续写;用心体验、选材贴切;抓住特点、描写自我;学会表达、抒发真情。
二、训练形式和方法 1.低段要求
教会学生想象首先要让学生敢想,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的联系,这样才能使想象丰富起来。让孩子看见眼睛看不到的世界,打开儿童的想象之门。
低段学生通过听故事、看画图,结合生活实际等途径进行写话训练,初步学习较系统的基本写作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句式和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完整的意思,形成初步的想象和思维能力。说话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和态度自然。学会写简单的应用文。
2.方法
(1)剪图贴图写话:手巧心则灵,充分运用剪贴画,让学生自由叙述;可将报纸或广告上的生字剪贴成图案,剪动物图案说童话故事更好。
(2)画图涂色写话:涂鸦是孩子的最爱,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图画(可结合教学内容或班上发生的趣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边涂边自言自语)老师可适当给一些规范的句式,让孩子用拼音或已掌握的汉字进行初次的写作尝试。
(3)阅读连环画写话:指导学生按顺序仔细观察多幅图画,充分发挥想象力,组织语言,获得初次创作的愉悦(可以利用绘本读物或实物投影连环画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写话)。
2(4)看图想象写话:课前让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图画(也可以教师提供)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编成一段故事(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画图的内容尽可能广泛,可以展现生活或景物(漫画、风景画均可)。
(5)结合课文插图写话: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源,把课文中的插图内容扩展成一段话(先指导有序观察,再交给一些构段方式“总——分”“因果--并列”等说话后再写下来)。
(6)模仿编故事:老师声情并茂地讲一段童话故事,强调故事的结构,让学生模仿故事的结构编写童话。
(7)绘画童话作文:(可与美术课整合)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先引导孩子确立动物之间的角色关系,编一个合理的童话故事。(还可以剪贴,把喜欢的动物剪贴下来编故事。反过来也可以给一个童话来“设计图画”)
(8)构思新童话:老师给学生讲述课文中的童话故事,学生在原有故事中加入新角色,虚构故事情节写出新童话、也可以把课文中的童话人物提出来,大家讨论可以增添些什么角色和情节。
(9)收集材料编写童话:老师确定主题,学生分头收集科学知识的资料。小组交流确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分配好角色,创编故事情节自由编写童话。(以童趣为主)
(10)给一个常用句,造长句,规定字数。先在课堂说话,再当作家庭作业或课堂作业来练笔。(如下雨)
3.中段要求
中段应该有意识地进行生活体验作文研究。因为进入中段后学生渐渐地也学会去观察和体会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将学生生活和学生习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放飞学生的思想。
中年级学生通过图画、活动等作文情景,根据老师提供的中心、思路、重要的句式和关键词等进行写作训练,培养有序观察,大胆想象的能力,掌握较系统的写作结构和方法,写出条理清楚,内容较为具体,文通句顺,思想健康的记叙文。学写一些常用的应用文。
4.方法
(1)图画体验训练: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幅或多幅图。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积极思考想象,运用老师为其准备的句式提示,或词语提示进行短文训练。(“词语超市”是不错的做法)
(2)活动情境体验:学生参与绘画、游戏、生活体验等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文。3 可以与体育活动、家务劳动、科学课、小种植、小养殖结合起来。如“汉字纠错”“炒鸡蛋”等。
(3)表演情境体验:学生表演小品,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组织语言,叙述小品表演的全过程,写成一篇文章,也可以搞“模仿秀”或排课本剧等。
(4)实物观察体验:老师展示一样实物,学生进行观物作文训练。如粉笔、台灯、窗台上的花等。
(5)创设情境体验:教师为学生讲述一个简单故事或提供文字材料,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完成作文。可结合教师手中专业杂志上的一些材料,也可以将《读者》、《启迪》等杂志上的小文章让孩子发散开去。
(6)妙语联珠:让学生即兴说出二至三个成语,再用几句通顺连贯的话,把这几个成语或四字词用进去,力求把文字玩顺,玩美,玩出语感来。
(7)美文仿写:把课外书上写人、记事、写场面、写风景的精美片段采集下来,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力争内化成自己的美文。
(8)宏扬经典:按学号轮流板书《古诗必背》中的古诗词,可以将其作为改写的素材,也可以把学生板书古诗的动作和内容,反响作为素材。
(9)敏锐捕捉:作文素材班上发生了偶发事件给出一个中心句,让孩子叙述事情的经过或看法,为整顿班风提供依据。
(10)作文指导课上落实:怎么构思题目如何开头,怎样过渡,怎样安排材料、引用些什么名言警句等都要逐一落实,要使优生有发展的空间,差生不感到困难(保底工作很重要)。
5.高段要求
创设一种作文心境,使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不断演化,感情的积淀日趋丰富,使学生的认识和感受与客观事物达到最好的契合,使学生感到心灵的激励,感情的沸扬,认识的深化,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作要求。
高年级学生进行记一件事的篇的训练,初步学会运用抒情、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写出内容具体的记叙文,并能运用实用文体、应用文体进行写作。
6.方法
(1)自我写作、表现自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看图、读书、听音乐、看戏剧等。激发学生想说想写的兴趣,并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作,写出表达自我认识,抒发自我感情的文章。(如循环日记,能干的组长会确定不一样的主题)
4(2)虚拟生活、模拟应用:教师在课堂上虚拟生活场景,让学生练习作文,所写的内容都能满足于生活应用之需,具有使用价值(如写公告、通知、制定计划、编辑个人成长录等。“养乌龟”、“换物超市”等)。
(3)指导观察、学会说明:科技说明类文章的种类有观察记录、实验报告、考察报告、制作说明以及介绍科技知识为内容的科技小短文等。教师要教学生观察记录的方法,教会学生写此类文章的格式与要求。如上《海上日出》前可完成“早晨追踪”活动卡。
“早晨追踪”活动卡
追踪对象:太阳(风、霜、雨、雪等)活动目标:观察日出的情景,感受日出的美丽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记录员
(一)观察记录。
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二)用一两个词语或几句话说说看日出的感受。1.2.(三)摘录与“日”有关的词、句。
1.2.3.4.(4)提供主题、展开辩论:老师从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带有争议的方面命题,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好此类文章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和方法,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论主题的写作能力。(参考《鲸》、《太阳》等课文,确定热门话题:“环境变好了”和“环境变坏了”;“开卷有益”和“闭卷有益“等辩论材料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收集--展开辩论--指导写作--交流--展评)
(5)提供情境、学写书信:教师创设情境或让学生随意确定某一内容,学写书信。指导学生完成信封、正文两部分的写作,让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可以通过邮局寄信来验证成果。5 包括报告、邀请、说明、发表意见、评论等内容的写作。如:给住院的同学写信或贺卡“三•八”节给母亲的一封信等。
(6)指导阅读、写作心得: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同时,进行文章摘要记录、心得体会、读后感的写作教学指导,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缩写等训练。千万不要走入读后感的误区:读归读,感归感,照抄原文一大片,自己的感想一点点。可以开设阅读课,全班共读一本书或一类书,定时召开读书交流会。老师也应与孩子一起共读,抓住书中的动情点和那些触及心灵深处的文字。如《疯娘》
(7)情感体验、表达真情: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激发真情表达内心感受。如《今天我当家》、《护鸡蛋》等。
(8)两快一慢、形成美文:教师要训练学生养成“作文开头的构思慢,中间行文快,修改要慢”的作文习惯。小学生的作文很难达到一次成功,应付的态度很难提升作文水平的。
(9)放声朗读、修改作文:修改作文耳朵比眼睛更管用,养成形成草稿后大声朗读的习惯,把不通顺的地方及时修改,把用词遗漏的地方及时补充。
(10)搭建平台、享受美文:读草稿——交换读作文——老师批改后宣读投稿作文(及时点评并指出本次习作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张贴美文——装订成册(形成自己或班级的优秀作文集)。
学生作文不同于社会上的人们写作。社会上人们的写作大多是有感而发,先写好文章后,再拟题目。学生作文却不同,不论是平时作文还是考试作文,大多是依题作文。有人将这种依题作文,称为“戴着铁镣跳舞”,也就是说,学生作文只能在一定的“规矩”内“随心所欲”。如果审题不准,作文便会出现偏离题旨,甚至离题万里的情况。在应试教育尚未完全摒弃的今天,面对同一命题作文如何审准题旨,如何审出有新意的题旨,更是小作者应具备的写作功底。那么怎样审题呢?下面的几种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审题,就是仔细分析作文题目,弄清题意及要求,明确写作内容及体裁等。
审题的目的:是保证能按题意作文,围绕观点选材,不跑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十分重要。如果审题失误,作文便也失误了。审题准确,你的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审题如何做到快速、准确呢?下面教你5种最简妙的方法:
一、短题补充法
如《雨》 ①在前补充:春雨,夏雨、秋雨、听雨、一场暴雨、一场及时雨…… ②前后补充:春雨贵如油、春雨也恼人、暴雨过后、秋雨绵绵…… ③在后补充:雨后、雨思雨夜、雨 中情、雨的诉说、雨季来临……
再如,《伙伴》:①在前补充:两个好伙伴、我最敬佩的伙伴……②前后补充滥:我的伙伴××、这个伙伴才叫棒……③在后补充:伙伴的心愿、伙伴,你在哪里……
请记住:补充的文字只是帮我们审题用的,如果没有要求我们补充到题目上去,就不要随便写上去,如果补充好了几个文题,又不知哪个更好时,究竟该选项哪一个呢?如果明确要求我们把文题补充完整后再作文,那就把补充的文字写上去。如果补充好了几个文题,又不知哪个更好时,究竟该选项哪一个呢?①选你认为最有话可说的那个;②或者选你最先想到的那个。
二、长题抓住关键词
一个长题目,因限定的词较多,往往也让我们难以审清。这时,我们只要抓住它的一个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来分析就行了。抓住了关键词我们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不致于出现偏题、跑题,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了。
抓关键词的绝招:看哪个词起“强调”作用的,那个词就是关键词,关键词也叫“题眼”。1.题目中,一般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关键词”。如《课间十分钟》、《可爱的玩具》、《难忘的一件事》、《骄傲的爸爸》等,关键词就是“课间”、“可爱”、“难忘”、“骄傲”。
2.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一般是“关键词”。如《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爱我的小闹钟》、《瞻仰烈士陵园》、《清明节忆王大伯》等,关键词就是“教育”、“爱”、“瞻仰”、“忆”。
三、抓住标志定体裁
有些题目带有明显的体裁标志,可帮助我们迅速确定文章的体裁、内容或重点。1.记叙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记”、“忆”、“人”、“事”、“见闻”等字眼的,一般都是记叙文。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小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假期见闻》等。
2.抒情散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赞”、“颂”、“赋”等字眼的,一般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如《白杨礼赞》、《绿叶颂》、《茶花赋》等。
3.说明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制作”、“简介”、“说明”、“自述”、“为什么”、“原理”、“话”等字眼的,或直接写某种事物名称的,一般应写成说明文。如《文具盒的自述》、《蜜蜂》、《森林为什么能防风》、《手表的使用和原理》、《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等。
四、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甲想到乙。对具有象征意义的题目,如《圆月》、《白杨》、《长城颂》等一类 7 题目,就要用联想法来审题,迅速由题目中的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比如由“圆月”联想到台湾同胞;由“白杨”联想到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由“长城”联想到战无不胜的人民解放军……
五、想象法
想象,就是虚构、创作,把无想成有。如《20年后回母校》、《假如我是一朵云》、《2030年的一天》、《我飞上了月球》、《未来的社会》这类题目,所写的事物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现实,那就要运用想象法来审题,迅速把自己记忆中的有关事物进行加工,创作出一个全新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解决小学生写作文的四大难题”: 1.无物可写; 2.写不具体; 3.假、空、套;4.基本功
一、无物可写
症状:一写作文就发愁,不知道写什么,有的学生甚至编造、抄袭。
病因:脑子里有小框框,以为写作文只能写大事,写有特殊意义的事,写小事体现不出思想意义。这样就造成写作文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二、写不具体
症状:写得太笼统,写人没有写外貌、对话、动作及心理活动,干巴巴的;写事太粗略,没有把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完全说清楚。没有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病因:不了解描写的作用或不知道如何进行描写;对事件本身并不了解;没写出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写的是假话、大话、空话或套话。
症状:小孩说大人话,说一些标语口号式、表决心式的话,或过度夸张地抒情,很不自然。病因:不写自己经历的平常事、小事、认为没有意义;总想写有意义的事、好人好事,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学英雄、学先进等等。
四、基本功差
症状:学生写作时,错字、白字多,用词有时也不恰当;行文过程中逻辑性差,甚至前言不搭后语;有时把文章写成了流水账。
病因:基础知识薄弱,遣词造句的能力差,思维不清晰。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训练太少。如何解决这四大难题呢?下面这10种方法可以尝试。1.写感受深的平常小事 2.写出童心平常心
3.写爱说的话,不打文章腔 4.动手加动脑,写自己的体验
5.抓住最有体会的一点来写,不要写流水账 6.写人和记事,写出对话、动作和心理 7.事情过程分步写,动作环节写仔细 8.五官帮你把文章写具体 9.充分发挥想象 10.训练想象的三种方法
一、写感受深的平常小事 1.不要总想着写有意义的事
不少同学总想写扶老爷爷过马路,捡到钱交还失主,老师忘我工作累得病倒了等等。以为只有这样的事才有意义。但这类事情并不是天天都能碰到,如果只想到写这类事,就会限制思路,感到无物可写。
2.平常的生活小事也很有意义的
小学生每天要吃饭、喝水、穿衣、上学、玩游戏、看卡通片等等。这些小事每天都有,只要选好了角度,也可以成为优秀作文的素材。
3.要写出感受来
小事天天有,只有挑感受深地写,比如食物很好吃或难吃;今天真热或真冷;这事真好玩,这事让我开心或伤心……写小事写出感受来,作文才真实可信,才能成为优秀的作文。
请看下面的习作:
喝可乐
今天是作文班开学的第一天,天热得发了狂,尽管我坐在电扇底下,可还是满头大汗。我想,如果此时有杯可乐喝,那该多好呀!
老师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一上课便说:“同学们,我们来喝杯可乐好吗?”老师的话刚说完,我们便欢呼起来,有的手舞足蹈,有的蹦着叫:“OK”,还有的唱起了流行的歌曲。
老师一个手势,我们立刻安静下来。只见老师将棕色的可乐倒入塑料杯中,“咕噜、咕噜”,可乐一进放杯中,立刻升起了无数个白色的小泡泡。“这是怎么回呢?”
当我把疑问提出时,老师笑着解释道:“工人叔叔在瓶装可乐时加压,强使二氧化碳溶在可乐里,一旦打开瓶盖,二氧化碳便会立刻从可乐里昌出来,刚才大家看到的小泡泡就是二氧 9 化碳。当我们喝下可乐时,二氧化碳就会很快从口腔里跑出来,从而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使人有种清凉的感觉。另外,二氧化碳还能刺激胃壁,帮助消化呢!”老师,看我都流口水了,快让我们喝吧。”经我一提议,一杯杯可乐便送到了同学们的眼前,有的同学一饮而尽,有的慢慢品尝,还有的碰杯喝呢!“同学们,味道怎么样?”老师边喝边问,有的说辣,有的说甜,有的说有点中药味。一个调皮鬼站起来说:“酸甜苦辣全包括。”顿时,教室里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可乐,可乐,可把我们乐坏了。
点评:你看,像喝口乐这样的小事,写进作文里,不是很好吗?
二、写出童心平常心
1.不要总想着写体现高尚意义的事情
不少同学总想着写学英雄做好事等等,以为只有这样的人和事才值得写。但这类事情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如果只写这样的内容,也就成为空话、套话了。其实,自己身边发生的许多平常事也是很有意思的。如写自己遇到一道数学难题,急得不得了,接着妈妈进来了,她让我回想一下上课时老师所讲的内容。我按妈妈所说的做,结果恍然大悟,数学难题一下子解决了。
2.写出自己的平常心、真实感受
小学生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事情,都会产生一些想法,如爸爸在屋里老吸烟,弄得整个房子里都有烟味,我很反感他等等。只要把这些感受描绘出来,就是好作文。
3.写出自己的童心
真实的情感来源于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感受,如非常希望有和同学一样的书包,可爸爸就不给你买,自己很生气很无奈。每个小朋友都有会类似的想法,这才是他们的真实感受。
请看下面的习作:
我喜爱的小动物
前不久,我的一个同学送给我一只可爱的芙蓉鸟。它圆圆的脑袋上嵌着一双小睛,眼睛虽小,但却十分有神。一身橘黄色的羽毛,远远看上去,仿佛是一只小绒毛球,十分惹人喜爱。
小鸟儿十分害羞,给它洗澡的时候任凭你怎么吓它,唬它,它就是不肯下水,非得等我们走了之后,它才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将脑袋伸下水去,测着水的温度如何,然后才整个身子跳下去洗澡。
别看小鸟洗澡时挺害羞,平时可神气啦!它总是高昂起头,挺着胸膛,将尾巴尽力向上扬,10 大步向前迈着,瞧它那架势,好像是要与孔雀媲美呢。
小鸟晚上睡觉时,最有趣了!一天晚上,我和妹妹拿着手电筒,蹑手蹑脚地靠近鸟笼,轻轻地打开手电筒一照,哈!只见小鸟一只脚蜷缩着,只靠另外一只脚站立,小脑袋埋在翅膀底下,浑身缩成一只小毛球,真逗人!正当我们继续欣赏小鸟那“优美”的睡觉姿势时,它猛然醒来,两只眼睛警觉地注视着前方。呵!小鸟警惕性真高啊!这一定是它祖传的天性,用来防备睡觉时猛禽的袭击。小鸟真是太灵敏了!
小鸟在生活中给我带来了不少的乐趣,它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我真喜欢它!点评:小作者写了一只普通的芙蓉鸟,以自己的观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非常好!
三、写爱说的话,不打文章腔
小学生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事,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写车上小偷偷钱被当场发现,却没有人敢把他送派出所,让他大模大样地下车了,自己很生气,也很无奈,决心长大当警察;如写家里的小猫很听自己的话,爱钻自己的被窝,自己很喜欢它。虽然这些想法有很多地方与大人们的不一致,但是是属于自己想说的话,也符合自己的特点,这样写很有新意。
四、动手加动脑,写自己的体验 1.动手加动脑,才有真体验。
自己做的事,印象深,感受真。因此,在写作文时,如果能创造条件,亲自去尝试一下,如养动植物,去野外找春天或秋天,炒一次菜,当一回小老师等等,然后去写作,这样必然很真实,也很有意义。
2.写作文写自己的体验。
在自己动手加动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写,不要钻模式,找套套,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如自己学包水饺,妈妈教自己如何做面皮,姐姐告诉我如何放馅,如何包好。这是自己的体验,完全描绘出来就很好。
请看下面的习作:
我学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包粽子。
奶奶把江米洗干净,从盆里拿出两片泡好的深绿色芦苇叶子,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小桶,把雪白的江米放在里面,再放上几颗红彤彤的小枣,上面又盖上些江米,然后用芦苇叶把江米裹起来,扎紧,一个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
我心里说,原来包粽子就这么容易呀,真想试试。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包 11 一个我看看。”我学着奶奶的样儿,先卷芦苇叶,再放江米、小枣,然后卷起芦苇叶,用绳儿一系,谁知米都从缝里漏出来了,原来包粽子并不容易。奶奶指点我芦苇叶要折紧,米不要放太多。我按奶奶说的包起来,果真好了一点儿,可还是有米漏出来。我没泄气,接着包,一个又一个,终于包出了合格的粽子。我发现,包时圆锥形的桶要卷得小一点儿,芦苇叶两头要压得多一点儿,裹得要紧,扎得要快,这样就能包出合乎要求的粽子来。我摸到了包粽子的窍门,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不到一小时就煮熟了。打开绿色的芦苇叶,白里透黄的江米,红红的大枣,随着喷香的味儿,露了出来,好看极了。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点评:看,自己动手动脑,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多漂亮!
五、抓住最有体会的一点来写,不要写流水账 1.不要什么都写,形成流水账
许多小学生写作文总想把什么都写上,如写看球赛,他就把如何得到消息,如何买到票,以及观看比赛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通通写到作文里。但这样什么都写不具体。
2.找出自己最有体会的一点来描绘
只有抓住最有体会的一点来详细地描绘,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如写踢球,一定要抓住自己射球那一刻的动作和心情来描写,才能把那一刻准确地表现出来。
七、事情过程分步写,动作环节写仔细。
1.事情经过可以分成若干细小的环节来写,这样才能把事情写清楚,才会有清楚的层次,让人一目了然。比如炒菜这件事。就可以分为择菜、洗菜、翻炒、品尝等几个环节来写。
2.动作环节写仔细,这样才能形象、生动。文中若出现一系列动作,要把动作分为小环节写仔细。比如描写一个同学的跳高动作,他先压腿、弹跳做准备,然后助跑,再起跳,最后落地。
请看下面的习作:
一次精彩的拔河比赛
下午下课了,张老师宣布:“今天课外活动内容是举行拔河比赛。”一听到这个消息,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我们迅速地到教室外面排好队,兴高采烈地向操场走去。
比赛前,张老师简单地说明了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并把同学分为两组,我被分在第一组。先礼后兵,两队队员互相握手后,分别站到绳子的两端。
比赛开始了,裁判一声令下,双方队员一齐抓紧绳子,一个个手挨着手,脚顶着脚,使出浑身力气,奋力地拔着。绳子中间的红布条,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像两只鸭子在抢吃一条蚯蚓一样,双方紧紧地咬着拉住不放,实在有意思。拔了一会儿,我的手心直冒汗,绳子在手里开始打滑,腿也开始发软了,只觉得头晕眼花,真想舒服休息一会儿。再一想,如果我一个人松手的话,就一定会影响整个组的士气。于是,我就奋不顾身地坚持拔下去。
就在这紧要关头,二组有个队员一不小心,滑倒了。顿时,场外我方拉拉队“加油!加油”的呼喊声震耳欲聋。在拉拉队的鼓舞下,我组全体同学憋足了劲,脚死死地蹬着地,斜着身子,拼命地拉,绳子中间的红布条,一点儿一点儿地向我们这边移动。这时,二组的同学有的滑倒在地,有的仍在咬紧牙坚持,有的身子已向前倾。我们怀着即将胜利的喜悦心情,更加齐心合力地拔呀,拔呀……“嘟”的一声哨响,“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我组全体同学和我们的拉拉队队员们,又跳又蹦,好像大地也颤动起来了。
拔河比赛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结束了。通过这次拔河比赛,我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点评:小作者把事情经过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层次非常清楚。更为可贵的是,小作者又把赛中分为两个环节,使描述更加生动具体。八、五官帮你把文章写具体
文章中如果有明显的颜色、形状、声音、味道等描写,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生动了,因此要有这样的描写。具体地说,就是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要把自己所看到的动作、神态,听到的声音、话语,闻到的或尝到的气味、味道,身体感受或心理感受等尽可能地写出来。
请看下面的习作:
外婆笑了
“外婆!煤气公司派人来装煤气灶了!”我放开嗓门呼唤正在屋里看报的外婆。外婆听到喊声,赶忙放下手中的报纸,快步来到厨房间,一看,果然是煤气公司来的工人师傅,便笑着说:“噢,老师傅是来装煤气灶的,那太好了!快请进屋里先歇一歇。”工人师傅忙说:“谢谢你,我们还是快点把煤气灶装好,让你们早点用吧。”说着,他们拿出工具器材,就干了起来。
只见他们一会儿就拨弄煤气管的接头,一会儿又丁丁当当敲打着什么,真是忙得不可开交。我的外婆更是忙个不停,你瞧,她一会儿给工人师傅递茶水,一会儿送毛巾给他们擦汗。外婆一边忙,一边还一个劲儿地笑,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线。嗨,装煤气灶这喜事怎么不使外婆高兴呢。
前几年,我们家刚从市区搬到郊区,新住房宽敞明亮,空气清新,样样都好,可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能用上煤气。烧水做饭,只得临时用煤饼炉,这下可苦死了外婆。
每天大清早,当我还在暖被窝里做梦时,外婆早已起床了。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捅煤饼炉。她稀哩哗啦一捅炉子,我们屋里就飞满了灰尘和煤烟气味,呛得大家直咳嗽,外婆更是满脸烟灰,气喘吁吁。每天晚上,外婆还得封煤饼炉,这也是件十分麻烦的事,先要加好煤饼,再把煤灰抠掉,然后把炉膛底口封住。有时封得不好,到第二天早晨拨开炉门一看,不是煤饼烧光了便是新煤没烧着,外婆只得重新引炉子。这可是件苦差事,先要准备好木花和废纸,再要劈好木柴,一点上火,浓烟直冒,总是熏得人鼻呛眼酸,直淌泪水。所以,每烧一顿饭,“伺候”一次煤饼炉,外婆总是要“哭”一次,唠叨一阵:何年何月才能用上煤气呀!
如今,我家真的用上了煤气了,外婆从心底里笑出来。
点评:小作者把外婆的动作、神态,以及所听到的话语都写了出来,这就是好文章。
九、充分发挥想象
1.从知识出发展开想象。比如想象自己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出许多对人类有益的东西;克隆树木,绿化城市;克隆粮食,解决贫困人口的粮食短缺;克隆野生动物,让生态得以平衡。
2.从愿望出发展开想象。比如学生希望老师能理解自己,于是就想发明一种药,很凶的老师吃了后变成了小学生,理解学生后又可以变回老师。
3.要有胆量去想象,不受现实的约束。比如设想一种智能床,它是一个高级按摩师,也是一个保健医生;它既可以随季节改变颜色,又可随气温改变温度。
十、训练想象的三种方法 1.联想练想象
也就是由此物联想到彼物,由抽象联想到具体。比如小鸟飞翔 联想到自己有一天也长出了翅膀,在空中自由飞翔。2.将动植物拟人化
让动植物也有人的各种特点,如会说话,会思考,有各种神态,如写牵牛花和大树的不同,就可以写牵牛花借着大树的力量到处吹嘘自己,而大树也不生气,照样用身体支撑她。只是风伯伯不高兴了,把她从大树上吹了下来。
3.实现愿望练想象
让自己的愿望变成现实,据此编成故事。如想到妈妈每天下班后做饭很辛苦,于是想象有一个机器人每天都会根据家里人的口味做出很好吃的饭菜,妈妈再也不用那么累了。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从实际出发,时时留心,大胆创新并常抓不懈,学生的作文肯定会精彩起来,小学作文教学必能有新的突破.指导学生过好考试方法关
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考场作文是在气氛紧张、情绪紧张、心情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考试作文的阅卷老师也是极为紧张的(时间紧张)。因此在复习时,教师指导学生在作文内容和形式上掌握一些技巧,会事半功倍,从而占据一定的得分优势。
(1)审题要仔细。由于时间较紧张,有些同学往往萆草地一看题目就自以为是,匆匆动笔。这是考场作文的大忌。老师要告诉学生,毕业考试作文的命题都是由命题者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才拟定的,每个字都有它的作用,切不可粗枝大叶,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惨局。如检测卷上的作文题:《我学会了关心》,重点应抓住怎样“学会了”来写,结果发现就有几个学生写自己怎样被人关心的、自己是怎样关心别人的,就是忽略了“学会了”这个词,造成了审题发生偏差。
(2)开头要夺目。常言道:“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考试作文的开头十分重要,它要求语句要优美亮丽、引人入胜,要达到古人所说的“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不敢弃去”的效果。开头一段一定要细心经营,锤炼词句,获取阅卷老师的好感。
(3)行文要扣题。所谓扣题,就是紧紧地围绕题目来做文章。除了内容要紧扣题目外,在行文中必须做到:开头要破题,中间要顺题,结尾要点题。也就是说,开头要结合题目导人,中间要顺应题目展开,结尾要呼应开头点题。由于时间关系,阅卷老师对文章不能作细细揣摩,反复推敲。学生把自己要表达的主旨,锤炼成简明的精彩句子,放在文章的显要处,以便阅卷老师迅速了解你的文思,避免造成评分的误差。
(4)模仿范文和使用“多用文”。作文要得高分,除了掌握以上的作文形式技巧外,更要调动平时对生活自我体验的积累,唤醒记忆,学会快速构思,把自己平时熟悉的作文从内容上进行包装。考场上尽可能使用“多用文”和摹仿作文。多用文就是一个基本作文,可以适合多个作文题目。如:写事的作文:《这件事____》、《一件难忘的事》、《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童年趣事》等,写人的作文:《我熟悉的人》、《一个____的人》、《我尊敬的人》、《我的_____》等等。这些作文的材料就是相通的,还有就是平时课外积累的作文素材和范文,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定位上根据作文题意作一番“随机应变”,从而切合文题要求,这样更容易得到评卷老师的高分。
(5)提醒学生以下五种作文容易丢冤枉分:
① 文不对题:作文千万不能偏题。
② 选材太俗:得分一定不高。
③ 分段太多或太少:作文一般4-6段为好,不能少于3段。
④ 字数过多或过少: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分也不高,也不要太多,不要超出作文纸,万般无奈,最好在2行以内。
⑤ 书写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不得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千万别连作文题都涂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能将错就错,能不改就不改。
总之,我认为学生平时作文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悟性,一种兴趣的培养。但考试作文却是应考,要想得高分,就得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考技巧。作文复习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教无定法,只要得法”一样!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进行有效的复习。
(6)考试之前要反复强调的问题。在习作动笔之前,要向学生反复强调,在考场上作文,它与平时的写作训练有许多不同:①有严格的时间限定。在规定的时间里,要完成审题、立意、谋篇的构思过程,还要写出完整的文章,是十分紧张的。②试题是严格保密的,只有到考场时才能知道,审题、立意、选材都必须从自己头脑中搜索,全靠平时的积累和记忆。③卷面占有重要地位,错别字和病句都会影响成绩。正因为有这些特别,所以写作文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快速准确审题。审题是临场作文的第一关,既要快又要准。作文试题限定的内容包括文题、文体、写作要求等,审题时一定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些要求。特别是对文题的把握,如果是纯命题作文,要仔细思考,抓住题眼,确定题材;如果是给材料作文,要准确理解材料的中心意思,揣摩命题人所引导的立意方向,做到文章切题。有时文题采取“一题多作”的形式,一定要明确所要求的项目,不要有所遗漏。只有经过这样的审题过程,才能保证文章写出来符合题目要求。
②正确深刻立意。立意与审题几乎需同时思考和确定。同一文题,不同的立意会产生很大差异。例如以《礼物》为题作文,如果写过春节某长辈赠送了一件自己期盼已久的物品,自己很高兴,觉得这个春节没白过,这样的选材和立意就很一般;如果写某人送你一本《世界名人名言集》,你如获至宝,并举出几个读后获益的例子,说明读书的好处,文章立意就高于前者;如果所赠礼物仅是一句箴言或一项启示,却能使你受用终身,写出来又能给读者以深刻教益,这种立意就更高远了。文章立意越高,成绩当然越好。不过一定要注意不要失控,如一味追求 16 立意的高远,自己却没有能力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会造成文章苍白无力或前言不搭后语。所以在思考立意时既要求高远,又要量力而行。
③严密完成构思。临场作文时间紧张,有时连起草的时间都没有。平时要练习列出写作提纲,拒以直接成文的习惯。有的同学怕写不完作文,连提纲也不写,想到哪写到哪,这样容易出现中心偏斜、内容重复、结构短缺等毛病。应花一点时间好好想一想,把思路记录下来(即列提纲),然后再作文。
④精心组织语言。临场作文的语言力求精练、通顺、有表现力。语言熊力的形成本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积累和修炼。语言准确是基础,要尽量不出或少出语病。想少出语病,就应该少用长句,多用短句,以免在语言照应上出问题。写考场作文时能体现你原有的最高语言表达水平就很好了,不要追求“超水平”的发挥。有的同学感到考试作文非同小可,一定要写好,于是大加描写,大加发挥。平时本没有这种能力,就很容易出现用词不当或语言不合乎逻辑的问题。要尽量精心去组织语言,不要只考虑“出奇制胜”或追求“一鸣惊人”。
写好作文全靠平时加强训练和积累。要脚踏实地学写作,不要靠侥幸取胜。
众所周知:作文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检验你是否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勿需考试,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篇充满真情的文章,这三道题足以发现你的语文教学功底。
作文并非到了哪个年级才作文,一单元上完了才想起该写作文,心中一定要有“大作文”,建立大作文观生活处处皆作文。要有序列地、循序渐进地训练。千万不要放弃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对文字和语言不敏感的孩子)。努力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发挥同桌和四人小组的力量给那些不敢在班上发言的孩子创造一些说话的机会)
用放大镜在孩子习作中寻找“闪光的词句”,时时处处把“小练笔”装入心中。尽可能每周指导一篇大作文并及时反馈批改和点评的信息。努力让孩子在同样的习作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 换位思考;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不容乐观,一提到作文就头疼,苦于作文,烦于写作,写作兴趣更无从谈起。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促进学生主动地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gnza/xjza/416.html
一、遵循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造成上述现状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教师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不明确,教学中不能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造成的。有的老师还以为习作乃是上了三年级后的事,一、二年级没必要加强训练,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例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低年级的写作提出了要求,具体要求是:(1)对写作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2)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以上要求虽然简单,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讲,仍需循序渐进地教学分步落实。一般来讲,应在一年级注重引导落实第一条,而对后面的两条暂时步不做要求。此时教师应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引导学生乐意写,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由写一句到写几句。要鼓励学生自由写,一开始可只考虑学生是否写了,一次能写多少字,能否坚持每天写等方面去引导,甚至不必过多地注意内容是否得体,语言是否重复等毛病。因为只要能养成每天动笔写的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其他方面的毛病,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克服的。要求过多,则欲速则不达。等到二年级时,再加上后两项要求逐步落实,这样才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趣开源,激发童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 引发学生兴趣,老师不能依靠简单生硬的说教,必须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和他们的生活实际,设计不同类型的有趣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诱发学生观察体验事物的兴趣。儿童罪感兴趣的是鲜明的、富有情感色彩的故事情节,他们关心的是和他们本身有密切联系的,富有感情色彩的东西。”针对这些,我设计了诱发学生兴趣的一些教学内容。上课时,我首先展示课前收集好的有关图片,有各地风光图、有各季节景物的特点图、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图……将学生的思绪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而情却融在其境,从而使其产生情感上的涌动,提笔一吐为快。
三、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活,丰富写作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丰富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老师要加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观察中积累作文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
1、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生活即教育”生活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大。日本教育家芦口惠也认为,作文的题材应在儿童的生活中寻找,应是确有实际感受之体验。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观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获得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即导察和自察。“导察”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观察前,教师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前的一天、一周、甚至几个周让他们明确习作要求,精心安排好课外活动;提示活动要观察的对象、人、物、事等;指导学生抓住观察的最佳时机;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远眺、近视、细察,注意局部与细节,抓住主体与客体等。在导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自察,再自察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放手去搜集信息,精心去构思充分拟稿,使他们轻松自如地写出他们眼里的世界和生活。如写《美丽的春天》时,我带领着全班同学来到学校附近的桃花园,指导学生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桃花园,欣赏满是灿烂的桃花,雪一样白的梨花,刚钻出地面的小草,刚吐出新芽的柳树,波光粼粼的河水,远处的山……坐在凉亭里,观赏着游来游去的鱼儿,倾听鸟儿的欢唱,畅谈自己的感受,回到教室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记下自己眼里的春天。这样的作文课学生很快就写完了,还盼着下一节作文课的到来。
2、、先玩后写,营一方素材的蓝天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把游戏渗入导作文训练中,或者说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做游戏,在玩中学写,在写中再现玩耍的乐趣,写作文也就成为轻松的事了,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快乐,学生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了。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先做一个游戏,激起学生的表达情绪,为他们提供写作的内容,然后让他们写下这段游戏以及做这段游戏所产生的情感,将作文变成游戏的王国,赛一赛、说一说、猜一猜、唱一唱、做一做、画一画、找一找、演一演。在游戏中,融入作文课堂中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
3、撷取身边的平凡小事
学生身边的事层出不穷,这是写作素材的仓库,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开发和引导: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少先队等集体组织的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演出、外出旅游等。二是充分发掘学生个体在学生、社会、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一些学生调皮、基本功差,写正规作文时常常问题不断,而真诚地写一写自己调皮的事,一般都能写得生活有趣、文通字顺。三是引导学生写好玩的事。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流行一种新玩法,玩滑板车、溜溜球,集卡通片……流行什么就引导学生写什么。
三、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
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像,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雏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
四、记好观察笔记,积累储存成文
我在教学中还指导学生把观察来的材料加以储存、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指导学生像矛盾先生告诉我们那样的去做:“应当时刻准备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稿,无论到哪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写读后感、观后感。在学生作文的批阅和反馈过程中,当看到看到学生认真深入地观察身边事物,在挖掘生活、快乐生活是,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就会给予鼓励,不吝啬使用赞赏的话语和关爱的动作。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由羞涩拘谨变得活泼大方,就连语言表达有障碍的学生也老师赞赏的语言中体验到了真正的快乐作文。
五、开启“词句百宝箱”。
积累了生活经验,有了作文的题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们一到这个世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让学生准备“词句百宝箱”,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一些优美的词句“储存”起来,时常诵读,作文时能活学活用,便使作文锦上添花。也许有人会问:象一些农村学校没有图书馆、阅览室,许多学生家庭较为困难,除了读规定的科技书外,很少能自己买课外读物阅读,那又怎样来积累词句?这就希望学校每年能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报,让学生从书籍中摘抄优美的词句,并归类,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好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指导出手抄报,开展手抄报展评活动。让学生背一些优美语段,加强多读、熟读、背诵的训练。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接触的人,体会到的甘苦记下来,养成及时整理材料的习惯。还有教师提供词句;在学生说话中提炼词句。
总而言之,语文老师,要走出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就应当换位思考,解读儿童的心理,善于激发儿童的情趣,引导学生表达童心,自由运用儿童语言进行习作,弘扬个性,鼓励创新,才能收获作文教学成功的喜悦。
内容摘要: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都无从谈起。我们要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从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出发,合理运用名人引导、赏识引导等方式,让孩子在爱的感召下,调动情感体验,真正爱上数学。
正 文:
有人曾作过调查,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都无从谈起。我们要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了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努力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一、理解学生,感受爱的涌动
小学生年龄小,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工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阂。
例如,对待班级中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急于将他们与班中的优秀学生比较,怎么别人都学会了,你还没有学会,而要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去检讨一下,在解题方法上他可能遇上了什么困难,有没有简单易懂的方法来使他掌握。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等方式来缓解学生怕学习的紧张情绪。如果是学生因为懒惰、不愿意学习而造成的,要予以及时的批评指正。教师提出批评,学生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教师有错误,及时承认,及时改正,就能获得学生的谅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
二、尊重学生,感受爱的暖流
教师尊重学生要象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在教学过程中,让“教”为“学”服务,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后进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后进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在教学数学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采用什么方法解答,鼓励一题多解,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在作业批改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分析,如果是因为计算中出现的失误,就在这个出错的地方圈出来,学生订正时可以很快找到错误的原因,订正好后仍给他打上“√”,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在出错时减少一些负担,印象也比较深刻。对做得正确又字迹工整的同学在等第“优”的右上角加上一颗“☆”,对于进步较快的同学也适时加上一颗“☆”,使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更高了。
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充分给学生以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
三、相信学生,感受爱的力量。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他们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新知识时,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下发现新知识,学习新知识。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在这一教学中,教师相信学生的能力,组织学生小组、全班合作探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践、讨论,分别在全班交流,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动手实践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同时,加深对长
[1] [2]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其中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正是能让学生爱上数学、自主乐学有效途径。然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就先要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动力,它具有催人向上的力量,更是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轻松、快乐的体验,得到无穷的乐趣。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恶感,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成了一种束缚和负担。所以,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课堂中,教师应创设有利于激发与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根据兴趣需要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条件,给予点拨、引导、激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教育的外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变必须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内在的自觉需求。
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改变教学思路,使学生真正喜欢去学、自愿去学,只要这样,课堂交流才会变得有趣、生动、活跃。如在教学“4的倍数”时,正当新课内容结束进入巩固练习阶段时,一只小青蛙从一个学生的书包里蹦了出来,“呱呱”的叫着,霎时整个课堂乱成一团麻,这个学生不知所措,一下子吓得面红耳赤。精灵的教师让学生把青蛙捉住,放到一个透明的瓶子里,对大家说:你们看,这只小青蛙多可爱啊!既然它今天到我们班做客,我们就让它为我们做点贡献,再送它回大自然中,好吗?一听这话,同学们兴致来了。教师接着说:你们仔细观察一下,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观察,教师顺藤摸瓜地引导学生说出: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最后再让学生尝试说说:两只青蛙、三只青蛙、四只青蛙相应的口诀。教师抓住时机,将突如其来的“插曲”引导到教学内容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很好的巩固了“4的倍数”这一内容,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游戏,让学生爱上数学
妙趣横生的游戏,扣人心弦的竞赛,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能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求知,乐而不倦地去钻研。游戏是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有趣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乐学,并不断地探究。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安排小游戏:屏幕上出现一幢高楼,可爱的喜洋洋头像闪动着,画外音“小朋友,这幢楼高10层,我家在哪一层,你能猜猜吗?谁猜对了,就请你到我家做客”。学生顿时情绪高涨,急不可待报出楼层数,喜洋洋则用“大了、小了”来提醒学生,在游戏中学生学习了“1~10各数的大小比较”。游戏化的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他们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在游戏中快快乐乐地学习,将课堂变为快乐的学习天堂。
三、创设氛围,让学生爱上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种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自主行为,必须由学生亲自参与、直接体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直接探索者、构建者和发现者,而教师仅仅是组织者、激励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给他们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限制,让其有自由表现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东西。如在“图形表面积”的教学中,传统的教法以学生接受为主,教师将公式推理过程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让学生将表面积的公式背出来并且学会计算,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要让学生探究性地学数学,教师就要切切实实地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和自主选择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时间上根据探究意向和学习需要进行计划和安排;在学习空间上,让学生有展示个性、发展才华的活动范围;在学习内容上,让学生有自由选取的余地;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探究的方法和程序有自行决定权……总之,要让课堂处处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格局。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为学好这一内容,有的学生将圆柱体的饮料瓶带到教室,课堂上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这也让我进一步领会了在学习时间、空间上对学生的开放,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推导公式时,学生自己演示讲解: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原来圆柱的底面周长,这个长方形的高是原来圆柱的高,由于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从而得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这种自主探究,不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体现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求者,真正地体现了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由此。教师对学生了解较深,影响很大。英语有句谚语说得好: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当学生喜欢某位教师时,也会连带着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并克服种种困难把这门功课学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当学生厌恶某位教师时,对这门学科往往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拒不肯学习。可见,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对教学效果是多么的重要。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和谐气氛,首先教师自身的情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课上面带微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引导,课后能耐心的询问疑难,交流看法,那么学生学习会很有劲头。反之,当教师表情冷漠。冰冷简单回答学生时。学生会感到压抑、紧张,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利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使知识、信息带有情感色彩,创设融洽、亲切,充满温暖的课堂氛围,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各种积极情感因素,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方法。
怎样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以下是我从教师角度的一些看法,以资共勉。
1教师的语言要生动风趣,能够吸引学生
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逻辑性,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要有感召力,尤其是英语教师应讲究语音、语调、节奏的抑扬顿挫,要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对语言进行渲染。使其能更加强烈地吸引学生。有些演员在表演时,什么道具都没有,却能把观众的心紧紧抓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教师更要做到语言形象、生动和直观,而且运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例如我在教学生音标中的元音(/a:/,/e/)时,用手势和夸张的嘴型增强直观的印象。还采用了录音机,镜子等教学材料;在教动词的现在分词特殊形式时,编了一些顺口溜,例如,周末早上,我坐sitting在桌旁开始beginning和爸爸妈妈边聊天chatting边吃饭,爸爸说去游泳swimming,妈妈说去购物shopping,而我去慢跑joggang。这些顺口溜既让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变化,对老师油然的产生了敬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的培养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搞活课堂气氛,永远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常言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所以教师要激励学生。为增强学习动机,让学生说说他们喜欢的用英语演唱的乐队和歌手,有名的说英语的人,看过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他们崇拜的人物等:鼓励学生把能够找到的附有英语文字的东西带来,例如包装纸,卡片,电影票,商店名,文具用品,玩具用品的说明书等。把它们放在一个文件夹中,每月开展评比活动;做一份调查,采访成年人询问他们的工作以及是否使用英语,将调查结果报告给班级。教师可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课件、做英语游戏,唱英语歌曲等途径,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境,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能更明确的学习。此外英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素材,使课堂内容和主题都生动有趣。在教9A Unit 5 Audrey Hepherb的Reading中,为引出这样一位著名的外国影星。我先从学生们所熟悉的pop stars着手,他们的年龄,地址,爱好等,再把Au-drey Hepherb的真实情况与之比较。突出体现AudreyHepherb的非凡之处。实践证明这个活动激发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愿学,也乐学。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不再感到学英语是个包袱,而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
3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个性,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劣势,他们的能力和智力高低不等。所以。在用同样的学习目标来衡量学生是不科学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深刻地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加强培养发挥创造力”,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做一名细心的老师。在日常的教育中多多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个性化强调教育的针对性。要特别注重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正所谓Everyone has their ups and downs,把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给充分地认识和挖掘出来,使每一个人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使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快乐及其意义。
【让学生爱上设计】推荐阅读:
如何让学生爱上《科学》06-22
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09-12
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12-02
怎样让小学生爱上作文07-26
如何让学生爱上你的课07-27
让学生爱上作业读后感12-19
让宝宝爱上阅读06-17
让孩子爱上英语课堂07-05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07-17
怎么才能让小孩爱上学习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