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民代表大会

2025-0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人民代表大会(精选6篇)

乡人民代表大会 篇1

中共人民乡委人民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3日)

首先, 我谨代表人民乡党委、政府对尊敬的多杰县长及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人民乡2011年工作思路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人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以“一个中心、两大任务、六项举措”的发展思路(一个中心为“富民强乡“,两大任务为“建设新农村、保护生态环境”,六项举措为“扩大集约化经营,促进农牧业增效;调整种养结构,发展规模养殖;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劳务输出,实现稳步增收;狠抓民生工程,提高生活水平;提升党建工作,强化组织保证”),认真落实“三个干事”的精神,创先争优,努力拼搏,夯实发展基础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积极构建“富裕、绿色、和谐”新人民,打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着力在增加群众收入、狠抓民生工程、打造绿色人民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一)增加群众收入

1、集约化经营扩面提效。土地集约面积争取达到全乡总面积的40%以上。加强管理,规范和完善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盛强、康恒、兴隆等专业合作社,使合作社引领农业经济的发展。

2、做好特色种植业。进一步加强东达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和道阳高产油菜繁育基地建设,扩大订单农业面积,力争良种种植面积达到90%以上。做好蒜苗、甜脆豆、西兰花的推广种植,扩大苗木生产基地。通过“百企联百村”活动,在道阳村、海东村试点开展蔬菜生产。

3、推进农区畜牧业。立足于牛羊育肥贩运,在东达村、仓开村建设牛羊育肥小区,以点带面,发展舍饲养殖,集中规模经营;扩大奶牛养殖规模,重点在岳峰、海东两村,培育100头以上养殖户1户,20头以上的2户,5—10头的奶牛养殖户18户,并做好牛奶的集中购销工作。在光明、姜柳盛两村建设生猪养殖小区,养殖规模达到1000只以上。在人民村、新泉村开展獭兔养殖,集中养殖规模达到2000只以上。扩大康恒蛋鸡养殖场养殖规模,力争达到1万只,日产蛋1200斤以上。

4、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培训力度,搭建输出平台,力争输出人数达到3800人次以上,有规模性的组织输出300人次以上。同时引导群众就近务工、从工从商,力争非农收入达到人均收入的45%以上。

5、培育二三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建设海东新村、道阳村旅游服务区。引导和鼓励致富能人自主创业,加工和销售农畜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畜产品的附加值

(二)狠抓民生工程

1、科学合理组织实施新泉村100户、海东村73户异

地扶贫搬迁项目,保证按时入住,并做好项目实施后后续产

业的筹划衔接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实施人民、仓开两村157户异地扶贫搬迁项目。

2、精心规划设计小集镇整体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开发,提升集镇品位,逐步完善集镇功能。

3、继续实施道路畅通、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惠民工

程。全面完成各村硬化道路入户工程,建成汽车站,做好北山公路公交车通车工作。协调解决人民村、光明村部分群众的人畜饮水问题。按要求落实197户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岳峰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和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完成各村电网升级、变压器增容工作。

4、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教育布局调整有关工作,确保全

乡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不下降。着手准备和开展乡村学前教育,筹建中心幼儿园1所、半托式幼儿园4所。

5、挖掘特色民族文化,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6、深入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努力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积极推进新农保工作,顺利实现全覆盖的奋斗目标。

7、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救助,妥善解决好困难户、低保户的生产生活问题,不断提高全乡社会保障水平。

8、认真开展平安创建和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三)打造绿色人民

通过争取项目和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加强荒山荒坡和

小流域治理,在315国道和北山公路两旁建成林带,不断提高绿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新农村。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由于历史欠账,加上服务半径大,运转成本高等原

2、农牧业基础条件薄弱。群众迫切希望以兴水节水防因,办公经费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政府的正常运转。

汛抗旱为重点,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强对集约化耕地的渠系配套建设,提高农业效益。加大防汛抗洪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满乡中国年 篇2

从小年开始,满乡人就拉开架子全情筹备了,年味会从腊月一直蔓延到正月,那久违的热闹场面让你恍若回到童年。

从沈阳出发180多公里,凤凰山便在眼前。

几场大雪,将巍峨的辽宁第一名山抹画得愈发冷峻孤傲,绝世独立。车子压着越来越厚的冰雪,世界彻底挣脱了城市的喧嚣,一切变了。天地在寒雾的氤氲里飘荡着一缕缕狂野的乡情,颠簸的汽车也有了一种铁骑奔腾的感觉。

车过边门镇,这里曾是宋时汉人、金人和朝鲜人户市交易最重要的边贸中心,如今,残垣断墙,没有几个人能记起来什么了。再往前去,就进了真正的满乡。

佟家堡子,鄂家沟、关家店,一听名字就知道是纯正的满族姓氏。翻过南面的大山就是红旗镇,蓝旗镇。白旗镇、沙里寨镇。当年定是清初八旗的封地。

眼见杨朱水库的厚冰泛着白光,车子一拐进了烟地沟。沟里几十户人家。都姓关养蚕、种烟,也会摆弄大田,世世代代。

腊月二十三烟地沟小年

房檐下垂挂的山梨串,蘑菇串在太阳下拦着亲切的召唤。房山头的苞米仓,柴禾杖子,干插石的西院墙,一切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乡下就是乡下,乡下的味道不可以被复制。虽然现代化潮流以不可逆转的姿态改变着它的古朴,但还有一种力量也在顽强生长,那就是传统。

从小年开始,烟地沟就拉开架势开始全情筹备过年了。年味首先从大人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开始。先是“祭灶”,从大集上买来的灶糖都放了好几天了,老人还新“请”了一张“灶王爷”的画像,一边指导孩子们实地操作:在“灶王爷”的嘴上抹了一点灶糖,然后投入火中烧掉,一边烧边念叨:“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跨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老人还说给灶王爷嘴上抹点糖是为了堵住他的嘴,不让它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

对神仙的“孝敬”是个幌子,“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贿赂只是个形式,那些剩下的灶糖,自然成为孩子们争抢的口中物。

过年的“讲究”特多。饮食上,菜要成双别出单,最少也要八个菜,因为这几乎预示着年的生活水准:菜肴一般得有鸡有鱼,鱼谐音“余”:打碎了碗碟不能说“打了”,要说“岁岁平安”;爆竹没响不能说“臭了”,要说“平平静静”,饺子煮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

沟里乡里乡亲出门都搭着喜庆的话。烟地沟村以盛产优质烟叶得名,百八十里的老年人不分男女都有抽旱烟的习惯。如果抽旱烟老汉点明“自己的烟叶是烟地沟”的,语气是很“牛”的。

最喜欢这里清冽的空气。大冷的天,老太太脸上都有红晕,东跑西窜的小姑娘小小子更不要提了头发上都蒸腾着热气,总有条黄狗跟在后面,这里的健康,是健身房里练不出来的。

家里早准备了一大桌子菜。杨木水库独有的花鲢子鱼,足有两尺长,炖了一下午,还有红烧山兔肉,獾子油塌鸡蛋,干野菜蘸酱,小公鸡炒松伞蘑加鸡血糊糊。

不管有什么山珍海味:“酸汤子”是必吃的。就着一碟咸菜,一碗鸡蛋酱,一会儿就能下去小半盆。

腊月二十四杀年猪

农家大炕让我睡得踏实,头上吊着摇车,不知多少满乡的孩子在这里面摇大,恍若隔世,醒来时感到骨头里都是舒服。

沟里家正好要杀年猪,嘱咐亲戚们“高低”得来。“杀年猪”好哇,在城里吃的“杀猪菜”没有那味道。

村里人家“杀年猪”是大事,杀完后最新鲜的肉村里人分吧分吧,拿到家里准备过年时用。村里人开玩笑说,这基本属于“绿色食品”,比你们城里吃的猪肉香多了。

一大早我就去了。每个村子里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干得干净麻利,而且不“糟蹋”有用的东西,把猪的肉和头,蹄下水(内脏)血。骨头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尽其用,拿民间的话说是“能多杀出五斤肉”。当然,请这些杀猪的“把式”也要给一定的报酬,通常是把头蹄下水中的一部分赠送其为酬资。

“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硬肋等部分分解成块,和罐制的血肠、粉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冷冻贮藏备用。由于民间有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刀剪的习惯,一般在除夕前就把这几天要用的肉料按用途切好剁好,放在缸内的盆碗里,到用时拿出来“缓”(解冻溶化)一下就可以加工了。东北冬季寒冷,年猪肉从腊月存放到二月初也不会变质。精打细算的人家就会把这些肉按“计划”使用。在民间视为“过年”的整个正月里,都不断吃肉。

烟地沟的满族人吃“杀猪菜”一般要下锅子。没有城里那些精制的器皿,一个炭火盆,上面架个紫铜的双耳锅。炕桌分成两半,中间留出一个圆洞,合在一起正好夹住锅子。桌上除了大碗的白酒、几个小围碟,调料碗,几乎没有别的东西。就餐的人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鼎沸的锅里翻滚的猪肉、菜。一袋烟的工夫,一家人就可围坐一起,端起酒碗,甩开腮帮子狂造了。里脊精肉血肠更是最好的美味,而用猪大肠灌血制成的“明肠”能让你吃一块香上半年。所有的东西,都是边吃边下,一顿能吃下小半头猪。盘腿坐在火炕上,吃得浑身冒汗,喝得所有的骨头节都开了,所有的细胞都醉了,真叫爽啊!

年三十祭祖守岁包饺子

年三十儿一晃就到了,此前我醉过几次。乡情让人没有办法不陶醉。

除夕是一年当中最正宗的节日了,甚至比大年初一还正宗。

上午家家都忙着挂灯笼、贴对联、粘挂笺贴福字、鸡窝要写上“金鸡满架”,猪圈里要贴上“肥猪满圈”,原来贴在马车车辕上的“车行万里保平安”,现贴到了拖拉机车厢上。

各家的女人都在准备正月里好吃的,蒸馒头、包包子、烙粘火烧、煮大碴子干饭……

一阵忙活,一阵欢笑,一阵碰杯的声音。

临近傍晚,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仪式就开始了——祭祖,打开常年关着的祖宗龛,把擦得锃亮的供品摆上5件;再摆上两摞馒头,一摞5个;猪头摆在正中,鼻孔插上大葱;还有干饭5碗。

献给祖上的供菜极其讲究,这是传统,和封建迷信无关。这里家家都如此准备:第一碗是煮熟的“方子猪肉”,第二碗是过油鱼,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块。

供荤菜四方肉意为四时吉庆;供鱼为吉庆有余,供粉花保佑后辈发家。供大葱时将葱根剪掉,留点葱白,主要是以嫩绿葱叶为主。将葱用线扎成一把,碗内放些萝卜丝依着嫩绿之葱挺拔而立。此菜中大葱最为重要,标志着本家后辈聪明伶俐,有抬头日子光宗耀祖,指日高升。供品都是5样,供饭都是5碗,馒头一摞5个,供菜5碗,这些一般都不要成双,一定要求“单儿”。

这一晚,家里要有人在那里守着,让香火直续着,直到天亮。家里所有的房司,角落里都要亮灯,点上蜡烛。

忙完祖先的食物,就要忙活人的吃喝。除了丰盛的饭菜,最主要的是包一顿饺子。

满族人包年饺子最有讲究,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恐日子过“秃”了,还要把硬币悄悄放到饺子中,吃到的人就会“终岁大吉”;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煮饺子时,家里人还会看着从锅底浮起来的饺子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都会“说起来了!”意思是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子里,鞭炮是最赫亮的庆贺,孩子们早就买好了“小鞭儿”和摔炮,藏在家中最干爽的箱子里。不过,成挂的“小鞭儿”大多数已经被“零揪”了,淘气的不淘气的在零星的响声中已经享受了过年的独特气氛。

正月初一“花点”秧歌

除夕的夜晚,山村不夜。

央视春节晚会一定要看,仿佛是一个程序,没有这一场面,就好像缺了点什么。但等来等去好像就等着赵本山似的。

晚上睡了大约3个小时,天就亮了。

大年初一最大的仪式是拜年,在村里挨家挨户走动,满眼的喜庆,满眼的笑脸。一般的满乡人家都备好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什锦果脯。无论来了什么样的客人,主人家都要客气地请吃。此规矩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平常有点小矛盾的,互道几声吉祥,相互客套客套,就化解了。

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不动火甚至不做缝纫活儿。定了这么多规矩,其实就为好好享受。

最热闹的是自愿组织起来的扭秧歌拜年。不用号召,围观的群众保证够多。人们乐得前仰后合,孩子们更是一个村,一个村的追着,忘记了疲劳和寒冷。可别小瞧了这些民间秧歌队,他们在秧歌中加的“花点”非常有智慧。《西游记》流行的时候,秧歌队里就有像模像样的师徒4人,《还珠格格》流行的时候,秧歌队还安排“小燕子”领头呢,绝对新潮。

满族秧歌非常有特色,男女皆着满族传统服饰,步伐有吉祥步、鹰步、马步等三种,男子动作粗犷豪放,女子动作温柔典雅,看上去更加热闹。

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在家就唱什么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人平、五谷丰登、七星转斗,久久富贵等祝福的吉利话。人家高兴了,还要赏钱几许。

什社乡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篇3

2011年8月19日

各位代表:

我受乡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乡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在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贯彻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新什社为根本出发点;从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的,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大力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乡、以德治乡进程。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以构建和谐什社为目标,积极开展监督工作。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乡人民代表大会从加强监督工作入手,选择关系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问题,听取和审议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组织述职评议,增强了监督实效。

一是加强了对“三农”工作的监督。我乡是一个传统的农

业乡,乡人民代表大会始终关注“三农”问题,把“三农”工作作为监督的重点,先后两次对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管理进行了执法检查,听取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提出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下实手解决土地承包纠纷,加强土地管理尤其是农宅管理,遏制乱修乱建等重要建议,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是全力支持我乡主导性农业产业大发展。我乡拥有苹果种植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乡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审时度势,通过开拓新渠道、创建新方式,着力推进我乡的苹果产业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为富农强村打造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三是重视油区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随着西峰油田的不断开发;油区治安环境和生态环境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乡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全体代表认真学习了《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油区环境治理力度,有效地维护了油区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是关心农村生产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乡人民代表大会对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合作医疗、农村危旧房改造、“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及农村林权制度改革等惠农、强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检查,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保证了国家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全面落实。

五是开展法律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通过对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开展述职评议规范了执法行为。确保司法公正。同时,组织执法检查6次,重点对《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效的保证了各项法律在我乡的顺利实施。

二、充分发扬民主,依法选举政府领导班子。

五年来,按照《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甘肃省实施选举法细则》的有关规定,乡人民代表大会在认真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先后选举政府乡长,副乡长6名,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性质,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三、加强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一是重视做好代表培训工作。乡人民代表大会举办代表培训班三期,聘请区委党校讲师,区司法局干部对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讲解《选举法》、《代表法》有关知识及法律法规,提高了代表参政议政能力。

二是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组织了代表“一帮

一、结对子”活动,发挥代表在经济建设中的“能人”效应,结队帮扶285户群众脱贫。

三是组织人大代表围绕全乡中心工作及项目建设进行调

查视察,开展了代表联系选民、走访选民活动。

四是进一步提高了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质量。五年来,共收到代表意见、建议46条,做到件件有着落。

四、加强人民代表大会自身建设。

建立和完善了乡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权,实施法律监督和

工作监督的各项制度和程序,使人大工作有章可循;建起代表活动室6个,订阅报刊12份,规范了各项制度,使代表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确定了代表接待日,密切了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乡人民代表大会所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对乡镇人大工作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研究和认识得还不够深入,工作上的预习性、创新性还不够强。

二是对人大工作如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依法履行职责还

缺乏深入的研究。

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建设的开局之年,乡人民代表大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紧紧围绕全乡工作的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努力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为进一步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代表意见和建议的办理质量。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代表沟通,充分听取代表意见,为代表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代表建议的综合分析,确定重点建议,落实承办单位,加大督办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视察和专题调研工作。突出重点,选好题目,加强组织,增强视察和调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

三是要完善代表小组的组织和活动方式,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条件,更好地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的作用。

四是要继续做好代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提高监督实效。

要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思路,继续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跟踪检查农村土地流转、项目建设和农业生产的执行情况;

二是围绕石油开发,跟踪检查水污染防治法、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贯彻执行情况;

三是围绕公正司法和司法队伍建设,对法庭、司法所工作开展评议;

四是继续加强对预算和经济工作的监督,通过听取和审议报告,督促有关方面加强财政管理、完善预算制度,深化财税改革,保证重点支出。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

乡人民代表大会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积极开展普法工作,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要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式下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要继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更

好地发挥集体参谋作用。

乡人民代表大会 篇4

代表选举实施细则修正案(草案)

一、将第六条修改为:“区、县、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在归侨人数较多的地区,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

二、将第八条修改为:“驻京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选举所在区、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九条:“选举经费由财政开支,列入财政预算,保证选举工作的需要。”

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十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指导本市区、县、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在代表选举期间设立市选举工作办公室,办理指导选举工作的有关事宜。”

五、将第九条改为第十一条,修改为:“区、县、乡、民族乡、镇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选举委员会受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乡人民代表大会 篇5

牛街乡顺利完成乡人大代表的补选工作

12月30日,牛街乡顺利完成上站第二选区补选1名乡九届人大代表的工作。牛街乡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上站第二选区选举产生的乡九届人大代表杨武同志,由于调离本乡行政区域,被乡第九届人大主席团依法终止了乡九届人大代表资格,上站第二选区出缺1名乡九届人大代表。根据《云南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实施细则》第六十二条“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资格终止后出缺的代表名额,由原选区进行补选”的规定,经乡九届人大主席团第17次会议于2014年12月8日研究,决定于2014年12月30日在上站第二选区补选1名乡九届人大代表。为确保补选工作的顺利开展,12月8日乡九届人大主席团第17次会议对补选乡人大代表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了《上站第二选区补选牛街乡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办法》。

上站第二选区共有选民340人,本次补选共发出选票340张,收回选票336张,最终以326票的赞成票、10票弃权票选举朱灿忠同志为乡九届人大代表。

万载乡傩 篇6

据清道光版《 万载县志》 载:万载有傩约在元末明初。 万载地处赣西边陲,西接湖南浏阳,古为“吴头楚尾”之地。境内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有“富万载”之誉。县民崇尚文明,“跳魁”之风盛行,其活动范围遍及乡间和邻县。早在1940 年万载全县已有傩神庙9 座和17 支傩队,其中最早的属潭埠镇沙江桥傩庙,始建于明代初年。1949 年后“跳魁”之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几经沉浮,屡落屡起,不少老艺人冒险保存傩面具、服装、道具等,精神堪嘉。遗存下来的古老傩面具等,已成艺术珍品。

在乡村的傩神庙内,演绎驱鬼疫、祈吉祥的仪式

万载乡傩蕴涵着典型的社祭氛围和宗族色彩

万载傩舞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表演者头戴木制面具,扮作鬼神亦歌亦舞

上一篇:关于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的通知下一篇:关于防止利益冲突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