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结合道法自然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道法结合道法自然(共11篇)

道法结合道法自然 篇1

道法自然,教法自然也

“课前思考”打破惯性,得见一片艳阳天

古诗教学可说是我国浩瀚文化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完美地呈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呢?反观现实的诗歌教学,似乎成了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死角:讲多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被肢解破坏;讲少了,年幼的学生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则是按照既定的程序(读诗、质疑、解疑、朗读体会、评述感情)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教了很多年书,也教了很多首诗,渐渐的,这竟成了一种惯性和难以打破的习惯势力。学生学得兴趣索然,自己也教得木然刻板,更无生成奇趣可言。

所以,当我捧起《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时暗自思忖:这两首诗我还是如是而教吗?不,不行!我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思路,对教学过程作适当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迎来诗歌教学的一片艳阳天!也只有这样,才能还原‚诗如生命,生命如诗‛的本真面貌。那调整的方向在哪里?禅理中说‚道法自然‛,那在新课程逐渐步入寻真返真的理性化阶段,我有理由大声说:‚教法自然也‛。

“实践案例”苏教版十一册《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情境再现一)这样上课的感觉真好!

教学第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时候,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让学生质疑,而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陆游的认识。一开始学生很是拘谨,举手者寥寥无几。为了打消学生的疑虑,我笑笑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随便谈谈陆游吧,如果一节课未能学完这首诗也没关系。‛学生听到我如此轻松的话语顿时也活跃了起来。‚我知道陆游一生写了九千多首诗。‛‚我知道陆游一生都致力于救国救民,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们在前面练习中就学习了他的爱国诗篇《示儿》,从中就能充分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我还知道陆游其他的爱国诗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罢便自我陶醉地吟咏起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就这样半节课不知不觉已过,我心中也暗想:这正课还没有讲一个字该怎么办?但转念又想,孩子们难得交流得这么开心,知必言,言必尽吗,今天索性放开时间,尽兴而论吧。就这样孩子们从陆游谈到他的诗,从他的诗谈到他的为人和精神,又从他讲到与他一样精忠报国,怀揣一颗赤胆忠心的岳飞、文天祥……。在孩子一吐为快之后,我话锋一转:‚其实,陆游不仅是一位爱国诗人,他还是一位严格慈爱的父亲,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这首诗就是一首……‛本以为学生这节课肯定无法完成既定目标了,但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学生听得却异常认真,思维也异常活跃,不多时就学懂了诗作。更可贵的是,我从他们小小的脸庞上读到的再也不是往常学习诗歌时的倦怠和压抑,取而代之的是兴奋,是鼓舞人心的充满求知欲的焕然神采。而我自己也感觉从未有过的轻松,我对自己说:‚这样上课的感觉真好!‛

当然,我不知道这样的课堂是不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也不知道如果有领导坐在后面听课时会不会说我的课堂教学松散无序、目标不明确。但我知道这样的课堂让教者我倍感轻松,也让学生倍感轻松。师生都在相对愉悦的情境中互动交流,思维在毫无约束的碰撞中迸发火花,闪现光芒。同时让我深深地体悟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是最重要也是最先决的因素和条件。

(情境再现二)学生之智可以炼师

第二首诗《观书有感》是一首寓理于景的诗歌。全诗除课题外没有一字提到‚读书‚,但却字字饱含读书的道理。这应该是学生体会的一个难点。课前我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有了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愉悦体验,尝到了放手的甜蜜滋味,我怎能不乘胜追击?所以,对于难点的突破我仍然准备放手让学生谈,决不以自己的烦琐分析代替学生的主体体验。事实也告诉我学生的智慧绝对是教师无法预设的。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我却要说‚学生之智可以炼师‛。

在教完这篇诗歌的字面内容之后,我直接抛出问题:‚这首诗没有一字写到读书,但题目为什么是‘观书有感’呢?‛学生畅所欲言,很快就理解了作者借景说理的写法,懂得了作者是告诉我们读书应该有平静的心态并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心胸更加豁达。眼瞅着孩子们在积极的互动对话中将一个个难点一一击破,我自感大功告成,正准备结束全课。就在这时,有学生却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作者之所以会想到写这样的诗很有可能和他当时的心境有关系。他一定是在家读书感到心烦意乱,作为一个理学家,他一定感到自己黔驴技穷,说不出什么东西了。在感到苦闷之余,他携书卷出门散心,希望打开思路。所以才会面对眼前之景发出如此感慨。‛

一语出,惊四座,而我更只剩惭愧而已。我们先不谈学生的说法是否符合史实,当然这史实也是无法考证的,但有一点能够十分肯定:学生的确能够设身处地步入了文本,并与文中的主人公共息共生。对此,我所能说的只是‚学生之智可以炼师‛而别无他言。因为,课堂永远是无法完全预设的,学生的思维也永远是教师无法完全知悉的。作为教师也不能在走入课堂之始就给学生下一个自以为是的定论。在备课中,在教学中必须留有生成的空间,必须给以时间允许学生胡思乱想。因为,在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的同时,教师也将收获惊喜和深思。“课后反思”道法自然,教法自然也

教完这两首古诗,我又一次伏案深思:语文课该怎么上?一个游弋于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语文教师该如何教语文?我想,应该是‚道法自然,教法自然也‛。

一、‚道之本‛——关注学生生命个体的自然发展。

‚道‛原本是禅理中的名词,我暂且用它来代指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之途。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哪儿?如果我们悉心翻阅《新课标》的话,将不难发现,它就是学生,是学生的自然和谐发展,是对学生生命个体自然发展的热切关注。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充满求知的激情和表达见识的欲望。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知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唯上,不唯师。也正因为此,他们学得自信而充实。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一味地从知识出发,即使沐浴在新课改的春风里,我们更多的还是考虑如何使知识更轻易地让学生接受,而不是真正在乎学生到底有没有兴趣去接受,有没有主动索取知识的热情。所以,高明的语文教学我们应从学生的知识基点出发,从他们有感悟的地方开始,从他们的生活实践引领。说到底,语文课不管怎么教,都要让孩子喜欢,都要有利于学生生命个体的自然发展。

二、‚教之本‚——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自然氛围。

当我们懂得了语文教学的自然之本之后,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而且在课堂中必须一直去做的就是: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自然氛围。教师,作为课堂对话中‚平等中的首席‛,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畅所欲言。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强制的牵引,课堂里有的只是真切的对话,深切的感悟。文字的滋味,学生自己咀嚼;作品的情思美感,学生自己感受;人物品质的高大,学生自己体验。教师只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所以,作为一个真正关心学生成长的教师,要学会放手和倾听。如果我们一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武断地打断学生的话,学生又怎能言无不尽呢?那么你可能就永远也无法发现学生的精彩,永远自以为是地教死书,却不知道,学生可能已经不再相信你,甚至已悄然超越你,而你却毫不知悉。对于学生的超越当然是欣喜不已,但如果自己浑然不知还自我感觉良好,那又岂止‚可悲‛二字所能尽焉?

三、‚学之本‛——追求‚落花有意,流水无痕‛的自然效果。

浏览以上情境片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小小的教学思路的调整带来的是柳暗花明,是学生思维的开阔。但从这次偶然的教学过程之中我却发现了一些必然的教学规律。

语感是体验的过程,是在不知不觉的交流中智慧碰撞的结果。先前,我只按固定程序教学诗歌,学生没有任何的感悟。甚至学生早已熟悉教师的教法,对教学没有了期待。师生同时陷于习惯性的疲惫不堪和习惯性的心灰意懒不能自拔。当改变思路让学生随便说说时,同学们却一下子抓住了主旨。先前的教法限制了孩子们学习的思维。他们很难回答,也不知从何说起。而调整后的教法使学生有所依托,有所根据地谈感受,说体会,这样就比较轻松了。因为没有过多的大帽子扣在头上,他们就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了。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说的就是诗歌的主旨,甚至更丰富。

道法结合道法自然 篇2

如此说来, “八八水灾”半是天灾, 还有一半竟是人祸, 是人们未能善待自然的咎由自取。虽然这个判断对于尚未痛定的台湾同胞未免残酷, 无奈却多半不违事实。

老子《道德经》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却不料这至柔至弱的上善, 因为人的过失, 变成至凶至猛的大恶。

人类因为过失开罪于水的, 却又何止台湾。仍在咱们中国, 1981年, 千里川江洪水滔天, 泥沙俱下, 时人哀叹长江快成第二黄河。究其原因, 长江上游原始森林的过度砍伐, 沿江山地水土涵养功能严重丧失。1998年, 华东地区千里汪洋, 大片农田和不少城镇被淹, 罪过在于不少地方围湖造田, 与水谋地, 致使河水东流入海不畅。

重庆著名道观老君洞门前有一对联:“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天下名联多多, 此联的妙处在于采《道德经》中现存文字, 不仅工稳, 而且点明道家要旨, 故而令人过目不忘。

道家要旨何在, 无出“道法自然”四字。这里所谓自然, 当然首先是指宇宙间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下望文生义, 以为解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 应该也不为错。

道法自然, 关键在于善待自然。善待自然当然不是说不可以有所作为。人作为自然之子, 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适应自然, 甚至改造自然。但人对自然的改造须以不致破坏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前提。动不动就狂言战天斗地, 美其名曰战胜自然, 虽也可能得逞于一时, 到头来还是为自然所胜。这既是“八八水灾”的教训, 也是人类面对自然所有狂妄自大的教训。

后世领略先秦诸子, 一般的认识是儒家主张入世, 道家主张出世, 入世者可升官发财, 出世者只能寄情于山水, 故而儒家积极, 道家消极。千百年过来, 这无助于升官发财的消极道家, 在地球环境不断恶化, 人类生存日显窘境的今天, 却渐渐显出善待自然的积极高明, 竟好似老庄二子两千年上就特意配制了这剂清凉药, 专治时下不敬自然的发烧者。

儒道两家当年相互诋毁, 后世我辈却未可随便厚非。近代梁启超说, 儒家要旨在理顺人与人的关系, 道家要旨在于界定人与自然的分际 (大意如此) 。可谓公允持平之论。而长于人际关系的儒家, 其实也是主张善待自然的。比如孟子在向梁惠王的进言中, 对于砍伐、渔业之类, 也颇强调不背时宜而有节制。即使据说主张“人定胜天”的荀子, 日前在下小心翻看了名篇《天论》, 其中虽说要“制天命而用之”, 却也有不少要人安于本分, 尊重天常 (自然规律) 的告诫。

时至今日, 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 不用说比从前理智多了, 早已不说战天斗地其乐无穷之类的大话。对于“人定胜天”, 也有人提出新解, 说是非谓人类定然胜天, 而是指人但能保持安定, 必能顺应自然的意思。是不是就合原意姑且不论, 让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多了些理性约束, 少了些咄咄逼人, 总是一种进步。

话说到头, 道法自然究竟不只是知的问题, 更是行的问题。我们不能一方面将善待自然喊得震天响, 另一方面滥采乱挖还是随处可见, 污天染水屡禁不止。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动物界, 无论有谁如何坐大, 都有一物可制, 让生态最终归于平衡。如今人类对于地球的统治, 早已不知超出从前的霸主恐龙多少倍, 面对无比沉重的生态压力, 人类如不通过自我约束实现制衡, 也就无物可以制衡。天作孽, 犹可活, 人作孽, 不可活。要说, 人类因胡闹造出祸害而导致毁灭, 对于地球生态也是一种制衡, 但是对于自信因具理性思维而比动物高明的人类, 又何必弄到这个地步呢!

“道法自然”本义 篇3

在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老子》版本——郭店楚简本(根据竹简形制分为甲、乙、丙三组)中,这一论题就已经有了,这一段完整的话是: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日返。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段话在通行本《老子》中属于第二十五章,两者在文字上大同小异,说明它是《老子》原本中就有的话。

照字面上的意思,“道法自然”就是“道效法(或遵循)自然”。其中使用“法”字的句式,同前面几句话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的句式一样,意义应当也是一致的。将“道法自然”解释成“道自己如此”,既抹掉了相同用例的“法”字的意义,也改变了同前句相同的动宾结构。一些注释家将前面的“法”字解释为效法并保持了它们的动宾结构,而偏偏将“道法自然”单独处理,这是非常不恰当的。事实上,三国时代《老子》的著名注释家王弼,就不是这样解释的。王弼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几句话中的“法”字作了前后一贯的注解:

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道(法)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王)所以为主,其(主)之者(一)也。(《老子道德经注》,见楼宇烈的《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法则”即“效法”,亦即“遵循”,同王弼说的“不违”和“顺”义同。王弼解释“道法自然”,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非常明显地注出了“法”的意义,也许因为王弼没有清楚地注出“自然”是谁的自然,后来的不少注释家和解释者都没有接受王弼的说法。严复《老子评语》(二十五章)已注意到“法”字解释中的问题,他说他的弟子熊季廉解“法”为“有所范围而不可过之谓”,“洵为破的之诂,惟如此解法字,方通”(见《严复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但严复仍然认为“道法自然”的意思是“道即自然”,没有揭示出“道”不可越过的范围究竟是什么。

“道法自然”这一论题的意义比表面看上去要复杂得多,它不是一个孤立性的论题,它关涉到老子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道”与“万物”的关系,也关涉到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圣王”同“百姓”的关系。这一论题本身直接涉及的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道”和另一个重要概念“自然”。作为老子形而上学的“道”,它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如四十二章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五十一章说的“道生之”,其道即是此义),是“天地之母”(二十五章)和“万物之奥”(六十二章;帛本“奧”作“注”,即“主”)。“道”不仅产生“万物”,而且也是万物得以生存、存在的基础和保证,这就是为什么说老子的“道”既是生成论上的,又是本体论上的。《老子》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虽是万物的根源和基础,是万物的母亲,但它从不以万物之主自居: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

而且“道”也从不“主宰”、“控制”和“干预”万物,它具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五十一章)和“善贷且成”(四十一章)的至上美德(“玄德”)。“道”的这种本性老子称之为“无为”。“无为”不是说“道”没有任何作为,而只是说道不控制、不干预万物,而是让万物自行活动、自行其是,如《老子》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常无为”,王弼解释为“顺自然”。可以断定,“无为”是“道”的运行和活动方式,它的发出者是“道”。但“道”要“顺应”的“自然”,不是“道”自己的属性,而是“万物”的属性。换言之,“自然”的所属者不是“道”,而是“万物”。换言之,“自然”是“万物”的“自然”,而不是“道”的“自己如此”。“万物”按照自身的本性自行其是,自行变化,这才是老子所说的“自然”。

“自然”说明和描述的是“万物”的活动方式和存在状态,在《老子》文本本身和受其影响的文本中,都有确实的根据。“自然”这个词不像“道”那么古老,它是老子发明并首先使用的。老子所说的“自然”,作为指称“客体”(如自然界)即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的意思是“自己如此”,这是这个词在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主要意义。“不要勉强和强迫”意义上的“自然”,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相对于“道”的“无为”,“自然”的发出者是“万物”。《老子》六十四章说:“是以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很明显,这里说的“自然”被限定为“万物的自然”,而不是说“道”自己如此。(《韩非子·喻老》解释这句话说:

道法自然回归真性作文 篇4

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也随之也进入了小康社会,人民的收入也高了起来。但是在社会进步中,对地球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在此呼吁人类,要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在我们的国家不断壮大的同时,有些工厂也在肆意开采着地下资源,对我们的国家造成了很大影响。如果我们的地球是个球形,但工厂把地下资源都挖空了,又用到了另一个地方,造成了高楼大厦,所以把地球都快挖成了一个椭圆形的球体,使地球不平衡,就会偏离了轨道,与行星发生碰撞,造成地震、海啸。所以我们不能再乱开采地下资源,如果开采完了,我们今后将无法生存。

现在,我们的`国家大力提倡值树造林,但我们的家具等用品是树木提供的,在全晋城找一下,会找到多少家具城呢?再看一下地球上有多少个城市,就会知道我们地球大约每一秒钟都会有一棵参天大树倒下,那么一年就会死多少棵树呢?过度的砍伐使生态破坏,形成了洪水灾害。因此,我们要多种树,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生态价值 篇5

当前,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自然“这一重要哲学范畴,并深入讨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以”道法自然"为哲学逻辑起点,体现了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的早期萌芽,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作 者:都鹃 武丕才 作者单位:都鹃(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武丕才(沈阳师范大学,机关,辽宁,沈阳,110034)

道法课堂导入设计 篇6

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我们会有这样良好的愿望,力求用最短的时间,使得全班学生集中精力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引导他们注意到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万事开头难”,教学也是如此。

导入时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教师在一个课题或者一个活动开始的时候,用贴切而生动的语言,正确而巧妙的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把他们引导到学习的课题上来。

那么设计导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导入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导入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导入方法要简洁明了,要一下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它们的思路很快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去。导入不能与教学内容脱节,要从教学内容的整体出发,服从整体,为整体服务,起作用就是要打开学生对本节课的一个思路。

其次,导入一定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部分,是求知欲的起点,导入的目的即是用各种方法把学生这种内部积极性调动起来。导入的设计要引人入胜,使学习的内容以新鲜活泼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接受新的内容,防止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师要精心得设计导入,使学生处于渴望学习的精神状态,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导入要有启发性。

导入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一步步深入,向着目标方向不断发展,通过浅而易见的事例,使学生得到启发。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理解问题的愿望,调动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的内容。导入能否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给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能否使他们产生新奇感,是导入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最后,导入语言要具有艺术性。

道法结合道法自然 篇7

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一切生存资料的源泉。自然也是城市景观形成的基础。在古代,城市人口少、规模小,城市的发展和自然之间总体上保持着一份较为和谐的关系。然而,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让城市回归自然,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成为当代园林建设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等一系列口号的提出,正反映出当代城市对于自然的迫切需求。那么在园林建设中应当如何让城市回归自然,如何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呢?其实,自然不仅是人类的母亲,为人类提供各种生存资料;自然还是人类的老师,能够教会人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正如老子在2000多年前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所以,在园林建设中,我们应当学会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

2 “道法自然”的园林建设途径

2.1 仿自然之形

柏拉图曾经说过,最伟大和最美丽的事物是由大自然孕育的,即使最出色的艺术家也望尘莫及。从城市景观发展史来看,无论中外都有模仿当地自然景观形式建造出优秀环境景观的例子。我国古代皇家园林中的“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就是对自然形式的模拟。皇家园林从汉代就开始对真实的山水形式进行模仿。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内建造太液池,池中聚土堆山作成蓬莱、瀛洲、方丈三岛,以此象征海上的神山仙岛[1]。这种模仿自然山水的造园方法成为我国古代园林的主要创作方法,“海岛仙山”的布局也成为我国后世园林造景的范本。

盛行于18、19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也是对当地自然景观形式的模仿。在18世纪中叶,英国大体完成了宗教和政治改革,农业经济飞速发展,乡村景观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牧场和农庄成为新贵族的休闲乐土,在绘画和文学中也出现了热衷自然的倾向。这种倾向影响到当时的造园领域,使得英格兰乡村的田园景色成为当时造园极力模仿的对象。于是,园林中的直线型道路被抛弃,植物也不再被修剪成几何形式;自然流畅的道路、蜿蜒曲折的湖岸、绵延起伏的草地和自然风景式的植物栽植成为园林中的主要景观。园林不再通过几何的形式来协调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而是和大自然融合成一体,形成了以再现自然景观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式园林。

模仿自然景观形式的设计手法在当代园林设计中也屡见不鲜,美国的芝加哥植物园就是通过模仿自然界中浮岛的形式建造而成。植物园的建设场地由荒废的田野和严重污染的排水道组成,场地中还因为附近修筑道路而留下了几个大的取土坑。公园设计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场地的现状,模拟自然界中浮岛的形式,开挖湖面、堆筑岛屿,建造了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浮岛。这些岛屿上建造了各种专类园和景观建筑,广阔的水面也能缓解夏季的炎热,提高湿度有利于植物生长。这种模仿自然形成的山、湖、河、岛的景观体系不仅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而且为游客提供了不断变化的视觉景观[2]。

在模仿自然形式进行景观建设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对场地原有自然条件的尊重。新的园林景观一定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环境,这样既可以让新的景观体现地域特色,又可以节省建设成本。相反,我国一些城市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无视原有的自然特征,盲目追求所谓的现代感,对原有的地形、植被和水系进行破坏,然后再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造人工景观;还有些城市不顾城市本身的自然景观特征,盲目建造所谓的“山水城市”,破坏城市原有的自然肌理,这些做法都使城市失去了原本拥有的自然特色,效果适得其反。

2.2 取自然之意

城市是一种人工的环境,城市环境大都经历了长期的人工改造逐渐形成今天的面貌,因此直接将原生的自然形式搬入城市往往难以和城市中高度人工化的环境有机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建设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自然形式的层面,而应该注重对自然内在意蕴和精神的表达。

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国古典园林虽然采用山、水、植物作为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但绝非简单地模仿这些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对其进行艺术的提炼、剪裁和加工,从而在人工化的环境中表现出高度凝练的自然。这也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对自然高度凝练的表达是和中国传统诗画的创作原则一脉相承的,由于中国古典园林大多是由文人墨客主持兴建的,所以文人墨客们对于诗、画的创作态度也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古代造园。中国传统诗画创作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写意,创作者在描摹自然的同时注入自身的情感,用寥寥数笔获得意蕴深远的作品,虽然不是照搬自然的原貌,但却传达出自然的神韵。中国古典园林创作也是一样,诗人、画家在游遍名山大川之后,把对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方法表现于园林之中,从而做到“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顷”,将广阔的自然山水风景浓缩在咫尺空间,使园林景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直接模仿自然形式相比,这种“道法自然”的途径体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以及对自然更为深刻的领悟。

西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对自然的学习也已经不再停留在形式模仿的层面了,很多设计师追求将对自然的体验引入城市环境,用抽象的形式表达自然的精神。比如美国景观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就通过对自然的仔细观察,并从中摸索出对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的抽象方法,在深刻理解自然的基础上用艺术的手法将自然的意蕴展现于城市之中。比如他设计的波特兰爱悦广场就将地形高差、流水等自然因素加以整合与抽象,浓缩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整个环境就像高山上融化的雪水,从陡峭的山谷中奔流而下,汇入江河之中。

今天的城市已形成高度人工化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由于用地以及周边环境的限制,往往很难直接照搬自然的形式,所以要将自然引入城市应该更加深入地提炼自然的内在精神,将自然的神韵表现于城市景观之中,让自然与城市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这种意义上说,“取自然之意”不仅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当代园林设计的一条重要途径。

2.3 遵自然之法

每种独特城市环境的形成,都是人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体现了各种自然元素及其所构成的系统的发展规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园林建设要想“道法自然”,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自然形式要素的模仿和提炼,还需要对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城市环境经过人们成千上万年持续不断的改造和建设,原始的自然状态早已不复存在,许多用地的自然系统早已退化,想要完全恢复到原生自然状态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注重学习和理解当地自然系统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并利用这种规律和机制促进自然过程的运行,延续自然系统的发展脉络,从而形成可持续性的城市环境。但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人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为了满足自身各种各样的经济利益和审美需求,任意改变和塑造与自己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尤其是近代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从未间断试图控制和驾驭自然。但事实证明,自然系统及其发展是相当复杂的,仅凭人类现有的知识还不足以控制和驾驭自然。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旧金山金门公园建设中,设计者和建设者都将当时流行的中央公园风格作为金门公园的蓝本,希望在其中营造由色叶树林和绵延草地构成的如画般的田园景色。然而他们忽视了公园中很大一部分用地是滨临太平洋的沙丘,当他们在沙丘上覆土、铺设草坪并栽植色叶树种的时候,实际上是违背当地的环境条件和自然规律,创造了一个无法持续发展的自然系统。最终,美丽的色叶树种并没有成活,反而是一些适应环境条件的乡土树种长势旺盛,成为公园中的主要植被[3]。

类似的问题在今天中国许多城市的景观建设中也屡见不鲜。比如,我们的许多城市里原本都有山有水,湖泊、河流、湿地和山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系统。这一系统不仅为多种乡土生物提供栖息地和廊道,而且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休闲和认知的自然空间。但在一些城市建设中,由于缺乏对自然系统内在规律的深入研究,导致这种珍贵的生态和景观整体并没有被作为一种资源来保护,而是常常因为功能和经济的需要被切割、肢解和破坏,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景观风貌,而且也使自然系统难以继续发挥自身的功能。还有一些城市的园林建设从落后、低俗的审美角度出发,为了达到所谓的“环境美化”目标,不惜破坏原本适应当地环境的植被、绿地和水系,用娇贵的观赏草坪取代适应能力强的乡土野草,用四季常绿的“常青树”取代原有的落叶乔木,再引入一些并不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异域植物,结果把原本健康的自然系统改造成中看不中用的人造景观。

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不是让自然为人类的表演提供装饰性的舞台背景,而是需要把自然作为生命的源泉和生存的环境来维护,尤其是需要不断地去发现自然界本身还未被我们掌握的规律,将其运用于城市园林建设之中[4]。早在40多年前,美国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在《设计结合自然》中就提出了遵从自然规律和自然过程的景观规划理念及方法,我们今天的园林建设只有多研究自然规律、多遵从自然规律,才能构建起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

2.4 行自然之效

学习和尊重自然规律进行城市景观建设,其目的是为了让自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应有的功效。事实证明,自然系统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是相当强的,即使在遭受山洪、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之后,仍然能够通过自身的演替过程得以恢复。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真正要做到“道法自然”就不应该把自然仅仅看作被控制和改造的对象,而应该学会广泛地借助于自然本身的力量,让自然发挥自己的功效,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借用自然的力量,来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发挥自然的力量,让自然自己做功的成功先例。都江堰的成功就在于充分调动了自然本身的力量,在没有修建任何拦河堤坝的前提下,采用“分疏治水”的方法将岷江的水加以分流,既做到了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溉,成为巧借自然之力、发挥自然功效的典范。近年来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人们正逐渐认识到,自然界是由无数种生态力量和生态过程所构成的复杂而又微妙的系统。自然系统并非沿着单一的线性途径发展,而是存在许多可能的发展途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自然系统并不存在绝对的稳定,而是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着一种相对平衡,其发展也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虽然具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某些自然因素的能力,但却难以完全驾驭自然的发展过程。所以在当代园林建设中,减少对自然系统的人工干预,尽可能发挥自然自身的力量,让自然做功逐渐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理念。

多伦多当斯维尔(Downsview)公园和纽约弗莱士·基尔斯(Fresh Kills)公园都是在城市废弃地上进行建设的。当斯维尔用地位于多伦多近郊,是一处废弃的空军基地,用地经历了长期的人工开发,自然系统已经严重退化。弗莱士·基尔斯用地位于纽约斯塔腾岛(Staten Island)西岸,曾是世界最大的垃圾场。由于长期用作垃圾场,用地受到严重污染,内部的自然系统也已经严重退化。巨大的尺度和严重退化的自然系统给两处用地的景观改造带来了相当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考虑到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两个公园的设计方案都没有在形式和风格上做出明确的限定,而是为场地自然系统的修复提供了一套策略。当斯维尔公园是通过种植苜蓿来为土壤增加氮和绿色肥料,当土壤改善后将苜蓿铲除,再进行乡土乔灌木的种植,从而恢复自然系统的活力,形成多种多样的生物栖息环境[5]。弗莱士·基尔斯公园一方面采用农业上的带状耕作法来对垃圾山上贫瘠的土壤进行改良,另一方面通过对附近成熟的自然区域的调研,提取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一系列植被群落,再根据用地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将这些植被群落引入公园,在其中形成具有适应性和恢复力的自然系统[6]。这两处用地的改造都没有采用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而是以场地自然系统的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较少的人工干预,充分利用和发挥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推动自然系统进入自我修复和更新的过程,体现“让自然做功”的崭新理念。

3 结语

自然是城市形成的基础,也是城市的载体和依托,在工业化、城市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自然对于城市和城市中的人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同时,“自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所以,“道法自然”应该成为当代园林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道法自然”应该包含更加广泛的意义。所谓的“自然”,不仅仅是山川植被的形式表象,还应该包括形成自然表象的规律和机制。所以园林建设中的“道法自然”,不仅是学习自然的形态和外貌,还应该学习自然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从而在艺术和科学两种维度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营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能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摘要:指出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当学会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提出了园林建设中4种“道法自然”的途径:仿自然之形、取自然之意、从自然之法和行自然之效,并对这4种途径进行了论述。以期在园林的艺术和科学两种维度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营造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园林,自然,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大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手册[M].程里尧,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Julia Czerniak,George Hargreaves,eds.Large Parks[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7.

[4]赵慧宁.顺应自然的景观规划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5~98.

[5]张健健,王晓俊.树城:一个超越常规的公园设计[J].国际城市规划,2007(5):97~100.

道法自然 笔墨求真 篇8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宋新成认为,老子倡导的“自然”思想,本是教人以“自然”为法则“为无为”,其哲学思想蕴涵着人类崇尚自然美的美学内涵,反映出人类追求自然美的艺术精神。“历代卓有成效的画家大多是以道家思想来审视绘画、品评绘画,进行创作的,甚至有些画家以道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之路。”宋新成表示,道家思想中纯朴的天人观和朴素的辩证思想,以及老子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论断,还有庄子那超越世俗的逍遥论,“恬淡寂寞,虚无无为”的心态无时不在影响着历代画家的创作思想和审美取向。

观宋新成的作品,有临摹近现代的山水画稿,也有临习的芥子园画谱,有花鸟画草图、太行山写生,牛棚里的速写,还有各个艺术院校国画名师讲座的课稿笔记。可见,其勤奋用功之深、之久。

宋新成的花鸟作品,追求的是一种天道合一的艺术境界,通过其笔下的花鸟表达作者对艺术和人生的理解。其风格是古拙、凝练,古拙里展现着智慧,凝练中渗透着感情,蕴含着哲理。不守绳墨、打破成法、放笔纵墨、如意挥写,形成豪放奇肆、苍劲高古等风格。

“澄怀观道。” 这是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对自己半个多世纪艺术理想和人生追求的总结。“澄怀观道”一语,出自元朝山水画家宗炳。宗炳好山水,爱远游,归来之后将所见景物绘于墙壁上,卧以游之,谓“澄怀观道”,享受骋目山水之间,心游自然之境的至美、至乐之情。宋新成的山水画在“似与不似”的境界之中,结构出一个意象的世界。受此影响,他的绘画得“道”得法,继承古人之法度,有法而自然,强调阴阳的变化统一,追求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整体效果,是道教“正反相成”审美原则在书法艺术中的具体体现,达到了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彰显出自然天真的乐趣。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所谓大美,是囊括宇宙,弥论六合,充盈天地,包含万物之美,这种美与道是直接相通的。大美存于世,通于道的观念为艺术特别是绘画开辟了广阔无垠的空间。宋新成一反传统和画家自己的一贯构图立意,极具现代感的方圆组合构图,开现代山水画一个新看点。与同龄人相比,他的画作更为理性,更注宏观关照自然,而非人面对大山仰天长叹,赋予了山水画这一题材的新的人文主义精神,应该说是对画家当代山水画的传统的现代阐释和突破。

此外,宋新成也认为,气韵是中国画的精妙之处,是人赋予笔、墨、色的一种生机之意,是画家在创作之前的一种创作欲望,是在面对自然万物时理性与感性的高度统一,亦是感悟的一种体验,而这种体验始终将简单的笔墨图式在感悟的过程中复杂化,同时将复杂的笔墨图式简单化。要在明画理、守画理中脱画理且合画理,从追求有形物象到自然无形的本真。只有反复不断地习练、感悟才能够激情出之。

由此可见,气韵是自创作画面自始至终贯穿整个画面的,是感性思维在现实空间反复穿梭交流并迅速提升到理性糅合且快速表达的结果,气韵能让人不断品味反复回味并能引人走出画外寻找画外之韵、画外之音,气韵不是单纯的笔、墨、色、氤氲之气。从艺为道都以做人起,人的精神面貌、气质修养、格调高低终究以气韵出之显现。

物竞天择,人各有命。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秀而不实者也有矣。”采访中感受到,宋新成能勤、能谦,若再能恒、能博而后约,必然会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道法培训汇报 篇9

李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学校给我机会于2017年7月21日在安康市第一小学进行为期三天的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培训。其次感谢各位领导与老师聆听本次的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与老师批评指正。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说过“党中央对一项具体教育工作如此重视,反复提出要求,是不多见的,同时也体现出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以说,这次统编三科教材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是一项国家的行为。”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教育部出台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传统的教材一般是按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来编写,这样的建构方式虽然有看似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但是与儿童的生活却是不相关联的。基于教材如何成为教师的拐杖又不束缚教师的手脚?如何使教材成为儿童进行思想与情感活动的话题和范例而又不封闭其思想和情感的开放性这样的问题,多位知名的专家、教授、教研员与教师从2012年到2016年历时四年,始终高要求进行编写,讨论,试教最终完成编写。新编教材依据《品生、品社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编写。新教材不是简单的调整,而是突出法治教育,体现核心价值观,注重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融入。它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的生活之中,以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那么,新教材新在什么地方呢?第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新教材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法治教育融入教材之中。第二,遵循低段儿童道德养成的基础性,将儿童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作为教材的核心,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第三,关注儿童生活,体现德育的生活性。新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把道德与现实生活融合。整个教材的单元设计、课文设计着眼于解决儿童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进行编写的。第四,突出德育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综合性表现在内容、形式上实现多种形式的综合。活动性表现在倡导活动化教学,重视活动中感悟与体验。

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它体现了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通过本次培训,我了解到了新编教材的来之不易,也看到了新旧教材真正意义上的变化。下面,我将结合本次培训粗浅的谈谈我对新编教材的认识。教材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是儿童的生活时空顺序。这个空间既指学生的社会生活空间和领域(自我、自然、家庭、社区、国家),也指学生心理空间。教材各册单元的设计是这两个非物理空间的延展过程。有的时候,时间和空间也会重叠,如在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空间上,基本是遵循自我—自然—家庭—学校—社区这样的不断向外延伸的逻辑,同时,穿插了季节与时间的线索,如在一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安排了冬天与新年的内容,在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了节假日的内容。教材的暗线是学生生活或者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问题,以每册相对集中的核心教育主题的方式隐含于教材内容的设计中,同时还渗透了一些绘本图画的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考。

道法课演讲稿 篇10

岳,邵,家:(鞠躬)大家好。今天由我们来给大家做道法演讲!(ppt第一页)

家:我们演讲的主题是“里约奥运会中的道德与法治”。

邵:这次演讲我们会分为三部分来给大家讲解:第一个部分是里约奥运会简介。(ppt第二页)

岳:第二个部分是里约奥运会的比赛。

家:第三个部分是关于里约奥运会的深思与反省。

邵:我们先来进入第一部分,在屏幕上的是里约奥运会的会徽与吉祥物,他们都是有自己的寓意的。会徽的寓意是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腿相连,组成里约面包山形象,设计基于富有感召力的力量性、和谐的多样性、丰富的自然性和奥林匹克精神极大理念。(ppt第三页)

家:吉祥物的寓意是巴西的动物和植物,体现出桑巴国度的热情与奔放。

岳:看过里约奥运会的同学可能知道拳击男子46-49公斤级预赛中,中国选手吕斌激战3个回合,遗憾输给了35岁的肯尼亚老将皮特·姆盖,未能晋级下一轮。吕斌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输掉比赛,这样的结果让他有些接受不了,说出了“裁判偷走了我的梦想”这句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何在?(ppt第四页)

邵: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道德是什么意思-----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家:而在这个案例中裁判就是典型的不义(解释-------)!而吕斌在赛后说了一句话:“努力用拳头决定比赛”,体现出了吕斌谦让的道德品质(解释------)。

邵:接着我们再来说一下法治在这个案例中的体现。

岳:法治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虽然法律也是由人来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动性,但从法律的制定、执行到修改都必须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规则,人的能动性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这正是法治内在的本质要求.家:在这个案例中就是典型的有法不治,奥运会也有章程,有法,但是如果你不去使用它就是不治!

邵:下面我来说一说我们通过这个事例的反思:道德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比如说一个博士生,有着渊博的知识,过人的能力,但是他没有道德,做一些坏事,那么这个人和其他的犯罪者对人类更加危险。再比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基本的道德,无法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无法在世界立足。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你没有基本的道德即使你很强大,别人对你只是表面顺从,内心里对你是非常鄙视的。(ppt第五页)

家: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渊博的知识,过人的能力,极强的潜质,但是如果你做出了反社会甚至是反人类的坏事,那么你这个人比起犯罪者对这个世界的危险性更大。(可进行举例说明:爱因斯坦。)

岳:一个人的个人修养与品质都会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这也就是道德。我们应该得到警醒你们的素质,你们的修养,你们的品质都会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做好了这些你也就有了道德!

邵: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大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法治的框架中进行的!如果有人敢逾越法治的框架,必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家:最后是文章参考于引用,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这五位编辑者,我们这次演讲才得以成功!(ppt第六页)

“天命”之中的“道法自然” 篇11

[关键词]天命;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一、武王伐纣历史梳理

《牧誓》(周武王的言论),“牧”字,是指牧野,它位于商都的南郡,它的巨大声名,源于武王与纣王在此展开的一场大决战——史称牧野之战。因此,《牧誓》是这场大决战的伴生物,是武王在决战前夕所做的一番政治动员,亦是武王发动政变,推翻商纣的宣誓书与“说明书”,表明自己的行动乃师出有名,其中最有新意、也最值得注意的是武王提出的第一条理由:纣王“唯妇言是用”。

对于妲己这个“祸国殃民”的妖妃的所作所为以及商纣对其的纵容和言听计从,在《国语·晋语》、《史记·殷本纪》、《列女传》等书中都有着详细的记录。据此,武王认为这些铁证无一不证实了商纣的灭亡完全是苏氏妲己造成的。

以上几种资料,似乎都可以证实武王的指控。但武王所述,归根结底是为了表达这样的思想:“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为:母鸡不得在天亮之前打鸣,倘若母鸡在天亮之前打鸣,家庭就会离散。进而引申为:女人不得参与朝政,女人如果取代男人执政,国家就会灭亡。如此说来,纣王的败亡,就没有任何疑问了。然而,到底是哪个“古人”制造了这种“牝鸡无晨”的著名理论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真实情况如何,至少我们发现,武王的表达与修辞,揭示了一种由来已久,且影响深远的政治理论,那就是“天人合一”。

二、天命的概念

在文王之时,作为商朝的“西伯侯”,作为众多西部诸侯的盟主,他以“诸侯首领”的名义侍奉纣王。虽然表面上是纣王的臣属,但却内藏王者之心,在诸侯间布德行威,已有取代纣王之意;后又打败黎国,势力直逼纣王。对此纣王毫不在意,他坚信:我有天命在身,无人能动我分毫。我们不禁要问,他的这种信心是从何而来?回答是:来自于他作为天子这个事实。既居天子之位,就意味着得到了上天的认同,得到了上天地册封或委任,永不会改变。存在的就是正当的。

然而,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所说:“在发展的进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现在,纣王相信的天命就面临着辩证法的嘲弄: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已经起来代替正在衰败的现实的东西。

新的东西就是周文王(西伯)所代表的新的政治势力。在这种“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政治势力面前,纣王所依赖的天命是不确定的。纣王的残暴、无道和刚愎自用,导致了臣民的否定与疏离。一个失去了弘股之臣和民心所向的君王,还能靠什么来支撑他的天命呢?纣王所凭借的天命,早已全面坍塌和沦陷了。

所谓“天命”并不是上天颁发的一纸委任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的一种人心所向,最终取决于天子自己的德行。显然纣王作为天子的失职与失德,使其丢失了这种人心所向。天命源于人造;天命的神圣性,来源于天子的德性、行为,特别是天子对自己职责的尊重与敬畏。

三、“天命”之中的“道法自然”

因此,虽然天命可以成为政治正当性、政治合法性的依据,甚至可以成为政治有效性的依据,但是,天命并不是一个客观的事物,并不是一个独立于政治主体(譬如天子)之外的事物。天命的有无,系于天子自身。天命的这种特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检视传统中国的文明秩序。

在武王的论证中按照“天人合一”的理念,自然现象与政治现象之间具有同构性。公鸡在天亮时打鸣的自然规律现象,如果被母鸡在天亮时代打鸣所打破,就违反了人们已经熟悉和了解的自然规律。这种突兀的异常现象,可能打破人们的预期,甚至还可能引发某种恐慌心态。同理将其引入政治之中,由男性作为君主来主持朝政的普遍现象突然被女性所取代,就是一种异象。这样的异象会打破朝臣们的预期,整个朝政就可能陷入无序状态,而这种政治秩序的损失正是政权瓦解的前奏。

这样的理念用一个更简洁的命题来表达,就是“道法自然”。政治之道为什么能够、应当效仿自然之道?依据就在于“天人合一”,就在于政治之道(人之道)与自然之道(天之道)是融为一体(合一)的。

源于“天人合一”的“道法自然”,体现了中国固有的秩序观念:政治秩序与社会生活秩序都应当效法自然秩序。因此,人世间的政治准则、法律规则都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在周武王之后的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子产,对此有一些精辟的论述,他说:“天地之间的规范,民众就跟着效仿。”例如,“天地之间的气分为五种味道,制定了六畜、五牺、三牺,就是为了让五味有所遵循。”

在比较法学的研究视野中,常常有学者把中国的天命、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比作西方的自然法。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中,也存在着自然法与实在法之分。中国的天命、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就是中国的自然法,它既构成了实在法的正当依据,同时也是评价、校正实在法的更高的准则。我们认为,这样的比较研究并非没有意义。但至少提醒我们注意:应当寻找中国实在法之上的应然法,应当探索中国的实在法之所以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喻中.风与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1981.

上一篇:2020口腔医院前台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2018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考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