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精选13篇)

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 篇1

前段时间我给孩子们上人教版三年级(下)第五课《翠鸟》的第二课时,主要是复习前三段,继续完成4,5两段。

师:从最后两段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

生:从第四段的第一句:“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正是因为作者喜欢翠鸟,所以想捉来饲养。

师:那我们可不可以捉来饲养呢?

生(齐):不可以。

师:为什么?

于是,孩子们讲了好多的理由,从翠鸟的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做了回答,当然也运用了课文中老渔翁的话。

但就在这是,一位学生站起来了,说:“老师,我认为翠鸟不是来和我们做朋友的,而是到这里来捉鱼的。”

师:看来,你和老渔翁的想法不同了。你的想法是很实际,但光实际还不够,还得看看它是否有创意。允许你保留自己的意见。”

生:老师,翠鸟也是来捉鱼的,老渔翁也是来捉鱼的,如果大家把翠鸟捉走了,那对于老渔翁来说是件好事啊,他就没有其他人和他竞争了,但是为什么老渔翁还要保护翠鸟,叫大家不要去捉呢?

生:我知道。这样从另一角度体现了老渔翁也很喜欢翠鸟,而且体现了老渔翁的心灵很美。所以我们要保护翠鸟,和它做朋友,要向老渔翁学习。

师:(问第一位小朋友)你现在还认为翠鸟不是来和我们做朋友的吗?

生:不是了,翠鸟是来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也更加喜欢翠鸟了。

师:是啊,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反思]其实这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两位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而且说实话,非常的好,这两个问题,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说已经把课文内容升华了。他们走进了文本,同时又从文本中跳了出来,提出了疑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最后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实际。这也正是课程标准所要求实现的,把语文学习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应该说,这堂课我自己的收获也是不少的,所以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份快乐!

作者邮箱: linger1003@163.com

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 篇2

一、找寻偏轨课堂的根源

让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 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爱因斯坦真是太专心了, 连走路都在思考问题, 值得我们学习。

师:你也不错呀, 读书那么仔细。

生2:我觉得爱因斯坦真伟大, 他创造了狭义的相对论和广义的相对论, 为人类作出了贡献。

生3:我挺佩服爱因斯坦的, 正因为他的专心, 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生4:我觉得爱因斯坦并不伟大, 因为他连衣服都不会穿……

师:噢, 真了不起, 你的观点和其他同学就是不一样。

生5:爱因斯坦自己都不能照顾自己, 真可怜!

生6:老师, 爱因斯坦衣服穿不整齐, 房间也乱得一塌糊涂, 说明他做事比较马虎, 没有条理, 那他做实验时怎能井井有条呢?

师:你真会想问题。

……

透过课堂的热闹, 我们看到了学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但不禁有些困惑:课文能这样理解吗?如何看待爱因斯坦的“伟大”, 反映了学生的价值取向。虽说爱因斯坦不会整理衣服、鞋帽、书房摆设这些玩意儿, 但这正是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思考问题、科学研究上的缘故;再者, 他为人类作出了那样巨大的贡献, 怎能不是他的“伟大”之处?怎能以貌取人?

很显然, 这位教师过于追求了课堂气氛的热烈, 忽视了文本内容中有价值的东西;过于尊重了学生在学习文本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 教学中, 教师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 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其实, 细细揣摩我们身边的一些课程改革实验课, 又有多少突破了尊重学生单纯感悟的瓶颈?放眼望去, 课堂上一片叫好声, 对也真棒, 错也真行, 让学生在称赞中迷失了辨别是非的方向;对学生的见解不置可否, 爱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 顺应文本的好, 偏离文本甚至违背文本的也不错, 让学生面对富含人文内涵的文本不知所措。究其原因有二:

1. 对课标的曲解。

长期以来, 因为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阅读走入了重语言文字训练, 轻学生个性化感悟的误区。近几年来, 阅读教学又绕进了注重学生单纯感悟的怪圈, 正是因为曲解了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原因。

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反应是多元的。于是, 我们的教师不失时机地在教学中实践着新的教学理念, 以至狐狸骗取乌鸦肉的“狡猾”也被学生赞为“聪明”。其实, 这正是教师对课标“注重体验”新理念的片面理解, 曲解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内涵, 将阅读感悟的多元化误认为可以脱离文本异想天开、随心所欲。课堂上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迎合了学生“独特感受”, 却丢掉了文本赋予的价值取向, 这与课标所提倡的“独特感悟”是大相径庭的。

2. 对教育的急功近利。

教育的急功近利、盲目的“乐观主义”, 让“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成为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竞相实践的理念。没有深入领悟课改理念精髓的基层教师看完所谓的“课改课”后, 只能依葫芦画瓢:鼓励学生多元理解, 激励学生大胆独特体验, 面对学生有悖于文本价值取向的理解不敢说“不”, 更缺乏引导, 自然让阅读教学钻进了单纯注重学生“独特体验”的死胡同。

二、探求二者兼顾的对策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 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深刻的, 所以, 作为教师不能不重视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那么, 如何辩证地把握“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注重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呢?

1. 师本对话, 把握内涵。

教学中, 面对学生多元的理解, 教师必须有一个衡量价值取向的尺度。如何把握这个尺度?势必要求教师能实现师本先行对话。教师只有与文本“零距离”接触, 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妙, 深刻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 才能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文本的价值取向。《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告诉我们:不拘小节, 潜心科学研究, 让爱因斯坦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如果教师能把握课文这一人文内涵, 决不会面对学生“爱因斯坦并不伟大”这有悖于文本内容的价值观而叫好。

2. 生本对话, 潜心会文。

教学中, 教师不可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验强加于学生身上, 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 从文本中吸收各类信息, 并与自己头脑里储存的相似模块进行匹配, 而后去理解、感悟和体验。也就是说, 学生的“多元理解”“独特体验”不可撇开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尤其在学生出现有悖于文本内容的感悟时, 必须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 沉入文本, 潜心会文, 发挥自己创造性的理解,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 参与文本的意义建构, 生发独特的符合文本价值取向的情感体验。

3. 尊重差异, 客观评价。

深入领会并挖掘蕴涵在课文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作出多元反应是积极的教学行为。但是, 我们不可回避的是, 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 他们对文本的感悟、体验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 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 这使得他们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和多元反应也不都是正确的、合理的。因此, 教师面对学生的体验切不可一味地肯定、叫好, 让评价失去原则。

尊重差异, 倡导多元, 是建立在一定的目标之上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切不可忘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 在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多元理解、大胆体验的同时, 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有悖于文本价值取向的体验给予客观评价, 正确引导, 实现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统一。

尊重独特体验,构建和谐课堂 篇3

一、给予时间,保障学生有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和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的独特体验,来源于学生与课文和作者之间进行的充分对话。因此,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读课文,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去感受、体会、理解,并有新的发现。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些教师会因为怕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相对比较差而采取“以讲代读”,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体验,剥夺学生感知课文、梳理思路、领悟意蕴的时间和过程。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感知课文,往往会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

二、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需要师生平等对话。

首先,平等对话需要教师有倾听赏识的意识。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世界多美呀》一课时,在学到“小鸡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一句时,我让学生说说你从哪里感觉到小鸡啄蛋壳不容易的。一个学生说了“啄了很久”,我追问学生原因,他回答后,我请他带着这种感觉把这句话读一读,然后评价说:“真是一只不怕苦的小鸡。”其他学生们听到我对这位学生的肯定后,就纷纷举手,又从“啄呀啄呀”“很久”“才”等几个词语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把小鸡啄蛋壳的辛苦读出来,我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表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教学氛围非常融洽。

教师在教学中要构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努力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让学生在对话中启迪智慧,在对话中有所发展。

其次,平等对话需要教师有点拨引导的能力。

在学习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在理解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时,学生一下子不能理解句子,我就设置了一个疑问:“咦,奇怪,怎么人们身上湿淋淋的,心里还这么高兴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然后,我把学生当作泼水节现场的老人、孩子、姑娘、小伙来进行采访,通过对话让学生明白了句子的深刻含义。

师:小姑娘,你在这儿干什么呀?

生:我在这儿泼水呢!

师:你的妈妈呢?

生:在家里。(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

师:你现在在泼水,那你是一个人来的吗?你的妈妈在干什么呢?

生(醒悟过来):我的妈妈在这儿。(她拉起同桌的女同学说)

师:你身上都湿了,怎么还笑得这么开心啊?

生:我们互相泼水,很好玩,所以很开心。

师:只是因为好玩才开心吗?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生(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

师:你这水里怎么还有花瓣啊?让我闻一闻,还有香味呢!跟我们平时用的水可不一样啊!

生(如读书般说):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师:哦,现在我往身上泼一瓢水,你猜猜我祝福你什么?

生:嗯,你祝我学习成绩越来越优秀。

师(拉起同桌的女孩):妈妈也往你衣领里灌一瓢水,你知道妈妈有什么祝福吗?

生:妈妈希望我身体健康!

师:得到这么多的祝愿,你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请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发表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允许他们对阅读材料的多元化解读,充分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体验。

三、巧妙引导,纠正错误的独特体验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教师应当正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冷静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从中找准“豁口”,巧妙地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由“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

独特体验是学生个体在实践过程中亲身经历的内在情感活动及体验。它会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儿,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见解、展示才华,尽情地展示阅读教学的魅力,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中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一个独特的体验 篇4

生活中,总有一些独特的体验让我们魂牵梦绕、回味无穷。

记得那一天,正值暑假,我心血来潮想要种一棵树,于是,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我想:种树要怎么做呢?我打开电脑,在百度上查了查,原来先得有种子才能种啊。

吃完早饭,我就拿着平时攒的钱跑向了集市。到了集市后发现有好多人,我走向买种子的地方,看见了那儿满是种子。随后,我叫来了老板,想问问什么更好种,老板给我说了几种,最终,我选了石榴种子。当时我就想,这种子又好种,又能吃,何乐而不为呢,然后,我就抱着石榴种子高高兴兴的.回家了。我回到家后,发现光有种子不行,还要会播种,于是,我开始了下一步计划。

第一步,挖坑埋种。我先从屋子里找出小铲子,然后在院子找了一片空地,我开始埋着头挖土。起初,我想放弃,但后来我又转念一想,现在受点累,那种好之后,结出的石榴不更甜吗?想到这儿,我就突然不累了,迅速的把坑挖好,我把种子放在坑里,让这个小小的婴儿在土地妈妈的怀抱中健康成长。

第二步,浇水施肥。光让种子在土里可不够,种子还要有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分和氧气。阳光,是大自然给予它,但氧气和水分,需要我们给予。氧气,需要我给它松土,让它交换空气;水分,需要我每天浇水。当我每次把水浇在它身上,看它一点儿一点儿的把水喝下去,我就想,什么时候它才能长成石榴树啊;除了这些,还要定期给它施肥,给它必要的养料,它才可以茁壮成长。

还记得那一天,我正在玩,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我连忙拿着伞跑到了石榴树身边,给它挡雨,但妈妈突然走来让我赶紧回去,妈妈说石榴树要经过雨水灌溉才会更健康,这是雨水对它的考验。听妈妈说完,我依依不舍得回去了,希望它可以经过考验。

日复一日,终于到了秋天,树上的石榴全部裂开了嘴儿,好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我望着石榴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吃着自己种的石榴比吃什么都甜。

独特的乡村体验作文 篇5

现在的农村,没有城市的繁华热闹,没有城市的奢侈阔气,但是它的宁静和优美,朴素与和谐,令人向往。去年晚春时节,我和爸爸一起回到了农村老家体验生活。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泥土的芬芳,走进春天的田野。放眼望去,成片的`麦苗,郁郁葱葱。它们将田野编织成一块绿色的锦缎。路边的野花竞相开放,引来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花蝴蝶穿梭其间,真是锦上添花。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农民伯伯正忙着播种,真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是该播玉米种子的时候了。”爷爷说。我一听迫不及待地问:“爷爷,我可以帮忙吗?”“好孩子,那你就体验一次吧!”爷爷笑眯眯地说。

我跟着爷爷来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野。近看田野,都是一垅一垅的,每垅地宽一米左右,长50米左右。我想这怎么种呀?一垅土地里种多少玉米种?种种疑问一起袭来。这时,爷爷对我说:“孩子,我来示范一下。”他先把准备好的农家肥均匀地撒在地里,拿铁锹把肥翻在泥土下边。这时,我闻到一股臭味,不禁捂住了鼻子,爷爷看着我笑了。接着爷爷在田地上铺了一层比保鲜膜厚的塑料膜。爷爷说这是为了保存水分,便于种子发芽。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爷爷把每隔一尺左右的膜上挖一个不大不小的坑。撒种子这样的活儿就由我来做了,爷爷告诉我,一个坑里最多放两粒种子,等幼苗长出后,留下好的,拔掉坏的。

一次独特的体验作文800字 篇6

暖风轻轻拂过,阳光热情地洒在身上,我微微一笑。

――题记

在翘首期盼中,我们迎来了五一小长假。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讨论去哪玩,目的地各不相同,我没有说话。回到家,我向妈妈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请求:到奶奶家种菜。爸爸妈妈很是疑惑,不懂我为什么要去种菜。他们觉得这不是很明智的选择,但也没有拒绝。在期待和兴奋之下,我去到了奶奶家。

奶奶家很有趣,奶奶也很爱我,她一见到我就招呼我吃这个喝那个的。在我的恳求下,我们穿上了长裤,带上草帽,背上工具便往地里出发了。

记得小时候经常拿着玩具来地里捣乱,长大之后由于学业的问题便没有来过了。到达这次要种菜的地点后,我异常兴奋,拿上锄头就要开干。奶奶笑话我见识少,告诉我要先浇水,待土湿润之后才开始松土。我有些慌,没干过啊!果然,在我与泥土的九九八十一回合的大战后,我还是败了……泥点像调皮的娃娃一样溅得我身上哪儿都是。没办法,最后还是奶奶来松土。就见那土像一座座小山一样堆在旁边,不一会就多出来了许多小坑。我有些惭愧,奶奶安慰我说下一件事肯定可以做好!我也不气馁,在心中暗暗鼓气。那豆角种子被我一粒粒地丢在小坑里,这不是很简单嘛,我在心里暗暗窃喜。最后奶奶告诉我,只要把土盖上去再浇一遍水就大功告成了。我把这项任务抢到手里,拿起锄头像给婴儿盖被子一样慢慢地把土盖在种子上。慢慢的,慢慢的,手法越来越熟练,速度越来越快。

经过了我的“挣扎”之后,这片土地“活”了起来。我不觉得这是一片种下种子的土地,它更像是我们用汗水播撒出的希望和热血。奶奶看着我红扑扑的小脸,笑着说:“你应该发现了种地虽很简单,但是很苦,在这么热的.天气里真正能吃苦的年轻人能有几个啊!很多人把吃不完的饭全都倒掉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真是一点不错。在我们那闹饥荒的年代能吃上一口饭都是奢望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不禁感慨万千。

在温暖的阳光下,在奶奶的关爱下,我经历了一次独特的体验。

语文教学如何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篇7

当然,这一理念的实施,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操作层面来说,还是处于尝试与探索阶段,要想做到情遂己愿,实属难事。教学中,许多老师在借之革故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我们的语文教育会再次生发出迷茫复彷徨的无奈,这不得不令人深思。那么,新的问题是什么呢?又如何寻找转机呢?笔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及其他同仁的情况谈点粗浅的看法,也许是管中窥豹,也许是步人后尘,还望方家赐教。

文学是作家人生经历的结晶,也是他醇厚生命的再现。在某种意义上,对文学的感受也就是对作家的感受。从感受中,如果我们能挖掘出作家的人生内涵,就会多一份智慧,然后以这来锻造自我生命的厚度,提升自我生命的价值,就会多一份魅力。所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作家,应视为我们语文教育的一种责任。

本来,感受作家也就是文学鉴赏中“知人论世”的一个方面,无须再去赘述。然而,综观现在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它已成为一叶远逝的孤帆,被师生们遗忘了。教学时,许多教师往往把感受的焦点集聚在文本本身从字面上所折射出来的意蕴,而漠视了作家的存在。作家的人生经历,创作时的情绪抑或他的人生信仰,在课堂上倍受冷落。殊不知,漠视了作家也就意味着漠视了一种文化与文明,一种精神与真理。因为任何一篇文学作品,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它凝结了作家创造时的哲思与体验,它一般处于文本的最深层,而作家创造作品的时间对于我们解读作品的时间来说,不管二者相距多远多近,都是“过去式”。有时,单单凭借文本的字面意蕴去认清一个作家的过去,远比预测自己的未来还要困难得多。认不清作家的过去,就会模糊作品的真正价值,甚至还会有误解,这样,作品的魅力就会受到弱化。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有些读者以为它的主题是在宣扬雷锋精神,其实,只要我们切身感受一下彭老创作本文时的思想情绪,便知不能把它的意义仅囿于雷锋精神的范筹。本文写作的时间大概是“文革”时代刚刚过去。彭老七年的牢狱生活刚刚结束,“伤痕文学”渐起盛兴,许多作家纷纷以“文革”时期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创造,直接倾吐自己积压于心的苦闷,但彭老却把笔触伸向了抗战时期的云南边境生活。那时,虽说是战争年代,条件异常艰苦,但人们却能彼此关爱。而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生活条件大有改善,人性反而遇到了扭曲,生命反而遭到摧残。彭老深感悲哀,于是,就情不自禁地写起了《驿路梨花》,我想,其目的是表达一个饱受“十年文革”苦难生活的作家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对生命报以珍视的呼唤,而并非只在宣扬雷锋精神。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不可等闲视之。

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感受作家的问题。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把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用嘴巴读一下,或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出来,然后便了然无事,不再问津,是不妥的。读出来的投影出来的只是一种信息,一种符号而已,对学生而言,充其量只是了解,根本谈不上感受。教师可提前布置学业生去搜集一些有关作家作品的材料。并且告诉他们要有取有舍,作家的出生日期、职业、著作情况等只要有个印象即可,不必作记录。待上课伊始,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成果相互展示出来,然后通过对话的方式,在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氛围中,学生之间彼此谈谈自己所搜集的材料与课文有什么联系,与别人所搜集的有何不同,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也可针对别人所搜集的材料作点评价等等。对话的过程可能较短,但课堂效应却与白居易笔下琵琶女的那份“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技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经过如此的酝酿,学生再去感受文本,必然会别有天地。

现在,封建的桎梏已经砸碎,各种思想的禁锢也被冲破,精神自由的春天早已是莺歌燕舞。当今学生,青春不再有防线,精神也不再有枷锁,他们喜欢想我所爱想的,喜欢说我所爱说的,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权力。基于此,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尽情地表现自我,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不容置疑的,和过去要求学生唯师是学的做法确实有着天壤之别,是一大进步。遗憾的是,如今我们有些教师对学生太过于“尊重”了。不管学生的表达是如何的狂乱,想象是如何的荒诞,都不加分辨,一概肯定,造成的局面异常尴尬。看来,教师在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之时,也应慎重,切莫哗众取宠。把“尊重”当作了时尚而刻意求取。

首先,学生独特的感受离不开文本基本的意蕴。江水因为有了岸的约束,才会人东流;曲木因为有了绳的准量,才会成其直。世间万物皆有所规。感受文本也应同此理。它必须要遵循文本所提供的基本意蕴,否则都是无意义的。对于文本的基本意蕴,要么是学生并非真的不了解,只不过在我们一再强调“阅读要有个性,思维要有创新”的鼓励下,学生的头脑中涂抹上了盲从的色彩,使得他们好于“标新立异”,以获得一阵掌声,赢得一份青睐;要么是学生在初步阅读几次后,仍然很难把握准确,成了迷途的羔羊,于是带着一份真诚求知的心态说出自我的感受,期待教师的指点。若是出于盲从,我们教师要勇于端正学生的观念,用委婉又充满善意的话语让其返朴归真。若是出于求知,则要善于点拨。点拨的语言不宜直截了当,要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努力找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契合点和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相关的生活体验渗透其中,循序渐进地让他们质疑、释疑,从而为这些“迷途羔羊”找到来去的路。

其次,学生独特的感受要能为自己的成长给予丰富的滋养。勿庸讳言,当今社会,一些道德遭受了沦丧。一些信仰出现了危机,一些功利得到了崇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造成他们在感受某些文本时出现了偏差。本人在执教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时,曾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行道树因自己的奉献精神苦了自己,却幸福了他人。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有一个同学说:“行道树的付出是不值得的。它委屈自己,不但成不了参天古木,而且还得不到人类的回报,如果是我,早就不干了。”真是让人忧虑。如果我们还要去“尊重”的话,那“尊重”就成了纵容。当纵容的星火在教学中一旦蔓延成燎原之势

时,学生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便会随之滑入泯灭的边缘,尊重就由爱变成害了。遇此情况,我们的教师还得借助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赤心之子,他们为社会,为人民而甘愿燃烧青春,挥洒热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在精神文明的苑地中铸就了一座座丰碑。广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出黑板报、收看电视新闻、编演小品等活动,向他们宣传,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洗清他们思想中的尘埃。

自从学生独特的感受受到尊重以来,语文课堂成了“多极化世界”,语文教师的“霸权主义”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有一个事实,无论你怎样看待,都必须承认,语文教师的“霸权主义”的逝去,并非说教师存在的意义也要一同被淹没。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离不开教师教的,而教艺永无止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笔者认为,记录学生感受,也许是探索中应该做到的一点。可惜我们都做的不够。由于不去记录,当记忆在岁月的浸泡中褪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学生的感受搁置在最深的角落以致遗忘。你可以遗忘每届学生的容颜。但不允许遗忘他们的感受。遗忘了他们的感受,也就谈不上为此有了真正的珍视,你也会多了一份教学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因为。今日学生的感受,对充实我们未来的人生,指导我们未来的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诚如一位哲人所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推而言之,人间也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生命历程,生命历程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人生感受的多样化。学生的人生感受之于教师,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只要教师都能持有一颗耐心,课后把学生感受中的哲思小语记录下来,并时时翻阅,用心感受,它必定会一次次触动你的心弦,一次次启迪你的心智,让你发现,自己生命中原来也有平凡与渺小的存在,于是,你会去不断的努力,努力摒弃浮躁,淡泊名利,默守教坛,甘于奉献,从而在平凡的职业岗位上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业绩;也会让你发现,自己原来对学生的认识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于是,你会不断地去反思,反思自己与学生交往中到底还有什么缺陷,又该用怎样的言行去缝合,从而进一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唱弹更加美妙的师生关系之歌;还会让你发现,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些问题的设置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你会不断地去改进,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力求使今后的问题设置最大限度地科学化,从而换来你教学技艺的新境界。总之,记录学生的感受,你会在从教路上日有所新,日有所获。

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 篇8

吴成刚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质量,不仅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是影响整个小学教学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何更有效地搞好阅读教学也是我们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意识正在逐步得到加强。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即学生感悟的个性化,就是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心读书,互动对话,碰撞思维,交流情感,形成真实的、充满真情的,同时也是洋溢着个性生命力的心理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表情、动作,每一次述说、表达,都演绎着精彩。教学中我们必须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会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有效利用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他们深入感悟文本,使之成为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催化剂。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来说说如何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阅读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我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字,在描写老人外貌、语言的句子上做上记号,并在旁边写出对老人的评语。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结合自己圈画的句子对老人的性格和特点进行了评议,他们读出来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突然,孙佳正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他还是一位会享受的老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更有甚者竟哈哈大笑。稍一冷静,我认识到这一突如其来的旁逸斜出是学生独特的读书体验。于是我请孙佳正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老人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说明他爱享受。扫路时还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也说明他爱享受。听了他的理由,我认为这是一个意外生成的细节,于是我让学生再一次深入阅读文本,找出能说明老人并不是为了享受才留在山上的理由。时间不长,同学们便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杨轩说:“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一定非常累。这说明他不是为了享受才在山上,而是为了保护游览区的环境才留下来的,他是一位爱护环境、热爱工作的老人。”

孙云说:“扫一天两天也许还可以坚持,但每天都是这样却是多么难啊,这是一位有恒心,有毅力的老人。”

张萍说:“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阶像一根银丝从空中飘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这么危险的工作,如果不是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可能没有人会长期冒着生命危险去享受武夷山优美的风光和清爽的空气。”

王梓曦说:“老人把繁重的工作看作是一种享受,因为爱工作,所以爱雪花泉的水,爱武夷山清爽的空气。老人那么慈善,那么朴素、热情,他一定不是个爱享受的人。”

多么精彩的回答!这是心灵完全沉浸在文字中才能感受到的。我趁势问孙佳正:“现在你还坚持自己的观点吗?”本以为他会摇摇头,没想到他还有自己的坚持:“这位老人既干好了自己的工作,又善于利用景区的优美环境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应该是个会生活、懂享受的老人。”看来,他还真的有个性,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个教学案例给了我一些启示:

1、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宝贵的教学资源,要学会合理利用

本课教学中,学生提出的“这是位爱享受的老人”是个极好的生成资源,抓住这个细节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研读文本,在读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重新审视文本,从而能形成新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的深度。原本平静的课堂因为有了思维的碰撞而闪现火花,学生的热情被激起,智慧被点燃,整节课也因此而变得灵动、精彩。

2、感悟文本的过程即育人的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感受到,思想教育运来是这么“润物细无声”。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感悟,对天游峰扫路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和无私的精神获得了真切的体验,这种体验完全来源于自身,会使心灵受到震颤,情操不知不觉间得到了陶冶,感情也在感悟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学生是文本内涵的再创造者,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

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是文本的再创造者,他们用自己的阅读体验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学生不仅读懂了天游峰扫路人的自信、豁达、开朗,还读出了他的恒心与毅力,更读出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的阅读体验是自主的,是真实的,这是他们潜心阅读的体现。同时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是多元的,只要合理的都应该积极肯定。比如学生对老人性格特点的多种认识,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就要鼓励,就算“这是一位爱享受的老人”这样的体验有一些偏差,也不能完全否定,要从保护学生阅读兴趣的角度做积极地引导,让学生的体验尽量围绕课文的中心。

尊重自己的孩子 篇9

小三班伊莲妈妈

不知大家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被大人否定、忽视的感觉吗?我爱自己的父母,可是我对小时候这些受挫折、受伤害的感觉总是无法忘怀。所以,从开始孕育伊莲,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尊重她,只有受到尊重的孩子才会自信、自尊、自爱。如何算充分地尊重孩子,我想就这么几条基本的:

第一,不轻易说“不”。这个太容易,这个也太难。如果从来都不说“不”,那么就是溺爱,很快这个孩子就会让大人汗颜;如果总是说“不”,这个小孩就会胆小、怯懦。所以我想说的是不要轻易否定小孩,不管他/她的想法如何,先倾听,如果这是一件有关于原则或者是安全的事,就要坚定地说“不”,但一定一定要耐心、详细地解释给孩子听,为什么不可以,如果一定要坚持做,会有什么后果。其实的事情,或者说大部分事情,不妨让小孩去试一试,少量的痛苦会让小孩产生共情心,少量的伤害会让小孩坚强,少量的挫折会让小孩坚韧。

第二,言出必行。这条既是要求小孩的,更是要求大人的。大人总是这样,觉得对外人要守信,否则就会产生内疚感,但是对家人,尤其是小孩,却对自己的失信从没羞愧感。要让小孩尊重自己、认可自己,首先父母就要尊重和认可他/她,把他/她当做大人,当做最重要的人。所以,不要“哄”小孩,更不能“骗”小孩。

第三,不要阻止小孩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不准哭了!再哭!还哭!小心我揍你!”。太可怕了,为什么不让小孩表达他/她的情绪,我们如果看见家人、朋友、同事这样,绝不会这样去对待他们,让小孩痛快地表达喜怒哀乐,让他/她感到父母理解自己,爱自己,尊重自己,这样的小孩不是最健康、最开心的吗?

学会尊重孩子的反抗 篇10

2~5岁为第一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勺子还用不好,就要自己吃饭,不让他做,就会哭闹。历来温顺、听话的孩子,此期变得急躁、不听话、调皮。尽管这种反抗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表现程度不同,但却是一种普遍现象。

面对孩子的反抗,不同的教育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问情由地采取粗暴态度,常常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形成退缩、孤僻等不良性格。而在孩子反抗时,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暂时依着他,然后通过说服、引导,使其顺利度过反抗期,则是有效、有益的做法。

12~15岁为第二反抗期(又称危险期)。此期孩子已进入青春发育期,突出的表现是具有逐渐增长的自我意识,而社会经验不足,故易出现各种问题。

如喜欢与父母一起去公园的孩子变得不愿跟着父母,一向很听话的孩子也常常不听话,情绪急躁,向父母发脾气,做什么事都我行我素,不愿与父母商量,而且爱冲动和冒险。据统计,此期不能顺利度过者,常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严重者可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育儿心得:尊重孩子的“尺度” 篇11

返回首页>育儿心得>尊重孩子的“尺度”(中三班)>正文 尊重孩子的“尺度”(中三班)

时间:2018-4-20下午08:58:26来源:小剑桥幼儿园作者:中三班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尊重孩子却有一个“尺度”的问题:只有讲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家长的有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

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家长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家庭气氛,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鼓励孩子自己作出一些决策。例如,平时可带孩子一起去市场,问问孩子:“今天,你想吃些什么菜?”回家后,可再问问孩子:“你想怎么吃?”和孩子一起商量:“周末你想怎么安排?”等等。其次,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平时多参与孩子的活动,多和孩子一起嬉戏玩耍,成为孩子的伙伴。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感受,经常与孩子保持同一视平线谈话,避免居高临下式的说教。

但强调平等,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家长的主导作用。孩子年龄小,是非辨别能力差,时处处都需要家长的悉心引导,才能进一步获得更有价值的经验和知识,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家长的这种主导作用,不应该通过强制性的手段体现,而应该针对孩子的特点,采用游戏的方式。例如,想让孩子听故事,你可以不直接提出这一要求,而是说:“你看小熊太孤单了,它想听故事。宝宝,你陪它一起听,好吗?”想让孩子学用橡皮泥做“点心”,可以说:“布娃娃肚子饿了,我打算做些‘点心’给她吃。宝宝,你也一起学着做,好吗?”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孩子会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家长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由发展与遵守规范

孩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童心去观察、理解和探索世界,他们从小就有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冲动。初生儿要挣脱父母对其手脚的束缚,为的是自由伸展;婴儿要挣脱父母的搀扶,为的是想自己学会走路;幼儿要挣脱父母的管教,希望的是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部有其自身成长的规律。只有尊重这一规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发展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家庭中,只要无碍孩子的健康、安全和他人利益的活动,部可以让孩子尽J睛探索、自主选择、自由创造。也许他们会把篮子塞进冰箱,试验篮子里是否会开出美丽的冰花;会把泥土盛进纸箱里,试验小草是否会在纸箱中破土而出・也许这样做,有可能弄脏家里洁净的地面,弄坏新的玩具材料,或给家长添上许多麻烦,但比起孩子

的发展,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孩子通过这些操作,不仅增加了探索的乐趣,而且又能学到不少知识,真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孩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自由与规范相结合的教育才能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给孩子自由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规则约束。例如,在家里,要让孩子知道各种用品、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每日饮食起居也要有一定的规律,按时就寝,按时起床。在外面,要告诉孩子有关的公共秩序和文明规范,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在自己的带领和示范下自觉遵守。家规的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是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而有一些却要因人而异。我有个朋友家,曾为看电视闹过一场“纠纷”。开始时,儿子每天要跟着她看完电视才肯睡觉。后来,她就对孩子讲了一些关于长时间看电视对儿童危害方面的知识,使孩子听后心服口服。此后,她儿子每天看完动画片后,就不再看电视了。由此可见,在规范孩子行为时,要给孩子说清道理,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接受规范。

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要求

兴趣是个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表现为一个人认识、探索、接近或获得某种客观事物的倾向。当孩子对某些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后,就会精力集中、态度积极、情绪愉快地投入求知、探索、学习中去。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兴趣是孩子求知的前提,是孩子接受知识、学好、记牢、灵活运用知识的入门向导。”因此,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善于启发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曾在《莫愁》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武汉市第一中学年仅13岁的初一学生魏林,曾7次荣获全国少年拉丁舞冠军;2000年参加在英国黑池举行的首届“世界少儿体育舞蹈大赛”,成为亚洲地区唯一进人决赛的选手,并获英国皇家舞蹈学院银牌证书,被誉为“亚洲最小的拉丁舞王”。同时还因品学兼优,多次荣获省级、市级“三好生”称号,2001年获宋庆龄基金奖。也许看到这些,大家会认为魏林在拉丁舞方面起步一定很早,其实不然。他从八岁才开始学拉丁舞。在他五岁时,其父母就将他送进市少年宫学习书法、绘画,孩子对这些没有兴趣,所以迟迟不见有太大的长进。一次偶然的机会,魏林误闯进舞蹈房,立刻被拉丁舞那种贵族般的气质和老师、小学员娴熟而流畅的舞步深深打动。回家后,小魏林对爸爸、妈妈说出自己不想学书法和绘画,而想改学舞蹈的想法。具有睿智而长远教育目光的父母尊重了孩子的愿望和兴趣,摆脱了社会上所说的“男孩应以刚性为主,最好不要学舞蹈”的压力。最终,不仅让孩子陶冶了情操,充实了心灵,而且还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了成功。

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不是说家长不能对孩子提出要求。特别是处于学龄前期的孩子,他们的兴趣往往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为此,家长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同时,要帮助孩子形成较为稳定的兴趣。另外,由于孩子判断能力差,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提出要求,及时引导。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消极兴趣,并在说理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教育,从而防患于未然,走上健

康成长的道路。

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 篇12

别对孩子说“快点”

孩子与大人一样,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为最基本和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

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

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

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微博)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

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

父母可能看不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有竞争,以及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变得紧张敏感,对自己生活中的空洞与空虚充满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孩子的教练,甚至是魔鬼教练。

尊重孩子的磨蹭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 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 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 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

让“尊重”走进孩子习惯的培养 篇13

张红玉

作为一名五年级的班主任,常常会有这样的苦恼:现在的孩子越大越不懂事儿,无论你怎样说教,他自“岿然不动”,在你的一番说教之后,他会点头称是,但转过脸去,他便又该怎样就怎样,老师的话,早已跑到九霄云外;你觉得你为孩子费尽了心力,可他却仍然不理解,甚至有时会和你怒目相对„„

其实,静下心来,细细思考,班主任的种种辛苦,除去教学以外,琐事太多。当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时,上课不能认真听讲时,生活上违反了校规校纪时„„等等的问题,都要我们班主任进行处理。而孩子所出现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习惯问题。或者是学习习惯不好,或者是生活习惯出现了问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更深刻更形象: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问题,已经有太多人讲了,今天我只想通过我的几点做法来说说我是如何让“尊重”走进孩子习惯培养的。

一、制定班规。

班级管理需要“班规”。规矩对孩子而言是一种约束。开学初,我便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制定了班规。班规的内容,大到不写作业,违反校规校纪,小到说句脏话,事无巨细,都由大家讨论,举手表决,制定出来。商讨好班规以后,我们一直推荐班里写字较好的李润同学讲班规内容工工整整地誊抄在A4纸上,最后贴在墙上,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在制定完班规的最初几天,每天拿出5分钟时间让班长——李仔健带着大家读一遍,使班规的内容能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中。

其实,我们班的学生和大家一样,在遵守班规方面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很顺从。虽然是集体讨论通过的,但不可能每一条的制定都能让每一个学生满意。于是,随着班规的产生,我又采取了以下做法。

二、日常功劳簿

孩子需要肯定和表扬。而我们的班规基本上就是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积极向上的行为怎么办呢?于是我在班里设立了“日常功劳簿”。由班里大家公认的比较踏实并且为人正直的孩子——王宣宣负责管理和登记。“功劳簿”上的功劳很杂,很小:为集体做一件好事,获得荣誉奖项,被老师点名表扬一次,考试明显进步„„管理员每天都认真记录。孩子自己觉得今天有需要记载的好事,也会主动找到王宣宣要求登记。当孩子犯了错误违反了班规时,每五个优秀记录就能抵消一次惩罚。这更让孩子们感到平时积极向上的重要性。如果孩子们没有犯错,这些记录就会被累计转化成评选先进时的分值。

日常功劳簿其实就是一种及时激励的机制。它将孩子的点滴进步记录在案,将这些闪光点定格、放大,使之成为一种善良的符号,时时鼓舞着孩子,发掘它们的真善美。

三、禁令缓冲期。

虽然我们制定的班规比较详细,但还是难免有疏漏的地方。于是,我们的班规也会随时会增加新的内容。例如,前段时间,我发现孩子虽然对班规了解的比较多了。但有个别学生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任由班规的惩罚,而无动于衷。于是,我决定将班规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即:犯了错误,不再是关系到自己,而是关系到整个小组的利益。每周评选最佳小组和最差小组。分别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施行初期,各小组为了自己的利益,总会争来争去,影响了同学间的团结。于是有同学就向我反映,取消小组评比。我觉得主要是孩子还不太适应这种方法。于是,决定给他们一定的缓冲期——给大家两个星期适应。这两个星期之内,只评最佳,不评最差。两个星期后孩子适应了这种评价机制,自然不会再发生矛盾。

其实,缓冲期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安慰。它让孩子们有一种被人尊重的感觉,有一种享受民主的愉悦。在缓冲期内,他们会格外珍惜;缓冲期过后,他们会主动履行承诺,自我约束。个别自控能力差的孩子,也会在同伴的监督下有所收敛。

上一篇:学历教育入学协议下一篇:校运会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