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文(共8篇)
题
型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6分)
四、案例分析题(15分)
五、问答题(15分)
一、填空题
1、行政总厨既是管理者,又是操作者。
2、根据功能和大小的不同可以将炉灶分为下列炒炉、煲仔炉、汤炉、炸炉等。
3、按厨房设备的功能标准,一般可将其分为烹调设备、机械加工设备、冷藏冷冻设备、通风设备和 辅助设备五类。
4、厨房整体工作运作是菜点在厨房中的全部制作过程。通常,它包括烹饪原料的采购、验收、贮存、加工、烹调和装饰。
5、食品干货原料货架应离开墙壁至少10 CM,离地面15CM的距离。
6、菜点可接受质感一般包括:酥、脆、韧、嫩、较烂和 糯 等。
7、风格化产品一般具有菜点品种新颖,有别于现有的菜点和菜点品种具有高质量。
8、厨房安全是指厨房生产使用的原料及生产成品、加工生产方式方法、人员设备及其制作过程的安全。
9、厨房产品的自身质量是指菜点的色、气、滋味、形态、质感、器皿、温度、声音、营
养卫生质量。
10、原材料初加工作业控制的重点是对原材料加工质量控制和数量控制,其中数量控制是通过净料率指标来衡量。
11、厨房生产,即厨房员工运用技术和艺术对各类烹饪原料按照一定规格标准和操作程
序,进行有计划、有秩序、有目的的劳动。
12、现代厨房是在对传统的厨房设计和管理扬弃的基础上,实行资源(设备、场地等)
整合和流程再造,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手段和方法,调整和完善厨房生产作业流程和强化控制出品质量,从而满足现代餐饮企业经营需要的生产作业场所。
13、生产工艺的配合性主要是厨房各工种间相互配合,厨房和采购、库房的配合,厨房
和前厅(或楼面)的分工配合。
14、厨房设备用具的维护保养规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①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②设备
用具的定期维护保养。
15、产品外围质量指标包括:就餐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和价格标准。
16、供应、出品是厨房管理的最基本职能,供应保证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菜点品种供
应保障,二是菜点数量供应保障。
17、造成厨房生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客源需求变动、季节变化因素、原材料的影响、消费导向的影响、进餐方式与菜点结构。
18、厨房产品质量的感官评定主要从嗅觉评定、视觉评定、味觉评定、听觉评定、触觉评定。
二、单项选择题
1、.以现代科学观点判定菜肴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C)
A、美观
B、好吃
C、营养卫生
D、服务好
2、确保菜品质量的稳定性主要依靠:(D)
A、烹调技术
B、厨师经验
C、奖惩制度
D、标准菜谱的规范
3、在影响厨房生产效率管理的因素中,属于内在因素影响的是(B)。A、厨房的设计和布局
B、员工得不到合理和公平的报酬
C、厨房组织结构不合理
D、厨房的技术力量不足,厨房设备不能满足厨房生产的需要
4、“备好装饰原材料,准备好工具和盛器,按菜肴质量要求,雕刻、切割相关装饰原料,备足待用,确保卫生。”属于(C)的工作范畴。
A、墩子组
B、面点组
C、打荷组
D、烹调组
5、不属于产品自身质量的范畴的是(B)。
A、菜点的声音
B、菜点的价格
C、菜点的营养卫生
D、菜点的温度
6、经营面积在2000平方米或餐位在800个以上的现代大型餐饮企业,其厨房也多为(A)
A、大型厨房
B、中型厨房
C、小型厨房
D、超小型厨房
7、一般来讲,厨房面积与餐饮总面积的合理比例是(B)。A、1︰1-3
B、1︰4-5
C、1︰5-6
D、1︰6-7
8、烹饪原材料验货、领料处一般设立在(C)。
A、烹调厨房
B、冷菜厨房
C、加工厨房
D、面点厨房
9、一般工作台高度为86厘米,放置砧板的切配工作台则需(C)高。A、56厘米
B、66厘米
C、76厘米
D、86厘米
10、根据狭义厨房成本的含义,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菜点成本?(C)A.主料成本
B.配料成本
C.燃料成本
D.调料成本
11、组织制订酒楼原料采购、供应与存储规划,并对其作业管理流程作密切监控,是(A)的职责。
A、厨师长
B、行政总厨
C、炉灶厨师长
D、冷菜厨师长
12、负责制作当天所需氽煮制食品及半成品,配制各种调料,是(D)的职责。A、白案厨师
B、厨师长
C、炉灶厨师
D、冷菜厨师
13、负责制定所需要的各种冷菜用量、品种,提出采购原料单,交厨房统一下单,是(D)的职责。
A、白案组长
B、墩子组长
C、炉灶组长
D、冷菜组长
14、厨房员工的卫生间,按卫生要求必须是:(A)
A、员工专用
B、与客人共用
C、公共卫生间
D、与厨房相邻
15、厨房生产成本控制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A)
A.酒店利润
B.产品声誉
C.企业形象
D.营业额
16、对冰箱的管理和日常的原料码放,是(A)的职责。A、墩子组
B、冷菜组
C、白案组
D、水案组
17、实践证明,每小时换气(A)次可是出访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A、40~60
B、60~80
C、10~30
D、20~40
1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厨房砧板消毒处理所使用的方法?(B)A.开水冲烫
B.日光暴晒
C.紫外线灯照射
D.炉火烘烤
19、在大型酒店里,负责公司厨师队伍技术培训规划和指导属于(B)的职责范围。A、厨师长
B、行政总厨
C、炉灶厨师长
D、冷菜厨师长
20、负责制定所需要的各种冷菜用量、品种,提出采购原料单,交厨房统一下单,是(D)的职责。
A、白案组长
B、墩子组长
C、炉灶组长
D、冷菜组长
21、如遇所供菜品原料用完,应及时通知传菜员,再由服务员告之客人,避免引起客人的误会,是(D)的职责。
A、墩子厨师
B、炉灶厨师
C、炉灶组长
D、墩子组长
22、合理调动、安排各小组组长、厨师、厨工的人员配置,对厨房总体人事安排需通报行政总厨批准,是(B)的职责。
A、墩子组长
B、厨师长
C、炉灶组长
D、冷菜组长
三、简答及问答题题
1、现代厨房生产运作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1、生产量的不确定性
2、生产制作的手工性
3、生产工艺的配合性
4、产品具有的特殊性
5、成本的复杂性
6、工作环境条件较差
7、产品销售信息反馈困难。
2、厨房生产加工规范的含义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
3、厨房设计布局有哪些基本的原则?
1、确保厨房工作生产效率最大化的原则。
2、简化厨房内各部门工作协调程序的原则。
3、提高厨房生产安全条件和饮食卫生条件的原则。
4、充分合理利用厨房空间的原则。
4、编制一张食品原料进货请购总单。
5、厨房设备及用具选购必须遵守哪些基本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高质量原则
3、方便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前瞻性原则。
6、厨房卫生管理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答案:厨房生产到产品销售的每个环节必须自始至终重视和强调卫生与安全。卫生是厨房生产需要遵守的第一准则。厨房卫生就是菜点原料选择、加工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全过程,都确保食品处于洁净没有污染的状态
7、厨房生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
1、客源需求变动。
2、季节变化因素。
3、原材料的影响。
4、消费导向的影响。
5、出菜节奏6/进餐方式与菜点结构。
7、厨房各工种生产工作量的不均衡。
8、现代厨房管理中“八常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常整理
2、常整顿
3、常清扫
4、常安全
5、常维护
6、常节约
7、常进步
8、常修养
9、厨师长须具备哪些主要的管理能力?
1、掌握收银台的电脑控制点菜技术;
2、操作现代餐具的使用与维修;
3、现代厨房的组合配置及物质能源的管理;
4、采购与库房的管理;
5、整个酒楼、餐厅毛利、纯利、收支的掌握;
6、餐厅服务与厨师素质提高的管理。
10、分析影响厨房生产效率的因素;如何提高厨房生产效率,你有何见解? 1:内在因素: 一名员工的生产效率取决于若干相互联系的因素,主要是心理因素.它包括人的动机情绪以及与其它他员工的关系和上级领导的关系等等.造成厨房人员工作效率下降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岗位分工不当,造成员工对该岗位工作没有兴趣.(2):员工在技术上无法胜任其岗位工作,因力不从心而产生厌烦情绪;(3):自我感觉大材小用,不受领导重视;(4):同事间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低落;(5):有些客观困难得不到解决(如住房小孩入托家庭纠纷经济困难)等.2:外在因素:(1):餐饮的销售量变化大,影响厨房的工作量.(2):厨房生产的特殊性,一般的产品是先生产后销售,而餐饮产品是先销售后生产,且生产时间短,在生产时间内忙闲不均;(3):生产的工序不合理,(4):厨房人员的技术力量不足.(5):厨房的设计与布局不合理.11、风格化产品具备哪些特征?
12、制定标准食谱有哪些基本的程序和要求?如何利用标准食谱实施产品质量管理?(1)确定主、配料原料及数量。(2)规定调味料品种,试验确定每份用量。(3)根据主、配、调味料用量,计算成本、毛利及售价。(4)规定加工制作步骤。(5)选定盛器,落实盘饰用料及式样。(6)明确产品特点及质量标准。(7)填置标准食谱。(8)按标准食谱培训员工,统一生产出品标准。
菜点质量感官评定法有哪些基本的内容。
1、嗅觉评定
2、视觉
3、味觉
4、听觉
5、触觉
13、厨房生产标准化菜谱包含哪些内容?
1、菜点名称
2、组配原料名称
3、组配原料质量标准
4、配份标准
5、加工制作方法、程序及标准
6、成品质量标准
7、标准盛器
8、出品装饰标准
9、标准售价
10、标准成本
11、标准设备
12、菜点标准类别及序号。
14、厨房产品的外围质量有哪些主要的内容?
1、就餐环境
2、服务态度
3、服务水平
4、价格标准
15、影响厨房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人为因素
2、客观自然因素
3、就餐者自身因素
4、其他因素
1、原料
2、工作流程
3、质量标准
4、技术水平
5、工作环境
6、设施设备
7、工具、餐具
16、如何正视顾客因素来保证厨房产品品质?
17、厨房产品品质控制有哪些基本要求?
1、制作菜点生产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2、提高厨房人员的技术水平。
3、建立产品质量检查制度。
4、加强生产设备管理。
18、厨房产品品质阶段控制法有哪些基本内容?
1、阶段控制法
2、岗位职责控制法
3、重点控制法
19、岗位职责控制法如何保证厨房产品品质?
1、所有工作均应有所落实。
2、岗位责任应有主次 20、重点控制法如何保证厨房产品品质?
1、质量控制人员
2、加工过程质量控制
21、怎样加强采购环节管理?
1、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2、建立合理性监督
3、全方位立体式监督
3、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4、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
5、建立招标专家资源库。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某酒楼正在筹备之中,其基本情况如下: A、酒楼餐位总数:800个
其中包间:35个,餐位数共计400个;大厅:餐位数共计400个 B、酒楼经营类型:
主营—— 川菜,兼营粤菜
C、酒楼经营类型:中高档次 D、厨房员工配备如下: 行政总厨:2人 厨师长:2人 炉灶厨师:6人
墩子厨师:6人 打荷厨师:8人
蒸灶厨师:1人 水案厨师:1人
冷菜厨师:1人
冷菜厨工:1 人
面点厨工:1 人
面点厨师:1人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厨房人员的配置与酒楼经营类型和档次之间的的合理性,并阐述原因,提供你的方案。
五、计算题
1、计算原料的单位成本价格。净料率
2、计算菜品的销售价格
3、计算毛利率
一、酒泉民生财政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 酒泉市、县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理顺财政分配关系, 把倾力打造民生财政, 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公共财政的第一目标, 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等资金投入, 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使全体人民群众共同沐浴公共财政的阳光, 共享民生财政建设成果。2005年-2008年, 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资金投入累计达到40.47亿元, 年均增长38.08% (祥见附表)
(一) 学有所教, 教育事业进步显著。
酒泉市财政局始终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财政的重中之重, 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幅明显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2005年-2008年, 全市教育经费投入分别达到2.8亿元、3.45亿元、4.64亿元和7.41亿元, 年均增长33.1%, 比财政收入高17.4个百分点,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4年的不足18%提高到24.8%。优先保障义务教育经费,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大幅度提高, “两免一补”政策实现城乡全覆盖, 贫困家庭初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补助由239元提高到750元和500元, 免费教科书发放范围扩大到农村、县镇所有学生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 发放面达到81.5%。多方筹措资金2.24亿元, 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布局调整, 对办学规模较小的273所乡镇中小学进行撤并, 改建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 新建和扩建寄宿制初中5所, 肃北、阿克塞两个少数民族县的高中教育在敦煌异地办学, 全市高中生和25个乡镇的农村初中生实现进城就读, 城乡教育基础设施、经费保障等差距明显缩小, 达到了教学质量与规模效益双提高。全市普九“四率”保持在99%以上, 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均居全省前列。
(二) 劳有所得, 就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 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 完善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 最大限度地满足就业再就业的资金需求, 2005年以来, 全市财政用于就业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1442万元、3311万元、4061万元和4340万元, 年均增长17.93%, 比2004年翻了两番。采取技能培训、政府安置、组织输转等方式, 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四年投入再就业资金2540万元, 购买公益性岗位5858个, 解决了1719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市级财政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由2004年的368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5000万元, 发放小额贷款1275.3万元, 1429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4年控制在4%以下。四年来, 财政补贴资金培训农民工35万人次, 输转农村劳动力43.9万人次, 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输转到二、三产业就业, 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市县两级财政投资950万元, 建立劳动力市场8个, 全市7个街道、64个社区和6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配齐了工作人员, 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就业服务网络。
(三) 病有所医, 群众就医得到基本保障。
坚持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建设民生财政的重要内容, 健全医疗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逐年增加对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 加大农村卫生院所建设,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看病就医。2005年-2008年, 全市用财政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分别达到0.7亿元、0.9亿元、1.66亿元和2.36亿元, 年均增长43.5%, 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公立医院床位补贴翻番、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四个全覆盖”。筹措资金改造乡镇卫生院53个, 全市85%的村卫生所达到甲级标准, 市县两级公立医院设立济困病床245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到个体工商户、下岗失业人员、企业职工、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参保人数达到11.69万人,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面达到90.1%,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67%, 基本医疗、大病统筹、医疗补助及报销标准全面提高, 城乡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救助。
(四) 老有所养,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完善社保资金支付制度, 确保及时足额发放, 推动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各项政策的落实。2005年-2008年, 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分别达到2.29亿元、2.96亿元、3.57亿元和4.90亿元, 年均增长28.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连续三年提高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和城乡低保补助标准, 2008年为1.42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49亿元, 为城乡13.37万名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和物价补贴9811万元, 将6.49万名贫困移民和7713名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范围, 农村五保户2890人由集体互助转为财政供养。在全省率先建立“三老一少”特殊生活补助制度, 高龄老人、困难老人、残疾老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特困家庭大学生每学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
(五) 住有所居, 增加“两房”建设投入。
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 专项安排保障性住房配套资金, 推进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通过实物配租、租赁补给等方式, 有效解决了城镇低保人群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2005年以来, 全市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45亿元, 共建设廉租住房2882套, 经济适用住房2864套, 发放租房补贴9090户, 实物配租1253户, 改造农村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住房1065套。筹措资金支持肃北、阿克塞两个牧业县实施牧民定居工程, 绝大部分牧民实现了入城定居。
(六) 农有所惠, 支农政策全面落实。
四年来, 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分别达到1.4亿元、1.66亿元、3.6亿元和4.25亿元, 年均增长18.8%。仅2008年, 全市发放粮食、农资、农机具、奶牛良种、能繁母猪等涉农补贴资金就达1.02亿元, 农民人均受益231元, 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市级财政列支专项资金2000万元, 扶持发展“一特四化”农业, 推进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产业和技能化培训。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 实施“十镇百村”示范工程, 硬化村组道路1548公里, 累计建成“一池三改”沼气用户17820户, 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达到16.8万人, 新建和改造小康住宅3.26万户, 156个自然村3000户农户用电问题得到解决。
二、民生财政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 酒泉市在建设公共财政、改善民生工作方面,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 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 主要是:
(一) 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
城乡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还不尽合理, 农村教育基础薄弱, 师资力量短缺, 教育教学质量仍然落后于城市。2008年, 农村教育投入2.41亿元, 仅占教育总支出的32.5%, 生均教育经费3353元, 相当于城市的58.8%, 农村学校预算内公用经费, 相当于城市的32.34%, 中小学高级教师只有27人, 不足城镇的九分之一,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8年, 比城镇少2.1年, 全市现有的3000多青壮年文盲全部为农村人口。部分农村中小学整合后, 校舍偏紧, 质量不高, 存在安全隐患。
(二) 农村卫生保障体系不健全。
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医疗服务公平性不高, 卫生服务成本较大, 药品价格虚高, 个别医疗机构存在趋利行为。农民不能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卫生资源和医疗补贴,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2008年, 全市财政用于农村医疗卫生的支出7800万元, 相当于城镇的49.36%,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只有80元, 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补助标准低10元, 人均医疗卫生费用支出为178元, 只有城镇居民的55.6%。新农合保障能力有限, 目前农民人均年医药费支出300元左右, 而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只有100元, 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 整体水平偏低。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数量不足, 农村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为1.97人, 比城市少3.75人, 44%的农村人口只享有全市30%的卫生资源。
(三) 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
受金融危机影响, 企业开工率不高,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目前, 全市城镇每年需新增就业人员保持在2万人左右, 农村尚有8万左右的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去冬今春约有2200多名农民工提前返乡, 加之近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急剧增加, 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就业压力。与此同时, 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受劳动者技能素质和择业观念的制约, 部分求职者就业面临困难, 而一些技术工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一些单位工资待遇低, 劳动强度大, 对求职者缺乏吸引力, 部分群体就业难与部分企业劳动力短缺现象并存。
(四) 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较大。
目前, 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低保制度均己建立, 而农村社会保障很不健全, 保障覆盖面小, 保障水平低, 除社会救济、新型合作医疗、五保供养、贫困移民及残疾农民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外, 涉及农民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尚未建立。从城乡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看, 养老保险已覆盖到城镇各类企业、营利性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 医疗保险覆盖到城镇各单位在职员工和非职工居民, 失业保险扩大到城镇全部企事业单位, 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还处在探索建立阶段。2008年, 酒泉市农民工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只有4750人, 参加工伤保险的只有2405人, 不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5%。从统筹的社会保障基金来看, 城镇职工人均347元, 农民工基本没有统筹。全市农村社会保障支出2450万元, 是城镇的1/20, 44%的农村居民只享有4.7%的社会保障支出。
(五) 保障性住房资金缺口较大。
廉租住房地方政府配套比例较高, 除去土地成本, 市县配套资金与中央、省上补贴资金比例达到1:1.2。廉租住房覆盖面小, 实物配租供不应求, 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不能满足无房户及低保家庭的住房需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上涨较快, 部分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与此同时, 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 不能实现廉租房的动态流转。
面临的这些民生问题, 有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如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不平等;有些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如劳动者权益受损、房价非正常快速攀升、失地农民缺少保障等。分析以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主要是政府财力不强, 保障能力较弱, 对公益性事业投入不足, 财政公共服务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同时也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
三、建设民生财政的思路及对策
解决好民生问题, 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民生财政涵盖的范围很广, 当前要解决好社会民生问题, 必须从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确立民生优先的公共投入着手,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
(一)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民生支出比重。
近年来, 各级财政在满足民生方面的支出虽然增长较快, 但在整个财政支出中, 相对比重提高不快。这就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在支持经济发展、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的基础上, 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做到有保有压、有促有控。一方面, 要继续减少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 严格控制并努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另一方面, 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力度, 做到“四个倾斜”, 即向农村倾斜、向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倾斜。特别是要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使民生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推进城乡教育公平。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前提。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是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 要保证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提高农村教育投入占全部教育投入的比重, 努力缩小城乡教育财政投入差距。新增教育经费应重点向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贫困生倾斜, 巩固“两免一补”政策, 扩大义务教育免费覆盖范围, 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和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落实好贫困家庭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移民教育倾斜政策, 资助引导移民子女进城就读, 形成人人都能享受教育的良好环境。
(三) 支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着眼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逐步增加财政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 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快市县综合性医院和农村卫生院所建设, 提高公立医院床位补贴标准, 落实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工资财政供给政策, 推行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价”。推进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 逐步取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统筹差别待遇, 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一证通”, 参合农民可持证在城市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 促进农村人口共享城市卫生资源。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及时调整卫生经费预算, 确保新医改方案顺利实施。
(四) 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全面落实就业优惠政策, 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 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 突出抓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 要高度重视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问题, 大力实施“创业促就业”计划,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加大财政就业支持力度, 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政策, 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输转就业。
(五)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保障覆盖范围。
建立与物价指数相衔接的社会最低保障制度, 切实减轻物价上涨对城乡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冲击。落实好城乡低保政策, 对低保对象实行差别救助, 提高低保制度的公平性。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建立行政机关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 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并轨。努力解决关停并转企业及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对被征地农民在工作、生活、医疗、养老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六) 拓宽财政融资渠道,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解决弱势群体的住房困难不仅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应尽的职责。要规范廉租住房保障制度, 建立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机制, 推进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 盘活保障性住房存量资产, 多渠道筹集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 力争做到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以下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实施农村贫困户、残疾人安居工程, 加快农村危房改造, 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的住房问题。
(七) 健全“惠农”保障制度,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切实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 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 大幅度增加对移民乡镇和民族地区农村公益建设项目的投入。积极利用财政贴息、补助等手段,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健全农业补贴制度, 稳步提高惠农项目补贴标准, 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产品收购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好国家“家电下乡”政策, 扩大家电下乡品种, 简化补贴发放程序。扩大农区良种补贴范围, 探索试行牧区“惠农”政策和主要畜产品价格保护办法, 切实让广大农牧民真正得到实惠。
摘要:坚持科学理财、构建民生财政是新时斯财政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文章从酒泉市民生财政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但出口退税新政并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而且实施后还应注意防范可能带来的问题。首先,中国贸易顺差和美欧贸易逆差不是中国单方面的问题。针对全球经济失衡局面,“挤出效应论”着重强调美国和其它经常项目赤字国消费过多、储蓄过少、对资金需求过度;“挤入效应论”则着重强调经常项目盈余国家储蓄过多而消费、投资过少,导致资本过度供给;实际上这种局面是“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共同导致的,因为正是在美国人寅吃卯粮式消费需求,以及满足这种消费需求的预期利润的拉动下,中国才有过多的资金投入投资而不是国内消费。而且美国的"低储蓄、高消费、高负债"格局迟迟难以真正转变,这才导致其它东亚经济体的庞大顺差经久难消。有鉴于此,根据受益和公平原则,美欧需要作出的调整力度应该更大才对。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已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减少出口激励、增加进口和对外投资激励的措施。
其次,尽管过度依赖出口市场存在很大风险,转向更加倚重国内市场的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但这种调整需要时间。所以,我们一方面应坚决落实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另一方面应该从提升产品结构、改善企业组织等方面加大投入,缓解出口退税新政可能的副作用,并促进达到提高出口效益的预期目的,避免发生政策调整回头。
尽管目前需要大力削减贸易顺差,但是必须牢记,财富的生产能力永远比财富本身更重要,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对外经济平衡、不断提升国内产业结构等主要目标中,抑制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即对外经济平衡)是短期或中期目标,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乃是长期目标,我们不能为了中短期目标而牺牲长期目标。考虑到先进制造业产品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出口市场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固然要大力削减"两高一资"等低技术、低增值、高污染、高能耗商品出口,但仍应鼓励自主创新先进制造业发展,鼓励其占据国际市场。我国目前资产市场泡沫问题之所以严重,表面上看是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实际上是因为自主创新先进制造业过度落后,缺乏高预期回报的投资机会,过多的资金不得不追逐过少的投资机会和资产。
此外,2004年以来,我国已经数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从去年9月以来的贸易政策调整尤其密集,今年6月1日起要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7月1日起实施出口退税新政,从去年实施新出口退税制度到此次出口退税新政,历时不过半年。即使目的正确,过于频繁的政策调整也必然导致企业对政策环境的预期很不稳定,干扰其正常的生产和经营节奏。因此,此次力度空前的出口退税新政发布之后,出口退税制度应当稳定足够的时间,一两年内不应继续削减了。
同志们:
今年上半年全市民政工作形势分析会,是在民政部提出“高扬为民旗帜、躬行为民实践”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召开的,也是市和区(县)提出争当全省民政工作排头兵目标之后的一次民政局长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分析上半年工作运行态势,研究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部署下半年主要工作任务。目的是估价形势、分析问题,查找差距、研究对策,振奋精神、以利再战,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推进民政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昨天以来,各区、县民政局长在会上交流了各个不同侧面的经验,市局各分管局长也就有关业务工作发了言,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地认真抓落实。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上半年民政工作的运行态势
上半年,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为民解困”为要事,以“适应形势”为主题,以“求真务实”为要求,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自身建设”为手段,深入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全省民政局长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积极推进民政工作的改革发展。经过全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各项工作都有明显进步,且有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从总的情况看,上半年工作运行的态势是稳健的,工作成效是显著的,党委、政府和群众是满意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行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民政、财政、计生委三个系统中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对此,省民政厅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自3月5日以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把行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认真传达贯彻省厅和市政府纠风办的工作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使整个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地的主要做法有五条:一是联系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二是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三是召开会议,层层进行动员;四是敞开大门,发动群众查找;五是纠建并举,注重工作实效。尤其在计划准备上力求一个“细”字,在征求意见上立足一个“广”字,在组织形式上着眼一个“活”字,在落实行动上要求一个“严”字,从而确保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让利于民、方便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随处可见,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民政的行业形象进一步树立,群众的信任度进一步提高。在这里要特别提出来表扬的是殡葬行业,通过3个月的清理整顿,无论在管理机制,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有明显的加强和提高,尤其是降低收费标准、减轻群众负担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博得社会的广泛好评。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变坐等登记为上门服务,主动上门为市文联、经贸系统和市科协的67个社团组织和6个分支机构办理年检手续,受到社团业务主管部门和社会团体一致好评。应该说,第一、二阶段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力度是大的,成效是明显的。
(二)争当排头兵活动全面启动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民政(厅)局长会议精神,市局根据省厅关于争当全国民政工作排头兵的重大决策,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于3月中旬制定了争当全省民政工作排头兵的实施方案,确立了争当排头兵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工作措施,并成立了工作机构,提出用3—5年时间,力争实现五大奋斗目标、十项具体指标、形成四大工作特色的规划。各区、县也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争当全市民政工作排头兵的目标。##区提出“打好服务牌,争当排头兵”的口号,计划在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工作作风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力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老龄工作等成为全市的亮点;##区确立“四个创新”的目标,决心把社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县强调形成地方工作特色,力争成为全国双拥模范县;##区坚持“六抓”,既巩固传统民政工作,又创新城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域;##、##和##区计划加大殡改工作力度,扭转被动局面,推动整体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争当全省民政工作排头兵工作已列入了各级民政部门的议事日程,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初步形成了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可望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1、创建省双拥模范城顺利通过检查验收。上半年,各级民政部门以评选全省双拥模范城(区)为活力,深入扎实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为顺利通过全省双拥模范城的检查验收打下了坚实基矗一是大力开展拥军优属走访慰问活动。据统计,元旦、春节期间,全市共组织拥军慰问团(组)557个,参加慰问团(组)3438人,走访慰问驻军单位136个次,慰问优抚对象和转业复员退伍军人7659人次,共计赠送慰问金额(含物资折款)172.15万元;全市召开优抚对象座谈会、军民联欢会和文娱晚会431场次,共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办好事实事628件。4月28日,市还专门召开双拥工作表彰会议,对106个双拥先进单位和46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二是认真落实抚恤优待政策。上半年,全市共评定优待对象4404户,其中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2503户,全市优待金总额1108.05万元,户年平均优待2553元。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新增金额2.45万元。市局还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订落实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的新办法(正上报市政府审定),提出今后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经费由区、县财政负责落实。目前,##区已率先出台规定,将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按区、镇各负担50%的比例,于每年11月发给义务兵家属。同时,各地还加强协调、严格把关,积极做好失业伤残军人改领伤残抚恤金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审核改领在职伤残军人50名,其中##区46名,##区4名。三是继续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去冬今春,全市共接收2003冬季退役士兵1718人,其中符合政策安置733人。市及部分区、县已出台了安置办法,落实安置补助经费。目前,各地正积极组织宣传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力争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到90%以上。此外,各地还努力解决少数进藏兵上访和历史安置遗留问题,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区组织力量开展抚恤定补对象普查工作,加强动态式管理等。5月30日至6月1日,由省民政厅副厅长范俊龙带队的省双拥工作检查验收组,对我市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区)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对市和##、##、##区、##县的创建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2、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一是全面推进乡镇(街)政务和村务公开工作。上半年,各地认真传达学习和贯彻全省肇庆高要政务公开现场会精神,并以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为切入点,狠抓乡镇(街)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市局于2月中旬,组织4个工作队深入到全市各区、县,对55个镇(街)、862个村(居)的政务、村务公开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调研,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3月26日,市在澄海区召开了全市乡镇(街)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了澄海区、金平区的经验做法。二是积极稳步地推进并村工作。今年以来,市局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调整撤并村委会规模的工作部署,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村委会的规模、设置、集体经济收入及历史沿革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认真听取各区(县)民政部门和部分镇、村基层干部对并村工作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市成立了调整村委会规模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抓紧组织、协调和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4月30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省村委会规模的通知〉的意见》,为全市并村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工作指导。目前,全市并村工作已全面展开,有关区、县按照盛市的要求和工作部署,相继成立了并村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并制定了方案,组织了试点。##区领导高度重视,加强调研,下发文件,落实经费,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并村任务。此外,全市部分村委会办公用房的建设也有序推进,在省的支持下,市政府今年追加了344万元补助资金。目前已完成建设项目105个,在建24个,未建25个。三是广泛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各级民政部门根据省社区建设领导小组2004年2号文的精神,坚持以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加大资金投入,配套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大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活动的力度。市在1月2日召开全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9扩大会议的基础上,确定2个城区、20个街道、94个社区居委会作为创建社区建设的示范单位。同时,还修订出台了《##市2004—2005年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并计划近期召开社区建设工作表彰会,有力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开展。四是启动第三批“星光计划”项目建设。在调研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同意,确定今年全市要完成的“星光计划”建设项目48个,其中街道项目9个,城区社区居委会项目25个,镇级项目14个;计划投入资金1041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370.5万元,市福利资金资助370.5万元,区级配套资金投入300万元。市局已于6月4日召开全市“星光计划”工作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市级资助资金已落实,各区、县的配套资金也正在抓紧拨付到位。此外,为加强和规范“星光老年之家”的后续管理,市局在##区抓了试点工作,并在多方征求意见和参照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草拟了《“星光老年之家”管理暂行办法》,计划上报市政府印发各地执行。市还计划从本级留成的福利基金中安排13万元,用于补助中心城区92个“星光老年之家”的运管管理费用,力争使“星光老年之家”的后续管理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3、社会救济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积极做好低保扩面工作。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加强“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确保了保障对象、资金、标准和优惠政策“四落实”。上半年,全市实施低保19649户、49904人(其中城镇5232户、12536人;农村14417户、37368人),比去年底增加599户1174人。二是灾民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各地制作“灾民救助卡”,进一步规范了春荒救济工作。上半年共下拨救济款290万元,购粮近千吨和一批冬令救济物资,救济近13万人(次),确保了群众生活无饥寒。同时,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全市共派出慰问团(组)809个,下拨生活救济款1127.3万元和实物一大批,使13.5万余人(次)得到及时救助。三是农村百户修房按计划进行。4月份,市局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发下了关于安排农村
100户重点困难户修建房补贴款计划的通知。目前,市级资金已落实到位,##、##等地已着手建房工作。四是临时救灾庇护中心进入规划建设中。为提高全市救灾应急能力,年初,市局制定并由市政府颁布了《在我市设立灾害救助临时庇护中心的实施意见》,目前各地正抓紧落实临时庇护中心的选址,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此外,6月19日,市政府转发了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关于##市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把供养经费纳入财政负担,逐月划拨民政部门发放。全市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有序开展,1至6月,共接收捐款244.06万元,捐物折款44.04万元,所得款物全部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全市“五站三点”的救助管理框架已基本形成,上半年全市共救助265名求助者。
4、殡葬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健全殡葬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去冬今春,市殡改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单位深入各区、县,对2003年《殡葬改革管理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在3月22日召开的全市殡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县、##区、##区、##区、##区被评为全市殡葬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加大殡改宣传力度。各地按计划于4月份组织了殡改宣传月活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和丧俗新风。4月8日,市组织了第8次骨灰撒海活动,共有672份先人的骨灰被撒入大海。三是狠抓火化率提高。各地加大工作力度,保持殡葬管理的高压态势。##区出台了《关于加大殡葬管理办度进一步推进殡改工作的若干规定》,坚持领导带头,强化督查督办,层层落实责任制,殡改工作有较大的起色;##、##、##、#、#等区县加大殡改执法力度,火化率保持100%,且#区骨灰撒大海达60%以上。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共火化遗体11020具,其中本地10491具,按公安注销死亡数计算,火化率达100%。此外,殡葬行业还用了3个月时间,进行专门清理整顿;5月份又举办一期殡改干部和执法骨干培训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5、老龄创建步伐加快。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坚持以“六有”为目标,积极开展创建全国、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区(县)活动。一是积极开展“爱老、敬老、扶老”活动。元旦、春节节日期间,全市共组织走访慰问60位百岁老人、949位高龄特困老人。市老龄办共为市区70岁以上老人办理397张优待卡。二是加快老年人协会建设步伐。目前,全市老年人协会总数已达560个,占村(居)总数的51%;澄海、龙湖区的老年人协会建设比例已达到100%。三是认真做好老年人维权工作。市法律援助中心老年人权益保障部每月定期进行法律咨询,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市老龄办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汕头市老年人优待办法》,上报市政府审定颁布。省老龄办于3月下旬和7月上旬,两次莅汕检查老龄工作,对我市的老龄工作都给予充分肯定。
6、镇街勘界进展顺利。今年来,各级民政部门认真组织对全市32个镇、37个街道办事处的127条行政区域界线、65个三交点进行调研分析,及时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3月10日,市勘界办专门召开全市勘界工作会议,对镇(街)界线勘定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和业务指导。会后,各地加大了工作力度,截至6月底,南澳县镇(街)勘界成果已完成政府审批手续,#、#区的材料已报市勘界办审核,#区已完成界桩埋设,#区完成界桩制作和部分埋设,全市镇(街)勘界进展顺利。此外,7条区级界线、两个三交点勘定的收尾工作顺利进行,久拖不决的“##线”问题也于6月15日由政府裁定解决。
7、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一是认真抓好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和登记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已接受年检的社团416个,年检率达96.5%;接受年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276个,年检率达92.6%。二是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运作。市民间局注重工作调研和分类指导,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指导和帮助市经贸系统、建设系统和房地产行业协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社团日常运作。三是开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的试点工作。上半年,市民间局在#区3个镇和3个村的6个专业经济协会,进行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的试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四是组织对中心城区部分街道、社区民间组织现状和发展前景的调研,努力探索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的新思路。
8、福利彩票发行工作稳中有升。今年3月中旬,市局召开福利彩票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福彩会议精神,部署彩票发行任务。后来又下发了加强投注点管理和建设的通知,切实加强彩票发行工作。上半年,全市销售福利彩票8500余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500万元,名列全省销量前五名,且有5个一等奖和2个幸运奖落户##。
此外,民政固本强基工程示范活动、民政信息化建设、民政宣传工作、民政财务和监察工作、民政档案管理,以及社会事务管理工作都普遍得到加强,并取得了明显进步。
二、存在问题与面临形势
从分析的情况看,上半年工作重点突出,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略的问题。一是争当排头兵思路不够清晰,工作亮点不够明确,存在照搬照套现象;二是并村工作任务艰巨,工作难度较大,一些地方遇到不少阻力;三是退伍安置改革发展不平衡,个别区安置文件出台较晚,有的区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尚未全部到位;四是部分群众殡改观念滞后,运尸土葬时有发生,巩固提高火化率仍面临较大压力;五是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依然存在,社区自治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星光老年之家”后续管理亟待加强。此外,各地普遍反映地方财政困难,资金投入乏力,影响工作开展。还有少数区老龄工作机构不健全,地名办工作关系未理顺,婚姻登记工作人手严重不足等问题。
高度警觉,决不可有丝毫的松懈。按照省政府关于殡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要求,各地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加大督查督办力度,采取铁的措施,千方百计巩固和提高火化率。在这方面,潮南区应加倍努力,千万不能拖全市的后腿。二要加大清坟工作力度,加快整治步伐,全面完成“三道两区”清理乱埋乱葬坟墓的任务。三要加快部分镇(街)骨灰楼建设,加强骨灰管理,坚决遏制骨灰“二次土葬”。四要优化服务管理水平,巩固殡葬行业清理整顿成果,全面树立殡葬行业良好形象。
7、抓紧建立健全基层老年人协会。各地要按照老龄工作创建活动的要求,切实抓好基层老年人协会的建设。#、E、E区要通过抓点带面,加快村(居)老年人协会建设步伐,争取在年底前有一半以上的村委会建立老年人协会。澄海等区、县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创建老龄工作先进区、县力度,争取澄海区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龙湖区被评为省老龄工作先进区。
8、抓紧推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试点经验。今年上半年,市已在#区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果。下半年,市将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通过以点带面,把我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加强民政宣传和理论研究,努力提高民政工作整体水平
首先,要提升民政宣传水平。民政宣传是反映实情,颂扬先进,鼓舞士气,呼唤支持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级民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民政宣传工作,制定宣传计划,研究宣传导向,培养宣传骨干,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宣传实效,让社会了解民政,让民政走上社会,真正体现有为、有位。下半年重点要抓好四个阶段的宣传:一是在行风评议团到来之前,抓好民政行风建设成果的宣传;二是在“八一”建军节前后,抓好双拥工作的宣传;三是在“九·九”重阳节期间,抓好尊老、敬老、爱老的宣传;四是在元旦、春节期间,抓好送温暖活动的宣传,争取报刊有民政的文章、电视有民政的影子、广播有民政的声音。其次,要重视民政理论研究。理论既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工作实践。因此,各级民政部门要把政策理论研究同完善工作决策、提高工作成效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善于理论深造的良好氛围。今后,凡是省厅组织的理论研讨会,有关业务科(股)室都要形成有质量的成果参评。各地要通过加强民政理论研究,探索和解决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提高民政工作的整体水平,实现丰富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要求每个区、县民政局和市局机关每个科室,每年有2篇以上的理论文章或调查报告在报刊上发表。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各地还要按计划,继续抓好福利彩票发行,规范地名管理,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完善救助管理,加强民政信息化建设,以及财务管理、纪检监察、群众信访和档案上等级等项工作,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
四、完成任务计划的措施办法
下半年民政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尤其是并村工作、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殡葬改革、星光计划等项工作。因此,各级民政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促进发展。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地要根据上半年形势分析会的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一次动员和部署,把任务分解到科股、落实到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深入调研,抓点带面。各级民政部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集中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当前民政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培育亮点,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示范带动。市局各科室要按照今年的调研计划,加强与挂钩联系点的联络,总结经验,抓点带面,推动和促进工作平衡发展。
3、跟踪督查,狠抓落实。计划已下达,重点任务已明确,关键在于抓落实。因此,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督查督办工作,做到部署一项,跟踪一项,落实一项,以确保计划的完成和争当排头兵目标的实现。
根据交通部《关于在交通部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强廉政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有关工程建设、廉政建设的条规,为做好工程建设中的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工程建设高效优质,保证建设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以及投资效益,建设工程的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特订立如下合同。
1、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严格遵守党的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交通部的有关规定。
(2)严格执行工程合同段的合同文件,自觉按合同办事。
(3)双方的业务活动坚持公开、公正、诚信、透明的原则(法律认定的商业秘密和合同文件另有规定除外),不得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违反工程建设管理规章制度。
(4)建立健全廉政制度,开展廉政教育,设立廉政告示牌,公布举报电话,监督并认真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5)发现对方在业务活动中有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及时提醒对方纠正的权力和义务。
(6)发现对方有严重违反本合同义务条款的行为,有向其上级有关部门举报、建议给予处理并要求告知处理结果的权利。
2、甲方的义务
(1)甲方及其工作人员不得索要或接受乙方的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不得在乙方报消任何由甲方或甲方工作人员个人支付的费用等。
(2)甲方工作人员不得参加乙方安排的超标准宴请和娱乐活动;不得接受乙方提供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和高档办公用品。
(3)甲方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或者接受乙方为其住房装修、婚丧嫁娶活动、配偶子女的工作安排以及出国出境、旅游等提供主便等。
(4)甲方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及亲属不得从事与甲方工程有关的材料设备供应、工程分包、劳务等经济活动。
(5)甲方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乙方推荐分包单位或推销材料,不得要求乙方购买合同规定外的材料和设备。
(6)甲方工作人员要秉公办事,不准营私舞弊,不准利用职权从事各种个人有偿中介活动和安排个人施工队伍。
3、乙方义务
(1)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甲方及其工作人员行贿或馈赠礼金、有价证券、贵重礼品。
(2)乙方不得以任何名义为甲方及其工作人员报销由甲方单位或个人支付的任何费用。
(3)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安排甲方工作人员参加超标准宴请及娱乐活动。
(4)乙方不得为甲方单位和个人购置或提供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和高档办公用品等。
4、违约责任
(1)甲方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合同第一、二条,按管理权限,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或组织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给乙方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予以赔偿。
(2)乙方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合同第一、三条,按管理权限,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或组织处理;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予以赔偿;情节严重的,甲方建议交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给予乙方一至三年内不得进入其主管的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的处罚。
5、双方约定:本合同由双方或双方上级单位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监督执行。由
2甲方或甲方上级单位的纪检监察机关约请乙方或乙方上级单位纪检监察机关对本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察,提出在本同合规定范围内的裁定意见。
6、本合同有效期为甲乙双方签署之日起至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止。
7、附件,与工程施工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经合同双方签署立即生效。
8、本合同一式陆份,甲、乙双方各执叁份。
甲方单位:乙方单位:(盖章)(盖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或或
其授权的代理人:其授权的代理人:
合同签订日期:年月
开题报告
班级(学号):2009011894
学生姓名: 王通政
指导教师:杨颖梅
一、综述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基础上,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基础与特点提出的崭新概念。近几年来,为实现山区经济的循环快速发展,北京市推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并在多个区县试点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为京郊山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所谓―沟域经济‖就是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急于脱贫致富的部分山区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无序开采。为保护北京大气和水源不受污染,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01年开始,北京市陆续关闭矿山1088处。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多数乡村不仅工业收入减少、运输餐饮业萧条,裸露的环境还限制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农民富后返贫的沉痛教训,让京郊山区开始反思。如何针对自身问题和外部困难,发挥山区优势,走出一条替代矿山的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道路,为农民找到新的收入来源。
近些年来,山区一些地区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山区沟域为单元的特色发展道路。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成为京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怀柔的雁栖不夜谷、夜渤海,密云的云蒙风情大道,门头沟的妙峰山玫瑰谷等沟域经济试点的成功,为京郊山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北京六大世界文化遗产有一半在山区,全市154个A级景区有115个在山区,占全市的75%,占全市十个远郊区县的77%。著名的雁栖不夜谷内共有10个民俗旅游接待村、485户农民近3000人从事旅游服务业。沟域产业的繁荣,使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6年就超过了一万元。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
然而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还不仅如此,在旅游产业龙头效应的带动下,对沟域内的产业进行合理配置,对村庄布局进行科学调整,将农业与旅游业进行有效的对接和融合,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文化消费品,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山区农民逐步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民俗旅游接待等工作。工资性收入大大增加,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生活观念也更趋于城市化、更加文明。
目前,北京69条沟域整体规划已经完成。据悉,未来几年北京市将进一步重点推进沟域经济建设,采取―统一规划、政府扶持、集体搭台、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推进山区特色产业以点带面、集中连片成带发展。
在怀柔区、密云县等几个山区县沟域经济成功实践的带动下,许多山区乡镇都对发展特色沟域经济充满了信心,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工作。62个山区乡镇已经对164条沟域的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摸底统计,对具备一定发展条件的沟域开展了初步的发展规划设计,其中69条沟域已经完成了整体规划。这些沟域在山区占据很大比例,共有739个行政村、17.3万户46万农民。沟域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产业资源,共计241个旅游景点、318个旅游度假村、639个观光采摘园。这些沟域如果能够走上一条合理规划发展的道路,对于京郊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西藏也有沟域经济的概念。西藏地区特有的相对封闭的沟域经济特点。提出了“沟顶繁育,沟谷育肥;支沟繁殖、干沟育肥”的“双圈耦合模式”。通过耦合效益模拟计算可以证明,西藏地区沟域经济系统耦合可以大幅度提高农牧业效益。在系统耦合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农业生产的大量廉价秸秆作为牲畜饲料的原材料,通过人为干扰的控制来优化耦合系统,实行畜牧业+种植业、畜牧业+绿色蔬菜、粮食+蔬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模式。本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沟域经济的产出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山区问题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研究课题,山区特殊的地理或自然障碍,使之在经济上要与其他地区完全融为一体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如何在保证山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山区的资源优势,加快山区的经济发展,是各个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北京山区是建设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是首都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资源支撑区,是破除二元结构、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示范区,是实现首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攻坚要地。
三、实现方法及预期目标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对北京市以及我国其他省份的的沟域经济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沟域经济具有哪些经验,供北京市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案例分析法,以延庆珍珠泉乡四季花海为例,研究沟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改进传统发展方式的背景及改进方法,改进后的成效和不足。
本文的重点在于以某一地区沟域经济为例,提出对沟域经济发展方式改进的建议。
本文的难点在于对于沟域经济实际情况的掌握,比如发展规模、发展过程、具体实施情况等。由于相关的数据主要由查阅的文献和资料中得出,所以查阅的资料必须要尽可能全面、准确,才能确保得出的结论可靠,不会由于个别中小山区的特殊情况,得出不具有一般性的结论。
四、论文结构
本文的内容主要从如下的几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部分 沟域经济——理论篇 1,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意义 3,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
4,关于引导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初步思考 5,沟域经济与带状集聚
6,关于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探讨
7,发展沟域经济,促进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8,发展沟域生态经济的几点思考 9,对沟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 10,沟域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 11,沟域经济的理论框架
12,沟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浅析沟域经济开发中市场供求对接模式的选择 14,北京沟域经济发展与问题 第二部分 沟域经济——方法篇
1,林农复合系统支撑北京沟域经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 2,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两项基础条件建设 3,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分析 4,北京沟域经济与生态农业发展
5,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询 6,虚拟现实技术在沟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探讨
7,WebGIs技术在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探讨 8,基于SWOT分析的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 9,北京门头沟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分析
10,北京沟域经济建设生态农业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11,北京沟域经济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12,基于区位商法的北京山区农村主导产业选择及分析 13,北京山区沟域经济中的旅游服务产业发展战略探析 14,门头沟区林果资源与沟域经济
15,依托沟域经济理念发展北京山区生态农业经济 16,―3S‖技术在沟域经济开发中的应用及前景
17,沟域经济对山区乡村生态演替影响分析——以门头沟区为例 18,北京郊区沟域经济优先发展休闲旅游的必要性研究 19,开发休闲旅游产业推动沟域经济发展 20,完善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21,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功能定位
22,北京沟域经济发展中休闲观光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23,沟域的产业规划与布局研究 24,北京山区概况与沟域经济发展
第三部分 沟域经济一实践篇
1,沟域经济为京郊山区解决―三农‖问题搭建了良好平台——怀柔区沟域经济简
析
2,房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浅析
3,门头沟区推动沟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4,雁栖不夜谷生态旅游专项调研报告
5,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门头沟区为例 6,崛起的蒲洼乡―立体式‖沟域经济
7,京西沟域经济发展问题和对策探析——关于北京蒲洼乡沟域经济发展的调查
思考
8,石城镇发展沟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9,妙峰山沟域经济创新发展
10,清水镇沟域经济的发展与设想 11,渤海镇沟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12,聚焦高端旅游 聚集城市功能 打造京西南绿色仙栖谷 13,河北省太行山区农业科技开发做法和经验 第四部分 沟域经济——案例篇
1,旅游带动产业融合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旅游促进沟域经济全面发展——平谷区黄松峪乡沟域经济建设
2,房山区佛子庄乡上水文化养生谷沟域建设
3,深入发展沟域经济 区域推进新农村建设——怀柔区―雁栖不夜谷‖建设 4,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白桦谷‖建设 5,怀柔区渤海镇栗花沟建设
6,引领时尚休闲生活打造靓丽汤泉香谷——密云县古北口镇汤河沟域经济建设 7,发展沟域经济搭建致富平台——密云县新城子镇沟域经济建设
8,发展沟域经济促民增收致富——平谷区熊儿寨乡九里山沟域经济建设
9,创意自然山水打造百里画廊——延庆县千家店镇黑白河环线沟域经济建设 10,利用冷凉气候打造四季花海——延庆县四海镇沟域经济建设 11,打造绿色军都发展休闲产业——昌平区十三陵休闲产业区建设 12,依托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昌平区流村镇高口沟域建设 13,门头沟区斋堂镇柏爨沟域建设 14,门头沟区斋堂镇煤窝沟域建设 15,强化生态治理撑起发展平台深挖优势资源做足富民文章——怀柔区琉璃庙镇
沟域经济建设
五、对进度的具体安排
第1~4 周:毕业实习;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收集整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
第5~6 周:开题答辩,对文献深入阅读,对材料进行综合整理,修改开题报告。
第7~11 周: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并进行相关修改。
第12~16周:补充调研,完善毕业论文,对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完成终稿,准备论文答辩。
第17周:
毕业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 王友年,北京沟域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2010.[2]熊泽森.沟域经济创新研究
[4]李杨,杨思群.沟域经济融资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11(10).[5]田晓霞.沟域经济及市政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0(5).[6]刘新华,钱文.我国沟域经济理论书评[J].经济学家,2007(2).[7]Stiglitz J, Weiss.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1981.71(3):393-410.[8]Richard S.Barr, Kory A.Killgo, Thomas F.Siems, Sheri Zimmel.Evaluating the productive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of US commercial banks[J].Managerial Finance, 2002, Vol.28(8), pp.3 – 25.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签字:
****年**月**日
督导教师:(签署意见)
签字:
****年**月**日
领导小组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章:
众多待解问题仍存在
国家这次的表态是对三网融合重要的肯定。在相关政策方面, 当天会议中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其中, 从2013年至2015年, 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 普及应用融合业务, 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新型监管体系。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史炜此前曾表示, 在推进三网融合的过程中,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谨慎对待。他认为, 国务院针对三网融合提出的阶段性目标中最具攻坚性的仍是体制配套和支持问题。例如, 双向准入的管制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双向准入的公平性资源竞争环境如何确定, 双向准入中的资源共享和版权保护的操作方式是什么, 都需要制定相关的监管政策来解决。
中广互联CEO曾会明表示, 媒体监管政策是融合监管政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互联网已在1998年联合国的文件中称为第四媒体, 手机也日益体现出新媒体的特征。而我国的媒体管理还缺乏法律层面的建设, 《新闻法》还没有出台, 《电信法》将何时颁布, 其中涉及三网融合及监管体制的内容将如何确定, 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另外, 《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在2008年也已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项目。伴随着三网融合的进程, 这部法律又将有何变数。曾会明认为, 法律的缺失使得相关政策只能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出现, 这给三网融合的实施带来更多的难度。相关的细节问题, 还有待细则进一步出台。
尽快发放牌照是关键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告诉记者:“成立融合监管部门是当务之急, 但目前执行还有一定的困难。”他还认为, “三网融合问题一直都是《电信法》发展的瓶颈, 可以预测, 此次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出会在一定程度上催生《电信法》的出台。”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朱金周博士认为, 在现有监管体制下, 要切实有效地推动三网融合工作, 应从以下三点出发。
第一, 尽快分类发放业务许可证, 让广电和电信双方都拿到双向进入的业务牌照。虽然我国三网融合体制政策障碍逐步松动, 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推进, 政策推动效果日益显现, 但在实践中, 牌照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三网融合的重要体制机制障碍。
第二, 三网融合在地方层面的执行, 应少一些约束条件, 多一些推动三网融合体制改革的措施。尽快消除三网融合制度障碍, 推动电信、广电逐步实现双向进入, 探索建立电信、广电融合性监管新体制。
第三, 加强企业间合作, 在监管政策上给予支持。扩大三网融合试验区域和业务应用范围, 提升商用网络规模。尤其要在二线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取得三网融合重点突破。鼓励通信、广电等不同领域企业探索合作、合资、并购、联盟等发展模式, 推动三网融合发展。
朱金周认为, 监管政策的完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当电信和广电部门真正开始实施融合业务时, 才能更好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对监管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
融合管制是国际惯例
三网融合并不是强求监管上合一, 而是要求相关部门按照政府职能各负其责。从国际惯例看, 融合监管体制在西方国家三网融合的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2000年12月, 英国政府公布了“通信新未来”白皮书, 将其主要管制机构Oftel (电信管制局) 、ITC (独立电视委员会) 、RA (广播管制局) 、BSC (广播标准委员会) 和RCA (无线通信管制局) 五家融为一家统一的监管部门英国通信办公室 (Ofcom) 。
Ofcom采用的管制原则是融合管制, 其核心是发展各传送体系之间的持续有效竞争, 并且确保用统一的方式, 按照标准的竞争规则和指导原则来监管反竞争行为。主要决策遵守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则, 通过有效竞争来为消费者谋利益。
2003年12月29日, Ofcom作为新的国家电信及广电行业管制机构正式上任, 接管了原有五家较小管制者的权杖。
此外, 1996年, 美国通过新电信法, 并成立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 统一监管电信和有线电视业务。FCC是一家独立的政府机构, 直接对美国国会负责, 负责州际、国际通信。无线电、数字、移动通信等相关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都需要获得FCC的同意。
权力总是不甘寂寞,政府活动总是倾向于不受约束。当行政权力过度干预经济社会生活,并且造成严重消极后果之后,人们才意识到政府和市场之间应该有边界。也就是说,这样的边界不可能在一开始就是明确的。然而,沉痛的教训不应只换来政府的自觉,而应是行政的法治化。当政府取消或下放某些权力时,应当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晰、固定,否则,自觉一旦消失,政府从市场中抽身而出的权力,在一夜之间便可跨越边界向市场纵深推进。
用法律来标识的边界是清晰可辨的、应当严格遵守的,如果法律也不能捍卫边界,那么就只能捍卫法律的权威。问题在于,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目前还未得到法律的庇护,则侵入市场的行政行为就不会受到惩罚。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湖北的一个县早前动用“红头文件”向乡镇摊派销售湖北自产烟酒的任务,在舆论的强烈关注下,当地表示将迅速撤销这个文件。即使政府毫无边界意识,除了被讥为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可以毫发无损。如果依法行政与“红头文件”可以并行不悖,那么也应当加大对“红头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在一些地方,“红头文件”已沦为政府自创权力的工具。
在计划经济年代,奉行全能主义的政府全面管控经济,或许还有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雄心抱负;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活动如果不受约束地侵扰市场,则恐怕连半点父爱主义的温情也没有。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在哪里?不应只在人们的心里、政府的觉悟里,更应在措辞严谨的法律条文中,在法律不容挑战的实施中……
寻找政府与市场边界的中国路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寻找两者的边界,是最基础的一步。
经过35年的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还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为,首先,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以及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方式,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民营资本所面临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情况始终没有真正突破。其次,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仍然是双轨制,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并存。另外,宏观调控方式有待改善,近年来通过直接干预价格实施宏观调控的现象比较明显。四则,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坦率地讲,地方政府不是不想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是事权与财力相脱节使然。有人将各级政府的财力状况作了形象比喻:“中央喜气洋洋,省级满满当当,市里勉勉强强,县乡哭爹叫娘”。地方政府事权大、财力小,容易引发政府越界“自谋财路”的持续冲动。而最受关注的显然是,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比如,城市里的房子可以卖给农民,农民宅基地上建的房子却不能卖给城里人。
需要正视的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实践中的困难源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与顽固性。
长期以来,相比于消费拉动、外贸驱动,政府直接投资推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色调。甚至有观点认为,政府实际上是“经济建设型政府”、“地方政府已经公司化”。
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实质,是划定政府职能边界。深入研究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论述,我们可以暂且将政府职能概括为以下五项:建设法治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治职能);科学宏观调控,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经济调节职能);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市场监管职能);改进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富有生机活力(社会治理职能);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公共服务职能)。
由此,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和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已十分清晰。
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同时,全会要求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这是继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后,再次提出政府与社会边界的问题,使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社会组织属于“社会性基础性设施”,是政府的伙伴,可以帮助政府治理社会,承担政府支持的公共服务工作。长久的维稳力量来自社会自身。因此,政府与社会组织可以形成拾遗补缺、服务替代、协同增效三种协作关系。
在两者的关系中,社会组织是政府的伙伴,不是政府的伙计;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潜在卖家,不是政府的执行机构。拥有行政权力的社会组织容易演变为“二政府”,而没有自主性的社会组织则容易成为政府附属物。
目前,我国存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不足与规范管理不够的双重问题,且许多社会组织行政化倾向明显。在美国每197人中就有一个社会组织,印度每400人中有一个社会组织;而在中国,每2967人中才有一个社会组织。从42个国家的数据分析来看,社会组织支出占GDP的平均比重为4.7%,中国内地为0.3%。
2013年3月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了“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部署。逐步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探索一业多会,引入竞争机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寻找”政能量”边界的国际摸索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进行了多方探索。
对西方国家来说,政府与市场边界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动态调整的,给人以钟摆之感。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有四个发现。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是西方各国政府、市场边界调整的初始条件与基本底色。换言之,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管怎么调整,市场经济体制根基没有动摇。政府边界的扩展是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前提的。
第二,特定时段政府与市场边界的重大调整,都是为了解决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问题。如果缺乏强有力的国家干预,西方各国能否走出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令人怀疑;如果没有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职能定位的市场化改革,整个西方世界能否走出经济滞胀的沼泽也是问题。
第三,不是在经济发展中取消政府作用,而是探索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正如1997年世界银行报告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有效的政府,经济的、社会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
第四,一般以列举法来界定政府职责,用排除法界定市场作用领域。如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政府的第一项职责:做好基础性工作”,“在基础工作之外:政府不是唯一的提供者”。所谓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五项: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性的政策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的稳定、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保护承受力差的社会阶层、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