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变化浅谈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所得税变化浅谈(精选8篇)

企业所得税变化浅谈 篇1

管理学院会计系10会计2班

姓名:王丽丽 学号:100301067 摘要: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境内企业实行25%的统一税率,这将对企业税负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新旧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关键字: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变化;差异;影响;内外资企业

Summary:The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after carrying out, the domestic enterprise to implement the unity of the 25% tax rate, which will bring about the tax burden of enterprises produce different effe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enterprise.Keyword:Old and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Variation;Difference;Affect;Foreign and domestic-funded enterprises

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国境内企业(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除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通俗地说,就是对内资企业的收益额(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征收的所得税。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其创建受欧美和日本等国影响,始于二十世纪初。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一般25%的比例税率。企业所得税与其他税种相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税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于有无收益额和收益额的多少,而不决定于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第二,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真实收入,不易进行税负转嫁,反映着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因而一般将其划入直接税。第三,企业所得税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新所得税法与原企业所得税条例比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统一适用新所得税法;二是将原来的税率由33%降为25%;三是修改了原来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了新的税收优惠体系;四是内资和外资统一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同时还对老企业规定了五年的过度期。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认定条件的变化。新所得税法统一以法人为单位纳税。原所得税法下,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是独立核算单位,外资企业的纳税主体则是法人。在新所得税法里,不是独立法人主体的分支机构可以汇兑缴纳所得税。也就是说,企业在设立分支机构时,设立的分公司可汇兑纳税,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则要分别独立缴纳所得税。因此,在新所得税法实行之后,主管税务机关要注意存在亏损子公司的企业集团,如果将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变更为分公司,这就有可能是一种新的避税行为。

二、适用税率的变化。在原所得税法下,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的,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为18%;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税。新所得税法规定法定税率为25%,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致,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企业所得税率临界点的应用,要注意严格掌握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条件。

三、应税收入的变化。原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收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扣除税法规定的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准予扣除项目为纳税人取得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新所得税法规定应税收入为企业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充许弥补的以前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实行新企业所得税后,由于应纳税所得额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得税申报表也必将发生变化,我们要注意收入确定的变动和税前扣除内容的变动,要准确把握变化的内容,能够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

四、税前扣除内容的变化。新所得税法与原所得税法相比,税前扣除内容变化很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取消了关于计税工资的规定。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原税法中关于计税工资的规定,在新所得税法下,真实合法的工资支出可以直接全额扣除,所强调的实际发生、与收入有关与合理性。那么企业在税前扣除职工工资支出时,是否就可以无条件的随意列支呢,答案是否定的。税务机关在检查企业的工资支出时,一定要参考同行业的正常工资水平,如果某一纳税人的工资支出大大的超出了同行业的正常水平,税务机关就要进行纳税评估,如果评估的结果认定为“非合理支出”,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纳税调整。(二)公益救济性扣除限制放宽。新的所得税法对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充许税前扣除。而原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外资企业用于中国境内公益救济性捐赠,可以扣除。除了比例上的变化,公益救济性捐赠的另一个变化是税前扣除基数不同。新所得税法规定扣除的基数是企业的利润总额,原所得税法则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存在大量的纳税调整项目,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就不相同,有可能差距还很大。(三)广告费的扣除有所调整。在新的所得税法中,未对纳税人的广告费支出规定扣除比例,有可能会在实施细则中规定。在原国税发[2000]84号文中规定,纳税人广告费支出不超过销售收入2%的,据实扣除,超过部分无限期向以后纳税结转。在实际工作中,税务人员要注意广告费的认定条件,要与赞助进行区别,因为在新所得税法中明确规定赞助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四)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变化。在新所得税法中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企业可在实行新所得税法的当年,就对技术进步等原因引起损耗圈套的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而原国税发[2000]84号文中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应采取直线法提取折旧。

五、税收优惠政策变化。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有以下几种:

1、保留。新所得税法继续保留了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所给予的优惠政策,保留了从事农、林、牧、渔业、公共基础设施、环保、节能节水等项目的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另外还有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2、取消。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15%的优惠税率。

3、扩大。在以下两个方面,新所得税法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使用范围对象。(1)高新技术企业。新所得税法规定,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的优惠税率,取消了原税法的地域限制。税务人员应重点掌握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2)创业投资企业。新所得税法增加了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31号)规定,新设创业投资企业,对投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额的70%可以抵减所得税。税务人员要注意新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创业投资企业的认定条件,要参照原注册资本的规定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4、替代。这部分优惠政策的对象没有变化,但是用新的优惠方式代替了原来的优惠计算方式。这中间有三项:(1)残疾人的税收优惠由直接减免税变为对安置残疾人发入工资加计扣除100%。新所得税法把优惠政策与所安置的残疾人员的人数相联系,代替了原来达到一定的比例直接减税或免税的计算方式。(2)资源综合利用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由直接减免税改为减计收入。(3)购买国产设备投资额抵免税改为购买专用设备投资额抵免税。新所得税法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规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六、增加了反避税条款。在我国原来的税法规定中,未对反避税工作做出有效的规定,在这十几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参考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新所得税法用了第六章整整一章来阐述反避税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增加了对居民与非居民企业的规定。居民企业包括中国境内所有企业以及中国境外设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境内的企业。新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企业应就来源于全球的所得纳税,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有两类,一类是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置的机构场所,另一类是在中国境内无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在这两者中,第一类企业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和中国境外所得中所有的与中国境内机构有联系的所得缴纳所得税,适用25%的税率;第二类企业则只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适用20%的税率。增加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的认定,其中针对第一类企业的规定就是国际上反避税一种通行的办法。

2、在新所得税法第六章的特别纳税事项调整中,有几条专门的规定,税务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1)企业交易事项安排合理性商业目的的认定。新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实施的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纳税人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2)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的规定。关于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新所得税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税务机关与企业协商、确认后,达成预约定价安排。新所得税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不提供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资料,或者提供虚假、不完整资料、未能真实反映其关联业务往来情况的,税务机关有权依法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为此还要注意《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资料管理办法》要按照办法的要求保管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资料。

七、过度政策的规定。在新所得税法附则中,规定了过度政策的过度期。包括两项:

1、低税率优惠的过度期。新所得税法规定,原享受低税率政策优惠的,有五年的过度期逐步过度到新税率。也就是说在2007年3月16日之前批准设立的企业如果享受低税率优惠的,在新税法施行后五年内,逐步过度到新税率。同时新所得税法延续了“企业纳税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结转,用以后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的规定。

2、定期减免税优惠政策的过度。新所得税法规定:“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未享受优惠的,优惠期限从本法施行起计算。”原新设高新技术企业的“两免三减半”政策,从投产起算,过度期未获利而未享受优惠政策的,优惠期限从新所得税法施行的2008起计算,如果2008年未盈利,则当年无法享受优惠政策。

新税法实施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也不一样 :对大中型内资企业,新税法最直观的影响是,一方面降低了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由33%降为25%),同时减小了内资企业所得税税基,两个变量的减少会降低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对小型微利企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按20%税率征收并且对认定小型微利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标准大大提高,多数企业税负会有所下降。非生产性外资企业,按原企业所得税法,非生产性外资企业,如服务业、餐饮业等与内资企业同按33%税率执行的。内外资企业统一为25%后,税率减少了8%,税收负担也会大幅度降低。生产性外资企业。对于生产性外资企业,我国长期以来都给予扶持,享受各种优惠后,一般平均税率仅为12%左右;新税法将内外资企业统一税率后,生产性外资企业增加了13%的税率,税负会大大增加。对不同区域企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上原税法的区域优惠政策导向,使东南沿海地区吸引了绝大部分外资,率先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东南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相比,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相对较差,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力明显不足,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不仅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不利于东南沿海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适当削减东部区域优惠、增加西部地区的优惠是新形势的要求。

总之,新税法颁布后,有利于我国税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对内资企业而言,消除了税收歧视,使之与外资企业享有相同的税收政策,减轻了税收负担,有利于其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对外资企业而言,新法规定的25%的税率,在国际上仍是适中偏低的水平,有助于国家吸引外资并有效利用外资。同时,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体系,有利于国家清理假外资,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长远来看,新税法的实施不会对我国吸引外资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企业所得税变化浅谈 篇2

一、企业并购产生的财务效应

企业的并购活动由于是比较大的资本运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对企业的资本流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财务效应是很显而易见的。这对于并购前后的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节约交易费用

企业并购实质上是企业组织对市场的替代, 实现了外部交易的内部化, 由于在适当的交易条件下, 企业的组织成本有可能低于在市场上进行同样交易的成本, 从而减少了生产经营活动的交易费用。

(二) 减少代理成本

当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时, 由于企业管理层与企业所有者利益的不一致而产生了代理成本, 包括所有人与代理人的签约成本, 对代理人监督与控制的成本等。而通过并购或代理权的竞争, 目标公司现任管理者将会被代替, 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其代理成本。

二、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经营活动, 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如企业并购的营运风险、信息风险、体制风险、法律风险和反收购风险等。本文重点提出的是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这对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影响。企业只有谨慎对待, 尽量避免和消除风险, 才能最终取得并购的成功。

(一) 价值评估风险

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观点合理地估算被并购企业的价值, 作为成交的底价, 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而目标企业的估价又取决于并购企业对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 有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 由此产生了并购企业的估价风险。估价风险同被并购企业的性质、双方并购的态度、并购信息的获得都有很大的关系, 根本上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断失去准确性, 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被并购企业价值的收购价格, 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以更多的股权进行置换, 甚至导致并购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二) 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并购动机不同以及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结构不同, 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 自有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并购企业应针对被并购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 维持正常营运资金的多少, 使投资的不同回收期与借款的种类相配合, 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三、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前文我们已经对并购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那么在并购中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规避这些风险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结合并购财务中的风险问题主要提出以下几条建议和策略。

(一) 审慎选择目标企业, 加强对目标企业财务资料的有效合理利用, 以降低定价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过高定价风险的根本原因, 因此并购方应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自身财务状况, 不可一味相信目标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应对其进行详尽的调查, 防范并购财务险境。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投资银行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 并在此基础上充分估计并购可能带来的财务压力和综合效应, 使对目标企业的估价更接近其真实价值, 以最大程度地规避并购的定价风险。

(二) 合理选择支付方式、时间及数量以降低偿债风险

并够支付方式一般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及混合支付三种方式。现金支付可以迅速地完成交易, 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 但其偿债风险较高;股票支付, 成本低且可以让目标公司的股东共同承担企业并购后的发展风险, 而目标公司的股东也可以合理逃避部分股本转让利得税, 其偿债风险较现金支付小, 但是程序较现金支付复杂;混合支付的偿债风险则介于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之间。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 每股权益的稀释, 股价的不确定性, 股权结构的变动, 目标企业的税收等情况, 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 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 以满足收购双方需要来取长补短。此外, 并购企业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 将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期限进行分装组合, 寻找出真正现金流和资金缺口的时点, 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防范偿债风险。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多地出现并购等资本运作活动, 而这样的活动对经济的发展势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这一现象做了简要的论述, 但是对于如何进行深入的实际操作还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管理, 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

参考文献

企业所得税变化浅谈 篇3

关键词:新会计标准 出台以及变化 企业 影响分析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新会计标准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新的会计准则已经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改变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模式。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准确的把握这些变化的情况,同时根据相关的变化要求做出科学的调整。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对于新会计标准的主要变化情况以及对于企业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一、对于新会计准则变化的基本认识

对于新的企业会计管理标准来说,它是一个相对全面的管理体系,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具体的会计管理工作,同时对于会计整个体系的完善也提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对于新出台的会计准则来说,我们和以往的会计准则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比较,其中发现它们存在一些区别,对于新的会计准则来说,它更加的全面和系统化,其中主要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各个层面的问题,以及相关经济业务的规范,在影响力以及约束力上都大大的加强。具体来说,主要的就是包含了一些的一些变化和特征:

1、全面性。通过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其中对于相关的知道准则以及相关的基本原则都有着相对全面的分析和概述,不仅在基本的准则上,与此同时在相关的准则以及一些应用的指南上都有着相对完备的规定,进而构成了一个体系、内容充实完整的管理体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处理企业常见的一些财务会计管理业务之外,在一些新的经济业务,新的会计准则也作出了相关的要求和规范,这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说就更加全面而具体。

2、可操作性大大加强。对于新的会计准则来说,在整个构成的体系上,它不仅对会计确认、计量以及相关的记录和报告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和管理,与此同时还为相关的企业提供了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并且对于这些具体的指导原则如何进行操作也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从而帮助相关的财务经济管理活动更好的、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進行相关的管理,运用好这些管理原则。

3、更加具有层次性。对于新的会计准则来说,它的层次性进一步的加强,其中对于基本准则来说,它是整个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也是进行相关准则制定的一个基本的指南和基本的原则规定,而对于一些具体的准则来说,它则是对企业经济业务管理中进行的相关规定,是对各类经济业务的确认以及计量的规范。而对于应用指南来说,它主要的是根据相关的基本准则,以及一系列具体的准则,进而制定出相关的实务操作指南。对于这些来说,他们共同的构成了整个会计管理准则体系,三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及相互影响有互相区别,层次性明显加强。

二、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我们知道,对于会计准则来说,他是在大量会计实务操作的基础上总结的经验和理论,它对于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其中对于企业会计的核算以及相关的管理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便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相关的管理,逐渐的规范相关的管理行为。而在新的会计准则制定实施之后,这其中所产生的变化势必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影响。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分析和调查。

1、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对于新的会计准则来说,它的相关变化对于会计的核算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也是相对直接的,其中对于企业的资产以及负债,对于相关权益的损益上都要进行确认。这就要求企业对自身财务运营以及相关的核算进行管理,对于损益变化的情况如实的记录,从而反应真实的情况。同时,对于企业的会计资产管理来说,做好对相关的资产确认尤为重要,在新的会计标准当中,一些新的会计标准规定当中,尤其是在投资以及相关的委托贷款上,一些常用的核算管理方法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也将促使企业更加明确的上报相关财务状况。

2、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我们通过对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新的变化和要求的研究,其中发现会计的核算变化也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重要影响,在相关的管理行为上企业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在企业利润操控上,它将进一步的约束企业对利润调节的空间,进而确保企业利润反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在新的会计准则当中还大大的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分析,这样一来,也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更加全面而真实的反应企业当前的收益,掌握相关的经营情况。对于企业来说,也就有效的避免了它进行盈余管理,以及利用利润来进行违规的操纵,从而保证了财务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其中,新准则将对“资产减值损失”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联系起来,进行单列,这也避免了企业通过对相关项目损益的调节来进行虚假报表的操作,从而使的企业的财务报表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能够切实的反应企业经营管理的状况,全面的了解企业的各种业绩。

3、对财务工作的影响。我们知道,新的会计准则制定实施之后,在可操作性以及相关的管理上进一步的加强,这样一来,也就是的会计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更加有据可依,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会计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也更加有利于防止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和费用资本化等手段来虚报利润。但是在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中,我们发下其中也增加了一些内容,在这些内容当中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内容,虽然能够更好的更加严谨的进行管理,但是相应的也需要更多的估计和判断因素,这样一来对于会计的的相关管理和判断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会计处理有一定难度。同时,由于没有相对明确的管理标准,这样一来对于不同的会计人员来说,对可收回金额的估计结果可能不同,有较大的伸缩性,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

三、结束语

我们知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加强相关的变革和发展,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是在以往基础上进行的完善和改进,其中有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来说它势必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从会计核算以及企业资产经营上都有了更加严格而全面的规定,这也将促使企业更加规范自己的财务会计上报,实现资本运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以便国家相关部门更好的进行相关的财务会计监督和管理,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和运营。

参考文献:

[1] 张平陈迎梅 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J] 探索与实践,2009,8

[2] 周伟强 会计准则的变化对于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J] 会计管理,2008,8

[3] 刘向军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分析[J] 金融资讯,2008,6

2011年个人所得税四大变化 篇4

新税法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是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

二是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

三是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调整为15000元,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作了调整。

四是个税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比现行政策延长了8天,进一步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级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速算扣除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税率% 数 含税级距)数(元)一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

5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

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

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10 20 25 30 35 45

0 105 555 1005 2755 5505 13505 二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三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四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五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六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七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安全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四)—、选择题

l、(A)同志于1952年在对劳动部工作报告的批示中明确指出:“ 必须注意职工的安 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

A.毛泽东

B.朱德

C.刘少奇

2、安全培训对哪些人员比较重要?(C)

A.管理人员 B.工人 C.以上两类人员都同样重要

3、有关企业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应该是?(C)A.生产部主管 B.安全部主管 C.最高层主管

4、下列哪项能最有效改善企业的安全水平?(B)

A。聘请安全员 B.实施安全管理 C.增发补助费

5、为了防止事故,应有哪些人参与预防工作和 担当责任?(C)

A.用人单位 B.工人本身 C.用人单位和工人本身两方面

6、对企业发生的事故,坚持(B)原则进行 处理。

A.预防为主 B.三不放过 C.三同时

7、劳动保护监察是一种(A)监察。

A.国家 B.地方 C.行业

8、安全监察是一种带有的(A)监督。

A.强制性 B.规范性 C.自党性

10、企业经理、厂长对企业的安全生产。(A)

A.负全面负责 B.负主要责任 C.不负责任

11、“三同时”是指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A)。

A.同时投产 B.同时结算 C.同时检修

12、工人有权拒绝的指令。(A)

A.违章作业 B.班组长 C.安全人员

13、应参加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 的调查处理。(A)

A.工会组织 B.环保部门 C.财务部门

14、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B)、车间 教育和班组教育。A.启蒙教育 B.厂级教育 C.礼仪教育

15、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复工的工人,要重新进行(A)。

A.岗位安全教育 B.厂级安全教育 C.车间安全教育

16、安全色中的(C)表示提示、安全状态及 通行的规定。

A.黄色 B.蓝色 C.绿色

17、(C)对企业生产中的安全技术问 题全面负责。

A.安全员 B.总工程师 C.总经理

18、是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的有效措施。(B)

A.实践煅炼 B.加强批评 C.加强安全教育

l

9、劳动争议是指(A)与劳动者发生的争议。

A.用人单位 B.总经理 C.劳动管理部门

20、(A)是劳动争议处理应遵循的。

A.公正 B.互利原则 C.互谅互让原则

安全防护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六)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在后面的答题卡中将其涂黑)

1.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b)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

2.在易燃易爆场所穿(c)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3.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b)。

A.纯棉工作服 B.化纤工作服 C.防静电工作服

4.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b)。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平挂平用 6.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b)制度。

A.安全标志管理 B.登记 C.备案

7.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为不超过(c)。

A.两年 B.两年半 C.三年半

8.安全带的使用期限为(a)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A.3~5 B.4~6 C.5~7 9.安全带应在使用(a)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

A.4 B.3 C.2 10.下列哪个字母代表劳动防护用品具有防静电的性能?(b)

A.fh B.jd C.ny

11.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a)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A.18% B.20% C.21%

12.销售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标识和(c)。

A.编号 B.专利权证 C.注册商标证

13.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B)是错误的。

A.护发帽 B.手套 C.防异物伤害护目镜

14.含(a)的防护服有防微波作用。

A.金属丝布材料 B.棉布材料 C.化纤材料

15.电焊工使用的防护面罩,应(b)。

A.耐燃、导电 B.耐燃、不导电、不导热 C.耐燃、不导电但导热

16.清除工作场所散布的有害尘埃时,应使用(b)。

A.扫把 B.吸尘器 C.吹风机

17.以下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b)

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 B.职工患职业病 C.用人单位经营困难期间

18.下列哪种职业病属于尘肺病?(c)

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B.黑变病 C.矽肺

19.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b)。

A.医疗保险待遇 B.工伤保险待遇 C.养老保险待遇

20.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c)处理。

A.病假 B.事假 C.正常出勤

21.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不能到(c)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 B.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 C.用人单位所在地和劳动者本人居住地以外职业病诊断医疗机构

22.以下哪种物质是致癌物质?(a)

A.苯

B.氯 C.一氧化碳

23.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不包括(c)。

A.呼吸道 B.消化道 C.泌尿系统

24.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b)。

A.呼吸系统 B.造血系统 C.泌尿系统

25.下列哪种粉尘可引起矽肺病?(a)

A.煤尘 B.放射性粉尘 C.游离二氧化硅

26.工伤保险费应当由(a)缴纳。

A.用人单位 B.职工个人 C.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纳,一部分由单位

27.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c)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A.50% B.60% C.70%

28.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可以停工留薪,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c)个月。

A.6 B.10 C.12

29.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b)个月内照发工资,以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A.2 B.3 C.4 30.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c)中支付。

A.用人单位安全措施费 B.职工个人工资 C.工伤保险基金

安全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五)1、劳动争议处理的四项原则是什么?答:调解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

2、什么是二次事故?答:二次事故是由于一次事故对危险因素的第二次激发,造成事故的扩大蔓延。

3、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4、一般而言,工程安全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比间接经济损失大几倍,因此不计算间接经济损失,该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5、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有哪四种,各代表什么意义?答:有红、黄、蓝、绿四种。其中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黄色表示注意、警告;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及通行的规定。

6、用于评价安全工作的指标有哪些?答: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

8、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国家标准主要有哪些?答: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三部分。

10、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三方面?答: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思想教育。

12、水利工程洞井施工时,应及时向工作面供应新鲜空气的标准是多少?答:每人每分钟3立方米。

13、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的划分等级和标准是什么?答:(1)一般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以下的事故。

(2)较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或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事故。(3)重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万元或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4)特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0万元或100万元以上的事故。

15、职工伤亡事故伤害程度的划分是什么?答:根据国家标准(GB/T15236-94),职工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

(1)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3)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

(5)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16、哪些情况不应认定为工伤?答: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1)犯罪或违法;(2)自杀或自残;(3)斗殴;(4)酗酒;(5)蓄意违章;(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7、解释OHSMS的意义?答:OHSMS: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八十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18、建立OHSMS基本方法是什么?答:实施OHSMS一般要经过两个基本程序:体系建立、运行和体系审核认证。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一般要经过OHSMS标准培训、制定计划、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现状的评估(初始评审)、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设计、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文件编写、体系运行、内审、管理性复审、纠正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外部审核等程序。

19、如何处理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答:(1)整改。实行“三定”:定措施、定时间、定负责人;“四不推”:班组能解决的,不推到工段;工段能解决的,不推到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到厂;厂能解决的,不推到上级。

(2)下达《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指定被查单位限期整改。

(3)对领导违章指挥、工人违章操作等,应当场劝阻,情况危急时可制止其作业,并通知现场负责人严肃处理。

(4)查封。对严重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规,随时有可能造成严重人身伤亡的装备设施,可立即查封,并通知责任单位处理。

20、对企业发生的事故,坚持以什么原则进行处理?答:“四不放过”。“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2、高处作业“三宝”是什么?答:高处作业三件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安全帽是防物体打击,防坠落时头部碰撞的头部防护装置;

安全带是在发生坠落时,用其拴在牢固物体上的绳带保护人体不能继续坠落的防护装置;

安全网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缓冲性能,安装在高处作业现场,用来截住坠落人或物,以避免或减轻坠落人伤害或防止坠落物伤人的防护装置。

23、国务院颁布的302号令,对我国安全生产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特大事故实施行政责任追究。

24、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月是哪一月?答:六月。

25、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该由谁全面负责?答:企业。? 26、1986年10月13日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市消防工作会议上针对消防安全、防火防爆工作概括了三句话,是哪三句话?

答: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27、根据《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405号)第5条规定,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哪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学时?答:厂级、车间级、班组级。40学时。

28、厂长、经理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什么?答:必须管安全。

29、特大事故的调查工作,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谁 不得干预特大事故的调查工作。答: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任何单位或个人。

30、全面安全管理的内容是什么?答:“四全”安全管理,即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管理。

31、什么是“三个同步”原则?答:“三个同步”原则是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的原则。

32、什么是工伤事故?答: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33、高处作业的“三大纪律”是指什么?答:(1)进入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2)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

(3)高处作业不准往下乱抛工具、物件。

34、建筑物起火后,多少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答:5~7分钟。

35、火灾事故的防范原则包括哪些?答:预防、限制、灭火和疏散四个方面。

36、什么灭火器不需要颠倒使用?答:干粉。

37、怎样打火警电话?答:(1)讲清着火单位的名称、详细地址。(2)讲清着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3)讲清报火警人的姓名、报警电话的号码。(4)到单位门口或十字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

38、重点防火部位要做到哪“四有”?答:(1)有防火负责人;(2)有防火安全制度;(3)有义务消防组织;(4)有消防器材。

39、使用电梯应注意什么?答:(1)遵守电梯操作原则,按安全标志操作;(2)7岁以下、不能独立使用电梯的人必须由有能力的人扶助方可乘坐电梯;(3)注意爱护电梯设施;

(4)不得在电梯内追逐、嬉戏、玩耍。

(5)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使用载人电梯运载货物。

43、带电灭火应注意哪些事项?答:(1)防止扑救人员身体触及带电体;(2)必须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

(3)扑救高压设备的火灾,灭火器和人体与带电体保持一定距离;(4)扑救人员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等个人护具。

44、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应当负什么责任?答:负全部责任。

47、作业条件危险性大小,取决于哪三个因素?答: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序,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序。

48、从标志的内容上看,安全标志有哪些种类?答:有四大类。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提示标志、指令标志。

49、安全监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监督?答:是带有强制性质的。

50、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通常采用什么方式通知?答:通常采用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指定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

安全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起施行。A.2002年1月15日

B.2002年2月15日

C.200

2年3月15日

D.2002年4月15日、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 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A.化学危险品 B.危险化学物品C.化学危险物品 D.危险化学品

3、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本条例。A.生产、包装、经营、储存、运输 B.经营、进口、储存、运输、使用C.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D.生产、销售、储存、运输、使用、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 类危险物品。A.6 B.7 C.8 D.9 5、危险化学品单位的 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A.主要负责人 B.法人C.安全负责人 D.法定代表人、国务院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A.公安部门 B.质检部门C.环境保护部门 D.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 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A.生产和使用 B.生产和运输

C.生产和储存 D.生产和经营、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 制度。A.审查 B.备案 C.核准 D.审批、设立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当向 提出申请。A.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B.县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

16、依法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向国务院质检部门申请领取危险化学品。A.经营许可证 B.安全许可证C.生产许可证 D.消防许可证

17、国家禁止用 生产灭鼠药以及其它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和日用化学品。A.有毒化学品

B.剧毒化学品C.易燃化学品 D.易爆化学品

18、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销售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时,应当提供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并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A.安全使用说明书 安全标签B.安全技术说明书 运输标签C.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标签D.合格证 商标

19、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A.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B.防火管理规章制度C.防爆管理规章制度 D.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20、生产、储存、使用除剧毒化学品以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 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A.一 B.二 C.三 D.五

21.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装置。A.通风 防爆 B.通讯 报警C.通讯 防潮 D.通风 报警

22.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 报告。A.公安部 B.省级公安部门

C.当地公安部门 D.当地消防部门

23.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使用前的检查记录应当至少保存 年。A.1 B.2 C.3 D.4 24.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或者专用储存室内。A.专用仓库 专用场所 B.专用仓库 专用场地C.专用仓库 专用库区 D.专用库区专用场地

25.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它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 收发、保管制度。A.双人 一人 B.一人 双人

C.双人 双人 D.多人 多人

26.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A.检验 B.检测 C.检查 D.查验

27.生产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不得留有。A.重大危险源 B.事故隐患C.事故危险 D.事故危害

28.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由 接收。A.环保部门 B.质检部门C.工商部门 D.公安部门

29、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 制度。A.认可 B.登记 C.注册 D.许可

35、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应当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记录应当至少保存年。A.二年 B.一年半 C.一年 D.半年

36、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每天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发现被盗、丢失、误售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向当地部门报告。A.安全 B.公安 C.公安消防 D.有关政府

4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制度。A.资格认可 B.资质认定 C.审查报批 D.资格认定

42、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由 部门规定。A.国家公安 B.国家安全 C.国务院交通 D.当地交通部门

43、应当对条例规定的专业生产定点生产的槽罐以及其它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A.质检部门 B.行业管理部门 C.经贸部门 D.安监部门

44、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对其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A.交通 B.安全 C.经贸 D.公安

45、通过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目的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剧毒化学品。A.交通运输许可证 B.公路运输通行证C.安全运输通行证 D.道路安全通行证

46、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的式样和具体申领办法由制定。A.国务院交通部门 B.国家安全监管部门C.有关交通部门 D.国务院公安部门

47、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区域,由设区的 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划定,并设置明显的标志。A.省级 B.市级 C.地级 D.县级

48、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 制度,并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A.登记 B.注册 C.备案 D.审核

49、危险化学品 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A.生产、经营 B.经营、储存 C.生产、储存 D.储存、使用

50、应当向环境保护、公安、质检、卫生等有关部门提供危险化学品登记的资料。A.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 B.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C.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 D.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

防火安全常识

(二)1、未熄灭的烟头最高温度可达:(C)

A、100多度 B、900多度 C、850度 D、950度

2、日光灯引发火灾的主要部件是(B)

A、灯管 B、镇流器 C、灯座 D、灯线

3、家里使用的下列物品属于易燃易爆范围的是(C)

A、白猫洗涤剂 B、各种食用油 C、空气清新剂 D、金鱼洗涤

4、火场逃生的原则是:(B)A、抢救国家财产为上 B、安全撤离、救助结合 C、先带上日后生活必需钱财要紧 D、逃命要紧

5、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D),这样才能及时扑救。

A、喊人 B、马上救火 C、呼叫 D、报警

6、火警电话的号码是(D)。

A、110 B、120 C、122 D、119

7、安全色中,红色表示(A)

A、禁止、停止 B、指令 C、警告 D、通行

多项选择题

1、遭遇火灾脱险的不正确的方法是(A、B)

A、在平房内关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B、使用电梯快速脱离火场 C、利用绳索等,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D、必须跳楼时要尽量缩小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2、灭火的基本方法有(ABCD)

A、冷却法 B、隔离法 C、窒息法 D、抑制法

3、学校着火时打火警电话应注意(ABCD)事项。

A、讲清学校的名称、详细地址(区、街、段、里、号)B、讲清着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 C、讲清报火警人的姓名、报警电话的号码 D、到学校门口或十字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

三、判断题

1、离宿舍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烟头是否熄灭(√)

2、宿舍楼发生火灾,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等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房内某固定物上顺绳滑下。(√)

3、在学生宿舍,要熟悉疏散通道,遇到意外情况时,听从指挥(√)。

4、周恩来总理于l957年提出了“安全第一”的口号。(√)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一)一、填空

1、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由10 个A级要素和 53个B级要素组成。

2、安全标准化采用PDC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3、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就是要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

4、安全标准化达标证书的有效期限 3年。

5、企业实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应进行的五个阶段:初始状态评审、策划及风险分析、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修订、完善、编制、安全标准化运行、自评。

6、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并取得 安全资格证书。

7、你公司(厂)安全生产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

创新科技,安全发展。

8、企业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要的 资金投入不足 而导致的后果负责。

9、企业应建立提取安全费用制度,明确提取标准,按月提取,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10、安全生产“五同时”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11、安全危害主要包括 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12、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 工伤保险费。

1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就是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14、风险评价时机是常规活动 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 作业开始之前。

15、风险等级分为巨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轻微风险。

16、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订应急预案。

17、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的风险,应定措施、定人员、定资金、定期限、定“一对一”监管人,积极落实整改。

18、新从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包括

厂、车间、班组。

19、厂(公司)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40学时、车间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 24学时,班组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 8学时。

20、班组安全活动应有针对性、科学性,做到 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过场。

21、班组安全活动可采用学习、讨论、参观、观摩、竞赛等。

22、未经培训教育的从业人员,或培训考试 不合格,不得上岗。

2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4、安全设施不得 随意拆除、挪用或 弃置不用。

25、检修项目应按照“五定”管理,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检修质量、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进度。

26、特种设备应建立档案和台帐,定期检修,证件齐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 持证上岗。

27、生产设施检修前,应组织有关人员,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或其他适用方法对检修活动进行 风险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控制风险。

28、企业对各种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 验收。

29、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隶属的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 报告。

30、安全检查形式有综合检查,专业 检查,季节性 检查,日常检查。

31、综合检查是以落实 岗位责任制 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厂级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 ;车间级安全检查每月 不少于一次;班组级每周不少于一次。

32、专业检查应分别由 各专业职能部门 的负责人组织本专业系统人员进行,每年不少于 两 次。

33、检查应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进行,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做好安全检查总结,做到检查监督工作有 标准、有 记录、有纠正、有反馈、有考核。

34、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找不安全因素,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 方法和措施。

35、事故应急救援演习,分为 室内 演习和 现场 演习两种。

36、事故实地演习根据任务要求和规模可分为 单项训练、部分 演习、综合 演习三种。

37、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评价演练效果,评审应急救援预案的 充分 性和 有效 性。

38、企业应定期评审应急救援案,尤其在 潜在事件 和 突发事故 发生后。要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部门 备案,并通报当地应急协作单位。

39、企业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 分级 管理。40、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 不放过。

41、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 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2、企业如存在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 职业危害 因素,应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申报,接受其监督。

43、事故调查处理提出的预防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培训教育 措施、管理 措施。

44、对有害物质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必须设 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好 防护 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处理。

45、企业应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 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定 佩带和使用。

46、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帐,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 者不得上岗作业。

47、企业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 监测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 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存入职业卫生 档案。

48、企业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 警示标志、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

49、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 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 建议。

50、企业生产的产品属危险化学品时,应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编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 安全标签。

51、危化品分为8类: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52、企业应对动火作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作业实施作业许可证 管理,履行严格的 审批手续。

53、企业应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 警示标志 和告知牌。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 警戒区域 和警示标志。

54、企业应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发现承包商施工作业人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应向承包商下达 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予以整改。

55、企业应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破土作业、施工作业、高温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进行 风险分析,制定 控制措施,配备、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具),配备监护人员,规范现场安全生产行为。

56、企业应建立承包商管理制度,对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 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合格的承包商 名录和档案。

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变化与应对 篇5

本文在分析影响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思路。

关键词:企业;生产经营;资源性产品

一、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价格上升

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40%,50%、17%。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 124亿立方米,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根据地质部门第三次煤田预测统计,我国现已查明的煤炭资源量6 769亿吨,生产矿井和在建矿井已占用1 916亿吨,尚未利用的资源量4 853亿吨。

在尚未利用的资源量中,精查储量810亿吨,在精查储量中,目前可供建井选用的储量为227亿吨。

根据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石油总资源量9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

到,全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4.25亿吨,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20 169亿立方米。

到,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的40%;我国铁矿石的品位平均为34%,相当于澳大利亚铁矿石品位的51%,进口量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进口的铝土矿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为33%,进口的铜矿占国内需求的50%。

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

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增长速度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

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的55∶45变为的69∶31。

1990年我国生产的一次能源为9.87亿吨、发电量6 212千瓦时、钢材5 153万吨、水泥2.097亿吨,20我国人口比1990年增长了14.35%,但上列能源、原材料的产量和消费量比1995年分别增长了130%、318%、580%、402%。

生产总量和人均消费量都出现了超常规的增长。

这种变化,一是由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基本实现小康之后,消费结构出现新的趋势,即住房需求和购买私人轿车的需求显著上升;二是城镇化的步伐逐步加快;三是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10万亿元左右,相当于年GDP的50%。

从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来看,我国综合能耗普遍较高,一般比国外同类设备或技术高出10%以上。

就能源的加工转换效率来看,我国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逐渐提高的,但是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我国钢铁工业的吨钢综合能耗高出30%,粗铜冶炼耗能高出37%,氧化铝高出53%,玻璃高出66%,水泥熟料综合煤耗高出75%,炼油高出69%。

开采、加工转换和终端利用效率低,使我国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20%的目标, 2006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是:GDP增长10.9%的同时,煤、电同比分别增长了12.8%和12%,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没有达到节能的预期目标。

2006年上半年我国能源效率不升反降的原因:一是结构调整在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在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单位产值能耗并没有下降,特别是高耗能行业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二是经济调节的手段与力度不够,一些企业还没有采用新的节能生产技术。

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但是,下游加工工业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上涨的空间小,这就逼迫企业必须改变粗放经营的状况,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以降低成本。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必然趋势

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仍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

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长期保持低工资水平不变。

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益逐步提高。

在这种大背景下,工业企业继续维持低工资水平,甚至实行“血汗工厂”的原始积累方式,将难以保证劳动力的供给。

以来,在沿海外来农民工较集中的一些地方,出现了所谓“民工荒” 。

我国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农村仍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出现“民工荒”,主要是对农民工的工资和应有的福利待遇被压低、劳动条件差造成的。

他们的工资和基本的福利没有达到现阶段我国社会必要劳动的水平,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责任在企业。

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没有体现保证社会必要劳动的基本要求,而且存在着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差的问题。

“民工荒”的出现,实际上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及其工资的市场机制进行强制性的调节,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条件。

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应当为他们建立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应为他们建立能够跨地区兑现的个人账户。

有人担心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将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提高农民工的工资,首先有助于调整企业主与农民工之间的分配结构,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使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能够分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第二,有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即使在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第三,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第四,有助于改变依靠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既牺牲了本国工人利益却又经常遭到进口国家反倾销的出力不讨好的状况。

目前的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首先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垄断性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没有有效地征收到国家财政,一部分转化为垄断性企业的工资和福利;二是民营企业的雇主与雇员的分配结构不合理。

解决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必须首先解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提高普通员工的工资水平。

三、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是指工业生产能力超出了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

20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并逐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导致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

但从全局考察,并不会出现生产过剩危机。

与上年同期相比较,30类制造业企业的平均景气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约5个百分点,略有下降行业是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化学纤维、医药制造、化学原料及制品等下游行业,约占20%。

按照一般经济规律,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以70%为临界点。

目前,我国工业大多数行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70%以上的见表1。

在大多数情况下,生产能力100%的利用是不可能的,上列煤炭和原油开采能力利用率都在90%以上,反映了这两个行业的产品供求紧张,因而出现过度开采的问题。

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则是普遍现象,生产能力相对的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淘汰落后。

当然这并不等于承认上述行业所有生产企业的存在都是合理的。

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突出矛盾不是总量过大的问题,而是结构问题,即大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企业没有退出生产。

所以,政策的着力点是推进结构调整。

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必须是适度的,在利用率低于70%的情况下,将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产品库存增加、企业相互拖欠的矛盾加剧。

目前生产能力低于70%的见表2。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年增速超过20%,2006年投资率已经超过50%。

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期一般为3―5年,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年开始释放,由此导致生产能力过剩。

第二,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在商务部监测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73种家用电器中,87.7%的商品供过于求;19种五金电料商品全部供过于求。

第三,投资体制不合理和政府参与产业投资的强烈冲动。

第四,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不合理导致的工业的过度投资。

工业土地市场不健全,工业用地的低价转让价格政策,导致大量的不具备资金能力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一些自然资源开采权的定价只反映劳动和资本成本而不反映自然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和社会责任成本。

解决工业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的办法:一是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二是依靠市场竞争,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是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完善市场准入机制,限制不具有规模效应和技术落后企业的进入;四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增加以农民为主体的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及其购买力。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降低了生产危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

实践证明,20下半年开始的以抑制局部行业投资过热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是完全必要的,如果没有这种调控,生产过剩的问题将更加严重。

在当前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不应当简单地放松对投资规模控制,刺激投资品市场的需求,以便让所有的企业都能活下去。

与此相反,应当利用供给大于需求的时机,强化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准入的技术经济标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使社会再生产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四、生产要素集中化与生产外包趋势明显

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是必然趋势,尤其是资本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火力发电、主要建筑材料、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造纸等行业,应当促进生产要素向大企业集中。

以火力发电为例,采用大型发电机组发电煤耗只有320克/千瓦时,但我国发电的平均煤耗超过400克/千瓦时。

如果火力发电的平均煤耗达到大型机组的水平,一年就可节约2.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发电用煤量的25%。

大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在700千克左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明显缩小,但大多数中小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超过1吨,比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高出30%。

由此可见,在资源密集型产业,限制并逐步淘汰不具有规模效应、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是完全必要的。

最近,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集中。

到2006年底,国有经营性资产价值达13万亿元,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冶金、电力、交通、通信、军事工业等基础性行业和骨干企业。

有人认为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

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即凡是国有资本能够进入的领域,民营资本也能够进入。

但是由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有机构成高,要求资本的投入强度大,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相比,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相对复杂。

民营资本进入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家族独资形态转向资本多元化和社会化,这样才能解决单个私人资本不足的矛盾,适应基础产业由技术构成所决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的客观要求;二是民营企业必须实行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信任不具有血缘和裙带关系的外聘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委托代理制克服家族治理资本社会化大型企业的局限。

钢铁工业需要以宝钢这样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为主导,但现阶段我国任何一家单个私人资本都还没有能力兴办这样的大型企业;我国需要能够制造1万5千吨大型水压机的第一重型机械厂,但没有那一家私人企业愿意投资这种资本总量大、利润率低的重型机械制造业。

由于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历史局限性,中国的民营企业要克服上述两种历史局限性,还需要一个过程。

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又不可能容忍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继续停留在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规模小、产业组织分散的小企业的状态。

在生产要素集中化的同时,生产外包是产业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新趋势。

外包逐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

外包是指企业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设计活动,分别转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

外包可能伴随着生产资本的直接投资,也可能仅仅通过外包合同,以非股权方式将业务分解或把非核心业务转移。

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更加注重核心业务的发展,而将非核心业务以“外包”的方式,交由其他专业公司处理,其实质在于截取价值链中的高利润环节,缩小经营范围,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到企业的强势领域,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其中,成本削减是绝大多数企业进行离岸外包的初衷,也是外包带来的最直接、最明显的收益。

同时,通过外包,企业能以更低廉的薪金雇用更高素质的人才,以支持更高层次的技术需求或更大的制造规模。

企业外包,将推动产业组织结构向着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业化分工的方向发展。

要适应这种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企业必须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集中力量做好做强核心业务,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生产经营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

五、企业必须承担相适应的社会责任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在商言商,只要搞好生产经营,吸纳就业,增加商品供应并能获得利润,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就是尽到了社会责任。

这种认识是对的,但不全面。

因为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在盘算怎样赚钱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强制性的和自愿性的两种类型。

强制性的责任首先表现在企业必须依法纳税。

政府向企业征税,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对社会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以用于国家行政、科学、教育、国防、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开支,从而使社会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同时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其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以及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企业纳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源泉。

政府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才能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从而为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所以企业偷税漏税,不仅属于违法行为,也是企业未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强制性的责任还表现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标准,不得造假售假,对消费者构成欺骗和危害。

这本来应当是企业的自觉行为,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还不健全,在事实上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少数企业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造假售假时有发生。

其结果,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是引发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和矛盾的主要原因。

所以,执行产品的技术标准,接受政府的质量监督,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有非强制性的,即企业自愿承担超越社会契约或法律的要求。

契约或法律约束通常是公民和企业必须遵守的最低的社会行为准则,但社会契约和法律还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做出严格的规定。

对于有利于社会的公益性事业,契约和法律并不强求企业去做,它属于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的范畴。

日本企业工资制度的变化和启示 篇6

一、日本企业工资制度及其历史沿革概述

(一)企业工资制度的概述

日本企业的工资制度由企业根据《日本国劳动基准法》和《最低工资法》以及本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日本政府对工资的管理,仅限于制定一些法律规章,规定必须的基本劳动条件,向企业提供工资调查报告、统计数据,对企业进行指导监督,而对企业的内部分配,不作干预。

日本企业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工资分配:一是生活保障。企业考虑年龄、家庭抚养人数、居住地区等对每个员工生活予以影响的各要素,决定能够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工资额。特别在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这一点更被重视。家属津贴、住宅津贴以及年龄工资等都是出自这方面的考虑。二是对企业的贡献。根据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决定工资,对企业的贡献度通过员工的能力、工作内容、业绩等衡量。三是劳动力市场价格。四是企业经营的承受能力。

决定企业员工工资增长的主要形式是集中在每年春季的劳资谈判,俗称“春斗”。与欧美不同的是,日本的劳资谈判主要通过公司内部劳资谈判,行业协会对企业内部工会的春斗起一定指导作用。在必要时政府也会引导春斗,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或仲裁。员工的薪酬由现金收入部分和非现金部分构成,现金收入部分约占80%以上。现金收入部分由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和加班费等构成,奖金和津贴约占现金收入的20%左右。津贴大体包括工作津贴、交通津贴、生活津贴、全勤津贴、调整津贴等五类。非现金部分包括员工享受的法定福利、法定外福利、教育培训等其他费用。法定福利费包括健康保险、养老保险、雇佣保险、劳动保险、儿童补贴等。法定外福利费包括退职金、住房费、医疗费、膳食费、文化娱乐费、企业保险分摊费、工伤事故保险附加费以及其他费用。

本文主要对薪酬结构中的现金收入部分进行研究。

(二)历史沿革

日本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工资制度变化概况如表1所示。大体可以划分为1945~1955年、1955~1975年、1975~1990年、90年代以后四个阶段,每10~20年基本为一个变化周期,工资制度的变化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表1 日本企业工资制度的历史演变

有的日本学者认为1945年~1955年是战后混乱时期。社会的混乱、劳动力的过剩、物价飞涨使正薪部分不足以维持员工生活,企业多采用津贴、一次性奖金办法以缓和与职工的矛盾。在分配方式上生存型工资制度取代了战时的年功工资体系。学历、工作性质已不是决定工资基准的重要因素。生存工资是按照年龄以及抚养人口多少为原则确定工资,保证员工维持最低生活基准。该工资制度体系主要由生活保障工资、工龄工资和家属津贴、地区津贴构成。生存型工资的工资分配原则是战后年功工资体系形成的基础。1955年~1960年,是日本的战后恢复时期,60年以后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经过战后十年的发展,日本企业生产体制步入正轨。日本政府发展电力、钢铁、电机、造船、化工、汽车等主导产业的政策,促进了日本重化工业的发展。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资本成本的扩大,单一的生存工资制度已不适应发展需要。企业在政府充分就业政策的支持下,为了保证年轻劳动力雇佣的稳定以及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年功序列工资制度。企业对员工进行每年定期加薪,员工的年龄越大、工龄越长,熟练程度越高,工资越高。

进入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时期。日本政府为鼓励劳动密集型及资源消耗型产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产业调整过程中的职工培训、研究开发方面从财政政策上予以支持。企业为了鼓励员工的创新,能力要素在工资制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大企业为核心倡导的职能工资制度开始发展起来。职能工资以职务执行能力为基础,按能力等级确定工资,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年功色彩。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进入低增长时期。日本政府重新调整产业结构,确立实现IT大国的发展目标。为了实现劳动力在各个产业之间的转移,小泉政府的改革思路是全力支持职业培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多种多样的就业政策。随着外部政策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对能力主义工资制度进一步进行改革,对中层管理及技术人员实行年薪制,向成果主义工资制度转化。

二、年功序列工资

年功序列工资制度是指员工工资随年龄和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的工资制度。其基本出发点是业务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应与本人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工龄越长对企业的贡献越大。该制度旨在确保员工终身为企业工作。

该制度的特点:一是重视资历,以员工年龄、工龄、学历作为确定基本工资的主要因素;二是生活保障色彩浓厚,保障员工及家属基本生活需要的部分占70~80%,用于激励的绩效工资部分仅占20~30%;三是“工资后付”的特点,对40岁之前的员工,企业压低他们的工资,即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50岁之后的员工,企业偿还他们的工资,即工资增长幅度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企业大量雇佣年轻员工,使劳动力成本降低,加快了企业的资本积累和成长,同时也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职务等级工资是年功序列工资制度的具体体现。职务等级是根据工作种类、责任轻重确定的职务级别。职务等级工资是根据职务级别确定的工资制度,由多个职务工资曲线构成。员工每年定期按照“职务工资晋升表”定期晋升工资。

奖金也是年功序列工资制度的重要体现。奖金根据基本工资(包括职务津贴等)确定,基本工资的多少决定了员工之间奖金的差额。个人业绩的好坏对奖金分配影响很小,最高奖金与最低奖金差额在平均奖金的5%左右。年度奖金总额一般相当于2~6个月的基本工资。

年功序列工资的优点:有利于团队合作;有利于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有利于企业进行人才的长期性培养。

缺点:可能导致员工的能力或贡献与工资不匹配,这样不仅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还会挫伤其他员工的工作士气;以工龄和年龄来决定工资,一方面会使优秀年轻员工流失,另一方面老员工的过剩会增加企业劳动成本;不利于异质(特殊)人才的产生。从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年功序列工资维持困难的原因:

一是判断员工对企业贡献程度的标准逐渐改变。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使依靠工作年数积累的经验、技能不再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二是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化使企业不能保持稳定的增长,失去了维持年功序列工资的经济基础。三是企业内部员工年龄趋向老龄化。中高年龄员工比率过大,不仅增加了经营成本,还造成职位不足,国际竞争优势下降。四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经营战略的变化,增加了企业对适应市场变化、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年轻人的需求。

三、能力主义工资和成果主义工资

能力主义工资也称为职能工资,它是按照职能等级确定的工资。职能等级是根据完成工作(岗位)的能力来确定等级,被称为职能资格制度。该工资制度的特点是根据个人的能力评价结果决定工资待遇。能力主义工资体系由职能工资和生活工资(年龄工资+津贴)两部分构成。70年代后期有80%以上的大企业实施了能力主义工资制度。

能力主义工资与年功序列工资相比虽有进步,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摆脱年功色彩

。主要表现在相同能力等级内定期晋升工资(熟练晋升工资);设置了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年龄工资,年龄工资是随年龄增长而每年定期增长的工资(参见图1)。

图1 能力主义工资体系

能力主义工资在理论上比过去的年功工资合理。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按照能力大小决定工资的预期目标很难实现。能力等级制度的年功性和执行结果的年功性,使企业员工结构高龄化和高级职务比例过大带来的高成本问题得不到解决。1994年日本企业劳动力成本高于美国14%。为改变能力主义工资高成本的体制,增加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企业进一步实行工资制度改革。改革的几个方向是:

修订能力主义工资。首先建立和完善能力等级评价体系。同时,废除或减少每年定期晋升工资额;废除年龄工资;对达到相当工资水平的管理层人员取消定期晋升工资。对每个能力等级规定工资上限额,达到上限后停止继续定期晋升工。

向重视职务转化。能力等级制度(职能资格制度)没有把职务等级和能力等级统一起来,职务等级与能力等级分离的结果,导致企业出现能力等级与职务等级倒挂现象,即高能力等级的人担任低职务。因此,在工资上体现职务“责任大小”成为工资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向成果主义工资转换。成果主义工资不考虑员工投入的能力或努力,完全根据工作的结果、成绩或对企业的贡献决定员工的报酬待遇。实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晋升能力等级过程中存在的职务与能力、工资与贡献度不匹配的问题,以及拉开收入分配差距。

成果主义工资的具体体现是年薪制。

四、年薪制

年薪制是根据业绩以年为单位决定工资多少的工资制度。其特点是,根据业绩决定工资,工资收入是浮动的;控制总的年收入,工资按照每年多少下达、管理;不累计过去的业绩,根据下一年度所期待的工作业绩来重新评价、确定工资。

日本企业实行年薪制的比率逐年上升。中央劳动委员会对员工1000人以上企业调查的`结果表明,实行年薪制的企业占35%,比增加22个百分点。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对上市公司调查的结果是实行年薪制的公司占41%,比19增加31个百分点,没有实行的企业中将来打算实行的超过80%。

实行的目的及理由主要是,绩效考核明确,可以激励业绩好的员工;强化企业成果主义色彩;增强员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意识;向个性化、灵活化工资制度发展。

目前阻碍企业实行年薪制的外部环境因素是劳动力横向流动困难,没有形成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企业自身的阻力或困难来自于,年功序列的意识的强烈;缺少公正、科学的评价体系;企业决策层思想保守,不接受年薪制;缺少适合于日本企业的年薪制。

日本企业年薪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年薪总额形式决定年薪的“一本型”年薪;二是由多个工资项目决定年薪的“复数项目型”年薪。复数项目型年薪由“基本年薪+绩效奖金”或“基本年薪+职务作用工资”等多个工资项目构成,是日本企业年薪的最大特点。美国企业以采用简单的一本型结构的年薪制为主。

一本型年薪制还可以细分为专业棒球运动员式、职务等级式及职务等级加业绩式等。一本型与复数项目型年薪相比,其优点是工资结构单一,管理相对简单。缺点是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工资结构的单一性难以正确、合理地决定年薪额。

多数日本企业采用复数项目型年薪制的理由是,可以根据企业自己的要求,设计适合企业的工资结构,制定工资要素比率;“稳定收入+根据业绩决定的变动收入”的这种结构,不会使员工对变动收入的浮动产生抵触感;对决定工资要素中的每个要素有具体的规定,可以减少评价者的主观行为。缺点是执行起来较复杂。

表2是日本企业的案例。

表2 日本企业的年薪结构及特点年薪类型

五、总结和启示

(一)政府应对企业工资分配实行间接控制

日本政府在企业工资分配过程中,没有采取直接管理或控制的做法,而是通过立法、协调、提供信息或通过就业政策、调整利率和汇率等,间接影响劳动力价格。

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直接干预要逐步弱化。政府职能应向间接调控工资水平转变。政府可以通过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支付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工资分配行为;通过提供工资信息,引导企业调节工资水平及其增长;通过就业政策的调整,影响劳动力价格。企业应有自主分配工资的权利,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企业工资水平。

(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工资分配制度

日本企业战后经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政府产业和就业政策的调整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个阶段的工资制度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年功序列工资尽管存在很多弊端,但在特定发展阶段对企业也起了积极作用。

政府应指导企业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的不同、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规模,建立自主的工资制度。企业分配制度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凡是符合企业自身特点,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分配制度和方式都应提倡。同时,任何分配制度都不会一劳永逸。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改变等外部因素的变化以及企业员工知识、技能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工资分配制度也要相应做灵活调整。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经营者实行“工资后付”原理的股票期权分配制度的适用范围还可以扩大到一些需要长期雇佣的核心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经济发展期的多数企业资金短缺,实行股权激励措施,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利于企业资本积累和成长。

(三)继续反对平均主义,适度拉开工资收入差距

日本企业90年代以后在工资收入分配上逐渐与业绩挂钩,弱化或废除年功工资要素,实行成果主义工资分配。现代的工资设计不仅要满足和维持员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还要通过不同的分配形式,调动和开发不同层次人员的积极性,根据工作性质和成果,拉开工资收入差距。日本企业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研究人员实行年薪制。

企业所得税变化浅谈 篇7

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发布了《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从2007年1月1日起, 在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品生产以及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实行安全费用制度;2008年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08) 对安全生产费用的处理作出的新规定, 下发了《关于做好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报工作的通知》;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安全费用会计处理作了修改;财企[2012]16号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制定并发布《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二、安全生产费用政策变化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1) 2008年前的会计处理

(1) 非煤矿山企业提取安全费用时, 按照原矿石产量和计提标准直接计入当期生产成本, 计提时直接影响到当期的损益。

(2) 使用安全费用时, 形成固定资产的, 一次性全额计提累计折旧以后使用时不再计提折旧, 并冲减长期应付款;形成费用的, 直接冲减长期应付款。

(2)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2008) 》中的具体要求的会计处理

(1) 非煤矿山企业提取安全费用时, 按照原矿成本和计提的标准在权益类科目“盈余公积”中反映, 不计入成本科目, 计入“利润分配”科目。

(2) 形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费用, 每年应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来影响当期的损益。

(3)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文的规定

(1) 非煤矿山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时, 按照原矿石成本产量和计提标准,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同时在权益类科目“专项储备”科目反映。

(2) 非煤矿山企业使用安全费用时, 属于资本性支出的, 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固定资产;同时, 形成固定资产的冲减专项储备, 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 该项固定资产以后不再计提折旧。

三、安全生产费用政策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最新核算规定是将提取的安全费用从成本中列支改为“盈余公积—专项储备”, 使企业的负债减少, 净值产增加, 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账面资产, 更科学地反映当期的安全费用、维简费支出对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 解决了原规定在执行过程中结余过大而带来的问题。

四、安全生产费用政策变化对会计利润的影响

原会计处理方法规定, 安全费用计提可全额计入成本, 而新会计处理方法规定, 只能够根据实际使用计入成本, 降低了计提额度调整的随意性:其次原处理方法中固定资产入账时, 需一次性将累计折旧全额计提, 今后使用时不在计提, 而新处理方法规定固定资产将按年限计提, 对应科目“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处理方法与企业正常构建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计提方法完全一致, 且计提数与当其收益相匹配。显而易见, 该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大大降低了企业当期调控利润的空间。但, 跨期间调整利润的主动性仍旧存在。

五、安全生产费用政策变化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新办法第四十条规定, 原其他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 以本办法为准。新办法删除了[2004]119号文第七条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规定, 企业在进行税务处理时, 应当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6号) 第一条规定处理, 高危行业企业实际发生的安全生产费用支出, 所收益性支出可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在税前扣除;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当计入有关资本成本, 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可在税前扣除。因此会产生处理变更后产生了“应纳税所得额”与“所得税费用”差额, 从而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但, 企业实际的所得税与会计变更前相同。

六、安全生产费用政策变化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

财企[2012]16号文明确规定:非煤矿山安全费的提取办法是, 露天开采每吨矿石提取标准2元/吨, 地下矿石开采提取标准4元/吨;新增了尾矿库按入库量计提安全费用, 三等及三等以上尾矿库每矿渣按1.0元计提, 四等及五等尾矿库每吨矿渣按照1.5元计提, 且闭库尾矿库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年提取标准为5万元, 库容100万吨以下的尾矿库年提取标准为3万元。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好, 金属行业市场低迷, 产品价格偏低, 企业回款困难, 应收账款回收率明显偏低, 安全费用计提标准的变化对安全资金的投入产生很大的压力。

七、安全生成费用会计核算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鉴于安全费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对非煤矿山企业发挥了关键作用,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保证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 使安全生产的核算与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完善和改进。

1. 对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办法给予补充规定, 出台规范文件, 要

求企业按照规定计提安全生产储备费用, 进一步出台相关会计规范, 明确规定其他与安全生产无关的费用不得挤占计提的安全生产专项储备, 从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足够的资金。

2. 同时出台与新办法相配套的税收政策, 明确在执行新的核算办

法时, 允许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大于实际支出的部分在所得税前扣除。在税收政策导向上, 鼓励企业按照标准计提安全费用, 使其在产量下降或效益不佳时, 能够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或者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形成的设备允许采用加速折旧等办法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3. 非煤矿山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建立专户管理, 按照最新

规定的范围安排使用资金, 年度余额结转下月使用, 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支部分按正常成本渠道列支。

4. 非煤矿山企业应当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 并按规定使用, 在年度财务报告中, 公司应当披露安全费用计提和使用的具体情况。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s)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s)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所得税的变化 篇8

在新的会计准则颁布以前,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以《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和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为依据。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个标志性变化,也是所得税会计的一次重大改革。首次把所得税作为一项单独的会计准则,和原来相比其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一、核算方法的变化

旧会计制度的所得税会计核算中,企业对年所得税核算会计方法选择的余地很大,既可以选用应付税款法,又可以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并且规定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选择上还可以选用递延法和债务法。而债务法又包括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两种,暂行规定中的债务法实际上是指损益表债务法。新准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二、新增了“计税基础”的概念

我国新制定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使用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等概念。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例如某企业某年1月1日购入机器一台,取得时按有关规定确认的成本为180万元,企业预计该机器合用年限为5年,税法规定该机器使用年限为6年,净残值暂不考虑,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折旧的提取均采用平均年限法,则该设备在当年年末,其计税基础为150万元,其账面价值为144万元。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的期间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例如,某企业计提产品保修费账面金额为60万元的预计负债,而按照税法规定有关保修费在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扣除,即未来期间可从税前扣除的金额总计为60万元。则该负债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减去未来期间按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6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0元。

三、用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

用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是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结果,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结果。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根据该差额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形成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形成将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形成。如上面的例子中,计税基础为150万元,而账面价值为144万元,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便为6万元(150 万元-144万元)。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不同,时间性差异侧重利润表,反映的是当期差异,而暂时性差异侧重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累计差异。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关系是:

(一)时间性差异一定是暂时性差异。例如:固定资产原值9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为方便计算不考虑残值),企业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而税法允许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若采用损益表债务法计算则每年计提的会计折旧为1800元,而按税法每年提取的折旧分别为3000元,2400元,1800元,1200元,600元,两者之间每年的差额分别为1200元,600元,0元,-600元,-1200元。根据时间性差异的定义可知,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入与费用确认和计量的时间上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判定这是一项时间性差异。

若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如下:

根据暂时性差异的定义可知,该项差异在以后年度资产收回或负债清偿时,会产生应税利润或可抵扣税额。因此可以判定这是一项暂时性差异,由此而知,时间性差异是暂时性差异。

(二)暂时性差异并不都是时间性差异。例如企业有一台设备,其账面价值为2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3万元,会计和税法都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该设备的剩余年限为5年(为方便计算暂不考虑残值),会计按照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而重估资产增值并确认入账,而根据税法规定计税时不作相应调整,因此税法根据账面价值计提折旧。若采用资产负债表计算如下:

从计算的结果可以判定这是一项暂时性差异。

若采用损益表债务法计算则每年计提会计折旧为6000元,而按税法每年提取的折旧分别为4000元,两者之间每年的差额分别为-2000元。可以判定这不是一项时间性差异,因为资产的增值收益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权益中,而不是计入损益表,所以,暂时性差异有可能不是时间性差异。

四、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账务处理的变化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时间性差异产生的纳税影响通过“递延税款”科目核算。但在新准则下,暂时性差异产生的纳税影响是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的。由于会计科目的设置有所不同其账务处理也就相应地有所变化,现举例说明如下:

某企业固定资产原价为120万元,会计上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税法上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8年,为计算简便不考虑残值,假设该企业税前会计利润每年为48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但从第3年起,所得税率从33%改为25%。

(一)采用损益表债务法计算如下表,根据下表资料,各年的应交所得科税,递延税款及本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及会计分录列示如下:

1. 第1年

本期应交所得 = 73×33%=24.09(万元)

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25×33%=8.25(万元)

本期所得税费用=24.09-8.25=15.84(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25.84

递延税款 8.25

贷: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24.09

2. 第2年

本期应交所得税=65×33%=21.45(万元)

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17×33%=5.61(万元)

本期所得税费用=21.45-5.61=15.84(万元)

借:所得税 15.84

递延税款 5.61

贷: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21.45

3. 第3年

本期应交所得税=57×25%=14.25(万元)

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9×25%=2.25(万元)

由于所得税率变动应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余额的金额=已确认递延税款金额的累计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原所得税率)

本期由于所得税变更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25+17)×(33%-25%)=3.36(万元)

本期递延税款的借方发生额=2.25-3.36=-1.11(万元)

本期所得税费用14.25+1.11=15.36(万元)

借:所得税 15.36

贷:递延税款1.11

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14.25

4. 第4年

本期应交所得税=49×25%=12.25(万元)

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1×25%=0.25(万元)

本期所得税费用=12.25-0.25=12(万元)

借:所得税 12

递延税款0.25

贷: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12.25

5. 第5年

本期应交所得税=41×33%=10.25(万元)

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7×25%=1.75(万元)

本期所得税费用=10.25+1.75=12(万元)

借:所得税 12

贷:递延税款 1.75

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10.25

6. 第6、7、8年因金额相同故计算及账务处理也相同。

本期应交所得税=33×25%=8.25(万元)

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15×25%=3.75(万元)

本期所得税费用=8.25+3.75=12(万元)

借:所得税 12

贷:递延税款3.75

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8.25

(二)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出的各年应交所得税,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本期所得税费用及会计分录列示如下:

1. 第1年

该设备的账面价值120-40=80(万元)

该设备的计税基础120-15=105(万元)

该设备年末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5-80=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25×33%=8.25(万元)

应交所得税=(48+25)×33%=24.09(万元)

所得税费用=24.09-8.25=15.84(万元)

借:所得税15.84

递延所得税资产8.25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4.09

2. 第2年

该设备的账面价值=120-40-32=48(万元)

该设备的计税基础=120-15-15=90(万元)

该设备年末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48=42(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42-25)×33%=5.61(万元)

应交所得税=[48+(42-25)]×33%=21.45(万元)

所得税费用=21.45-5.61=15.84(万元)

借:所得税 15.84

递延所得税资产5.61

贷: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 21.45

3. 第3年,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税率降为25%,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按新的税率进行调整。

该设备的账面价值=120-40-32-24=24(万元)

该设备的计税基础=120-15×3=75(万元)

该设备年末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5-24=51(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51-42)×25%=2.25(万元)

由于税率变动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额=(90-48)×25%-8.25-5.61=-3.36(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发生额=2.25-3.36=-1.11(万元)

应交所得税=(48+51-42)×25%=14.25(万元)

所得税费用=14.25+1.11=15.36(万元)

借:所得税 15.36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11

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 14.25

4. 第4年

该设备的账面价值=120-40-32-24-16=8(万元)

该设备计税基础=120-15×4=60(万元)

该设备年末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8=52(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52-51)×25%=0.25(万元)

所交所得税=(48+52-51)×25%=12.25(万元)

所得税费用=12.25-0.25=12(万元)

借:所得税 12

递延所得税资产 0.25

贷: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 12.25

5. 第5年

该设备的账面价值=120-40-32-24-16-8=0(万元)

该设备计税基础=120-15×5=45(万元)

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5-0)=45(万元)

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45-52)×25%=1.75(万元)

应交所得税=(48+45-52)×25%=10.25(万元)

所得税费用=10.25-1.75=12(万元)

借:所得税 12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75

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10.25

6. 第6、7、8年相类似

该设备的账面价值=0

该设备计税基础=120-15×6=30(万元)

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30(万元)

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30-45)×25%=-3.75(万元)

所交所得税=(48+30-45)×25%=8.25(万元)

所得税费用=8.25+3.75=12(万元)

借:所得税 12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75

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 8.25

上一篇:分厂锅炉吹管工作总结下一篇:实习工程监理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