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作文300字:春天的希望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春天的作文300字:春天的希望(精选7篇)

春天的作文300字:春天的希望 篇1

阳光灿烂,春意盎然。我捧着厚厚的散文,坐到阳台边,看着这蔚蓝的天空,呼吸着这新鲜空气。面对满眼的春意,我猛然发觉,春天居然是如此的美好!就不禁想起了朱自清的`《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啊!在朱自清爷爷的笔下,春天是那么美丽,精彩,温暖……

他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把风吹过脸颊比成母亲的手;把细细的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

春天是化妆师,把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群山穿上了新衣,到处是争奇斗艳的新景象;春天是营养师,滋润了世间万物,枯树长出了新芽,小河恢复了活力;春天还是一个梦想,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可以无边畅想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有说不完的梦想、数不清的目标、使不完的劲……

春天的作文300字:春天的希望 篇2

该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双语教育教学实验基地、辽宁省中小学图书馆示范校、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学校、市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市科技示范校、市交通安全学校、市治安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并多次被评为大连开放先导区和开发区先进单位。

松林小学缘何在短短的10年间就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创新办学之路?松林人以怎样的激情谱写育人新篇?又是以怎样的智慧构建和谐校园?日前, 记者走进松林小学, 深入了解了省优秀教师、开发区十大女杰、校长翟艳莉带领班子和全校师生追求科学发展、崇尚人文关怀的办学风格;真切感受到教师幸福成长、学生多元发展的办学魅力;全方位领略了学校构建开放格局、促进百花齐放的办学态势。10年耕耘, 这里迎来了理想、情操和精神生活的春天, 来自10个国家的1000多名学生在这里幸福的成长, 像花儿一样绽放。

一、传统与多元并存的文化教育——让师生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依托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吸纳丰富多彩的世界先进文化, 不同的文化共存融合, 优势互补, 将有助于培养教师、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 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全球化社会带来的诸多挑战。

行走在松林小学的校园内, 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松林小学现有来自日本、韩国、英国、加拿大、美国、德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家的外籍学生40余人, 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 国际化教育如何办, 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难题。对此, 校长翟艳莉却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到了松林小学潜在的优势:大连开发区作为东北地区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区域, 教育水平必定要和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相匹配。如果说, 现在各个地区的竞争力以人才和环境竞争为主, 那么未来的竞争肯定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竞争。“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基础, 培植以双语教学为先导的外语教学特色, 推进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国际化教育”, 应该成为松林小学办学的目标定位。为此, 学校确定了“依托传统, 双语先行, 多元交融”的发展策略。

(一) 多元文化教育在双语教学中突破

2003年, 学校承担了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双语教育校本研究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双语教育教学研究由此展开。

学校对参加双语教学试验的教师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理论和业务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双语教学研讨会及培训班, 为每位教师购买《实用双语教学课堂用语手册》, 对全体教师进行英语教学语言的培训;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要求每位教师做到“五个一”, 即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每周完成一课双语教学设计、每月参加一次组内教学展示、每学期撰写一篇双语教学论文、每学期参加一次双语跨学科研讨。

学校定期邀请美国密苏里州大学课程教育专家、加拿大儿童教育专家来校讲座。经过4年的研究, 松林小学逐步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双语教学体系:构建了“任务管理、校本培训、动态认定”三位一体的课题管理体系, 构建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实施体系, 构建了“学校牵动、家校合作、全程评价”三位一体的课题支持体系, 构建了“知识目标、语言目标、文化目标”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并且逐步形成了“纵横结合——专题推进——校际互动——国际协作”的研究格局。

学校根据教师、学生情况的不同, 确定了双语教学整体推进的三种模式:初级阶段——“渗透式”、中级阶段——“整合式”、高级阶段——“沉浸式”, 不同阶段确定了不同比例的语言介入量。松林小学还结合学科特点研究出了具体的学科教学模式。例如, 艺术双语课——“多媒体渗透式”、体育双语课——“身体语言启发式”、数学双语课——“复现强化式”、科学双语课——“合作探究式”。

由于松林小学双语教学研究工作扎实有效, 2004年7月学校被确立为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育研究实验基地。2006年9月, 学校成功承办全国双语教育教学成果现场会。此次大会, 松林小学6篇论文和4节双语课获奖。其中, 王丽燕老师的科学双语课和许有国老师的体育双语课分获全国双语实验课题优质课一、二等奖。王丽燕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受邀在大会上进行公开课展示 (全国小学参加展示的只有3节课) , 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2007年12月, 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双语教育教学研讨会上, 作为辽宁省唯一参赛选手, 学校的毕悦荣老师在来自全国的20位选手中脱颖而出, 再次引起轰动。中国教育学会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朝这样评价毕老师的音乐双语课:“毕老师的课取得了巨大成功, 文化的介入, 使得双语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层的内涵。”鉴于松林小学在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的突出表现, 学校被评为辽宁省双语实验先进学校。

(二) 多元文化教育让孩子视野更广

“文化的多元性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也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松林小学准确地把握到了这一脉搏。”翟艳莉校长这样告诉记者。

英语节成为学校最盛大的节日。从2000年至今, 松林小学已连续举办了八届英语节, 一年一个主题。每次英语节历时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期间, 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提供“I CAN DO IT”活动菜单, 自主选择, 自由组合, 和伙伴共同参与。菜单上有20多个活动竞赛项目可供同学们选择。英语课本剧、童话短剧轮番上演, 诗歌朗诵、演讲、歌曲比赛不断, 走廊里、海报栏上贴满了学生们的英语连环画、手抄报、剧本、英国友好学校的书信, 多媒体教室里循环播放学生们拍摄的DV和英文动画电影, 体育馆还开辟了专场的各国文化展示。全校师生都沉浸在浓浓的多元文化氛围之中, 感受着和世界对话的快乐。

互联网上的文化交流。2004年, 松林小学与英国北林肯郡温特顿学校建立了长期校际合作关系, 英方学校先后4次到松林小学访问。为了便于更多学生和家庭的文化交流, 2006年, 学校设计了与英方友好学校的网络主题交流模式。这项活动以“主题”为核心, 以“网络”为载体, 鼓励学生和父母共同参与, 针对双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活动主题和活动方案, 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互动。截止目前, 学校已完成“神奇的中国汉字”、“我的中国名字”、“中国龙的传说”、“我一天的生活”、“我们的节日”五项网络主题交流。网络主题交流模式是松林小学独创的一种高效便捷的与国外学校进行文化交流的模式, 加速了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进程。

外籍家长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在松林小学, 有一支特殊的“家长志愿者”队伍。在这支队伍里, 有10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学生家长, 对中国文化有着很深的情结。在学校多元文化教育中, 他们充当了文化交流的使者。很多外籍家长参与到学校开设的“中西文化类”校本课程中, 给学生介绍本国的节日、饮食和风俗, 指导学生剪裁缝制自己国家的民族服装。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参与, 更激发了学生了解异域文化的兴趣和研究的欲望。

(三) 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的发展更有底蕴

记者在松林小学看到了这样的动人情景:开学典礼上, 全校学生齐诵《弟子规》:“事虽小, 勿擅为, 茍擅为, 子道亏”、“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全校学生, 正襟而坐, 神情庄重, 挥墨行书, 笔下流淌的是穿越历史长河的经典语句, 耳旁回荡的是千年不绝的古乐。

该校还开设了古诗词吟诵、经典诗文赏析、中国春联文化、剪纸、刺绣、古乐欣赏等一系列的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 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还利用寒暑假期间开展文化收集和文化交流活动。每年开学初, 学校都会收到厚厚的一摞学生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作品。每年, 学校还会邀请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 邀请社区里的民间老艺人到学校传授面人、绢花、剪纸等民间艺术。

校长翟艳莉告诉记者:引导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是松林小学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2005年, 学校提出了“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 面向未来”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学校给每个班级赠送了一本《弟子规》, 从此, “学国学、诵经典、书香校园我先行”在松林校园拉开帷幕。每天清晨, 教室里都响起全校学生吟诵《弟子规》的声音, 传统礼仪文化中的经典句段开始在学生中传播。学校还将吟诵经典和书法习练相结合, 安排了全校学生集中学习的时间。在经典的海洋里, 学生自由地徜徉, 汲取精神的力量。

二、开放式办学格局——给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不拘泥于书本, 创造“零边界”课堂;不唯分数, 最大限度发掘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敞开学校的大门, 搭建学校、家庭、社区携手合作的桥梁。开放式办学的目的, 就是基于“人本关爱”的理念, 通过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科学设计, 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促进所有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 开放的课堂

“我们现在所教的学生, 是要面对未来的世界!”这已成为松林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有了这样的认识, 课堂不再以铃声为界限, 教学内容也不再以课本作为全部。不拘泥于书本, 挖掘学生无限的可能, “开放”成为松林小学的课堂教学特色。

1. 数学课堂:“天天和奥数题过招”

松林小学提倡在每天的数学课上都给学生出一道“难题”, 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解决, 学生还可以在课余时间以“打擂”的方式, 组织团队进行较量。天长日久, 攻克难题就成为了学生的最大乐趣,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高。每年的“华杯赛”, 松林小学的获奖学生都是最多的。2009年2月, 学校学生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赛区预赛, 在没有参加任何集训的情况下, 有12名学生获得奖项, 全国组委会用“震撼”这两个字来形容他们的心情。

2. 英语课堂:和老师一起聊“后街男孩”

关于英语教学, 松林小学有这样的认识, 那就是信息和语言同样重要。学校提出的“学具有时代感的英语”使学生受益匪浅。于是, 在英语课堂上, 时尚的元素层出不穷。“星球大战”、“S.H.E”、“海底总动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动画片、时尚明星都成为了英语学习的对象, 英语不再是枯燥的、干巴巴的语法和背诵, 而是全新的动感体验。

3. 科学课堂:“想知道结果, 自己动手”

“做中学”成为学校科学课堂的教学宗旨。“哪种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最强?”、“哪架飞机能飞得最高?”这些来自于生活, 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都成为了科学课上的实验,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自己记录, 自己获得结论, 然后恍然大悟: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做研究。

4. 体育课堂:“原来过去有这么多好玩的游戏”

松林小学从2006年开始, 开展了传统游戏进校园活动, 学生和家长共同发掘大多数学生能从事并喜欢、不受场地和器材限制、便于学生小团体之间开展的传统游戏项目。像抓子儿、丢沙包、跳皮筋、跳房子、抖空竹等一些颇具民间传统特色的游戏被引进了体育课堂。孩子们说, 原来体育课还这么有意思!

5. 美术课堂:“我来办画展”

松林小学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办自己的个人画展。每到课间休息, 松林小学的大厅就会变得格外热闹。大厅四周的展板上贴满了国画、素描、蜡笔、水彩、烟烫等100多幅作品, 这些都是松林小学的同学利用美术课和课余时间完成的作品。2008年9月, 松林小学“小画家, 大手笔”个人画展正式开展, 由芯怡、田佳凡、孟芳芳、曲童新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举办个人画展的学生, 并在学校引起很大的反响。孩子们的个人画展还办进了社区。现在, 又有10多个学生等着排队预约办画展呢!

(二) 开放的展台

“校园吉尼斯”, 群星闪烁!2006年9月12日, “校园吉尼斯”的第一份挑战书被张贴在学校的海报栏上, “松林之最”正式启动。校长翟艳莉说, 这项活动缘起于一个朴素的想法:学校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地方, 如果眼睛只盯着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而忽视了更多学生的各项发展, 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我们知道, 学校的竞赛, 基本上都是局限在英语、数学等学科领域的, 如果学生不能在奥数、奥英竞赛中获奖, 几乎就感受不到挑战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松林之最”就是要为更大多数的学生搭建一个参与竞争、展示自我的舞台!

五年级的赵树同是第一个向学校提交挑战申请的学生, 他挑战的项目是铅笔白描260厘米长的巨龙。挑战书刚贴出去一天, 一年级学生王晨就向他发出了挑战——她要画300厘米的儿童幻想画。比赛当天, 因为王晨个子小, 画布大, 她就脱掉鞋子, 趴在会议室里的大会议桌上画。最后经评委组研究, 赵树同获得最长的铅笔白描画“松林之最”, 王晨获得最长的儿童幻想画“松林之最”, 而且, 王晨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 她的画表现出了独特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挑战的勇气值得赞扬。学校把王晨的画装裱起来, 挂在学校的大厅里。如今, 王晨已经四年级了, 回忆起当时挑战的情景, 仍然兴奋不已。

像王晨一样, 为“校园吉尼斯纪录”不懈努力的例子在松林小学还有很多, 杜宇佳申报背诵百家姓项目, 他一口气能背出224个百家姓。三年级女孩张婉莹, 她挑战的项目是在2分钟内对出魔方六面, 而在挑战中, 只用1分43秒完成。

如此, “松林之最”的得主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偶像, “松林之最”的项目成为了学生竞相参与的活动。摇呼拉圈、街舞、收集扣子、搭橡皮城堡、摆多米诺骨牌等都成了风靡校园的游戏, “松林之最”引领着校园的“时尚之风”, 挑战不断, 惊喜不断, 每人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校园不再沉闷, 天天充满活力!

截至目前, 已有近300名学生挑战成功, 获得了“松林之最”认证证书。2009年, 学校在个人申报“松林之最”的基础上, 又推出了班级的“松林之最”。如果说, 个人“松林之最”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培养了学生敢于挑战, 敢于竞争的意识, 班级的“松林之最”则意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因为在未来的社会, 竞争和合作同样重要!

(三) 开放的校园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是松林小学开放办学的重要举措。

在松林小学, 长年活跃着一支“家长志愿者”队伍。而这支队伍的最大贡献就是为学校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天地——“家长大讲堂”。目前, 学校已确定12门由家长开发的课程, 趣味生命科学、日本儿童教育启迪、记忆的科学、色彩设计等课程, 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多次应邀重复开课。

为了让家长有更多走进校园、和孩子在校园接触的机会, 学校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教学开放日、亲子趣味运动会、美在空中风筝赛、教子有方经验交流会、亲子知识竞赛、阅读明星家庭评比等。这些活动的开展, 拉近了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距离。在“两代人共系红领巾”的新生入队仪式上, 父母亲手将红领巾系在孩子的胸前, 当队歌、誓词响起在家长和孩子的耳畔时, 许多家长又回忆起了自己入队时的情景, 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当家长们手中的照相机和录像机亮起来的时候, 每一个镜头都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每一个定格都成为了孩子和家长美好的回忆。在家长和亲属中广泛开展的“新禁烟运动”, 得到了家长的广泛支持和大力响应。在学校下发的家庭成员吸烟情况调查问卷中, 每一份问卷都涉及到父母、祖父母等直系亲属, 少则10人左右, 多则二三十人, 在全面调查、了解的情况下, 学生们得出了较为准确的调查数据, 并写出了相应的调查报告。“新禁烟运动”的开展, 使许多家长认识到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 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来, 不仅主动戒烟, 还和孩子一起开展活动,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项活动被评为辽宁省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

开放, 让家长走进了学校;开放, 还要让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几年来, 学校广泛地建设校外活动基地, 武警部队、消防大队、交通指挥中心、西太平洋石化公司、辉瑞制药、万宝至马达、松林社区等都成为了松林小学的共建单位。少年军校、我为西部同学献爱心、红领巾进社区、小记者外企行等体验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各级新闻媒体多次对学校开展的体验教育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其中, 小记者外企行等活动被评为辽宁省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学校小记者团多次到万宝至马达、东芝、辉瑞制药、西太平洋石化等大型外企参观访问, 万宝至马达总经理大熊昭亲自接待小记者团成员, 接受访问, 并对学校的这种教育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和小记者团的学生还荣获团省委颁发的“小记者万里行优秀学校”和“小记者万里行优秀小记者”的荣誉称号。

三、“家园式”管理模式——让每一个教师都在幸福中成长

幸福是所有人生的目的, 教育决不是以牺牲教师来造福学生, 而应该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活动。在这里, 能在工作中产生热爱, 能在成长中体验幸福, 能在支持中收获感动。

“2004年, 我由体育改教数学, 当时真不知道自己能否将数学教好。现在回想起来, 越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幸福自己生活在松林小学这片沃土中、幸福自己在多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耐心帮助下, 慢慢地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站了起来。在最近举行的辽宁省数学学科专业素质评比竞赛中, 获得了开发区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走过了许多人要走很长时间的路, 想来如果没有组内的老教师在后面支撑着, 如果没有松林小学这种人文的环境, 我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潜能……”这是松林小学侯乃智老师在自己的随笔中记下的一段文字。改行教数学近3年, 侯乃智老师已经成为了区数学学科的骨干教师。

该校如这样的年轻教师还有许多:张敬峰, 受邀主持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少儿英语节目, 曾与国内英语教学专家陈琳、鲁子问一同全国讲学;毕悦荣, 辽宁省双语教学实验研究先进个人, 多次受邀在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上上课, 撰写的双语教学研究论文多次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一批批的专家型教师就这样在松林小学这个大家园中成长起来。

“做成功教师、追求智慧教育、体验幸福人生”是松林小学“家园式”的管理模式的核心精神。翟艳莉校长认为:学校的管理, 必须关注教师的感受, 关注教师的幸福体验。教师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是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对成功的体验、对成长的渴望。教师能否热爱自己的职业, 除了在工作中得到理解和尊重外, 更取决于他是否能在事业上不断发展。如果每天就是重复机械地工作, 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20年、30年就这样过去, 他不会有幸福感。教育决不是以牺牲教师来造福学生, 而应该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活动。学校的管理, 应该鼓励教师不断进取, 并尽力创造条件满足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 进而努力使每个教师认识并实现自我价值, 体验到自我超越的快乐。

课改几年来, 松林小学逐步构建了一个基于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发展、主动分享的校本研修模式, 并着力设置了四大板块的特色研修活动, 为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

(一) 自主主题教研

学校鼓励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草根式”的研究。松林小学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 是基于各研修小组“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的专题研讨。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课例研讨, 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同课异构”是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开拓思路, 互相启发;在“教学回放”活动中, 教师要历经备课——上课——研讨——二次设计——上课——研讨的循环反复的过程, 直至问题解决;“错位排课”是同一研修小组先由一名教师执教, 组内研讨后重新调整教学设计再由另一位教师上课, 之后进行二次研讨。经过近一年的实践, 教师越来越喜欢这种实实在在的研修方式, 研究能力明显提高。

(二) 师生同步阅读

为了激发教师读书的兴趣, 校长翟艳莉从众多报刊杂志中精选一些教师感兴趣的文章, 每周一早晨印发给教师, 同时写上自己的一点感受, 与教师们交流。读一篇文章, 教师们没有什么负担, 日子一长, 大家都喜欢上了这种形式。而后开始有老师推荐文章, 学校把推荐者的姓名写在上面, 印发给老师, 推荐者有了成就感, 人数不断增加。就这样, 逐渐形成了学校现在的“五个一”活动。特别是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读书需求调查, 教师在问卷调查中提及的每一本书学校几乎都采购进了图书馆, 教师非常欢迎。

(三) 域外网络交流

松林小学与英国北林肯郡温特顿学校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合作: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头脑体操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中英科学学科教学比较、学校管理模式、学校文化构建、学校课程设置。这样的跨国界交流、跨国界研究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 使学校教师能够从全球的视角审视自己学校的教育, 从而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开放。

(四) 特色课程开发

松林小学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开发这项课题研究, 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 形成自主的专业引导和专业规范的行为方式。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学校还打破了由一位教师独立开设一门选修课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思维定势, 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采用分工合作、分类组合的方式。学校还邀请家长参与到课程开发工作中来, 进一步拓宽了校本研修的渠道。

松林小学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给教师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小学教师的工作非常繁杂, 经常是一整天都忙忙碌碌。但校长却时时提醒周边的人“慢”下来。“慢”不是工作上的懈怠, 而是留给自己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慢”讲究的是精细, 讲究的是细节。只有“慢”下来, 才能更多地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了给老师留有更多时间和空间, 学校将许多工作进行整合, 减少了全校的会议, 减少了统一笔记的抄写, 减少了频繁的检查。这一系列的“减少”, 让教师不再浮躁, 不再疲于奔命, 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只要是出去学习, 学校都是无条件给假。目前学校已有7名教师获得了教育硕士的学位, 占全校教师的17%, 在全市小学中领先。

把钱花在刀刃上。这个刀刃, 就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这上面, 松林小学是很舍得花钱的。几年来, 松林小学在教师培训方面的投入不断增长。2008年, 用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费用已经达到了年度办公经费的60%。可以说, 为加快教师的成长, 松林小学是不遗余力的。

在休闲中实现专业发展。“给教师一个宽松的环境, 让教师心情愉快地工作、研究、学习, 同样可以实现专业化的成长。”基于这样的认识, 松林小学提出了“在休闲中实现专业发展”的成长策略。体育教师可以自主安排每天一小时的健身活动, 英语老师可以集体观看英文原版电影, 美术老师可以外出写生, 音乐老师可以去参加音乐会……只要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利, 学校就全力支持。

春天,是希望的开始 篇3

1.该漫画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请问你从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2.请谈谈你对漫画附文“春天,是希望的开始……”的理解。

3.在解读漫画的基础上,请为其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解题指导:解读漫画须把握住其“题眼”,即漫画题目和漫画附文,这些信息最能体现漫画作者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倾向,并剖析漫画事物特点,准确领悟漫画寓意。解答第1问,可以从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形成的、漫画给了我们哪些启示等方面入手作答;解答第2问,要注意链接课本相关知识,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角度去分析“春天”充满“希望”的深刻内涵;解答第3问,既要做到简洁明快,又要做到切中漫画主旨。

参考答案:1.我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滥垦滥伐现象严重,土地沙漠化严重,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某些部门和个人环保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

2.(1)国家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总体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2)通过普法宣传和环保宣传,公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渐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大多数公民的共识。(3)由此可见,绿色的“希望”得以萌发,生命的“春天”已经到来。

作文春天的希望600字初一 篇4

可是,赵老师让我们观察花盆的时候,我只看见了湿润的泥土和长着青苔的石头,我们问老师:“种子去哪里了?”

赵老师耐心地对我们说:“这些细小又调皮的种子在浇水的时候被水冲进了泥土的缝隙之中。”

我们刨根问底:“这些种子怎么才能发芽?”

赵老师说:“种子发芽需要水、温度、和氧气,然后膨胀,破壳而出,伸展开两片圆圆的子叶。”

我们显得很兴奋,希望快快长出小花苗。有个同学问:“什么时候才能长出小花苗啊?”

赵老师说:“这可不能急,得要很多很多的耐心。”

赵老师还说:“就像写字一样,要有耐心。有耐心的同学,字写得特别好, 没有耐心的同学,写得很潦草,种花也一样。”

这时候,我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种花要有耐心,学习更要有耐心。

春天的作文300字:春天的希望 篇5

一路上,我看到许多“亭亭玉立的少女”:粉红色的桃花、金灿灿的迎春花和白艳艳的杏花。它们倚靠在绿油油的松树旁,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绽开了幸福的笑脸,一个个在比美呢!微风吹过,各种各样的花朵一边倾听鸟儿的欢唱,一边翩翩起舞。

我和妹妹说说笑笑,谈论着开心的事。这时,妹妹对我说:“姐姐,你看!远处!”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片绿茵茵的草地,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我心想:春天一定来呼唤过小草妹妹,要不她还不会苏醒过来呢。旁边,一颗颗参天柏树越来越青绿了。

忽然,我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了。在那边,有一位年轻的交警叔叔正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过马路。他一边指挥汽车慢行,一边慢慢地扶着老人走,还和老人小声地说着什么,仿佛老人是一件不可丢失的国宝。看到他那小心翼翼十分认真的样子,一瞬间,我被他高尚的品德感染了。

春天的作文300字:春天的希望 篇6

春天,是黄色的。油菜花迫不及待地竞相绽放,一排排,一列列,腰杆儿挺得笔直笔直,远远望去,就像金色的海洋。不时有几只小蜜蜂,在油菜花“海”中飞来飞去,嗡嗡地叫着,似乎也在为这春天的到来而感到喜悦。

春天,是粉色的。你看,桃树枝头一朵朵桃花绽开了笑脸,引来了一只只彩蝶。蝶儿们便绕着桃树转啊转,不知疲倦地与小花谈心。花儿,彩蝶,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水彩画。

春天,是蓝色的。广阔无垠的天空像像被洗过一般明净。偶尔飘过一丝云彩,是那么怡然自得。几只燕子“叽叽”掠过,为春天增添了不少生趣。

这个春天,教育充满信心和希望 篇7

温家宝: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报告中指出,在2011年,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教育全面实现“两基”目标。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幼儿入园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

在总体部署2012年工作时,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办好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基础教育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大学副校长苏蓉提出,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我注意到农村教育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还是很薄弱,要真正达到均衡发展,仍然需要政府加大力度进行改善。

成都近些年进行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探索,在发展规划、办学条件、教师配置、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方面提出了一体化的目标。市区名校经常派出业务骨干,到远郊县的“联姻”学校担任领导,把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到乡村山寨。成都还启动“名校集团化办学”,各区以“名校+弱校”等形式,在全市串起多条优质“教育链”,这统一了集团内部的教研活动和学生管理等。在这样的模式下,成都的师资交流非常活跃,促进了各校的均衡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牛立文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入园难题,对学前教育发展来说这是很好的事。幼儿园“入园难”的问题,不是因为家长缺钱。现在家长之所以愿意花费几万元给孩子上重点幼儿园,还是出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因为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才会有这么多“重点”幼儿园、“重点”中学乃至“重点”大学。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不上好的幼儿园,就上不了好的小学、中学,最终上不了好的大学,归根到底还是高考指挥棒在起作用。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不认专业、只认名校的“出身论”要不得。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必须尽快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国家标准。蔡达峰认为,实现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是一项极为重要而艰巨的社会工程,建议由中央政府全面统筹,细分责任,县级政府负责校际均衡,省级政府负责县际均衡,中央政府负责省际均衡。蔡达峰建议,要建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指标体系。均等化并不是强调所有国人都享有完全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强调“底线均等”。尽管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别,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必须尽快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国家标准,作为考核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教育投入要用在“刀刃”上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校长邵喜珍提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听后很振奋。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从义务教育到研究生的比较完整的资助体系。其实,资助的金额虽然有限,但对于家庭贫寒的孩子却是一生当中植入内心的影响力,可以让他们从心底感激国家,感激社会,感激党。问题是目前一些地方对学校规定了刻板的比例,搞一刀切,这显然不合适。奖助金要多给更偏僻、更困难的孩子。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提出,听完总理报告中关于投入的内容,在感到振奋的同时,也感到教育不像经济发展,投入后立即可以看到产出。因为从本科到博士,一名高端人才的培养,至少要经历8至10年时间,我们不能“撒把米就要鸡立刻下蛋”。所以,教育投入4%这个比例不仅要长期保持下去,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要稳步提高。当务之急就是,新增的教育经费一方面要投入到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改善青年教师的待遇,使他们安心地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另一方面要放在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上。拿高等教育来说,这些年来,“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确实对于高校一些重点学科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人才培养上目前依然还有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本科生的培养上,因经费不足导致实践环节缺失。追加的经费要用在“刀刃”上,用在人才培养和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等方面。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郭子仪认为,中央财政的教育投入要更多地向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倾斜,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倾斜。郭子仪指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是一项基础工程,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意义重大,国家应该予以重点关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中央财政直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国家整体教育水平。郭子仪代表建议,国家还要逐步探索、建立、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校车安全管理问题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廖进球认为,根本解决校车安全问题,主要取决于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目前,农村的教育现状必然造成孩子选择到师资好的学校就读,上学路途相对较远,校车应运而生,而现有的不少校车有质量问题,导致频频出事。要改变这个状况,必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让孩子就近入学入托。

针对校车服务所需资金问题,有关方面应以校车安全为契机,通过立法确保校车安全的财政资金来源和可持续性。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的比例,把校车服务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抓,设立专项资金。校车的设计标准应适应国内道路路况,尤其是农村道路的路况条件,同时在校车设计的细节和人性化方面多一些考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蓝认为校车整顿是一项系统工程,她表示,在确保安全的校车到位前,应当有过渡性措施。只要考虑及时、组织到位,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中央政府从国家层面配套资源,加快立法保证校车路权,制定校车安全技术标准,规划校车运营线路,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校车服务领域,并在税收、融资、贷款等方面为校车经营实体提供优惠和保障,按照“农村优先,西部优先,少数民族地区优先”的工作程序,覆盖城乡的中国校车体系应该很快就可以建立起来。(据网易、新浪、《中国教育报》整理)

上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范文下一篇:领导干部职位竞争上岗考试试题(文化宣传工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