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培训存在问题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班组长培训存在问题(精选8篇)

班组长培训存在问题 篇1

快走不忘看风景机修班组存在问题分析毋庸置疑,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机修全体员工在班组长的正确带领下,发扬不怕吃苦、团结拼搏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从而在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中出色的完成了厂里下达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了月底产值增加的既定目标。然而,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看见了许多不和谐的风景:首先是产品质量。机修一直追求产品质量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在这方面投入了许多精力和时间,但质量始终是制约机修发展的一道瓶颈,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当下应尽快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快走更是考验产品质量的时候,所以最好让快走与质量同行,丢下谁都是短腿。其次是片面追求产能的提升而忽略了加大对产品的研发力度、市场调查。一直以来,机修对这方面的重视度很低,大部分都是在做重复性的产品,在机修这口大锅里不断的回炉,像在炒回锅肉一样,有香味,闻起来有点腻,几乎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也没有新的产品出来。很值得庆幸的是机修自主研发设计的砖模自诞生以来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当然,相信以后一定还会有无数个这样的惊喜。最后是对在职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的培训与考核不够重视。

班组长培训存在问题 篇2

一、班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理错位。管理错位是目前班组管理中最严重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没有发挥班组管理的基本职能。

作为班组管理的主体——班长, 缺乏应具备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 表现为以劳动模范的领头管理理念, 工作敬业精神可嘉, 但如何带领整个班集体就是弱项了。这样大量的日常管理内容就落在了分管副主任的头上, 作为企业管理的最基本单元管理上的错位, 跟不上拍, 其结果是拖了整个车间的后退。

2. 班组管理不到位殃及全局。

由于有些班组长不用心管理, 做事大大咧咧, 马马虎虎, 班组成员做事更是应付从事, 没有细节可言, 班组管理漏洞百出和问题成堆, 其后果就是殃及全局。

(二) 执行力弱化。

1. 对制度和要求理解的弱化。

当前各企业的管理机构非常庞大, 制定的制度非常完善。但真正理解管理意图和执行方法的中层干部都不多, 何况班组长就更是敷衍行事了, 班组长很难真正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有难度的制度, 导致很好的企业决策在最基层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2. 对班组成员领导和管理的弱化。

现代社会职工的心态非常复杂, 素质更是参差不齐。班组长在班组内部责、权、利不统一, 权威树立不起来。这对于素质不高、没有多大权利、又缺乏领导艺术和管理经验的班组长要很好地驾驭这些管理对象本来就是勉为其难了。因此班组长根本无法承担起班组的领导和专业管理工作。

3. 对班组成员帮助和指导的弱化。

由于很多企业对班组长的组织能力培训远远跟不上, 班组长的领导组织能力长期靠经验进行, 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和要求, 个别班组长技术业务水平甚至还不如普通职工, 对员工无法做到帮助和指导, 班组没有活力, 完成生产任务不稳定。

(三) 团队意识淡薄。

1. 没有明确的团队使命。

目前许多企业没有在员工中建立一个核心的价值观。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没有真正地在企业中形成, 促使管理层的管理文化无法形成固有的价值文化, 没有固有的东西就无所谓内在的东西了。所以到底我们这个企业的使命是什么?我们的管理团队使命又是什么呢?我们的班组团队的使命更加不知道是什么了。

2. 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

有些班组长自身素质和修养不高, 心胸狭隘, 听不进员工的意见, 班组内部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班组成员人心涣散、得过且过, 没有进取心和战斗力, 缺乏一个共同的目标。这种缺乏共同目标又没有班组团队意识的班组就决定了是一个见利勇为, 只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的团队, 其结果往往是拖车间的后腿。

(四) 自我提升能力缺乏。

一个企业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是决定一个企业生存能力的关键因素。班组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能力又是企业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能力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但目前班组一级的集体厌弃很严重, 严重地阻碍了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能力的形成。主要原因表现在:

1. 分配不公使班组一级的管理人员心存厌弃。

由于车间班组承载着车间管理任务和指标任务的双重压力, 但现在车间中层一级管理人员大都享受年薪待遇, 班组一级的管理人员收入与车间中层一级管理人员的收入有很大的差距, 待遇较低, 没有体现与其他职工的劳动差异。责任与利益矛盾的日益恶化, 造成了向员工扩散的厌弃的滋生, 抵触心理非常厚重。

2. 企业对内部晋升没有明确的规定,

用人机制不灵活, 没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长期的任职, 使班组一级管理人员上升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窄, 严重地阻碍了班组一级管理人员的自我提升的原动力。现在普遍中层管理人员任职都是无期限的, 大量的班组人员长期在艰苦的基层从事管人、管事和管指标的工作, 他们面对无际的期盼, 产生了浓厚的厌弃, 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将对企业产生严重的危害。

二、班组管理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 选配综合素质较好的班组长。

选配综合素质较好的班组长, 是搞好班组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在选配班组长时, 除了对工作技术能力有一定要求外, 还更应该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 情感沟通能力和心胸宽广、秉公办事、勇于负责的性格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以增强班组长的自然影响力, 让班组成员有信赖的对象。

(二) 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组长和员工的岗位培训。

结合当前企业班组的实际情况, 企业应举行以班组员工素质、岗前岗位技术、班组长管理方法和技巧等内容方面的培训, 以提高班组长和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不管采取何种内容、何种形式的培训, 都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培训, 以提高培训的实用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如广西东亚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对班组员工培训的问题上, 首先是与有关劳动技能鉴定单位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 对班组员工进行各种技能和素质的测试, 从中找出员工的不足, 然后再分类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的培训, 这种针对性强的培训既提高了培训效果, 增强了班组的生命力, 又使公司培训成本大大降低。

(三) 合理授权班组长。

对班组的管理力度大小取决于班组长被授予权力的大小。如果班组长受权利的局限, 没有工资、奖金的二次分配权限, 他就无法根据班组成员的表现进行工资的分配, 由此造成班组内部意见纷纷, 人心涣散, 其表现是班组长无能, 成为了管理漏洞的替罪羊。因此要加强班组的管理, 至少要给予班组长在工资、奖金分配方面有足够的二次分配权和有权挑选班组成员, 并提出用人要求或解聘请求。

(四) 科学管理班组。

1. 建立企业核心的价值观。

企业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机制, 整合企业现有资源,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有利于企业发展、增强员工自豪感和使命感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 通过培训、教育、开发, 引导企业班组员工的行为, 有意识地调整员工的个人需求, 使之与企业的远景目标相一致, 促使班组成员愿意为团队做出奉献, 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力。

2. 为班组设定具有挑战性的团队目标。

为班组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如“无安全事故班组”等, 并鼓励每一位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当员工意识到, 只有成员全力以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时, 这种目标就会集中员工的注意力, 一些内部的小矛盾也就往往消弭于无形了。此时, 如果还有人自私自利, 其他人就会谴责他不顾大局。这样, 就能形成更加紧密团结的团队。

3. 正确绩效评估。

一是结合班组工作实际情况, 对班组各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 并组织班组人员学习、贯彻落实, 做到职责明确, 责任到人;二是制订和完善绩效考评方法, 通过对员工的考核, 判断他们是否称职, 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他们的职位、报酬、培训, 让员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三是通过绩效评估, 帮助员工找出自己绩效差的真正原因, 激发员工的潜能;四是在薪酬福利的设计上应该表现出“对内具有公平性, 对外具有竞争力”, 同时由于中层一级以上的管理人员过高的待遇会让班组员工及班组管理人员有不公平的感觉, 因此企业如能将薪酬福利朝有利于班组员工的方向做一下调整, 会提高整个班组成员的士气, 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五是通过绩效评估来给予奖励。奖励要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 例如, 在颁发奖金的同时, 也颁发“本季度最优秀班组”或“本季度最优秀员工”之类的奖杯、奖状。这样就会更加鼓舞士气, 促进班组团队意识的增强。

4. 营造文化活动氛围。

营造班组文化活动氛围有利于班组员工生活丰富, 工作愉快, 身心健康, 工作积极, 团队意识增强。因此企业可通过积极举行各种争先创优评比活动、合理化建议活动及各类文体活动等来营造班组文化活动氛围。

班组长培训存在问题 篇3

【关键词】班组;安全活动;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班组安全活动是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华电集团星级企业创建、安全性评价等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内容。班组安全活动不仅是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精神,更是丰富企业员工安全知识的良好机会,也是培养员工增强安全意识、交流工作经验、树立班组安全文化品牌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活动。

但是在我厂极少数班组的安全活动存在走过场、应付上级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对安全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少数员工认为班组安全活动可有可无,不学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出事就行了,存在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消极现象。

二、安全活动的形式单调,不够吸引人。往往是一人主持读文件,一人记录写台帐,其他人陪坐一言不发,如此开展安全活动,效果较差。

三、对安全活动议程和要求理解不足,内容千篇一律,空洞,流于形式,脱离现实实际情况。

为了克服上述情况,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一、提高廣大员工对班组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是要处理好“学与忙”之间的关系。我厂刚投产不久,设备维护量大,工作较忙,基础管理工作欠账多,但班组工作有主次之分。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因此,班组长更应该坚持开展好每周的班组安全活动,要知道该忙不忙,出了事故更忙;其次要消除思想上的无所谓、对活动感觉漠不关心态度,常出现导致昨天学习事故通报,今天也会发生同样性质的不安全情况。只有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让员工明白“安全是福、安全是德”,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麻痹思想才无入侵之机。

二、丰富安全活动学习内容

1、首先要学习安全技术及法规,学习内容包括安全规程、事故调查规程、工作制度及标准、“两票三制”、安全奖罚细则及安全技术杂志等安全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安全技术及防范意识,才能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水平,创新安全管理手段、方法,改进安全设施及工艺,促进班组安全基础扎实有力。

2、其次学习事故通报和安全简报。各级安监部门下发的事故通报和简报,对于分析事故规律,吸取事故教训有很强的学习和教育价值,要善于分析与总结。即使有些简报分析问题不一定很准确,但通过学习讨论,对找出事故本质有现实意义。“争论出真知”,通过学习和讨论,制定班组反事故措施并加以落实,能有效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

3、安全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班组安全活动不要流于形式,要紧密联系实际,活动没有具体时间和地点的约束,要就事论事,印象会深刻,效果也好。例如:运行班组加强日常运行分析,及时发现影响设备及安全因素的表象,检修班组加强日常巡视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内部缺陷及不安全因素,作好事故预想,通过日常现场安全活动,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安全无小事,有不安全的因素要及时纠正,讲明危害、加深印象、相互监督、共保安全。

三、安全活动要敢于创新

建议部门领导结合季节特点及生产实际,灵活改变安全活动形式,多开现场会,轮流作主持人组织安全活动,看安全录像,巡回演讲,请家属座谈,多搞反事故演习,开展安全技术培训讲座,作安全技术问答,模拟现场安全措施现象讲与考,把安全活动搞得生动、活泼,提高广大员工参与的热情,学以致用,心安致远。

四、将管理人员参加班组安全活动的制度落实到实处

目前大部分部门都按制度执行,但却存在各级管理人员到位率不高,指导性不强,甚至出现个别管理人员补签名现象,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一是不同岗位的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活动重视不足;二是个别管理人员参与班组活动无话可说,从而造成班员认为领导都不重视,自己更无所求的态度。因此要领导重视,员工齐心,必须暴露问题,及时反馈与解决,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各级管理人员都认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要注意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使各级员工通过自己感官,使用听、看、议、思、考等实际方法,达到班组安全活动实际有效、制度落实、内容丰富、突出创新、效果显著,杜绝事故的目的。

冉小平(Ran Xiao Ping) .男.1972年11月7日.职称电力工程师.发电部调度主任、电气主任.从事CFB热电联产机组生产运行管理.在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岗位工作20年.

申蓉(Shen Rong).女.1975年1月28日.继电保护检修工.职称是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电气检修与继电保护实验.在生产检修技术一线岗位工作18年.

班组长培训存在问题 篇4

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为了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柏林煤矿经过许多年的工作实践,先后出台了很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标准,不断规范着我们的安全工作行为,使我们的企业稳步走向安全发展轨道。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居高不下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为企业持续的安全发展带来了隐患。特别是现在川煤集团、达竹公司、柏林煤矿都在积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心落实到班组,企业的安全文化也正在决定着员工的安全行为,而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们煤矿班组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柏林煤矿积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柏林煤矿“63333”安全文化建设思路,即“编写六种安全文化教材,打造三大安全文化板块,办好三大安全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好基层区队三项日常安全教育活动,抓好三级安全思想作风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安全文化建设也存在重检查考核,轻具体指导;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特别是在安全文化向区队、班组延伸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职工安全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打造高素质安全型员工的需要。职工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安全素质低,职工中中高级技工比例偏低,特别是在今年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的进程中,抽查职工背诵条身边常见的“三违”行为及隐患、安全事故案例、本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的过程中,差距较大。

个别职工安全思想观念不强,不能适应当前安全生产的需要。“不违章出不了煤,不死人办不了矿”的消极观念在极个别职工中仍然存在,少数职工认为煤矿作业全靠力气,不需要多少技术,发生设备故障和事故是运气不好,规程、标准意识及协作配合意识淡薄,现场操作随意性大,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个别职工按章操作观念不强,不适应规范安全行为的需要。安全文化建设对职工安全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职工安全操作技能还不适应安全文化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大部分职工没有形成标准化作业、团队协作和规范操作的习惯,造成现场违章现象屡禁不止,隐患重复出现,而且隐患在现场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目前,随着安全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推进,对职工安全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业行为要求越来越规范,而职工操作技能低下和行为不规范的现状与之形成了较大反差。

班组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教育方法单调。各区队工作内容不同,教育的对象存在着多种层次的差别。个别区队在职工学习、班前会上说教式教育的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互动式教育少,有的甚至队长、书记一言堂,在组织学习事故案例、身边常见的违章行为及隐患、各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方面坚持得较差,特别是极个别区队的班前会质量不高,学习纪律松散,根本未开展抽查职工事故案例、身边常见的违章行为及隐患、各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等知识,导致学习效果较差,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个别职工学习动力不够,存在厌学情绪。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 主要对策及措施

建立班组思想文化。安全工作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效益,最大的责任。我们各级管理者及每一个职工就必须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尽心尽力地做好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当前,达竹公司及柏林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在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安全意识不强、作风不实、管理不严、安全责任不到位,现场落实不细等问题,要有效遏制事故发生,彻底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必须解决安全认识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要用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解决思想问题同实际问题、解决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相结合,认真地分析和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坚持班前、班中、班后不断线,因人、因地、因时去跟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力求实效,共同构筑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防护体系。要培养班组群体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的主人翁意识。要通过建立安全警示牌、安全标语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使“安全是职工的最大福利”的思想深入人心。

建立班组管理文化。建立班组安全管理文化,一要着力提高班组成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因此班组长的选拔和培养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二要给予班组安全管理更大的自主权。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要持之以恒地加大对班组安全装备和文化设施的投入,切实把改善工作环境、维护职工健康放在首位,并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培训教育和文娱活动,为提高员工实践技能、业务素质和思想基础服务。各队要将安全绩效考核、事故处罚权限以及相关责任分解,逐步纳入到班组管理的工作范畴。通过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了班组的主观能动性,使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

建立班组制度文化。一要切合实际地建立安全机制。安全机制是探索和实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措施的基础,为深化班组安全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二要建立健全的班组安全活动制度。班组安全活动是创建安全文化的有效载体。结合当前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今后要在活动的实效上下功夫,在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不断增强基层班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意识。

建立班组人本文化。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煤矿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班组员工素质。多数事故教训告诉我们,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因此,要加大对班组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安全技能,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一名员工中,从而促使班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人人重视安全工作,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安全死角。

总之,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长期熏陶,同时要讲究科学性、普及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途径上要做到日有行动、月有安排、季有打算、年有筹划,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立足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完整性和实用性,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一定会在安全生产中发展巨大作用。

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为了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柏林煤矿经过许多年的工作实践,先后出台了很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标准,不断规范着我们的安全工作行为,使我们的企业稳步走向安全发展轨道。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居高不下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为企业持续的安全发展带来了隐患。特别是现在川煤集团、达竹公司、柏林煤矿都在积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心落实到班组,企业的安全文化也正在决定着员工的安全行为,而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们煤矿班组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一、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柏林煤矿积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柏林煤矿“63333”安全文化建设思路,即“编写六种安全文化教材,打造三大安全文化板块,办好三大安全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好基层区队三项日常安全教育活动,抓好三级安全思想作风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安全文化建设也存在重检查考核,轻具体指导;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特别是在安全文化向区队、班组延伸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班组职工安全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打造高素质安全型员工的需要

我矿现有班组85个,职工 1172人,其中小学文化 271人,初中文化525人,高中文化50人,中技72人。职工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安全素质低,职工中中高级技工比例偏低,特别是在今年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的进程中,抽查职工背诵条身边常见的“三违”行为及隐患、安全事故案例、本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的过程中,差距较大,有80%以上的职工经过区队集中培训、个别辅导、职工自学等方式,都能顺利过关,但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在背诵本工种的手指口述操作要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有极个别职工还存在不配合的态度,有的即使配合,也存在记忆力差、文化基础差,有的字都认不到几个,要想过背诵手指口述操作要领关,真是难上加难,通过职工教育工作组、各区队队干的耐心教育,有的职工勉勉强强地能过关,但各队都存在极个别文化基础较的职工,始终过不到关,成为此项工作的拦路虎,使打造安全型员工的工作进展不大。

(二)个别职工安全思想观念不强,不能适应当前安全生产的需要

以董事长蒋静、总经理徐廷甫、党委书记周明荣为核心的新的达竹公司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多次讨论安全理念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煤矿事故可防可控、必防必控”新的安全理念,但 “不违章出不了煤,不死人办不了矿”的消极观念在极个别职工中仍然存在,少数职工认为煤矿作业全靠力气,不需要多少技术,发生设备故障和事故是运气不好,规程、标准意识及协作配合意识淡薄,现场操作随意性大,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三)个别职工按章操作观念不强,不适应规范安全行为的需要

安全文化建设对职工安全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职工安全操作技能还不适应安全文化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大部分职工没有形成标准化作业、团队协作和规范操作的习惯,造成现场违章现象屡禁不止,隐患重复出现,而且隐患在现场未能得到及时处理。据统计,我矿1至6月共反“三违”308人次,揭隐患463条。个别管理人员、职工在掌握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极个别队干、班组长对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都不熟悉,更别谈在现场按标准操作,还极个别职工存在习惯性违章行为,规范操作意识淡薄,导致矿在安全质量标准化方面要求不严、起色不大,与兄弟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随着安全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推进,对职工安全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业行为要求越来越规范,而职工操作技能低下和行为不规范的现状与之形成了较大反差。

(四)班组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教育方法单调

各区队工作内容不同,教育的对象存在着多种层次的差别。个别区队在周四职工学习、班前会上说教式教育的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互动式教育少,有的甚至队长、书记一言堂,在组织学习事故案例、身边常见的违章行为及隐患、各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方面坚持得较差,特别是极个别区队的班前会质量不高,学习纪律松散,根本未开展抽查职工事故案例、身边常见的违章行为及隐患、各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等知识,导致学习效果较差,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个别职工学习动力不够,存在厌学情绪。

二、主要对策及措施

(一)建立班组思想文化

达竹公司董事长蒋静曾说过,安全工作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效益,最大的责任。我们各级管理者及每一个职工就必须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尽心尽力地做好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当前,达竹公司及柏林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在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安全意识不强、作风不实、管理不严、安全责任不到位,现场落实不细等问题,要有效遏制事故发生,彻底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必须解决安全认识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要用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解决思想问题同实际问题、解决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相结合,认真地分析和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坚持班前、班中、班后不断线,因人、因地、因时去跟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力求实效,共同构筑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防护体系。要培养班组群体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的主人翁意识。要通过建立安全警示牌、安全标语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使“安全是职工的最大福利”的思想深入人心。倡导大家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煤矿事故可防可控、必防必控”的安全理念,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从员工培训、管理创新、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等多方面多层次努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

(二)建立班组管理文化

建立班组安全管理文化。一要着力提高班组成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因此班组长的选拔和培养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是“选”,可通过公开竞争和择优选聘等方式进行班组长的选拔;其次是“育”,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建立班组长长效教育机制,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重点培养班组长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对影响安全因素的预见能力以及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二要给予班组安全管理更大的自主权。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要持之以恒地加大对班组安全装备和文化设施的投入,切实把改善工作环境、维护职工健康放在首位,并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培训教育和文娱活动,为提高员工实践技能、业务素质和思想基础服好务。各队要将安全绩效考核、事故处罚权限以及相关责任分解,逐步纳入到班组管理的工作范畴。通过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了班组的主观能动性,使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

(三)建立班组制度文化

一要切合实际地建立安全机制。安全机制是探索和实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措施的基础,为深化班组安全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在建立安全机制的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班组安全管理的科学指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旨在提高职工积极性的制度措施。强化安全监督机制,建立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人人监督、纵到底、横到边的安全网络体系;实行标本兼治,建立了安全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从而形成行为有规范、考核有依据、奖惩有标准的制度体系;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形成了“逐级负责、分工负责、系统负责、岗位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超前控制,健全安全检查评比机制,将安全一票否决制和量化考核指标同劳动报酬、奖励等福利待遇挂钩。二要建立健全的班组安全活动制度。班组安全活动是创建安全文化的有效载体。结合当前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今后要在活动的实效上下功夫,在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不断增强基层班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意识。

(四)建立班组人本文化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煤矿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班组员工素质。多数事故教训告诉我们,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因此,要加大对班组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安全技能,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一名员工中,从而促使班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人人重视安全工作,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安全死角。

总之,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长期熏陶,同时要讲究科学性、普及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途径上要做到日有行动、月有安排、季有打算、年有筹划,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立足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完整性和实用性,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一定会在安全生产中发展巨大作用。

班组是企业生产组织环节的最小“单元”,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精神文明的最基层组织,对实施企业决策和管理层的意图,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尽管煤矿企业狠抓“双基”工作,强化班组安全建设,但是班组安全管理的基础仍很薄弱,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一、班组安全建设的状况与存在问题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煤矿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进一步激发了班组职工的生产热情,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班组安全管理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滞后于煤炭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1、班组职工整体素质偏低。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煤矿企业生产的特殊环境,使班组职工尤其是煤矿一线班组职工队伍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工人工作寿命相对较短,需要在短期内不断补充新的劳动力,而分配到企业的技校学生,大多数都不能坚持本职岗位,加之,多年来未招收合同制工人,导致班组成员主要由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即“农合工”组成。他们中大部分来自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家庭生活一般比较贫苦,且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另一方面“农合工”来矿的目的在于挣钱养家,他们认为煤矿是粗活,只要有力气就行,因此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差,尽管企业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但是他们的素质很难提高,造成班组职工整体素质偏低。这与煤矿企业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很不相适应,反差很大。

2、班组长的整体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多年来,煤矿企业的班组长习惯于区队领导指定。由于煤矿企业班组职工整体素质偏低,很难选出高素质的班组长。加之,有能力的职工靠本事吃饭,和领导交流,不对的地方就直言不讳,有时很可能伤了领导,真可谓“踢踢骡子好曳手”。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加强“双基”建设,班组长的待遇大大提高,班组职工都想担任班组长。这就在班组长选配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一些区队领导在班组长的选配上,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使本来素质就不高的班组长队伍中混进一些庸才,造成班组长队伍整体素质低下,很难适应班组安全建设的需要。

3、班组自主管理不到位。多年来,煤矿企业班组服从于矿井、区队的安排。班组在工作现场,不管作业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班组无权改变作业计划,只有向区队、调度室汇报,听从他们的指挥安排,班组管理属于“被动式”管理。这样长期以来,班组只是服从、执行,造成现场安全管理遇到问题,班组就习惯性地等、靠区队、调度室决策、安排,不利于班组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淡化了班组自主管理,同时由于班组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文化素质偏低,也是造成班组自主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因素。

4、班组职工重生产轻安全思想严重。为了每天能出早班,他们在工作起来,对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和质量标准置于脑后,图省事违章蛮干,只想着干完活就出班,这种现象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给班组安全管理带来难度。

二、措施与对策

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班组安全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我们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才能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充分认识搞好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性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班组的安全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工作,也是企业一项长期的最基础的日常管理活动。纵观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数发生在班组,且第一现场在班组。同时企业安全管理的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最终要落实在班组,所有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均要在基层班组实践中实施,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因此,企业安全工作的关键在现场,根基在班组,核心在员工,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班组安全建设工作。近年来,尽管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生产理念,不断加大安全基础管理的考核,安全基础管理得到了强化,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矿井开采自然条件差,还有瓦斯、火灾、水灾等灾害的威胁,安全生产压力很大,尤其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按程序、按标准作业意识不强,“三违”现象较为普遍,零敲碎打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搞好班组安全建设是势在必行。

(二)全面提高班组长队伍的整体素质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着本班组现场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因此班组长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组、企业的安全管理,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提高班组长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要严把班组长选配关,可采取领导推荐、职工举荐、个人自荐的方式推选出班组长候选人,然后由本班组职工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把那些真正具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熟管理,又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的员工吸收到班组长队伍中,为班组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把好班组长培训关。要定期举办班组长培训班,给班组长充电。三是班组长要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注意学习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带头严格执行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被班组员工所尊重、信任。四是建立班组长动态管理制度,形成优胜劣汰、优中选优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五是基层区队要做好班组长的培养工作,一方面要为班组长施展才华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优秀员工的培养,为班组长队伍备好后备军。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实行亲情化管理。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尊重员工基本生存权的具体体现。因而在班组安全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观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

一是强化职工培训抓职工素质的提升。一方面要把好新工的入矿关,招收素质好的新工人;一方面要强化培训,提高现有职工的素质。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安全操作培训。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以达到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

二是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心态安全是班组安全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因此我们要在班组职工中开展安全理念征集活动,用职工对煤矿安全的感受教育感化职工,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心态,实现心态安全。

三是发挥好安全宣传教育作用。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个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安全宣传教育的中心任务。我们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安全献身说法、安全演讲、事故案例展等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职工,让职工从中吸取得到启迪。

四是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要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如在工作面悬挂安全警示语、亲人安全提示语等,让职工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五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班组安全之魂,执行班组岗位安全责任制是班组安全的基本保证。因此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让班组职工知道自己在岗位该干什么,责任是什么。

六是强化班组自主管理。班组作为企业运作的一个单元,应进行安全区域自治,不定期查隐患、反馈区域内隐患,并对隐患整改情况实施跟踪评价;在日常工作中班组长应明察班组每名成员的工作情绪,实时采取动态的措施,在安排工作时加以考虑,防止出现人的不稳定因素连锁引发的不安全作业行为;同时要完善班组安全建设记录或台账,记录运行状态及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做好停息沟通与反馈,未解决前应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四)把班前会作为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阵地。

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生产的连续性,所以职工的班前会对安全工作尤为重要。首先应该组织职工学习煤矿行业的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由班长对上一班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当班的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最后由队长安排当班的生产任务。还可以开展一些安全知识问答、安全讨论、面对“全家福”进行安全宣誓、“一日一题”安全知识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五)认真实施作业标准化

班组作业标准化是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尤其能够控制“三违”现象的产生。班组作业标准化把企业各项安全要求优化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从根本上控制违章作业,保证班组人员上标准岗、干放心活、交标准班,从而制约了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的不良现象。因此我们必须从岗位行为规范抓起,保证现场操作规范。目前,各岗位工种我们都建立了岗位规范操作标准,关键在执行,在落实。要注重把班前的岗位理论学习、班中的岗位实践操作、班后的总结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每一名班组员工熟悉自己岗位操作标准,习惯岗位上按标准操作,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同时提高准军事化训练、“手指口述”确认、岗位技能培训,强化员工的岗位行为规范,干标准活,干放心活,完全摒弃不规范操作的恶习,为班组安全建设奠定基础。

(六)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

班组要充分发挥本班组党员、团员和群监员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青年监督岗”等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团员的青年生力军作用,带动其他职工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群监员要对本班组的安全工作进行认真监督,发现隐患,立即报告班长进行处理,升井后要在井口接待站进行登记。对于“三违”人员,安排家属协管员进行帮教。形成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协调、闭合的运作体系,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长效机制。

培训存在的问题 篇5

(一)对于培训缺乏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指导思想

1、培训的定位不明确

培训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然而某些企业的领导对培训定位不清,并不是十分清楚公司人力资源的瓶颈所在,也没有认真分析公司的困境是否通过培训就可以解决,只是简单的认为培训就是组织理论学习教会员工基本的岗位技能和知识,无需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以至于将培训变成一种盲目的救火式、应急式工作,无法将培训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达不到真正激励员工的目的,更谈不上将培训制度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同时,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企业往往会忽视对管理层和决策层领导的培训。

2、忽略培训的潜在价值

许多企业经营者对培训投入甚少,一旦企业经济效益不太好时,就以资金不足为由尽量减少培训或者干脆不培训。这主要是有些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培训是一种成本,作为成本,当然应该尽量降低。事实上,对企业而言,培训是对人力资源这一核心资源进行开发的投入,是一种间接投资,要通过人的改变来产生效果,取得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无形的,较之其他投入,这种投入更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其效益是巨大的,且具有综合性、长远性。据国外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对员工培训投资1美元,可以创造50美元的收益,它们的投入产出比为1:50。

3、培训得不到各部门的重视

目前许多企业将培训看成是对员工的一种福利,对于员工是否参加培训、培训的效果如何管理层并不十分重视。与此相应,没有感受到工作竞争压力的员工自然有权利拒绝接受这一福利,将培训视为离开岗位作短暂休息的难得机会。而对于培训部门,一方面得不到高层领导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无法调动底下员工的积极性,再好的培训项目也难以顺利开展,久而久之必然丧失工作热情。思想决定行动,公司高层领导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先从员工思想上抓起,将员工培训纳入绩效考评之中,同时给予培训部充分的支持和授权。另外,领导支持对培训部也是一种监督和激励,使培训部更好的工作。

(二)缺乏系统、健全的培训体系

据一份权威机构对中国企业的培训调查报告显示,92%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在企业的培训管理机构方面,仅4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在培训制度方面,64%的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经座谈和深访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需求方面,没有几家企业进行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很多企业一提到培训,就是来场讲座,外派学习一周等清一色的“单调品牌”,从来或者说很少考虑自身需要,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为培训而培训。

1、培训没有建立在深入的需求分析上

培训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最关键和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很多企业往往忽视这项工作。做培训不进行需求分析,就不知道培训什么内容;不能确定培训对象,导致培训工作盲目没有针对性,培训效果事倍功半。培训计划也是一种摆设,为计划而计划,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做计划。思维方式存在问题,不是针对岗位进行分析从事者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从课程入手,考虑接受这些课程的培训能掌握什么知识,这自然就会出现跟风赶时髦现象。

2、培训难以有效实施

我国一些企业的确重视培训,然而却不懂得如何科学的实施培训,比如,许多企业的培训项目设置就不科学。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企业培训市场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培训讲师、课程设置还是培训方法上都存在不足。

监督手段不力和沟通渠道不畅也造成了培训实施事倍功半。许多企业重视培训的前期准备、策划和选择过程,而当培训进入实施阶段时,却忽视了对这个过程的监督和沟通。培训实施中是需要必要的监督,以便实时掌控学员的学习信息,同时可以使培训项目在不断反馈过程中不断改善。而实际情况是,培训一旦开始后就很少有人过问,直到培训结束时才进行简单的考试。通常的学员都是被动的学习,没有主动地参加到培训中去,对学员来说,培训中缺乏沟通。同样的培训课程,有的学员学习效果很好、获益匪浅,而有的学员却所学甚少,就是因为沟通存在问题,在课程学习前没有好好准备,在学习中没有对本企业中的问题或者没完全听懂的问题与培训讲师或者班上其他学员进行讨论。培训过程中缺少监督手段以及缺少沟通渠道都造成了培训项目事倍功半。

3、培训缺少有效的评估机制

我国大部分企业较为重视培训资金的投入问题或者如何改善培训的方法和技术问题,许多的企业没有将精力放在培训的评估工作上,没有认识到培训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过后的一个简单的考试,事后不再做跟踪调查,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这样一来,并不能起到考评培训效果的作用,在培训上的巨大投入并没有收到预期的回报。

4、培训成果缺乏转化环境

有关培训的研究表明,一般的培训仅产生10~20%的转化率,即80~90%的培训资源/成果被浪费了,这是任何一个高绩效企业都无法容忍的浪费。培训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因此,培训后返回岗位,员工需要一个能够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企业要激励员工学以致用。但现实却是员工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阻碍员工进行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如部门管理者的不支持、同事的不支持以及时间紧迫、资金短缺、设备匮乏等工作本身原因。培训成果缺乏转化的环境造成“培训没有太大实际用处”的观点产生,对培训工作又是一大阻碍。

对策:

1、在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培训思想及观念

领导要重视并身体力行。企业通过培训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这将使公司在培养人才的投资上得到全面的回报。

树立培训新观念

2、设置合理的培训机构

成立培训部对培训工作进行专门管理。他们要根据员工的培训需求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按年初制定的培训大纲设计培训科目和课程,并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调整;认真执行培训计划;做好培训的督促与监督工作,尤其是对各生产基地及市场销售人员的监督工作;确保讲师的授课质量;尽量提供受训者亲身实践的机会,并及时强化受训者的学习效果。

3、培训方法多样化

在职培训、课堂讲授法、视听技术、远程培训、程序化教学、情景模拟、案例研究、计算机辅助培训。每一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实际的操作中,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情况加以选择,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培训和开发的新技术也会越来越多,新技术的采用给培训和开发带来了新的活力,并对培训效果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合理设计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选择必须要和企业的发展需要相一致,培训的内容必须具有由学到用的可转化性。不要让员工接受无用的培训

培训要注意培养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在培训时更应该注意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与观念,将企业理念融化成大家日常行为准则

5、完善培训体系,健全培训制度

各层次各部门培训要分开。对于各作业区的市场人员的培训,如果培训者层次不同,则必须要分开组织,可以按培训层次分类,如经理层、区代表(点代表)层、理货员层。不同层次的员工其培训需求是不一样的,培训内容的设计不应该也不可以一样。因此,如果受训者层次不同,应按培训层次分类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次的培训。

对于不同部门的员工,其应掌握的知识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因此,在接受培训时,也应该按知识的类别,分别进行培训。

6、重视培训后的评估工作

警察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警察教育培训领域里最普遍的话题是应转变培训方式,提高警察培训的效果。警察培训的成效不显著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认为警察培训教学中警务理论与执法实践的分离是导致针对性不强的重要因素。回顾近几年警察教育培训在理念、内容、方式等各方面的确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我国目前的警察培训主要是理论灌输型警察培训,没有考虑到警察已有的警务理论和执法经验,致使教学与警察的实际执法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参训者的实际工作没有明显的指导作用。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四川I警察学院警察教育培训的经验,谈谈警察教育培训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的有关问题。

二、警察教育培训实践教学的内涵分析

当前警察培训的症结在于对警察培训的内涵认识不清、培训目的模糊,以警察职业能力培训为主线的思路尚未贯通,教与学的运行不相协调。我们认为以警察职业能力为逻辑起点,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是增强警察教育培训成效的关键环节。

(一)以提高警察职业能力为警察培训的逻辑起点。

警察教育培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传统教学观念和理论影响的必然结果。多年来,警察教育培训教学一直基于“课堂一教学一考核”的线性范式的教学方式,被动陷入“课堂为主、教师中心、灌输驱动”的境况。培训教师习惯于:所有理论知识都是有用的,警察职业能力即理论知识的运用,因此,理论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理论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只要理论知识过硬,获得警察职业能力就很容易。由此形成了理论灌输为主的培训模式,导致教育培训脱离警察职业活动的过程。而“人的能力是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活动保持着紧密联系”…。如学习能力与学习活动有关执法能力与执法活动有关。警察职业能力是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实施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必须具备的特殊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警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既不是二般意义的实践能力,更不是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而是针对警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特殊能力。由于警察职业能力的特殊性,警察职业能力应是一种“整合职业能力”[2],即从警察职业角色的功能角度来界定能力,这种职业能力是与警察所处的职位与工作角色相联系的,或是与执法情境相结合,在现实的警察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政治素养、公安法律和业务知识、警务技能和执法态度的整合。

新近出台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也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应遵循“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3]㈣则警察培训是一种职后培训,是终身的伴随警察职业生涯的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应是警察培训的目标。因此,警察培训的目标要指向警察职业能力,内容要围绕警察职业能力方式要着眼警察职业能力,抓住了警察职业能力培训,就找到了解决警察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着力点。这就要求警察培训教学必须以培养警察职业能力为目标,训练学员适应警察职业所需的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

(二)警察教育培训教学的实践取向。

警察职业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职业,它要求民警不仅掌握警务理论,更强调实战能力。过去我们在培训中也尝试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但参训民警仍未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要想让学员真正积极、主动掌握所训内容,必须让学员参与其中,正如西方谵语所说:“告诉我,我就会忘记;教我怎么做,我也许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将能够理解。” 以警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指向来建构的警察教育培训模式,要求培训教学采用完全不同于学科理论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是以警务实践为“先导”和“主线”、以“从做中学”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培训”。这一培训模式要求创造条件,使参训者置身于真实的或拟真的执法环境中,把知识传授与执法任务紧密联系,使参训者能有效地结合情境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工作本位培训与职业能力培训的结合。

因此,警察教育培训的实践取向就是指在教学中要立足现实、联系警务工作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训民警的能动实践,切实提高学员的理论认知和执法能力,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和“教”与“行”的有机结合,达到警察教育培训的预期目的。要在警察教育培训中实施实践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为主、教师中心、灌输驱动”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课堂与实践并重、实践为主、学员中心、探究驱动”的新的教学模式,切实将参训民警执法实践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将业务知识与业务操作结合起来,努力避免过去“教师讲、学员记”灌输式教学的弊端,以科学的训练来引导警察培训教学的实践取向,使“学员是培训的主体”的观念成为现实。“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4】(115页)。为此,警察培训教学要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坚持实践取向,使公安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的参与尝试相结合,以学员的能动实践为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条件,以提高学员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三、警察教育培训实践教学的模式建构

(一)警察教育培训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警察在职培训一直被认为是改变警察理念、提高警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传统“讲授式”培训模式的错误理论假设(只要警察被传授了某种理念、公安业务知识或警务技能,他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警察执法实践中,并改进其执法行为)导致了培训效果不显著。事实上,真正对警察执法实践产生影响的是警察头脑中的实践性知识,即与警察执法行为有关的,尤其是与警察职业或执法实践活动有关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警察执法中真正信奉的,实际使用的知识,支配着警察的思想和行为,是警察职业的立身之本。因而,警察的职业能力不仅取决于警察的理论知识有多丰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警察的实践性知识的多少,这就决定了警察培训要注重警察实践性知识的培养。而实践性知识“仅存在于实践中,并且获得它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学徒制来掌握,这并不是因为师傅能教给他,而是因为这种知识惟有通过持续不断地与长期以来实践它的人相接触才能获得”。

因此,要形成“以训带讲、以练带授”警察教育培训参与机制,构建“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训以致用”的警察职业能力为目标指向的警察教育培训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警察教育培训实践教学,构建学员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现实情境,使警察在实践参与中运用法律法规、公安业务知识,主动探究、发现警务实战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法律法规、公安业务知识研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强警察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它要以开发问题解决型思维和提高自主学习欲望为目的,将“知识传授型培训“转变为“问题解决型培训”。

警察教育培训的对象大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学员还带着问题来培训。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来建构“基于问题的培训”的实践教学模式,它对改造传统低效的、以课程为基础、理论灌输为特征的警察培训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基于问题的培训”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基于问题的学习(培训)。“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源于杜威的问题教学法理论,目前,受到众多教育培训领域的重视。它是将“学习抛锚(anchor)于具体的问题之中的一种情境化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基于问题的培训方式以培训小组的形式进行,由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文字参考资料、图片、模型、影碟、现场)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员解决拟真情景中的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其目的是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包括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自主决策、信息选择等能力。

2.“从做中学”。“从做中学”是杜威提出的一种学习观。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而且“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在论及“从做中学”的内涵时,杜威批判了传统的“从听中学”的消极静坐的被动方法,指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好办法”基于杜威的观点,我们主张以警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用警察职业能力来吸纳并整合培训内容。对于警察培训而言,应从“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之类的问题人手,来设计警察培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三)“基于问题的培训”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联系警察教育培训的特点,“基于问题的培训”可以成为警察培训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即从警务实战出发,与警察的工作经验密切联系,与公安工作的发展形势密切联系,立足工作本位,在警务实战中找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澄清疑惑、学习公安业务知识、并提高素质、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这种工作本位的培训就是一种实践性培训。采取“基于问题的培训”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程序和教学步骤安排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设问题情景(课堂设问、案例、任务)——驱动探究与获得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卜反思与矫正。

1.创设问题情景——警察培训实践教学的操作平台。“基于问题的培训”将问题作为警察培训教学的起点。学员围绕问题解决有目的、有针对性获取知识。为此,教师要善于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问题既可来自参训警察,也可由教师拟定。警察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决定了在设计问题时,要针对警察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员头脑中的困惑,根据各级各类培训的要求,设计系列的、递进的警务理论知识和警务技能项目,并体现这些特征:(1)确定参训警察所需获得的法律法规、公安业务和警务技能,由此出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2)问题应该是实际的与真实的问题,从而在参训警察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3)将培训置于复杂的、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培训内容的情境与应用知识的情境要具有类同性,这样可以促进参训者对知识的提取。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可以让学员置身于一个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尤其让学员产生问题意识,在自己的已知与未知之间出现矛盾、形成困惑,从而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学习思考的内在动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掌握警务理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警务技能和侦查策略等,可以实现培训内容在新问题中的转移。此外,学习的实例还可以运用到与此类似的问题解决中。2.驱动探究与获得体验——警察培训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针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参训者有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需求,才会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培训活动中。参训警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合作讨论,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员通过身体力行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进行主动探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警察培训教学要以提高警察职业能力为目标指向,最终要解决警察的公安业务素质、警务技能和操作能力,实践参与,践履探究是让参训警察在实践中增强业务素质和实战技能的基本条件或重要途径。“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警察培训中的主动探究可涉及理论学习、现场演练、模拟实战、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在探究过程中,学员运用已有的经验,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并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接受培训相比,探究培训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参与性。学员主动探究的过程还是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得到锻炼的过程,也是学员亲历亲为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学员通过主动探究在认识方面增强了对党的公安工作的理解,对警察职业道德的认同等;在操作方面获得了对公安业务、执法程序、警务技能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运用侦查谋略分析案件的思路和方法等,这些经验的体验对于实现警察培训教学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能够真正促进警察职业能力的形成。

3.反思与矫正——警察培训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基于问题的培训”是警察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强调培训教学活动的现实性、问题性和参与性,强调以学员为中心,以警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为目标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是衡量培训效果的关键。学员在探究与体验过程中获得了多方面的经验,但也存在差异和不同。因此,要保证教学质量,还需要对学员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加以反思与矫正。这不是像过去教学中由教师作结论,而是引导学员对已解决的问题和做法进行反思,明确得失,积累经验,矫正错误与偏差,并在辨析不同观点和做法的过程中增强执法观念,提高职业能力。因此,在反思和矫正阶段,教师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员对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的把握,而不是单纯地记住一些结论性的知识。

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7

关键词:安全生产,培训,问题,建议

近几年, 我市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从基层入手, 层层落实责任, 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1 安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安全培训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些企业领导, 缺乏对安全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没有将安全培训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不少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无视有关安全培训法规的规定。

1.2 安全培训投入额不足。

近年来, 由于不少企业竞争很激烈, 无力保证安全训的投入, 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又不愿意在安全培训方面进行投入, 没有按规定提取安全培训经费, 导致生产经营单位的整体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偏低。

1.3 培训针对性不强。

当前, 安全培训多以课堂教学、理论灌输为主, 缺少必要的案例剖析和师生互动, 没有真正按照企业需求、学员需要和特点优化培训方案。

1.4 证书含金量低, 监察力度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 培训教育证书的含金量很低, 有些企业从业人员上岗时仅考核专业技能, 安全操作上岗证仅为应付检查之用, 从业人员有无安全操作合格证无关大局。同时, 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情况的监督检查也明显缺乏力度, 对忽视培训教育的责任领导、责任人不予追究, 助长了轻视培训教育的歪风邪气。

1.5 重数轻质, 培训效果差, 证件泡沫成分较大。

有些培训教育机构和企业基层培训, 把开展培训教育活动看作是例行公事, 敷衍了事, 不考虑培训教育效果, 只统计培训教育数量;不考核质量, 培训合格证泡沫成分较大, 办证容易, 受训者的学习缺乏压力。培训效果差的重要原因在办学单位。由于目前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缺乏规范性, 国家没有具体的规章约束, 没有目标的考核和培训结果的评定, 致使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再培训成了一些办学单位创收的一个重要门路, 一旦学费到手, 不管我教什么样, 也不管你学什么样, 最后肯定合格结业。正是由于个别办学单位的这种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的混乱现象使得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慢慢走向了有名无实的歧路。

2 做好安全培训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企业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 使之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意

义, 并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 对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责任、内容和课时做出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和企业应该严格按文件精神制定相应的规定和办法, 规范培训教育机制、培训内容, 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实施、因人施教、突出重点的培训教育模式, 集中人、财、物, 理顺各自责任范围内的培训教育工作, 力争在落实培训教育实际效果上有一个较大改观。

2.2 要加大对安全培训的投资, 对企业的各级领导进行安全培

训管理, 对各种作业人员实行各种机械安全技能培训, 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只有保证自身安全并合理操作机械,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2.3 提升安全培训教育证件的权重, 除目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直接监管特种作业人员外, 要逐步扩大统一监管的工种范围, 有选择地开展培训教育社会化、中介化改革试点, 强化训后违章记分、吊销证件的监管力度, 使安全培训教育证件真正成为领导任职、员工上岗的必要条件。

2.4 实行严格考核管理。

把各镇乡办、各相关部门安全教育培训的任务和考核办法, 纳入全市年终目标考核, 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培训责任, 并采取月报告、月检查、季考评等办法, 使各县区按时完成培训任务。通过对各县区的目标绩效考核, 督促了各县区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视度, 有力推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开展。市安监局要始终坚持“必须检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理念, 将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纳入日常安全检查, 以查促培, 提高三类人员持证上岗率, 在检查中若发现未持证上岗或到期未参加复训的, 将视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依法责令限期整改, 进行强制培训。

2.5 国家各监督部门要对办学培训单位进行严格监管, 加强培

铁路职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篇8

【关键词】铁路职工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35-02

很多铁路工程局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要增强职工素质与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职工素质培训活动,但在培训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与阻碍,这是因为部分铁路职工的能力与素质与新的生产模式与新的生产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只有采用科学的培训理念与先进的培训方式,才能规避铁路职工培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提升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目的。

1.当今铁路职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对于培训活动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工程局对职工培训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管理层对于培训工作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铁路员工的素质与服务质量对生产成果的影响是隐形的,其相关性不明显,但带来的成效是具有持续性的。而当领导对于培训工作的态度不够严谨认真的情况下,对于实施具体培训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和员工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也不能为职工做好榜样和带头作用,最后导致了人浮于事,培训工作无法取得预期的成果。

另一方面是员工本身对培训活动积极性较低,投入性不高,没有通过该活动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提升自身工作水平的主观意识,使得员工只是走个过场,不愿投入时间与精力完成培训的任务,难以达到期望的结果。

1.2培训内容设置不切实际

目前工程局中所实行的员工培训大多采取单一的讲授形式,表现为一个讲师站在台上,面对几百甚至上千的铁路职工进行演讲型授课。其授课内容中关于如何提高工作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方法大多是仅停留在口号上的标语,对于职工现状的分析与阐述也大多是站在整个工程局的宏观层面上所进行的总结,缺乏对于职工岗位与工作内容的分层与针对性。这样的培训看似场面浩大、人头攒动,但实际效果不尽人意。无论场面话说的多漂亮,没有对于员工个人实际工作内容及能力提高的瓶颈,是无法将纯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参加这样的培训,员工无法得到切中痛点的有效信息,丧失了参与其中的兴趣与主动性,更难以得到切实提高自身能力的方法。

1.3培训成果检验方式单一

目前铁路职工培训之后的考察方式为主要为笔试,这种考试方式具有其优越性,但其能够考察的范围及其有限,只能局限在一些记忆性的概念或文字描述性的问题上。而员工的能力应当是多方位的,不仅包括对于理论与知识的记忆,还应当对于实践中的技术与技能熟练的掌握。因此单一的考察方式以及无法满足对于员工素质与能力的全面考核,更无法引导职工主动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

2.提高铁路培训工作的方案对策

2.1树立主动提高自身能力的理念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但由于工程局中的员工大多因为工作是“铁饭碗”所以缺乏自我提高、竞争上岗的危机意识,因此,铁路系统应当树立主动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自上而下提升工作能力、增强业务水平的意识。只有拥有积极的工作环境与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去,产生提升自己的想法。

2.2更改培训内容

培训师应当深入铁路职工的日常工作中,了解其平日里工作的内容与遇到的困难,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具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课程的内容与进度。如:在电气化工作的过程中,不同电气化岗位对于职工的要求是不同的,应当邀请在电气化部门工作的经验丰富的老职员来担任培训师,可以较好地做好讲授与实际相贴合,避免流于形式,止于理论。

2.3培训成果考察方法多样化

培训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因此对于培训效果的考察应当与工作中的实际操作相结合。除了使用传统的笔试试卷考察员工对于必要理论知识与规则制度的熟练掌握程度,还要增加关于工作能力的实务考察,这才是提高铁路客运整体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当将对实务的考察与对理论的考察结合起来。

3.结束语

本文从铁路职工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模式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科学完善的培训方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交通是十分重要的助力,而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选择铁路方式的用户层次与以往大不相同,若想要满足这部分乘客的要求,保持铁路客运对其的吸引力,提升铁路职工的整体素质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曾庆龄,刘维政,刘爽等.心理健康研究与培训在安全运输生产管理中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42-145.

上一篇:英语三级作文辞职信下一篇:导游词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