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典礼家长讲话稿

2025-0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毕业典礼家长讲话稿(精选6篇)

大学毕业典礼家长讲话稿 篇1

大家好!我是20xx届本科毕业生张益川的母亲,作为一名家长代表,能够出席今天的盛典,跟大家一起分享心中的喜悦,我感到很荣幸,很激动,很自豪!在这庄严与喜庆的时刻,我谨代表所有的家长,向所有学业有成的莘莘学子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育人、无私奉献的领导、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

北京理工大学,这座有着70多年辉煌历史的神圣学府,曾经吸引了多少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四年前,当我们陪着孩子们迈进北京理工这神圣的大门,我们家庭的命运就与这座历史名校结下了不解之缘,它牵引着孩子们的梦想和期盼,也寄托着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在“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精神引领下,在工程师摇篮的浓重氛围里,孩子们在北京理工发奋求学,健康成长,从懵懂的青少年,成长为品学兼优、有责任有担当的有志青年,这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成就!记得在保研前夕我问儿子的打算,他说,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一定不离开母校。是啊!母校,一个多么神圣的字眼,它厚重的历史积淀,德才兼备的师资,浓重的学术氛围,孕育了多少名师、名著、名徒,而这正是名校诞生的基础。古人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深知,诲人不倦的师长和催人奋进的环境,对年轻人知识的习得、情感的培育、人格的塑造,起到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孩子的进步成长就像是一次破茧化蝶的全新蜕变,而母校和老师给孩子们的无言大爱,会长久留存在他们内心,长久驱动着他们去奋斗,去拼搏,用成就来告慰老师,报答母校!让我代表我们全家,代表全体家长再次由衷地说一声:谢谢你,北京理工大学,谢谢你,敬爱的老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风之积也不厚,则负大帆也无力”。同学们,今天,你们怀报国之志,揣满腹经纶,负母校期盼,就要踏上新的旅程,你们是母校放飞的一群白鸽,在振翅高飞之前,别忘了师长的嘱托与教诲,别忘了北京理工优良的传统与作风,也别忘了亲情的温暖和温馨,希望你们弘扬母校精神,奋斗不息,奋发有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也祝愿北京理工大学直挂云帆,乘风破浪,蒸蒸日上,成为世界一流名校。最后,祝愿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大学毕业典礼家长讲话稿 篇2

关键词:华盛顿大学 (UW) ,高等教育,毕业典礼

一曲高亢明亮的亚裔女生独唱的“星条旗永不落”, 拉开了美国华盛顿大学 (UW) 2013年第138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序幕, 也由此开始了长达4.5小时隆重而热烈的庆祝活动。作为来自中国的学生家长, 同时也是一名在高校工作多年的教师, 在参加完这场美式大学毕业庆典后, 结合中国大学的毕业仪式, 心中留下了颇多的感慨和思考。

UW地处美国西北部的美丽城市———西雅图, 建校已150周年, 从该校走出了4位诺贝尔奖获奖者, 也为当地的世界知名企业, 如波音公司和微软电脑培养了大批人才, 比尔·盖茨的母亲专门为UW捐赠修建了一栋图书馆, 以表彰该校对微软公司的贡献。西雅图市民也以该校为荣, 毕业庆典日恰逢周末, 该市公交公司专门抽调了大批的公交车辆, 免费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家长、亲友团服务, 原为2美元的公交车费当日全部免费;当天许多餐馆也为学生毕业聚餐提供了8-9折的优惠, 充分体现了普通市民对这所学校的厚爱。每年的毕业庆典日更是成了当地的重大庆典活动, 该市市民对前来参加活动的世界各地朋友表现出极大地热情和礼遇。中国许多高等学府近年来也很重视与各地政府的关系, 但主要限于学校领导与政府官员的联系 (如宴请) , 如何让大专院校融入寻常百姓家庭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与多数美国高校一样, UW的毕业典礼 (Commencement) 选在当地最为有名的棒球场 (美国国球) ———17人队主场举行, 虽然开始时间为中午12点半钟, 但从9点多钟起学生及家长、亲友们就从四面八方开始涌向体育场, 大街上、公交车里, 可以看到不同肤色的青年俊秀带着开心的微笑身着学位礼服, 头戴学位帽在家长的陪同下向毕业会场汇聚。体育场前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或拍照留念, 或互致毕业珍言, 气氛异常热烈。笔者女儿的一位来自深圳的同学大学毕业后将去耶鲁大学读研, 由于她学业非常优秀, 其原留学的加拿大高中专门派出了一组摄像师, 对她的毕业庆典进行全程跟拍, 想必可能是以她的成功作为宣传噱头, 进一步吸引中国留学生赴海外读书, 的确这几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 中国学生在海外学校的人数迅速增加。故UW开幕式上传统由黑人歌唱家演唱的美国国歌, 第一次由1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放歌就不足为奇了。

UW毕业庆典热情洋溢, 同时还带有一份宗教的庄严肃穆, 每位来宾仿佛经历着一次心灵的洗礼, 内心深处都会感受到一种震撼。大会主席宣布大会开始后, 首先由学校教职员工列队入场, 校长身着黑色大礼袍、头戴博士帽、手举杖杆, 带领行政官员和教师代表数十人鱼贯而入, 从体育场席地而坐的1.2万名毕业生当中穿过, 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呼, 看台上8万多名家长和市民 (毕业庆典为开放日) 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充分体现了对学校的感激之情。我们国家号召了多年的“尊师重教”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庆典仪式的讲演嘉宾选择和安排也颇具匠心, 与中国相比也反映出了两国的价值观、教育理念的高度差异。诚然, 表扬优秀毕业生是毕业典礼上最为普通的做法, 但今年该校表扬的一位学生为1名大专生, 他在西雅图社区学院完成了60个学分 (180学分可获毕业) 后转入UW就读, 此举一方面或许是鼓励该生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知名学府在对普通院校建设和学生培养中的提携作用。在选择毕业生代表发言时, 美中大学也存在着理念上的鸿沟。中国高校选择的绝对是一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上台发言, 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而UW却大相径庭。此次学生代表是一位军人学员, 读书期间休学两年去伊拉克服兵役, 并荣获多名奖章, 学校认为能全身心为国家服务的毕业生才是最好的毕业生, 这也是学校真正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的, 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是学生某一方面技能的差别, 并不是教育的宗旨所在。当然, 美校并非不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毕业典礼上学生们还是依成绩而被划分为“三教九流”。美国的大学毕业典礼实际分为二场, 此次全校性的“大典”之前, 各院校已先期举办过一次小型毕业典礼。记得在笔者女儿的生物系庆典活动中, 系主任就是依平均成绩 (GPA) 而进行了口头表扬, 高分者被逐一点名、起立向全场观众示意, 在场的家长也感到“很有面子”, 而且GPA高的学生读研和就业都很占优势。接下来的庆典仪式还有校友 (Alumnus) 致辞, 今年邀请的是一名微软执行总裁演讲, 主要谈到毕业生如何在走向社会后回馈学校的体会。讲演完毕当即代表比尔·盖茨基金会向学校捐献了一大笔教育经费, 学校校长高兴地嘴都合不拢, 忙不迭赶快迎上去握手致谢。重视校友的作用是美校一贯的传统作风, 学校的许多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等许多都是校友出钱赠送, 每逢节假时, 学校还不时组织校友旅行团, 赴世界各地风景名胜游玩, 从而加强与学校的友谊。作者女儿一进UW, 家长就接到学校来信, 介绍学校历史、成就, 字里行间流露出拉赞助的意思, 这种做法也值得中国大学借鉴。

每年庆典大会都会有一位重量级的特邀嘉宾出现, 此次获邀演讲的是一位毕业于宾州州立大学的非UW人士, 但他却有着令人羡慕的丰富人生阅历, 他就是原美国驻华大使———郝斯曼先生。郝斯曼最为出名之处在于他是一位“三朝元老”, 先后在大、小布什和克林顿这三位总统任内出任外交官, 来华前曾在新加坡担任6年大使职务, 是一位“亚洲通”。今年学校安排他来校, 由校长亲自为其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一来是学校可能希望利用其在政坛的广泛人脉为毕业生今后从政作铺垫, 另一方面也是意在扩大UW在亚洲的影响力, 吸引更多的亚裔学生来本校就读。非常奇特的是, 在众多的演讲嘉宾发言中, 没有出现一位知名学者的学术讲座, 也很少提及学业、获奖、论文等话题。谈得最多的是如何报效国家、如何回报社会。这种导向也与中国毕业典礼存在着天壤之别。我国名牌大学庆典会上竞相聘请高官政要, 热衷举办“院士论坛”, 这种做法与大学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 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学教职员工及广大市民的诟病。

清华毕业典礼展现大学风采 篇3

毕业典礼,这不仅是大学中,同时也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许多大学校长在这“最后的一课”上的谆谆告诫,成为传遍四海的佳作。一些大学校长在这重要一课上的展现,早已不仅仅是毕业典礼上学子的期待,也成为媒体社会的翘首期盼。

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探寻真理的殿堂,也是社会的一枚重要棋子。大学要用自己培养出的人才去推动社会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所既能够行使教书育人职责,又能肩负社会责任的合格大学,必须要放眼于学生以后的方方面面,要毕业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清华大学的最后一课做到了这些。

从社会转型、竞争压力到功利思想,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腐化堕落到金融危机……校长展示出的一个个社会问题需要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去面对和解决。社会问题在道德良知的底线被不断碰触中变得日益严峻,毕业生是随波逐流还是冷静接受考验?校长给出了嘱咐——要坚守良知,拒绝做“高知坏人”。

毕业典礼学生家长讲话稿 篇4

大家上午好!

从呱呱落地、长不盈尺的婴孩,到人生的第一次毕业典礼。作为父亲,我此刻充满着太多的喜悦和感激。

毕业,对每一个孩子而言,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标牌;毕业,对每一个家庭而言,是意味深长的一个节日。

感谢在场的每一位,我们一起以这样庄重的仪式,度过这个节日。

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喜悦和感激。

感谢学校!

在家附近有所让人放心、安心的好学校,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的幸运和幸福。而热河南路幼儿园正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幸福。

每天早上八点多,我们把孩子带进教室,孩子笑着对我们说“爸爸再见”“妈妈再见”“奶奶再见”。8 小时后,当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再来到教室,迎接蹦蹦跳跳走出教室的孩子,牵着他的手回家,一路上听他说着班上的趣事,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这样平平常常的日子,持续了三年,持续了1000 多天,而家庭的幸福就在这平平常常的1000 多天中延续至今。

除了这份平常,我们还记得一次次精彩丰富的学校活动,绿博园、海底世界、复兴小学、白云亭文化中心,都曾留下孩子们的足迹,也留在孩子们的回忆中。

感谢老师!

每一位老师,大四班的大张老师、小张老师、胡老师,还有带过这个集体的王老师、刘老师,还有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保健老师、后勤老师。你们是这三年回忆中最有爱的一部分。你们永远都是孩子的老师,并且是影响孩子最深远的启蒙老师。

我自己也是老师,我的爱人、我的父亲也都是老师。所以,我特别能理解老师对于孩子的意义和价值。而要实现这份意义和价值,需要我们的老师付出额外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而面对着自理能力欠缺、心智不成熟的幼儿,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更是了不起。

两年前,孩子从小班升中班的假期,我教孩子用筷子,教得不太成功。在忐忑中,迎来开学,心想中班吃饭要用筷子了,可怎么办?让我们惊喜的是,孩子在老师的关心下,很快就用熟了筷子。这是我们在家里想不到的。

孩子在家庭里,是两代人宠爱的王子和公主。而在学校,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的集体一份子。这样的成长和转变,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帮助。

1978 年,有记者采访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皮察:“你认为你所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在哪里学到的?”

白发苍苍的科学家认真的说:“是在在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事实就是这样,我在送孩子上学时,观察到这样一幕:家长把自行车随手停在校门边上,车上的孩子指着稍远处划着白线的停车处,对家长说:“车不是应该停在那里吗?”

在学校和老师的启蒙教育下,孩子的规则意识胜过成人。孩子会告诉我们不能闯红灯、要走人行道。所以,我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是三年,而是一生;也不仅仅是对孩子,而是通过孩子折射到家庭。

我还想感谢孩子!

感谢大四班以及全园的每一位孩子!

亲情、友情、爱情是支撑我们情感世界的三大支柱。学会交朋友、学会传达友情,是孩子心智发育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没发生过矛盾,甚至吵过嘴、打过架。但孩子的心是纯净无邪的,留下的也只是童年最纯净的回忆。

这一年里,每次路过复兴小学的.校门,孩子就语调伤感的说:“到了小学,我们同学就要分开了。”孩子叮嘱我,把同学们的联系方式都留好,后面还要常联系。不止孩子,我们父母也忍不住要伤感。

我知道班上几乎每一个孩子的名字,比如:徐凌烟、李雨晗、于昊阳、汪胜国、宋昊霖、许馨雨、俞若曦、孙羽昕,其中很多名字还很熟悉、很亲切。他们天天玩在一起,放学后也时而念叨。一旦分开了,还真是舍不得。

日本有部电影《再见,我们的幼儿园》,讲述了五个幼儿园孩子考虑到转园后就不能在一起当朋友,于是用自己的力量策划了一次出外旅行的故事。那么小的年纪,那么真的感情。看过的人多半会感动落泪。电影中的一幕,也一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还要感谢这些孩子的家长。

我们因为学校而相遇,因为孩子而相识。我这些年做的最拼的一件事,就是和另外三位爸爸,在元旦联欢时,一起跳了男版胖天鹅湖芭蕾舞。这两个月,我们又在一起排演起了舞蹈剧《大王叫我来巡山》。好像我们这些家长也找回了一些童年的感觉。也不知道,再往后,还能跳得动吗。

珍惜童年、珍惜友情,让我们常联系。

回望三年的岁月,什么能见证孩子们流逝的时光和一天天的成长?有一个词叫“今生今世的证据”,学校、老师、同学正是孩子记忆中最可靠最珍贵的见证。缺少了这样的见证,我们的人生和回忆将失去色彩、茫茫无光。感谢大家!

最后我还有一段话,和每一位孩子、每一位家长分享和共勉。

记得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开学致词》的演说中,对家长和孩子们这样说:

“这个忠告你们要像记住古老纪念碑上的格言那样,印入脑海,嵌入心坎:那就是不要忘怀你们的童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亲爱的小朋友,假如你们还有一些东西不明白,请问问你们的父母。亲爱的家长们,如果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请问问你们的孩子们。”

几乎一切伟人都用敬佩的眼光看孩子。在他们眼中,孩子的心智尚未被岁月扭曲,保存着最宝贵的品质,值得大人们学习。

耶稣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与大人相比,孩子缺乏知识、缺乏阅历。但孩子富于好奇心、想象力,他们坦诚、率真,他们热爱自然、爱惜生命。正是这些最宝贵的品质,因此能够不受世俗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能够不受功利的支配,做事只凭兴趣和天性。

如果一个成人仍葆有这些品质,我们就说他有童心。相反,有那么一些童心已经泯灭的大人,执意要把孩子引上成年人的轨道,总想着尽快地结束孩子的童年,尽早地开始成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1982 年,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 波茨曼出版了《童年的消逝》一书。书中一重要观点即:捍卫童年!作者呼吁,童年概念是与成人概念同时存在的,儿童应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童年生活,教育不应为儿童未来而牺牲儿童现在,不能从未来的角度提早设计儿童的当下生活。

我要感谢孩子的是,孩子让我记起自己当初的模样!

让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在增加知识和阅历的同时,永葆一颗童心。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讲话 篇5

你们好,看着孩子们一天一天的成长,一天一天的变乖,我想下面的家长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老师辛苦了。在这里我代表大班孩子的家长们真诚地对老师们说声:谢谢,辛苦你们了。

看到孩子们那张张充满自信、爱心、勇敢、乐学、健康…的小脸,我被孩子们身上所呈现出来的活泼、可爱、乐观深深地感动了。3年前我们把孩子送到这所幼儿园,那时的孩子害羞、胆怯,也很稚嫩,经过老师们悉心的培育,在3年的幼儿学习和生活中,不仅使孩子们系统地完成了语言、科学、健康、美工等课程的学习,而且在与老师和小朋友的朝夕相处中,孩子们更学会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乐观上进。看着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快乐的生活,健康的成长,养成了很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而且得到了最好的启蒙教育,作为家长,我们感到很庆幸,庆幸当初为孩子选择了这所幼儿园,选择了敬业、充满爱心的,善于思考的老师们。

亲爱的小朋友们,花儿又开了,小树又绿了,你们长大了。是老师们毫无保留的付出,让你们从蹒跚学步、寸步不离爸爸妈妈的宝宝,成长为快乐、自信,充满爱心的大孩子。孩子们,马上就要踏出幼儿园的大门了,让我们带着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期望开始新的学习生涯。我想,孩子们,一定不会忘记象妈妈一样呵护你们的最亲爱的老师,不会忘记他们关心、爱护的点点滴滴,更不会忘记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在这里的快乐时光。记住老师们的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尽心尽责的爱护,记住老师给我们的知识、给我们的快乐,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想真诚的说,亲爱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感谢你们付出的爱和心血,你们的言传身教为孩子们的人生第一课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孩子们才能快乐地从这里迈出坚实的人生第一步。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大班全体小朋友及家长,向你们说声“谢谢”,祝你们健康幸福,万事如意,更祝愿中心幼儿园的明天更美好!

初中毕业典礼家长代表讲话稿 篇6

大家好!我十分感激李教师给我们家长供给一个这样的交流机会。下头我把我带孩子的点滴体会与家长朋友交流一下,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要学习,先立志。定目标,找动力。

就孩子学习来说,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动力。而内因是起主导作用的。这个内因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而学恐怕不少孩子认为是为家长而学,为教师而学,而没有想到是为自我而学。如何把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这是激发孩子学习进取性的关键。打开这智慧之门的钥匙,就是定目标。

家长和孩子坐下来,分析自我孩子的资质和秉赋,寻找一个既适合孩子的实际情景又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古人有一句名言:“法乎其上取其中,乎其中取其下”。意思是说,如果你向高的目标努力,很可能取得的结果是中目标,如果你向中目标努力,那最终取得的结果可能是下目标。也就是说,如果你向全国一流重点大学努力,很可能你只考取二流的重点大学。有了高高在上的目标,接下来就要攻克攀登路上的障碍,从每一天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具体到寻找适合自我的最好的学习方法,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提前做好预习、课后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女儿她爸爸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好习惯能在21天养成。我们在两个孩子身上试验了,都取得了成功。家长们不妨试试。

此刻,我们的孩子大多在十三岁左右,心理学家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叫第二次断乳期。《语文报》上有一篇文章叫《十三岁综合症》。到底十三岁怎样啦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孩子因书本知识结构的提升、难度的加大而无所适从,显得紧张焦虑;另一方面,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突飞猛进,成了“小大人”,处处想充大,却又固执己见,异常期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些特点,还采取“小儿科”时候的简单、粗暴,显然是不适宜宜,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二、家长作表率,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做到。这一点对家长来说做起来不容易,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如果家长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足球赛,一边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可能会反过来说:“你为什么不学习”我家一般是在孩子学习时段不看电视,吃过晚饭,女儿做作业,他爸爸陪她弟弟学英语,我收拾完家务后也看书、写作。在家里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

有关专家有这样的看法:说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是学生的三大斜坡,如果能顺利地冲上去,一般来说高考就不成问题。如今,我们的孩子正处在第二大斜坡上,初二新增加了几何,英语课文和古文都越来越长。我和孩子一齐分析新问题的客观难度,我对她说:大家都同样地遭遇困难,就看谁能冲上去。如果勇攀拉开挡次的“斜坡”,鼓足干

劲全力以赴,你的梦想就近你一步。孩子理解了我的意思,在几何、古文方面有意识地多花功夫,由于事先有心理准备,又在学习中注意到该用功的地方,所以,她反而没有感到在“斜坡”上费劲。

去年期末考试前夕,学校正是综合复习阶段,免不了做很多的卷子、作业,孩子回到家,一边做作业,一边抱怨:“哎,做学生真累呀!”刚开始几天,我只是听着,之后她抱怨的次数越来越多,明显有一种消极情绪。我意识到有问题了,我对女儿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条:一是立即退学,长大了去干点苦力、拣拣垃圾也能勉强度日,二是知难而进,做浪尖上的勇者,向你梦想的彼岸挺进。你选择吧!”女儿当然选择了后者,她说:“我只是说说嘛!”我说:这种抱怨,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的消极暗示,而消极暗示常常在偷偷地起作用。为什么不说:“啊,我们教师真是太负责了,今日教师给我们的复习题我全掌握了,没有辜负教师的期望!”如果天天以这种心态去应对铺天盖地的试卷,效果肯定不一样。

上一篇:学校财务小金库自查报告下一篇:保健院人事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