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读后感(推荐8篇)
---《等待戈多》读后感
早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过《等待戈多》这部戏剧,其作者萨缪尔·贝克特凭着这部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一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看完了这部剧。
这部戏剧分为两幕。第一幕中,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来到了一条空荡荡的村中小路上,周围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在树的附近等待戈多的到来。但是戈多是谁、什么时候来、为何要等待戈多,两个人都无法说明缘由,但是他们又执意要等下去。在等待的过程中,两个流浪汉各自做着无聊的动作,并且进行着杂乱无序、逻辑不通的对话,一会聊到《福音书》里救世主和贼的故事,一会说自己做了个梦。这时候来了一对主仆---波卓和幸运儿,主人波卓用绳子牵着幸运儿,幸运儿拿着沉重的行李、唯唯诺诺。两个流浪汉一开始把波卓错认为戈多,随后与波卓发生了一系列无聊的对话,最后他们等来了戈多的使者---一个男孩,男孩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
第二幕中,场景几乎相同,只是树上多了四五片叶子,两个流浪汉依旧在等待戈多,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他们一起说些无聊的话、做些荒唐可笑的动作,这时,波卓和幸运儿再次出现了。仅仅过了一晚,波卓的眼睛瞎了,幸运儿变成了聋子。最后,昨天出现的那个小男孩又来了,他告诉两个流浪汉戈多今晚不能来了,明晚准来。至此,两个流浪汉十分的绝望,想死没有死成,想走,最后却都站着不动。
整部剧没有明确的主旨和情节,不论从戏剧的结构、人物的语言还是情节的发展来看,都十分地荒诞可笑。戏剧只有两幕,而事实上第二幕几乎是重复第一幕的情节,两者只在细微处有些许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该剧有第三幕、第四幕的话,那也应该是对第一、第二幕的重复。
在剧中,戈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他却并未出现,作为读者,我们永远不知道戈多到底是什么,而该剧作者贝克特也没有给出答案。我们在这部剧中能看到的是两个流浪汉,他们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麻木地生活着,他们不停地絮絮叨叨,想以此来感受自己的存在,支撑着他们的是戈多,他们希望戈多的到来能拯救自己。戈多最后并没有来,也没有人知道戈多到底会不会来,但是流浪汉
最终还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似乎还是想继续等下去。另外,我们在剧中还能看到那几乎不变的场景,包括波卓和幸运儿。虽然在第二幕中,树上长出了四五片叶子、波卓瞎了、幸运儿聋了,但是从某种更高的角度来看,外在场景其实几乎未变,叶子可以再次掉落,这也就是说,两个流浪汉几乎可以看作是在重复前一天所做的事,这件事就是等待戈多,也正是这件事支撑着他们生存下去。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成名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贝克特本人主张---“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而他在《等待戈多》这部作品上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把情节和动作降到了最低。剧中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带上了些许喜剧的色彩,尤其是两个流浪汉,他们极尽荒诞的可能,疯疯癫癫,比如一开始脱靴子的爱斯特拉冈、掸帽子的弗拉基米尔,观众看到这些会忍俊不禁;但是随着第二幕的结束,观众们很可能就无法再轻松一笑了,因为他们在这部剧中感受到了“生无趣,死亦无趣”的观念。
这部戏剧旨在反应生活的毫无意义和存在的荒谬思想,它与传统戏剧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非理性的结构以及毫无逻辑的语言,观众不能从荒诞的语言和对话中体会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那么是不是观众就很难理解这部作品了呢?不是的,不同层次、阶级的观众看过这部剧后几乎都能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论他们理解的戈多是谁,似乎都是有意义的。他们可以把戈多理解为社会、希望、局外人等等,戏剧的作者贝克特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
我不能明确地说明戈多到底代表了什么,但是我在这部剧中看到了一个永不停歇的循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满怀希望的开始等待,然后中途有所迷茫---怀疑戈多是否存在、会不会来,最后得知戈多不来时绝望透顶,这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结束之后,第二天来临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新循环又开始进行,周而复始,从不停止。从这个角度看来,如果把戈多看成希望,也就预示着人的一生其实都在希望---迷茫---失望---绝望中循环,没有人能跳出这个圈,谁也不会是例外。但是,希望是存在的,只是无人能告诉你需要等多久、你的等待是否有意义。我觉得贝克特在写作这部作品时用了一个极其诡异的手法,先给观众蒙上眼睛,最后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丝光亮,使得我们不至于压抑苦闷到绝望。说到这里,可以用戏剧里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心情---“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他的人。”
作为基督教的经典文本, 《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等待戈多》就被诺贝尔颁奖委员会视为“《圣经》的注释”。在剧中, 《圣经》、《福音书》多次作为弗拉季米尔与爱斯特拉冈的谈论对象, 而且《圣经》中的两个贼的故事、替罪羊的故事、守约的主题等都被提起。可以说, 《圣经》以及圣经故事就是《等待戈多》的内容组成元素。在更深的层面上说, 《等待戈多》通过对《圣经》的引用以及谈论, 质疑了《圣经》中两个贼的故事的真实性, 颠覆了《圣经》的权威性与神圣性。
《圣经》一方面作为《等待戈多》的内容构成元素, 另一方面权威性与神圣性又被颠覆, 换言之, 《等待戈多》受到了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论者认为, 《等待戈多》蕴含着基督教的“原罪”意识, 但是“原罪”并没有得到救赎。
“原罪”说是基督教神学里的一个概念, 意指人生而有罪。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没有听从上帝的告诫, 偷食禁果, 犯下了罪, 他们的后代便生而有罪。在基督教神学中, “原罪”与“救赎”构成了一对最基本的辩证范畴。“救赎”说具有浓郁的彼岸情调和唯灵主义色彩。“为了强化基督‘救赎’所具有的超验性意义, 基督教神学必然把犹太教经典中所讲述的‘失乐园’故事涂抹上一层厚厚的形而上学色彩, 使之从亚当、夏娃的个人过失转化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决定论意义的‘原罪’。这种形而上学的‘原罪’构成了现实世界中一切罪恶的根源, 它通过某种神秘的遗传作用使得亚当的子孙们无一得免, 只有依靠同样具有决定论意义的上帝‘恩典’或基督‘救赎’才能彻底消除。”[2]《等待戈多》体现了这种“原罪”意识。
弗拉季米尔:我们要是忏悔一下呢?
……
爱斯特拉冈:忏悔我们的出世?[3]
忏悔人的出世, 隐含着人生而有罪, 体现了“原罪”意识。弗拉季米尔也说:“残酷的命运既然注定了咱们成为这罪恶的一窝, 咱们就至少在这一次好好当一下他们的代表吧!”[4]人类成了“罪恶的一窝”, 这罪恶指的也应该是“原罪”。在《等待戈多》中, 两个流浪汉为什么要等待戈多?非得等待戈多吗?尽管在作品中我们找不到确切的答案, 但大致可以推断出肯定是人类犯下了错或者罪, 这个错或者罪正是“原罪”。因为贝克特出生于1906年4月13日, 那天正好是基督受难的星期五。“这个日子对于他似乎特别合适, 因为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和生存的纯然不幸后来一直困扰着他的心灵。”[5]贝克特的家庭式信仰基督教的,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 他必然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等待戈多》体现出了基督教的“原罪”意识, 然而, 与基督教不同的是获得救赎的方式及救赎的结果。在基督教神学里, “救赎”是形而上的, 超验的, 其结果是救赎的确实存在及其完成, 而在《等待戈多》中, 这种“救赎”则是形而下的, 现实的, 其结果是救赎的最终不可能。实实在在的“等待”就是获得救赎的方式, 戈多的到来意味着救赎的完成, 然而戈多始终没有来。《等待戈多》不相信人类会得到救赎, 因此, 它与基督教存在着质的差异。在这个意义上说, “戈多”不是上帝。
既然戈多不是上帝, 那么戈多到底是什么呢?等待戈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论者认为, 戈多其实就是救赎本身, 就是希望本身。等待戈多就是等待救赎, 但救赎不来, 而等待戈多又是无意义的人生的意义, 这意义只能在于“等待”本身。“等待可以是英雄式的, 或者也可以是比愚蠢更坏的某种东西, 是某种语言上的幻觉。就像这些戏剧一样, 关于等待的论据是循环性的:因为我们存在, 所以我们等待;因为我们等待某种东西, 所以我们存在。因此‘戈多’可以什么也不是, 只是一种生活的名称而已, 这种生活毫无意义地曲解了自己, 也曲解了借以表达这种假象的语言。”[6]马丁·艾斯林也说:“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 是作为人存在的一种本质性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人生的漫长过程中, 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 某件东西, 某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 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 我们可能忘记时间的流逝, 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 我们便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7]其实, 《等待戈多》就是要将人类在荒谬世界中的尴尬处境揭示出来, 表现人生的荒诞。在作品中, 两个流浪汉通过上吊、相骂等一些荒唐无聊的手段来打发“等待戈多”的过程, 消磨时间, 揭示了人的“纯粹被动”以及人生的无意义。面对时间流逝本身, 这是痛苦的, 难怪波卓勃然大怒:“你干吗老是要用你那混账的时间来折磨我?这是十分卑鄙的。……他们让新的生命诞生在坟墓上, 光明只闪现了一刹那, 跟着又是黑夜。”[8]的确, 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 没有谁征求过他的意见, 死亡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 永远高悬在他的头顶。面对世界的混乱、存在的荒诞, 甚至连监狱的高墙也轰然坍塌了。从某种意义上讲, “监狱本身便是存在的荒谬性的一个比喻:监狱中的所有规定恰如存在的意义, 是人为的;犯人最终获得自由, 只不过是从监狱这个小的荒诞舞台进入到正常社会这个大的荒诞舞台;存在的本质并没有变化, 荒谬感没有被超越, 戈多没有来。”[9]上帝不存在, 戈多更不会来, 如果要赋予“等待戈多”一种意义, 意义只能在于“等待”本身。
摘要: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剧中人物多次谈论《圣经》以及《圣经》中的故事。本文试着探讨《圣经》以及基督教与《等待戈多》之间的关系, 并对《等待戈多》所表现的主题进行分析, 最终得出“戈多不是上帝, ‘等待’就是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等待戈多》,《圣经》,基督教,主题
参考文献
[1]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 李赋宁译, 百花州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 第206页。
[3][4][8]贝克特:《等待戈多》[A], 施咸荣译, 载《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C卷) [C], 袁可嘉等编,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年版, 第6、56、64页。
[2]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M], 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第7页。
[5]A.阿尔瓦雷斯:《贝克特》[M], 赵月瑟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 第14页。
[6]阿诺德·欣奇利夫:《荒诞说——从存在主义到荒诞派》[M], 刘国彬译,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年版, 第99-100页。
关键词:存在主义;荒诞派;悲剧;喜剧
本文以存在主义为基础对《等待戈多》进行解析,运用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存在的焦虑和自由选择,说明剧中主人公遭受的折磨,分析剧中悲剧成分。作为荒诞派的代表,《等待戈多》依据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说明了人的生存困境,充满悲剧色彩。第二部分从喜剧的两个主要表达方式动作和语言论述文中的喜剧成分。本文在喜剧部分着墨不多,因为喜剧成分也是为了说明悲剧主题,在这一连串滑稽可笑的言论和动作后面,透露出的是人的痛苦和绝望。
一、《等待戈多》中的悲剧成分
“悲剧是一种基于人类痛苦的戏剧形式,并伴以净化或者愉悦观众”[1]。由此可见,悲剧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便是痛苦。《等待戈多》中人的生存状况恶劣,思想受到折磨,他们企图找到一条出路,可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主人公戈戈和狄狄的痛苦总的来说由两方面引起,一是存在的焦虑,二是自由选择。
(一)存在的焦虑
马丁·海德格尔认为,焦虑是由于人不能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所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本真的缺失。戈戈和狄狄正是因为不能理解现实的生活,找不到自身存在的意义才在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均模糊不清,他们的绝望、孤独、痛苦是人类共同的体验和处境。世界是不可知的,荒诞不经的、无法解释的,使得人对自身及世界重新进行思考,而最终痛苦思考之后的结果是:找不到解决荒诞、异化的途径,而只好将希望寄托给不可知的,并且或许是万能的“戈多”,而戈多迟迟不来,这更增加了他们内心的焦虑和痛楚。正如吉尔曼所说的那样:“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待的人”。[2]
作品一开始,只简单描述了一下当时的场景,一条乡间小路,一颗枯树,傍晚时分。而对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情况只字未提。场景的设计也尽显悲凉,乡间小路本就荒凉,一颗枯树更让人嗅到死亡的气息,而黄昏时分更让人惶惑不安,笼罩着诡异、神秘而又恐惧的氛围。所有的这一切都象征着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劣,表明人内心的焦虑和恐惧。等待是痛苦的,在等待中,时间变得无休无止,空间变得无边无沿,一切行动都变得枯燥乏味,变得机械性。
(二)自由的选择
萨特认为“人被迫自由”[3],自由的本质就是人有权作出选择并且必须作出选择,选择也就意味着责任,痛苦也就产生了。戈戈和狄狄在等待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选择,而每个选择都可谓痛苦万分,其中最重要的选择便是要不要继续等待戈多。两人一直思考要不要离开这件事,他他们挣扎着,痛苦着,却依然决然的继续等待下去。他们很想离开这里,回去过原来浑浑噩噩的生活,但是又意识到必须要在这里等待戈多,以期能摆脱现在生活的虚无。这一选择是痛苦的,因为离开也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意味着寻求生命意义的探险旅程以失败告终,他们得继续生活在原来的那种地狱般的生活,而留下,同样是痛苦的。因为,虽然有从现在的生活中救赎出来的希望,但这希望是渺茫的,微乎其微的,留下也意味着等待,他们需要重复之前种种无聊的游戏。
二、《等待戈多》中的喜剧成分
“喜剧是含有玩笑、讽刺等模式的娱乐方式,目的在于使观众发笑。”[4]作为一部喜剧《等待戈多》中不乏让人发笑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滑稽。戈戈和狄狄的行为处处都有令人发笑的地方。戈戈健忘,连昨天发生的事情都记不得了,甚至被打的事都毫无印象。这样一个小丑似的人物,使人们忍不住想要发笑。剧中的幸运儿总是背着行李,哪怕休息的时候也不肯放下,他打瞌睡时,行李滑落肩膀,他就惊醒,重新把行李放好继续睡觉,这样滑稽的举动无疑为该剧增添了喜剧成分。其次,喜剧的另一重要表现方式就是言辞,喜剧的言辞不是那种华丽优雅的,而是粗俗易懂的。幸运儿长篇大论似的演讲,看来颇有道理却逻辑混乱,毫无意义。他们的语言毫无章法,含混不清,牛头不对马嘴,但是彼此仍然连续不断的交谈着,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滑稽的,可笑的。他们总是说在这样痛苦无望的境遇里,不如死去的好,可是他们却呆立原地,毫无行动,他们整日里嚷嚷着要离开,不再等待,可是他们依然呆坐原地,毫无要离开的表示,这样言语与行为的互相矛盾,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三、结语
《等待戈多》是一部揭示人的生存困境的悲喜剧,它完美地柔和了悲剧和喜剧成分。通过分析悲剧成分,可以深刻理解戈戈和狄狄表现出的的痛苦和迷茫、现实世界的荒、荒诞世界里人的焦虑恐惧乃至绝望的心境。剧中的喜剧成分,在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引发人对主题的深入思考。《等待戈多》无疑是悲喜剧的典范,它的诞生注定要引起一股新的戏剧潮流,为戏剧表演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gedy.
[2]罗伯·吉尔曼 《现代戏剧的形成》[A]荒诞派戏剧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Professor Spade, “Class Lecture Notes on Sartre’s Being and Nothingness”, (Indian University, Fall 1995:243.
妈妈说,你是一个冷血动物
我否认
北京的地铁站里,我发现大家都是一个螺丝钉,就像人群里的矮子,譬如我。拼命跳腾也不碍人流的前进,自以为个性的人们都是一样匆匆向前。
人是要给自己找活的,就像没有工作就会觉得虚无,其实工作依旧虚无,只是没有时间体味虚无。人并不是害怕虚无,而是能够体味到虚无。无聊是常态,不是偶尔。人在等待的,只是死亡的一天。
有一天,我发现我和别人长得其实一样。
我没有敏感的神经,即使生活虚无,我也不知道,得意自己的乐观,没有敏感的心来体验痛苦。人生的理想,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所有的躲避无聊的事情找一个思路。说什么享受每一天的`生活,自我欺骗着自己,存在如何有价。
比起有没有价值,还不是考虑需不需要存在,人们最害怕承认的是自己其实没有必要存在。
如果世上存在灵魂,但是不可感知,灵魂只能看,不能说,不能摸,却可以思考,这一定世界上最大的酷刑。
我依旧会努力,因为我惧怕死亡,同时也惧怕体味无聊。
无奈之间我也不明白,我始终思考不了戈多是谁,如果不等他该如何做。
我没有敏感的神经,姑且把它当作一种幸事吧。至少,在不愿意死亡的时候可以去enjoy生活。
这段时间似乎终于开始承认自己是个理科生,写不出漂亮的文字,体味不到情感的变化。看着别人的blog,一阵觊觎。偶只能分析,看不下去的散文……
傻乎乎的只知道超前看,拥有大条的神经。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这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当下,人们已不再追问“等待”谁,为何而“等待”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个不会离开任何人的问题。因而,《等待戈多》在当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它,因为解读它的同时也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在我看来依然十分的必须,因为它靠近一种本质。我甚至觉得,各家试图找出“戈多”的真实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诞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赞同许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并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工作,因为劳动本身是美的,是应当被尊重的。我这样说并不能完全支撑我的观点,如果说有一种“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是出离时间的,那么我却要在时间之内去解读它,去靠近它。我并未出离时间,这又让我觉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的厉害之处,它让我的解读也变得荒诞。它已经可以做到不在一个时空之纬度里讨论“等待”,比如说,相对贝克特写这部作品的时间和他当时所处的空间来说,我现在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可以看作是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空间呢?我想是可以的。如此,贝克特不仅将他对“等待”的理解写进了《等待戈多》,而且也将它贯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个生命中去,这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
至于上帝是死是活,至于“戈多”是否隐喻上帝,在我看来都只会阻碍我们靠近《等待戈多》,靠近贝克特,靠近“戈多”,也靠近“等待”。我始终觉得贝克特在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他将它荒诞化了,只是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为得就是让人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若非如此,我们所能感觉到的“等待”永远是疲软无力的,我们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远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可能引发我们去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是这样,他好像走在一条在旁人看来很远的路上,可他自己却乐此不疲。因为在靠近本质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取的,也因为只有他感觉得到他在靠近一些本质的东西,这是旁人感觉不到的(旁人更重视的是道路的远近,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质的东西)。
文将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及其中写到的那个永不停歇地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不来的戈多”和“永远推不到山顶的石头”,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动的时间和瞬息万变的空间,在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中,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这里的“上帝”代表一种至高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没有开始与终结的,是无限的。大概人们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因为这是一条极其古老的道路。
无望的是结果,希望的是过程,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我们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无望与希望之间——继续等待,但我坚信这种等待可以不是消极的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可以无比丰富。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等待。我想这是《等待戈多》给我的最大启发,我欣然接受。
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他们的目光不在戈多到来的方向,他们面向的是死亡,一步步地走过去,希望在半途遇上戈多获得理想里的救赎,孩子捎来的消息之于他们是继续的支撑,因为没有绝望的理由,只好漫无边际地等下去。
戈多是谁,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不可抗拒的命运,抑或仅仅就是等待本身。在整个剧本里,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他究竟是谁,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把波卓误认成了戈多,当问起戈多究竟是什么人时他们给出的却是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一个相识的人”,“哪里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就是见了面也不认得”。可对于这么一个模糊的人,人们还是宁愿义无反顾地等待下去,人类正是在这种盲目的憧憬中耗尽了生命。与其说戈多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虚无不可见的希望,或者一个又一个让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于戈多这个人物,而在于“等待”。等待只是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存的状态,难怪剧中说“咱们老是想出办法证明自己还存在”,等待就是那证明的途径。“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弗拉季米尔的话里透露着浓重的悲剧色彩,仿佛一个人从降生便进入等待的反复里,之所以在等待里苦死,那正因为所谓的希望根本不会到来,这希望又是什么,我认为那是一种对“被救赎”的强烈渴盼,剧中主人公始终坚持“戈多来了我们就得救了”。他们说到“把每个人都钉上他的小十字架”,那么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救赎,然而当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对这波卓兴高采烈嚷着“救兵终于来啦!”的时候,波卓竟开口对他们大呼救命。谁都不得救,全剧充满了宿命的影子。“难道我们没给系住?”“拴在谁身上?”“拴在你等的那个人身上”,他们认为自己该被捆绑在命运上,也许事实就是这样,人和上帝,和命运间连着一根无形的线,人被它所牵引,始终逃离不开,对线另一头的世界却不得知更不得见。
个人认为弗拉基尔米和爱斯特拉冈正是世界上人类的代表,他们没有个性,没有性别,彼此相爱却又彼此怨恨,男人的女人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一切人类具有的品格他们都具有,都在他们身上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态展现出来。当然,从剧本里不难看出,弗拉季米尔较之爱斯特拉冈,身上集合了更多的冷静理性宽容以及自尊,也有少许的自以为是,而爱斯特拉冈则显露出更多的自私卑微恶毒和神经质,所以猜测作者是否让他们承担着诠释男人女人特征的作用。两人曾有过一段对人性的讨论,“天生的脾气”,“挣扎没有用”,“本性难移”“毫无办法”,说出了对灵魂,对人性弱点的无可奈何。人注定无法克服自身的弱点,于是寄希望于被救赎。无法被救赎,便只能透过无望的期待发出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波卓的出现一直是让我最生疑问的,他一出场就被误认作戈多,连名字读音都与他相似,于是让我不禁猜测他的身份,他是否是作者安排的另一个戈多,在不一样的时空里,无所不能的戈多化身成千万个自己靠近人类,他沾染了人类一切的病态,他狂躁,麻木,癫癫狂狂,喜怒无常,他对幸运儿颐指气盛,而他又让两个流浪汉莫名地恐惧,莫名地恭敬。在第二幕里,他的神秘和高贵通通地消失,连流浪汉也可以对他任意蹂躏。他失掉了眼睛失掉了幸运儿,随之失掉了所有可以依仗的东西,他和流浪汉再没有区别,或者他显得更落魄些。原来所谓的那个上帝,和凡人的距离并不远。
两幕戏时间地点结构都出奇相似,故事的结尾都又回到开始的地方,第二幕是对第一幕的反复又是对第一幕全然的否定,人们丧失了记忆,失去了宝贵的依赖,戈多又一次失了约,一切像个骗局。生命在幻灭,生活在无休止地循环。等待是太过漫长的绝望,漫长得让人无力感觉。理想的沮丧,命运的可笑,人格的分裂以及无所不在的死亡就这样把人拖进了不可理喻的漩涡。时间的无限延伸,等待的永无尽头。
全剧没有情节,没有矛盾冲突,甚至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在剧中一切事物都荒诞化,时间脱了常规于是一夜之间枯树就长出了叶子,人与外部的客观世界处于一种无法感知的隔绝状态,给人以一种不能抗拒的压迫感。他们不认识这个世界,又说道“瞧这个垃圾堆!我这辈子从来没离开过它!”,世界对他们而言仅仅是个苍白的印象。另外人与人之间亦处于一种无法分开又相互隔膜的状态,两个流浪汉想分手又无法分开,波卓想离开又迈不动步子。荒诞之中,反映出得却是如此深刻的状态。
人在生活里谜失了,在作品中人既不知自己从何而来,也不知自己向何处去。人无从预测自己的明天,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个如上帝般凌驾于苦难之上的戈多永远不会到来,可他又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存在对他的到来不断预示着,于是人们只好不可救药却又无能为力地继续等下去。
重读《等待戈多》,一部不长的荒诞戏剧,却很费脑筋。这部戏剧的魅力在于,本身就是一个谜。每个人都在问,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象征什么?有人求疑于作者贝克特,他很高明地继续玩捉迷藏:“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春天的阳光很柔和,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走在大街上,瞧着无暇享受阳光的各色人等,突然想到,这个世界上其实有三种人。当搜肠刮肚为这三种人找代表人物时,想起了《等待戈多》。这部剧只有五个角色,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还有一个替戈多送信的小孩,至于戈多这个被等待的人,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用这几个人为三种人佐证,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种人,打着遮阳伞晒太阳的人。听起来很有闲、很小资。不过,小资只是一种情调,那些光顾必胜客、上岛、两岸、避风塘、兰桂坊、seven(怎么象在做广告?)……喝一杯拿铁、卡布其诺、龙舌兰、朗姆酒,来一只哈根达斯(又有广告的嫌疑!)的人,未必能够入列。还是看一看波卓的派头,这位爷一出场,就拿着一根鞭子,用绳子拴住幸运儿的脖子,赶着他往前走。幸运儿两手提着一只沉重的口袋、一个折凳、一只野餐篮和一件大衣。幸运儿打开折凳,波卓坐下,打开篮子,取出一只笋鸡、一块面包和一瓶酒,大口地吃起来……不想再描述了,这就是第一种人。
第二种人,在阳光下忙碌的人。波卓在晒太阳,幸运儿在劳作。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能得到主人啃剩下的骨头。当流浪汉戈戈向波卓讨要骨头时,波卓说这通常是属于幸运儿的。得到骨头的代价不菲,要停止思想,或者按照波卓的指挥思想。在波卓的要求下,幸运儿发表了长篇演说。很佩服作者的独到之处,这篇上千字的演说没有一个词是连着的,没有一句话是完整的。那个送信的小孩,是戈多身边的人。如果戈多是一种拯救力量,那么小孩无疑也是个幸运儿,但是从小孩的表述中,他似乎也不够“幸运”。在阳光下忙碌的人,即便获得命运的垂青,又能如何?
第三种人,追赶太阳的人。夸父逐日的结局是,他渴死了。夸父逐日的现代版是,很多人为了追逐梦想而倒在路上。戈戈和狄狄两个流浪汉,曾经也非常体面,曾经也有一双合脚的靴子,曾经也有过一点儿思想。他们最终沦落了,无力再追求,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戈多,他们不认识戈多,不知道戈多是谁,甚至搞不清究竟要戈多给他们做什么,他们没有明确的要求,只是一种祈祷、一种泛泛的要求。戈戈和狄狄的不同是,虽然都丧失了追逐梦想的能力,但狄狄没有放弃自尊,没有失去生存的能力,他还能为自己找到萝卜。而戈戈已经丧失了羞耻心,他天天挨打,但是抱怨保护他的人;他搞不到萝卜,还嫌萝卜不好吃;他厚着脸皮讨要波卓吃剩下的骨头,他为了金钱与需要帮助的人讨价还价。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我们一生都在追逐梦想,追逐希望,追逐光明。当耀眼的太阳照射在头顶,都想触手而及,让思想的光芒照射人生,让精神的胜利愉悦生命。可是,我们并不能主宰灵魂,并不能左右命运。当梦想无情破灭,我们是选择做一个精神的流浪汉,还是思想的臣服者?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抑郁寡欢的大有人在,放浪形骸的不在少数,愁肠百结的经常碰到,撕心裂肺的也不少见,这些都是精神的流浪汉。他们看似是精神的独立者,其实也会为了一根剩骨头低下高昂的头。有雄心追逐梦想,就要有勇气接受失败。第一种人未必高贵,第二种人未必低贱,第三种人未必超脱。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本来就是荒谬的,不必为了所谓的价值、意义而背上枷锁。
戈多没有等来,波卓瞎了眼睛,幸运儿成了哑巴,戈戈和狄狄想上吊,但是他们找不到绳子……这就是生活!
《等待戈多》著名戏剧观后感700字1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等待,是花儿的绽放;等待,是梦想的启航。但很多时候,等待却是一种迷茫。”
不明白大家是否记得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贝克特,他曾写过一部趣味且无厘头的荒诞剧《等待戈多》。
剧中描述了两个人在等待戈多的过程中做出各种趣味的动作来打发无聊时光,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剧的结尾,他们要等待的戈多也没有来。那么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待他?这部荒诞离奇的戏剧起初并不被人所理解。但之后,人们慢慢领会到这部看似离奇、不知所云的戏剧主旨之一便是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无谓等待而进行的辛辣讽刺。
初读此文时,我甚至怀疑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们是不是一个个脑袋发热,不开窍所至的呢!渐渐地,发现好像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没有明确地披露戈多的身份恰巧是贝克特的高明之处!可是一向都有人在探寻着戈多究竟是谁…为此,贝克特给了一个解释:“我们如果明白戈多是谁,那早就在剧本中写出来了。”
而今,越来越多的人读懂了《等待戈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等待戈多》。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正是因为耽于无聊的等待而错了许多宝贵的机会。要明白,命运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但幸运女神往往只眷顾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只是坐着静静等待而不去进取争取的人能轻易成功吗?简直就是天方夜潭!
“毛遂自荐”的故事是老调重弹。它之所以能得以流传千古,必有其予以世人某种程度的影响。众所周知,毛遂不仅仅是一个有胆识、有才华的人,他还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进取的人。试想,如果毛遂只是一昧消极地等待,而不去进取地推荐自我,纵然他满腹才华,也不会得到平原君的重用,哪能为国家出力?哪还会有“毛遂自荐”的美名流芳百世?
《等待戈多》著名戏剧观后感700字2
他们说,等待戈多写的是战争时期人们的心境。哪里。战不战争,人心都是乱的。有了欲望便有了等待,即使不知道等待的是什么,也会执着地等待。
剧中人物的思想始终混沌着,不知道时间,不知道彼此。我们呢?我们做计划写安排恨不得日程本能精细到秒,但实际上,没有人知道时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又知道别人是谁吗?根本不。以为知道了他的名字,他的过去就是知道了,那,就错了。
他们所言所行荒诞不经。事实上,你我又何尝不是?我们看似秩序井然、目的明确的行为与生活,置于广袤的宇宙中,同样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嘲笑他们的时候,忘了自己根本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我认为这部剧的重点并不在文字本身。毋庸置疑,这部剧的每行台词和每个动作都是精心设计的,这些都需要更细致的阅读和思考。之所以说台词不是重点,也只是从一个宏观理解的角度看——本来就只是两个茫然的人在茫然地等待中所说的一些茫然的话。比起台词来说,更能引人深思的是它所营造的那种氛围,和其展现的生活状态——一直在等待,然而却不知道到底在等什么。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状态,每个人都曾等待,等待着自己的未来能带来一个戈多。至于戈多是什么,连作者都不知道。但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戈多有可能是所谓成功,所谓幸福,所谓梦想,所谓完满,一切的一切,大到人生意义小到晚饭菜单,你说戈多是什么,戈多就是什么。
等等等,到底等来了什么呢?不过一片荒芜,而已。
《等待戈多》著名戏剧观后感700字3
国庆的两天里看完了这本书。
可能每一个文学或艺术作品在不同人看来都会有有同的感受吧。这是由人的认知的选择性决定的,以前的经历与补充组成了一个现在的你。
在看的时候,我看到死亡。引用:那沙沙的声音,那树叶的声音,是骷髅的声音,那骷髅在发着什么声音,在告诫着活着的人。两天的重复,似乎在等待的是死亡,或者命运。两个人在那边说着无聊的话语,今天的夜降临了,死亡或等待的东西没有降临,于是他们俩在第二天继续等待,等待了50 几年,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无趣啊,他们俩的心里除了在互相聊天的时候可以忘记一切而轻松外,在看到夜的降临时应该会无耐或失望吧。然后在这种失望中,时间一天天的走了。回想我的过去的两天,看了三集的公开课,知道某几个餐还很合我口味,体会了放松与快乐。我还干了什么,努力回忆,但在时间过后能留下来的似乎就只有10%。那90%的时间我真的在昨天与前天存在过吗?难道存在就只是积累的认知吗?,那如何才能更好的证明自己的存在吗?思考还是人生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更好的在这个世界留下存在的印记是一个值得我思考的命题。
另外一个思考是:如果他们在等的东西真的来了,他们一定会快乐吗?即使到时候会快乐,那如果让过程也快乐岂不更好~这是我要努力去实现的,让过程变得更美好,如果你确信结果一定能到达。如果不确信能否到达,至少也是快乐的。
存在的意义到底是过程还是结果?如果结果都是被遗忘,同一代的人消逝,基本上很多东西都会被遗忘。也就是说结果是基本没有意义的。那假设意义在于过程。在于过程中人的所有的内心的情感体验与认知的提高。一般人会因为平淡而无聊,希望辉煌才好。但事实上巨大的力量正是在平淡的每日重复中产生,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如果没有经历前面的一些东西,是不会有后面的感受的,事情是积淀起来的,诺奖的其中一个感受就是很多人都是在之前本来就已经做了很多相关领域的事情,这也验证了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个积累的过程,而最后那个闪光的主意出来其实是在前面所有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
《等待戈多》著名戏剧观后感700字4
没有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读完了这本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整个剧情用上面那句话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之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贝克特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将它荒诞化了,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让我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下,两个老人呆呆的坐着,偶尔传来毫无意义的对白,却仍是等待着,没有思绪的等待,知道天黑离去,口中还念念不忘,明天,戈多会来的。
戈多是谁呢?有人说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说戈多代表着希望,也有人说戈多是你梦想却得不到的东西。不论戈多是什么,戈多真的会来么?两个老流浪汉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么?
戏剧结尾的时候
埃斯特拉冈说:“嗯,咱们走不走?”
弗拉基米尔说:“好,咱们走吧。”
他们坐着不动。
我清楚的记得,戏剧中,他们有好几次说他们要走了,但他们仍然坐着不动。等待戈多,永远只有等待,等来的是一个奴隶主和他的奴隶,等来的是戈多说明天再来的通知。其实他们都知道也许明天戈多也不会来,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们所剩无多的生命。就好像我们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单调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两个流浪汉一样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么。
戈多也许就是我们的理想,人们期盼着自己的理想,却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棱角,只是等待着理想能够来到我们面前。我想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满激情,我会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拥抱幸福的明天。
《等待戈多》著名戏剧观后感700字5
《等待戈多》中戈戈和狄狄的语言,行为是荒谬的,是毫无逻辑的支离破碎,是毫无意义的忙忙碌碌,他们可谓是荒凉土地上的一个失去了自我灵魂的肉体!没有真正的思想、没有实际的行动,只是把一切寄托在那还不知会不会出现的“戈多”身上。我们遨游在历史的天空,高傲的俯视着那长长岁月激流的一切,拼命的感慨那世人的愚昧无知,狂妄的嘲笑那前人的悲哀凄惨。可当我们在飘浮的劳累之余,猛的停下之时才突然发现自我亦是这般处境。迷惘的陷入了“失名”与“失明”的黑暗之中,却仍旧不明白挣扎的方向……只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都市的五彩缤纷的霓虹装点了漆黑的漫漫长夜,车水马龙的急流充实了荒凉的大街小巷,“朝九晚五”的日程安排填满我们生活工作时间表。匆匆的一路的飞奔,恰似胜过了剧中戈戈和狄狄的空虚无聊,但归来的途中,人们依旧是无法掩盖住那满面风尘以及疲倦的心灵……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恐吓般的教唆让人陷于实际,叫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规规矩矩,不敢妄为。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美妙的世界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扮演紧张,呆板的主角,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维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失去了多姿多彩的姿态!难道我们不应当真切的承认这亦是当代人们内心的“失明与失名”的迷惘!我们每一天重复着一样的动作、一样的话语在空泛中消磨时间,我们却像是既有信仰一般的声称“这样做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
可我们以后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呢?“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没有人能告诉我们,人生是什么,忙忙碌碌,不辞艰辛,到头来仍是黄土一抔。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追求是什么,几许泪雨挥霍,几许失落难当,最终仍旧是孤星青灯寂!荒凉的等待,只在那迷惘着的“失名”与“失明”之际绝望的挣扎……“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甚方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现代的我们,只是换了种重复的方式,不一样的场景,可依旧为着心目中的“戈多”不停地等待,不停地“奋斗”。
我在蕲求生命的真,在蕲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如若害怕在“失名”与“失明”的黑暗中迷失,我们此刻是不是该去认真的反思,去认真的追究些什么呢?为失名的人找回自我命名的本事,为失明的世界恢复明亮的视觉,向一颗无名的漆黑的内心投射一束清晰的闪电。即便蕲求到答案的概率是极为的渺小,但我们更是不能放弃对人自身及境遇的反思与追求!
关键词:荒诞派,戏剧,等待
《等待戈多》是著名喜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小说家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一位伟大的荒诞派代表人物,他写过许多戏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代表作,由两幕剧组成,第二幕重复第一幕的内容。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狄狄)在乡间的路上等待戈多的到来,但戈多迟迟没有来。在等待的过程中,两个人一直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琐事和空洞的交谈上,他们机械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和对话。等到夜幕降临,他们打算着离开,但还是原地不动的继续等待,很显然,他们会这样一直等待下去。
一、希望中蕴含绝望。
等待都是从希望中开始的,戈戈和狄狄一直等待着戈多的到来,他们相信戈多可能会来,但在这永无止境的等待中却充满了痛苦和绝望。在剧中,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处于长期等待中,这使他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变得模糊,甚至已经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对于他们来说等待已经失去意义,只是为等待而等待。等待已经固化在他们的思想里,成为他们自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活在此刻,而希望却都在下一刻,等到了昨天希望中的明天,却发现仍旧处于又一个明天前的今天,人与强大的时间抗争最后只能是以无奈的失败告终。”所以说,等待是永无止境的,充满痛苦和绝望的。
二、绝望中包含希望。
“咱们走吧?”
“咱们不能。”
“为什么不能”
“咱们在等待戈多”
在剧中,这组对话反复出现,他们为什么要等待戈多,戈多又是谁?评论家莫顿认为戈多可以解释为“上帝、死亡、地主、慈善家,甚至是波卓。但是,与其说戈多是某种意义,不如说它是某种功能。他代表着我们人生有所维系的生存之物;他是不可知的,代表在一个没有希望的时代里的希望。他可以是我们想象的任何虚构———只要它符合我们人生等待的需要”在贝克特创作的这个荒诞的世界里,充满了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丑恶恐怖的现实和痛苦绝望的人生。即使世界如此荒诞,等待毫无结果,过程痛苦不堪,但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从来都没有放弃希望。“咱们不再孤独啦,等待着夜,等待着戈多,等待着……等待。咱们已经奋斗了一个晚上,没有人帮助。现在这一切都已经过去啦。咱们已经到明天啦”这是剧中弗拉基米尔的一段独白,揭示了他们会一直等待戈多,不管戈多会不会来,他们都心存希望,正因为有了这个希望才使他们有继续等待下去的理由和勇气,即使这个希望不存在,他们会依然等待,去证明他们存在的意义。“对于未来的不可预知,使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看不到希望。那么消除绝望唯一的途.径就是靠行动,别无选择。虽然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可能知道他是否会成功,都是在一种希望的可能性中。”即使等待中充满痛苦与绝望,但仍不能放弃,这就是生活本身的意义,也是等待的意义。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最典型,最先受到关注的。它深刻揭露了社会存在的荒诞,人们在痛苦与绝望中苦苦追求,即使过程痛苦不堪,但仍在无望的等待中抱有希望,敦促人们继续前行。等待是精神与心灵的长途跋涉,是在希望与绝望旋律的交织中进行的。
参考文献
[1]Michael Morton,Waiting for Godot and Endgame Theatre as Text in John Pilling,ed,Cambridge Companion to Becket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2000.
[2][爱尔兰]贝克特著,施咸荣译.等待戈多[A].荒诞派戏剧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3]曾如刚等:《论<等待戈多>的等待主题》,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笫3期,第75页.
对于西方世界而言,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用理性摧毁了宗教的世界价值体系之后,人的意识就开始崛起。到了十九世纪“上帝死了”,人们的信仰完全地崩塌。同时,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越发将人的能量加大,强调起了“人的自由选择”。这种自由选择的热潮导致了人类自信心的高度膨胀,也正因如此,到了二十世纪,当人们在二战中发现了自身力量实则渺小无比、生命原来只是类比浮游的时候,人们对自己存在产生了极度消极的怀疑,以致于虚无主义的出现。
我认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是虚无主义的衍生品。他在剧本中分别用两个角度来体现这种虚无: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宗教性。而我要在本文中重点分析的就是贝克特是怎样在《等待戈多》中体现这种“宗教的虚无”的。
首先,我们需要论证一下《等待戈多》剧本中的宗教性。当人的意识不再是这么崇高和伟大的时候,人对自身的信仰就崩塌了。二十世纪的西方,因为一场战争又进入了無信仰阶段。但是,人是无法离开信仰的,信仰是一种崇高感,只有有了这种崇高感,人们才能够越过困境。正因为困境越大对信仰的需求就越大,当人的社会性成为虚无的时候,人们为了这种自身的需求,最先想到的就是捡回原来被遗弃的宗教信仰。这种来自另一个客观世界的、积累了几千年底蕴的光辉似乎永远都不会落下。然而,对于贝克特来说,他在这个剧本中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对宗教信仰消极返还的现象的本质给人们看,让他们在这场没有尽头的“等待”中清楚地看到自己无路可走的困境。
《等待戈多》在物件的选择上就充满了宗教性。贝克特将场景设置在乡间的一条路上,然而纵览全剧,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块荒芜的旷野,而这种空旷之地在《圣经》中是包含隐喻的,那是施洗约翰居住的地方,是为了避免分心,专心领受神的话语的宝地。而在剧中这块宝地却听不到任何抚慰人心的话语,只能看见人和人的纠结,只能听见两个流浪汉在互相表达着沟通的障碍和分离的无能。而那棵唯一变化的柳树,在《圣经》中的寓意是求告神的名的柳树,却无能再次召唤出神的大能,也无法再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满足。柳树在第二幕时发出了新芽,这枯树长出新叶在《圣经》的新约中就被指出代表着神的降临之日近了,可是,我们却发现弗拉基米尔和爱思特拉冈的衣服更破烂了,波卓变成了瞎子,幸运儿变成了哑巴,“瞎眼得看见,哑巴恢复声音”的神迹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作为“照着上帝的模样儿造的”人,虽然还被称作是“幸运儿”,却似乎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的幸运。剧中的宗教性越强,对宗教的反讽意味就越强,人生的意味也就越消极。在最接近神的旷野,我们却听不到半点神的默示。人们在苦苦等待,上帝却杳无音讯。
弗拉基米尔 或者说等待夜的到来。(略停)咱们已经守了约,咱们尽了自己的职责。咱们不是圣人,可是咱们已经守了约。有多少人能吹这个牛?
爱思特拉冈 千千万万。
自从在《圣经》中与上帝立约,他会有一天重返人间拯救世人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进入了无尽的等待之中。然而,“他们让新的生命诞生在坟墓上,光明只闪现了一刹那,跟着又是黑夜”。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结束,时间等得越长,我们就越看清楚这场等待的毫无意义,我们也试图跳脱出这种等待,却总最终无功而返,因为我们除了等待在没有什么是可以成为活下去的理由的了,“青灰色的死海”成了斑斓的《圣经》地图里最适合我们的地方。我们就像是被上帝排除在救赎名单里,即使跳着《替罪羊的痛苦》也无人理睬与怜悯。人成为了一个越发孤独的个体,而这种孤独却并没有因为个体意识而显现出任何意义。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等待戈多。
存在就是无意义。而这种宗教意义上的虚无,更是从《圣经》的开始就使人们充满了“无辜感”。
贝克特特地用了小男孩这个形象,不仅象征着天使的形象,暗喻戈多是上帝,还用哥哥弟弟的形象比喻该隐和亚伯。
弗拉基米尔 你干什么活儿?
孩子 我放山羊,先生。
弗拉基米尔 他揍不揍你?
孩子 不,先生,他不揍我。
弗拉基米尔 那他揍谁?
孩子 他揍我的弟弟,先生。
弗拉基米尔 啊?你有个弟弟?
孩子 是的,先生。
弗拉基米尔 他干什么活儿?
孩子 他放绵羊,先生。
弗拉基米尔 他干嘛不揍你?
孩子 我不知道,先生。
弗拉基米尔 他准是喜欢你。
孩子 我不知道,先生。
……
弗拉基米尔 你很像我。
在《圣经》里,绵羊代表着受神喜悦的人。很显然,放山羊的是哥哥该隐,放绵羊的是弟弟亚伯。上帝为什么不揍该隐,不是因为他蒙神的喜悦,而是因为上帝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然而,无论是那个放山羊的孩子还是被判处的该隐,他们的不受的喜爱都是源自于未知的理由,无辜被排斥在恩典之外,无辜被抛弃,无辜得不到重视,无辜等待……自从我们有了个体意识,原罪的概念似乎也渐渐的被忘记。作为我们自己,我们认为自己无辜以一种毫无立场的匍匐的姿态乞求上帝的恩赐,甚至为了得到这种虚无的恩赐抛弃了自己的权利,却等不到任何的回应。即使这样,我们的愤懑还是显得那么无力。发泄过了,愤骂过了,我们还是只能回到原地。渐渐的,在漫长的等待中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叫做该隐。
人们都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等待是虚无的,然而,为什么还是要等下去呢?我认为,并不仅仅是因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害怕“他会惩罚我们”。在强调现世意义的二十世纪及其之后的世纪里,人们能够做到不把未来长挂嘴边,甚至突出对于现世的追求。可是,正是因为对于这种对现世的极强追求,当求之不得的时候,我们就越发希望未来可以弥补我们现世的缺失。《等待戈多》中说:“思想并不是世间最坏的东西,但是,如果没有思想我们就不会那么不幸。”我们有了思想,知道了宗教是不可能救赎我们的,所以我们知道真相后越发变得不幸,因为我们将永远存在。爱思特拉冈说:“原来耶稣比我们要好,他待的地方是温暖的而且他很快就被钉上了十字架”。死亡对于等待是多好的解脱!可是我们还是要活下去。
如果说个体的社会孤立状态表达了人类当下的虚无主义倾向,那么,宗教的虚无主义就是从未来的角度也否定了我们存在的价值。
弗拉基米尔 Memoriapraeteritorum bonorum(拉丁文,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那准是不快乐的事。
我们开始怀念以前希望没有被拆穿的时候,有一段愚昧却幸福的过去比一直处在清醒却又绝望的现实里还要残酷。过去的所有“都早已死掉了,埋葬掉了”,我们在葡萄园里采了无数的葡萄,却发现还是孑然一身。但我们却也只能为了活着,垂死挣扎地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就像四福音书里只在路加福音中提到的那个也许被救赎了的贼。我们知道上帝的不存在,可是上帝必须存在。因为只有上帝的存在,才能证明我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