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精选8篇)

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 篇1

第一部分

关于群众文化需求

这里所说的文化需求主要包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如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欣赏演出等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包括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中所追求的文化品位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内容,体现的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

群众文化需求概述

群众文化需求的历史演变、群众文化需求的区域差异、群众文化需求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进程对文化需求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文化需求的影响、社会阶层变迁对文化需求的影响、公民社会的发展对文化需求的影响、新技术广泛应用对文化需求的影响 群众文化需求的层次分析及政府的选择

文化需求的层次分析

从政府提供服务的便捷性和对服务对象的要求视角看,大体可分为初级、中端和高端的文化需求。

从受众人数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大众化文化需求和个性化文化需求。

从文化需求存在周期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稳态的文化需求和暂时的文化需求。

从群众的受益效果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利于长远的文化需求和现实的文化需求。

从群众的祖居与迁徙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祖居地域文化需求和移居地文化需求。政府对于文化需求的选择

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

一是通过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得到,二是以文化产业的方式通过文化市场有偿得到。上述初级的文化需求、大众化的文化需求、稳定的文化需求、利于长远的需求和现实需求中积极的需求都应由政府免费提供。

现阶段群众文化需求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如何进一步完善现有文化设施、如何使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更加贴近不同区域群众的需、如何保障文化设施的有效运转

第二部分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概念。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专门论述。2007年6月16日,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详细表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和运行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

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创作成果得到保护的权利

为什么现在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

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政府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提升国民整体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在一定公共财政条件下提供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和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

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标内容 发展规模指标、政府投入指标、社会参与指标 在不平衡性中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目前应以县为基本单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等于一刀切、财力重点向农村倾斜是实现城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激活文化主体和市场主体投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正确处理政府偏好与群众偏好的关系

从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看,政府偏好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过程中,政府更多的是从职能和责任出发,更偏重于解决群众文化需求的长远、全局的,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需求,提供这样的服务和产品。而现实中,群众更注重享受成果、休闲娱乐、旅游、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质。

如果以优先排序的话,政府会把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文化需求放在第一位,把提高社会成员素质放在第二位,把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放在第三位;而大部分群众的排序却与政府的排序是不一样的。

正确处理政府偏好与群众偏好的关系 要对政府偏好和群众偏好进行最有效整合,缩小偏差,必须科学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力。一是从层级上说,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文化需求的长远、全局的,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需求,提供这样的服务和产品。而市、县级政府则应在保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和功能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从财政体制上说,要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基本公共品供给的财政分担机制。从而做到政府偏好和群众需求的统一。

当前中央层面的举措和地方的一些做法

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实施免费开放、建设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各地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

1、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70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2、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2010年,全国文化基建项目1198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90.07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施工面积1243.46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140.8%;竣工项目5260个,竣工面积3、315.53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129.8%。

实施免费开放

2011年1月27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2011年底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2012年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全部实现了向公众免费开放。

4、建设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我省承担了《群众文化需求和基本文化权益》研究,秦皇岛市被评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邯郸市“前村万户文化家园工程”和霸州市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评为首批示范项目

6、各地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

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浙江省嘉兴市、江苏省苏州市推动城乡图书馆(室)互联互通、北京市发布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江苏省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实施了《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第三部分

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关情况、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日益健全

目前,全省共有群艺馆、文化馆155个,公共图书馆146个,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92个。列入规划的155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和改扩建任务已完成1345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文化广场500余个

2、各级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以免费开放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拓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结合服务职能,经常开展主题讲座、报告会、公益展览、公益演出等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3、注重创新文化惠民工程更加贴近河北实际

。流动舞台车配送完全依据下乡演出场次,无论国有还是民营一视同仁,迁安市洪影评剧艺术团和平泉县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两个民营剧团就先后获赠流动舞台车。

流动舞台车工程

4、文化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在全国首次编辑出版了《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培训教程》。制定了《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人员能力标准》,将文化共享工程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能力都作了详细的划分,使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研制开发了“网上跟我唱”、“我的DV网上行”等一系列共享工程互动应用系统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弘扬,先后命名了河北科技大学等12个“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河北省民俗文化节走进广场、走进企业、走进高校、走进旅游胜地。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7、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激发群众文化热情

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以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依托各类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组织各个层面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性会演、展演等活动,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联动、促进群众文化活动体系化的长效机制和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活动品牌。

8、以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夯实文化建设基础

9、群众性自办文化蓬勃发展

河北省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连续评选了三批“农村文化之星”

各地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也促进了微利的经营性文化发展。

全省已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民办图书室、博物馆、剧团、书画社、文化大院等民间自办文化机构2万多个、特色文化户4万余家。

10、经验与体会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深刻把握现代化进程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影响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行规范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11、对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行规范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主要解决群众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权益问题; 文化馆、文化广场主要解决群众参与权问题; 网络主要是解决群众发表、表达权益问题等等。

除上述的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外,政府还应根据群众文化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现实情况,多设计、建设一些利于群众、群众乐于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12、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一方面,如何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一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突出的矛盾,决定了必须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另一方面,在社会中有蕴藏着巨大强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愿和力量,迫切需要加以引导。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必须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跳出直接“办事业”的旧体制,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形式从直接提供服务转为间接提供服务,集中力量加强监督,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下一步重点工作

每市确定并重点扶持1—3个基础较好的县(市、区),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通过省、市、县三级共同努力下,建成20个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市、区),带动和促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机构健全,资金、人才和技术得到有效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基本建立的目标。

一是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水平,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二是统筹整合文化资源,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创新。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机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 篇2

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文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 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活动相对贫乏, 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以改变。其中,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是最根本的问题, 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

近年来, 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 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 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也制约着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2. 农村文化服务设施薄弱, 农村文化阵地严重萎缩。

由于乡镇机构改革, 文化站、广播站、体管站等合并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导致大多数乡镇文化阵地严重萎缩, 许多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呈现只有1-2名工作人员、一间办公室、一间活动室等萧条景象, 有的乡镇因为没有办公用房、图书和活动器材等而“名存实亡”, 根本不能发挥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应有的作用。

3. 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目前面向农民的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

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专兼职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业务能力不强。市文化馆的辅导老师、专业人员偏少, 不能满足对乡镇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训需要, 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限。由于文化设施、经费、人才严重不足,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缩小, 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农村文化需求。

4. 文化演出市场不景气。

从表象上看农民似乎不太喜欢文化艺术, 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不但没有淡薄, 反而热情高涨。造成现有农村演出、电影市场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群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 村上留下的大多是老少妇幼, 行动不便。有些乡镇、村寨已多年没有剧团演出和电影放映, 客观上已成为被文化遗忘的角落, 农民存在看戏难、享受艺术难等问题。

5. 社会不良文化信息侵占农村文化阵地。

当前农村社会的不良诱惑很多, 加之没有健康向上、能引起人们重视和参与的文化活动来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致使许多不良文化信息趁虚而入。农村普遍存在“砌房看地理、下葬看风水、生病去求仙、外出卜好运、结婚看黄道、上学找算命、求神拜佛”等封建迷信, 还有赌博斗殴、偷盗抢劫以及家庭暴力、邪教等社会问题。由于没有适合农民群众自身需要的文化活动, 还导致部分农民思想向其他方面转移, 甚至影响到一些农民群众风俗信仰的改变。

6. 重经济轻文化。

由于乡村政府始终把经济作为衡量农村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 忽视了文化要发展需要经济作保障, 经济要发展需要文化去促进的辩证关系。许多乡村地区只抓经济, 忽视文化, 对文化建设考虑较少, 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结果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差距日益拉大, 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造成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 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 城乡差距日益拉大。2005年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71.9%, 农村文化只占28.1%, 导致制度内文化供给的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对基层政府来说存在较大缺口。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下降不仅表现显性的财政上的吃紧, 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基层党和政府在营造共同理想信念方面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和组织力下降。作为唯一供给主体, 以统领者身份, 在供给上呈现垄断化、权利化、目标化无可非议, 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面对的是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 供给方式及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针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供给手段单一等问题, 党和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 并重点予以解决。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既相互联系, 又各有侧重, 系统地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体制保证和文化保障。其中的“乡风文明”就是要求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是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科学知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改变落后生活习惯, 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尚, 其核心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 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这一指导思想, 对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既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 更应该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充分认同和积极支持。因此, 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 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原则。在过去和现实的实践中, 有些地方政府把农村文化建设或者当成是对农民的施舍, 或者当成是宣传自己政绩的一面旗帜, 不愿意扎扎实实地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 而是大搞花架子, 做表面文章, 忽视了农民的意愿, 忽视了实际的效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必须的公共文化产品。因此,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必须以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 使文化活动形式与农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相适应, 与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相适应。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等有机地融入各种文化活动中, 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促进农民文化素质提高。

二是社会公平原则。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坚持社会公平原则, 做到“三个公平, 三个倾斜”:即城镇和乡村公平, 尽量向乡村倾斜;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公平, 尽量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富裕农民和贫困农民公平, 尽量向贫困农民倾斜。要着力于加强面向乡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农民的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使农民群众普遍得到公共文化服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各地政府一定要结合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可能, 实事求是地进行整体规划, 量力而行地分步实施, 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 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措施

1. 政府直接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自己举办

的公共文化事业机构为农民提供全部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 比如乡镇文化馆、广播电视站等, 该方式对于持续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传播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和增强党在农村的凝聚力, 具有重要作用。但农村公共服务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1) 受公共文化事业机构效率影响; (2) 受政府财政投入限度的影响。应该对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运行规范、干部人事制度等进行全面地改革与完善, 严格管理, 提高效率。还应加大政府对乡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确保所需经费的落实。

2. 政府购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主要指政府不直接承办公共文化

服务机构, 但对关系满足农民基本要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 可由政府全额出资购买, 免费提供给农民群众享用。相比较而言, 这种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 由于生产环节外移, 总体成本较低。但由于成本过大和需求面过广, 因而也有可持续性、针对性不强的缺陷, 难以经常、及时地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因此, 要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有效性, 须严格把好采购关, 购进符合农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文化产品。

3. 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给予补偿、奖励。

政府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 (各级政府、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农民文化中心户等) , 由政府通给予补偿、奖励, 激励他们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做出贡献。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既可以针对基础设施建设, 又可以针对某些文化活动, 还可以针对某些组织和个人。由于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省去了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环节, 并且于农民群众获得文化服务之后才给予适当补助, 因而其运行成本低, 有效性强, 是一种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设。

4. 政府应该根据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际, 进行全面系统设计、安排, 以求提高实际的效果和可持续地发展。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力度, 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确保各乡镇都建有资源丰富、功能多样、服务有效的公共文化机构和设施, 配备专兼职的公共文化工作人员。要加大那些能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的采购力度。要加大对各类参与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主体的奖励和扶持力度, 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共同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建设。

5. 要注意做好县、乡镇、村、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搭建, 注意它们各自的分工和侧重点。

县、乡镇二级主要提供政策导向、资金投入和扶持、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和信息的发布、组织辅导和策划文化活动等。村、户二级网络在县、乡镇二级的指导和帮助下, 通过村集体和农户个人在接受服务的同时, 开展互助和自主的各类文化活动, 使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得到尽可能多的满足。

6. 要重点建设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 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摘要:在中国, 文化产品供给是支撑农村居民共同理想信念的重点之一。一种产品或服务是纯粹的公共产品或服务, 属于社会公共需要领域, 应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来提供, 形成正外部效应内在化, 市场机制在这个领域失灵。在当前, 增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需要政府大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支撑, 建立起有效运转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和服务体系。

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 篇3

关键词:科技博物馆;信息服务;信息需求;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51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mand for Cultural Service of the Users of Public Culture Space

Abstract Investigation was made to the visitors of 10 scientific museums about their interest, channels to get information, demand for informa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new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it was found that outreach programs such as micro-letter spreading should be based on multimedia and channels for public culture space; mobile terminal dispaly and LBS should be done to satisfy the users and make the space more valuable.

Key words scientific museum; information service; demand for information; investigation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逐渐普及,人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和变化,这些服务需求的变化既影响到了以其为盈利点的新兴科技企业等社会信息服务组织的盈利杠杆等盈利模式,如以微信为载体的微营销模式和以电商资讯为服务内容的移动终端信息推送等,也影响到了传统的以信息组织和加工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如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服务空间导航、以APP为实现途径的掌上图书馆等。掌握这些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用户的信息需求,对于其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其服务体系、延伸其服务途径将有着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同时,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推动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在文化与服务领域,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对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用户服务需求调查广泛存在于国内外的学术研究与政策调研之中,一些学者如我国南开大学商学院的徐建华教授等加大了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推广与研究,实证调查研究方法成为了近年来图书馆等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科技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是社会知识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但随着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其原有的信息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新情境下用户对其信息服务的需求。因此,改革科技博物馆的信息服务模式,积极寻求依托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在移动本地加社交的互联网大趋势下显得格外迫切。研究用户的信息行为特点及信息服务需求,是科技博物馆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基础。

基于以上背景与研究需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用户参观兴趣、用户展品信息查询渠道、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痛点以及用户对新型信息服务需求的态度等方面,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0所科技博物馆的用户进行实证调查,以图对调查结果分析来掌握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科技博物馆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和信息行为,进而为科技博物馆更加有效和具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2 问卷设计与研究实施

2.1 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分为科技博物馆用户的基本信息、信息服务使用信息、新型信息服务需求态度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用于调查用户的基本特征,包含用户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等信息,以了解调查用户的基本群体分布以及调查是否具有代表性;第二部分主要用于了解用户对科技博物馆信息服务的使用情况,包括参观兴趣、参观科技博物馆的目的、信息查询渠道、用户信息服务痛点、社交软件及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等,以了解调查用户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信息行为与特征;第三部分旨在调查用户对科技博物馆新型信息服务的需求态度,并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从1-5将题项设置为“非常不重要”,“不重要”,“无所谓”,“重要”,“非常重要”五个评分等级,以此反映用户对科技博物馆新型服务的需求态度。

调查问卷初稿完成后,在中国科技馆现场邀请了50名用户进行与测试。根据反馈情况,并结合多位专家的建议,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整,最终确定了正式问卷。

2.2 研究实施

在调查问卷完成后,研究于2015年2月1日到2015年2月10日期间实施,采用问卷调查现场发放回收的形式,在全国各地10个科技博物馆1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最终回收调查问卷231份,在剔除全是相同答案或存在大量缺失的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2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76%。

2.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收回问卷后,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即问卷的第一部分用户基本信息数据进行了统计(见表1),发现参与调查的用户具有以下特征:涉及学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教师科研人员、农民等不同职业和群体;学生用户比例最高;调查对象年龄跨度比较大,集中分布在40岁以下;70%的用户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等等。这说明问卷调查用户分布与科技博物馆的用户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且对所涉及的问题能够有较好的理解。因此该问卷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对其调查结果分析能为科技博物馆的信息服务等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nlc202309040952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参观兴趣

通过统计用户到科技博物馆最感兴趣的参观内容和参观目的(见表2和表3),发现86.29%的被调查用户每年参观科技博物馆的次数在三次以下,这说明多数用户参观科技博物馆的频率都比较低;被调查用户中事先有明确参观内容的只有11.35%,62.01%的被调查用户是到科技博物馆参观过程中逐渐发现感兴趣的参观内容;用户最感兴趣的参观内容是展览展品,其次是围绕展览展品相关的科学表演,再次是培训实验和特效电影。可以发现其与目前科技博物馆提供的主要服务资源基本一致,也是科技博物馆发挥科学传播与普及作用的主要信息资源载体。

用户的参观目的大多数是为了充实知识、休闲娱乐或者教育孩子,可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人们更加重视对自身知识的充实,注重精神层次的休闲娱乐,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更加重视。所以,科技博物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时应该重视对展览展品相关知识的提供,让用户更快更容易地获取相关展览展品的知识。而大多数人参观科技博物馆事先都没有明确的参观目的,说明用户参观前并不了解要参观的展品,针对性不强,科技博物馆对展品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也从侧面说明了如果用户参观科技博物馆前为用户推荐参观路线,必然会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个性化的提供信息服务。

3.2 信息查询渠道

从用户寻找想要参观内容的渠道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到科技博物馆参观的用户主要通过展厅公共导览图寻找自己想要参观的内容,其次是宣传介绍的折页或者直接咨询工作人员,只有15%的用户使用馆内的自助导览机寻找想要参观的内容(见表4)。经访谈得知,造成用户很少使用自助导览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用户不清楚科技博物馆存在自助导览机这种服务,另一方面,用户不知如何使用自助导览机,相比公共导览图、宣传折页和咨询工作人员等方式使用自助导览机过程复杂,学习时间成本高,最终导致很少用户使用自助导览机。因此,科技博物馆在提供新型的信息服务时要简化新型服务的学习流程,做到容易上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用户了解新型服务,必要时开展一些新型信息服务使用的培训讲座。

对用户获取更多展品相关知识的渠道调查结果发现,当用户想要了解展品更多的知识,主要是通过手机上网来查询获取,其次是与志愿者或同伴交流(见表5)。经访谈得知,用户想要获取展品更多知识时会首先考虑使用手机查询信息,使用手机不能找到或者很难找到所需信息的时候再尝试与志愿者或者同伴进行交流,年纪比较大的用户不使用智能手机,与志愿者或工作人员沟通效果不好,往往会采取比较消极的办法如自己放弃,这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行为习惯。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博物馆在提供信息服务上应该重视与移动端的结合,对于志愿者或工作人员要加强展览展品相关知识以及服务方式的培训。

3.3 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痛点

对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痛点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用户服务需求的痛点主要表现在找不到展品位置、难以获取和下载与展品相关的知识扩展,以及没有专门交流的区域(见表6)。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上述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的痛点,科技博物馆可以做自己的App给参观用户提供展品位置导航以及展品相关知识拓展的下载。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端社交软件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占73.37%,说明调查用户偏向于在移动端上进行社交活动和信息交流的,所以可以使用流行的社交软件或者在博物馆自己的App上集成社交功能为参观用户提供专门交流的空间。

3.4 移动端社交软件功能与LBS

从用户经常使用的移动端社交软件功能与应用LBS统计来看,使用移动端最主要功能是分享新鲜事,其次是发表评论;用户的LBS使用频率比较高,LBS服务已经成为用户的使用移动终端的主要习惯(见表7和表8)。

3.5 信息服务需求

根据用户对新型信息服务的需求态度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总体上用户对新型信息服务都持有重要或者非常重要的态度,表现比较积极,尤其是在提供专用的APP软件、基于LBS提供导航服务、获取展品相关拓展知识三个方面(见表9)。因此,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用户对这三个方面有比较强烈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SOLOMO情境下,科技博物馆可以重点从这三个方面为用户提供新型信息服务,也就是说科技博物馆可以做自己的App,同时集成基于位置的导航服务和相关知识下载等功能。

4 启示与建议

基于上述对我国10所科技博物馆用户相关信息行为与信息服务需求的调查与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包括科技博物馆等在内的公共文化空间用户对其所享受的文化服务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用户自身需求与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对手机移动终端有着较高的依赖性与应用广泛性、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LBS等新型服务有着较强的需求感等。笔者基于以上特征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开展实际情况,认为此次调查研究将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组织的服务宣传与营销、服务延伸与创新、技术应用与开发等提供一定的启示。

4.1 建立基于多种媒介与渠道的微信推广等宣传方案

用户对参观科技博物馆感兴趣的内容特征与博物馆馆藏设置特征基本相符,一方面说明博物馆馆藏设置基本能满足用户的文化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馆藏吸引了对其有兴趣的用户,这就启示科技博物馆乃至其它所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如何将其具有的服务条件和提供的服务告知用户,以此吸引用户,其不仅关乎到文化服务空间的利用率问题,也关系到基于满足公众基本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文化空间社会价值与长远发展问题。而传统的宣传方式主要局限于海报、网页、讲座等形式,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和用户的发展需求,如早在10年前,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就通过对用户(在校师生)的图书馆应用调查和对图书馆传统的网页宣传、论坛与专题讲座宣传方式分析,发现其宣传已跟不上当时的用户需求,于是创新的采取了成立“学生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和开展游戏等宣传形式[1]。如今,多媒体、自媒体及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发展,则为解决这个困惑即开展基于多种媒介与渠道的宣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与机会,如据国际图联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在2012年对四大洲25个国家的46个都市图书馆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5%的图书馆利用社会媒体如Twitter、Facebook等提供信息服务与宣传[2],而微信等社交工具在企业营销推广等领域的成功应用也为公共文化空间做出了榜样,值得借鉴与引进。在实践中,一些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也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等开拓出了独具特色但效果良好的宣传渠道,如大英博物馆于2000年底开放的新大厅以公共空间为中心,用各种配套休闲服务设施如餐厅、咖啡厅、阅览室和纪念品销售部巧妙的连接起周边各个展览空间[3],这些配套设施不但吸引了更多的用户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这些嵌入在展览区间的便民服务点还巧妙的通过与博物馆合作开展活动、销售博物馆的纪念品等方式开展博物馆的宣传工作。

nlc202309040952

4.2 开展基于用户潜在需求的移动终端展示、LBS等创新与延伸服务

从本次实证调查的信息行为可以看出公共文化空间用户查询信息时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查询,对新型信息服务的需求态度表现积极,这一方面说明公共文化空间用户更倾向于选择使用手机移动智能终端来获取所需的信息服务,但对相关服务的需求强烈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公共文化空间所提供的相关创新型服务还非常有限,依赖现代新型技术、可以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创新与延伸服务增长空间非常巨大。这些都启发以科技博物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需重视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增值服务开发,通过APP等途径开展基于服务导航、空间展示、信息推送和社交空间构建等功能的LBS等服务。如科技博物馆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设计自己的App,用户下载App即可获取室内定位、位置导航功能帮助用户查询想要参观内容,同时通过App还可以获取到与相关参观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针对用户没有专门交流区域的痛点,App上还可以针对相关展览展品开通评论功能为用户提供交流的虚拟空间。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学历用户的信息需求,科技博物馆App还可以推荐相关参观路线,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对于咨询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不能得到满意回答的痛点,可以在App上开一个类似百度知道的咨询板块功能,用户提出问题,工作人员或者普通用户都有权限在最短时间内给出问题答案,而科技博物馆可以针对这一咨询板块成立专门的咨询部门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5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基于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服务策略改进、运营决策等成为了社会组织管理层和决策层无法忽视的途径,本文基于全国10余所科技博物馆的用户信息行为调查与潜在文化服务需求实证调查尽管样本数据少、调查水平低,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科技博物馆乃至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水平及未来的服务改进途径,本文所提出的扩大宣传、延伸服务也只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服务水平与存在价值的两条基本措施,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延长服务时间、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也均是可行和科学的发展道路。总而言之,科技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只有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服务工具和社交平台,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开发创新服务,强化宣传效果,建立反馈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提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芳,徐璟,顾江.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模式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宣传案例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6(12):36-37.

[2]Libraries in Changing Times:A Global[EB/OL].[2015-01-12]. 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metropolitan-libra

ries/publications/annual-statistics/annual-statistics_2010

/libraries-in-changing-times-2010_2012-05-22.pdf.

[3]王玲.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管理博士论文,2010:35-36.

[4]黄炜宇,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浅谈[J].现代情报,2007,27(10):81-83.

作者简介:胡滨(1979-),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情报学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技术馆高级工程师。

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 篇4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本讲提到最近几年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过程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A.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B.送电影下乡 C.送戏下乡 D.送图书下乡

2.传统的政府大包大揽、给配送的管理体制造成需求与供给不对接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B.禁止国有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C.管理体制改革

D.提高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治理能力

3.关于推动文化建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两方面的内容是指文化体系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B.两个方面各有侧重、有所不同

C.两个方面是文化建设完全割裂的两部分

D.两个方面建立在统一的市场经济平台上,不能割裂开来 4.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在()上提出的。

A.十六大

B.十七届六中全会 C.十八届二中全会 D.十八届三中全会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本讲最后提到在文化建设上某些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包括()。

A.价格调节机制 B.标准的地区化差异 C.公共设施使用登记制度 D.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本讲给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的具体建议有()。

A.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 B.改革公共文化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

C.培育私营企业,逐步弱化文化事业单位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地位 D.进一步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准入门槛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根据本讲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要围绕构建标准化、均等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群众评价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要通过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的治理能力。

正确 错误

2.根据本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围绕构建标准化、均等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正确 错误 3.长期政府主导的事业体制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对社会资本的引导,缺乏对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主体地位的认识,形成了单纯以政府送文化,送书下乡、送戏下乡的发展方式。

正确 错误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保证国有单位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绝对控制。

南京公共文化服务 篇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始终放在城乡社区、始终放在基层,始终放在“服务”上,以大力推进街镇综合文化站(文体中心)和城乡社区文化室建设为龙头,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等五大工程建设为一体,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旅途中走出了“南京步伐”,即:“以政府主导,以民间社会组织为主体,以全民普遍参与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但是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和《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市文化工作的实际,提出加快推进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坚持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善农村和落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让全市人民共享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

2、奋斗目标。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到2010年,努力形成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比较充足、网络设施比较齐全、资金人才技术保障比较有力、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比较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使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和文化南京建设相适应。

二、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力度,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以“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为目标,采用有线网络、无线发射和卫星补充等方式,扩大对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基本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地面电视、直播卫星交叉混合覆盖。彻底解决好全市“盲村”广播电视的覆盖,解决好贫困地区、贫困户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看。对经济欠发达街镇、贫困村、贫困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做到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期通”,防止“返盲”现象的发生。探索以接收直播卫星等方式来解决南京部分偏远山区、圩区农村有线电视全覆盖的路径,加快对区县近30万户没有安装有线电视、农村5万多贫困户广播电视的全覆盖;通过加强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确保农户能够收听、收看到4套广播、8套电视节目。同时,理顺区县有线电视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区县为中心、街镇为基础、服务广大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运行维护体系。增加广播电视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南京广播电视台逐步开办农村频道、频率,增加农村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各县和涉农区广播电视台应当加强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积极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和资讯服务,建立健全“村村通”工作的长效机制。

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由文化部门负责牵头组织,采用分级投入、共建共享、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机制,建设以金陵图书馆为龙头、区县图书馆和文化馆(站)联动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县级分中心,带动街镇及城乡社区服务点的建设。到2010年,实现各区县建有分中心。结合“街镇文化站建设项目”统筹安排街镇基层服务点建设;通过与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共建共享,完成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实现“村村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建成南京市文献信息共建共享与服务的虚拟专网,实现文化信息共享资源与南京自建特色信息资源在同一技术平台的发布和开放,市级中心和区县分中心的数据库资源共享、跨库检索和书刊借阅通借通还、在任何服务点在线查看全文资料、电子图书、学术期刊及自建的地方文献数据库等资料等功能,使南京文化信息数字化资源成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行“总分馆制”和“图书馆流动服务制”,建立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定期送图书到街镇和城乡社区。

5、街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全市114个街镇综合文化站的提档升级,按照目标任务责任书要求达标创优;加大对全市217个尚未建立文化室的城乡社区的扶持力度;区县文化馆面积不低于3000—4000平方米,图书馆面积不低于1500—2500平方米;街镇综合文化站总面积不低于1000—2000平方米,并集图书阅读、广播电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老年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城乡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100—200平方米。街镇综合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实行全额拨款,单独建制,履行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文化市场的职能,其业务由本区县文化局指导,日常工作由街镇政府管理。要落实街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每站必须配备1—2名专职人员和相应的设备。街镇综合文化站要创新管理机制,开展文化馆、图书馆达标升级活动,按照国家一级馆的评估定级标准,从场馆面积、藏书数量、数字化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等方面,进行对照检查,逐项落实。街镇综合文化站要达到“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队伍、有内容、有活动、有经费)。城乡社区文化活动室、要明确由专人具体负责,定期开展活动。全市每万人公共图书藏书量不少于1.6万册。2010年全面实现全市街镇有综合文化站、城乡社区有文化活动室(文体中心)的目标。

6、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推进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服务体制的改革。推动国有电影放映单位转企改制和院线制、股份制改造。培育发展国有、民营、个体等各类农村电影放映新主体,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广告宣传、设备维护等领域。完善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推动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的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影视教育活动,将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的放映纳入政府公益性放映的范围。加强农村电影设施设备建设,在实施街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中,统筹解决电影放映场所及相关问题。在全市实现行政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加快对各区县配备流动电影放映车和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工作,到2010年,实现全市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

7、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整合现有农村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帮扶全市191个经济薄弱村建设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可使用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配备图书不少于600种、1200册,报刊不少于1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50种,配置电脑、电视机、DVD机等设备,并有相对固定、具有基本图书管理知识的管理人员,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到2010年,在全市农村所有社区建成农家书屋,加快推进农村书报刊发行网点的建设。

8、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工程。完善市、区县、街镇、城乡社区四级体育场馆设施网络建设,按照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努力在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活动、健身指导、体质监测、宣传推广等方面搞好服务,让更多的人享有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积极倡导“社会体育社会兴办,全民健身全民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兴办公共体育事业,大力推进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品牌化的进程。到2010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0%,其中城镇达到60%以上;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人数占总人口的85%左右;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标准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96%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每万人达到12名。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03年底的0.94平方米上升到2.0平方米以上,其中,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0.3-0.4平方米。

三、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

9、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区县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街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各级各类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和广播电视台(站)、互联网的公共信息服务点和卫星接收设施公共服务管理系统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化城乡社区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要在城镇主要街道、大专院校、公共场所、居民小区规划建立党报阅报栏、售报亭。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和宾馆、机场、火车站、客轮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要摆放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党报党刊供读者阅读。

10、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区县文化馆、图书馆要发挥综合功能,辐射和带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尽可能做到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在窗口接待、场所引导、资料提供以及内容讲解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增强吸引力。要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场所在公益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文化设施,凡有条件的都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开放,实现全市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和共享。

11、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进一步加大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力度,尊重艺术规律,树立精品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加强策划和资助,集中精力,精心打磨,创作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具有鲜明个性、艺术水准上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俱佳的优秀作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公益性文化单位要充分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着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安全适用的公共文化产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逐步增加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加强“三农”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12、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在社区、乡村、企业、校园和军营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百场公益演出广场行、“先进文化进社区、特色文化进乡村”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纪念日都应当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动员离退休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学生和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到基层提供志愿文化服务。不断丰富和创新群众文化内容,依托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歌咏、读书、朗诵、文艺演出、书画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继续办好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南京文化艺术节、南京市读书节、南京市学习节、“文博之夏”、市民学堂、“金陵五月风”文学艺术节、金陵合唱节、名家讲座等品牌活动,以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带动和促进群众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南京人文资源优势,力争承办集聚效应强、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国际性、全国性重大文化品牌活动。

1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鼓励多出快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建立网上博物馆、网上图书馆,探索发展网络出版、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产业的新路径。加强中国南京网、龙虎网等本市门户网站建设,充实拓展网上外宣内容,打造一批对外宣传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14、提高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能力。要发挥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支持新闻传媒业、出版发行业、影视制作业业、演艺业、文化创意业、动漫游戏业、数字传输业、会展博览业、工艺美术业、休闲娱乐业、教育培训业、印刷复制业、体育健身业等重点文化产业,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坚实的产品支撑。各类文化企业也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生产更多价格合理、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丰富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文化产品种类和数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拓宽选择公共文化产品的空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鼓励兴建大众化的影剧院,鼓励经营单位薄利多销,改变票价过高、群众消费不起的状况。发展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开发农村出版物发行、演艺、电影放映等文化市场;鼓励、引导农民和社区居民自办文化阵地。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15、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政府投资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图书馆和街镇综合文化站等要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得企业化或变相企业化,不得以拍卖、租赁等形式改变其文化设施用途,不得挤占和挪作他用,已被挤占的应当坚决予以纠正,已被挪作他用的应当限期坚决予以收回。对政府兴建的影剧院、体育场馆等文化设施,积极探索“国有民营”的新路子,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实行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实现文化设施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16、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共图书馆采用通借通还等现代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要根据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电台、电视台和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特点,分类制定建设标准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登记程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全市各类文化基金会和文化投资公司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

17、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大力加强互联网建设,积极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发展和传播网络文化,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借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以金陵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为龙头,加快区县图书馆与各地公共图书馆的联网步伐。加强区县图书馆镜像站建设,增强文化信息资源的传输、存储和供给能力,为基层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加快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和移动多媒体系统建设,推进城市有线电视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改善和提高广播电视覆盖效能。积极推进数字化出版、印刷以及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应用,构建数字化出版物的生产、传播和网络平台。加快建设全市广播电视监测网建设,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五、切实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

18、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文化南京的高度,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部署,发展改革、财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分工负责,党建、人事、司法、农工、教育、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文化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对口挂钩帮促“一区两县”(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工作,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以及创建文明城市(街镇、村、社区、单位)和文化先进县(街镇)的重要内容。

各级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要认真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主动协调财政、人事、规划、土地、税收、建设等部门,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切实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顺利建设、正常运转和公益性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市和各区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部门,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实现从以办文化为主逐步向以管文化为主转变,从以管理直属单位为主逐步向以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转变,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逐步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为主转变,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单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力军,更应当把公共文化服务变为一种责任和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让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19、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制定和出台《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经济政策》,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工商管理和价格政策、文化设施建设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每年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十一五”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于“十五”时期。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市级按辖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0.8元,各区县按辖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所辖街镇按辖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2.5元的标准计提专项经费,由文化部门用于开展公益文化活动。改进投入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主体的多元化。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6〕43号)的规定,严格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从事娱乐业、广告业的单位和个人,要按规定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由地方税务机关在征收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时一并征收。全市要把文化事业建设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用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市和各区县财政继续设立和完善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按2005年实际拨付数为基数列支出预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赞助、合作等形式,支持和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对捐助者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和奖励。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准入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公益性文化领域,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20、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实施。编制《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着眼于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对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影剧院、新华书店、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微波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出台的文化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报批。市规划、国土、建设、文化等部门要加强沟通,科学论证、合理布局、依法办事,加强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经批准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依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82号)的规定和规划的要求原地或就近重建,一般不得小于原有规模。迁建工作应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建设拆除同时进行的原则,迁建所需费用由造成迁建的单位承担。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城乡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和配套建设,在老城改造、住宅小区建设和农村居住地集中建设等规划中,要根据人口数量、地域规模等实际,建立相应公共文化设施。在区划调整、镇村和社区合并中,原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要继续保留并充分发挥作用。到2010年,在全市城乡社区形成15分钟文化休闲娱乐圈。

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 篇6

常熟市少年之家表演的少儿歌舞《舂米飘香》,拉开“大地情深”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城市群众文化进京展演的大幕。统筹城乡一体化 各地积极推动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

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城市群众文化将进京展演

文化部将于2012年9月至10月在京举办“大地情深”——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城市群众文化进京展演。届时,将有来自全国28个省份的示范区创建城市带来近40场演出,演职人员近万人。

据了解,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文化发展,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开展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人民政府的积极性,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成都7部门联合发文 推进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

今年4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全市“示范区”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

【政策亮点】

“一馆一团一车”送戏下乡让老乡家门口看演出

推广公共电子阅览室电脑配备乡镇一级不少于10台

落实专人与专项经费乡镇要实现3人以上人员

数字看发展·秦皇岛海港区建公共文化范区

公共文化空间快速拓展

2010年以来,海港区先后投入4.6亿元用于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配置文化设施3095件套,建设各类文化广场57个、新农村书屋89个,为农村书屋配送图书1.8万册。

各类文化人才竞相涌现

目前,全区五个镇共有28个文艺团体、1572名文艺爱好者,十个街道共有401个文艺团体、3960名文艺爱好者,并涌现了219支文艺表演队伍。

特色文化品牌精彩绽放

如今,海港区已成功举办了8届秦皇望海祈福文化旅游节,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资源,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渝中: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获肯定

广西来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长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

山东青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十二五”期间深圳将成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

文化惠民 百姓生活丰富多彩

文化惠民 照亮百姓生活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十年来,在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下,一场规模空前的文化惠民建设热潮席卷中国。

【十年·变化】

文化设施普及,城乡差距缩小

目前,全国84%的行政村拥有农家书屋,83%的乡镇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00%的行政村开通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00%的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电影近800万场次,观众超过18亿人次。文化理念更新,服务壁垒消除

江西的“相约春天”,河北的“高雅艺术下基层”、“太行情、老区行”,辽宁的“振兴之歌”、“红诗辽宁”„„各成品牌、精彩纷呈。“公共文化资源必须服务广大群众”的理念,已在人们心中扎根。

文化财政给力,跨越增长重点倾斜

2011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108.59亿元,占全国的2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基层倾斜。2011年,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占4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

河北“免费文化大餐”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目前,河北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率已达到99%以上,城乡居民听广播、看电视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镇)、村五级网络传输体系,建成各级分、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35900余个;建成农家书屋35920个,同时通过“情暖故土 书香农家”帮扶联系活动,使500多万农民受益;为全省基层文艺演出团体配送流动舞台车66台,有效提高了为群众演出的能力。

江苏文化惠民:从“有”到“好”嬗变

免费开放,“零门槛”之后的新追求

在400多家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及1.7万家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后,我省又于去年提出在城市打造“15分钟文化圈”、在农村打造“十里文化圈”的概念,一张高水平、多层次、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送”到“种”,提升基层文化造血功能

泰州的“百姓大舞台”极大地调动了全民参与文化的热情,让很多传统文化资源得以恢复。吴江“十镇联动”文艺巡演已成为品牌,一台节目巡演10个乡镇,吸引近20万人次的观众,社会效益成倍放大。该活动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

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进入数字时代

目前,我省研发的“云媒体电视”已实现广播电视、图书报刊、可视通信、互联网“四位一体”,用户打开电视就能上网、看报纸、打电话、缴水电费等,今后还将成为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平台,人们可以看戏、看电影,浏览科技、养生知识等,实现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

福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实事促文化惠民

河南省文化惠民工程正在走向深入

海南:六大文化工程真正惠民

三秦大地,文化惠民情暖人心

多彩文化扮靓石家庄百姓生活

日照:文化惠民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抚顺文化惠民为幸福加码

烟台福山文化惠民提素质 奏响乡村文明和谐曲

八位地市宣传部长撰文谈文化改革发展

壮大“草根文化”有助文化惠民

作者: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梁思奇

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已成为人民群众越来越热切的诉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要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要注重文化事业的建设。其中,培育和壮大“草根文化”,对于落实文化惠民、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纯净健康的精神家园尤为重要。

精神文化产品如何体现核心价值

作者:中共满洲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 阿晋勒 要建设有利于弘扬主旋律的机制体制,继续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定期评选,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加大对主旋律作品扶持力度,在和谐多样的文化环境中,将红色文化放在突出地位。丰富主旋律作品的形式内容,增强主旋律作品艺术感染力、“三贴近”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如何让核心价值入耳、入脑、入心

作者:中共眉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祝云

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被人民所自觉遵守和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极其丰富且具有内在严谨的逻辑性。对研究者而言,无论怎样深入研究都不过分。但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只有通俗化、大众化,才能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立足现阶段人们思想实际,以简洁通俗的话语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们行动的标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文化是塑造地方和国家形象的引擎

作者:中共张家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余怀民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不仅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还可增强民族自豪感,扩大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笔者认为,文化不仅是塑造一个地方形象的引擎,也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引擎。

以文化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软实力

作者:中共日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毛继春 需要明确的是,文化产业的内涵是文化,外在形态是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有商品属性。因此,以文化产业的升级推动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最根本的就是要抓住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在经营性和公益性上做好文章。

“本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血肉

作者: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 伍皓 如何让“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血有肉?我认为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本地文化资源的实际,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发展的优势,以本土文化为推手,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如何推动地域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兵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的已有很大的影响力,有的尚待挖掘。培育并打造积极健康的地域特色文化,对于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边疆地区如何打造文化“桥头堡”

作者: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副部长 段金华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地区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外文化则承担了国际交往的历史使命。边疆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具有地缘、族缘、文缘等优势,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充分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媒体解读:如何使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如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必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统筹、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拓展内容,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消除覆盖盲区、提高建设标准、改进服务方式、推动管理创新,着力健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

文化惠民,首先要“价格亲民”

眼下,各地都在推进文化工程建设,不少城市冒出许多令人称奇的“文化地标”,城市文化设施日新月异。然而,一些巨资打造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了“高消费”场所,票价动辄几百、上千,普通市民只能望而却步。文化设施虽然齐全了,但“文化”离百姓越来越远,“惠民”成难以企及的奢望。

文化惠民当以“民”为本 当前,我国政府正积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对于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这一关系到文化民生的实事如此重视,正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体现。为了让惠民政策切实落实到“民”,政府要做的,是进一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给出更多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建设更多、更好的文化场馆,开放更多的免费设施,让更多的文化资源覆盖到市县级以下,使得远离文化中心的人们也能够分享免费的阳光。

文化要在“惠民”中“慧民”

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 篇7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各领域的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环节之一的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建设,是以人民的文化需求为起点,以文化需求的反馈为途径,以结合反馈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为目标,该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畅通需求表达渠道,有效运用民众信息。民族基层文化服务的对象是少数民族群体,即以人为本。从需求出发是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现实路径,由此可见,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基层,尤其是少数民族基层地区。

二、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现存问题

1. 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淡漠,缺乏参与热情,需求情况不明晰

公众对需求反馈机制无参与意愿。一是对于公众提出的服务需求,相关部门并未给予重视和积极回应,公众没看到反馈信息所产生的作用,而对反馈变得淡漠;二是对反馈者未采取有效的奖励,难以激发公众进一步的反馈热情。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对于改进服务主体的供给方式,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效益,维护群众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覆盖范围小,政策宣传力度弱,民众几乎无参与文化活动的习惯和热情,对参加文化活动没有积极性,出现需求空白的状态。事实上,并非无自身的要求,只是这种要求尚且处于隐性状态,未被发掘,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和培育。只有接受了引导和培育,才能提高个人的文化水准,充分运用、享受阅读和欣赏图书、报刊、电影、实景剧等文化产品,消除需求空白局面。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虽然大力提倡需求反馈机制建设,但仍停留在对中央政策宏观的响应上,工作多流于形式,未开展实质性的机制建设。总体而言,缺少面对所有服务对象的大众化需求信息反馈制度。供给方对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处于一种大致的初步认识上,对需求缺乏深入、细化的认识评价。由于民族地区文化生活的匮乏,群众无明确文化需求,文化需求缺乏表达渠道,使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核心主体的民众,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局外人。

2. 反馈信息未被有效处理,实际需求与已有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适配不足

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地区在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投入明显扩大。提高公众对文化活动、管理的参与度,是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形成的前提。对已有文化产品和服务,虽部分是基于调研、考察后有针对性提出的,但相关部门对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回应尚未形成完备的机制,使得反馈信息并未对现有文化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参考价值,适配性不足问题仍然存在。反馈的信息未被重视和采纳,长此以往,民众对于形式化的反馈失去信心,再无参与热情,致使文化服务与公众需求脱节。缺少有效评价与反馈,公众反馈信息的积极性不高。建立需求导向型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众的参与积极性,最终可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3. 文化服务人才匮乏,尚未形成根据需求反馈创作文化精品的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反馈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是为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的素质,培养和提升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现有专业人才不仅数量上偏少,因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基本不具备专业的文化技能。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反馈机制的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得到高度重视,必将要求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民族地区建立反馈机制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需求,以特色民族资源的挖掘为基础的文化活动更具有亲民性和持续发展性。例如旅游文化、服装文化、饮食文化等,展开特色文化活动将极大地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对特色文化精品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

三、民族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的机制系统

需求反馈指的是需求信息的反馈。具体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是指服务对象对公共文化所提供的服务模式、内容和态度所产生的评价性反应。该系统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服务对象通过一定反馈途径向服务主体或监管部门提出需求反馈意见。需求的反馈是互动的双向反馈,即政府部门接受公众的意见后,进行互动分析和处理,提供满足需求的文化服务,以非政策性的方式提升文化服务质量。由文化服务监管部门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反馈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为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提供保障。以需求为导向的文化服务机制的建立,对文化设施建成后,因活动开展不能充分满足公众需求而导致设施闲置、无人参与现象有消除作用。

四、民族地区基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的政策建议

1. 促进各文化部门服务理念的转变,扩大信息宣传力度

基层对文化服务的具体需求,由等人上门的被动服务转变为积极下基层的主动服务,由普泛化的提供服务变为对象化的提供服务。各少数民族电视台应当以当地民族特色为主题,制作10—20分钟的专题节目,集中在黄金段播出,对特色文化进行宣传和报道。文化活动由文化局负责组织策划,可以在年初就将策划的全年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和时间、地点安排进行公布;通过电视台、商场易拉宝、文化网站等进行公布。让群众依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行预先筛选和报名。不仅带动了业余团队(普通民众)参与积极性,而且增加了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发挥了文化服务真正服务于人民的宗旨。

2. 全程追踪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

对正在开展的文化活动,由文化相关部门出资成立演出组、灯光音像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并实行项目负责制。搭建舞台,负责每场演出的节目安排、印制节目单,对演出单位、演员人数、节目数量、演出形式、工作人员、观众人数、演出效果等进行记录。并设立现场观众意见反馈点,为进一步完善文化工作、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全程追踪有助于省略繁琐的中间环节。

3. 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平台

坚持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建立基层文化需求意见征询和活动开展情况反馈机制。通过发放问卷、设立公众意见箱、公开上级主管部门监督电话等形式,广范围,多角度覆盖意见反馈途径。被政府部门采纳的意见提供者给予物质、荣誉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或免费享受文化活动的特权等,激发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力求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群体的需要,努力使公共文化服务做到贴心、到位。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反馈是互动的双向反馈,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型向自下而上的需求导向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为公众提供了需求表达的渠道,满足了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消除了对文化建设的淡漠态度。在宏观引导下,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充分利用政府的互动、有效信息反馈,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掘民众参与热情,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水维,汪志铭,张武刚,洪菲菲.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撬动公共文化需求,支点在哪 篇8

从调查结果看,为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从五个方面着力改善。

提高公共文化场所和设施利用率

文化设施是居民满足文化需求的空间载体,但数据显示,北京市公共文化场所的利用率不甚理想。调查涉及社区文化中心、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剧场剧院、电影院、图书馆等主要公共文化场所的利用情况(见下图)。结果显示:社区文化中心的利用率最低,有75.3%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年内从来没有去过社区文化中心;其次是剧场剧院,有62%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年内从来没有去过剧场剧院。

调查发现,当问到“很少或者不去下列文化场所”的原因时,“离家远、不方便”是被调查者提及较多的一个理由。可见,在有限的可支配时间里,往返不便导致人们放弃选择公共文化设施,使得其利用率不高。此外,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区相比更显不足,这导致农村居民比市区/城镇居民更少利用公共文化设施,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调查发现,农村居民“从来没有去过电影院”的比例达60.9%,比市区/城镇居民高出2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从来没有去过剧场剧院”的比例达79.5%,比市区/城镇居民高出20个百分点。建议有关部门在兴建公共文化设施时应使其在区域、城乡之间的分布更均衡。

提升文化品牌和惠民工程影响力

近年来,北京市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抓好品牌文化活动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在政府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中,节庆活动最夺人眼球,大型品牌文化活动知名度较高,但参与度不够。当问到“您是否听说或者参与过庙会、灯会等节庆活动”时,60.6%的被调查者表示参与过,其中35.4%的人是有计划性地参与,只有1.6%的人表示没听说过。但是,问及“您听说或者参与过全市大型文化活动吗”(见右表),61.1%的被调查者表示“听说过,但没参与过”,6.2%的被调查者参与过,其中2.3%的人是计划性参与。可见这些活动在市民中的知名度较高,但参与程度还不够。

适度降低文化消费的价格水平

近年来,北京市居民文化娱乐需求持续增长。2011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2136元,同比增长14%,五年来年均增长9.1%。统计部门2009年居民消费投资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休闲娱乐”已经成为继旅游、子女教育、买房/车后的最大消费点。

面对强烈的消费意愿,文化消费价格却居高不下,与居民收入不匹配,让多数人望而却步。这成为阻碍市民文化需求释放的一大因素。价格问题在演出市场和电影院更为突出:对于那些从不或很少去剧场剧院观看演出、话剧的人群,28.1%的被调查者选择“票价高”;对于那些从不或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群,19.6%的被调查者选择“票价高”。

针对在一年内曾去剧场剧院观看过演出、话剧、演唱会等的有效人群,只有66.8%的人是自己买票,其余均为赠票观看。调查显示,对于自己买票的被调查者,平均每次观看话剧的票价是245元,最低20元,最高1300元;平均每次观看演唱会的票价是448元,最低30元,最高2000元。按平均票价计算,每次看话剧的花费占到城镇居民家庭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而演唱会则接近16%,消费价格占居民收入比例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改善文化服务“软”环境和信息发布途径

调查发现,北京市虽投入了大量精力在公共文化设施和精品工程的建设上,但在运行管理等服务建设上还有待改善。公共文化机构缺乏从受众和服务对象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安排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的意识,在运行管理等“软”服务建设上还有待改善。例如,针对“很少或者从来不去社区文化中心”的人群,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服务时间与需求不契合。被调查者认为最大的原因(46.2%)是时间不允许。开放时间大都是工作日和工作时间,无法从时间上满足社区内的上班族、学生等的需要。第二,社区文化中心知晓度不高,反映了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40.1%的被调查者反映“不知道社区文化中心在哪里”。

此外,当问到“以下有关文化生活的选项中,哪些是您最为期待的”时,有28%的被调查者希望“更方便找到各类公共文化活动的信息”。因此,有关部门应改善文化供求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局面,让市民能方便、迅速地获取文化演出资源和活动信息。

保障居民文化参与和可支配闲暇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闲暇时间不足是影响居民满足文化需求的最大因素。对于表示“很少或者从来不去公园”的人群, 52.5%的被调查者选择“没时间”;同样,在博物馆展览馆、剧场剧院等情况类似,对于表示“很少或者从来不去博物馆展览馆”的人群,44%的被调查者选择“没时间”;对于表示“很少或者从来不去剧场剧院”的人群,31.4%的被调查者选择“没时间”。

上一篇:党建工作前言下一篇:酒店的财务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