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后进生的学习(共11篇)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成为我们所说的后进生。以语文科为例,尽管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每天兢兢业业地工作,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些学生的成绩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些学生仍然开口词不达意;下笔不会作文、语病甚多,这些孩子大部分因为分数这一紧箍咒而形成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不思进取。那如何使后进生智能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进步?我们教师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正确看待他们,要采取积极措施,要从多的方面,采用多种方法,改进他们的学习状况。学生成绩差,教师还要从自身查找原因。以下单从教师自身对后进生的影响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教学方法欠佳,忽略个性差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成绩差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新入学的儿童由于存在个性差异,使那些学得快与学得慢的儿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分别具有不同的要求,可是由于班级过大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让许多教师照顾不到每个儿童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偏爱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使那些起点低的儿童受到冷落,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长此下去,成绩越来越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新生入学起,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注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差异性;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师的语言要现象生动,富有感染了力。2.对后进生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观察他们的变化,帮助他们寻找原因,及时做好补救工作。对后进生的帮助教师要有恒心、耐心和信心。
3、关心每一个学生,并教导学生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不以成绩论优差。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全班学生完全平等,没有“好生”、“差生”之说。在语文活动中,有意安排优生和后进生结双结对,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不受歧视、不被遗忘的感觉,去掉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4、交接班级时,新任教师和原任教师首先应该做好后进生的交接工作,以便达成共同教育的目的。
二、学习负担太重,学生过度疲劳,致使产生学习厌倦心理
如今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如“拖堂”现象严重,课外作业分量大,利用学生休息的时间进行名目繁多的培训、补课„„表面看这样做是对工作认真,对学生负责。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损害儿童的心身健康,而且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倦学习,成为后进生。
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学到知识,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1.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起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上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在语文的各项比赛中,设计一些后进生能顺利完成的项目,让后进生首先参加,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有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2.尽量避免拖堂;课外作业要少而精,有典型性、代表性,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题海战术。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到学校班级的温暖。
三、师生关系紧张,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影响,许多教师有意无意的与学生拉开距离,上课或与学生交谈表情严肃,语言冷淡,对后进生更是讽刺挖苦,这样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紧张、压抑。特别是后进生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对抗情绪。孩子无法赢得教师的赞许和认可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内驱力,其结果是令人遗憾的。
1.俗话说:“爱其师,信其道”,教师如果得到学生的爱戴,师生之间保持一份浓浓的情意,学生就会努力学习作为回报。2.教师要给予每位学生无限的爱,无限的期望,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多关怀、体谅,帮助他们解除因成绩差造成的心理负担。3.要多鼓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哪怕取得的是很少的成功,微小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这正是他们迈向大的成功的起点。4.教师要避免说些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话,如“你真笨!”“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等,要坚持正确引导、鼓励为主,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如“老师知道你一定能行。”“你真是好样的。”等,让这些孩子尝到成功的乐趣,解除失败的心理困扰,从而产生一种内驱的激励力量。
一、让学生通过写信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教师和学习的期待
每次接高一新生, 我都会让学生在第一节课给教师写一封信, 介绍一下自己, 聊聊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 包括自己的成绩和爱好等, 并说说自己对语文教师有什么期望。这种形式的交流是我与学生的第一次交流, 他们都很重视, 每个学生都用心书写, 有的学生竟然写了厚厚的一沓, 让我不由得感叹学生的用心和细心。王林同学写道:“在初中的时候, 每次语文考试我都害怕做阅读题, 因为我的阅读比较差, 扣分也很多, 希望老师能够教我们一些做阅读题的技巧, 多做点阅读专项练习题, 让我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提高一点, 别再拉分了。”刘丽同学写道:“老师, 跟您这么说吧, 我是最害怕写作文的人了, 您能在这方面给我一些帮助吗?尤其在搜集素材方面, 您能教教我吗?”我通过这种方式, 对于学生的希望和期待, 就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为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通过心理暗示引起后进生的期待
什么是心理暗示呢?从心理学的范畴来讲, 它是一种以间接的方式进行的活动, 通过含蓄的做法, 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动, 达到最初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因为教师的语言、表情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等都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如果教师的心理暗示是积极的, 那么学生就会逐渐地喜欢上语文学习, 改变以往对待学习的态度, 逐渐提高自信心, 消除畏难心理, 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一) 给后进生“开小灶”
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 在课堂上也不愿意发言, 恐怕自己说错了会遭到教师和同学的嘲笑。有些教师也不愿意让后进生发言, 因为不仅耽搁时间, 发言的质量也低下, 因此, 后进生就成了课堂上的“被遗忘的角落”。为了给他们形成心理暗示, 我经常给后进生“开小灶”:放学后单独留下后进生进行辅导, 并留下一道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问题让其回家后自己思考, 告诉他:明天老师会在课堂上提问这道题, 你思考一晚上, 明天在课堂要积极回答问题哦。这样, 为了能有一个好的表现, 学生回家后不再玩游戏、看电视了, 而是积极思索, 不懂的问家长或是上网搜索, 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当他们在课堂上回答出问题后, 我立即进行表扬, 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变得更加浓厚了。
(二) 给学生修改分数的机会
在每次的小测验后, 我都会告诉学生:本次的成绩不是固定的, 如果你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 可以重新提交答案, 由老师为你们重新测定分数, 每人有三次重新提交的机会, 最终成绩以最高分为准。听到老师这样说, 学生都很兴奋, 他们认为, 老师期待着他们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 给了自己一个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机会。于是, 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重新提交答案的行动中, 有的学生甚至把作文都耐心地写了三遍。为了得到满意的分数, 学生付出了比平时多好几倍的汗水, 记分册上那些优异的成绩都是他们勤奋学习的证明。
(三) 给后进生前进的目标和鼓励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教师必须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 为他们确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 让他们的学习不再是随性而为, 而是一种有一定目的、在强大的动力下进行的活动。在学习目标实现之前,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种期望中进行的, 这种期望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前, 让他们为了自己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努力。这种期待具有强大的能力, 它本身就是一种强效的激励因素。
1. 以学习对手为赶超目标
为了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目标具体化, 我让他们把目标定在某个同学身上, 学习他, 赶超他。可以设立一个目标, 也可以设立多个目标, 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进行修改。以我班的刘磊同学为例, 她的学习成绩较差, 在班上位于中下游。第一个学期, 她将自己的赶超目标写在笔记本里, 其中考试后划去几个人的名字, 期末考试后又划去了几个人的名字。一学年下来, 划去了十多个名字。等到了高二, 她就把所有的名字都划去了, 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成为班级里的第一名。
2. 给自己制定不同阶段的“座右铭”, 以不断进行自我暗示。
实施中, 可采用不断告诫自己, 进行自我反省, 并给自己制定不同阶段的“座右铭”的方法。如上段提到的刘磊, 她在取得了成功之后, 总结道:“当我在学习上有些不用功时, 我就记起了我的竞争目标, 问自己‘不用功, 学习能超过他吗?’于是我又打起了精神, 更加刻苦地学习了。”她给自己制定不同的“座右铭”, 放在文具盒内, 每当自己不用功时, 就翻开文具盒, 看看座右铭, 通过口头命令组织自身的心理活动, 获得了精神力量。
关键词: 农村高中英语后进生情感教学分层教学
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偏弱的现象十分普遍, 这是农村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大障碍,它使正常的课堂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地进行下去,教学内容不好圆满以完成,同时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这些后进生在行为上表现为拖拉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懒于动脑,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几乎没有能力处理好各学科之间的关系,虽然有时也想提高英语成绩,但似乎总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如果一味地注重知识的传授或搞题海战术,只会使这部分学生排斥、厌恶英语,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如何提高这一部分学生的成绩,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所有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尝试, 认为情感教学和分层教学是提高农村高中英语后进生成绩的有效方法。
一、给予英语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首先,情感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它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学可以使学生摆脱自身的心理障碍,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并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人性最大的特点是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对于后进生,尤其如此。这些英语后进生在班级中常被其他学生鄙视,被老师瞧不起,在社会上受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有一种压抑感,有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但是,他们毕竟只是十六七岁的孩子,需要鼓励。在讲课时,面对全班同学,教师要把微笑多给予他们,把期盼的目光多停留在他们身上,让他们知道老师一直关心他们,希望他们能赶上来,绝不会放弃他们。要知道作为一个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找到一些切实可行、有效的途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导他们“爱学”。
另外,教师要利用积极评价,关注后进生的自尊。课堂活动中,后进生受到的否定评价远远多于肯定,因此他们的自尊心早已不堪重负, 潜意识的自我保护心理使他们排斥课堂活动,与其发言后受老师白眼、遭同学嘲笑,不如先一步将自己排除出局,这样在心理上好歹有个安慰:我不是没能力,而是不屑参与。作为教师,了解这一心理特点之后,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学生完成某题后及时给予积极评价。对于表现不错的可以说“Pretty good! ”“Wonderful! ”“Excellent! ”,说话时,要语调上扬,真挚之情溢于言表,不然给学生的感觉只是表面敷衍。对于表现欠佳的后进生应鼓励打气:“Try again.”“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这样教师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学生仍会充满勇气。此外,课后作业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在作业上添加鼓励性批注,而不只是留下单调冰冷的分数。由于期待教师在作业上留下的话语,后进生们也会格外用心,认真完成作业,以期获得教师的肯定与赞美。
二、实行分层教学,使优等生和后进生达到双赢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学生的共性,又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实施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 使他们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由于长期的厌学、拒学,后进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与普通学生有着很大的差距,就如一座高楼,如果地基没有打好,却拼命地往上盖,是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的。教师应该根据后进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为他们制定好相应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进行科学分组, 实施特殊目标教学。例如课堂提问,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如单词拼写、机械背诵等交由后进生来回答,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加深知识记忆,另一方面也能使他们融入课堂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 笔者还鼓励优等生和后进生结对,“师徒”并肩前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能为后进生找到一个能生活在他们自己生活中间的、能以身作则的、生动形象的榜样,效果远远胜于教师对后进生乏味的说教。另外,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要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不同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各不相同,因此,作业分配方面,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程度,分层次为后进生量身定做作业。他们同样应以基础题为主,这样可以基本上无负担地轻松完成,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加上老师的及时反馈,可以使他们在肯定中重获自信,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一旦基础知识过关,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加以引导, 鼓励鞭策他们向更高一层的目标迈进,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时代在进步,教材在变化,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英语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英语教学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面对新一轮的英语教学改革及后进生本身所呈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来说除了掌握并运用好本专业的英语知识外,还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只要理解、尊重、宽容和善待后进生, 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安排不同的练习,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我们就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成绩,增强其英语运用能力。这样,后进生成绩普遍提高,后进生减少,优等生增多,所有学生都可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又是这门艺术中的艺术,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只要我们重新点燃后进生希望的火苗,那么精诚所至,一定金石为开。
四、结束语
陶行知曾经说过:“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时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对于后进生们,教师应以加倍的耐心和爱心去教育和感化。在情感策略的选择上对症下药,不可盲目遵从理论。只有投注了真情,找对了方法,才能使后进生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并取得最终的成功, 同时也为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加平.转变英语教学观念培养英语创新人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一些教师常常把学生入学的成绩视为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水平而忽视学生的潜在能力。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教师对学生刚开始就丧失信心,无形之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冷漠、压抑和伤害,年复一年,恶性循环,这样学生始终是学不好的。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B.S.布卢姆实验证明:许多差生的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得到各自所需的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因此,教师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差生都要格外关心爱护,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困难,不失时机地激励他们产生“想学”的强烈愿望。比如,多找差生谈心、编座位照顾差生、上课提问不忽视差生、耐心回答差生的提问、当面批改差生的作业、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别帮助一二个差生等措施,其效果颇佳。
二、根据差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差生“爱学”
差生由“要我学”到“我想学”是一个十分可贵的进步。但是若不能把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稳定下来,那一切努力将会前功尽弃。因此,我根据差生的心理特点,找到一些切实可行、有效的途径,激发学习兴趣,诱导他们“爱学”。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差生熟悉的事物,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数学有着同实践结合的丰富内容,我注意引导得法,创造学习的高潮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2、为差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兴趣的根源是来自对困难的战而胜之。”差生每前进一步比别的同学都要困难许多。考虑到这一特点,我为差生在集体中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比如,课堂提问对差生适当浅些,作业、考试成绩以进步为准设立进步奖等。
总之,看到差生即使有微小的进步,也应当给予肯定,并及时通报家长,让他们在班里和家中都体验到学习取得进步的喜悦,从而稳定学习兴趣。
三、深入研究教材,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能学”
1.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我注意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差生也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感到自己能学在给学生上新课时,把知识的“度 ”放缓一些,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差生吃透教材的内容和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主。在练习中补充一些综合性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而对差生不作要求。对有的知识点,也可以放在章节、单元复习或总复习中加深和拓宽。
2.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做到上课速度适当放慢,让差生感到能跟上教学进度差生是班集体的组成部分,教学效果应当追求全班的整体效果,差生的反应,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勉强赶速度,而是做到照顾学生的全体,不能忽略差生。例如,在讲重点内容时,我切实做到放慢速度,并尽可能重复一二次;在要差生回答问题前,让他们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诱导他们积极思维,让他们真正地掌握有关知识。
四、根据差生的学习特点,改善差生的学习方法,使差生由“能学”变为“会学”
1.举办学习方法专题讲座,让差生了解学习的几个基本环节在学习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我在教学时,注意抓好各个环节。预习是一个学习周期的开端,我切实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对教材有初步的理解,为听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听课是学好功课的关键,我要求学生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正确的思路都要在这个环节解决;复习是对知识的消化和记忆,我注意学生对听课的反馈;作业和动手实践是对知识的运用和进一步掌握,我启发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技能熟练的目的;应考是检查学习效果,我经常注意衡量是否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的方法。经过这几个基本环节,我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形成实践作用的“知识链”,进而强调差生认识和掌握“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课内后课外”的常规学习原则和明确各学习环节“精力该集中何处,思维活动如何加强”的定时定量的具体要求。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初三语文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有几个:一是长期偷懒不学习缺少积累,二是知识面狭窄造成理解能力跟不上;三是丧失学习信心破罐子破摔,于是越来越厌学;四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动力。语文老师应在期初想办法让这些孩子走上正轨,跟上身边的同学融入班级大家庭。
首先,教师要经常关注他们的上课、作业、交友等表现,利用课间找他们说话谈心。通过谈心,增进师生情谊,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关爱的点滴温暖,增强奋力拼搏的勇气和信心。而对于不懂礼貌的学生,则应采取有距离的监控,如用眼神或话语暗示,鼓励他们改邪归正。
其次,教学设计方面要注意内容难易适中,教师讲课速度不宜太快,讲话应深入浅出,评价不宜太苛刻,以鼓励优点为主,杜绝当众批评刺激。提倡不同层次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课堂氛围。纪律要严明,以尊重为前提下的合作共赢。
第三,教师尽量不讲,把活动空间和舞台尽量让给学生。即使学生暴露了缺点也有好处,至少为教师提供显性的反馈信息,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发挥能动性的动机,这样,因势利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益的点拨和引领。学生一旦受到关注,必将喜欢上语文了。
第四,不背诵、不做作业的学生,先首次当面规定下一个完成的具体时间,若错过期限就是“拖拉”,“拖拉”只好请他到办公室进行个别谈话了。若继续不完成,只好进行家校联系,把责任也分一点给家长,让家长一起敦促孩子的成长。如果家长不配合,那就让他到办公室立即完成,唯有这样,才能纠正其拖拉的行为习惯。因为放学留学生,担心发生安全等意外。等学生完成任务了,老师记得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第五,假如学生考试没考好,教师一定要主动找他们谈心,探问其中的原因,而后帮他们制定新的学习计划,计划要切实可行、循序渐进。下一次如果有进步了,老师要马上给予肯定;如果依然没考好,老师不要放弃他们,记得耐心细致探究其中的原因,并把该原因告诉差生,提供参考后,再听听孩子的反馈意见,有什么新想法。用心的条件下,加上耐心和精心,相信孩子的心迟早会被老师打动的。
第六,帮助差生寻找下一位追赶的同学对象,为自己树立一个榜样。老师建议差生经常观察榜样的良好表现,经常向榜样请教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榜样同学学习良好的学习方法,借此为自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孔子说的“见贤思齐”,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难以培养学习的兴趣,他们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作为教师,要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完成他们自己很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很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轻松地引入学习的殿堂。
二、主动帮助,促使前进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往往会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感,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他们当然不会主动去的请教。作为教师要主动的关心他们,主动的帮助他们,并且要发动学习好的同学主动的帮助他们。要把帮助学困生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主要任务;要让学习好的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的学习更有利于自己学习知识的巩固的道理,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帮助学困生学习。学困生他们完成作业十分困难,但又不能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于是他们会采取照抄的办法来应付作业,来换教师批改时的一个勾儿。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成绩自然越来越差。
三、培养自信,感受成功
学困生由于学习差,往往会失去自信,对自己失望,有可能会由学困变成厌学,最终弃学。作为教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自信心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
四、取长补短,深入挖潜
虽然学困生学习有困难,但不是的什么都有困难,什么都落后。学困生往往是体育的健将,绘画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劳动的标兵……他们的品质往往会比学习好的同学还要好。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总结和表扬他们的长处,要用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要想办法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充满青春,充满活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应该不算太难。难也要做,因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五、肯定成绩,推波助澜
学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会在某一个时间或某是一个学科中取得成绩,尽管他们的成绩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还是要及时发现,并充分的肯定他们的成绩。扬长避短,大讲他们的长处,闭口不谈他们的短处,让他们在老师的表扬声中,在同学们的喝采声中,分享到取得成绩的喜悦,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是的良好氛围。教师和其他同学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困生在这样的环境的激励下、影响下,就会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进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创造机会,展示自我
一、调查分析, 寻找原因
教育帮助后进生, 首先要弄清楚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经过调查分析, 每班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学习困难, 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态度, 过分的贪玩, 缺少明确的奋斗目标。2.由于家庭的某些原因, 如家长态度粗暴, 缺少关心, 形成了性格上的内向和自卑。3.智力发展方面的缺陷。4.厌学, 对所学的功课不感兴趣, 视学习为负担。针对这些原因, 根据每班每个后进生的具体情况,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做到因材施教。
二、融洽情感, 激发兴趣
由于后进生学习不好, 同时还具有某些不良行为, 因此经常会遭受同学们的歧视和冷落, 这样, 必然会形成自卑、粗野、蛮横、任性、放纵和自私等一些性格。如有个班的吴同学就是这样。平时在班上遇到一点小事, 对同学不是打就是骂, 我行我素。他的理由只有一个, 别人先碰他的。对于这种变态心理, 医治的办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他施之以爱, 动之以情。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情感是无意识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 情感具有动力和催化剂的作用, 在情绪愉快的时候, 人的心智活动会进行得更敏捷, 更有成效。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老师, 对每一个同学都应该一视同仁, 都应用一颗慈母的心去看待他们。如三 (7) 班的顾同学和杨同学, 在信息技术课上发生冲突, 我总是安慰他们先上课, 课后调查了解, 弄清其中的原委, 再和当事人个别谈话, 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从而自觉道歉, 做到心服口服。同时在平时课间休息的时候, 经常与后进生接触、谈话, 和他们一起打打球, 讨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 谈他们最开心和感兴趣的人和事。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在真诚地关心和帮助自己, 感受一种精神上的愉快, 这种满足和愉快又会转化成一种“强化剂”, 促使他们对我所教的学科产生了兴趣, 自觉地学习。
三、体验成功, 增强信心
情绪、情感是影响信息技术学习成绩的重要变量, 为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让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让后进生获得成功的机会, 我注意采用欲高先低、欲快先慢、欲深先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 尽可能让后进生围绕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如课前复习或导入新课时提出的问题, 估计后进生能回答的就多让他们回答, 有基础操作的就让他们来做, 这样, 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 又促使他们去积极思考。当他们对提的问题回答不出, 或答错时, 鼓励他们再想想或先让学习好的同学回答后再让他们回答,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神并理解问题。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 我对后进生不仅多提问, 多鼓励, 更多地是给他们提供动手的机会。上台前演示或在电脑上做练习时, 我不断巡视, 给后进生指点和引导, 使他们由懒变勤, 由不会到真正会, 再到真正地独立完成作品, 并在课上评讲时给予肯定赞赏。这在无形中给了他们克服自卑、战胜困难的勇气。
四、传授方法, 培养能力
学习是有法可循的, 学电脑也是, 必须讲究方法。学习上的诀窍, 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既有弯路, 自然亦有捷径可走, 这捷径就是科学的途径。后进生的学习差, 其中也有学习方法错误的原因, 帮助他们寻求切合自身实际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引导他们改变陈旧的学习方法, 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在教学中, 我不仅教给学生“金子”, 授之以鱼, 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以点金之术, 授之以渔。如在进行“画多边形”的教学时, 首先让学生复习旧知, 用椭圆和矩形工具在电脑上画个简图, 然而,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在讨论时多让后进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乘机引导他们进行分析、综合并初步概括。再让学生把自己拟定的操作步骤分组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学的各种不相同的画法进行 比较式的讨论, 并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至于操作步骤的表述则不强求划一。最后, 教师就学生概括“画多边形”的方法进行简要讲评, 这时切不可把后进生们的归纳画法遗忘掉, 而应给予高度的评价, 让他们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认识到自己的潜力, 为自己学到了一种“画多边形”的方法而高兴。又如, 四 (1) 班的朱同学, 他在学“插入图片”这一课时, 总是学不会。于是我就一对一、手把手地教他。开始我做一动作, 让他也模仿地做一遍, 渐渐地就流畅了, 我再让他单独地插入图片, 由剪贴画到来自文件, 由少到多, 循序渐进。结果也由最初的不会插图、不敢设置, 变为课堂上能单独设置图片, 这可以说是他的一大进步。我相信, 只要我们授予后进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就一定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后进生;花骨朵;促进;转化;教师
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每个班级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意识淡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亦或是在遵守纪律方面做的很不好的学生,一般这样的学生会被归类于后进生。这样的称呼是否违背了教育平等的理念,我们在提倡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却给这些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关注的学生取了后进生这样一个听上去让人联想到很多不好现象的词。甚至很多教师一听到后进生三个字,脑海里还会涌现出思想品德差的看法。或许在谈如何促进后进生发展之前,我们首先应对自己的偏见进行反思和改正。
当出现学生课堂捣乱,与老师顶嘴的事件时,很多老师都会说该学生不尊重老师,把事情的起因归结到学生的不懂事,但很少对自身进行反思。都说尊重是相互的,为何要分先后,又为何一定是学生先尊重老师呢?如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不能放下师长的架子,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就无法促进这些孩子的转变和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要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使其得到健康成长呢?
一、摈弃对花骨朵的偏见
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骂你,你都觉得他在夸你;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他就算夸你,你也觉得他在骂你。教师应该摈弃对花骨朵们的偏见,切不能先入为主的一味否定,还没尝试改变他们就下定论说没希望;还没深入了解,就下定论说没办法相处。偏见会蒙蔽双眼,让教师完全否定学生,而完全否定一个学生,是对学生最大的伤害,是阻碍学生转变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尊重花骨朵的人格
自尊心是人拥有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花骨朵,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到同龄人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已,走出心理误区,尊重花骨朵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
三、发现和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很喜欢成功,因为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到父母或教师的赞评。这种心理是很好的,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做各种事情。”有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花骨朵的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才也。”闪光点不仅仅包含体育好,音乐好,爱劳动这样的点,其实可以细化到,不画三八线、不打扰同桌午休、主动帮老师拿课本、提醒同学交作业、帮同学提水、提醒同桌上课不要睡觉、读英语单词比较大声这样的事情上,及时发现,及时表扬,不仅可以让花骨朵受到激励,也会让其他学生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值得提倡的。
四、以身作则,以行导之
在感化“花骨朵”的工作中,老师的实际行动是无声的教育。在一些情况下,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不如自己的一个实际行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好,这就是常说的“身教胜于言教。”例如:你叫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大声讲话,那你一定在课堂上要少对学生大声呵斥。
五、温柔细语,耐心对待
很多时候教师会很情绪化,遇到学生犯错的时候,一味的呵斥、指责,把学生请到办公室上政治课,半个小时下来,越讲越气,越看学生越不顺眼,越发觉得“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温柔细语才是融化人心的最好方法,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柔耐心,一定也不忍心对老师大声和反驳的。
六、家庭、社会和学校有机配合,做到齐抓共管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同一致地教育花骨朵。
家庭、社会和学校构成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它们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家庭、社会和学校任何一个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教育出现漏洞,危害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使之配合一致,這是做好花骨朵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方法。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应注重方式和方法,设法在情感上与他们进行沟通,而不是见面就告状,这样才能得到更多有关该生的真实信息,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七、耐心期待,做到持之以恒
花骨朵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让我们摒弃对“花骨朵”的偏见,多给他们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花骨朵”的转化教育工作,促使他们健康发展,或许不久以后,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我们的手中诞生!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2005.10.
[2] 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廣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公司上班十分自由(可不刷卡,不限制上班时间),待遇对于应届生来说偏上。员工的氛围和关系都十分好。
但似乎的是,公司大部分员工显得比较“闲”(大致观察),传闻工资、职位涨幅也十分地低。有点像过于清闲的工作节奏。
然而本人的想法是希望在一家公司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得到上级、公司的认可。
PS:本人的
优势:
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英语口语。
劣势:家庭没有任何一个职业背景的成员(缺乏间接地职场经验)、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不习惯计划和遵循计划、缺乏重复坚持某件事的毅力。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前辈可以支支招。
职场百科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 自主学习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此,本人认为应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此带动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所以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2、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3、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4、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5、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数学课堂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一步到位,大搞题海战术;从而使学生理解为学数学就是做题,而做题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学生学到的不是数学,而只是解题技巧。教师的主导作用完全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消极地学,机械地用,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消失。
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人的发展,提倡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改浪潮中,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
一、少数学生“灌”多数学生
时至今日,绝大多数教师都以认识到“满堂灌”的危害,都在有意识的转变这种教学方法但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很多老师不直接去“灌”而是通过少数学生去“灌”多数学生.当前有不少的数学课堂,其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几乎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教学时教师频频发问,为数不多的优生就来“和”,表面上教学顺利、气氛热烈,实质上把大多数学生放在“听众”席上。这种做法比教师的“满堂灌”的危害更大。
二、“讨论”流于形式
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太流于形式了。主要表现在:1、讨论时间太短,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交流,讨论好像成了一堂课为体现新课改要求而不得不有的一个环节;2、讨论的问题不太明确,或大或空,学生根本找不到讨论的焦点;3、差生没机会表现,变成优生们轮流“发表演说”。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1、组织者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最直接的组织者。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定向发展有赖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系统规划对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进行有计划的组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自组织功能的提高和完善;②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组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通过引导和激励,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自我组织程度。
2、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表现在“引导”上.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代替学生或背着学生“走路”。施教主动,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因势利导把教学过程导向预定目标的教学策略。如果教师的行为不是建立在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活动规律或特点的基础上,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充分发挥的。为此,教师的引导必须做到三个适应:一是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规律和特征,二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是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实践表明,做到这 “三个适应”,既是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最好说明,也是实现学习活动最优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提前两天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一些图片、实物,用硬纸片制作柱体、锥体等模型。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实物和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立体模型,然后再按每两人一组把这些实物或模型进行归类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选派一些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
创造是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番发现、创新的过程,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我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⑴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⑵ 零的绝对值是零 ⑶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⑴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 ⑵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 ⑶ 若a>0,则a=________;若a=0, 则a=________;若a<0, 则a=________ 。⑷ 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三、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必须在平凡的教学中去发掘创新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感受到终生学习的必要性。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在教学“银行的利率”、“打折销售”时,先让学生到银行去了解利率、利息、利税等或去商店看一看商品的打折情况,了解标价、折数、售价等等。教学中,每个小组先进行讨论交流各自了解到的知识。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每个学生是一个具有不同特点的社会个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要让“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让优秀的更优秀,让大部分学生稳步提高,使后进生得到切实、有效的转化。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五、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对“图案设计”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完成以下问题:(1)我喜欢的数学图形(2)收集一些公司或企业的标志图案(3)为我们班设计班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网上找到了相当丰富的素材,上课前我先把每个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加以整理,教学中再进行分类展示。这样做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益。
实践证明这种手段的应用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增加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导致后进生学习动机很弱,进而学习成绩很差,失败次数越多,动机更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态势。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后进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让他们走出学习的阴霾,感受知识的无穷魅力 。
一、关爱“后进生”,以爱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我们不仅要有爱的思想、爱的情感、还要有爱的艺术。你尊重他、信任他,他就愿意接近你,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向你敞开心扉,这时你的教育才会在其心灵深处生根发芽,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教育家夏丏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爱优等生、中等生,还要爱那些后进生,对那些学习差的、不听话的、好打架的学生更要主动热情、平等相待,多与他们沟通,就连教师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都要倍加注意。过去我们把这些人称之为“劣迹生”“差生”“双差生”,现在叫“学困生”或“后进生”,虽是片言之差,却全然隐去了以往的岐视之嫌,也去掉了学生间人为的等级差异,听起来更有人情味,这些孩子也会因受到尊重而增强奋起直追的信心。
二、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与思维方式,适时激“趣”
行为偏差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要纠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树立循序渐进的目标,逐步引导、慢慢纠正的方式。采取多谈心、多鼓励等手段,从思维、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把各种不良思维、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我班学生郑联鑫,每次语文考试都不及格(其他科目也如此)。科任老师都跟我反映这个孩子太“慢”——拿书慢,做作业慢,思维慢;而且又“懒”——课堂上不积极,作业不按时按质完成,纪律散漫,所以自始至终都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这也是我头疼的问题,但我不想放弃他,想通过我的“激趣教育”让他有点滴的改变与进步。我多次找他促膝谈心,询问他对自己的评价和他心中的真实想法,鼓励他向优秀学生学习。我对他说:“老师希望能成为你的朋友,特别是当你遇到困难时,即使我不能完全帮你解决问题,我也愿意倾听你的心声。”有一次语文课上,同学们都拿出语文课本,只有郑联鑫还在悠哉的磨蹭,要是平时,我肯定被气得怒火冲天,免不了要数落一番,但事实告诉我这样的“教育”会让他更“慢”、更“懒”。所以这次我平静地走过去,小声地对他说:“我帮你找。”他惊讶的看了我一眼,从他“另类”的眼神之中我读到了久违的感动,找到书之后我若无其事的继续上课,每次他“慢”的时候我都去“帮”一把,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也“等”他一下,“懒”的时候我就“促”他一下。并适时激发一下他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我发现他变得比以前“快”了、“勤”了,学习兴趣也渐渐浓了。在他的日记里有一句话深深的震撼着我:“因为李老师爱的帮助,我渐渐发觉原来学习也挺有趣!”从此,这个孩子变了。没想到关注“后进生”的行为变化与思维方式,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根本动力。
三、在自信心中激“趣”
自信心是培养“后进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大多数 “后进生”都存在着自卑、孤独感,对老师和同学感情冷漠。犯过错的“后进生”常常主观地认为老师轻视自己,嫌弃自己,以至对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的老师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主动接近他,让他敞开心扉,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引导他们从挫折中走出来,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犯过错误的学生,我明确告诉他们:老师更看重的是你犯错误后的表现,过去的既往不咎。而且事后特别关心他的各方面表现,好的及时表扬,做得不对的及时教育。这样,既消除了他的顾虑,又促使其态度的转变。
四、在课堂表现中,优先激“趣”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教学中我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上台表演,只要“后进生”举手就优先让他们表现,只要提问,就优先给予解答,并且鼓励他们不懂就问;只要有问题,就优先辅导,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由于后进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多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新概念,让一些枯燥难懂的知识通过活动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在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他们会大大地增强课堂表现的勇气,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发言的信心,其人格在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五、取长补短,在潜能中激“趣”
虽然后进生学习有困难,但不是什么都有困难、什么都落后。后进生往往是体育的健将,绘画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劳动的标兵……他们的品质往往会比学习好的同学还要好。就如我曾经遇到的卢振江同学,学习上非常的不乐观,就连他妈妈都怀疑他的智商有问题,总跟我说:“李老师,我是没辙了,有时候真的要被气疯了!连最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但在一次运动会上,卢振江在迎面接力和拔河比赛中的拼搏精神让我重新认识这个孩子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他的举止激发了我对他的教育信心,之后在班会上,我翘起大拇指对卢振江说:“我发现你是一位了不起的运动健将,相信学习上你也会越来越好的。”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只要发现这个孩子的闪光点,就适时的表扬他的长处,并用他的长处弥补他的短处,想办法挖掘他的潜能,并引导他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他的学习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原来相比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如何促进后进生的学习】推荐阅读:
如何促进人的心理健康06-07
关于如何促进就业思考11-15
西部地方政府如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07-14
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12-10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振英11-25
如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平安和谐发展11-17
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初探论文06-20
拼音教学中运用游戏促进学习的有效性01-10
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论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