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言语审美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的言语审美(精选8篇)

高中语文的言语审美 篇1

毋庸赘言,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文学审美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学教育的核心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六条目标指出了关于鉴赏的目的和态度:“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由此可知,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高尚人格的完善发展。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面对新课程,面对教学改革,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把创设课堂新教学结构与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目的呢?以新高中语文课本必修3(粤教版)的文学作品为主要审美鉴赏对象,我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审美研究尝试,现把我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课外资料的搜集查阅

这一步骤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资料汇总在我手里,体现师生学习上的合作关系。

(一)学期伊始的资料准备。了解浅易的美学概念。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或进图书馆查阅有关美的阐述的资料,然后跟同学们交流一下,最后汇总到我手里。从资料中发现,同学们所了解的只是片鳞只爪,或者对课文的鉴赏学习的价值不大。因此,我变成学生的合作者,根据汇总来的一些信息,加上自己查阅到的一些资料,给学生介绍了一些简单的美学概念:什么是美?[表示感官的快适,伦理的评价(仰慕或赞赏),审美的评价(精神上的愉悦之感);还指美的事物,美的素质,美的本质。]美的存在领域(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有利于审美学习的东西。特别指出:我们课文中表现的美的形象不是现实美,只是现实美的“反映”,都属于语言艺术美的范畴。对文学作品中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的欣赏都必须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审美体验。

(二)教学过程的资料查阅。在教学一篇文学作品时,让学生查阅资料,或者我印发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这对领悟文学作品的情感美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课堂课文的审美研究

文学鉴赏中的审美活动主要在课堂上展开,采用“自主——合作——研讨——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

(一)自主阅读,选择审美目标。

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发现审美因素,觉得某些语段所反映出来的事物或现象让人感到美。我根据学生发现的东西提供一些审美目标,让不确定性规范在不脱离中心的界限内,防止出现任意性。例如学习《黄山记》,这是写自然美的散文,我提供的审美目标是:形态美、色彩美,或壮美、秀美、奇美。学习《巩乃斯的马》,我引导学生从壮美(力的美)和情感美的角度切入。学习《荷花淀》,我引导学生抓住自然美中的形态美、色彩美,社会美中的人情美体味。学习《琵琶行》,审美目标非艺术美中的音乐美莫属了。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选择一个审美目标,分组合作探究,找出与审美目标相应的语段,讨论体验。

(二)师生研讨,实施审美欣赏。

我们知道,审美过程凭借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而展开,通过审美及相关的活动,这些审美力又得以发展和提高。因此,文学鉴赏中进行审美活动,离不开“发现、感受、品味、领悟、体验、评价和创造”。就是发现美之所在,感知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在这个过程中领略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并有自己的评价及创造想象。这里仅举欣赏课文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为例,呈现实施过程。

1、欣赏自然美的课例

例如有一组学生在《黄山记》找到描写色彩美的语句:“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我提示这一组学生从色彩的搭配上来审美。学生说:“雪色的背景与紫红、苍翠映衬,我觉得这是一幅明朗艳丽热烈的自然美景。”我问:“从这自然美景中,你体验到了什么情感,联想到了什么?”学生想一想答:“热爱大自然,生命力旺盛的大自然。”我肯定了他的观点,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色彩美大致有三种色调审美:明丽色调、淡素色调和灰暗色调。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举例。一学生说:“《荷塘月色》写淡淡的月光,浮起青雾的荷塘,该是淡素之美吧?”一学生:“‘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黄沙、白冰、黑云,压抑的灰暗!”

又如学习《巩乃斯的马》,学生有的找出了描写马的形态美的句子,有的找出描写万马奔腾的壮阔场面的段落。师生品味着词句“涌、奔泻、冲锋、疯狂奔驰、来回奔跑、雄浑、悲怆、苍劲、惊心动魄„„”等所表现出来的力的美,粗犷的美,引发我们对那种壮美产生兴奋感和崇敬感,想象再现着那个恢弘的场景。

2、欣赏艺术美的课例

例如学习《琵琶行》。学生很容易都指向音乐美的审美,都愿意品读第二段。我先放了一段琵琶音乐曲调让学生听一听。然后我提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欣赏音乐的审美体验:白居易怎么描摹曲调的快节奏、慢节奏?又怎么写琵琶乐音的低回、滞涩?琵琶乐曲的旋律怎样变化?听乐曲的人的感受、反应怎么样?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再现这个音乐美的?你品味了这一段后,是否琵琶女弹奏的琵琶曲仿佛就在你的耳边回荡?试描述一下。(前五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最后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3、欣赏社会美的课例

例如学习《荷花淀》,着重引导学生品味社会美中的人情美,人格美。一开始,同学们大都以形态美与色彩美为审美目标探究课文,找出了描写荷花淀美景的三幅画面:月夜编席、正午白洋淀、遇险荷花淀。并发表了他们的审美感受:荷花淀的色彩美是明朗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但他们忽略了人的存在。我提示:“月夜编席”画面写了谁,在干什么?爱劳动、等着丈夫回来的水生嫂不正带给我们生活美和爱情美的体验吗?“遇险荷花淀”除了色彩鲜艳清香四溢的自然美感之外,请品味“铜墙铁壁”、“哨兵”的双关含义,从美景的人格化中体验表现民族精神的情感之美。

(三)自主表达,进行审美实践。

文学作品审美实践要注意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点燃他们审美智慧的火花,启迪学生创造美的灵性。

主要通过“美读、美说、美写”来展示美的创造。

课文中美的句子,美的段落,我都要求学生反复的吟诵,尽量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学生在吟诵过程中感受了文学作品的美,又有自己的感情倾注,每一个学生的风格都不一样,这实际已是对美文的一种创造了。在对美文的鉴赏研讨环节中,发表自己的审美体验时,我要求学生发言也尽量的生动活泼,这也是对美文的一种创造了。写作文时,要求学生 :文学作品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要学着拿来用,作文内容要表现高尚美好的情感,追求“文质兼美”的文章境界,写出合乎美的规律的作文来。

三、总结。

高中语文的言语审美 篇2

在此先简要说明一下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的不同。语言是一种总的符号体系, 是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是抽象的系统, 有相对的稳固性。言语是个别人的话语, 是具体的事例, 有灵活的选择性。语言与言语的关系是工具和对工具的运用的关系。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语言的美与言语的美是不同的。语言美是语言体系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的总合。言语美是语言的美在具体环境中的体现。语言的美给人感觉到的必先是言语美。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 名家名篇, 教师与学生可以借此一窥言语的审美特点, 提高自身对言语的审美能力。

那么言语的审美特点有哪些呢?

一、音乐美

音乐美是在交际过程中, 为适应听觉的需要, 有目的, 有规律地对语音进行排列组合, 从而形成一种音乐旋律。也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 悦耳动听, 能引起美的体验。汉语“四声”的抑扬变化, “平仄”的相重、相间、相立, 单双音节的配合匀称, 双声叠韵的铿锵舒缓, 叠音词的流畅婉转等, 都给言语形成某种节律美、音响美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一旦言语具有音乐那种表达情感, 描绘形象, 提示主题的性能, 我们的言语就会变得更美。

诗歌是言语音乐美的典型代表。我国古代的格律诗采用了音步、平仄、对仗、韵脚等多种艺术手法, 更能发挥抑扬顿挫各种变化的艺术表现力, 从而使我国的吟诗能产生音乐般的艺术效果。五四以后, 产生的新诗对平仄、对仗等要求不再那么严格, 但也并非只求绝对的自由, 不求音乐美。事实上, 新诗也有自己的音韵和格调, 只是与旧体诗的风格不同罢了。以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为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虽不是格律诗, 却有自己的格律。每一节中各句的音节组合虽然长短不一, 但在整体上却有统一的韵脚和节拍, 使全诗的音响既富于变化而又整齐一律, 从而形成一种复沓回旋的韵律和节奏。

二、含蓄性

言语贵在含蓄, “含”是含隐, “蓄”是蓄绣。所谓隐, 就是言外之意, 所谓绣, 就是篇中之萃。我国许多的优秀作家在言语的锤炼上都遵循着“语忌直, 意忌浅, 脉忌露, 味忌短”的原则。往往不是直抒其意,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 或欲说还休, 让读者自己去体味。这样的言语才有味道, 显得含蓄隽永, 回味无穷。言语的含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言语的耐人寻味;二是指言语的多义性。言语的耐人寻味是指言语表达的不直露, 禁得起细细推敲, 琢磨, 如一杯酽茶, 越品越有味道。就拿《诗经》中的《关雎》来说:“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 淑女, 寤寐求之。求 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诗中用“时而向左, 时而向右地求取荇菜”来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又用辗转, 翻覆不能入眠来从侧面反映“君子”对“淑女”的思慕之情。这些隐喻和侧面描写, 要远比正面描写给人以更多的想象与回味的余地。

就多义来说,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 可解释为“味道”、“香味”、“臭味”, 虽然“臭”字在唐代有其固定的含义, 但对我们来说, 这三种解释都能够成立。就诗中所表露的情感看, 最后一种解释更能表达作者的愤怒之情, 但如果我们仅仅承认这种解释的唯一合理性, 则大大削弱了它的丰富的内涵。

三、幽默感

言语的幽默感来自于言语所创造的幽默的形象。它产生于特定的语境, 而不是说言语本身具有幽默感。

幽默相对于笑话和滑稽显得深沉、高雅, 而相对于讽刺与机智, 则显得温和、含蓄。当然这并不是说幽默就与这些“邻居”无关。有时幽默是机智的表现, 有时幽默是为了讽刺, 而有时幽默又等同于滑稽。

例如, 苏格拉底在向别人解释他为何取了一个凶恶的老婆时说:“作为一个驯马师他宁愿选一匹烈马来做自己的马, 而不选驯马来做自己的马。假如他能够驾驭烈马, 那所有的马就容易驾驭了。我为了能和所有的人和睦相处, 所以才取了这么一个老婆。”在这里苏格拉底的幽默就反映了他的机智。言语的幽默来自于对语言在语境条件下的巧妙运用。这些方法有:把同音、同韵的字、词以及形近字、多义字、词、句巧妙地结合起来或通过语词的表面意与实质意的对比等, 达到幽默效果。

四、柔美感

柔美感是指言语所塑造的柔美形象而给人的感觉, 同时也包括言语自身的色彩、语势和语音的形式因素以及两者的结合与统一。

一般来说, 使人产生柔美感的言语自身应该是轻柔、委婉、含蓄的。在语词所组成的语句及文本的节奏韵律上也是和谐的、舒缓的。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描写儿女私情、离愁别恨的作品,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及李清照的一些古诗词作品大多细腻婉转。在现代作品中,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沈从文的《边城》, 戴望舒的《雨巷》等作品多体现了柔美的品格。

五、壮美感

壮美与阳刚、刚健的概念相差不大。具有壮美感的言语是语言的语音、节奏、质感及力度和它所塑造的壮美形象的统一。

言语的壮美感来自于它所塑造的壮美形象及抒发的壮美感情,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次来源于言语在语境条件下所显示的质感, 比如词中的“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用词铿锵,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形象极具壮美感。

李白、苏轼、辛弃疾等人的很多作品多具有壮美而刚健的特色。如苏轼的《百步洪》写水泼冲泻:“有如兔走鹰落, 骏马下注千丈破, 断弦离柱箭脱手, 飞电过隙珠翻荷。”就显得气势恢弘, 情感激越而语言嘹亮。现代文学中, 郭沫若、贺敬之、郭小川的诗歌, 刘白羽的散文, 在激进色彩下的气势与情感及其用词, 也是如此。

六、平实感

平实感的言语与华丽、繁缛的辞藻相对, 指平淡朴实的言语给人的美感。但并非“质木无文”的白话, 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以简洁洗练的言语实现丰富内涵的表达。它有时和柔美的风格联系起来, 更多的时候则具备了可供回味的含蓄效果。古人常说的“实境”、“冲淡”、“自然”等审美范畴多少含有平实之意。

选择平实的言语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种冒险, 因为要使这平实的言语“有味”, 要使之表达丰富的内涵并不容易。平实的言语不等于大白话, 而是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 只是结果以通俗易懂似乎未经加工的形式出现, 具有加工效果而不露加工痕迹。

以人教版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 看起来是大白话入诗词, 可在整体语境中, 却又别有一番滋味, 并不乏文学色彩。文章用简洁, 单纯, 体现着朴素美的言语表达了他对一位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农妇的颂词。言语平实, 却让人回味无穷。

高中语文的言语审美 篇3

一、注重散文“诗性”化语言教学,提高学生言语审美能力

“诗性”化语言具有音乐美、词藻美以及意境美等,诗性化的语言通常笔触细腻、质朴清丽,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美展现出来,正如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所以在语言层面上,要打破常规和逻辑模式化的语言习惯,从诗性化的角度出发,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增强散文教学的语言活力,使散文教学尽力向“诗性”化靠拢。诗性化语言通常具有隐喻性的特点,如果不从深层的角度挖掘语言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和味外之味”,则无法品味散文的诗性化语言,学生的言语审美能力也无法提高。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语言富有诗性化。“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一句中,两个动词“泻、浮”用得出神入化。“泻”字把“死”的东西写活了,赋予动态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月光的流动感;“浮”字以雾的迷蒙、柔和和朦胧感,使读者如入仙境,在月下的荷塘如痴如醉!

二、注重散文的语感教学,提高学生言语审美能力

章熊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应是“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言语”的运用能力。在高中散文教学中,如果想要提高学生言语审美的能力,就必须从言语教学的核心教学部位——语感教学出发。何为语感教学,通俗地说,就是挖掘出作品中的优秀言语来吸引学生,促使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以及思维方面的发展,辅以读、写、听、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散文阅读时增强语感,有效地和作者的思想形成共鸣,从而提高言语的审美能力。

在语感教学模式中,应该使用“解读者取向”,形成“读者——学生”的中心模式,使学生的语感能力能够与教材的言语统一化,与之适应,从而建立全新的语感模式,把别人的东西经过内化之后,形成自己的信息,通过言语把自己的东西表达出来,在这种扩散性思维模式中,学生必然形成独特的言语审美理念,从而提高自己的言语审美能力。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中,对于“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此句,有些学生认为此句中的“叫”和“使”在搭配上不太恰当,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以及语法规定。“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有二:1.表示“使,命令”的意思;2.表示“空话或听任”的意思,这两层意思无法和“使”的搭配协调。唯有把“使”改成“来”,“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来作陪衬。”一句才能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

三、注重散文形象性语言的教学,提高学生言语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的言语审美 篇4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十分必要。本文试着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涵,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激活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审美教育;撬动;高中语文;教学

当下语文教育遭人诟病,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语文学科工具性根深蒂固,语文教育基本价值失落……面对诸多的抨击和非议,我们不得不深切反思,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语文的审美教育被弱化、淡化、边缘化。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强调: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审美教育应当自始至终贯穿于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之中,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应当成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动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肩负起审美教育的任务和使命。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素养突出的元素。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提升审美品位,是语文教学的另一重要内容。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提高质量的切入点。语言学泰斗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国语,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学生没有创造性,不会解决实际问题,“高分低能”,语文课堂“高耗低效”。一篇篇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被肢解为一个个冷冰冰的知识点,一个个充满朝气的鲜活生命被文山题海打磨得无棱无角,一节节本应散发芬芳的课堂被挤压成毫无生气的场所。高中语文教材无处不渗透着审美的因素,它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极为重要,不可偏废。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1.在“看”的活动中发现美。学生的生活空间比较狭窄,我们要有意识地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审美活动。让学生带着感情,带着思考去审视万事万物,赋予它们感情,赋予它们思考。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事物,应该有不同的美的发现。想具有独特的审美发现与感受要从关注大自然开始。我们应时常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去感受春的亮丽、夏的热情、秋的悲壮、冬的凝重;让学生开放自己的感观去聆听天籁之音,去触摸生命的拔节,去嗅嗅花草树木的气息,去观察万物的生老病死;让他们明白生活处处有闪亮的金子,只要具备一双慧眼,就完全可以将其挖掘出来。如在“寻找春天”审美活动中,他们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审美体验、发现和顿悟。“穿过隧道的火车是开往春天的列车”“草地上,人与老牛的对视是一种交流”“草地上,孤零零的树是天地间唯一的风景”“辽阔的长天是山的背景”“采摘满地的春天”“新千年,乌鸦嘴里的肉恐怕再也不会被狐狸叼走了吧”“春天就叫作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吧”“菜花许是偷吃了阳光吧,金灿灿,黄澄澄”“一只飘飞的纸鸢撑高了三月的天空”……想要具有独特的.审美发现与感受要从关注生活、社会开始。只有关注,才会沉浸,才会有所感受;只有关注,才会产生责任感,才会激发思考。关注生活和社会,我们或要学会挖掘表象隐藏着的本质,或以小见大、化大为小,或设身处地,或展开联想、触类旁通,或设置背景……

2.在“听”的教学中感受美。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种优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聆听中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听优美的音乐,或倾听老师及同学生讲动听的故事,或聆听配乐朗诵、录音示范朗读、配乐讲解、配乐吟诵等。在教学“滕王阁序”时,我们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审美的兴奋,获得审美的愉悦,在美的氛围中体味文本的意境美。

3.在“说”的教学中阐释美。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尽可能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让他们说出对美的认识、顿悟和体验。课前,我们坚持进行成语接龙、三分钟演讲、美文欣赏、格言品读、小说推荐、评说社会万象等。课中,我们让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如教学“边城”时,我们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湘西凤凰城的美丽风光画面,达到对作品形象美、人情美、语言美更为直观的认识;教学“再别康桥”时,我们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蕴含其中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去接受美的陶冶。课尾,我们让学生畅谈收获。这样,学生既能“入境”,又能“出境”,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4.在“读”的教学中欣赏美。“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多种形式地读、有个性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接受美的感染、熏陶。引领诵读,欣赏诗文的音乐美。学习杜牧《阿房宫赋》,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如:配乐范读、配乐跟读、小组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背诵等。他们可以欣赏到铿锵有力的音调,错落有致的长短句式,灵动多变的散文特点,巧妙灵活的和缓转韵,从而激发他们诵读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充分领会到文章的韵律美。细味品读,欣赏诗文的情感美。文学即人学,人学即情学。感情是诗文的生命,是诗文的灵魂。品读《孔雀东南飞》,感受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品读曹植《白马篇》,体味作者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品读王维《山居秋眠》,感受诗人向往清幽空灵、自然恬静的隐士生活;品读苏轼《定**莫听穿林打叶声》,理解诗人豁达面对生活,乐观面对挫折的高境界。开启想象,欣赏诗文的意境美。诗文中创造的优美意境,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绝佳之处。我们要引导学生捕捉诗文中的意象,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创造的美妙境界。如元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青云密布;地,铺满落花;秋风萧瑟,北雁南归;在莺莺眼里,片片红枫化作离人的血泪。秋凉与悲秋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传递出恋人痛苦伤别的心绪,构成了情景契合的意境。不仅如此,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蕴含着科学美、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哲理美等,美的因素无处不在。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与中学语文教学 篇5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语言学各部门的研究对象及研究 内容、方法的合理确定,起巨大的、决定性的影响作用。”[①]早在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洪堡 特就提出过有区分语言和言语的必要。20世纪初,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作出了系 统的理论解释,并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语言学界曾在50、60年代展开过一场关于语言和言语问题的大讨 论。有无必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是这次讨论的中心之一。经过讨论,大多数人是赞成区分的,但反对之声 也一直不绝于耳。及至90年代初,刘叔新先生指出:“划分语言和言语的论说引起了反思和更多的疑惑,甚 至出现一种暗暗传布的主张:不要区分语言和言语好了。”[②]面对这种情况,不少学者仍然坚持区分语言 和言语的观点,并提出重新讨论语言和言语问题。本文试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语言”和“言语”的含义。所谓“语言”,是一个社会集体共同 拥有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系统。所谓“言语”,是个人运用语言的行为(说或写)和结果(说出来的话或 写出来的文章)。从上述理解出发,我们认为,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看,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与中学语文教学 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把二者区分开来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从宏观的角度看,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可以深化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方法等问题的认识 。

(一)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语文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决定着中学语文教 学的目的和方法,是个根本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一元论者”认为,语文具有工具 性;“二元论者”认为,语文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思想性;“多元论者”则认为语文除了具有工具性、思想 性之外,还具有文学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等。之所以出现这些不同的看法,原因之一是对“语文” 这一名称的理解不同。有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有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学,有人认为“语 文”就是语言、文章,有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化,不一而足。我们认为还是最早使用“语文”这一名 称的叶圣陶先生的解释最好:“语文”就是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 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③]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指语言和文字,看似和叶圣陶先生不同,但他进 一步解释说:“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④] 所以,吕先生和叶先生的看法实际上是一致的。

“语文”既然是语言的意思,语文课自然就是语言课了。这样,语文学科的性质就不难确定了。列宁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 到互相了解。”国家教委1995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也指出:“语文 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⑤](注意:这里的“语文”也是作“语言”解)。可以说,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 文学科的工具性。工具性正是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区别的根本属性。认识并落实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对于 语文学科来说,是生死存亡之举”。[⑥]以往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动摇不定,时而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时 而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就是由于对语文的工具性认识不足所致。

有人赋予语文学科许多其它性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语言是交际的工 具,言语是个人对这一工具的运用及其结果,那是十分纷繁复杂的,所谓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等,实际上都是属于言语的,这点我们下面还将谈到。

(二)既然语文课就是语言课,工具性是其本质属性,那么,这一学科的教学目的就应该是或者说主要是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这一工具的能力,说得具体些,即听、说、读、写 的能力。对此,大多数人应该是同意的。然而,这一目的如何达到呢?主要是通过课文的教学来达到。这样做 ,既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征,也符合语言和言语相区分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知道,语言和言语既 有区别,也有联系。语言不是凭空存在的,它存在于言语中,因此,学习一种语言总是从言语开始的。课文是 不同作者运用语言的结果,正属于言语。从教学的最终目的看,听、说、读、写是运用语言的行为,也属于言 语。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实际上存在着这样一个模式:言语――语言――言语,即由言语入手,逐步掌握一种 语言,然后又用于言语。这一模式的揭示,无疑是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结果。了解了语文教学的这一模式,我们 就会对许多问题产生新的认识。

比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不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也就是所谓“文道之争”的问题。有人认为,语 文课既然是语言课,具有工具性,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而语言本身没有思想性、阶级性,因此,不要在中 学语文教学中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只要讲清字、词、句、篇就行了。我们不能同意这种看法。根据语言 和言语相区分的理论,语言本身固然没有思想性、阶级性,但作为语言运用结果的言语却具有思想性、阶级性 。如前所述,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主要材料的课文是属于言语的。这一篇篇课文,无论是议论文、记叙文、说明 文,还是小说、散文、诗歌,都毫无例外地反映了作者的立场观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句话,都带有 一定的思想内容,有些还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鲁迅先生的杂文,夏衍的《包身工》,峻 青的《党员登记表》,《诗经》中的《硕鼠》、《伐檀》等等。前面所提有人认为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性,正是 因为看到了课文的这一特点。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必然会受到课文本身具有的思想内容的影响、感染和熏 陶。况且,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本身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一点,在教材的编选中就直接反映出来了。所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不可回避,理应如此。作为社会 主义的学校,我们当然要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的教育,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以及社会主 义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有人担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调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从而偏离教学 目的。其实不然,相反,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常要在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领会到课 文的语言运用之妙。例如有这样一个句子:

“一根烧得通红通红的铁钎,对准强巴的眼睛,刺了过去……”[⑦]

就词汇意义来说,一个“通红”是通红,两个“通红”还是通红,岂不多余?但如果理解了作者这样写是 为了更有力地揭露西藏农奴主的残忍和野蛮,就不会认为两个“通红”是多余的了,由此也就领会到了汉语里 形容词重叠能起到加深程度的语法作用。

至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何者为主的问题,我们认为只能以前者为主,这是由语文 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所决定的,就以上面举过的例子来说,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懂得形容词重叠的作用 ,而不是了解西藏农奴主的残忍和野蛮。那么,如何理解中学语文教学历来倡导的“文道统一”呢?我们认为 ,“文道统一”是指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密切相联,教学中不应当把它们割裂开来。这是对的,也正是 我们在上文中所主张的,但不能由此认为在教学中这两者应该并重,更不能以“道”为主。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讲”,而且要求讲“深 ”,讲“透”。尤其是对课文中的文学作品,什么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典型环境、艺术手法等等,不厌其详 。这种情况的存在首先与对“语文”的理解有关,与对语文教学性质的认识有关。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 、文学,如果认为语文具有文学性、知识性等等,这样“讲”就不奇怪了。顺便说一句,有人之所以会产生上 述理解和认识,其实是因为看见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课文内容又涉及到各种门类的知识。但课文是 属于言语的,所以这些都不是语文的性质。我们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工具性是其本质属性,课文中大量的 文学作品也好,内容、形式各不相同的文章也好,都只不过是学习语言的范例,是为学生学习语言服务的。学 生学习的主要对象不是这些作品和文章的内容本身,而是语言。任何工具都不是靠“讲”而能掌握的,主要靠 实际操练。显然,工具性的语言课也不应该以“讲”为主。当然,在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传授一些知识也是必 要的,但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更好地听、说、读、写,而不是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

出现这种以“讲”为主的情况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没有认识清楚。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是:言语――语言――言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听、说、读、写的实 际能力。这个目的光靠老师讲,学生听是永远达不到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 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⑧]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加强实践性(前 面所提有人认为语文具有实践性,如果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言,那就对了),彻底革除老师重讲轻练,学生光听 不练的积习,做到精讲多练,将老师“讲”为主,变成学生“练”为主,通过大量的训练把所学的知识及时转 化为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如果仍然遵循以“讲”为主的老方法,结果只能是学生厌 学,老师难教,导致中学语文教学走入死胡同。中学语文教师中一度出现过的“淡化语法”的呼声其实就是以 “讲”为主的方法带来的消极后果的反映之一。

从微观的角度看,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对于解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一)词类是中学语法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词类的划分存在一定 的困难。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只是一些基本规则,而学生面对的却是丰富多彩、变化万端的言语世界。可 以说,几乎每一条规则都会遇到例外的情况。例如:

(1)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他的右半身了。(鲁迅《社戏》,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

(2)张曼玉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粗服乱头,衣不蔽体,双手叉腰,破口开骂,实在是太不女人了;但 是她又女人得很,以至于谁不正眼看她,谁就不是男人。(《湖南广播电视报》1993年1月5日)

根据汉语的语法规则,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名词前不能出现否定副词,名词后不能带补语。但以上例子中 的第二个“胖”和名词“女人”的用法却不符合这些规则。如果学生就此提出疑问,我们以往一般都用“活用 ”来解释。但“活用”的现象多了,就容易使学生对语法规则和词类系统的存在产生怀疑。如果我们把语言和 言语区分开来了,这个问题就好解释了。词类是从语言的角度对词进行的语法分类,它实际上是根据同一社会 中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划分出来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言语即个人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一个词往往会出 现一些偏离规则的带有个人色彩的用法。这种用法是临时的,我们不能因为有这种个别的、临时的现象存在, 而怀疑或否定语法规则和词类系统的存在。

(二)又如修改病句,这是中学语法教学中一项经常性的教学任务。以往我们只是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去修 改,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呢?修改的标准是什么呢?修改的标准就是语言,说得更清楚一点就是 语言规律。所谓“病句”都是属于言语的,是个人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由于未能全面掌握这种语言的规律所出 现的偏差。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按照语言规律去纠正它。如果我们对一种语言了解得越深入,对它的规律 认识得越清楚,我们修改病句的能力就越强。否则就无从下手。可见,如果不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我们何 以判断句子的正误?

(三)再如“离合词”问题。汉语中有些词如“考试、旷课、提醒、幽默、革命”等等,有时候可以在中 间插入别的成分,即可以扩展。例如:

(1)等我考完试再去吧。(口语)

(2)这星期,他旷了两节课。(口语)

(3)《向热衷超前教育者提个醒儿》(《光明日报》1993年6月13日)

(4)《刘半农“幽”冰心一“默”》(《团结报》1991年12月14日)

(5)“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鲁迅《阿Q正传》,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 )

那么,它们到底是词还是短语呢?语言学界对此看法不一致,中学语文教学中遇到这种情况更是莫衷一是 。如果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这个问题也好解决。从使用频率看,不扩展的情况占优势,扩展则是因为表达 上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临用用法。所以,从语言的角度看,我们无疑应该肯定它们是词,不能仅仅根据它们在 言语中的临时用法而把它们当作短语,或者认为“合则为词,离则为短语”。

(四)对意义的理解也涉及到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根据语言和言语相区分的理论,意义可以分为语言意义 和言语意义两类。语言意义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本身具有的意义,换句话说,就是词、短语、句子等单位的 字面意义。这种意义是固定的、抽象的,处于静态中。言语意义是语言单位

[1][2]下一页

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时所产生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临时的、具体的,处于动态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很有必要把这两种不同的意 义区分开来。例如: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鲁迅《祝福》,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

从字面意义看,四婶说的这句话意思很简单,就是不要祥林嫂去拿祭祖所用的酒杯和筷子。但祥林嫂听了 这句话后,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从此失去生活的信心。为什么?因为四婶这句话的意思内涵十分丰富, 远不是字面意义所能反映的。实际上她是嫌祥林嫂先后嫁了两个男人,两个男人又都死了,是个伤风败俗,不 吉利,不干净的人,所以不许她去碰祭祖的东西。这个意思是当时的黑暗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礼教观念的 反映,是在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言语意义。如果单纯从语言意义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就会 得不到正确的答案,从而影响学生对鲁迅先生这篇小说的理解。

以上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的许多方面谈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需要区分语言和言语的问题,它从一 个侧面说明了在语言研究中区分语言和言语的必要性。我们认为,把复杂的人类活动中不同性质的现象区分开 来,分别加以研究,能够促使学术研究进一步科学化,精密化。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正起到了这种作用

高中语文的言语审美 篇6

练的几点策略

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一路学习,一路思索,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时过分地侧重于课改的个性化和人文关怀,在自主、体验、合作开放式学习等方面花了较多的心血,留足了时间,却忽略了语文课堂的本真是言语的训练和积累,忽略了语言作为传承文明载体的重要性。课标中明确提出重视学生的言语训练和积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语文工具性特点的具体体现。王崧舟云: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其独一无二的“言语性”。语文教学的“本然”,其实就是言语应用。可见,没有语言量的练习和积累,就学不会应用,更不会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实践中,开展言语训练,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方法,引领对文本的品词赏句,更能让语文课堂具备万千风情。下面笔者结合阅读教学谈谈落实言语训练的几点策略。

一、吃透教材,找准文本切入点

教学不打无准备之战。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需要教师花心思钻研教材,备好教案,吃透文本,做到心中有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许多教师都明白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吃透文本,走进文本情境,是很难做到的。无可厚非,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在内容和语言形式上有独到之处,富有教育内涵。但是摆在眼前的教材是安静的,被动的,唯有教师主动挖掘文本,深悟作者内心情感,方能入情入境,形成教育目标。而实现“备教材”的过程,除了与文本的情感对话,语言点的捕捉也尤为重要。教学中,我们要潜心会文,独具慧眼,挖掘“一处传神,效果皆出”的言语实践点,挖掘关键字词,感受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找准语言训练元素,把握文本的“空白点”、“动情点”、“迁移点”来设计语言训练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在言语活动中完成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的转化,最终习得言语。事实上,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是最本质的,决定着课程的价值。语言训练往往需要教师自行揣摩、确定、甚至添加,做好语言训练元素的把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什么”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二、品词析句,体悟文章真性情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教学中对话的话题不能只限于文本的内容,还必须有对文本语言形式的交流。就像王崧舟说的:“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眼。”教师应该抓住课文中有代表性的、运用巧妙的语言现象,即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语段,引导学生以独特的眼光体察,进行个性化的品味,深入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并作出个性化的评价。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有这样一个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学生了解了“掠”可理解为“抢”、“拿”、“搬”、“夺”等,但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掠”而不用其他词呢?通过换词对比朗读和一番揣摩体会之后,许多学生心领神会。有的说:“‘抢’是从别人那儿强行拿走,‘掠’显得轻松随便。”有的说:“‘掠’字可以看出他们想拿什么便拿什么,没受到任何反抗。”还有的说:“从‘掠’字可以看出侵略者的野蛮与霸道。我真恨这些坏东西。”

可见,学生通过对语言形式的揣摩之后自有自己的一番体会,这些体会各有差异,与作者的本义也未必一致,这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不仅获得文本所传递的情感,也获得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深刻体验,感受到用词准确对表达情感的辅助和点睛作用。

三、注重过程,保障言语训练实效

言语训练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更注重对文本情感的解读,更习惯于给予学生结论,而忽略过程性学习的能力和收获,也在无形中失去更多言语训练的机会和品悟。

以《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歌教学为例,如果只是从表面逐字逐句分析,容易得出母爱的结论,而没有过程性审美和感悟的价值,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

(一)师配乐范读

(二)学生听读要求: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下面的句式进行表达:

我仿佛看到,这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母亲的(),我仿佛听到母亲说:()。

(三)组织交流:

生1:,这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母亲的(叮咛),我仿佛听到母亲说:(儿啊,儿行千里母担忧,你可要早日归来啊!)。

师: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2:这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母亲的(祝福),我仿佛听到母亲说:(我在家乡等着你金榜题名)。

师:带着你的祝福,读这四句诗。„„

(四)回环复沓,深化理解:

这哪里只是针与线,分明是母亲的牵挂,生齐读诗歌; 分明是母亲的期盼,再读诗歌; 分明是母亲的祝福,三次读诗。在教师的引读下,学生深深沉浸于母爱的无边和伟大,不仅理解了诗意,感悟了情感,还落实了言语训练,保障语言训练的实效。

四、把握细节,营造言语实践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语文课是学生的言语实践课,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学习祖国语言,从而学会运用,最终获得语文能力。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很有效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形式。因此,我们要抓住一切可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契机。

如在教学老舍的《草原》一课,文章不仅语言美,风景美,人更美,深深吸引了读者。然而在孩子的眼中,他们更多的会关注文本的好词佳句,而忽略文中几个短句的作用,而这几个短句恰恰是言语训练的点,因为他们在标点的渲染下很能表达作者的心情。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来,如:河!这一个短句,品一品,揣摩标点读一读,不难体会作者在一片碧绿后见到河的惊喜。再如:快了,快到了!则作者希望到达目的地的迫切和喜悦心情溢于言表。而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通过反复朗读,学生的感悟则离文本的中心越来越近,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跃然纸上,也深深印在学生心里。这样的句式,这样的表达方式,同样简略有力地体现情感,值得学生进行言语训练,学会积累和运用。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 篇7

一、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只是对语文教材中的字词和句法等内容进行讲解,并根据考试内容安排教学环节。很显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只是停留在语文知识的表面。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从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需要从语文课文中提取出一些和审美相关的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对文章意境加以体会。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 中“离骚(节选)”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离骚”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由于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文字,所以教师应该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不要将原诗中的韵味和深意去掉。教师将“离骚”翻译成白话文, 可以使学生对整首诗加以理解,并从中体会到屈原的情感激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够得以提高。

二、从课本内容出发挖掘审美元素,扩宽学生的审美想象空间

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将注意力放在字词这些最基本的方面。事实上,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将教学关注点放在能力培养上。而审美能力又与语文课结合紧密,所以教师就应该从这一因素出发,帮助学生拓宽审美想象空间。高中语文涉及到文言文、白话文以及诗歌等文学体裁。教师应该从课本内容出发挖掘审美元素,使学生能够受到文学熏陶。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三专题 “ 笔落惊风雨” 中 “琵琶行并序”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从课本内容出发挖掘审美元素。“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作品。教师可以对诗句加以分析, 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和扩充。比如 “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诗就表达了江边送客的情景。学生再根据教师的要求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这种意境。通过对诗中用字和用词的研究和分析, 学生就能够和诗人共鸣,体会诗歌的内在美。

三、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开展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以往,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在讲台上讲述,学生就在台下听讲。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黑板呈现。这样不仅加大了教师的板书负担,同时还可能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文件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教师可以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网络渠道找一些相关电影和电视剧,并让学生加以观看。学生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阅读文章的欲望和兴趣。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 中“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开展教学。“林黛玉进贾府” 选自 《红楼梦》 这本小说。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电视剧的情节,使学生在电视剧中感受到贾家的富贵以及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视频的方式, 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审美水平。

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 篇8

有人这样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审美修养的人不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可能是精神世界贫乏、空虚、片面、畸形的人。”的确,美育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们优美的感情世界、生活情感和健康的审美观念。语文教育是人文内涵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学科,它所蕴含的内容本身就是审美的对象。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语文的人文性,偏重其工具性的一面,使得学生对语文无兴趣,不重视,更无从谈起发挥语文美育的作用。语文教学应以开放性、多元化、互动性为一体,在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前提下,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特点。文学、音乐、绘画、建筑、影视等都同属于艺术。语文不仅是语言和文字,也是语言和文学。还原语文作为文学的本真,通过多种艺术的熏陶,感受语文中蕴藏的美的力量,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

一、用音乐唤起美的共鸣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说:“音乐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的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他也就因此而美化。”“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孔子也曾说:“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以修身也。”音乐是最能唤起心灵情愫的情感诱发物,所有美好的情感将在圣洁与纯净中得以复苏。诗与音乐是最完美的结合体。诗孕育出音乐,音乐滋养着诗。本册所选古代诗词和现代诗歌鉴赏篇目都可谓是诗词中的佳作精品,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我们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品味平野星月的辽远空阔;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顿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超然豁达;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明白人间的至诚至爱;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中感受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飘逸。充满性灵的文字中透着生命的悲欢。如何让学生感知其中的景致美、意境美、人情美,光靠朗诵难尽其妙。若能在或激昂,或轻柔,或悲婉,或清新的旋律中,让音乐与文字互释互解,融为一体,不用过多的言辞,人间真善美将了然于胸。如学习《琵琶行》堪称经典的对音乐的描写时,为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珠圆玉润之音,“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惊心动魄之状,我请学生欣赏了一段琵琶演奏曲《十面埋伏》:清泉细流,雷霆万钧,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音乐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白居易驾驭文字的高妙绝伦。

二、用绘画引发美的联想

苏轼曾评说“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与画的妙境在王维的诗画中合二为一,令人回味无穷。从古至今,文人雅士,骚人墨客无一不喜融诗于画,品画题诗。绘画艺术在语文教学中也能曲尽其妙。无论是诗还是散文,文学所蕴含的不仅是情致,也是令人浮想联翩的画境。把文字用线条和色彩来描述,并加诸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缩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语言将由此而“活”,由此而获得生命。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图”历来为人称道。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中之景是如何的美,但有同学仍无法真正感受。于是我放上一段恩雅的《牧羊人之月》,让学生闭上眼,在老师的朗诵中想象自己置身其中,再请一位画画不错的学生据文字加以想象后在黑板上当即来一幅《荷塘月色图》的素描。霎时,课堂上充满着艺术的氛围:月光如梦,音乐如水,文字如风,一种优雅中弥漫的淡淡忧伤顿时涌上心头。在学生的眼睛里,我感受到他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那便是干净。

三、用话剧激发美的再现

最令学生头痛的是上文言文:读之拗口,释之易误;文言文是教师最不易把握的教学内容:要么详讲,怕陷入文字解析的怪圈;要么放手让学生自悟,结果却是不知所云。若用一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教授文言文,效果许会出人意料。所以从本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开始,我便改变从前的教学方法,请学生用话剧形式展示《郑伯克段于鄢》的内容及人物的个性。没想到此形式大受欢迎,学生们积极要求自编自导自演。只用了三天时间,没有让老师帮任何忙,他们一连排了两出不同“版本”的小话剧:现代版和古代版。从他们的演出可以看出,学生们完全可以看懂文言文,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准确地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完成本文的教学目标。有了此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后,学生在学习古文时表现出从未有过的主动性。学生们对于项羽和刘邦较为熟悉,所以在学习《鸿门宴》时又主动要求编演。对于他们的热情,我给予了鼓励和支持。这次表演他们有种驾轻就熟的自信,我仍是放手要他们自己做。到表演的那天,学生们准备了很多道具:武器、胡子等。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个细节:当项庄告诉项羽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表演项羽者手中正拿的筷子骤然落地。这一细节表现了学生对于人物个性的深挖细掘,若非研究深透不会表现如此。当然,老师的意见和指导是必要的。而此时的指导比硬性让他们把握要轻松和容易的多。应该说,让学生自编自演不仅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学期的戏剧学习奠定了基础。

语文教学中渗透一定的审美教育,并在艺术的美中体察和把握审美形象,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增加语文的人文性内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上一篇:简单说说环境道德和环境道德教育下一篇:读书倡议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