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县农机产品及维修质量问题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盐源县农机产品及维修质量问题(精选4篇)

盐源县农机产品及维修质量问题 篇1

投诉现状和对策

盐源县农机局 喇忠权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化调整,农民文化水平和收入的提高,各种农机产品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机拥有量比2000年增加了124.6 %。但农机产品质量和农机维修质量的投诉数量也在不断上升,投诉方式、投诉方向在不断变化,盐源县农机局农机投诉站,根据近年来出现的投诉上升趋势和新问题、新方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开展,为农机消费者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一、农机产品销售、维修和农机投诉现状

(一)、农机产品质量现状

农机产品拥有量的增加,大大减轻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农业规模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一些农机产品(特别是小型农机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出厂质量检验等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或者农机经销商在引进新型农业机具时没有作详细的适宜性推广论证,致使不少农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质量纠纷投诉。主要表现在:

1、小微型农机产品的质量问题明显多于大中型农机产 品的质量问题。以耕作机械为例,大中型耕作机械所选钢材厚度和质量都明显优于小微型耕作机械,致使小微型耕作机械在作业中经常出现的犁弯变形、旋耕刀损坏,甚至由于其空气滤清效果差,导致柴油机气门、活塞、活塞环等在短时间内就因过度磨损不能正常工作。而以上问题出现在大中型耕作机械中的投诉仅为小微型耕作机械的16.3%。同类型中也表现为价格越低,质量越差。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质量投诉占总投诉件数的35.8 %。

2、农机配件质量差。很多农机产品易损件、配件正常使用损坏,更换同型号零部件、配件后,比原机相同零部件、配件所用时间短很多,有时就是更换原厂提供的零部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因零部件、配件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占总投诉件数的15.4%。

3、农机经销商在引进新型农业机械时,没有针对本地区的实际,作详细的适宜性推广论证,盲目引进别的地区很畅销的农机产品,农机户的适用性分辨能力差,导致购买的农机产品不适用。因适应性问题引起的投诉占总投诉件数的9.5 %。

4、部分农机产品使用说明书不规范、过于简单,不能指导农机户正确操作,出现农机户误操作,引发农机产品质量问题,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还有一部分说明书不真实,介绍的性能与实际使用严重不符,也引起投诉。此类问题引起 的投诉占总投诉件数的12.7 %。

(二)、农机维修质量现状

农机维修企业维修技术差错不齐,维修手段简单落后,跟不上农机产品的发展,也引发一些农机维修质量纠纷,占总投诉比例的26.6 %。主要表现在:

1、个别农机维修企业技术水平差,或无证上岗,工具不齐全,手段简单落后,判断故障能力差,导致维修后返修率高,处理不了故障,更有甚者还扩大了故障,耽误了农机户的作业时间,影响了作业收益。

2、农机装配技术差,更换零配件后仍不能正常使用,致使农机户投诉,经分析鉴定属装配质量问题。

3、个别农机维修企业超业务范围,私自改装、生产一些农机产品的零部件、配件,达不到技术要求。

(三)、农机投诉现状

1、部分农机户因对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政策了解片面、曲解,导致了农机投诉案件的产生。

2、部分农机用户农机维权意识不强。部分农机手购机后,购机票据保留不完整,为农机投诉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个别农机户对维权方式和维权程序模糊不清,在农机出现故障时,往往采取个人先修理、后投诉的方式,造成了案件调查取证困难。

3、县农机投诉站力量单薄。目前,盐源县农机局设立了 农机投诉站,负责农机投诉的协调工作。但该站人员配备少,硬件不足,导致了案件调查、取证、调解等工作开展困难。同时,因乡镇农机站农机投诉建设不健全,致使农机投诉调查出现断层,调查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投诉案件的实际情况。

4、有个别的农机户因自已操作使用不当,造成损坏,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投诉要求农机经营企业赔偿。在投诉过程中胡搅蛮缠,甚至提出不当诉求。

二、建议与对策

1、搞好业务结合,及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是把农机维修网点技术检验、市场监管工作与农机投诉工作相结合。针对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有关“三包”服务不规范、不及时、包修质量差等问题,在开展技术检验工作时,有重点的对销售、维修网点的三包能力,以及三包人员的资格进行检查认定,帮助经营者进行整改,建立完善三包规章制度,对三包服务做的好、信誉好的商家进行表彰,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促进整个农机市场三包服务质量改善。二是重点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工作,对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协调生产厂家妥善解决;对调查中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维修服务等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反馈生产厂家,帮助生产企业完善措施,改进服务。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权益,提高生产企业的信誉,保障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顺利实施。

2、加强部门配合,促进投诉案件公平、公正、及时解决。为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机投诉案件,应加强与消协、工商部门和宣传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对一些调解难度大的案件,采用联合办公和舆论监督方式开展工作,加大调解力度,促成案件公正、快速、及时、有效的解决,更好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加强对销售和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水平,严格考核管理,提高准入门坎。经常检查农机产品质量和售后三包及维修点的维修质量,严防无证上岗,无证开业,超营业范围等现象发生。

4、加大农机投诉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和农机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机手多层次、全方位的了解有关农机维修和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逐步形成全社会了解、监督农机经销和农机维修工作的良好氛围。广泛宣传《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农机维修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机法律法规的认识程度,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通过理论讲解、案例探讨等方式提高农机户的维权意识。举办投诉调解员交流会或培训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介绍工作经验,探讨调解技巧,使农机投诉调解员及时有效地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精髓,提高调解员应用法 律法规开展消费者维权工作、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提高投诉案件调解的成功率。同时也增强群众的公平心,尽量减少胡搅蛮缠的现象。

盐源县农机产品及维修质量问题 篇2

1 盐源县农机产品销售、维修和质量投诉现状

1.1 农机产品质量现状

(1) 农机配件质量差。很多农机产品易损件、配件正常使用损坏, 更换同型号零部件、配件后, 比原机相同零部件、配件所用时间短很多, 有时就是更换原厂提供的零部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因零部件、配件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占总投诉件数的15.4%。

(2) 农机经销商在引进新型农业机械时, 没有针对本地区的实际, 作详细的适宜性推广论证, 盲目引进别的地区很畅销的农机产品, 导致农户购买的农机产品不适用。因适应性问题引起的投诉占总投诉件数的9.5%。

(3) 部分农机产品使用说明书不规范、过于简单, 不能指导农机户正确操作, 出现农机户误操作, 引发农机产品质量问题, 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还有一部分说明书不真实, 介绍的性能与实际使用严重不符, 也引起投诉。此类问题引起的投诉占总投诉件数的12.7%。

1.2 盐源县农机维修质量现状

盐源县维修网点 (或门市) 维修技术参差不齐, 手段简单落后, 跟不上农机产品的发展, 引发的维修质量纠纷占总投诉比例的26.6%。一是部分农机维修企业技术水平差, 或无证上岗, 工具不齐全, 手段简单落后, 判断故障能力差, 导致维修后返修率高, 更有甚者还扩大了故障, 耽误了农机户的作业时间, 影响了作业收益。二是农机装配技术差, 更换零配件后仍不能正常使用, 致使农机户投诉, 经分析鉴定属装配质量问题。三是个别农机维修企业超业务范围, 私自改装、生产一些农机产品的零部件、配件, 达不到技术要求。

1.3 盐源县农机投诉现状

(1) 部分农机户因对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政策了解片面、曲解, 导致了农机投诉案件的产生。

(2) 部分农机用户农机维权意识不强。部分农机手购机后, 购机票据保留不完整, 为农机投诉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个别农机户对维权方式和维权程序模糊不清, 在农机出现故障时, 往往采取个人先修理、后投诉的方式, 造成了调查取证困难。

(3) 农机投诉站力量单薄。目前, 盐源县农机局设立了农机投诉站, 负责农机投诉的协调工作。但该站人员配备少, 硬件不足, 导致了调查、取证、调解等工作开展困难。同时, 因乡镇农机站农机投诉建设不健全, 致使农机投诉调查出现断层, 调查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投诉案件的实际情况。

(4) 个别农机户因自己操作使用不当, 造成机器损坏, 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 投诉要求农机经营企业赔偿。在投诉过程中胡搅蛮缠, 甚至提出不当诉求。

2 建议与对策

2.1 规范“三包”服务, 及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是把农机维修网点技术检验、市场监管工作与农机投诉工作相结合。针对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有关“三包”服务不规范、不及时、包修质量差等问题, 在开展技术检验工作时, 督促经营者进行整改, 促进整个农机市场“三包”服务质量改善。二是重点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工作, 对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 及时协调生产厂家妥善解决;对调查中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维修服务等问题, 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并反馈生产厂家, 帮助生产企业完善措施, 改进服务。

2.2 加强部门配合, 促进投诉案件公平、公正、及时解决。

为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机投诉案件, 应加强与消协、工商、农机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和宣传媒体的联系与合作, 对一些调解难度大的案件, 采用联合办公和舆论监督方式开展工作, 加大调解力度, 促成案件公正、快速、及时、有效地解决, 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3 加强对销售和维修人员的技能培

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水平, 严格考核管理, 提高准入门坎。经常检查农机产品质量和售后三包及维修点的维修质量, 严防无证上岗, 无证开业, 超营业范围等现象发生。

2.4 加大农机投诉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和农机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 让农机手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有关农机维修和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 不断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 逐步形成全社会了解、监督农机经销和农机维修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也增强群众的公平心, 尽量减少胡搅蛮缠的现象。

2.5 完善农机投诉体系建设。

如何正确投诉农机产品质量问题 篇3

1. 投诉内容

凡农民或用户购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农机产品,因产品质量和服务引起争议,可直接向当地县、市或省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站(一般设在省、市、县农机局内)投诉,如果当地投诉解决不了,可向中国消费者协会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站投诉(投诉电话:010-67347472)。

2. 投诉需准备的资料

投诉方式包括口头或书面投诉。需要调解或协助处理的必须出具书面投诉材料。投诉材料包括:①购机发票、“三包”凭证等有关证明复印件材料。②投诉人姓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③被投诉者名称(生产企业或销售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④所购农机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购买日期、购买地点、发生质量问题损害和与被投诉者交涉情况。

3. 投诉不予受理的几种情况

①经营者之间或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购销纠纷的。

②在国家规定的保修期和保证期之外发生的质量纠纷,但超过保修期和保证期,因质量缺陷造成人身伤害的除外。

③被投诉方不明确的。

④法院、仲裁机构、有关行政部门或地方消协已经受理或处理的。

⑤符合《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免责条款的或超过“三包”有效期的。

⑥争议各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而且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

⑦其他单位转来的投诉,主投诉人没有要求向农机投诉站投诉的,农机投诉站不直接受理,不直接答复受投诉人。

4. 《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有关“三包”条文选登

为帮助农民朋友了解农机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的有关规定,现将国家有关部门《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有关“三包”条文选登如下:

第九条 “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扣除因承担“三包”业务的修理者修理占用和无维修配件待修的时间。

第十条 “三包”有效期内,产品出现故障,农民凭发票及“三包”凭证办理修理、更换、退货。丢失“三包”凭证和发货票,但能证明其所购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的,仍应当享有“三包”权利。

第十一条 “三包”有效期内,产品出现故障,由“三包”凭证上指定的修理者免费修理(包括材料费和工时费)。就近未设指定修理单位的,修理及运输等问题由销售者负责解决,费用由销售者承担。具体事宜由农民与销售者双方商定。

第十二条 “三包”有效期内产品发生故障,修理者应当从送修之日起40日内排除故障并保证正常使用。因修理造成产品损坏的,修理者负责为农民赔偿产品本身的损失,费用由修理者承担。

第十三条 “三包”有效期内送修的产品,自送修之日起,超过40日未修好的,修理者应当在修理状况中如实记载,销售者应当凭此据免费为农民更换同型号、同规格产品,然后向生产者、修理者追偿。

第十四条 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安全性能故障或者使用性能故障,农民可以选择换货或者修理,销售者应当按照农民的要求负责换货或修理。

附件2:内燃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主要部件“三包”有效期如下:

一、内燃机(指以内燃机作为商品出售给农民的)

1. 整机“三包”有效期。

①柴油机:多缸1年,单缸9个月。

②汽油机:二冲程3个月、四冲程6个月。

2. 主要部件“三包”期。

①柴油机:多缸2年、单缸1.5年。

②汽油机:二冲程6个月、四冲程1年。

3. 主要部件名称:机体、气缸盖、飞轮。

二、拖拉机

1. 整机“三包”有效期:大、中型拖拉机(18千瓦以上)1年,小型拖拉机9个月。

2. 主要部件“三包”有效期:大、中型拖拉机2年、小型拖拉机1.5年。

3. 主要部件名称:内燃机机体、气缸盖、飞轮、机架、变速箱箱体、半轴壳体、转向器壳体、差速器壳体、最终传动箱箱体、制动毂、牵引板、提升壳体。

三、联合收割机(包括玉米收获机)

1. 整机“三包”有效期:1年。

2. 主要部件“三包”有效期:2年。

3. 主要部件名称:内燃机机体、汽缸盖、飞轮、机架、变速箱箱体、离合器壳体、转向机、最终传动齿轮箱体。

盐源县农机产品及维修质量问题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网点;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2-0075-02

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保护性耕作项目补贴等政策的引导下,农民对农机化的认识不断加深,纷纷购置农业机械从事粮食生产,推动了葫芦岛市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农业机械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农机工业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导致全市农机维修服务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工作状态,有待农机管理部门认真解决。

1 葫芦岛市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机维修网点布局零散、分布不均、数量不足

从葫芦岛地区农机维修网点布局来看,分布零散不均。在交通方便的村,一般有2~3家农机维修网点;而那些交通不便利的较为偏远的村,尽管各种农机具保有量较大,但却没有正规农机维修点,一旦作业时节遇到农机故障,需要到很远的乡镇驻地甚至县城请人修理,既耽误宝贵的农时,容易错过作业期,又增加维修成本,影响农机作业效益,出现购机容易维修难的现实问题。

1.2 维修装备水平落后,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有的村级农机维修网点设备老旧简单,配件备量不足,修理技术不高,为了提高维修速度和经济效益,通常采用直接换件的简单处理方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机具维修成本,影响了农机维修的质量。

1.3 维修人员数量偏少,农机专业水平偏低

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知识水平较低,农村年轻人普遍不愿从事相对效益低、又脏又累的农机维修行业,宁愿到城里打工修汽车,也不愿在农村修理拖拉机和农机具。目前在农村从事农机维修的人群中,大部分为年龄偏大且具有一定农机领域相关经验和车辆驾驶、维修经验的“土专家”,还有一部分是农机合作社人员。这些农机维修从业者主要依靠多年累積的经验来从事农机维修行当,很少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农机维修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在农机维修过程中,他们通常对一些常见的农机故障能够修理明白,但在农机产品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许多新型农机具对于他们而言十分陌生。例如水稻联合收割机、烘干机、农业工程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大型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并迅速维修,而农机生产厂商往往对售后服务又鞭长莫及,导致农机维修服务跟不上农机发展的需要,影响农机具适时作业。

1.4 农机维修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均对农机维修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也赋予农机管理部门一定的执法权利,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分布于各乡村的农机维修网点进行管理的难度很大,农机管理部门常常因工作经费和人员力量不足而无法开展执法工作,也无法对农机维修人员及时开展相关培训,导致“无证”维修网点大量存在,进而又使得农机维修行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农机维修网点大多分布在乡村,工商管理和技术监督部门也不能经常检查,导致部分质量较差的维修配件充斥维修市场,影响了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和使用寿命,危及农机安全生产。

1.5 农机手普遍重使用、轻保养

很多农机手为了提高作业效率或因惰性所致,忽视对农机具的维修保养。他们在农机作业过程中,常常不按使用说明书操作、保养、维护、存放,甚至为了抢农时要效益而“带病”坚持作业,不仅缩短了机具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威胁到农机使用者的安全。

2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措施

2.1 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秩序,优化维修市场环境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加大全市范围内农机维修市场专项检查力度,杜绝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及配件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确保农机作业的顺利进行。检查内容包括:一是农机维修网点是否取得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二是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三是经营网点是否存在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行为。通过经常性检查,推进全市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向正规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农机维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2 落实《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监管

一是认真贯彻实施《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结合春耕、秋收重要农时季节开展农机维修市场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二是认真履行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审核发放职责,提高农机维修经营服务网点的持证率。三是检查农机生产、销售企业承担国家补贴机具“三包”责任的执行情况。四是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常态管理,提出检查重点。在摸底和走访基础上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对不符合要求的维修网点进行限期整改;对维修技术合格证3 a有效期届满的及时审验更换;对维修点相对集中的中小型维修点进行有效整合,合理配置维修资源,提高他们的维修服务能力。五是充分发挥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作用,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落到实处。

2.3 做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素质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农民认识。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台、报纸等各种媒体宣传国家有关农机维修的政策法规,利用召开会议、下乡宣传、印发资料、现场演示等渠道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方面的宣传,注重使用农民易懂、易记、易传播的形式,提高农民对农机维修服务的认识,增强农机维修从业人员依法经营的意识,提高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对职业技能鉴定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突出服务,拓宽鉴定范围。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农机补贴、驾驶员考试、阳光工程培训等工作相结合,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不仅对农机驾驶与维修行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而且对生产、销售等相关行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使农机管理部门的职业鉴定范围得到有效拓展。三是结合现有网点,加强从业资格审查。与农机维修配件供应网点管理相结合,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对申请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的网点进行严格审查,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鉴定,合格者颁发农机维修职业技能资格证。四是与农机市场整顿和打假工作相结合。严格按照辽宁省农委《2016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和《2016年葫芦岛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农机打假活动,集中进行农机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复查,进一步巩固“打非治违”成果。五是督查农机管理行政许可办理情况。重点督查违法违规上牌、制证、年检等行为,以及“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洪涛.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提高农机维修服务水平[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0(2):52-54.

[2] 孙善雨.抓好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提高农机使用效益[J].农业装备技术,2012(6):4-5.

[3] 马并辉.加强基层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5(1):71-72.

上一篇:办事指南的作用下一篇:愚人节的“礼物”作文75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