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有趣的语文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作文有趣的语文(通用16篇)

小学作文有趣的语文 篇1

走到教室后,立马到了同学过艺纯的座位边,叫她走出门外。此时此刻我们不知道王老师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在脑袋上面打了三个大大的问号。

王老师走回讲台,终于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她问道:“今天过艺纯同学穿了什么衣服啊?”我们立刻开始回想,有人说是连衣裙,衣服是蓝白相间的,有的说是她最喜欢的婚纱裙……

教室顿时人声鼎沸,七嘴八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着。王老师又问:“再详细一点,比如说她的鞋子是什么颜色的?”被老师这样一说,刚刚密密麻麻的小树林里叽叽喳喳的,现在怎么变成枯花野草的平地了呢?一下子寂静无声了。难道林子被“工人”砍了?不,不是的。是因为我们没有注意观察。

但是我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思还在思还在思索着问题。王老师看我们想不出来,就让过艺纯走了进来,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过艺纯穿着一件蓝白相见的小军服,再配戴上红领巾,飘飘扬扬,真是美丽极了!她还穿着一条洁白的裤子,上面绣满花纹,好看极了!一双带花边可爱的袜子;再加上金黄又洁白的鞋子!

小学作文有趣的语文 篇2

一、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弊端与问题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通常以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角色,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一股脑儿地讲授给学生,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以被动的形式进行学习,知识点全靠死记硬背。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大打折扣,学习成绩更是难以提高。课堂教学中,正确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却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另外,在传统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备课不充分,对教材内容理解不透彻,无法掌控教学的全过程,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与预期效果完全不同,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教学目标上,刻板地照抄参考书上的词汇、语言,难以引导学生对知识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实际生活脱离严重,这样必然无法使学生在阅读中带入真情实感,也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优化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巧妙提问,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善于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进行提问,不仅有助于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艺术感,而且可以在师生的互动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科学的提问要求教师对问题内容和提问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直接观察法,一般适用于低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图画内容提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内容寻找答案,提问方式可以为:图画上有什么内容?你看到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2)联系实际生活,学习不光只限于课本内容还包含生活中的内容,很多阅读理解中的问题都需要结合实际来进行理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在生活中你遇见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说什么?你会帮助她吗?怎么帮?这就需要学生联系生活来进行回答。(3)设置系列相关问题法,提问的问题环环相扣引发学生思考。在四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番茄太阳》中,教师可将文章主线以问题的形式串联起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了解了文章的主线,很容易去理解全文的主题与内容。(4)横向迁移法,以课文中的共同元素进行提问,先抛出一个问题再提出类似性质的问题。(5)矛盾质疑法,找到文章中作者前后矛盾的观点,或者与之前知识相矛盾的观点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其体会作者的复杂心理与情感。

(二)重视读书方法,培养良好规律

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学生学好阅读水平的关键,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自觉地在阅读上付出时间,同时也会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对此,教师要在课堂外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促进学生的情感和学习交流,而这也是知识内化提升的过程。通过正确的读书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1)教材,教师在对教材文章进行讲解前,可提前了解作者,通过作者的奇闻趣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阅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使得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之外对课外知识也进行涉猎。(2)故事,教师可以挑选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悬念的故事在休息时间读给学生,在精彩处停下,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或图书角寻找书籍了解完整的故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3)活动,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可定期举办读书分享活动,并选出“读书明星”给以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复几次后学生便不需引导,自行进行阅读了。

(三)边读边悟,手脑并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不能仅仅用脑子进行思考,还应多动手,如:对重点内容做批注、圈点画线、摘抄、做笔记等等。这些方式在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同时还能帮助其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文章知识并提高记忆质量;同时,动笔思考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自学能力。随着学生动笔习惯的逐渐养成,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写一些相关的阅读心得,及时记录自己的读书感悟。在这样的反复训练中,学生可以积累知识,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了分析,并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介绍了一些关于优化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建平.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科技文汇,2015(1).

小学作文有趣的语文 篇3

关键词 趣味性 启发性 实效性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94-01

传统教学重在学生习得知识,“学而优则仕”的“学”便是指学习知识。这种“学”唯一的模式便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人,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客体,处于受支配地位。韩愈便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的教学模式既牺牲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牺牲了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个性,缺少实践能力。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我们应诱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让他们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我们应把侧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应该“授之以渔”。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就得推行素质教育,建设有趣、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应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语文知识的建构。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我们,只不过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尊重学生,从情感上关爱、理解他们,多一丝表扬与鼓励,少一些硬生生的批评指点。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冰心也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在课堂上,我们既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又是民主的参与者、合作者,我们要求学生不能做教学活动的旁观者,我们也不能这样做。师生之间只有共同参与教学,语文课堂上才会有激烈的讨论,才会有让人心动的不同思想碰撞时产生的火花,知识的建构才会是高效的。

二、教师引导应具有启发性、趣味性

我们要善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启发他们,让他们怀着猎奇的心理去求索、探究。这就要求我们要讲究教学的艺术,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不刻舟求剑,拘泥于教条,不惟教材是从。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知识的趣味性,善于引用生活中的趣味性进行引导,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变得趣味盎然。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其中有一个情节是这样的: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把雨衣给了萨沙,萨沙把雨衣披在了蔷薇花的身上。为了能更加生动有趣地展示这一情节,我便请了几个同学上讲台演起了课本剧。这既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这一句话的含义。我们既是引导者,同时还应做研究者,不断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教学方式更加有趣、高效。我们应不断思考,常思常新。

三、我们应学会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挖掘,使之放射出智慧的光芒。我们应善于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面的问题,让每一类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进行每一次口语交际的时候,我总是让同学们先分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同学都在小组里把自己准备的内容说给别的同学听,然后每一组再推荐同学在班上交流,这样就保证了不同层面的同学都有交流、展示的机会。我们的课堂设计既要时时富有启发性,也要带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满足,收获快乐。

四、讲求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环节,讲究趣味性

首先我们要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用好我们的教材,这是制定教学策略的根源;其次,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思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这一节语文课如何围绕学生开展?这一节课要怎么设计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要怎样做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愉悦?……再次,要不断优化教学环节,追求教学结构的完整。只有有了成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环节的优化,才会有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堂有趣的语文课小学作文 篇4

张老师先在黑板上角端端正正地写上了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便开始分析课文。当讲到杨梅果的形状时,张老师打开了幻灯机,墙上一下子出现了许多大杨梅。张老师问:“书上写的和现在墙上的一样吗?有没有刺?是不是圆的?”同学们仔细看幻灯,发现杨梅果上有许多小黑点,一定是小刺了。杨梅真圆,一切和书上的一样,我们就像走进了杨梅林。

最有趣的是讲杨梅的味道,我真没想到张老师会拿出一瓶杨梅罐头让同学吃。课堂的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同学们都盯着杨梅,好像流口水似的。张老师这回讲的课真是生动极了。我很想尝尝杨梅,张老师微笑说:“这可不是白吃,吃完了要让你说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这下想吃的人少了,我还是举了手,老师给了我一颗杨梅,啊!真好吃!

小学六年级作文:有趣的语文课 篇5

那天上午的第一节课是语文。杨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说:“今天我们要学习《触摸春天》。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安然的盲童是如何感受春天的事。为了更好地理解盲人的感受,我们首先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听说要做游戏,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杨老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并介绍了这次游戏的规则:首先用事先准备好的布蒙上眼睛,然后以组为单位到指定的地点集中,哪个组最先集中好就算哪个组获胜。

我们迅速地蒙上眼睛,眼前一片黑暗。我想:盲人每天都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是多么难受啊。随着杨老师的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我们争先恐后地离开座位,向指定的地点摸索前进。由于我们第五组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指定集中的地点在教室的黑板前,中间隔着六七排课桌,所以,我们都很紧张,唯恐不能获胜。正想着想着,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有的说:“你是谁呀?踩到我的脚了。”有的说:“我看不见了,碰到你可别生气哟。”有的说:“我的手上有墨水,怕碰着就闪开点。”还有的说:“文明点,不要乱撞。”我在这吵嚷声中忐忑不安地摸索着前进。突然,有个同学猛地碰了我一下,还把我的鞋踩掉了。她连声对我说:“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我顾不上多说,也不敢弯腰去拔鞋,害怕有人绊倒在我的身上,就匆匆拖着鞋子往前走了两步,不想又把别人的文具盒碰掉了,只听到“哗啦”一声响。

正在我局促不安时,传来了组长的叫喊声:“快一点,王祥云,就差你自己啦。”我循着声音向组长的方向猛跑两步,重重地撞到组长的身上。摘掉眼布一看,好悬啊,再偏一点就撞到黑板上了。回头看看别组的同学,只见有的同学还在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那慢悠悠的样子就像在练太极拳;还有的同学一会儿碰到桌子,一会儿碰到墙壁,就像喝醉了酒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样。没过多久,大家都陆续到达了指定的地点,欢呼声此起彼伏。

比赛结束了,杨老师笑呵呵地对大家说:“这次比赛,第五组获得了第一名。”我们都激动地欢呼起来。

有趣的语文课_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篇6

请演山里孩子的徐心怡和演小弟弟的俞承豪注意,《送柿子》马上就要开演了。三、二、一、开――拍!那孩子放下背篼,刚吁了一口气,正准备掏出山柿子,突然,跑出来了一个小弟弟,一看那山柿子便馋涎欲滴,情不自禁地大喊:“耶!有红红的山柿子吃耶!”话音刚落“停!”这还只演了一个开头,就被导演给叫停了。原来那城里的演员不小心说了一句山里的孩子本不知道的网络语言:“耶!”看来,只有重拍了。可是,那演员还是屡教不改,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唉,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谁叫他是城里人呢?

《送柿子》演得不怎么样,再来看看第二组的《给药材》吧。

三、二、一、开――拍!只见孩子高兴地说:“爷爷,请您明天一早帮我把这捆药材拿到镇上去买掉吧,……”他边说边把药材交给爷爷。谁知,他正想向爷爷说明赚来的钱的用途,却被爷爷打断了。爷爷一接过药材就条件反射地说:“好的,谢谢。”话音刚落,又传来了哄堂大笑,这次连演员和导演都笑了。可能他习惯了收到东西说:“谢谢”,连谁该谢谁都搞不清了。

有趣的语文课 篇7

老师在讲“东西”一词的读音时,说道:“东西有两种读音。读音为d€"恘g x€"n,意思是:东西方向,东面和西面,从西到东的距离;读音为d€"恘g xi意思是:物体,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也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期待着更精彩的笑话。不出所料,“东西”一词的两个读音及意思讲完后,老师的嘴边又溜出了一个笑话。

这个笑话是这样的。有个外国人,想学汉语,总想不劳而获,其实要想学好中国文字还是很难的。中文老师就出了个难题,讲“东西”的不同读音的不同意思。老师讲:粉笔是东西。外国人学着说:粉笔是东西。老师又讲:课桌是一个东西。外国人学:课桌是一个东西。那个外国人自作聪明,就问:“我是个什么东西?”老师纠正道:“你不是个东西,你是人!”“哦,我不是个东西。”外国人重复一声。老师告诉他:“‘不是个东西’是骂人的话。”外国人彻底糊涂了:“那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老师彻底崩溃:“‘是个什么东西’‘你这个东西’‘你算个什么东西’都是骂人的话。”那个外国人越学越糊涂,那天晚上,他一直在想: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估计他想破脑袋也不会明白。

“哈哈哈!”全班同学都笑疯了。老师讲的时候,我们笑了好几次呢!这时下课铃响了,大家却还沉浸在欢声笑语中。还有一些同学在下面起哄,逗得我们开怀大笑。其实,这正是老师的良苦用心——以幽默的课堂,吸引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老师都宣布下课了,同学们还在讨论这个笑话,述说语文课堂的有趣,教师里还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点评】

有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篇8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会采用单向知识传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很难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上。

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主要的方法是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之中,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用一个饮料瓶装一些水,以及一些石子,给每个学生发一个乌鸦的头饰,在课堂上创设和课文中一样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到讲台上尝试乌鸦喝水的过程。

二、 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并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合作探究学习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以及微课教学法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教学的内容,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和死板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布置一个学习任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能从周恩来总理的身上学习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在小学间展开讨论。

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可能感悟到应该努力学习,有的学生可能感悟到周总理的远大抱负等。这样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学生得到不同角度的灵感启发后能对语文课程的内容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

三、 运用幽默有趣的教学语言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一些幽默语言能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从而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之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使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应该在日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兴趣点,并将其结合到课堂教学之中。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氛围,还能使学生保持对语文课程的新鲜感。

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模仿不同的动物说话的样子为小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如果哪个学生认为教师模仿得不是很像,学生也可以站起来表演。

四、 为学生布置带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从而对语文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大多是书面形式,很多学生会将其看成一种压力和负担,这样的情况会使得学生在不情愿的状态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无法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作用。

因此,教师可以一改传统课后作业的形式,对课后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使课后作业的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书面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中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乐于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之中。

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生活中寻找一些不同形状的石头,然后根据石头的形状为石头取名字,第二天上学时,将这些石头带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一起分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为石头取的名字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打分。

怎样把小学语文课变得有趣 篇9

课堂氛围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体验的环境体验。在不同环境的氛围中,可以勾起人们想做不同事件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若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渴望学习的冲动。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学获得的教学成就感是巨大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技能也是受益终身的。教师想要让自己教学的课堂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么就要投其所好,选择学生喜欢接受的教学方式为出发点。

在教学的起初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再在自己的教学中加入一些趣味的教学方式,这样就能很好的征服小学生,让学生好好地学习语文。在反复的教学试验中,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都爱游戏,在游戏的教学中,他们会很享受地接受知识,同时在游戏教学中,课堂氛围能够被营造的相当适合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教学策略,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教师的激情教学以及学生的高效学习。

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多向化思考的思维模式

语文知识本身是富有活力的,它并不是单一、乏味、无趣、死板的学科,但是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都将知识固定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了定向思考的思维方式。虽然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较为满意的考试成绩,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教学并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长远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发散的思维,教师只需加以简单的引导就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取答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我提倡教师采用游戏教学的教学策略,因为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安排,让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游戏。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打破学生对问题定向思考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的去看待一个问题。因为游戏过程中,游戏规则与游戏方式都是灵活的,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教学的具体情况,对游戏的规则及相关信息做一定的改进,让学生在游戏教学课堂中能够学到更加全面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

三、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动手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我们在许多已有的教学报告中发现:有的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就,但是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几乎为零,想必这样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也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动手实践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锻炼、总结出来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良好阶段,在此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能让学生在看待某些问题时更加深入。除此之外,学生的身体也能得到锻炼,因为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总是会先经过思考,再采取实际行动的。因而学生在采取实际行动时便可以锻炼到自己的身体,同时还可以锻炼思维,在不断的思考中,学生的大脑接受到外界的刺激,大脑经过一定的分析,对刺激做出相关反应的过程中,还可以建立更多的反射弧,有助于学生今后对问题的思考分析。

四、多利用夸张的表情和手势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后,我让同学们收集歇后语,开展了“歇后语大赛”活动。活动中,好几个同学一口气背了几十条歇后语。问他们为什么能背这么多,原来大部分同学都收集了几十条歇后语,有的还找来了厚厚的《歇后语大全》在读背。这以后,我们班先后开展了“成语大赛”、“个人技能竞赛”、“小制作比赛”、“课文剧比赛”、“口头作文竞赛”、“小实验活动”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激发培养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同学们听、说、读、写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节有趣的语文课 篇10

“只要继续努力,大家还有机会获得奖品。”听了老师这话,我一下子来了兴致。老师继续说道:“‘黄澄澄的坛子,盛满水晶饺子,吃掉水晶饺子,吐出粒粒珠子’,还是打一水果名。”这次我听得很仔细,不等其他人举手,我大声喊道:“老师,橘子,这则谜语的谜底还是橘子。”老师赞同地点点头,向我递来一个橘子,我开心极了。

接着,老师宣布今天我们将玩一个与橘子有关的游戏,名字叫“单手剥(bāo)橘子”,游戏规则是:只能用一只手剥橘子,另一只手要举得高高的,看谁剥得快。

比赛开始了。第一组是我和董佳维,我们快速地来到讲台前,老师给我们每人一个橘子。我接过橘子,心里顿时紧张起来。老师一声令下:“开始!”我飞快地剥着,可是,那个调皮的橘子总是东转西转,一点也不听我的话。这时,我看看身旁的董佳维,没想到他都快剥完了,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不好了,他要赢了,我要加快速度才行。”我继续认真地剥着。

“董佳维获胜。”老师宣布道,“用时是1分钟。”

“我得剥完,千万别慌张。”我在心里告诫自己。我终于剥完了,用时1分20秒……

这节语文课我们不仅猜了谜语,玩了游戏,还有橘子吃,真是有趣极了!

指导老师:董新兰

有趣的语文课作文 篇11

“嗒……嗒……”老师缓缓走进教室,说:“好了,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水果吧!”一声令下,大家兴高采烈地拿出精心准备的水果来。老师见了,便接着说:“这次做的水果拼盘一定要体现一首诗或一句诗句,现在开始吧!”

“刷——”大家都开始搬桌移位,热火朝天地做起了水果拼盘。“做什么好呢?”我想着,但总是没想出个好主意,“还是先弄几下吧。”正想着,我便做了起来。我把带来的橘子、橙子一下一下地剥开。不一会儿,一瓣瓣的橘子,分成两块的橙子就完成了。我看了下四周,与我合作的薛伊炜、邵君君也都把柚子和西瓜分好了。现在桌上有一块西瓜、数瓣柚子、几个橘子、一个橙子,还有一个没切的火龙果。“这些能做什么呢?”大家默默思考着。这时,邵君君和薛伊炜迫不及待地讨论起来。邵君君说:“要不做那首《小池》吧!荷叶是绿色的,西瓜皮也是绿色的,荷花就用西瓜瓤,池水可以用火龙果……”薛伊炜听了,说:“好是好,就是太难做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一直没能说出个好办法。看到桌上的柚子皮,突然我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想到了船的形状,立马脱口而出:“就做《泊船瓜洲》吧!”他们两个也赞同。

我们马上动手开始工作,“嗒……嗒……”教室里回荡着同学们辛勤劳动的声音。我环顾四周,同学们都做的很好,有的五颜六色,十分诱人;有的独具特色;有的富有诗情画意……见同学们都在埋头苦干,我也加速切起了火龙果。不一会儿,我们小组的《泊船瓜洲》就完成了。细细观赏,还真挺像的!远处的西瓜绿得诱人,刚好对应“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近处雪白的“浪花” ——火龙果和柚子小船以及用橘子、橙子搭成的小人儿则对应了“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我们欣赏完了,便开始大吃特吃,还真是有点咬文嚼字的感觉!

一堂有趣的语文课作文 篇12

第一个上台的是我们的班长许欣钰。她看了老师手中的纸条,便伸长脖子左边看看,右边看看。边一凡忍不住叫了起来:“太简单了,是左顾右盼!”许欣钰点点头。

接下来上台的是楼轲,他一看纸条,傻了眼。因为他不会表演。老师又叫了周彦宏。他上台后,眉毛一扬一扬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像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小嘴巴弯成了一个小小的月牙。这会是什么成语呢?好难呀!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有的用手抓着头发想;有的趴在桌子上想;有的用手托着下巴思考着。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地搜索者脑海中能想到的成语。老师见大家实在想不出,就公布了答案,原来是喜出望外呀!

……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趣识字 篇13

一、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

从儿童的认知规律看,他们最先认识的字,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所以在学校里,可以先让他们认识校园里面的字。因为这些字学生平时都比较熟悉,甚至有一部分已经认识,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让其识字,常问问学生这写的是什么?很快,学生连“静我校园,不喧哗追赶”等复杂的字都能认了。

二、在教室中创建识字环境

1.认同学的姓名

学生姓名中的汉字包罗万象,开学初,为方便学生尽快认识,也为让学生多认几个字,我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张精致的名字卡,粘贴在课桌上,大家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这样会记住不少字。检查谁认识得最多最快,我还经常让学生练习发作业本,一来让学生在发作业本的过程中认识同学的姓名,二来自己也减輕负担。

2.借助教室中的各种实物、图片等让学生形象识字

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电脑、投影机、录音机,我都在实物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能认识表示该实物的字。

三、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牌等识字

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学生,每时每刻、各地各处都在与文字打交道,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有时我还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非常接近的作业,学生很熟悉,也很感兴趣,做起来也得心应手,趣味盎然,识字能力不断提高。

四、做字报

语文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会写的字,学生掌握得很好,但要求只认不写的字,学生往往如“过眼云烟”,印象不深。于是,我便尝试着让学生办字报。要求学生从爸爸妈妈读过的报纸中,将自己学过的字剪下来,或从用过的包装盒上剪下认识的字贴在备用纸上,一份份简单的、稚嫩的字帖报便诞生了。课堂上,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字帖报。读者,兴致勃勃;听者,羡慕三分。读完后,将字帖报张贴在“成果栏”中,其他学生也可看“报”识字。这样一来,不仅养成了学生识字贴报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和读书读报的习惯。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巩固率提高了。

后来,我要求学生将剪下来的字组成词语粘贴,或试着组成简短的句子。学生的心,是一把燃烧着的火,每个同学都不甘落后,都想成为老师和同学心目中“有能力”的同学。于是,学生将“火”与“山”贴在了一起,将“广”与“大”……贴在了一起。更可喜的是“我是一年级小学生”“老师辛苦了”等简短的句子,出现在学生的字帖报上。凡是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去找字、剪贴、组合。字帖报真正成为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一方阵地。

五、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识字

1.逛超市

当老师列队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超市时,学生惊讶万分,他们没想到,原来学习、识字还可以在教室外!在超市里,老师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学生把认识的字都高兴地告诉老师。我还利用秋游、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识字。

2.猜谜识字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中,以猜谜的方法教学生字。形式为先出现几个新字编上号码,老师念谜语或儿歌,学生以手势表示猜得的结果,比比谁猜得字又准又快。如,双木不成林——“相”;人在云上走——“会”;云儿把月遮住了——“育”;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金”……这样做,不但让学生有趣地认识了汉字,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还包括很多种形式,我只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尝试了其中一种并有所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不断地探索,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有趣的语文课作文700字 篇14

叮铃铃-伴着清脆的铃声,寇老师笑眯眯地走上讲台。没想到老师来了个“突然袭击”听写生词,而且只给我们三分钟的准备时间。大家立刻认真地复习起来,班里安静得连掉根针都能听见。

时间过得真快呀!三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寇老师说:“合上书,开始听写。”我们听了立即合上书,表情严肃地开始听写。

刚开始写的还挺顺利,当写完 “惊心动魄”时,老师接着让大家写 “惊魂不定”这个词。此时,有同学开始议论起来,寇老师说:“大家可要分清楚,魂和魄一个是“白鬼”,另一个是“云鬼”。寇老师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便忍不住大笑起来,寇老师也是笑嘻嘻的。

“知道的,千万别说出来啊!”同时做了个嘘声的手势。

“惊心动魄是云鬼。”我们班的“小喇叭”俞宏哲抢先答道。

“真的吗?”寇老师用疑问的表情看着俞宏哲,声音十分响亮。班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过了一会儿,听写到了“国槐树”这个词,寇老师说:“这个又是什么“鬼”呢?你们自己好好想想。”老师提高嗓门的同时神秘地朝大家眨了眨眼。这可让不会的同学犯了难,有的拖着脑袋苦思冥想,有的急得抓耳挠腮,还有的在窃窃私语。老师见了,心又软了下来,把国槐树三个大字写到黑板上,同学们见了恍然大悟地说:“哦,原来是木鬼。”班里一片哗然……

听写结束了,老师结合形声字的结构特点,又给我们讲了如何区分这三个字,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一节有趣的语文课作文 篇15

有句老话说:“惜墨如金”我今天就只写语文了。

今天我们讲的是腊八粥,第一节是表演作者写的“八儿”,表演他想吃腊八粥的样子。

我们班“学老”平时不太爱表演,但他一听是一个有趣的角色,也要抢着表演。

恶心死了,烫死了,有的笑死了

只见他双手拿碗,在那里呆呆的瞅着,突然大叫,“哈哈,妈不在家,偷喝几口粥吧。”说完用勺子盛了一大碗,刚往嘴里塞,突然烫了一下嘴,嘴像弹簧一样吐到了手上,又弹到了嘴里。我们笑的前仰后合,还有的大叫恶心,他却说烫,真不知道这哥们还有这么入迷的时候呢......

这节课老师又告诉了我们作者的介绍,还有写作背景......

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 篇16

一 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课件能全方位地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夏夜多美》这篇课文由于生字多、篇幅长,学生学起来特别吃力,也很乏味。但我在教学本课时,充分地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生字制作成一朵朵洁白的云、一个个美丽的蘑菇,以摘云朵、采蘑菇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一来,原本枯燥无味的生字教学变得灵动起来,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在教学课文内容时,由于我事先把课文中较难理解的段落制作成了动画片的形式,且配了优美动听的音乐,使学生能够在欣赏轻松活泼的动画片中就理解了课文内容,情感得到不断提升。除此之外,课件中的动画设计也把课文中难以想象的动物对话场面极其形象地展示出来,使课文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富有生活情趣。本课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信息技术能高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或突破、解决教学难点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结果是学生的感触仍不深,个个心不在焉,真是事倍功半。而信息技术能活化课文内容情景,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指导朗读,只要运用了信息技术,课堂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学生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了。

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结合,还可以帮助语文教学实现新课程提出的目标。如教学《静夜思》一课时,由于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学生不够了解,学生也无法凭空想象出李白当时一人只身在外倍感孤独的场景。因此,课前我就先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搜集李白的背景资料,课堂中再组织学生观看李白月圆之夜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视频片段。这一信息手段的运用,就大大减小了学生理解诗歌的难度。学生在自己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心中产生的疑问:“李白为什么会把洒在床前的月光看成是铺在地上的霜?”就会迎刃而解了。这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再互相交流、各抒己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并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目的。

三 信息技术能引领学生感悟语文之美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选入课本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面有动人的故事,善良美丽或者道德高尚的人物,更有清新质朴的文字。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让语文具备了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美感和优越性。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课要上得美,优美的语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精湛的思想流入学生心田,带领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兴味盎然,获得艺术享受。” 这段话就一语道破语文教学的天机,要做到这一点,毫无疑问就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并且加以准确运用,让课文内容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帮助学生真切地领悟课文的韵律美、形象美、结构美、主题美,促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体会美、欣赏美,创造美,使教育在语文课中达到美育的素质教育目的。

如我教学《小小的船》这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为什么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而不比作香蕉、镰刀……”这一全文重点时,我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把课件里的图片一一与月儿比较,最后学生领悟了小船不但外形和弯弯的月儿像,而且蓝蓝的天空也像大海,船可以在海中遨游,小女孩想坐上小船在星空里遨游,所以其他的事物都不如比作小船合适。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就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接着,我在优美的《小小的船》的伴奏音乐中,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同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飞上太空的情景。不久,学生们都纷纷告诉我,他们飞上太空了,看到了蓝天、星星、流星、天宫一号……学生有这么多丰富的想象,正是由于我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唤起了他们潜在的审美情感。接下来我要同学们按照句型“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了( ),看见了( ),还看见了( )。”练习说话。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妙语连珠,语出惊人,显然信息技术在这一环节的充分运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很自然地就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灵活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很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信息技术课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

上一篇:三项机制下一篇:村级财务工作总结